時間:2022-05-15 04:59:33
序論:在您撰寫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現在住宅小區已日益成為城鎮居民的主流居住空間,其宜居性自然需要被置于首位。宜居性的實現不僅需要房屋建筑的美觀實用,同樣需要在小區內部配置生態園林景觀。本文分析了住宅小區生態園林景觀的作用與特點,并對現在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住宅小區;生態園林景觀;設計;運用
現在住宅小區已日益成為城鎮居民的主流居住空間,其宜居性自然需要被置于首位。宜居性的實現不僅需要房屋建筑的美觀實用,同樣需要在小區內部配置生態園林景觀。生態園林的設置是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全面的構筑現代人綠色環保舒適的居住空間。如果將房屋建筑比喻為現代住在小區的骨架,那么生態園林即可謂是住宅小區的血肉。園林景觀不僅可以美化居民的居住環境,同時還能將剛性的建筑與靈活的人性相連,構筑起人性化的居住空間。
1、住宅小區生態園林景觀的作用與特點
生態園林的作用可概括為如下三方面:一是具有觀賞性和藝術性,可以美化住宅小區。小區的綠化可以直接為居住者帶來身心的愉悅,為居住者的日常鍛煉提供良好的條件,有利于小區的和諧構建。二是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善小區的生態環境。植物大多有著凈化空氣的作用,在小區中合理進行園林設置有助于提升小區的局部空氣質量。三是調控自然風,植物可以影響氣流的速度和導向,通過生態景觀的設計既可以引導自認風進入小區內部,還能防止寒風或沙塵對小區內部環境的不利影響。生態園林景觀作為一種靈活性強、注重人性的設計需要從實用性、科學性、美觀性等多方面予以考量,在此筆者簡要將去特點歸納為如下三方面:
1.1綜合性
生態園林景觀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大系統,其自身的復雜性決定了設計的方案的綜合性。換言之,在生態園林的設計中,不僅要考慮植被之間的合理配置,還需從整體入手,將整個住宅小區視為有機整體,力求做到人與植物的和諧,建筑與植物的和諧,植物內部的和諧。
1.2發展性
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會根據氣候、時間以及時代的不同不斷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表現在景觀的不同和具體的空間布局轉換的不同。所以在設計時,既要把盡管對象作為一個地區文化與傳統的延續,同時也要用發展和變化的眼光開看,充分考慮景觀的可持續性發展和對未來生活的影響。
1.3豐富性
景觀本身的內容是極為豐富的。通過將假山、水道、林木、植被、景觀建筑等多種元素合理搭配,可以呈現出多種多樣的景致。設計者需要結合具體項目的構成和特點,就地取材,進行合理設計。
2、現在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
景觀的設計首先是要滿足居住者的需求,各種設施、設備及相關的配置首要考慮的應該是使用功能。景觀設計應當充分展現出人性化的特點,最大限度的使用適宜的設計,發揮景觀的最大功效。
2.1改善生態條件,提高環境質量
生態環境保護功能的發揮優劣主要依據“綠量”,即單位土地面積上的植物葉片總面積。也就是說,增加葉面積就等同于增加了生態保護的作用。在植物分科中,高大喬木的綠量高于灌木,更高于草坪,樹木的綠量是草坪的4倍。由此,基于不同草木科目的生物特性,在景觀園林的設計中應當將喬木、灌木、草木進行合理的安排也布置,使其構成立體頁面屏障,使園林植物群落能最佳提高單位面積的綠量,發揮其生態效益。
2.2植被的生態效應與人文景觀設置并重
住宅小區生態園林是多維空間的藝術造型,歷來都是以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其設計的終極理念,而人與自然的和諧在園林的設計中更多的表現為對自然之美的極致挖掘與展現。在具體的設計方案中,可以主要以植物組景為主,追求顏色和季節相變,注重追求形象美、層次美、意境美。強調生態景觀相互的借襯,并注重和住宅樓之間的親和力,融合、呼應、滲透。在生態園林景觀的設計工作中,要充分發揮具體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打造生態宜居之地。
2.3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理念更新
現代住宅園林設計是本著“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的原則而設計的。因此對于設計者而言,若想充分完善的完成一份現代住宅小區園林設計方案,首先要提升自身的環境設計理念。對人居環境這幾要放大設計空間,不拘泥于建筑本身,而是力求打破住宅小區人為的劃分與限制,將建筑本身溶于景觀,溶于自然中。在平衡居室內外環境關系的問題上,設計者應當將小區的整體設計劃分出主次,一開始就要有“全局在心,局部人為”的創新理念。大的人居環境規劃應該與周圍的自然。地形。地貌、景觀、交通、人文、經濟環境進行對接,是居住環境融入城市整體規劃中,小區內部的環境要力求構筑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氛圍、實現城市大環境到居室小環境的自然、流暢、協調的過度與對接,這就使得居住著的室內外環境互相對接,彼此溝通,融為一體。同時如此渾然天成的景觀設計還能遵循正常生活中人們的生活方式、習慣和欣慰規律,滿足人們在工作之余能享有一處輕松、安逸、環境優美的舒適場所。
現代住宅小區的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看似簡單,實則為一項復雜性、專業性、科學性兼備的工作。其“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求景觀設計必須從大局出發,并切身考慮居住者的感受與利益。在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基礎上,不斷力求達到“不似人為,渾然天成”的園林不知效果。在追求美感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植被自身的生物特點,并制定節約能源,提高能耗的科學管理維護方案,以此達到園林設計的最佳效果。
摘要:生態園林景觀已成為現代城市園林的發展方向。植物配置與景觀設計是構建生態園林的兩大基本保障,綠化作為園林景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僅可以美化環境、為市民生活添綠,更能調節自然環境的微循環,凈化空氣,為市民生活提供一個優良的環境。本文主要對生態園林的設計原則、植物配置手法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城市生態園林;設計原則;植物配置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城市人居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建設指導思想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建設生態城市已經為世人認可并成為城市展的目標和方向。城市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是建設生態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生態城市建設的途徑。
1.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要點
生態設計是通過對綠化整體空間進行生態合理配置,盡量增加自然生態要素,逐步構建多樣性景觀,達到營造健全景觀生態結構的過程。首先,綠化量是城市綠地生態功能的基礎,具有改善環境的生態作用,通過植物的光合、蒸騰、吸收作用,調節小氣候,防風降塵,減輕噪音,吸收并轉化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凈化空氣和水體,維護生態環境;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過喬、灌、草和地被復合群落結構,適當營造近自然的綠地斑塊。植物選擇中應盡量選用葉面積大、葉片寬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綠化造氧層次和綠化光合效率;第二,應根據城市中不同用地類別的污染強度,選擇耐性較強及抗污染能力強植物,發揮綠地對污染物的吸收和同化等作用,阻隔污染擴散,促進城市生態平衡;此外,還應重視植物景觀的其他生態功能的發揮,如抑菌保健、釋放負離子創造清新空氣等功能,在特定的環境中營建衛生保健的植物景觀,改善生活環境,有利居民的身心健康。第三,依靠科學的配置,建立具備合理的時間結構、空間結構和營養結構的人工植物群落,為人們提供一個賴以生存的生態良性循環的生活環境。
2.生態園林設計原則
2.1生態的原則:生態的概念是指一個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時間和空間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種與物種之間、物種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在風景園林的植物材料選擇上,草本花卉的點綴、樹種的搭配、草坪的襯托等方面必須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生態質量為出發點,也應該盡量多選擇和使用鄉土樹種,創造出穩定的植物群落,既充分利用環境資源,又能形成優美的景觀,使風景園林綠化配置發揮出最大的生態效益。
2.2整體性原則:風景園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規律,要高度重視保護自然景觀、歷史文化景觀、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把握好它們與城市園林的關系,使風景園林的建設與自然和諧,充分研究和借鑒城市所處地帶的自然植被類型、景觀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植物配置的藝術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親近感。
2.3觀賞性原則:應該表現出植物群落的美感,體現出科學性與藝術性的和諧。這需要設計師進行植物配置時,熟練掌握各種植物材料的觀賞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對整個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整體把握好,根據美學原理和人們對群落的觀賞要求進行合理配置,同時對所營造的植物群落的動態變化和季節景觀有較強的預見性,豐富群落美感,提高觀賞價值。
2.4文化性原則:在風景園林中把反應某種人文內涵、象征某種精神品格、代表著某個歷史時期的植物科學合理地進行配置,可以使城市園林向充滿人文內涵的高品位方向發展,使地方的歷史文化脈絡在城市園林中得到體現。
2.5經濟性原則: 考慮到中小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政狀況,風景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也要考慮到造價,盡可能選的選擇一些適應性強、觀賞性好,同時造價又相對比較低廉的一些植物素材,避免盲目追求一些“新、奇、貴”的植物素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保障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快速健康發展。
3.生態園林植物選擇
在進行園林植物配置時應遵循生態的原則,要充分考慮植物生態特征,合理配置植物種類,避免各個物種對空間和營養的爭奪,種間互相補充,既充分利用環境資源、生長良好,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定的復層群落結構,又能形成具有良好視覺效果的園林景觀。根據各種植地不同的實際情況(如干旱、貧瘠、土壤密實、污染嚴重、病蟲害嚴重等),有針對性、側重點的選擇植物種類,尤其是主要喬木優勢種的選配,直接決定了園林生態效益的發揮程度。園林生態設計中要求利用不同物種在空間和營養生態位上的分異來配置植物,充分利用空間、營養,各個種才能協調共生。
3.1鄉土樹種的選擇。
近年來,本土植物造景已成為構建地域特色園林綠地的基本手段。并且,鄉土植物的抗性、適應性均比外來種強,能夠確保植物組團的成活率。通過運用植物素材的特性,充分發揮植物的形體、線條、質感、色彩等自然美來創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觀。要營造地域特色的城市園林綠地景觀須充分結合地域文化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發揮鄉土樹種的作用。
3.2多采用具有生態效益的植物
不同的樹種其生態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有的相差很大。因此,為了提高植物造景的生態效益就必須選擇那些與各種污染氣體相對應的抗性樹種和生態效益較高的樹種。
3.3觀葉與觀花植物相結合
花木中有許多葉色漂亮多變的物種,比如紅楓、紅葉李、槭樹、銀杏等,葉色十分鮮艷美麗,這些植物不僅可以作為顯要位置上的主景,將其與觀花植物進行合理組合也可以延長植物的觀賞期。而即使是常綠樹種,只要進行合理的搭配,也可以突出其觀賞效果??梢赃x擇一些色度對比比較大的品種進行搭配效果更好。。
3.4配置植物要有明顯的季節性
植物配置要不要過于單調、造作和雷同。生態園林要做到春季百花盛開,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每個季節都各有千秋,近似自然風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機勃勃。按季節變化可選擇的樹種有早春開花的迎春、桃花、榆葉梅、連翹、丁香等;晚春開花的薔薇、玫瑰、棣棠等;初夏開花的木槿、紫葳和各種草花等;秋天觀葉的楓香、紅楓、三角楓、銀杏和觀果的海棠、山里紅等;冬季翠綠的油松、檜柏、龍柏等。配置效果應是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在景象。在植物配置中,常綠的比例占1/3~1/4較合適,枝葉茂盛的比枝葉少的效果好,闊葉樹比針葉樹效果好,喬灌木搭配的比只種喬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無草坪的效果好,多樣種植物比純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選用一些藥用植物、果樹等有經濟價值的植物來配置,使游人來到林木蔥蔥、花草繁茂的綠地或漫步在林蔭道上,有一種行心曠神怡的感受。
4.生態化園林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人類渴望自然,城市呼喚綠色,園林綠化發展就應該以人為本,充分認識和確定人的主體地位和人與環境的雙向互動關系,強調把關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體體現在城市園林的創造中,滿足人們的休閑、游憩和觀賞的需要,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良好生態系統。
5.結語
總之,在當前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破壞加劇、人口數量不斷增多的情況下,人們都渴求有接觸自然、欣賞自然的去處,所以,構建生態型的、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園林景觀正是適應人類的普遍要求。生態園林一方面可以美化城市,為人們提供休閑觀賞的景觀場所,另一方面又可調節和穩定生態,調節局部微氣候,為人們提供清新的空氣。在生態園林的設計和維護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各學科的特性,尊重自然規律和生態的規律,讓其充分發揮出其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人們創造出健康舒適的宜居環境。
摘要:植物配置與景觀設計是構建生態園林的兩大基本保障,設計方面,要符合城市美學的標準;配置方面,要符合生態學原理。本文基于這兩項前提展開論述,以期為推動生態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關鍵詞: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分析研究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鄉建設步伐的加快,傳統的城市面貌已難以滿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求。然而,城市的外在形態還僅是居民需求的一部分,隨著城市工業的騰飛,民居環境日益惡劣,在新形勢下,城市居民對生活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態城市建設是構建美麗中國的重要構成部分,生態城市的建設需從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論述更加深刻的構思內涵;而城市生態園林又是構建生態城市的重要保障,城市生態園林的構建需從美化環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方面著手,一方面通過景觀設計提升居民的審美情趣,另一方面從生態鏈的角度強化植物的合理搭配,使植物成為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保障。以此為前提,本文重點論述了城市生態園林的景觀設計以及植物的合理配置,以期為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構建完善的生態城市貢獻力量。
1 城市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要點分析
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需結合地域性文化特征,對城市居民的審美取向、人文以及價值觀等要素進行深入探究,并在此基礎上構思設計框架。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需注重以下幾項要點。
1.1 按區域劃分 當前我國一些大中型城市在總體規劃上區分了工業區與居民區,其中居民區又按照建筑類型劃分了高層建筑住宅區與低層建筑住宅區。按照不同區域的不同性質設計景觀是園林景觀設計者的重要課題,要能夠結合不同人群的不同心理,設計出符合人們心理特征的當代景觀,打造不同區域的不同景觀特色。
如工業區以林木為主,腹地以松木為主要景觀,間雜著林蔭小路;外圍可考慮以楊、柳點綴,突出通往廠區寬闊的馬路,其間配置休憩設施。林木密度應當適中,過于緊密會影響樹木生長,而過于稀疏又會影響景觀效果,破壞植被。通過這樣的景觀設計,形成以林木包圍工業園區,既可消除噪音對居民住宅區的影響,又可有效減少空氣污染,同時幽靜的環境也能夠緩解園區內人們的工作壓力,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再如高層住宅居民區,可用樹木替代傳統的圍墻,或以木制柵欄作外圍,以常青藤、紫藤、爬山虎、爬墻梅、凌霄等攀爬植物加以點綴,其重點是要緊湊、密集,以增加居民的安全感;而相對應的是,住宅區內部應以低矮的植物為主,如丁香、牡丹、玫瑰、香蒲、美人蕉,等等。
此外,低層住宅居民區可在圍墻內外栽種高大樹木,間雜低矮花草或灌木;內部也應當以低矮花木為主,以襯托人行甬路。色彩是低層住宅居民區最重要的景觀點綴,設計者要根據區域特征配置相應的色彩性植物,使外圍的高大與內部的低矮形成高低搭配;使民居住宅與植物之間形成色彩搭配,從而彰顯城市住宅的炫麗或淡雅風格。
1.2 按類型劃分 城市生態園林景觀可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對于類型的采用也應當配合區域分析,以區域性質為依據設計景觀類型。
1.2.1 點綴型 城市生態園林景觀的設計應當考慮城市居民的生活習慣,在不影響居民生活的前提下,采用點綴型景觀設計,可有效增強園林的觀賞性與實用性。如墻角一排低矮的灌木,出口處幾棵高大的樹木,都是點綴型城市生態園林的典型范例。
1.2.2 綠化型 綠化型在工業園區以及居民住宅區都可應用,其主要特征是以大面積草坪為主,其間設置少量假山、花壇、回廊或兒童游樂設施。綠化型景觀設計有優勢,有弊端,其優勢體現在應用范圍廣、設計簡單等方面;其弊端體現在景觀過于單調、乏味,缺乏變化,因此周遭必須設計相應的配套設施。
1.2.3 觀賞型 好的景觀設計會帶給人美的享受,城市生態園林中觀賞型景觀的主要特征是美觀炫麗,但實用性不強。當前許多城市將觀賞型景觀作為重點保護對象,使用木質圍欄或其他植物將景觀加以保護,這樣雖然能夠保持景觀的永久性,然而封閉式的美景使人難以親近,久而久之,其勢必將會失去應有的價值。
景觀設計是構建城市生態園林中的重要部分,要強化設計內涵,突出設計功效,其重要前提是需深入分析城市居民對生活環境的實際需求。同時,要結合地域性地理以及文化特征開展設計工作,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更加貼近人們生活的當代景觀,也只有這樣,人們才能配合相關部門共同維護景觀,使景觀得以永久的保存下去。
2 城市生態園林中的植物配置探討
植物配置是城市生態園林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只有結合植物的習性特征,及其功效、分類、顏色,等等,合理的配置植物,才能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生態化園林”。
2.1 從觀賞性角度進行植物配置 城市生態園林的構建目的之一即是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的人居環境,因此,植物的配置也應當包括觀賞性因素在內。要提升城市生態園林的觀賞性功能,在植物配置方面可應用更多的觀賞性植物進行點綴,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即是強化觀花與觀葉植物的相互結合。
觀花植物包括各種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以及少量的木本植物。其中,草本植物如鳳仙、百合、美人蕉、牡丹,等等。然而因其季節性較強,因此草本植物可采用盆栽方式配置;木本植物包括玉蘭、櫻桃、櫻花以及一些季節性果樹等。觀花植物的季節性普遍較強,因此單一的觀花植物群難以彰顯生態園林的觀賞性價值。
觀葉植物在構建當代城市生態園林中的應用較為普遍,如紅葉李、紅楓、銀杏等等。在搭配過程中,設計者需根據植物的季節性特征以及色彩進行配置,如集中栽種紅葉李,樹下留出較大空間,間雜草本觀花植物,或以木本觀花植物夾雜草本觀葉植物,使色彩更協調,搭配更自然,從而塑造出和諧美觀的城市園林景象。
2.2 從生態學的角度配置植物 生態是自然和諧的集中表現,考慮到城市生態園林較為依賴人力的特性,因此既要彰顯園林的觀賞價值,又要突出園林的生態特征,設計者需從植物的習性出發進行配置。
如將喜陽木本植物與喜陰草本植物進行配置,設計者結合木本植物的生長周期以及生長特征分析,可在木本植物的區域范圍內栽種草本植物。對于草本植物的種類要細致選擇,盡量避免栽種攀爬類草本植物,從而影響樹木的生長。
同時,還可采用速生大喬木與中生或慢生種的配置方式。速生大喬木的生長周期短,對環境的耐受能力強,可實現短期內形成較大面積的園林景觀;而當速生大喬木可采伐時,中生或慢生樹種已形成規模,可替代速生樹種,從而相互交替,確保景觀的可持續性。
此外,還可運用植物互惠互生原理,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植物相互配置,如蘭科植物、云杉、樺木、雪松、核桃等植物與菌根具有共生關系,相互之間都有共通的促進作用,設計者可因地制宜,進行合理的物種搭配。
3 結束語
當代城市建設離不開生態園林的美化作用,而城市生態園林的構建又需要結合美學以及生態學的理論基礎。從美學的角度設計景觀可提升園林的觀賞價值,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情趣;從生態學的角度科學配置植物可提高園林的實用價值,帶給人們一種回歸自然的精神享受。這是新形勢下城市居民的需要,同時也是當代中國社會的需要。因此,強化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科學設計、合理配置,是當前所有城市建設者的重要課題。
摘 要: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在城市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人們在工作生活之余,對城市的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生態園林建設工作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如何對園林中的植物進行有效的配置,有效的發揮植物景觀的可觀賞性和生態性能是當前園林景觀設計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從植物在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功能性入手,對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原則進行了介紹,對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的藝術手法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對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
前言
生態園林綠地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實現城市物質的循環再生,而且還可以使能量得到高效的利用,使城市生態系統得到協調的發展,確保實現生態效益的最大化。使城市的環境得到改善,實現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刀菜,確保為城市人們提供一個良好、舒適的居住環境,推動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
1 植物在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功能
園林植物是城市景觀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環境,而且還可以為人們的休閑娛樂提供良好的活動場所,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觀賞空間,使人們不僅能夠感受到美的享受,而且可以使空間藝術得以充分的展現出來。而且通過在園林景觀中進行植物的配置,還可以充分的起到美化環境、凈化空氣、降低噪音及減少水土流失等功能。
1.1 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1.1.1 園林植物是城市中最大最好的“空氣凈化器”
園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從而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達到平衡,而且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提升環境的質量,同時部分植物中對有害氣體具有敏感特性,可以對環境質量起到評價和監測的作用。另外,園林植物在對灰塵進行吸收、殺菌和滅菌等方面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還可以對自然環境中的噪音進行消除,有效的減輕噪聲所給人們帶來的污染。
1.1.2 調節生態平衡,改善城市小氣候
園林植物不僅能夠有效的吸收太陽輻射,而且還可以通過自身的蒸騰作用,降低空氣的溫度,實現對空氣溫度和濕度的調節作用,同時對水體還有一定的凈化作用,減少水土流失的損壞,起到保護水土的作用。
1.2 美化環境、陶冶情操
園林植物通過不同的形態和色彩使人產能夠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在享受美的享受的同時,為城市的景觀增添生機和活力,使人們的審美情趣和情操得以提升,所以植物景觀的配置設計,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也陶治了人們的情操。
2 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原則
在城市園林設計中,植物的配置要喬木、灌木、草坪相結合,落葉與常綠相結合,與當地的人文環境相結合,遵循四大原則。
(1)統一的原則:植物配置時,樹形、色彩、線條、質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異和變化,既生動活潑,又和諧統一,變化太多,整體會雜亂無章,沒有變化,又會單調呆板,要在統一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一。
(2)調和的原則:植物配置時,要注意相互聯系與配合,使人具有柔和、平靜、舒適和愉悅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產生協調感。
(3)均衡的原則:要根據周圍環境,做到配置有規則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
(4)韻律和節奏的原則:在寬闊的大道兩邊,可以間隔地等距離或不等距離栽植一些同一樹種的行道樹,中間穿插同一品種的小灌木或灌木球,形成韻律和節奏,給人以整齊劃一的感覺。
2.1 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確立生態園林的概念
一是因地制宜,科學設計,適地適生。根據立地條件,結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點和對環境要求來安排,使各種植物都能生長且生長得好;二是重視生物多樣性。符合自然規律和風貌的園林建設,必須重視生物多樣性。
2.2 園林植物配置應遵循美學原理
園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態的基礎上,還需要與美學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使景觀的功能性得到充分的體現出來。實現景觀按照不同的季節及生長情況來進行設置,實現移步異景的效果,確保景觀的優美性和可供觀賞性。所以在實際園林景觀配置中,需要重視植物的多樣化,對植物進行合理的布置,做到疏密有致,而且需要根據不同植物形態和色彩的不同進行合理搭配,搭配過程中還要將植物自身的文化性和周圍環境進行有效的融合。
3 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藝術手法
3.1 對比和襯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態特征,運用高低、姿態、葉形葉色、花形花色的對比手法,表現一定的藝術構思,襯托出美的植物景觀。在樹叢組合時,要注意相互間的協調,不宜將形態姿色差異很大的樹種組合在一起。
3.2 動勢和均衡。各種植物姿態不同,有的比較規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種動勢,如松樹、榆樹、合歡。配置時,要講求植物相互之間或植物與環境中其他要素之間的和諧協調;同時還要考慮植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和季節的變化,不要因此產生不平衡的狀況。
3.3 起伏和韻律。道路兩旁和狹長形地帶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縱向的立體輪廓線和空間變換,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產生節奏韻律,避免布局呆板。
3.4 層次和背景。為克服景觀單調,宜以喬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進行多層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間分層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觀豐富多彩。
4 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應注意的問題
4.1 植物配置應以綠地的自然狀況為前提,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生態習性合理選擇搭配樹種,配置成喬、灌、草、藤復層植物群落,并遵循植物群落生長規律,進行良性人工干擾,形成一個合理、穩定、能進行自我更新的可持續發展的植物群落系統。
4.2 園林綠化樹種可選擇以適應當地自然條件的鄉土植物為主,大大減少由引種、遷移、運輸而成活率低造成的不必要損失,且不選擇有飛絮、有毒、有異味、易過敏的植物,還要防止惡性雜草入侵。
4.3 園林景觀中的植物在進行配置時,需要按照季節的不同進行設計,確保生態景觀在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變化,加強闊葉樹和針中樹之間的有效搭配,從而使園林中的植物群落能夠在一年四季都能夠有效的發揮其生態效益。
4.4 由于園林綠地是較寬闊的場所,所以可以作為臨時性的避難場地,因此在綠地設計時,可以栽種耐踐踏的草坪,這樣還可以使人們與綠地進行近距離的接觸,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有效的滿足人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4.5 園林植物群落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有病蟲害的發生,在對病蟲害進行治理時,盡量避免不使用化學藥劑,以免對土壤帶來污染和損害,需要利用生物學方法來對病蟲害進行治理,從而實現對生態環境的維護。
5 結束語
園林作為一門系統的學科,其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具有一定的聯系性,所以在進行園林植物配置上要與生態學和美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同時還要于農業和林業進行有效的結合,彼此之間相互依存,共同發展。在進行生態園林設計中,綠色植物在配置上要科學、合理,不能簡單的進行堆積,要在審美的基礎上進行藝術的配置,從而有效的推動園林藝術的快速發展。所以需要加強對中國園林的研究力度,利用藝術手法,將生態學理論和景觀藝術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為人們創造一個協調、穩定、優美的景觀環境。
摘要:現在所提出的生態園林城市,屬于“大園林”的概念,出發點是建立在保護、建設和完善城市大環境的共識之上,其歸宿是追求與自然和諧的共存環境。生態園林城市強調人與城市、自然與社會、現在與未來的相互依存和共生。
關鍵詞:生態 園林 景觀 設計
前 言
生態園林城市的要求是:經濟繁榮,市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足,衣食住行方便;城市建筑及構筑物與自然環境有機融合,合理分布,相得益彰;人與動植物相親相近,和諧共存。特征是到處綠蔭掩映,風清水凈,樓臺與山水相依,人類與花鳥為伴,充滿詩情畫意和生機活力。生態園林的基本理念在于創造多樣性和自然生態環境,追求人與自然共生的樂趣,使人們在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過程中,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一、城市景觀園林規劃設計方法
1.1 城市生態環境的園林景觀設計
現代城市景觀園林規劃與設計的目的,旨在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營造良好的經濟文化發展環境和人居環境,因此,景觀園林的規劃設計必須針對城市生態環境而進行。從城市景觀園林設計理念上來看,也有了跨越性的發展,由以往的重視景觀規劃和建設,到如今注重植物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往由于沒有認識到植物對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導致破壞城市環境的現象時有發生,而現代城市景觀園林規劃設計都是建立在保護城市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結合景觀的美觀性與實用性而進行的。
在城市景觀園林規劃與設計過程中,在城市綠化植物的選擇上,盡量選擇該城市原生植物或特有植物進行景觀建設。選用本地植物的目的在于保護當地的生態平衡,避免外來引入植物度本地植物造成不利影響,以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恢復與發展。同時本地植物的景觀設計,一定程度上為打造城市特有植物景觀奠定基礎,為城市綜合文化建設創造條件。例如,哈爾濱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以丁香花作為主要植物進行景觀規劃與設計,促進城市文化建設與發展的同時,極大的提升哈爾濱“丁香之城”的美譽與城市形象。
1.2 結合園林文化主題的景觀規劃設計
在我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往往是圍繞園林的一個主題,通過多種表現方式來規劃設計,并往往以此為園林命名,如蘇州皇家園林。由于城市規劃和歷史變遷等原因,城市園林建設往往包括了原有場地改建和新建兩種方式。城市園林原有場地的規劃設計,園林設計的整體風格往往由原有基礎建筑風格決定,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必須以原有建筑風格為基礎。在景觀規劃設計之前,設計人員必須進行實地考察,了解當地原有建筑歷史與故事、分析原有建筑風格,為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提供參考依據和奠定基礎。新建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主要圍繞園林主題,綜合分析園林場地地形、城市氣候環境、本地植物生長及形態特點,確定景觀主題思想以開展園林景觀規劃設計。
1.3 以互動式城市園林景觀為規劃設計方向
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景”與“觀”是大多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出動性。以互動式景觀為基礎的城市園林規劃設計,通過互動方式為居民休閑與生活提供更豐富的娛樂活動,使忙碌的人們身心愉悅與放松。相較于立體景觀雕塑、植物雕塑等單一形式景觀或局部景觀,以觀為主的園林景觀設計,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更加注重景觀與游人的互動。
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中,以互動為方向的園林景觀設計方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①水景的采用:現代園林景觀中,越來越多的水景被應用于其中以提升園林整體景觀效果,但利用水景來進行互動,其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如水景噴泉等,并不能很好的與人們達到互動。②依山而建的半空吊橋、依水而建的秋千式吊橋等:這些方式是互動式景觀的常見設計方法,使人們在觀賞景致的同時也能夠進行娛樂活動,兼顧園林景觀的觀賞性與娛樂性,對于促進城市園林景觀氛圍和社會經濟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4 利用立體綠化打造城市園林景觀
隨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城市土地出現供應緊張的局面,受此條件制約,現代城市園林以中小型園林為主,如何使有限的園林面積,容納下更多的景觀成為很多園林設計人員思考的問題。立體綠化園林景觀設計是在遵循多年生植物用原則,分析植物生長特點,打造持續性的綠化立體景觀。立體綠化園林景觀在提高園林綠化面積的同時,合理布局景觀規劃和設計,如充分利用園林景觀中的墻體、燈柱、高架綠棚、柵欄、涼亭等建筑,打造獨特的觀賞性強的立體綠化景觀。從城市園林空間上看,要適當利用立體結構,給人以視覺和心理上的空間擴大,同時立體綠化景觀也具有凈化空氣浮塵的目的,對提升城市環境質量提供條件。
二、生態園林設計原則
“生態園林”強調重視園林的生態效益,利用園林改善城市生態系統時,可借鑒以下的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原則:
2.1 整體優化原則
景觀是一系列生態系統組成的,是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整體。在進行城市景觀規劃時,應把景觀作為一個整體單位來考慮和管理。
2.2 多樣性原則
景觀多樣性是描述生態鑲嵌式結構拼塊的復雜性、 多樣性,自然環境的差異會促成植物種類的多樣性。景觀的多樣性還包括垂直空間環境差異而形成的景觀鑲嵌的復雜程度。這種多樣性,往往通過不同生物學特性的植物配置來實現。還可通過多種風格的水景園、專類園的營造來實現。
2.3 景觀個性原則
每個景觀都具有與其他景觀不同的個性特征,即不同的景觀具有不同的結構和功能,這是地域分異客觀規律的要求。根據不同的立地條件,不同的周邊環境,選用適宜的動態景觀,將會呈現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景觀。
2.4 遺留地保護原則
保護自然遺留地內有價值的景觀植物,尤其是富有地方特色或具有特點的植物,應當充分加以利用和保護。
2.5 綜合性原則
景觀是自然與文化生活系統的載體,景觀生態規劃需要運用多學科知識,綜合多種因素,滿足人類各方面的需求。例如水生植物景觀不僅要具有觀賞和美化環境的功能,其豐富的種類和用途可作為科學普及、增長知識的活教材。
三、生態園林的作用
隨著人類的不斷進步,居住環境日益城市化。城市,是人們集中生活和工作的環境。城市景觀規劃設計便是改造自然,創造集中的人居環境的做法。隨著人類對居住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就必然包含有人工重建城市自然生態環境,使城市人群更貼近自然而生活。 如何才能將與自然分離的城市通過人為的手段有機地融匯到大自然中,成為城市規劃中的重大課題,而這一課題的實施,有賴于園林規劃設計的再創造。在城市中營造園林,將自然景觀融入到人造環境中,使之成為一個自由、合理、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間,這種自然回歸力一直在有力地抗衡著城市與自然彼此疏離的傾向。這樣,園林已不僅僅是提高人們休憩、 娛樂、 觀賞的場所,而是同時考慮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及對社會功能的滿足和實現。園林,在為人類的活動環境創造美景的同時,還必須給予城市居民以舒適、便利和健康。這一設計理念的提出,使園林規劃設計被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四、總結
在城市化進程加速推進和倡導生態保護的大形勢下,現代城市景觀園林規劃建設越來越受重視,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景觀園林規劃設計既要遵循人性化、本土化、實用性的原則,又要符合生態性與美觀性的需求。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加快,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作為園林工作者,遵循景觀生態設計原理,提倡園林景觀生態設計,使之體現在工程實踐中,充分發揮各園林要素的生態效益,這不僅是人們要遵守的原則和準則,也是人們要肩負的社會責任。下文通過對自然與建筑工程的有效適應與結合,是以人為本、尊重自然、構筑人文、健康的人居環境。
關鍵詞: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分析
一.工程實例
該項工程有天然的池塘,改造規劃以天然生態園林景觀為主。用最少的設計方案將區內的山改造為山野公園。將池塘改造為湖泊,湖與山完美組合,以湖為圓中心的放射視覺景觀系統。因此,采用“一帶、一環、三區、多院落”式布局,將湖和山的魅力發揮到極致。延伸到每一個角落,創造了適宜的生態住宅小區。
二.規劃設計
2.1景觀豎向設計
尊重傳統文化和鄉土知識、適應場所自然過程是對此原理的深刻理解。豎向設計是較能體現此原理的。本小區在豎向設計上,從高至低依次設計為: 制高點的山野公園區、大型人工塑石區、中心區和低洼處的人工湖及溪澗區。人工園林規劃與設計湖是利用原有天然大水面池塘開挖而成,溪澗則是利用原有山谷開挖而成,這些設計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不但做到了少動土方,減少資金投入,降低維護成本,而且樸實無華,真切自然。這種對原有地形地貌的尊重可以說是對土地“文脈”的一種延續。
2.2道路系統規劃
生態居住區與外部的交通聯系依靠居住區道路系統實現。該小區設置了別墅區主入口、別墅區次入口及洋房區入口三個入口,很好地實現與周邊公路、高速的交通聯系。各入口處均設置單獨人行道,實現人車分流,避免車輛與行人的沖突。該小區一期道路系統采用一帶、一環將用地劃分為山頂別墅區、中心別墅區及小高層洋房區,各區又各自利用地勢形成多院落的布局。各區之間也可通過一帶、一環的道路交通系統而構成一個相互協調、有機聯系的整體。同時道路還與給排水、電力電訊、煤氣等輸送線路結合起來,形成“聯合走廊”。“聯合走廊”是特殊的開敞空間,不僅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極大提高居住區風景的價值。
2.3鋪地材料設計
生態環境材料的使用是本小區的創造適宜生態住區的又一特色。該小區各入口人行道地面全部采用透水磚鋪設,透水磚下層并不硬化,直接鋪設在中砂上,可使雨水快速滲入到地下,補充地下水,回升地下水位。此設計不但可以減小地表徑流,緩解城市管道排水壓力,同時對于地下水涵養,調節水質有重要作用。地面停車場全部采用植草磚鋪設。磚上預留的種植孔中植入草皮,提高綠色覆蓋,充分利用空間,增加綠化面積。部分廣場鋪地的廢料作為山野公園中適宜位置的汀步,既遵循了節約的原則,又能物盡其用。
2.4植物種植設計
植物是園林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能構成空間、引導空間、美化空間,而且作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園林要素,能使園林空間體現生命的活力,富于四季的變化。在改善生態環境方面,也體現了其它園林要素難以媲美的優勢: 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凈化空氣,減少噪音等。
2.1.1鄉土樹種該小區充分遵循景觀生態設計的地方性原理,所種植的大樹主要以鄉土樹種和亞熱帶地區植物樹種為主,如榕樹、芒果、大王椰等。采用小葉榕、盆架子作為行道樹的基調; 在入口廣場及會所后小廣場采用了大王椰、加拿利海棗來體現建筑環境的大氣。而在湖及會所露天泳池邊則選用了獨特的具有彎曲樹干的海南椰子來展示亞熱帶風情。
2.1.2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景觀生態設計讓自然做功原理的重要體現,在園林綠化工程中,植物的多樣性是對這一原理的最好表達。該小區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條件設計種植了200 多種植物,采用孤植、叢植、群植、帶植等多種配置方式,運用對比、色彩、明暗等植物配置的藝術手法,并結合各種植物不同的生長習性、觀賞特征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例如:觀花植物: 茶花、玉蘭、木棉、含笑、桂花、月季等。觀葉植物: 龜背竹、八角金盤、彩葉草、鳳梨類、腎蕨等。觀樹形植物: 大王椰、加拿利海棗、海南椰子、細葉欖仁等。
2.1.3多層次植物群落一般可以劃分為喬木層、灌木層、地被層和草本層四個基本結構層次。植物群落的層次愈多,層次結構也愈復雜,相應才生態效應也越明顯。本小區各綠化組團及行道樹均配置有多層次植物。例如: 行道樹喬木層采用榕樹和盆架子,灌木層采用亮葉朱蕉和灰莉球、地被層采用龍船花,做到喬木、灌木、花草的合理搭配,創造“春花,夏蔭,秋實,冬青”的四季景觀。
2.1.4季相植物季相是指植物在不同季節表現的外貌。植物作為有生命的園林要素,在一年四季的生長過程中,葉、花、果的形狀和色彩隨季節而變化。本小區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創造出觀花、觀葉、觀樹形等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此外,還充分考慮了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的搭配。
三.小區生態設計的景點分析
3.1生態綠化廊道
小區在用地紅線和小區圍墻之間鋪設了一條 25m 寬的生態綠化廊道。該生態綠化廊道植物種植均為多層次配置,喬木層為馬占相思和柳葉桉,灌木層為夾竹桃和紅絨球。草坪層為臺灣草。通過這條生態綠化廊道,有效地降低了外界噪音對小區的干擾,此外還有滯塵、吸收低濃度污染物、凈化小區空氣的作用。而多層次的植物配置最大限度的保證了該生態綠化廊道的生態效益。同時小區圍墻采用開敞通透的不銹鋼欄桿設計,并配置攀援植物,如爬山虎、炮仗花等,使得路過小區的行人也能享受到絲絲綠意,最大限度的發揮了生態綠化廊道的景觀效果。
3.2湖及溪澗
該湖是依據原有大面積天然水塘擴挖而成的人工湖,而溪澗部位則是根據原有山谷開挖而成,這樣大面積的湖面有利于小區的雨水收集和循環利用。水體作為園林要素的作用不必多述,該湖同時也發揮著良好的生態效應,例如: 降溫增濕,調節小區小氣候。此外由于該湖與其后的山谷貫通,山水也是該湖的水源之一,這也保證了該湖里生物物種的相對多樣性,該湖本身也作為一個小的生態系統維持著小區的生態平衡。
3.3生態湖岸
天然河流岸線基本都是蜿蜓,從水利學角度來講,筆直等寬的水道,水流勢必會等速; 從生態學角度來講,在等速的水道里水生動植物難以生長。而岸線的彎曲可以使得深潭與淺灘交錯,既美觀也為生物提供了棲息所。湖岸線設計師法自然,蜿蜒曲折,沿線由卵石分布或鑲嵌在岸邊,并配合種植適合濱水的植物。如: 鳶尾、菖蒲、龜背竹、腎嵌、荷花、蓮花等,通過這些設計,很好地保護了水體生態系統的健康。
3.4山野公園
本項目一個重要的生態設計是保護留了背后的自然山體——山以及在此山生長了數十年的荔枝林,并用最少的設計將其改造為一個山野公園,可供居民休閑游憩。這也是該樓盤最大的賣點。原生態的荔枝林不但能起到保持水土、增濕降溫、滯塵殺菌、凈化空氣、調節小區小氣候的重要作用,而且作為小區的“綠肺”,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其生態功能,保持了本小區的生態平衡。同時該山野公園能大面積收集雨水,通過地表徑流匯集至山谷,然后流入該湖,作為該湖水源的補充。
3.5其他分區及園林小品
本生態小區布置了洋房區休閑廣場、人工塑石攀巖區、兒童游樂區和健身區,配備了相應的園林小品。組合出豐富多彩的親地、親水、親綠區域,把休閑娛樂等人際活動巧妙地融合在景觀中,使人與自然、人與人的交流更加暢通舒適。各個活動區設有林蔭及休息設施,如亭、花架、坐凳等,以便于居民活動后休息,也能保證夏季有足夠的遮陰、冬季有足夠的陽光。
四.結束語
生態住宅區規劃設計是綜合性的。它需要生態學家、景觀設計師、規劃師、建筑師以及政府有關部門與開發商、廣大居民的協同努力來實現。它從中的價值不僅在于園林建筑本身的裝飾作用,對于融合社會與自然,協調人類與自然關系,保護生態系統平衡,陶冶人的情操上起到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是小區內部重要的標志之一,是提升建筑品位和內涵的有效途徑。筆者相信,隨著生態小區的不斷探索發展,生態小區的景觀設計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要:對于內蒙古草原城鎮的生態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問題,本文通過對呼和浩特市各個綠地園林景觀進行實地調查和研究,并針對呼和浩特市的特殊地理條件和生態環境,提出現有園林景觀中植物配置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合理的解決途徑,旨在為我國內蒙古草原城鎮的生態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提供理論依據與支持。
關鍵詞:草原城鎮;生態園林;植物配置
1生態園林概念
生態園林是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所建設的園林綠地系統,此系統是由喬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構成的群落。系統中各個種群間相互協調,不同生態個性的的植物各得其所,不但能充分利用陽光、土地、水分等因子,而且能形成具有復合層次和相宜季相彩色的景觀,它是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最高層次的體現,也是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
2 植物群落在生態園林景觀中的作用
2.1調節小氣候
植物的蒸騰作用不但能調節氣溫和空氣濕度,還能吸收太陽輻射,這對改善城市小氣候具有明顯的積極作用。由于綠色植物具有強大的蒸騰作用,不斷向空氣中輸送水蒸氣,故可提高空氣濕度。經測量,綠地的相對濕度比非綠化區高10%~20%,行道樹也能提高相對濕度10%~20%。
城市的帶狀綠地,如道路綠化與濱江濱湖綠地是城市的綠色通風走廊,可以將城市郊區的自然氣流引入城市內部,為炎夏城市的通風創造良好條件;而在冬季,則可減低風速,發揮防風作用。
2.2改善環境質量
2.2.1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維持碳氧平衡
有關資料表明,每ha綠地每天能吸收900kgCO2,生產600kgO2,每ha闊葉林在生長季節每天可吸收1000kgCO2,生產750kgO2,供1000人呼吸所需要;生長良好的草坪,每ha每小時可吸收CO215kg,而每人每小時呼出的CO2約為38g,所以在白天如有25m2的草坪或l0m2的樹林就基本可以把一個人呼出的CO2吸收??梢姡话愠鞘兄忻咳酥辽賾?5m2的草坪或10m2的樹林,才能調節空氣中CO2和O2的比例平衡,使空氣保持清新。
2.2.2 吸收有毒有害氣體
污染空氣和危害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氣體種類很多,主要有SO2、N0x、Cl2、HF、NH3、Hg、Pb等,在一定濃度下,有許多種類的植物對它們具有吸收和凈化能力。有研究表明:當SO2通過樹林時,濃度有明顯降低,每公頃柳杉林每年吸收720kgSO2。臭椿、夾竹桃、羅漢松、銀杏、女貞、廣玉蘭、龍柏等都有較強的吸收能力。
2.2.3吸滯粉塵
植物,特別是樹木,對粉塵有明顯的阻擋、過濾和吸附作用。由于樹木有強大的樹冠,葉片被毛和分泌粘性的油脂使得樹木具有滯塵作用。
2.2.4 衰減噪聲
植物,特別是林帶對防治噪聲有一定的作用。據測定,40m寬的林帶可以減低噪聲10~15分貝,30m寬的林帶可以減低噪聲6~8分貝,4.4m寬的綠籬可減低噪聲6分貝。樹木能減低噪聲,是因為聲能投射到枝葉上被反射到各個方向,造成樹葉微振而使聲能消耗而減弱。
2.3美化景觀
豐富建筑群體輪廓線;生態園林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藝術效果,豐富城市景觀的有效獵施,使建筑“錦上添花”,把城市和大自然緊密聯系。
3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園林景觀植物配置現狀
3.1調查地概況
呼和浩特市位于我國中西部地區,處于我國干旱與半干旱的特殊地帶,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炎熱,春秋兩季較長,溫差大,最低溫度-30℃。呼和浩特市降水集中在7——9月,年降水量為295——529mm,蒸發量為1716mm。
3.2調查和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實地調查和研究相結合方法對呼和浩特市園林綠化的植物種類、生長狀態、樹種類型配置等進行系統的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與綜合評價,指出呼和浩特市城市園林綠化景觀在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
3.3結果與分析
3.3.1呼和浩特市園林綠化植物應用現狀
經調查,呼和浩特市綠地面積為4790hm2,綠化覆蓋面積為6100.82 hm2。就目前為止,呼和浩特市栽植的植物約為432種,其中木本植物190種,草本植物有240種,宿根花卉60種。但是在園林綠化中應用較多的喬木只用30余種,灌木41種,宿根花卉9種,藤本5種。
4 實例研究——以呼和浩特市阿爾泰公園為例
呼和浩特市阿爾泰公園位于興安北路以東,北鄰康復路,東至呼哈鐵路,規劃總占地面積80公頃,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游樂場所。
4.1阿爾泰公園主要植物資源
4.1.1針葉喬木資源
阿爾泰公園中常綠針葉樹種較少且主要分布于園內道路及公園廣場。園內只有3種,為樟子松、云杉、圓柏,其中云杉的生長狀況較好,圓柏與樟子松的長勢與云杉相比較差。
4.1.2落葉喬木資源
公園內的落葉喬木資源較為豐富,其中長勢較好的有新疆楊、旱柳、垂柳、家榆、火炬樹、國槐、臭椿、山桃、山杏、山定子、刺槐;長勢一般的有龍爪槐、五角楓、元寶楓、白樺、梓樹。
4.1.3灌木資源
公園內長勢較好的主要灌木有連翹、榆葉梅、珍珠梅、紫丁香、接骨木、紫葉矮櫻、玫瑰、黃刺玫、沙地柏;長勢一般的灌木有紫葉小檗、檉柳、山梅花。
5、結語
隨著提出建設“美麗新中國”的理念,呼和浩特市園林綠化建設步伐在不斷加快,一些園林綠化模式已能將人與大自然很好的協調,將呼和浩特市歷史文化內涵再現,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促進城市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雖然呼和浩特市近些年在園林綠化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但也明顯感覺與青城人口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綠化樹種的功能性還不能很好的滿足社會發展的新的需求,在綠化生態建設上應該多選擇一些樹種并進行科學引種,為呼和浩特市的園林綠化景觀的進一步完善提供多樣性的選擇。
5.1配置結構不合理
城市園林綠化是由喬、灌、草交織構成的,不同形態的樹木經過合理的配置可以產生韻律感、層次感等藝術組景的效果,使綠化層次與空間富有變化,形成立體三維空間景觀。阿爾泰公園內的道路林蔭喬木只有垂柳、新疆楊;灌木只有榆葉梅丁、香。我認為在公園的綠化樹種配置應該達到“春季新綠染枝頭,夏季繁花壓枝頭;秋季濃蔭蓋黑土,冬季瓊枝映雪層”的景觀。
5.2景觀綠化植物使用不當
在調查中發現,阿爾泰公園的很多綠化在選用樹種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在人流比較密集的公園主入口的北側坪中種植了一些皂莢,但是對皂莢樹干上的刺沒做任何處理,這對于兒童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另外在公園路兩旁綠化用的多為楊柳科植物,雖然這些樹種的外觀較好同時樹形也較美觀,但是每年的花期都會有楊柳的飛絮,造成街道公園內很不衛生。
5.3植物色彩不夠豐富
調查中可見公園內對觀花、觀果植物和彩葉植物應當增加。公園內的觀花植物主要有連翹、紫丁香、玫瑰 、珍珠梅、榆葉梅;觀葉植物主要有金葉榆、火炬樹;觀果植物主要有金銀木等。
總而言之,行道樹與綠地中部分植物種類表現欠佳,特點不突出;綠地與行道樹種的選擇具有隨意性,沒有考慮綠化景觀的長遠效果與效益。植物的選擇上應求新求異,不能只用鄉土樹種或只用引進樹種,應該鄉土樹種與外來樹種有機結合,合理配置。
5.4建議和對策
在園林綠化景觀中應該突出阿爾泰公園的特色,豐富綠化種類,體現生態群落的多樣性。在積極開發本地鄉土樹種的同時開發、引進外來樹種,并且保護具有特殊觀賞價值的邊緣樹種;在后期養護上增加養護管理科技含量,減少病蟲害,提高彩葉樹種的運用率,降低園林綠化成本;在發展綠體綠化景觀的同時,迅速提高城市空間的綠化覆蓋率。
摘要: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已成為現代城市園林的發展方向。本文結合筆者多年園林景觀設計設計實踐,從多方面詳細分析闡述了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要點,并對節約型生態園林造景設計與植物配置進行了深入探討。
摘要:節約型園林、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
一、前言
節約型城市園林使用“最少的用地、用水,和最少的錢財、選擇對周圍環境影響最小的一種綠化模式?!睆膹V義上講,生態化的城市綠化地和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地是一樣的,都是可持續的綠地。一般節約型生態園林的植物和景觀應該具有以下幾點:1、使園林景色優美,具有觀賞性。2、能改善生態效應,小范圍內的調節氣候和維持生態平衡,擁有可持續發展性。3、能與周圍的環境和諧的融為一體,擁有生態結構的合理性。隨著城市生態環境的日益嚴峻,人們的保護環境意識也越來越高。城市的生態環境也逐漸從綠化層面上升到生態層面。傳統的植物景觀與內涵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生態時代的要求,如何將生態的內涵賦予到植物景觀中,如何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生態園林已經成為現在園林景觀設計者需要不斷研究的課題。
二、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原則
具體來說,節約型是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就是在一定的范圍內,運用園林景觀技術和工程技術將地形和花草等完美的結合起來,創造出景色宜人的自然環境的過程。通常情況下我們對綠化景觀進行設計的時候首先需要考慮“適用”的問題。“適用”的意思一方面是“因地制宜”,要具有科學性;另一方面就是設計的景觀適用于哪些人群?!斑m用”的觀點是永恒的。在考慮完“適用”的前提下再考慮“經濟”問題。實際下“因地制宜”本身就大量的減少了經濟的投資。經濟問題的實質就是盡量在投資少的情況下將事情做好。在“適用”和“經濟”都滿足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做到“美觀”,在一些特地的要求下,美觀要提升到最重要的地位。實質上美感本身就是一個“適用”,園林中的一些假山、雕塑作品等能起到美化環境,營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氣氛。這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實用”價值。
三、生態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要點
生態設計通過構成多樣性的景觀對綠化的面積進行合理的生態配置,盡可能的增加自然的生態要素。構成生產力健全的景觀生態結構。城市生態功能的基礎是綠量。所以,在通過植物造景的時候,盡可能選擇葉子面積大、葉片寬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使小范圍內的氣候環境得到提高,降低周圍建筑物的夏季降溫和冬季保溫的消耗,提高市民的保護環境的意識;同樣,根據周圍地區的污染程度,選擇耐污染和抗污染的植物,發揮綠地對污染物的吸收和同化等作用,使污染程度降低,加強城市的生態平衡。同時,也應該重視植物景觀的其他的生態功能,例如:創造清新空氣、植物抑菌、釋放保健物質等等其他生態功能的作用,營造衛生保健的植物景觀,能改善我們的環境,有利于身心健康。
四、種間關系是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關鍵
綠地植物的種類之間的關系對群落演變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出現大量結構的綠地,除了與綠化觀念和投資有關外,對植物間種類關系的了解不足也是非常只要的原因之一。競爭是物種之間的主要關系之一,是物種間的負相互作用的,物種的競爭能力也分也具有競爭等級性,并且受到目標種類和相鄰物種選擇的影響。競爭和適應能力與扎根類型和深度、植物體積的大小、等特征相關,受植物的形態、生理、生活史以及環境條件和資源水平的影響。其中它感作用也是種類之間的一種特殊關系,這是直接性競爭。植物種類間的分布也決定著競爭結果,個體棉鈴的競爭強度跟它的有效面積有關,個體空間往往決定著物種之間相遇的頻率,對物種之間的相互作用強度是有影響的。物種間也是有正相互作用的,例如樹冠類植物就可以為它下面的植物創造合適的陰涼的環境。因此,加強植物生物學和對生物特征進行研究是必要的,充分利用植物的相生和相克性,促進植物的生長。另外,成型的植物比幼苗的耐性強,錯開種類之間的更新時間,也有利于種類之間的共存,使種類間趨向互相生長而不是直接競爭,寵物利用太陽、熱量、水分等資源,提高城市園林綠地植物部落結構的穩定性與生產力。
五、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不可缺少的前提
生態綠化要發揮健全的城市生態功能,將更多的動物和植物轉移到城市,讓市民和大自然更近距離的接觸。城市應該為野生動物規劃出一片可以生存棲息的地方,在西方的一些國家常以野生動物的種類多少來衡量一個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這對我國也有借鑒意義。對生態綠化實現自然保護的重要途徑是對建立的半自然棲息地進行保護?!鞍胱匀弧笔侵溉祟惛蓴_之前留下的自然植被的地方,但又被人類改變了,不能視為真正的自然。如遺留的草地和林地等。半自然環境也包括一些人為營造的環境,比如水庫和人工濕地系統等,它們是水生動植物的良好的生存棲息的地方??梢栽谝欢ǔ潭壬蠌浹a自然生存環境的喪失。其中生態公園就是典型的例子。通過對環境的創造,可以在城市中為野生動植物創造出可以生存棲息的地方。所以,應該對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概念進行宣傳,不能僅僅局限于野生價值大的郊野區域,通過對生態進行設計,城市也應該注重創建自然棲息地的可能性,為野生動植物提供可以生存棲息的生態環境。在植物的選擇上也是重要的一方面,研究潛在的植被,避免因栽植的數量上而破壞自然的多樣性。如用種類豐富的草地替換種類單一的草地,建造自然邊緣的水體和濕地系統,構建水生和濕地植被等等,創造野生生物的生存空間,促進野生動物的引入和繁衍。
六、節約型城市生態園林景觀的植物配置
另外。節約型城市生態園林景觀的植物配置也是展現城市的特色和風情的重要方面。要以地帶性植被和自然生態條件為基礎,將傳統文化、宗教文化等在城市園林綠化中展現出來,使城市綠地系統展現出地域性和文化性。擁有自己的特色。實現功能、形式和意義的統一,讓市民的身心得到滿足,豐富植物景觀內的內涵,具體做法如下
1、合理進行植物配置
城市節約型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必要要考慮植物種類的組合、不同季節的色彩、符不符合園林的意境以及與園林中的其他要素是不是搭配、其中包括以下幾點:
(1)了解植物的特性和本地區的條件(氣候、光照強度、濕度等;植物的開花期、綠色期、花色、高度等)遵循合適的地方栽種合適的植物的原則,主要的途徑有在栽種的地方栽種適合生長的植物和將栽種的地方改變成適合植物生長的地方。
(2)高度搭配要適當。比如在花壇邊緣種植一些低矮的的或蔓生植物時,可以將花兒襯托花兒更加好看。種植面積較小時,可以選擇更加低矮的植物。
(3)色彩搭配要協調。植物搭配要注意色彩
的變化和對比,具有豐富季相變化。如落葉樹下可選一些常綠植物,如麥冬、蔥蘭、沿階草等。常綠樹下可選耐陰性強、花色明亮、花期較長的植物,如玉瞽、紫萼等。
七、結語
總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資源的過度消耗,傳統園林建設已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節約型生態園林具有經濟、生態、可持續的特點,將成為城鎮密集區園林的發展方向。植物作為園林最重要的元素,應通過不同的配置方式,體現植物多種功能,營造節約型生態園林。當然,節約還包括很多方面,如節約型材料的應用,新能源景觀的應用等,需要多管齊下,共建節約型生態園林。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 對于作為最重要的生活感受場所,居住環境展示著人們的居住品質、身心狀態及對居住尊嚴的闡釋。無論公寓還是別墅,建筑、社區以及周邊環境,尤其是對居住區綠色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為了迎合群眾的這一需求,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全面建設綠色生態住宅已經成為了發展趨勢,而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則是小區綠化景觀得以實現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原則;方法
引言
如今的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在迅猛地發展,人們對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越來越關注外感形象與內在精神文化素質的統一。植物文化是城市園林精神內涵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所以對城市植物景觀的數量與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園林植物是景觀中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通過景觀設計將不同植物合理配置,達到科學與藝術的高度統一,將直接影響環境質量和藝術水平。
1現代園林植物景觀存在的問題
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城市化進程加快,園林建設空前繁榮,但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存在種種問題,如把園林植物作為城市的裝飾品,動輒為跟上“新潮流”而更換園林植物,甚至今天栽明天拔,年年建設“城市新形象”,急功近利,要求“盡快見效果”,“草坪風”,“大樹進城風”一陣猛似一陣。在設計手法上,一些設計師面對西方發達的科技、經濟水平和形形色色的現代、后現代園林流派,喪失了文化自尊和自信,視傳統園林設計為“過時文化”,盲目抄襲西方各國各時代植物景觀設計形式,甚至東拼西湊堆砌一些不知所云的“新奇”語言,導致植物景觀設計風格混雜,民族和地方特色缺失。但也有的設計師無視時代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視明清園林為“不可逾越之巔峰”,把繼承傳統等同為“復古”,全盤抄襲傳統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形式,缺乏創新意識,使人們對傳統園林藝術產生了種種誤解。
2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應堅持的原則
2.1因地制宜原則
所謂因地制宜,就是指對住宅所在地的條件進行合理的利用,包括植物結構、地形、地貌等,這樣不僅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因景觀改造而產生的成本投入,還能使園林綠化工作具備更加濃郁的鄉土氣息,讓園林植物能夠健康的成長起來。另外,在進行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之前,設計人員也應對當地人的生活習慣進行了解,以便使設計具有更多的人性化內容。
2.2以人為本原則
園林景觀設計的最終目的,就是為小區居民提供一個可供休閑、娛樂和交流的場所,而以人為本,則是要求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要使居住氛圍充滿生活氣息,實現統籌規劃、景為人用的設計目標,讓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層次的居民都能夠從中受益。
2.3有所創新原則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與其它的規劃設計一樣,只有在繼承現有風格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才能突出自身特色,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創新也是一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工作,除了要求設計者必須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外,還要求他們能對這些知識進行靈活、合理應用。在設計過程中,工作人員應注意對有關主題和風格進行創新體現,力求將本地的文化、民情、習俗等內容與園林景觀融合在一起。另外,在建材的選擇上,也應盡量選擇那些生態環保的園林景觀構成材料。
3態園林景觀設計要點
生態設計是通過構建多樣性景觀,對綠化整體空間進行生態合理配置,盡量增加自然生態要素,追求整體生產力健全的景觀生態結構。綠量是城市綠地生態功能的基礎。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過喬、灌、草和地被復合群落結構,提高葉面積指數,盡量選用葉面積大、葉片寬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綠化光合效率,創造適宜的小氣候環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溫和冬季保溫的能耗,提高市民與自然環境的聯結感:同樣,根據功能區和污染性,選擇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發揮綠地對污染物的覆蓋、吸收和同化等作用,降低污染程度,促進城市生態平衡。此外,還應重視植物景觀的其他生態功能的發揮,如對人直接的強身祛病功能、植物抑菌、創造清新空氣和釋放保健物質等功能,在特定的環境中營建衛生保健的植物景觀,改善生活環境,有利身心健康。
4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方法
4.1觀花與觀葉植物結合
觀賞花木中有葉色鮮艷的植物(比如紅楓)、多變的植物(比如秋季葉子變紅的槭樹類)。這些植物都很美觀,它們和觀花植物組合在一起,可以延長觀賞期限。這些觀葉樹種是可以放在顯目的位置上,或作為主景也是適宜的。同樣可以達到觀賞效果的還有常綠樹種。這一樹種又分很多種,有淺綠色的梧桐樹,有淡綠色的柳樹,有深綠色的香樟,還有暗綠色的油松、云杉等。如果選擇色度對比強烈的的植物進行搭配,效果會特別好。
4.2層次分明
拼花藝術的重要方式包括色彩搭配和分層搭配。不同高度的、不同葉色的、不同花色的植物搭配,會使層次和色彩豐滿起來。各種植物品種從低到高,分層排列,構成多種色彩的有層次的景觀。不同花期的種類分層配置,也可使觀賞期更長。
4.3巧妙運用草本花卉彌補木本花卉的不足
木本花卉有一定的不足,可以通過草本花卉的優勢巧妙彌補。比如說,美人蕉配木繡球,萬壽菊和堰柏與櫻花樹搭配。這樣能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目的。生態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在花型、色澤、樹冠的高度和形狀、植物的生長勢及壽命等方面都要有所考究。另外,還應注意到各個組合內部的植物構成的比例以及這種組合與游覽路線之間的關系。周圍裸露的水池、地面地表和草坪的組合關系也要考慮在內。
4.4配置的植物要有季節性
植物配置既不要單調雷同,也不要矯揉造作。四季都要有不同的景致展現。不同的季節景觀,展示了各異的自然風光,使人們感嘆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我們可以按照季節變化來選擇樹種,有的在早春開花(如,桃花,銀翹),有的在初夏開花(如,木槿、紫葳),有的在秋天可觀葉(如,楓香,銀杏),還有在冬季生長茂盛(如,龍柏、油松)。總的配置效果就是要使得每個季節都有可供人心觀賞的美景。
5生態園林效益分析
5.1景觀效益
多層次的植物群落,擴大了綠量,提高了透視率,創造了優美的林冠線和自然的林緣線,比零星點綴的植物個體具有更高的觀賞價值。在不同的環境條件、地理位置,營造多姿多彩的植物群落,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城市居民對綠色的渴求,調和過多的建筑、道路、廣場、橋梁等生硬的人工景觀對人產生的心理壓抑。園林中的植物群落與山坡、建筑、水體、草坪等搭配及易形成主景,山坡上的植物群落可以襯托地形的變化,使山坡變的郁郁蔥蔥,創作出優美的森林景觀;建筑物旁的植物群落對建筑物起到很好的遮擋和裝飾作用,城市建筑也因掩映于充滿生機的植物群落而充滿活力;以草坪為背景和基調營造的植物群落能夠豐富草坪的層次和色彩,提高草坪和植物群落的觀賞價值。
5.2生態效益
城市綠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作用是通過園林植物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所產生的生態效益來實現的。生態效益的大小取決于綠量,而綠量的大小則取決于園林植物總葉面積的大小。植物群落增加了單位面積上的植物層次與數量,所以單位面積上的葉面積指數高,光合能力增強,對生態系統的作用比單層樹木大,例如喬灌草結合的群落產生的生態效益比草坪高4倍。植物群落結構復雜,穩定性強,防風、防塵、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氣體也明顯增強,因此在有限的城市綠地中建立盡可能多地配置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環境、發展生態園林的必由之路。
5.3經濟效益
現在植物的養護管理手段,浪費財務、時間和人力,又會污染環境。穩定的植物群落具有自我維護和調節能力,可以將樹葉轉變為植物營養的原料,變廢為寶,減少不必要的養護管理工作。建立陽性與中、陰性,深根與淺根,落葉與常綠,針葉與闊葉等混交類型的植物群落,使不同生態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夠充分利用各種生態因子,既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又可防止病蟲害,從根本上降低養管費用。另外,園林植物具有多種經濟價值,園林經濟效益應從目前第三產業收入向著開發園林植物自身資源轉化。
6結語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不同于城市公園式的園林景觀設計,需要設計者對現有樓群分布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對園林建筑布局、園路、園林小品等內容進行合理設置,同時運用各種布景方式使其更適合居民的休閑、活動和娛樂,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的效果。
摘要:節約型生態園林,就是以最小的資源和資金的投入,實現園林綠化最大的綜合效益,促進城市園林綠化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對淺談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技術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節約型;城市園林;園林景觀;設計
引言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嚴峻的挑戰,資源短缺與生態環境破壞,業已成為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因此,在倡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今天,加強對基于節約理念的園林景觀設計問題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節約型園林景觀設計原則
1、適用性和功能性原則
“適用性”是指秉持“因地制宜”的設計思想,利用園林景觀設計技術和工程設計技術創造科學性的適用于服務對象的園林景觀。因為“因地制宜”不僅能夠幫助設計者了解服務對象需求,使適用性的價值最大化;而且能夠最小化投資成本,使“節約型”園林景觀設計的內涵得以充分體現。園林景觀的“功能性”是指園林景觀能夠提供給服務對象和生態環境最有效的功能,其體現形式包含:視覺觀賞、環境凈化、庇蔭、土壤進化等。針對不同的設計需求,功能性的體現形式不同。同時,“功能性”中的環境凈化、土壤進化等能夠充分體現環境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
2、經濟性原則
“經濟性”原則主要體現在“經濟型”植物配置、“經濟型”植物管理模式、保存現有植物、建立損害植物恢復系統等方面?!敖洕汀敝参锱渲檬侵冈跐M足植物的適用性、生態性前提下,選擇成本偏低的植物進行植物配置;“經濟型”植物管理模式是指選擇植物剪枝、澆灌、養護等管理程序和成本較低的植物。
3、生態性原則
“生態性”原則是指通過植物的多樣性構造,對綠化空間進行生態合理化配置與設計。通過構造喬、灌、草和地被植物的復合群落結構,實現葉面積指數最大化,光合綠化效率最大化,創造適合人居住和生活的最佳環境。在構造復合群落結構時,應充分考慮群落穩定性、種間關系、物種多樣性及多樣性保護等問題。其中,群落穩定性是設計的核心;種間關系是設計的關鍵;多樣性是設計的基礎;多樣性保護是設計的前提。
4、美觀性原則
“美觀性”原則是指園林景觀要符合大眾的審美觀,能夠緩解人們的視覺疲勞,能體現植物景觀的藝術價值。
二、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要點
1、生態功能優先是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根本
生態設計是通過構建多樣性景觀,對綠化整體空間進行生態合理配置,盡量增加自然生態要素,追求整體生產力健全的景觀生態結構。綠量是城市綠地生態功能的基礎。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過喬、灌、草和地被復合群落結構,提高葉面積指數,盡量選用葉面積大、葉片寬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綠化光合效率,創造適宜的小氣候環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溫和冬季保溫的能耗,提高市民與自然環境的聯結感:同樣,根據功能區和污染性,選擇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發揮綠地對污染物的覆蓋、吸收和同化等作用,降低污染程度,促進城市生態平衡。此外,還應重視植物景觀的其他生態功能的發揮,如對人直接的強身祛病功能、植物抑菌、創造清新空氣和釋放保健物質等功能,在特定的環境中營建衛生保健的植物景觀,改善生活環境,有利身心健康。
2、物種合理配置是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基礎
2.1了解地域特點與氣候特點
在明確了用戶需求和設計目標之后,設計者首先需要做的事便是了解當地的地域特點與氣候特點。設計者一般可以從地域特征構造出獨特形式的景觀,從而實現當地鄉土景觀的延續。以紹興市鏡湖新區北部的鏡湖景區為例,其設計目標是將其打造成紹興市的綠色核心。通過調查發現,它包含大量的地域特征信息,如魚塘、農田、水利工程、居民、樹林、小橋、石板路等鄉間文化氣息。秉持“因地制宜”的設計思想,設計者首先應該確定區域內要保留的信息和地面肌理,得到現狀層面規劃圖;然后將生態層面、社會層面和視覺層面的規劃圖與之疊加得到最終的規劃方案。在節約型景觀設計中,不但要考慮當地的氣候特點,選擇符合氣候條件的植物;而且還應將適合氣候變化的景觀設計思想貫穿于整個設計中,即選擇能適應當地氣候變化的植物。
2.2合理配置植物
園林綠化中經典喬、灌、草的配置模式是模擬大自然中生命力最頑強的植物群落的組合方式,它從生態效益與審美角度詮釋了自己的優勢。所謂喬、灌、草組合配置,就是以喬木為主,灌木填補林下空間,地面栽花種草的種植模式,垂直面上形成喬灌草空間互補和重疊的效果。這種綠化配置亦被稱著立體綠化。在選擇喬木樹種時,最好選擇四季常青的樹種,如松樹、柏樹等。在亞喬木和灌木的配置上,元寶楓、碧桃、迎春、女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二月蘭、紫花地丁等具有耐旱、耐踐踏、抗蟲、好管理,抑制揚塵的作用,更適合做復合式綠地里的地被植物。
3、因地制宜是生態園林設計的保證
景觀中植被的選擇,一定要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來選擇,可以選擇那些已經經過國家改良的優質品種,用來代替外來植物。外來植物不僅難以在本土成活,還需要花費較多資本,這不僅影響植物的生長,資源浪費情況也因此加劇。所以,在園林設計中,可以選用本土優質,具有層次感的植物進行種植,不僅有著美觀的特點,還能夠節約大量的資本,所建設出來的園林景觀也將是具有本土氣息的經濟性建筑景觀。
三、節約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體現
1、設計中的水資源節約
植物生長除了需要土壤之外,還需要有水進行灌溉。園林景觀中植物居多,需要用水的地方也就多,所以,一定要能夠注重水資源的節約,對水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
1.1因地制宜,設計水景
例如,在北方的一些城市,水資源比較缺少,應該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在園林中建造出一塊多功能水景觀賞區,可以是溪流式的水景,充分利用雨水,在雨水充足的天氣,城市居民可以在溪流邊戲水玩耍。
1.2多次利用水資源
若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有著噴泉或者是瀑布水景等,就可以利用潛水泵,將水潭中的水加壓后提升,重復利用水的同時,也能夠滿足景觀的需要。冬季來臨,這些景觀難以開展的時候,還可以將這些水用來澆灌植物或者是沖廁所等,充分利用水資源。
1.3打造意境水景
意境水主要是利用一些造景元素,包括水車、假山、石橋等來代替水,創造出意境水,讓居民能夠通過自己的想象來感受到園林景觀中所具有的水。
2、設計中的能源節約
2.1要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當合理地利用生物能、太陽能等,這些資源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減少能源浪費現象的發生。比如,公園設計建設過程中可利用先進的設備和裝置將太陽能、風能等轉化成可利用能源,不僅減少了電能的消耗,而且通過合理的設計,可形成一道別具特色的園林景觀。
2.2設計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本土特色,園林景觀應當與本區域條件相符。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本區域的風土民情以及鄉土文化特點,在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上多下功夫,根據現有的一些材料展開設計,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的消耗與浪費。
結束語
總之,在生態環境惡化的今天,倡導走節約型園林建設成為趨勢。節約型園林建設是充分體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思想,是避免鋪張浪費、建設華而不實園林景觀工程的必要保證。堅持節約型園林的建設,才能最大限度發揮有限資源的作用,構筑城市生態美好新家園。
摘 要:城市園林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提高人居環境質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隨著城市化進程和建設節約型社會步伐的加快,建立與現代化城市相適應的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就成為當務之急,而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在城市園林中的應用正是順應了這個趨勢,是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題中之義。本文就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在城市園林中的應用做了詳細的闡述和論述。
關鍵詞:城市園林;生態園林;景觀設計
節約型城市園林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及最少的財政撥款來選擇對周圍生態環境最少干擾的綠化模式。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地就是生態化的城市綠地。
節約型景觀設計的必要性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國城市化建設步伐持續加快,構建節能型社會切實保護生態環境的平衡協調,以最節約的能源需求促進各類生產建設的持續發展是當前發展趨勢。節約的本質內涵是指在經濟社會運行時間中對各類資源的需求應實行減量化,同時對其有計劃、有針對性、有步驟的持續運用,節約型設計滲透于園林景觀建設中,則更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節約型景觀的設計原則 1.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原則要求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展示人在空間中的環境互動行為特征,滿足人在環境中的行為需求。一個生態文明的城市,應具有多樣化和人性化的公共空間,營造高質量、多功能、富有魅力特色的空間環境,使人在此獲得親切、舒適、自由、歡愉、有趣、安全的體驗。另外,人在空間中的環境互動還表現為環境與心靈的共鳴,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就要求在園林設計中加入人性化的主題與靈魂,使園林綠化能夠獲得人們心靈的共鳴。 2.簡約而不簡單的設計原則
節約型景觀的設計應該以極少的元素及象征的手法展現特定的地域文化,營造市民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城市的人情味。越是簡約的景致往往越是質樸,而質樸的東西往往是最接近人的內心的,所以景觀設計應善于運用最少的但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觀元素,通過重復、對比等基本的藝術處理,在街角、巷間、門口、路邊營造出一處處質樸簡潔的景致,默默的傳遞著城市的人文精神。
三 生態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要點 1.生態功能優先是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根本 生態設計是通過構建多樣性景觀,對綠化整體空間進行生態合理配置,盡量增加自然生態要素,追求整體生產力健全的景觀生態結構。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過喬、灌、草和地被復合群落結構,提高葉面積指數,盡量選用葉面積大、葉片寬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綠化光合效率,創造適宜的小氣候環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溫和冬季保溫的能耗,提高市民與自然環境的聯結感。 2.物種多樣性是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基礎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要提高品種意識,不斷加強地帶性植物生態型和變種的篩選和馴化,構建有區域特色和城市個性的綠化景觀。慎重我國經過培育改良的優良品種和而有節制地引進國外特色物種。植物本身無所謂高低好壞,春盛、夏綠、秋實和冬枯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和自然景觀,關鍵是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科學性和藝術性。因此,應將增加綠地的適應性種類和擴大多樣性物種種群相結合。
四 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在城市園林中的應用
1.各種材料的合理利用及循環利用
城市園林應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藝,以及環境友好型材料,在降低工程造價的同時改善生態環境,突出園林綠化的地方特色。以鋪路剩余的石塊作為園林鋪地,利用死樹枯干形成的園林景觀,將植物的死干回收利用或作為園林綠化的生物性肥料,或作為園林建設的材料營造獨特的園林景觀。
2.建設節水型的城市園林
我國的節水型園林雖有所發展,但大部分城市仍沿襲傳統的園林發展模式,對水資源短缺的現狀認識不足,沒有合理的發展和利用水資源。實踐證明節水型園林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植物是城市園林綠化的基礎,合理的植物種類選擇和配置方式是發展節水型園林的關鍵所在要因地制宜,注重鄉土樹種的開發和應用并大量應用耐旱植物。另外,優化園林植物配置,以喬、灌木為主體,以復層植物群落結構為主導,強調綠量和生態效益選擇抗旱性強的草種,這樣將會大大節約水源。
3.園林綠化要推廣節水型灌溉方式
在城市園林綠地的灌溉方式上,要大力采取節水型灌溉措施,對灌溉系統進行認真全面地設計從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在園林綠地的建設過程中要考慮對天然降水的利用,還要注重鋪裝材料的滲水性。另外不同的澆灌方式也是決定綠化工程能否節水的重要因素。傳統的澆灌不但浪費大量的水資源,而且還會出現跑水現象,使水流到人行道上影響周邊環境,不易產生地表徑流和深層滲漏。噴灌特別適合于密植低矮植物,如草坪、灌木、花卉等。 除此之外,滴灌比噴灌更節水,然而因管道系統分布范圍大而增大了投資成本和運行管理的工作量。所以,滴灌主要應用于花卉、灌木及行道樹的灌溉上,而在草坪及其他密植植物上則應用較少。還有一種方式是地下滴灌,這是微灌技術的典型應用形式,是目前最新、最復雜、效率最高的灌溉方式。它直接供水于植物根部,水分蒸發損失小,不影響地面景觀,同時還可以抑制雜草的生長,是園林綠地中極具發展潛力。
4.園林綠化的節能型設計模式應用
節能型園林綠化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生態效益與環境效益,滿足人們合理的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還能最大限度地節約自然資源與各種能源,提高資源與能源利用率,以最合理的投入獲得最適宜的綜合效益。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最大程度發揮每塊綠地的景觀效應、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綠化建設需要直面的難題。目前,屋頂綠化、墻面綠化、垂直綠化、立體綠化等形式越來越多,而對廢棄、污染土地的生態修復和再利用,也是對土地資源最有效的節約。在寸土寸金的現代都市,土地資源極為緊張,在高昂價格土地上建設樓體同時也要建設園林綠化,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提高項目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在不影響樓體建設安全的同時,又準確規劃住宅小區人均綠地面積,從而提高宜居水平。
5.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從業人員的節水意識
當前從事園林綠化事業的工作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對我國水資源匱乏狀況不甚了解,尚未意識到節水的重要性。這一方面表現為設計人員在設計中或傾向于大面積草坪、大型水景等一些高耗水的景觀,或缺乏對植物生態習性的了解,不能合理地配置植物;另一方面表現為管理部門及管理人員在后期養護中,沒有采取有效的節水計劃和措施?;诖?當務之急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從業人員的節水意識,使發展節水型園林的觀念廣泛深入人心。
五、結 語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資源。迄今為止大約有一半以上城市缺水,水資源的日益短缺成為人和自然之間巨額的生態赤字,同時水危機也是實現我國建設節約型社會目標所面臨的重大挑戰,所以建設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是順應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
摘要:作為房地產建設的重要部分,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就要下大功夫。本文從房地產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原則入手,并以此為基礎闡述了房地產建設中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思路,就平面設計、道路設計、景觀設計、植物造景等方面進行探析。
關鍵詞:房地產;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原則;設計思路
為了提高房地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適應力,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房地產的園林景觀設計。因而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房地產企業,為了更好地適應時展的潮流,就應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注重生態園林景觀的設計,才能更好的促進企業的完美轉型和升級?;诖耍韵鹿P者以房地產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應遵循的原則為切入點,從房地產生態不原理景觀的平面、道路、景觀以及植物造景四個方面,就房地產生態園林景觀設計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1. 房地產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原則
在房地產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應始終遵循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并具有較強創新性的原則。從因地制宜來看,就是合理利用房地產所在地的條件,如地形地貌和植物結構等,以最大化的降低景觀設計和改造造價,使園林景觀設計融入濃厚的鄉土氣息,從而確保其健康成長的同時為人們的生活休息提供便利,體現人性化的關懷。從以人為本來看,就是在設計過程中,始終要圍繞人都需要進行設計,要染發年齡不同、文化層次不同的居民均能受益于所設計的景觀之中,做到雅俗共賞讓廣大居民在所設計的景觀中感到心情愉悅和便于人民的休閑娛樂,但需要注意是,切勿生搬硬套優秀的園林設計風格,才能更好的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從創新性來看,就是所設計的園林景觀不能千遍一律,而是以建筑風格為基礎,著力體現自身設計的特色,才能給廣大居民留下好印象,然而創新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設計人員在具備專業知識的前提下,學會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在設計過程中融入當地的文化民情民俗,尤其是應巧妙的應用生態環保的園林景觀材料,才能更好的體現設計的創新性。
2. 房地產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思路
2.1平面設計
由于房地產項目的規劃設計具有較強的規范性,但生態園林景觀的設計則注重設計的自由、規則和組合等多種方式,因而在房地產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對于平面的設計一般采用自由的設計方式,才能確保園林景觀布局的靈活性,通過蜿蜒而又曲折的園路合理的分割住宅室外的空間,并將植物生長在園路兩側,以給予居民一種親近大自然和自由活潑的感覺。但有時也會采取規則的設計方式,例如對廣場、水體、園路等設計應以規則的方式布置幾何圖案,并確保所設置的主軸線具有較強的明顯性,才能為廣大居民創造整齊而又明快的良好感覺。此外,為了設計的需要,還可以在設計中采取混合的方式,即將自由和規則的設計方式有機結合起來,也能體現設計的效果。但所采取的的方式必須基于如此目的:經過對建筑、道路、廣場和綠化的設計,使房地產項目和綠色景觀結為一體,從而將居民的文化生活與園林景觀進行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柳暗花明、一步一景的效果。
2.2道路設計
對于道路的設計,是整個生態園林景觀中容易不忽視而又實際較為重要的環節。因而在設計過程中,既要確保其適合人車的行走和進出,更好考慮人與車通行的安全,因而一般采取人車道分離的方式或環形道的方式進行設計,并與住宅小區道路的誰有一定的區別,盡可能的采取自然流暢或者迂回曲折的線條,以更加合理的分割綠地與空間興建,并配合相應的園林景觀,使人在行走的過程中感受到景隨步移。
2.3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的目的就是達到情景交融的同時將文化地域和人文主義關懷體現在園林設計之中,使居民在漫步的時候能放松心情、舒緩情緒,得以更好的休閑與放松,因而園林景觀設計應確定一個主題,再由設計者自由發揮和創造具有較強人文性、獨特性的景觀形象,尤其是園林小品設計應突出簡遠、疏朗和雅致,以更好地體現設計思路,讓景象的意境變得更加深遠,使人在行走時產生美好的遐想。此外,還可以采取雕塑和植物結合的方式烘托主題,將生態園林的植物變得郁郁蔥蔥,體現出濃郁的園林氣氛。
2.4植物造景
房地產生態園林景觀的設計中,植物造景也是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環節。因而為了注重其設計的生態型,在設計過程中,應避免傳統的商業化趨勢,房地產園林景觀的設計,應該以喬木作為骨架,否則灌木的數量再多,也不能形成整個園林景觀的骨架。灌木的分布可以位于樹林的邊緣,也可以散布在林間。草地應該根據園林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設置,但是要注意集中,花卉的設置應該堅持量少質精的原則,切忌到處花團錦簇。其中的草本植物應該以地栽為主,發展多年生的濕生花卉、宿根花卉、巖生花卉和水生花卉。在設置上,園林植物應該與園林所在地的地形、建筑等因素進行統籌規劃,達到在統一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一的效果,讓園林景觀變得更加自然、生態、美觀、活潑、優雅。
總之,對房地產生態園林景觀設計進行分析與探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房地產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人員,應在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術水平的同時,始終緊跟時展的需要,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和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加強對房地產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平面、道路、景觀以及植物造景設計,著力提高設計的水平,彰顯設計的魅力,以最大化的提高房地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適應力,從而為廣大居民創造更加和諧溫馨的宜居環境。
摘要:住宅小區作為城市生態環境系統的子系統,其景觀的構成元素不僅僅是一個視覺或觸覺上的感觀認識,應實現人生活環境和諧發展的目的。本文對住宅小區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有關內容進行分析。
關鍵詞;城市;居住區;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
引言
住宅小區的園林生態景觀美表現在它能結合所處的地理環境,創造一個能與整個城市景觀相協調,追求自然真趣,賦予居民一種清新宜人,地靈人杰的心理感受。其涉及建筑學、城市規劃學、美學、心理學、歷史學及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內容。下面對現代住宅小區生態園林景觀進行設計及應用進行探討。
1、住宅小區生態園林景觀設計的特點
(1)具有多學科的綜合性
生態園林涉及多學科多領域,是這些學科相互作用滲透的結果。生態園林景觀又分為自然和人文,兩大景觀體系,其設計工作必須達到各個因素之間的協調統一才能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2)設計要具有發展變化性
人的審美會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發生變化。氣候、時間、時代的不同和發展,同樣會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產生一定的影響。這些都會體現在景物的變化和空間布局的不同上。因此,這就對生態園林設計提出了發展的要求,設計要滿足地區文化傳統發展延續的需要,立足本地區的人文特征和審美習性考慮,景觀要能夠適應未來生活的發展變化。
(3)設計方法上的多樣性
景觀本身蘊含的元素是豐富多樣的,這也就決定了其表現形式和手法的多樣性。設計者往往根據當地的景觀環境特點,運用當地材料并融合現代工藝進行設計。
2、住宅小區景觀設計原則
2.1尊重自然
住宅小區景觀設計要因時因地,園林景觀可因季節、氣候、天氣、晝夜、小區原有地形條件等變化而表現出不同的特征。這就要求在設計構思時分析和處理好地形地貌、林木花草、建筑色調、燈光配置之間的相互關系。設計師在通過對住宅區的實地勘測和考察,分析和探討城市住宅小區景觀的個性特征,因地制宜,從空間、環境、功能的有機結合出發,創造出富有特色的小區居住空間景觀。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和推動城市住宅景觀的生態美、意象美。
2.2尊重個人空間
住宅建筑以外的戶外空間是居民的生活空間,它擔負著很多功能,因而景觀設計師必須從滿足人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為出發點,而不應該只強調形式美,要真正通過對環境的設計使人與自然相互協調、和諧共存。
3、住宅小區園林生態環境景觀系統
3.1園林綠化生態系統
作為住宅小區,綠化景觀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住宅區中,綠化猶如呼吸系統,能起到空氣凈化和屏蔽作用。已成為提高住宅小區環境質量,創造健康小區必不可少的有機要素。合理的住宅園林小區綠化設計,是將建筑、綠化與小區居民的活動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形成居民能溶入其間,有機運行的居住環境生態機制,實現“人與自然共存”。住宅小區中的植物應該提倡盡量保持原有樹種,合理地利用當地樹種,而不要一味地追求使用其他地域的樹種。筆者認為,要想使一個住宅小區在園林植物配置上形成自身與眾不同的特色,在園林綠化景觀系統設計上要考慮植物的層次,從低向高依次為草皮、地被、灌木、小喬木、大喬木,配合地形,圍合出豐富的綠色空間;在植物的種類選擇上,應該盡量采用當地的本土植物,避免使用過多的外來植物而形成植物“假活”現象;提倡參與性和生態性,多種植縱向生長的喬木,控制不可踩踏的草坪面積;提倡多種植香化植物,這類植物對人的身心健康能產生有益的影響,可以使小區中的老年人在享受綠色的同時治療疾病,獲得身心健康。
3.2園林景觀形象系統
(1)樸實的自然觀。以軟質景觀為主,硬質景觀為輔,利用步道將景觀進行合理而自然的串聯。
(2)藝術導向性。通過對建筑風格和小區地形的把握,使設計后的景觀效果風格和小區建筑融為一體,達到綜合的視覺效果。
(3)集中和分散的設計手法相結合的布局方式進行景觀設計,使住宅小區整體形象鮮明但又不失個性。
3.3園林戶外休閑系統
住宅小區的廣場或是其他硬質鋪裝地面所形成的小區居民的活動空間在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系統中稱之為戶外休閑系統更為合適。這一類場地的功能主要在于滿足小區居民的社會交往、老人活動、兒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在以往的住宅小區的景觀中,園林戶外休閑系統這部分的設計,要以能給小區居民帶來使用上的方便的園林設計為最佳。比如,在追求住宅小區戶外空間上,多提倡采用“隱形”廣場。使居住區內的園林建筑能與環境融為一體,處理好其他的環境因素(地形、水體、植物等)對園林景觀的整體影響。
4、城市住宅小區的生態園林景觀設計
4.1運用植物造景,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居住質量單位土地面積上的植物葉片總面積(綠量)決定了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功能,綠量越大生態作用越突出。在進行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這個因素,增加植物綠葉面積。我們知道,高大喬木的綠葉面積大于灌木,甚至也是草坪綠葉面積的4倍,要想提高綠葉面積,就要在空間的高中低位置上都有綠葉出現,這就需要在進行生態設計時綜合運用喬木、灌木和草坪,形成復合式植物群落,最大程度地發揮綠量的生態作用?,F代住宅小區的生態景觀設計,注重平面形態的變化,而在立體空間層面要結合喬木、灌木以及草坪的合理搭配,這樣才能達到植被之間相互補充的作用,形成多樣化的植被分布。綠色植被和人類的關系息息相關,是人類生存的重要物質保證,綠色植被在自然生態環境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就像是大自然的“肺”,使我們居住的環境變得潔凈,這是其它物質所沒有的功能?,F在有些園林設計過多突出地設計了噴泉、假山等,對于植被的種植卻不夠重視,把一些本可以種植草坪的地方進行了路面鋪磚硬化,認為這樣才干凈整潔,這無疑是錯誤的,應該營造綠色園林,用植物來造景,利用植物進行空間的分隔設計,形成真實、自然、樸素的生態環境。
4.2生態效益和人文景觀的融合統一
城市住宅小區的生態園林是一個立體空間的藝術造型設計,注重自然美,在這種美學思想體系下,生態園林設計更加注重藝術美與自然美的和諧一致,完美統一性,也更加追求渾然天成的藝術效果。生態園林追求藝術美與自然美,形式美與內容美的和諧統一,其自然美通過藝術的手段進行展示,在形式美的框架下,突出內容美,突出體現出于自然卻高于自然的生態藝術效果,使生態和人文景觀高度結合。城市住宅小區的生態園林主要以植物造景為主,植物的色彩因不同的季節呈現不同的變化,突出層次美和形象美,造型新穎多變,景觀之間相互呼應襯托,互為補充,和住宅之間主次分明,具有親和力,融合滲透,和諧統一。生態園林設計只有充分利用周邊的環境,突出地域特色,才能使生態美更加突出鮮明,才能對住宅小區的生態環境產生良性循環,使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提高和發展。
4.3生態景觀設計中節水技術的應用
由于生態景觀中植被的大量運用,這就使得對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在生態景觀設計中節水措施和技術的應用就變得尤為重要。在進行城市住宅小區生態景觀設計時,要盡量減少草坪的面積,景觀植物給水設施要采用先進的滴灌技術,把植物對水的需求量進行精確地計算,然后通過滴灌設備系統直接進行植物根部灌溉,這可以把植物的用水量減少50%~70%,對于草坪的灌溉可以采用噴灌,對于草、樹木的灌溉要分開進行,且供水間隔時間要利于植物根部的生長。剪枝和施肥要避開干旱期,并且植物的灌溉用水可采用凈化處理中的水??傊鞘凶≌^的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中,景觀之間的變化性和流動性都很大,這就需要進行系統的生態規劃和設計,這樣的景觀才會結構合理,自然環境才會和諧美麗,才能達到使居民的身心健康的目的。
結束語
住宅小區的園林景觀設計在融入大環境、大生態的同時,利用合理的規劃,適當地設置水景景觀,根據小區內綠化植物的生長特性,適當搭配,可營造人與自然充分親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鬧市的居民獲得重返自然的身心感受。
摘要:園林綠化是城市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不僅可以美化環境、為市民生活添綠,更能調節自然環境的微循環,凈化空氣,為市民生活提供一個優良的環境。生態園林更是近年來倍受關注的話題。隨著人們對景觀設計意識的逐漸增強以及對于生活環境要求的越來越高,生態園林愈發體現出其不可取代的地位。本文主要對生態園林的設計原則、植物配置手法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生態園林;設計原則;植物配置
引言
人類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過程中,創造出了高度的社會文明,促進了生產力的飛速發展。而人們在享受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同時,卻不得不面臨全球環境的惡化、人口劇增、資源短缺、環境污染、自然災害等威脅人類生存的嚴峻現實。生態環境失調已經成為制約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限制因素,人類的生存需要一個優美、舒適、穩定、具有良性循環的生態環境。生態園林的需求是順應時代的發展腳步的產物,也是風景園林發展較高層次的體現,是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生態景觀園林能夠進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品質、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是體現人類生活水平主要指標之一,是實現人與自然共存的手段。站在世界生態景觀設計的前沿,美化和保護環境是每個景觀設計師的責任和目標。
1.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要點
生態設計是通過對綠化整體空間進行生態合理配置,盡量增加自然生態要素,逐步構建多樣性景觀,達到營造健全景觀生態結構的過程。首先,綠量是城市綠地生態功能的基礎。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通過喬、灌、草和地被復合群落結構,適當營造近自然的綠地斑塊。其次,綠葉蒸騰能夠調節氣溫從而創造適宜的微氣候,達到減能、經濟的作用,植物選擇中應盡量選用葉面積大、葉片寬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綠化造氧層次和綠化光合效率;第三,應根據城市中不同用地類別的污染強度,選擇耐性較強及抗污染能力強植物,發揮綠地對污染物的吸收和同化等作用,阻隔污染擴散,促進城市生態平衡;此外,還應重視植物景觀的其他生態功能的發揮,如抑菌保健、釋放負離子創造清新空氣等功能,在特定的環境中營建衛生保健的植物景觀,改善生活環境,有利居民的身心健康。
2.生態園林植物配置設計
2.1植物的選擇
(1)生態協調。
在進行園林植物配置時應遵循生態的原則,要充分考慮植物生態特征,合理配置植物種類,避免各個物種對空間和營養的爭奪,種間互相補充,既充分利用環境資源、生長良好,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定的復層群落結構,又能形成具有良好視覺效果的園林景觀。根據各種植地不同的實際情況(如干旱、貧瘠、土壤密實、污染嚴重、病蟲害嚴重等),有針對性、有側重點的選擇植物種類,尤其是主要喬木優勢種的選配,直接決定了園林生態效益的發揮程度。園林生態設計中要求利用不同物種在空間和營養生態位上的分異來配置植物,充分利用空間、營養,各個種才能協調共生。
(2)鄉土樹種的選擇。
近年來,本土植物造景已成為構建地域特色園林綠地的基本手段。并且,鄉土植物的抗性、適應性均比外來種強,能夠確保植物組團的成活率。通過運用植物素材的特性,充分發揮植物的形體、線條、質感、色彩等自然美來創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觀。要營造地域特色的城市園林綠地景觀須充分結合地域文化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發揮鄉土樹種的作用。
2.2多采用具有生態效益的植物
不同的樹種其生態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有的相差很大。因此,為了提高植物造景的生態效益就必須選擇那些與各種污染氣體相對應的抗性樹種和生態效益較高的樹種。
2.3豐富植物層次感
(1)豎向層次分明
植物配置注意喬木、灌木、地被及草結合,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間,葉面積指數增加,也能提高生態效益,有利于提高景觀質量。最好是喬木+灌木+地被進行搭配,避免單純的只種喬木或大片草地,要多采用多樣種植,避免純林種植。每個植物組團利用高低錯落控制天際線。上層次的喬木可多選用開花植物,不同花期的種類分層配置,可使觀賞期延長。如黃槐、雞冠刺桐、大葉紫薇、美麗異木棉等;中層次灌木層可選擇桂花、月季等; 低矮灌木層有紅葉石楠、琴葉珊瑚、雙莢槐、含笑等;地被層有矮腳龍船花、長春花、遍地黃金等。
(2)觀葉與觀花植物相結合
花木中有許多葉色漂亮多變的物種,比如紅楓、紅葉李、槭樹、銀杏等,葉色十分鮮艷美麗,這些植物不僅可以作為顯要位置上的主景,將其與觀花植物進行合理組合也可以延長植物的觀賞期。而即使是常綠樹種,只要進行合理的搭配,也可以突出其觀賞效果??梢赃x擇一些色度對比比較大的品種進行搭配。
(3)營造季相變化
為避免雷同和單調,植物的配置要根據四季分出不同的景觀,總體的設計配置原則是要“三季有花、四季有綠”。最理想結果是形成春天百花燦爛、夏天綠樹成蔭、秋天紅葉遍地,冬天銀裝素裹,讓人領略到四季的自然變化。植物設計中,可以按花期的不同來選擇植物,比如把早春、晚春和初夏幾個品種組合配置,適當增添紅楓、海棠等秋季葉色變紅的品種,而雪松、龍柏等常綠植物可以在冬季應景。通常常綠樹木的配置以1/3到1/4左右為佳。除此之外,還可以考慮搭配少部分有經濟價值的植物,像果樹和藥用植物等。
(4)用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相補充
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要保持植物在形狀、色澤、高度、長勢等方面的協調,比如美人蕉和繡球花相配,雙莢槐和美女櫻同植,能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同時,也要結合周圍的草坪、地表等方面的形式,以及不同植物組合構成的比例。
3.生態化園林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綠化是基礎,美化是園林的一種重要功能,而生態化是現代園林進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是二十一世紀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人類渴望自然,城市呼喚綠色,園林綠化發展就應該以人為本,充分認識和確定人的主體地位和人與環境的雙向互動關系,強調把關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體體現在城市園林的創造中,滿足人們的休閑、游憩和觀賞的需要,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良好生態系統。生態化園林應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規劃設計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風格多樣,量力而行”。
尊重當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體和生態群落,盡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與當地特定的生態條件和景觀環境相適應。硬質鋪裝要少而且要使地面水能充分滲透到地下,加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自身維護能力,還能節約大量的維護費用。
3.2植物配置要形成以喬木為主,喬灌藤、花草相結合的復層混交綠化模式。
以“林蔭型”綠化為主導,加大道路、小區、游園及廣場的遮蔭效果,增加綠地的色彩,為市民提供距離合適,景觀優美,綠化充分,環境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變“平面型綠化”為“立體型”綠化,擴展綠化的范圍,發展垂直綠化、屋頂綠化、陽臺綠化,加強植物新品種的開發、研究和應用,增加城市綠量,美化城市景觀,構造城市空間的多層次綠化格局。
4.結論
生態園林的設計是一項多學科交叉的藝術,所涉及的有藝術、科學、社會、文化、經濟等不同領域,不同的學科之間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生態園林一方面可以美化城市,為人們提供休閑觀賞的景觀場所,另一方面又可調節和穩定生態,調節局部微氣候,為人們提供清新的空氣。在生態園林的設計和維護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各學科的特性,尊重自然規律和生態的規律,讓其充分發揮出其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人們創造出健康舒適的宜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