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5 11:27:52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音樂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音樂教學在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優勢。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音樂的途徑完全是建立“一唱一隨”的基礎上,這種教學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訓練而忽視了音樂藝術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結學生學的沒勁,漸漸的學生就失去了學習興趣。針對這種局面,我們要把能力的培養作為一個重要的任務納入到音樂教學之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強調歌曲教學中的聽賞作用,從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入手,讓他們在充分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的基礎上進一步來表現音樂。
一、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的能力
情感是音樂教學“情感化”“審美化”的主要標志,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比任何藝術都能更快更直接的進入人的情感世界,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最為活躍的心理因素是情感,它既是音樂審美感受的動力又是音樂教育目標之一。音樂教育應牢牢的把握住情感性原則,不時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使用其在情緒的勃發與激動中進入審美的圣境,音樂審美活動是對審美對象得感知開始的,在審美感知中必須帶有情感因素。
托爾斯泰說:“音樂是人類情感的速記” 不同歌曲的節奏、旋律、力度、速度變化等都能夠給人帶來一種不同的感受,在音樂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完整的聽賞歌曲不僅可以消除學生因為純粹學唱歌而殘生的厭倦心理,而且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唱欲望,是學生能夠主動持久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例如:歌曲《念故鄉》表現了一種孤獨、悲哀和思念家鄉的情緒。在教學中我并不過多的介紹歌曲的背景和特點而是直接讓學生聽賞歌曲,在欣賞中體會和感受歌曲情感和內涵,并和學生一起討論和分析作品的處理方法和表現手段。通過這種思路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積極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
首先是聽覺能力的培養。通過音調、音色、力度、時值等讓學生去感知和認識聲音,進而聽旋律、聽和聲、聽辨各種人聲和各種樂器的聲音,提高學生聽覺的選擇性和敏感性。其次是視覺能力與唱歌技巧的培養。在發聲練習、視唱中就初步要求學生視譜歌唱了。視奏也同樣要“一目數行”。這都要堅持培養學生的速視能力。
在教學中還應特別注重講練結合、學用一致,幫助學生把知識轉化為技能,逐步具有識譜、唱歌的能力。教師應做到講一點,練一點,或者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切莫只講不練。如講了切分音符,就要唱有切分音符的樂句,應把識譜能力的培養貫穿到整個唱歌教學中,教唱新歌時特別要注意指導學生唱好曲譜。在學生初步認識并理解音符的時值、高低后,不要一句句帶唱,這樣會造成學生的依賴心理,學無長進??蓮那V中選出難唱的樂句或樂段,重點指導。難點突破后,其余部分讓學生獨立練習視唱,使學生在視唱中有所收獲,激發興趣,提高視譜能力。
在教學中老師的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鼓勵和夸獎的話語對學生來說都是鼓勵和欣賞,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和積極性。我們要抓住每個契機,及時給予表揚。不管唱的標準如何,只要學生大膽參與,老師都應該給予鼓勵和表揚。評價語言要自然、真誠,用我們親切的評價語言去感染學生,去鼓勵學生。
三、積極培養學生科學的發聲方法的能力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樂器,一件能用不同語言表現音樂的奇妙的樂器。同學們要做到能正確的科學的發聲并利用好嗓音這件樂器表現音樂,首先要了解發聲原理。聲帶在氣體的沖擊下產生振動然后聲帶振動發出聲音,經過胸腔、咽腔、喉和口以及鼻腔和頭腔的共鳴來發出響亮和動聽的聲音。音質、音色以及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鳴腔體調節出來的結果。無論是“民族”唱法還是“美聲”唱法,只要是能唱出美妙動聽的歌聲就是好方法,切忌亂模仿,壓著嗓子唱歌,唱出一身的毛病。
四、積極培養學生的想像、思維能力
音樂和文字不同,文字表達明確的概念和具體的思想,而音樂則是通過人們的感知,使人們對作品所塑造的形象產生聯想、想像,引起共鳴來達到目的的??梢?,音樂教學在發展學生的想像力方面的作用是獨特而明顯的。通過視唱、欣賞音樂,不但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能力,而且,學生的大腦在隨著音樂緊張活動的同時,想像、記憶、情感等心理活動也非?;钴S,這些都有助于思維能力的培養。
例如我在音樂課上創設舞臺,展示自我,在設計“小小舞會”這一活動環節,放手讓學生盡情地唱、盡情地跳,把整堂課營造的喜悅氣氛推向最高潮,讓學生在無拘無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在教唱《青春舞曲》時,我和同學們共同在優美動聽的音樂伴奏下跳起了新疆舞。再如,七年級新教材中的《游擊隊歌》,教師也可以提示學生積極思考進行創編,用肢體語言把機智勇敢的游擊隊員表現出來,使學生在律動中充分感受創作的成功感。
六、積極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除了讓學生欣賞教材上的音樂作品,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欣賞能力外,還可結合聽音練習,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教師可以從實際出發,采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如分別在風琴的中音區、高音區、低音區彈奏學生喜愛的樂曲片段,讓學生欣賞三種不同音區彈奏出的效果。還可以加深難度,提高要求。如教師可以采用合唱與表演相結合的方法給學生“講”音樂故事。這種練習充滿音樂情趣,適合學生口味,學生倍加喜歡,對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十分有利,并為以后欣賞更深的音樂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作為新世紀的音樂教師,更應該有一套新的教學模式,即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識;既要掌握素質教育的理論和教育教學的方法,又要不斷的培養學生的能力使他們在感知,想像思維,科學的發聲法,情感教育、互動合作以及欣賞這幾方面不斷的提高并能有機聯系在一起,這不斷的促進和提高學生的智力、技能、思維、和興趣,使他們在提高藝術修養的同時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音樂是通過音響結構及其運動節律形成的音樂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音樂藝術所采用的手段及其特征,決定了這種藝術形式有很強的抽象性。初中學校要轉變教育觀念,要認識到音樂學科對學生發展的影響不是以分數來衡量的,要充分認識到音樂學科在學校發展中的重要意義。改變音樂課的附庸地位,確立音樂課程的核心學科地位,是學校音樂教育健康發展的首要保證。
1.調整教學計劃。
1.1增加樂理知識的部分內容;基于學生學習樂理知識的愿望以及他們對樂理知識不太了解的現狀,應適當地增加部分樂理知識,如節奏,音的長短,音名和唱名,曲式結構等等。這些樂理知識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唱歌曲、欣賞音樂、學習簡單的樂器演奏等。
1.2增添部分流行音樂及通俗音樂;我們音樂教材上的內容包括了中國的民族音樂、交響樂、合唱曲目、西洋音樂、浪漫主義音樂、歌劇音樂等等,都是比較經典和嚴肅的音樂,流行音樂和通俗音樂幾乎是空白。因此很多學生對于音樂課沒有興趣,有些學生上課甚至不愿帶著課本來,加入這部分內容也是時展的需要和學生求知的需要,可以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1.3增加學生自己的演出欣賞;課本上往往都是一些名家的作品,這些作品固然優美,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可是往往使學生覺得離他們的距離很遠,有些學生很想學習音樂,但總覺得沒有自信心,因此在教學中增加部分本校學生的演出欣賞,通過欣賞、分析身邊人的作品,縮小他們與音樂的距離,提升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覺得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得很好。
2.改進教學策略。
2.1加強師生互動;學生最怕的是教師的“一言堂”,音樂課也是如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如在樂理課上:加一些節奏練習讓學生加上身體動作拍奏,通過身體的動作讓每位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強了對節奏的掌握;在聲樂課上:加進一些有趣的練聲方法,把深奧的聲樂練聲生動化,讓學生覺得學習唱歌原來可以是件很輕松的事情;在音樂欣賞課上:加進讓學生模仿表演的機會,通過學生自身的表演體會作品的內涵。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應多聽聽學生的意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使自己的教學更能滿足學生的需要。
2.2加強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初中音樂欣賞雖然有一些配套的音樂磁帶,但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欣賞需要。
為了讓音樂欣賞更加吸引學生,教師可以加入很多多媒體手段,如尋找vcd錄像,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件制作中插入視頻,即滿足了學生的欣賞需要,又增強了上課的效果。這樣欣賞課的情境就會在優美的多媒體教學中建立,一些本來不愛上音樂課的學生也會被吸引,欣賞課的教學效果也能越來越好。
2.3拓展音樂教學的空間;學??梢蚤_展許多校園文化活動,如一年一度的合唱比賽,主持人大獎賽,十佳歌手比賽,器樂比賽,舞蹈比賽,才藝展示比賽,還有校園電視臺等等。在課堂中,結合這些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和動員,為參賽學生進行輔導。使學生的課堂內容更加豐富,也更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3.改進教師管理策略。
3.1加強在職音樂教師的培訓,大力實施“人才強教”,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面對城市現代化、信息技術發達的現狀,我們的音樂教師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要多接受、多學習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識,對現有師資進行在崗培訓。內容可包括:①音樂基礎知識。讓教師熟練掌握音樂基本表現要素和音樂常見結構以及音樂體裁形式等基礎知識,進一步加強教師音樂審美能力。②音樂基本技能。讓教師全面掌握音樂教學的基本功:歌唱能力、鋼琴演奏能力、彈唱能力、即興伴奏能力、器樂演奏能力等。③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引薦全國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優秀成果和國外著名的教學形式和方法,發展教師的創造性。④文化素養。音樂教學不僅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滲透,與舞蹈、影視、戲劇、美術等姊妹藝術學科相滲透,還包括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滲透,加強教師各方面的文化素養,使教師對教材掌握得更深、更精,理解得更透徹。另外,堅持大力實施“人才強教”戰略,不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高音樂教師的師德規范意識和職業道德水平,不斷完善師德考評制度,建立長效的師德建設機制。以此加大音樂師資隊伍建設力度,改變目前我國音樂教師學歷程度偏低,實際教學能力薄弱的現狀。
3.2建立有效的音樂教學設施和設備的管理機制;由于當前初中學校的現狀,從學校運行體制上調動不了廣大音樂教師的積極性,從管理制度上致使大多數音樂教學設施和教學設備閑置或使用率極低。廣大初中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學習現代課程論,掌握課程教學的基本觀念,理解和把握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徹底改變對音樂學科的錯誤認識觀念。要以國家民族的發展大計為根本,以長遠的眼光看待音樂學科教學的作用,給音樂學科以必要的重視。從管理體制上體現出對音樂教學和音樂教師的重視,改變對音樂教學和音樂教師的評價機制,建立健全完整的音樂教學設施和設備管理制度,使音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能夠方便快捷、正常順利地使用各種教學設備,充分調動起音樂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綜上所述,音樂是主體思想間的交流,是音樂家通過作品和作品的詮釋者進行的藝術溝通,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和人的感覺緊緊聯系在一起的藝術。音樂教學如果不能和聆聽、感覺實踐、音樂作品甚至音樂創造聯系在一起,教學就成了紙上談兵。音樂教師需要懂得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發展水平,并以此為科學依據,來制定教學計劃,編寫音樂教材,考慮教學的組織形式,安排教學時間,采取相應的音樂教學原則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上好音樂課。
摘要:初中音樂樂感及音樂鑒賞教學是我國美育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陶冶學生情操的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本文從培養初中生音樂樂感以音樂鑒賞能力的教學原則出發,探討了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鑒賞力的具體教學措施,旨在交流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促進教育系統的整體進步。
關鍵詞:音樂樂感 音樂鑒賞 教學導入 對比教學
初中音樂樂感及音樂鑒賞教學是我國美育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陶冶學生情操的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本文從培養初中生音樂樂感以音樂鑒賞能力的教學原則出發,探討了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鑒賞力的具體教學措施,旨在交流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促進教育系統的整體進步。
一、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鑒賞力的原則
音樂教學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與語言類學科相比,音樂學科更重視學生的個人興趣。同時,它還需要學生投入更多的實踐以及長久的訓練。首先,音樂學科通過更加直白且明確的方法表達個人情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樂曲目所提供的場景之中,真實感受其所表達的感情。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更深刻的體會音樂的魅力。這種方式只是學生個人的感官感受,非專業音樂欣賞者亦可以做到。然而音樂教學則是通過理論教授學生怎樣更好的體會音樂的美妙,以及怎樣從一個專業的角度評價不同音樂。由此可見,理論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是學生的相關實踐。音樂教學的實踐性極強,學生只有通過實踐才可以更深刻的體會相關情感。學生通過自主創作以及練習相關音樂技巧,從而可以更好的體會樂曲炫技之處。
二、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鑒賞力的具體教學措施
1.合理導入教學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而音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個人的投入度有著一定的要求,這就更突出了音樂教學中教學導入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更加注重張揚個性,對于音樂、美術等學科的興趣更大,然而理論教學畢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而出現了眾多學生對音樂非常感興趣卻不愿意上音樂課的現象。初中學生由于學業的壓力等原因,在音樂課上的積極性遠不及小學生來得濃厚。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注重運用有吸引力的手段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的上音樂課,以及在教學過程中保持學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導入教學就是指教師利用學生的興趣點引導學生更快的進入教學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傳統的教學導入方式,例如講故事以及成語典故等方式。故事有一定的曲折性,好的故事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吸引力。學生可以跟隨音樂故事的情節,走入故事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情,從而更好地對相關音樂更加感興趣。而成語典故則包含了一定的故事性以及相關傳說等,更是傳達了先人為人處世的道理等。向學生講述成語故事對學生的長遠發展也有著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同時,很多成語故事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常聽的,教師講述其中的典故更加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師還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導入引領學生更好地進入音樂課堂。初中生畢竟具有一半兒童愛玩的天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視之如猛虎,而應該正視它。只有這樣才可以看到其本質,并進行合理利用。教師可以利用一些音樂小游戲培養學論文聯盟整理生的樂感,增加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加主動的進行音樂學習。同時教師更應該與時俱進,積極利用當前的先進技術進行導入教學。
2.運用對比教學
對比教學是教師培養學生音樂鑒賞力的一種重要手段。所謂對比教學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將兩件事物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區分。這種方法很好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表達個人見解的能力。音樂的對比教學法則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手法教授學生從各種對比因素分析音樂。不同音樂在音樂家的創作、演奏以及相關技巧方面也存在極大的不同。因此教師應該合理運用音樂對比教學法幫助學生全面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首先,可以將同一音樂作品的不同演繹形式進行對比。尤其是經典作品常常會被后人進行改編或者運用不同的樂器予以演繹。然而,為什么要這樣改編,改編之后的作品與前人的作品相比有什么有點與不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這些不同的方面以及各種角度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新的結論。
其次,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不同的作品進行對比。不同主題不同類型的作品在演奏過程中的要求必然存在不同。一些炫技性的作品與注重情感宣泄的作品在表面看來是極為不一樣的,但是其實質卻有著本質的相同。而這些需要學生經過實際對比、思考才會真正總結出來的。《野蜂飛舞》與《春江花月夜》在很多方面有著不同。它們的主題、傳達的情感已經以及演奏方式等都存在著極大的區別,然而就本質而言,它們都傳達了作者內在的情緒。說到底,這兩部作品在抒發作者情感這一作用上起到了殊途同歸的效果。這種效果是怎樣渲染出來的,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深刻思考才可以得出。不容置疑,學生這種對比性思維模式則需要教師的引導。
3.運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已經深入到人們社會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在教育界尤甚。音樂教師應該合理利用這一資源進行音樂教學,以便更好的幫助學生培養音樂樂感以及相關音樂鑒賞能力?;ヂ摼W將世界聯系成一個整體,從某一種程度上來說實現了世界資源的共享。這就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師對這些資源的收集利用以及創作型改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利用相關資源,利用創造性思維幫助學生,必然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當教師進行教學前,應該教會學生演唱相關作品,只有熟悉了相關旋律之后,教師才可以更好的帶領學生領會其中的樂感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鑒賞。學生通過親生感受可以從感性上體會相關情感,把握其中的主題。隨后,教師則通過理論知識加以分析,使學生從理性上更深刻的認識相關音樂主題。
三、總結
隨著音樂的不斷發展,音樂的教學方法更是多種多樣。初中生的音樂樂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就的而是需要教師耐心培養。而音樂鑒賞能力更是音樂學習過程中的一種高要求,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很好的鑒賞音樂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下功夫,科學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音樂學習。只有這樣學生的綜合能力才可以得以提升。
新課程標準對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對音樂教學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初中音樂教學的一些方法策略,以期對當今的教育改革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改變教育觀念,優化教學結構
實施音樂學科教育改革的關鍵不是教材,而是教師的教育觀念,只有明確觀念,才能優化教學。教師首先應樹立讓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的教育思想,要面向每一個學生。既是非專業音樂教育,那么教師就必須用非專業音樂教育的手段、方法、策略等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確立以學生可持續發展為基點,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為重點,才能培養對未來社會有用的人,培養盡可能完善的人。
教學設計必須針對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構建教學步驟,使初中音樂教學淡化知識、強化觀點。面向全體,師生共同探索、共同學習,強調以美育人,把音樂課設計成充滿著美的創造性的課,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初中音樂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使學生具有高尚的審美情操。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考慮到美感能力的發展從簡單到復雜、從初級到高級循序漸進地展開。尤其是初中年齡段的學生,可以通過對作品的初步比較、評價,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趣味,引導學生從真正美好的東西中得到美的享受,從勞動中、日常生活和藝術中去理解和創造美好的東西。教師要講求教育藝術,用充滿智慧的提問,給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堂生動的課應充滿藝術的力量,它的成功,不但在于教給學生知識,而且在于吸引、感染、鼓舞著許多學生為追求美、創造美而終身努力。
二、加強音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學生最怕的是教師的“一言堂”,音樂課也是如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很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如在樂理課上:我會加一些節奏練習讓學生加上身體動作,通過身體的動作讓每位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強了對節奏的掌握。在聲樂課上:我會加進許多有趣的練聲方法,把深奧的聲樂練聲生動化,讓學生覺得學習唱歌原來是件很輕松的事情。在音樂欣賞課上:我會加進讓學生模仿表演的機會,通過學生自身的表演體會作品的內涵。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也經常聽聽學生的意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使自己的教學更加滿足學生的需要。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化教學
初中音樂欣賞雖然有一些配套的音樂磁帶,但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欣賞需要。為了讓音樂欣賞更加吸引學生,我常常加入很多多媒體手段,如尋找vcd錄像、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件制作中插入很多視頻,即滿足了學生的欣賞需要,又增強了上課的效果。欣賞課的情境也在優美的多媒體教學中建立起來,有一些本來不愛上音樂課的學生也漸漸被吸引,欣賞課的教學效果越來越好。
四、結合多種活動進行教學
可結合各式各樣的校園文化活動進行音樂教學,比如合唱比賽、主持人大獎賽、十佳歌手比賽、器樂比賽、舞蹈比賽、才藝展示比賽等等。在課堂中我常常結合各種活動進行有針對性地宣傳和動員,還為個別參賽學生進行輔導,使學生的課堂內容更加豐富,也更加滿足了他們的需要。
五、改革教學評價
改革教學評價是以發展性評價為目標,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人本主義思想和發展性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激勵學生熱愛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為出發點,運用等級制的記分方式,通過音樂會的形式,進行強項評價、綜合評價等手段,能夠充分顯示教育評價的民主性和公開性,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發展學生的音樂能力和特長,改革“統一化”的教學評價模式,為創新性人才的成長提供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
本文僅對新課標下初中音樂教學作了初步探討,希望能以本文之“磚”引來各家之“玉”,為初中音樂教學起到一點積極的作用。
【摘 要】信息時代,建立適應時代需求的初中音樂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教學實際,提出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嘗試構建主義學習理念的導入,并通過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初中音樂課堂效果。
【關鍵詞】信息時代 初中音樂 教學理念 教學模式 創新策略
新世紀,迎來了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大、難度最大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音樂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和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缎抡n標》的實施,為初中音樂課程帶來了全新的變化。在《新課標》實施之前,長期以來,我國基礎音樂教育面臨著自身發展的一系列問題,既有教學理念、教學內容上的問題,也有教學模式上的問題。在多重因素的共同約束下,初中音樂課程很難擔當起應該承載的教育責任,學科教育目標也很難落實。
一 當前初中音樂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兩大問題
目前我國大多數初中音樂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尚存在諸多不適應時展的問題,主要體現為如下兩個方面:
1.理念——教學理念落后,難以激發學生興趣
當前,在我國現行教學體系中,初中音樂教育多被賦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視了初中音樂教育應該以美育為其宗旨,是音樂文化素養方面的教育這一基本職能。在教學過程中過分關注音樂教育的外在價值,特別注重知識、技能等非審美的體驗,而忽視情感、興趣、想象、創造等審美體驗,種種誤區導致初中音樂課程審美性、藝術性缺失,教學理念落后,難以激發學生興趣。
2.模式——教學方法過于傳統,難以實現“教學相長”之效
我國現行中學音樂教育基本沿用了專業音樂教育的模式,雖然教學已經越來越重視師生互動,但是仍以“教授”為主,單純追求知識與技能,教學模式單調、機械,教學過程枯燥、程式化,而對于樂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這種過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必然難以實現“教學相長”。
二 信息時代初中音樂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逐漸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將建構主義理論與教學改革試驗研究相結合,并將研究結果付諸于學校學科教學活動中。同時,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音樂課程的結合,也為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了物質支持。
1.導入構建主義學習理論,踐行“自助化”教學理念
構建主義起源于心理學領域,由瑞士日內瓦學派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最先提出于兒童認知發展領域。演變至今,建構主義者認為,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建構世界。筆者認為,要解決當前初中音樂教學中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不利局面;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囿于固有的教學理念,研究、學習并導入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并轉化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構建主義”學習的環境和課堂條件,讓學生通過這種“自助化”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有利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環境構建和應用領域。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嘗試導入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音樂知識的意義建構的最終目標。在這種模式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促者的作用;教材則作為學生自我構建的對象;媒介成為創設情景,協作、會話的認知工具。教師、學生、教材和媒體四要素與傳統教學相比,彼此的關系及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發生了創新性的變化。
2.擅用現代教育技術,創新教學模式
音樂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是音樂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整合的物質保障。信息化時代,要擅用現代教育技術,改變單一的、教條的傳統教學模式。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擺脫單純的傳統教學模式,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一方面,可以為實踐改革和完善音樂課堂教學創造條件,從而達到優化音樂教學之目的;另一方面,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音樂課程中的結合,也能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熱情,發展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才能。
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錄音、錄像、廣播、電視、電影、幻燈、電腦多媒體等硬件,以及音像制品,光盤、課件等軟件,都可以成為初中音樂教學媒體的主流,這些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直觀。例如在《春江花月夜》這節課上,教師可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多媒體設備,通過自制的教學課件,將畫面與音樂充分結合,情境交融,通過視、聽的完美演繹,讓學生感受樂曲的意境,并通過關聯畫面及配文,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樂曲內涵,學生在獲得了最大限度的審美體驗的同時,也充分讀懂了樂曲內涵,體驗到了中國古代音樂與相關傳統文化那一脈相承的審美情趣,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 結束語
新課標下,音樂教育工作者必須進行深刻的教學反思,要擺脫先前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不相宜”的尷尬局面,就要建立適應《新課標》要求的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結合在信息時代初中生對于音樂的特殊訴求,創新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及手段,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建立廣泛靈活的渠道,促進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并通過引入構建主義教學理念及相關教學模式,采取新手段多角度轉變音樂教學方式,使師生共同營造和諧、愉快、合作的教學氛圍。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筆者提出的通過構建主義教學理念與現代教育技術運用而實現初中音樂教學模式創新的策略,在具體教學實踐中,要結合校本實際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不要放之四海而皆準,不能不顧及課堂內容,為理念而理念,為技術而技術,一切教學模式的創新都要為教學內容而服務,教學模式創新,不能從一個誤區陷入另一個誤區。
【摘 要】信息時代,建立適應時代需求的初中音樂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教學實際,提出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嘗試構建主義學習理念的導入,并通過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初中音樂課堂效果。
【關鍵詞】信息時代 初中音樂 教學理念 教學模式 創新策略
新世紀,迎來了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大、難度最大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音樂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和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缎抡n標》的實施,為初中音樂課程帶來了全新的變化。在《新課標》實施之前,長期以來,我國基礎音樂教育面臨著自身發展的一系列問題,既有教學理念、教學內容上的問題,也有教學模式上的問題。在多重因素的共同約束下,初中音樂課程很難擔當起應該承載的教育責任,學科教育目標也很難落實。
一 當前初中音樂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兩大問題
目前我國大多數初中音樂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尚存在諸多不適應時展的問題,主要體現為如下兩個方面:
1.理念——教學理念落后,難以激發學生興趣
當前,在我國現行教學體系中,初中音樂教育多被賦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視了初中音樂教育應該以美育為其宗旨,是音樂文化素養方面的教育這一基本職能。在教學過程中過分關注音樂教育的外在價值,特別注重知識、技能等非審美的體驗,而忽視情感、興趣、想象、創造等審美體驗,種種誤區導致初中音樂課程審美性、藝術性缺失,教學理念落后,難以激發學生興趣。
2.模式——教學方法過于傳統,難以實現“教學相長”之效
我國現行中學音樂教育基本沿用了專業音樂教育的模式,雖然教學已經越來越重視師生互動,但是仍以“教授”為主,單純追求知識與技能,教學模式單調、機械,教學過程枯燥、程式化,而對于樂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這種過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必然難以實現“教學相長”。
二 信息時代初中音樂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逐漸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將建構主義理論與教學改革試驗研究相結合,并將研究結果付諸于學校學科教學活動中。同時,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音樂課程的結合,也為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了物質支持。
1.導入構建主義學習理論,踐行“自助化”教學理念
構建主義起源于心理學領域,由瑞士日內瓦學派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最先提出于兒童認知發展領域。演變至今,建構主義者認為,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建構世界。筆者認為,要解決當前初中音樂教學中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不利局面;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囿于固有的教學理念,研究、學習并導入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并轉化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構建主義”學習的環境和課堂條件,讓學生通過這種“自助化”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有利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環境構建和應用領域。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嘗試導入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音樂知識的意義建構的最終目標。在這種模式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促者的作用;教材則作為學生自我構建的對象;媒介成為創設情景,協作、會話的認知工具。教師、學生、教材和媒體四要素與傳統教學相比,彼此的關系及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發生了創新性的變化。
2.擅用現代教育技術,創新教學模式
音樂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是音樂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整合的物質保障。信息化時代,要擅用現代教育技術,改變單一的、教條的傳統教學模式。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擺脫單純的傳統教學模式,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一方面,可以為實踐改革和完善音樂課堂教學創造條件,從而達到優化音樂教學之目的;另一方面,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音樂課程中的結合,也能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熱情,發展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才能。
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錄音、錄像、廣播、電視、電影、幻燈、電腦多媒體等硬件,以及音像制品,光盤、課件等軟件,都可以成為初中音樂教學媒體的主流,這些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直觀。例如在《春江花月夜》這節課上,教師可充分利用學?,F有的多媒體設備,通過自制的教學課件,將畫面與音樂充分結合,情境交融,通過視、聽的完美演繹,讓學生感受樂曲的意境,并通過關聯畫面及配文,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樂曲內涵,學生在獲得了最大限度的審美體驗的同時,也充分讀懂了樂曲內涵,體驗到了中國古代音樂與相關傳統文化那一脈相承的審美情趣,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 結束語
新課標下,音樂教育工作者必須進行深刻的教學反思,要擺脫先前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不相宜”的尷尬局面,就要建立適應《新課標》要求的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結合在信息時代初中生對于音樂的特殊訴求,創新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及手段,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建立廣泛靈活的渠道,促進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并通過引入構建主義教學理念及相關教學模式,采取新手段多角度轉變音樂教學方式,使師生共同營造和諧、愉快、合作的教學氛圍。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筆者提出的通過構建主義教學理念與現代教育技術運用而實現初中音樂教學模式創新的策略,在具體教學實踐中,要結合校本實際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不要放之四海而皆準,不能不顧及課堂內容,為理念而理念,為技術而技術,一切教學模式的創新都要為教學內容而服務,教學模式創新,不能從一個誤區陷入另一個誤區。
【摘 要】信息時代,建立適應時代需求的初中音樂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教學實際,提出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嘗試構建主義學習理念的導入,并通過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初中音樂課堂效果。
【關鍵詞】信息時代 初中音樂 教學理念 教學模式 創新策略
新世紀,迎來了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大、難度最大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音樂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和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缎抡n標》的實施,為初中音樂課程帶來了全新的變化。在《新課標》實施之前,長期以來,我國基礎音樂教育面臨著自身發展的一系列問題,既有教學理念、教學內容上的問題,也有教學模式上的問題。在多重因素的共同約束下,初中音樂課程很難擔當起應該承載的教育責任,學科教育目標也很難落實。
一 當前初中音樂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兩大問題
目前我國大多數初中音樂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尚存在諸多不適應時展的問題,主要體現為如下兩個方面:
1.理念——教學理念落后,難以激發學生興趣
當前,在我國現行教學體系中,初中音樂教育多被賦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視了初中音樂教育應該以美育為其宗旨,是音樂文化素養方面的教育這一基本職能。在教學過程中過分關注音樂教育的外在價值,特別注重知識、技能等非審美的體驗,而忽視情感、興趣、想象、創造等審美體驗,種種誤區導致初中音樂課程審美性、藝術性缺失,教學理念落后,難以激發學生興趣。
2.模式——教學方法過于傳統,難以實現“教學相長”之效
我國現行中學音樂教育基本沿用了專業音樂教育的模式,雖然教學已經越來越重視師生互動,但是仍以“教授”為主,單純追求知識與技能,教學模式單調、機械,教學過程枯燥、程式化,而對于樂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這種過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必然難以實現“教學相長”。
二 信息時代初中音樂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逐漸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將建構主義理論與教學改革試驗研究相結合,并將研究結果付諸于學校學科教學活動中。同時,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音樂課程的結合,也為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了物質支持。
1.導入構建主義學習理論,踐行“自助化”教學理念
構建主義起源于心理學領域,由瑞士日內瓦學派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最先提出于兒童認知發展領域。演變至今,建構主義者認為,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建構世界。筆者認為,要解決當前初中音樂教學中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不利局面;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囿于固有的教學理念,研究、學習并導入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并轉化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構建主義”學習的環境和課堂條件,讓學生通過這種“自助化”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有利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環境構建和應用領域。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嘗試導入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音樂知識的意義建構的最終目標。在這種模式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促者的作用;教材則作為學生自我構建的對象;媒介成為創設情景,協作、會話的認知工具。教師、學生、教材和媒體四要素與傳統教學相比,彼此的關系及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發生了創新性的變化。
2.擅用現代教育技術,創新教學模式
音樂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是音樂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整合的物質保障。信息化時代,要擅用現代教育技術,改變單一的、教條的傳統教學模式。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擺脫單純的傳統教學模式,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一方面,可以為實踐改革和完善音樂課堂教學創造條件,從而達到優化音樂教學之目的;另一方面,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音樂課程中的結合,也能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熱情,發展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才能。
【摘 要】信息時代,建立適應時代需求的初中音樂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教學實際,提出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嘗試構建主義學習理念的導入,并通過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初中音樂課堂效果。
【關鍵詞】信息時代 初中音樂 教學理念 教學模式 創新策略
新世紀,迎來了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大、難度最大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音樂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和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新課標》的實施,為初中音樂課程帶來了全新的變化。在《新課標》實施之前,長期以來,我國基礎音樂教育面臨著自身發展的一系列問題,既有教學理念、教學內容上的問題,也有教學模式上的問題。在多重因素的共同約束下,初中音樂課程很難擔當起應該承載的教育責任,學科教育目標也很難落實。
一 當前初中音樂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兩大問題
目前我國大多數初中音樂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尚存在諸多不適應時展的問題,主要體現為如下兩個方面:
1.理念——教學理念落后,難以激發學生興趣
當前,在我國現行教學體系中,初中音樂教育多被賦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視了初中音樂教育應該以美育為其宗旨,是音樂文化素養方面的教育這一基本職能。在教學過程中過分關注音樂教育的外在價值,特別注重知識、技能等非審美的體驗,而忽視情感、興趣、想象、創造等審美體驗,種種誤區導致初中音樂課程審美性、藝術性缺失,教學理念落后,難以激發學生興趣。
2.模式——教學方法過于傳統,難以實現“教學相長”之效
我國現行中學音樂教育基本沿用了專業音樂教育的模式,雖然教學已經越來越重視師生互動,但是仍以“教授”為主,單純追求知識與技能,教學模式單調、機械,教學過程枯燥、程式化,而對于樂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這種過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必然難以實現“教學相長”。
二 信息時代初中音樂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逐漸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將建構主義理論與教學改革試驗研究相結合,并將研究結果付諸于學校學科教學活動中。同時,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音樂課程的結合,也為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了物質支持。
1.導入構建主義學習理論,踐行“自助化”教學理念
構建主義起源于心理學領域,由瑞士日內瓦學派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最先提出于兒童認知發展領域。演變至今,建構主義者認為,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建構世界。筆者認為,要解決當前初中音樂教學中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不利局面;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囿于固有的教學理念,研究、學習并導入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并轉化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構建主義”學習的環境和課堂條件,讓學生通過這種“自助化”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有利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環境構建和應用領域。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嘗試導入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音樂知識的意義建構的最終目標。在這種模式中,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促者的作用;教材則作為學生自我構建的對象;媒介成為創設情景,協作、會話的認知工具。教師、學生、教材和媒體四要素與傳統教學相比,彼此的關系及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發生了創新性的變化。
2.擅用現代教育技術,創新教學模式
音樂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是音樂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整合的物質保障。信息化時代,要擅用現代教育技術,改變單一的、教條的傳統教學模式。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擺脫單純的傳統教學模式,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一方面,可以為實踐改革和完善音樂課堂教學創造條件,從而達到優化音樂教學之目的;另一方面,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音樂課程中的結合,也能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熱情,發展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才能。
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錄音、錄像、廣播、電視、電影、幻燈、電腦多媒體等硬件,以及音像制品,光盤、課件等軟件,都可以成為初中音樂教學媒體的主流,這些現代教育技術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直觀。例如在《春江花月夜》這節課上,教師可充分利用學?,F有的多媒體設備,通過自制的教學課件,將畫面與音樂充分結合,情境交融,通過視、聽的完美演繹,讓學生感受樂曲的意境,并通過關聯畫面及配文,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樂曲內涵,學生在獲得了最大限度的審美體驗的同時,也充分讀懂了樂曲內涵,體驗到了
音樂教學在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優勢。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音樂的途徑完全是建立“一唱一隨”的基礎上,這種教學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訓練而忽視了音樂藝術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結學生學的沒勁,漸漸的學生就失去了學習興趣。針對這種局面,我們要把能力的培養作為一個重要的任務納入到音樂教學之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強調歌曲教學中的聽賞作用,從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入手,讓他們在充分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的基礎上進一步來表現音樂。
一、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的能力
情感是音樂教學“情感化”“審美化”的主要標志,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比任何藝術都能更快更直接的進入人的情感世界,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最為活躍的心理因素是情感,它既是音樂審美感受的動力又是音樂教育目標之一。音樂教育應牢牢的把握住情感性原則,不時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使用其在情緒的勃發與激動中進入審美的圣境,音樂審美活動是對審美對象得感知開始的,在審美感知中必須帶有情感因素。
托爾斯泰說:“音樂是人類情感的速記” 不同歌曲的節奏、旋律、力度、速度變化等都能夠給人帶來一種不同的感受,在音樂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完整的聽賞歌曲不僅可以消除學生因為純粹學唱歌而殘生的厭倦心理,而且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唱欲望,是學生能夠主動持久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例如:歌曲《念故鄉》表現了一種孤獨、悲哀和思念家鄉的情緒。在教學中我并不過多的介紹歌曲的背景和特點而是直接讓學生聽賞歌曲,在欣賞中體會和感受歌曲情感和內涵,并和學生一起討論和分析作品的處理方法和表現手段。通過這種思路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積極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
首先是聽覺能力的培養。通過音調、音色、力度、時值等讓學生去感知和認識聲音,進而聽旋律、聽和聲、聽辨各種人聲和各種樂器的聲音,提高學生聽覺的選擇性和敏感性。其次是視覺能力與唱歌技巧的培養。在發聲練習、視唱中就初步要求學生視譜歌唱了。視奏也同樣要“一目數行”。這都要堅持培養學生的速視能力。
在教學中還應特別注重講練結合、學用一致,幫助學生把知識轉化為技能,逐步具有識譜、唱歌的能力。教師應做到講一點,練一點,或者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切莫只講不練。如講了切分音符,就要唱有切分音符的樂句,應把識譜能力的培養貫穿到整個唱歌教學中,教唱新歌時特別要注意指導學生唱好曲譜。在學生初步認識并理解音符的時值、高低后,不要一句句帶唱,這樣會造成學生的依賴心理,學無長進。可從曲譜中選出難唱的樂句或樂段,重點指導。難點突破后,其余部分讓學生獨立練習視唱,使學生在視唱中有所收獲,激發興趣,提高視譜能力。
在教學中老師的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鼓勵和夸獎的話語對學生來說都是鼓勵和欣賞,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和積極性。我們要抓住每個契機,及時給予表揚。不管唱的標準如何,只要學生大膽參與,老師都應該給予鼓勵和表揚。評價語言要自然、真誠,用我們親切的評價語言去感染學生,去鼓勵學生。
三、積極培養學生科學的發聲方法的能力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樂器,一件能用不同語言表現音樂的奇妙的樂器。同學們要做到能正確的科學的發聲并利用好嗓音這件樂器表現音樂,首先要了解發聲原理。聲帶在氣體的沖擊下產生振動然后聲帶振動發出聲音,經過胸腔、咽腔、喉和口以及鼻腔和頭腔的共鳴來發出響亮和動聽的聲音。音質、音色以及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鳴腔體調節出來的結果。無論是“民族”唱法還是“美聲”唱法,只要是能唱出美妙動聽的歌聲就是好方法,切忌亂模仿,壓著嗓子唱歌,唱出一身的毛病。
四、積極培養學生的想像、思維能力
音樂和文字不同,文字表達明確的概念和具體的思想,而音樂則是通過人們的感知,使人們對作品所塑造的形象產生聯想、想像,引起共鳴來達到目的的??梢?,音樂教學在發展學生的想像力方面的作用是獨特而明顯的。通過視唱、欣賞音樂,不但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能力,而且,學生的大腦在隨著音樂緊張活動的同時,想像、記憶、情感等心理活動也非?;钴S,這些都有助于思維能力的培養。
例如我在音樂課上創設舞臺,展示自我,在設計“小小舞會”這一活動環節,放手讓學生盡情地唱、盡情地跳,把整堂課營造的喜悅氣氛推向最高潮,讓學生在無拘無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在教唱《青春舞曲》時,我和同學們共同在優美動聽的音樂伴奏下跳起了新疆舞。再如,七年級新教材中的《游擊隊歌》,教師也可以提示學生積極思考進行創編,用肢體語言把機智勇敢的游擊隊員表現出來,使學生在律動中充分感受創作的成功感。
六、積極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除了讓學生欣賞教材上的音樂作品,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欣賞能力外,還可結合聽音練習,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教師可以從實際出發,采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如分別在風琴的中音區、高音區、低音區彈奏學生喜愛的樂曲片段,讓學生欣賞三種不同音區彈奏出的效果。還可以加深難度,提高要求。如教師可以采用合唱與表演相結合的方法給學生“講”音樂故事。這種練習充滿音樂情趣,適合學生口味,學生倍加喜歡,對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十分有利,并為以后欣賞更深的音樂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作為新世紀的音樂教師,更應該有一套新的教學模式,即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識;既要掌握素質教育的理論和教育教學的方法,又要不斷的培養學生的能力使他們在感知,想像思維,科學的發聲法,情感教育、互動合作以及欣賞這幾方面不斷的提高并能有機聯系在一起,這不斷的促進和提高學生的智力、技能、思維、和興趣,使他們在提高藝術修養的同時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摘要:初中音樂樂感及音樂鑒賞教學是我國美育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陶冶學生情操的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本文從培養初中生音樂樂感以音樂鑒賞能力的教學原則出發,探討了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鑒賞力的具體教學措施,旨在交流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促進教育系統的整體進步。
關鍵詞:音樂樂感 音樂鑒賞 教學導入 對比教學
初中音樂樂感及音樂鑒賞教學是我國美育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陶冶學生情操的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本文從培養初中生音樂樂感以音樂鑒賞能力的教學原則出發,探討了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鑒賞力的具體教學措施,旨在交流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促進教育系統的整體進步。
一、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鑒賞力的原則
音樂教學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與語言類學科相比,音樂學科更重視學生的個人興趣。同時,它還需要學生投入更多的實踐以及長久的訓練。首先,音樂學科通過更加直白且明確的方法表達個人情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樂曲目所提供的場景之中,真實感受其所表達的感情。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更深刻的體會音樂的魅力。這種方式只是學生個人的感官感受,非專業音樂欣賞者亦可以做到。然而音樂教學則是通過理論教授學生怎樣更好的體會音樂的美妙,以及怎樣從一個專業的角度評價不同音樂。由此可見,理論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是學生的相關實踐。音樂教學的實踐性極強,學生只有通過實踐才可以更深刻的體會相關情感。學生通過自主創作以及練習相關音樂技巧,從而可以更好的體會樂曲炫技之處。
二、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鑒賞力的具體教學措施
1.合理導入教學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而音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個人的投入度有著一定的要求,這就更突出了音樂教學中教學導入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更加注重張揚個性,對于音樂、美術等學科的興趣更大,然而理論教學畢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而出現了眾多學生對音樂非常感興趣卻不愿意上音樂課的現象。初中學生由于學業的壓力等原因,在音樂課上的積極性遠不及小學生來得濃厚。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注重運用有吸引力的手段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的上音樂課,以及在教學過程中保持學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導入教學就是指教師利用學生的興趣點引導學生更快的進入教學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傳統的教學導入方式,例如講故事以及成語典故等方式。故事有一定的曲折性,好的故事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吸引力。學生可以跟隨音樂故事的情節,走入故事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情,從而更好地對相關音樂更加感興趣。而成語典故則包含了一定的故事性以及相關傳說等,更是傳達了先人為人處世的道理等。向學生講述成語故事對學生的長遠發展也有著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同時,很多成語故事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常聽的,教師講述其中的典故更加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師還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導入引領學生更好地進入音樂課堂。初中生畢竟具有一半兒童愛玩的天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視之如猛虎,而應該正視它。只有這樣才可以看到其本質,并進行合理利用。教師可以利用一些音樂小游戲培養學論文聯盟整理生的樂感,增加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加主動的進行音樂學習。同時教師更應該與時俱進,積極利用當前的先進技術進行導入教學。
2.運用對比教學
對比教學是教師培養學生音樂鑒賞力的一種重要手段。所謂對比教學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將兩件事物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區分。這種方法很好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表達個人見解的能力。音樂的對比教學法則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手法教授學生從各種對比因素分析音樂。不同音樂在音樂家的創作、演奏以及相關技巧方面也存在極大的不同。因此教師應該合理運用音樂對比教學法幫助學生全面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首先,可以將同一音樂作品的不同演繹形式進行對比。尤其是經典作品常常會被后人進行改編或者運用不同的樂器予以演繹。然而,為什么要這樣改編,改編之后的作品與前人的作品相比有什么有點與不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這些不同的方面以及各種角度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新的結論。
其次,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不同的作品進行對比。不同主題不同類型的作品在演奏過程中的要求必然存在不同。一些炫技性的作品與注重情感宣泄的作品在表面看來是極為不一樣的,但是其實質卻有著本質的相同。而這些需要學生經過實際對比、思考才會真正總結出來的?!兑胺滹w舞》與《春江花月夜》在很多方面有著不同。它們的主題、傳達的情感已經以及演奏方式等都存在著極大的區別,然而就本質而言,它們都傳達了作者內在的情緒。說到底,這兩部作品在抒發作者情感這一作用上起到了殊途同歸的效果。這種效果是怎樣渲染出來的,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深刻思考才可以得出。不容置疑,學生這種對比性思維模式則需要教師的引導。
3.運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已經深入到人們社會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在教育界尤甚。音樂教師應該合理利用這一資源進行音樂教學,以便更好的幫助學生培養音樂樂感以及相關音樂鑒賞能力?;ヂ摼W將世界聯系成一個整體,從某一種程度上來說實現了世界資源的共享。這就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師對這些資源的收集利用以及創作型改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利用相關資源,利用創造性思維幫助學生,必然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當教師進行教學前,應該教會學生演唱相關作品,只有熟悉了相關旋律之后,教師才可以更好的帶領學生領會其中的樂感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鑒賞。學生通過親生感受可以從感性上體會相關情感,把握其中的主題。隨后,教師則通過理論知識加以分析,使學生從理性上更深刻的認識相關音樂主題。
三、總結
隨著音樂的不斷發展,音樂的教學方法更是多種多樣。初中生的音樂樂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就的而是需要教師耐心培養。而音樂鑒賞能力更是音樂學習過程中的一種高要求,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很好的鑒賞音樂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下功夫,科學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音樂學習。只有這樣學生的綜合能力才可以得以提升。
初中音樂樂感及音樂鑒賞教學是我國美育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陶冶學生情操的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本文從培養初中生音樂樂感以音樂鑒賞能力的教學原則出發,探討了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鑒賞力的具體教學措施,旨在交流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促進教育系統的整體進步。
一、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鑒賞力的原則
音樂教學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與語言類學科相比,音樂學科更重視學生的個人興趣。同時,它還需要學生投入更多的實踐以及長久的訓練。首先,音樂學科通過更加直白且明確的方法表達個人情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樂曲目所提供的場景之中,真實感受其所表達的感情。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更深刻的體會音樂的魅力。這種方式只是學生個人的感官感受,非專業音樂欣賞者亦可以做到。然而音樂教學則是通過理論教授學生怎樣更好的體會音樂的美妙,以及怎樣從一個專業的角度評價不同音樂。由此可見,理論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是學生的相關實踐。音樂教學的實踐性極強,學生只有通過實踐才可以更深刻的體會相關情感。學生通過自主創作以及練習相關音樂技巧,從而可以更好的體會樂曲炫技之處。
二、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鑒賞力的具體教學措施
1.合理導入教學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而音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個人的投入度有著一定的要求,這就更突出了音樂教學中教學導入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更加注重張揚個性,對于音樂、美術等學科的興趣更大,然而理論教學畢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而出現了眾多學生對音樂非常感興趣卻不愿意上音樂課的現象。初中學生由于學業的壓力等原因,在音樂課上的積極性遠不及小學生來得濃厚。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注重運用有吸引力的手段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的上音樂課,以及在教學過程中保持學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導入教學就是指教師利用學生的興趣點引導學生更快的進入教學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傳統的教學導入方式,例如講故事以及成語典故等方式。故事有一定的曲折性,好的故事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吸引力。學生可以跟隨音樂故事的情節,走入故事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情,從而更好地對相關音樂更加感興趣。而成語典故則包含了一定的故事性以及相關傳說等,更是傳達了先人為人處世的道理等。向學生講述成語故事對學生的長遠發展也有著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同時,很多成語故事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常聽的,教師講述其中的典故更加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師還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導入引領學生更好地進入音樂課堂。初中生畢竟具有一半兒童愛玩的天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視之如猛虎,而應該正視它。只有這樣才可以看到其本質,并進行合理利用。
2.運用對比教學
對比教學是教師培養學生音樂鑒賞力的一種重要手段。所謂對比教學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將兩件事物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區分。這種方法很好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表達個人見解的能力。音樂的對比教學法則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手法教授學生從各種對比因素分析音樂。不同音樂在音樂家的創作、演奏以及相關技巧方面也存在極大的不同。因此教師應該合理運用音樂對比教學法幫助學生全面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首先,可以將同一音樂作品的不同演繹形式進行對比。尤其是經典作品常常會被后人進行改編或者運用不同的樂器予以演繹。然而,為什么要這樣改編,改編之后的作品與前人的作品相比有什么有點與不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這些不同的方面以及各種角度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新的結論。
其次,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不同的作品進行對比。不同主題不同類型的作品在演奏過程中的要求必然存在不同。一些炫技性的作品與注重情感宣泄的作品在表面看來是極為不一樣的,但是其實質卻有著本質的相同。而這些需要學生經過實際對比、思考才會真正總結出來的?!兑胺滹w舞》與《春江花月夜》在很多方面有著不同。它們的主題、傳達的情感已經以及演奏方式等都存在著極大的區別,然而就本質而言,它們都傳達了作者內在的情緒。說到底,這兩部作品在抒發作者情感這一作用上起到了殊途同歸的效果。這種效果是怎樣渲染出來的,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深刻思考才可以得出。不容置疑,學生這種對比性思維模式則需要教師的引導。
3.運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已經深入到人們社會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在教育界尤甚。音樂教師應該合理利用這一資源進行音樂教學,以便更好的幫助學生培養音樂樂感以及相關音樂鑒賞能力?;ヂ摼W將世界聯系成一個整體,從某一種程度上來說實現了世界資源的共享。這就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師對這些資源的收集利用以及創作型改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利用相關資源,利用創造性思維幫助學生,必然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當教師進行教學前,應該教會學生演唱相關作品,只有熟悉了相關旋律之后,教師才可以更好的帶領學生領會其中的樂感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鑒賞。學生通過親生感受可以從感性上體會相關情感,把握其中的主題。隨后,教師則通過理論知識加以分析,使學生從理性上更深刻的認識相關音樂主題。
三、總結
隨著音樂的不斷發展,音樂的教學方法更是多種多樣。初中生的音樂樂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就的而是需要教師耐心培養。而音樂鑒賞能力更是音樂學習過程中的一種高要求,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很好的鑒賞音樂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下功夫,科學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音樂學習。只有這樣學生的綜合能力才可以得以提升。
二聲部合唱教學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手段,也是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二聲部的教學,對學生以及老師的音樂素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聲部合唱歌曲從小學四年級課本中已經開始出現,二聲部的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更能通過合唱的學習訓練陶冶情操、拓寬音樂視野等。由于種種原因,有些教師忽視了知識技能的教學和訓練,由于缺少有效的針對二聲部教學的技巧以及經驗,忽略了二聲部的教學設計,導致教學內容未能完成,學生的音樂素養始終停留在初級的水平,得不到更高層次的提高。
在人音版的初中音樂教材中,關于二聲部的教學有明確的要求,主要涉及的歌曲有七年級上冊的《小鳥,小鳥》、七年級下冊《剪羊毛》和八年級上冊的《踏雪尋梅》等等。由于學生慣于單聲部歌曲演唱,音樂素質參差不齊,加之演唱過程中缺少對音色、音量和諧統一的標準的判斷,互受干擾和影響等等因素,都為二聲部的教學設置了重重障礙。
一、二聲部歌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新教材雖然在合唱的聆聽及學唱方面予以重視,體現了合唱教學的重要性,但音樂老師和學生受自身音樂素養的影響或者個人喜好,對合唱教學不夠重視,學生的音樂基礎、歌唱水平、合唱能力和習慣等方面參差不齊。二聲部合唱歌曲的第一聲部通常是主旋律,曲調比較順暢,音區又較高,學生容易唱,而第二聲部往往正好與此相反,這就使合唱教學常常因第二聲部唱不好而失敗。學生唱著唱著會變成一個聲部,還有一部分學生會捂著耳朵唱,兩個聲部都大聲唱,企圖壓倒對方,從而兩個聲部都會跑調,或者總是往高聲部跑。這就失去了二聲部應有的聲音的和諧與統一,也就失去了二聲部合唱的魅力,于是就變成了教的“雞肋”和學的“包袱”。
二、提高二聲部歌曲教學的幾點技巧
1.以興趣為先導,從提高學習興趣入手。
從欣賞優秀合唱作品入手,培養學生對二聲部合唱的興趣,是高效完成二聲部教學的第一步??捎^看各類有關合唱的比賽或者演出,如國內外著名的合唱團體,或者流行的無旋律伴奏合唱團的演唱,讓學生在聽賞中盡情感受二聲部的效果,建立和聲概念,了解合唱歌曲較之齊唱歌曲增添了和聲要素,豐富了歌曲的表現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借機進行積極的鼓勵引導。
2.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吊住學生學習的“胃口”。
在學聲部的過程中要精心設計教學步驟,盡量避免可能出現的枯燥感和困難感,盡量以各種形式降低學習難度,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最終達到教學目的。
在二聲部教學之前,可先做一段“暖身”小體操,同桌之間相互捏肩、捶背等等,這樣的設計能夠使學生緩解緊張的學習情緒,增強學生之間的親和力,增進團結與協作意識,創設一種較為寬松溫暖的課堂氛圍,寓教于樂。調動起學生的興奮點,對于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都是大有益處的。其次還要在發聲方法和氣息運用上對學生加以指導,盡量在音色上做到完美和統一。
3.多樣的練習方式、簡單的練習,體會和聲的美感。
剛接觸二聲部歌曲的學生還難以體會到和聲產生的美感,加之二聲部練唱花的時間相對較長,如果學唱方式過于單一,學生興趣難以持久,教學可能事倍功半??刹捎枚喾N訓練形式,例如我讓學生唱低聲部旋律,用鋼琴彈奏高聲部旋律,或者學生唱高聲部旋律,用鋼琴彈奏低聲部旋律,反復練習直至熟練,然后再進行合唱練習。再如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也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此外每節課可設計一些簡單的二聲部練習曲,從簡單的音程練習到簡單的二聲部旋律,引導學生逐步摸索二聲部的演唱技巧??刹扇⌒〗M競賽的方式,看哪組的演唱最具美感??稍谝羯?、聲音位置、音色統一、情
表達等方面當面做出評價與指導,循序漸進,由易到難。
4.要分清主次。
學生對于曲調的印象,常有先入為主的情形,因此在教學中要先教唱第二聲部。第一聲部旋律優美,本身易給學生以較深的印象,所以在唱準唱熟二聲部后,也許直接就可以與第一聲部合起來。所以,兩個聲部的教學不能平均用力,要有先后、主次的不同安排。
三、總結
合唱是一種群體合作性藝術,是學生體驗多聲部音樂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的重要途徑。合唱的基礎在于提高聲部的齊唱能力,聲部的基礎在于提高個人的基本功,為了鞏固聲區,要解決用聲上的響而不噪、輕而不虛、高而不擠、低而不壓,做到合唱聲音上的協調、平衡、統一。
合唱是集體相互協作共同完成的,因此,在訓練中,要使學生學會聆聽,聆聽自己的音準、節奏、音色,聆聽自己的音量,更重要的是學會聆聽另外的聲部,聆聽各聲部所組成的和聲效果,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合唱不是個人表現的舞臺,大家要協調統一、相互合作共同完成。
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豐富的表現力,盡早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出的經驗,培養群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所以音樂教師應重視二聲部合唱教學,在堅守“音樂課”這塊陣地的基礎上,從二聲部合唱教學入手,努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摘要:音樂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歌曲、聽賞作品,教師還要在音樂教學中科學地滲透樂理知識。因為樂理知識是音樂學習的基礎,它對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著重要作用。初中音樂教師要將樂理知識與音樂教學活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更準確地處理作品,讓初中音樂課堂更正規化、更專業化。
關鍵詞:初中音樂;樂理知識;適當滲透
初中音樂課要注重對學生音樂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在歌曲學習中對樂理知識有所了解,這樣就能幫助學生更準確地把握音樂作品。不管是節奏節拍、情感表現,還是強弱處理,都會在樂理知識的滲透學習中相對提高。教師要講求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輕松感知、逐步掌握,讓音樂課堂的內容更豐富、更精彩。
一、歌曲學習中滲透反復記號知識
反復記號在音樂歌曲學習中時常會遇到,但學生卻不清楚它的作用,經常會出現歌唱順序的錯誤,教師要滲透反復記號的內容,讓學生對反復記號有正確的認知,以便他們在今后學習中遇到反復記號時能夠正確處理。例如,在學習歌曲《月之故鄉》時,歌曲中就出現了反復記號,教師可針對歌曲中反復記號的使用方法進行巧妙地滲透。教師首先按照歌曲的演唱順序進行范唱,讓學生了解歌曲反復的順序,從而巧妙地引出反復記號,讓學生了解反復記號的正確寫法及使用方法。除了滲透簡單的反復記號的使用之外,教師還可以涉及其他較復雜的反復記號的使用,讓學生對反復記號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為了讓學生真正地掌握反復記號的知識,教師可以利用課件給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音樂作品,讓他們在欣賞中對不同反復記號的運用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知道歌曲反復的順序,知道作品中一些音樂符號的正確含義。如fine的意思是結束,D.C是從頭反復,因為是“從頭再來”,所以可以把它叫作“劉歡記號”,用這種有趣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教師科學滲透相關音樂知識,為學生以后音樂作品的學習提供了有力保障。反復記號的內容容易混淆,教師在講解中可以結合“舉例子”“趣味教學”“多媒體課件展示”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記憶,讓學生把這些反復記號的使用牢記于心,為更好地學習音樂作品服務。反復記號的使用率非常高,音樂教師應該把這項內容作為一項基礎知識訓練科學地滲透到音樂教學中,讓學生結合相關作品實例加以牢固掌握。
二、視唱樂譜中滲透附點音符認知
音樂作品的學習離不開視唱樂譜,在樂譜的視唱中教師要針對相關細節進行強調和認知。附點音符在音樂作品中十分常見,學生在演唱中又往往會忽略,所以教師要在歌曲學習中滲透附點音符的音樂知識,讓學生準確無誤地演唱出來,把握好附點音符的時值。例如,在學習歌曲《雨花石》時,歌曲中就出現了附點音符,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進行單個樂句的演唱,讓學生感受附點音符的節拍,了解附點在節拍中的作用,然后引出附點的定義并通過課件展示給學生。教師還可以結合本課的重點樂句,讓學生體會附點音符的節拍,并將這些重難點樂句單獨拿出來,制作成課件進行練習。學生通過練習很好地把握了歌曲中的節奏節拍,把歌曲唱得更準確了。然后教師可以用游戲擊鼓傳花的形式來隨機找學生演唱,了解學生對附點音符的掌握程度。等學生明白了重點樂句的唱法,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仔細尋找歌曲中其他相關附點音符的樂句,通過學習準確打出它的節拍,然后再結合鋼琴旋律進行視唱。學生在反復練習中牢固掌握了附點音符的正確唱法,為下一步歌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準備。歌曲學習離不開樂理知識的講解,教師要把相關音樂知識科學地滲透其中,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作品中的重難點樂句,使學生熟練掌握歌曲中附點音符的唱法,把音樂作品處理得更精準,使得歌曲學習更簡單、更輕松。
三、音樂教學中滲透節奏節拍訓練
節奏節拍在音樂學習中十分重要,運用好這方面的知識對于歌曲學習有很好的推動作用。一首歌曲的學習首先應該從節奏節拍開始,要把節奏節拍的相關訓練作為音樂教學的一個常規訓練來抓,這樣就能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音樂節奏感、韻律感。例如,在學習歌曲《踏浪》時,教師在歌曲教學中可以巧妙滲透節奏節拍的練習。教師除了訓練本課所涉及的節奏節拍外,還可以引入多個節奏型,并把它們聯系起來,進行趣味的節奏句子練習,讓學生在反復練習中熟知各種節奏型。教師可以通過歌曲中的前八后十六分節奏引出前十六分后八節奏,以及前附點十六分和后附點十六分,由切分音引出大切分和小切分,各種節奏型交織在一起,展開趣味的節奏訓練。教師把節奏型按順序排列起來,讓學生依次按順序進行拍打,把不同的節奏作為開頭節奏,與周圍的節奏型建立起連接,讓節奏練習變得豐富有趣,節奏型練習也會在這種形式中變得靈活多樣。除了拍手形式,還可以讓學生拍腿、拍肩、捻指,使節奏練習充滿無限樂趣。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節奏節拍進行音樂知識的滲透,引導學生進行趣味節奏節拍訓練,讓學生的節奏感在訓練活動中逐步增強。節奏感的增強對于學生的歌曲學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節奏型,提高學歌效率,讓音樂學習變得更輕松、更高效。
四、歌曲演唱中滲透強弱記號內容
音樂作品中經常會運用強弱記號來表現情感,歌曲通過音量的強弱變化來抒發演唱者的情懷。對于作品中的強弱標記,教師可以進行滲透講解,讓學生熟練掌握并正確運用,更好地輔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例如,在教《天路》時,歌曲的結束句就出現了減弱標記,教師可針對音樂作品中的標記進行滲透講解,通過自己的示范演唱使學生獲得現場感受,明白漸弱記號的作用。然后,教師對強弱標記進行全面的梳理,從ppp(極弱)-pp(很弱)-p(弱)-mp(中弱)-mf(中強)-f(強)-ff(很強)-fff(極強),逐一講解這些記號的含義,讓學生掌握這些標記的正確運用方法。教師可以結合歌曲展開訓練,讓學生知道這些記號在歌曲表現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進行歌唱練習,讓學生全面體會強弱的運用對情感表現的重要性,帶領學生進行強弱訓練。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聲部合唱,用聲部單音的練習感知強弱變化,教師手勢前推代表音量增大,手勢后拉代表音量減小,教師手勢逐步前推和后拉,讓學生配合演唱,真切感知聲音漸強和漸弱的變化。強弱標記在歌曲演唱中有著重要作用,音量變化體現了歌曲的情緒變化。教師通過樂理知識的科學滲透可以讓學生了解強弱記號,并正確運用到歌曲演唱中,促使學生更全面地表現作品??傊诔踔幸魳氛n堂中,教師要結合音樂作品,適時滲透樂理知識,讓學生對基礎音樂知識有一定的認知,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更好地演繹音樂作品。教師通過科學滲透、巧妙設計,把樂理知識趣味生動地傳授給了學生,讓學生在靈動教學中感知到了更豐富、更專業的音樂課堂。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音樂作為一門能夠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科目越來越受到教育部門和家長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使初中音樂教學課堂更具有趣味性,讓學生在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鮮明的民族特色的音樂課堂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創新;初中;音樂;教學;策略
在當今社會形勢下國家對于素質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素質教育也逐步成為人們追捧熱論的重要話題之一。人們越來越關注對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的培養,而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審美態度,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尤其初中階段是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音樂作為一門能夠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科目越來越受到教育部門和家長的重視。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點淺談如何做好初中音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效率
在創設情景教學過程中作為老師的我們要善于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或是借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利有多感官教學來刺激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而活躍初中音樂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帶領大家學唱《龍的傳人》這首歌曲的時候,為了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引導學生學會用歌聲表達愛國之情,使學生能夠在演唱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我利用創設情景的教學方式對學生說:“奔騰的江河,匯成了磅礴的旋律;飛舞的金龍,演繹出激越的樂章。唱不盡的是心中的感懷與贊頌。時代頌歌的每一個音符都浸染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我聲情并茂的誦讀下,學生有了想要了解我們中華民族悠遠的歷史和燦爛傳統文化的欲望,接著我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了幾幅有關于“龍”、“長城”等方面的圖片,目的是讓學生了解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形象,學生在我的講解下,不僅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認為全世界炎黃子孫本是一脈相連,都以自己是“龍的傳人”為豪,利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也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形式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輔助有效的教學方式深受廣大教師的青睞和推崇,作為老師的我們要在課前充分準備好有關的圖片文字或者視頻,以便于在課堂上能夠為學生呈現豐富多彩的生動有趣的一堂課,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下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和演唱歌曲《故鄉的云》的時候,我運用多媒體在課前五分鐘播放音樂,讓學生伴著優美的旋律進入課堂。課程開始時,我請二到三位同學回答聽了這首歌,大家的腦海里浮現出怎樣的畫面?啟發學生運用生動優美的語言來描述的腦海中所想畫面。緊接著我會對其中一名同學提出問題:“哪幾句最能表達作者的相思之情?”學生回答完畢,我鼓勵學生唱一唱,用歌聲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當學生表達完自己的心聲后,我對學生說:“老師已經聽到了你們表達思念家鄉的情感,今天我請了一位真正的海外游子,讓我們一起聽聽他是怎樣傾訴思鄉之情的吧!”這時候我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費翔首次在祖國的舞臺上含著熱淚演唱《故鄉的云》這首歌曲時的情景,并讓學生跟隨視頻一起演唱歌曲《故鄉的云》,通過費翔的演唱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了歌曲中對大自然的描繪與主人公的深深的相思之情以及海外游子思念祖輩生息繁衍之地的深情。
三、利用小組合作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所謂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就是把同學們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個小組,讓同學們相互配合共同來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堂訓練。這樣不僅有利于調動同學們積極主動性,還能鍛煉同學們的配合能力、創新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比如,在教授歌曲《希望與你同行)》的時候,我會先讓同學們先聆聽歌曲,當學生在對歌曲有了初步了解和認識以后,我先為學生演唱歌曲的部分片段,來進行新課前的開聲練習。然后我唱一句讓同學們學唱一句,這樣帶領同學們通唱全首歌。在同學們對歌曲有了一定的學習和認識之后,我為學生介紹一些簡單的音樂知識和音符相關的知識。比如大切分、小切分、附點音符、波音的演唱方法和技巧。在我帶領學生們唱過幾遍之后,這時候同學們對歌曲有了初步的學習認識。這時候我又把同學們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個小組,鼓勵并引導他們在以歌曲旋律為背景自編一些短小的故事來進行表演。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樣不僅會大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而且還培養了他們的創造力、團隊協作能力。每個小組表演完以后我對每個小組的表演進行評分和總結,對于表演的優異的小組給予表揚,表演不太理想的小組給予建議并鼓勵他們再進行一次表演。這堂課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結束了,同學們學到的不僅是音樂知識,還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中鍛煉了他語言表達能力,創作編劇能力,提高了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加強了班級的核心凝聚力。總而言之,音樂課堂的教學是做好學生美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使初中音樂教學課堂更具有趣味性,讓學生在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鮮明的民族特色的音樂課堂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音樂課堂達到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目標,引導學生在欣賞學習音樂的同時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作者:王正彬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第三中學
音樂不僅能夠起到陶冶情操、舒緩心情的作用,許多音樂作品也包含了德育方面的內容,比如愛國、愛家鄉、愛親人等等題材,通過合理的教學策略,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常識,另一方面也能夠升華學生的個人素養。當前農村初中的德育問題不容忽視,本文就從這方面展開探討。
一、農村初中德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素質教育是現代化教學的標識,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工作的落實以及校園信息化建設的加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村的教學水平,但是總體來看,有關德育方面的教學工作仍然尚顯不足。目前,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文化市場空間得到進一步開拓,特別是互聯網信息容量大、信息質量參差不齊,這其中夾雜著一些黃色、暴力、不健康的知識內容,特別是部分農村地區販售該類音像書刊,這些信息對農村中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有著很大的影響,使原本具有的道德思想和人格品質有所削弱,許多學生的精神意識和學習狀態越來越差,對個人的成長發展而言是極為不利的,由此也隨之產生了一些惡習、習慣。比如有些學生受暴力信息蠱惑,荒廢學業到處惹事生非;部分學生在拜金思想和個人英雄主義的支配下,過分追求物質享受的不良習慣;有些學生顛倒事非、混淆黑白、出口成“臟”;有些學生對幼童、老人無禮,出口頂撞老師,與父母意見不合,叛逆十足。除此之外,一些學生的心理素質不過關,小事處理不好、大事能力不足,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不具備抗壓能力,種種因素致使我國一些農村地區的德育教學工作很難開展下去,如果不及時有效的進行改正,加強德育灌輸,對學生日后的工作、學習、生活、成長都是極為不利的。
二、農村初中音樂教學有關德育滲透的具體措施
德育教學關乎學生的一生,農村初中德育問題更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表率作用,剖析學生的個性特點,使課堂教學符合學生的差異化需求,將德育工作逐漸滲透到教學環節中。
(一)明確教學目的,開發德育內容
教學目的是初中音樂教學的先決條件,從現有的教材中不難發現,存在著許多與德育相關的藝術作品,因此,相關教師應該對這些作品進行類別劃分與歸納,看看哪些作品與哪種道德教育相符,整合教材資源后開展教學工作。以湘教版(2012)為例,有些作品包含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愛國主義情懷,如《光榮少年》、《在燦爛陽光下》等等,通過對這些傳統音樂曲目的學習與了解,能夠讓學生對社會、對祖國充滿強大的信心,保持著奮發向上、拼搏進取的心態,進而不斷完善個人愛國情操;還有一些作品曲目彰顯了西方管弦樂的魅力,如《兩個猶太人》、《卡門序曲》等等;還有一部分是中國少數民族歌曲,民歌是中華文化的象征,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如《洗衣歌》、《放馬山歌》等,通過對民歌的學習與演唱,使學生感受到了原生態的音樂氣息。
(二)激發學生興趣,加強德育滲透
音樂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往往具有嚴謹性,教學內容不夠新穎,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應該以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將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可以將分層學習法引入到實際教學中。分層學習是一種人性化教學方式,根據不同學生的資質能力給出相應的學習任務,要求教師在了解班級學生的基礎上,制定完整的教學計劃。針對本班學生的學習習慣、個性、學習需求,并結合具體課時給予不同的學習任務,如學生的資質條件優秀,可以讓他們適當接觸一些高難度的發音技巧;如學生音樂底子薄,則應該加強基礎方面的練習,并將德育工作滲透到各個環節之中。
(三)確保德育工作的持久性
德育工作能否持久,與教學環境有著密切聯系,建議每逢傳統節日或是按周、按月進行演唱、舞蹈等形式的表演活動,按季度舉辦樂器競賽、合唱大比拼等等,積極參加校校之間的演出和比賽,讓學生突破自我、展現實力,形成良好的合作、競爭意識。學生獲獎后可以體會到成功的快感與喜悅,對學生、老師充滿感激之情,在不知不覺間集體意識有效形成,是德育工作持續進行的有效途徑。
(四)義務教育均衡工作的落實
加強義務教育均衡的落實,對農村初中音樂教學有著積極的意義。義務教育均衡指的是科學搭配教學資源,加強教師資質水平,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完善教學設施,提高鄉村地區辦學能力的重大舉措。特別是就當前農村初中音樂教學而言,完善各方面辦學條件顯得尤為重要,為此,需要重點構建現代化教學體系,當地政府發揮統籌管理職能,積極開拓各鄉村院校信息化教學之路。在實際教學中,要求教師圍繞“素質教育”開展音樂教學工作,可以將微課視頻引入其中。微課教學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視頻播放教學內容,通常一個視頻的時間為5至10分鐘,具有短小精悍、精益求精的特點,展示知識點的同時,相對傳統教學來說更容易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有助于德育教學的滲透。比如在教學《我愛你中國》一課中,教師首先將自己錄制好的演唱視頻展示給大家,待播放到比較難于理解之處將視頻暫停,此時教師對這一部分進行具體講解。然后在接下來的課堂中為學生提供演唱的機會,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分析討論促使教學氛圍變得活躍起來,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對這首曲目進行深層次的認知與理解。
三、結束語
就實而論,就農村的音樂教學現狀來看,普及德育教育還存在一定的難度,為此需要相關教師、領導給予足夠重視,優化教學結構,加強師資建設,確保教學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