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4 03:57:00
序論:在您撰寫環藝畢業設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電子信息技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在計算機與通信技術支撐下用以采集、存儲、處理、傳遞、顯示那些包括聲音、圖像、文字和數據在內的各種信息的現代化技術,正影響著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的方向與速度,主要表現在下面幾方面:
1.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omputerAidedDesign)指利用計算機及其圖形設備幫助設計人員進行設計工作。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通常要用計算機對不同方案進行大量的計算、分析和比較,以決定最優方案;各種設計信息,不論是數字的、文字的或圖形的,都能存放在計算機的內存或外存里,并能快速地檢索;設計人員通常用草圖開始設計,將草圖變為工作圖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給計算機完成;由計算機自動產生的設計結果,可以快速做出圖形,使設計人員及時對設計做出判斷和修改;利用計算機可以進行與圖形的編輯、放大、縮小、平移和旋轉等有關的圖形數據加工工作。CAD技術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運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藝術設計者設計圖形的效率、設計圖形的規范性及其美觀性。
2.地理信息系統技術(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在計算機軟硬件支持下,把各種地理信息按照空間分布及屬性,以一定的格式輸入、存儲、檢索、更新、顯示、制圖、綜合分析和應用的技術系統。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用到的功能有放大、縮小、全圖、刷新、圖層控制以及面積量算、距離量算。這一基本操作功能適用于景觀設計、城市規劃設計等方面。
3.網絡技術(Internet)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主要使用電子郵件(E-mail)來進行設計上的溝通與交流;查找設計所需圖文信息;文件傳輸(FTP)能發送或接收非常大的影視、圖片、文字等信息。
二、電子信息技術對環境藝術設計各個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
環境藝術設計是人類對生存環境的美的創造。設計是人類對世界認識的反應,是人類治理世界的反映。在漫長的設計過程中,融入了人類自身的豐富的感情、人類的審美意識和創新意識。人類從適應自然環境到改造自然環境再到人與自然環境互動地發展。環境藝術設計是以自然環境為出發點,用科學的電子信息技術為手段結合藝術設計的方法,來解決自然、人、社會三者環境之間的關系。
1.環境藝術設計中使用的電子信息技術
環境藝術設計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詳圖等的繪制完成需要CAD以多種方式創建直線、圓、橢圓、多邊形、樣條曲線等基本圖形來完成。CAD提供了正交、對象捕捉、極軸追蹤、捕捉追蹤等繪圖輔助工具。正交功能使用戶可以很方便地繪制水平、豎直直線,對象捕捉可幫助拾取幾何對象上的特殊點,而追蹤功能使畫斜線及沿不同方向定位點變得更加容易,能夠確保繪圖的精確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三維圖可以用CAD創建3D實體及表面模型,能對實體本身進行編輯。城市規劃設計,用GIS對綠地、高層建筑物、車流等資料進行分析處理,把各種信息(影像、圖件,相應的數據及文字資料等)按空間分布或地理坐標,以一定的格式輸入、存貯、檢索、分析和重新編輯,可屏幕顯示,也可打印成圖。這就為綜合的、多層次的景觀空間格局的研究奠定了基礎,提供了理論依據。GIS由于其對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的統一管理與分析能力,彌補了原來城市規劃純圖形、純文字的缺陷,使空間數據的圖形表達與屬性數據的空間分析有了很大的提高。
2.環境藝術的管理
電子信息技術對環境藝術管理的影響表現在辦公自動化方面,目前的辦公自動化主要是提高環境藝術管理部門內部的管理水平、質量和效率。隨著社會的信息化,通過因特網可以建立環境藝術管理部門與藝術設計者之間的有效信息通信渠道,可以通過因特網實現網上申報,申報單位只要在與因特網相連的計算機上就可以完成申報過程和提供所需的材料,審批可以在因特網上完成。環境藝術管理與環境藝術設計的緊密結合,實現管理與設計的一體化,審批的結果可以電子數據的形式迅速地反饋給藝術設計部門,而藝術設計部門可盡快地將設計結果以電子數據的形式提交給環境藝術管理部門,這些信息的傳輸可以通過因特網來完成。環境藝術管理部門與藝術設計者可以通過GIS進行資料信息管理。環境藝術設計創作必須具備真實的地址,作品建立于大地上某個不能移動的空間,受制于周邊眾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這也是它區別于其他造型藝術的一個鮮明特征。環境藝術設計通過透視和不同的表現技巧,描繪了不同的視覺的空間,環境空間是可以讓人接觸的造型空間。將真實地址的人口、交通流量、建筑實體、構筑物、附屬設施、空間環境、地形、水土、氣候、植被的相關信息輸入程序;將這些信息存貯、分析后進行重新編輯使得環境藝術設計一步到位地把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作為有機的整體統一起來,使城市規劃資料管理方便。設計者可以將GIS中儲存的信息進行比對,設計出適應城市發展的環境藝術設計。同時,用GIS建立環境藝術資料庫,用網絡技術做平臺傳輸環境藝術管理者和設計者所需的數據信息、影像文件。
3.環境藝術設計研究
在我國環境藝術方面設計的繪圖軟件大多是CAD平臺開發的,城市發展越來越快,加大了用圖量,伴隨著GIS技術的廣泛應用,環境藝術設計信息化的進程大大加快,許多數字測圖的后期工作都要求建立GIS數據庫。CAD和GIS都是空間信息處理的技術和系統,但側重面不同。CAD主要是繪圖工具。與CAD相比,GIS一般具有更為強大圖形數據管理功能,能適應對大量地圖數據進行統一管理。所以我們要把CAD數據轉為GIS數據,便于瀏覽、查詢、更改。通過CAD繪制的環境藝術設計圖作為GIS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數據源,然后利用GIS的空間分析及二次開發功能,建立GIS空間及屬性數據庫。不但從技術方法上,而且在工作思路上,都將會對整個環境藝術設計的全局帶來重大的影響。在CAD與GIS轉換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CAD中圖形數據結構與GIS不同使得它們不能直接轉換;CAD與GIS圖層使用的功能側重點的不同,造成一些類似物、符號無法識別。這些問題還有待解決,如何將CAD與GIS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服務于環境藝術設計方面是現階段努力的方向。環境藝術設計是以滿足某種實用功能為前提的,而實體是實用功能的載體。這些實體包括了建筑體、構筑物、附屬設施、空間環境、地形等,我們可以利用電子信息技術解決實體設計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體現出環境藝術設計所具有的功能性、時空性、民族性及地域性的特征。
從物質設計到非物質設計,反映了設計價值和社會存在的一種變遷:即從功能主義的滿足需求到商業主義的刺激需求,進而到非物質主義的生態需求(合理需求、人性化需求、發展需求)。在人居環境設計中,從空間環境到家具設計,到裝飾品裝飾設計等,設計師都要運用大量的材料通過不同的工藝構成具有視覺意義的空間藝術形體,為人們的視覺、觸覺、感覺提供了能滿足不同層面的精神需求的對象,也就是審美感知對象。這種意趣我們稱之為“人文意趣”。
一、人文意趣的感覺組構
人文意趣的感覺組構是沒有生命,沒有藝術感染力的。個性化的構思往往會使設計以新奇制勝,所以在創新上要充分運用聯想、象征、借景等手法寄情于環境中。由于現代生活節奏快,價值觀念更新快,風格時尚體現得更為強烈。西班牙畫家畢加索曾經說過:“藝術不是進化,而是不斷變化。”人居環境價值觀的更新和居住周期的更新促使了人們追求風格時尚的激烈性。但是如果一味地去迎合人們盲目的時尚,便會使室內設計成了庸俗的作品。那種在新的形式一出現便群起而效仿的藝術早已被人唾棄。在室內設計中,應考慮的不僅僅是與時俱進,而是更要走在實在時代的前面,創造出時代所沒有的新東西,這才是真正意義的時尚。
二、人文意趣的感覺背景
1.價值觀念?,F代社會生活節奏快,變換速度驚人,更替周期縮短,時尚性體現得更加激烈,價值觀念使人們不容易長期保持一種想法?,F代消費觀念的改變,使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觀念也不斷地發生改變,一方面重視高質量高技術,另一方面越來越重視人的情感和生存價值的需要,因此人居環境設計的高質量高技術與高情感的結合就形成了新的價值觀。熟悉室內裝飾材料的組合風格,力求從造型、色彩、質感方面滿足現代人的不同要求,給以精神上的平衡,從而使價值觀得以體現。
2.審美意識?!懊栏杏蟹N種特征,但其最終的結局或效果卻是一種特殊的快樂。當人們懷著濃厚的興趣去欣賞一件藝術品或某種自然美時,并不是為了滿足一種基本的生理需要,而是滿足一種精神上的追求,從而沉浸到一種無比愉快的精神境界中”。在某一特定的環境中生活習慣、社會傾向、時代精神,又總是給人們的審美意識以一定的影響,形成了相對一致的審美尺度。審美尺度有個體審美和社會審美之分。然而,從根本上說,設計上的更新、創新是向某些傳統審美規范發出挑戰,其歸根結底是為了進一步適應人們審美心理的新變化新需要,這種符合了時代追求的設計,能使設計在物質及精神上發揮巨大的作用。
3.主題差異。人文意趣的主題是當地人在一定歷史背景下的生活趣事。處于不同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中的主題其差異性是明顯不同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人文意趣主題,如北方寒冷干燥,南方炎熱潮濕。蒙古包的人居環境是對付北方嚴寒的天氣,其人文意趣的主要題材是羊頭、棉襖、藍天、白云等;吊腳樓是適應南方炎熱潮濕氣候而產生的,其人文意趣的主要題材是竹籬帽、葵蒲扇、牧童和水牛等。由此可見,人文意趣題材多趨向鄉土化、民族民俗化。
4.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的為生存而生活所體現的一種形式,反映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狀態。生活方式的人文意趣審美在現代人的生活發展中越來越被人們重視,而且絕大部分人都認為生活方式的情趣只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才有。其實,生活方式的人文意趣并非僅僅存在于經濟發達、物資充裕的背景的人居生活中,遠古的穴居人就有很古樸真摯的人文意趣體現:石器發明人山頂洞人和陽源的虎頭梁人都分別采用赤礦粉末與紅色泥巖做染色材料,這就足以證明先民們有多種多樣的審美創作活動,也就是審美意趣活動。
三、人文意趣感覺形式的要素
1.材料材質?,F代的室內設計,特別強調對裝飾材料質感的研究和應用。材料質地對視覺的刺激因其表面機理的不同而影響審美機理。形狀、疏密、粗細、大小會造成不同的美感,如精細美、粗獷美、均勻美、工整美、華麗美、加工美、自然美等。裝飾材料正是由于其特殊的質感,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尤其是在現代高科技發展的社會,人們緊張工作之余,尋求的是有個性、有人情味的高情感的生活環境,以取得精神上的安慰。因此,裝飾材料作為室內空間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它與室內環境有十分緊密的相互依存關系,其不同色彩、圖案、質地的運用,會產生豐富的效果,將其作為人文意趣中的一個重要元素來加以系統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色彩。造型的視覺機能大于心理機能,而色彩則是心理機能大于視覺機能。色彩的視覺機能是對不同顏色的反映。暖色給人以擴張感,高純度的色彩比低純度的色彩反射強。暖色產生熱、厚之感,冷色產生涼、薄之感。色彩的心理機能是指人對色彩的體驗和偏愛。但若過分強調色彩本身而忽略了人對色彩的主觀認識是不全面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對色彩的認識都有所不同。如凡高長著一頭紅發,他把上帝的頭發也畫成紅色;美國黑人畫家詹姆瓊斯則把上帝的頭發畫成黑色。中國人是喜紅喪白。色彩對人有許多特殊性,也有普遍意義的共性:暖色容易創造富麗、熱烈、喜慶的氣氛;冷色調適于創造清凈、涼爽的感覺。色彩最能體現人文意趣,它能體現出居住人的精神面貌及文化修養。不同年齡段、不同修養、不同職業的人其居住環境色彩也不同。老年人群的喜好則比較紛繁復雜:有的喜歡明快簡潔,有的喜歡莊嚴隆重,有的喜好耐人尋味,體現題材為名貴珍品或旅游健身品;年輕人群則喜歡個性化的東西,情感分明,色彩傾向獨特、時尚。
3.形態。形態是指形狀和狀態。形狀是指平面的形態,形:造型的物形(形影)、人形(體形)、樣子(形態);態是指體態、姿態、動態、神態。形體和形態是不同的,形體是客觀的,與人的視角無關;而形態與視角有關,所以說它有主觀性。形態是人的視覺機能對形的大小、曲直和粗細最敏感,形體大而粗的最先吸引視線,在視覺上有靠近的感覺,而形體小的則有后退的感覺。同一物體不同造型會有不同的人文意趣:垂直線,穩定、莊嚴、莊重;水平線,平定、安詳、和平、現代感;斜線,緊張、激動、靈活;折線,驚愕、狂亂;放射形曲線,愉快、希望;柔和曲線,優美、韻律、愉悅、親密;上升曲線,振奮;下降曲線,壓抑、悲哀。總之,人文意趣的形態美可以是朦朧的,又可以是明確的,可以是抽象的,又可以是具體的。
摘要:隨著我國基礎教育的不斷普及,人們的整體素質得到有效的提高,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逐漸有更多的人關注于環境的藝術發展,如此一來,高校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就需要對其教學質量引起足夠的重視,才能培養出高素質設計人才?,F階段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時展需求。因此,高校在新時期背景下,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強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改革,才能滿足時展以及社會的需求,才能實現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進一步的發展。本文就環境藝術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闡述,接著對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現狀加以分析,在此基礎上,新時期環藝設計教學改革途徑進行深入探究,以期為環境藝術設計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新時期;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途徑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有效推動了教育的發展,人們在接受教育之后,其個人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的提高,對周邊的環境具有更高的要求。如此一來,環境設計的工藝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以及機遇。為使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謀求穩定、快速發展,就需要結合新時期社會的需求,不斷加強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改革。但是在現階段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嚴重影響了環境藝術設計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此,高校有必要對現階段的環境藝術教學現狀進行反思,從而推進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鑒于此,本文對“新時期環藝設計教學改革途徑”進行深入探究意義重大。
1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闡述
我國環境藝術行業相對國外而言起步較晚,環境藝術設計理論知識還不夠成熟,因此有必要加快發展的步伐。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在1980年才正式納入高校教學體系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相對其它學科較為復雜,主要是為環境藝術設計工作服務的。對于環境技術設計專業而言,其主要內容包括藝術以及設計[1]。值得注意的是,環境藝術設計教學與其它專業教學具有本質的區別,環境藝術設計具有實用性以及藝術性諸多特點。如此一來,高校教師在進行環境藝術教學時,不僅僅需要重視對學生理論基礎功的訓練,還需要對學生的鑒賞能力培養引起足夠的重視。
2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的現狀
在現階段環境技術設計教學中,最主要問題就是教師還是采取以往的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求。此外,高校教師在實際的環境藝術教學中,對理論知識講解十分重視,常常忽略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在畢業之后,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2]。與此同時,現階段的教學手段較為單一,課堂氣氛比較枯燥,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得不到有效的激發,不利于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從而導致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當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已經認識到環境藝術教學的不足,并且對教學改革引起了足夠的重視。
3新時期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方法改革措施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現階段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不利于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因此有必要進行新時期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方法改革措施探究,具體內容如下:
3.1轉變教學理念
對于環境藝術教學的改革,首先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才能有效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理念的轉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學模式的改變,以往的教學只是在課堂中進行,不利于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因此,現階段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有必要與社會以及企業相結合;第二,教學手段的變化,以往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需要向實踐教學轉變;第三,轉變對學生的培養觀念,即由過去的重理論知識教學轉變成重實踐操作能力培養的教學。如此一來,環境藝術教學才能進行有效創新改革。
3.2建立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要使得在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效果更為顯著,執教者綜合素質的高低具有重大影響。為此,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需要擁有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擁有全面的理論知識,同時還需要一定的設計以及開發能力。此外,教師還需要一定的技術操作能力以及較強鑒賞力。如此一來,高校選拔教師需要進行各方面考查,同時定期組織教師進修或者培訓。
3.3高校環境設計應提高軟件操作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逐漸有較多的科學技術設備應用在教學中,對于環境技術設計教學而言,同樣需要與時俱進,加強科學技術以及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結合,才能使得教學滿足社會發展要求。在環境藝術設計實踐教學中,高校教師需要充分發揮現代科學技術的作用,將抽象的藝術通過現代技術直觀形象展示出來[3]。為此,高校需要對網絡設備以及高質量的設計軟件的應用引起足夠的重視,并不斷提高軟件操作能力,為學生技能的提高提供物質基礎。
4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求,因此高校有必要從教師的教學理念的轉變開始,建立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同時提高軟件操作能力,有效推進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從而為社會培養出高質量設計人才。
作者:陳德勝 單位:沈陽大學美術學院
摘要:在網絡時代,獨立學院的專業課教學使用網絡環境已經成為趨勢。隨著教育要求的不斷提高,網絡和計算機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依托網絡技術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在今天已經成為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新問題。傳統教學模式培養的人才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環藝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為環藝教學模式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如今,要想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就更需要研究如何結合互聯網技術開展環藝教學,對于整個藝術設計類專業來說,研究這一問題的意義也較為重大。依托網絡技術發展的環藝教學模式也必將是新型的、有發展前景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網絡環境;獨立學院;環藝設計教學
一、結合計算機和網絡進行環藝教學的必要性
在傳統環藝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花較多時間來板書,特別是上課畫圖用的時間較多。如,大學二年級的環藝制圖課程教學中有很多示意圖,以此找位置關系,如果全部板書,教師累,學生也覺得繁雜。如果運用計算機課件演示,圖形表達和識讀就很清楚,教師只需要展示課前制作好的文本、圖片等資料,而且可以通過各種控制器緩慢演示,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反復看,這樣能夠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接受起來也很輕松。特別是設計作品欣賞,通過多媒體課件可以直觀形象地將其展示出來,做到圖文并茂,學生能夠充分理解,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既可以利用校園網觀看原件、欣賞作品,還可以利用電子資料庫進行高效率的檢索式的欣賞,或通過網絡隨時訪問世界各地的設計案例;既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設計信息,也可以進行長時間的深入、細致的研究。這樣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網絡教學平臺的創建
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首先應建立并不斷完善網絡教學平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主要由室內設計和室外景觀設計兩個方向的課程組成。網絡教學平臺應由三個主要部分構成:教學資源庫、空中互動交流平臺、資源管理庫(圖1)。
1.教學資源庫
教學資源庫由教師準備并上傳,如授課主要內容、課件、知識點總結、微視頻、經典案例分析與參考,并精選網絡和書籍資料等。這個平臺主要供學生課前預習、自學和課后學習使用。互聯網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信息,學生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上網學習如同大海撈針。教學資源庫對學生的學習能起到較好的引導作用,同時避免學生在上網學習過程中被無效信息干擾而浪費時間,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圖2)。
2.空中互動交流平臺
環藝設計專業學習質量的提高,更多地來源于課程作業實踐。作圖水平的提高、設計能力的提升,都是對一次又一次設計方案的討論、修改,再討論、再修改積累的結果,這更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地指導。然而,自高等院校擴招以來,學生人數不斷增加,教學資源不足,“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對于環藝設計專業核心能力培養具有負面影響。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的方案圖紙是環藝專業學生的常規作業,是他們繪圖軟件操作技能的反映,也是他們自身藝術潛能在具體作品中的發揮和表達。設計方案沒有統一公式,更沒有標準答案,但卻是學生最難能可貴的創新思維的萌芽,這就需要教師逐一地、仔細地審讀學生的設計圖紙,通過教師的悉心挖掘和引導,讓設計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圖3)。當下,這個過程完成起來較為困難,空中互動交流平臺恰恰能彌補這個缺憾。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盛行的今天,學生可以文字或語音的形式及時上傳自己的想法和方案到平臺上,教師亦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查看信息并獲得反饋。學生也可以在約定的時間內將作業上傳到平臺,教師可以一對一地、有針對性地與學生討論并進行指導。同時,這個平臺還可以為本專業、其他專業的學生提供交流機會,并定期聘請行業中的一線設計師、專家與學生進行在線互動(圖4)。
3.資源管理庫
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云技術應運而生,云技術直接為大數據的發展提供了空間。網絡云空間在環藝設計教學中作為數據存儲、傳輸的快速通道,縮短了師生相互理解的時間,甚至可以在班級人數較多的情況下依然維持一對一輔導的教學效果。學生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的每一次作業、設計方案的完成過程都可以作為數據存儲于云空間,其不僅反映了一名學生大學期間的學習過程和成長經歷,形成每名學生設計水平和能力成長的數據鏈,同時通過對數據的挖掘,教師還能掌握學生在設計方面的思維方式、個性特長情況,這將為教師在教學中因材施教提供依據,其重要性在環藝設計專業顯得更為突出。并且,這些特質對于學生就業崗位的匹配也是比較可信的參考依據,在他們未來的設計生涯中對于項目的選擇也大有裨益。伴隨著他們的設計工作歷程,圖紙數據在云空間數據庫中不斷積累,數據的可靠性也越來越高。教師在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后,保留的大量的改圖痕跡與修改意見的學生作品也將成為表征其設計教學水平的數據,通過數據挖掘將不斷得到客觀的、動態的評價,形成珍貴的教學資料,為改進教學方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圖5)。
三、靈活運用“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就是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將以往課堂上教師講授知識點改為學生在課外自行學習(可借助網絡教學平臺上教師上傳的視頻和課件等資料)。在課堂上,學生和教師共同學習,學生往往帶著問題來到課堂,教師負責答疑解惑?;蛘哂山處焽@知識點拋出一個議題,大家暢所欲言,交流想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再是以往教學中的主導者,而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同時,這也將教師從知識講解中解放出來,留出更多時間和學生討論、交流。如果把“教”理解為知識傳授,把“學”理解為知識內化,那么這種教學方式革新所帶來的,就是知識傳授的提前和知識內化的優化,這就是翻轉教學的基本要義。環藝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專業,知識面廣、更新快、實踐性強。這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可以“翻轉課堂”的形式進行教學。如,在“室外設計材料”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事先將材料類型的分類,基礎材料的品種、特性等內容以視頻或課件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呈現在網絡教學平臺上,讓學生提前進行自學,對知識點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然后安排一次戶外材料的調研,參觀建材市場和經典設計案例實景,讓學生對各種材料有更為直觀的認識,分組整理一份調研報告,再回到課堂進行匯報,并對周圍的學習、生活空間中材料使用的合理性、豐富性、改造意向進行討論。接下來由教師提供一個室外空間,讓學生進行材料設計,學生可將自己的構想、方案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與教師交流,經過幾輪網絡方案修改交流,最終完成設計作品。最后回到課堂上,師生對作業過程中普遍出現的問題、良好的設計創意等進行分析、討論,進一步促進學生對室外設計材料知識的內化。對于優秀的設計作品,還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展覽,供所有平臺用戶參觀、瀏覽。
四、結語
現代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功能十分強大,文章中所闡述的對其的運用只是冰山一角。放眼未來,充分運用這種互聯網思維思考設計教育,一定可以挖掘更多的功能,向更高層次、更多方面進行拓展,為培養更優秀的環藝專業學生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以往的教育教學理念、組織管理架構、人才培養模式在互聯網模式下也必將走向變革與創新。
作者:李莉 車昕 單位: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
一、人文意趣的感覺組構
人文意趣的感覺組構是沒有生命,沒有藝術感染力的。個性化的構思往往會使設計以新奇制勝,所以在創新上要充分運用聯想、象征、借景等手法寄情于環境中。由于現代生活節奏快,價值觀念更新快,風格時尚體現得更為強烈。西班牙畫家畢加索曾經說過:“藝術不是進化,而是不斷變化?!比司迎h境價值觀的更新和居住周期的更新促使了人們追求風格時尚的激烈性。但是如果一味地去迎合人們盲目的時尚,便會使室內設計成了庸俗的作品。那種在新的形式一出現便群起而效仿的藝術早已被人唾棄。在室內設計中,應考慮的不僅僅是與時俱進,而是更要走在實在時代的前面,創造出時代所沒有的新東西,這才是真正意義的時尚。
二、人文意趣的感覺背景
1.價值觀念?,F代社會生活節奏快,變換速度驚人,更替周期縮短,時尚性體現得更加激烈,價值觀念使人們不容易長期保持一種想法?,F代消費觀念的改變,使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觀念也不斷地發生改變,一方面重視高質量高技術,另一方面越來越重視人的情感和生存價值的需要,因此人居環境設計的高質量高技術與高情感的結合就形成了新的價值觀。熟悉室內裝飾材料的組合風格,力求從造型、色彩、質感方面滿足現代人的不同要求,給以精神上的平衡,從而使價值觀得以體現。
2.審美意識?!懊栏杏蟹N種特征,但其最終的結局或效果卻是一種特殊的快樂。當人們懷著濃厚的興趣去欣賞一件藝術品或某種自然美時,并不是為了滿足一種基本的生理需要,而是滿足一種精神上的追求,從而沉浸到一種無比愉快的精神境界中”。在某一特定的環境中生活習慣、社會傾向、時代精神,又總是給人們的審美意識以一定的影響,形成了相對一致的審美尺度。審美尺度有個體審美和社會審美之分。然而,從根本上說,設計上的更新、創新是向某些傳統審美規范發出挑戰,其歸根結底是為了進一步適應人們審美心理的新變化新需要,這種符合了時代追求的設計,能使設計在物質及精神上發揮巨大的作用。
3.主題差異。人文意趣的主題是當地人在一定歷史背景下的生活趣事。處于不同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中的主題其差異性是明顯不同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人文意趣主題,如北方寒冷干燥,南方炎熱潮濕。蒙古包的人居環境是對付北方嚴寒的天氣,其人文意趣的主要題材是羊頭、棉襖、藍天、白云等;吊腳樓是適應南方炎熱潮濕氣候而產生的,其人文意趣的主要題材是竹籬帽、葵蒲扇、牧童和水牛等。由此可見,人文意趣題材多趨向鄉土化、民族民俗化。
4.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的為生存而生活所體現的一種形式,反映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狀態。生活方式的人文意趣審美在現代人的生活發展中越來越被人們重視,而且絕大部分人都認為生活方式的情趣只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才有。其實,生活方式的人文意趣并非僅僅存在于經濟發達、物資充裕的背景的人居生活中,遠古的穴居人就有很古樸真摯的人文意趣體現:石器發明人山頂洞人和陽源的虎頭梁人都分別采用赤礦粉末與紅色泥巖做染色材料,這就足以證明先民們有多種多樣的審美創作活動,也就是審美意趣活動。
三、人文意趣感覺形式的要素
1.材料材質?,F代的室內設計,特別強調對裝飾材料質感的研究和應用。材料質地對視覺的刺激因其表面機理的不同而影響審美機理。形狀、疏密、粗細、大小會造成不同的美感,如精細美、粗獷美、均勻美、工整美、華麗美、加工美、自然美等。裝飾材料正是由于其特殊的質感,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尤其是在現代高科技發展的社會,人們緊張工作之余,尋求的是有個性、有人情味的高情感的生活環境,以取得精神上的安慰。因此,裝飾材料作為室內空間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它與室內環境有十分緊密的相互依存關系,其不同色彩、圖案、質地的運用,會產生豐富的效果,將其作為人文意趣中的一個重要元素來加以系統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色彩。造型的視覺機能大于心理機能,而色彩則是心理機能大于視覺機能。色彩的視覺機能是對不同顏色的反映。暖色給人以擴張感,高純度的色彩比低純度的色彩反射強。暖色產生熱、厚之感,冷色產生涼、薄之感。色彩的心理機能是指人對色彩的體驗和偏愛。但若過分強調色彩本身而忽略了人對色彩的主觀認識是不全面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對色彩的認識都有所不同。如凡高長著一頭紅發,他把上帝的頭發也畫成紅色;美國黑人畫家詹姆瓊斯則把上帝的頭發畫成黑色。中國人是喜紅喪白。色彩對人有許多特殊性,也有普遍意義的共性:暖色容易創造富麗、熱烈、喜慶的氣氛;冷色調適于創造清凈、涼爽的感覺。色彩最能體現人文意趣,它能體現出居住人的精神面貌及文化修養。不同年齡段、不同修養、不同職業的人其居住環境色彩也不同。老年人群的喜好則比較紛繁復雜:有的喜歡明快簡潔,有的喜歡莊嚴隆重,有的喜好耐人尋味,體現題材為名貴珍品或旅游健身品;年輕人群則喜歡個性化的東西,情感分明,色彩傾向獨特、時尚。
3.形態。形態是指形狀和狀態。形狀是指平面的形態,形:造型的物形(形影)、人形(體形)、樣子(形態);態是指體態、姿態、動態、神態。形體和形態是不同的,形體是客觀的,與人的視角無關;而形態與視角有關,所以說它有主觀性。形態是人的視覺機能對形的大小、曲直和粗細最敏感,形體大而粗的最先吸引視線,在視覺上有靠近的感覺,而形體小的則有后退的感覺。同一物體不同造型會有不同的人文意趣:垂直線,穩定、莊嚴、莊重;水平線,平定、安詳、和平、現代感;斜線,緊張、激動、靈活;折線,驚愕、狂亂;放射形曲線,愉快、希望;柔和曲線,優美、韻律、愉悅、親密;上升曲線,振奮;下降曲線,壓抑、悲哀。總之,人文意趣的形態美可以是朦朧的,又可以是明確的,可以是抽象的,又可以是具體的。
一、人文意趣的感覺組構
人文意趣的感覺組構是沒有生命,沒有藝術感染力的。個性化的構思往往會使設計以新奇制勝,所以在創新上要充分運用聯想、象征、借景等手法寄情于環境中。由于現代生活節奏快,價值觀念更新快,風格時尚體現得更為強烈。西班牙畫家畢加索曾經說過:“藝術不是進化,而是不斷變化。”人居環境價值觀的更新和居住周期的更新促使了人們追求風格時尚的激烈性。但是如果一味地去迎合人們盲目的時尚,便會使室內設計成了庸俗的作品。那種在新的形式一出現便群起而效仿的藝術早已被人唾棄。在室內設計中,應考慮的不僅僅是與時俱進,而是更要走在實在時代的前面,創造出時代所沒有的新東西,這才是真正意義的時尚。
二、人文意趣的感覺背景
1.價值觀念?,F代社會生活節奏快,變換速度驚人,更替周期縮短,時尚性體現得更加激烈,價值觀念使人們不容易長期保持一種想法?,F代消費觀念的改變,使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觀念也不斷地發生改變,一方面重視高質量高技術,另一方面越來越重視人的情感和生存價值的需要,因此人居環境設計的高質量高技術與高情感的結合就形成了新的價值觀。熟悉室內裝飾材料的組合風格,力求從造型、色彩、質感方面滿足現代人的不同要求,給以精神上的平衡,從而使價值觀得以體現。
2.審美意識?!懊栏杏蟹N種特征,但其最終的結局或效果卻是一種特殊的快樂。當人們懷著濃厚的興趣去欣賞一件藝術品或某種自然美時,并不是為了滿足一種基本的生理需要,而是滿足一種精神上的追求,從而沉浸到一種無比愉快的精神境界中”。在某一特定的環境中生活習慣、社會傾向、時代精神,又總是給人們的審美意識以一定的影響,形成了相對一致的審美尺度。審美尺度有個體審美和社會審美之分。然而,從根本上說,設計上的更新、創新是向某些傳統審美規范發出挑戰,其歸根結底是為了進一步適應人們審美心理的新變化新需要,這種符合了時代追求的設計,能使設計在物質及精神上發揮巨大的作用。
3.主題差異。人文意趣的主題是當地人在一定歷史背景下的生活趣事。處于不同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中的主題其差異性是明顯不同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人文意趣主題,如北方寒冷干燥,南方炎熱潮濕。蒙古包的人居環境是對付北方嚴寒的天氣,其人文意趣的主要題材是羊頭、棉襖、藍天、白云等;吊腳樓是適應南方炎熱潮濕氣候而產生的,其人文意趣的主要題材是竹籬帽、葵蒲扇、牧童和水牛等。由此可見,人文意趣題材多趨向鄉土化、民族民俗化。
4.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的為生存而生活所體現的一種形式,反映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狀態。生活方式的人文意趣審美在現代人的生活發展中越來越被人們重視,而且絕大部分人都認為生活方式的情趣只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才有。其實,生活方式的人文意趣并非僅僅存在于經濟發達、物資充裕的背景的人居生活中,遠古的穴居人就有很古樸真摯的人文意趣體現:石器發明人山頂洞人和陽源的虎頭梁人都分別采用赤礦粉末與紅色泥巖做染色材料,這就足以證明先民們有多種多樣的審美創作活動,也就是審美意趣活動。
三、人文意趣感覺形式的要素
1.材料材質?,F代的室內設計,特別強調對裝飾材料質感的研究和應用。材料質地對視覺的刺激因其表面機理的不同而影響審美機理。形狀、疏密、粗細、大小會造成不同的美感,如精細美、粗獷美、均勻美、工整美、華麗美、加工美、自然美等。裝飾材料正是由于其特殊的質感,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尤其是在現代高科技發展的社會,人們緊張工作之余,尋求的是有個性、有人情味的高情感的生活環境,以取得精神上的安慰。因此,裝飾材料作為室內空間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它與室內環境有十分緊密的相互依存關系,其不同色彩、圖案、質地的運用,會產生豐富的效果,將其作為人文意趣中的一個重要元素來加以系統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色彩。造型的視覺機能大于心理機能,而色彩則是心理機能大于視覺機能。色彩的視覺機能是對不同顏色的反映。暖色給人以擴張感,高純度的色彩比低純度的色彩反射強。暖色產生熱、厚之感,冷色產生涼、薄之感。色彩的心理機能是指人對色彩的體驗和偏愛。但若過分強調色彩本身而忽略了人對色彩的主觀認識是不全面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對色彩的認識都有所不同。如凡高長著一頭紅發,他把上帝的頭發也畫成紅色;美國黑人畫家詹姆瓊斯則把上帝的頭發畫成黑色。中國人是喜紅喪白。色彩對人有許多特殊性,也有普遍意義的共性:暖色容易創造富麗、熱烈、喜慶的氣氛;冷色調適于創造清凈、涼爽的感覺。色彩最能體現人文意趣,它能體現出居住人的精神面貌及文化修養。不同年齡段、不同修養、不同職業的人其居住環境色彩也不同。老年人群的喜好則比較紛繁復雜:有的喜歡明快簡潔,有的喜歡莊嚴隆重,有的喜好耐人尋味,體現題材為名貴珍品或旅游健身品;年輕人群則喜歡個性化的東西,情感分明,色彩傾向獨特、時尚。
3.形態。形態是指形狀和狀態。形狀是指平面的形態,形:造型的物形(形影)、人形(體形)、樣子(形態);態是指體態、姿態、動態、神態。形體和形態是不同的,形體是客觀的,與人的視角無關;而形態與視角有關,所以說它有主觀性。形態是人的視覺機能對形的大小、曲直和粗細最敏感,形體大而粗的最先吸引視線,在視覺上有靠近的感覺,而形體小的則有后退的感覺。同一物體不同造型會有不同的人文意趣:垂直線,穩定、莊嚴、莊重;水平線,平定、安詳、和平、現代感;斜線,緊張、激動、靈活;折線,驚愕、狂亂;放射形曲線,愉快、希望;柔和曲線,優美、韻律、愉悅、親密;上升曲線,振奮;下降曲線,壓抑、悲哀??傊?,人文意趣的形態美可以是朦朧的,又可以是明確的,可以是抽象的,又可以是具體的。
水彩風景畫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中的一門技術性較強的重要必修課程,也是室內外建筑空間設計表現的重要科目之一。該課程的教學應緊密結合環藝專業的特點來展開,旨在解決學生的色彩空間建構、形體空間造型能力以及色彩搭配等能力,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與形象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 為環藝設計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實踐基礎。
一、重視水彩語言的表現
大部分學生在高考前的色彩訓練中都是畫水粉畫,很少有人畫水彩畫,更別說水彩風景畫了。他們的水彩作業根本不夠理想,除了存在畫面結構松散,色彩關系不正確等造型基礎問題外,還出現畫面臟、焦、粉、燥等問題。究其原因,在于他們沒有熟練掌握水彩畫的技法,難以駕馭水彩風景寫生語言的表達,這對于以后手繪效果圖的訓練將造成直接影響。因此,在環藝專業水彩風景畫教學過程中,保持水彩語言是基本要求。
1、保持水彩藝術本體語言
所謂水彩畫,并不單單指用水調和顏料這一點而言,更重要的是因為它具有―套完整的、與其他畫種截然不同的技法,它充分利用水色的作用,使畫面呈現出一種獨特的韻味,這種韻味就是水彩工具自身所體現的水色交融的意味,也是水彩畫本體語言的首要因素。其表現方法主要有干畫法、濕畫法、干濕結合、淡彩法、沉淀法、接染法、重迭法等等。掌握這些水彩的表現技法,并將其靈活運用于手繪效果圖和環境藝術表現之中,是水彩風景畫在環藝設計專業中的主要目的所在。
當我們開始畫一幅水彩風景畫時,整個作畫過程要控制好水分和時間,完成一幅畫勝似打一場仗。取好景后開始構圖,要求底稿圖形準確、清晰,忌擦傷紙面,如有大的改動最好另用紙起稿。上色時要注意水分的把握,即畫面色彩的濃淡、空間的虛實、筆觸的趣味都有賴于對水分的把握。上色程序一般是由淺到深,由遠及近,亮部與高光要預先留出。大面積的鋪色時,最好一次性多調顏料,一次成形,少修改。由于水彩顏料的透明性,多次重復容易變臟、變焦,那么畫面就會失去水彩獨有的水潤、明快的效果。
2、拓展水彩藝術語言新形式
水彩語言的突破,離不開技法創新。具體到水彩風景畫課程的教學中,平時除了強調運用傳統的干、濕技法,使畫面保持水彩本體語言表現特征外,還要鼓勵學生大膽探索新材料、新技巧,利用綜合材料,這樣可以加強畫面視覺感受和肌理效果,實踐創新和變革。目前室內外表現圖中鋼筆淡彩的效果圖較為普遍,它是將水彩技法與鋼筆技法相結合,發揮各自優點,頗具簡捷、明快、生動的藝術效果。因此,在水彩風景畫課程教學中可以加強鋼筆淡彩的教學,這樣既能加強學生的速寫能力,又能使學生以快速的方法感受水彩語言的表現;其次可以利用其他材料彌補水彩難以駕馭、不夠厚重等弱點,如給紙做底,吸收國畫和油畫的長處等。在技法使用中,“干畫法”和“濕畫法”交替使用,常中有變,變中有常,建立新的技法表現與創造。但是,無論怎么變革和創新,都不能丟掉水彩畫應有的嚴格的造型感、色彩感、厚實感、空間感和透明感等技法要求,不能失去水彩畫巨大的形式魅力,不能背離對該畫種背后文化規定性、媒材、技法所組成的本體語言。
如何在保持水彩風景畫本體語言的同時又能開拓創新,展示出舒暢宜人的形式魅力,是水彩風景畫課程教學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
二、注重畫面形式的構成
當學生逐漸了解、重視水彩語言所獨有的表現魅力,相對熟練水彩技法,掌握了水彩風景寫生的特點之后,解決其畫面的表現形式問題就成為環藝設計水彩風景畫教學的重中之重。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1、強調畫面分割和色塊對比
在取景構圖時,首先要端正觀察方法,不能照搬景物及場景,要化繁為簡,深入淺出,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莫奈說過:當出去畫畫時,要設法忘記你面前的物體,一顆樹,一片田野……這是一小塊藍色,那是一塊黃色,遠處是一長條粉紅色,然后準確地畫下所觀察到的顏色和形狀,直到它達到最深的印象為止。也就是說可以把眼前的一切景物都省略掉物象生理的小細節及凹凸,用點線面來概括成平面圖形和色塊。這樣我們就會從關注物象的具體結構變為關注造型元素和色塊結構,把自然物象轉化為構成畫面基本圖形的思維方式。在這些基礎造型上再注意主觀調整畫面點線面的布局,把握畫面的虛實變化,鍛煉學生對畫面形式及構成的能力。
如:以水彩風景畫享譽世界的華裔水彩大師曾景文先生,在畫面形式及色彩構成方面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資源。他善于主觀歸納,將生活中常見的場景作為寫生對象,用點線面等抽象的繪畫元素來組織畫面,將明快、鮮艷的色塊用并置法平涂,輕松地表達他內心的大自然美景?!饵S色天空的香港》(圖1),是他描繪兒時學習居住的故鄉美景,他用平面歸納的手法把天空、遠山、高低錯落建筑群以及海面穿梭不停的船只,概括成點線面等抽象造型元素,畫面主題突出,生動有趣,色彩對比鮮明而清新,賞心悅目,仿佛看到了畫家兒時美好的童年時光。
2、注重以線造型
以線造型為骨架的水彩畫,其線的運用可以吸收中國畫用線的特點,突出用線來標示物象的輪廓,注意線的粗細、虛實變化,強調色彩冷暖、明暗、遠近透視層次,高光留白,亮部稀薄透明,暗部色彩的重疊亦不混淆線條的痕跡,畫面結構緊湊。王維新就是善于用線表現水彩風景畫的畫家之一,他把中國傳線描與西方藝術巧妙結合,找到了屬于自己獨特的形式語言。每當在生活中發現令他激動的感人景物時,他總能迅捷地以速寫形式隨心勾勒下來,之后再敷上輕快的色彩,于是便創造了他自己的“隨形賦彩”的畫法(如圖2)。
3、重視畫面黑白灰關系
畫面構成因素還與畫面的黑白灰關系息息相關。在動手作畫前,應該思考一下畫面的黑白灰層次結構,甚至可以畫出小的黑白灰分關系分布圖。雖然水彩風景畫是由不同色相的色彩組成的畫面,但是實質上它的素描關系,也就是畫面整體的明度關系仍然是不容忽視的,一幅水彩風景作品無論畫面色彩多么斑斕豐富,形式多么跳躍復雜,但是只要大的黑白灰關系明確,層次分明,畫面就會亂中有序。
4、注重空間意識培養
水彩風景畫寫生是面對空間景物直接將空間形式表現在畫面中,它在空間描述上給人以心理和生理的不同感受,這一特性正好符合環藝設計對空間訓練的要求(如圖3)。把握好透視和色彩規律,是組織畫面空間的有力手段。寫實風格的寫生作品,要求通過形體的大小、虛實,色彩的冷暖等變化來表達景物深遠的空間感,如近、中、遠景等,一旦出現透視錯誤,就會導致畫面空間的失真。平面抽象風格的作品,可以通過畫面點線面的構成、色彩的虛實等關系來建構畫面的空間關系,也許這種空間并不是一種真實的空間關系,但仍然能夠表達出相應的心理空間,也就是說完全是一種精神上的概念,即“精神空間”,如 馬蒂斯的色塊前進后退空間。我們還可以從色彩大師的多種空間效果學習經驗,如杜飛的透明空間、籍里柯的冷漠深淵空間、達利的幻覺空間、埃舍爾的矛盾空間等。
康定斯基說過:藝術家必須因感而發,有情而抒,因為對形式的駕馭并非目的,而是使形式與內在含義相適應。因此,無論是寫實還是抽象,在符合風景寫生的精神內涵的同時,有意識地組織好畫面的點線面及黑白灰的節奏和韻律,注重畫面的色塊明度對比關系以及空間意識,就能形成和諧以及個性鮮明的畫面構成形式。
總之,水彩風景畫是一門有針對性加強手繪能力,提高設計者的表現能力,鍛煉人的空間想象能力與形象思維能力,鑒賞能力及色彩感覺的課程。我們要想學好該課程,為環藝設計打下扎實的基礎,就要重視和加強水彩語言的表現,打破傳統的對景寫生的照相式教學,注重畫面形式構成、空間培養等方面的探索和學習。
(作者單位:湖南工程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本文為湖南工程學院教研教改課題研究成果)
《制圖表現技法》課程是高等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一門必修課。現階段有手繪及電腦軟件兩大主要表現方法。有學者從教學的現狀出發針對環藝專業表現課程教學存在的現實問題,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改革體系,并對其可行性進行了探討;也有學者從修養和意識的角度表明電腦技術是無法取代手繪能力的,強調要重視視覺訓練。
制圖表現技法課程時間安排較短,一些老師教學經驗不足,許多綜合類或是藝術類的院?,F在的課程安排仍不夠成熟,導致一些學生過分地依賴電腦制作而忽略了對徒手表現能力的訓練,把整個設計程序簡單地理解為電腦效果圖制作,這種思想和做法對于未來的設計發展是極為不利的。設計過程本身應該是一個科學合理的體系,一切表現手段都應為其設計內容服務,而手繪表現方法應是貫徹整個設計過程的重要方法。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還出現了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建筑思潮,其制圖表現技法在歷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與包豪斯(Bauhaus)的建筑教育注重模型、貶低制圖表現技法不同的是,表現主義對制圖表現技法情有獨鐘。他們的畫注重裝飾風格而不顧建筑本身的內容。環藝設計被視為外表和內空間兩部分,畫面表現凝重的建筑體積感。門德爾松(Erich Mendelson,1887-1953)用粗而黑的線條體現建筑中的運動感和力量感。另一位著名的建筑師和建筑畫家沙里寧(Eliel Saarinen,1873-1950)則貢獻了這一時期最精彩的建筑制圖渲染作品,他用鉛筆和石灰筆加淡彩,渲染建筑和環境氣氛。
20世紀還有一些著名的建筑畫家,如加克布(Hellnut Jacoby),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和路易斯?康(louis Kahn)。以畫為職的建筑師加克布表現了一種與建筑大師,如阿爾托和康等完全不同的風格。加克布的畫清晰嚴謹,但稍嫌機械,全部天才僅體現在構圖和布局上。阿爾托大量的繪畫則體現完全的個人風格,他往往用軟鉛筆不停頓地在紙上畫,目的是尋找建筑設計的問題和答案。同佯,路易斯?康在旅行中畫的大量建筑制圖直接與其建筑設計相聯系,他落筆之重好像要穿入畫紙,和阿爾托一樣,他的畫不是對建筑和結構的記錄,而是一個建筑師創造性思維的圖式化表現。將加克布和康比較,可以清楚地看出畫師和建筑師對建筑畫的不同目的、不同方法和不同心態。前者是把環鏡藝術向社會推銷,而后者才真正反映了環鏡藝術設計師的自我交流,心緒過程和環鏡藝術真諦。
實際上,在20世紀。環藝制圖,特別是以描繪建筑形象為目的的制圖表現技法已受到來自其他媒體的沖擊,如攝影、模型、計算機制圖等。環藝建筑師往往并不擅長干這些新媒體。即使在傳統繪畫領域,建筑師的純繪畫技術也早已遠遜干專業畫師。建筑師的建筑畫的藝術魅力已不在干“形”,而在于與建筑藝術之間相關的“情”。這一點在六七十年代出現的后現代建筑師的環鏡藝術制圖中表現得尤為明顯。文丘里(Venturi),格雷夫斯(Michale Graves)和林克利爾(Leon Krier)等人都是當代環鏡藝術制圖代表者。他們不僅在建筑上加入傳統語匯,在繪畫方法上也力求有傳統遺韻,如格雷夫斯用的是萊特用過的彩色鉛筆。由干這些人在剛出道之際沒有多少工程可做,環鏡藝術制圖成了表達建筑思想的工具,他們的建筑畫表現的是建筑概念,而不僅是“形”。正因為如此,他們的畫成了藝術收藏品,同時為當代的建筑畫開辟了新路。
一、提高環藝設計創新能力,制圖表現技法先行
環藝設計過程中設計圖的表現是一個從無形到有形,從想象到具體,將思維物化的過程,體現了一個復雜的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記錄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流暢、快速的設計表現技法是設計師表達設計構思最直接的、最重要和最經濟的手段之一。表現技法作為設計創新思維表達的工具,要先行一步。由于環藝設計是一個多次往復、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利用設計表現圖將設計構思迅速、清晰地表現出來。一方面是記錄設計過程、思考的重點,供設計師自己推敲之用,另一方面是作為展示給有關客戶、生產、銷售等各類人員,進行協調溝通,從而實現設計構思之用。因此,環藝設計表現技法課程不僅要強調技法的實踐性、更應和環藝設計創新結合起來。
二、如何改變和加強環藝設計制圖表現技法
設計表現技法憑借于繪畫的表現規律和原理來描繪想象中的環藝設計形象。設計表現技法要靠長期的實踐、體會和磨煉才能水到渠成,才能充分、自如地表達設計構思,臨摹在學習的初始階段起著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設計表現技法是要通過訓練來獲得的技能,反復地模仿和練習能迅速提高畫面效果,但絕不單純是“唯手熟爾”。設計表現技法以透視圖法為基礎,對產品的形態、材質、色彩、光影以及環境氣氛等預想效果進行綜合地客觀表現,和傳統純繪畫強調作者主觀感受相比,多了理性的分析和邏輯的推理。如果忽略了對規律的掌握,在后續的設計意念的表達中會遇到明顯的障礙。對產品設計師而言,繪圖是表達設計構思的一種手段,和純繪畫不同,具有明顯的實用性,快速而有效地在產品和設計表現圖之間建立聯系的練習方法就是“臨繪”照片。這種“臨繪”已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臨摹”,是通過觀察、分析、歸納,對照片所提供的素材進行取舍、提煉和加工,加入了作者的主觀因素的表現方式。與臨摹相比,臨繪多了分析理解的過程。理解是再創的基礎,通過臨繪照片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徒手畫的技巧,把握設計表現的基本構圖原理,還可以收集、分析資料,研究、記錄他人的設計作品,為實際環藝設計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環藝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從業者具有良好的表現技法、模型制作等動手能力。掌握幾種常用的設計表現技法,最終達到熟練運用設計表現技法來表達自己的設計目的。從業者還必須針對手繪表現工具的變化和社會的實際需求,逐步淡化不合時宜的工具與技法,如噴繪技法等,逐步滲透吸納馬克筆、色粉和彩色鉛筆等快速表現技法;引入了手繪板等計算機輔助繪圖手段等,在不斷完備手繪課程系統延續性的過程中。在手繪實踐中,不能單純就技法論技法。如果你上完表現技法課后在產品設計時常常無從著手或不能充分表達設計構思,就會造成困擾并影響設計的自信心。表現技法與產品設計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快速草圖與效果圖表現能力的有效手段。
思想的形成必然影響著藝術家或設計師的主觀意識,而風格與個性又決定了表現形式。思想決定內容,內容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與手段來體現。任何一個具有個性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其作品都有獨特的風格。風格分作品的風格及藝術家和設計師風格。藝術家和設計師的風格體現在他某一作品中,也體現在他一系列作品中,他們在創作設計中駕馭體裁、處理題材、塑造形象、安排情節和運用語言等方面所體現出來的藝術特點和創作個性,思想傾向,性格特點,審美。情趣和藝術素養在作品中的綜合體現,是藝術家和設計師對客觀世界的審美認識和藝術再現的結果,作品風格與藝術家、設計師的風格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通常很多設計師重電腦效果圖表現而輕手繪效果表現,然而在現實的工作談單技巧中,手繪效果圖表現的作用遠遠大于電腦效果圖, 為了使學生更全面和深入地學習效果圖混合表現技法,本人從由理論知識、實踐操作和作品分析三部分出發,理論聯系實踐操作,在講授混合技法課時應著重訓練學生對三維空間的塑造能力,并鍛煉學生通過不同視角來推敲分析形體能力,同時還要強化學生對不同光環境及特殊質感的表現能力。由于探索研究的時間較長,應分階段訓練采取循環漸進的教學方式,每個階段的訓練有不同側重點,并根據學生每個人不同的特點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最終達到學生綜合設計能力與效率的提升。正確認識環藝設計與制圖表現形式之間的關系,使設計師更加深刻理解“空間造型”之含義有著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 上饒師范學院 )
摘要:水景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發揮,使室內空間內涵更加豐富,空間造型更加多元化。本論文通過列舉并分析大量的環境藝術設計案例,闡述了水景藝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實踐。
關鍵詞:水景藝術 環藝設計 室內設計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說明了水的謙虛,靈動的品格。而水景,正是通過以水為主的造型手段把水這種品格融匯到室內環境當中。水景藝術是環境藝術設計中一個很重要的造型手段,主要通過利用,巧借,引入,模仿水的形態進行造型,以及如何將這些手段按照形式美的法則進行創造。水景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發揮,使室內空間內涵更加豐富,視覺形態效果的更加多元化。
一、水景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價值
早在周代,水景就成為我國園林游樂的主要內容。隋唐時期,園林水景處理往往規模很大。到了明清,私家園林的數量大大超過前代,文人士大夫的意趣與造園結合更緊密,為追求自然,一方面,利用天然水面與泉水成景;另一方面,巧于因借、以小喻大,以簡喻繁的手法豐富起來,其極至是缸荷、碗蓮的出現,真可以說集天地自然于一壺。歷史發展過程中,水景在中國宅邸的藝術審美越來越重要。
而在西方,早期的水裝飾也多體現在園林水景中。如意大利園的水法注重動勢,并且其特有的山地為這種做法提供了勢能。法國園林多用靜水,面積大,以氣魄與寧靜取勝,形成典雅、從容的風格。
隨著居住的環境對于人們的越來越重要,不僅僅只是滿足于外觀,更多的在于設計的實際,在于人的居住感受。可見;水景藝術在環境藝術設計的審美上具有不可或缺性。它可以賦予環境空間更多的精神需求和人文的關懷。
二、水景在環境藝術設計上的應用
現代水景有很多種形式,大概可以歸為四大類;模擬式、點綴式、自然式、主題式。而在表現形態上則有水池、池塘、噴泉、瀑布、流水等。其中,水池、池塘為靜態水體,是位于人造的容器環境內的水景,對視覺有擴大的作用,對環境有降溫和生態作用;而噴泉、瀑布和流水為動態水體,是水由高處往下流落所形成的景象,這對觀者有引導和暗示的作用。
(一)模擬式水景
模擬式水景是模擬自然水景的各種形態而設計出的,其形式有瀑布、噴泉、流水配合水池。如大多數的酒店或一些大型點的室內公共空間都會放置模擬式水景。每個空間的水景風格是根據其室內設計整體風格而定,有大的瀑布水池,也有小的流水溪澗,其水景都賦予了酒店或當地的人文文化和精神思想;如廣州的白天鵝賓館,中庭的大型水景是運用了嶺南園林的風格設計而成。小亭瀑布和小橋流水的景象既蘊涵了嶺南文化的精髓,又表達出鄉土情結的中國傳統思想。
(二)點綴式水景
這類水景實則是一個微型的小景觀,在家居空間有限的占地面積中畫龍點睛般地做些小景,或荷花狀噴泉、或層疊形小瀑布、或淺至腳背的水溪等。這類水景點綴的形式相當普遍。
(三)自然式水景
自然式水景多以自然住宅區為主:此類住宅區有一定小區規模,在建筑覆蓋率相對較低的狀況下,利用天然小河、小湖、進行改造。
(四)主題式水景
主題式水景主要是為表達某種主題和文化。它是科學技術和藝術造型的結合,造型多樣,隨著需求的不同而形式不同。其式多為噴水和水池,利用機器抽水噴水,并配搭燈光照射。水池中按一定的形狀分布放置噴水管,隨著播放的音樂作出各種變化的噴水表演。
三、水景藝術的未來展望
(一)從水景藝術的形式美上
當代技術不斷,水景藝術在技術進步的支持下,形式和藝術方面必有很大發展,如公共場所的水景設計,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一道亮麗風景,融入更多未來設計手法及理念,注重創意與構思,蘊涵了更多人性的、自然的思索。而未來水景的設計利用高端科技手段如光纖照明,智能控制的噴泉造霧等對現代水景藝術進行繼承和發展。突破現有的形式及內涵。
(二)從生態環境和精神層面上
我們的生活用水都是淡水,但地球上的淡水資源非常缺乏,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人類對水的需求與日俱增,大面積的水景會使用到更多的淡水。如果在一些非親水性的水景中應用海水,這樣一來則可以大大減少淡水的支出。還有人口的不段增長,我們居住的陸地面積有限,如果可以在海岸旁多建些淺灘式、小島式或海底式的住宅或其他用途的建筑,這樣既可以減少人們對陸地的需求量,又可以直接運用海水來制造水景。對于一些公共場所的水景可以推廣水幕電影,夜晚再在水幕上投放影視供觀眾觀賞影視節目。我們還可以設計些多功能結合的水景,如既可觀賞游玩,又可使人的身體得到理療的親水性水景,使水景的功能多樣化。這樣的水景對于嚴重缺水地區水景的營建具有特殊的意義,推廣應用這樣的水景更易于帶給人對水更多的思考和體驗。
四、結語
水景在我們居住環境中一直處于重要的角色。水景藝術不論在形式美上還是生態環境和精神需求上,都要有所新發展,才會更好地應用結合在室內設計中。某種程度上水景是以各種設計及技術手段去體現水的特性,每種水的營造都和建造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通過對水的形式美創新, 水景藝術的發展是室內設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繼承現代設計的造型手法,把環境藝術開拓到更大的領域。
(作者單位:廣州市白云工商技師學院)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物質生活獲得了極大滿足以外,對美的渴望不斷增大,美是人們對事物的一種主觀看法,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在環藝設計中,要想抓住受眾眼球,就必須體現設計的美感,但需建立在對美學與環藝設計的深刻理解上。本文將對環藝設計中美學特征體現具體分析,以為環藝設計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環藝設計;美學特征;美感
近年來,出現一種新型的藝術設計形式,即,環藝設計。環藝設計在很多領域應用頗廣,涵蓋了人文、地理、社科等各個領域,且與人們的生活保持密切聯系,其在推進社會進步、引導藝術設計走向上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環藝設計實際上包含了兩種形態,綜合了外界環境與人的審美,將美學體征應用在環藝設計中,不僅可以提升設計藝術魅力,同時可以滿足人們對美的渴求,有著雙重意義。
一、環境藝術概述
藝術設計與環境設計是環藝設計包含的兩個部分,主體部分是環境設計,突出環境的價值,設計對象本身與周圍的事物均是包含的內容,分為社會環境、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是與人們生活聯系最為緊密的。環藝設計中的環境設計主要指人工創造的環境,同時也是核心職能。
而藝術設計則是一種襯托與輔助手段,就是指利用大眾的審美需求,依據設計人員的能力與文化內涵調整設計對象,M而統一環藝設計的個性與共性。
二、環境設計中美學特征體現
(一)環藝設計整體美的體現
整體環境意識是環藝設計的核心與靈魂,是指對整體環境關系的表達與感悟,在當今社會,城市不斷發展使一個城市的美感不斷減少,且城市美感并非某個區域所能決定的,而是透過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由內而外體現出的一種整體性的美學想象,由此,在對城市環境設計過程中,需要把握好城市不同區域的特點,比如公園的特點、廣場特點、建筑特點等,要整體上把握,單從某個要素入手容易出現偏執的設計之感。比如,環藝設計時,需考慮建筑與周圍環境協調關系,由眾多的單獨建筑可以組合成建筑群,這時候,建筑就是一個整體,美感也就自然產生。環藝設計的靈活是自然體關系的綜合表現,《釋名》中稱:“美者,和異類共成也”。單一的局部形態共同形成了城市環境,亞里士多德說過:“整體大于它的各部分總和”,對于一個單獨的藝術品也需要從整體上評價,體現一種整體環境的協調之感。
(二)人為性與自然美
對自然的改造是環藝設計的一個根本手段,可以表現出環藝設計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且環藝設計體現的美學特征中,對自然的尊重表現的最多,由此可以體現出一種自然親近的感覺,烘托出自然色彩,很多環藝設計中都充分運用了自然因素,且體現出了自然規律,與美學體征互為影響。相對于自然而言的是人為行,在設計環境中,不僅需要與自然規律契合,同時需要善于改造自然,這也是人為美學設計的一個必要手段,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將設計者的審美水平與人文素養體現出來,在環藝設計中有人為因素,就有人的思想與審美,顯示出人文特征。
(三)審美性與實用性
美學在環藝設計中不僅是供人們欣賞,滿足人視覺上對美的需求,不是一種觀看藝術,更多的是體現一種欣賞價值與設計實用性的結合,同時也是美學價值的直接體現。環藝設計審美目的不僅是滿足人類物質需求,更需要滿足的是精神需求,物質與精神需求的統一,才能更好的體現環藝設計人與自然統一的初衷。
(四)綠色生態美
生態美學視野下環境藝術設計能夠綜合體現出科學的生態觀與普遍性的倫理觀,是一種更加傾向于綠色的設計。與過去的僅在乎形式設計與風格設計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綠色生態設計更多的是體現在對自然的尊重與順應上,對如何更有效的保護自然環境、節約利用自然環境有重點的考慮。城市建設中,在環境理念下,生態美學觀念得到了認同,設計者需要對人工生態環境與自然生態環境協調把控,協調好兩者間關系,借助自然之景營造生態景觀;在廣場、博物館等人文景點可以將綠色景觀保留;也可以在城市周邊保留大面積的生態景觀,努力達到生態平衡。
三、結語
總之,環藝設計中審美體征體現在整體美、人文與自然美結合、綠色美等方面,把握好這些審美體征可更好的推進環藝設計發展與進步。
【摘要】:現代城市規劃建設中,為了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要求,促進我國環境景觀質量盡早達到國際水平,城市環境已成為21世紀發展的戰略性主題。越來越多的事實不斷地說明一個問題:環境藝術設計作品的發展與演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革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意識?;诖?,本文主要對環藝設計中功能適用性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環藝設計;功能適用性
【前言】: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地以異彩紛呈的姿態呈現時,環境藝術設計作品以其固有的環境親和力和藝術感染力影響甚至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環境藝術作為一門適用性工具學科,是城市設計的一部分,它應以人為中心,并能綜合社會、經濟、文化建設及其功能與審美幾個方面,以反映出城市環境特色。
1、環境藝術設計及功能適用性
1.1環境藝術設計的定義
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是指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范圍內運用生態學原理和系統環境設計方法去指導改變城市生產和消費方式,挖掘城市內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潛力,建設環境合理生態健康、景觀適宜的環境空間的一種規劃方法。
1.2環境藝術設計的功能適用性
(1)環境藝術設計綜合了地理學、建筑學、城市規劃學、設計美學、社會
學、文化學、史學、考古學、宗教學以及心理學等諸多學科。城市環境藝術是一個城市的社會、經濟、文化綜合建設與審美等方面相互結合的一種藝術,是人造藝術與自然環境藝術的綜合體現,滿足了人類生活的需求又體現人類社會的發展與自然和諧,推動人類探索城市環境的持續發展。
(2)環境藝術設計作為一門邊緣綜合藝術學科出現在設計舞臺上,綜合了人文、地理、科技、建筑、施工等方面的內容,環境藝術對人類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造就了繽紛絢爛的空間效果。中國城市在多元社會的推動下,其發展形式也越發現代化,功能與形式多樣化,專業化,城市環境藝術集城市功能先進性與文化悠久性,融科學性、趣味性和藝術性于一體,是溝通社會,自然的大眾藝術,通過生活環境藝術化,促進人際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城市環境藝術與城市環境設計的發展。
(3)環境藝術設計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融,尊重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心理,物理諸方面的因素,要充分依托自然條件,結合氣候條件,地理條件,山水,道路,植被等因素,創造自然和諧的生活環境。
(4)環境藝術的發展原則應堅持社會性、經濟性、生態性、地域性、歷史性的基本原則,對社會中的“人”,“環境”的概念有了新的認識,在經濟浪潮的推動下,文化建設也邁向更高的層次,環境建設向城市多元化道路發展,城市環境藝術化已成為迫切的需求。
(5)從環境藝術設計的風格而言,環境藝術設計把自然,人文,藝術協調相融,w現城市大環境發展的特點,滿足人類生活與精神上的需求,重視環境藝術的個性與城市建設相輔相成,起到豐富城市空間的作用,使之既跟上時展,又提高文化層次,創造富有地區特色和精神文明的環境藝術,保證城市環境有良好的持續性發展。
2、環境藝術設計的要點
2.1環境藝術設計要尊重自然
自然,即天地萬物之道。人們生于自然,養于自然,應遵從自然之道,順應自然規律。天人合一指的是人與大自然的關系,它的核心是把人類看作自然界的一個和諧的組成部分。只有切實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經濟建設和人類文明才能持續發展。這個認識是在人類進入工業化社會以來,經歷了無數慘痛教訓之后才獲得的。因此環境藝術設計師一定要釋放自然,尊重自然。
可持續發展思想已經成為國家發展決策的理論基礎。環境藝術設計作為最貼近人的一種綜合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的學科,在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上相對其它學科更為突出。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總體布局中,它處于協調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關系的重要位置,而環境藝術設計最能夠體現這一理念的基本方法就是尊重自然生態環境。其目標是實現人類生存狀態的綠色設計,其核心概念是創建符合生態環境良性循環規律的設計系統。
2.2環境藝術設計適當
設計不足指的是設計師設計出來的系統復用性差,擴展性不強,不能靈活地應對變化,也就是說設計沒到位。過度設計則指設計出來的系統比恰到好處要復雜臃腫的多,過度的封裝、一堆繼承、接口和無用的方法,超復雜的配置。中庸的思想告訴我們過猶不及,適當的設計才是最有效、最合適的設計,尤其是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古希臘語言中自然最初的意思是生長、生成、自我展現,一個本真的設計不是僭越式的創造,而是基于形勢,如其所是的生長。設計的任務不是為了炫耀人類的理念,而是要以詩一般的形象語言去召喚,讓空間里遮蔽著的一面敞開。
2.3環境藝術設計要注重內涵
沒有內涵的設計如同一張白紙,沒有任何意義。環境藝術有著其自身的內涵,它是依據環境而存在的藝術形式,作品強調與環境的依存、融合關系,強調作者藝術觀念的表達,以材質肌理、空間體型、光影色彩、比例尺度等造型而言的表現,使作品融于環境的氛圍之中。以人為中心、以文化要素為核心,倡導人文關懷、生理體驗、心理感覺,強調舒適性和人情味與文化內涵的設計是當前的主流趨勢。設計品要求存在內涵是為了使產品能夠更適合人,方便人們在使用過程中感到輕松,使其具有親和力,并且注重內涵的設計更會注重在材料使用時的簡約與環保。內涵設計的色彩應用可以通過設計理念與色彩感覺的融合,帶給人們一種視覺心理的平衡,留給人美的視覺享受。通過色彩感覺來傳達設計思想,看到產品的功能品質,體味到產品的文化內涵。
結語
進行城市的環境藝術設計,應該把市民的所需所想放在首要位置,真正發現城市建設的問題,幫助市民環節各種壓力,使市民更夠在新型的環境藝術的園地生活得更加美好。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的、人文的環境藝術,將成為環境藝術設計理論建設和社會實踐的未來發展方向。
摘要:環藝專業中計算機技術的輔助教學已成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它是一門對技術有較高要求的學科,受到了各高校的青睞;但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操作繁瑣,也存在些許問題。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環藝教學中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相關的改革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對以后的教學帶來有效的幫助。
關鍵詞:環藝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問題;改革措施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及規劃如火如荼地展開,計算機輔助設計也在目前城市園林規劃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因此,計算機輔助設計類課程也成為高校相關園林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為了更有效地發揮計算機輔助設計在教學中的作用,我們需要對其進行更為合理的開發與應用。
一、計算機輔助設計在環藝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資源有限,教材單一。目前就大部分高校的教學資源情況而言,多數軟件教材是以講授菜單、命令為主。這樣的教材與傳統課堂教學是幾乎無差別的,教師還是采用“填鴨式”教學,處于主導地位,學生還是被動地跟著教師的節奏,亦步亦趨地學習基本的案例。另外統一的教材也沒有考慮本專業的具體情況,所以整體呈現出的教學情況就是教學缺乏創新和主動性,學生沒有積極的學習熱情。
2.教學資源有限,造成教學方法單一。教師在課堂上,大部分時間是在給學生介紹軟件的組成、界面的O置,以及這些軟件是如何被運用的。所以這種情況就導致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聽課、記筆記的狀態。不能動手實踐,這對知識的鞏固會大打折扣。這樣的上課方式也致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很少,對這些軟件在實例中運用的情況也很少說明。所以學生對各種工具和命令的掌握不是很好,最終學習效果也是馬馬虎虎。
3.獨立開課的各種軟件,致使軟件與軟件之間缺乏有效的聯系。高校對學生文化課的管理主要采用學分制。結合這種情況,園藝專業學生的3門計算機輔助課主要安排在大三、大四獨立開展。各課程之間缺乏緊密的聯系,與軟件的實踐內容有重復的現象,從而造成學習時間和學習精力的浪費,致使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二、環藝教學中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的改革措施
1.適應市場需求,完善教學目標?,F狀是許多高校開設了風景園藝專業。由于各院校的培養目標不一樣,所以各高校的計算機輔助課程在教學方法、內容上都存在差異,但是在培養目標上是一致的,就是要培養滿足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專業性人才。所以我們要根據市場需求,有效調整教學目標,培養有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學生,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教師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其一,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計算機輔助教學相關軟件的使用,從而有效表達出自己的設計理念;其二,通過教學讓學生認識到手繪與計算機輔助相結合,不僅便捷、高效,還能表述設計者想要達到的設計效果;其三,各種計算機輔助軟件的學習,做到了內在聯系、逐層遞進,為學好更有難度的軟件做鋪墊,減少了繁瑣、重復的內容;最后,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如利用BIM、GIS等軟件,逐步適應環藝專業數字化發展的要求。
2.合理的改革教學方法。針對教學方式的單一性,首先學校要結合院校的培養目標和課程特點,改善教學方法。如教師要一改往日的純理論教學,加強軟件與實例的結合,多采用案例教學,通過對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講解,便學生了解其流程,解決繪圖方法問題,從而制作出滿意的設計圖。其次,教師可以采用留下難度適中的課題,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任務,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還可以使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升,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最后,教師在課堂外可以組織繪圖比賽,既延伸了課堂空間,也培養了學生運用各種繪圖軟件的能力。另外,聽取專門的權威報告、內部交流,等等,都是學習知識的有效方法。
3.豐富教學資源,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的教學資源有助于學生利用知識進行整合,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所以學校要加強教學軟硬件設施建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借助互聯網模式,學??梢詣摻ㄗ约旱慕虒W網站平臺,其一,收集優秀案例,如將與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相關的優秀視頻、圖像等資料投放于平臺上,方便學生查閱,從而到達資源的共享;其二,優秀教師可以就擅長的知識點,錄制教學視頻,布置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題,供學生解答,以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延伸課堂空間。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質的發展,對生活環境也有了新的高度和要求,既需要生活便捷舒適,又需要健康美化有質感,因此對住宅的室內設計都有了更高的追求,而在環藝設計中家居配飾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詳細解釋了什么是家居配飾,什么是環藝設計,然后分別講述了家居配飾在環藝設計中獨特的功能性作用,最后又落到實處,指出了家居配飾需要在室內陳設顏色搭配,家具風格搭配,軟裝設計搭配,綠化植物搭配和其他個性家居配飾幾個方面的實際運用和效果分析,體現了家居配飾在環藝設計中的作用。
關鍵詞:家居配飾;環藝設計;運用
近年來,隨著不斷提高生活水平,居住環境逐漸受到廣大民眾的重視,尤其是個人住房,作為生活的主要場所,人們對其環境的設計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設計這個概念的出現,各種設計風格也隨之出現,各種家居配飾也層出不窮,并且引起了人們的廣泛注意。以前的建筑物也就是一個遮風擋雨的場所,現在各個業主更加注重建筑物的藝術美和風格美,于是環藝設計便應時而生,其中家居配飾作為環藝設計的主要設計內容之一,對環藝設計的整體藝術美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家居配飾和環藝設計的具體概念
環藝設計是環境藝術設計的簡稱,而環境藝術設計主要指的是室內設計和室外設計,室外設計指的就是建筑物外的設計,比如f街道美化設計,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城市綠化設計,建筑物外觀設計等等;而室內設計則指的是建筑物內部的設計,比如家裝設計等等。
家居配飾指的是室內設計,也就是說室內裝修完之后,通過對一些裝飾物,家具,紡織品,工藝品,甚至是掛飾,色調搭配,綠色植物來對室內進行二次設計。因為家居配飾本身的靈活性和自由行,更能體現業主的個性和風格,因此對環藝設計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彌補環藝設計中的單調,又能方便主人的生活需要,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家居配飾的搭配和設計。
2 家居配飾在環藝設計中的功能作用
2.1 家居配飾可以起到美化室內設計的作用
家居配飾可以根據建筑物內部的結構和功能區域進行搭配和設計,可以彌補硬裝修中的一些遺憾或者不足,還可以美化整體室內的設計。美是設計的靈魂,家居配飾也是環藝設計中的點睛之筆,既可以將居住環境溫和化,也可以協調人在建筑物中的舒適度,既美化了建筑物,也美化了生活。
2.2 家居配飾可以增強建筑物獨特的設計風格
隨著人類的喜好,形成了幾大設計風格:歐洲古典風,現代簡約風,簡歐風,田園風,中式風,美式風,還有混搭風。不同的家居配飾則代表著不同的風格搭配,配飾自身的顏色,形狀,材質,甚至是體積大小,造型圖案都會影響建筑物的設計風格,而且位置擺放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不同的設計風格就要搭配相對應的家居配飾。
2.3 家居配飾可以方便業主的生活需要
家居配飾除了設計方面的需要以外,還可以方便業務的生活需要,比如說家具設計,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收納需要,既可以起到美化裝飾的作用,還可以收納衣物,讓房間干凈整潔,滿足業務衣物收納的需要。又比如綠化植物不僅僅可以起到美化室內環境的作用,還可以凈化空氣,滿足主人綠色健康生活的需要,因此家居配飾在環藝設計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是現代環藝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家居配飾在環藝設計中的實際運用
3.1 室內陳設顏色搭配在環藝設計中的實際運用
色彩對環藝設計起到了非同小可的協調作用,不同的環境需要不同的色彩來襯托,比如白色系可以增加室內的亮度,綠色可以增加空間的活潑型,適用于有兒童等活潑的場所,而黃色則彰顯富貴,適用于金碧輝煌的富貴場所,因此室內陳設顏色的搭配在環藝設計中至關重要。
3.2 室內家具風格搭配在環藝設計中的實際運用
室內家具是家居配飾的主要部分,具有一定的收納價值和裝飾價值,家具的風格也需要根據環藝設計的風格進行搭配,既要考慮家具的設計,也要考慮顏色,空間,材質,線型等等,不同的設計風格則顯示了主人不同的生活習慣,現代市場中家具風格各異,樣式繁多,既要考慮生活實用,也要考慮藝術設計的美感。
3.3 室內軟裝設計搭配在環藝設計中的實際運用
室內軟裝設計主要是指燈具,掛飾,布藝,畫飾等等各種裝飾設計,也包括一些紡織物裝飾,比如窗簾,地毯,沙發靠枕等等紡織物類的裝飾品。這類軟裝設計既代表了生活的質感,也軟化了室內的環境,軟裝硬裝的完美搭配是環藝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3.4 室內綠化植物搭配在環藝設計中的實際運用
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生活環境的健康程度要求也越來越高,近幾年,家居綠化也作為環藝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既可以起到裝飾的作用,還可以改善室內空氣環境,減少甲醛等毒性氣體對人體的傷害,還帶來了綠色的生機,為生活環境增添了許多樂趣。
3.5 室內其他個性家居配飾在環藝設計中的實際運用
其他個性家居配飾則是指依據個人愛好搭配的一些個性化的配飾,比如說插花裝飾,個人色調裝飾,燈光強度裝飾,或者燈具裝飾等等非必須但又非常彰顯個人特色和個人愛好的配飾,給生活環境平添了幾分藝術色彩。
家居配飾是一種藝術設計和藝術搭配的綜合體現,既需要考慮配飾個體的代表意義,還要考慮搭配之后呈現的意境,同時也要注重生活實用性和藝術性,完美的家居配飾是藝術的一種綜合體現,也是生活風格和生活態度一個很好的體現,因此只有將家居配飾搭配得當才能給整體設計加分添彩。
4 結論
綜上所述,家居配飾在環藝設計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室內設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可以美化建筑物室內的壞境,增強環藝設計獨特的藝術風格,同時也方便了業務的生活所需,家居配飾的正確搭配和運用對室內裝修設計的影響越來越大,對人民的生活質量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摘 要: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人,在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我無時無刻不通過自身的感知來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身邊的設施建筑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在環境藝術設計上,設計師如何把握審美取向和價值觀念值得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環藝設計 審美取向 審美價值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文化素養的不斷提高,對事物的認知度也存在不同,對環藝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從實際的情況出發,闡述當代設計師應如何加強對美的形態和價值取向的探索與發掘。
1 環藝設計
1.1 環藝設計的基本內涵
環藝設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品味。所謂環藝是指規劃一個區域的具體樣子,如公園、室內、地鐵站等,主要包括:室內設計,公共場所設計和展示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主要分為室內設計和室外設計,室外有園林設計、建筑外觀設計、景觀設計、綠化設計、城市雕塑和商業用地環境規劃等等。室內有家裝設計、建筑內部設計等,還有附屬的管道、燈光、花卉設計等。
1.2 環藝設計的發展趨勢
隨著環境設計學科獨立性的不斷加強,它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和結合趨勢也日益顯著。為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除建筑設計外,工藝美術和工業設計的一些觀念也不斷的滲透到環境設計中。
教育力度的加大,使得環藝設計趨向于多層次、多風格。而不同層次,不同風格的環藝設計都體現了人們在空間上的精神需要和對環境的文化內涵要求。
2 環藝設計的審美因素
每一個社會人都是獨立存在的,由于他們生活的時代不同、環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等因素,使得人們對事物的感知度也不盡相同。而且對于美的感受,沒有辦法用一個具體標準來衡量,它是基于文化和社會背景的基礎,受人的綜合素質所影響。
2.1 受美感的影響
美是一種對事物愛慕和欣賞的感知過程,是生活不可缺少的因素。人類的審美行為包括主動和被動,而美感是指人們對審美對象的一種感知過程。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同,文化素養不同,設計者們對環藝設計的審美能力和價值取向也不盡相同,從而使得設計出來的作品呈現的美感也不同。
2.2 受美學與人的欲望的影響
受美學的影響,環藝設計者的能力也有高有低,設計出來的作品的實用價值和美觀度也不相同。每一個環藝設計者所設計的作品都是為滿足自己或是他人的一種欲望,是人們情感的表達方式,是社會發展的組成因素。
3 環藝設計的審美取向和價值
審美是一種人類的精神產物,受歷史文化的影響,不同階段、不同民族的人們有著不同的審美取向和審美價值。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環藝設計的能力和人們的審美水平,它不僅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影響著我國在國際地位上的競爭力。
3.1 環藝設計的審美現狀
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每一個時代的更迭,都會對審美產生一定的有利或是不利的因素,我國一些現存的古代建筑,都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值得現代環藝設計者的學習與研究。而一些現代化的建筑在美感上需要大幅度的提高,近幾年全球對最丑的建筑會進行排名,我國就有好幾處的建筑設計讓人感到滑稽可笑,不知道要表達的情感是什么,與周圍的組成部分毫無協調感。
美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向老話說的:“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因為,美的形態是難以創造的,它的規律也是無法準確把握的。這就要求環藝設計者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把握好正確的審美取向和價值觀念。
從古至今,人們對政治和經濟地位的追求遠遠超過對審美的追求,所以,在一些政府建筑的興建上,常是外觀周正、顏色暗淡,為了營造一種莊嚴、高大的感覺,進而體現它的地位,卻缺少生氣,忽略藝術上的美感。有些時候,設計者受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制約了自身的審美取向,束縛了人們的創新能力,也降低了我們的審美水平。
3.2 環藝設計的審美取向與價值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在追求人生價值的同時也進入了一個無限循環的誤區,認為奢華就是品位、就是一種美,然而,這完全偏離了正確的審美取向,也無法體現審美的價值,特別是環藝設計工作者決不能有此陋習。在環藝設計中,需要專業的設計能力和對美的不斷追求,有時也需要一些相關的天賦。
作為一個環藝設計工作者一定要在設計前期與使用者(或是客戶)做好溝通,將設計理念與實地情況相結合,做到風格、形式與建筑功能的完美結合。如果是室內設計,在裝修的風格、樣式、色彩和環境等方面做好溝通交流,同時也要結合使用者的身份、喜好和心理特點等情況。在做設計時,也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西化模式,要結合中國的民族文化、客戶的生活環境及建筑內的空間感等因素,要將兩者相融合,提高生活的品味,美化生活環境。在滿足使用者要求的同時又使其功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進而符合時代的要求與發展。
4 結語
作為環藝設計工作者,要有承擔社會責任的能力和魄力,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素養去改進人們的審美取向,加強審美的價值體現。要認真對待環藝設計的審美取向,積極探索和發揚美的價值規律,促進我國環藝美學的進一步發展。
隨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逐漸成熟,城市軟實力的凸顯愈發重要。城市環藝設計是展示城市品位與城市特色的重要載體,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我國城市環藝設計同質化現象嚴重,以西方藝術為主的拿來主義盛行,造成了許多新建公共設施、建筑“千城一面”。地域性文化是千百年來城市所在地區文化的精髓,發掘地域性文化,并將其與現代設計融合,在城市環藝設計中應用,不僅是對地域性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是城市軟實力發展的一張王牌。本文對地域性文化、城市環藝設計及應用進行了分析探討,旨在探討出地域文化在撐死環境藝術設計應用過程中的策略。
引言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是人類基于自然環境而創造的便于生產生活的集中化場所,與村落不同,城市往往有著明確的規劃與設計,對于區域的使用范疇也有明確的規劃。古往今來,在城市中誕生了豐富的文化、藝術、科學的先進思想,而這些先進思想也在促進著城市的發展。城市是一個綜合體,其功能與發展都是多元化的,其居民的需求層次也是多元化的。城市環境設計就是為了滿足居民對于城市的審美需求而存在的,城市環境設計的改良提升在滿足人們的視覺需求的同時城市環境設計還符合著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改善城市“熱島生態”對于改善人居環境,改善居民心理健康也有著重要作用。在廣泛的市場需求下,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成為了新興的藝術設計領域。如何正確發揮環境藝術設計的美學價值,筆者認為地域文化的應用對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地域文化與城市環境藝術的特征
地域文化承載著豐富的外在和內涵,首先山川、自然環境造就了
個地域獨特的地理環境,而周圍的山河湖泊、森林草原則是地域文化的自然符號,以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為例,該城市的地理環境標志位胡楊林和大沙漠,因此城市的廣場設計有著大漠特有的粗獷感。其次城市的歷史文化也對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有著重要影響,以青島為例,該城市有著多年的租借歷史,在城市環境藝術設計風格上也有著濃厚的異國風情,城市的雕塑小品往往有著濃厚的異國風情,再如洛陽,因歷唐朝歷史傳說,自古有著牡丹之都的稱呼,因此洛陽的城市環境藝術規劃中牡丹花成為了重點的標志性觀賞焦點。再次,現代城市所形成的地域文化對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如西安市確定的市花為石榴花,在西安的城市環境藝術規劃中,將石榴花廣泛應用在各種可應用的環境。
城市環境藝術是時展的精華,當前的城市環境藝術設計有著多種發展元素的要領,包括標志性、觀賞性、綠化與藍化以及動感傾向。標志性和觀賞性是城市環境藝術設計的基礎元素,標志性能夠準確點出城市地域性的標志,而觀賞性則需要在設計中將美學與地域元素融合在起。城市綠化是環境藝術設計老生常談的話題,而在當下則在城市環境藝術設計中引入了“藍化”的概念,即在城市中以自然引入或人工挖掘的形式增加城市藝術設計中的水元素的應用,而水元素則可以很好地展現一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如沙漠城市的水元素可以以綠洲為主題進行設計,海邊城市的水元素則可以強調交融與匯通。隨著智能城市的推進,城市環藝設計的動態化也是一個趨勢,動態化來自于流水動態的藍化理念,智能城市則是將城市燈光、車體、智能建筑等納入環境藝術設計所應用主體的范疇,讓城市煥發動態與活力。
地域性文化在城市環藝設計中的應用
地域文化在城市環藝設計中的應用形式多種多樣,本文總結出來主要有三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地域性文化元素的直接應用,以西安市為例,西安市有著十三朝古都的悠久歷史,許多文化名人都在此出生、居住,而這些歷史文化名人就成為了地域性文化的重要元素,西安市將名人雕塑設計為環境藝術設計直接應用的元素,應用于各大廣場、景區、道路綠化帶當中。第二個方向是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變形應用,地域性文化元素或多或少都有著一定的傳統意味,而變形應用則是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從而創造出尊重地域性文化的現代環境藝術作品,例如成都市將熊貓元素應用于城市的垃圾箱設計當中,造型憨厚可愛又富有地域特色。第三個方向則是復合化傾向,現代城市是綜合性的城市,因此城市環藝設計的方向也是綜合性的,環藝設計所應用的地域性文化元素也通??梢园l揮復合化的效果,例如首爾漢江的河濱觀景臺將漢江這元素作為城市環藝設計的背景,觀景臺以較高的數級階梯狀延入漢江邊,復合了觀景、道路、座椅等多個功能。
小結
城市環境藝術是基于城市地域文化之上,綜合了經濟元素、科技元索、藝術元素、地理元素、歷史元素的綜合藝術,是對于傳統文化的發揚與傳承,同時也是對地域文化的宣傳與發展。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與地域性文化的應用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隨著時代分發展,地域性文化必然能夠為城市環藝設計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增添具有代表性的設計靈感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