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1 04:00:43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生綜合素質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現在有個別校教師被學生、家長襲擊,引起社會的極大反響,發人深思。我們強調以生為本,營造民主平等的氛圍,致力于突出“保護”過渡,認為對學生還不成年只能保護,不能懲戒。這實際是對教育的誤解。我們的教育應該是賞識教育、挫折教育、成功。
【關鍵詞】評價 賞識 懲戒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校對學生實行了綜合素質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及時有效地消除了影響學生建康成長的消極因素,了解了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從而實現健康成長。
一 賞識是綜合評價的基石
超導現象的發現者昂內斯的父母為了培養他的興趣,特意騰出閣樓作為他專用的“天文臺”和“實驗室”。一次,昂內斯做實驗時不小心使實驗室著火,燒著了半座樓房,但他的父母并沒有責怪他,反而鼓勵和支持他繼續自己感興趣的實驗。這樣,成就了一個偉大的科學家,這就是賞識的力量。
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它告訴我們的是在向別人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時候,這種批評往往是刺耳的。是難以接受的。畢竟從心理上來說,誰都希望自己的想法,做法得到其他人的肯定。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往往都是忽略了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孩子和我們大人一樣,他們的自尊心是非常強的。而且重要的是孩子正處于心理發展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心理是不穩定的,是不成熟的,他們不能夠良好的調整自己的情緒,他們不能很好的規避自己所遇到的是是非非,教師和家長的有些做法,是他們現在這個年齡多半還不能理解的。
有的時候我們對學生的教育讓我想到了農民種莊稼,這兩個事情的道理其實是很相通的。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運,農民希望莊稼快快成長的心情和家長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樣,但做法卻截然不同:莊稼長勢不好時,農民從未埋怨莊稼,相反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們孩子學習不行時,家長卻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責,很少反思自己的過錯!而我們老師何嘗不是這樣呢?我們其實是在一心一意的替孩子的成長著想。我們愛自己的這些孩子,就向我們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可以經常數落這些孩子的不足,可是聽到其他人說起來的時候,我的內心是不愿意接受的。但是我有沒有設身處地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也可以說,我們不理解“愛”我們不能好好的去感受這個字的。
可以說,賞識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每個人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尊重、理解和愛。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都是為得到賞識而來到人世間,賞識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逐步形成以長處帶動短處之勢,讓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中覺醒;相對而言的是抱怨教育,他的特點是注重孩子的弱點和短處――小題大作、無限夸張,使孩子自暴自棄,在“我是壞孩子”的意念中沉淪。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壞孩子越來越壞。
在今后的教學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我開始重新給自己定位,我開始用看待朋友,同事的眼光來看待我的孩子們。我告誡自己一條定律,只要是自己想要開口批評學生,一定要等上五秒鐘,這五秒鐘的時間我要讓自己靜心來好好想一想,我這個話應不應該說,應該怎樣去說。我說過后,如果我是孩子,會以怎樣的心態來對待老師的批評呢?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考和實踐后,我逐步把自己在賞識教育上的理解融入到我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去。我深深的認識到賞識教育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
二 懲戒是綜合評價的輔助
我們提倡賞識教育,但也要考慮賞識所帶來的弊端,這種評價對于孩子容易產生極大地優越感,從而使孩子在接受挫折和抗壓力,抗挫折方面具有較弱的適應能力。雖然大家在懲戒教育是否應該更細化等方面存在分歧,但大家的共識是懲戒教育是必需的,這是人生的一大課題,人的生活不會一帆風順的,必要的懲戒,會增強孩子的生存毅力,面對困難,戰勝困難,接受懲罰,感知責任等方面有較大的益處。但是,須以愛孩子為基礎,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也只有當老師和學生、家長之間有了特別好的溝通之后,懲戒教育的問題才不會成為問題。
很多人都會認為懲戒教育這是“差生”的“專利”,但在實際上,“好學生”的懲戒問題也引起大家關注。越是好學生,有點寵壞的感覺,不能說不能碰,這些學生個性都非常突出,自尊心非常強,有點被寵壞了的感覺。有什么問題,私下說一句可能沒事,但大庭廣眾之下說一句就不行了,對于他們的“懲戒”更得講究方法。制定長效機制,對事不對人,一視同仁。懲戒的出發點是為了愛,為了孩子的發展,方式、方法一定要針對不同學生而定,一定要注意懲戒的度,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一定不要諷刺、挖苦學生,懲戒要有選擇性,拿關系好的、熟悉的學生“開刀”。這就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關愛,愛是前提,評價公平,這樣,即使稍有出入學生也會理解老是的苦心。
三 兩者統一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途徑。
孩子教育問題,人們已列為日常家庭頭等大事,關愛與企盼孩子成才,也越來越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紛紛推行“賞識”教育手段,這是解決單一“應試”和“體罰”教育的有效良方。然而,生活中總有一些事與愿違的事情發生。絕大多數人在實施這一教育的過程中,也遇到不盡如人意的問題,如孩子被過度溺愛,在被盲目的“賞識”后,出現過于自信、狂妄自大,容不得批評,抗挫折力減弱等弊端。這就需要適用一些“懲戒”手段來完成,切不可將“賞識”和“懲戒”本屬同一矛盾的兩個方面分割開來使用而失去應有的效果。
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話》寫道:“想使兒童成為聰明、善良、磊落的人,用鞭撻以及別種奴隸性的體罰去管教他們是不合適的。反之,用兒童心愛的事物,去獎勵兒童,去討兒童的歡心,也應該同樣小心的避免?!币驗榻逃膶ο笫呛⒆?,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應當小心謹慎。德國文豪歌德也說,“不曾將面包和著淚水一起咽下的人,就不會體味到人生的感受。”所以說,恰到好處的賞識、懲戒教育方式,是做合格家長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
查閱《現代漢語詞典》,對“賞、識、懲、戒”作了如下分析:“賞”是賞賜、欣賞、鼓勵之意;“識”是認識、見識、識別、了解之意;“懲”是處罰、警戒;“戒”是提防、警惕,去掉、除掉,佛教用語。據此,可推斷賞識教育,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充分認識孩子,對他們的合理或正確行為給予贊賞和支持,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使其身心健康地發展。懲戒則是通過處罰來警戒,即對孩子的思想行為進行否定性評價,它不是簡單的限制和呵斥,更不是過度的體罰或加重心理負擔,而是對他們在思想和行為上的必要規范和紀律要求,以及沒有達到規范要求的自然懲罰和勸誡。孩子接觸最多的是家長,家長的言行教育,尤其對孩子的思想行為進行肯定或否定評價,意義重大?!皼]有規矩,不成方圓”的老話,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中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強,其實這與沒有把賞識教育與挫折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很大關系。該賞識的時候不去賞識或賞識不到位,該批評的時候批評缺失或者把挫折教育等同于做做思想工作甚至體罰學生。挫折教育與打罵無緣,打罵只會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扭曲其人格,培養叛逆者與奴才。學生犯了錯誤,要批評教育,但批評應講究方式方法,道理說到他們的心坎上。即使要懲戒,也可以采取聰明的辦法,寓尊重、期待、激勵、教誨于“懲戒”之中。
教育的對象是人,而人的思想與情感是非常復雜的,這要求對學生的教育要有很強的靈活性與機動性。賞識也好,批評也罷,甚或懲戒學生,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服務。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師長教育孩子會多一份理智,多一份智慧,而教育孩子中的許多無奈、許多出格行為都有悖于這個前提,哪怕你說你的出發點是為孩子好,那也是一廂情愿,說不定有時候還會留下終身的遺憾。
摘 要:小學課程的引導教育意義很重要,作為新興課程動漫課,其引導意義更甚,尤其小學的動漫創作嘗試,能對學生的心智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動漫創作;途徑;心智能力;藝術天賦
在網絡和藝術時代的今天,動漫行業越來越受到關注,它的社會經濟、生活、藝術價值正在被不斷地挖掘。它帶動了眾多其他行業,如書刊漫畫、游戲業、玩具業等的發展,同時也順其自然地進入基礎教育的視線,并在很多小學開設課程,而動漫創作因其豐富的內涵、生動的教學模式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并且對小學生的學習、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以下是筆者對動漫,特別是其創作的意義和作用的一些看法。
一、動漫的起源和現狀
動畫起源于游戲,是科學和藝術的結晶。1906年誕生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動畫片,并隨著賽璐珞的發明,使動畫電影大規模地生產。目前,世界動畫以日本和美國為主導,在電腦技術廣泛用于社會經濟每一個角落的今天,動畫制作逐漸向電子化過渡,以美國為代表的動畫先進國家已經基本上放棄了二維動畫而轉戰三維動畫。我國動漫產業起步晚,盡管發展迅速,但仍然難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與旺盛的市場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把動漫引入校園,動漫教學逐漸進入了中小學校園。但是校園的動漫還處于萌芽期,只是對內容的了解和欣賞,深入技術的研究和具體的創作還很少,因此,中小學的動漫教學還處于探索階段。
二、小學動漫教學的主要途徑
我國的動漫教學還處于探索階段,既沒有完整的教學體系,也缺乏一定的教學資源。鑒于這種情況,小學動漫教學開展途徑也非常有限,我以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改善現在動漫的尷尬位置。
1.直接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任何一個科目的主陣地。部分地區已經頒布了相關規定,小學三年級至初中階段每周開設一節信息技術必修課,這為動漫教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重要的保障。但動漫教學和信息技術又有不同,也有的地區將美術、音樂等學科綜合為藝術課,這便成了動漫課的優勢。比如,在藝術課教學中,嘗試引入動漫,并逐漸增加其應用的比重,使動漫的元素在教學中實現從欣賞到分析、從模仿到創作的升華。
2.納入校本課程
很多地區的校本課程開展得非常豐富多彩,這為動漫課的開展提供了資源。學??梢酝ㄟ^組織活動,如組織學生聽專家講座、參觀動漫實地制作等,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規模的動漫創作小組,以推動動漫的發展。
3.課外延展
動漫教學具有靈活性和社會性,如果不走進社會,極大的局限性會令其失去學科的發展目標。因此,學??梢越Y合實際情況成立動漫制作隊、美術創作室、DV制作小組等多個與動漫有關的學生興趣隊。團隊可以由教師指導,也可以是學生自發組織管理。以定時評比和參加社會比賽,提高創作水平。
三、小學動漫創作的作用和意義
校園的動漫教學與實際的動漫創作和文化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要實現二者的接軌,動漫創作是最好的橋梁。因此,在小學動漫課程中,融入創作因素是非常必要的。針對這個問題,很多學校在課程開設中,加入了“創作”這個環節。筆者認為,這個方法極具可行性,非常值得我們借鑒。
1.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心智能力
動漫創作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興趣不僅是對某件事情的關注,一種興趣會使人體驗到情緒上的滿足。興趣還能激發一個人的生活動力,并能引導他去獲得與其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小學動漫課本身學生就非常的喜愛,創新是人類的天性,而因興趣而來的創新則是更加活力無窮,精彩非凡。
2.它能強化學生的團隊精神
動漫創作很多時候是一個集體活動,需要多人和多個不同思維模式的介入,這就涉及團隊。因此,在動漫創作的過程中,可以培養一個人的團隊精神。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溝通和協調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培養。溝通主要是通過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達到熟悉上的一致。在動漫創作中需要突發奇想,也需要習慣性思維,因此要多了解和理解溝通對象,要積極地向別人推銷自己的主張,認真地傾聽別人所提出的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和主張,才會有好的作品。
3.動漫創作的過程還能強化激勵學生,形成利益共同體
激勵可以形成人的動力,最終促進成功。在創作中,因為水平的不同,靈感的不同等原因,最后的創作結果就會不一樣,結果往往會激勵所有成員,朝著進步的方向前進。一個社會就是一個組織,兩個人的團體也是一個組織,任何組織都有自己的發展目標。吸引每一個員工都能直接參與各種治理活動,可以使全體成員貢獻勞動,服務組織。
4.創作能開發學生的藝術智能
平時人們經常說某個人有藝術細胞,也就說藝術天賦,其實每個人都有藝術的智能,只是強弱的問題,或者說開發早晚的問題。小學動漫課能很好地開發學生的藝術智能。動漫的源頭是動畫,也就是美術藝術,現在的動漫又增加了音樂等藝術因素,所以,在創作中,既能發揮學生的藝術天賦,也能激發、感染學生的藝術智能。
小學動漫創作只是很淺層的嘗試,重點不是創作出很好的作品,更在于形成學生的優異人格品質。因此,通過這個環節達到育人目標,它是很好的教育途徑。
(作者單位 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塘尾萬里學校)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始廣泛推行素質教育,以期能夠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主要是將學生的發展狀態以及水平作為評價對象,并且對學生素質的各個方面以及各個過程進行評價。小學生的素質綜合評價主要由教師、學生、家長以及同學等多方面來完成。本文主要對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進行了一番闡述,以期能夠促進學生獲得德智體美的全方位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見解
通過對小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可以將學生培養成為積極進取、誠實守信、敬業樂群、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可以使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除此之外,還可以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使得他們有更強的能力去適應社會。
一、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
(一)學生的自我評價
在學生的發展過程中,學生的自我評價起著一個基礎性的作用。學生通過自我評價可以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客觀的反省,從而能夠了解到自身的優點及缺點,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揚自己的優點,促進學生的進步。
(二)家長的評價
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家長評價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家長評價的過程中,首先,家長要與學校進行密切的溝通,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其次,在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協調家長與教師的行為,從而使得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獲得一致。最后,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家長與教師三方要加強溝通,從而創造一個和諧教育的環境。
(三)學生之間互評
通過學生之間的互評,能夠使學生真正認識自我,并學會做人、做事以及與人合作,最終獲得健康成長。由于每一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閃光點以及缺點,所以在學生之間進行互評的時候,可以讓他們相互學習對方的優點,從而促使學生向著全面的方向發展。
(四)教師的評價
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工作中,班主任是一個重要的組織者。為了保證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準確無誤,班主任要深入到學生與家長中多進行溝通與了解,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而且還要對學生的日常表現以及成績進行客觀的評價,從而能夠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
(一)作業評價
針對學生的作業,教師要給予不同的評價,從而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評價作業可以淡化學生的分數意識,從而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批改作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并且能夠清楚地了解到學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教學內容,從而幫助學生彌補學習漏洞。
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業的時候,通常會采用動態以及靈活的評價方式,這就要求教師不能把目光局限在傳統意義上的“對”和“錯”上,而應多角度地看待學生的作業。比如:對于那些學習比較努力的學生,在其作業由于某種原因而出現錯誤時,教師應該對其多加鼓勵;針對一些圖形設計的作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繪圖,雖然學生在繪圖的過程中會出現錯誤,但是教師要學會欣賞學生,發現他們的優點,給予合理的評價;對于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要著重考查學生的解題方案,并且對于學生提出的特殊的解題方案教師要給予額外表揚。教師對學生的客觀評價,能夠激發學生積極的思維,促進學生的不斷發展。
除此之外,在一、二年級的作業評價中,要取消分數制度,教師可獎勵學生小紅花并且寄予簡單的評語,從而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評價,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傳統的教學評價過于關注學生的成績,導致一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很難得到家長以及教師的認同,進而不利于他們以后的發展。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要正式學生之間的差異,要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以使得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獲得家長以及教師的贊揚。
(二)成績評價
在評價成績的時候,教師要對班里面進步比較大的學生給予重點評價;在評價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的時候,要告誡他們不要驕傲,要繼續努力;對于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繼續努力,不要灰心喪氣。通過這樣的評價可以使得班里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關注與鼓勵。除此之外,教師在寫評語的時候一定要先贊揚學生,然后再指出學生存在的不足,并且在評語的字里行間要流露出對學生的信任,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其抱有的希望。比如:教師在為一個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寫期末評語的時候,首先贊揚了該學生愛勞動、團結學生,然后再指出:“希望你在學習文化知識上能夠像愛勞動那樣積極,我相信你一定會取得驕人的成績?!边@樣的評語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夠使得學生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信心,向著一個目標不斷努力。
(三)道德品質、文明行為評價
道德品質教育主要包括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人道主義教育和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珍愛生命和保護環境的教育等。小學綜合素質評價要求學生要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團結協作。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可直接影響其事業道路的發展,擁有一個良好的道德品質,可以促進以后道路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在作業、成績評價之外,教師也要將道德品質、文明行為教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
三、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教育體制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一直在不斷變化,其中就包括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在小學實施綜合素質評價,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夠縮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通過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可以反映出教師對學生的期望,促使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實施綜合素質評價能夠促使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開始向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促進學生的成長以及進步。
【摘要】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不只是期末時的一個終結性評價,而是貫穿于學生整個發展過程。小學的素質教育除了教給學生應有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的養成教育,目的在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良好思想品質和學習品質的形成。我校始終以“以人為本”為思想,堅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踐行并完善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評價的方式更側重于關注學生的日常學習過程和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以發展性評價激勵每一個學生,注重對學生心理、認知發展水平的觀察與研究,采取切實可行的評價方法,使評價準確、公正、科學,促使每一位學生不僅在數學上有所發展,在德智體美勞等諸多方面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養成良好的習慣。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在評價中享受快樂,在進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健康成長。
【關鍵詞】評價;踐行;培養;綜合素質
一、課堂好習慣的培養,促進學生積極發展
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把對學生的評價從學期初到學期末分成落實到平時,根據需求進行不同階段或每周的及時評析,并和家長取得聯系,獲得家校合力的作用。如我班有位學生,父母工作很忙,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由于老人對孩子溺愛疏于管教,使得他身上存在很多不良習慣。在學期初定目標時,我就幫助他主要從個人良好習慣方面定好自己的目標:課前準備,帶齊書本。做到后再定:目視前方,眼睛看老師。之后還有:課上積極回答問題,按時完成作業等。讓每個需改進、鞏固的習慣更明確化,在改進中也要實時表揚,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改變時巨大的,體驗到成長的快樂。
例如:對一年級小學生的評價要求
1)、聽課習慣(5分)。
5分:坐姿端正,聽清老師指令做出正確的反應。發言積極。
4分:坐姿端正,認真傾聽。
3分:坐姿、發言、傾聽有待規范。
2)、小組合作(5分)
5分:合作有序低聲,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展示時聲音洪亮落落大方、語言表達較準確。
4分:合作有序較低,每個學生積極參與,能夠展示。
3分:合作有序、每個學生積極參與。
3)、發言習慣(5分)
5分:舉手姿勢端正、手臂平放在桌面上,五指并攏、手掌伸直,不搶答、不插話。
4分:舉手姿勢較端正、不搶答、不插話。
3分:舉手姿勢較端正、不插話。
4)、書寫習慣(5分)。
5分:身坐正、腳放平、一拳一尺又一寸。
4分:身坐正、腳放平。
3分:身坐正。
二、綜合性評價,使學生快樂成長
1.評價主體多元化,發揚學生的優點
綜合評價從教師一元化轉向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班主任、學科教師、學生本人、同伴、家長等都成為整個評價中的多元主體,改變了過去學生被動接受班主任評判的狀況。特別發揮了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學生在自評中了解了自己的優缺點,更懂得了自己的“閃光點”,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在以后的生活中會引以為驕傲,不斷強化,使它成為自己穩定的良好品質。同學互評,在同學之間產生一種良好的激勵機制,形成良好的心理環境。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找到促使自己進步的基點,找到自己的位置,使教師、家長、社會能夠全面了解學生,從多角度、全方位地評價學生,從而促進學生不斷進步。由于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放大了學生的優點,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2.評價內容的全面性,激發學生內在動力
在學業評價方面,綜合評價體系不再是單一考察學習成績的方式,涵蓋了數學中的許多品質。如計算、書寫、知識積累、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等諸多方面。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學生,注意挖掘學生身上的優點,從正面的、積極的角度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學生能愉悅地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內在的動力。
如:
1)、項目書
10分:正確率非常高,能夠及時改錯,書寫規范、工整,作業中有40次或40次以上A
9分:正確率比較高,能夠及時改錯,書寫較規范、工整,作業中有30-39次A
8分:正確率較低,在老師提醒下能夠改錯,書寫較規范,作業中有20次以上A
7分:作業中有20次以下A
2)、解決問題
10分:根據數學信息能提問題,并表述清晰完整有自己的思考,列式正確,講明理由。
9分:根據數學信息能提問題,所提問題表述清晰,列式正確。
8分:根據信息對所提問題列式正確。
7分:有良好態度,認真完成。
三、注重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生如何體會的更深刻?多動手,多參與,從實際生活中獲取數學知識,再實踐到實際生活中去,讓每個孩子在操作中經歷、體會、掌握、應用。比如我們留的數學“大作業——調查樹木”、“月球上的數學知識”、讀一本數學讀物等。在尊重學生的需要的同時,我們也要善于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層面去看待每個學生,去發現學生各自的優勢智能領域,并運用評價促進學生將其優勢智能領域的優秀品質向其他智能領域遷移。
如:
三年級過程性評價
班級______ 姓名______ 學號______ 等級______
準備:直尺、長方形紙
按照下面要求完成以下測試:
1.動手測量長方形紙的長和寬,并計算出它的周長。
長=()厘米 寬=()厘米
我是這樣計算長方形周長的:
2.在這張長方形紙上動手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并計算出正方形的周長。
邊長=()厘米
我是這樣計算正方形周長的:
3.你能計算出剩下的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嗎?請試著寫下來。
評價標準:
A. 測量數據準確,能夠全部完成三個部分的測試。
B. 測量數據準確,只能完成其中的兩項。
C. 測量數據準確,只能完成其中的一項。
D. 測量數據不準確,一項也不能完成。
相信新的評價方法可以使每個學生都能各顯其能,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歡樂,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全面發展的積極性,將學生從百分制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脫出來,使他們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情、意、行和諧統一,健康成長。
摘要:小學生數學素質評價是指有計劃、有目的地收集有關小學生在數學知識、數學技能及對數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素材,并根據這些素材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作出判斷、論證的過程,全面考查學生的數學素養,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
關鍵詞:小學生素質;評價;數學學習
學生在校的數學學習時間大部分是在課堂上,因此注重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評價是整個評價研究的重點。通過以“研究-嘗試-反思-提升”為研究模式,采用了課堂學習行為觀察和即時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力圖在嘗試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對學生的數學素質進行全面的發展性評價,從而構建評價主體互動化、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過程動態化的小學數學學習評價的運作模式,全面推進小學素質化教育進程。今天我就對小學生數學課堂評價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課堂學習行為觀察評價
課堂學習行為觀察對于教師改進自己的教學具有很好的作用,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同時,隨時運用觀察的方法了解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通過學生的學習狀態,比如聽課時投入狀態,合作交流時的認真狀態,回答思考時的思維狀態,都可以看出教師在備課和引導方面的教學能力。在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目標達成程度的差異性,還要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廣度和深度。在課堂觀察時,教師還應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映行為(包括上課走神等等),情緒變化的狀態進行分析,以此判斷學生的學習狀態。觀察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變化,在促進其發展的同時也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在課堂學習行為評價研究中我們發現課堂學習行為觀察可以為教師全面評價學生、讓家長和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通過信息反饋讓教師進一步調整教育教學行為,讓家長和學生進一步明確努力的方向,真正體現評價的激勵和發展性功能。
二、課堂即時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評價是教學活動中,對學生學習狀況的一種即時評價。在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中,注重的是“以知識為本”,重心是評價教師的教(教的設計、教的過程、教的效果),關注的是學生的學業成績,是對教師教學水平的一種評估,忽視了主體(學生)在課堂教學這一過程中學習方式、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感、學習態度和價值觀,即對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必備的基本數學素質的發展的評價,在形式上、方法上偏離“以人為本”的理念。主要表現在:(1)評價主體單一。(2)評價功能單一。(3)評價途徑單一。(4)評價內容單一。(5)評價方式單一。有效的課堂其實是在一個個或明或隱、或大或小的評價活動中展開的。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我們應該更多地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解放思想,發表他們的評價意見。而我們只需做的是在中間的總結、矯正、促進和催發作用。要充分認識評價在教學中的作用,要善于利用評價激起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高效的思考。比如說,我在上《長方體的認識》這一課中,在認識過長方體特征后準備了一個課堂實踐,從16根小棒中選出12根小棒搭制成一個長方體。具體如下表:
結果在我準備的四種袋子中,許多同學展示出來都是1號袋搭制成功,其他都說不可以。教師:“不少同學搭制的長方體長寬高長度分明,的確不錯,了不起!”進而,教師說:“如果你是一個設計師,經理要你設計一個只有長寬相等的長方體,作為對你設計能力的考查,你能用這些袋中的小棒搭成嗎?好好研究一下1號袋和3號袋?!保ㄒl學生繼續評價)
評析:巡視課堂,學生都在討論長方體的特征,對1號袋和3號袋進行搭制。但在評價前,學生多以1號袋,顏色相同的小棒為一組棱搭制為主。展示作品大都正確無誤,但教師用“如果你是一個設計師,經理要你設計一個只有長寬相等的長方體,作為對你設計能力的考查,你能用這些袋中的小棒搭成嗎?好好研究一下1號袋和3號袋”對評價進行指引。
在現在的教材中,設計了許多自主性很強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解答,我們在引導學生評價自己提出的問題時,不能簡單以“他提的問題對不對”,應該對思維有深度的提問予以充分的肯定。用適當的評價激勵學生進行高效的思考,才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數學素質。在數學的學習和思考過程中,才能逐漸形成和發展學生的“數學化”思維意識,有了“數學化”的觀察、更好地提高了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一種綜合素質,包括數學問題意識、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評價反思能力、數學心理素質、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方面。
評價“不在于證明,而在于改進”,正因為如此,當我們在實施教學環節的每一處時都應該充分發揮評價的魅力,在欣賞學生大膽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都應該充滿著關愛、包容和鼓勵。當學生享受數學學習的快樂,獲得更大價值的生命超越,我們的價值才會得到最大的體現。
摘要: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根據一定的目標,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及手段,對學生做出符合其特征的,有積極作用的判斷。但在實踐中發現現有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了解決的建議。
關鍵字:小學教育 綜合素質評價 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根據一定的目標,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及手段,對學生做出符合其特征的,有積極作用的判斷。作為一名從事小學英語教育的教師,如何從現代教育理論的基礎出發,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從評價觀念上真正的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注重評價過程與學生的心理認知發展水平相符,對其心理變化進行實時的觀察與研究。
一、綜合素質評價對小學生成長的意義
對學生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是小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能夠反映出學生的實時學習狀態
學生在校的主要任務就是進行學習,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心理成長歷程。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態也能夠在評價中有所體現,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實時的指導與干預,讓學生向著健康的方向成長與發展。
(二)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困難,有利于教學環節的改進
綜合素質評價不應只體現在學期末的一項教學材料的整理上,它是學生在校成長狀態的全現掌握,教師應及時的進行了解,那么,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教師應對這些困難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的挖掘,查看這些原因由何而起,涉及到自身教學中的哪一個教學環節,針對教學環節及教學效果進行改進。
(三)全面掌握學習的整體過程,幫助學生發現自身存在的優缺點
讓學生對自已在學校中的狀況進行記錄,教師根據這些記錄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是教師了解學生的另一個途徑。
(四)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積極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小學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習態度、學習行為形成的關鍵時期。綜合素質評價為教師給予學生更加有意義的指導提供了方法與途徑。綜合素質評價表面上反應的大多是學生學習方面的問題,但是,其中暗含學生對待學習態度與觀念,還涵蓋著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對于學生將來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五)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
小學生一入學,對于周圍的一切還處于萌懂的狀態,那么,教師給予他們的評價,則是從關愛的角度出發,從指導的角度出發,成熟的、公正的評價。讓學生更全面的認識自我,能夠發現自已身上存在的優點,能夠樹立自信,健康成長。
二、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踐存在的問題
(一)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目標不明確
小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最終目標是什么,我們為什么要對小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一些教師只是停留在學校讓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如何做才能適當、合理都沒有認真的思考,一些教師無論怎樣強這調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他也不以為然,依然只抓學習成績,其他一切工作靠后站。對于綜合素質評價這項工作,很多教師就存在不能正確的認識到這項工作的意義與目標的情況,這種狀況是十分不利于工作的開展的。
(二)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方法流于形式
根據教育部對小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指示,很多學校推出了切實可行的辦法?;驗閷W生建立成長記錄檔案,或是讓學生建立成長記錄冊,讓學生記錄下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讓教師通過這些材料能夠了解學生的內心,再針對具體的情況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有更好的發展。
(三)缺少健全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對學生的成長狀況如何進行綜合素質的評價,這個綜合評價工作中一項重要內容。這就需要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
三、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踐存在問題的建議
(一)要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綜合素質評價的終極目標
現代教育理論及心理學指出:人的智能發展是多元化的,知識的獲取是通過與其環境的相互作用而獲得的信息形成的?;谶@一理論,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從不同的層面與側面來看待學生,善于發現學生在不同領域存在的優點與長處。
(二)制定綜合評價管理制度
綜合評價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保證這項工作有意義、有實效開展的保證。學生對學生“成長記錄冊”的添寫要能反映學生客觀的成長過程,并以些作為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依據。
(三)完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綜合素質評價應從德、智、體、美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培養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健壯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健康的審美情趣。在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面所達到的綜合素質水平。
教育評價制度被列為素質教育的關鍵,可見其地位十分重要,教師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是學校管理的基本環節,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對小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也應該是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組成部分。教學評價應從現代教育的特點出發,發揮課堂教學評價“以評價促教學,以評價促發展”的功能。教師應從多角度來評價、觀察、接納、賞識學生,發現并發展學生的潛能。而這正是新課程學生評價所倡導的改革方向,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力求評價內容的多元化,評價標準的人本化,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評價實施的過程化,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為學生展示自我、張揚個性搭建平臺。更好地通過課堂教學評價來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促進和提高教育和教學的質量,我們學校課題組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做了大膽探索與嘗試。
一、親近評價
學生評價方式的改變,首先就是要對評價觀和評價方法進行改革,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研究立足服務于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從小學生渴望被關注和表揚的心理特點出發,讓教師的愛體現在一個個可感知的動作、語言上,讓學生生活在愛和希望之中,這樣才能保持學生和種興趣的持續增長和良好品格的逐步形成。評價過程本身就是對人的具體關注,說必須要加強情感滲透,成為師生彼此親近的中間地帶。讓學生親近評價,就是讓學生從情感上喜歡評價,行為上主動進入評價的過程,又能積極地運用評價的結果完善自我。?我們首先從學生的情感需要出發,改變評價語言的角度,自覺將自己作為學生成長中的引導者,朋友,因人而異,體現明顯的個性特征。形成指導性評語、談心性評語、激勵性評語。
二、開放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呈現出開放性特征。1、目標的發展性。?我們實施的學業評價是以實現全體學生全面生動發展為目的,結合學生特定的年齡,認知水平和生活環境確定相應的目標。目標是階段性的,發展性的,按照人的需求理論,個體的目標在實現過程中,我們針對不同時期,不同的起點,不同的環境,作出相應的調整,或提升,或降低。每一次的目標調整必定是使目標更貼近人的最近發展區,向著更有利于人的發展水平接近,這種不斷矯正的過程,正是推動人持續發展的最佳原動力,是人持續發展的內在增長點。 實驗教師在工作中探索中形成了若干操作方法:如心靈溝通法:用一個眼神傳遞一份關懷,一個勾手,許下一個約定,一次耳語,激起一份信心,一個微笑,給予一種鼓舞。2、主體的多元性。傳統的教學評價中,教師作為評價的主體,學生處于評價的客體位置,使評價成為教師制約學生的法寶,這種評價主體的單一性,嚴重影響到了評價結果的合理性。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主體是教育活動的直接負責人,主要包括學習者本人、教師和家長。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探索形成“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教育評價者”的格局,突破了評價局限在學校內的傳統做法,探索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評價小組參與的機制。學生對自己學習情況作出評價,使學生關心自己的行為與評價結果之間的相應關系,起到了導向和制約學生行為的作用,也讓學生明確了評價是學習生活中的重要環節,自己是評價的主體。3、過程的開放性。學習的意義不在于最終獲取了什么,而在于學習過程中投入以及能力的增長,因而在課堂教學和作業評價中,我們淡化了終端評價,而強化了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在評價過程中不斷向新的目標邁進,以達到激勵的最佳效果。通過修正完善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學生明白什么樣的學習生活是有利于自身發展,教師明白什么樣的教育方式學生樂于接受,能促其主動探究,家長明白,在構建學習型家庭中,家長要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以身示范,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學生、教師、家長全面參與評價過程中,各司其職,真實記錄學生時間段內的表現,不僅把握了達標要求,學生也有了前進的目標,也讓教師、家長能結合學生發展要求為其搭建發展平臺,進行有個體針對性的指導和教育。這種過程的開放性,充分以學生為本,使之有較多接受評價的機會,能預設目標,自我評價,生生互評,了解自我,發現他人,公開記錄過程,并及時反饋評價結果,開放評價的各個環節,揚長避短,體驗成就感,獲得機會,增強自信,從而愉快地面向未來。
三、學會評價
在評價過程中,人人都可以成為評價者,人人也可以成為評價者。從理論上講,評價是一種綜合能力,只有學會評價,才能參與評價。在培養學生評價能力的過程中,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評價能力,有意識地讓其在評價中學會評價,在實驗中形成交互性評價的方式,師生、生生互動,實現教學相長。例如我們學校在雙自主四環節教學中。1、在交互中學會評價。這種評價形式,旨在讓學生主動提前介入教學,在即時評價中,指導學生學會評價,鼓勵學生在評價中發展能力,提高興趣。我們的做法就是借助教師示范性評價,吸引學生產生對評價的興趣,領會評價原則和基本方法,然后主動參與評價;在集體教學活動中,通過學生間充分的學習交流,相互啟發,逐漸形成學生自主學習和參與評價的能力;通過獨立性的自我評價,讓學生在自我評價和自我矯正中,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使評價成為個人學習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課堂教學涌動師生雙方智慧的激情。2、在評價中學會評價。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創造條件讓學生形成初步正確的評判標準,先從評價他人入手,在活動過程中,誘發學生觀察分析他人的意識和愿望,引導評價同伴,學會發現他人,從而完善自己。在評價過程中,學生們不僅有意識地開展自評、互評,而且逐漸學會評價老師,形成了不唯書,不唯上的膽識,也引發了對家長的評價,實現小手牽大手,共同進步的格局。學生在評價中學會評價的實踐活動,使評價活動成為一種機制,成為推進學業進步的重要載體,學生在評價中既增長了能力,又加快了自身的發展,實現了學習與能力發展的同步推進。
根據新課改實驗工作的實踐經驗,不難看出評價問題成為了影響課改實驗發展的重要因素。尤其綜合素質評價更是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整體考察,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要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興趣與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教師在教育教學的整體過程要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并及時給予積極評價,發揮學生多方面潛能,幫助學生悅納自己、擁有自信;以自評為基礎,應用先進的評價方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科學的合理的評價。
對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科學體系的研究關系到所有孩子的未來和整個民族的發展,只有加強對課程實施的監督,調控,才能有效地確保課程的實施與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之間保持一致,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理想課程在走向現實課程時產生最小的衰減和落差,確保課程改革走向成功.在“十一五”期間我們參加了遼寧省科研規劃處的課題研究:《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科學體系研究》。為了促進改革工作的快速發展,我們運用了科學的評價方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展多方面的潛能。我校從科研課題上看我們選擇的似乎大了一些,從評價體系上研究是一個宏觀的探究,可從我們學校近幾年來對新課程改革的參與所獲得的經驗和成績來看我們的此項課題的研究還是有著一定實施的條件的。因為我們在十五期間就從教研活動中以“構建語文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題對評價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探討并以語文學科評價為重點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推廣。在十一五期間我們就將以語文學科為切入點帶動其它學科進行全方位的評價改革,形成一個系統的評價體系。從而達到了以科研促進教研的目的,并大大推動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段的提高。
一、研究范方法及途徑
本課題的研究對象是全校學生。教師通過新課程的理念與駕馭課程的能力, 從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素質教育的宗旨出發,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 即教師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科學的系統的正確的評價。根據我校所承擔的生活實踐領域中相應的教學內容,全學科及低、中、高年段進行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研究。查找國內外有關教學評價的相關資料文獻,為課題提供理論基礎。各學科利用課堂途徑根據學生素養發展的細化評價內容 、方法 、量化標準、 途徑、 策略。并且學生綜合素質形成與發展。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達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潛能全面提高。
建立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校長任組長,教學主任任副組長,年級組長、教師代表參加。3、建立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小組。因此由班主任和部分科任教師組成。任課教師必須由給本班授課一年以上,并對學生有充分了解,具有良好的師德和較強責任心,學校領導小組認可,學生投票贊同的老師參加。其主要工作職責是:①幫助指導學生收集、整理關鍵性材料和數據;②分析概括材料;③陳述事實依據,給學生撰寫綜合性評語;④組織學生自評、互評;⑤具體開展班級評價工作,并負責填寫相關資料、表冊。⑥按規定要求整理完善學生檔案,裝入成長紀錄袋。
二、研究的過程及措施
(一)重視科研教師的科研素養
對實驗教師本身提出的要求:至少閱讀一本教育理論專著。每個課題組成員撰寫并 4個教科研教案,每個月寫一篇自學筆記和反思記錄。每個課題組至少設一堂教科研公開課,活動結束后由教務處組織有關學年組和課題組及其研討,分析,總結,并計劃安排下一段工作。每學期每位教師必須撰寫一篇教科研論文,必須撰寫一篇教科研工作總結和一個案例。對實驗教師實驗過程的要求:要有實驗班和對比班。要對兩班的學生現狀進行了解和分析。要有兩個班的實驗過程性的資料匯編和分析材料。要有具體實施評價的評價表或評價手冊。要對前測卷子和實驗中期卷子及以后的卷子與對比班進行過程性的對比和分析及資料的匯編。隨時總結和不斷完善或調整評價手段和方法。對實驗教師運用評價手段教學的要求:不能刻意追求評價的數量要追求其精和藝。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評價語言或方法不能一視同仁。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學科運用不同的評價手段。評價要和教育相結合不能單純的因為運用鼓勵就是好的教育方法要因人而異。總之,要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和教育目的。
(二)注重科研教師的評價手段
1、注重日常學習,關注點滴變化,及時給予評價2、通過成長記錄袋來關注學生發展的過程3、將日常評價、階段評價與期末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4、注重學科特點,采取分項考試,分散考試的方法。
(三)關注學生發展,,把握學科特點實行評價改革
1、重視學生發展,淡化甄別與選拔,實現評價功能的轉化評價學生的學業水平是從多方面多渠道進行的,平分標準也是以優、良、合格作為等級。也可將學生平時最為成功的“作業”記錄下來,作為評定音樂成績的依據。音樂成績以平時為主,期末為輔,既要結果,也要注重過程,以減輕學生期末的課業負擔與心理壓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2、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教師實施因材施教的直接評價。注重課堂教學,實行實驗班與對比班對比的制度,利用各種手段、方法對學生進行學科評價。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通過課堂實踐的反復檢驗與反思,初步形成了小學生課堂評價標準。 實驗班與對比班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對比表、實驗班與對比班學生課堂表現及教學效果對比表、實驗班與對比班學生的成績對比表、課堂綜合評價互評、自評表(五、六年級)
3、強調質性評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現評價的多元化
經過幾年來的實驗過程可以清楚的發現,我們已經從過分強調量化逐漸轉向關注質的分析與把握。對于教育而言,量化的評價把復雜的教育現象簡單化了或只是評價了簡單的教育現象,事實往往丟失了教育中最有意義、最根本的內容,而質性評價的方法則有全面、深入、真實再現評價對象的特點和發展趨勢的優點。因此我們在評價的方法上除了紙筆測試以為,還包括平時的課堂行為記錄、項目調查、書面報告、作業等開放性的方法。特別是在數學、美術、科學、音樂學科中采用了“成長記錄袋”。而每科的記錄袋里都裝有學科評價表。
【摘要】 傳統的學生評價是一種功利性評價,由此造成評價內容片面,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損傷學生心理健康,忽視動態過程性的的評價,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得不到保障。隨著新課的全面深入,人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更新,要求對學生的評價是個性的、發展性的、多元化的,能真實反映學生的智力、技能、品德等發展水平的綜合性評價,能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誠摯幫助,以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為最終目的評價.
【關鍵詞】 發展性 綜合性 身心健康 評價
素質教育的發展需要有新的評價機制產生。我認為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不只是關心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不只是關心學生能否在各類大賽中拿名次,獲大獎,還要關心學生心理健康和做人的素質,因此,給學生制定預期的目標,既要有利于讓教師進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又要有助于教師及時向學生提供本身發展迫切需要的“營養”。而此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勢在必行。
一、評價內容的個性化
綜合素質評價目標體系的建立使評價指標明朗化了,但這只是針對全體學生的共性要求。由于不同年段的學生會有不同程度的發展要求,即使是相同年齡段的每個學生在相同領域發展依然存在水平差異,因此,評價實施過程中既要注重對學生的統一要求,達到基礎教育培養目標,還要關注學生年齡段的差異和同年齡段內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要為學生有個性、有特色的發展預留一定空間。于是,還必須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分解,按照低、中、高螺旋上升的原則科學擬訂出不同年段的評價內容,具體實施中還要特別重視每個學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發展,兼顧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發展起點,要注重引導學生在分塊評價標準下通過“協商”擬定出自己的發展目標,即使是同一條內容,也允許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水平要求,以促進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實實在在發展。如:“按時完成作業,學會自我檢查”這一指標, A同學目標允許是“堅持仔細檢查、爭取一周作業全對”,B同學目標允許是“學會自我檢查、爭取連續三次全對”;又如“積極舉手發言”這一指標,A同學可能目標是“爭取每天發言”,B同學可能目標是“爭取每節課發言”。總之,承認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個性差異,允許其以不同的發展速度,充分關注學生個體在評價中的最近發展需求和發展的現實條件,才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逐步提高。
二、評價標準的具體化
《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價內容涵蓋了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六個方面,每一個方面又涉及到一些具體領域,如“道德品質”指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維護公物、關心集體、保護環境諸方面。顯然,這只是給我們劃定了一個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即綜合素質評價內容的基本范圍,然而要通過評價將這些豐富的發展內容轉換為學生的個體素質,還必須構建具體的評價目標體系作導向。
我們可以將“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兩方面合并為“品德習慣”,這樣,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目標體系可從品德習慣、學習能力、合作交往、強身健體、審美表現五個緯度來建構,這五個緯度又可根據其涉及領域分為若干要素,每個要素應再列舉出若干關鍵表現,如:低年段的“誠實守信”,可將其具體描述為:不說謊話,有錯就改;認真完成作業,不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及時歸還。盡量讓評價指標顯性化,根據這些指標對學生進行逐項評定,就能避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空洞和流于形式,引領教師全面關注學生日常發展狀態,引導學生自覺地將評價與日常行為表現聯系起來。
三、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評價內容涵蓋了學生學習、生活的多個方面,于是,班主任不應該擁有唯一的評判權,學生本人、同伴、家長、班主任、學科教師等都應該成為整個評價中的多元主體,要努力改變過去學生被動接受班主任評判的狀況,特別要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的制定,讓學生在評價資料的收集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通過“協商”達成評價結論,評價應是教師、學生和家長多方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根據不同的評價指標,不同的主體可以擁有各自的評價權。如生活方式中的“早睡早起、作息有規律”就應由家長為評價主體,而“樂于交流”中的“能和同學友好相處、能和小伙伴說心里話”則由同伴為評價主體。
四、評價實施的動態化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涵蓋了多項具體內容,如果把諸多評價內容的實施集中于某一固定時間,顯然不太現實,既繁瑣也不科學。因此,我們不妨將這些內容采取各取所需、分解達標的方式進行評價??梢韵纫龑W生在自評的基礎上梳理出階段發展總目標,再根據階段發展總目標擬訂出達標計劃來逐項達標。只不過應考慮到小學生年齡小,對于已達到的素質發展目標有可能因反復成為新的目標,這樣,在具體實施時要注意與學科素質評價一樣,把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把階段性達標認定和終結性考查認定結合起來,要注重收集反映學生階段性達標成果,建立學生成長檔案。也就是說,綜合素質評價不再只是期末時的一個環節,它必須貫穿于學生整個發展過程,從學期初的初評定目標,到階段小目標的確立與評價、學期中的成長足跡展示、學期末的最終形成等級,要定期給學生進行回顧與反思的空間,時刻激勵學生自省、自律,避免學生只著眼階段達標的短期效應現象,更立足于學生的長足發展,確保評價結果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是一個較大工程,它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不斷摸索、反思和改進,愿我們的綜合素質評價改革能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泵。
摘 要: 營造有利于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語言教學環境,構建生機勃勃的語文課堂,為每個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提高奠定基礎。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應該科學合理地創設良好的文化情境,增加師生間對等交流學習的機會,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增強探索新知識的勇氣,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加強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教學實踐 綜合素質 語言環境
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寬松學習環境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寬松的生活學習環境至關重要。正確理解教師知識傳授的接收效果和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培養的相互促進關系。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情緒,激發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強化小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和記憶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發展過程中,有關教育專家指出,構建現代師生關系的核心要求是學生與老師平等。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們豐富想象力和勇于創新的最佳階段,是喚起創新意識的最佳時期,語言方面創造力的啟發和培養,指的是為小學生創設能夠即時被鼓勵,有效促進孩子們的形象思維的發展,構建良好人文環境與和諧課堂教學氣氛,有利于挖掘學生富于創造性的語言表達智慧,打破傳統教育教學影響模式下的教師完全給予。學生只有認真聽課、被動接受,才能進一步有效提高語言學習能力。語文課堂教學最關鍵的問題是在語言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激發孩子們學習語言的興趣,教師要根據自身的文化修養充分發揮教材中文學語言的魅力,從心靈深處感化每一位學生。教師要實事求是,根據教學大綱和孩子們掌握語言的實際情況進行語文課堂教學設計,這樣才能教得實,學得更實。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建構良好的學習氛圍,有了具有人文情境化的和諧課堂教學氛圍,孩子們就能夠很好地發揮聰明才智。小學生有自己的權利、尊嚴、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這主要體現在教學氛圍的構建方面。
二、改革傳統教學模式,促進自主學習發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立足實際情況,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和固定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變被動的認真聽講為師生教學互動。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的一個弊端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啟發和引導。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是教師在小學生面前像說書人那樣無休止地講解,同時要求學生安靜地認真聽講,只是知識性傳授方式,只局限于機械記憶和正確識記知識點,字、詞、句的含義和用法幾乎都有固定模式。當前小學語文教師普遍反映,小學生幾乎在語言運用方面都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造成語文教學效益長期難以提升。主要是因為不注重變換方式對孩子們進行啟發和引導,每次語文課程教學實踐,只是教了一些孩子們應該學的東西,孩子們在這一教學活動中究竟得到了什么啟發,教師自己心里是未知數。雖然有的教師為了激發孩子的興趣,搞一些知識互動等創新方法,但教師根本不思考所選的內容是否適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盡管語言活動離不開改編和仿編,以故事輔助教學無疑使學生的語言思維得到一定發展,但收效不是太理想。通過近年來的小學語文教學創新與實踐探索,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小學生語文能力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定要拋棄概念化的理念,不能機械地灌注知識要點,應該創設相應的文化情境,讓小學生在積極互動教學過程中,主動地接受知識。過去一些教師在語言教學中只停留在對學生審美情趣的表象感知,沒有從孩子們已有的經驗出發,有效引導、激發學生的情感動因,促使他們感受、領悟生活中語言的美感力量,而是教師把自己認為較好的“字、詞、句”,憑主觀意識強行地“注入”學生的頭腦。往往是老師覺得其中某一句很優美,就命令孩子們學習。其次是教師對教材的核心內容理解不透徹,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只注意到教材表層所敘述的事件、描述的詞句,很少考慮教材自身字里行間蘊藏的深刻價值,只知道必須是這樣而不能解釋“為什么是這樣的”,很難挖掘出教材傳遞給孩子們的“如何觀察事物”、“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技能。由于對小學語文教材的鉆研不透徹,把握不好核心內容的主線,自然無法理想地啟發和引導學生較好地開發智力,促進他們綜合素養的發展。
三、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實施教師科學評價
學生語文課的成績相對于其他學科見效慢,是長效性和連續性的教學成果的體現,傳統的語文學科教學效能相對于其他學科不明顯,教師要有清醒的認識和良好的心理準備。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良好效果需要通過創新發展的教學行為體現,包括語言教學實踐活動,課堂教學語言、有效學法的指導和教學效果檢測反饋等,這一切都需要營造充滿人文情趣的課堂教學環境。心理學研究表明:現代師生關系的核心要求是學生與老師平等,尤其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才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實效,讓語文教學成為孩子們今后成長和發展的堅實基礎。與此同時,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正確評價應該更加關注實際效果,評價標準應該以素質教育為基本目標,主要考慮教師能否有效引導學生開拓創新思維,看教師能否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更加關注小學生的語言自主表達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強化,看每一個班級的整體教育教學管理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探索創造性的語言教學實踐活動,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實效而不斷努力。大量事實證明,教師對小學生所作的評語,尤其是在課堂上當眾作的評價語言會對小學生的終身發展產生影響,教師一定要慎重對待。教師必須在觀念上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勢,不要以為面對的是小學生,就隨便批評,不注意話語的準確性,不講求評價的科學性,必然會極大地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高效發展的關鍵是要在傳統教育教學經驗基礎上進行有效的創新與探索,創新需要探索精神,更需要文化氛圍和良好環境的支持。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改革傳統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小學生探求新知識的興趣,讓他們由被動教變為主動學,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積極探索,提高教學實效,為加強素質教育、培養有用人才奠定文化基礎。
摘 要: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基礎就是德育,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在育人過程起著導向和保證作用。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德育工作的諸要素在學生的各個階段實現有機結合,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開展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導向功能表現在可以指導學校德育工作,也可以指導學生的思想行為朝著社會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診斷功能表現在它可以鑒別學生思想、行為的優劣,讓學生不時了解自身的優缺點促進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幫助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
關鍵詞:德育;素質評價;原則
在經濟日益發展和科技快速進步的今天,社會對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僅是時代的需要,更是形勢的需要,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在育人過程起著導向和保證作用。我在落實德育序列化教育,構建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1、目的及意義
1.1開展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環節。目的在于構建和完善學校德育目標體系。并為全面了解和檢驗學校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更好地組織開展德育序列化工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了科學的管理方法。
1.2開展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具有導向動能和珍斷功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導向功能表現在可以指導學校德育工作,也可以指導學生的思想行為朝著社會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診斷功能表現在它可以鑒別學生思想、行為的優劣,讓學生不時了解自身的優缺點促進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幫助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
1.3開展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為進一步檢驗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教育學生提供科學的依據。
2、綜合素質評價制定的依據
2.1理論依據
人的個體心理主要有兩個方面,即“需要”和“激勵”,“需要”是馬斯洛的學說,共有五個方面,“激勵”有兩種:一是行為激勵,二是認和激勵,我的依據是美國赫茨格的狹義激勵論。激勵分三個方面:目標激勵、榜樣激勵、感情激勵。感情激勵是在特定的環境下,創造一種氣氛,使人情感及內心世界變化,這個綜合素質評價就是遵循這三個方面制定的。
2.2內容依據
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主要依據中學生德育課程標準、中小學生守則和規范及相關內容進行制定的。
3、遵循原則
3.1以人為本的原則。
3.2科學性的原則。
3.3導向性原則。
3.4學校、家庭齊抓共管原則。
3.5自評和他評相結合的原則。
3.6語言激勵與量化考核相結合的原則。
4、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
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分五個方面:社會公德、文明禮貌、學習習慣、個性心理和遵紀守法,五個方面共24項,內容分年級體現了科學性、層次性和連續性,評價手冊除了學生自評互評以外,還有家長助評。體現了學校、家庭共同教育學生的思想。
5、實踐與探索
在教學資料上,我看到了襄樊市樊城區教委選了三所代表性的學校進行試驗,一所是松鶴小學、一所是牛首鎮竹條一中、一所是樊城區最好的中學三十五中。從試驗到現在將近兩年的時間,而這次試驗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松鶴小學,兩周一次小班會,班會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由小組長主持,學生首先自評,然后學生互評,現量化,每次班會老師訂出一個主題。竹條一中每次評價后評選出進步最快的學生然后把對學生的評價反饋給家長,三十五中評價出星級學生(分五種一、學習進步最快,二、品德進步最好,三、是最有創意,四、勞動最積極分子,五、綜合素質最優。)實施評價方案后,他們不僅認真的做自我批評而且認真的幫助別人。這為他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6、一些感受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政策,是全面反映中小學生的發展狀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重要依據。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開展,將極大提高學生的公民道德素質,提高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能力,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探究能力,提升運動與健康品位,審美與表現能力!
7、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與實施
素質教育是立足于人的生命整體,面向不同的有差異的學生,開發人的多種潛能,要堅持綜合的、全面的、經常的評價。
7.1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基本內容
我認為把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內容確定為學生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并與學科學習目標分離,最后確定“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審美與表現、研究性學習能力和運動與健康”6個維度,“文明禮貌、自尊自信、團隊精神、審美情趣、良好體質”等18個要素。
7.1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
學生和教師是綜合素質評價的主體,除研究性學習能力外,每項均進行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
8、綜合素質評價的意義
綜合素質評價能否扎實有效開展,關鍵在于對其價值的認識,我認為綜合素質評價的價值不僅僅局限于學生的畢業與開學,而在于它能促進學生發展,促進教師發展,促進學校辦學水平的提高,應追求“高附加值”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8.1綜合素質評價能深化辦學理念,形成穩定和諧的評價文化
8.2綜合素質評價促進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校本課程的有機結合,使評價的價值進一步得以延伸。
8.3綜合素質評價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人格與學力基礎
9、綜合素質評價的深化思考
綜合素質評價伴隨新課程改革而產生,它也必將隨著新課程的不斷完善而完善,經歷幾年的綜合素質評價,看到了評價改革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導向作用,顯現了評價改革對課程改革的支撐作用和對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助推力,也引發了我對綜合素質評價的進一步思考。
9.1尋找綜合素質評價價值的平衡,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育”“許”統一
9.2探索綜合素質評價觸角的延伸,構建綜合素質評價的系統工程
9.3走出綜合素質評價的兩難境地,促進評價過程與結果的統一
目前,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在學生的畢業和升學中要么“硬掛鉤”,要么“軟掛鉤”,“硬掛鉤”導致評價仍然是選拔適合教育的學生的工具,為高一級學校選拔服務,不如不改;“軟掛鉤”導致走過場,起不到評價與考試導向素質教育的作用。如何走出這種兩難境地,必須建立健全和完善綜合素質評價的保障機制和結果運用的執行體系。一是學校要樹立正確的評價考核觀念;二是要建立教師和學生參加綜合素質評價的培訓機制,實現公平、公正;三是要加強社會輿論導向和宣傳工作,促進家庭和社會評價觀念的轉變,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營造良好氛圍;四是要建立責任追究與處罰制度,完善學生申訴制度,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合理利用評價結果。
【摘 要】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與教育質量監測在其提出背景、核心目標、核心內容等諸多方面存在相同之處,且實踐表明,找準二者的結合點便可促成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與教育質量監測的有效融合。我們期望借此能夠切實發揮二者的引領與導向作用,從而促進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關鍵詞】人力資本理論 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推進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推進,綜合素質評價在引領學生全面發展、優化學校整體工作、促進人才培養方式轉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但縱觀近年來我國各地綜合素質評價的開展情況便不難發現,除個別地區走在前列外,大多數探索者依然對如何推進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感到困惑與茫然。
為切實發揮綜合素質評價的導向作用,不少地區都嘗試著將評價結果與學生的畢業或升學聯系起來。他們認為,如果評價結果不影響學生的畢業或升學,就很難引起學校、教師、學生及學生家長的足夠重視,使綜合素質評價淪為“花架子”。但另一方面,在評價的客觀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保證,相關制度也遠不夠健全的情況下,盲目將綜合素質評價結果與學生的畢業或升學“掛鉤”,又很容易受到人們的質疑,甚至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當然,我們不能一直糾結于要不要“掛鉤”、是“軟掛鉤”還是“硬掛鉤”等問題,而應該從其他角度來探索新的推進策略。
2007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在北京成立。隨后,各省、市、區也紛紛成立了相關的評測機構。2010年,沈陽市教育研究院教育評價與質量監測中心成立。隨著具體工作的逐年開展,我們驚喜地發現,教育質量監測與綜合素質評價存在諸多異曲同工之處,二者的有效融合無疑有助于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開展與推進。
一、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與教育質量監測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它們都是為了克服“唯成績論”而提出的。20世紀末期,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趨勢愈演愈烈,應試教育帶給廣大中小學生的不良影響日漸凸顯。在這一背景下,素質教育的概念應運而生,綜合素質評價也隨之進入人們的視野。同時,由于缺乏全面、科學的教育監測與評估,我國基礎教育領域又長期存在著單純以中高考成績來衡量地方“教育政績”的傾向,那些原本只能承擔選拔性功能的高利害考試被異化為當地教育質量的“晴雨表”,嚴重影響了基礎教育的健康發展。因此,近年來我國非常重視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期望借此能夠正確、宏觀地把握全國中小學生的教育質量狀況。
其次,它們都是以“診斷指導促發展”為核心目標的。在人力資本理論視角下,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就是要客觀地診斷出中小學生在學術能力及非學術能力方面的發展情況,了解其優勢與不足,并通過有針對性地幫助和指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其核心價值取向在于引導、促發展。而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也是以獲取數據信息,對教育教學現狀作出診斷,進而提供改進策略和決策依據為目的的。
另外,它們都以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核心內容。盡管我國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綜合素質評價內容略有差異,但近年來,人們大多以《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為依據,來展開各自的研究與實踐。通知規定,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的評價體系應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學科學習,即考查學生是否達到各學科課程標準所列出的學習目標;二是基礎性發展,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六大維度。而據報道,“中國近幾年積極加強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監測的內容包括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公民素養、身體和心理健康水平、學業水平和學習素養、藝術素養等六個方面,這不同于常規的學業成績考試,監測的是學生全面素質狀況?!倍叩膬热菀恢滦钥梢娨话摺B杂胁煌氖?,除學生綜合素質這一核心內容外,教育質量監測還涉及其相關影響因素。
當然,教育質量監測與綜合素質評價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主要體現在二者現階段的操作方式上。據了解,目前我國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大多以檔案袋或評分表為工具,通過學生、同伴、家長、教師打分或寫評語來得到評價結果;而教育質量監測大多以試題、問卷或量表為工具,通過施測收集數據和分析數據來獲得監測結果。因此,加強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與教育質量監測的融合,找準二者的結合點很是關鍵。
二、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與教育質量監測融合的實踐探索
盡管綜合素質評價與教育質量監測具有融合的可行性,但在現有的評測技術條件下,能實現二者有效融合的切入點卻是有限的。所以,我們今年的嘗試并不求全責備,而是從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核心要素中,選取了一些可以通過試題或量表來測量的維度進行監測。例如,作為學生綜合素質重要組成部分的“創新能力”,主要包含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及創新活動三方面內容。心理學研究已表明:在創新能力的各組成部分中,創新思維是核心;而與創新思維關系最為密切的,當屬發散思維?;谶@種“由宏觀到具體”的思路,我們選擇了創新能力中的幾個“點”,借鑒威廉斯創造力傾向量表及發散性思維測驗的部分內容,來設計本次監測中有關綜合素質的某些問題。雖然最終得到的數據無法全面反映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但無疑可以傳遞出這樣一種信號:綜合素質評價即便不與學生的畢業或升學“掛鉤”,它也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將愈發受到重視;教育質量監測不同于傳統的學科考試,它所關注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
可見,加強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與教育質量監測的融合,不僅有利于二者引領與導向作用的切實發揮,同時也有利于兩項工作的深度推進。因為評價離不開客觀的監測數據做支撐,監測也需要科學的評價框架做指引。
摘 要 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不僅能夠從學生的思想品德、知識技能、體質、社會適應能力、勞動技能等各個方面的實際發展水平和可教育性進行判斷還能深化素質教育,推進新課程改革,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對教育教學、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 構建;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新課程理念下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對學生各種潛能的辨認、開發和激勵,關注每一個學生“閃光點”,評價內容應力求多元化,評價方式趨于多維化;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從學生的思想品德、知識技能、體質、社會適應能力、勞動技能等各個方面的實際發展水平和可教育性進行判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是新課程改革的有機整體,是對學生素質的全面反映,也是新課程改革的最大亮點,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
一、構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重要意義
1.構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以實踐中激發學生的潛能為途徑,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的系統工程。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既能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的學業成績,又能發掘和促進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既評價學生在自身發展中的需求,又有助于促進學生認識自我勇氣和自信。綜合素質評價在客觀評價學生對知識、技能的運用的同時,又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新課程增設了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等課程,全面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為此,在實踐活動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準確、多元的評價能助學生在活動中正確認識自我、實現自我、完善自我,使學生的素質獲得全方位的提升,既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又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構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是教師業務提升的需要
傳統評價惟分數論,使教師的培養思路總以考試為指揮棒,忽視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和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要求教師根據學生身心特點,以新課程背景下的人才觀、質量觀為指導,以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人本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發展性評價理論等現代教育理念作為評價的理論基礎,多角度的審視學生,注重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從根本上改變了教師的評價觀念,進一步促進了教育發展和人的發展相統一的價值取向,強調通過教育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創造能力和生存能力,加深了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促進教師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變,運用評價的診斷功能,通過反饋信息,不變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體系既重視人才的知識專業化水平,更注重人才的創造能力水平;既重視人才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也重視人才的多元化素質。實施素質教育是迎接時代挑戰,綜合國力,培養跨世紀人才的戰略舉措。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能夠客觀反映學生的發展狀況,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招生學校要求的重要依據。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中考錄取的參考,加強了對學生全面綜合發展培養的導向作用,有利于國家選拔適應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實現人才強國戰略。
3.構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新課程背景下的綜合素質評價要求學校立足整體,徹底轉變辦學思路:對學生整體培養從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和終身教育;從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終結性評價轉為多元化的評價;從“唯分數論”變為量化積累,從量化積累過渡到質的評價。對學生多元、質的評價,既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還可以促進校際間的競爭,激發學校開發符合本校特點的校本教材,優化辦學資源,使校際間形成良性競爭環境。
二、構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應注意的問題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就是培養創新型高素質的人才,這就需要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因此構建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遵循尊重學生的原則
每個學生都有他獨特的個性,我們不能以統一的標準去要求學生,要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尊重他們在學習中的獨特感受。這一點特別體現在語文教學中,就拿一個簡單的比喻句來講,學生會經常給你新奇的比喻,我們的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能更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學生學習的興趣。
2.賞識教育與幽默批評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賞識教育”的核心內容就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失時機的給與表揚。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但是每個學生對贊揚的“渴望”都是一樣的??释p識是學生正常的心理需要,教師要關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肯定自己。
《課程標準》里指出:“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鼓勵性的語言,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 評價要飽含教師的賞識與期待。我們對學生的不足之處要有信心,要充滿期待,得體幽默的批評是學生健康成長的良藥,使學生感受老師的關心、信任與支持,從而迸發出改正缺點、奮發向上的決心和力量;批評時巧用幽默,不僅能避免師生矛盾,還可以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受到教育,在愉悅的情境中得到感悟。
3.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相結合。
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應該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充分把握激勵性原則,將量化積累與質的評價相結合。比如作業評價,對作業的批改不僅關注結論的合理程度,更關注學生作業過程中的“思維亮點”、靈活性、創造性,發現一處即大加贊揚,放大亮點,“揚其長才能避其短”,以積極的評價語言引領學生從課堂走向生活,從作業走向社會。
總之,構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是一項復雜工程,它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反思和改進。
主體。教師的學生觀,直接影響著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學生評價決定著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情感,決定著教師對待學生的舉止言行,決定著教師對學生的考察方式等??梢哉f,有怎么樣的學生評價,就會塑造出怎么樣的學生。
關鍵詞: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下面結合我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談談對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的幾點看法:
一、開闊評價視野,實現全人評價
傳統教育著眼于篩選人,素質教育著眼于發展人,要求把評價的視野從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學習能力擴展到參與狀態、交往狀態和情感狀態等領域,做到知、情、意、行綜合評價,實現全人評價。考核時實行新的等級制的評定制度,取消“百分制”,把學生從分數的桎梏中解脫出來,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創設了較寬松的環境,學生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感興趣的知識,去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激發學生的情感。
在等級評定中,我采用等級加評語加符號的評價方式,符號形象生動,評語富有啟發性和感染力,學生能更好地找出自己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解放學生,賦予學生評價的權利,實現全員評價
評價內容涵蓋了學生學習、生活的多個方面,于是,班主任不應該擁有唯一的評判權,學生本人、同伴、家長、班主任、學科教師等都應該成為整個評價中的多元主體,要努力改變過去學生被動接受班主任評判的狀況,特別要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的制定,讓學生在評價資料的收集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通過“協商”達成評價結論。根據不同的評價指標,不同的主體可以擁有各自的評價權。如生活方式中的“早睡早起、作息有規律”就應由家長為評價主體,而“樂于交流”中的“能和同學友好相處、能和小伙伴說心里話”則由同伴為評價。評價采取學生自評、互評、小組評、家長評、教師評相結合的方式,這樣的綜合評價對學生來說較全面、客觀,注重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發展的過程,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結合學校的“我來做明星”評比活動和《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發展手冊》,我在班級內首先開展學生的自評活動,每人建立一個自我評價筆記本,每天晚上記錄自己一天的得失,自己最滿意的一件事和自己最不滿意的一件事、一個變化、一次展示、一次表揚或批評等。學生的自評包括了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在學生自評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內互評。在互評中,我發現學生在評價對方時,多是挑毛病、找缺點,是被評價的學生很沒“面子”.面對這種情況,我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教育學生發現別人的優點。漸漸地,同學之間的評價變了。在互評中學生學會尋找自己的不足和欣賞別人的長處,取長補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不斷完善自己。學生在這些鮮活的評價中,學會了反思和判斷自己的進步與努力。教師在學生互評的基礎上給以適當的引導,通過分析,提出改進計劃來促進學生的發展,做出恰當的評價,評出班內的星級人物,登上學校評比活動的光榮榜。這樣作出的評價避免了教師評價的片面性、一言堂,且學生自己由被動的評價對象變成了評價的主體,體現了評價過程中的主動性,學生易于接受,有利于學生的發展。然后把評價的結果通過《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發展手冊》反饋給各位家長,由家長再行評定,教師及時了解家長的反饋意見進行下一輪的評定。同時教師隨時把評價的結果上報學校 ,對一些優秀學生、優秀事跡進行表彰。這種評價方式,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又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成就感、自信心、自我認識能力和自我反省意識,使孩子的個性得到張揚。同時,這種連鎖式立體式的評價機制,全面、全程地關注學生的發展,有利于小學生在初級的學習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好的習慣的養成能使學生受益終身!
三、評價中應注意的問題
1、在眾多對學生的評價方法中,口頭評價應該是教師使用頻率最高,對學生的養成教育最有效的評價方式。教師的口頭評價應避免過“濫”,過“露”,過“淡”過“假”。教師的口頭評價,應該是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以有聲的語言、豐富而細膩的情感,對學生進行心靈的感染,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激勵被評價者。
2、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互評應該注重實效,避免流于形式。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給了學生評價的時間,學生的評價蒼白無力,這是學生不會評價的結果。讓學生學會評價,教師的課堂評價要有示范性。在評價中,應該提醒學生盡量尋找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長處,以利于自己的不斷提高。同時,學生通過角色互換,互相交流,既要學會發現別人的長處,又要勇于說出對某個同學、某件事的不同意見和看法,從而提高鑒別、評判是非的能力。
3、整個評價過程應該重視學生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程度。只有關注過程,才能更好地發揮評價的促進發展功能。為了使評價具有可操作性,簡單、易行,階段性評價可主要以直觀的物化成果呈現,終結性評價則除了呈現等級評定、綜合性評語,還應注意收集并保存表明學生發展狀況的關鍵資料,應附有綜合素質報告單、標志性成果記錄卡和學科教師贈言,以全面反映學生的發展變化軌跡,清晰把握學生在某個階段的成長狀況,直觀看出學生發展的優勢和不足,便于家長準確掌握學生各方面素質發展信息,更清晰地引導學生反思,明確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真正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4、尊重學生個性差異,以適應社會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質和生活環境,都有自己的愛好、長處和不足。學生的差異不僅指考試成績的差異,還包括生理特點、心理特征、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不同特點。這使得每一個學生發展的速度和軌跡不同,評價的目標也具有一定的個體性。對基礎差的學生,評價應重在鼓勵其敢讀、敢說,對基礎好的學生,應鼓勵其挑戰、創新。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重要的是在每一個孩子身上發現最強的一面,找到他作為人發展根源的‘機靈點’,做到使孩子能夠最充分的顯示和發展他的天賦的事情上,達到他們年齡可能達到的最卓越的成績.” 這段話的核心就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他們在不同項目上表現或展示自己的特長和優勢,而當這某一方面取得成功時,必須得到充分肯定,只有這樣,才能繼續不斷地引導,激勵學生一項又一項的努力爭創,直到取得成功。
在實踐中我深切地體會到:評價制度的改革確實起到了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生動、主動的發展的作用,使每個孩子人人有特長,人人充滿自信。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完全應該把素質綜合評價的改革不斷深入地堅持下去,使評價改革制度不斷完善。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在基礎教育的改革中,小學美術課程教育有了顯著的進步。美術教育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彰顯了其獨特的魅力。
簡單地說,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結構分為學習能力、情感獨立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創造能力四個方面。每個方面按照知識、能力、人格發展分三個方面,體現著小學教育在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方面的基礎作用和21世紀的時代要求。美術教育是教師通過課堂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形成美術的整體認知能力的一種教學行為。在美術學習中,學生接受的是美術的文化教育。作為美術教師,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深深體會到美術課堂教學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意義。
1 美術教學促進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民族的興旺關鍵在創造力,創造力是時代進步的象征。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中之重。美術課程的學科特點決 定了它是培養學生創造力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我們的美術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喜好,從他們熟悉的生活、感興趣的事物中提煉觀察、感悟、描繪和表現的最佳素材,注意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與理解創造 出具有個性化的作品,鼓勵學生對他人的藝術作品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寬松、自由、和諧的環境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及個性的發展。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自由的環境,而美術課真是可以滿足這一條件的最佳課程。這就要求我們美術教師,要盡量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對他們不要管得過多,要放手讓他們大膽探究,為他們提供一個活動的自由空間,這有助于他們主動探索和表現。同時讓他們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去嘗試表達,對一些不合理的創造想象不宜批評指責,而應該循循善誘,耐心糾正,否則不但會妨礙他們創造力的發育和發展,還將妨礙其學習的自信心。
2 美術教學促進學生個性、情感的激發
對于天真活潑的小學生,教師應鼓勵他們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內心情感,重視每個學生的個性表現及藝術創作, 并及時給予贊揚與鼓勵。如“你畫的風景真是太有趣 了”,“你的畫色彩很鮮艷”,教師應給予每個學生被承認的快樂,使學生在獲得經驗的同時,逐漸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使他們由此而更加喜歡美術活動,更富有創造勇氣和熱情,讓學生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力,我們要認真考慮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尤其是創設一個民主平等的教學環境和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空間,更好地促進他們創造力的發揮 。
3 美術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未諳世事、 天真淳樸,教學中有意識的審美導向,可以使他們從小就形成正確的審美觀。美術教學與生活緊密相連,激發了學生的需要強度,并依賴目標誘因的出現。提高學生需要的自我意識水平,滿足了學生聯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從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美術教師要科學地通過各種途徑為學生創造用多種感官去接觸外界事物的機會,從而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美術教師應該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引導他們多聽、 多想、多看、多做,促進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欣賞美、感受美、體驗美、創造美的能力的發展。逐步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意識。不斷提高他們在生活中發現美、鑒賞美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4 美術教學促進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
在美術課中,學生有機會分組進行繪畫或分組合作完成一個任務,如分組完成一幅海報的繪制,這就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開展一些小型的繪畫作品比賽,提高了學生競爭的能力,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進取心;小組合作與競爭的同時,增強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學會與身邊的同學進行交流等。由此可見,在美術教學中,以上幾個方面也能夠滲透進去,達到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的目的。
5 美術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美術教育有助于學生將文化課程的學習與生活更好的融合。美術是來源于生活的文化與藝術,學生在進行了數學、語文、自然等等繁忙的課程學習之后,縱情于美術課程中體驗生活,這不僅是一種高效的調節方式,更是對生活本身全面徹底的體驗、感知。
現如今,社會對學生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因而要從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用一雙慧眼觀察生活,舉一雙巧手描繪生活,攜一顆良知回歸生活。使他們擁有美的眼睛、美的心靈,用美的法則去表現生活,這就要求我們美術教師在今后的美術教學中,不僅僅要創造藝術美,更要塑造學生的心靈美??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美術教育在學生素質培養中所發揮的積極引導作用進一步被彰顯出來,尤其是其對學生審美素質的培養,綜合全面地體現在了教育本質、 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整體能力的落腳點上。在諸多的實踐活動中都體現了美術教育的顯性和隱性的獨特價值??傊?,美術教學在教育改革中有著無限的生命力和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