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1 03:55:38
序論:在您撰寫教育法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 針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有的放矢地運用暗示、讓學生 自我暗示、用環境來暗示、用人格來暗示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暗示教學
一、暗示教育法的基本內涵
暗示教育法是指在無對抗條件下,通過語言、行動等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發生影響 ,使其在不知不覺中自愿接受暗示者即教育者的某一觀點、意見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進行活 動。暗示教育法要求受暗示者在接受現成信息時無需要邏輯論證,并以無批判的接受為基礎 。在許多情況下,暗示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引導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暗示, 我們可以理解為一種主要靠提示、引導,而不是靠論證來影響學生的態度和行為。
社會教育行為學理論指出:人們,尤其是受教育者,有一種傾向,即自覺或不自覺地維護思 維的自主地位,不愿意受到別人的干涉、控制,而當對象如學生覺察到外界是有意要說服自 己時,往往會產生一定的心理準備,甚至警覺起來,從而對外界的引導如教師的講授進行挑 剔或產生逆反心理;而當對象沒有感覺到外界要有意說服自己時,則容易接受影響[1 ]。比如,無意中聽到的話往往更能促使其形成或改變一定的態度。
同時心理學研究發現,個體心理存在著這樣的現象,當一個人認識到了某種事物的存在時, 盡管這樣的認識沒有充分依據,甚至只是一種被主觀肯定了的假設時,也傾向于對此事物作 出反映,尤其當我們是在無對抗的自然的條件下產生這種認識,且當這種認識又與心理定向 相符時,其心理反應就更為明顯。我國歷史上的許多成語,如“望梅止渴"、“杯弓蛇影"、 “草木皆兵"等都表現了暗示的作用。
美國教育家卡耐基認為:不論意見觀點多么中肯正確,被別人強迫接受的,總不如自己想出 的可靠——所以,懂得這層道理后,硬要別人接受你的觀點,將是很不聰明的做法。最好的 方 法,就是給他一點暗示,由他自己去思考或作結論。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為,他從來沒 有教給別人要干什么,他只不過是像一個思想的接生婆一樣,幫助人們產生正確的思想。在 引導教育活動中,當引導者或教育者提出材料而不作出結論時,就是希望對象或受教育者自 己 作出結論,這種教育方法稱之為蘇格拉底的“產婆術"。 在中國教育史上,暗示教育法 早就為許多教育家所運用??鬃泳褪且晃簧朴冒凳镜母呤???鬃咏逃茏幼鋈?,很多時候并 不是直接進行說教,而是或用打比方或言他物,巧妙地暗示弟子做人的原則。《論語》中有 多處這樣的記載,“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 何以別乎?[2](P56)”;“或問礻
二、 暗示教育法在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特殊意義
大學生正值17~20歲,在這個年齡段,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占據主導地位,思想活躍, 反應敏捷,智力發展達到高峰,主體意識明顯增強,他們善于獨立思考,也更樂于自我選擇 和判斷,在這種情況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說理或指示的作用更加顯著。教育者如果仍 然停留在不厭其煩的理論說教之中,其教育教學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不斷隨著教育對象的變化作出內容和方法的調整。大學的思想政治理 論課教學與中學要求不同,中學政治課以教授學生的知識點為基本任務,其政治教育的功能 基本上靠灌輸來實現,教學方法就必然以肯定型為主,即告訴學生“是什么”的問題,可 以 使其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是以培育思想、通過理性的選擇產生 的認同感為主要任務,所以大學階段在重述中學某些理論觀點時,應重點告訴他們“為什么 ”的 問題。在這個解釋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只從正面的角度來進行論述作出結論,而要使思想 政治理論課能夠深入到學生思想的深處。這就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發揮大學生的積極性和 主動性,使他們在興趣的驅使下,在教師的疏導中,通過自己認真的思索而形成正確的觀點 ,進而轉化為一種堅定的信念。中學在講授知識點的時候,大多是以一種觀點、一個思路為 基本的方法,這既是應試教育的需要,也是灌輸政治理念的需要。在大學階段,這種辦法顯 然是不合適的,大學的思想政治理論的教育應在基本的立場、觀點不變的前提下,有選擇地 介紹一些學術界的相關研究,讓學生在開放的視野中獲得大量的信息,然后通過比較、分析 得出正確結論,以堅定大學生的主流價值觀?;诖耍髮W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中就 不應該官腔十足地板著面孔訓斥人,拿“大道理"壓服人,用“大帽子"嚇唬人,強迫學生接 受 你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而應該和風細雨、循循善誘、適時暗示、潛移默化,依靠馬克思主 義理論的科學性和內在的邏輯力量去感化學生,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為大學生心理、生理特點以及大學思想理論課教學的基本特點和要求,僅靠喋喋不休的理 論說 教,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而恰如其分的暗示與引導卻經常能收到化腐朽為神奇的功 效。
作為一種教學實際中常用的引導方法,暗示主要是采取直接或間接的語言提示,使學生明白 一定的內涵,并感到有關結論是自己認識到的。暗示在一定程度上是與明晰的說理相對應的 一種教育教學方法,但暗示并非完全排斥思想的明晰,相反是在學生具備明晰的認知的基礎 上適時地轉換說理的施教方法。說理教育不是單純呈現理論概念和專有名詞,也不是為了證 明某一理論的正確性而控制性地呈現片面信息,它要求教育者最充分地呈現相關信息和知識 ,在一個開放、真實的背景下,幫助教育對象理順邏輯、明白道理、提升情感。此外,在思 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際中,除了口頭語言暗示外,行為(身體語言)也可以作為暗示的符 號,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行為,其暗示的作用更為突出。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 中,可以由施授人的語言和行為制造一定教學情境來施授。行為學家早就注意到,在骯臟的 環境里提示人們注意清潔、保持秩序總不見效,相反在嚴肅、整潔的環境中,人們自然而然 地要自我檢點,有誰好意思往紅地毯上吐痰呢?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可以通過教學行為,使 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反復地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在學生的自我教育行為訓練中,達到預期的 教學效果。
作為教育引導方法之一,暗示也有其局限性。如:由于暗示常常采取含蓄、間接的方式,一 般不付諸壓力,因而容易使對象誤解或者忽略。此外,暗示也只涉及簡單的態度和行為,而 對復雜的深刻的需要系統論證的道理則可能無法觸及;同時,由于暗示的作用總是帶有隨機 性,因而教育對象的態度形成和改變,很難深入到同化和內化階段。
三、暗示教育法的具體實施
1.針對學生的思想特點,有的放矢地運用暗示
思想政治教育最忌諱的是無的放矢。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就要在充分把握教學 目 的和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的情況下,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恰當地運用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 。
首先,要熟練掌握教學內容。如果教學引導涉及的內容比較簡單,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沒 有必要“畫蛇添足",學生完全可以自己作出結論,提煉觀點。當然,為了強調某種結論 和 觀點,也可適當地闡述和延伸,給予恰當的點撥。如一些“大眾口號"式的政治觀點和結論 , 就沒有必要大論特論,不厭其煩,此時,適當暗示即可。但是如果講課涉及的內容較多,其 論據和論證較為復雜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就要明確地亮出結論和觀點,然后再去詳細論 述,這樣就比學生自己去做效果要好得多。
其次,要了解學生認知心理特征。如果學生具有所期望的思維水平和知識能力,或對問題有 相當熟悉程度,則可考慮含蓄地暗示,讓他們自己做出結論,得出觀點,反之則采取直陳結 論的觀點。如:筆者在講“道德及其歷史發展"一節時,對有的課堂采取的直陳結論的講法 ,因為 根據課前調查,他們對道德的理性認識并不深,但后來筆者為另一課堂的學生講這一節時, 我采取的是暗示的方法,收到了較好效果。
再次,要把握學生思維熱點。一般理論課、知識課和技能課的教學,都是在學生對于這些課 的教學內容基本“不知"、“不會"的基礎上進行的,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學生是一張白紙 , 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接受心理一般來說比較單純,直接影響塑造意圖的因素主要是一個沒 有求知欲的問題,全靠教師來講解和描繪。而思想政治理論課則不同,該課程所講授的許多 內容都不是學生在課前一無所知的,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在思想品德、法律修養方面受 到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等多種渠道的教育和影響。這種教育和影響既包括積極方面,也包 括消極方面,都會在學生頭腦中積淀下來,形成各種各樣具有先入為主的“意識框架", 并 且這種"意識框架"的強弱也因人而異。因此需要教師事先掌握學生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和立場 。如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所講述的立場、觀點與學生原有的態度差距過大,又不是原則性 的問題,則可考慮使用含蓄、間接的暗示方式;如果差距不大則應明確說出結論,以免學生 因為同化評定效應而感覺不到兩者的差距,進而影響教學效果。所謂同化評定效應指的是, 人們會把和自己的態度相距較近的立場、觀點,視為相距更近的觀點。試圖引導學生改變一 定態 度時,一般說來,教師所持的立場、觀點,總是與學生對象原有的態度存在著一定差距,否 則,就談不上教師的引導了。問題在于,這種差距如何把握引導才更為順利有效。
2.通過行為訓練,讓學生自我暗示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經常組織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各種知識競賽、演講比賽 、課堂討論、辯論、課堂作業、課堂提問,以及學生自己上講臺講課等等。筆者在講授“增 強法 律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前,先在課堂上就“法律和生活的關系"進行討論,學生結合身邊 的事暢所欲言,事后他們談體會:不討論還不大清楚,討論后才知道,在當今社 會不學法還真 不行。通過這些教學形式的不斷變化,在學生不知不覺、不斷進行的積極的自我暗示中,思 想政治課教學的核心內容得到了鞏固,深深地在學生的頭腦中扎下根來。
3.營造好的教學情境,用環境來暗示
優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很善于在課堂內外營造一種氣氛,充分利用情境的暗示作用去引 導和教育學生。比如,他們善于利用當地的各種革命歷史遺址、博物館、紀念館等以及各種 文化教學手段。在這些特定的情境暗示之中,學生受到了強烈的思想震撼,其教育的作用, 往往勝過千言萬語。如果時間、場合以及學生興趣、動機等都不適合于含蓄、間接暗示的方 式,教師就應該直接、明確地亮明結論和觀點,反之亦然。如,在當今社會,一些人榮辱不 分, 甚至榮辱顛倒,所以我們在講榮辱觀的時候,一定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敢于直陳正 確的觀點和結論,引導學生的思想走上正確的軌道。此時的沉默、模棱兩可,或者哪怕就是 暗示都會起到消極的作用,留下遺憾。
4.提升教師修養,用人格來暗示
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教育方面,行為的暗示往往比語言更為有效。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 也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惫P者曾在大學生中調查:“ 什么時候你的心靈受到強烈震動?"學生的答案有“到建筑工地實習、老師和我們同睡一個 窩 棚地鋪時,我們心靈受到了強烈震動",“當老教授帶病堅持上課在講臺上昏倒時,我的心 靈 受到了強烈震動"。由此可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僅僅要精通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深 刻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而且要注重在教學和日常行為中,以榜樣的力量與 行動楷模去影響感化學生,不僅做“思想的巨人",而且還要做“行動的巨人",要通過強有 力的 行為暗示去教育和引導學生。作為教學引導者的教師,如果在學生的心目中確實具有權 威性的可信性,直截了當地、不容置疑地提出結論和觀點,效果往往會更好。對于學生不太 熟悉或者剛上講臺的年輕教師,則應考慮使用系統的邏輯論據和論證,在講解中讓學生自己 明確應有的結論和觀點。
正確運用暗示還要避免暗示帶來的消極影響。暗示的作用是兩方面的,既有積極作用,也有 消極的作用,其性質主要受提示方向的影響。在教學活動中,我們也不能忽視暗示可能帶來 的消極影響。有時候提示者的主觀愿望并非如此,然而提示本身卻造成接受者產生錯覺,作 出與暗示相反的反應。無論暗示者是有意或無意地發出某種信息,作為對象的學生總是有著 自己的見解并把它們視為某種提示,從而作出帶傾向性的相應反應。當我們評價某一事物并 從正面提出一定的立場、觀點時,也會有意無意地產生暗示作用。因為,評價本身就肯定了 某類事物和現象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當有關的立場、觀點不能充分說服對象時,就會起 到消極的暗示作用,將對象引導到事物和現象的消極方面,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比如,有 的教師在課堂上過多地介紹資產階級的各種思想理論流派,不厭其詳,又過多地暴露社會主 義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和腐敗現象,缺乏分析地述說資本主義制度如何繁榮、如何富裕,而對 此的批判和抨擊又不全面深刻、充分有力,這就可能使學生對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社會主 義制度的正確性和科學性產生懷疑,所以,作為引導者的教師一方面應有目的地發出積極的 暗示,另一方面也應避免引導本身所產生的消極暗示,盡管這種暗示并不是作為教育引導者 的教師的初衷。在教學中注重暗示原則的同時,我們也不應忽視“直陳”原則的重要性,暗 示與直陳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法規,啟示
論文摘要:本文回顧了美國職業教育法規的發展歷程,探討了美國職業教育法規在政府資金投入、立法程序方面對我國職業教育立法發展的啟示。
美國的教育法規體系龐大,種類繁多,到2008年已超過154個,內容涉及:葡渤甫經費等各面。
一、美國職業教育法規的發展歷程
以下幾個階段可清晰了解美國職業教育法制化形成與發展的脈絡。
(一)萌芽階段(殖民時期和整個18世紀)
美國最早的職業教育為殖民地時期的學徒制,沿用英國的《工匠·徒弟法》及《濟貧法》,可視為職業教育法制化的萌芽。
(二)確立階段(內戰后——1960年代)
1.1862年的《莫雷爾法案》——奠定了職業教育立法基礎
該法案規定,按各州在國會中參議院和眾議院人數的多少分配給各州不同數量的國有土地,各卅l在5年內至少建立一所“講授與農業和機械工業有關的知識”的贈地學院莫雷爾法案》可以看作是第一個高等職業教育法。它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聯邦政府通過資金資助職業教育的原則,奠定了美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法律基礎,刺激了各州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投入,加速了美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持續快速發展。
2.1917年的《史密斯法案》——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形成
該法案把職業教育劃分成農、工、商、家政等專業,把傳統中學改為兼具就業和升學目的的綜合中學,確立了美國的雙元教育體系,使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分流。它奠定了美國中等職業教育立法的基礎,加大了美國聯邦政府對各州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干預的力度。這段時期較有影響的職教法規還有1940~(國防職業教育法》,規定撥出1億美元用于舉辦軍事工業方面的職業技術培譏1945年《退伍軍人就業法》,規定由政府貸款使退伍軍人安家立業并得到在職訓練,在政府資助教育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1946年的《喬治·巴頓法》、1958年的《國防教育法》都擴大了職業教育的范圍,增加了撥款額度。拓寬了美國職業教育的領域,強調職業教育的全民化,使大量資金不斷流入綜合中學、社區學院和其它職業教育機構。
(三)迅速發展階段(1960年代——1980年代)
1960年代大體形成了由中等職業教育、高中后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構成的職業教育體系。
1.1963年的《職業教育法》——職業教育社會化
《職業教育法》將補助的范圍擴大到高中畢業生、在職訓練人士、殘障人士等,取消科目的限制。使其變成面向社會各階層、各年齡段的教育。它沖破了傳統職業教育觀念的束縛,強調職業教育目標的多元化,有力促進了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2.1974年的《生計教育法》——生計教育與生計發展
生計教育是一種主張以職業和勞動為中心的教育。其倡導者馬蘭提倡以職業教育為中心,將這種教育貫徹到中小學、甚至高等教育中去。
(四)改革完善階段(1980年代以來)
1.1984年的柏金斯法案——開啟美國的全民職業教育之門此法案擴大了政府撥款補助的對象,將職業教育擴大到具有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之功能,確立了職業教育的平等性。
2.職業教育動向
1990年代以后,美國職業教育“分散、低效、落后”的狀況招致激烈抨擊,為改變這一現狀,國會通過《柏金斯職業應用技術教育法》,提出職業教育要面向全體人群,強調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整合。1993年頒布的《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規定成立“國家技能標準委員會”,推動職業技能標準的制定和推廣應用,建立評估和證書制度。1994年通過了《學?!ぷ鳈C會法》,這是為美國高中以上學生提供的就業訓練法案,宗旨是學生能順利向“工作世界”過渡。2005年對《柏金斯職業教育法修正案(1998)》進行了修改與補充,頒布《柏金斯生計和職業技術促進法》,強調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整合,工商企業與教育機構密切合作。
二、美國職業教育法規對我國的啟示
從對美國職業教育立法歷程的回顧,我們可以看出美國職業教育立法的曲折性和超前性?,F在我國正在加大力的貫徹《職業教育法》,總結美國職業教育立法的經驗教訓可以僅我國在職業教育方面少走彎路,促進我國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
(一)政府對立法資金投入的差別
美國職業教育的每次立法必有政府的資金投入。財政的支持極大地促進了職業教育的發展,反過來職業教育的極大發展又促進了整個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財政與職教形成了良性互動。依法保障職業教育的資金支持是美同職業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證。美國聯邦政府每次職業教育立法都有相應的教育項目資助資金。如1994年《學校工作機會法案》頒布之后,美國聯邦政府在1995年、1996年、1997年投入到“技術準備計劃”的資金分別是1.08億美元、1億美元、1億美元。在《學校工作計劃》中的投入分別是2.45億美元、3.50億美元、4億美元。而我國《職業教育法》對職業教育辦學經費的來源缺乏政府針對性的資金投入,經費不足一直是制約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的《職業教育法》也規定了發展農村職業教育、鼓勵企業與學校合作辦職業教育、規定了職業教育應產教結合。盡管中央財政2006~已向職業教育投入23億元專項資金,到2010年,中央財政將總共投入140億元到職業教育的各項重點中去。但是在立法中缺乏政府相應的針對性的資金投入,效力并不顯著。因此,加強職業教育立法中政府對資金投入的規定與相應的保障措施是我們需要借鑒的。
(二)立法體系與程序的差別
美國的教育立法程序是自下而上的過程,而我國是自上而下的過程。美國高度重視法案的制定程序,一般是:提出議案、權力機關審議討論、通過草案、公布法律。教育法規在制定的過程中比較注意立法技術,要求嚴格。一般是行業協會、游說集團、選民、政府機構通過州長辦公室向議員提出某方面的立法建議。根據這些建議,議員向議會提出立法議案,草案起草后,分送議會有關專門委員會,同時連同草案制定的必要性,立法的成本效益分析情況在政府網站上公布,征求公眾的意見。立法時要通過聽證會,經過對提案人的咨詢,明確該立法的受益人,然后才確定是否作為議案。立法的過程中,立法權由聯邦憲法授予各州直接控制,因而州層次的教育法數量眾多,規定具體,而且法律效力大,執行過程要求嚴格,通過行政和司法部門推動教育法律的實施,對違反行為嚴加制裁。我國的教育立法程序與之不同,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草案)》的擬訂為例,國家教委從1989年開始著手研究、起草職業教育法。在起草過程中,總結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經驗,并借鑒國外發展職業教育好的做法,經過多次征求意見,進行專題調查。送審稿報送國務院后,國務院法制局又進一步廣泛征求意見,深入調查研究,會同國家教委對送審稿反復研究、修改,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草案)借鑒美國的經驗,我國在職業教育的立法方面可以適當參考美國立法程序的做法,廣泛收集職業學校、地方職業教育部門的意見,作詳細的分析與考證。并提供充分辯論機會,這樣才能使立法更為完整。
【論文關鍵詞】依法治教 教師教育法律素質 教育法律知識 教育法律意識 教育法律行為
【論文摘要】“加強教育法制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教”已成為當今教育發展的重要命題。依法治教工作的推廣和實施、教師隊伍的教育法律素質是重要的影響因素;提高教師隊伍的教育法律素質,培育法治精神是依法治教的基礎工程。筆者將教師的教育法律素質分為:教育法律知識、法律意識和法律行為。為提高教師教育法律素質的法制宣傳和普法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制建設迅速發展,公民法律意識逐步覺醒。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時代背景下,現代社會的教育已逐漸成為在法制軌道上運行的教育。“加強教育法制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教”已成為當今教育發展的重要命題。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依法治教的一個重要條件是絕大多數的教師有較強的教育法律素質。沒有這一條件,依法治教就只能是一句空話。一個法律素質水準不高的民族絕不可能建成一個良好的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同理,依法治教工作的推廣和實施,教師隊伍的教育法律素質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教師教育法律素質的研究經歷了從關注教師素質結構研究到教師法律素質結構研究,再從教師法律素質研究到關注教師教育法律素質研究的過程。這一研究歷程體現了人們對教師素質認識不斷深化,解構與建構交互作用的過程。教師教育法律素質實際上是法律素質在教師行業中的具體體現,教師法律素質的特殊性是由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它不僅強調教師一般的法律素質,更加關注的是教師的職業法律素質。教師教育法律索質是指教師經過學習和培訓所獲得的關于教師職業法律法規知識、能力以及在此過程中形成的相應思想觀念、態度、意識等,它由教育法律法規知識、教育法律意識和教育法律的行為能力等方面構成。
法律素質的核心和關鍵是法律意識,而法律意識的首要內容是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指尊重法律、維護法律的勇氣和毅力。“假定人人都有這種勇氣和毅力,經過相當時間,便可行成一種風氣,風行即久,便會變成習慣,這種習慣一日不形成,法治實現便一日靠不住,真正的法治是把這種習慣作為條件的?!苯處煹姆ㄖ尉袷峭苿咏逃ㄖ位M程的源動力。中國有幾千年的專制傳統。從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演譯下來的中國現代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重人治輕法治的傳統習慣,現行教育管理中人治的現象仍較為普遍,如果再不強化法制宣傳和普法教育,教師隊伍的法治精神就無從談起,依法治教就難以實現。因此提高教師隊伍的教育法律素質,培育法治精神是依法治教的一項基礎工程,是依法治教的奠基石。
對于教育活動基本的倫理規范地遵守,在我國,長期以來主要通過《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來約束教師的行為。而對于這些規范與教師個體及專業團體本身“德一?!币恢碌年P系缺乏起碼的確認。《規范》中更多的是教師的義務,而“教師專業生活和基本權利更需要有專業的道德規范給予保障。以確保教師在行使專業權利時免受非專業人士非理性指責與侵犯?!彪S著教育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出臺,不僅是對教師,更是對全社會的人對于教育領域的倫理規范地遵守,提供了基本的要求和底線。教師教育法律素質的提高,不僅在于他們能夠按法律的規定遵守基本的倫理規范,履行自己的義務;更在于能夠主張自己的基本權利,享受幸福人生。
為準確把握教師教育法律素質的內容,確立合理的概念維度,筆者以法律素質的理論抽象性、內容涵蓋性、形式穩定性為坐標,將教師的教育法律素質分為三個層次的內容:教育法律知識、法律意識和法律行為,又在每一個層次中確定了不同的層次結構。
一、教育法律知識
知法是教師守法、用法和護法的前提條件。法治國家是法律主治而不是權力主治的國家,是法律操作者主導而不是行政官僚主導的國家。同理,以法治教意味著教育正進入法律調節領域,是用法律管理、規范教育活動或教育行為,解決教育領域的矛盾和糾紛,更多的是依靠法治而不是人治。西方社會幾百年的法治實踐經驗和中國二十多年的教育法治建設里程表明,依法治教需要執法公仆,更需要護法、守法的廣大教師這要求廣大教師首先要知法、懂法,在此基礎一L人們才能真正運用法律武器,參與教育教學管理和實踐。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勇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自覺維護法律的尊嚴。
二、教育法律意識
法律意識是人們對法律規范的接受和認可程度,包括人們對法律的評價、態度、關注和期待,換句話說,法律意識就是法律知識在人們心中的內化。作為一種自覺的精神力量,公民法律意識的社會作用是巨大的。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是法制建設內在的精神支撐,是法制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法治建設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在依法治教的歷程中,教育法律規范的貫徹程度和效果依賴于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法律意識,良好的教育法律意識是教師自覺、自愿守法的內在基礎。完善教育法制是實行以法治教的前提。但依法治教的實現必須建立在教育法制發揮作用的基礎上。良好的教育法律意識能推動教師自覺守法。教師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識,才能使守法由國家力量的外在強制轉化為教師對法律的權威以及法律所含的價值要素的認同,從而嚴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權利和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權利和自由,積極尋求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和爭議。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和利益,主動抵制破壞法律和秩序的行為。同時,良好的法律意識能驅動教師理性守法,實現法治目標。理性守法來自以法律理念為基礎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認知。據此,又可將教師的教育法律意識分解為法律態度、法律評價、法律關注和法律期待四個層次。法律態度是指教師在教育法律認知的基礎上對教育法律所持有的情感,它是教師對法律直觀的體驗感受。法律評價是指教師依據某種理性的標準,對教育法律的好與壞所做的價值判斷,它是教師對教育法律的理性評價。法律關注是指教師對當前的焦點教育法律問題和熱點教育法律問題注意留心的程度,它反映了教師主觀上參與法制建設的程度。法律期待是指教師對教育法律制度進一步改革、完善的期盼和希望,它反映了教師對未來教育法制建設走向和趨勢的期望。
三、教育法律行為
法律行為是指具有法律意義的一切合法行為。在以法律為主體的現代社會中,每個人的行為在受到法律約束的同時,也受到法律的保護。不管是法律制約功能,還是法律的保護功能,都存在一個如何最有效地實現法律規則的問題。任何法律不過是一定行為規則而已,規則是法律的存在形式,行為是法律的調整對象。離開了法律行為,法律的意義就無法確定。美國著名的法學家勞倫斯·弗里德認為:“我們一直花費很多時間研究法律規則及其結構,以制定和執行規則。但需要強調指出,法律系統并非僅指規則及其結構。在任何法律系統中,決定性的因素是行為,規則不過是一堆詞句,結構也不過是被遺忘的缺乏生命的空架子。除非我們將注意力放在被稱之為法律行為的問題上,否則就無法理解任何法律系統,包括我們自己的法律系統在內?!狈蓛H是紙上的規定,要轉化為社會的現實,必須依賴法律行為。法律行為既是法律調整的對象,也是法律調整的手段。沒有作為法律調整對象的法律行為,法律就會毫無實際意義;沒有作為法律調整手段的法律行為,法律就無法貫徹實施,就無法實現自己的意義。
根據法律行為的表現形式,還可將法律行為分解為守法行為、用法行為和護法行為。守法行為是教師履行法律義務的行為,教師的守法行為是教育法律體系實現的社會基礎和基本依據。一個正常的社會,法律遵守行為總是法律實施的主要方面,法律只有在被普遍遵守的前提下,才可能對少數違法者給予有效的制裁,只有法律遵守行為普遍化了,法律規定才可能由機械的律條轉化為生動的現實。用法行為是教師依法行使權力的行為?,F代法制的基本精神是以權利本位,一個守法的公民不僅要履行法律義務,更要懂得如何行使和主張自己的權力。護法行為是指教師與違法犯罪做斗爭的行為,違法犯罪不僅侵犯了他人的利益,更破壞了國家的法律秩序。因此,與教育活動中的違法行為作斗爭是每一個教師的責任。
毫無疑問,實現依法治教的目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與其他主體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教師作為依法治教的主體之一,只有從教育、制度、評價和懲戒等方面做起,不斷提高他們的教育法律素質,教師的教育法律素質才可能真正有一個大的歷史改變,依法治教的春天才會真正早日實現。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法 立法目的 評價 回歸
論文摘要:《職業教育法》頒布實施12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取得了快速、長足的發展。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教育呈現出若干新特點。相對靜態的立法未能同步適應甚至制約了職業教育的繼續推進和深化。試圖對現行立法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并提出修改建議。
一、立法目的的內涵及研究意義
按照《新華詞典》的解釋,目的是“人們想要達到的境地和希望實現的結果?!睂τ谀康牡囊巹澓痛_定是人類作為高級動物的特有活動,是思維的產物。“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用蜂蠟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頭腦中把它建成了。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比酥谄渌鼊游镒罡镜膮^別就是脫離了或有意識地試圖脫離行為的盲目性。在進行某項工作之前,人們總會在頭腦中預先勾勒出一個理想結果。進而選擇自己的行為模式。立法活動也是如此,甚至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作為調整社會關系最重要的規范,法律的制定是一個系統、復雜的工程,并并非是對法條的無序堆砌。此時,明確的立法目的能夠讓立法者透過紛亂繁雜的法律現象,把握法律的本質,使得法律在宏觀框架上結構楔榫;微觀表述上主旨分明。當立法者在進行職業教育立法時。自然也會對其運行所達到的目標有一個要求或預期。明確的目的性使各個相對獨立的法條由一個隱含的主線串連起來,形成互不沖突、協調一致的整體。
立法目的是立法者結合自身需要,通過對法律固有屬性的認知、判斷和選擇,從而形成的以觀念形態表達的一種預期結果,即法律制度設置和運行所產生的理想結果?!澳康氖侨糠傻膭撛煺?,每條法律規則的產生都源于一種目的,即一種事實上的動機。”目的論是法律制度的本源性理論,是對該部法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如果把一部法律凝練為一句話,沒有什么立法目的更加傳神、更加精恰了。因此,職業教育法立法目的的確定,必將深刻影響著整部法律的面貌以及實際運行的效果,而含混而不明確的立法目的則勢必導致法律文本的松散和缺乏指向。
二、現行立法目的的表述及其評價
鑒于立法目的提綱挈領的指導作用。我國在成文法結構安排上往往于法律文本的開篇就開宗明義地闡明本法的立法目的。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第一條:“為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根據教育法和勞動法,制定本法?!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一條:“為了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共高等教育法》第一條:“為了發展高等教育事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法,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如果將三部法律的目的條款相比較,會發現職業教育法與后兩部法律雖然在具體表述上不完全一致,但實質上均著眼于“發展教育事業,促進社會主義建設”。從表面上看,將發展教育事業,促進社會主義建設作為教育類法律、法規的立法目的似乎并無明顯的不妥之處,作為教育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職業教育勢必成為科教興國戰略的必要手段,為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這一定位卻使得職業教育法喪失了自身獨立的個性表達。
首先,職業教育法的目的應當定位于別化的特有目的。各項教育法律、法規之間是一種相互分工、相互協作的關系,并共同服務于教育法體系“發展教育事業,促進社會主義建設”的體系目的。這種情況就像在一個螞蟻種群中,存在著雌蟻、雄蟻、工蟻和兵蟻這些不同種類的劃分,它們都有著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各自不同于其他種類的目的。有的負責繁衍后代,有的負責覓食和建造巢穴,有的負責抵御外來侵害。如果不加區分地把不同種類螞蟻的目的都看作是維持種群的存在和繁榮,就混淆了它們的角色和存在價值,無法真正判斷它們各自特有的行動目的。職業教育法作為教育法律體系有機的組成部分,在體系中扮演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角色,有著自身獨立的目的。對其加以盲目提升和混同,必將使得整部法律的構建缺乏指向而使得法律的實際運行效果大大折扣。正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以“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為首要目的一樣,就職業教育法的立法目的來而言,其目的也是個別化的,應當強調其個性,“沒有必要專門闡述部門法所共有的根本任務?!?
其次,職業教育法的立法目的應當定位于直接目的。正如一所學校購買教學設備的目的就是為了改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水平,如果一定要把該行為的目的看作提高人類整體文化素質抑或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之類的,就不免有些過于牽強了。這并不是說立法目的就是功利而短視的。應當看到,目的是主體的目的,這種內在性的特點決定了立法者對某項制度設計、運行的預期和設想,帶有較為濃厚的主觀色彩和直接的需要表達。立法者在合理范圍和尺度內,能動的選擇和有目的性的設計,意圖有針對性地解決實踐中的當務之急。因此,職業教育法立法目的不能僅僅成為教育法律、法規普適性規律的重復表達,大而化之地把“發展教育事業,促進社會主義建設”作為本法目的,對立法和理論研究均無裨益,理應圍繞和突出“職業教育”這一主題,發掘職業教育法的固有屬性和基本功能。并直接、明確地表達出來。
三、職業教育法立法目的的理性回歸
法律文本的表達并非始終同立法者的心態完美契合。目的是人類思維活動的產物,是以觀念形式存在的,這就決定了目的不可能是靜止的、一成不變的,因為人的思維本身就是變化的、漸進的。目的在最初形成時可能是含糊的甚至有所偏差的,但這沒有關系,人類作為一種高級動物之所以能夠完成從猿到人的進化,并逐漸對身邊的世界進行合理改造,正是因為人類能夠不斷地,能動地修正自己行為的目的,使之日趨理性。同樣,立法者理念的重大調整也會相應地引起立法目的的變化。職業教育法的立法目的不能拘泥于法條的實然表述,而是應到探尋其應然狀態。
如前文所述,應當從職業教育實踐性、應用性、針對性的特點人手,結合受教育者和實踐層面的需要,發掘職業教育法個別化的直接目的,進而生成結構嚴謹、意旨鮮明的法律文本。對此,德國《聯邦職業教育法》明確規定“職業教育旨在針對不斷變化的勞動環境,通過規范的教育過程傳授
符合要求的、進行職業活動必須的職業技能、知識和能力(職業行動能力)。它還應使獲得必要的職業經驗成為可能?!痹谶@一立法目的指導下,德國為了加強職業教育的實踐性,采用“雙重職業訓練制”,學生部分時間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部分時間在企業進行實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增強應用性和針對性,一大批職業教育學校建在著名的大企業周圍,以便更好地與企業合作。利用企業的優勢,按照企業的要求,培養高技術人才?!叭绲聡了估崭叩燃夹g學院周圍是奔馳、HEG等大企業,曼海姆高等技術學院緊鄰德國三大化工企業之一的BASF公司”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在國家的重視下得以高速發展,職業院校招生規模從2002年的不到400萬人快速增至810萬人,然而在這一發展歷程中,很多矛盾和弊端開始凸顯出來,例如青年教師比例較大。缺乏教學經驗和相關行業領域從業經歷:例如,教學投入不足,教學和實踐相脫節,無法滿足行業需要等。為了防止職業教育停留在粗獷式的低水平發展模式,可持續地為社會提供高素質的勞動者。我國職業教育法立法目的表述上同樣應當腳踏實地、切中實質。以促進勞動者職業技能和實際應用能力為目標,以就業和市場為導向。
四、立法目的重構對“教”與“學”的導向作用
(一)嚴格教師任職資格,構建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我國職業教育法對于教師任職資格只字未提,這也是現行立法的一大缺陷。教師是教育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主體因素,教育的社會職能必須通過教師才能得以實現,因此教師隊伍的素質直接影響到教育的實際水平和效果。當前。我國職業教育處于高速發展中,然而教師隊伍無論在數量和水平上都與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顯不相適應。職業教育要想提高質量、加快發展,解決師資建設迫在眉睫。
縱觀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對教師素質和任職資格均作出了嚴格要求。除了學歷上有一定要求外,還特別強調實踐經驗。德國《聯邦職業教育法》第三節——教育機構與教育人員的資質,對教師任職的專業方向和從業時間作出明確規定。實踐中。德國的高職師范學院畢業生不能直接任教。必須先參加國家組織的第一次職業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者獲得實習教師的身份,進入政府開辦的教師實習學院進行兩年的實習。兩年中,三分之一時間在實習學院接受更高層次的師范教育。完成兩年實習、教學和師范理論學習后,他們才可以參加國家組織的第二次職業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者才可能獲得正式崗位資格證書。因此,我國在推進職業教育進程中,亦應重視教師之一主體因素,建立行之有效的遴選和培訓機制。
(二)在學習過程中突出實踐性
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并非培養理論性和研究型人才,而是為社會輸送具有很強動手能力的人才。學有所成。學以致用,將所學技能迅速應用于工作中,是職業教育追求的目標。有鑒于此,西方發達國家的高職學校都特別重視提高實踐教學內容的比重,把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動手能力作為教學的中心環節,
首先,在教學活動中,應當提高實踐環節比例,將其作為培養學生的重要手段。這不但能夠實時檢驗理論的掌握情況,還切實增強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我國職業教育由于投入不足,實踐教學所需儀器、設備和材料等往往不能到位,導致實踐課時不能落實,理論講授比例過大,學生缺乏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而這一情況在經濟相對落后,基礎較為薄弱的西部則顯得尤為突出。長此以往,勢必使得職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應密切聯系相關企業。世界銀行國際咨詢專家萬·亞當斯指出“強調企業、行業和學校之間的關系,確保學校所提供的技能是行業所需要的技能。我們需要讓學校承擔起學生就業的責任來,使學校的運行更加著眼于市場本身?!逼髽I可以給學生提供完整、真實的實踐過程,這是學校的模擬、實驗等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更重要的是,通過密切聯系用人企業,可以及時了解生產領域的新技術、新動向,使得教學活動與市場需求相同步。
[摘 要] 針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有的放矢地運用暗示、讓學生 自我暗示、用環境來暗示、用人格來暗示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暗示教學
一、暗示教育法的基本內涵
暗示教育法是指在無對抗條件下,通過語言、行動等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發生影響 ,使其在不知不覺中自愿接受暗示者即教育者的某一觀點、意見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進行活 動。暗示教育法要求受暗示者在接受現成信息時無需要邏輯論證,并以無批判的接受為基礎 。在許多情況下,暗示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引導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暗示, 我們可以理解為一種主要靠提示、引導,而不是靠論證來影響學生的態度和行為。
社會教育行為學理論指出:人們,尤其是受教育者,有一種傾向,即自覺或不自覺地維護思 維的自主地位,不愿意受到別人的干涉、控制,而當對象如學生覺察到外界是有意要說服自 己時,往往會產生一定的心理準備,甚至警覺起來,從而對外界的引導如教師的講授進行挑 剔或產生逆反心理;而當對象沒有感覺到外界要有意說服自己時,則容易接受影響[1 ]。比如,無意中聽到的話往往更能促使其形成或改變一定的態度。
同時心理學研究發現,個體心理存在著這樣的現象,當一個人認識到了某種事物的存在時, 盡管這樣的認識沒有充分依據,甚至只是一種被主觀肯定了的假設時,也傾向于對此事物作 出反映,尤其當我們是在無對抗的自然的條件下產生這種認識,且當這種認識又與心理定向 相符時,其心理反應就更為明顯。我國歷史上的許多成語,如“望梅止渴"、“杯弓蛇影"、 “草木皆兵"等都表現了暗示的作用。
美國教育家卡耐基認為:不論意見觀點多么中肯正確,被別人強迫接受的,總不如自己想出 的可靠——所以,懂得這層道理后,硬要別人接受你的觀點,將是很不聰明的做法。最好的 方 法,就是給他一點暗示,由他自己去思考或作結論。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為,他從來沒 有教給別人要干什么,他只不過是像一個思想的接生婆一樣,幫助人們產生正確的思想。在 引導教育活動中,當引導者或教育者提出材料而不作出結論時,就是希望對象或受教育者自 己 作出結論,這種教育方法稱之為蘇格拉底的“產婆術"。 在中國教育史上,暗示教育法 早就為許多教育家所運用??鬃泳褪且晃簧朴冒凳镜母呤???鬃咏逃茏幼鋈?,很多時候并 不是直接進行說教,而是或用打比方或言他物,巧妙地暗示弟子做人的原則?!墩撜Z》中有 多處這樣的記載,“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 何以別乎?[2](P56)”;“或問礻
二、 暗示教育法在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特殊意義
大學生正值17~20歲,在這個年齡段,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占據主導地位,思想活躍, 反應敏捷,智力發展達到高峰,主體意識明顯增強,他們善于獨立思考,也更樂于自我選擇 和判斷,在這種情況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說理或指示的作用更加顯著。教育者如果仍 然停留在不厭其煩的理論說教之中,其教育教學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不斷隨著教育對象的變化作出內容和方法的調整。大學的思想政治理 論課教學與中學要求不同,中學政治課以教授學生的知識點為基本任務,其政治教育的功能 基本上靠灌輸來實現,教學方法就必然以肯定型為主,即告訴學生“是什么”的問題,可 以 使其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是以培育思想、通過理性的選擇產生 的認同感為主要任務,所以大學階段在重述中學某些理論觀點時,應重點告訴他們“為什么 ”的 問題。在這個解釋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只從正面的角度來進行論述作出結論,而要使思想 政治理論課能夠深入到學生思想的深處。這就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發揮大學生的積極性和 主動性,使他們在興趣的驅使下,在教師的疏導中,通過自己認真的思索而形成正確的觀點 ,進而轉化為一種堅定的信念。中學在講授知識點的時候,大多是以一種觀點、一個思路為 基本的方法,這既是應試教育的需要,也是灌輸政治理念的需要。在大學階段,這種辦法顯 然是不合適的,大學的思想政治理論的教育應在基本的立場、觀點不變的前提下,有選擇地 介紹一些學術界的相關研究,讓學生在開放的視野中獲得大量的信息,然后通過比較、分析 得出正確結論,以堅定大學生的主流價值觀?;诖?,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中就 不應該官腔十足地板著面孔訓斥人,拿“大道理"壓服人,用“大帽子"嚇唬人,強迫學生接 受 你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而應該和風細雨、循循善誘、適時暗示、潛移默化,依靠馬克思主 義理論的科學性和內在的邏輯力量去感化學生,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為大學生心理、生理特點以及大學思想理論課教學的基本特點和要求,僅靠喋喋不休的理 論說 教,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而恰如其分的暗示與引導卻經常能收到化腐朽為神奇的功 效。
作為一種教學實際中常用的引導方法,暗示主要是采取直接或間接的語言提示,使學生明白 一定的內涵,并感到有關結論是自己認識到的。暗示在一定程度上是與明晰的說理相對應的 一種教育教學方法,但暗示并非完全排斥思想的明晰,相反是在學生具備明晰的認知的基礎 上適時地轉換說理的施教方法。說理教育不是單純呈現理論概念和專有名詞,也不是為了證 明某一理論的正確性而控制性地呈現片面信息,它要求教育者最充分地呈現相關信息和知識 ,在一個開放、真實的背景下,幫助教育對象理順邏輯、明白道理、提升情感。此外,在思 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際中,除了口頭語言暗示外,行為(身體語言)也可以作為暗示的符 號,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行為,其暗示的作用更為突出。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 中,可以由施授人的語言和行為制造一定教學情境來施授。行為學家早就注意到,在骯臟的 環境里提示人們注意清潔、保持秩序總不見效,相反在嚴肅、整潔的環境中,人們自然而然 地要自我檢點,有誰好意思往紅地毯上吐痰呢?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可以通過教學行為,使 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反復地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在學生的自我教育行為訓練中,達到預期的 教學效果。
作為教育引導方法之一,暗示也有其局限性。如:由于暗示常常采取含蓄、間接的方式,一 般不付諸壓力,因而容易使對象誤解或者忽略。此外,暗示也只涉及簡單的態度和行為,而 對復雜的深刻的需要系統論證的道理則可能無法觸及;同時,由于暗示的作用總是帶有隨機 性,因而教育對象的態度形成和改變,很難深入到同化和內化階段。
三、暗示教育法的具體實施
1.針對學生的思想特點,有的放矢地運用暗示
思想政治教育最忌諱的是無的放矢。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就要在充分把握教學 目 的和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的情況下,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恰當地運用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 。
首先,要熟練掌握教學內容。如果教學引導涉及的內容比較簡單,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沒 有必要“畫蛇添足",學生完全可以自己作出結論,提煉觀點。當然,為了強調某種結論 和 觀點,也可適當地闡述和延伸,給予恰當的點撥。如一些“大眾口號"式的政治觀點和結論 , 就沒有必要大論特論,不厭其煩,此時,適當暗示即可。但是如果講課涉及的內容較多,其 論據和論證較為復雜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就要明確地亮出結論和觀點,然后再去詳細論 述,這樣就比學生自己去做效果要好得多。
其次,要了解學生認知心理特征。如果學生具有所期望的思維水平和知識能力,或對問題有 相當熟悉程度,則可考慮含蓄地暗示,讓他們自己做出結論,得出觀點,反之則采取直陳結 論的觀點。如:筆者在講“道德及其歷史發展"一節時,對有的課堂采取的直陳結論的講法 ,因為 根據課前調查,他們對道德的理性認識并不深,但后來筆者為另一課堂的學生講這一節時, 我采取的是暗示的方法,收到了較好效果。
再次,要把握學生思維熱點。一般理論課、知識課和技能課的教學,都是在學生對于這些課 的教學內容基本“不知"、“不會"的基礎上進行的,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學生是一張白紙 , 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接受心理一般來說比較單純,直接影響塑造意圖的因素主要是一個沒 有求知欲的問題,全靠教師來講解和描繪。而思想政治理論課則不同,該課程所講授的許多 內容都不是學生在課前一無所知的,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在思想品德、法律修養方面受 到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等多種渠道的教育和影響。這種教育和影響既包括積極方面,也包 括消極方面,都會在學生頭腦中積淀下來,形成各種各樣具有先入為主的“意識框架", 并 且這種"意識框架"的強弱也因人而異。因此需要教師事先掌握學生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和立場 。如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所講述的立場、觀點與學生原有的態度差距過大,又不是原則性 的問題,則可考慮使用含蓄、間接的暗示方式;如果差距不大則應明確說出結論,以免學生 因為同化評定效應而感覺不到兩者的差距,進而影響教學效果。所謂同化評定效應指的是, 人們會把和自己的態度相距較近的立場、觀點,視為相距更近的觀點。試圖引導學生改變一 定態 度時,一般說來,教師所持的立場、觀點,總是與學生對象原有的態度存在著一定差距,否 則,就談不上教師的引導了。問題在于,這種差距如何把握引導才更為順利有效。
2.通過行為訓練,讓學生自我暗示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經常組織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各種知識競賽、演講比賽 、課堂討論、辯論、課堂作業、課堂提問,以及學生自己上講臺講課等等。筆者在講授“增 強法 律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前,先在課堂上就“法律和生活的關系"進行討論,學生結合身邊 的事暢所欲言,事后他們談體會:不討論還不大清楚,討論后才知道,在當今社 會不學法還真 不行。通過這些教學形式的不斷變化,在學生不知不覺、不斷進行的積極的自我暗示中,思 想政治課教學的核心內容得到了鞏固,深深地在學生的頭腦中扎下根來。
3.營造好的教學情境,用環境來暗示
優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很善于在課堂內外營造一種氣氛,充分利用情境的暗示作用去引 導和教育學生。比如,他們善于利用當地的各種革命歷史遺址、博物館、紀念館等以及各種 文化教學手段。在這些特定的情境暗示之中,學生受到了強烈的思想震撼,其教育的作用, 往往勝過千言萬語。如果時間、場合以及學生興趣、動機等都不適合于含蓄、間接暗示的方 式,教師就應該直接、明確地亮明結論和觀點,反之亦然。如,在當今社會,一些人榮辱不 分, 甚至榮辱顛倒,所以我們在講榮辱觀的時候,一定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敢于直陳正 確的觀點和結論,引導學生的思想走上正確的軌道。此時的沉默、模棱兩可,或者哪怕就是 暗示都會起到消極的作用,留下遺憾。
4.提升教師修養,用人格來暗示
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教育方面,行為的暗示往往比語言更為有效。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 也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惫P者曾在大學生中調查:“ 什么時候你的心靈受到強烈震動?"學生的答案有“到建筑工地實習、老師和我們同睡一個 窩 棚地鋪時,我們心靈受到了強烈震動",“當老教授帶病堅持上課在講臺上昏倒時,我的心 靈 受到了強烈震動"。由此可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僅僅要精通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深 刻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而且要注重在教學和日常行為中,以榜樣的力量與 行動楷模去影響感化學生,不僅做“思想的巨人",而且還要做“行動的巨人",要通過強有 力的 行為暗示去教育和引導學生。作為教學引導者的教師,如果在學生的心目中確實具有權 威性的可信性,直截了當地、不容置疑地提出結論和觀點,效果往往會更好。對于學生不太 熟悉或者剛上講臺的年輕教師,則應考慮使用系統的邏輯論據和論證,在講解中讓學生自己 明確應有的結論和觀點。
正確運用暗示還要避免暗示帶來的消極影響。暗示的作用是兩方面的,既有積極作用,也有 消極的作用,其性質主要受提示方向的影響。在教學活動中,我們也不能忽視暗示可能帶來 的消極影響。有時候提示者的主觀愿望并非如此,然而提示本身卻造成接受者產生錯覺,作 出與暗示相反的反應。無論暗示者是有意或無意地發出某種信息,作為對象的學生總是有著 自己的見解并把它們視為某種提示,從而作出帶傾向性的相應反應。當我們評價某一事物并 從正面提出一定的立場、觀點時,也會有意無意地產生暗示作用。因為,評價本身就肯定了 某類事物和現象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當有關的立場、觀點不能充分說服對象時,就會起 到消極的暗示作用,將對象引導到事物和現象的消極方面,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比如,有 的教師在課堂上過多地介紹資產階級的各種思想理論流派,不厭其詳,又過多地暴露社會主 義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和腐敗現象,缺乏分析地述說資本主義制度如何繁榮、如何富裕,而對 此的批判和抨擊又不全面深刻、充分有力,這就可能使學生對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社會主 義制度的正確性和科學性產生懷疑,所以,作為引導者的教師一方面應有目的地發出積極的 暗示,另一方面也應避免引導本身所產生的消極暗示,盡管這種暗示并不是作為教育引導者 的教師的初衷。在教學中注重暗示原則的同時,我們也不應忽視“直陳”原則的重要性,暗 示與直陳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八個病區的臨床護士共68人,年齡在20~46歲,其中,近兩年新進護士8人,本科學歷18人,大專學歷39人,中專學歷11人,身心均健康,自愿積極配合醫院及科室的工作管理。醫院結合臨床加強護理管理,護理部采取“協調式教育法”,實行“院科兩級負責制”,兩年間通過這種教育和管理模式,本院的護理工作成效顯著。
1.2結果
實施“協調式教育法”后:(1)2012年本院患者的滿意度測評平均93.2%,2013年上升為98.6%。(2)2012年~2013年全院無一例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各項護理指標均達標,全年護理質量取得了平均得分>99.5分的好成績。
2協調式教育的方法和過程
2.1崗前培訓重思想素質教育,核心制度的學習,強化個人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為臨床工作打好基礎
崗前培訓是新護士成長的良好開端,是培養新護士實際工作能力、促進職業道德形成的重要過程。對本院的新護士由護理部統一進行為期一周的崗前培訓,重視護士的愛崗敬業教育,使他們了解醫院的發展經歷,樹立主人翁意識,加強護士的職業道德、禮儀、心理素質、人文素質教育,使他們牢固樹立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理念,并加強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學習,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為今后做好臨床護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了使新護士能勝任臨床護理工作,我們給予專題崗前培訓講座,具體課程安排共6天:第1天醫院概況、醫院護理管理現狀(教授2學時);第2天護理法律法規、護理核心制度(教授2學時);第3天護患溝通技巧和護士禮儀培訓、護理安全及醫院感染培訓(教授2學時);第4天護理文書的書寫標準和要求、抗腫瘤藥物知識、腫瘤健康宣教(教授3學時);第5天常用護理操作技術、護理應急預案、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教授3學時);第6天護士職業暴露、化療防護常識(教授2學時),授課均采用放映幻燈片的方式進行專題講解。
2.2改變傳統觀念,連續教育,樹立職業形象
我國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只注重培養醫護人員自身技術水平,而忽略了職業素質修養、人文素質和禮儀規范的教育,造成醫護人員缺乏與患者接觸的親和力。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已從單純的生物醫學領域向心理、社會領域轉變,醫護人員的形象、言談舉止,對患者尤其是腫瘤患者的身心健康可以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從而影響治療和護理效果。因此,新護士進入工作科室,要盡快熟悉所在科室的環境、設施和布置,物品及藥品的放置,逐漸認識并熟悉同事,成為科室中的一員,與他們和睦相處,團結友善,工作上互幫互助,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延續崗前培訓的學習內容,把所學知識應用到臨床,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周到的職業禮儀,因人而異地做好患者身心護理,改善護患關系,減少醫護患糾紛的發生。良好的護士形象,可以提升服務對象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拉近護患距離,便于在臨床上有效地護理各種類型的腫瘤患者,促進臨床管理,提高患者滿意度。
2.3方便臨床護理管理,掌握科室護理制度,給予協調教育,落實護理標準
為了方便管理,教育護士熟悉腫瘤科護理常規,臨床護理“日程序、周計劃、月目標”制度的內容,護士各班次的職責等,給臨床工作提供指引和目標,使護理工作有條不紊,便于護士長的管理。護士長根據相應的制度每天進行巡查,發現哪項工作有紕漏或失誤,及時找當事人,給予彌補或更正;每天對各班次的工作進行核查,每周組織全科進行醫囑單、護理單、體溫單、特護單、床頭牌等的核對,發現問題給予客觀真實的記錄,對相關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嚴重者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護士長根據各項護理標準,總結工作中出現不足的原因,查找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對護士進行協調式教育,并強化訓練,加強學習和記憶,每月對近期工作中出現的薄弱知識點,科內新開展的工作內容,組織全科護士進行考試,考試成績記錄在科內個人技術檔案內,作為年終個人評先樹優的依據。
2.4夯實護理技能,加強醫護患合作,因患者而異,采用科學的溝通技巧和護理,實行人性化服務等教育方式,規避風險
2.4.1溝通技巧的教育
腫瘤科患者的性格、心理特點有:①內向型:不善于表達,對醫護人員工作不滿意,會尋找機會表達意見,比如:患者滿意度測評時,得分較低,使工作人員難預測,比較難溝通;②外向型:脾氣暴躁易怒,不容易控制情緒,偶爾對醫護人員不滿,會反應強烈,影響護患關系,甚至造成糾紛。所以,護理腫瘤患者難度較大,需要護士使用良好的溝通技能,包括:語言溝通、肢體溝通、表情溝通、文字溝通等,加強人文關懷,如:使用患者接受的稱謂;患者疼痛時給予撫摸分散注意力;播放患者喜愛的音樂或提供愛好的書籍,誘導其潛意識的轉移,忘卻疼痛。根據患者不同的性格特點,因人而異地實施護理。
2.4.2強化腫瘤??萍寄苡柧毰c考核
腫瘤患者中有藥物過敏史的、肥胖而外周靜脈不明顯的、接受過多次化療或長期輸液造成靜脈穿刺困難的、伴有心腦血管及免疫等疾病的患者,容易發生靜脈化療風險。作為腫瘤科護士要提高靜脈穿刺技術,苦練基本功,提高穿刺成功率,減少患者痛苦;在穿刺前仔細選擇要注射的靜脈,確保穿刺成功率,要考慮先從遠端靜脈開始,保護靜脈的合理使用,便于長期靜脈輸液治療,還要考慮輸液順暢,輸液期間不會發生化療藥物局部滲漏;規避化療風險,減輕患者痛苦;熟悉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化療藥物外滲的處理,輸液過程中仔細觀察局部和全身反應;在化療前使用巧妙的溝通和告知,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的告知方法,如:文化層次高,性格開明,知道病情的患者,可以告知化療的目的、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化療期間的配合方法和主要事項;對于性格內向,恐懼癌癥,不知道病情的患者,可對其隱瞞化療藥物的作用,簡單告知化療期間的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項;化療中嚴格按照醫囑執行,如發現醫囑有疑問,及時和醫生聯系,發現患者病情有什么變化,及時向醫生反映病情,給予妥善處理,日常工作中加強醫護患之間的相互信任,團結與協作,將一些隱患消滅在萌芽中,為患者的康復創造有利條件。經過練習后,護理部對護士進行腫瘤??萍寄芸己?,平均成績由以前的86.2分上升至現在的91分以上。
2.5科學的管理流程,及時溝通教育
本院每年組織全院的中層領導到上級優秀的知名醫院參觀學習,學習他們的先進管理方法、先進技術,開拓思想、拓寬思路,勇于管理、善于管理的精髓,把學到的先進技術傳授給全院專業技術人員;本院還每年派技術骨干到北京、上海、濟南等專業對口醫院進修,進修回來人員,不僅個人的專業技能有了長足的發展,還在本院舉行的每周業務講座時,介紹上級醫院的先進技術,前端的治療、護理理論知識,達到提高全院整體專業技術水平的作用。在醫務科、護理部的督導下,科護士長利用交接班時,觀察各班次的工作職責是否履行到位,包括:病房的整潔性,各班次治療、護理是否完善、危重患者的觀察治療及護理是否到位,醫護的協調性工作是否嚴密;對于做得不到位者,晨會時給予指出,或采用問答的方式強化管理,使當事人明白錯誤,加強記憶,預防其他人員再犯同樣的錯誤;利用晨間護理,加強病房管理,使房間內整齊化一,與患者交流,方便進一步觀察病情,了解其對治療護理的意見,及時地給予解決,并與主管醫生、責任護士反饋信息,及時給予工作改進;護理部每周組織全院護士長,了解各病區出現的普遍問題,包括:護理管理、心理護理、影響護理質量的因素,臨床護理缺陷和護理隱患等,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護理部每月到各病區進行護理業務查房,改進工作思路,提高護理技能、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完善患者的護理;并進行患者滿意度調查,根據調查的結果,及時反饋給各病區護士長,進一步加強工作改進,對于問題護士,進行批評教育;護理部根據各病區臨床護理中出現的薄弱問題,腫瘤治療護理的發展,知識的更新需要,每周組織全院護士進行業務講座兩次,每季度組織全院護士進行講座知識考試,專業技術操作考核各一次,總結成績,改正不足,督促學習。形成“管理-工作的預見性-工作督導-協調教育-學習-改進工作方法”的科學管理流程。
3小結
用科學的管理,使每月工作有目標,每周工作有計劃,每天工作有程序,使各項工作有“章”可依,有標準可查,有制度來約束,做到層層“把關”,逐級管理,形成科學的管理流程。更使工作從檢查后整改,轉變為預防在先,工作中監管,減少了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和信賴感,管理者適時給予教育,使教育融入到護理管理中,臨床應用協調式護理教育,使護士的形象標準化,服務人性化,工作認真化,醫護合作化,教育和管理一體化,全院上下一盤棋。護士的工作由以往的被動變為主動,工作積極熱情,追求工作質量的完美,成為護士的主觀行為,形成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用教育強化管理,用管理促進教育,用過硬的護理技能,服務于患者,受到患者廣泛好評,同行們的一致認可。化療科還被泰安市衛生局授予“優質服務示范崗”的光榮稱號。
作者:龐金萍 單位:山東省泰安市腫瘤防治院
一、載體設計上突出“活”,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靈活性
孤島采油廠位于黃河尾閭的山東省東營市,是中國石化第一產量大廠。近年來,孤島采油廠在深入學慶油田和其他企業經驗的同時,大力開展創新實踐,探索形成了“一線宣講團”“故事匯”“主題隊日”等員工自我教育的方式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適應形勢發展和企業管理的需要。但隨著越來越多的80、90后員工充實到一線,孤島采油廠員工隊伍結構日益呈現出年輕化特點,思想行為上的自主意識和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明顯增強。針對這一變化,孤島采油廠將“一線宣講團”等自我教育方法進行集成整合,形成更加規范的“班組輿情疏導員”模式,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內容、形式、時間、地點上更加靈活多樣。孤島采油廠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陣地建在班組,從每個一線班組中選拔2~3名威信高、人緣好、素質過硬、溝通能力強的員工擔任輿情疏導員,針對上情下達、下情上報中的空當和盲點,及時抓空當、找盲點進行“補位”,隨時隨地開展形勢任務宣講,進行員工思想分析、輿情引導和心理疏導,使一線員工真正成為自我教育的主體。與專職政工人員、基層干部相比,“班組輿情疏導員”本身就是員工隊伍中的一員,與員工距離更近、關系更緊、交流更深,對于一些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和訴求更容易及時發現、處理和上報。而在形勢任務教育和方針政策宣貫等方面,“班組輿情疏導員”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宣講方式也更容易獲得員工們的認同和信服?!按蟮览砘餍〖页?,身邊人說身邊事,員工講給員工聽”的方式效果明顯優于照本宣科和強硬灌輸。
二、作用發揮上突出“實”,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孤島采油廠加強“班組輿情疏導員”的培訓和管理,不斷提升他們的心理學應用、人際溝通技巧、形勢政策解讀等綜合素質能力,確保他們能夠找準切入點,把握著力點,抓好落腳點,確保自我教育法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一是當好思想上的“穩壓器”。班組輿情疏導員改變以往“一刀切”“一鍋煮”“我說你聽”的宣教方式,從員工的內心需求和矛盾產生的心理根源入手,因人而異、因人施策,實施“望、聞、問、切”思想疏導四步法。“望”即細心觀察、全面了解,關注員工細微的情緒變化,掌握工作、生活狀況和突發變動等情況,為每名員工建立《思想動態分析檔案》,以便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聞”即耐心傾聽、緩釋情緒,以朋友的身份引導員工敞開心扉傾訴苦惱和牢騷,緩解心中的壓力和負面情緒;“問”即真心分享、交談引導,在“串門”“拉呱”“聊天”過程中“說事拉理”、真誠溝通,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引導員工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切”即精心分析、對癥下藥,結合員工性格特點和日常表現,準確判斷問題原因,精心制訂應對措施,并跟蹤疏導效果、總結疏導經驗,記入《思想動態分析檔案》,隨時把準員工思想脈搏。
二是當好行為上的“方向標”。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對于一線員工而言,身邊的榜樣往往比“紙上”“墻上”“電視上”的標桿典型更具有感染力。為促進班組輿情疏導員發揮表率示范作用,各基層隊、站以“標準上高一檔、管理上嚴一格、作風上緊一扣”為導向,對班組輿情疏導員隊伍進行嚴格管理,實行“任期制”“考評制”和“淘汰制”,半年為一個任期,每月通過干部評價、員工評議、業績評定相結合的方式,對每名班組輿情疏導員作風、形象、能力、素質、作用發揮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考核,月度成績累加得出任期總評分,對前三名進行表彰獎勵和經驗推廣,淘汰末三名,由支委會重新選設。
三是當好生活上的“貼心人”。在新的形勢下,一線員工面對來自企業、社會、家庭等方面的壓力與日俱增,職業生涯發展、孩子上學就業、家庭經濟狀況等問題很容易造成員工心理負擔,引起思想波動。針對這些問題,各基層隊、站發動干部員工建立“愛心基金”,通過“愛心信用卡”的形式,為班組輿情疏導員設置一定的經濟權限,針對身邊員工的“難言之隱”“難釋之惑”“難解之困”,必要情況下可先使用“愛心信用卡”提取資金解決問題,再上報隊部審批,確保第一時間幫助員工解決困難。此外,各三級單位還開通了“綠色直通車”,針對特殊員工、困難家庭的實際狀況,班組輿情疏導員可將情況匯總后,通過隊干部上報三級單位黨委,確認后進行特殊幫扶或捐款救助,解除員工的后顧之憂。
孤島采油廠通過選設“班組輿情疏導員”,加強自我教育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實踐應用,充分激發了干部員工以油為業的使命感、以廠為榮的自豪感、以隊為家的責任感,為孤島采油廠科學和諧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和活力。
本文作者:周宗延 單位:勝利油田分公司孤島采油廠
一、印尼高等教育法人化和市場化的演進
1.早期相關改革政策法規的出臺
盡管印尼受到亞洲經濟危機的影響,但高等教育自治改革從未停止過。早在1996年的第3個高等教育長期發展戰略時期(1996-2005年)一攬子高教政策改革就已經開始實施,并明確提出改革的第一階段應達到:1)通過富有活力的模式來應對劇烈的外部環境變化;2)把提高教育質量和學科關聯性作為高等教育發展參照的根本依據;3)提升社會的應變能力和促進社會的公平[2]。1998年亞洲經濟危機之后印尼教育加速了改革,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的自治能力。同時,印尼政府希望重點大學通過自治能在國家經濟發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培養高質量的畢業生方面被寄予厚望。1999年6月,印尼政府針對高等教育了兩條重要的法令(61號令和62號令),61號令涉及對高等教育機構管理的調整,62號令明確提出要把公立大學轉變為一個合法實體,即法人。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出臺確定了以“質量、自治、責任、認證和評價”為核心的高等教育政策改革的5個主題,它被譽為印尼高等教育管理“新的范式”。
2.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從中央集權逐步走向高校自治
相比東南亞其他國家如馬來西亞和泰國的高等教育發展,印尼的高校正不斷地朝著更大范圍的自治方向發展。為了實現“新的范式”,政府挑選了一些著名的公立高校作為改革試點。從2000年至2005年間,大學自治運動改革盡管存在大量的問題但還是取得了重大突破。改革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組織機構調整和民主化的發展。在新的管理結構中,大學不再直接向教育部負責,而是向一個董事會負責,董事會代表著大學的利益相關者;其中的代表有來自政府、參議院學術委員會、學術團體(包括教師和學生)和社會的相關人士。2001年底,萬隆技術學院新校長成為第一個不是政府任命而是由董事會選出的印尼公立大學的校長,2002年3月、8月、9月加扎馬大學、印度尼西亞大學和萬隆農業研究所的負責人都分別由它們的董事會選出,任期5年。通過體制的改革,大學和政府之間關系有了較大的改變,盡管教育部的手中對大學仍有較大的權力,但高等教育機構的改制畢竟已邁出實質的一步。
3.實行有條件特許入學的學費自律政策
印尼政府實行公立高等學校改制為國有化法人大學法令,其目的是為了減少對公立高等學校的資助。該法令被認為是政府在減輕國家對高等教育的責任,因而受到人們普遍的批評。在印尼,人們對高水平的高等教育認可度特別高,學生和他們的家庭更偏愛公立高校,從中也可以看出公立高校的質量高于私立高校。僅占全國高校總數3.11%的公立高等院校,卻有63.70%的高中畢業生申請入學;在2007年,只有27.49%的學生被公立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公立高等院校只能滿足31.97%的學生高等教育需求[1]。這些數據顯示,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選擇公立大學是一個奢求。因此,公立大學的入學更具嚴格和競爭性。對于改制為法人化的大多數公立大學來說,學生學費的支付比私立大學高得多。迫于自身經濟的壓力,法人化的大學訴諸一個確定的百分比入學定額給來自于高收入家庭子女。如在2004年頒布國有法人化大學政策之后,其中一個法人化大學試點單位———萬隆技術學院,每年只接受來自政府提供的20%的業務費,其余部分的資金來自研究開發項目(45.5%)和學生的學費(8.3%),這就使得萬隆技術學院盤算著如何彌補它的近27%的經費缺口。如同其他法人化大學一樣,一個解決方法就是采用給那些沒有通過國家入學考試,但能夠支付高學費的學生以入學的機會。在萬隆技術學院的一個物理技術程系,有10個指標就以每個225萬印尼盾的費用提供[1]。學費自律政策印證了高等教育把有形和無形的資本私有化,從而使高等教育產品和機會徹底商品化了。
二、印尼高等教育改革特點
1.實行國有高等教育機構法人化
1999年6月,印尼政府正式開始運作國民教育多元化政策,其中就包括把4所印尼古老而享有勝名的公立高等教育機構私立化[3],即把萬隆技術學院、印度印西亞大學、加札馬達大學和萬隆農業研究院等轉制為國有法人化,之后其他公立大學也不斷加入到這個名單內,其中包括泗水技術學院。但高等教育機構國有法人化對社會產生了重大反響,其中有關市場化和法人化的爭論點是:1)對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是否公正;2)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責任和義務明顯減少;3)是否過度商業化。來自社會上大多數批評及反對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機構法人化增加了低收入家庭孩子進入高等教育的經濟負擔。
2.高等教育經費由政府主導走向來源的多元化
在向法人化實體轉變的過程中,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大學經費的改革。公立大學經費根本性改變必須經過目前的國家預算法和相關規則的詳細審視,不能隨意更改。直到今天,來自中央政府的經費被投放在特定的項目(即??顚S茫┮约俺R庮A算(DIK)和發展預算(DIP),怎么取得和使用都是有相當嚴格的條款規定。在未來的發展中,政府更多的只是充當一個資金的機構角色,并基于畢業生的總數而不是學生的入學人數去構建一個資金使用體制。除了政府經費外,大學還可通過其他途徑,如通過咨詢和與企業的合作等獲得收益。例如1990年,與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合作開始執行本科教學質量、本科教育發展和研究生科研教育等幾個計劃,通過競爭性方式(如項目招標等)給高等教育機構撥款,旨在促使其提高辦學效益,同時也要求高校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傳統上,政府不對私立高等學校撥款,但近些年來,印尼國家教育部普通教育委員會也開始探索如何對私立高等學校進行投資,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公、私立高等學校在同一平臺上競爭高等教育經費,進一步淡化公、私立高等學校的邊界[4]。與先前完全由政府資助的大學不同,國有法人化的高等院校要為自己尋求資金謀求發展,不過大多數資金主要來自學生和他們家庭提供的學費。
3.關注對弱勢群體的保護
2008年12月17日,印尼政府宣布擴大教育私立化的范圍。同時政府也意識國有法人化法實施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政府又試圖通過教育法來進行規制。教育法特別提出提高來自低收入家庭學生的入學率,條例規定:“教育機構應篩選出不低于新生的20%的人數,這些人具有高的學術潛能但支付不起學費。”此外,根據對高等教育的承諾,政府加強了對公立大學的資助力度,其中資助金額占它們運作經費的50%。如萬隆工學院,國家50%的資助將基本滿足國有法人化大學的需求,從而避免大學因財政的壓力去尋求其他的資金來源。最后,教育法特別強調所有教育機構都是非營利的運行機構,學生的學費不能超過大學的1/3的開銷。盡管教育法關注到對法人化法的主要批評,但與法人化法一樣,教育法又導致了一系列新的批評,這些批評在很大程度上涵蓋了先前提到的3個主要話題(即對低收入家庭的學生的不公平,政府減少了對教育的責任和義務以及促使公立大學過度商業化),并認為還忽視了3個潛在的問題,即如何解決教育不公平的需要、強調學術標準的需要及追求高等教育價值的需要。#p#分頁標題#e#
4.構建質量保障機制
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印尼的高等教育構建了認證制度。在20世紀90年代一些名牌大學相繼引進內部認證,其目的是為了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內部認證實際上是由政府授權高等教育教授委員會對公立和私人高等教育機構進行評估和評審,始于1994年。1996年,印尼教育部成立了國家鑒定委員會,主要任務是通過同行專家組的評估,實行質量鑒定,確保高等教育向公眾負責。到2000年,委員會只對公立和私立學校中的少量專業進行鑒定,并向公眾公布鑒定結論[5]。內部認證的相關規定2001年前所有研究方案由高等學校自愿參照執行,之后通過委員會對高等學校強制執行。通過認證,本科課程分為4個層次,從A(滿意)到D(不滿意),研究生課程計劃分為3個層次:U(優),B(良好)和T(一般)[6]。此外,教授委員會還在2008年初開始試點實行質量認證制度,它是基于國家教育法及政府對高等教育有關規制的基礎上形成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唯一的國家層面上的認證,類似于我國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質量評估。
三、高等教育法人化和市場化舉步維艱
批評人士認為政府應對公共教育負責,貧困的人群正遭受新的教育體制的負面影響。他們認為應拋棄法人化大學法,重新厘定教育體制,摒棄教育法定機構法草案等。
1.對處于弱勢群體的學生接受高等教育不平等的批評
第一個批評是關于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進一步被排斥在高等教育之外的潛在假說,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接受高等教育應該是一種社會福利。新修定的教育法特別關注貧窮家庭的學生入學率,并提出專門劃出20%的高校升學指標給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但據世界銀行1995年的數據表明,大多數印尼家庭不可能支付得起高等教育的學費。相比較2001年,2007年的接受高等教育學生總體數下降了12%,這就意味著要求大學把20%的招生指標分配給低收入階層是不現實的,大多數高校也聲稱和承認更多的學生不屬于這個類別。換句話說,強制地把20%的高招指標分配給低收入家庭實際上是不可能達到的。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進入高等教育有更多的障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很難進入這些大學,更主要是他們很難獲得教育貸款和獎學金。有關研究也揭示學生的學業成就深受他們社會經濟背景的影響。
2.對高等教育學術價值不斷弱化的批評
第二個批評是關于高等教育的學術價值問題。印尼公立大學正逐步提供較好的教育質量,可是,比較2001年和2007年高等教育學生數,公立高等教育機構顯示出16%的下降,而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學生數只下降10%。常春藤聯合會的印尼高等教育機構屬于法人化大學,人們普遍認為它們的質量標準已經下降了,特別是在學生入學公平和標準問題上。印尼教育部有關領導人曾在教育部網站上發表了相關文章,強調法規的一些利益問題,其中提到給高等教育機構一個合法的機會,即給低分數的學生提供機會取代高質量的另一個學生,只要他能支付得起特別的入學費用。這種觀點顯然不是以高等教育在維持公平和提高學術水平方面起引領作用作考量。因此,轉型期的大學需要以辦學理念、人力資源、公共事業性質等作為杠桿進行綜合調整。
3.對私立高等教育機構監管不足的批評
第三個批評是針對私立高等教育機構來說的。大多數私立高等教育機構是通過宗教團體而建立的,也有一些私立高等教育機構是為某一少數民族社區和政治團體需要服務而建成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帶有私立性。它們的管理更具有自治性,經營更傾向于商業化,如明燈希望報大學(UPH)是一所私立大學,1994年為力寶集團(印尼一個強大的聯合大企業)所建,2008年該大學被環球亞洲雜志宣稱,在第一次印尼大學排行榜上,作為最好的私立大學僅略排于印尼大學之后。印尼大學是印尼最有聲望的大學之一,這個排名不久引起了爭議,認為是為了做廣告,以擴大其影響。類似情況不一而足,層出不窮,政府也很難監管私立高等教育機構。
四、結語
印尼是世界上一個最有活力的國家之一,盡管其高等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出現了來自社會各階層反對的聲音,這些反對的呼聲既是被無情的改革計劃引起,也有被其他因素(如貧窮等)所促動,但政府還是加強了對高等教育的改革。
首先,印尼的高等教育改革計劃具有戰略性和前瞻性。改革的預期目的是要達到“自治、質量、入學和平”等,特別在自治方面,改革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放權和把更多的自治權還給高等教育機構。其次,加強了高校質量監控。印尼政府對高校質量改革進行了規劃,一是提出高等教育要和學生自身的需求相聯系,把學生培養成富有理智的、具有責任的公民,并有助于民族的競爭力;二是重新設計和制定研究生培養計劃,并把它作為培養高層次人員的孵化器,以滿足可持續發展的知識經濟社會的需要;三是建立有助于民主的、文明的、廣泛的、對公眾負責的高等教育體制;四是提出有利于利益相關者參與(包括地方政府)的具有包容性的改革計劃,從戰略高度上把對高等教育新的投資和周期性的預算捆綁在一起。與此同時,高等教育入學和平等的改革旨在建立一個對所有公民提供有各種機會的、完美無缺的教育體系,鼓勵并促使有能力的個體發揮其最大的潛能,為今后工作生活作準備。
但在現實中,人們對高等教育改革的信心仍然不足。反對政府高等教育改革計劃實質上是人們擔心該政策將阻止大量貧困人群子女進入高等教育的一種表達方式,實際上也是如此?;诮逃摹皻v史的義務”,反對人士要求政府在公共教育中承擔應有的責任,認為假如政府讓高等教育成為市場的機器,民眾特別是窮人承擔高等教育的負擔將是前所未有的。但實際上,政府并沒有經濟能力為追求公平、高水平的教學和教育質量買單。因此,印尼的高等教育改革仍處在現代社會發展的十字路口。
本文作者:張靈 陸瑞旗 單位:江西上饒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以《國防教育法》為例,該法對國防教育制度進行了相對較為全面的規定,包括總則、學校國防教育、社會國防教育、國防教育的保障、法律責任、附則等六個方面的內容。此外,不同地區的國防教育法規也各具特色。例如重慶市國防教育條例在規定國防教育內容時,注重結合重慶抗戰歷史、紅巖革命事跡等對公民進行國防教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防教育條例中規定教材要分為少數民族文字和漢文兩種語言不同的國防教育教材;吉林省國防教育條例規定邊境地區應當開展以邊境穩定和國家安全為主要內容的國防教育活動。
我國現有國防教育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軍民融合的大時代背景下,以《國防教育法》為指針,加快修訂、完善、健全地方性法規制度,已經成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當前日益緊迫的任務。雖然近幾年重現了頒布或者修訂國防教育法規規章的高潮,注重通過立法引導國防教育的正規有序開展,但是現行的國防教育法律制度也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國防教育法律體系不夠完整科學。我國雖然已經出臺了《國防教育法》,但作為國防教育領域龍頭法律的《國防教育法》未能隨著社會的發展及時修改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律資源之間脫節的現象:《國防教育法》的規定過于籠統,理論層面不易掌握,實踐中不具有操作性;地方性法規不能很好地落實國防教育法的相關規定,要么照抄《國防教育法》的相關規定,要么照抄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防教育條例。因此,兩者之間形成了一定的斷層,沒有形成上下連貫、位階分明的法律體系。國防教育組織領導體制不夠完善。
根據《國防教育法》規定,由國務院領導全國的國防教育工作,中央軍事委員會協同國務院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地方政府領導地方的國防教育工作,駐地軍事機關協助和支持人民政府開展國防教育。但在實踐中中央的國防教育工作由總政群眾工作辦公室來實施,地方的國防教育工作由省軍區、軍分區、人武部來具體組織實施。根據我國憲政體制安排,國防教育的主體包括政府和軍事機關。但是在兩個主體中,其權力如何劃分,具體的國防教育行政執法究竟以哪個主體為主,法律的規定則不是很清楚。國防教育經費保障制度規定不夠到位?!秶澜逃ā芬幎▏澜逃涃M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但并未明確規定國防教育經費占財政收入的具體比例或者數額,各地對國防教育的經費投入參差不齊,經費保障制度也沒有具體規定到經費如何撥付、何時撥付、如何使用等具體問題。在法律對國防教育經費的具體比例或數額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有的地區在經費撥付上比較隨意。在經濟建設飛速發展的今天,經費是開展國防教育最重要的物質保障,如果經費得不到保障,很難保證國防教育的順利開展,更達不到預期效果。
完善我國國防教育法律制度的幾點思考
現代戰爭更加強調國與國之間整體實力的較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推進國防教育體制的改革、整合國防教育法律資源,已經成為加快國防教育法律資源改革的不二選擇。完善國防教育法律資源體系,為社會轉型時期的國防教育發展提供有利保障。鑒于《國防教育法》與地方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防教育條例存在銜接不力、重復抄襲現象,有必要由國務院出臺一部《國防教育條例》,對國防教育的實施標準進行統一,詳細具體地落實《國防教育法》的相關規定,補充《全民國防教育大綱》沒有規定的問題,如法律責任問題。在經費保障方面,根據《國防教育條例》制定一個全國統一的最低經費標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具體的經濟發展水平制定相應的經費標準,最低不能低于國家統一的最低經費標準,并且經費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增長逐年增加。國務院設立專門的檢查監督機構,對經費落實情況、活動開展情況、實際效果等各方面進行檢查,違者依法進行懲處。完善國防教育機構設置,實現以政府為主導的體制保障機制。完善國防教育領導體制,就是要把由解放軍總部機關和省軍區、軍分區、人武部等軍事機關代行的國防行政職能剝離出來,把權力交給政府部門,使政府部門統一行使國防教育職能,真正實現以政府為主體、軍事機關配合的國防教育領導體制。
為了加強對國防教育的統一領導,應在法律中明確規定各級國防教育領導機構的設置和職責,理順軍地在開展國防教育中的工作關系,使“軍隊的歸軍隊”、“政府的歸政府”,有利于強化人民政府國防教育機構對辦事機構的領導,徹底解決國防教育工作人員的編制、待遇問題。健全國防教育專項經費保障機制,為國防教育提供經費保障。國家及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部門對國防教育的投入,是國防教育發展的物質保證。在絕大多數國家,政府對教育的投入都是籌措教育經費的最主要來源。在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基礎上,開辟其他資金來源,確立多渠道籌措資金的機制。首先,要充分發揮政府的調節作用,從實際需要出發,利用投資、信貸、價格、稅收等經濟杠桿作用,為國防教育提供經費支持。其次,要提倡和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投資,適當進行表彰獎勵。再次,要設立專門國防教育撥款委員會和教育基金會,保障國防教育經費的持續供給。通過以上幾項措施,拓寬經費保障渠道,使國防教育經費在教育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還要加強國防教育經費的管理,對于推進國防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作者:王麗娜 單位:西安政治學院學員十七隊學員)
本文作者:羅彩君 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系
項目在設計過程中,其內容應該是學生感興趣的和熟悉的,并且能夠基本涵蓋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絕大部分知識點。在選擇項目時要有一定的廣度、難度和深度,與實際應用結合緊密,既不能過于簡單使學生失去興趣,也不能難度太大讓學生喪失信心。通過項目任務的設計,解決學生身邊一些實際問題,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學生充分創造和發展的空間,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思維得到發展,在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項目教學的實踐。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以項目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課程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和Internet等章節都以一個具體項目進行教學,每個項目又分解為若干個子任務,相關的知識點融于任務中,通過完成任務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操作。①Word2003文字處理軟件項目實踐。主要通過一個具體項目———上海世博會簡介,介紹Word文檔的編輯、排版、頁面設置及打印等操作。項目為上海世博會的一個宣傳介紹文檔,以圖文表格混排的方式,介紹了上海世博會的基本情況,并對其進行宣傳,整個項目分解為5個任務。任務一:建立上海世博會相關的文檔。建立文檔,輸入世博會簡介的基本文字內容,保存文檔。任務二:編輯上海世博會文檔的內容。設置文檔標題格式、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為文檔設置項目符號和編號等。任務三:為上海世博會文檔插入圖形和圖片。為文檔添加世博會會徽、世博會宣傳海報、世博會吉祥物等圖片,制作自定義圖形等。任務四:為上海世博會文檔制作相關的表格。添加上海世博會各階段票價等信息的表格,并對表格進行排版、美化。任務五:打印輸出上海世博會文檔。設置文檔的頁眉和頁腳、頁碼,對文檔進行預覽并打印文檔等。通過完成各項任務,熟悉Word2003的工作環境和基本操作,并能在實際應用中編輯和美化Word文檔。②Excel2003電子表格處理軟件項目實踐。主要通過一個具體項目———金浩公司職工工資分析,介紹Excel電子表格的制作、數據處理及數據分析等操作。
項目主要分析金浩公司職工工資的構成、職工工資的收入情況,整個項目分解為5個任務。任務一:工資表的建立。建立工資表的結構,輸入工資表的相關數據,保存工資表。任務二:工資表的編輯及美化。設置工資表標題格式、工資表單元格的對齊方式,為工資表添加邊框和底紋,設置工資表的條件格式,建立個人所得稅表并輸入相關數據。任務三:工資表的數據處理。計算職工的個人所得稅、應發工資和實發工資,篩選出符合條件的職工記錄,匯總各個部門的應發工資、實發工資。任務四:工資表的圖表分析。分析職工的工資收入情況。任務五:工資表的輸出。設置工資表的頁面格式、打印工資表。通過完成各項任務,熟悉Excel2003的工作環境和基本操作,并能將電子表格應用于實際工作中。③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軟件項目實踐。主要通過一個具體項目———制作兵馬俑景點宣傳冊,介紹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創建、美化、打包及放映等操作。項目主要介紹了秦始皇兵馬俑旅游景點的相關信息。通過制作兵馬俑景點宣傳冊,可使更多的人了解秦始皇兵馬俑,整個項目分解為5個任務。
任務一:建立兵馬俑景點宣傳冊演示文稿。建立演示文稿,編輯演示文稿,保存演示文稿。任務二:設計兵馬俑景點宣傳冊的外觀。插入幻燈片,設置幻燈片母版,設置幻燈片的版式、模板和背景。任務三:編輯兵馬俑景點宣傳冊的內容。插入圖片、藝術字、自選圖形、文本框、表格,編輯文本框和表格,設置插入對象的格式。任務四:設置兵馬俑景點宣傳冊的動態效果。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方式;設置幻燈片內部對象的動畫效果;設置圖形、文本、圖片等對象的超鏈接。任務五:放映兵馬俑景點宣傳冊。設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放映演示文稿。通過完成各項任務,熟悉PowerPoint2003的工作環境和基本操作,并能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過程和放映方式。④In-ternet的應用項目實踐。主要通過一個具體項目———網上訂書活動,介紹Internet的基礎知識、InternetExplorer瀏覽器的使用、電子郵件的使用、網上訂書的流程等。項目以網上訂購“辦公自動化”相關的圖書為例,介紹了網上訂書的流程,整個項目分解為3個任務。任務一:搜索并收藏“辦公自動化”相關的書籍信息。打開“當當網”主頁,并將該主頁設置為InternetExplorer瀏覽器默認的主頁,搜索并收藏“辦公自動化”相關的書籍信息。任務二:確定需訂購的書籍,提交訂單并進行信息確認。
打開收藏的“辦公自動化教程”網頁,訂購名稱為《辦公自動化教程(新世紀高職高專課程與實訓系列教材)》的圖書,確認用戶相關信息。任務三:查看已訂書籍的訂單信息。登錄“當當網”網站,查看“我的訂單”信息。通過完成各項任務,熟悉Internet的基礎知識、InternetExplorer瀏覽器的使用,以及網上訂書的流程。項目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有機的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不但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項目要求的理論知識,而且能夠靈活的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了學生的操作技能。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采用項目教學法,既發揮了教師的指導作用又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受到了學生的肯定和歡迎,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本文作者:常飛 單位:上海理工大學環境與建筑學院
講好緒論,正確引導
緒論是整個有機化學教學的簡介部分,其重要性不亞于內容中的正式章節[2]。講好緒論部分,闡明有機化學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使學生真正發揮主觀能動性,力求積極主動地學好后續章節。在這一部分,教師介紹了有機化學的發展簡史,有機化學的一些基本概念與發展前景,并概括了有機化學的教學特點、重點和學科學習方法,希望學生對所學科目加強了解的同時明確學習的目的。教師特意闡述了有機化學和環境污染之間的關系以及環境工程在環境污染治理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雖然涉及較淺,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去思考學習有機化學的必要性。通過11種農藥“喂養”的豆角、可爆炸的西瓜,到富含有機物的工業廢水排放,以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充斥室內外環境等生動的例子,學生開始意識到媒體報道的各種環境污染和有機化學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有機化學是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基礎。
改進教學環節,促進教學互動和教學相長
在授課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作業也是應付了事;剛開始上課時學生精力比較充沛,注意力也集中,慢慢地就開始左顧右盼,交頭接耳,甚至伏案呼呼大睡;有些學生則抱著課外書讀得津津有味。針對這些情況,教師對教學環節作了如下改進:增強課程的趣味性。在相應章節適當增加了一些名人軼事、有趣的實驗介紹和教師的部分實驗室經歷等,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緒論部分講述德國化學家韋勒因一時疏漏而失去了發現化學元素釩的機會,教育學生工作學習中不能疏忽和粗心大意;鹵代烴章節中簡述了化學家格利雅“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故事,鼓勵學生好好珍惜時間,不要虛度年華;旋光異構部分提到了帕金森癥的治療藥“左旋多巴”和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第一次用鑷子分開左旋和右旋晶體;芳香烴芐基氧化過程中,介紹實驗室曾經滴加濃硫酸過快,反應物沖出瓶口,把一個學生嚇得發誓以后再不做有機試驗的經歷等。
通過插播類似“小廣告”,可以讓學生耳目一新,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學到書本知識之余,也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知識面,了解了一些試驗技巧。加強教學互動和教學相長。中國“90后”大學生勇于展現自我,自信張揚,逆反心理較強[3]。他們要求教師的授課角色順應時展,從“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轉變為“服務者”。因此,要真正做到教學互動和教學相長,就需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良好的互動平臺。課前和課間,教師都留下一些時間和單個學生交流學習情況。和學生一對一地交流,會讓學生感覺被關注,更容易接受一些建議。在課堂上,教師也努力改變“滿堂灌”的做法,講解時會經常詢問學生的理解情況,鼓勵他們隨時提出自己的觀點或困惑。課后歡迎學生就有機化學課程進行交流探討。這些行動相當程度上改變了過去老師高高在上、學生俯首帖耳的課堂模式。
“90后”大學生遠遠不滿足自己只是受教者的身份,他們很喜歡嘗試受教和參教兩種角色。有機化學不可避免涉及到化學方程式、電子結構、分子構型等抽象概念。僅僅依賴書本上的枯燥文字和簡單圖片,學生難以真正把握知識的內涵與本質,而電子課件可以作為有效的補充。教師號召學生與自己一起進行課件插件制作。事實證明,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創造力,他們畫的結構式、機理示意圖效果出眾。而在參與過程中,學生們對一些抽象概念也加強了理解,學習興趣大增。此外,教師也注意到這些電子課件雖然比起板書更形象直觀,可以快速傳遞教學信息,提高課堂效率。但也同時可能造成授課速度過快,學生無法跟上進度等問題。而采取課件和板書相結合的方式,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注重復習梳理
有機化學表面上知識點眾多,反應繁雜,機理各異,但萬變不離其宗,幾乎所有的有機化學內容都能歸結到化合物結構和性質上。對于初學者來說,如果不了解這點,就容易死記書本上散落的知識點,難以構建有效的知識體系,即所謂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對交叉知識點反復提及和前后印證,如在緒論部分已經把有機化學中幾種反應類型講解清楚,課程以后涉及每個反應都會自動歸類到基本反應類型中。又如介紹完SN和E反應后,每次遇到一種底物,都會要求學生預測在不同條件下的反應產物,以期學生能熟練掌握;每次課和每章節都進行復習梳理,這樣有助于學生把本堂課和本章內容有效組織起來,整理成知識單元;而全部內容學完之后的總復習則有助于學生把知識單元聯系起來,形成知識網絡系統。事實證明,采取上面一系列措施之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有了明顯提高,課堂教學氛圍和教學效果有了很大改善。這不僅對本科目學生學習起到積極作用,也能影響到學生對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態度。通過教學實踐,我深深體會到:教師要加強專業知識積累,注重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以滿腔的熱情享受教學過程。
本文作者:汪躍平 單位:東佛山廣播電視大學教務處副主任,廣東禪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遠程教育在終身教育體系中的地位
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是一項包含多個運行層次和復雜組織構架的系統工程。在實現我國經濟、文化等實力邁向世界強國的過程中,人才、教育無疑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電大遠程教育以其服務全民的辦學宗旨、30多年的現代遠程開放教育辦學實踐、“天網地網結合、三級平臺互動”的一流現代遠程教學網絡體系、遍及城鄉和運作有序的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系統等特色成就顯現出無可比擬的優勢。正因為如此國家決定依托電視大學建設開放大學。讓遠程開放教育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開放大學里更加徹底的運用,凸顯開放大學的開放性、網絡等信息技術的充分普及性。遠程教育之所以在各國的終身教育體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在于它可以促進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科教興國起決定意義的是是人才培養。許多國家的教育實踐證明:遠程教育可以實現大規模培養人才的夢想,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可以減少學習時間和成本,消除人們在學習時的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要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要大面積地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以促進社會各項事業的進步,就必須發展遠程教育。特別是大量的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依賴于遠程開放教育這種教學模式。
遠程教育法對終身教育的意義
制定遠程教育法,對規范我國遠程教育體制,完善終身教育體系,保障我國終身教育可持續發展,為中國經濟建設和發展提供和諧的法制環境,規范整合教育資源和秩序,提高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等方面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遠程開放教育法的頒布可以完善終身教育法律體系,促進終身教育健康有序發展。為了切實保障我國終身教育可持續健康有序發展,為中國經濟建設提供和諧的法制環境,我國應該盡快啟動遠程開放教育進行的立法事宜。遠程開放教育法作為保障終身教育的重要載體和形式,在完善我國教育法律體系方面有著巨大的意義。關于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規我國已經頒布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但是作為規范我國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類型——遠程開放教育方面的法律卻至今仍是空白,這樣的教育法律體系是不完善的,因此,從完善教育法律體系來看,遠程教育法的制定應是迫切之事。遠程開放教育法有助于規范教育秩序,提高中華文化國際競爭力。中國加入WTO十余年來,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國外的教育業紛紛搶灘我國文化市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急劇攀升,僅在2011年度,我國出國留學的人數已達到33.97萬人,比2010年增長了19.32%。國外文化來勢洶洶,紛紛在我國搶生源,其實是對我國文化的滲透,但由于我國教育立法的不完善,使得這種教育秩序無法得到有力規范,嚴重影響了我國文化安全。因此一定要完善教育立法。遠程教育這種新的教育形式完全打破國際時空限制,在招生、組織教學等方面更是靈活,因而更容易成為外國教育滲透的新的觸角。一定要盡快制定遠程教育法,鼓勵和扶持遠程教育對外擴張,促進本國文化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我國的遠程教育近幾年來發展非常迅速,可以用遍地開花來形容,因而難免出現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局面,因而規范遠程教育秩序,完善遠程教育體制,對完構建完備的終身教育體系具有深遠的意義。至今為止尚無系統規范遠程教育的法規,如遠程教育機構的準入條件、遠程教育機構的認定機構、遠程教育的發展目標、保障機制等問題都沒有明確規定,極大地制約了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健康發展,亟待完善。
遠程教育法的內容——以建立和完善學分銀行制度為重點
關于遠程教育法的內容,曾在另一篇文章中進行過研究,認為遠程教育法應在遠程教育機構的資質、教師準入制度、課程體系、師生權利、法律責任等方面有所規整。在立法形式上可以以單行法的形式,并提出了立法體例。認為具體在體例結構上可以分為以下幾篇:總則—遠程教育機構資質——教師的準入——課程設計——師生權利——法律責任。但是隨著對遠程教育的認識不斷深入,認為遠程教育立法應該重點突出建立和完善學分銀行制度。學分銀行制度是來自國外的新鮮事物,它是指學生通過在學校學習或培訓獲得相應課程的學分,將之存入自己的學分管理賬戶中,就如同將錢存進自己的銀行賬戶中,通過累計最終達到滿足某一專業畢業要求的學分從而獲得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一種學分管理方式。學分轉換互認即在某一學校獲得的學分根據一定標準轉換成另一學校的相應學分,該校對此轉換予以認可。這種學分銀行制度和學分互認制度對成年人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最終獲得大學學位證書完成高等教育非常有促進作用,因為它恰好符合成人學習的特點,滿足成人學習的需要,因此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全民學習型社會目標的過程中,這種學習方式大有用武之地。它最終將打通學歷與非學歷、正規與非正規教育之間的溝通壁壘,實現各類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利用,使終身教育真正步入可持續的良性發展。但是,為了實現學分銀行制度和學分互認制度,光有幾個學校實施肯定會出現一些無法逾越的障礙,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位階高的規范性文件來規范和保障,《遠程開放教育法》(由全國人大頒布)的出臺就更顯得迫在眉睫!筆者認為,應在以下幾方面規范學分銀行制度和學分轉換互認制度:
教育部牽頭,整合各種教育形式。法律應規定由教育部牽頭,將廣播電視大學、函授大學、職工大學、夜大學、自學考試、網絡教育以及各種培訓教育機構等各種成人教育機構整合,統一納入開放大學體系,首先可以以會員的形式必須加入。規定辦學機制的開放,學生有權將每學完一門課程的學分累積起來,待其達到一定學歷層次或培訓的學分后,獲得相應得學歷證書或結業。各會員學校之間的課程學分可以根據教育部頒布的轉換標準進行轉換,各會員學校必須互相承認。對拒不按此執行的學校,遠程教育法明確相應的法律責任。設立全國性的學分認證機構和地區性認證機構。我國學歷教育之間的學分互認制度雖然還不完善,但是已經有免修免考制度,比如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對自學考試、其他高校的課程學分予以承認并實行免修免考,國際間的高?;フJ通過政府間的協議也逐步擴大。但是社區非學歷教育與學歷教育之間的互認與轉換基本是空白,通過“學分銀行”在社區非學歷教育與學歷教育之間架起立交橋,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是真正做起來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首先需要一個權威的學分認證和轉換機構。在美國,美國的高校包括遠程教育機構進行學分轉換的前提是通過區域認證協會的認證或全國性認證組織的認證,如果沒有通過以上機構的認證,該校的學生在轉學時,一般學分不會得到另一高校的認可。美國有6個地區性認證機構,它們是按美國新英格蘭地區、中部地區、南部地區、中北部地區、西北部地區和西部地區設置的單位認證機構,這6個地區的大學和學院按照地區歸屬組成了6個聯合會。全國性認證機構共有11個,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負責對全國職業和專門職業院校(vocationalandprofessionalinsti-tution)實施認證的機構;另一類是負責對全國信仰院校(faithbas-edinstitution)進行認證的機構。#p#分頁標題#e#
美國的大學一般承認經過美國六大權威地區性認證機構和全國性認證機構認證的學分.如果學生需要對這六個機構認證的學分進行轉換,大學的招生管理辦公室或者先前學習評價中心將對六大權威地區性認證機構認證的學分進行評估。我國可以借鑒美國的作法,設立全國性的學分認證機構和地區性認證機構,但是認證機構應由政府主導設立,根據“依托電視大學辦開放大學”的宗旨,國家應該立法規定我國的學分評估和認證機構,明確規定依托國家開放大學(中央電大)成立“國家學分銀行學分認證中心”,由國家開放大學在全國授權數個地方電大建立地區性的學分認證機構。國家“學分銀行”學分認證中心的職能主要體現在對地區性的認證機構進行授權和監督、制定標準化框架課程、制定學分評估認證和轉換的規則和程序、培訓認證人員、對認證糾紛進行最后復議等。地區性認證機構具體負責包括社區教育機構在內的所有學歷和非學歷教育的學分認證。學生根據這些權威機構認證的學分,向欲就讀的大學申請學分轉換,將權威機構認證的標準學分最終轉換為就讀大學的有效學分。
規定學分認證和轉換規則和程序。在建立開放大學的學分銀行制度中,明確并細化學分銀行的存分機制、貸分機制、兌分機制等。學分銀行如同真正的銀行一樣,也有存、貸、兌等功能,只不過他的標的是學分而非貨幣。通過明確此一系列機制,使學分銀行制度和學分轉換互認制度更具操作性。為了使社區教育等非學歷學習成果能公平、公正地轉化為學歷教育學分,首先學分銀行必須將這些學習實踐或成果“記錄在案”,其次必須制定學分認證和轉換規則和程序。該規則和程序標準至少應該包含以下方面:非學歷成果在學分銀行賬戶中記錄的的形式。非學歷成果在學分銀行賬戶中記錄的的形式是否體現為學分?如果以學分形式體現,則一開始就應由認證機構來認證,而這顯然是難以實現的,因而非學歷成果在學分銀行賬戶中的形式應以其最原始的形態體現,即以培訓資格證書、課程成績、實踐經歷和時間等形式記錄在案;非學歷成果承認的條件:學分認證的啟動程序應該是源于學生的申請,學生向認證機構繳納申請費,提交申請書,向認證機構提交包括學習成果原件和社區教育機構的證明原件等在內的檔案包,必要時組織專家評委對學生能力進行面試考察;非學歷成果轉換的條件:非學歷成果轉換條件應包含以下因素:成果與標準化課程框架的對接;證書或課程和實踐所轉換的對應專業和學分數量的確定;與大專、本科等各層次對接和轉換的標準和條件等。由于社區非學歷教育主要側重于專業技能的培訓,因此在轉換抵免學歷教育學分時,應傾向于抵免專業課和綜合實踐課的學分。這與學歷教育之間的學分轉換不同,學歷教育之間轉換學分對專業課折抵較慎重和嚴格。通過在遠程教育法中建立和完善學分銀行制度,使我國的非學歷教育和學歷教育之間的鴻溝和障礙得以徹底消除,從而打破高等教育結果之間的不平等,是我國的終身教育可持續發展,最終“學分銀行”為構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構建我國教育四通八達的立交橋提供了制度保證和技術支持,也必將為國家開放大學的建設作出貢獻。
作者:何紅英 單位:西南大學育才學院
古羅馬法學家塞爾蘇斯主張“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藝術”[4];美國社會學家羅爾斯也提出,對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的安排,應該使這種不平等既符合地位最不利的人的最大利益,又按照公平的、機會均等的條件,使之與所有人的地位和職務聯系在一起[5]。由此,筆者認為,不平等的必要性與正當性決定了我們有必要用法治的形式對其進行調適。所以,我們用“教育公平”來表達對教育法治首要價值的追求更為妥當。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推進教育公平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促進城鄉教育公平是國家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方向,教育公平的關鍵是受教育機會的公平,重點在于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農村困難群體,根本措施是“以法治促公平”,即以“依法治教”來促進教育的公平。法是最優良的統治者。西方社會法學家龐德提出,法的功能在于調節、調和與調解各種錯雜和沖突的利益,以便使各種利益中大部分或我們文化中最重要的利益得到滿足,而使其他的利益最少的犧牲[6]。因此,法治或許是實現公平最有效的秩序模式。中國目前還處于向法治轉變的進程中,法治建設主要還是一種政府推進型的法治,其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對法治目標和實現步驟的戰略設計和思考,取決于國家對近期行動計劃與長遠目標行動的統籌謀劃和適時合理推進的結果[7]。在中國農村教育改革的歷程中,農村教育的環境與狀況會因時因域而有所變動,農村法治始終是一種不斷完善的實踐。因此,在農村教育法治建設中,唯有將國情與域況、全國法制統一與地方自治立法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實現農村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
重慶農村教育法治的現狀
(一)重慶農村教育法治進展與成效重慶市把教育作為城市核心競爭力的第一要素,將農村教育改革作為全市教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中之重。2006年,重慶在全國率先償還18億教育欠債,主城九區“普九”欠款的,市政府財政承擔20%,區縣承擔80%,走在了新義務教育法的前面[8]。2006年11月,中共重慶市委二屆十次全委會在《關于構建和諧重慶的決定》中提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促進教育公平”,確立了“到2020年時把重慶建設成為長江上游的教育中心”這一發展目標。2008年秋季,重慶全面實現了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惠及全市360萬中、小學生。2008年7月是重慶農村教育發展的轉折點,教育部與重慶簽訂了建設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戰略合作協議,重慶自此成為西部地區實行統籌城鄉教育的一塊“試驗田”,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7.37年上升到2008年的8.6年[9]。到2010年,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的比例由1996年的56.16%提高到90%,實現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由1997年的8%上升到30%,進入了大眾化階段[10]。在農村教育方面,一方面,重慶進城農民工子女就學問題的解決已頗見成效,接受農民工子女就學的學校已達到623所,接收農民工隨遷子女近259萬人入學,投入230億元建設包括農村寄宿制項目、農村遠程教育在內的教育重大項目[11];另一方面,重慶通過城鄉學校“百校牽手”、“捆綁發展”、“對口幫扶”等一系列舉措,推進了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2011年5月1日,適應《義務教育法》修改的《重慶市義務教育條例》正式實施,該條例將對重慶市統籌城鄉發展中的教育事業發揮重要的影響。
(二)重慶農村教育法律保障的不足重慶在統籌城鄉教育“試驗田”期間,基本解決了農民子女上學難、農村學生輟學率高以及義務教育完成率低的問題,農村義務教育普及工作成效顯著,在職業教育、民辦教育等教育結構調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就重慶農村教育的長足發展而言,尚缺乏立法的充分保障,現有的制度尚不能完全解決農村教育的法治保障問題。1.重慶農村教育法律保障的制度供給不足俄羅斯曾嚴格試行各級政府分擔對各級教育經費保障責任的舉措,但主要因缺乏必要的國家收入分配機制而以失敗告終,后續改革也因欠缺預算機制綜合改革經驗而陷入具體學校和各級教育撥款的兩難之中[12]。我國農村教育經費問題往往體現在撥款之前的財政預算環節和撥款之后的利益分配環節,經費投入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難題。在依法治教的全過程中,依法行政是關鍵,執法監督是行政保障,權利救濟是司法保障,他們與教育立法同步運行或者后續支持,都無法取代教育立法環節的基礎性作用。因此,“有法必依”的大前提應該是“有法可依”,重慶農村教育的首要任務在于立法體系的完善。在立法上,重慶地方性教育立法面臨諸多困境。首先,地方沒有一部針對農村教育的專門法規,目前的制度都是普適于城市與農村的概括性規定,“不同情況相同對待”的立法模式難以保證農村弱勢群體的教育公平。據調查資料顯示,農村人口對農村教育單獨立法的需求比較迫切,特別是落后地區的農村對農村教育單獨立法的要求更為強烈。他們認為,需要用法律的形式來規范農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問題[13]。其次,政策性“意見”、“決定”、“通知”、“方案”的數量與權威遠勝于單薄的法律性“辦法”,政治的威望遠勝于法治的權威。在我國傳統政治法律文化中,教育自誕生之日起就被深深地烙上了國家的政治標簽。臺灣公法學者陳新民認為,指導方針樹立了國家的價值觀,導引立法方向,其政治和道德作用大于法律意義[14]。重慶農村教育的大政方針僅僅停留在政策層面,有待于提升到法治的高度,以法律文本的形式轉化為法律意義上的指導思想或者具體規定。第三,立法層次較低,配套機制不全。比如:《重慶市學生申訴辦法》在性質上屬于地方性政府規章,在位階上處于規范性行政立法的最底層,效力略高于地方政府制定的臨時性非規范性法律文件。同時,該辦法流于空泛,在貌似完備的授權性與義務性法律規定的背后,缺乏監督、制衡的長效機制,缺乏程序性規范對實體性規范的保障。2.重慶農村教育的內涵不足在城鄉比較的視野下,從國內經費投入看,農村小學生占全國小學生總數的75%,但教育經費投入僅占48%,初中教育經費投入農村僅占29%,生均教育經費,城鎮是農村的兩倍多。從師資隊伍看,農村高一個學歷層次的教師,比城市低30個百分點,教師學歷不合格率高達70%之多[15]。由此可見,農村教育不僅輸在了路上,更輸在了起跑線上。重慶農村存在地域性極強的特殊人群,即“留守子女”,與因無錢支付學費的輟學兒童、街道乞食的流浪兒童一起構成了三大農村教育弱勢群體。他們中絕大多數沒有條件繼續完成義務教育階段之后的學習,據教育綜合指數估算方法,在過去的10年里,教育對重慶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平均增長速度的貢獻率為7.045%,其中高等教育的貢獻率為0.54%[16]。因此,民辦教育、職業教育等成為他們改變命運的救命稻草,但重慶市農村職業教育等尚無法構成對農村發展的有效支撐。重慶的農村教育結構體系主要由三大塊構成,即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筆者認為,其中包含繼續教育在內的成人教育領域的復雜程度高、不確定性強,又缺少國外相關的立法經驗,短時間內很難轉化為立法規定。重慶多數農村地區教育結構單一,普通中小學教育發展較快,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相對薄弱。2010年7月,重慶市決定把所有就讀職業學校的農村學生自動轉為城市居民,今后10年力爭使200萬農村學生變身“市民”,新增就業崗位將優先接納重慶職校畢業生。但是,農村職業教育狀況仍不容樂觀,全市農村常住勞動力中,接受過專業培訓的勞動力僅為7.3%,職業學校的數量也由2006年的183所減少到2007年的153所,減少了16個百分點,恰恰與農村經濟的加速發展背道而馳[17]。重慶農村職業學校招生數和在校生數占高中階段招生數和在校生數的比例較低,很多地方的農村職業教育處于近乎癱瘓的狀態。#p#分頁標題#e#
促進農村教育法律保障的地方立法和國家立法的完善
(一)促進農村教育地方立法的總體思路立法是一個多元利益群體相互博弈和妥協后做出的制度安排,旨在使不同的利益群體都能夠享有暢通的利益表達。在農村教育法治尚不健全的中國,完善和強化地方立法仍是必然的選擇。首先,立法體系的完善要經歷一個從“政策文件”到“法律文本”、從“統籌法”到“專門法”的漸進與轉變。二戰后,日本經歷了自《學制》《教育令》《學校令》《教育基本法》到《終生學習振興法》的演變,實現了向教育民主化立法時期的轉變。每一次教育改革的浪潮涌過,都會留下清晰的教育立法的浪跡。筆者認為,日本歷次教改的成功經驗中最值得借鑒的一點是:改革之后能夠及時地將改革成果以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以此穩健改革的步伐、強化改革的功效。其次,重慶農村教育立法面臨著兩大課題:第一,我們應該建立什么樣的農村教育法治,其中首先要確定的是農村教育法規調整對象的范圍;第二,我們應該如何建立農村教育法治,其中首先最該解決的是農村教育立法目的與程序性問題。筆者認為,雖然我國的法治基礎與美國相去甚遠,但是,美國在教育立法技術方面的有些做法仍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確保立法程序透明度,提高公眾參與度??梢砸幎犠C會為教育立法的前置程序,確保立法依據的充分與立法內容的科學。
(二)構建促進農村教育法律保障的全國立法重慶地方教育立法已見雛形,但是由于其地方性立法的適用范圍僅僅(也只能)限于重慶,因此,如果不能對城鄉教育群體進行區別對待、特別保護,也就不可能真正突破重慶城鄉教育中的二元結構。筆者認為,在國家層面可制定專門法,如《農村教育基本法》,對農村的特殊情況、特殊問題加以明確和規范。第一,從立法目的看,《農村教育基本法》應當是農村受教育人群權益的保護法,特別針對農村教育的薄弱環節給予農村一定的教育優惠和激勵政策,將農村教育中最普遍的現實問題寫入法律文本,針對性遠勝于全面性,重在發揮法律規范對行為的指引作用;第二,從執法主體看,一定要立足農村、基層民主自治的實情,找到“執法權威”與“便民服務”的最佳切合點,善用“軟行政”、“柔性行政”等執法方式實現國家法與民間法的良性互動。
(三)地方和全國促進農村教育法律保障的立法重點高等教育不是農村教育的長項,農村教育應該回歸“實用化”的本質,注重智力成果向勞動生產力的有效轉化,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1.革新農村教育內容,調整農村教育結構筆者認為,農村教育質量的提高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培養優秀人才;二是引進優秀人才;三是留住優秀人才。具體如下:第一,做好初等、中等、高等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發展,前后銜接。同時,重視農村中高等學歷文化教育,提高農村教育質量;第二,加強農村高中、甚至專業性大學的建設工作,加強城鄉間的校際合作,提高農村師資待遇,引進外來人力資源;第三,通過政策性立法,給予大學生村官一定的優惠待遇,為農村建設提供充足的年輕力量。2.加強職業教育立法,增設職業培訓機構農村職業技術教育的內容應與農業密切相關,其功能在于為農村經濟以及農業的發展提供實用型人才,使農村學生既能打下科學文化的基本功底,又能掌握生產經營的各種技能,從而達成既向高等學校輸送人才,又向廣大農村培養新人的雙向教育目標。2009年,我國《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特別要重點支持農村中等職業教育,逐步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免費”的要求。重慶已經依托職業院校新建了5個農民工培訓集團,在移民區縣新建或配套改建15個移民就業培訓基地。但是,重慶市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人次、實用技術培訓人次以及庫區移民培訓人次并未明顯提升,政策扶持的同時尚未將職業培訓事宜提到教育立法的日程上來。目前,我國有關職業教育的規范性文件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1996年),而當務之急在于建立職業教育培訓的立法保障。因此,筆者認為,在農村教育法律保障中職業教育尤為重要,應通過地方性立法和全國性立法設立農村職業技術培訓機構,提升職業培訓機構的法律地位,同時頒發相應的職業及等級認證,提高社會對職業教育學歷的認同。
在電子教學課程中,一般都是電工電子、機電類專業技術課,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很多院校都是電工維修或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習,真正涉及到的電子技術知識和技能的卻很少,這就制約了學生們以后的技能發展。這就需要項目教學法應用其中,在電路的研究中,需要學生們根據實際問題設計電路圖,在電路的研究和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更增強了學生對電路的理解認識與技術方面的熟練,也便于達到真正的應用目的,學生在學習中也會覺得理論知識比以前更好更容易理解了。在電子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應用需要以下的實施過程:
項目選題的確立。每個學生的興趣是不同的,他們要根據自己的愛好來選擇適合他們的項目研究,在選題時很關鍵的,因為一個好的開頭才會有好的結果。隨著我國的電子事業的迅速發展,需要大量的熟練操作的技術人員和檢驗、設計人才。但很多電子專業的學生在就業方面很困難,原因是雖然他們對那些電子方面的課程理論知識很熟練,卻缺少了很多的實踐經驗,不能夠熟練電子技術的方法,所以要根據學生們的個人興趣,給出一個實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電子方面的項目,讓他們自主地選擇研究哪個方面,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主創造能力。
分組制定任務和計劃,自主學習。在我們確定項目題目后,全班同學就應該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來分組進行研究討論了,并且每組選擇一個小組長來起帶頭、領導、負責和監督的任務,給每位同學都分配任務。老師可以和學生們討論一下,然后制定出我們研究的方向、目標和任務,研究什么樣功能的電路。都確立下來后,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制定工作計劃,由老師審核和批準后,按電路的每一項工作步驟和程序開始我們的研究工作。在這些都需要,我們對電路的先有初步認識,準備好需要的工具,例如電阻、電線、儀表器、萬能表等,我們可以根據電學方面的資料,把那些理論知識借鑒過來并準備應用到我們的實踐過程中去。
項目計劃的實施。在項目實施的計劃中,老師起指導的作用,應用電子方面的知識,在學生面前做好示范,關注學生們自主實施項目的過程。學生們自己設計連接電路,設計電路的走向,確定板的大小,鉆孔、焊接、調試等,最終形成了一個產品,就是電路板。又或者我們要掌握布線工藝、元器件選擇、電路設計、調試檢測等,我們要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結合起來,分工實施,然后再融合在一起,我們設計的直流穩壓電源的項目就能很好的完成。在這當中,我們不僅可以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了實踐中去,還鍛煉了我們的互相協調幫助能力和綜合處理能力,我們互相討論和分析,然后把每個人的建議應用到一起,再加上老師的指導意見,我們的項目研究就很好的完成了。這是學生們互相探討、互相研究、互相幫助的一個過程,也是項目教學法中最重要的一個過程。
項目完成后的檢查與評估。當我們把所有的實踐都完成后,我們需要大家一起做個全面的檢查,看看是否存在短路等的現象,最后就把我們的成果交給老師,讓老師給我們做個評價。應該先由學生們做個自我評價,來談談他們在操作電子技術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和心得,再由老師對每組項目研究的檢查評價與評分。最后師生共同討論,什么地方我們需要改進,哪些學生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新技巧應該鼓勵并借鑒過去,遇到問題如何很快的找到解決辦法,通過老師對學生們的項目對比過后,找出造成評價結果不同的差異原因,從而更好地促進了學生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項目教學法在應用時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
項目教學法的效果很明顯,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教師的工作量太大,需要較高全面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教材的不合適,電子技術研究的教材不能太過于理論深奧,這樣不利于學生們的自主學習,如果學生們對書本的知識理解不多,而且理論再脫離實踐的話,這給項目教學會帶來困難,所以在教材上要淺顯易懂、重點明確,圖文并茂,理論聯系實際多一些,適宜項目教學的教材;學生素質不一樣,文化基礎普遍不是很好,在自主學習和項目完成任務的過程帶來困難;項目教學的核心是最終完成一項任務,所以對實驗實習的設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結論
總之,在項目教學的過程中,是一個人人參與的自主創造的實踐活動,它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在完成項目中所做的那些過程。尤其是在電子教學中,需要的是學生們在理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完成把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熟練技能,創造新的技巧和方法的過程,能夠激發我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最重要的是能夠培養我們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互相協作的能力。
本文作者:宋體忠 單位:南陽市高級技工學校
抓住特征,生動形象,理論聯系實際,寓教于樂
筆者發現,學生之所以對電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不濃,有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的教學遠離了生活實際。作為教師,要設法營造一種情景,善于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密切聯系起來,并形成理性的比較分析,這就是形象教學法的主旨。例如,電工學課中在講到“安全電壓”概念時,指出安全電壓是指加在人體上在一定時間內不致造成傷害的電壓,國家標準通常說的安全電壓是指一般環境條件下36伏以下的電壓;“安全特低電壓”是24V;而在潮濕、高溫、有導電塵埃等特殊環境下人體的電阻會急劇下降,此時規定加在人體上的電壓不應超過12V,即“絕對安全電壓”為12V。課堂教學中,學生普遍反映沒見過這些電壓等級的應用實物,筆者就啟發學生觀察身邊的實物,如學校實習工廠車床、銑床、磨床等設備照明燈電壓就是36V;而設備維修工常用的手提行燈的電壓則是24V,這是因為手提行燈由使用者直接接觸,不能完全杜絕在使用中由于各種原因與帶電部分觸碰,因此必須使用“安全特低電壓”保證使用者安全;我們常用的手機充電器輸出電壓只有5V,就是12V以下的“絕對安全電壓”。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教學對象的特征,挖掘相關形象體,找到合理的比喻對象,將它們相互聯系,進行對比分析,從而使復雜問題簡單化。筆者在講電工基礎中的電容器、電容量時,為了說明電容量是電容器儲存電荷的能力,就拿起教室里的一個水桶作例子,圓柱形水桶的底面積S是桶內水的體積SH與水位高度H的比值,即S=SH/H,而電容量C是電容器極板上所帶電荷Q與兩極間電勢差U的比值,即C=Q/U。比較兩式可得出對應關系:電量Q相當于水的體積SH,電壓U相當于水位高度H,而電容量C就相當于桶的底面積S。在水位一樣的情況下,底面積大的水桶儲水多。同理,一樣的電壓,電容量大的電容器儲存的電荷多,所以電容量是電容器儲存電荷的能力而不是儲存電荷的多少。此例使抽象的理論與生活中的實物掛上了鉤,學生們因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傊虒W中將知識點與生活實物相結合,拓展了學生的想象空間和思維能力,啟發學生觀察生活,使學生愉快學習,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結規律,深入淺出,張弛有度,科學施教
技校生源基礎較差,學生理解力和控制力有限,再加上技校教材多以科學性和邏輯性為主,學生沒有興趣,使得學生上課“開小差”現象尤為突出。針對這一狀況,筆者在認真分析基礎上,把專業課內容大體分為A、B、C三類,A類是實用性強且淺顯易懂的理論或技能;B類是抽象的概念、深奧的原理;C類是煩瑣的推導、枯燥的敘述。針對以上分類,筆者制定了“A類熟練掌握,B類重點突破,C類簡要了解”的教學思路。例如在講解電工基礎課自感現象的應用時,同學們對日光燈工作原理發生了濃厚的興趣,筆者就把它列為A類內容,直接把學生帶入實驗室,只進行一些簡單的講解再提出安全要求,就讓學生按照電路圖獨立組裝日光燈,結果學生通過短短的90分鐘,就把日光燈的原理和組裝要領搞得清清楚楚。再如,在講解如何利用左手定則判斷載流直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以及利用右手定則判斷直導體做切割磁力線運動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的方向時,同學們普遍茫然失措。筆者發現這部分內容冗長,不便于記憶,便把它列為B類內容,講課時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夸張的動作,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并歸納成口訣。這樣一來,大部分同學對各類知識的掌握就做到了心中有數,克服了畏懼心理,調動了思維積極性,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排除干擾、因勢利導,課堂教學重實效
教育心理學把人的注意力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兩種,有意注意是指有自覺目的,需做一定意志上努力的注意;而無意注意是指自然發生的,不需任何意志上努力的注意。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歷來是令老師頭疼的問題。課堂教學中學生主要靠有意注意來獲取知識,而學生上課注意力分散往往是由于外界刺激引起的無意注意造成的。教師應當善于認清兩種注意的本質及其相互轉化的規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靈活機動地處理教與學雙方出現的各種矛盾,從而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這也是形象教學法的一個重要方面。例如,發現學生“開小差”時,教師可以突然停止講課;教師講課時聲音要有高低、快慢的變化;教師采用故事性談話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都可以變“無意”為“有意”。一次,筆者在講電子技術基礎PN結的形成時,正好是上午第4節課,教室外食堂里飄來炒菜的香味,學生們頓時竊竊私語、心神不寧。筆者靈機一動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為什么能聞到炒菜的香味?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因為食堂里炒菜產生的“香味分子”擴散到教室里。筆者及時總結:香味的擴散是由于食堂和教室“香味分子”的濃度差,而PN結也正是P區和N區多數載流子濃度差引起的擴散運動形成的。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被拉回到課本上來,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了。教師應在平時注意培養這種隨機應變的能力,因勢利導地維持課堂紀律,時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聽課情緒,努力延長注意力保持時間。事實證明,形象教學法在技工院校教學中不僅切實可行,而且必不可少。技校教師應全面掌握形象教學法要領,活學活用、舉一反三,從而有力地推動技工院校教學任務的完成和各項教學改革的全面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