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7 04:52:40
序論:在您撰寫移動通信專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移動通信專業是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能緊密結合的專業,如何讓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后較快地適應工作崗位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移動通信崗位群的任務和職業能力進行分析分解,經過提煉、整合和歸納,最終確定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實施系統化的課程組開發,使課程內容更貼近企業的真實工作任務,體現了高職教育的工學結合特色。
【關鍵詞】崗位群;課程組;工學結合
移動通信是目前最理想的個人通信服務工具,它滿足了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與任何人進行通信的愿望,正是由于這個特點,近年來移動通信行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隨著3G技術的商業化應用,3G技術的巨大市場及3G網絡的巨額投資給移動通信相關行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經過調研,我們發現,隨著移動通信產業的蓬勃發展,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崗位數量也隨之劇增,作為高職高專的畢業生,本專業學生可選擇的就業方向主要有三個:移動通信產業鏈中的技術工人、移動通信行業中的低端工程師、移動通信相關第三產業員工。
本專業應始終以工學結合作為切入點,走校企深度合作的開放式辦學道路,充分利用行業的技術、設備及人才優勢,培養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與合作企業對專業進行共建共管,實現學生入學、培養、就業全過程一體化的深度合作。
通過校企合作辦學,雙方及時溝通,制定出合理的培養方案,應基本形成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拓展課和實踐教學環節的專業課程體系。核心課程以滿足企業崗位需求為前提,在此基礎上參照國家職業資格、行業崗位認證資格標準,圍繞校企雙方聯合開發的專業核心課程構建專業課程體系,使得課程內容與企業生產對接。
本專業應注重學生崗位能力的培養,通過進行市場調研,了解學生的就業崗位,根據崗位群將本專業的核心課程分為: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網規網優、光傳輸技術、GSM移動通信技術、TD-SCDMA技術、CDMA2000技術這6門核心課程,在核心課程的教學中融入崗位的需求,實現工學結合。具體的核心課程與對應的崗位如圖1所示。
圖1 專業核心課程及對應崗位
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走向職業化教育,職業資格證書被納入移動通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課程與職業資格考試對接。學生可以在校期間進行相關的職業資格考試,可以以目前較為流行的中興NC認證作為出發點,中興NC認證與目前高職高專的課程體系也較為吻合,可以確保學生的通過率。
為了讓課程組能夠更好地體現崗位的需求,本專業所有核心課程均應由校企雙方共同開發,學校的專業課程老師要送到企業進行定制化培養,保持學校教師對行業最新技術的不斷學習,由校方專業教師、企業講師混編師資來構建校企合作優勢互補的教學團隊,確保教學的優質實施。核心課程由混編師資共同教授,從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考核方式到教材的使用情況均由雙方共同討論完成,整個課程的開發,既符合本專業高職高專的學生特點,又與企業進行緊密對接,保證了技術的先進性。對課程的教授,專職教師以基本理論與文化修養以大學教育為主,企業的兼職教師以職業素質與職業技能教育為主,基礎教育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培養科學的生活習慣與學習方法,教授專業基礎理論;企業主體的職業素質與技能訓練包括專業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專業技能訓練以及實習、就業等均以企業方為主導,企業對學生的培養貫穿學生大學生活的全過程,真正使學生接受的教育貼近行業、社會的需要。
為了保證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應積極加大移動通信實驗室的建設,移動通信實驗室要涵蓋現代通信全部主流和熱點技術,完全模擬真實的現網運行環境。
校內實訓基地設備的充實以及企業專家的介入,可以極大地改善了專業辦學條件,實踐教學課時大幅度提高,突出了專業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為了實現與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本專業還應開設了崗前綜合技能培訓課程,本課程由企業的兼職教師來擔任,采用工學交替的培訓方式來完成,有利于企業靈活安排學生的頂崗實習,在用工淡季,本課程在校內完成,由企業兼職教師利用校內實訓基地的設備和仿真軟件進行綜合項目的培訓,讓學生能夠把零碎、獨立的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在用工旺季,本課程在校外完成,由學生根據頂崗實習的工作崗位從三門實訓課程中任選其一來完成,使學生將專業知識與生產實際相結合。
摘要:“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通過分析在移動通信專業設置的“基站建設與維護”、“三網融合與移動網絡優化”等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項目的參賽要求,從專業課程體系調整、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教學改革、實訓項目開發、學生職業技能提高等五個方面闡述職業技能大賽對移動通信專業建設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職業技能大賽;移動通信;專業建設;高職教育
隨著我國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移動通信技術在信息化領域中顯示著重要作用,工業與信息化部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相關要求,編制了《通信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要推動三網融合工作全面展開、啟動TD-LTE擴大規模試驗。從2010年開始,教育部舉辦了幾屆基站建設與維護、三網融合與移動網絡優化的全國職業技能競賽項目,職業技能大賽引領高職教育的發展,已經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它不僅可以檢驗和評價實踐教學的質量,也對高職院校移動通信專業的建設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職業技能大賽引導專業課程體系調整
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競賽項目引領了當今技術發展趨勢,大賽不僅為高職教育指引了專業建設的改革方向,還使課程調整與技術發展相同步,實現了高職教育與企業技術發展相同步。以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為例,分析近年的技能大賽項目“基站建設與維護”、“三網融合與移動網絡優化”,輔以到企業開展專業調研,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調整。根據大賽中網優技術的要求,增加與網絡優化相關的課程,并調整課程內容,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聘請企業工程師帶領學生進行網優項目的實習,使學生能較早地接觸現場工作,提升就業層次。根據基站維護與數據網組建競賽項目,競賽內容包括通信線路與機房勘察設計、3G基站系統運行維護、數據網組建及配置三個專項內容,新增基站技術與維護課程,調整通信工程施工與管理的課程內容。根據大賽要求進行專業課程體系調整前后對照如表1所示。
二、職業技能大賽帶動師資隊伍建設
職業技能競賽的學生比賽成績與幕后指導老師的水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學生的技能比賽也是指導老師的專業技能與教學水平的較量。師資隊伍的高素質是保證學生技能大賽取得好成績的基礎。針對比賽,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以全面提升團隊整體素質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采取“引、培、掛、帶”和專任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互兼互聘,雙向交流”等措施,多層次、多渠道地聘請一批掌握移動通信新技術的專家作為兼職教師,參與專業建設、承擔實踐教學任務并指導技能比賽。同時,從企業引進一批技術專家、能工巧匠充實專任教師隊伍,通過對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多渠道的實踐鍛煉和業務培訓,提高專業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構建一支能滿足教學與技能比賽需要、素質高、能力強、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顯得尤為重要。
三、職業技能大賽推動實踐教學改革
傳統教學是重理論知識傳授、輕實踐技能教學,而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技能的培養必須受訓者親自操作,在操作的基礎上摸索和總結。技能大賽在考查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對學生掌握知識能力進行檢驗。所以,在日常的實踐教學中,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訓基地裝備實訓設備時,既要依據技能大賽的設備要求,也要適應企業生產實際的需要,有效地促進專業課程的建設,專業教師可以不斷完善課程教學內容,并根據新的實訓設備開發新的課程。例如,在三網融合與網絡優化項目中,對移動網絡優化要求參賽隊員兩人配合進行路測,再對路測數據進行分析并出具分析報告,并能對路測中的故障提出解決方案。根據這一思路,將網絡優化課程設置為80學時,其中40學時為實踐課時,要求學生掌握軟件的安裝與使用,并與運營商聯系,對現實的移動網絡進行測試分析,與現場的要求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四、職業技能大賽指導實訓項目開發
近年來,我院先后投入大量資金建設了現代化實訓中心,為承辦三網融合與網絡優化、基站建設維護與數據網維護項目的省賽,建設了接入網實訓室、網優實訓室、移動基站實訓室,并根據比賽項目移動通信技術專業設置了以下綜合實訓項目:完成EPON的設備配置和網絡連接,并完成語音業務、數據業務、IPTV業務的開通;EPON故障的排除;完成指定地點的路測,完成路測報告;室內分布系統的設計;在仿真軟件上完成Wcdma系統搭建,配置參數,并測試驗證配置成功;在仿真軟件上完成wcdma系統的故障排除;通過職業技能大賽,也給畢業設計提供了與現場同步的課題,使學生能與現場零距離地接觸,畢業后能很快適應企業需要,并未將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五、職業技能大賽促進學生職業技能提高
大賽改變了學生的命運,點亮了學生的人生。對參加比賽的學生,不僅要掌握課堂的教學內容,還要能舉一反三,積極拓展自己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職業技能大賽是團體項目,要求學生具備團結合作精神。大賽激發了學生學習技能的積極性,越來越多的學生關注技能大賽,踴躍參賽。通過大賽提高技能的同時,也有助于拓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大賽可以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提高就業層次。有些參賽學生還沒畢業,就已和企業簽了就業意向,由于在比賽中得到了與現場工作一致的訓練,一畢業到企業上班就成為了企業的專業骨干。職業技能大賽作為中國職業教育的重大制度創新,在近年來推動職業教育發展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高等職業教育根本任務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保證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符合社會經濟的發展,在職業技能大賽的引領下,通過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增加學校之間的交流,對專業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實踐教學、學生職業技能等四個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摘 要】通過分析高職移動通信專業英語教學的特點及存在問題,論證開展項目化教學設計的必要性,詳細闡述高職移動通信專業英語教學設計的具體方案。
【關鍵詞】高職 移動通信專業 專業英語 項目化教學設計
近年來,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先進的移動通信設備和產品不斷涌現,許多企業的設備和產品都配備了英文的使用手冊及說明書。此外,常用的仿真軟件、學科前沿的研究論文、移動通信專業教材、互聯網上的大量專業技術資料等多數也是英文的,因此,移動通信專業的大學生學習專業英語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移動通信專業英語教學的特點及存在問題
移動通信專業英語和通用英語的教學在詞匯、語法和內容方面都有所不同。在詞匯上,移動通信專業英語教學中詞匯專業化,賦予了原有的普通詞以新義,還有同一詞義多專業化的情況出現;在語法上,移動通信專業英語教學中傾向于更多地使用名詞,而且文章中經常出現含有許多短語和分句的長句;在內容上,移動通信專業英語教學內容包括電子技術、通信原理、程控交換、數字信號處理等,內容多、知識面廣,但課時有限。
由于具有上述特點,移動通信專業英語教學的開展較為困難,主要存在如下方面問題:第一,學生缺乏學習熱情。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較差,英語口頭表達的能力較弱,英語的語法知識比較欠缺,因此,面對比通用英語更為專業、更為復雜的專業英語學習時,學生的積極性往往不高。移動通信專業學生也不例外。第二,缺乏合適的教材。各高職院校在選用專業英語教材時普遍比較盲目,各類教材也比較混亂;教材粗制濫造的現象較為嚴重,很多教材內容比較乏味,無法吸引學生;過于強調閱讀和翻譯的訓練,忽視了聽說和寫作的訓練。第三,教師能力水平不高。許多專業英語教師授課時是以漢語為主甚至完全使用漢語;專業英語教師以學術型為主,缺乏既掌握專業知識又具備英語授課能力的教師。第四,教學手段相對落后。課堂中很少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如投影、幻燈、影視、動畫或多媒體課件等來豐富教學,授課方式仍舊是以教師為核心的傳統方式,過度強調課堂中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忽視了學生對教學的參與。第五,教學方式比較落后。傳統教學方式強調學生通過對知識的重復來達到接受的目的,缺乏靈活性、綜合性,不重視能力的提高。而且,對于書上的知識點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會讓學生學習時感到知識點孤立分離、沒有連貫性,不知道每個知識點在實際中的用處,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斷地重復學習這些知識點,導致學生所具備的僅僅是模仿教師和書本的能力。
二、移動通信專業英語項目化教學設計的必要性
上述移動通信專業英語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導致高職學生的專業英語教學只強調單項技能的培養,缺少實際應用能力培養,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工作中很難從容地運用英語處理專業問題。而移動通信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是非常靈活的、知識面很廣,且因為專業發展快,知識更新快,對專業知識的交流、獲取能力要求比較高。因此,高職專業英語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改進手段,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目前國內外十分流行的項目化教學法,能較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果。
項目化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既是一種課程模式,又是一種教學方法。它以項目為載體,以成果為目標,采用團隊合作的形式,在項目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思考和探究。項目化教學通過設計學習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開展創新性的學習活動,從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以學生為中心、師生共同營造學習環境是項目教學法的宗旨,它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強調以課本為基點,以項目為延伸,貫徹項目由學生獨立完成的學習方式,重視項目成果展示的評價手段。
可見,項目化教學對于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很大助益,在移動通信專業英語教學中開展項目化教學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項目化教學法不能不根據實際情況生搬硬套到具體專業的教學中,不顧實際情況的應用將會導致項目化教學法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因此,有必要根據移動通信專業英語教學的特點及存在問題,對移動通信專業英語項目化教學進行設計。
三、移動通信專業英語項目化教學的具體設計
移動通信專業英語項目化教學設計,即依據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認知原則,對教材內容進行靈活的整合和補充,考慮到課時限制和學生的專業知識背景,將課程分成6個項目進行教學,每個項目又分為5個階段:工作任務分析、項目計劃制訂、項目實施記錄、成果檢查評價、項目文件歸檔。在項目開始之前,教師要先對必要的準備知識進行講解;在成果檢查評價階段,教師要對該項目包含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該項目所涉及的知識點將貫穿始終;在項目完成之后,設計一個任務并強調該項目涉及的重要知識點。
(一)6個項目的教學設計
項目1:移動電話機的認識。知識點:手機的工作原理、分類、特點、主要部件的英文詞匯及表達,手機整機組成框圖、主要工作電路圖的英文識圖等。任務:寫一篇關于移動電話機的簡短的英文介紹資料。要求學生在課后通過查閱參考書、資料,充分利用網絡、實訓基地等了解常用移動電話的原理、性能、分類、特點及構成部件的英文詞匯以及英文產品介紹的撰寫格式。
項目2:接收機、發射機射頻電路和頻率合成系統。知識點:接收機、發射機電路的組成和工作原理的英文詞匯及表達,通過分析某個典型機型的接收機和發射機電路來強化學生對英文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任務:根據所給的手機接收機和發射機電路圖紙,寫出電路核心部件的英文詞匯并用英文描述工作原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任務,在課后通過查閱資料或上網搜索等方式盡量多地閱讀英文版電路圖,然后使用CAD軟件合作完成電路圖及介紹。項目完成后,經過篩選進行優秀作品展示,教師可就該作品用英語對班上學生進行答辯,檢查效果。
項目3:移動通信系統的認知。知識點:移動通信系統的特點及系統構成,工作方式及編碼與調制,移動通信的組網及相關網絡結構的英文詞匯及表達。任務:由學生選擇某一個移動通信運營商的網絡作為項目對象,用英文描述其網絡結構、組網過程、網絡特點與結構、移動性和安全性管理方式等,從而掌握關鍵英文詞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后通過查閱圖書或上網搜索等方式收集資料,合作制作項目書;假設教師為客戶代表,要求學生使用英文推薦自己的移動通信網絡。
項目4:移動通信業務。知識點:2G/2.5G(PAS/CDMA/GSM/GPRS)系統、3G(WCDMA/CDMA2000/TD-SCDMA)系統、衛星系統業務的英文詞匯及表達。任務:采用校企合作方式,校內、校外同時開展活動,讓學生到移動營業廳、電信營業廳和聯通營業廳去了解目前系統業務的種類、應用等。以小組為單位,最好是不同運營商來分組,到營業廳去了解和收集目前移動業務和一些新的業務,做好記錄,通過整理后形成英文的調研報告。
項目5:基站的安裝與設備維護。知識點:有關基站設備(模塊面板、接線)、配置操作(配置軟件、IDB操作)、基站常用工作參數和故障碼的英文詞匯及表達。任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某個品牌的數字基站設備,在課后通過查閱資料或上網搜索等方式,小組合作制作英文版的基站設備安裝、配置和使用說明書;要求學生對說明書作英語口語表述,簡單說明設備的安裝、使用和維護方法。
項目6:移動通信新技術展望。知識點:有關移動通信技術發展前沿、行業動態的英文詞匯及表達。任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后通過使用圖書館或上網搜索等方式,查閱相關文獻與技術資料,了解移動通信的技術發展趨勢和行業動態,認真做好讀書筆記和學習心得,自主選擇一個匯報題目,小組合作制作英文版的展示PPT,要求圖文并茂,并用英語口語進行介紹。
(二)項目實施過程中的5個階段的設計
以下以項目2為例進行說明:
首先,教師要對必需的準備知識進行講解。利用學生已經學習過手機電路圖這一背景,引導學生掌握讀圖識圖、電路分析、查找故障的工作流程,從而引出項目所需的知識點。然后結合電路圖,要求學生清楚知道電路圖所表達的信息,圖紙信息決定了我們所選的機型所具備的功能、維護的方法,等等。還要結合教學內容,補充相關資料,使學生掌握接收機、發射機電路及電路故障維修所需的英文詞匯及表達。在知識準備的授課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已學過的專業知識導入,保證學生能在專業知識的語境中進行專業英語學習。并且,知識講授應以段落為單元,先讓學生獨自完成閱讀,理解段落大意,然后再對句法進行解釋,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在專業背景下用英語思考問題的習慣,從而真正地把英語作為準確獲取專業信息的工具,為專業服務。
其次,項目化教學的開展分為5個階段:一是工作任務分析。根據所給的手機接收機和發射機電路圖紙,寫出電路核心部件的英文詞匯并用英文描述工作原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任務,在課后通過查閱資料或上網搜索等方式盡量多地閱讀英文版電路圖,然后使用CAD軟件合作完成電路圖及介紹。項目完成后,經過篩選進行優秀作品展示,教師可就該作品用英語對班上學生進行答辯,檢查效果。該任務在做完準備知識的講解后就確定下來,便于學生帶著任務聽課,提高教學效果。二是項目計劃制訂。將全班學生按3~4人為一組分為多個學習小組,小組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制訂項目計劃,包括以下內容:資料的搜集、方案的論證、任務的完成。三是項目實施記錄。實施過程由教師監控,學生獨立完成,其間小組各成員分工查找、收集資料,各組員分別對自己負責的部分做出最佳方案,然后由組長負責匯總并組織論證,最后合作完成CAD電路圖和英文介紹。四是成果檢查評價。該階段以教師為主開展,側重對項目知識點的評價,可以分為小組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講評等。教師要對各小組的項目完成質量進行總結,學生通過自評、互評,學會正確、客觀地評價他人和自己,取長補短,總結經驗,完成項目總結報告。五是項目文件歸檔。整個項目完成后,將學生作品和教師的評語一起存檔,這些資料在課程結束時將作為對學生學習評價的參考。
綜上所述,項目化設計的教學模式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激發了學生對專業英語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實現了有效統一,為學生的就業和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摘要:本為以高職移動通信專業課程體系結構為例,對其現狀進行的分析,并針對現實情況,探究了課程體系結構的設置方法,縱向從行業調研出發、通過崗位設定、能力分析、逐步完成課程設置內容;橫向從能力進階角度,將課程體系結構設置為基礎能力、核心能力和綜合能力三個橫向模塊,完成課程開設順序的制定;并且提出了課程體系結構的調整周期和方案。
關鍵字:課程體系結構;移動通信;縱向;橫向
1移動通信專業課程體系結構現狀分析
1.1移動通信行業發展快變化快
移動通信技術作為新興技術產業,近20年在我國的迅速發展和巨大變化有目共睹。通信模式從1G發展到第四代移動通信LTE,移動通信電話從非智能機到高端智能機,從單一的通話工具發展為全面的網絡信息通信工具。移動通信行業的特點就是發展快,變化快,覆蓋行業廣,整個移動通信有很大的人才需求,并且不斷的產生新的就業崗位。如何根據行業特點和現狀,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高職類畢業生,是值得探究的問題。
1.2學生差異性
作為高職教育,培養大專生和本科生的目標和方法是不同的。即使是高職的學生之間也有很大的個體差異。能力有高低;擅長的方向也是不一樣的,例如有些學生擅長技術,可從事硬件或軟件類工作;有些學生擅長和人溝通,更能勝任銷售服務類工作。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和發展方向。
1.3課程體系結構可能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移動通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體系結構,可能會存在以下幾種問題:1、內容陳舊,對當前行業現狀分析不充分,無法把握到崗位,新型人才的缺口。2、培養目標過于單一,移動通信行業就業崗位類型廣泛,學生之間又存在差異,單一的培養目標會使學生畢業后就業受局限,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和創造性的發展。3、培養目標過于廣泛,以至于學生只學到皮毛,任何一個崗位的要求都達不到。4、課程體系結構設置時,沒有遵循一套合理的方法,可能會導致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之間的關系不清晰,課程與課程之間沒有承接關系,或者順序混亂,使學生陷入為什么要學習這門課程的困惑之中,影響學習效果。
為了能解決以上問題,本文以移動通信專業為例,對課程體系結構設置方法進行了研究。
2專業課程體系結構設置方法
本文探究的專業課程體系結構設置方法的基本原則是:培養目標緊隨行業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差異性;課程設置針對崗位職責和實際工作過程;課程內容循序漸進;課程實施采用工學結合的方式;課程評價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包括專業知識、崗位技能和社會能力;借鑒國內外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經驗;結合本學院實際情況,對照行業標準,開發適用于移動通信專業的課程體系結構。
移動通信專業課程體系結構的開發分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向交叉分析??v向以行業調研為出發點,逐層分析行業所提供的崗位,崗位所需要的能力,培養這些能力需要設置的課程,從而完成課程體系結構中課程開設內容的制定,如圖1所示;橫向分析以崗位設定出發點,以2~3個崗位為培養目標,以學生的能力進階為導向,將課程設置對應為基礎能力、核心能力和綜合能力三個橫向模塊,完成課程體系結構中課程開始順序的制定,如圖2所示。
2.1課程體系結構縱向分析
(1)行業調研
行業調研要從幾個方面進行:深入企業考察、訪談行業專家,掌握勞動力市場需求狀況及其變化趨勢、對往屆畢業生進行就業情況和滿意度調查, 從而掌握行業現狀,把握人才需求情況。為崗位的設定收集充足的信息。為此我們對以下通信相關行業與部門企業進行了調研:三星視界移動有限公司、中興通信、洪山移動公司移動通信基站實訓中心等企業;調研的過程中對業內專家進行了訪談;電話聯系了往屆移動通信專業畢業生了解就業情況;除此以外還與學校領導,教育專家以及專業教師進行了共同研討。
(2)崗位設定
根據行業調研,確定若干就業崗位作為培養目標, 明確專業培養方向和內涵,確定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和職責, 這是實際工作和課程之間的橋梁,典型工作任務來源于企業, 是指職業崗位中相對獨立的、系統的、關聯的具有自身工作流程的各項工作。[1]移動通信專業制定了三個就業領域為培養目標:崗位A通信電子產品研發、制造、檢測、維修;崗位B移動終端軟件、移動互聯網開發;崗位C客服,產品銷售和業務推廣。以崗位A為例,崗位任務包含:電路設計,繪制電路圖,PCB制板,電路焊接,問題電路檢測與維修。
(3)能力分析
依據每個崗位的職責解析與重構學生所需的能力。將崗位職責解析為具體能力需求,根據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重構這些需求為對學生的具體能力要求,將這些能力要求進行分類匯總為知識,技能,和素質三個方面。能力的分析對課程制定至關重要,能力需求分析準確完整了,后期的課程開設才能做到合理,充分。以崗位A為培養目標,學生需要的知識包括電子電路基本知識,編程語言,移動通信產品特點;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計算機的操作,電路圖繪制,軟件編程能力,制板,電路焊接,電子儀表使用,電路檢測,編寫開發文檔,掌握一定程度的專業英語;需要的素質有,團隊精神,溝通能力和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
(4)課程設置
依據職業崗位能力分析,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專業技術課程開發,與校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有機結合,構建專業課程體系。正確處理好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三者之間的關系, 使學生掌握從事相應崗位工作的綜合職業能力。對于崗位A這個目標而言,開設的課程有:綜合電路實訓、單片機、手機維修實訓,校外定崗實習等。教學過程要求以任務為導向,例如綜合電路實訓這門課程,它貫穿3個學期,將傳統的模電、數電、高頻電路等理論教學融入到工作任務中,真正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2.2課程體系結構橫向分析
任何一個崗位的能力培養都是隨著學生自身能力的發展不斷培養起來的,由易到難,由分散到綜合。根據以上的崗位能力分析,按照進階的步驟設置為基礎能力、核心能力和綜合能力三個橫向模塊。
基礎能力主要培養學生基本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基礎的程序語言的應用,還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身心素質;核心能力為專業設計課程,主要以模塊化的項目為導向,學生實踐為主的學習,在實踐中獲取相關知識;這一階段學生要掌握的是各個崗位必備的核心內容。;綜合能力培養;以綜合項目為驅動,對前期所學知識的綜合訓練,鞏固以前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綜合職業素養,同時還包含一些行業拓展課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頂崗實習階段,學生在企業的工作崗位上進行鍛煉,促進學生提高專業技能,融入現實社會,規劃職業未來。為畢業后成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做好充分準備。[2]
圖2課程體系結構橫向分析
2.3課程體系結構與時俱進
課程體系結構不能一成不變,社會需求在變化,學生在變化,課程體系結構也要與時俱進。每兩三年就必須做一次整體調整,從行業調研到最后課程設置,以適應市場大的變化;每學年要做一次細節調整,根據上一年的教學經驗,以及崗位對能力要求的細微變化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項目設定進行優化。
3 結束語
以上是對高職移動通信專業課程體系結構設置方法的探究。縱向從行業調研出發、通過崗位設定、能力分析、逐步完成課程內容設置;橫向從能力進階角度,將課程體系結構設置為基礎能力、核心能力和綜合能力三個模塊,完成課程開設順序的制定;并且提出了課程體系結構的調整周期和方案。
(作者單位:武漢城市職業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摘 要:針對高職院校移動通信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多為本科層次的“克隆”,提出了一種全程全網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建設全程全網實訓基地,實現全真的實訓環境,改善授課和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培養符合專業發展和企業需求的復合型通信人才,促進專業深層次的發展以及學生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高職院校 人才培養 移動通信 全程全網
通信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通信技術的應用和普及,已進入包括傳真、可視圖文、會議電視、可視電話、電子信箱和電子數據交換等多項技術在內的新階段,使得現代信息社會對通信網絡的接入、交換、傳輸及相關應用的人才需求量激增。同時,以3G、NGN等技術為代表的新興通信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通信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當前,如何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適應我國信息產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全程全網人才培養模式的意義與實踐
現代通信網絡由電話通信網、移動通信網、數據通信網、計算機通信網等基本網絡組成。在通信專業的教學中,應擁有和實際對應的能夠在多個用戶間相互傳遞多種信息的網絡。然而,大多數的通信教學采用的是通信實驗箱上的可編程邏輯器件搭建的模擬通信網絡,它們與實際通信系統相差甚遠,無法營造實際的工程環境。缺少與實際崗位環境貼近的實訓條件支撐,很多教學內容無法開展,更談不上學生崗位職業技能的培養。由于現實的通信網絡必須保證服務質量,不能有中斷發生,因此學生到通信公司的實際運營網絡進行現場動手操作的機會非常少。
我院通過與通信公司合作,對主流的網絡設備(如交換機、無線基站等)進行二次開發和改造,以其最小配置在學校構建了一個全程全網綜合通信實訓基地。在教學方法上創造了一種適合于通信專業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重點培養學生在計算機和通信技術領域,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從事數據通信網絡設備的安裝和配置、寬帶接入網絡的運行和維護、網絡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和維護、互聯網業務應用、網絡管理等方面的技能應用能力。通過實際工程滲透專業基礎知識,在動手中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訓中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邏輯思維。由于完成實訓目標需要整體協作才能做到,學生可以真正體會到全程全網在通信中的重要意義,因此,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
全程全網人才培養模式是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具體表現形式,既包含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又突出了一線技能人才的實踐技能。全程全網人才培養模式可以體現職業教育的本質,即“面向第一線,著眼高技能”,可以增加高等職業教育與社會發展的耦合度,可以及時調整和更新授課內容,注重課程的實用性和前瞻性,打通高職教育和就業的通道,實現零培訓就業。全程全網人才培養模式按照“2+1”和“2+0.5+0.5”相結合的形式開展[1]。前兩年在學院學習,第三年由企業通過初步考核,獲得資格的學生成為企業準員工,進入企業一線崗位進行崗前強化培訓、頂崗實習,實習結束后成為企業正式員工,即為“2+1”模式;其余學生組成某企業“××班”,第五學期學院積極引進企業課程資源,結合企業實際需求,完善和修改教學計劃,制訂模塊教學標準和教學設計,進行崗位培訓。第六學期在企業崗位頂崗實習。實習結束后,根據企業人才需求情況和實習考核結果,由企業方和“××班”畢業生進行“雙向選擇”。
2 全程全網的課程體系建設
由于學生的未來將面對一個完整又錯綜復雜的通信網絡,其子系統之間有眾多的關聯,為了增強學生對全程全網的理解和提高其對通信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通信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應能夠整合各種專項通信技術,突出全程全網的整體性,并與理論學習有機結合,相輔相成[2]。課程體系是以整體的網絡環境和有步驟的工程為目標,依據專業調研和工作任務分析的成果,以工作過程為主線,按照工作過程的需要進行知識的選擇和內容的取舍,圍繞崗位群和就業崗位確定具體的課程設置。通過深度校企合作,聘請企業現場專家全程參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形成“行業企業典型崗位工作任務行動領域學習領域課程體系”的“五步工作機制”。
整體的課程體系由素質平臺和專業平臺課程構成。其中素質平臺課程主要包括英語、數學、體育、形勢與政策、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課程,是培養高素質人才必不可少的基礎性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以網絡通信為主軸,以移動通信工程實施、GSM、3G系統維護與優化、傳輸交換設備安裝與維護為核心,按照學期階段性能力設置遞進的課程鏈[3]。
第一學期是專業基礎平臺課程,主要是移動通信專業的入門認知課程,其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掌握通信專業的概貌和基礎。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組裝與維護、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通信網基礎等課程。第二學期是專業核心基礎課程。本學期學生開始接觸通信專業的核心基礎知識,主要課程有:數據庫系統與應用、數字與數據通信技術、移動通信工程實施、寬帶接入網技術等課程,奠定職業能力培養的基礎。第三、四學期是專業提高課程。在這兩個學期中,以整個全程全網通信體系為載體,將相關知識按工作過程劃分關鍵技術,提煉工作任務,每個任務包括了學習要點、任務描述、相關知識、任務實施、考核要點和能力拓展等內容。主要課程有:網絡操作系統、交換與路由技術、IP網絡多媒體通信技術、GSM、3G系統與維護、移動通信網絡優化、光傳輸設備開局與維護、防火墻技術與配置、數據網規劃規劃與實施等。第五、六學期是專業拓展階段。第五學期可以選擇在企業頂崗實習一年,以拓展專業技能;也可以參加某企業“××班”,培訓一個學期,第六學期在企業崗位頂崗實習。
3 通信綜合實訓基地的建設
高職通信專業要不斷完善適應信息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并依托實踐教學大力改革現有課程教學模式,實行“教學內容工程化”[4]。學校與通信企業聯合建設通信實訓基地,可以樹立通信企業的社會形象,建立企業員工的培訓場所,學生通過實踐真實通信網絡加深對相關工作的理解,實現合作雙贏。保證了使用有限的建設資金,將真實運營網絡濃縮到學校的實訓基地中,學生能夠對實際通信網絡及設備進行操作和管理,達到促進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訓練動手能力、對通信網絡的工作原理及過程全面深刻了解的目的[5]。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崗位技能,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通過校企合作,資源整合,引進通信界知名企業的培訓理念,開設一系列實訓課程和工程項目,使學生精維護、重調試、懂施工、懂管理,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紤]到一個通信局的系統構成和通信網絡的發展,以及全程全網的思想,整個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子系統構成:程控交換系統、光傳輸系統、寬帶接入系統、移動通信系統、數據通信系統、電源及布線系統、網絡管理系統。由于我校高職通信人才的就業的崗位群主要定位在無線基站的安裝、調試、管理、維護及無線網絡的測試和優化等方面,所以移動通信系統只需建設基站收發臺(BTS)和基站控制器(BSC),并使用最小配置,就可以滿足學生實踐教學的需要,且可節省大量資金。該系統能滿足30組學生同時實訓的需要,包括課內生產實踐、驗證、畢業設計,也能較好地滿足畢業班學生實習的需要。
通信綜合實訓平臺主要用于學校的專業課程實踐教學、在校實訓和頂崗實習,充分考慮高職學生的知識背景和接受能力,實訓項目設計了基本實踐(驗證性實踐)和提高型實踐(綜合性、應用性實踐),以全面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主要實訓:(1)系統實訓,提供話音通信系統、圖形通信系統、數據通信系統等實訓。(2)傳輸系統實訓,提供PCM、SDH、PDH等實訓。(3)交換系統實訓,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軟交換等實訓。(4)接入系統實訓。有線ADSL2+、寬帶認證計費等實訓。(5)移動通信實訓,提供GSM或CDMA系統的BTS、BSC等設備的配置與維護實訓。(6)數據通信實訓,主流路由器、三層交換機、IPV6及二層交換機的配置與各類組網實訓。
4 結語
基于“全程全網”理念下,以建設通信綜合實訓平臺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改善了通信技術的實訓條件,更新了教學觀念,提高了教學質量,對學院的教學和發展均有重大意義。同時,通過與知名通信企業合作,引進通信行業先進的企業教學模式與理念,彌補了通信技術實訓抽象造成的職業技能缺失,逐步建立起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一種新的實踐教學體系。
【摘 要】本文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共同開發基于移動通信相關典型崗位工作任務,包含5種技能模塊、3個層次的模塊化、分層次實踐教學體系,制定模塊化實習實訓與教師培訓實施方案,開發一整套按模塊、分層次的實踐教學計劃、訓練標準和考核標準,嵌入“MIMPS”企業教學法,創新“雙軌聯動”實踐教學組織模式,創新基于“任務單”的考核評價機制,實施雙證教育,設計“模塊組合、雙軌聯動”的實踐教學體系。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模塊組合;雙軌聯動
1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設計總體目標
1.1 實踐教學體系設計
形成“面向市場、行業主導、適時互動”的實習實訓與師資培訓體系[1],根據職業崗位和職業能力要求,在企業專家指導下,對接行業需求,制訂覆蓋本專業主要技能和職業態度、職業素養要求的模塊化實習實訓與教師培訓實施方案,明確各模塊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形成分模塊的訓練與考核標準[2-3];根據職業技能形成的內在規律,科學劃分實習實訓階段(單元),制訂不同階段(單元)實習實訓教學計劃,建立實施方案與階段(單元)計劃有機結合,階段(單元)計劃又相對獨立的實習實訓體系,適應不同層次、不同階段、不同就業需求的實訓需要,提高實習實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4-5]。
1.2 實踐教學組織與實施
以分組教學、現場教學、案例教學和項目教學為主要手段,實施以作品(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項目)為載體的實習實訓和師資培訓,全程實現“做中教、做中學”;師資培訓按照專業教學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和頂崗實習等環節組織實施,對項目訓練過程和形成的結果進行考核[6];開展教學觀摩活動,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國家或行業設有職業資格鑒定的專業或相近專業,畢業生獲得中級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行業企業認證證書比例達100%[7]。
2 高職院校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設計思路
分析移動通信技術崗位職業能力,結合通信行業職業資格標準和中興通訊NC認證,構建包含核心網運行與維護、基站建設與維護、無線網絡優化、移動客戶服務、手機軟件開發等5種技能模塊,按初級、中級、高級3個層次劃分,系統設計集教學、培訓、認證、生產、研發5種功能于一體的“學歷教育-職業培訓融合”的模塊化、層次化實踐教學體系;以現場教學、案例教學和項目教學為主要手段,嵌入“MIMPS”企業教學法,實施以移動通信相關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的實習實訓和師資培訓,推行“雙軌聯動”實踐教學組織模式,以職教新干線為平臺,建立基于“任務單”的考核評價機制[8]。
3 構建“學歷教育-職業培訓融合”的模塊化、層次化實踐教學體系
3.1 實踐課程開發流程
圖1 基于工作崗位的實踐課程開發流程
依托校企合作共同體和校企一體委員會,完成移動通信技術崗位職業能力的調研,深入開展職業崗位能力、職業素養的需求分析,按“專業崗位-工作任務-職業能力-實踐課程”的邏輯順序開發實踐課程,如圖1所示。
3.2 實踐教學體系設計
隨著移動通信產業的轉型升級,高職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就業崗位呈多樣化趨勢,根據企業調研,移動通信產業正在形成四個主要的職業崗位群:移動核心網運行維護、基站建設與維護、無線網絡優化、移動客戶服務、手機軟件開發。根據崗位分析,按入職崗位、拓展崗位、晉升崗位進行歸類,將移動通信工作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次,借助于“校企一體”優勢,將高職學歷教育課程與企業職業培訓課程相融合,構建集教學、培訓、認證、生產、研發5種功能于一體的“學歷教育-職業培訓融合”的模塊化、層次化實踐教學體系,如圖2所示。
圖2 “學歷教育-職業培訓融合”的模塊化、層次化實踐教學體系
在企業專業共同參與下,對接移動通信產業戰略轉型和4G技術的需求,建立基于崗位能力的模塊化實習實訓與教師培訓實施方案,形成分模塊的教學目標、訓練標準和考核標準,開發一套按模塊、分階段、分層次的實踐教學計劃,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基準,按照共享開放的原則,制定實踐教學資源建設標準。
4 嵌入“MIMPS”企業教學法,創新“雙軌聯動”實踐教學組織模式
4.1 “MIMPS”企業教學法
全面實行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嵌入中興通訊NC學院設計的“MIMPS”企業教學法,如圖3所示,采用分層交織的企業教學法,全程實現“做中教、做中學”。
根據不同課程的性質和特征,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形式和手段。如《3G基站運行與維護》、《交換設備操作與維護》等課程采用項目教學法;《移動終端維修》、《無線網絡優化》等課程采用案例教學法;《電信業務與營銷》、《IP通信》等課程采用現場教學法。
圖3 “MIMPS”企業教學法示意圖
4.2 “雙軌聯動”實踐教學組織模式
充分利用“校企一體”辦學優勢,依托校企合作共同體,吸收企業優質資源,集教學、培訓、認證、生產、研發5種功能于一體,構建學校與企業“雙軌聯動”安排學生實習實訓和師資培訓,如圖4所示。學生(學員)在與企業真實職業環境同步的校內實訓室、工作室,進行核心網維護操作、基站維護操作、網優方案設計、3G/4G移動業務產品和營銷方案設計、手機應用軟件開發、ZTE產品協同創新等生產性實訓,此外,聯合企業安排頂崗生產實習,讓學生(學員)在企業機房和運營現場進行核心網運行維護、基站運行維護、無線網優化、3G/4G移動業務產品營銷、手機應用軟件市場推廣等實際生產工作,同時注重將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融入教學全過程,促進學生(學員)知識、技能、職業素養協調發展,與企業完全對接。在“雙軌聯動”過程中,學校為企業提供員工培訓、代維認證、人才支撐、10086客服運營、工程方案設計、產品開發等生產型支撐服務,企業為學校提供企業管理流程、企業案例、企業項目、企業實習崗位等服務,從而提升實訓和培訓教學質量。
圖4 學校與企業“雙軌聯動”實踐教學組織模式
4.3 師資培訓體系
師資培訓體系由“中級專業能力訓練模塊+高級專業能力訓練模塊+頂崗實習訓練模塊+專業教學能力模塊”組成,其中初級專業能力作為可選模塊,初級、中級、高級職業能力訓練內容如圖20所示。教師培訓增加實踐課程教學設計項目,提高專業教師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的課程教學設計能力,使教師掌握職業教育實踐課程開發設計方法,定期開展各類教學觀摩活動,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師資培訓體系如圖5所示。
圖5 師資培訓體系
隨著高職院校推行的按工作任務對課程進修解構和重構工作的不斷深入,傳統的以筆試為主要形式,以卷面成績為主要依據的考核方式不適合評價學生在工作任務課程學習過程中所積累的各項能力[9-10]。以職教新干線為平臺,建立基于“任務單”的考核評價機制,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在完成任務的活動中要做好記錄,收集并保存“任務單”,學生用“任務單”來申報自己的學習成績。確保實訓和培訓教學質量,依托通信行業特有工種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中興通訊NC認證中心,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和企業認證,使學生獲得中級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行業企業認證證書比例達到100%。
5 結束語
為保障“校企對接,雙軌聯動”生產性實踐教學體系設計正常實施,一是高職學院領導高度重視、大力支持教學體系改革,組建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團隊,聘請企業專家,全程參與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保障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正常運行;二是建立責任制度、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管理制度、教學檢查制度等,做到實踐教學體系開發、實踐教學課程建設、實踐教學組織實施等項目人員落實、責任落實、資金落實;三是依托校企合作單位多渠道籌措資金,確保實踐教學體系設計順利實施。
摘要:根據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區域特點及電力行業背景,以Android智能終端的迅猛發展和智能電網快速建設為契機,通過校企合作制定了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建設了具有電力特色的課程體系與教學師資隊伍。依托合作企業,完善專業的學生實踐環節,提高了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職業素養。
關鍵詞:電力特色;Android;專業建設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智能終端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與普及。2012年,全球智能移動終端出貨量約7.2億部,其中,谷歌Android開放平臺架構的終端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同時,Android移動終端在智能電網建設中被大量應用,社會上以及電力系統為Android技術工程師提供了大量崗位。
高職教育的任務決定了人才培養目標要針對明確的職業崗位,為了滿足產業技術發展的需要,拓展專業人才的崗位范圍,專業培養目標必須注重行業特色。[1]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立足于京津為中心的環渤海經濟圈,依托電力行業,并結合我院辦學條件開設了移動通信技術(Android軟件開發方向)專業,為社會及電力行業培養Android移動終端軟件設計與開發的高技能人才。
一、專業定位與校企合作
當前許多高職院校對新設專業論證不夠充分,缺乏全面的市場調查和嚴格的科學分析,不考慮自身條件、自身特色和未來社會的需求,致使專業趨同現象嚴重,造成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2]我院在專業開設前對區域經濟、我院特色、行業需求進行了充分的調研與論證,最終確定了專業的定位,并且結合自身條件選擇了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
1.專業定位
移動通信技術專業根據移動通信技術行業發展及智能電網中信息通信技術的需要,針對移動通信和智能電網信息通信中智能移動設備程序開發與系統支持崗位,面向社會軟件通用方向以及電力通信方向,培養具有Android系統移動智能終端及Java軟件開發與維護的技能,掌握Android平臺軟件及Java軟件開發流程,并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
2.專業建設中的校企合作
我院在專業建設的初期就與河北新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校企合作方案,實施了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四合作”機制,實現了“校企合作雙主體育人”模式,即我院與新龍公司共同擔任人才培養的主體。
移動通信技術與谷歌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加入了谷歌公司的“Android學術合作計劃”,分享谷歌公司的優秀課程建設資源,參與谷歌公司組織的各項活動,包括師資培養、大學生挑戰賽、創新項目等。通過與谷歌公司合作,及時了解Android架構的發展與變化,培養師資隊伍,鍛煉學生的設計開發能力。作為具有電力特色的專業,我院與電力公司人力資源與職工培訓部門建立了長效溝通機制,定期交流指導專業的建設。我院定期派遣專職教師到供電公司下場鍛煉,深入了解電力行業在智能移動終端設備崗位的職務需求,同時培養移動通信技術的師資隊伍。學生頂崗實習與綜合訓練階段,派遣學生到電力公司指定崗位頂崗實習。
二、加強課程建設
課程是為了實現一定培養目標而精心選擇的教育與訓練內容的范圍及其安排的總和,是專業建設的核心。課程不僅要教授學生技能以適應生產世界的要求,還要注重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建構,實現學生職業能力發展與內在精神建構二者的有機結合。[2]
本著課程不僅是教育還是培訓的目的,我院針對培養方案,經過與合作企業技術部門和培訓部門反復論證,最終形成了移動通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的主要課程如圖1所示。
課程體系分為兩條主線、六個階段、四個方向(數據庫、java開發、Android開發、電網通信)。移動通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既具有軟件專業通用性,又具有我院的電力特色。在不同學期根據情況安排企業人員進行專業引導與教育、課程項目全程貫穿引導、素質拓展、心理講座、職業素養培養等,綜合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能力、心理素質;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目標,并由相應的職業資格認證和考核。
1.教學內容建設
在核心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過程中,通過對實際工作崗位中的應用需求進行詳細的分析與研究,依據通用性原則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和序化,將整門課程設計成多個具有代表性的學習情境,既考慮到實用性,又兼顧到知識的邏輯性,改變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學習和練習一些毫無關聯的小程序來理解與掌握程序流程,但在解決實際問題時仍一籌莫展的教學問題,使學生在開始學習程序設計時就理解未來工作中將要遇到的概念和問題,充分體現了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使學生切實感受到現實工作的實際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
在教學內容的選取和組織上本著“必需,夠用,切實可行”的原則,力求體現以學生學習為主,教師教學為輔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以適應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格要求為目標。打破學科體系,以能力為主線,把理論、實踐內容進行充分融合,把多種相關技術整合成一門課程,強化案例式教學和知識的模塊化。
2.教學手段與考核方式建設
(1)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充分利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室、網絡資源、電子平臺和第二課堂等多種手段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工作效率,在學生和教師間均獲得了良好的反饋。
利用一體化教室構建貼近實際工作的教學環境,課上教師講完理論部分,親自動手做演示,帶領學生動手完成本次課內容,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認識,同時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所有課程的多媒體課件、源代碼等資源對學生全部公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結合手頭的教材,及時復習鞏固已經學習過的內容,預習新的章節。
溝通與交流的過程就是知識傳播的過程,每學期會安排兩次師生座談會,由系部安排教師與學生代表進行溝通交流。除面對面的交流之外,電子郵件、BBS、E-mail和QQ、MSN等均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通過這些手段,學生有問題可以及時請教和反映;而教師也可以及時得到反饋,對自己的教學內容、手段和進度進行調整,從而改善教學效果。
(2)靈活多樣的考試考核方式。移動通信技術專業所有課程考核都是以能力為中心,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即通過課堂教學過程考核、實訓項目考核、單元測試考核、期末理論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其中課堂教學過程考核強調平時的出勤、課堂紀律、課堂表現和作業;實訓項目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單元測試考查學生對單元知識的掌握情況;期末的理論考核考查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同時,為了有效考察學生的項目能力、動手能力、理論知識、職業素質等綜合素質,在專業課考試方式的改革上做出了多方面的探索。
首先,對傳統筆試一考定終身難以考察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做了完善,加大了平時對學生考查的力度,設立了多處考查點,將平時上課的評價成績納入考核體系,要求學生注意平時積累,而非考前突擊。
其次,上機考試方面結合具體的專業課程,以項目為單位組織考試題目,且多是一次考試布置一道完整的項目題目,綜合考查學生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再次,針對每學期末的項目實訓,采取項目組答辯的方式,除了對項目小組的項目成果進行評定之外,對每組的成員個體也要單獨考查,從技術能力、團隊合作到精神風貌、語言表達,都會有一個綜合評價。
最后,通過與企業合作,引入企業的考核模式,由企業出題并派監考教師來考核學生,試卷或者上機項目由他們來組織評審,這樣一方面題目更貼近真實,更貼近企業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實現了教考分離。
3.教材與教學資源建設
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在選取教材上盡量選用面向工作過程思想編寫的教材,使用任務驅動,圍繞工作任務展開知識點的講解,使學生在“做中學”。通過分析工作任務制訂工作步驟,在實現任務的過程中完成對知識點的理解,并最終完成工作任務。教材中選用的任務和案例都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代表性,選擇了在程序開發中經常使用的功能作為程序案例,使學生在今后的實際項目開發中能直接利用相似的程序功能。
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積極選取企業教材,并按照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要求,與企業合作共同編寫與就業相結合,注重實踐動手能力培養,適合基于工作過程的教材。另外,每學期期末的實訓項目均來自企業。
三、實踐教學
1.實踐教學體系設計
實踐教學體系與理論教學體系既相對獨立又相輔相成。移動通信技術專業高度重視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突出實踐教學地位,實踐教學學時為1990個小時,占總課時的62%。所有實踐課程都制定了相關課程標準。實踐教學分階段,循序漸進分為基本技能實訓、專業技能實訓、崗位技能實訓三種實訓并貫穿于人才培養方案整個過程。實踐課程體系如圖2所示。
實踐教學實施過程由我院與合作企業——河北新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擔,基本技能實訓由校內“雙師型”教師承擔,但其中的課程項目貫穿由企業兼職教師承擔,在整個理論課教學過程中由兼職教師帶領學生完成1個或多個項目。專業技能實訓以校內“雙師型”教學為主、企業兼職教師為輔來共同承擔。兼職教師主要是設計項目實訓內容、提出項目實訓要求,進行項目實訓驗收或答辯;日常實訓過程的指導、輔導主要由校內“雙師型”教師來完成。崗位實訓主要以企業兼職教師為主、校內教師為輔的方式來承擔教學工作。校內教師主要參與方案的制定、實訓過程的檢查和實訓結果的驗收;企業兼職教師(軟件研發工程師)在企業內的實訓基地(廠中校),按軟件公司的開發流程,帶領學生完成至少2個真實的軟件項目,實現學生從準職業人到職業人的轉變。
2.實踐教學條件
建立校內外實訓基地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實踐創新能力、提升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和重要保障。[2]我院根據專業需要,對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進行了全面規劃,建成了較為完善的實驗實訓室和實訓基地。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公用實訓室;二是班級綜合實訓室;三是專業特色實訓室。每個實訓室都由品牌機構成,并配置了完善的教學設施,保證了教學做一體化。
首先,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建有6個公用實訓室,根據每個實訓室的計算機軟硬件配置不同,所承擔的主要教學任務也不同。
其次,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建成了4個班級綜合實訓室,該實訓室具有理論授課和實踐教學兩重功能。平時上課保證人手一機,課堂練習以及課程設計實踐環節在班級綜合實訓室完成。階段綜合實訓等實踐環節根據情況可在班級綜合實訓室完成,也可在公用專門實訓室完成。班級綜合實訓室的建成,為學生充分培養和鍛煉自己的基本技能、專業技能、項目實踐能力、創新性實踐以及承接一些軟件開發項目,起到了保障作用,提供了很好的實踐平臺。
最后,專業還建有一個專業特色實訓室。實訓室除了配置有PC機外,還配置有企業捐資和自購的多種型號、品牌、類型的Android系統移動終端設備,方便學生參與到一些承接的軟件開發項目中來。
四、教學團隊建設
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提高教育質量、培養高水平人才的關鍵。[3]目前,移動通信技術專業教師團隊主要由10名校內專任教師和6名企業兼職教師構成。其中校內專任教師主要由博士、碩士組成,占教師總數的70%,主要負責教授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的理論相關課程;企業兼職教師主要由來自企業的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構成,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主要承擔職業素質拓展和企業實訓等課程。
高職教育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深刻的理論知識,還要有實踐技能水平,對開展的實踐教學項目,從理論、實踐操作到考核認證都必須達到企業一線技術骨干的水平。[4]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從建設初期就注重鼓勵教師掌握新技術、新理念,定期組織教師到企業現場工作一年或半年時間進行調研、學習和鍛煉。三年以來,專職教師下廠鍛煉3人共計23個月,其中兩名教師分別先后到合作公司軟件開發部下廠鍛煉半年,學習企業的開發過程、開發技術、開發理念;一名教師到電力公司下廠 11個月進行鍛煉調研,了解電力系統的需求,尤其是智能電網的發展,以便使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的發展與電力行業更加緊密的結合,為社會與電力行業提供服務。
五、結語
根據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區域特點及電力行業背景,以Android智能終端的迅猛發展和智能電網快速建設為契機,移動通信技術專業通過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績,多名學生在全國“藍橋杯”大賽、“天翼華為杯”軟件大賽、河北冀軟“安博杯”軟件大賽以及谷歌手機軟件設計大賽上獲得獎項;手機初級開發課程建設成校級精品課程。作為電力系統下屬一所具有顯著行業特色的職業院校,通過與電力公司進行合作,為電力公司智能電網移動終端培養了開發、維護人員,得到了電力公司的認可和好評。今后需要繼續廣泛調研和深入調研,緊跟行業人才需求,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摘 要】本文針對當前高職院校移動通信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和建議,以期提高學生對移動通信課程的學習興趣,改善移動通信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從而為企業培養合格的專業技能人才。
【關鍵詞】高職;移動通信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信息產業的不斷擴大,通信領域的人才缺口逐年增大。3G時代的技術革命使通信企業對高職通信專業的培養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專業要求。學生除了掌握基本通信、電子理論知識和具備基礎實踐動手能力的情況下,通信企業對高職移動通信專業學生的崗位適應性和擴展性,新技術、新科技認知度,綜合能力素質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漳州城市職業學院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培養目標與特點
(1)漳州城市職業學院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培養目標。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素質培養為本位”的指導思想,通過本專業的學習,使學生能夠進行移動通信基站建設與維護、3G移動通信產品生產與檢修、3G移動通信增值業務開發,掌握現代通信領域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熟悉常用移動通信系統及3G網絡、智能天線等的工作原理,能勝任通信產品生產企業的電子工程師、電子技術員工作,能在通信產品銷售和客服等企業擔任移動通信終端的硬件維修和刷機等軟件維修、通信產品銷售工作,并具備一定的可持續發展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2)漳州城市職業學院移動通信技術專業主要課程。電路基礎、電子技術、高頻電子技術、Protel、通信基礎理論、C及C++程序設計、光纖通信技術、單片機技術、移動通信原理與系統、移動通信設備、數據通信與網絡技術、移動通信終端設備維修、現代交換技術、3G網絡優化、帶接入技術、信息安全等。(3)漳州城市職業學院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特色。立足行業優勢,培育緊缺人才。2012年2月14日,總投資108億元的漳州聯想科技城項目在漳州正式簽約。該項目集科技產業、數字商業、智能生活為一體,包括云計算中心、物聯網中心、移動互聯中心、綜合購物娛樂中心、智能化住宅等項目。凸顯實踐教學,提高綜合素質。通過各種對接崗位的“項目化”實踐教學,有效拓展學生的職業素養、形成綜合能力,順利完成從學校到崗位的對接。校企深度融合,創新培養模式。與漳州漳州八達電子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合作,采用產業驅動,校企融合,崗課一體“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高職移動通信技術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傳統的課程體系沒有密切關注通信技術和市場的革命性改變。一般地講,3G是指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未來的3G必將與社區網站進行結合,WAP與WEB的結合是一種趨勢,如時下流行的微博客網站:大圍脖、新浪微博等就已經將此應用加入進來。而傳統的高職移動通信專業課程體系仍沿用傳統的電子產品制作實踐體系,基礎電子、通信理論體系,與信息市場發展和通信市場技術更新沒有密切關注。導致高職學生學習后沒有辦法對最新移動通信系統形成系統的理論認知,對通信新設備、新工藝沒有較好的實踐動手能力,與通信用人單位的要求有較大差距。(2)傳統的課程體系中的教學模式沒有根據學生的興趣出發?!岸嗝襟w+板書”的教學模式目前在漳州城市職業學院的日常教學中已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高職學生利用多媒體課件,在信號變化及流向和網絡構造與運行等方面可以得到更加直觀的認知,同時也有利于其加深對移動通信的理解。但移動通信課程所涵蓋的內容范圍很廣,從網絡組建到網絡認識、從網絡維護和管理到網絡測試,其中不乏一些相對難以理解的內容,單靠多媒體課件及一些演示動畫,很難使高職學生理解透徹,提高實踐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高職學生僅僅扮演著知識接收者的被動角色,很難融入專業知識學習過程。因此,學習專業知識積極性不高,并導致專業課堂教學效果下降。(3)傳統的課程體系中的教材嚴重偏離教學實際內容。高職學生除了應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外, 還應具有較強的分析實際問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其教學內容不僅包括需要基本的移動理論知識, 還需要有學生開展大量的實踐過程。而現有的移動通信技術專業教材大致分兩類: 實踐性教材和理論性教材,比較少有適合當前高職教育特色的專業教材,而且通信技術教材的教學內容一般落后于現在通信技術行業應用技術。這樣在高職專業學生畢業時,自身的專業技能嚴重滯后于行業需求,從而形成學生畢業困難。
三、漳州城市職業學院移動通信技術專業課程改革方案的實施
(1)定期組織培訓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隨著科技更新,移動通信技術也跟著更新,那么我們教師也要跟著更新自己傳授的知識。而作為應用電子技術教學中作為傳授者的教師,教學水平高低不一,接受新我們要有針對性的組織教師進行學習,對于有較高水平的教師更要定期組織培訓;并且在教學中多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讓學生對所學專業因“興趣”而學,不是因為“學”而學。漳州城市職業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現有教職工26人,其中,教授1人,副高職稱7人。博士1人,研究生11人,雙師素質教師占58%,專業教師隊伍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專業知識,學歷、年齡、職稱結構合理。同時充分發揮系內高級職稱教師傳、幫、帶作用,認真落實“青年教師導師制”,制定了結對幫助的辦法,安排每位高職稱教師指導幫助2-3名青年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促使青年教師早日成熟。此外,還有校企合作單位一批高級技師作為專業實訓全程指導教師。(2)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緊跟社會發展步伐。由于漳州城市職業學院移動通信技術專業采用的是“3+2+1”的培養模式,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只有前5個學期,且在第5個學期的中旬漳州城市職業學院會召開大型招聘會,招聘會結束后很多同學就會放棄上課而選擇參加企業頂崗實習。為了使這部分學生也能對專業課程的主要相關內容有所了解,并考慮到移動通信技術的現狀及未來幾年的整體發展趨勢,漳州城市職業學院以關鍵技術內容和共同性的基本理論為基礎,以移動技術典型系統內容為支撐,以前沿技術內容為向導,以社會實際應用需求為牽引,對移動通信教學內容進行更新。并對第二代移動通信CDMA網絡和GSM網絡的專業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效整合,加重了對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講解,相應增加了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簡介、移動通信關鍵技術應用、課堂設計及專業實踐環節部分,使授課內容可以緊跟時展步伐,從而有利培養高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3)堅持不斷線的系統化崗位能力培養。從崗位技能(移動電話機測試、焊接、組裝、維修等)培養來看,漳州城市職業學院通信學生從入學開始,就開始基于工學結合實現綜合技能、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的不斷線漸進崗位綜合技能培養;從企業管理能力看,基于校企深度融合實現通信企業運作、通信企業文化、通信職場文化、通信企業管理的不斷線訓練;從專業外語看,基于現網通信產品實現傳輸系統、數據通信、程控交換、移動通信系統等通信全網核心模塊的系統訓練。(4)采用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和方法。綜合運用板書+多媒體+網絡化教學手段。對于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證明和推導,仍然采用課堂板書的授課方式;而對于需要形象理解、圖示舉例以及演示操作的知識點,則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并充分利用圖像、聲音、視頻、flash 動畫等多種形式進行互動式教學。建立網絡化教學平臺,將課件、批改作業、課后答疑、補充移動通信前沿知識等環節放在教學網站上進行,為師生之間提供更好的交流平臺。
摘 要:教學不應該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成功、感受進步的過程。根據高職移動通信技術專業核心課程的實踐教學目標,深入研究快樂教學法的內涵與衡量標準,并通過教學實踐來讓師生體驗到融洽、愉快的課堂環境,最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 移動通信技術專業 快樂教學法 教學效果 綜合評價
1 快樂教學法的內涵
教是為了學,一個教授在課堂上講得再有水平,但是學生昏昏欲睡,那么這樣的教學應該是不稱職的。因此,教學方法的選擇非常重要。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應是讓學生在體驗、領悟和創造中學習,這就是選擇教學方法的一個基本原則。
應該說,各個高職院校為了提高自己的美譽度、以培養應用型人才來更好地滿足企業的需求,都在想方設法進行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F在高職院校的主流教改方法有:“理論與實踐一體化”項目教學法、基于工作任務的行動導向法與實訓模塊化教學法等。至于任務驅動式教學法、課堂競賽法、分層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法等都被歸納到基于工作任務的行動導向法中。
項目教學法的實質是:教師將某一項目交給學生,由學生自己在一定的時間內來完成這個項目。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改變教師單項傳播的呆板,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了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這個里面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一個班級的學生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因此老師給的項目不能夠太難,這樣造成有的學生已經做完,而有的學生還沒有開始做,整體教學效果不好;另外,不是每次課都能夠變成一個項目,也就是說看不到具體的成果的,因此許多時候,項目教學法是流于形式的。
實訓模塊教學法讓學生有完整的一、兩周時間來進行教學模塊的實訓,這個應該說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了,學生也比較喜歡。但是這個要求有比較強的實訓條件,另外還必須實訓老師一體化教學的能力要強。事實上,在真實的實訓中,老師是沒有給出實訓的標準的,加工出來的產品也因此直接成為廢品。
基于工作任務的行動導向法并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以行動或工作任務為導向的一種職業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與策略,是由一系列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所構成的,如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這種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以教會學生學習、學會工作為目標而開展教學活動,教學效果非常好!但是這個教學模式有一個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必須找出每個專業的職業崗位群,然后轉變成為許多典型工作任務,而這個工作非常耗時、耗力,關鍵是最后得到的典型工作任務也不一定得到企業的認可。
因此,有沒有一種教學方法能夠讓講授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的老師都樂于接受呢?怎么體現學生的主人意識呢?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個人認為快樂教學法是可以達到以上的要求的。
快樂教學法,同樣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它可以是許多已經成熟的教學法的組合,比如課堂競賽法、團隊合作法、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情景模擬法等,但是它不像項目教學法那樣強調最后的成果,也不像實訓模塊教學法那樣強調實訓場地與設備,也不像行動導向法那么嚴謹,那么程序化??鞓方虒W法的內涵就是讓老師樂教,學生樂學,變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獲得自信、快樂與成功的體驗。
2 快樂教學法的標準構建
快樂教學法的具體構建如下:
(1)沒有快樂的教師,就沒有快樂的學生。每一次課,授課教師必須是微笑的,必須是真心關心每個學生的,樂意看到每個學生的成長的。
(2)必須成立學習小組,而且小組成員的知識水平是參差不齊的。
(3)授課教師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必須把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任務,讓每個學習小組來完成;每個任務的設置必須有一定的難度,要讓小組成員之間討論、看書、網上搜索或者動手操作、實地勘測之后才能得到答案。
(4)對于教材中的難點內容,老師可以在布置任務時先給組長們進行培訓,讓他們再去指導本組基礎差的同學;授課教師要保證小任務能夠順利完成,在這個過程中,要多給基礎差的同學表現的機會,讓他們來把本組的答案公布出來,并說出理由,而當每個小組給出答案后,授課教師要給出正確的答案,同時對相關的小組進行加分表揚。
(5)授課教師在下課前要進行小組的評價,給每個小組表揚或者鼓勵,讓學生期待下一次課能夠快快到來;課程的考核不再以期末閉卷考試等形式來完成,而是以小組完成期末大作業的形式來檢驗各個小組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答辯環節,讓小組的每個同學都來回答一個問題。
(6)上同一個班的老師都必須采用快樂教學法,讓學生每次課都能夠得到快樂的體驗。
3 快樂教學法在移動通信專業課的教學實施
2009級移動通信專業共有125名學生,男、女各占一半。當中有文科生60名,占48%,體育生3名,占2.4%,藝術生與跟讀生6名,占4.8%,他們都沒有學過高中物理,因此學習基礎較差,對專業課的學習感到困難。如何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呢?我們決定在2009級移動通信專業專業課程實施快樂教學法。下面以《3G移動通信系統攻略》課程為例來介紹實施過程。
第一節課,老師跟大家講如何才能學好這門課程,然后通過幾個思考題來考察學生,然后讓學生進行分組,最后讓學生上臺去展示團隊的隊名、口號與隊徽;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對每個隊的表現進行點評,主要是肯定每個隊的表現,對當中害羞的同學進行特別鼓勵。
第二節課,強調教學方法,公布對每個學生的考核辦法,同時讓學生清楚:只要你融入課堂,積極回答問題,原來沒有基礎也是完全可以學好的。
第三節課,開始正式上新課——初識3G移動通信系統。老師已經準備好多媒體課件,展現的是五個任務:
工作任務一:請描述一下你所了解的3G。
工作任務二:請各個小組通過網絡快速搜索3G的準確定義。
工作任務三:確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是什么樣的企業。
工作任務四:小組討論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3G系統LOGO之間的區別。
工作任務五:小組討論3G移動通信系統有什么用途。
然后進行小組間課堂競賽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學生在主動地動腦、動心、動手過程中進行學習。每完成一個任務,老師都進行點評,先給出正確的答案讓學生記筆記,然后再給小組加分與表揚。
在距離學期結束還有三周的時候,老師給六個學習小組安排期末大作業的項目如下:
項目一:GSM移動通信系統構成分析。
項目二:WCDMA系統優、缺點分析。
項目三:TD—SCDMA系統信道分析。
項目四:TD-SCDMA的天饋系統的特點分析。
項目五:CDMA手機功能概述。
項目六:分布式基站的結構與功能分析。
然后要求各個小組有兩周的時間內完成。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給予具體的指導,但是只是告訴學生應該怎么找材料,怎么表現,不進行內容的指導。最后一周讓每個小組到講臺上進行展示,并接受老師、同學們的提問,最后由四個老師組成的評議小組給出最后的分數。
4 結語
快樂教學法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教學法,在中小、學普遍都采用的愉快教學法跟快樂教學法就非常接近,但是愉快教學法更強調學習的興趣,而快樂教學法則強調完成任務的喜悅心情??鞓方虒W法并不排擠其他的教學法,相反,只要是能夠達到讓老師樂教、學生樂學、師生互動融洽、85%的學生能夠跟上學習進度并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獲得自信、快樂與成功的體驗的教學方法,都可以融入快樂教學法中。同其他的教學方法相比,老師比較容易掌握,實施起來也不是特別難,只要精心設置好一個個的小任務、把握學生的知識水平,是完全可以得心應手地實施的,而教學效果也是顯著的。
摘要:人才培養方案是專業教學的綱領性文件,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基礎和保證,針對目前高職移動通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就業為導向,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從專業定位、實訓室建設、課程體系的構建、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革,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移動通信技術專業 人才培養 優化 高職院校
近年來,隨著我國第三代移動通信的發展,國家對通信行業給予了大力的政策扶持,移動通信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投資規模快速增長,2012年,國內電信業資本支出同比增長11%,達到3710億人民幣。我國移動用戶已達11.1億,移動基站207萬,3G網絡已覆蓋所有城市和縣城以及部分鄉鎮。
中國聯通在2012年投入約1000億元用于3G網絡建設及優化,新建10萬3G基站,2013 年資本開支當中35.5%將用于3G業務,25.8%用于寬帶業務。即投資主要用于寬帶網絡和3G基站建設。
國家在“十二五”期間,將加快推進電信寬帶網絡建設,推進城鎮光纖到戶,擴大農村地區寬帶網絡覆蓋范圍的要求,積極推進“光網城市”建設,加快推進寬帶網絡的光纖化升級,建設超高速(100M)寬帶接入網絡。
根據我國的通訊產業發展規劃,我國通訊人才僅3G上馬帶來的缺口是每年50萬人左右,未來5年內我國的移動通信從業人員將要達到350萬左右。
從以上數據可知,未來移動通信產業將以更高速度發展,因此對移動通信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
但現在移動通信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一方面企業需要大量的技術員工,一方面學校培養的學生又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用工需求與人才的培養嚴重脫節。因此,移動通信專業高職教育亟需加快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
我校在開設移動通信技術專業時,經過前期大量的社會市場調研,通過與工作一線的工程師、行業專家的共同研討,發現現在許多高職院校在移動通信人才培養上存在許多誤區,導致以上現象的出現。具體表現有:
1)許多開設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的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定位不準,有一些學院主要以移動通信終端設備(即手機)為主,側重于手機的維修,實際上,現在移動電話更新換代周期越來越短,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還沒損壞就已經淘汰了,故這類終端設備的維修市場逐漸萎縮,社會需求量已不大。
2)還有一些學院,由于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在移動通信專業實訓室的建設上,還是以傳統的試驗箱為主,由于試驗箱只能做驗證性的、或者模擬式的實訓,與實際工作場景與設備相差太遠,培養的學生畢業后,仍然不能勝任相關工作,畢業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遠低于用人單位的期望值,還需企業再培訓,增加了企業成本。
3)課程體系的設置不夠合理,教學內容不能與時俱進,人才培養方案多年不變,但由于移動通信行業技術更新較快,我國目前2G/3G/4G多制式、多網并存、設備種類繁雜,如果不能及時調整與改革,培養的學生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
因此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顯得尤為重要。我校的“移動通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制定。經過幾年的不斷實踐,逐步優化與完善,通過對培養的學生就業率與用工單位的滿意度調查,企業對我校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給予了充分認可,每年本專業學生就業率100%,專業對口率98%,許多企業在大二時就與學生簽訂了訂單培養。
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創新與特色,對其他同類高職院校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的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一、專業定位準確:----人才培養以行業需求最大的職業崗位為主要培養方向,保證學生就業率。
根據調研數據表明,近幾年三大移動運營商資本支出重點是在移動無線接入與寬帶傳輸兩個方面,通過對這兩個方面產業鏈所涉及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運維與優化等職業崗位群和工作任務的分析,提煉典型工作任務,歸納并重構相關知識點和實踐技能,從而制定相對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并參照職業資格標準,以實際工作工程為基礎,進而設置合理的專業核心課程。如表1所示:
二、實訓室建設與實際工作場景的無縫銜接
根據通信網絡的結構,搭建移動通信綜合實訓平臺,我校移動通信實訓室整體投入400萬,專業實訓室完全按照中國聯通現網運行的3G(WCDMA制式)基站和傳輸的設備建設,設備選用的是市場占用率較高的深圳華為公司的產品,設備包括DBS3900分布式基站、BSC6810基站控制器、OPTIX OSN1500、OPTIX 155/622H傳輸設備、通信電源、配線柜等,能夠進行相關真實職業崗位技能的學習,規避了傳統試驗箱與實際通信系統相差甚遠,無法營造實際的工程環境,無法訓練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的弊端。使學生在校學習時就能夠接觸到實際運營網絡設備,實現了專業教學與職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崗位技能,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三、基于實際工作過程構建課程體系
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上,打破傳統課程體系,以企業真實項目和崗位任務重新構建。所有專業核心課程的內容組織始終貫穿“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原則。
例如:《3G移動基站設備安裝與維護》這門課,就以工程現場3G移動基站的開局為一個項目展開,再將此項目分解為幾個子任務,在任務中貫穿知識點的學習與實踐操作。實施以“項目為導向、任務為驅動”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四、校企深度合作,共育“準員工”人才
由于移動通信行業發展迅猛,從2G?3G?LTE,通信技術日新月異,通信設備種類繁多且價格昂貴,要保證學生的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夠與時俱進,適應崗位的需要,只有與企業合作,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優勢,通過實施“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依托企業引進工作真實項目和崗位訓練項目,優化高職人才培養方案,從而實現學生、學校、企業的三方共贏。具體措施有:
1)大力建設校外實訓基地
我系先后與廣東省電信工程有限公司、宜通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怡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東山穗微通訊有限公司、深圳訊方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廣東雅景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在廣東省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通信企業合作,簽訂校外實訓基地協議,為學生的頂崗實習與就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2)學習形式靈活多樣,積極開展“訂單班”、“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等校企合作
例如:我系與廣東省電信工程有限公司簽訂了“網絡優化訂單班”,采用1+0.5+1+0.5分段式教學設計,即大一時在學校完成基礎課和公共課的學習,在大二開始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實踐學習,校企雙方共同制定整個兩學年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理論和實踐教材由校企雙方共同編寫,在學習過程中實施雙導師制,實踐教學由企業安排工程師現場講解,系部老師負責理論知識的講授。
在學生對本專業實際工作有一定認識后,再回校學習專業核心課程。經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生們對自己所學專業、企業文化、崗位技能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學習積極性、目的性更強了,同時也提升和改善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習態度。最后一學期的頂崗實習實踐,主要在于鍛煉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幫助學生提前適應社會,以提高就業競爭力。
通過與企業的深度合作,積極探索建立長效、穩定的校企合作機制,初步形成了與企業“共建、共管、共擔”的人才培養模式。
3)積極構建技能型“雙師”教學團隊
由于現代移動通信技術范圍廣、更新快、設備多、對實際動手能力要求高,為保證教師專業執教能力能夠達到職業崗位的要求,一方面“請進來”,聘請行業工程師、技術專家作為兼職教師,主要安排實踐技能課程的教學,并定期進行新技術、新設備的專題講座和研討。另一方面“送出去”,根據每位老師的專業方向,學院定期安排下企業學習,鼓勵教師參與企業的項目開發與合作,要求教師均要參加企業認證證書考試,并獲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
五、結束語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不斷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企業、學校、教師、學生共同參與,不斷探索與改革。
摘要:針對高職院校移動通信專業在人才培養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缺點、弊端,把CDIO工程教學模式引入到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以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為目標,提出了“項目為先,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形成了科學的課程體系,提高了教師素質,完善了考核機制,有效地促進了高職院校移動通信專業的教學改革向前發展。
關鍵詞:CDIO;教學模式;教學改革;高職院校
隨著我國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大規模的3G網絡建設和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持續高速增長,必然會需要大量從事3G網絡建設、維護、管理等人才。然而,面對移動通信產業的巨大用人需求,各高校畢業生卻表現了技術薄弱、缺乏技術創新、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沒有項目經驗和團隊合作的實踐能力,滿足不了企業對人才的真正需求。盡管有些高職院校能夠重視實踐,重視動手能力的培養,但是過多過早地進行機械性重復操作,又把學生推向了技工的行列,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哈爾濱華夏計算機職業技術學院移動通信技術(3G通信)專業本著“學知識,練技能,教方法,育素質”的人才培養理念,結合CDIO工程教學模式,[1]適應社會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經過近三年的實踐,提出“項目為先,學生為本”,把培養學生具有較好的項目構思能力、過硬的專業能力、很好的團隊協作能力、良好的職業素質作為整體目標;堅持校企合作和產學結合,不斷擴大校內實訓基地,在教學的過程中以企業典型項目為載體,把具體的教學內容分解成多個項目;注重培養學生對項目的構思、設計、開發和實施的能力,并且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溝通能力;確保向社會輸送有項目實踐、有創新思想、能解決實際問題、訓練有素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CDIO工程教學模式
CDIO工程教學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學改革的新成果,是由麻省理工大學、瑞典國家工學院、瑞典查爾莫斯工業大學和瑞典林雪平大學等四所大學共同創立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其核心就是一體化,即融工程科學、工程學科知識和工程實踐能力整合為一體的工程教育方法。[2]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CDIO強調做中學、學中做,把多門課程統一地融入到項目實踐中,徹底打破傳統教學中各自獨立的局面。學生要全面掌握學習過程中多門課程之間的聯系,綜合解決問題。CDIO的12條標準不僅是把CDIO的教學模式推行到各高校的教學過程中,更是要樹立科學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并配以相應的試驗環境、試驗項目。為了適應相應的教學需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能力,通過綜合培養的方式使畢業生的能力在工程基礎知識、個人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工程系統能力四個層面達到預定目標。
二、移動通信專業CDIO教學模式的探索
哈爾濱華夏計算機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保┮苿油ㄐ艑I經過近三年的教學實踐,針對無線網絡優化、通信設備安裝調試、基站建設等崗位,目前已經與多家國內知名通信公司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校企合作建立實習就業平臺。以該平臺為基礎,在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教學方法、考核評價制度等幾個方面進行了不斷探索,具體如下:
1.課程體系
在課程安排上,以3G移動通信專業硬件方向為例(見圖1),除了高等數學、英語、政治等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包括電路基礎、數字電路、模擬電路、計算機網絡、C語言程序設計等。專業核心課有通信原理、通信工程制圖、通信工程概預算、現代通信網、通信英語、移動通信原理、數據通信調試、無線網絡優化、程控交換技術和室內分布技術等。課程安排由簡入難,采用項目階梯式教學,即把整個教學任務當做一個整體的移動通信的建設項目,每一門課程就可以當做其中的子項目或者是整個項目的一個階段。各門課程又互為其他課程的基礎或是延續。整個課程體系以項目為依托,移動通信專業課程本身就是一個大的通信建設項目,從構思到設計、預算、施工、調試、網絡優化,整個過程就是項目的進展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對學習的知識進行整合和重新安排,并完成相應的項目需求,推進整個項目向前發展。為了更好地適應項目和教學的需求,學校編寫了一些教材,從教學內容、教學難度和課后訓練都依托項目為背景,更多地重視實踐和實訓。
2.師資隊伍建設
為了能夠使各門課程很好地接續,各任課教師采用集體備課、交互授課的方式。一個教研組不再僅僅由多名教師組成,而是由一個教學團隊組成。在開課前的一個假期,教研組教師集體備課、相互切磋,討論各教學重點、難點以及課程之間的聯系和相互之間的依托關系,力爭把每一個教學重點放到項目中反復實踐。提出的口號是“備課不是備教材,而是備學生”。備課不再是傳統的把教材備熟練,而是怎么樣把抽象的內容放到具體的實踐項目中,讓學生能夠感興趣。對于有些課程采取相互助課或聽課的方式,不斷取長補短,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并有效地了解整個專業課程的橫向聯系和學生的學習狀況,有助于整個專業項目的推進。
在教師團隊的建設中不僅重視科研能力,還重視企業實踐能力。移動通信專業群中雙師型教師達到60%以上,學校老師每年都有兩次到企業參與實踐或工作的機會,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提高應對各種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還從企業中引進了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名校教授走進課堂。教研室經常組織教學經驗交流會,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使教師隊伍真正稱得上是能力強、觀念新、實踐創新性強的團隊。
摘 要:隨著通信行業領域的不斷發展,專業教學改革就要與時俱進,以適應通信市場人才需求。這就要求對專業教學整個體系進行全方位改革,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實訓教學改革 基礎教學改革 虛擬化教學 項目教學
1 改革目標
主要培養目標是從事通信設備生產、維護及通信業務類、服務類型人才。通過專業教學改革,提高辦學水平,增強學生就業競爭能力。
2 教學體系改革
2.1 教學內容改革
(1)專業課程總體內容改革。從高職類人才培養模式及學生知識掌握程度上看,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要多以“實訓教學為主,理論教學為輔”的原則,在進行理論教學中以夠用即可,原理簡單化,側重實訓教學環節,多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自我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使教學內容體系具有高職教學特色。
(2)專業基礎教學內容改革。為鞏固學生職業能力擴大就業范圍及提高專升本學生升學率,對專業基礎課程教學要進行強化訓練,采用適當性、實用性、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教學。如《工程數學》、《電路》、《模擬電子》、《數字電子》等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內容要注重具有實際用途、針對性強的章節,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加以反復強化訓練,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專業基礎知識。
(3)專業實訓教學內容改革。實訓教學內容采用“層進式”量化課程內容體系,按照行業需求在掌握基礎技能后,以多元化形式對實訓教學內容進行擴展,并能夠模擬實際工作進行操作,提高學生技術應用和創新能力,為以后使學生與企業零距離接軌。
2.2 課程體系改革
近幾年來,隨著通信領域的不斷發展,原有的課程體系已經滿足不了通信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這就需要在課程體系上加以改革。它直接關系著學生今后的工作與發展,要實時按部就班地通過市場調研進行研究,用科學的方式方法引導課程體系不斷改進,適應通信行業人才需要。
(1)認真研究專業課程體系的整體銜接性。隨著教學內容模式的轉變,整體課程體系要系統化、層次化、遞進化,即每門課程教師之間要認真研究課程內容與下一課程的銜接。
(2)對整個專業課程體系實施“項目教學法”,最終考查效果以學生畢業設計的形式體現出來,使課程體系具有完整性。
(3)讓課程多元化,刪減老舊課程,增加新課程來滿足通信行業需求,擴大就業面。如從市場人才需求上來看,在學生考取技能證方面,將《手機維修》及《市場營銷》轉變為符合大多數通信行業要求的《電信業務員》,就可以擴大畢業生就業機會,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從通信行業發展前景來看,增加了《天線技術》、《通信工程制圖》等專業課程,在擴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提高了他們對工作的選擇性。
2.3 教學方法改革
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創新。
(1)“理實一體化”模式教學。“理實一體化”在專業教學改革中最先實行的一種教學模式,經過多年實踐檢驗,此種模式,教學效果良好,逐漸形成一套移動通信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
(2)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課堂教學,改變以前的“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教學方法。多數課程的專業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采用多媒體教學,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很多無法實現的硬件環境得到了模擬,知識結構更加清楚,學生接受較快。
(3)在一些專業課程中采用虛擬化教學手段。例如在《單片機》這門專業課程中,利用虛擬教學將真實的單片機電路用虛擬軟件在電腦中運行程序,并進行效果演示,即節約了儀器購置成本,又提高了教學效果,學生學起來易懂好掌握。
(4)項目教學法。最近幾年許多院校都在采用此方法進行教學,其特點是通過目標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被動變為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前教師在講臺上源源不斷一遍又一遍地向學生講解著,學生在下面聽,只有極少數學生能與教師有互動,而多數學生都在消磨時間,一學期下來沒有任何收獲。項目教學法強調全體學生與教師要產生互動,教師需要抓住本節課要點、難點對學生發問,學生要靠自學過程解答問題,注重了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己朔绞绞菍W生分組進行計分,加強學生團體意識。項目教學法實施時要以專業教學體系為整體構架,各科課程也要分階段的對項目計劃進行實施并檢驗,最后通過畢業專業綜合考試和畢業設計對整個項目教學進行檢驗。
2.4 考試方法改革
考試方法的改革力求做到考試方法多樣化,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和專業技能,發揮自身潛能,使學生具有在實際應用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1)根據項目教學法將考試成績分階段進行考核。例如《通信原理》、《通信工程制圖》等課程,根據章節或項目劃分內容實時對學生考核,可以使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系統化學習,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防止學生在期末考試前期利用短時記憶背題蒙混過關。
(2)實行期中實訓考試制度。為提高教學質量,有些課程如《數字電子》、《模擬電子》等,因為實驗內容較多較雜,將課程的實訓考試分成期中、期末兩次完成,兩次各占實訓總分的50%。目的是提高學生牢記知識要點,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永動性,避免學生在考試考查過程中投機取巧。
(3)畢業前專業大綜合考試。通過一次專業大綜合考試,了解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學生對3年來專業知識的基本情況,同時也讓學生對自己專業知識掌握程度有一初步性的認知。具體方法是在各科專業課程中提煉精華,建立專業題庫,給學生分發復習范圍,并從題庫中抽取試題,進行考試,由專業教師集體判卷,將成績進行排榜,并作為學生應聘優選條件。此做法可以使學生知己知彼,提高學生就業信心和對自己就業方向有所選擇。
2.5 課程建設改革
(1)精品課建設。在學校帶動下,加速精品課程建設進程,組織好精品課團隊,向省級精品課邁進。
(2)教材建設。選取適合高職特點,配有實踐內容的教材。由于國內移動通信專業的高職教材不多,為了更好的面向我們學生的教學,在教材建設中鼓勵專業教師自編高質量適用于高職現狀理實結合的教材。
2.6 實訓室建設改革
提高實訓室利用率,做好實訓室儀器設備的維修、維護工作,要求各專業教師對所授實訓內容要不斷創新,適應專業發展需要。根據專業需要組建新的實訓室,如光纖實訓室。
摘要:3G網絡在中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各種業務開始廣泛應用,“標準、融合、開放、增值”成為網絡建設的主導思想,存儲、安全、無線、多媒體應用等基于IP架構的產品大規模應用,將網絡建設帶入了IP行用的新階段?,F在無論是在電信市場還是在企業網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是IP+移動。
關鍵詞:3G網絡 IP通信 IP存儲
1、通信技術和市場發展前景分析
3G網絡在中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階段。2009年1月15日,TeliaSonera宣布華為和愛立信將承接全球首個4G網絡。在企業網市場,隨著網絡建設的不斷深入,各種業務開始廣泛應用,“標準、融合、開放、增值”成為網絡建設的主導思想,存儲、安全、無線、多媒體應用等基于IP架構的產品大規模應用,將網絡建設帶入了全IP行用的新階段。
2、國家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計劃解讀
按照國家的信息產業振興計劃,其中新一代移動通信(TD-SCDMA)產業完善、計算機和下一代互聯網應用、軟件及信息服務培育三項都需要大量的IP通信專業人才。下面我們從運營商和企業網兩個市場方面分析一下。
2.1 運營商市場3G建設大規模上馬
工業和信息化部2009年1月22日稱,2009年中國3G建設總投資為一千七百億元,三年內投資將達到四千億元。
工業和信息化部稱,中國電信正在對CDMA網進行網絡升級和優化,2009年首期投資約三百億元,計劃三月底將在共100個大中城市提供3G服務。中國聯通2009年首期投資三百億元左右,計劃今年上半年在56個省會城市及經濟比較發達的大中城市提供3G試商用服務,年底將服務范圍擴大到282個城市。中國移動準備2009年投資588億元,新建TD-SCDMA基站約六萬個,年底將在238個地級城市提供3G服務,占全國地級城市數量的70%以上,其中東部省(市)的地市將實現全覆蓋。
根據三家企業3G網絡建設規劃,三年內3G建設投資預計約四千億元,基本覆蓋全國所有地市、大部分縣城和發達鄉鎮,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3G用戶計劃發展目標均要達到五千萬戶左右。
2.2 企業網市場IP應用增長強勁
2.2.1 IP存儲
市場研究機構IDC針對中國存儲市場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07年中國的磁盤存儲市場年增長率達到了24.2%,收入為11.418億美元,收入年增長率達27.5%,磁盤容量達149.3PB。同時IDC預計,2011年中國存儲市場總市場價值將達到112.4億元,從2008年到2011年的市場價值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7.0%。
2.2.2 網絡安全
盡管金融危機和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到中小企業的成長,但是這種影響對于政府和大型企業則小得多。尤其是政府和大型企業對于信息安全意識不斷提高,加強信息安全建設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同時,為了拉動經濟增長,尤其是出口市場放緩的影響,中國政府將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在信息行業,政府信息安全、研究機構信息安全、運營商、金融等機構安全都將成為網絡安全建設投資的重點,從而拉動政府與大型企業的需求。
2.2.3 無線城市建設
在中國互聯網協會藍海沙龍第36期活動(主題:移動互聯網業務已準備就緒)上,有關專家透露,我國大陸已經有十大城市明確了無線城市計劃,正在建設當中。這十大城市是,北京、天津、青島、武漢、上海、南京、杭州、廣州、深圳、揚州,莊梓新稱為“若干有代表性的無線城市”。實際我國還有更多城市都在實現無線覆蓋。
2.2.4 IP多媒體應用
IP多媒體應用包括IP監控、IP視頻、IP語音等方向,近年來增長迅速。以IP監控為例,據CCID數據統計,從2006年起中國監控市場的實現了整體快速增長,預計2012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491.6億元,比2007年增長近1.76倍,其中IP網絡視頻市場的增長最為顯著,將占據整個視頻市場的66%。
3、移動通信技術專業IP通信方向學生就業方向及前景分析
根據上面的市場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大規模的3G網絡建設和企業網IP行用的持續高速增長,必然會需要大量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維護等專業技術人員。反觀現在的高校課程設置,3G內容幾乎沒有涉及,網絡專業僅僅局限于基礎網絡建設,無法滿足未來市場對專業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增設的IP通信方向,致力于培養具備IT通信相關企業員工的基本素質和專業技能的高規格人才。
在3G網絡建設方面,主要培養WCDMA、CDMA2000、TD-SCDMA網絡的基站建設工程師、網規網優工程師等。
在企業網方面,主要培養存儲、安全、無線、監控等具備數據網絡基礎的專項工程師。
下面我們對學生的就業前景做個簡單分析
3.1 3G網絡前景
我們打開互聯網各大招聘網站,可以發現3G設備安裝、調試、網規網優、建站等崗位大量出現。我們再搜索3G人才培訓,可以發現所有的培訓機構都集中在嵌入式軟件開發方向,工程方面的培訓幾乎沒有。從這兩方面,不難看出,3G工程人員的就業前景是“錢途光明”。
3.2 企業網方向前景
我們以存儲工程師為例:
目前國內網絡存儲市場發展蓬勃,應用、維護等存儲崗位不斷升溫,人才緊缺。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統計結果顯示,全球網絡存儲技術領域人才2007年的需求量為120萬左右,中國市場今年需求大約為15-20萬人。又據權威部門統計,國內現在能達到存儲工程師資格的技術人員不到2,000人,人才缺口尤為突出,高薪聘人已是不爭的事實。
目前,在51job、智聯招聘等網站搜索企業系統管理員等職位,都明確提出熟悉存儲系統的要求。而在智聯招聘網站已“存儲“為關鍵字搜索近期所有相關職位,職位數達2156,招聘職位有存儲專業服務工程師、存儲顧問工程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