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7 10:04:11
序論:在您撰寫財務會計方向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財務會計的彩色報告模式
在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后,財務會計正面臨著以下難題:一方面財務報表中會計信息的相關性逐漸降低,其次,財務會計的計量與確認技術及財會工作的本質使得眾多項目難以進入財務報表確認,只能在財務報表外披露,導致表外披露的信息量激增,甚至出現信息過載,即使如此,仍有一部分信息未得到披露,因此,未來財務會計應在鼓勵表外披露、強化自愿披露的同時對表外信息進行科學的規范。財務會計的彩色報告模式是指將財務會計確認的條件進行分解后,形成的五個層次,其分別為:
(1)可靠性、相關性、可計量性、可定義型均符合要求。
(2)可計量性、可定義性與相關性均符合要求,但可靠性還存在問題,如人力資源、客戶滿意程度等支出。
(3)相關性、可計量性均符合要求,但可靠性與可定義性存在問題,如客戶滿意程度支出。
(4)可靠性、相關性與可計量性符合要求,而可定義性存在問題,如企業競爭優勢、企業戰略風險、企業市場占有份額等。
(5)只有相關性符合標準,其他項目均不符合,如企業智力資本價值、持續經營價值等。該模式的特點在于淡化了財務會計的確認內涵,認為確認無需被過分強調,將其視為財務報告體系中核心層次與非核心層次的分界。
二、會計準則的發展趨勢
1.會計準則的制定。FASB制定會計準則的規則導向模式一度是各國爭相仿效的對象,然而,一系列財務丑聞使得該會計準則制定方式受到了質疑。FASB也迅速作出反應,頒布了相應的意見征求稿。筆者認為,美國尚未具備實行以概念為基礎的會計準則制定方式的可靠條件,想要實行以概念為基礎的會計準則,還需要董事會、企業管理局等部門的通力配合。且不論是概念導向,還是規則導向或原則導向,都無法妥善的解決利益沖突,會計準則的指定方式與監管問題應分開考慮,其性質不應受該因素的影響。會計準則的導向和制定方式應采用規則導向還是原則導向,應在長期實踐后才能得出結論,若武斷的以美國為標準跟進,很可能會考慮不周。規則導向與原則導向間并非水火難容,知識規則導向往往體現為原則導向的具象化結果,而原則導向實質上為規則導向的抽象畫表現。因此,在制定會計準則時,要先考慮以上兩種導向的優缺點,并根據自身經濟環境特點與財會人員的專業水平,對可能出現的優缺點進行揚棄。
2.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隨著國際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和貿易壁壘的逐漸消除,全球經濟的交互性也越來越強,財務報告作為企業間交流的語言,其地位也隨著全球經濟交互性的增強而水漲船高。通過財務上所記載的會計信息,企業在某個時期內的經濟狀況、現金流量與經營成果得以體現,對社會資源的流動與有效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在世界貿易組織的促進下,各國經濟間的來日益密切,全球經濟正在走向一體化,區域經濟合作、資本市場國際化與跨國公司的發展也使得會計語言不僅要在某單個國家內使用,還應在全球范圍內通用,因此,對各國會計和會計準則進行協調成為必然趨勢。為此,IASC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轉移會計準則的制定目標,將重點放在加強協調上,以增加不同國家與地區間財務報表的協調性,致力于將IAS修改為最高水平,對投資者真正實用的準則,成為國際公認的會計原則。美國以其成熟的資本市場在與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角力中曾一度占據優勢,IASC所制定的會計準則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美國會計準則。隨著一系列上市公司丑聞的發生,美國在此方面的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國際通用的會計準則的制定,也必將更加綜合的考慮更多的國家與地區的會計準則,以實現對各國家與地區經濟的協調。
三、結語
總而言之,財務會計自出現便一直在變革,當前的財務會計與財務報告早已明顯區別于傳統的財務會計和財務報告。然而,無論是怎樣的變化,其最終目的都在于促進企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和各國間經濟的來往,我國財務會計和財務準則的發展趨勢與制定原則,也應立足與這個目標,并結合國民經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
【論文關鍵詞】事項法 價值法 比較
【論文摘要】本文對會計理論的事項法作了綜述和評價,比較了事項法與價值法關于會計目標、會計計量、會計處理標準、會計報告、信息操縱和信息使用等方面的差異,并提出了傳統價值法的缺陷,在此基礎上得出事項法必定取代價值法的結論。
事項法下會計的目標在于提供與各種可能的決策模型相關的經濟事項信息,讓使用者自己選擇在其決策中應用適用的信息。價值法又稱為使用者需要法,是指從使用者需要角度論證會計理論,然后用這套理論為特定的決策模型提供最適合的信息輸入。
一、事項法的主要觀點及與價值法的比較
(一)會計目的
事項法認為,會計的目的是為信息用戶提供相關經濟事項信息。會計的功能是獨立于用戶決策程序的,用戶使用什么樣的決策模型,利用哪些經濟事項信息,如何將信息輸入并進行決策,完全是用戶自己的事情,會計不應取而代之。事項法與傳統的價值會計的本質區別是前者提供經濟事項信息,后者提供經過會計模型處理產生的價值信息。
(二)會計計量
事項的全部特征是無法計量的,但會計應描述或計量與用戶決策相關的主要特征,利用這些信息,用戶可以觀察事項發生的狀況,依此能夠預測未來相關事項發生的性質和可能性。大量的研究表明,對計量方法的引用可以增強決策的有用性。可以認為事項法對經濟事項的計量尺度、計量屬性不是單一的,而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既有定量的,又有定性的,既包括確定環境下的又包括不確定性環境下的事項信息描述與計量,從某種意義上說,事項法將價值會計計量與統計描述集于一身。
(三)會計處理標準
1.事項法強調會計對經濟活動盡可能以直接觀察方式進行反映
在現行會計中收入現金、采購貨物、銷售產品、支付工資、宣告股利、發行股票、借入款項、償還債務等事項是可以直接觀察到的事項,更符合事項法的表述方式;而現行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對過去經濟活動的價值推理而形成的,因而不能直接表示事項信息。
2.事項法允許數據的匯總,但絕不是越多越好,越綜合越好
傳統會計配比方法以及會計賦予不同的權重來確定一個會計損益的做法不但喪失了被匯總事項的許多有用信息,而且增加了錯誤發生的可能性。事項法匯總應由用戶根據自己使用的決策模型來決定匯總事項的取舍,匯總的權重的設定和匯總程度的大小。
3.盡量減少價值判斷
傳統會計價值法招致來自于許多會計派別的批判,會計實務的造假早已成為無可爭辯的事實。歸其原因,主要是會計處理過程中充滿價值判斷,價值會計經過貨幣計量、會計科目分類,價值分配匯總,最后產生高度濃縮的價值信息,在這一過程中,會計處理行為很難恪守價值中立。事項法要求會計報告要真實地反映可以直接觀察到的現實情況,對真實事項的觀察是無偏的,是一個可驗證的事項,盡量避免推理性的和構造性論斷,盡可能減少利用會計方法的選擇和價值判斷來操縱會計盈余的可能性。
(四)會計報告的內容與形式
依據事項法的會計目的,會計報告內容應報告真實事項的特征及其簡單的加總和合并,不應該綜合。而事項法會計報告要求提供真實事項信息,且允許對其簡單加總和合并,好比為用戶準備的“自助餐”,由用戶根據自己的偏好興趣決定使用何種事項信息或者決定是否要匯總及匯總的程度。事項法把現行資產負債表看成是一種間接反映會計主體從開始至今的事項,這種間接反映是把各種事項的影響在各種賬戶中匯總起來并結出余額加以反映。事項法把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看成是直接反映會計主體在一段期間內發生的事項信息及其加總和合并的信息。
(五)會計信息的使用
信息用戶的決策過程是在一定的環境下,需要一定的依據來選擇某項行動。無論價值法還是事項法,都是為用戶提供決策依據的。但與價值法相比,事項法是提供在各種可能的決策模型中有用的相關經濟事項的信息,而不是試圖向未知的甚至不可知的決策模型直接提供價值輸入。因此價值會計信息系統與事項會計信息系統為決策者提供的信息本身與方式是不同的。對于信息用戶如何獲取信息,如何使用信息,如何進行決策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并不是價值法和事項法所能解決的問題和研究的范疇,但會計應提供什么信息,在多大程度上匯總信息,則必須對信息用戶的決策需要做充分的研究。
二、傳統價值法的缺陷
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的價值法逐步顯露出一些缺陷,這些缺陷導致傳統會計信息解釋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是一種程度上的變化,而且是一種類型上的變化,使得價值法逐漸凸現的缺陷包括:
(一)信息不充分
會計的首要職能就是對社會經濟組織的客觀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系統和連續的反映,而傳統會計受嚴格確認條件以及計量模式的限制,導致信息不充分,致命的缺陷是沒有在資產負債表中確認無形資產。知識資本、技術資本、人力資源、企業文化等對企業的經營和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而這些軟資產沒有在財務報告系統得到反映。再者,成長公司以及高科技公司花費大量資金在發展客戶及擴大市場份額上,在研究開發上也花費大量資金,而沒有反映在公司的價值中,這就導致公司的賬面價值和公司的市場價值差距很大。這種現狀與財務會計目標的實現矛盾越來越突出。
(二)主觀性強
價值法所提供信息受環境及管理當局行為的影響,其生成過程充滿會計人員的主觀估計和判斷,其輸出結果是一個近似值,勢必減弱信息的可靠性。并且輸出數據高度抽象和模糊,容易使信息使用者在理解上產生歧義。
(三)相關程度低
傳統價值法提供信息時假定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可知并具體的,提供通用的信息以滿足所有利益相關者的需要,這顯然是“自作多情”,因為相關性是相對的,它總是與使用者的決策目標、決策類型、決策時點以及決策者的心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即使是同一個信息使用者,其對相關性的評價結果也會隨著環境的不同而不同。在信息處理過程中會使一些重要的決策信息因過濾而被掩飾了,影響決策者進行科學的決策。因此,傳統會計提供的信息缺乏針對性,相關程度低。
(四)報告不及時
傳統財務會計的會計信息是證、賬、表體系順序化處理,遵循一定程序。由于會計信息系統與業務活動相脫離,兩者之間存在時間差,因此,會計信息使用者只有等到會計期末財務報告和項目固定的分期財務報告出來后才能被動地接受“歷史”信息。信息時代,信息使用者要求會計能夠隨業務變化而變化,提供適時信息與前瞻性信息,而不是過時甚至遠遠過時的會計信息。
三、財務會計發展方向
由上面的比較分析來看,事項法是對價值法的否定。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及決策模型的變化增加,價值法提供的信息可能會越來越不適用。而事項法隨著會計理論知識的不斷提高,選擇重要事項的依據標準將逐漸完善;加上會計技術水平的提高、商用數據計算機處理系統的普及與應用,以及以internet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發展都為實施事項法提供了技術保證,也符合未來會計實時報告模式要求,并能滿足各種使用者不同信息的需求,其優點會越來越突出。所以筆者認為,事項法對會計理論研究方法的影響能成為現實,在未來必將取代價值法。
【摘 要】財務會計報告是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文件。為了能夠集中的揭示和反映該會計期間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經濟信息,需要將分散在賬簿中的信息進行整理、分類、計算和匯總,編織成相應的財務會計報告,從而為有關各方面提供總括型的信息。研究財務會計報告的發展趨勢,從根本上克服傳統財務報告弊端的財務報告模式,才能適應新金融形勢下的財務環境。
【關鍵詞】財務會計 會計報告 報告方式 發展趨勢
1 財務報告的目標與報告方式
1.1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
財務會計報告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三部組成。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相關附表。相關附表示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補充報表。
1.2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報表。他是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會計平衡式,依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和一定的順序,將企業在一定日期的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予以適當編制而成的。資產負債表反映使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的財務狀況,所以它是靜態的報表。
1.3利潤表
利潤表示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的報表,是動態的會計報表。他是根據利潤=收入-費用這一會計平衡式,把一定期間的收入與同一會計期間的費用進行分配,以計算出企業一定時期的凈利潤。
我國該定采用多步式利潤表,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用以反映企業的稅后利潤。
1.4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示反映一定會計期間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報表,是動態的會計報表?,F金流量表為會計報表使用者提供一定會計期間內現金流量的信息。會計報表使用者通過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評價企業在未來會計期間的現金流量,評估企業償債及支付投資報酬的能力,了解企業本期凈利潤與經營活動中現金流量發生差異的原因,掌握本期內影響或不影響現金流量的投資活動與籌資活動。
2 財務會計報告環境的新需求
2.1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的要求
會計信息對使用者范圍較廣,用戶需求觀關注的焦點是價值的相關性問題,許多投資者認為,歷史成本財務報告缺乏透明度、可靠性的信息,不僅不能為監管部門和投資者發出預警信號,使其判斷失誤。針對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的局面,許多人認為財務會計報告的質量主要取決于其是否向投資者進行了充分而公允的披露,強調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按照用戶需求觀,為了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會計準則必須給予企業相當大的可選擇空間,但這勢必給企業的盈余管理提供合法的操作空間。投資者保護觀更注重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注重對處于信息劣勢地位的中小投資者的保護,它要求會計準則盡可能縮小企業會計政策、會計判斷選擇的空間。在很多情況下,相關性與可靠性是正相關的關系,遺憾的是在某些情況下,相關性強的信息可靠性卻較差,可靠性強的信息相關性卻較差。
2.2財務會計報告長期性和導向性需求
傳統工業經濟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財務信息,而在知識經濟下不僅要獲取財務信息,還要獲取非財務信息;不僅要獲取長期量信息,還要更多地獲取導向性信息;不僅要獲取確定的信息,還要更多地獲取不確定的信息;不僅要獲取長期量信息,還要更多地獲取預測信息;不僅要獲取企業整體信息,還要獲取分部信息。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內容,在信息的質量上強調信息的相關性、長期性與導向性。
2.3報告主體硬件與報告主體拓展的需要
中國的會計報告主體規模從小到大、硬件配置極不均衡,有些大型企業完全實現了電算化會計核算,有些企業還至今仍停留在手工簿記階段。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實現財務會計報告革命的關鍵。隨著信息化的加速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組織結構正悄然發生網絡化的改變,會計主體的內涵與外延亟需拓展,主體資源需要重新計量與評價。另外強大的外部競爭壓力,迫使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發生革命性變革。
3財務會計報告的發展趨勢
3.1報告彰顯快捷靈敏
財務會計報告是企業中一項重要的管理活動,在企業的股東結構日趨多元化的今天,企業不僅要考慮現有投資者的信息需求,更要將企業推向潛在的投資者,吸引潛在投資者的注意。為做到這些,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要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關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盈利預測,現金流量的信息。同時更加強調對預測信息的規范,盡可能提高預測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反映經營者的經濟狀況是會計的基本目標,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決策的會計信息是會計的主要目標。會計的報告目標逐漸由受托責任觀向決策有用觀轉變,同樣新的財務報告目標也將繼續鎖定在為企業各利益相關者決策提供快捷靈敏的相關財務信息。
3.2報告內涵更加多樣性
新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是一種以事項會計為基礎的,可以向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有關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盈利預測,現金流量等財務信息的更為簡明易懂的一種交互式的實時報告。這種財務報告由于信息量的不斷擴大,會使得信息的范圍上將有很大的擴展,將更多反映非貨幣性的信息。在信息的表述方式上,不再僅限于文字與表格方式,而是更多地運用圖形與音像方式恰如其分地表達信息內涵,做到圖文并茂,音像俱全,使信息的表達更形象、直觀、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以便在網絡上轉輸的、表式信息更為簡明易懂的實時報告。
3.3報告注重雙向高效的信息傳遞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是一種以事項會計為基礎的,可以向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有關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盈利預測,現金流量等財務信息的更為簡明易懂的一種交互式的實時報告。這種財務報告模式借鑒與融合了現有的幾種對未來財務報告的預測,它以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及全面收益報表為支柱。這種財務報告模式通過增加全面收益報表,可以讓報表使用者更清楚地得到有關一個企業財務業績的全部信息,更好的滿足信息使用者對企業財務信息特別是反映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預測信息的要求。從而為會計數據的分類、重組、再分類、再重組提供了無限的自由空間。同時,這種財務報告模式是一種實時報告系統,有效地解決了信息的時效性問題。它通過提供實時的財務信息,為經營決策者和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的判斷服務。
總之,未來財務會計報告在計價模式上將向多元計價模式發展,由歷史成本計量到公允價值計量,同時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在披露信息的范圍上將有很大的擴展,將多多反映非貨幣性的信息,像關于企業人力資源、無形資產、數字資產、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的信息。并通過雙向的信息傳遞,使信息的提供者與使用者做到知己知彼,減輕信息的不對稱現象,提高資本市場的效率。
摘要:把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進行有效融合,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將電子商務和財務會計進行一體式發展,能夠促進立體化的網絡會計的發展模式。加強電子商務財務會計的發展理念,及時發現遇到的現實問題并進行有效解決,提出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的發展路徑,促進網絡技術以及數字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智能化以及網絡化的發展模式下促進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的發展。
關鍵詞: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
在財務管理中網絡會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進行電子商務中的財務管理,實現了公司管理與經濟業務兩者之間的協同發展。網絡會計充分利用了現代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網絡信息體系加強有關財務活動的遠程操作與遠程管理,方便了會計信息數據的獲取以及應用,在現代電子商務業務發展中占有重要的成分,因此為了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提高財務會計的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效率。
一、電子商務下網絡財務會計發展理念
1.網絡財務會計發展中的多元化發展理念。隨著現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逐漸產生了不同于傳統的管理模式與管理理念,財務管理也日漸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所以在公司企業的運營過程中,應綜合考慮經濟發展中的不同因素,承擔起經濟主體在社會發展中的責任。此外,在公司多元化的發展背景下,單位內部的高效管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應該長遠規劃保證單位的預估經濟效益以及長遠發展的需要,根據企業目前的發展狀況及時調整單位和其他經濟因素之間的利益情況,實現最大限度上的雙方互贏。根據多元化的會計理念要求公司提高其責任思想,并在公司的運營過程中有效貫徹。
2.網絡財務會計發展中的人性化管理理念?;ヂ摼W技術的發展與普及在電子商務中的財務管理和會計管理之間建立了有效的聯系與傳遞。不同于傳統的會計管理模式,互聯網的會計管理牽扯到更多的層次和方面,所以承擔著更大的責任風險和安全風險。在財務系統的內部管理方面也逐步實現了多方位的運作模式,由最初的被動預防向著現在的主動控制方向發展,由最初的強制性管理與規范逐步向人性化以及智能化管理方向發展。在掌控思路方面,與傳統的運作模式相比,財務管理更加突出了人性化管理以及引導性管理的優勢,以前的發展模式是鼓勵員工進行自我發展,現在的管理理念是促進員工的個性化發展。
二、我國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的發展方向
1.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發展中的會計國際化。電子商務在全球范圍內的推廣促進了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和人員溝通,世界愈來愈成為了一個地球村。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能夠實現資金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流轉的廣度和力度,促進了巨額的資金在世界范圍的周轉使用,提高了資本在國際范圍的投入力度與流動力度。在這種局面下,公司要在國際舞臺上發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就必須有雄厚的資本作后盾,同時利用巨額資金對落后的產能與工藝進行大膽地淘汰與改進,促進新產品的研制和新科技產品的開發。電子商務已經進入了國際貿易舞臺,所以我國公司應該對外國企業的會計報表以及會計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根據國際慣例的標準化要求制作出會計報表,加強統一的會計程序與會計方法的建立與完善,要在會計國際化市場中發展,我們應當充分重視這些問題。
2.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發展中的會計主體虛擬化。所謂會計主體指的是會計服務的主要對象。傳統模式下的會計主體一般指的是一個具體存在可感的單位實體。在現代電子化商務財務會計發展中,會計主體已經有別于傳統模式下的空間限制范圍發展到了世界各地,突破了實體主體的空間制約。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跨國集團公司之間的戰略聯盟比以往更加方便,促使了遠距離以及多對象商務服務中集中式財務核算管理的實現,為其提供了技術支持。這種新型的電子商務會計主體依托互聯網進行無形化運作,突破了傳統會計主體的地理桎梏,沒有固定的辦公場地以及辦公地點,包括一些肉眼看不見也觸摸不到的虛擬的網絡公司以及網際公司。根據不同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虛擬化的會計主體及時根據市場中的實時變化,進行相應的組合與發散,或者消失。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網絡會計主體的虛擬化的運作狀態比較模糊,所以這些眾多的虛擬網上企業和網際企業憑借其不同的經濟形態構建成了網絡經濟主體,在具體的工作中應該加強對其虛擬性的有效辨認。
三、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的發展對策
1.加強對電子商務網絡財會人員專業能力的培養。專業電子商務在競爭中起關鍵作用的能力包含電子商務運用過程中的仿真能力、營銷能力、網站網頁建設以及商業運作理解能力。具體操作手段有演示網上銀行中的交易電子以及模擬網上商務營銷、網上訂購與網上交易。這些模擬培訓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熟悉電子商務的具體操作流程,明晰對VI虛擬經營活動以及虛擬交易的概念。根據一些相關的例子,進行網頁背景的設計,對設計思路和解決方案形成自己獨到的思考。除此之外,還應當加強對人力資源會計的結構、會計信息以及知識無形資產評估等內容的學習和理解。
2.促進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網絡設施的構建。在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中,不少企業在局域網中開展的業務仍然占據了其市場業務的大部分,這種局面非常不利于電子商務網絡化的會計效率的提高。因此,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披露現象,逐漸豐富網絡化會計建設內容,加快廣域網的建設發展。促進信息傳遞范圍的增加,開放金融信息傳輸渠道。根據電子商務會計的特點構建網絡平臺。例如互聯網、內聯網、外聯網和其他相關的通信網絡。就網絡形式來說,可以設置為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和與外界聯系互聯網?;ヂ摼W(TCP/IP)技術和WWW設備技術的運用能夠實現在內部網絡(Intranet)的建設應用或者把它改造成企業內部網絡。充分利用這三類不同的網絡能夠更好地對會計信息系統進行會計信息數據的采集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商業社會的發展。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更新,為網絡會計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發展背景,促進了會計信息的標準規范以及不同會計方法的運用。電子商務會計信息是建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構建出的新的會計管理信息系統,能夠促進網絡電算化的發展。
3.加強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相關軟件的使用和推廣。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硬的網絡技術作為物質支撐的同時,網絡財務會計的實施還需要有功能不同的網絡財務軟件提供發展動力。網絡財務軟件與傳統模式下的網絡版財務軟件有著很大的不同,在滿足單一會計主體的正常工作需求的同時,還要具備全新的功能體驗,即能夠實現移動辦公、電子商務以及集團應用。網絡財務軟件的關鍵部分是能夠做到財務業務在網上的同步發展,比如財會部門工作中的控制預算部分、資金準備部分、網上支付功能與網上結算等流程和相關業務部門之間的協同。除此之外,還包括公司的網上詢價以及催款、網上保險和報稅等流程和相關部門之間合作。利用網絡財務軟件可以實現電子貨幣在網上之間的流轉,促進網上支付和網上結算,同時還能夠遠程地操作報表,從而進行報賬與查賬審計等工作,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遠程報表和查賬以及網上支付和網上財務信息等服務。提高了電子單據和電子貨幣以及網頁數據等的處理能力,有效利用信息流促進公司物流與資金流的管理;促進了在線辦公以及移動辦公等先進辦公方式的發展,加速了網上詢價、網上采購以及網上服務與網上銀行的崛起。
4.提高對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中的網絡監管能力。眾所周知,監管問題在電子商務財會網絡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具體工作中應當充分利用先進的監控技術和監控手段加強監管功能以及審計監督職能的發揮。在會計網絡中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為高層次全方位的財務管理提供了可能。全方位的財務管理中使用到的有高等數學、數理統計、概率論以及經濟計量學等數理方面的知識理論,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能夠有效利用高層次的數學模型,深入分析經濟活動以及會計數據分析,從而對經濟活動以及經濟現象發展中的內在變化以及內在規律等有一種理性的把握和認識,促進更加科學更加完善的經濟管理方案的制定。計算機的發明是上個世紀最重要的創造之一,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層面,加強互聯網在財務會計中的運用能夠實現財務分析能力的極為顯著的提高。利用互聯網能夠確定出最為有效的庫存模型,這對于結構化財務決策以及財務管理非常必要。有效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進行電子商務條件下的財務管理,加強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實時管理和實時監控,促使靜態核算向動態核算之間的轉變,促進了會計信息內容的豐富與更新,充分挖掘了信息的時間價值,從而使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得到了真實地反應。為此應該加強審計職能在財務工作的作用,具體運作方式上可在財務計算機信息網中設置專為審計人員服務的計算機終端網絡,方便審計部門對財務工作的監督與指導,提高公司的財務監督水平。
結語
本文討論了電子商務和計算機技術的知識,研究觸角放在網絡財務和會計的發展方向。從多元化發展理念以及人性化的內部管理理念分析當下電子商務財務會計發展理念。繼而對現階段網絡財務會計發展中的會計國際化問題以及會計主體虛擬化現象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目前電子商務背景下網絡財會發展的具體路徑,旨在促進電子商務財務會計的健康發展。
作者:張文超 單位:山東天元同泰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1財務會計概述
反應性是財務會計發展的重要特征,而對外報告則是財務會計的主要表現形式。財務會計基于委托制度而產生,它通常由如下兩部分構成:一為經營權中產生的財務會計;二為所有權中產生的財務會計。兩種情況下的財務會計均需通過數據分析,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從而為企業決策和經營活動提供借鑒。傳統的財務會計立足于傳統企業,在資金上對外部需求不強;而現代企業往往在資金籌集上更依賴于外部籌集,這時候其就需要完善的財務會計制度,一方面讓外部能更好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另一方面則可以對內部的資金管理進行有效地規范。在此基礎上,現代財會制度迅速發展。
2財務會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生產運作方面相對于過去而言,現代社會中,單位在財務會計管控方面的注意力更多聚焦在員工的培訓和對新產品的探索開發上,對于生產步驟的管控有所放松,并將其轉移到高速率的相關產業上。
2.2單位管控客體方面現代企業在管控活動上的關鍵點是關注與人相關的信息,其財務獲取的出處不再僅僅為實物的資產,同時它們還給予了缺乏實物形態的虛擬信息等要素過多的關注。
2.3信息處理方面傳統管控體系的信息傳遞通常通過人工方式進行,此種方式不僅效率不高,而且成本居高不下,難以在大規模范圍內迅速完成信息處理。而現代社會中,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的時空傳遞能夠實時化,速度提高的同時也降低了大量成本,使得信息處理在效率和速度上得到保證。
2.4單位組織體系方面過去的單位在組織體系上所形成的管控體系是一種豎向的、多要素的體系,其傳遞速度非常慢,同時它也無法將財會活動和市場調研等因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如此便導致了管控體系應變能力差,成本高結局的出現。目前,單位的組織構造和過去已經大不相同,已非上下級模式,甚至也無需以往那么多的管控層,亦可保障通信體系的正常運作,從而使各機構間加強聯系,為企業對外應變供給便利。
2.5經濟環境方面以前的企業外部經濟環境較為穩定,風險性小;而現代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經濟環境則發生很大變化,不僅外部競爭更為激烈,價位和匯率也在不斷的變動,如此便衍生出了許多的技術方法和產品,最終也造成了市場中不確定因素增加,財務狀態更加難以預測和確定情況的出現。
3解決財務會計發展中存在問題的方法
3.1加強對財會人員的培訓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要求會計人員改變以往陳舊的工作方法和程序,不斷學習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以及工作知識,特別是在自我發展的方向上要適應時展的方向,以更好地滿足現代財務會計的需要。
3.2財務會計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同步為了有效地推動中國財務會計的發展,我國財務會計從業人員理應對國內目前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情況和發展特點進行及時的考察、跟蹤及準確分析,并預測其未來狀況,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發展狀況,對財務會計的發展方向進行選擇和決策,建立和國家社會經濟環境相適應的財務會計反應機制、運作機制,從而使自身財務會計的發展和國家社會經濟環境變化保持一致。
3.3財務會計發展中富于創新精神,不墨守成規財務會計工作并非一成不變的,而是應根據時展不斷改變。對于目前外部社會經濟環境等方面的發展變化,我們要勇于自我改變,在態度上要積極跟進,首先促使自身思想觀念的轉變,其次則要做一些調查研究,確保轉變方向的正確。在此過程中,我們也要積極學習發達國家已經運作成熟的財務會計制度,選取其中適合為自己所用的經驗融合到自身企業的發展中。當然,在學習中,照搬照抄是不可取的,所以我們切不可忽視中外國家在會計制度運作外部環境方向存在的差異,而需巧妙地將西方發達國家的會計理論與制度用在當下中國社會中。
4財務會計未來的發展方向
4.1財務會計人員素質的提升是我國財務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的企業將對財務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要求。鑒于社會的發展,財務會計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已越來越重要,其對企業財務信息的綜合處理、匯總和記錄能夠為企業發展決策提供必要的數據,并且是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升的前提基礎,因此在財務會計運作中,信息的準確合理是首要標準。信息的準確 合理離不開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而未來企業發展對財務會計人員的要求也將不僅僅局限于專業素質,還將更看重其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在財務會計層面上的管理能力,所以今后的財務會計人員理應具備如下兩部分素質。
4.1.1創新能力創新是企業發展和提升自我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企業擁有創新力就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并獨樹一幟。創新也能夠使企業保持活力和青春,不會在長時間經營發展中因循守舊,落后于行業的發展。而企業的創新,說到底是企業中管理者和員工的創新。一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其管理者和員工也應當具有較好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本質工作中能緊跟時展的步伐,不斷地進行自我的提升。財務會計是企業的重要部門,和企業競爭力提升密切相關,而在財務會計方面的創新意識主要體現在財務信息的整理、報表的核算、決策方式等。所以財務會計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創新意識,還要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運用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合理創新,從而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為企業發展提供財務會計方面的堅實保障和科學合理的決策建議。
4.1.2職業道德許多人認為,雖然今天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無論是科學技術還是人們生活水平都比以往提升了很多,但是今天的中國社會卻是一個道德衰弱、誠信喪失的社會。許多人在工作中更為關注的是一己之私,為此甚至可以做出許多不誠信的行為。就商業活動而言,誠信屬于的品質,企業如果缺乏誠信意識,就無以在市場經濟中立足,也不可能有長遠的發展。當然財務會計行業也特別注重誠信意識,因為職業的特殊性,財務會計工作人員一直在和金錢打交道,所以其不誠信所產生的風險是巨大的。所以未來社會中財務會計人員必須有較高職業道德素質,能夠自我反省和約束,在工作中嚴格遵守職業規范,同時企業也要重視加強對財務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
4.2財務會計服務機構多元化、誠信化發展
4.2.1加大我國財會服務機構的業務發展會計事務所是目前我國最為主要的會計服務機構。它們可以為需求單位提供如審計、資產評估、各類咨詢和稅務等諸多服務。而審計通常是會計事務所最為常規和重要的業務。審計主要有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和上市公司審計等。雖然我國目前已經有許多會計事務所,然而其專業性、人員素養和規模等相較于國外知名會計事務所還有較大距離。我國的會計事務所大多成立時間較短,且工作方法和手段都還停留在初中級層面,無法適應會計事務所未來多元化和專業化的發展要求。對于這一點,國內會計事務所可以考慮通過加盟國際知名會計事務所,努力向其看齊,通過其品牌影響力來發展自身實力。此外,國內會計事務所還應當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從而提升自身影響力和競爭力。
4.2.2加強我國財會服務機構的誠信建設財會服務機構是追求盈利的法人,作為一個理性經紀人,其在業務活動中容易為利益驅使而違規操作。一些國際知名會計大所的違規丑聞在近年來層出不窮,這些現象表明會計行業內誠信問題非常重要,然而如何保持其誠信工作卻是一個更為重要問題。在我國,會計事務所迅速發展,但是其誠信建設卻未能滿足社會需求,對此,我們必須不僅僅強化其誠信意識,營造一個誠信的行業氛圍,同時還要推動我國會計信息市場的建設,使其向公平公正方向前進,從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有力遏制會計信息造假行為。會計注冊師工作上的獨立本是維持會計工作公平公正的重要前提,但是目前我國會計師工作獨立往往受到許多影響,比方說,諸多會計師因生活所迫,選擇違背職業道德,最終不得不接受法律的制裁。對此,我們不僅要通過制度來約束會計事務所和會計師的工作行為,提升其自律、誠信意識,還要相應建立起風險識別和評估體系,并保障該體系的落實和有效開展。對于各類事業單位的風險識別,我們可以通過選用專家評分法、案例分析法、問卷調查法等措施,確保風險識別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全面性,以遏制其帶來的不利后果。
4.2.3強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應用風險導向審計,可以在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中有效增強內部審計參與風險管理的力度,而內部審計的獨立則是其功能發揮的前提。正因為如此,所以相關管理人員應當根據自身所在單位的限制狀況理順完善內部審計管理制度,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提升其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使內部審計能夠獨立展開,并且獲得公平公正的結果。內部審計在風險方面的準確及時認定可以很好地預防和控制風險。在內部審計人員的選拔上,首先,相關管理人員要嚴格把關進入門檻,選擇符合崗位需求以及具備專業素養的人員,對于不能滿足需要者,不可以讓其從事內部審計工作。此外,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展開,不僅僅需要審計專業的人員,還需要其他專業如法學、計算機、工程等方面人才,故而內部審計部門一方面要加強對自身專業人員的培訓,使其具備綜合能力與素養,能夠在審計專業外也掌握一些其他專業知識,另一方面要大力吸收不同專業的人才參與到審計隊伍中共同工作。其次,相關管理人員要為內部審計人員專業能力的提升設置公平的競爭機制和適當的獎罰措施,從而激發其自我提升的熱情和積極性。最后,企業要鼓勵審計人員在工作之余加強自主學習,積極考取相關工作證書,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5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發展,財務會計的改革是必然趨勢。所以我們需要根據外部社會經濟環境把握財務會計的發展方向,并以積極態度及時應對。與此同時,相關財務人員還應積極關注及了解財務會計的發展,不斷學習相關的新知識,根據企業現實需要及時回應財務會計的新變化,從而做出對應的改革和創新。
作者:莫烽 單位:廣西南寧市財政局
一、財務會計的彩色報告模式
在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后,財務會計正面臨著以下難題:一方面財務報表中會計信息的相關性逐漸降低,其次,財務會計的計量與確認技術及財會工作的本質使得眾多項目難以進入財務報表確認,只能在財務報表外披露,導致表外披露的信息量激增,甚至出現信息過載,即使如此,仍有一部分信息未得到披露,因此,未來財務會計應在鼓勵表外披露、強化自愿披露的同時對表外信息進行科學的規范。財務會計的彩色報告模式是指將財務會計確認的條件進行分解后,形成的五個層次,其分別為:
(1)可靠性、相關性、可計量性、可定義型均符合要求。
(2)可計量性、可定義性與相關性均符合要求,但可靠性還存在問題,如人力資源、客戶滿意程度等支出。
(3)相關性、可計量性均符合要求,但可靠性與可定義性存在問題,如客戶滿意程度支出。
(4)可靠性、相關性與可計量性符合要求,而可定義性存在問題,如企業競爭優勢、企業戰略風險、企業市場占有份額等。
(5)只有相關性符合標準,其他項目均不符合,如企業智力資本價值、持續經營價值等。該模式的特點在于淡化了財務會計的確認內涵,認為確認無需被過分強調,將其視為財務報告體系中核心層次與非核心層次的分界。
二、會計準則的發展趨勢
1.會計準則的制定。FASB制定會計準則的規則導向模式一度是各國爭相仿效的對象,然而,一系列財務丑聞使得該會計準則制定方式受到了質疑。FASB也迅速作出反應,頒布了相應的意見征求稿。筆者認為,美國尚未具備實行以概念為基礎的會計準則制定方式的可靠條件,想要實行以概念為基礎的會計準則,還需要董事會、企業管理局等部門的通力配合。且不論是概念導向,還是規則導向或原則導向,都無法妥善的解決利益沖突,會計準則的指定方式與監管問題應分開考慮,其性質不應受該因素的影響。會計準則的導向和制定方式應采用規則導向還是原則導向,應在長期實踐后才能得出結論,若武斷的以美國為標準跟進,很可能會考慮不周。規則導向與原則導向間并非水火難容,知識規則導向往往體現為原則導向的具象化結果,而原則導向實質上為規則導向的抽象畫表現。因此,在制定會計準則時,要先考慮以上兩種導向的優缺點,并根據自身經濟環境特點與財會人員的專業水平,對可能出現的優缺點進行揚棄。
2.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隨著國際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和貿易壁壘的逐漸消除,全球經濟的交互性也越來越強,財務報告作為企業間交流的語言,其地位也隨著全球經濟交互性的增強而水漲船高。通過財務上所記載的會計信息,企業在某個時期內的經濟狀況、現金流量與經營成果得以體現,對社會資源的流動與有效配置具有重要作用。在世界貿易組織的促進下,各國經濟間的來日益密切,全球經濟正在走向一體化,區域經濟合作、資本市場國際化與跨國公司的發展也使得會計語言不僅要在某單個國家內使用,還應在全球范圍內通用,因此,對各國會計和會計準則進行協調成為必然趨勢。為此,IASC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轉移會計準則的制定目標,將重點放在加強協調上,以增加不同國家與地區間財務報表的協調性,致力于將IAS修改為最高水平,對投資者真正實用的準則,成為國際公認的會計原則。美國以其成熟的資本市場在與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角力中曾一度占據優勢,IASC所制定的會計準則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美國會計準則。隨著一系列上市公司丑聞的發生,美國在此方面的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國際通用的會計準則的制定,也必將更加綜合的考慮更多的國家與地區的會計準則,以實現對各國家與地區經濟的協調。
三、結語
總而言之,財務會計自出現便一直在變革,當前的財務會計與財務報告早已明顯區別于傳統的財務會計和財務報告。然而,無論是怎樣的變化,其最終目的都在于促進企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和各國間經濟的來往,我國財務會計和財務準則的發展趨勢與制定原則,也應立足與這個目標,并結合國民經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
作者:馬麗紅單位:撫順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供電部財務科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社會經濟環境對財務會計的影響;財務會計改革的幾個問題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會計的產生和發展與其生存環境息息相關、社會經濟環境是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環境的總稱、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逐步完善、信息產業發展迅速、投資機制發生重大變化、新環境對財務會計的影響、新的社會經濟環境無疑會對財務會計產生重大影響,提出新的要求、要求財務會計提供信息的領域必須拓寬、財務會計處理和傳遞信息的手段必須現代化、盡快完善我國會計法律體系、會計的法律體系是受社會經濟環境影響的、會計的法律體系應按如下框架構建、將信息技術、人力資源、衍生金融工具納入財務會計確認的范圍、反映預測性信息的呼聲越來越高、增加中期報告和分部報告、以報表附注的形式披露非財務信息、定性信息和不確定性信息、加快電算化改革的力度,使更多的企業實現會計電算化等,具體請詳見。
【內容提要】此文首先分析了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發展變化對財務會計的影響;進而著重從完善會計法律體系、規范財務報告以及強化會計信息處理手段三個方面,對財務會計改革的方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社會經濟環境/財務會計改革/會計法律體系/財務報告/會計信息處理手段
會計的產生和發展與其生存環境息息相關,特定時期的會計發展水平是以該時期的社會經濟環境為前提的。目前我國在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社會經濟環境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勢必對財務會計提出新的要求。本文試就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環境下財務會計的改革作點思考。
一、社會經濟環境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社會經濟環境是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環境的總稱。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總是服務于一定社會經濟環境下的某個經濟主體,而每個經濟主體必然受一定社會經濟環境影響和制約而從事各項經濟活動,所以會計總是與特定的經濟環境相適應,并隨著它的發展而發展。馬克思所說的會計是“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的總結”,我理解,這里就包含著會計的主要職能是在一定社會經濟環境下對會計主體生產經營活動的反映和監督之義。著名會計史學家邁克爾·查特菲爾德指出:“會計主要是適應一定時期的商業需要而發展的,并與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這更直接說明,會計是依一定社會經濟環境而生存和發展的。
(一)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整個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類社會將要告別工業時代,跨入嶄新的信息時代。我國自然也不會游離在這一潮流之外。同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加蓬勃深入發展。這一切都說明我國社會經濟環境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變化是: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逐步完善。我國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一方面為鼓勵企業發展頒布了若干法規,為其提供公平的競爭機會;另一方面也將企業推向市場,給企業以壓力和動力,迫使經營者必須具有敏銳的經濟頭腦和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掌握市場需求、發展趨勢,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
2.信息產業發展迅速。近幾年來,我國信息技術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高新技術在產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高技術附加值產品的生產數量、種類也有顯著增加;同時先進的技術方法也成為企業一項重要的經濟資源,在生產建設中發揮著特有的作用。信息將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信息產業則是未來發展的戰略產業,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信息的傳播將變得更為快捷。
3.投資機制發生重大變化。由國家的單一投資變為多元化的投資機制,而且相繼制定了若干保護投資利益的法律法規,如《公司法》、《企業法》以及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等。此外,由于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貫徹落實,吸引了不少外國投資。盡管投資方式、期限、額度不同,但他們毫無例外地都希望減少投資風險,取得較大的投資收益。
(二)新環境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新的社會經濟環境無疑會對財務會計產生重大影響,提出新的要求。主要表現為:
第一、要求財務會計提供信息的領域必須拓寬。在新的環境下,為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提供信息的領域無論深度和廣度,還是縱向和橫向都必將拓寬。信息使用者要求提供的會計信息將具有以下特征:(1)既要反映過去的經營情況,又要預測未來的經營狀況。因為過去的信息只能反映已發生的業務,只有未來的信息才是信息使用者進行預測所更需要的。(2)既要正確反映有形資產的價值,又要如實反映無形資產的價值。目前,諸如信息技術、人力資源等無形資產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將它們在報表中予以揭示是變化的社會經濟環境的要求。(3)既要提供財務信息,又要提供非財務信息。會計信息與相關部門信息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們相互影響、相互滲透,而且都是反映企業經營情況的信息,因此為拓寬會計的空間和領域也應提供那些非財務信息。(4)既要提供總部的信息,又要提供分部的信息。分部信息與總部信息對于分析企業所面臨的機遇和風險同等重要。在分析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量時,分部信息比總部整體信息更為有用,所以信息使用者將會逐漸更關注分部信息。(5)既要提供定量信息,又要提供定性信息。財務報表提供的定量信息固然重要,然而那些雖難以定量計算,卻對企業產生重大影響的定性信息對信息使用者也是至關重要的。由此可以看出,在新的社會經濟環境下,會計提供的信息必然要將會計、財務、統計等多種部門的信息相融合,將供、產、銷各環節的情況相融合,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學科的內容相融,以擴大會計的視野,拓寬會計的空間,增強會計的作用。
第二、要求財務會計處理和傳遞信息的手段必須現代化。21世紀將進入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信息時代,計算機成為處理和傳遞信息的主要手段。在會計領域同樣如此,要摒棄原有的手工操作手段,代之以計算機操作。在工業時代,會計核算主要以手工為主,成本高,效率低;而在信息時代,必須以計算機為主要手段,再輔之以財務軟件,只有這樣,才能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另外,隨著網絡技術的日趨成熟,應建立一個全國性的信息網絡系統,從而便于各企業之間進行信息交流,同時,外部使用者也可以便捷地獲取財務信息。
二、財務會計改革的幾個問題
財務會計改革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涉及很多方面的問題。本文擬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探討。
(一)盡快完善我國會計法律體系
會計的法律體系是受社會經濟環境影響的。過去我國實行的是分部的、分所有制的行業會計制度,這與高度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企業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具有充分的經營自主權,原來的會計制度不再適應這個變化了的社會經濟環境,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完善會計法律體系的工作顯得勢在必行。另外,由于任何會計工作都要在會計法規的約束和指導之下進行,完善會計的法律體系既成為財務會計改革的準繩和主要內容,也是會計改革的關鍵所在。由此可見,完善會計法律體系不僅是市場經濟作為法治經濟的必然要求,而且更是會計改革中必須首先進行的工作。
會計的法律體系應按如下框架構建:第一層,《會計法》。雖然我國在1985年制定了《會計法》,并在以后幾年里進行了修改,但它的地位和作用還不十分明確。今后改革的方向應是,確定其作為母法的地位,使之真正成為統馭其他會計法規的根本大法?!稌嫹ā窇粚嫷闹笇枷?、任務、會計人員任職資格、會計機構、會計工作規則、政府對會計的管理等方面進行原則性的規定。也就是說,《會計法》只對會計工作的社會屬性進行規范,而不包括會計核算的具體規范。第二層,基本會計準則。作為非行為規范的理論說明和指導思想,基本準則應只對會計假設、會計原則、會計要素和會計報告作原則性的規定。今后基本準則的理論部分應進一步拓寬充實,提高理論的深度,對其內容闡述則強調概念要準,界限要清,關系要明。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對現行的歷史成本原則、資產確認、計量原則及一些基本會計理論產生巨大的沖擊,本著既要滿足現實所需,又能照顧今后發展的原則,對原有內容進行刪改、修訂;同時制訂一些超前性的基本準則,這對于進一步制訂具體會計準則以及完善會計法規體系都十分必要??傊?,改革的趨勢是使基本會計準則成為類似國際會計準則的理論框架。第三層,具體會計準則。作為在基本準則指導下,對會計行為所作的具體規定,具體準則應強調可操作性。我國現有具體會計準則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利于它的推廣執行。解決這種問題的唯一途徑是,深入到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中去,了解它們的業務特點,加以歸納總結,同時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一套既體現中國特色又可與世界接軌的具體會計準則。對于具體會計準則和行業會計制度的關系,我國目前的做法是兩者并存。通過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盡管兩者產生的環境、采用的形式以及著重點不同,但所涵蓋的范圍和內容是相同的。因此,具體會計準則和行業會計制度的關系只能是相互替代。但鑒于我國的特殊國情,具體會計準則形成具有一定的曲折性,貫徹執行具體準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可以選擇一些有條件的企業作為具體準則的試點,其他企業處理會計實務時仍然適用相應類型的行業會計制度。但這只是過渡時期的辦法,最終發展必然是以具體會計準則取代行業會計制度。
(二)規范財務報告披露的內容
財務會計又可稱為對外報告會計,它主要通過財務報表向外部使用者提供各種信息,換言之,財務報表成為外部使用者獲取關于公司信息的來源。變化的社會經濟環境導致信息使用者對信息需求有所變化。相應地,財務報告披露的內容也必須隨之改變。為此,應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以規范財務報告應披露的內容。
第一、將信息技術、人力資源、衍生金融工具納入財務會計確認的范圍,在資產負債表中予以反映。目前財務會計的確認基礎主要面向過去。上述三個項目的價值當前難以用貨幣準確計量,它們的價值是面向未來的,即能為企業在未來的一定時間內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未來的收益又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這就使得它們在陳舊的會計模式下一直得不到反映。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它們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如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我們有必要將其確認、計量并在資產負債表中予以反映。
第二、以附注的形式披露前瞻性的信息,并隨著財務報表格式及內容的改革,將其納入到報表中。由于目前財務報表格式所限,前瞻性信息只能在附注中反映,使得附注日漸冗長。今后還需改革報表形式,將前瞻性信息在表內揭示。所謂前瞻性信息,是指企業管理當局根據所處的經營環境和自身的經營狀況,對未來某個或幾個期間最可能出現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財務變動情況所作的最佳估計的有關信息?,F在的信息使用者已不滿足于僅僅了解過去發生的情況,因為不可能依賴那些側重過去而且已經過時幾個月的信息作出今天的決策。投資者、債權人渴望能夠洞悉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發展動態,以決定自己下一步的對策,從而把握機會,規避風險。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要求反映預測性信息的呼聲越來越高。目前的做法是企業編制預測報告,由注冊會計師審計后予以公布,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企業有意美化、披露不符合本公司情況的信息。強制審計雖不能完全消除預測報告存在的問題,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可信度。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使用者更傾向于由企業提供前瞻信息,自己來作分析。因此今后的發展趨勢是只需披露預測性信息,不必作預測分析,即不必編制預測報告,而由信息使用者自己作分析。
第三、增加中期報告和分部報告。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我們處在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之中,企業的生產經營更是應該適應這種社會經濟環境。因此,當今社會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需要近期信息,這就要求企業除了提供一年一度的財務報告外,還需編制較為完整的中期報告。其編制的時間可以以半年或一季度為期。同時,企業規模在不斷擴大,一張綜合的財務報告可能會掩蓋內部存在的某些問題,因此,需要編制分部報告,分別反映內部各財務組織的經營業績及狀況,從而便于準確地分析整個企業的狀況和經營成果。
第四、以報表附注的形式披露非財務信息、定性信息和不確定性信息。(1)為適應變化的經濟環境及信息需求者的要求,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范圍在不斷拓寬,不僅提供財務信息,還要提供非財務信息。因為工業企業的一項生產決策、投資決策、甚至一次人事調動都可能影響投資者、債權人對企業的評價,而這些信息對上市公司來講尤為重要。(2)定性信息是指不能用數量表示的信息。對于此類信息是否應該披露,取決于它與決策的相關程度。換言之,取決于決策者對它的需要程度。一般而言,與決策相關的定性信息應盡量予以披露。此外,非數量性信息對于信息使用者重要與否,還可以從與其相關的數量信息是否重要加以判斷。例如,企業將某項固定資產抵押借款,如果該固定資產價值較大,就應該在財務報告中披露這一事實。(3)不確定性是指未來現金流量的不確定性。如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是一項重要的不確定性信息,它涉及未來不確定的現金流出。不確定性信息對于判斷企業今后的發展趨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披露的不確定信息是管理當局主觀判斷作出的,所以最好請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以保證信息質量。
(三)強化信息處理手段
面對瞬息萬變、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營者為了能夠及時作出預測和決策,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對會計部門提供的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顯然,原有的手工操作已經不能滿足需要,開展會計電算化工作已成為一件十分迫切的事情。自1988年全國會計學會首次召開電算化研討會,至今已有10年,我國會計電算化工作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會計電算化的概念深入人心,財務軟件的開發日益增多,企業會計電算化的改革卓有成效。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方面仍有相當多的在職會計人員對財務軟件“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對會計電算化的知識也掌握得較少;另一方面財務軟件的功能還有待提高和完善,如有的軟件只能處理會計方面的數據,還不能處理關系到企業供、產、銷等業務方面的數據,另外缺乏通用性好的管理型財務軟件。由此可見,會計電算化的改革任重道遠。為將改革進一步深化,需要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快電算化改革的力度,使更多的企業實現會計電算化。1994年財政部下發了《關于大力發展我國電算化事業的意見》,明確要求到2000年我國企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普及率要達到40%。從目前電算化工作的推行情況來看,距這一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為盡快達到這一目標,一方面企業自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增強變革會計操作技術的緊迫感;另一方面各行業的主管部門要給予指導和支持,各主管部門應根據本行業的特點,制定發展會計電算化的綱要,引導企業逐步實現電算化。
2.對在職會計人員和后備會計人員進行會計電算化知識的普及教育。在電算化的進程中,人的素質是比硬件——計算機更為重要的因素。各地財政部門應組織開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而各企業要肯于在這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使會計人員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了解會計電算化的知識體系,并熟練掌握市場上成熟的財務軟件。
3.完善財務軟件的功能。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對會計的核算、報告以及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軟件急需進一步改進和提高,以滿足企業變化了的需求。另外,由于外國軟件公司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使中國財務軟件面臨巨大的挑戰,因此,我國財務軟件公司必須加快自己的發展步伐,力爭在新形勢下創造新的輝煌。首先,財務軟件應由核算型轉向管理型,這一轉型要想成功,離不開財政部和各地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其次,會計軟件的質量尚需進一步提高,應由單一系列向多重系列發展,從低檔平臺向高檔平臺和多平臺跨越。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社會經濟環境對財務會計的影響;財務會計改革的幾個問題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會計的產生和發展與其生存環境息息相關、社會經濟環境是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環境的總稱、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逐步完善、信息產業發展迅速、投資機制發生重大變化、新環境對財務會計的影響、要求財務會計提供信息的領域必須拓寬、要求財務會計處理和傳遞信息的手段必須現代化、盡快完善我國會計法律體系、規范財務報告披露的內容、將信息技術、人力資源、衍生金融工具納入財務會計確認的范圍、強化信息處理手段、加快電算化改革的力度,使更多的企業實現會計電算化等,具體請詳見。
【內容提要】此文首先分析了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發展變化對財務會計的影響;進而著重從完善會計法律體系、規范財務報告以及強化會計信息處理手段三個方面,對財務會計改革的方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社會經濟環境/財務會計改革/會計法律體系/財務報告/會計信息處理手段
會計的產生和發展與其生存環境息息相關,特定時期的會計發展水平是以該時期的社會經濟環境為前提的。目前我國在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社會經濟環境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勢必對財務會計提出新的要求。本文試就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環境下財務會計的改革作點思考。
一、社會經濟環境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社會經濟環境是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環境的總稱。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總是服務于一定社會經濟環境下的某個經濟主體,而每個經濟主體必然受一定社會經濟環境影響和制約而從事各項經濟活動,所以會計總是與特定的經濟環境相適應,并隨著它的發展而發展。馬克思所說的會計是“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的總結”,我理解,這里就包含著會計的主要職能是在一定社會經濟環境下對會計主體生產經營活動的反映和監督之義。著名會計史學家邁克爾·查特菲爾德指出:“會計主要是適應一定時期的商業需要而發展的,并與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這更直接說明,會計是依一定社會經濟環境而生存和發展的。
(一)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整個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類社會將要告別工業時代,跨入嶄新的信息時代。我國自然也不會游離在這一潮流之外。同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加蓬勃深入發展。這一切都說明我國社會經濟環境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變化是: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逐步完善。我國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一方面為鼓勵企業發展頒布了若干法規,為其提供公平的競爭機會;另一方面也將企業推向市場,給企業以壓力和動力,迫使經營者必須具有敏銳的經濟頭腦和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掌握市場需求、發展趨勢,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
2.信息產業發展迅速。近幾年來,我國信息技術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高新技術在產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高技術附加值產品的生產數量、種類也有顯著增加;同時先進的技術方法也成為企業一項重要的經濟資源,在生產建設中發揮著特有的作用。信息將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信息產業則是未來發展的戰略產業,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信息的傳播將變得更為快捷。
3.投資機制發生重大變化。由國家的單一投資變為多元化的投資機制,而且相繼制定了若干保護投資利益的法律法規,如《公司法》、《企業法》以及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等。此外,由于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貫徹落實,吸引了不少外國投資。盡管投資方式、期限、額度不同,但他們毫無例外地都希望減少投資風險,取得較大的投資收益。
(二)新環境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新的社會經濟環境無疑會對財務會計產生重大影響,提出新的要求。主要表現為:
第一、要求財務會計提供信息的領域必須拓寬。在新的環境下,為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提供信息的領域無論深度和廣度,還是縱向和橫向都必將拓寬。信息使用者要求提供的會計信息將具有以下特征:(1)既要反映過去的經營情況,又要預測未來的經營狀況。因為過去的信息只能反映已發生的業務,只有未來的信息才是信息使用者進行預測所更需要的。(2)既要正確反映有形資產的價值,又要如實反映無形資產的價值。目前,諸如信息技術、人力資源等無形資產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將它們在報表中予以揭示是變化的社會經濟環境的要求。(3)既要提供財務信息,又要提供非財務信息。會計信息與相關部門信息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們相互影響、相互滲透,而且都是反映企業經營情況的信息,因此為拓寬會計的空間和領域也應提供那些非財務信息。(4)既要提供總部的信息,又要提供分部的信息。分部信息與總部信息對于分析企業所面臨的機遇和風險同等重要。在分析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量時,分部信息比總部整體信息更為有用,所以信息使用者將會逐漸更關注分部信息。(5)既要提供定量信息,又要提供定性信息。財務報表提供的定量信息固然重要,然而那些雖難以定量計算,卻對企業產生重大影響的定性信息對信息使用者也是至關重要的。由此可以看出,在新的社會經濟環境下,會計提供的信息必然要將會計、財務、統計等多種部門的信息相融合,將供、產、銷各環節的情況相融合,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學科的內容相融,以擴大會計的視野,拓寬會計的空間,增強會計的作用。
第二、要求財務會計處理和傳遞信息的手段必須現代化。21世紀將進入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信息時代,計算機成為處理和傳遞信息的主要手段。在會計領域同樣如此,要摒棄原有的手工操作手段,代之以計算機操作。在工業時代,會計核算主要以手工為主,成本高,效率低;而在信息時代,必須以計算機為主要手段,再輔之以財務軟件,只有這樣,才能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另外,隨著網絡技術的日趨成熟,應建立一個全國性的信息網絡系統,從而便于各企業之間進行信息交流,同時,外部使用者也可以便捷地獲取財務信息。
二、財務會計改革的幾個問題
財務會計改革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涉及很多方面的問題。本文擬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探討。
(一)盡快完善我國會計法律體系
會計的法律體系是受社會經濟環境影響的。過去我國實行的是分部的、分所有制的行業會計制度,這與高度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企業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具有充分的經營自主權,原來的會計制度不再適應這個變化了的社會經濟環境,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完善會計法律體系的工作顯得勢在必行。另外,由于任何會計工作都要在會計法規的約束和指導之下進行,完善會計的法律體系既成為財務會計改革的準繩和主要內容,也是會計改革的關鍵所在。由此可見,完善會計法律體系不僅是市場經濟作為法治經濟的必然要求,而且更是會計改革中必須首先進行的工作。
會計的法律體系應按如下框架構建:第一層,《會計法》。雖然我國在1985年制定了《會計法》,并在以后幾年里進行了修改,但它的地位和作用還不十分明確。今后改革的方向應是,確定其作為母法的地位,使之真正成為統馭其他會計法規的根本大法?!稌嫹ā窇粚嫷闹笇枷?、任務、會計人員任職資格、會計機構、會計工作規則、政府對會計的管理等方面進行原則性的規定。也就是說,《會計法》只對會計工作的社會屬性進行規范,而不包括會計核算的具體規范。第二層,基本會計準則。作為非行為規范的理論說明和指導思想,基本準則應只對會計假設、會計原則、會計要素和會計報告作原則性的規定。今后基本準則的理論部分應進一步拓寬充實,提高理論的深度,對其內容闡述則強調概念要準,界限要清,關系要明。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對現行的歷史成本原則、資產確認、計量原則及一些基本會計理論產生巨大的沖擊,本著既要滿足現實所需,又能照顧今后發展的原則,對原有內容進行刪改、修訂;同時制訂一些超前性的基本準則,這對于進一步制訂具體會計準則以及完善會計法規體系都十分必要??傊?,改革的趨勢是使基本會計準則成為類似國際會計準則的理論框架。第三層,具體會計準則。作為在基本準則指導下,對會計行為所作的具體規定,具體準則應強調可操作性。我國現有具體會計準則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利于它的推廣執行。解決這種問題的唯一途徑是,深入到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性質的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中去,了解它們的業務特點,加以歸納總結,同時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一套既體現中國特色又可與世界接軌的具體會計準則。對于具體會計準則和行業會計制度的關系,我國目前的做法是兩者并存。通過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盡管兩者產生的環境、采用的形式以及著重點不同,但所涵蓋的范圍和內容是相同的。因此,具體會計準則和行業會計制度的關系只能是相互替代。但鑒于我國的特殊國情,具體會計準則形成具有一定的曲折性,貫徹執行具體準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可以選擇一些有條件的企業作為具體準則的試點,其他企業處理會計實務時仍然適用相應類型的行業會計制度。但這只是過渡時期的辦法,最終發展必然是以具體會計準則取代行業會計制度。
(二)規范財務報告披露的內容
財務會計又可稱為對外報告會計,它主要通過財務報表向外部使用者提供各種信息,換言之,財務報表成為外部使用者獲取關于公司信息的來源。變化的社會經濟環境導致信息使用者對信息需求有所變化。相應地,財務報告披露的內容也必須隨之改變。為此,應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以規范財務報告應披露的內容。
第一、將信息技術、人力資源、衍生金融工具納入財務會計確認的范圍,在資產負債表中予以反映。目前財務會計的確認基礎主要面向過去。上述三個項目的價值當前難以用貨幣準確計量,它們的價值是面向未來的,即能為企業在未來的一定時間內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未來的收益又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這就使得它們在陳舊的會計模式下一直得不到反映。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它們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如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我們有必要將其確認、計量并在資產負債表中予以反映。
第二、以附注的形式披露前瞻性的信息,并隨著財務報表格式及內容的改革,將其納入到報表中。由于目前財務報表格式所限,前瞻性信息只能在附注中反映,使得附注日漸冗長。今后還需改革報表形式,將前瞻性信息在表內揭示。所謂前瞻性信息,是指企業管理當局根據所處的經營環境和自身的經營狀況,對未來某個或幾個期間最可能出現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財務變動情況所作的最佳估計的有關信息?,F在的信息使用者已不滿足于僅僅了解過去發生的情況,因為不可能依賴那些側重過去而且已經過時幾個月的信息作出今天的決策。投資者、債權人渴望能夠洞悉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發展動態,以決定自己下一步的對策,從而把握機會,規避風險。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要求反映預測性信息的呼聲越來越高。目前的做法是企業編制預測報告,由注冊會計師審計后予以公布,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企業有意美化、披露不符合本公司情況的信息。強制審計雖不能完全消除預測報告存在的問題,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可信度。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使用者更傾向于由企業提供前瞻信息,自己來作分析。因此今后的發展趨勢是只需披露預測性信息,不必作預測分析,即不必編制預測報告,而由信息使用者自己作分析。
第三、增加中期報告和分部報告。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我們處在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之中,企業的生產經營更是應該適應這種社會經濟環境。因此,當今社會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需要近期信息,這就要求企業除了提供一年一度的財務報告外,還需編制較為完整的中期報告。其編制的時間可以以半年或一季度為期。同時,企業規模在不斷擴大,一張綜合的財務報告可能會掩蓋內部存在的某些問題,因此,需要編制分部報告,分別反映內部各財務組織的經營業績及狀況,從而便于準確地分析整個企業的狀況和經營成果。
第四、以報表附注的形式披露非財務信息、定性信息和不確定性信息。(1)為適應變化的經濟環境及信息需求者的要求,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范圍在不斷拓寬,不僅提供財務信息,還要提供非財務信息。因為工業企業的一項生產決策、投資決策、甚至一次人事調動都可能影響投資者、債權人對企業的評價,而這些信息對上市公司來講尤為重要。(2)定性信息是指不能用數量表示的信息。對于此類信息是否應該披露,取決于它與決策的相關程度。換言之,取決于決策者對它的需要程度。一般而言,與決策相關的定性信息應盡量予以披露。此外,非數量性信息對于信息使用者重要與否,還可以從與其相關的數量信息是否重要加以判斷。例如,企業將某項固定資產抵押借款,如果該固定資產價值較大,就應該在財務報告中披露這一事實。(3)不確定性是指未來現金流量的不確定性。如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是一項重要的不確定性信息,它涉及未來不確定的現金流出。不確定性信息對于判斷企業今后的發展趨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披露的不確定信息是管理當局主觀判斷作出的,所以最好請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以保證信息質量。
(三)強化信息處理手段
面對瞬息萬變、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營者為了能夠及時作出預測和決策,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對會計部門提供的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顯然,原有的手工操作已經不能滿足需要,開展會計電算化工作已成為一件十分迫切的事情。自1988年全國會計學會首次召開電算化研討會,至今已有10年,我國會計電算化工作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會計電算化的概念深入人心,財務軟件的開發日益增多,企業會計電算化的改革卓有成效。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方面仍有相當多的在職會計人員對財務軟件“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對會計電算化的知識也掌握得較少;另一方面財務軟件的功能還有待提高和完善,如有的軟件只能處理會計方面的數據,還不能處理關系到企業供、產、銷等業務方面的數據,另外缺乏通用性好的管理型財務軟件。由此可見,會計電算化的改革任重道遠。為將改革進一步深化,需要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快電算化改革的力度,使更多的企業實現會計電算化。1994年財政部下發了《關于大力發展我國電算化事業的意見》,明確要求到2000年我國企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普及率要達到40%。從目前電算化工作的推行情況來看,距這一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為盡快達到這一目標,一方面企業自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增強變革會計操作技術的緊迫感;另一方面各行業的主管部門要給予指導和支持,各主管部門應根據本行業的特點,制定發展會計電算化的綱要,引導企業逐步實現電算化。
2.對在職會計人員和后備會計人員進行會計電算化知識的普及教育。在電算化的進程中,人的素質是比硬件——計算機更為重要的因素。各地財政部門應組織開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而各企業要肯于在這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使會計人員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了解會計電算化的知識體系,并熟練掌握市場上成熟的財務軟件。
3.完善財務軟件的功能。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對會計的核算、報告以及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軟件急需進一步改進和提高,以滿足企業變化了的需求。另外,由于外國軟件公司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使中國財務軟件面臨巨大的挑戰,因此,我國財務軟件公司必須加快自己的發展步伐,力爭在新形勢下創造新的輝煌。首先,財務軟件應由核算型轉向管理型,這一轉型要想成功,離不開財政部和各地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其次,會計軟件的質量尚需進一步提高,應由單一系列向多重系列發展,從低檔平臺向高檔平臺和多平臺跨越。
摘要:把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進行有效融合,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將電子商務和財務會計進行一體式發展,能夠促進立體化的網絡會計的發展模式。加強電子商務財務會計的發展理念,及時發現遇到的現實問題并進行有效解決,提出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的發展路徑,促進網絡技術以及數字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智能化以及網絡化的發展模式下促進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的發展。
關鍵詞:電子商務 網絡 財務會計
在財務管理中網絡會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進行電子商務中的財務管理,實現了公司管理與經濟業務兩者之間的協同發展。網絡會計充分利用了現代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網絡信息體系加強有關財務活動的遠程操作與遠程管理,方便了會計信息數據的獲取以及應用,在現代電子商務業務發展中占有重要的成分,因此為了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提高財務會計的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效率。
一、電子商務下網絡財務會計發展理念
1.網絡財務會計發展中的多元化發展理念。隨著現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逐漸產生了不同于傳統的管理模式與管理理念,財務管理也日漸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所以在公司企業的運營過程中,應綜合考慮經濟發展中的不同因素,承擔起經濟主體在社會發展中的責任。此外,在公司多元化的發展背景下,單位內部的高效管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應該長遠規劃保證單位的預估經濟效益以及長遠發展的需要,根據企業目前的發展狀況及時調整單位和其他經濟因素之間的利益情況。實現最大限度上的雙方互贏。根據多元化的會計理念要求公司提高其責任思想,并在公司的運營過程中有效貫徹。
2.網絡財務會計發展中的人性化管理理念?;ヂ摼W技術的發展與普及在電子商務中的財務管理和會計管理之間建立了有效的聯系與傳遞。不同于傳統的會計管理模式,互聯網的會計管理牽扯到更多的層次和方面,所以承擔著更大的責任風險和安全風險。在財務系統的內部管理方面也逐步實現了多方位的運作模式,由最初的被動預防向著現在的主動控制方向發展,由最初的強制性管理與規范逐步向人性化以及智能化管理方向發展。在掌控思路方面,與傳統的運作模式相比,財務管理更加突出了人性化管理以及引導性管理的優勢,以前的發展模式是鼓勵員工進行自我發展,現在的管理理念是促進員工的個性化發展。
二、我國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的發展方向
1.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發展中的會計國際化。電子商務在全球范圍內的推廣促進了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和人員溝通,世界愈來愈成為了一個地球村。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能夠實現資金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流轉的廣度和力度,促進了巨額的資金在世界范圍的周轉使用,提高了資本在國際范圍的投入力度與流動力度。在這種局面下,公司要在國際舞臺上發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就必須有雄厚的資本作后盾。同時利用巨額資金對落后的產能與工藝進行大膽地淘汰與改進,促進新產品的研制和新科技產品的開發。電子商務已經進入了國際貿易舞臺,所以我國公司應該對外國企業的會計報表以及會計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根據國際慣例的標準化要求制作出會計報表,加強統一的會計程序與會計方法的建立與完善,要在會計國際化市場中發展,我們應當充分重視這些問題。
2噸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發展中的會計主體虛擬化。所謂會計主體指的是會計服務的主要對象。傳統模式下的會計主體一般指的是一個具體存在可感的單位實體。在現代電子化商務財務會計發展中,會計主體已經有別于傳統模式下的空間限制范圍發展到了世界各地,突破了實體主體的空間制約?;ヂ摼W技術的發展使跨國集團公司之間的戰略聯盟比以往更加方便,促使了遠距離以及多對象商務服務中集中式財務核算管理的實現,為其提供了技術支持。這種新型的電子商務會計主體依托互聯網進行無形化運作,突破了傳統會計主體的地理桎梏,沒有固定的辦公場地以及辦公地點,包括一些肉眼看不見也觸摸不到的虛擬的網絡公司以及網際公司。根據不同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虛擬化的會計主體及時根據市場中的實時變化,進行相應的組合與發散,或者消失。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網絡會計主體的虛擬化的運作狀態比較模糊,所以這些眾多的虛擬網上企業和網際企業憑借其不同的經濟形態構建成了網絡經濟主體,在具體的工作中應該加強對其虛擬性的有效辨認。
三、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的發展對策
1加強對電子商務網絡財會人員專業能力的培養。專業電子商務在競爭中起關鍵作用的能力包含電子商務運用過程中的仿真能力、營銷能力、網站網頁建設以及商業運作理解能力。具體操作手段有演示網上銀行中的交易電子以及模擬網上商務營銷、網上訂購與網上交易。這些模擬培訓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熟悉電子商務的具體操作流程,明晰對Ⅵ虛擬經營活動以及虛擬交易的概念。根據一些相關的例子,進行網頁背景的設計,對設計思路和解決方案形成自己獨到的思考。除此之外。還應當加強對人力資源會計的結構、會計信息以及知識無形資產評估等內容的學習和理解。
2促進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網絡設施的構建。在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中,不少企業在局域網中開展的業務仍然占據了其市場業務的大部分,這種局面非常不利于電子商務網絡化的會計效率的提高。因此,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披露現象,逐漸豐富網絡化會計建設內容,加快廣域網的建設發展。促進信息傳遞范圍的增加。開放金融信息傳輸渠道。根據電子商務會計的特點構建網絡平臺。例如互聯網、內聯網、外聯網和其他相關的通信網絡。就網絡形式來說,可以設置為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和與外界聯系互聯網?;ヂ摼W(TCP/IP)技術和WWWO備技術的運用能夠實現在內部網絡(Intranet)的建設應用或者把它改造成企業內部網絡。充分利用這三類不同的網絡能夠更好地對會計信息系統進行會計信息數據的采集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商業社會的發展。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更新,為網絡會計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發展背景,促進了會計信息的標準規范以及不同會計方法的運用。電子商務會計信息是建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構建出的新的會計管理信息系統,能夠促進網絡電算化的發展。
3.加強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相關軟件的使用和推廣。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硬的網絡技術作為物質支撐的同時,網絡財務會計的實施還需要有功能不同的網絡財務軟件提供發展動力。網絡財務軟件與傳統模式下的網絡版財務軟件有著很大的不同,在滿足單一會計主體的正常工作需求的同時,還要具備全新的功能體驗,即能夠實現移動辦公、電子商務以及集團應用。網絡財務軟件的關鍵部分是能夠做到財務業務在網上的同步發展,比如財會部門工作中的控制預算部分、資金準備部分、網上支付功能與網上結算等流程和相關業務部門之間的協同。除此之外,還包括公司的網上詢價以及催款、網上保險和報稅等流程和相關部門之間合作。利用網絡財務軟件可以實現電子貨幣在網上之間的流轉,促進網上支付和網上結算,同時還能夠遠程地操作報表,從而進行報賬與查賬審計等工作。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h程報表和查賬以及網上支付和網上財務信息等服務。提高了電子單據和電子貨幣以及網頁數據等的處理能力,有效利用信息流促進公司物流與資金流的管理;促進了在線辦公以及移動辦公等先進辦公方式的發展,加速了網上詢價、網上采購以及網上服務與網上銀行的崛起。
4.提高對電子商務網絡財務會計中的網絡監管能力。眾所周知,監管問題在電子商務財會網絡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具體工作中應當充分利用先進的監控技術和監控手段加強監管功能以及審計監督職能的發揮。在會計網絡中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為高層次全方位的財務管理提供了可能。全方位的財務管理中使用到的有高等數學、數理統計、概率論以及經濟計量學等數理方面的知識理論,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能夠有效利用高層次的數學模型,深入分析經濟活動以及會計數據分析,從而對經濟活動以及經濟現象發展中的內在變化以及內在規律等有一種理性的把握和認識,促進更加科學更加完善的經濟管理方案的制定。計算機的發明是上個世紀最重要的創造之一。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層面,加強互聯網在財務會計中的運用能夠實現財務分析能力的極為顯著的提高。利用互聯網能夠確定出最為有效的庫存模型,這對于結構化財務決策以及財務管理非常必要。有效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進行電子商務條件下的財務管理,加強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實時管理和實時監控,促使靜態核算向動態核算之間的轉變,促進了會計信息內容的豐富與更新,充分挖掘了信息的時間價值,從而使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得到了真實地反應。為此應該加強審計職能在財務工作的作用,具體運作方式上可在財務計算機信息網中設置專為審計人員服務的計算機終端網絡,方便審計部門對財務工作的監督與指導,提高公司的財務監督水平。
結語
本文討論了電子商務和計算機技術的知識,研究觸角放在網絡財務和會計的發展方向。從多元化發展理念以及人性化的內部管理理念分析當下電子商務財務會計發展理念。繼而對現階段網絡財務會計發展中的會計國際化問題以及會計主體虛擬化現象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目前電子商務背景下網絡財會發展的具體路徑,旨在促進電子商務財務會計的健康發展。
摘要: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化,財務管理成為現代化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為企業實現管理最優化、價值最大化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然而,從當前企業內部財務會計工作實施情況來看,其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從而影響著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對此,文章特從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出現的問題、對策以及發展方向三方面展開深入分析,希望能夠為企業財務會計工作調整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財務會計;內部控制;風險
一、企業內部財務會計工作的問題
作為企業經濟管理活動的內容之一,財務管理已經發展成為了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管理內容,是企業生產與發展的基礎。然而,從當前企業內部財務會計工作開展現狀來看,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亟待被解決。
(一)內部控制制度薄弱
當前我國許多企業受制于自身經營規模、經營水平以及體制狀況等,其內部控制制度較為薄弱。具體來說:第一,內部控制制度尚未發展成熟,缺乏良性的控制環境。由于我國許多企業為中小型家族企業或“夫妻店”,這就決定了企業的經濟決策和財務決策掌握在這個家族企業的“大家長”手中。從而,使得內部控制很難有效地執行。第二,未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平臺,各部門之間溝通不力。導致該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為:由于部門存在的私利,并沒有將本部門內部信息進行公開。長此以往,就直接導致了各部門信息閉塞,甚至任意篡改部門信息的現象發生。第三,內部控制審計制度不完善。
(二)風險評估缺失
任何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都會遇到不同的風險問題,企業財務會計人員需要有識別這些風險的能力,并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這也是企業風險評估過程。然而,從當前多數企業的經營風險問題上來看,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庫存成本控制不當。對于多數生產型企業而言,進行正確統一的庫存管理是極為必要的(以能反映市場供需情況為準)。然而,由于當前許多企業將財務會計工作與庫存成本控制工作割裂開來,從而導致庫存浪費較大,例如庫存持有成本占有量大、訂貨及生產準備成本大、銷售在途庫存成本浪費等問題都極為常見;第二,費用把關不嚴格。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在銷售費用方面的管理依然采取的是“審批制”,即公司在銷售過程中產生的推廣費、活動費、辦事處銷售費用等并沒有在事前有一個費用控制的標準或預算,僅僅是靠管理層批多批少的問題。事實上,企業采取審批制的原因很容易理解。在消費費用一定的前提條件下,無法事前對銷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預測。倘若選擇“一刀切”的形式,那么,無法保證銷售的效果。這種看似理由很充分的審批管理方式,事實上卻會出現大量的“浪費”問題,例如誰能完全做到費用審批的公平合理?誰能做到真正“無監督”下的毫不利己?由此可見,靠感覺、憑經驗的費用審批制難免會遭遇銷售費用濫用的尷尬局面。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要嚴把費用關,以盡好財務會計工作職能;第三,信用損失導致經營風險系數高。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信用損失成本主要指的是企業的壞賬損失成本。據統計,當前我國企業賬款平均拖延期為三個月,而美國只有一周的時間,由此可見我國企業營運資金被占用現象嚴重,且面臨著較大的信用風險。
(三)監控稽核不到位
監控稽核是否到位,也直接影響著企業內部財務會計工作實施效果?,F如今,我國許多企業依然存在以下幾大稽核問題:其一,檢查是否到位。其二,監督處罰是否及時等方面。雖然企業現在為了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已經設立了相應的稽核部門,但是在稽核力度上依然存在監控檢查不嚴格、檢查力量薄弱等問題。究其原因,第一,稽核人員業務知識不全面。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監控措施,稽核人員一般都是采取的事后監督的手段。但是,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機制則尚未建立。第二,內部關系千絲萬縷,為監督稽核帶來巨大難度。企業是“家族式”經營、“夫妻店”經營的公司,親情、人情面子等問題極為嚴重,即使發現了財務問題,但是考慮到各方關系因素,進行處罰的力度也并不大。
二、解決企業內部財務會計問題的具體對策
(一)強化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提高內部控制參與人員的綜合素質
針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薄弱的問題,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改善:第一,從公司制度角度規范公司各部門、各環節、各崗位的職責權限。即明確公司不同部門的職責和工作程序,確保公司各個崗位員工各司其職,并突出內部控制人員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家族式”、“夫妻店”企業更要處理好千絲萬縷的人情關系,確保制度先行;第二,提高領導的科學化管理意識。以當前先進的、科學的企業管理理念為依托,針對公司內部人情化過重的問題進行糾正和改善;第三,積極培養和引入高素質財務會計人才。財務會計人員創新能力、工作能力以及道德水平等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內部控制的實施結果。對此,企業可以引進優秀的會計人才,并針對在職會計人員定期進行組織培訓,確保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良好運行。
(二)強化風險管理
企業要充分認識到庫存成本控制不當、費用把關不嚴格、信用損失成本大等引發的風險后果,更加注重對風險評估機制的建設,明確風險評估基本原則、工作范圍、職責分工等,設置專門的評估部門,并將評估結果與員工績效相結合,從源頭上強化企業風險意識,增加領導層和員工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使其能夠積極探索風險防控的有效方法。不僅如此,企業還要設置合理的費用管理辦法,逐步取消“信用額度”制度,明確呆壞賬的責任,建立有效的成本核算機制。以呆壞賬責任制為例,企業可以明確各銷售管理者轄區內呆壞賬第一責任的身份,一旦發生過多欠款,公司財務部門就要相應拉低對第一責任的考核,且考核結果與員工的績效工資掛鉤。不僅如此,為了確??己说呢瀼芈鋵崳N售主管也要作為重點考核對象,并將主管作為呆壞賬發生的第二責任人,負有連帶責任。將業務員工作情況與主管直接掛鉤,這樣就可以實現主管負責人出于對自身利益的維護,以更強制化的約束下屬員工,從而也保證了員工的執行力,有效的遏制了呆壞賬現象的發生,減少信用風險產生的成本損失。
(三)強化監控稽核體制建設
針對企業會計監督人員業務知識不全面、稽核力度不到位等問題,需要注意:第一,要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首先,建立內部會計管理體系。明確高層領導和會計管理人員的職責權限,科學分工,正確處理不同部門之間的關系。其次,建立內部牽制制度。即實現會計部門與其他職能部門之間的合理分離,并確保錢財分離、賬務分離等制度的完善,并定期對會計相關崗位進行檢查;可以建立財務收支審批制度,并設定審批權限,明確違規做法的相應處罰制度及違規人員所需承擔的經濟責任。再次,建立財務會計分析體系。檢查企業內部財務會計指標的落實情況,針對問題部分做出相應的整改。第二,要加強對企業負責人會計知識和會計法規的培訓,尤其要加強對誠信意識、誠信道德以及相關法律知識的教育培訓,增強其遵紀守法的意識,從精神層面上先提高企業高層管理的內部控制意識。要強化企業負責人的“會計信息第一責任人”意識,明確其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督促其加強會計管理。第三,建立財產清查盤點制度。企業相關會計人員要針對企業各項業務(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實物資產等)實行日清月結、永續盤存制,并規定財產物資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保證賬實相符,即使存在盤虧盤盈問題也要查明原因并追究相關負責人責任。
三、企業內部財務會計工作的發展方向
由上可見,企業內部財務會計工作對企業未來經營的重要性。除了上述問題以外,企業也面臨著轉型發展和現代化財會知識如何運用的問題??傮w來看,未來企業內部財務會計工作主要會朝著以下幾個方向發展:第一,會計職能完善化。即通過強化內部控制、風險管理以及監控稽核體制建設等確保財務會計的標準化運行;第二,財會人員知識多元化、會計手段現代化。隨著計算機、互聯網以及辦公軟件的普及,未來信息化操作已經成為一大發展趨勢;第三,財務會計工作國際化。全球一體化加速國內財務會計工作要迎合國際化發展需求。
(作者單位:江海職業技術學院)
摘要:本文對會計理論的事項法作了綜述和評價,比較了事項法與價值法關于會計目標、會計計量、會計處理標準、會計報告、信息操縱和信息使用等方面的差異,并提出了傳統價值法的缺陷,在此基礎上得出事項法必定取代價值法的結論。事項法下會計的目標在于提供與各種可能的決策模型相關的經濟事項信息,讓使用者自己選擇在其決策中應用適用的信息。價值法又稱為使用者需要法,是指從使用者需要角度論證會計理論,然后用這套理論為特定的決策模型提供最適合的信息輸入。
關鍵詞:事項法;價值法;比較
一、事項法的主要觀點及與價值法的比較
1.會計目的事項法認為,會計的目的是為信息用戶提供相關經濟事項信息。會計的功能是獨立于用戶決策程序的,用戶使用什么樣的決策模型,利用哪些經濟事項信息,如何將信息輸入并進行決策,完全是用戶自己的事情,會計不應取而代之。事項法與傳統的價值會計的本質區別是前者提供經濟事項信息,后者提供經過會計模型處理產生的價值信息。
2.會計計量事項的全部特征是無法計量的,但會計應描述或計量與用戶決策相關的主要特征,利用這些信息,用戶可以觀察事項發生的狀況,依此能夠預測未來相關事項發生的性質和可能性。大量的研究表明,對計量方法的引用可以增強決策的有用性。可以認為事項法對經濟事項的計量尺度、計量屬性不是單一的,而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既有定量的,又有定性的,既包括確定環境下的又包括不確定性環境下的事項信息描述與計量,從某種意義上說,事項法將價值會計計量與統計描述集于一身。
3.會計處理標準
(1)事項法強調會計對經濟活動盡可能以直接觀察方式進行反映。在現行會計中收入現金、采購貨物、銷售產品、支付工資、宣告股利、發行股票、借入款項、償還債務等事項是可以直接觀察到的事項,更符合事項法的表述方式;而現行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對過去經濟活動的價值推理而形成的,因而不能直接表示事項信息。
(2)事項法允許數據的匯總,但絕不是越多越好,越綜合越好。傳統會計配比方法以及會計賦予不同的權重來確定一個會計損益的做法不但喪失了被匯總事項的許多有用信息,而且增加了錯誤發生的可能性。事項法匯總應由用戶根據自己使用的決策模型來決定匯總事項的取舍,匯總的權重的設定和匯總程度的大小。
4.會計報告的內容與形式
依據事項法的會計目的,會計報告內容應報告真實事項的特征及其簡單的加總和合并,不應該綜合。而事項法會計報告要求提供真實事項信息,且允許對其簡單加總和合并,好比為用戶準備的“自助餐”,由用戶根據自己的偏好興趣決定使用何種事項信息或者決定是否要匯總及匯總的程度。事項法把現行資產負債表看成是一種間接反映會計主體從開始至今的事項,這種間接反映是把各種事項的影響在各種賬戶中匯總起來并結出余額加以反映。事項法把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看成是直接反映會計主體在一段期間內發生的事項信息及其加總和合并的信息。
二、傳統價值法的缺陷
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的價值法逐步顯露出一些缺陷,這些缺陷導致傳統會計信息解釋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是一種程度上的變化,而且是一種類型上的變化,使得價值法逐漸凸現的缺陷包括:
1.信息不充分
會計的首要職能就是對社會經濟組織的客觀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系統和連續的反映,而傳統會計受嚴格確認條件以及計量模式的限制,導致信息不充分,致命的缺陷是沒有在資產負債表中確認無形資產。知識資本、技術資本、人力資源、企業文化等對企業的經營和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而這些軟資產沒有在財務報告系統得到反映。再者,成長公司以及高科技公司花費大量資金在發展客戶及擴大市場份額上,在研究開發上也花費大量資金,而沒有反映在公司的價值中,這就導致公司的賬面價值和公司的市場價值差距很大。這種現狀與財務會計目標的實現矛盾越來越突出。
2.相關程度低
傳統價值法提供信息時假定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可知并具體的,提供通用的信息以滿足所有利益相關者的需要,這顯然是“自作多情”,因為相關性是相對的,它總是與使用者的決策目標、決策類型、決策時點以及決策者的心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即使是同一個信息使用者,其對相關性的評價結果也會隨著環境的不同而不同。在信息處理過程中會使一些重要的決策信息因過濾而被掩飾了,影響決策者進行科學的決策。因此,傳統會計提供的信息缺乏針對性,相關程度低。
3.報告不及時
傳統財務會計的會計信息是證、賬、表體系順序化處理,遵循一定程序。由于會計信息系統與業務活動相脫離,兩者之間存在時間差,因此,會計信息使用者只有等到會計期末財務報告和項目固定的分期財務報告出來后才能被動地接受“歷史”信息。信息時代,信息使用者要求會計能夠隨業務變化而變化,提供適時信息與前瞻性信息,而不是過時甚至遠遠過時的會計信息。
三、財務會計發展方向
由上面的比較分析來看,事項法是對價值法的否定。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及決策模型的變化增加,價值法提供的信息可能會越來越不適用。而事項法隨著會計理論知識的不斷提高,選擇重要事項的依據標準將逐漸完善;加上會計技術水平的提高、商用數據計算機處理系統的普及與應用,以及以internet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發展都為實施事項法提供了技術保證,也符合未來會計實時報告模式要求,并能滿足各種使用者不同信息的需求,其優點會越來越突出。所以筆者認為,事項法對會計理論研究方法的影響能成為現實,在未來必將取代價值法。
摘 要:此文首先分析了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發展變化對財務會計的影響;進而著重從完善會計法律體系、規范財務報告以及強化會計信息處理手段等方面,對財務會計改革的方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社會經濟環境;會計改革;會計信息
一、社會經濟環境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總是服務于一定社會經濟環境下的某個經濟主體,而每個經濟主體必然受一定社會經濟環境影響和制約而從事各項經濟活動,所以會計總是與特定的經濟環境相適應,并隨著它的發展而發展。
(一)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
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逐步完善。我國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一方面為鼓勵企業發展頒布了若干法規,為其提供公平的競爭機會;另一方面也將企業推向市場,給企業以壓力和動力,迫使經營者必須具有敏銳的經濟頭腦和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掌握市場需求、發展趨勢,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
二是信息產業發展迅速。近幾年來,我國信息技術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高新技術在產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高技術附加值產品的生產數量、種類也有顯著增加;同時先進的技術方法也成為企業一項重要的經濟資源,在生產建設中發揮著特有的作用。信息將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信息產業則是未來發展的戰略產業,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信息的傳播將變得更為快捷。
三是投資機制發生重大變化。由國家的單一投資變為多元化的投資機制,而且相繼制定了若干保護投資利益的法律法規,如《公司法》、《企業法》以及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等。此外,由于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貫徹落實,吸引了不少外國投資。盡管投資方式、期限、額度不同,但他們毫無例外地都希望減少投資風險,取得較大的投資收益。
(二)新環境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第一、要求財務會計提供信息的領域必須拓寬。信息使用者要求提供的會計信息將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既要反映過去的經營情況,又要預測未來的經營狀況;二是既要正確反映有形資產的價值,又要如實反映無形資產的價值;三是既要提供財務信息,又要提供非財務信息;四是既要提供總部的信息,又要提供分部的信息;五是既要提供定量信息, 又要提供定性信息。
第二、要求財務會計處理和傳遞信息的手段必須現代化。隨著網絡技術的日趨成熟,應建立一個全國性的信息網絡系統,從而便于各企業之間進行信息交流,同時,外部使用者也可以便捷地獲取財務信息。
二、財務會計改革的幾個問題
(一)盡快完善我國會計法律體系
會計的法律體系是受社會經濟環境影響的。過去我國實行的是分部的、分所有制的行業會計制度,這與高度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完善會計法律體系的工作顯得勢在必行。另外,由于任何會計工作都要在會計法規的約束和指導之下進行,完善會計的法律體系既成為財務會計改革的準繩和主要內容,也是會計改革的關鍵所在。由此可見,完善會計法律體系不僅是市場經濟作為法治經濟的必然要求,而且更是會計改革中必須首先進行的工作。
(二)規范財務報告披露的內容
第一、將信息技術、人力資源、衍生金融工具納入財務會計確認的范圍,在資產負債表中予以反映。目前財務會計的確認基礎主要面向過去。上述三個項目的價值當前難以用貨幣準確計量,它們的價值是面向未來的,即能為企業在未來的一定時間內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未來的收益又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這就使得它們在陳舊的會計模式下一直得不到反映。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它們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如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我們有必要將其確認、計量并在資產負債表中予以反映。
第二、以附注的形式披露前瞻性的信息,并隨著財務報表格式及內容的改革,將其納入到報表中。由于目前財務報表格式所限,前瞻性信息只能在附注中反映,使得附注日漸冗長。今后還需改革報表形式,將前瞻性信息在表內揭示。目前的做法是企業編制預測報告,由注冊會計師審計后予以公布,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企業有意美化、披露不符合本公司情況的信息。強制審計雖不能完全消除預測報告存在的問題,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可信度。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使用者更傾向于由企業提供前瞻信息,自己來作分析。
第三、增加中期報告和分部報告。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我們處在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之中,企業的生產經營更是應該適應這種社會經濟環境。因此,當今社會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需要近期信息,這就要求企業除了提供一年一度的財務報告外,還需編制較為完整的中期報告。其編制的時間可以以半年或一季度為期。同時,企業規模在不斷擴大,一張綜合的財務報告可能會掩蓋內部存在的某些問題,因此,需要編制分部報告,分別反映內部各財務組織的經營業績及狀況,從而便于準確地分析整個企業的狀況和經營成果。
第四、以報表附注的形式披露非財務信息、定性信息和不確定性信息。為適應變化的經濟環境及信息需求者的要求,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范圍在不斷拓寬,不僅提供財務信息,還要提供非財務信息。因為工業企業的一項生產決策、投資決策、甚至一次人事調動都可能影響投資者、債權人對企業的評價,而這些信息對上市公司來講尤為重要。由于披露的不確定信息是管理當局主觀判斷作出的,所以最好請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以保證信息質量。
(三)強化信息處理手段
一是加快電算化改革的力度,使更多的企業實現會計電算化。一方面企業自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增強變革會計操作技術的緊迫感;另一方面各行業的主管部門要給予指導和支持,各主管部門應根據本行業的特點,制定發展會計電算化的綱要,引導企業逐步實現電算化。
二是對在職會計人員和后備會計人員進行會計電算化知識的普及教育。在電算化的進程中,人的素質是比硬件——計算機更為重要的因素。各地財政部門應組織開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而各企業要肯于在這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使會計人員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了解會計電算化的知識體系,并熟練掌握市場上成熟的財務軟件。
三是完善財務軟件的功能。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對會計的核算、報告以及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軟件急需進一步改進和提高,以滿足企業變化了的需求。另外,由于外國軟件公司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使中國財務軟件面臨巨大的挑戰,因此,我國財務軟件公司必須加快自己的發展步伐,力爭在新形勢下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