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4 11:31:36
序論:在您撰寫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由于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施行的時間比較短,所以它在推行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為了促進我國經濟的良好健康發展,我們亟待解決這些問題。本文主要研究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問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便推進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對策
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問題,我國實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政策是一種順應當前環境形勢的明智選擇,而且這一制度的推行也促使我國企業嚴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同時還滿足了其他利益者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國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所以,為了推動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順利推行,我們迫切需要解決這些問題。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問題的各種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一、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及其意義
環境會計信息是企業環境行為和環境工作及其財務影響的信息。環境會計信息的形式具有多樣化的特點。按照不同的形式,環境會計信息分有定性與定量,也有貨幣、實物和技術指標表示的信息之分。環境會計工作的最終成果是進行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這也是揭示環境資源利用和污染治理情況的有效手段,是治理環境問題的重要措施。企業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于企業履行環境保護義務
首先,企業負有有效利用環境資源的責任,企業應通過改善生產工藝,優化技術,更新設備等方式達到最優化利用環境資源的目的;其次,企業負有污染治理的責任,企業在追求經濟發展,提升企業價值的同時,也應對企業的污染進行有效治理,企業應注重污染治理技術的不斷改進,同時也應該不斷改進生產工藝,大力發展清潔生產;再次,企業負有保護環境的責任,企業在做好本企業的污染治理的同時,還應該積極宣傳環境保護,積極參加有關環境資源保護的公益活動;最后,企業負有向公眾報告環境信息的責任,企業應及時向社會公眾報告企業環境資源利用的信息,以便相關部門及時有效地對企業的業績進行評估。
(二)有利于反映環境會計核算的客觀性
會計信息的核算必須要經過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四項程序。環境信息的核算也應經過這四項程序。首先,環境信息需經確認其屬于會計要素的一種才可以計入會計信息系統;其次,環境信息應當以確定的貨幣價值計量;再次,根據一定的分類標準計入會計信息系統;最后,經過一定的會計分析,然后對外公布。
(三)有利于弘揚綠色發展的理念
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有利于引起企業的重視,促使企業在追求經濟發展和企業價值的同時也追求綠色發展。環境會計信息是揭示企業生產過程中對環境資源的利用和治理污染的一種手段,企業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投資,維持企業的持續發展,就會切實地履行起企業應肩負的環境保護責任。
(四)有利于滿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給相關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了一種了解企業環境信息的方式,這種方式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方便快捷地獲得有關企業在資源使用和環境治理方面較真實的信息,從而使相關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的決策。
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目前,由于我國環境會計理論體系還不成熟,相關的環境會計法律還不完善,所以,我國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實行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
法律法規的不健全是導致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我國僅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辦法》等法律法規中的很少一些章節對其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有關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法規還有很多空白,這就會使一些企業“鉆空子”,以一些要求低,內容少,規定不明的法律條文為依據進行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正是由于這一制度缺陷,致使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缺乏一套完善的規范體系,從而導致在實施過程中經常出現問題。
(二)審計監督體系的不健全
目前,我國關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審計監督體系還很不健全。沒有良好的監督體系,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實施就會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一些企業會出于節約成本的目的而不完全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從而導致信息披露的完整性、真實性和有效性降低。現階段,我國的審計監督還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監督體系,不能夠強有力地保證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各個環節的合法性與合規性,而且,目前我國一些企業沒有認識到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重要性正是因為我國審計監督體系還不健全。而且,由于監督力度不到位,一些企業就會在綠色發展和經濟發展兩者中選擇后者,以犧牲環境的代價換取經濟價值。
(三)環境會計研究不深入
目前,我國環境會計隨著環境的不斷惡化變得越來越重要。環境會計作為連接會計學和經濟學的一門重要的新興學科,卻沒有受到來自社會公眾應有的重視。相比較于國外而言,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實施的時間還很短,關于這方面的研究還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刻理解環境會計的內涵,而且對環境會計與會計學、經濟學之間的緊密聯系還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另外,關于環境會計如何在實踐中應用還缺乏深入的研究。對環境會計的研究不深入,理解不深刻,必然會在實踐中出現一些問題。
(四)執法力度不強
我國在環保法方面的法律法規體系比較完善,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我國環境會計的順利發展,但是,由于一些地方的執法力度不夠,而且還存在保護和包庇的現象,以致于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實施還存在一些障礙。與此同時,由于我國環境會計發展時間短,缺乏經驗,這就導致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不能獲得真實可靠的信息,這也是限制我國環境會計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改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對策
針對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種解決對策。
(一)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
為了降低企業利用法律漏洞的可能性,提高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我國政府應制定出更為具體的法律法規,明確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各方面應遵循的規定。同時,相關部門制定的法律法規應具有現實的可操作性,使企業容易理解和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使環境會計信息在制度的保護下做到真實有效的披露。
(二)健全審計監督體系
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審計監督體系有利于環境會計信息完整有效的披露,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一些企業做出有損信息披露有效性的行為。由于國外的環境會計發展的時間比較久,具有豐富的經驗,所以,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優秀經驗,不斷完善我國的審計監督體系,不斷促進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合規化、合法化發展。
(三)深入對環境會計的研究
為使環境會計良好健康發展,我們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只有從深層次上理解環境會計,我們才能在實踐中更好地應用它。在對環境會計進行深入研究時,我們需要擺脫只對其自身進行研究的狹隘做法,我們應該將其與會計學和經濟學聯系起來研究,這樣我們才能深刻理解環境會計的重要性。另外,我們應該明白,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說說而已,我們還應該制定一些可行的措施,從行動上對環境會計進行研究。只有深入理解環境會計,我們才可以推動其更好的發展。
(四)加強執法力度
目前,我國關于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的制定已經很完善了,但是環境會計這方面的執行力度不夠,我們需要加強環保的執法力度。一方面,我們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使他們加強對環保方面的執法力度,嚴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借助經濟手段減少企業污染物的排放,從而達到環保的目的。為了環境會計更好的發展,我們必須采取措施,加大執法力度,嚴格要求企業,防止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傊?,為了應對企業環境狀況的不斷惡化,環境會計是一種必然選擇。環境會計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我們在深入研究了環境會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了相應的對策之后,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環境會計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同時,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也會得到解決。
作者:耿超麗
摘要:一個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水平多由企業管理層的社會責任認識與態度等決定,盈余管理主體是管理者。分析盈余管理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提出相應對策與建議,以期指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盈余管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影響
我國證券市場加速向國際化進發展,備受西方重視的盈余管理問題引入我國[1]。以盈余管理視角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進行研究,體現一定實際意義:為上市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提供指導,促使信息更加合理與規范,產生了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形成了良好的披露效應。便于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壓縮盈余管理空間,使披露的信息更加透明,構建健康發展的社會責任觀,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等。首先,分析盈余管理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
一、盈余管理影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信息不對稱,為其提供條件
分析盈余管理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影響,首先要對盈余管理影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可能性件做出分析。缺少這一前提條件時,盈余管理是不會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構成影響的。該前提條件是,企業管理者與會計信息使用者所把握的信息不對稱。所以,信息不對稱性為企業管理層操縱盈余創造了良好條件,奠定了環境會計信息選擇性披露的堅實基礎,也讓盈余管理影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變成可能。
二、盈余管理影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財務報告,為其提供平臺
在對盈余管理影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上,環境會計信息對盈余管理起到了推動作用,而信息不對稱為盈余管理創造了條件,財務報告是不可缺少的途徑。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多出自政府補貼與管理費用科目,這些科目均為正常損益類會計科目。盈余管理利用政府補貼與管理費用等對盈余進行操控,所以,企業通過非正常損益類科目管理盈余管理時,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構成影響。可認為,財務報告搭建了盈余管理與環境會計信息的平臺??傊髽I管理層主要擔負盈余管理的職責,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管理層為謀求利益,對盈余管理實施操控,接著針對性地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均衡了盈余管理正面信息與反面信息。
三、盈余管理影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目的同一性,為其提供動機
盈余管理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具有相同的企業管理層。以利益相關者理論審視,企業管理層擔負向外界外部利益相關者信息的責任??紤]到自身利益,管理層針對性地披露企業會計信息;以社會視角審視,企業是環境污染的主要參與者,企業管理層擔負著向社會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責任;以委托視角看,企業管理層接受投資者委托,負責公司經營與管理工作,需要向投資者闡明受托責任情況,定期匯報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等;盈余管理,企業管理結合自身利益,針對性地選取會計政策、方法等。盈余管理是為了資本市場動機與稅收動機等。在企業看來,盈余管理起到一定正面作用;對盈余做出適當調整,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使企業產生良好的形象與聲譽等。盈余管理會產生負面影響,當負面信息被債權人、股東等發現,會有損企業信譽。股東與債權人可能提前解除借款合同,相關政府監管部也會對其進行干預與懲戒。為消除這種負面影響,產生積極效應,要求企業主動將環境會計信息公布出去。企業主動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有助于打造企業愛護家園的形象,傳遞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企業在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擔負著保護環境的責任;企業主動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使得利益相關者更愿意與企業開展合作,企業獲得的融資也會更多。披露企業更多的環境會計信息,塑造企業愛護自然環境的良好形象,有助于避免盈余管理對企業造成的危機與個人危機。盈余管理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具有統一性的目的,使盈余管理具備了影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動機。
四、對策與建議
第一,健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法規。對我國上市公司,要想提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務必構建起健全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法律法規,如此,促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情況有所改善。相比西方國家對環境會計的研究,我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缺少完善的環境準則制度,有關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規章制度較少,并不詳細,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缺少可以依賴依據。所以,要想改善這一情況,必須做到下述幾點:(1)構完善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法律法規,為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提供指導依據。(2)我國缺少明確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及統一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所以,在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式上,應明確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達到規范化,這點很重要。確保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較高水平,將部分環境項目適當添加至企業披露報表中,要求企業把與環境有關的說明備注到報表中。建立與之有關的法律與法規,當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有所明確后,讓企業管理者樹立良好的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意識,為具體工作的執行提供法律依據。(3)編制相關的審計制度與監管制度,強化對此審計與監管[2]。企業在環境信息披露過程中,為塑造企業良好形象,有針對性地進行環境信息披露,使環境會計信息真實性與客觀性得到降低。所以,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法規制定時,一定要強化企業的環境審計,在監管方面,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較為完善。如在企業環境信息方面,一定要有第三方審計提供支持,確保環境審計報告的客觀性與獨立性。政府、社會與獨立第三方對企業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進行共同監督,使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情況有所改善,保持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較好的水平。第二,規范盈余管理,提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隨意使用盈余管理,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會計信息真實性,而且也會對環境會計信息的客觀性造成影響。所以,一定要優化盈余管理,使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有所改善。以盈余管理進行審視,提出以下建議,以此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進行完善。首先,完善會計規范體系,壓縮盈余管理操縱范圍。會計規范體系用來對會計主體進行規范。會計規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會計主體對會計政策與方法的選擇。盈余管理,企業為了一些私利,有意識地對會計政策與方法做出選擇。企業管理層無論出于什么目的實施盈余管理,在會計政策與方法選擇時,均不會超過會計規范范圍。所以,會計規范體系的健全,無疑對盈余管理的操縱程度與范圍有所限制,可使盈余管理情況得到改善。在開展具體實踐過程中,吸收國外在這方面的先進經驗,逐步修正并健全會計規范體系,使盈余管理情況有所改善,產生較高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其次,強化盈余管理外部監督。我國證券市場尚不成熟,對上市公司,要求注冊會計事務所與證券監管部要強化對其的監督,避免管理層出現盈余管理。證券監管部強化監督企業會計信息,針對隨意使用盈余管理行為的,要加大懲罰力度。注冊會計師事務所也要對這種行為進行披露,部分盈余管理行為影響環境會計的真實性。對此,要給出非標準審計意見,可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狀況進行正確決策與評價。再次,強化盈余管理內部監管。(1)加強獨立董事職能。提高獨立董事會所占比重,要求獨立懂事大力度監管管理層,獨立董事與股東擔負起對經營管理者的監管職責,對企業管理者環境會計信息公布情況較好的,給予鼓勵,使企業管理者正確認識環境會計信息披露。(2)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管理層以操控盈余的形式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構成影響,主要在于,內部控制并不完善。只有使環境內部控制制度嚴格化,實時監管企業環境內部控制落實情況,樹立企業管理人員高度的環境責任意識。強化內部會計控制,對環境會計披露開展定期審查與監督工作,如此,將盈余管理控制在合理范圍,維持環境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3)加大員工參與公司內部治理的力度,在公司內部治理改善方面,鼓勵員工提建議,使員工主動融入公司結果治理改善工作中。第三,強化對社會公眾的環保教育與宣傳。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完善方面,一定要強化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與會計人員的環保教育,在公眾層面,也要強化環保教育與宣傳,讓整個社會對環境保護形成認識。在環境信息披露方面,企業多在環保補貼與設施方面有所體現,還停留在傳統會計理念認識層面,也就是對企業財務與盈利數值的反映。為在社會范圍內提高環境保護意識,需要做到下述兩點:一方面,政府重視、關注環境保護,表揚較好履行環保職責的企業,對企業隱瞞環境污染信息的行為,要加大懲戒力度,對企業積極披露環境污染信息的,提供幫助,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進行指導。另一方面,政府強化對環保的宣傳與教育,從整體上樹立強烈的環保意識,使所有社會成員切實認識環保的重要性,人人擔負起環境保護的意識。第四,強化管理人員與會計人員的環保教育與培訓。環境會計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為此,要求會計人員在開展計量與核算環境會計信息工作前,需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所以,使環境信息披露情況得到改善,將會計人員組織起來,開展環境會計方面的培訓,讓環境會計人員形成高度認識,具備較強的會計實踐操作能力。此外,對企業管理層,開展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與培訓工作,對會計人員,要強化教育與培訓工作。環境會計信息由企業管理層進行披露,要求管理人員具備良好環境保護意識,對管理層實施引導,對環境會計信息做出披露。管理人員與會計人員的環保教育得到強化時,將從整體上產生較高質量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五、結語
盈余管理根本上是由信息不對稱引起[3]。針對環境會計的研究,會計學者做出了許多研究,研究內容集中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方式及其影響因素等。以盈余視角進行審視,有關盈余管理與環境會計披露關系并不多見。在盈余管理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上,開展了嘗試性探究。
作者:李曉艷 單位:陜西國際商貿學院
摘要:隨著社會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企業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揭示環境污染的治理情況和環境資源的利用情況,是當前治理環境問題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公眾、投資者、企業管理者及國家進行決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文章對我國環境信息披露進行了動因分析和現狀分析,同時通過對當地企業的調查研究,針對目前貴州省企業在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思考和措施,以促進和完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關鍵詞:企業;環境會計;政府
貴州省作為資源大省和旅游大省,旅游業和工業是其主要的發展行業。然而近年來,水土流失、生態破壞、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加快,是其經濟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作為國民經濟主要部分的非上市公司不但是導致環境問題的最主要責任者,其自身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也受到了環境的影響。因此,必須了解目前貴州省內非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意愿和影響因素,針對其問題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一、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相關文獻回顧
國外在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早上中國。Lev-entis(2004)對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環境管理會計信息進行了研究,將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環境管理會計信息分為公司環境信息、社會責任信息和財務信息,而Agca&nder(2007)將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環境管理會計信息劃分為戰略性信息、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LeaneWard(2008)對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披露的模式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公司更傾向于選擇網站來披露環境管理會計信息,年報中披露的環境管理會計信息和社會責任信息十分有限。C.M.Tam(2012)研究認為,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管理。國外學者認為環境會計信息的揭示內容包括:會計和財務方面的信息、環境訴訟方面的信息、環境污染方面的信息、其他方面的信息;其認為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主要受公司規模、公司績效、行業類型和公司負債程度的影響。與國外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相比,我國還處十初級階段,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行為缺乏明確的指引,并缺乏剛性要求。孟凡利(1999)提出了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魏素艷和肖淑芳(2002)研究了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之后的學者主要研究披露環境管理會計信息對于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分析。張俊瑞(2008)研究認為,上市公司社會環境意識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關注有所增強,受到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壓力,大型企業和盈利能力較好的企業更傾向于自愿披露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此外,由于缺乏強制性披露規范,企業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披露狀況不理想。
二、理論研究及必要性分析
1.理論分析對于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披露的理論非常多,本文主要從可持續發展理論和效益理論來對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披露問題進行研究。(1)可持續發展理論。傳統的可持續發展理論范圍非常廣泛,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主要是只企業的發展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而從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披露方面來考慮,為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決定了企業必須進行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可持續發展理論是進行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披露的根源,也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進行了界定,同時也是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目標。(2)效益理論。效益理論是指社會效益、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社會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平臺和資源,同時也是企業產品的消費者,企業有義務承擔社會責任,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正是為了實現這三種效益的統一。2.必要性分析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企業消耗社會資源,為社會提供消費品,在獲取利益的同時對社會環境予以關注,既是為了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承擔社會責任,也是為了實現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隨著人們需求的多元化和市場商品多樣化,企業為滿足社會需求,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企業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既是社會公眾和政府的要求,也是企業實現自身發展的要求。眾所周之,非上市公司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非上市公司是否愿意披露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是否愿意接受社會的監督、管理是值得研究的。貴州礦產資源豐富,是著名的礦產資源大省,環境保護對于貴州省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貴州省的非上市公司是否愿意披露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接受社會的廣泛監督是值得研究的。因此,本文將以貴州省非上市公司為例,對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披露意愿進行研究。
三、我國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披露現狀
目前,對于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的企業是部分特定的主體,并且大多數企業只需向政府及環保部門進行報告,對于環境的修復支出及相關成本的記錄也不完善。此外,社會公眾對于企業環境會計信息并不了解,而且對企業在環境方面的支出并不關心。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方面,國家的政策法規在其披露內容方面的規定較少,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有選擇性的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在披露方式上,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主要是體現在會計報表附注。我國企業進行環境風信息披露的公司主要是上市公司,且主要是以會計報表附注的形式披露。國內對于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披露意愿主要以上市公司為對象進行研究,對構成國民經濟主體的非上市公司并未進行深入研究,大部分文章僅集中在關于披露內容與披露方式的理論探討上,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影響因素以及非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意愿研究的文章非常少。
四、問卷調查結果
以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的上市公司為調查對象,了解貴州省非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意愿。通過對這些公司的在職員工的調查研究,用以說明貴州省非上市公司在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影響因素和意愿。1.企業對于相關環境支出的項目及是否單獨立賬。62.4%的非上市公司設立排污支出,57.3%的企業設立按現行法規要求對原有設備的改造支出,51.9%的企業設立信投資項目的環保設施支出,47.8%的企業設立臨時性或突發性環保支出,43.3%的企業設立因違反環境法規而被處的罰款,40.4%的企業設立綠化支出。貴州省部分非上市公司對環境支出進行計量,對其或有賬項設置科目,公司對于環境會計的計量有一定的意識,但不全面。2.企業對于環境信息披露的看法。73.9%的非上市公司認為企業有必要披露環境污染和環境治理方面的會計信息,71.0%認為企業有必要披露企業環境治理政策方面的信息,66.6%認為企業有必要披露廢棄物利用情況的信息,70.7%認為企業有必要披露污染排放和治理情況的信息,53.5%認為企業有必要披露環境投資方面的信息,38.9%認為企業有必要披露環境收入方面的信息,12.1%認為沒有披露環境信息的必要。貴州省大部分非上市公司認為需要披露環境管理會計信息,但是對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內容并沒有一致的意見。此外,還有少數公司認為企業沒有必要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可能是基于對貴州省內環境質量較好,并沒有對生產、生活產生影響的原因,所以其意識不強烈。3.企業認為披露環境信息的原因。27.1%的非上市公司認為是迫于政府監管部門的要求,35.4%的非上市公司為樹立良好的環保工作形象,12.4%的非上市公司迫于公眾或環保組織的壓力,33.8%的非上市公司認為企業應當自覺披露環境信息。貴州省內非上市公司對于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披露的原因沒有產生一致的意見,原因不明朗。4.環境對企業的影響。78.7%的非上市公司職工認為環境治理可改善職工的工作環境,86.3%認為可改善企業的形象和提高企業的知名度,61.8%認為可減少企業的排污費支出,51.3%認為環境治理會提高企業的成本費用支出,32.8%認為認為環境治理的經濟效益較小,主要是社會效益。貴州省內大部分非上市公司能夠意識到環境對于企業的影響,但仍然有部分公司認為環境不產生經濟效益。需要了解的是環境管理對于企業來說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1)認為我國實施環境會計的前提。33.8%的非上市公司認為是政府的強制命令,49.7%認為需要對企業管理者進行環保教育,30.9%認為應該加大對環境污染的處罰力度,5.7%認為是其他。貴州省非上市公司對于實施環境管理會計的前提較為清楚。據調查研究可知,貴州省非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意愿較強,整體披露情況一般,對于部分環境會計信息單獨設立賬戶,但是其信息披露的動力不足。
五、政策建議
1.加強政府監管職能,健全環境管理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對于環境管理力度大的企業采取獎勵措施。貴州省作為資源大省,也是空氣的自然凈化器,保護省內的自然環境刻不容緩。作為公司主體的非上市公司,在貴州省內的生產活動對于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然而在部分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往往采取對自己有利的方面進行披露或者披露不全面,甚至不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政府部門應健全會計制度,強制企業披露部分與環境相關的重要信息,同時將環境會計納入會計準則,使企業有法可依,有制可循。2.提高管理層環境管理意識,強調環境對于企業可持續性發展的影響。在采取強制措施的同時,應同樣強調環境對于企業的影響。貴州省作為資源大省和旅游大省,大部分企業的經濟發展主要依賴于當地的資源,此外,也應注意自身的生活環境。因此,政府應對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意識到環境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自覺保護環境。3.加大環境宣傳力度,讓民眾意識到環境對于自身生產、生活的影響,從而在消費上支持實施環境保護的企業。企業的經濟來源主要是民眾的消費,民眾的支持會使得企業的經營業績更好,反之,則會使得企業的經營業績下滑。民眾作為消費的主體,更應關注當地企業對本地環境的影響,在創造經濟收益的同時,也應注意環境保護。
作者:廖莎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
摘要:本文以淄博東大化工為例,綜合分析我國化工醫藥產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總體現狀,發現了諸如“環境會計不規范”、“披露信息不完整”、“主動披露意愿低”等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強化環保意識”、“加強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審計監管”等改進建議,為環保部門實施專項督導和化工醫藥類企業改進自身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提供理論參考和方法指導。
關鍵詞: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化工醫藥產業
一、引言
眾所周知,“經濟高速發展”與“環境治理保護”二者的關系并非二律背反式的矛盾沖突,只不過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地區以往在推進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對環境資源往往采取掠奪式的發掘利用,不可避免地嚴重影響到了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家園,最終又反向制約經濟的持續發展。而北京日益加重的沙塵暴和2017年新年前華北地區持續半月之久的霧霾,再一次為我們敲響警鐘:環境保護與治理已迫在眉睫,“重發展輕環境”、“先發展后治理”的認識謬誤和有害實踐,必須盡早予以摒棄和修正,否則將給人類自身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既然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我們生存與發展中不得不面對和重視的課題,那么就必須善于在環境、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尋求平衡點,變“環境換取增長”為“環境優化增長”,強化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堅定不移地走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發展之路。本文結合環境會計理論研究,選取淄博東大化工為案例分析對象,發現化工醫藥產業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的放矢地提出解決辦法和對策,力求從方法論上幫助化工醫藥類企業全面完整地做好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二、化工醫藥產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及必要性分析
(一)化工醫藥類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概述
環境會計又被稱作“綠色會計”和“環境保護會計”,最早的環境會計理論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是會計學、環境學和經濟學的綜合產物。環境會計作為應用性學科,可以反映和控制企業與環境相關的各類經濟活動,督促污染企業主動進行有效治理,并自覺對外進行披露。我國于1989年頒布施行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4月全國人大修訂通過最新的環保法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環保法的頒布和實施適應當前的經濟發展需求,兼顧資源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問題,為我國的生態保護提供了明確的政策規范和法律約束,也對企業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提出了要求。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凸顯,而這些問題的始作俑者無疑是形形色色的高污染企業,其中化工醫藥類企業就占了很大的比例,這也是本文選取化工醫藥類企業作為研究對象的原因?;な俏覈闹еa業之一,醫藥作為化工的下游產業在區域GDP貢獻方面的作用也舉足輕重。以淄博市為例,該市2015年化工醫藥類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965.2億元,是該地級市稅收和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めt藥產業可以細分為很多類別,但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高污染、強腐蝕和強毒性,從原材料采集、生產加工到儲存運輸甚至是污染物處理的每個環節,都存在對環境產生污染的可能性。各級政府對于這些高污染企業的環保治理必須立足于從源頭抓起,防微杜漸,未雨綢繆,對其與環境相關的財會信息進行嚴格督查監管,督促這些企業如實完整地對外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加大環保專項投入。
環境會計對外信息披露模式的多樣性決定了眾多化工醫藥類企業所選擇的披露方法也是千差萬別各不相同。本文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從我國A股市場262家化工企業和188家醫藥企業中選取40家,對其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進行抽樣統計分析,其中包括泰山石油、神馬股份、上海萊士、恒瑞醫藥等龍頭企業。通過抽樣分析研究發現,我國化工醫藥產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呈現以下三個特點:一是規模以上化工醫藥企業均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迫于政府監管和社會輿論壓力,加之民眾環保意識的覺醒,近十余年來,包括化工醫藥產業在內的所有重工業污染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趨勢。至2009年,規模以上化工醫藥類企業已全部做到對外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二是披露方式上存在瑕疵。從表2可見,在披露方式方面,“董事會報告”和“財務報表附注”是絕大多數化工醫藥類企業在對外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時的首選,直接在財務報表中披露的則很少。表明大多數企業并未單獨設立環境會計信息科目,更談不上單獨核算,只是將其融匯貫穿于其他相應會計科目的明細之中,科學性和直觀性不夠,企業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視程度也有待提高。三是披露內容尚不夠完整全面。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多涉及已發生的環保投入(比如排污費和綠化費等),以及變廢為寶、節能降耗的額外收益,以體現自身環境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對于能夠反映當下和未來潛在的可能危害自然環境的經濟活動的會計信息,往往被多數企業所忽略或繞過。
(二)化工醫藥類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分析
(1)法律法規的客觀要求?!吨腥A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明確了企業的環保責任,從立法高度督促企業樹立環保意識,在共享環境保護紅利的同時,對自身經濟活動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企業環境會計體系應運而生,監管部門要求企業環境會計要如實反映企業在環保方面所產生的成本費用,真實記錄企業在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方面所衍生的經濟效益,并及時、完整地對外進行披露。
(2)有助于提升企業自身的形象和聲譽。無論所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內容是正面抑或負面,只要企業致力于完善環境會計體系機制,堅持真實對外披露環境污染所產生的相應成本,以及環境保護所衍生的相應收益,自然會在信息使用者和廣大民眾心目中樹立起有良知、負責任企業的形象,進而影響社會輿論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3)有利于企業的永續發展。在新經濟和移動互聯迅猛發展的當下,只追求自身眼前利益最大化而不能承擔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的企業,是難以負重行遠、做大做強的。環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已經喚醒了民眾的環保意識,對于環境問題的關注已超過以往任何歷史階段。在此背景下,企業只有重視環境會計披露,勇于承擔起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才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獲取并不斷擴大市場份額,獲得永續科學發展的不竭原動力。
三、淄博東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案例分析
(一)公司簡介
淄博東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大化工)長期致力于離子交換樹脂的研發和生產,年產量3萬噸規模,為行業內國內重點骨干企業。目前已開發生產強酸、弱酸、強堿、弱堿和螯合、吸附樹脂等九大系列百余個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電力、冶金、化工、醫藥、制糖等行業領域,產品獲得中石化、國家電力等系統的入網許可證,暢銷全國并出口歐美日和東南亞地區。從東大化工的產品結構不難看出,該企業為典型的化工企業,且在離子交換樹脂生產的兩個主要工序(聚苯乙烯磺化和轉型)中會產生大量含酸廢水廢氣,另外1臺75t/h、2臺35t/h和1臺15t/h生產鍋爐會產生煙氣污染物排放。因此,按照環保法規定和政府環保部門要求,東大化工必須定期對外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科學處理好環境保護與生產經營的關系,立足防范杜絕亂排亂放,為緩解淄博乃至魯中地區的環境壓力貢獻力量。
(二)公司環保機構運作情況
東大化工專門設有環保處,由一名分管副總兼任處長,現有專職環保工作人員7名,其中環保專業本科畢業生4名。主要職責是起草制訂公司環保管理條例,組織、指導、協調公司涉及環境治理的各項事務,對口聯絡省及市區政府環保部門,監督公司各部門執行國家環保法律法規,配合其他部門組織員工進行環保培訓,負責公司環保設備的日常巡查維護,定期向公司財務部門提供環境會計一手資料和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多年來還無償為淄博市張店區環保局“東部化工區環保監測站”提供半層樓的辦公場地,環保處與之相鄰辦公,變被動接受監管為主動參與環保治理,成為該市首家勇于在監管部門眼皮底下治理環境問題的化工污染企業。
(三)污染物處理情況
(1)廢水處理。自建了含有兩套污水處理設施的污水處理站,1號設施設計處理含酸以外工藝廢水和辦公生活廢水,處理規模260立方/d;2號設施專門處理含酸廢水,處理規模260立方/d。
(2)廢氣處理。1臺75t/h鍋爐采用兩電場靜電除塵器和布袋除塵器,外加半干法爐外脫硫和低氮燃燒法(SDA)進行除塵脫硫處理;2臺35t/h鍋爐采用三電場靜電除塵器和布袋除塵器,外加半干法爐外脫硫和低氮燃燒法(SDA)進行除塵脫硫處理;1臺15t/h鍋爐采用多管旋風除塵器除塵后送75t/h鍋爐合并脫硫。
(3)固體廢物儲存。東大化工共建有5個鋼筋水泥防滲漏全封閉固體危險廢物儲存場,總面積800㎡;另建有燃料棚、灰倉、脫硫渣倉、爐渣棚等一般固體廢物暫存場地若干;此外,內部還預設了總容量3000立方的3座三級防控應急事故水池。
(四)環保投入情況
如表3所示,東大化工近三年的排污費、水資源費、綠化費、環保罰款和環保設備購置費,這些明顯屬于環保投入的費用均未單獨列入環境會計科目,其他間接涉及環保的人工費、電費、維修費和資產減值更是合并列入了制造費用科目。反映出東大化工在逐步加大環保力度的同時,環境會計體系建設尚有待加強,對外披露方式也有待改進。
(五)年報摘要分析
東大化工的年度報告一般于次年3月初披露。本文只能摘錄分析其2015年年報涉及環境會計信息的部分(包括重要事項、財務報表等),綜合得出如下分析結果:
(1)列入議程,擺上位置,企業高層高度重視環保問題。隨著環境污染公眾事件的增多,政府環保部門對于污染企業的監管力度越來越大,公眾對環境質量的呼聲越來越高,東大化工作為典型的化工污染企業,面臨的社會輿論壓力可想而知。在此背景下,東大化工高層在年報中披露風險與價值時,特別將環境保護擺上關鍵位置,表現出應有的環保意識和決心。
(2)改善工藝,創新技術,最大程度降低環境污染。從東大化工2014年經營情況回顧中可以看出,公司著力于工藝改善和技術創新,力求通過研發綠色環保的新產品,達到節能減排、降低污染危害的美好愿景。
(3)調整戰略,把握機遇,以轉型升級提升環保成效。從東大化工企業發展戰略和未來趨勢描述中可以看出,公司已將戰略性化工新材料作為未來轉型升級的目標重點,在光學級聚合物材料用樹脂、改性環氧樹脂和丙烯酸樹脂等方面都將加大研發投資力度,決心以企業產品升級轉型推動解決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的排放問題。
(4)直面問題,勇于擔當,確立綠色發展長遠目標。從東大化工年報中還可以看出,公司對于已經發生和潛在的環境風險都采取了勇于面對擔當的態度,不回避、不遮掩,讓信息使用者和潛在投資者都能一目了然,全面掌握企業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和環保壓力,有利于他們行使輿論監督權力和做出相關投資決策。對于公司未來發展規劃,東大化工立足“綠色化工”發展愿景,表現出較強的敬畏自然、尊重環境的環保意識。綜合上述,東大化工在環保治理方面還是有所成效,基本做到了機構組織有保障,環保投入有保證,污染物處理有措施,未來規劃有目標。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也作了積極探索,能夠將自身的環境問題和風險在年報中如實反映,并在未來發展趨勢展望中給予環境問題較多筆墨,制訂出了可行性較強的環保規劃和藍圖。應當引起公司決策層注意的是,年報“三大件”資產負債、現金流量和利潤中并未專門單列環境會計科目,相關環保費用開支都融合歸類到了其他子科目,有的甚至界限不清,使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顯得還不夠專業具體。
四、案例揭示問題及改進對策建議
(一)化工醫藥類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主要問題分析
(1)環境會計信息對外披露意愿低、主動性差。從對東大化工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案例分析不難看出,信息披露的主體是化工醫藥類企業公司,而該類企業的特點往往是規模體量較大、污染物產生量和排放量很大,相較其他類別企業而言環保投入擠占壓縮利潤空間的幾率也更大。然而當下環境污染源來自各個方面,既有工業污染,也有生活污染和汽車尾氣排放,既來自化工醫藥企業,也來自其他類別企業。因此,化工醫藥類企業普遍認為單憑一己之力難以改變環境惡化的現狀和趨勢,出于保護未來經濟利益和規避環境風險的考慮,往往主動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意愿都不高,多為迫于法規和監管壓力之下的不得已而為之,這是導致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較差的根本原因之一。另外,部分化工醫藥類企業面對環境問題存在僥幸心理,自以為應付好環保部門的例行檢查即可、不發生社會關注度高的環境污染事故就好,對待環保事務能應付就應付,能規避就規避,喜歡避繁就簡、能省則省,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顯然沒有得到高層應有的重視,自然缺乏應有的專業規范性。
(2)披露內容不全面、不具體。環保法是國家層面的立法,雖對企業的環保責任進行了規范,但不可能具體到為某類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作出詳細要求;證監會雖然要求上市公司中的化工醫藥企業必須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但又很難提出類似會計準則般的規范細則;而我國環境會計理論研究和實務的相對滯后,也讓絕大多數化工醫藥類企業的財會人員缺乏必要的環境會計業務知識和技能,更遑論對外披露方法和技巧。以上原因綜合作用下,造成了企業在選擇采集環境會計信息時主觀隨意性很強,報喜不報憂,樂于體現自身的成就和對環境的正面建設作用,不愿真實反映自身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產生的危害,有的甚至玩弄數字游戲虛增環保投入費用,存在弄虛作假的問題。此外,所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關聯性不強,為了達到一定目的和效果,常常將非報告期內的環保投入挪移添加,而對于報告期內發生的環保罰沒則作隱形處理,籠統地歸入營業外支出等其他科目,甚至干脆不對外披露??傊?,化工醫藥類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不全面、不具體、不充分問題是普遍存在的。
(3)披露信息定量性不強、科目劃分凌亂、可用性差。調研中還發現,化工醫藥類企業在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時,選擇文字描述型的不定量性信息多于數字直觀型的定量性信息。例如,將容易造成環境污染的生產活動,放在“重要事項”中連同領導批示一起作文字描述披露;在“董事會報告”和“財務報表附注”這兩處被最多化工醫藥類企業選擇用來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地方(見表2),對涉及環境事宜的解釋說明也多采用文字描述,鮮見具體數字比對。信息定量性不強、籠統模糊必然造成可用性差的后果,讓信息使用者難以作出縱向和橫向比較,影響判斷和決策效率。此外,即使有的企業作出了環境會計定量性信息披露,但在科目劃分上不夠規范科學,都沒有單獨形成報告和單列種類,而是將環境會計信息視作普通財會信息,歸于二級子科目下記錄了事。比如,廢水處理設備、綠化設備等都籠統歸類于固定資產,專門從事污染物處理工作員工的薪酬都歸于整個工資支出等,都未單列科目或者清晰界定,勢必影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和效果。
(4)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不科學、不標準。目前國外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都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規范的固定模式,理論研究也處在逐步成熟的過程中,起步更晚的國內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和方法就更不成型,理論界和實務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企業作為披露主體選擇披露模式的自由度和隨意性很大,加之法律法規、監管部門和化工醫藥行業自律組織在這方面都沒有作硬性規定和要求,企業出于逐利避害的本能對環境問題多采取逃避態度,使得各個企業在年報中對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所選取的模式更加不統一、不標準,橫向比較無坐標,縱向比較無關聯,致使信息披露效果不佳。在披露形式方面,企業選擇的披露載體也是千差萬別,讓信息使用者一頭霧水,降低了信息使用的便捷度。此外,在披露內容、格式、科目設置、在年報中位置等也沒有一定之規,常常出現內容重疊、格式雜亂、表達模糊等問題,使整個化工醫藥產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顯得缺乏應有的科學性和權威性。
(二)改進對策和建議
(1)政府層面。改進完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首先需要政府強力推動。政府部門負責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執法監督,因而也是改善化工醫藥類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最有力的引導者和監督者。第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一方面,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及其實施細則,明確規范化工醫藥類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模式、方式和方法,讓化工醫藥類企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強化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和實施督導,對于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不守規矩的企業,要依法整治查處,加大它們的違法違規成本,維護增加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和威懾力。第二,定期出臺指導文件和規范指南。對于法律難以窮盡的地方,要隨著形勢的變化及時出臺政府文件和規范指南進行引導約束。在文件和指南的起草醞釀階段,要充分發揮化工醫藥行業協會的作用,利用他們了解行業現狀、熟悉工藝技術、摸透企業心理的優勢,更多地征求他們對文件、指南的意見建議,邀請他們參與到起草和討論工作中來,確保指導文件和規范指南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第三,完善細化會計準則。環境會計畢竟是會計的一個細分門類和專項分支,必須遵循會計準則的統一規則。因此,改進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首先要完善會計準則,盡快為環境會計及其信息披露制定統一規范的準則。具體到化工醫藥產業會計信息披露,則需要政府部門緊緊圍繞化工醫藥企業的行業特點,制定合理實用的專門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準則。第四,營造良好的環保社會氛圍。環境保護與治理需要一個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政府有責任督促新聞機構加大環保宣傳力度,讓環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反過來督促企業改進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在移動互聯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下,要注重網絡輿情動向的把控和引導,借助熱點公眾事件處理和突發事件應對,巧妙地將環保宣傳工作寓于其中,使社會各界都成為環保工作的志愿者、踐行者和監督人。
(2)企業層面?;めt藥類企業既是大量污染物的制造源頭,也是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主體,在調整環境會計信息、控制應計項目和完善改進信息披露模式方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根源性作用,必須順應潮流在政府的監管之下作出如下改變:第一,將環保理念寓于企業文化之中。環保理念是先進企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對于環境污染較重的化工醫藥類企業而言,更應該在自身企業文化構建中積極植入環保元素,以此凝聚包括自己員工在內的社會人心。要善于利用例會和各類教育培訓等平臺和機會,把環保理念作為永恒主題進行宣講灌輸。要把環保作為各類獎勵和職位晉級的硬性條件,讓環保與每位員工的切身利益掛鉤,確保企業文化和環保體系的正向融合、同步發展。第二,建立完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審計制度。強化內部審計,在財務預決算審計、公司領導離任審計等各類審計中,設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專項,真正給危害環境的經濟行為戴上緊箍咒;成立環境會計部門,可以內設于財務部門,也可以單列于董事會下,從組織機構方面保證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改進實施;借助第三方審計,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報告時,必須要有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評價內容。第三,強化專業培訓。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也是決定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要強化現有財會人員的教育培訓,完善其知識結構,確保他們知曉掌握環境會計和信息披露方面的新理論和新法規。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真正把精通環境會計理論和富有實務經驗的專門人才吸引到企業中來,以適應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新形勢的要求和需要。
作者:周海娟 單位:重慶化工職業學院
【摘要】隨著科學發展理念的進一步深入,人們對于環保的需求日益增大,環境問題成為全球熱點。企業作為環境污染的主要群體,應該自主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自20世紀90年代起,大陸和臺灣地區同時引進了“環境會計”這一概念,兩岸環保部門也都致力于各自環境會計披露體系的建立。但是經過多年的努力,與大陸相比,臺灣已逐漸形成一套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體系,信息披露質量較高,披露內容更加豐富。以造紙業這一高污染行業為研究對象,對比兩岸造紙業近三年的披露現狀,探究造成兩岸此種差異的原因并提出建議,試圖為大陸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提供借鑒。
【關鍵詞】兩岸;造紙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一、引言
2014年11月,APEC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期間,北京空氣清新、質量優良,城區被久違的藍天所擁抱,交通順暢。在APEC會議上,主席表達了對環境的深切關注:“北京乃至全中國,都能夠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讓孩子們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之中?!比藗兛释糇【G水藍天,不管是政府,還是民眾,對于環保的需求都日益增大。近年來,國家對于環境保護愈加重視。2015年8月29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在這次修訂中,政府和企業進一步明確了二者在環境保護中的角色及責任,不僅如此,此次修訂取消了原有50萬元的處罰上限,代以倍數類的懲罰標準。企業作為環境污染的主要群體,政府要求其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而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不僅成為企業社會責任承擔的良好展示,也成為企業與利益相關者溝通的重要途徑。在大陸,環境會計這一概念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在科學發展理念的引領和推動下,環保部門也相繼出臺了《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和《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南》等一系列文件用以指導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但是總體來說,大陸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上尚未形成規范的體系,披露內容具有隨意性,多數企業只披露對自己有利的環境信息且披露內容多以文字形式呈現,缺少量化信息。臺灣的環境會計同樣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構建出一套企業環境會計的體系,企業披露行為更加自主,披露內容和披露方式較為豐富,因此,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臺灣有許多值得借鑒之處。本文選取高污染行業中的造紙業作為研究對象,研究近三年兩岸造紙業上市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對比兩岸的披露法規、披露內容及披露形式,試圖探究造成兩岸此種差異的原因并提出建議以求為大陸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提供一定的借鑒。
二、兩岸造紙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比較
(一)披露法規比較
海峽兩岸上市公司都存在環境信息的強制性披露,而強制性主要來自于證監會等管理部門的法律法規約束。早在1997年,中國證監會就了《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準則第一號——招股說明書的內容與格式》,其中就已經提及企業在招股說明書中應當披露企業對自然資源的消耗情況。隨后,相關部門又陸續出臺了《關于對申請上市的企業和申請再融資的上市企業進行環境保護核查的規定》《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主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1號——定期報告披露相關事宜》等文件。此時的臺灣,也深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臺灣于1997年成立了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制定或修訂了一系列和企業環境會計制度關系密切的規定,涉及水污染防治、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環境影響評估等。為方便比較兩岸信息披露的相關規定,筆者選取兩岸較典型的環境信息披露相關規定并整理匯總。目前,兩岸在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上,均采用強制披露與鼓勵披露相結合的做法。
兩岸都在積極推動企業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披露更多的相關信息。但是從的文件內容來看,大陸更多是起到了宏觀引導的作用,雖然大陸強制要求上市公司在招股說明書、年報中披露與環境相關的信息并描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但是對披露信息的具體內容、質量并沒有進行規定。從臺灣的相關規定中,不難發現,其在指引臺灣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時,規定更為詳細,比如《產業環境會計指引草案》《上市公司編制與申報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作業辦法》中,不僅規定了企業需要披露的具體內容,還根據行業的不同,具體規范了各行業的企業在披露時的做法。不僅如此,在2000年時臺灣就已經開始著手建立系統的產業環境會計制度。為了推廣這一環境會計制度并保證其實施,臺灣制定了一個三年計劃并在隨后的幾年中出臺了一系列制度及標準。到2007年,臺灣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環境會計制度,明確了環境會計制度的架構和內容、環境信息的分類項目和常用的環境會計科目、環境成本的計算標準、環境信息披露要求等內容??梢?,臺灣的相關披露規定對其環境會計制度的建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披露方式比較
大陸企業多在企業年報、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有些企業也會出具單獨的環境報告書或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選擇性披露,在披露方式上臺灣與大陸大致相同。為了方便統計比較,筆者選擇兩岸造紙業的上市公司,其中大陸企業23家,臺灣企業7家,收集其年報、招股說明書、董事會報告、社會責任報告等,整理了兩岸造紙業近三年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式。大陸的披露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向好趨勢,但是仍舊會有企業不披露環境會計信息。而信息披露在臺灣得到了很好的普及,筆者認為,這很大程度上歸功于臺灣環境信息披露的有關規定,比如臺灣在規范其董事會年報格式時,就要求在企業營運概況中披露環保支出資訊,這樣具體的規范做法是臺灣高披露比例的關鍵。從獨立報告的披露比例來說,2014年時臺灣披露情況較好,但總體來說兩岸的披露狀況相差不大,甚至在2013年時臺灣低于大陸的披露比例,因此僅從是否采取獨立報告形式披露并不能很清晰展示兩岸披露方式的差異。
環境成本分為投資額及費用額,將二者加以區分披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披露企業的環境成本意識。此外,是否采取物量效果和經濟效果相結合的方式披露,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披露的質量。環境會計是運用會計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采用多種計量手段和屬性,對企業的環境活動和與環境有關的經濟活動所作的反映和控制。但是環境活動不同于大部分企業活動,并不是所有環境活動都能直接以貨幣形式計量。對貨幣計量反映不出來的,主要集中在環境負荷消減量等數值,可以使用物量來進行計量,稱之為物量效果;對可以用貨幣計量的使用貨幣計量,稱之為經濟效果。不難發現兩岸在環境會計披露方式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臺灣企業在披露時更為注重區分環境投入和環境費用,多數企業也能采用物量效果和經濟效果相結合的披露方式,在披露方式上相對更為成熟。而大陸企業在政府的引導下,已能更自主地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但是還亟須在披露方式上有所創新。
(三)披露內容比較
環境會計信息分為定量及定性信息兩類,定性信息包含了與環境披露相關的規章制度及環保理念等文字性描述信息,而定性信息則應當涉及更多財務信息,例如環境收益、環境成本、環境資產及負債。目前,隨著法律法規的日益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但是披露內容卻未形成規范,披露較為隨意,且大多數企業披露內容為定性信息,較少披露定量信息,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不高。筆者根據造紙業上市公司近三年的披露內容,將多數企業披露的常見內容整理。大陸企業的披露內容中,既有定量的信息,也有定性的信息,但是定量信息,如環保投資、環保成本、污水處理量等披露較少,大多數企業雖然也會披露廢水、廢氣、固廢的處理情況,但僅限于定性的說明,披露信息并不具有可觀性、可比性。在大陸,多數企業會披露節能減排行為和一些公益活動,這是企業愿意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表現。但是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局限于當前是遠遠不夠的,企業還應放眼未來,為社會節約資源、創造資源。企業的環境披露內容不僅應包括目前的污染治理狀況,還應涉及未來可能面對的環境風險,以及企業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廢棄物的排放。
大陸企業在這一方面的表現仍有所欠缺,這點可以從“環保目標”及“廢棄物回收利用”的披露情況中得出。臺灣在披露內容方面做得就較為出色。披露內容豐富,且披露信息多為定量數據。不僅如此,在臺灣當局的新政策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并形成自己的一套披露體系。為了方便比較,筆者也將臺灣造紙業上市公司近三年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進行了整理。臺灣企業的披露內容較為規范,例如董事會報告、社會責任報告等都會有較規范的披露格式,因此企業的披露信息不僅豐富,且多為定量信息,可比性較強。此外,由于對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GRI)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企業將GRI作為披露規范,這也使得臺灣的披露質量呈現較高的狀態。難能可貴的是,臺灣企業在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時,不僅局限于披露能源消耗、三廢的排放及處理,也十分重視對未來環境的保護。不同企業會采取不同的方法再生能源,例如育苗育林、廢棄物回收利用,企業在重視環境現狀的同時,也試圖對未來環境擔負起更多的責任。因此總體看來,臺灣企業的披露內容豐富,多披露定量數據,環境成本及環境投入區分披露且對未來環境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披露質量較高。
三、兩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差異原因解析
(一)政府推動
在上文披露法規比較時,就可以看出,兩岸相關部門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及環境會計信息制度建立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大陸十分重視環境的保護,也要求企業披露更多的環境信息,總體來說政府扮演著宏觀引導的作用,在監督企業披露信息的同時提供技術支持,但是并沒有對披露內容及格式作出詳細的規定,這也導致披露質量良莠不齊。而臺灣相關部門在指導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時,更多地從微觀層面出發,于1995年成立了“臺灣永續發展委員會”,并制定相關指引、計劃幫助規范企業披露內容,使得從環境信息的分類,到環境會計科目的設立,再到環境成本、環境效益等的計量都有據可循,政府在臺灣環境會計發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覷。
(二)民間組織推動
企業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行為,一定程度上歸因于受到的外部壓力,外部壓力分為法律法規等直接壓力以及社會輿論等間接壓力。其中,企業的自主環境披露行為很大程度上來自社會團體及媒體的壓力。在臺灣環境會計制度的建立中,民間組織這類社會團體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997年5月,臺灣成立了企業永續發展協會,此后,各民間組織如雨后春筍般紛紛誕生。臺灣的民間組織不僅會披露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及社會責任報告,還能輔導企業ISO體系的升級,幫助企業編制環境報告書。如2003年成立的民間組織“臺灣環境管理會計協會”,是目前世界上四家環境管理會計協會之一,其成立宗旨就是“推動企業環境財務信息的規劃及建立,輔導企業披露完整的環境財務信息并環境報告書及永續報告書,進而推動環境財務信息之第三者認證制度。同時透過企業、政府與本協會的努力,對產業環境財務的推動及發展有所幫助”[8]。而大陸也有著許多的民間環保機構,如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中華環保聯合會等,但是多數民間機構都依附于政府而存在,由于依附性較強,這些民間組織只能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起督促作用,無法靈活地給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也無法像臺灣民間機構一樣促進企業環境會計制度的建設。
(三)學術界推動
1992年,葛家澍教授在《會計之友》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九十年代西方會計理論的一個新思潮——綠色會計理論》的文章,這成為了大陸學術界環境會計研究的開端。之后,百花爭艷,學術界各位學者開始從宏觀、微觀,從學術層面、企業層面、社會層面等各個角度展開研究,極大地豐富了大陸環境會計方面的研究成果。隨后,中國會計學會還成立了“環境會計專業委員會”,這也成為了大陸環境會計研究的強力支柱。但是相比較臺灣,臺灣學術界則不僅限于提供更多的學術研究成果,同時還致力于臺灣企業環境會計制度的建設推動。這其中較為出色的要數臺灣交通大學,2003年,臺灣交通大學成立環境管理會計研究室,沈華榮教授著手研究了環境會計在臺灣的推行及臺灣企業環境會計制度的建立等。此外,臺灣的高校十分重視與外界的合作,且研究成果更注重實際應用意義,通過研究環境會計制度建立及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對企業的意義而使企業能更快接受“環境會計”這一概念,也激發企業自主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積極性。
四、對大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建議
(一)完善環境披露法律法規,形成規范披露體系
臺灣與大陸同時引進環境會計,但是目前臺灣環境會計制度已基本形成,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相關部門的積極引導。我國企業眾多,政府在宣傳環境會計時具有更大的難度,但是深知環境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也深知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一直致力于環境信息披露的推動。但是政府的推動作用可以從宏觀引導深入到微觀的指引,完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規,詳細規范披露內容、披露方式,制定披露細則指引,設置分類環境項目及環境會計科目,提供物量效果和經濟效果的不同計量方法,從源頭上加緊大陸企業環境會計制度的建設。
(二)發揮民間組織作用,提供披露技術支持
由于大陸民間組織多數依附于政府組織,因此迄今為止民間組織并未很好地發揮其作用。政府可以將民間組織作為與企業溝通的橋梁,一方面,賦予民間組織監督披露的權力,一方面允許民間組織提供技術支持,詳細指導企業如何編制環境會計報表,并幫助完成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和環境報告書的出具。
(三)重視學術實務研究,加強學界企業交流
學術界的研究,除了豐富其理論意義,更應注重其實務意義。目前大陸學術界還未有參與法律法規制定的機會,但是在未來,可以嘗試讓學術界參與環境會計制度的建設。目前隨著MBA及EMBA的發展,學術界有更多的機會與企業溝通交流,這將是企業環境會計制度建立的一個契機。一方面,學術界了解企業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足及其原因,在制定相關法規指引時更有方向性和針對性。另一方面,學術界也可幫助加深企業環境保護意識,讓企業了解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對社會及企業自身的意義,消除企業在披露方面的疑慮。
作者:徐光華;錢冰瑩 單位: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摘要:
環境問題已成為我國經濟建設中所面對的主要問題。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能滿足企業、政府、國家等相關者的利益需求,還能增強企業的環保意識。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基礎上,探討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企業活動與自然生態狀況之間的聯系受到廣泛關注。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已成為促使企業重視環境保護的重要途徑。目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有社會責任報告、量身定做的環境報告、年度報告等。然而,因為政策不統一,揭示的信息實用性不強,無法讓利益相關者據此作出科學客觀的決策。因此,研究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具有重要意義。
一、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概述
環境會計是在傳統會計學基礎上,采用多種計量方法,對企業環境活動和與環境有關的經濟活動所做的核算與監督。傳統會計核算包含了與環境有關的經濟活動,但以前的核算僅著眼于企業的盈利性質,卻忽略了它是對環境具有重大責任的社會性組織,未從企業對環境的影響進行研究。環境信息包括環境資產、負債、成本、績效報告。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沒有被普遍認同的形式,主要為環境報告書、可持續發展報告、社會責任報告、年度報告中的董事會報告或財務報表附注等。
二、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
1.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不完善我國現階段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沒有統一的法律法規,企業會計制度和與環境信息披露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環境問題的要求不全面,約束力不大,導致企業與企業之間、行業之間披露的質量相差很大。披露內容上存在企業對當年環境信息不披露或披露很少且不具體狀況。例如,三廢治理情況及支出、排污權、環保投資等都是較重要的環境信息,但大部分企業只對排污費做了具體的數據披露,其他則不披露或簡單披露。披露形式上,有些企業采用量身定做的環境報告或可持續報告,有些企業借助社會責任報告、年報等,而有些企業則只在年報的董事會報告和財務報表附注中簡單披露幾個數據。無論內容還是形式的披露都缺少統一的規范。有些企業年與年之間披露的情況有所不同,直接導致了環境會計信息從縱向和橫向上都缺乏一定的可比性。
2.披露內容不完整不夠明晰以環境成本為例,環保設備的折舊費、維持費、廠區綠化費、環境管理部門的費用等都是較重要的成本支出項目。大部分企業只對廠區綠化費、環保設備折舊費有所披露,對其他重要的環境成本支出項目予以披露的很少。有些企業披露的內容不夠詳細,只是一帶而過。披露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對環境信息的定性描述,定量披露情況很少。例如,就節能減排而言,大部分企業會在環境信息中提到公司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一直在改進節能減排技術,收效不錯。但真正將節能減排的收效以表格或單純數據形式加以披露的較少。從所調查的60家上市公司看,比例不超過50%。有些公司披露的環境信息較簡單,字數非常少??傮w說來,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情況可概括為:定量信息定性化,定性信息簡單化。這對利益相關者來說,所得到的信息不太實用,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對信息使用者幫助較小,失去了披露的意義。
3.環境信息反映的負面問題較少調查研究發現,幾乎沒有一個企業在年報或環境報告中披露過環境污染影響情況等負面環境信息,一般只在報告中簡單說明報告期內無污染事件發生。但卻不敢保證完全沒有出現過環境污染事件。信息使用者較關注企業對環境的影響狀況,而所披露的內容只是對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無任何影響的普通信息,幾乎沒有任何負面信息。對利益相關者來說可謂“報喜不報憂”,對信息使用者造成很大誤導,使信息使用者無法了解現狀和預測公司未來發展前景,讓信息使用者無法做出準確客觀的決策。
4.行業之間的信息披露有較大差距從已有研究來看,各行業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詳細程度、側重點都不一樣。有些行業傾向用環境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全面詳細披露環境信息,而有些行業由于污染小或節省資源等,只在社會責任報告或年報中簡單披露。由于行業特點不一樣,企業對環境信息披露的內容也有很大差距。從所調查的60家上市公司看,化工業和造紙業這兩個對環境污染較大的行業在污染物排放達標情況、節能減排和環保新技術等方面披露的企業比例較大,而醫藥行業在資源稅這個項目上披露比例較其他行業高,鋼鐵行業則在企業環境制度、是否通過ISO環境體系認證等非貨幣計量的項目上披露比例較高。除本次調查研究的幾個行業外,其他行業也各有側重,差距略大。
三、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問題原因
1.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沒有統一規范對環境會計信息的法律法規,政府尚未制定出具有權威代表性法則。環境信息本身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環境問題的發生有多重因素,每個企業的經營特點不一樣,導致環境會計信息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這就要求有相關的法規及規范進行約束。目前無論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形式還是內容,各企業只能按自身行業特點和對環境信息的主觀認識披露,具有一定主觀性。我國對環境會計的研究較晚,落后于歐美國家。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不像傳統的會計核算披露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財務報表框定好形式與內容,短時間內要讓環境會計信息像傳統會計核算那樣有統一的報表形式缺少法律依據。
2.政府宣傳不夠,公司社會責任感不強國家對環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宣傳還不到位,再加上缺少嚴格的法律約束,導致企業未認識到環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由于更重視的是目前的利益,忽視了環境信息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慮,企業自愿披露環境信息的積極性不高,對一些信息披露的詳細程度不夠,較擔心披露出環境污染事件會影響自身形象和聲譽,投資者會改投其他公司,影響公司的發展。另外,社會公眾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缺少基本認識,國家鼓勵政策力度不夠大,致使企業沒有披露積極性,使得環境保護成本偏高。
3.國家宏觀管理力度不夠各行各業有其自身特色,生產經營模式不盡相同,難以管理,導致我國政府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宏觀管理力度不夠,短時間內難以出臺一針見血的法律政策,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缺乏相關的法律約束力。政府和管理當局對企業的監督力度不大,管理部門對這一內容并沒有作出統一規定和硬性要求。企業在進行環境信息披露時缺乏積極主動性,不愿意將其最真實的環境信息公之于眾,而是有選擇性披露。
4.社會公眾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監督不到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社會公眾的利益考慮,是為了讓社會公眾對企業經營引起的環境問題有所了解,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社會公眾對企業的實時監督能較大程度改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使企業積極完善這方面工作。然而我國對環境法律宣傳不是很到位,社會公眾意識不夠強,對環境信息披露起不到監督作用或監督力度不夠,導致企業工作做得不到位。
四、解決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對策
1.建立健全法律法規,使信息披露規范化我國在環境會計領域缺少規范,企業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無法放在同一層次比較。要使信息披露可比,政府首先要制定環境會計披露法律法規,最大限度地使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形式和內容一致。其次要完善我國環境會計核算體系,讓上市公司有據可依,全面具體地反映環境會計活動。同時,應將環境會計涉及的內容編入相關法律法規,使環境會計像傳統會計一樣有專門的報表格式進行披露。
2.加強環境會計人才的培養20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部分會計學者開始研究環境信息與會計的相關問題。我國環境會計信息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相關理論還不是很成熟,相關人才比較稀缺。我國可在高校多設立相關專業和課程,多培養環境會計人才。環境會計是一門新興科目,具有新穎性和復雜性。國家通過定期對相關人才進行專業考核,敦促環境會計人才不斷進步,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還要鼓勵企業進行定期培訓,讓環境人才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
3.加強對環境信息披露的宣傳力度,提高企業責任感環境保護關系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政府應利用新聞媒體、宣傳教育等方式,加強對環境會計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讓公眾了解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知識,增強這方面意識。企業的生產活動會給環境帶來影響,甚至造成嚴重污染。為防患于未然,政府要敦促企業對環境會計信息自覺主動披露。鼓勵他們在內部設置專門負責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部門,負責企業與環境有關的問題,讓企業認識到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優化企業的經營管理結構,促進企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4.加強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監督環境會計信息的自愿披露能展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缺陷。事實上,在環境信息問題上全部依靠企業的自愿披露是不現實的。過去的案例充分說明,只有自愿披露與強制披露相結合才是最適當的。并不是所有的企業在環境保護與信息披露上都有較高的思想覺悟,有些企業社會責任感不強,出于保護自身利益的想法,對有些環境問題不披露或少披露,以致造成環境信息披露不完整或實用性較低等問題,難以對信息使用者有太大幫助。所以,政府與環境管理部門的監督作用就顯得極其重要。綜上所述,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時代進步的產物。我國經濟增速、發展方式、經濟結構、經濟發展動力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新常態”下,更應該堅持可持續發展目標不動搖。對于環境會計信息既要在現有基礎上不斷探索創新,更要吸取西方國家經驗,走出一條適合并有利于中國環境保護的道路。
作者:吳震 單位:江蘇亞太輕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文章闡釋了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兩者之間的關系,指出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本文對完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有所幫助。
關鍵詞:
生態文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1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概念
環境會計,實質上是綠色會計的別稱,是用貨幣為主要單位來記錄各類環境污染、防治及其開發的成本費用,并對保護環境形成的效益進行計量和報告,綜合評估環境績效和環境行為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影響的新興學科。對經過確認的環境會計信息進行公開的過程,被稱作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可以通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了解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從而幫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2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相互關系
2.1開展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目的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企業既是環境資源的消耗主體也是環境污染的主角。相關專家和學者對環境污染物的來源進行了分析,發現我國環境的污染物大約有80%是由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既然企業是我國環境污染主要制造者,那么企業必須為治理污染負主要責任。為了把我國建設的更加美麗,為了中華民族可持續發展,企業必須走生態文明之路,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出一份力,及時披露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
2.2加強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手段之一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有效手段。環境會計的信息披露是為了向內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正確的會計信息,幫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的決策。為實現這個目標,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要求企業進行環境會計核算時必須全面客觀、真實可靠。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它既可以監督企業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又可以監督企業是否做到了良好的環境保護,它作為一種新型的企業環境管理手段,被稱為環境污染控制的第三次革命浪潮。通過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情況,可以知曉企業環境資源的利用情況和治理環境污染的情況,也可以有助于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整個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
3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3.1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準則缺乏相比西方來說,中國對環境會計的研究起步較晚,雖然我國已經制定了許多相關的法律法規,比如《環境保護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保護環境的法律10多部,相關法規20多部,約束了企業的污染的一些行為,對環境保護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我國頒布的這些法律法規基本上沒有提及到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梁杰與劉金彬等研究發現,中國至今仍無專門的《環境會計準則》或《環境會計指南》。杜婕也指出:“盡管有些企業已經將環境會計的應用開始逐步推行,然而現在環境會計的成本費用核算以及基本理論仍然存在許多分歧和爭議,更沒有將環境會計寫入到相關法律法規中,這讓企業在真正建立環境會計體系中無法可依?!币驗槿狈娭菩缘姆煞ㄒ?,使大多數企業從不主動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即使披露了一些信息,也不能取信于社會公眾,影響了披露的有效性與可靠性。
3.2缺乏環境會計信息監督為了確保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客觀真實性,需要專門的監督機構獨立審計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情況。由于我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制定相應的環境會計準則,并且與此相對應的環境審計準則也未出臺。因此,我國審計機構缺乏對環境審計監督的有效武器—環境會計準則及環境審計準則,致使環境審計無章可循,寸步難行。盧少青(2013)選取46家鋼鐵行業上市公司進行研究,經研究發現選取的公司審計報告中都沒有提及有關環境方面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更沒有相關部門或機構出具企業環境信息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實性,從而導致了企業披露虛假環境會計信息的可能性,進而不能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形成有效監督,信息使用者也無法據此做出合理的決策。
3.3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范圍狹窄,信息價值低由于我國缺乏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政府監管薄弱,懲罰力度不夠,導致企業不能夠主動自愿披露環境信息。秦聲(2010)對1581家上市公司搜集數據并進行統計分析,從分析數據可看出進行有關環境方面會計信息進行披露的只有517家,披露所占比重32.7%。并且,這些企業在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時出現報喜不報憂的現象,只披露一些政府的環保獎勵、企業的環保支出、企業的環保投資等環境受益的信息,享受的環保稅收優惠政策、國家撥付的專項治理資金等;而對企業環境污染形成的訴訟,違反環保規定而給予的罰款等不好的環境會計信息則不加以反映。企業在披露環境信息時披露內容經常流于形式,披露的內容太簡單、范圍太過窄,不能客觀反映環境績效,環境會計信息價值較低,不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業在環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情況。
4完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主要對策
4.1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會計準則為了使企業能夠真實、可靠的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正確反映企業污染及能源消耗等問題,我國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制定相關的環境會計準則,比如可以借鑒日本的《環境會計準則》、《環境會計指南》等,對象由大型企業擴展到中小型企業。我國也可以完善現有的環境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把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的相關要求充實到現有環境法律法規中,在《會計法》和《企業會計準則》中新增環境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將環境會計信息納入《信息公開條例》中。在《環境會計準則》中明確強制環境會計披露的內容、方式、時間等相關要素,明確環境審計的范圍及程序。
4.2實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第三方審計為了使企業所出具的環境信息報告、所披露的環境信息內容更加真實,注冊會計師應作為獨立的第三方進行審計更合適。因為政府部門人員對環境會計缺乏相關的認識和了解,不能很好地做到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有效監督和管理,而注冊會計師專業知識豐富,客觀性強,他們可以依托第三方會計監管機構披露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注冊會計師可以審計企業披露的獨立的環境報告,并可以通過企業環境績效報告來判斷企業的環境資產、負債、收益和支出等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對企業所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的質量作出相應評價,進而為企業內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支持。
4.3制定有效的激勵和懲罰措施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由財政部、中國證監會和國家環保局等部門進行監管。監管部門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強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一)建立環境信息數據庫。監管部門可以聯合工商管理部門為企業建立環境信息數據庫,及時公布重污染行業及其污染企業的名字,來提高環境會計信息的透明度。(二)監管時要獎懲結合。我國可以借鑒英、日兩國的做法,分別設立“環境報告獎”、“環境報告書獎”。對能夠主動、全面、真實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企業給予降低排污費、稅收優惠、環保項目補助等優惠。同時,對于未能披露規定的環境信息或者披露虛假環境會計信息的企業,應進行嚴懲,可以根據輕重程度,給予警告、罰款、行政處罰、停業整頓、強制關閉等懲罰措施。提高政府監管,將激勵與懲罰相結合,希望能夠提高企業的環境披露質量,改善我國企業低質量信息披露現狀。
總之,本文希望能夠通過國家制定和完善環境會計準則、加強第三方監督和增強國家監管等措施,使企業主動、真實、全面的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使企業利益相關者了解更多企業能源消耗與企業環境污染等客觀信息,促使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環境效益,進而保障整個社會保持全面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狀態。
作者:苗玲娟 宋俊儒 劉康偉 單位:臨沂大學物流學院
摘要:
環境會計對加強環境管理有著重要的保護作用,由于環境資源越來越受重視,環境會計的發展也隨之受到重視。近年來,環境問題一次次地被推到風口浪尖,這些發展現狀引起了人類的思考。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上市公司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而上市公司的發展離不開對環境的依賴,因此企業對環境污染更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可以反映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所涉及的環境事項,有利于促進企業在經濟發展模式上的轉變,增強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社會責任感,更好的完善企業形象。在環境會計披露的企業中上市公司是信息披露的主體,因此本文將上市公司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文章首先,通過對環境會計以及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相關理論的介紹讓大家對環境會計有進一步的了解;其次,以重污染行業的上市公司作為樣本進行統計分析,揭露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上市公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改進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發展模式
一、環境會計的相關信息
隨著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但人們生活的環境卻受到嚴重的污染,并且環境污染正逐漸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因此人們對環境保護也越來越重視。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新興職業,環境會計。他能夠使外界更加清晰的了解企業持續發展的狀況,環境會計對企業發展中信息的披露,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了環境會計的披露信息,加強了外界對企業的了解,無論是企業對環境的保護還是破壞,我們都更加一目了然。相關部門應該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對環境污染者應加大處罰力度,迫使企業放棄高耗能的生產方式。反之企業在環境保護中所付出的努力,在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中也會展現,這是提升企業形象的最佳時機,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多的認可和支持。對企業發展和環境保護都有推動作用?,F如今的環境保護是關乎民族未來命運的,而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發展理念,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模式,對推動社會公眾以及相關部門進行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重要作用。
二、我國環境會計存在的問題
環境污染的現象日益惡化,人們越來越關注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而企業也開始重視自身環保形象,這就需要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幫助。但目前我國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面臨著一些問題,例如:內容零散;毫無規律可循;信息質量偏低等等。具體概括為以下幾方面:首先,很多信息的披露過于敷衍,披露內容過于簡單,有些上市公司所提到的信息僅僅在年報中簡單的提及環境問題,這些根本算不上會計信息,對于環境會計的實質并沒有反映。還有在企業信息披露中,很少對環境資產和環境負債方面的信息進行披露,對企業因環境污染而受到處罰的信息更是極少披露。其次,由于沒有健全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體系,披露的方式不固定、形式不規范。在進行信息披露時,環保部門只注重污染行業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對于披露信息、時間等沒有明確要求,這些都造成了各個上市公司在面對披露環境信息時的隨意性。造成各個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存在差異,無法形成上市公司之間的比較。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要在年度報告結束后的3-4個月才對外公告,這造成了披露信息有明顯的滯后性,時效性不強。最后,我國上市公司在進行披露環境信息時,會出現連續性不強的問題,例如:一些上市公司在開始披露時對投入的環保設備信息進行介紹,但是對該設備的后續的問題并不提及,使得會計信息失去了該有的連續性意義。
三、完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從我國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來看,目前沒有形成廣泛的環保意識。絕大多數的企業在開展環境報告都是基于政府管理機構強制性管理的結果。這表明企業自身對環境會計的認識不夠,而且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使得企業為了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對于環境會計視而不見。而投資者對這方面的信息也并不關心,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與否并不影響他們的投資決定,對此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急需完善。我國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還需要我們不斷完善,這將是一個漫長且艱巨的任務,想要更好的完成這項任務,政府應該擔任起一定的主導作用,而相關的管理部門、人民群眾、企業自身都應該相互配合。面向未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迫切的需要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實現。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會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影響環境效益當然對社會效益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在我國開展環境會計之前許多發達國家已有前車之鑒,對于他們的成功經驗,我們要結合國家的具體情況來借鑒,既不能照搬國外的經驗也不能等污染出現才治理。在以后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中,我們要加強對環境會計的專業理論研究,建立健全完善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體系,讓環境會計的信息披露有據可依,提高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未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需要理論體系的建立健全,并細化各項細節制度等等,因為只有理論研究全面形成統一的體系,才有可能會在實踐中發揮它的真正作用。
作者:馬冬妮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會計學院
摘要:
本文主要抽取屬于制造業的100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對影響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的各顯著因素進行研究,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并得出可靠結論,發現重污染企業與規模較大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更高,并據此得出結論,望能對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提供參考。
關鍵詞: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造業上市公司;影響因素
1引言
我國大部分企業在獲取經濟利益的過程中有意忽視生產活動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在可持續發展目標逐步向社會推廣的大趨勢下,實現綠色生產是目前制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將有效地把企業對環境資源的利用情況及企業對環境污染的治理情況傳達給社會各界,從而對企業形成監督作用,達到治理嚴峻環境問題的目的。目前,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如何?有哪些因素影響其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從哪些方面入手可以提高其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數量與質量?本文以我國制造業500強中的100家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收集的數據真實可靠且具有時效性;收集范圍從上市公司的年度報告拓寬到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等,來源更為廣泛,數據更具客觀性;筆者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比較分析、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以及實證分析的方法,找到影響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據此為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提供參考。
2文獻綜述
國內外學者對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有過一系列的相關研究。Orlitzky和Benjamin(2001)通過實證研究發現,企業的負債程度與其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水平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湯亞莉(2006)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公司規模、董事會對環境信息披露的重視程度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正相關。蒙立元、李苗苗、張雅陶(2010)將我國制造業中屬于重污染行業的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實證研究發現董事長與總經理二職合一會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產生重要影響。譚慶美,徐華敏(2015)通過實證研究發現,管理層持股、董事會獨立性,以及企業所有權結構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具有正向影響,而盈利能力則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具有負向影響。
3實證研究
3.1研究假設
3.1.1制造業上市公司規模與環境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關關系制造業企業規模越大,所雇傭的人力資源、消耗的資源也會相應增加,對環境的影響程度會越大。公司為了維持自身良好的形象,獲取公眾的信賴,爭取更為長久的發展,企業勢必會更加重視環境披露這部分內容。
3.1.2制造業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與環境信息披露水平呈負相關關系持股比例代表著股東的表決權。如果一個公司的股權過于集中,這就意味著公司決策權實際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企業的行為更多地體現了大股東的利益,忽視了小股東的利益,則大股東可能更傾向于控制信息披露情況。
3.1.3制造業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比例與環境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關關系獨立董事設立的目的是監督公司管理層。一個公司如果設有足夠的獨立董事,可以認為這個公司在這方面監督力度有力;如果獨立董事比例過低,則極有可能造成監督力度不夠導致信息披露不充分。
3.1.4制造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與環境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關關系企業盈利能力表現在一定時期內企業的收益水平。當企業盈利能力高,獲取的收益高時,會有額外的資本投身于環境改善,對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也會更主動。
3.1.5制造業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與環境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關關系企業資產負債率高,財務風險增大時,利益相關者都迫切需要知道公司更多的信息,企業也會更有動力披露相關信息以獲取信任。
3.1.6制造業上市公司控股性與環境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關關系國有控股公司相對于普通企業來說,會獲得社會更多的關注,經營目標也更多地與中小投資者相一致,因此也會更多地重視相關信息(包括環境信息),環境信息披露水平也會相應更高。
3.1.7企業類型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成正相關關系就企業所處的行業而言,可分為重污染和非重污染兩類。重污染企業受到政府的關注和約束,且其造成的污染切實關系到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因而其對于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也將更多。
3.2研究設計
3.2.1樣本選取及數據來源本文從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推出的2015年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名單中隨機選取深、滬兩市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為降低對研究結論的影響剔除掉以下兩類公司:(1)發行B股和S股的,因為B股、S股與A股的發行存在較大差異;(2)ST與PT類,此類公司財務方面存在異常波動。為保證研究結果的時效性,最終確定以100家制造業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數據為研究樣本。本文的樣本公司數據來源于各上市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巨潮資訊網、新浪財經網等網站公開披露的年度報告、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等。
3.2.2研究變量根據本文研究目的,本文所確定的被解釋變量是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根據國際通用標準,以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指數(EnvironmentalAccountingDisclosureIndex)來反映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變量符號為EDI。由于我國對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尚未作出統一規定,本文分析制造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并以此為根據歸納出相關條目包括公司年度資源消耗總量“、三廢”治理情況、綠化費、排污費及置棄費用、資源稅與資源補償費、環保訴訟罰款、賠償與獎勵、環保撥款、補貼與稅收優惠、公司環保方針目標及成效、公司面臨的環境風險、公司環保技術開發情況。評分體系為無相關描述的記0分,定性或定量描述的記1分,定性并定量描述的記2分。根據前文的研究假設選取7個解釋變量——公司總資產的自然對數代表公司規模(LOGAT),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代表股權集中度(CR),獨立董事比例(IND),公司凈資產收益率代表盈利能力(NCGR),資產負債率(DAR),是否國有控股代表控股性(NSH),是否重污染代表企業類型(W),是則記為1,不是則記為0。
3.3實證分析
3.3.1環境信息披露內容分析經統計,2012~2014年度內對環境會計信息各評分指標進行披露的樣本公司數目如下:公司年度資源消耗總量各年為28、28、26“;三廢”治理情況各年為62、67、69;綠化費、排污費及置棄費用各年為49、53、52;資源稅與資源補償費各年為26、27、39;環保訴訟罰款、賠償與獎勵各年為29、42、40;環保撥款、補貼與稅收優惠各年為52、66、57;公司環保方針目標及成效各年為77、85、85;公司面臨的環境風險各年為71、75、79;公司環保技術開發情況各年為69、79、80。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企業自身對環境保護有一定的意識,也能做出一定的實際行動,有些企業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得非常全面,但是,有的企業僅僅只對其中的某個或者某幾個方面進行了略微的描述,甚至不披露。
3.3.2相關系數檢驗為了避免自變量之間可能存在顯著相關性而對模型分析結果產生影響,先對各自變量之間做相關性分析。從表1可以看出,自變量之間最大的相關性系數為0.385121,從統計學上分析相關系數達到0.5以上可能會引起回歸方程中的多重共線性問題,故自變量間可以不考慮相關性。
3.3.3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考慮到一些不隨時間變化的非觀察因素可能與誤差項相關而導致內生性的問題,建立如下面板數據模型進行回歸分析。Hausman檢驗的檢驗統計量為0.880557,伴隨概率為0.9897,遠大于0.05,因此接受隨機效應模型與固定效應模型不存在系統差異的原假設。則參數估計和檢驗的結果為:=0.262723+0.039595L0GAT+0.183031W+;SE=(0.098817)、(0.010905)、(0.183031);t=(2.658682)、(3.630928)、(0.036726),R2=0.1495;F=7.3310;n=100。根據對隨機效應模型的估計結果的觀察可以看出:R2為0.149,擬合優度并不算大。但是,本文認為這與100個樣本公司之間的差異以及時間序列數據(跨度僅為3年)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本文有理由說明該模型對樣本擬合較好。公司規模(LOGAT)的回歸系數符號為正,對應的伴隨概率值為0.0083,因此認為公司規模對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為正向且顯著;從股權集中度(CR)、獨立董事比例(IND)、公司凈資產收益率(NCGR)、資產負債率(DAR)、控股性(NSH)對應的伴隨概率值分析可認為這5個因素對環境信息披露無顯著影響;企業類型(W)的回歸系數符號為正,對應的伴隨概率值為0.0000,因此認為企業類型對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為正向且相當顯著。
4研究結論與建議
4.1研究結論通過上述實證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結論:首先,不論各公司披露的內容詳實與否,就樣本數據顯示情況來看,2012~2014年度的披露比例較高且逐年上升,說明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意識已有所提高;其次,規模較大的企業與重污染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較高,因其消耗的資源更多,對環境的影響程度更大,造成的污染切實關系到居民的生活環境,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與約束。公司為了維持良好的形象,獲取公眾的信賴,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與更為長久的發展,會更加重視環境會計信息這一部分內容的披露。最后,關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與獨立董事比例并不存在顯著關系這一結果,本文推測可能與我國獨立董事制度不夠完善有關。獨立董事目前主要是由上市公司自主選派,存在由內部人提名的問題。另外,獨立董事多為兼職,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和相關信息做出清晰判斷,從而導致決策倉促。
4.2研究建議本文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首先,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通過立法途徑加強懲治力度,促使企業積極執行環保措施,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由個體行為向社會行為過渡,提升全社會的環境質量;其次,規范披露方式,獨立報告披露的量化信息更多,定性信息的描述也更全面,信息質量遠高于其他方式,本文建議對重污染企業應當采取獨立報告形式,將環境信息披露放在重要位置單獨列出;最后,完善獨立董事制度,我國獨立董事目前仍然缺乏足夠的獨立性。我國的獨立董事委員會雖已成立,但仍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建議完善獨立董事委員會的技術準則體系與道德準則體系,提高獨立董事的獨立性與專業素質,加強其社會群體意識和獨立意識,發揮職能,降低企業信息保留程度,提高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
作者:謝宇 胡雙 朱思曉 單位:成都理工大學商學院
摘要:
外部、內部及中間利益相關者群體或組織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實證分析表明,企業利益相關者群體的需求極大地影響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水平。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群體,如政府、債務人、顧客針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程度對管理層意圖施加強大的影響;企業內部利益相關者群體,如股東和職工對公司訴諸額外壓力以披露企業環境會計信息;作為企業中間利益相關者群體的環境保護組織與會計師事務所,明顯地影響企業環境披露的管理決策。
關鍵詞:
利益相關者;預期;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環境披露研究已解釋了大量股東群體或組織提議企業加大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這些研究表明企業需要履行社會責任并有義務滿足利益相關者群體的需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展現社會責任的一個途徑[1]。然而,目前為止,大多數文獻僅僅討論了個別利益相關者群體與環境披露的關聯以及從公司治理的角度關注利益相關者的預期。本文試圖從一個更寬廣的視角,來測量各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影響,分析政府、債權人、消費者、供應商、競爭者、股東與職工的影響,進而闡明多種利益相關者的訴求。本文還提出兩個中間利益相關者群體:環境保護組織與會計師事務所,他們也有可能關注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目前利益相關者理論尚存在明顯的爭議:公司需要通過確保生存并持續盈利來滿足利益相關者的需求抑或面對利益相關者的負面抵抗[2]。如果將利益相關者理論與理論結合,會發現每個利益相關者與企業形成或隱或顯的契約關系[3]。據此定義,每個利益相關者都向企業提供了重要的資源,擁有法定的要求權,企業必須評估不同利益相關者的需求以期達到戰略目標。據此,企業應與利益相關者保持合作對話關系[4]。鑒于企業非股東利益相關者不斷增加以及企業社會責任需求的擴大,企業不再局限于關注滿足股東需求,企業也需要考慮關于環境改善活動和環境狀況等其他問題。最后,企業應向利益相關者披露充分的環境會計信息以保證其行為合法并有助于利益相關者做決策。本文堅持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受經理層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驅動。信息供給應該滿足信息需求,不同利益相關者群體的經濟利益為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信號[5]。而如果利益相關者經濟利益增加了環境會計信息的價值,那么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需求就會增加,管理層將可能致力于披露更多的環境會計信息以提升其感知環境的合法性。
二、文獻綜述
(一)利益相關者理論Freeman等使用利益相關者理論解釋了公司的具體行為,關注于利益相關者如何通過利益競爭和責任認知被組織管理[6]。利益相關者在企業中投入了“賭注”從而承擔了“風險”,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企業股東與經理相互作用共同創造價值,利益相關者與企業相互作用形成互惠關系,利益相關者提供重要的資源,或者為企業做貢獻,同時企業要滿足利益相關者的要求,經理主要負責安排企業的活動,平衡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需求沖突。DonaldsonandPreston表明,除滿足股東和債權人的顯性需求,公司不應忽視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隱性需求[7]。利益相關者可通過信息傳遞或對外表達從而影響公司業務,以表明他們的意圖和態度。當利益相關者對企業施加影響,企業必須考慮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并調整行動緩和利益沖突。社會責任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企業應對利益相關者的方法,構成了企業與利益相關者交流的手段。企業在戰略規劃時,需要考慮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否則將面臨喪失利益相關者支持的風險。因為利益相關者特別關注企業的環境策略、投入和態度,他們期望看到企業在沒有破壞環境的前提下的經濟利潤和經濟狀況。
(二)社會政治理論與環境信息披露社會政治理論包括政治經濟學理論、法律理論和利益相關者理論,是指人類活動包含的各種各樣的政治與經濟活動,其中,社會、政治與經濟相互交織。社會的不同群體相互合作以分享資源,他們又相互競爭以獲取各自的利益,合作與競爭的結果是社會穩定。企業是社會的一部分。當企業的價值表達與社會規范相悖,那么他的合法性將受到潛在或實質性的威脅[8]。社會契約的結合力是利益相關者允許或否定企業經營的權利,企業的合法性被外部組織人員控制,因此,企業通常試圖實現某種戰略來改變利益相關者的觀念或轉移他們對某一問題的注意力達到改變他們對企業的業績預期[9]。換句話講,當公司感受到社會或公眾的壓力時,就會采取系列行動來緩解壓力以獲得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這些行動包括公布年度報告和決策活動以更好地為公眾所知。未來,環境信息披露的作用將超越嚴格的環境規范和法規,減輕企業源于利益相關者的壓力[10]。弗里曼認為利益相關者理論可以代替法律法規對企業的影響[11]。在利益相關者關注的環境問題突出的公司,管理層改善環境策略或社會行為,可以降低政府的干預。對管理層而言,隱藏在企業環境信息披露背后的動機可能是避免減少未來的投資機會。企業采用更積極主動的環保策略說明企業認識到利益相關者的感知。Ullman認為,企業使用環境信息披露工具來保持與利益相關者的友好關系,由此說明環境信息披露是企業反饋利益相關者的需要的渠道[12]。
(三)利益相關者背景下的環境信息披露大量的研究指出,利益相關者的壓力,影響企業的社會策略和環境披露策略。研究強調社會和環境信息披露的水平受多個利益相關者群體需求的影響。羅伯特從利益相關者視角,測試了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管理層的社會責任披露決策的影響,發現利益相關者的影響、企業的戰略態度、經濟效益與公司的社會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關性。Hossain等研究公司的具體特征對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的貢獻,結果表明公司規模、財務杠桿以及國外上市地位與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有積極的正相關性[13]。HalmeandHuse探討了環境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變量、行業變量、國家變量之間的關系,發現行業變量是解釋環境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14]。不同行業的公司中,傳統的高污染企業,比同行低污染的企業更重視環境信息披露。如果企業是跨國經營,則企業在年度報告中披露的環境信息水平各有差異。Cormier通過評估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策略反映出經理層對利益相關者的態度[15]。他發現,環境管理對不同利益相關者的態度存在關聯,管理者通過滿足利益相關者的要求來維護其社會合法性。另外,規模大、負債少、所有權分散的公司更可能進行自愿性環境信息披露,信息披露質量與公司規模呈正相關性。上述結果和理論論證了企業需要履行社會責任和滿足多個利益相關者需求。通過接受社會責任,闡釋了企業對社會責任的理解并付諸行動,通過披露環境信息展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本文旨在通過對比企業對三類利益相關者,即外部、內部和中間利益相關者的反應,來分析企業如何滿足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并闡明促使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動機。
三、研究假設
(一)外部利益相關者與企業環境信息披露1.政府基于合法性和利益相關者理論,企業管理層必須與不同的群體交流達到合法性。在外部利益相關者群體中,政府對企業產生重大影響。政府機構可以對違反環境法規的企業進行處罰甚至責令關閉。Walden進行了一項關于年度報告的環境信息披露水平的調查,調查發現在1989年阿拉斯加游輪泄露事件以后,源于事件影響和公共政策壓力,阿拉斯加的環境信息披露明顯增加[16]。Deegan等同樣發現因違反環境法規受懲的企業傾向于披露更多積極的環境信息[17]。很明顯,當企業的形象遭受負面影響,環境信息披露有助于樹立更多的正面形象,同樣有助于向利益相關者證明企業履行了社會責任。因此,企業將披露更多的環境信息以提升合法認同度[18]。政治成本假說認為,由于大公司的知名度較高,其一舉一動都受到公眾的關注,更容易受政府干預[19]??紤]到政治成本,公司越大,政治敏感性越強,越有可能披露環境信息。因此,大公司肩負更多的來源于社會和環境組織的負擔(如社會輿論的壓力、社會責任、環境要求等)。在這樣的壓力下,大公司可以增加環境信息披露,作為與加強政府溝通并取得合法性的手段。2.債權人高財務杠桿的公司能看到債權人對公司政策的影響,因為債權人能收回貸款或阻止企業進一步的信用擴張。因此,管理層更愿意披露關于企業社會活動的信息來滿足債權人。企業的財務杠桿越高,債權人的影響越大,企業對環境需求的反應越迅速。從債權人的角度來看,當企業的活動產生了負面的環境影響,企業將會面臨處罰或罰款,其結果也損害了債權人的權益。因此,債權人高度關注企業的活動。他們呼吁更多的企業誠信,要求企業充分披露以保證他們揭露最新的情況并防范機會主義行為。否則,債權人會尋找新的東家,甚至收回貸款。3.供應商和顧客把供應鏈看作一個整體,當企業的年度報告披露了環境信息,信息的目標觀眾是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然而,環境信息同樣為客戶和供應商服務。客戶在做出采購決策之前,企業形象和聲譽自然是一個決定性因素。Park使用廣告費用作為替代變量代表客戶關系強度。研究結果表明,具有良好客戶關系的企業更加積極披露在環境保護上的投入并提供高質量的披露內容[20]。公司形象和聲譽已經成為關鍵因素,鼓勵顧客再次購買。企業與利益相關者是一種相互依存的狀態。利益相關者為企業提供重要的資源,作為回報,企業滿足利益相關者的期望和需求。因此,在整個供應鏈上,當企業不能滿足供應商的需求,后者將會尋找其他更可靠的合作者,甚至報復不當行為(如暫停供應)。這些結果都會對企業業績產生不利影響。當企業的存貨周轉率較高,它將會主動滿足供應商的要求以免發生供給短缺并失去銷售機會。為避免企業聲譽受到負面的環境績效的影響,供應商需要看到更多透明的環境信息,使自己在新的企業環境中調整戰略。4.競爭者競爭產生于兩個及兩個以上的企業之間。因此,當謀劃戰略時,多數企業會考慮他們所屬的行業及行業中的競爭水平。企業的競爭環境真實地存在,由于較高的行業退出率,企業需要采取更多的行動確保在行業中的地位。Gale認為擁有較高市場份額的公司可能施加重大影響控制市場[21]。這一觀點表明企業將更多地被外部世界關注,為保持優勢,需要采取積極主動的策略,包括環境信息披露政策。上述文獻和關于外部利益相關者集團的推論闡明了企業提高其環境信息披露水平的背后動機和可能性。由此,本文提出第一個假設。H1: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與外部利益相關者期望和需求正相關。
(二)內部利益相關者與環境信息披露1.股東Keim認為,內部利益相關者構成分散的所有權結構,對企業相關活動的透明度提出更多元化的需求[22]。尤其是企業的社會活動,極大地得到股東的關注。當股權分散,必須加強監控,企業將披露更多的環境信息。由于股票多樣化,股東會更加關注企業的社會活動和環境行為,從而促使企業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利益相關者理論也表明,企業往往披露更多的信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另外,公司股權結構越集中,披露的信息越少,節約的披露成本越多。2.員工隨著環保意識的普遍提升,員工開始關注到企業的環境績效。企業員工認識到消極的環境策略會導致負面的環境績效,帶來處罰或破壞企業形象,甚至損害職工的權益。員工尤其關注企業對待環境策略的態度,因為職工的權益與企業前景密切相關。大公司的員工通常組織工會或某些特殊的公司機構(例如,一個專職部門負責處理環境相關事務)來確保他們的意見為企業管理層接納。在內部員工的壓力下,企業積極實施環境策略和履行社會責任。因此,員工數量越大,對環境政策的影響越大。員工可能需要更高透明度的環境信息以免損害其權益?;谏鲜鑫墨I和關于內部利益相關者集團的推論,本文提出第二個假設。H2:環境披露與內部利益相關者期望和需求相關。
(三)中間利益相關者1.環境保護環境保護意識的上升促成環保組織的產生,環保組織自愿執行日常的環境保護任務、協助政府監管污染源并加以改進。環保組織動員組織力量,對企業施加壓力,這些企業呈現出很多不良的環境行為,迫切需要一個更為有效的環保生產工藝,環保組織推動企業披露有關環境影響的產品信息。Deegan采訪了一些環保組織、挑選一些最受關注的行業,測試他們的敏感性。結果發現在環保組織的壓力下,環境敏感度較高的企業經理層會提高環境信息披露水平。這些敏感企業比其他企業受到環保組織更嚴格的監管。石油、化工、有色金屬、造紙工業,往往比其他產業更加敏感,環境披露信息更加充分。2.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的監管作用影響信息披露的質量。現有的研究表明,十大會計師事務所比非十大會計師事務所提供更卓越的質量保證,十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聲譽影響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度。為維護其知名聲譽和避免訴訟,十大會計師事務所往往要求公司披露更多的信息。當一家公司由一家具備實力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分析人員就容易將企業的信息披露質量確認為更好。會計師事務所實力越強,顧客和投資者對企業的信任度越高。基于上述文獻和關于中間利益相關者群體的推論,本文得出第三個假設。H3:環境信息披露與中間利益相關者預期和監管呈正相關性。
四、變量設置與模型構建
(一)變量設置在研究中,影響企業財務報告中環境信息披露質量的因素共有變量9個,與上述的假設相對應??刂谱兞繛橛芰?。相關變量的定義如表1所示。
(二)模型構建為檢驗前述假設,本文采取打分技術測量法,采用內容分析,通過信息披露的“數量”變化來推斷“質量”變化,以確定環境信息披露的程度。這一研究使用Wiseman的分類法和分項法來識別年報中環境信息披露程度。在具體實踐和預測過程中遇到困難,對原方法做適當的修改調整,從而設計出記分板,在記分板上的環境信息分為四大類:經濟因素、訴訟、降低污染、環境管理,如表2所示。對年報披露內容分析的分數,我們給定每一塊的貨幣性或定量性的披露賦值2分,定性披露1分,指定的項目不予披露的不得分。因此,環境披露的總分數范圍是0到24分。除了總披露水平,也分別對自愿性披露和非自愿性披露構成情況打分。企業披露的法律、法規指定的項目屬于非自愿披露,其余的披露內容屬于自愿披露。
(三)樣本選擇近年來,中國環保部啟動中國上市環境責任評價活動,調查對象是深滬上市公司,而相關評分模板則是依據國際標準和國內標準。本文選用2014年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的636家企業解釋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決定因素。通過收集以上企業年度財務報告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分析報告附注中環境信息披露情況,相關資料來源于巨潮咨詢網和國泰安數據庫。
(四)環境信息披露打分表2列示了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打分評估情況。在打分測度時,環境披露內容由四個方面12個項目組成,包括自愿性披露水平。結果顯示鮮有企業披露有關環境治理設備和設施的財務資源。關于環境訴訟內容,研究發現僅有幾家公司披露有關環境懲罰的信息。這一結果可能是源于對于未決訴訟的裁定較為困難,也揭露了這些企業試圖隱藏相關信息規避公共監督。至于其他信息,屬于環境管理范疇,在很大程度上被有效披露。然而,主要采取的是非量化的披露方式。從而可得出這樣的推斷:公司更傾向于解釋環境政策,例如,我們生產過程中不產生任何形式的污染,我們將繼續投資、改善和執行回收以實現環保理念等。對于總的披露分數,本文分別列示了非自愿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分數。自愿性披露分數明顯偏低,這一事實與2013年中國上市公司環境報告分析結果不謀而合,也從側面驗證了我們的數據是有效的。除了自愿性披露不足,強制性披露信息同樣不充分,主要源于缺乏有效監管和相關部門未能履行監管職責??偟膩砜?,強制性披露的平均分數高于自愿性披露分數的事實反映出管理層對環境披露的消極態度。隱藏在這一態度背后的原因是企業總是將環境信息視為機密,因此不愿公之于眾;或者信息公開產生的成本大于帶來的收益。
(五)描述性統計表3提供了本文使用的先決變量(外生變量)的描述性統計信息。強制性披露有4項指標,自愿性披露有6項指標。樣本公司最高披露得分是14,最低得分是0,平均得分是3.487,表明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情況不盡如意。自愿性披露的平均值為1.456分,而強制性披露的平均值是3.452分。會計師事務所的平均分為0.801,即超過三分之二的樣本公司被十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表4中列示了外生變量之間的聯系。環境披露與懲罰正相關(r=0.1),與公司規模正相關(r=0.39),與市場份額正相關(r=0.32),與員工數量正相關(r=0.32),與大股東利益負相關(r=-0.1)。
(六)回歸分析回歸分析的結果解釋了等式1中利益相關者與環境信息披露之間的關系(見表5)。關于外部利益相關者,自變量的系數表明環境違規行為與三類環境信息披露有重大關系(0.125,P<0.072;0.081,P<0.018;0.100,P<0.004;總體披露,強制性披露,自愿性披露)。這一結果與法律理論一致,或者說,接受懲罰的企業回避環境懲罰相關的負面消息而傾向于披露積極的環境信息。企業規模與三類環境披露具有強正相關(0.340,P<0.001;0.247,P<0.001;0.387,P<0.001;總體披露,強制性披露,自愿性披露)。大企業肩負較高的政治成本,更依賴于政治及社會支持,更加為政府及消費者所關注,因此,大企業披露更多的環境信息。財務杠杠與總體披露和強制性披露呈強正相關性(0.062,P<0.046,整體披露;0.076,P<0.031,強制性披露)。結果表明當企業面臨較高的財務風險時,債權人會要求企業提供更多的環境信息以確保了解企業最新的發展及相關的經濟決策。此外,廣告費與三類披露形式具有強正相關性(0.132,P<0.001;0.057,P<0.063;0.207,P<0.001;總體披露,強制性披露,自愿性披露)。企業的廣告支出能提升市場關注度、提高環境披露水平,以達到塑造良好企業形象的目的。關于內部利益相關者群體,大股東及主要股東與總體披露水平及強制性披露水平呈負相關性(-0.086,P<0.025,總體性披露;-0.187,P<0.003,強制性披露)。這類企業了解股東的需求,必須提供企業經營信息,特別是最受關注的社會和環境活動信息,因此,它們將盡可能地披露較好的環境信息。很明顯,企業員工的數量與三類披露水平呈正相關性,企業員工會要求企業提供環境業績信息,員工人數越多,環境披露水平越高。關于中間利益相關者群體,很明顯,環境敏感的企業與總體披露和強制性披露呈正相關(0.142,P<0.001,總體披露;0.121,P<0.001,強制性披露)。由于環境敏感的企業對社會環境影響更大,環保組織更加關注這類企業。因此,它們將披露更多的環境信息。然而,這一變量與自愿性環境披露水平并沒有強相關性,主要在于罰款和環境懲罰及未來的環境支出屬于強制性披露水平,也是環保組織所關注的內容。被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企業與自愿性披露強相關(0.081,P<0.008,整體性披露;0.037,P<0.006,自愿性披露)。這類企業的非自愿性披露程度較低,可能是因為這類披露本身是強制性的,并且相關企業的實際內容的確很少。盡管中間利益相關者不直接受益于企業,由它們充當監督角色,能確保其他利益相關者群體的利益不受損害。
五、研究結論及不足
持續發展是企業的終極目標,但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是企業能切實地認識到他們的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的前提集中于如何為股東創造最大利潤,而后依靠利潤繳納稅金履行相關的社會責任。然而,當今的社會責任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不僅要求企業為股東謀求最大利益,更要求企業努力滿足不同利益相關者群體的訴求。在年度財務報告中披露環境信息,可以看成是企業與利益相關者群體有效溝通的方式之一。本文研究結果表明:政府更加關注大公司和受過環境懲罰的企業。在政府檢查之下,這類企業披露較多的環境信息以確保其合法性。此外,市場占有份額較大的企業重視企業的環境績效,主動向社會公眾披露環境信息。員工數量大的企業和股權結構分散的企業的員工和股東十分關注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水平。另外,中間利益相關者極大地影響企業的環境披露的管理決策。然而,被十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企業與強制性披露沒有強相關,原因在于這一方式本身是剛性的,相關企業實際涉及這方面的內容本身就很少。財務杠桿、大股東、環境敏感性與自愿性信息披露沒有明顯的關系,是因為管理層在制定有關環境管理策略時考慮到其他的方面,如成本效益原則、謹慎性原則等,因此這些特定的利益相關者群體無法影響某些企業的自愿性披露。企業披露透明的環境會計信息能夠滿足不同的利益相關者的訴求,創造經濟附加值,提高企業形象,從而獲得持續健康發展。本文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研究樣本采用的是上海證券交易所2014年主板公司,涵蓋數量為636家,環境會計信息統計來源于企業財務報告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信息披露零散,缺乏系統性;某些變量(如監管機制)與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程度相關,但缺乏可量化指標,限制了定量研究的全面性。后續研究中我們將進一步探索研究策略,擴大研究樣本,結合中國環保部組織的上市環境責任評價活動,依據國際標準和國內實踐評價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狀況。
作者:盧秋聲 干勝道 單位:四川大學 商學院 會計與財務研究所 湖北民族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
一、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
(一)環境信息披露法律法規不健全。眼下,多數的企業是在非自愿的情況下進行披露環境信息的,這就造成環境會計相關的準則對其披露質量有了直接的影響。由于我國在企業環境會計的信息方面所做的研究起步較晚,最重要的是突出在關于重污染的企業方面。雖然目前我國對企業的環境會計應該披露的信息給出了相應的規定文件,但由于對企業在強制性方面的規定比較少,同時也沒有正式的規定信息披露的內容及形式,所以就導致了企業在進行相關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時有很大的隨意性。
(二)缺乏環境會計披露的會計準則。目前,企業大多是通過自愿的原則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的。大部分的企業在披露有關的環境會計信息時只是略有出現或根本沒有。就算在招股說明書中出現,到后期也會回避其對環境所造成的巨大破壞,根本不會兌現當初所做的承諾。盡管政府的環保部門已經了一些獲得了一些成果的關于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的法規和制度,但其主要針對的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企業,而對于重污染的企業政府部門還沒有做出相關規定。
(三)缺乏對環境會計信息的第三方審計。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不單單是企業自身的事情,還應該加強利益無關者對其的審計工作。自我國執行單獨的執行審計準則以來,就開始對規范我國的注冊會計師的執業以及其質量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這就促使我國的審計標準更制度化與完善化。從目前的表現來看,在關于環境會計信息方面披露的審計時,還沒有一個具體的細則對其進行規范;按照現有的審計體系來看,也沒有對企業環境會計的審計業務進行全面的規定。因此,就很難保證位于第三方的審計在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審計的質量了,同時也導致了第三方審計整體的職業能力的降低。
二、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企業所占比重較小。目前,我國大多數的企業都沒有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企業占的比重較少。這是因為,從企業自身的角度來考慮企業的管理者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比較弱,他們以提升企業的經濟利益為工作重點,從而忽視了企業的經營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沒有對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有關的、規范的披露。從外部因素方面考慮:一是相關的利益者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需求比較少,這樣的話就削弱了企業自主地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想法和動力;二是我國關于強制性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法規比較少,而且政府的有關部門其監管也不到位,以致于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不作為。
(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不完整。上文提到過,雖然我國有一部分的企業進行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但是其內容不夠完整,不能滿足信息需求者的使用。這是因為,一是在關于信息披露的企業中,其中大部分、在其年度財務報告中的附注部分進行了相關說明,但也僅僅停留在定性描述上,幾乎沒有設置相應的會計科目;二是企業出于利益考慮,在進行相關的信息披露時只會披露對自己有利的,對自己不利的或有損公司形象的均隱瞞不報;三是在企業的年度報表中對關于環境會計信息連續披露的部分比較少,致使信息需求者不能進行相關的分析。
(三)財務人員綜合素質偏低?,F階段,我國企業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與知識結構還較低,特別是有些企業的財務人員是來自于財會方面的相關的專業或自學的,他們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知識掌握不足。而環境會計是一門涉及了眾多學科的綜合學科,其信息披露要求企業財務人員必須有多元化的、專業的知識結構和高質量的素質。這些制約了企業關于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同時也制約了環境會計在我國的發展。
三、我國重污染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完善對策
(一)提升企業和公眾的環保意識。要提升公眾和企業的環境保護意識,應從企業和公眾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要做好對于企業的環境會計的宣傳工作。加強企業的環保意識,使其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能夠自覺的進行環境保護和自覺地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二是要做好對于公眾的環境教育工作。積極地開展環保教育,使其了解污染行為對生活環境的巨大影響,提醒公眾重視企業的環境效益,以增大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動力。
(二)規范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和形式。要想規范關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與形式,可以通過以下兩點來進行:第一,為了實現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披露信息的可比性,要統一披露信息的計量方式,加強對企業披露信息的內容進行強制規定。同時,進一步地促使企業有正確的披露意識,使企業運用定性披露與定量披露相結合的方式,客觀、公正、完整的披露其環境會計信息;第二,要使企業關于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形式規范化。要以我國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學習西方的兩種關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主流披露形式:一是獨立的環境會計報告;二是補充的環境會計報告。要對不同的企業、相同的企業不同的污染程度分別規定其披露的模式。
(三)注重企業環境會計人才培養。當前,我國要充分地做好環境會計人才的相關培養工作開設與環境相關的專業培訓,要讓企業現有的財務人員充分了解關于環境保護的專業知識,努力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為環境信息的披露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除此之外,企業在以后的招聘人才中要特別注意招聘一些環保與會計方面的復合人才,改變企業現有的財務人員單一的知識結構的現狀,加快我國環境會計的發展步伐。
(四)加強有關部門的監督作用。應該加強第三方對于企業環境工作的審計,來保證企業關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與可靠性。除此之外,我國的有關部門,例如環保局、財政部等,應該聯合對重污染的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以及他們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進行綜合的評定,對于違規的或不達標的企業要進行嚴格的處理、懲罰,樹立環境會計的嚴厲性和嚴肅性。
作者:劉宇洋 單位:西京學院會計學院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多年的快速發展,資源消耗和環境破壞的日益加劇,目前人們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和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所以在科學發展觀理念的指導下,引導企業推行綠色生產,讓消費者多消費綠色商品,將會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而這必然需要企業主體具有內在和外在的壓力和動機去處理綠色生產和環境保護的社會成本問題,需要有相對完善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督促企業盡快將環境支出和收益科學納入其核算體系,并確保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全面性、真實性和實用性。
一、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內容不全面、不真實,缺乏主動性企業的生產與經營,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所以企業在法律制度允許的范圍內,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都在追求個體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由于我國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相關的會計制度、法律制度的建設步伐相對滯后,所以企業在平時往往缺乏主動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積極性,即便是已經向社會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也常常存在不全面、不真實的情況。有的企業甚至為了自身的社會形象,存在擴大自身環保費用支出與社會貢獻的嫌疑;而對于對企業不利的環境會計信息,則會很少披露或者不披露,能夠自愿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也是非常少,沒有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良好氛圍。
(二)缺乏有效的會計審計和監督由于我國當前在很多方面對于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還沒有嚴格、細致的規定,所以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實際情況常常缺乏有效的會計審計和外部監督,導致很多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徒有其表,未能促使企業更好的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一方面,由于我國一些地方財政部門人員對企業環境會計審計監督的業務還不是很熟悉,缺乏高素質的會計審計人才,所以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全面性難以進行有效的甄別;另一方面,企業的內部監督缺乏自主性和自覺性,外部監督體系還么有完全建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違約成本比較低,這就為企業的徇私舞弊留下了很大的空間。例如,有的會計事務所在對企業的會計信息進行審計時,審計重點多是集中在企業財務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完整,會計處理方法是否得當,會計業務流程是否規范等,而對于環境會計信息的審計則是相對忽視,所以難以發揮出應有的監督引導作用。
(三)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不完善由于我國關于企業環境會計方面的相關研究相對滯后,在社會經濟保持較快增長速度的過程中,對于環境污染等問題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所以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不強,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關注也非常少。隨著我國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政府和會計界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重視程度和研究程度的不斷深入,我國出臺了《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但是關于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的建設卻是相對滯后,很多政策規定和制度標準過于籠統,使得企業在披露信息時存在很大的自由度和彈性,也就很難確保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和水平。
(四)財會人員的業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在會計學體系中,環境會計是由會計學、環境學、環境經濟學等相關學科融合發展而來,所以屬于會計學中的一個新分支。由于環境會計在我國的起步晚,發展時間短,所以現代有的財會人員對環境會計方面的知識掌握很少,難以勝任環境會計崗位的需要。對于現有的環境會計人才的培養來說,很多高校還沒有專門開設環境會計的相關課程,學生主動學習環境會計知識的欲望不高,所以環境會計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都處于較低層次,很難完全滿足當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現實需求。
二、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有效完善對策
(一)加強宣傳教育和引導,增強企業環境會計披露質量針對當前我國企業環境會計披露不主動、不積極、不真實、不全面等各方面的問題,政府部分要加強關于環境會計方面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定期組織企業管理者和財務人員接受環境保護和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學習,增強企業的綠色生產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從而讓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更加具有自覺性。同時,政府等主管部門要加強環境監管,密切關注企業對環境責任的履行情況,督促企業及時全面、真實的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對于瞞報、虛報環境會計信息的企業要予以行政警告和經濟處罰,增強企業的違規成本,從而讓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更具真實性和全面性。
(二)加強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審計與監督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有效披露,除了要增強企業的自覺行為外,還需要構建有效的外部監督體系,逐漸建立起單位內部監督、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立體化監督體系。首先,企業自身要增強環境會計信息主動披露的意識,通過會計手段對自身的環境會計信息進行及時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應用,依據現有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規范進行會計核算和規范化的會計信息披露。其次,政府部門的監督,要充分發揮縣級以上財政部門及環保部門依法的監督與執法職能,加強執法部門之間的聯動與合作,政府財政部門可以重點執法和檢查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完整性,環保部門則是重點執法和檢查企業的日常生產行為可能對周邊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再次。對于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社會監督而言,則是要重點發揮社會公眾監督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監督,尤其是在審計監督方面,要進一步拓展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業務范圍,把環境會計信息的審計納入到審計職責范圍之內,擴大對企業會計信息審計的范圍。
(三)完善環境會計法律法規與披露制度要想有效改善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現狀,需要加強環境會計法律法規的建設以及相關披露制度的不斷完善,這是企業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參考標準,也是執法部門的執法依據。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會計法》以及相關配套法律,增加關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以及違法行為處罰的內容,從而使我國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企業的哪些環境會計信息要進行強制性的披露,哪些環境會計信息可以進行自愿性的披露,都應當在法律上予以明確。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充實、完善《企業會計準則》等制度規范,逐漸增加環境會計披露方面的相關內容,從而為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工作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
(四)重視環境會計人才的培養基于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現實需要,我國需要加大環境會計人才的培養力度,積極貼近社會發展之需,解決我國高素質環境會計專業人才短缺的當務之急。對此,我們要首先發揮高校在環境會計人才培養上的優勢,這是因為高校的科研水平和教學水平更有保障,高??梢韵仍谪斀涱悓I開設企業環境會計方面的課程,從環境會計基礎知識、基本內容講起,結合我國環境會計理論的發展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完善,逐步探索有效的人才培養途徑。同時,我們要進一步發揮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導向作用,在考試內容上增加環境會計方面的內容,這樣可以督促學生提前接觸和學習環境會計知識方面的內容,為將來從事企業環境會計工作奠定良好的職業基礎。此外,對于在職會計人員而言,則可以通過在職培訓、繼續教育等形式,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三、結語
總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綠色生產代表世界經濟的發展潮流,增強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也有助于企業贏得社會聲譽和競爭力。因此,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進行全面、真實的披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現狀出發,不斷完善與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相關的會計法律制度,重視審計檢查與監督工作,加強對企業的宣傳和引導,加快企業環境會計人才的培養,進而實現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不斷改善。
作者:王雪婷 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各種資源和環境的問題層出不窮,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形勢日益嚴峻。相對銅業企業這種會產生一定污染的企業,需要承擔更多環境責任,也需要通過轉變發展思路,多措并舉,促發展升級,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探索出一條企業發展升級之路。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為銅業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提供更好的保證,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要求。
一、文獻綜述
西方國家的環境會計研究比我國要早,始于20世紀70年代,比蒙斯發表《控制污染的社會成本轉換研究》和馬林發表的《污染的會計問題》為代表的論文,揭開了環境會計研究的序幕。后來的幾十年里,會計研究的學者們在此獲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同時在環境會計成本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當大的的成就,但在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的內容和格式等方面仍存在爭議,環境會計信息系統和環境會計信息報告體系還不夠完善,更沒有形成一定的準則。近年國內的學者也在環境會計與信息披露方面進行了一定的研究,林小華(2005)通過研究上市公司的環境信息案例,認為上市公司披露的環境信息至少應該包含環境政策、環境目標、環境治理、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的內容。李迎春(2009)從企業規模和環境污染度兩方面來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進行分析討論。劉海英(2010)認為企業自愿進行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受公司的股權集中度、行業性質、企業規模、企業環境活動的媒體曝光度、環境游說團體的關注度等因素影響。張素蓉、孫海軍(2012)分析了國內環境信息披露的現狀,提出了鋼鐵企業的環境績效的評價方法,并從經濟、環境和社會三個角度設計了相關指標,對四家鋼鐵集團進行了環境績效評價。
二、銅業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銅業企業環境意識淡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自覺性不高目前,除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企業,中國還沒有相關法律和法規明確規定,企業必須披露環境會計信息。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企業只有一小部分的上市公司,且所占比例較小。銅業企業管理者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意識非常淡薄,披露信息的自覺性不強,很多銅業企業管理者,只重視企業的損益情況,忽視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對社會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且環境保護在經濟方面所產生的收益有時候可能大大小于企業發生的支出,所以很多企業就不愿意對相關的環境信息進行披露,沒有做到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優化,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對環境信息的披露不全面,且傾向于有利信息當前銅業企業所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主要反映的是歷史性信息,如過去對環境治理進行的投資、排污費、資源利用、綠化費、稅收減免等信息,并且大部分是文字性說明,很少有財務數據的分析,缺少關于環境活動情況的定量信息描述。而對于企業未來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環境信息及可能對企業未來產生一定財務影響的不確定性信息,尤其是負面的環境信息披露較少,如環保投資、環境活動獎罰、環境訴訟等事項;對于重大的環境投資項目沒有相應的成本效益分析,對于環境活動事項可能產生的影響缺少必要的解釋說明,導致信息使用者無法借助已披露的環境信息全面了解企業的現狀和對未來進行預測。且出于對企業的環境保護形象的考慮,企業普遍傾向于披露有利于自身的信息,這違背了信息披露的客觀性原則。
(三)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隨意性較大,缺乏連續性、可比性和有用性環境信息披露規則的缺少和監管制度的不完善,公司進行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方式存在相同的問題———隨意性大,公司差不多是根據自己的偏好自行選擇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方式:有的采取報表附注形式,有的采取董事會報告形式,環境信息分散在會議記錄,附注財務報表及董事會報告,上市公告書,招股說明書,缺乏固定的、標準化的形式。由于環境信息的不確定性和隨機性,企業不能進行連續性的披露。因為這一點,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和實用性。
(四)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且可操作性差由于環境會計核算對象的復雜化、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核算內容不易界定及環境資產和負債難于計量等原因,我國環境會計發展進程相當緩慢,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研究亦是障礙重重。目前,針對我國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相關的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中國證監會和國家環保總局對公司的規定也過于籠統,沒有可操作性,仍未形成具備可操作性的會計準則,不能滿足實務工作的要求。
(五)銅業企業缺乏環境會計專業人才由于環境會計包含環境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等多種學科,這些學科相互交叉、互相關聯,在具體操作中要用到多門學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而傳統會計學專業培養目標為基本掌握經濟管理知識,熟練掌握財務和會計技能,熟悉生產經營知識。但環境會計的專業要求更高,面對環境會計問題,無論是處理環境問題的財務影響還是環境績效問題,絕大多數的會計因缺少環境會計專業知識結構,無法達到環境會計的要求,從而阻礙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發展。
三、銅業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建議對策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銅業企業的環境意識應該繼續增加環境保護宣傳,加強對銅業企業社會責任的培訓,增強企業的環保意識,促使企業在關注經濟利益的同時更加關注社會環境,提高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自愿性。另外,政府可以通過運用行政資源,通過采取教育推動、宣傳倡導推動,提高公眾的自我環保意識,加強對企業社會責任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督,形成企業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外部壓力。
(二)完善有關環境會計的法律建設,促進銅業企業承擔環境責任為了保證銅業企業信息披露的數量和質量,我國必須加強相關法律建設。首先,政府應該鼓勵自愿性信息披露,并對公司信息披露要求的最低水平做出明確和令人信服的規定;其次,制定相關的環境會計準則及制度,明確環境項目的確認、計量、核算與披露方法,規范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使環境會計具有統一性與實際可操作性,保證環境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性。再次,將我國的《會計法》與我國已經制定和頒布的各項環保法律和各省市制定的環保法規、條例相結合,將環境會計核算和監督列入《會計法》,確定環境會計的法律地位,使政府和企業都更加明確自身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經濟發展方面的社會責任,明確企業環境會計和報告方面的要求,統一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標準,提高實際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三)提高企業內部會計人員的素質,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環境會計涉及會計學、環境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等學科知識,需要會計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轉變觀念,更新知識,具有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能力。通過學校和后續教育,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使其能勝任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工作,并履行職責。其次,在會計學科領域中增設環境會計方向,在會計專業課程中設置環境會計專業課程,加強環境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最后,注重對會計人員的思想教育,規范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提高他們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作者:項育民 單位:江西銅業集團銅材有限公司財務管理部
如今,高污染已成為了我國的代名詞。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主要是2013年頻繁席卷中國的大范圍、高強度的霧霾。這些情況的出現,對我國的高污染企業提出了新的考驗,若繼續采用傳統會計方式,必然會影響到企業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發展協調,從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抬上了高污染企業的桌面,必須實施嚴格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同時,我國嚴峻的環境問題,進一步表明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的必要性。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指企業通過一定的媒介,將其在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有關環境方面的支出及相關收益定期向社會公眾用第三方利益群體進行公布。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環境會計工作的最終成果,也是環境會計核算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目標是通過充分的信息披露以促進市場公平,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發展協調。
一、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
我國上市公司是實施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重點管理對象。中國相對于美國、加拿大、日本以及其他歐美國家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起步較晚。至今,中國在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方面依舊處于初級階段,處于探索模式,實踐經驗不足。反觀美國、日本及其他歐洲國家在控制環境污染方面已經發揮了相當的作用。目前,我國會計理論界主要在環境會計的確認、計量方法及構架核算體系方面進行集中研究。但仍然沒有具體的相關規定來明確如何確認、計量和報告環境成本以及環境效益。我國現行的有關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也主要是從處理排污費的要求和鼓勵加強污染防治兩個方面來對上市公司與環境有關的經濟活動進行管制。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有年度財務報告、財務報表附注、董事會報告、單獨的環境報告、社會責任報告等方式。披露內容大多以定性描述為主,定量描述十分罕見。上市公司披露內容主要包括國家政策影響、相關環保投資、ISO環境認證、節能減排、環保撥款與補貼、稅收減免等。反觀歐美發達國家,政府、企業與民眾都十分重視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政府制定了較為全面的環境法律法規,具有強制性。這些法律法規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作了專門規定,對企業各方面的經濟活動進行約束。同樣也制定了與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相對應的環境會計準則,這提高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普遍性,也提高了可比性和可操作性。主要的披露形式是單獨的環境報告,采用以定量形式為主、定性描述為輔的方式且自愿披露。環境信息披露內容主要是環境政策、環境成本和環境負債三個方面的內容。只要與環境負債和環境成本相關的特定會計政策都會進行披露,還將環境投資和環境費用分別做了列示,在研究、再利用、環境保護管理等方面作了一定的描述,定量地披露與環境有關的可能債務。一些公司還將政府對實施環境保護措施而給予的鼓勵予以披露。
總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屬于法規披露項目,尤其大規模的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需要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有助于企業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業,制定出合理決策的同時也滿足信息需求者的需要。
二、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結合中國和歐美發達國家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來看,能明顯看出兩國在環境會計相關法律法規、環境會計相關會計準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形式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這些差異正是我國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問題所在,也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相關法律法規及會計準則不完善,監管力度弱雖然近幾年我國開始重視環境保護問題,在企業環保方面先后頒布了各種法律法規,例如:《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信息公開辦法》、《清潔生產促進法》、《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等。但這些法律法規并不具有完全的強制性,使得這些環保法律法規在實際操作中存在漏洞。環境監管力度薄弱導致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透明性差。
(二)我國企業、群體和公眾對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視度和了解度,關注度差我國目前的原則是結合強制性和自愿性披露,國有上市公司及重度污染的企業是強制性披露環境信息的主體,而其他類型的公司則有自主選擇權,這就導致了披露水平和方式差異較大。即使是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企業所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也沒有在財務報表中單獨設置環境會計科目進行核算,只有極少數企業的主要的經營業務目標和社會責任是保護環境、節能減排,出具獨立環境報告。我國企業、公眾對環境方面的重視、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關注度和重視程度與國外發達國家相差甚遠,并且披露缺乏主動性、自覺性。
(三)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單一,有局限性,價值含量低一般披露內容大多以定性描述為主,定量描述十分罕見,缺少數據支持,并且缺乏完整性數據,以歷史財務信息為主,難以反映現實環境問題對企業經營現況和未來發展的影響,對外部信息使用者制定有效決策作用有限。大多數公司披露環境信息時,對公司總體的環保方針政策和節能減排的內容進行集中描述,而較少披露涉及貨幣計量的項目和環境負債、環境成本及環境效益等方面的環境信息。企業有選擇地披露對企業有利的信息,而對企業有重大影響的不利信息一筆帶過甚至不予披露。這些不完整的環境信息質量水平低,有用性很差。
(四)沒有統一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形式,缺乏可比性一方面,環境會計仍處于探索模式,實踐經驗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尚未對環境會計準則及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導性文件,也沒有制定統一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標準,使其與相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不相協調,直接導致了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差。大部分公司采用董事會報告和財務報表附注作為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形式,少數公司采用社會責任報告形式披露。僅個別大型企業會出具獨立環境報告,反映環境信息。環境信息披露形式是各企業自主選擇,即使是同行的企業所出具的環境報告也是不具可比性的。
三、完善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對策和建議
(一)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并大力發展環境會計的相關理論我國政府應當出臺環境會計的相應法律法規和會計準則,加強對環境會計理論研究,制定合理的假設、核算等方面內容。健全環境會計法律體系,制訂更具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進行強制規范,有效監管,制定統一的信息計量口徑,實現不同企業之間的信息的可比性。同時,規范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形式,實現對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有效監督。
(二)加強我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與激勵制度和公眾群體的環保意識對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企業實施激勵機制,提高環境信息披露的主動性,保證信息的真實有用和可靠,從而,加強相關人員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在進行財經法規培訓的同時加強遵法守規教育,以此來提高社會公眾的環保意識,同時起到減少對環境法律法規實施成本和促進環境信息披露發展的作用。
(三)培養環境會計專業型人才我國應學習發達國家人才管理方式,根據環境會計的要求,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使其掌握環境會計綜合性知識體系,能應對環境會計實務的能力。具體實現方法是:將各財經類高?,F有的會計專業下新設環境會計課程,使其成為會計必修課程,同時對現有在崗會計人員進行后續教育,掌握環境會計學的相關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
(四)加強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強制約束力和環境監管力度首先,立法機關應該制定有關環境會計和相應標準更全面的法律法規及相對應的準則,以提高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強制約束力。其次,各環保局應充分發揮其對于上市企業的監督作用,提高企業所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的可信度。最后,為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建立一個獨立的第三方審查制度,使其真實、正確、可靠。具體實現方式:第一,可以通過會計師事務所,擴展注冊會計師的相關職能,使注冊會計師可以對企業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評價。第二,可以以政府部門設立的社會環境監管機構為主,并聘請會計人員參加,實現監管。
(五)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內部監管企業應樹立有關環境保護的企業文化,企業環境文化可以起到引導、凝聚、激勵和規范、約束作用,對企業持續長期發展起到關鍵的支撐作用。同時針對企業環境問題制定保護規章,建立獨立的環境管理部門,加強企業環保的執行、審核和監督作用。在企業的高層建立相關董事和委員會,強化企業高層的監督權提高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與約束力度。
作者:董丁丁 單位: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