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3 03:11:28
序論:在您撰寫公共關系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本文通過對《公共關系學》和《孫子兵法》的比較研究,找出了兩者相似的共通思想,將這些共通之處有機相融合,將會更好地指導現代公共關系的教學和實踐。文章以教學實踐為探索依據,從共同的發展理念、互惠的溝通原則、公關的流程步驟、公關的專題活動、危機的迅速處理五個方面進行了梳理,拋磚引玉進行課程教學的新嘗試,以此推動教學改革的創新和發展。
關鍵詞:《公共關系學》;《孫子兵法》;教學融合;思考
《公共關系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學科,以建立組織和公眾之間良好的溝通關系,于組織內部追求協作與團結,于組織外部樹立良好的形象為宗旨。公共關系的構成要素包括社會組織、公眾、傳播與溝通三大部分。通過傳播與溝通有機地連接起社會組織與公眾的關系,達到樹立組織良好形象的目的。
《孫子兵法》作為中國最早的一部兵書,歷來備受推崇,受到歷代政治家、軍事家們的重視和研讀,由于經受了歷史的考驗,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成就了它“兵學圣典”的地位。隨著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在商場這個無硝煙的戰場上,《孫子兵法》也同樣顯示出強大的指導作用,故此日本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評價說:《孫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靈,我們必須頂禮膜拜,認真背誦,靈活運用,公司才能發達。
通過長期的教學研究、比較探索,我們越來越清晰地感覺到,《孫子兵法》的思想,無論是在宏觀層面的理念指引,還是微觀層面的實踐操作,都可以很好地指導公共關系的操作和應用。大量商業的實戰,已經為我們公共關系的理論研究,提供了扎實的實證素材。梳理這些寶貴的實戰經驗,指導我們的理論研究,這將進一步豐富我們研究成果,也將進一步擴充傳統典籍的現代生命力。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總結到:一方面,《公共關系學》課程的完善和創新,需要匯納百川的學習和跟進,通過這樣的比較融合,可以架起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領域的橋梁;另一方面,通過有機的融合,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將傳統文化與現論結合學習的興趣,也為學生跨學科學習指引學習的方法和思路,以此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習的興趣。
一、共同的發展理念――“令民與上同意者也”
每個組織要發展需要有一個目標,這在管理學中稱之為企業愿景或企業使命。這個目標絕不只是組織高層的獨立設計,而是上下齊心的共同認知?!秾O子兵法》“計篇”中講“道者,令民與上同意者也”,這里的道,和儒家的仁愛、道家的“道可道”還不完全一致,孫武提出的道是“令民與上同意”,是上下齊心的共識,是君、將、民一致的認知和見解,這樣才可其利斷金,才“可與之死可與之生”。
在公共關系教學中首先使學生明白,企業的發展絕不是高層的決策就能完全起作用的,員工的配合、協作、團結才能形成堅不可摧的內部防線;其次,只有在市場中形成被外界認可贊許的良好形象,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與幫助。這需要大家形成一致的共識。唯有上下齊心的共識才能最大程度調動和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從而帶來效率的提高。公共關系相對于其他管理領域的操作更具柔性的親和力,更能在情感方面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能協調多方面不同利益主體的訴求。所以,通過公共關系的開展,達到這樣的良好局面,將是企業良性競爭的堅實基礎。故此,我們可以看出,《孫子兵法》的開篇思想是可以和我們的《公共關系學》有機融合起來,以此來促進教學的開展與實踐。
二、互惠的溝通原則――“不戰而屈人之兵”
雖然現實競爭難免殘酷,但公共關系的目的是建立組織的良好形象。其實競爭的殘酷不僅僅只意味著你死我活的惡性競爭。在這個講究多贏、合作、共榮的時代,通過合作建立開放合作的企業競爭文化,是時代的必然要求。《孫子兵法》講“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通過公共關系,這一柔性的力量,爭取到最大的社會支持,從而立于競爭的不敗之地這才是最大的競爭優勢,這也是公共關系的奇妙力量所在。通過公共關系的溝通,達到相互互惠的效果,從而取得多方公眾的支持,這才是公共關系追求的理想效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共關系是企業獲得社會支持的綠色通行證,是企業獲得合作協助的柔性助推器,這和《孫子兵法》講求的“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不謀而合。這里的“全”、“破”應為使動用法,即為,使國“全”為上;使國“破”為次。不難看外出,孫武不追求魚死網破的戰爭。所以“慎戰”是其一以貫之的核心追求。故此,不戰而能屈人之兵,才是“善之善也”。
三、公關的流程步驟――“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
“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意為,使自己處于不敗的地位,而不放過使敵人失敗的機會。首先,自己立于不敗的地位需要防微杜漸,需要扎實修煉內功,需要緊盯市場動態積極面對競爭,需要從不同方面完善自己的缺陷、修正自己的不足、改進自己的劣勢。這樣才能不給敵人以可乘之機,因為堡壘最易從內部瓦解。其次,密切關注對手的動態,調查對手的發展,其目的是找到對方的不足或劣勢,從而找到取勝對方的命門。今天的時代不但要善于挖掘信息,更要善于分辨信息,否則如同般的信息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這就是孫武講求的“知己知彼”的用兵原則。
公共關系的工作流程是:調查、計劃、實施、評估。沒有調查,一切行動都是盲目、臆想的,今天的企業非常重視調查的原因就在于此;計劃和實施不是盲目和沖動,是基于自我的優勢和對方的劣勢的“順勢”而為,是水到渠成的自然而然。評估公共關系的實施好壞,也就是將這個有機整體統一起來,以看實施的效果如何??梢钥闯?,公共關系的四步工作法是嚴謹而縝密的組合,不是可有可無的元素拼湊。通過整合流程,形成公共關系的強大力量,從而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四、公關的專題活動――“通于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
《孫子兵法》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樸素的唯物論觀點。唯物論講,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絕對的。用兵打仗,兵法雖有宏觀的思想也有微觀的操作指導,但事物總是變化的,沒有哪部經典可以窮盡事物百態,包羅天地萬象。故此,孫武提出,“知用兵”應該“通于九變”。“九變”不僅僅是九種變化,就是虛指,是取極多的意思。從而告誡用兵者,不能拘泥于兵書的本本主義,應該識實情以變化使用。
企業要想取得社會的支持,員工的擁護,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公共關系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決不能拘于教科書的條條框框,或者其他企業實踐的先進經驗邯鄲學步地進行模仿。從來沒有哪種企業專題活動生來就是為公共關系服務的,但是只要公共關系應用該活動得當、合理、有效就是好的公共關系專題活動。這就是靈活的運用技巧而不是僵化使用書本的原則。在教學實踐中在這一點可以舉得實例非常多,雖然很多企業的公共關系實踐都成為教科書式的經驗,但很多企業往往都是在盲目學習中敗下陣來。
五、危機的迅速處理――“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指用兵都是最實實在在地完善自我,然后迅速運行;沒有見過用各種巧妙的技巧久久拖延以示高妙的。這里,孫武充分提到了用兵取勝的核心,是迅速解決問題。因為行軍打仗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巨大,再優秀的將領也耗不起時間的拖延。所以孫武主張迅速解決問題。但迅速解決問題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老老實實、用最笨的辦法完善自己的準備,做好充分的積淀。然后找準對方的不足和漏洞迅速出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公共關系平實的柔和效果需要長期的積淀才能慢慢顯現威力,但在企業出現突發情況時,公共關系需要挺身而出,為企業化解難題于無形之中,這正是公共關系的魔力所在。這種化解,首先取決于企業的大度和真誠,而不是狹隘的蒙騙愚弄公眾,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任何欺騙的行徑都逃不過市場的明銳法眼,今天這種敏銳尤為神速;其次,這種化解應該講求速度,決不能無休止地耗費下去,化解的越快越好。并且在化解中把被動變為主當,能在化解中進一步提升負責人的企業形象,則是公共關系的高層次追求。
六、結論
《孫子兵法》的思想和指導方法博大而精深,由于在各行業特別是在商業領域已經得到了非常好的體現,故此我們這里將其引入到《公共關系學》的教學實踐中,以打通古今中外優秀典籍的相似、相同之處,既可以推動學科本身的發展和提高,又能調動學生積極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還可以教給學生跨專業學習的方法和思路。所以我們大膽地進行這樣的教學實踐,在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只是拋磚引玉地將《孫子兵法》的部分理念、思想、方法融合到公共關系教學的部分章節中,不做牽強附會的硬套,只求先賢典籍的以經解經地指引,以此來總結和梳理教學的中的一些經驗和心得。有不妥之處,望廣大師生一起探討、商榷,以促進《公共關系學》教學的進步和中國化。
摘要:人力資源就是處理好人的關系工作,一般只是在企業內部進行,不為外界所知曉。而公共關系主要是做好內部的員工和雇主工作,對外部做好消費者、競爭對手、社會公眾等的工作。將人力資源與公共關系相結合,即在實施人力資源管理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員工綜合素質,運用公共關系溝通與傳播手段,讓外界廣為知曉,幫助提升組織形象,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
關鍵詞:公共關系;人力資源管理;企業
一、公共關系和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分析比較
公共關系學專業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是建立在傳播學、管理學、行為科學三大學科基礎之上的一門揭示組織公關狀態、公關活動規律的科學。人力資源管理,是指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方法,對與一定物力相結合的人力進行合理的培訓、組織和調配,使人力、物力經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時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進行恰當的誘導、控制和協調,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盡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實現組織目標。公共關系是一個比較大的范疇,它包括人力資源管理,我們運用相關的公關知識和方法開展人力資源工作吸引優秀的人才、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保留住人才。
二、公共關系和人力資源管理的聯系
公共關系和人力資源的職能,可以發現它們之間有很多的共同點:搜集信息可使企業對人力資源狀況有一個更為細致的了解,咨詢決策與傳播溝通在人力資源戰略規劃和開發中是必不可少的,員工間的關系及員工與企業間的關系都需要協調好。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公共關系與人力資源管理有極為密切的關系。
公共關系之所以能夠創造效益,是因為它是一種人力資源。人力資源一般被認為有兩種類型:一是體力,二是腦力。在我國,“知識就是力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說明腦力作為一種人力資源已經得到社會公認。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在體力和腦力相當的情況下,社會關系廣的人往往辦事能力強,甚至有的人在體力和腦力都不及于人的情況下卻因其社會關系廣而勝人一籌。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是如此,實力相當或者實力比較薄弱的企業,往往憑借成功的公共關系活動卻一舉成為引入注目的明星企業,而另一些企業雖實力雄厚,但因不注意開發公共關系資源而終歸業績平平、名不經傳。這是什么東西在起作用呢?這就是人際關系和公共關系,人際關系和公共關系是人力資源的一部分。
三、公共關系與人力資源管理的運用
公共關系既不是體力,也不是腦力,而是游離于人體本身以外的人的社會關系,它與人的生活背景、教育背景和杜會經歷密切相關,屬于文化的范疇。公共關系是社團或企業法人的全部成員圍繞其整體利益在社會活動中所建立的社會關系的總和。企業利用公共關系樹立企業形象,促進業務發展,就是對人力資源的開發。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的增長,隨之而來的就是各行各業的人才輩出,但同樣也出現了人才得素質良莠不齊的現象,對于這種現象,公共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怎樣做好做好人力資源的管理成為了各大企業的重大問題之一。公共關系從人才的素質和角度出發,為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理念和有效的培養人才的方法。
(一)在招聘中運用公關知識
人才招聘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領域,可以說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就是人才與人的競爭。誰能獲得更多更好的人才,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建立暢通的人才信息渠道就成了人才招聘的當務之急。企業要求得外部公眾的理解、喜愛、支持與合作,首先必須求得外部公眾對企業的了解,為此,企業有必要通過各種溝通方式,向外部公眾宣傳本企業的基本情況,本企業對人才的態度、對人才的關心、使用、培養和需求情況,以此求得外部公眾對本企業的理解、支持與合作,并進而吸引優秀人才為本企業服務。
公共關系是雙向信息交流,企業不僅應將本企業的情況和人才需求信息告訴外部公眾,還應掌握外部公眾的有關情況,掌握人才分布狀況、流動趨向、對企業的要求、人才市場的競爭情況等。這就需要正確運用有效的信息搜集方法,通過各種渠道,建立人才信息網絡和人才信息庫,為企業人力資源的全面開發提供可靠的信息保證。企業應充分把握內外兩個招聘渠道來招聘人才。在內部渠道方面,應積極通過企業內部的廣播電臺,廠報或宣傳欄等公關媒體公開招聘職位,還可以通過內部員工的引薦,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網絡來招聘。在外部渠道方面,企業也應積極利用電視廣告,互聯網等大眾公共關系傳播媒體來公開招聘職位,還可以通過豬頭公司或直接進校園招聘。
將優秀的人員招聘到公司,是每一個企業都希望的。員工的招聘,其實是企業和員工彼此的一個相互選擇的過程。即優秀的人才會得到企業的爭寵,形象良好的企業也是優秀人才所向往的。所以企業為了能夠招聘到更優秀的人才,首先應該樹立好自己的形象,這就需要運用公關策略。在對外招聘信息時,應該做好有關企業形象的宣傳工作??梢詮娬{一下員工所關心的,如工作環境、福利制度、企業的信念、精神等,這些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左右應聘者,影響應聘者對企業的態度,同時也能夠促使應聘者為進入該企業而不斷提高自己。在面試過程中,應聘者最先接觸到的是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人員,他們的形象和素質代表著整個的形象,因此人力資源部門應該樹立良好的部門形象。
對于已錄取的人員,人力資源部門應做好相應的通知工作,引導、幫助員工順利進入企業;對于未被錄取的應聘者,應該通過電話等方式表達對其能力的肯定,并表示感謝,這是一個體現企業良好形象和負責的態度,也許他們正是企業未來的潛在客戶。這樣一個小小的舉措,會讓應聘者感到溫馨,對企業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有助于提升企業在社會公眾中的認可度。
(二)在培訓中運用公關知識
新員工入職時,由于他們對企業的環境和人員構成不熟悉,人力資源部門應做好相應的指引,引導員工把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結合起來,為實現其個人利益而更好地服務企業,讓新員工能夠在組織中找到歸屬感。公關的人情性告知我們在處理問題時,要注意講人情味,要有感情的投入,這是人的根本屬性;公關的雙向性告知我們在做任何決策或下發政策前,應注意傾聽他人的心聲,不要主觀臆斷;公關的廣泛性提醒我們,“任何一個公司的工作人員都是事實上的公關人員”,他們代表著企業的形象。如企業在給新員工培訓時,人力資源部門在制定培訓方案之前應該是有針對性的,能夠做到提高員工的技能和知識,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不應是一個形式化的過程。這就需要人力資源部在培訓之前調查一下員工的需求,根據企業戰略目標,盡可能的滿足每個員工的需求,做出合理的培訓方案,達到培訓的根本目的。
(三)在激勵中運用公關知識
良好的員工關系和激勵制度對促使企業的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這就是運用公關理論,建立良好的內部企業氛圍,開展人力資源工作。首先,加強內部信息的溝通。加強企業內部員工之間的信息溝通,既是企業內部公關的重要工作,也是人力資源得以穩定的基礎。涉及到員工利益時,要保證有員工代表的參與,及時的把企業的事件、政策、措施等與員工進行溝通商量;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的摩擦時,應該及時解決,做好上下級之間的溝通。我們不僅關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要協調好部門之間的關系。其次,關心員工的生活,關注內部情感聯絡。若企業遇到突發事件,那么必須在黃金24小時里做好對外的聲明和對內的安撫,否則企業就會承受很大的損失。
人力資源部門就是一個“大姐”的角色,要兼顧好各方面的關系,切實保證員工的根本利益。員工的切身利益不僅包括物質方面的知識如福利待遇、工作條件等,而且包括精神方面如組織認同、民主權利等。再次,建立完善的激勵制度。領導層應該經常與員工進行溝通,人力資源部門對員工進行心里和行為的分析,挖掘出員工真正的、深層次的需求,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每位職員的職業生涯發展,分配好相應的激勵制度。
(四)在績效考核中運用公關知識
人力資源工作中,績效考核是最難做的一項工作,因為績效考核的結果直接關系到員工的切身利益,影響員工的工作心情,如果實施得不好,會引起影響員工的不滿和抵制,影響到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和組織的凝聚力。有效的公共關系工作可以幫助企業順利的實施績效考核,并能夠安撫員工的情緒,避免由考核帶來的問題。我們可以做好前期的溝通和宣傳工作,與大家共同商量出一個比較合理的考核制度,并形成明文規定,作為以后的考核依據。形成明文政策后,人力資源部門可以通過發放工作手冊、電子郵件群發,企業內部會議等方式告知全體員工,保證每位員工都知曉。盡管有了明確的規定,但也有可能出現特殊情況,人力資源部應做好相應的備注,有一定的公關意識。
(五)在穩住人才中運用公關知識
人力資源是企業與組織最可寶貴的資源,也是經常發生變化的資源。人力資源管理是運動的,不會一勞永逸,也不會一成不變。公共關系的實踐告訴我們,不能把公共關系專業人員當作“救火隊”,而應把他們當作“常備軍”。人力資源的管理職能應該是經常性與計劃性的,這就是說人力資源是一種長期性工作。企業的人員流失率高是目前大多數企業遇到的問題,這也正是目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一種危機公關的體現,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應該具備一定的公關意識,對于不確定的事情做好相應的備用方案。人員的流失率高是多方面的原因導致的,如:降薪、轉崗、利益分配矛盾、非正式組織、高管離職等。一個人員的離職,也許會引起整個組織內部的轟動,畢竟在企業里非正式的小組織是存在的,他們也許就會借此而興風作浪,通過小道消息,內部員工論壇等多種傳播方式,將事情放大。
所以,企業在辭退員工時也應是謹慎的,以避免不要的麻煩。人力資源部門應密切關注優秀雇員的動向,對于有跳槽傾向的員工,應做好公關工作??梢圆扇∷较吕锼麄冞M行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發現企業還有哪些做的不足盡量彌補,做好挽留工作。但優秀的員工往往難留住,不妨采取內部晉升機制,刺激其他員工努力工作,爭做優秀員工。公關的引入不僅可以提高人力資源的管理效率和效果,又能塑造企業的形象,提高員工的素質,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摘要:課程改革,是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對公共關系學這一課程的性質和培養目標進行了分析,結合社會以及企業對于公共關系相關能力的要求,對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案提出了新的見解,旨在為更好地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做出貢獻。
關鍵詞:職業教育 培養目標 課程改革
一、明確課程性質
《公共關系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以公共關系的客觀現象和活動規律為研究對象,是研究組織與公眾之間傳播與溝通的行為、規律和方法,是建立在傳播學、管理學、行為科學三大學科基礎之上的一門揭示組織公關狀態、公關活動規律的科學。因其具有很強應用性和普遍性,社會各行各業對公關人才都有著較大的需求,因此學生學習該課程對于其將來就業有較大的幫助。
二、拓寬培養目標
傳統的教學目標往往只局限于讓學生了解掌握教材上的理論知識,學習各類公關文書及方案的編制方法,賞析經典公共關系案例,而對于學生實際能力提升的要求相對較少,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更是鮮有提及。根據我們對部分企業的實際走訪調研,根據他們對于公關人才需求的特點、對于學校培養公關人才的建議,《公共關系學》課程的培養目標應該從三個方面來設定。
1.知識目標
(1)了解公共關系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公共關系觀念的形成;(2)理解公共關系的基本內涵、定義,研究對象與研究范疇;(3)掌握公共關系的基本職能與實施原則;(4)通過學習對公關知識有整體的把握,掌握公共關系處理的技巧。
2.能力目標
(1)能夠獨立進行相關組織公共關系事務處理;(2)能夠開展組織內、外部公共關系工作;(3)能夠靈活運用公關知識和技能進行危機公關;(4)熟練根據相關規范或慣例設計運用個人和企業禮儀等。
3.素質目標
(1)培養學生養成禮儀規范;(2)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感意識;(3)塑造團隊協作意識;(4)塑造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5)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6)養成勞動意識。
三、重置教學內容
對于公共關系學教學內容的設定,傳統教學主要采用的是陳述式即教學中教師直接講授公關關系的相關理論,相對來說是以教師為出發點和主導,這種教法學生僅僅是作為信息的接受者,往往表現為上課氣氛沉悶興趣不高。如果教學中從學生角度出發,讓學生由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等問題的思考來引出相關理論,學生則成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的身份則變為組織者、答疑者,這樣學生的參與度必然會提高,課堂氣氛和學習效果也會得到有效提升。
1.理論知識部分
可以根據理論知識的特點設置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上課,帶著思考學習。大致包括:(1)由“什么是公共關系?”引出公共關系學的概念、范疇及其本質;(2)由“公共關系是怎么來的?”引出公共關系的起源和發展的歷史;(3)由“誰在搞公關?搞什么?”引出公共關系的行為主體及其功能;(4)由“公關是與誰開展公關活動?”引出公關客體公眾對象分析說明;(5)由“公共關系要怎樣做?”引出公共關系的管理過程;(6)由“公共關系用什么手段和方法來進行”引出公共關系的媒介及其應用方法;(7)由“公共關系工作主要做些什么?”引出公共關系實務活動。
2.實訓(實踐)部分
可以結合理論講解進度,從不同角度出發設計相應項目任務,旨在提高學生不同的公關技能。
任務一:學生個人社交禮儀的學習和展示。要求學生現場示范或展示常用的坐姿、走姿、站姿、握手、鞠躬、服飾搭配、儀容儀表規范等;
任務二:分小組分角色模擬企業商務活動。要求學生以4-5人為一個小組,模擬企業商務人員,通過設計業務洽談、商務談判、應聘面試等場景,實戰性的訓練學生實際公關能力;
任務三:公共關系方案設計。要求學生分小組選定不同的社會組織作為小組研究對象,可以是企業、政府、學校、社團等,根據其實際狀況幫其設計相應的公關關系方案,最后以PPT匯報的形式展示;
任務四:危機公關應對方案設計。每年的“3-15”晚會都備受大家關注,在晚會上曝光的企業如何來應對這樣的危機更是學習公共關系最好的案例,因此讓學生小組模擬“3-15”晚會曝光企業的公關團隊有針對性的設計危機公關方案有很好的實戰性,學生興趣也更為濃厚;
任務五:公共關系文案設計及媒體選擇。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公關活動和目標,設計公關文案、廣告文案等,綜合分析不同媒體特點,設計媒體選擇及方案,最后采用小組答辯形式匯報。
四、變革考核方式
考核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和評判方法,以往我們經常會選擇采用閉卷考試的方法來考核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做對于理論檢驗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學生通過該課程所提高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起不到評判作用。所以,考核結果應該分別從理論知識、實踐能力以及綜合素質三個方面來綜合評定。
1.理論知識考核
(1)成績配比:本課程知識考核項成績占課程總評成績的配比為40%,即該項滿分40分。
(2)考核內容及分值:
①公共關系概述(10分):公共關系的含義、功能、發展進程。
②公關關系四要素(20分):公關關系主體判定、客體-公眾分析、公關關系相關手段使用、微宏觀環境分析。
③公關關系調查及策劃(20分):公關關系機構及工作人員、公關關系調查的內容、方法、公關關系策劃的步驟及實施。
④公關關系計劃實施與CIS設計(20分):公關關系實施的原則、過程、主要內容及障礙分析、組織形象CIS設計及其運用、公關關系效果評價。
⑤公關關系禮儀(10分):個人商務禮儀知識及運用、社會組織商務禮儀常識。
⑥危機公關(20分):危機公關的辨識、危機公關的功能、危機公關處理的技巧及案例分析。
(3)考核方法:要求學生于學期末提交對公共關系相關知識認識的專業論文一篇,分數占理論比50%;平時課堂提問每知識點酌情賦分,占理論比50%。最終兩個成績相加按照總體40%比例折算出知識考核項成績。
2.實踐能力考核
(1)成績配比:本課程能力考核項成績占總成績配比為40%,即該項滿分40分。
(2)考核內容:
①專業技能。根據對相關實踐項目任務實施的過程和結果,綜合考察學生是否能夠將所學公共理論知識靈活的運用到具體的公關事件中去。個人任務由每個人具體操作,小組任務由教師給予小組整體賦分,組長給組員賦分和組員之間相互評分相結合。
②職業能力。除專業技能外,學生還應掌握相關的職業能力。為此本課程設計了學生課上、課下相結合的實施方案,即課堂上由老師不斷給學生引導講授相關職業素養知識,由學生模擬職業場景鍛煉職業能力,課下要求學生關注專業公關網站,關注新聞熱議企業公關實施案例,運用公關知識提升自己崗位執業技能。
(3)考核方法:考核項目任務5個,由企業一線兼職實訓指導教師賦分,每個任務占分20分,總計100分,最終總體40%比例折算出能力考核項成績。
3.綜合素質考核 (過程考核)
(1)成績配比:過程考核項成績占總成績配比為20%,即該項滿分20分。
(2)考核內容與考核方法:
①考勤,此項占過程考核1/2比重(滿分10分)。
考勤采用任課教師課堂點名記錄制,可根據班級人數情況酌情選取其中一個班全點或者抽點相結合的方式:學生每曠課一次,扣2分;遲到、早退者,每次扣1分,遲到或早退超過5分鐘者,視為曠課;嚴格控制請假次數,不論病事假,每請假一次扣0.5分。
②平時學習成效評測,此項占過程考核1/2比重(滿分10分)。
此項主要針對平時學習過程中學生各種作業的完成質量、課堂互動參與的積極度進行評價給分。本學期擬布置課堂研討、小論文等作業5次,根據作業質量分為A、B、C三等,A=2分,B=1.5分,C=1分,不按時上交者記0分。
五、結論
通過對公共關系學深入的教學改革,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師生的課堂角色。教師不再是一味的說教,學生不再是一味的傾聽;教師由課堂的主導者變成了組織者、輔助者,反而學生的主動性大大提高變成了主導者。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揮其課堂主體作用,同時也激發了學生認真學習的熱情,改善了教學效果。
與此同時,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思維方式也得到了創新,面對問題能夠隨機應變;對于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氣也得到了很大的鍛煉。這些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尤其是即將要參加工作的學生來說,這些能力決定求職的成功與否。所以我們每個學生都應該在實際學習中大膽創新,努力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素質,相信在一番努力奮斗后必然會取得學習或者事業上的成功。
摘 要:公共關系學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綜合應用學科,該門課程應注重對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公關技能的應用能力培養。教師在授課中應加強對學生公關實踐操作的指導,本文通過案例教學法、課堂模擬、游戲體驗、企業參觀體驗策劃創意等方式,引導學生,加強學生公關實踐能力的鍛煉。
關鍵詞:公共關系學 實踐教學 案例教學 應用能力
公共關系學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綜合應用學科,該門課程主要是研究社會組織的管理行為、社會組織的管理職能、社會組織的傳播活動,通過社會組織一系列公共關系活動,建立與公眾之間的良好的關系,以塑造和提升社會組織的良好形象,所以該門課程應注重對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公關技能的應用能力培養。筆者通過幾年的公共關系教學工作,總結出幾點實踐教學方式以供探討。
一、案例教學法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應靈活巧妙的運用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應不僅僅局限于閱讀和分析文字,同時,它還可以與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并用,以增加教學的生動性、真實性。
我院開設公共關系課程的班級都是非公共關系專業,這樣的專業教學不是為了培養公共關系咨詢專家,而是為了提高大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激發創意思維,提高他們適應社會環境的綜合素質,讓他們掌握公共關系調查、策劃、傳播的基本方法及技巧,能學以致用,案例教學法的有效運用,為大多數學生所接受并喜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主動參與有利于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也有利于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
1.課堂模擬融入案例教學
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親身的主動參與,自主探索,才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親身參與的學習機會。在播音主持專業及公共管理專業的公關教學中,筆者經常在課堂上將模擬帶入案例教學中。
如講公關禮儀之前,請同學們先演示這樣些簡單的鏡頭:1.某工商局長去某企業視察工作,安排工商局長、董事長、秘書等角色;2.兩個有合作關系的企業之間的參觀交流,安排A公司總經理、公關部長,B公司公關部長等角色……請同學們現場發揮,并做介紹、握手、引領、端茶水、參觀等環節演示。講課之前讓學生參與,在互動環節中,各項禮儀規矩會有一些偏差。老師再結合演示進行講解,使學生初步掌握了會客、介紹握手、交談等禮儀,尤其是學生示范有偏差的地方,更能加深同學們的印象。這種方法一個突出的優勢是能營造出一種逼真的公關氛圍使學生身臨其境,氣氛極其活躍。
2.小組討論,案例教學啟迪策劃創意
公共關系實務流程中的“形象塑造”是需要創意和策劃才能高質量完成的。但公共關系創意和策劃不會憑空產生,經典案例的創意策劃過程及實戰經歷剖析,是啟迪學生創新思維和策劃能力的重要途徑。為此,我們先后精選了“舉世歡騰合家團圓――中華團圓餃子宴”、“褚橙的故事”、“史上最牛車”、“同一個億,不同的王石王老吉”等多個經典公關關系案例,作為常用案例講解,并結合社會上最新熱點事件和品牌策劃案例講解,這些案例都比較有代表性,且形象生動,感染力強,富有說服力。
在這些案例講解中,討論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有效形式,既可以給每一位學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還能讓學生在多向交流中集思廣益,便于學習別人的長處,自我解惑,自我提高。
3.“查、找、講”,把課堂還給學生
課堂應該是師生之間交流互動的場所,同樣,它不再只是對學生傳授知識與訓練技能的地方,而是一個師生共同探究知識以引導學生發展的場所。公共關系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為打破傳統的灌輸和接受模式,把教學重心從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轉移,“教”為“學”服務,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學生自覺積極地參與,變教師的主體為主導,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將學生分為小組,以5-7個人一組,通過“查、找、講”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
“查”就是通過教材、參考書籍、網絡媒體等平臺查詢學習公關策劃、危機管理、公關禮儀等章節的相關知識及公關熱點事件等案例;“找”就是找問題,學生通過自己或小組找出各章節的案例和熱點事件出現的問題,并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學習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講”就是分享案例,同學們通過小組的學習、查找等結果,制作PPT,每堂課前十分鐘抽取一到兩個組派代表到課堂與其他同學分享,講解案例中相關的知識、發現的問題、提出的建議措施等。
通過這種開放式的模式,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們的自學能力,鍛煉了學生們的表達能力,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們的創意靈感,更好地理解了危機處理,掌握了公關禮儀等知識;相比傳統的學習和接受,學生們參與了“教”的過程,受益匪淺。
二、游戲體驗激發潛能
在課堂教學的同時,我們加入一些室內拓展小游戲,進行創意啟發。比如通過頭腦風暴式的互動討論甚至爭論,請同學們結合我院驗收轉設后的具體情況,進行我院的品牌策劃宣傳、品牌校園文化建設等,很多同學們提出了一些新奇的點子,對同學們的思維是創造性的開發;連城環的游戲,同學們通過匿名的方式提出了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學們也通過頭腦風暴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案,解決了某些同學的燃眉之急;明七暗七和零零七等游戲,鍛煉了同學們的注意力和辨別能力,在緊張有趣的氛圍中思考問題,更能激發大家的潛能。
問題嚴肅緊張,游戲體驗輕松有趣,讓同學們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思考,不斷的激發潛能,提出創造性的意見和建議。
三、增強學生的溝通能力
美國著名管理學者柯林斯在其著作《基業長青》中指出,每一家能成就百年基業的卓越企業,無一不是溝通上的高手。溝通是開展公共關系活動必備技巧,也是公共關系的重要觀念。溝通對組織的長遠發展來說意義深遠,對個人的成長和成功也大有助益。在“中國高等教育與創新型人才培養”專家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呼吁教育界應該重視對學生的溝通能力的培養。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許多學生一心只讀圣賢書忽視了自身能力的培養,很少花時間與人交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溝通障礙。
因此在公關教學中,除了教授學生交談和說服技巧外,還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溝通在學習、生活、工作及人際交往等方方面面的重要性。考慮到很多學生即將畢業踏上工作崗位,我們加入了畢業求職的模擬練習。通過主考官的問,求職人員的答,鍛煉同學們的溝通交流、臨場反應等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企業創意體驗
在實踐教學中,筆者曾帶領2013級公共管理專業本科學生走進綿陽市126文化產業園,參觀學習了小雅書屋、氧吧、摶泥社等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策劃創意。這里主要介紹下同學們在小雅書房的學習感受。
小雅的營銷策劃給同學們介紹了小雅三層樓的格局及功能,一樓是小雅有機餐廳;二樓是小雅書房及咖啡;三樓是小雅空間。小雅書房的創始人認為開書店最大的好處是不用跟客戶打交道,所以,小雅書房里的書都是不歸類的,讓讀者在里面有淘書的感覺,自己喜歡什么書,自己去尋找,找到后有意外驚喜的感覺。小雅在看書和購書基礎上,在這三個空間里賦予了更多的形式和內容:讀者見面會、新書會、同學會、手工課、以舊換新、親子游戲活動、周六免費電影、周日有聲繪本等等,更多的是提供一個健康生活的平臺,讓有需要的人能夠有地方去交流,去學習,去互動。通過對小雅微信的關注更多了解了小雅的策劃創意,小雅通過這些活動的創意策劃吸引了眾多的公眾慕名前往。
同學們通過參觀學習,開拓了視野,并了解了一些企業的公關策劃創意,同時,他們對其中的一些創意環節很感興趣,并有意融入進去,比如小雅的手工課、以舊換新、有聲繪本等,摶泥社的自制陶泥作品、陶泥培訓課等環節,很多同學都表示很喜歡這樣的創意,想參與實踐,將自己在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帶到這些活動中體驗。
五、結語
我們學院現在《公共關系學》教學仍以理論知識教育為主,同時也缺乏對公共關系基礎理論的實證研究,以及對公共關系技術的深入研究培養,培養的學生不能真正滿足專業公關公司或企業在公共關系技能方面的要求。對于公共關系學實踐教學課程的改革只是做了一些淺顯的嘗試,在實踐教學中自己還有很多不足,比如情景教學方面還有欠缺、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等,希望在以后的課程教學中,注意方式方法,多學習其他老師的教學方法,我們能夠通過夯實理論教學并加強實踐教學來鍛煉同學們的應用能力,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公關傳播、公關策劃、公關危機管理等應用人才。
作者簡介:
胡薇,女,出生于1984年,四川遂寧人,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目前任職于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摘要:公共關系是門旨在研究社會組織與公眾間怎樣建立良好社會關系,如何塑造組織良好形象的應用科學。自改革開放后被引入我國,經半個世紀發展,公共關系理論已日趨成熟,增強了對現代社會實際指導作用。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就《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提出幾點探討性意見。
關鍵詞:公共關系學 課程教學 思考
公共關系學是門理論聯系實踐的應用型學科,教學目的是通過公共關系學基礎理論、公共關系學結構特點、公共關系工作對象等一系列專業知識教學,讓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并掌握現代公共關系學專業知識的公共關系專業人才。為更好適應現實需要,教師應從多方面入手,致力于培養更多、更優秀的能適應現實需要的人才。
一、選用適應專業需求的教材
教學活動中絕大多數教師是以教材為基礎,學生最主要的專業知識來源也是教材,因此在《公共關系學》教學中,選擇教材很重要。大學教育突出實用性、操作性,致力于培養中高級人才,因此選擇教材應難易程度適中,內容應當公關理論與公關實例并重。具體選擇則應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1.1處理好公共關系學與其他學科間關系
公共關系學科特點有交叉性與邊緣性。這兩大特點可從它與其他學科間的關系體現出。作為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其體系包含社會學、管理學、廣告傳播學等其他學科相關知識。選擇教材時應據所授專業知識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取舍。這種取舍不是說舍棄其他學科的知識,只選用包含純粹公共關系學知識的教材,而是“舍”和“取”度的問題。對非公共關系學內容的其他學科知識,一般會另設專門學科,因此應在它們相互間有機聯系基礎上,做出取舍,選擇合適教材。
1.2教材自身內容和體系應科學、合理
教材內容是教材主體,結構是靈魂,合理體系有助于學生學習效率提高。教材內容不應只要求涵蓋廣,還應注重科學性,教材內容不能寥寥無幾、空有其表,但也不能包羅萬象、五花八門。內容太過空泛或繁雜都會使學生對重點把握不準,理解不到位。
二、采用創新教學方法
2.1因材施教
孔子最早在中國興起私學,他的很多教育理念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孔子最大特點是因材施教,我們可借鑒其因材施教方法。作為普通高等院校來說,一個班常會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學生,教師也常因學生太多而不能對每個學生優勢、劣勢多加了解,很多教學方法開展起來較難。對此,可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或團隊,每組人數控制在10人以內,并要求小組成員集中就坐。一方面教師在上課時就有可能注意到更多學生,與學生進行充分溝通,了解學生長處和不足,并在今后教學活動中鼓勵和發揚他們長處,幫助他們克服弱勢。另一方面可據內容引入更多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案例和情境中集中學習,從討論中思想碰撞,小組成員相互協作,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2.2豐富教學方式方法
在傳統教學活動中,課堂角色主要是教師、學生、課本和三尺講臺。而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教學也不能停留在傳統教學方法上,多樣化教學方式更易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結合課程內容,將傳統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理論內容的形式轉變為精美PPT,不僅圖文并茂,且嵌入動畫效果充分展示知識體系化。這樣不僅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開闊學生視野。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播理論知識,還要重視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經實踐教學,現總結出以下三種主要教學方法,即案例分析討論、情景模擬以及任務驅動法。第一種案例分析法指選用中外成功公關案例,對其中蘊含知識進行解讀,在增加課堂生動性同時也增強學生對知識理解;同時適當選擇些失敗案例,讓同學分析其中的問題,并讓學生分組討論,作出一個可行、合理的公關方案;第二是情景模擬法,結合知識點設定一定情景,抽取小組代表進行情景模擬,其余學生在場觀摩,最后由教師結合知識點進行點評和總結,使學生對知識點理解更加深入和深刻;第三是任務驅動式教學,在課堂開始之初拋出要解決的問題,帶問題進入書本知識點學習。通常這樣學習目的性很強,通過帶著問題找答案,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點;除以上介紹設計精美課件、案例分析討論、情景模擬和任務驅動式教學外,教師還可結合實際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觀摩學習,要求學生對實地學習作出簡單學習匯報;結合公共關系實務要求,邀請業內具有豐富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專家學者做相關專題講座等。
三、借鑒國外教學和考核方式
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基于文化基礎不同,中西教育理念也存在一定差異。在比較了中國與美國各自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特點后,筆者總結出美國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和考核方式可供借鑒。
3.1明確師生角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師者,傳到授業解惑也”,但由于課堂時間限制,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講解的內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沒有這種必要。教師只需對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講解,給學生答疑解惑并布置課后任務,推薦其他相關課外讀物,培養學生課外自學習慣和能力。
3.2轉變成績考核觀念
中國傳統成績考核一般遵循平時成績結合期末考試成績原理,其中,期末考試成績占比重因任課教師要求不同而有細微差別,但無一例外都是考試成績占大頭。教育目的不應是為提高學生考試能力,而應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高等教育更不能例外。考得好不代表學得好,因此,對《公共關系學》這種重實務操作課程宜轉變成績考核觀念,將原來的“重結果”轉變為“重過程”,將原來總成績的構成中各要素占比調整,設置平時成績占比多于期末考試成績占比。
以上兩點是相互促進的,如教師只要求學生課外自學,而沒有“監督機制”,可能有很多學生都無法做到,也就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重過程考核機制正好充當“監督機制”角色,學生為獲得好成績,不得不認真做好課下自主學習,久而久之,形成一種自主學習習慣,即使沒有監督,也能自覺學習。
四、結合實際需要,與時俱進
公共關系學是門隨時展而發展起來的學科,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教師在課程教學中運用身邊鮮活例子,既更新和充實自己的教學內容,又能以此鼓勵學生多與外面世界接觸。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學生在了解外界局勢變化同時,要積極尋找實踐機會,理論與實踐相互促進,為今后步入社會處理紛繁復雜公共關系積累經驗。
摘 要:《公共關系學》公選課旨在培養創新型人才和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然而在教學過程中并末達到開設公選課的標準,教學質量亟待提升。只有準確定位課程目標,因課制宜調整教學方法,打造特色教材并加強學生及教學管理,方能實現公選課的開課目的。
關鍵詞:公共關系學 公選課 教學質量
《公共關系學》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課程,以培養“懂管理、善策劃、會傳播”的公共關系學專業人才為目標。面向全校學生開設選修課,旨在拓寬學生知識面,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創新精神。
《公共關系學》具有其自身的課程特點,形象地說就是培養“坐下來能寫、站起來能講、跑出去能干”的復合型人才。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質量并末達到開設公選課的標準,教學質量亟待提升。
1 高校《公共關系學》公選課教學質量問題分析
1.1 教學對象方面
(1)重結果輕過程。學生認為考試采取寫論文、做設計、交調查報告等非閉卷方式進行考核,過關容易,因此,對于課程知識無心學習,只求最后通過考核拿到學分即可,學習態度不端,學習興趣不濃,甚至還出現選而不修的情況。
(2)重老師輕課程。選修課程有試聽過程,在試聽階段不是選擇優秀老師進行選課,不是以知識結構理性選擇,而是盲目追求“輕松通過、紀律松散”的授課老師進行選擇,以便有機會逃課,或是在課堂上學習外語,做其他作業等。
1.2 授課老師方面
(1)重知識輕技能。
公選課教學模式仍舊以傳統講授為主,主要進行理論灌輸,《公共關系學》重在公共關系的處理技巧,而枯燥的理論教學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感覺學而無用。
(2)重形式輕內容。
在大力提倡進行教學改革的同時,部分老師在有限的課時中大量使用游戲法、討論法等教學模式,因為多樣的形式耗時較多,看上去學生很輕松愉快地學習,實際真實掌握的知識極其有限。
(3)重課內輕課外。
課程多安排的晚上進行,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匯聚在大教室中上課,很難進行良好的教學組織與管理,因此老師以上完課為根本,只要站在講臺上講完課就算完成任務,至于與課程緊密相關的課外實習觀摩等活動一概不予以組織,而《公共關系學》需要課內學習課外實踐,比如社交禮儀、廣告宣傳等章節,既需要課堂模擬,也需要課下練習,否則只能出現知而不會、會而不用、用了卻出錯的結果。
(4)重傳授輕互動。
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面對人數在50~120人左右的大課堂,老師進行教學互動相對受到場地與人數的限制,因此,多以講授法的方式進行教學,師生互動性差,學生沒有聽課的主動性,因此,課堂最終成為一言堂,本來生動活潑的教學過程變成生硬的填鴨過程。
(5)重專業輕共性。
公選課的授課對象來自全校各院系,具有完全不同的知識能力背景。而課程內容必須能基本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和興趣,這對公選課的課程內容有很高的要求。有的老師照搬專業體系,將專業課簡化、縮化,不針對大課進行備課,學生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知識量供給不足。
1.3 授課教材方面
公選課缺乏適合的教材,由于課程目標不明確,加之課程內容涉及面廣,教學過程形式多樣,公選課教材建設相當薄弱。教材過于專業化,無法適應選修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習;有的公選課教師用自己制作的課件進行教學,而學生卻沒有相應的輔助教材或參考書;有的老師上課時所講內容與實際采用的教材不相符,教材與課程內容脫節,聽課學生無所適從;同一門選修課,由不同的教師開設,采用不同的教學大綱和教材,考核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學效果差異很大。
2 提高公選課教學質量的措施
2.1 準確定位課程目標
現代公共關系學課程的教學目標要以傳授公共關系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側重對大學生創新能力與合作意識的培養。課程建設要體現特色建設原則,即突出理論與實踐結合,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與實踐技能的養成。《公共關系學》公選課課程應與社會發展需求,與學生專業特點,與學生學習層次相契合,實現公選課的價值。在公選課中,除了培養學生素質和能力外,還需要按照課程的性質和特點,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和考核辦法,幫助學生學會發現與觀察“思考與辨析”批判與創新的思維方式,增強學生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力,提高大學生的創造能力。
2.2 因課制宜調整教學方法
《公共關系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理論與技能相結合的課程,除了采取傳授的“講授式”教學法外,還要有以學生探索為主的“發展式”教學法,有創設情境、激發情感的“啟發式”“愉悅式”等教學方法,要求教師能靈活運用圖片、表格和演示等多種方法和現代化聲、光、電教學手段。以課堂為平臺,讓學生掌握適應社會的能力,學會為人處事的基本道理,形成知識、能力、做人一體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多樣化,才能使學生得到多方面的錘煉,實現多元化發展。
2.3 科學創新打造特色教材
由于教材版本較多,教學中選取的教材并不符合本校專業特色,不能完全滿足不同專業不同學業背景學習需求,因此授課教師應就選擇什么樣的教材進行教學討論,或根據公選課的特點進行教材開發,對不合適章節進行重新撰寫,把握《公共關系學》公選課的特點,以創新的精神選編高質量的公選課教材或簡明講義,是通過校際間合作編寫的方式,打造具有專業特色的校本課程和教材,使公選課教材充分適應學生需求。
2.4 加強考核管理學生
課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選課觀,對于課程的性質特點及對個人素養提升的收益點,要在選課前提前告知學生,同時就進行公選課授課的老師進行簡介,讓學生對師資及教學風格等有所了解,這樣就能在試聽的同時有比較準確的選擇,以防出現選后不認真修、修后又想退的情況。因為公選課期末考評形式多樣,所以應對學習過程中的課外實習調研活動加強考評,以掌握實踐技能為考評主要目標。
《公共關系學》公選課的開設,既要體現學科的專業特色,還應當體現學生需求的個性化特點。因此,不但在教材的選用上要滿足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需要,同時教學內容上滿足選修的特色,對于知識的版塊還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習興趣。與此同時輔以有效的監督管理手,只有從學生、教師、教材、管理上同抓共管才能有有效地提高公選課的教學質量。
摘要:公共關系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案例教學法,既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本文從案例教學法的意義出發,對案例教學在公共關系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案例教學;公共關系學;實踐能力
公共關系學是一門交叉性和邊緣性的學科,涉及到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等諸多學科,具有極強的應用性與實踐性,因此采用案例教學法,既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不容樂觀的是目前在公共關系案例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本文對公共關系案例教學的意義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進行探討。
一、案例教學法在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公共關系學的理論性很強,教師如果僅以講授為主,學生只是掌握理論的基本內涵,而不能深入的理解。而案例教學法則可以將書本的理論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并利用理論分析說明復雜多變的社會現象,學生獲得的收獲會很大,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會相對深刻。例如,在講述公關調查時,為說明公關調研的重要性,我以案例“先回答這幾個問題,然后再開展你的公關工作”為例,使學生對公關調研的重要性形成了深刻印象;再如在講述服務型公共關系活動時,以小天鵝的“1、2、3、4、5”特色公關和海爾售后服務公關為例說明服務型公共關系的意義。
2.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因此要上好一堂課就必須使教與學緊密結合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只有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才能使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性,也只有這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才能更靈活、更牢固,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單憑教師講授,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學習的積極性。而案例教學法通過生動的案例,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例如在講述公共關系職能問題時,以蒙牛集團的“超級”公關之旅為例,結合多媒體教學給學生一個全新的感受,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要求學生對教師提供的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和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主導地位,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當前公共關系學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自身實踐教學能力不足。進行案例教學的首要條件是教師自身的實踐教學能力,然而目前高校的大部分教師缺乏實踐教學能力。尤其是自從高校擴招以來學生人數逐年遞增,一些高校也大規模招聘教師,這些教師大部分為應屆碩士和博士畢業生,理論根底扎實,但缺乏實踐經驗,這樣在案例教學中很難有效地指導學生,達到預期的效果。
2.教學中所選案例質量不高。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案例的選擇最為重要,所選取的案例的質量會直接影響著案例教學的效果。目前高校從事公共關系教學的專業教師大多數以前是從事理論教學和研究工作的,沒有在公關領域從業的經歷,缺乏公共關系的工作經驗。在案例選取的過程中,目前教師主要通過查找書籍、雜志、互聯網等方式加以獲取。而且案例一經確定多年不變,經常是一個案例不斷地重復,這樣就很難滿足學生的要求。
3.案例教學形式單一。目前大多數教師把案例作為常用的教學工具使用,但在講述不同案例時套用相同的模式,將案例教學等同于模式教學,教學過程程式化。教學過程不夠新穎,還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使教學效果降低。
4.案例教學基礎設施薄弱。案例教學的一些形式的運用需要一個良好的溝通氛圍,而必要的硬件基礎設施支持可以有效提升案例教學的效果。目前國內的很多學校對公共關系案例教學的投入還遠遠不夠,缺乏案例教學所需的專門的教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案例教學的質量。
三、提高公共關系學案例教學效果的建議
1.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對于高校是一項長期的重要的工作。高等學校應有計劃的開展此項工作,鼓勵教師到企業中去掛職鍛煉,對于參與的教師應在待遇上優厚、政策上放寬,對于表現優秀者,學校應給予獎勵。這樣既能夠服務地方經濟,又能鍛煉自身的實踐教學能力。
2.提高所選案例的質量。首先,應選擇那些經久不衰,公關史上有名的案例。這種案例既能體現公共關系理論價值,又有公共關系實踐意義的典型案例,如美國經典案例“鴿子事件”、世界經典案例“只有一位乘客的航班”等這些案例以公關理論為指導,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從正面提供了公共關系實踐的經驗,學生學習這些案例,既能夠掌握公共關系的理論知識,又能夠提高公共關系實踐能力;其次,要注意選取內容新穎、具有創新性的案例。如案例“法國碧綠液的眼淚”描述了法國碧綠液公司為了消費者的利益就地銷毀世界各地1.6億瓶礦泉水;愛德曼公司為寶潔公司推出碧浪洗衣粉策劃的“清洗全球最大的襯衣”的案例;華立集團以“關心下一代成長”為主題策劃了“太一”工程活動案例等。
3.案例教學形式的選擇。在案例教學中可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根據課堂人數的不同,每組控制在6~8人左右,在布置案例時可以讓各小組隨機抽選,提高公平性和趣味性。為保證案例分析的質量,案例應提前布置,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準備,包括案例的背景、發生發展的過程、理論知識結合點等方面進行思考和分析,根據討論題查閱相關資料,準備好課堂發言提綱。要求每組盡量安排所有成員都參與,讓每位學生都能夠有鍛煉的機會,可以把成員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進行案例講述,另一部分進行案例分析。案例講述環節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案例表演就是一種很好的形式。例如在講述公關人員素質問題時,以“你會做嗎”為例,學生自行設計了一個招聘現場讓學生分別扮演考官和應聘者,應聘者的各種表演,使現場氣氛非常熱烈。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創造一個輕松的討論環境,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對案例進行討論和探索,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另外每組完成案例表演之后,可安排另一組作點評,其他組也可以作補充。最后,教師必須對學生的整個案例分析作總結,指出案例分析過程中的優點和存在的不足。
4.加大對案例教學所需基礎設施的投入。營造良好的課堂溝通氛圍對于提高案例教學的效果非常重要,而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一個必要條件,因此高等學校應不斷加強教學基礎設施的投入,為公共關系案例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學??梢詫iT安排公共關系課程的大型活動室,活動室內應備有各種討論用桌椅,教師可以根據每次上課的需要擺放成不同形狀;還應購置與課程有關的設備如:話筒、攝像機、投影儀等,同時為保證案例教學的可持續性,學校要有計劃的添置和更新相應的教學設備,保持與其他院校同步或保持領先,這樣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確保良好的教學效果會大有益處。
[摘要]獨立學院是國家三本院校,在學生培養上更加強調素質和應用。如何實現獨立學院和國家統招學校在學生培養上的區別,相關專家做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改革。本文針對《旅游公共關系學》目前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課程設置、教學手段、考核等方面提出了相關的教學改革思路以及相應的方法措施,指出了此課程教學的新思路。
[關鍵詞]獨立院校 旅游公共關系學 課程改革
一、引言
隨著旅游業的日益繁榮以及帶來的競爭白熱化,旅游營銷和旅游公共關系也快速發展,各種旅游產品和旅游項目的公關策劃、旅游組織的形象宣傳、傳播以機危機處理的活動層出不窮,因此,對相應的專業人才和管理崗位人才的需求更大,要求也更高,這為以就業和創業為導向的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培養專業人才提供了契機,也對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培養和塑造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的老師講授學生聽的模式顯然完全不適應日益發展的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筆者擬從教授幾年的《旅游公共關系學》入手,從能夠適應社會和旅游企業需要的專門人才作為出發點,從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和創新精神為課程的主導和核心,從課程設置、教學手段、考核改革等方面談談對于此課程改革的思考和實踐,以能更好地滿足社會和市場對于旅游公關專門人才的要求以及探討獨立學院(三本院校)的教學改革之路。
二、教學體系和內容的改革
(一)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結合選用的《旅游公共關系理論與實務》教材,進行了重組和修訂,結構如下:首先用一章的篇幅介紹公共關系以及旅游業公共關系的相關理論,即公關概述。二至四章分別討論旅游公關三要素,分別是旅游組織的公關機構、公關對象和傳播溝通。五至七章主要講述四步工作法,即公關調查、策劃、實施與評估。第八章用一個專題介紹旅游公關專題活動的組織與技能,技能側重在公關談判的運用。最后一章是旅游公共關系危機管理,修訂后的課程體系清晰實用,更符合教學目標以及實際需要。
(二)課程內容
第一章具體內容有什么是公共關系;公關的發展歷程;公關與相關概念的辨析;公共關系的職能以及旅游業公共關系的相應特征和職能。二至四章的具體內容有旅游公共關系的組織機構安排、人員素質要求以及培養模式;旅游業公眾的特征與類型、旅游組織內外公共關系的協調的技巧;旅游公共關系傳播方式的選擇和應用,旅游公關廣告的設計以及旅游組織網絡公關的傳播手段。公關調查的內容主要有調查方案的編制、調查問卷的設計和實施;旅游公共關系策劃一是關于公關活動策劃方案的編制,另外一個主要內容是近幾年很受關注的旅游CIS與TDIS策劃;旅游公共關系實施與評估一方面強調掌握旅游公共關系實施方案的編制,另外是旅游公共關系評估報告的撰寫。 旅游公關專題活動的組織主要對于公關常用的幾種類型活動要能夠實際操作和參與,以及了解相應所需要的技能和技巧。任務組織都不能完全離開危機公關,旅游企業也不例外,第九章主要內容是危機公關的預警和處理,也包括處理過程中的溝通技巧。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本課程在教學方法最大的改革即是以學生為主體、引入任務驅動的課程教學方法。旅游公共關系的實踐性非常強,通過分組、布置任務,讓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味親歷或“虛擬地親歷”某種情境或事件,從而獲得認知和情感的經驗。為了達到能力訓練的目標, 我們在每一章教學中引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 例如,在旅游業公眾與公眾協調的教學單元,要求學生課前看電影《生命的火花》以團隊作業(5-6人一組)的形式完成三個具體任務:通過回答電影涉及的公眾有哪些?不同內外部公眾的想法和反應舉措是什么和小組對電影進行點評。以通過電影分析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旅游組織的內部和外部公眾含義和特征,以及更清查地了解主體的內外部公眾策略。再比如第四章公關傳播,結合教學任務,以情景引入的形式提出五個具體任務:一是為為某酒店制造一次新聞事件。二是為擴大某酒店的知名度,撰寫公關新聞稿。三是為H酒店編制一份對外宣傳冊,四是為H酒店設計一則公關廣告,五是如何運用網絡公關的手段塑造H酒店的形象。這些任務的完成需要學生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它體現了體驗式學習法的目標,具體來講,這種方法的基本步驟如下:
(一)領受任務
指導教師介紹任務的內容、要求,關鍵點及注意事項明確傳達給學生。小組提問,指導教師答疑,各小組正確理解任務,完成任務領受。這個階段主要讓學生領會項目任務的意圖,明確項目的要求,并體味如何更好地將一項指令明確化、簡單化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分析任務
接受任務的小組按指導教師的要求,分析任務的內容,閱讀知識鏈接,制定完成任務的工作程序及任務分配,補充查閱其他相關資料。這個階段完全由學生自己進行。學生這時要做的事情包括團隊成員的分工和組織、行動計劃和時間安排。而制定計劃的過程首先是團隊成員信息交流的過程,也就是通過任務模擬可以讓學生很好地學會如何清楚地提出自己的建設性意見,如何傾聽他人的觀點,最后如何達到共識。
(三) 實施任務
各小組具體完成情境中提出的問題,寫成發言稿,要求做成PPT,并做好預演,準備匯報。學生這時要做的事情包括團隊成員的分工和組織、行動計劃和時間安排。然后學生分工通過上網搜閱資料、“頭腦風暴”式的自由討論、綜合分析信息、分工合作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任務,期間老師負責回答學生的提問,進行啟發和指導。
(四)任務匯報
各小組根據任務的要求,在教室中匯報,其他小組可以提問和討論。指導教師及時控制匯報進程,最后進行點評與總結。展示時發言人最好將任務完成的過程、即計劃、實施、團隊成員的分工以及做事的理念和方法也進行闡述,如果可能,小組中成員輪流進行展示。
(五) 任務總結
各小組對本次匯報及時進行總結,形成文字材料,作為作業上交指導教師。在此階段,教師要根據自己在學生行動過程中的觀察對各團隊進行點評,用建設性語言和方式鼓勵他們處理好正負兩個方面的反饋。同時也可以請其他組參與點評。團隊與團隊之間的比賽通常使學生的活動得到更有效的激勵。這一階段是將實際的學習心得加以分析、鞏固并與實踐環節相聯系,也是衡量教師對該方法的使用效果和能力的階段,因此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為了配合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該課程教學中我們還靈活運用了多種恰當的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情境模擬、角色扮演等,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真實的工作情境。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這種教學方法不再是依賴教師在課堂上的灌輸,而是在確定了一個學習內容和解決具體任務之后,由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探討,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在實踐操作中獲得知識。而老師也不再是作為無所不能的角色,而是由教學過程中的主角變為配角,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供線索、思路和支持,因材施教地啟發學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這樣,課程的能力目標在一個個任務的完成中得到了貫徹和落實。
四、課程考核改革
本課程平時考核(占40%-50%),期末理論考試(占50%-60%),由任課老師自主把握。為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項目任務的自主學習和實操中,筆者在《旅游公共關系學》課程中打破單一的知識考核、筆試等傳統考核方式,期末試卷以開卷的形式,其中知識類試題占20%,分析型試題占40%,能力型試題占40%,來突出能力考核、專業技能考核等科學的新型考核方式。
期末考核采用開卷形式和新型考核方式相結合,既加強了檢驗課程任務驅動教學的實際效果,也加強了學生對上課的重視和主動。另外,平時考核除了常規的考勤和課堂表現,分組任務完成的情況也占很大比重,避免學生輕視任務完成。
五、課程教學改革小結
有人說,公共關系是少數聰明的才能做的工作,它對于傳播、溝通、等都有較高的要求,通過《旅游公共關系學》課程,根據旅游業公共關系專業人才的主要工作內容和對工作的要求,設計設計教學內容和順序、以項目為載體、以任務驅動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主完成任務,來提高學生職業能力。
在以后的課程中,我們擬對課程考核進一步進行修改,將實訓過程表現和考核實訓效果(成果)或測試實操能力來做出綜合性的評價,例如,和酒店結合策劃公關活動的實施,以考查學生在實施或設計中的表現。另外,在把握好項目任務教學法的特點和課程設計、實踐教學和考核中,應聘請該有行業企業的專家和崗位一線的能工巧匠參與,這樣才能使課程得到科學地設計、高效地實施,同時實施者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保證課程教學改革的成功。
(作者單位:武漢長江工商學院 管理學院 武漢)
摘 要: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其宗旨為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要求高職學生面向職業需求,實現無縫對接,高職生化實踐教學是高職教育必修的教學基礎內容之一,學校應面向職業需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更新并優化實踐教學內容,增強高職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公共關系;教學
目前在《公共關系學》這一科目的教學中存在很多的問題,不管是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問題,還是學生對其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對《公共關系學》的學習成果。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以及相關的資料對現階段我國高職學生《公共關系學》的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相關看法以及建議。
一、我國教學體系中的《公共關系學》
《公共關系學》是在80年代的時候才被引入到我國的,現階段其已經經過了引進、誤區兩個重要的階段了,并且已經進入了平穩發展的階段。很多政府以及企業等各界的人士都非常的重視這門學科,并且很多的組織已經將其納入到了人員聘用的條件中了。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全國的各個院校也適時的開設了《公共關系學》這樣的一門課程。這就對學校的相關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樣帶領學生學習好這門課程是非常艱巨的教學任務。我們對現階段這門學科教學中出現的相關問題進行以下分析,公共關系學科是組織為了能夠塑造起良好的組織形象,通過相關的傳播手段來對公眾產生影響的一門重要學科,并且這是一門非常具有實際操作意義的新興管理學科。這門學科所特有的性質以及特點就要求對其的教學,不能以傳統的“灌溉式”教學為主,而是應該用更加靈活的方式對其進行教學。在公共關系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是一種非常具有科學性、合理性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學生對于公共關系學的學習興趣,并能夠發揮出教師在教學中主導作用,以及學生在教學中為主體的雙重性作用。
二、存在的相關問題分析
因為我國公共關系教學的起步比較的晚,所以相關的教學經驗也是比較的少,少有的教學經驗也僅僅是停留在理論水平上,非常缺乏實踐經驗,另外也是受到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就使得我國的高職院校在公共關系的教學中存在以下的各種問題。
(一)教師的觀念比較落后。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思想比較的保守,對公共關系這一學科的認識不足,總是認為其不重要,所以在教學的時候不具備認真、負責的教學態度。
(二)教師在思想認識方面具有一定的障礙性。由于這門學科在我國起步比較晚,所以很多教師對其并沒有充分地認識。
(三)案例教材比較的缺乏。在教學中教師僅僅是局限于書本上的案例,沒有綜合性比較強的案例,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對知識點理解不透徹。另外,大多數案例都是國外的,我國的案例特別的缺乏,這也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低。在之前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們已經習慣了接受式的傳統學習方式,在學習上對于教師的依懶性非常的強。上課的時候學生僅僅是聽教師講課,然后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死記硬背,這樣的學習方式非常的死板,長期以往就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三、相關的措施研究
(一)注意正反案例的教學使用
通過對正反兩方面案例的使用才能使得學生更加全面的掌握所學的知識,例如在講到“危機關系”這一內容的時候,就可以舉出豐田與耐克這兩家公司來,兩者都是因為在廣告方面出現失誤,內容欠妥,傷害了中華民族的尊嚴,面對這樣的公關危機兩家公司具有一定的危機應對表現和措施,然后教師對兩者在處理問題上的表現進行分析,讓學生進行總結,加深學生的印象。
(二)將案例教學法與其他的教學方式并用
學生是學習中真正的主人,也是學習與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教師一定要打破傳統教學中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構建起新的教學模式,逐步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以及能力,教師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中的主人。提高公共關系教學的質量,這就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這種讓案例教學法與其它教學方式并用的教學形式,更能夠增加教學的生動性以及真實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師一定把握好自己的案例教學中的定位
在案例教學方法的使用中具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非常的強調學生的自主、自立意識。讓班級內的學生積極的展開討論,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及看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之間的討論,要保證學生們討論的問題是具有關鍵性的,不斷的向學生提出一定的質疑和挑戰,逐漸的推動學生分析出正確的問題處理決策。重要的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自己的位置,一方面,不能在一邊做旁觀者不參與學生之間的話題;另一方面也不能長篇大論的講,影響到學生的思路。
(四)加強教學活動中的實踐教學
公共關系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針對這樣的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增加實踐的教學環節,這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實踐是公共關系理論的一個重要的落腳點。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的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來,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條件對學生進行實踐性的教學,例如,在課堂上,當講到公共關系策劃的創意技巧這一內容的時候,可以讓同學當場用所學習的頭腦風暴法對整體的活動進行策劃,并盡量的策劃出一個整體的方案。這樣的過程能夠有效地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營造出非常好的課堂氛圍,與此同時不但能夠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結語
《公共關系學》目前在高職院校的教育體系中并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度,這就需要相關的管理層加大對這一科目重要性的教育力度。提升師生對于這一科目的重視度,并在教學中加大對這一科目的考察力度,只有這樣才能逐漸的提升學生在公共關系學方面的學習興趣,當然這也需要教師不斷的改進教學模式,不斷的進行創新。進而實現高職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促進高職院校的發展。
[作者簡介]陳瑛(1964.3-),女,浙江省臨海市人,本科,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公共關系案例教學。
【摘要】大學生是祖國建設的主力軍,當他們接受了高等教育后,應該具有很強的綜合能力,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很多方面都需要大學生們去提高和完善自己,《公共關系學》很好地提高了學生對于自己能力的認識,幫助大學生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使大學生能夠很自信地步入今后的工作崗位,受到了大學生的青睞,改變了學生的心理狀態,給學生提供了很多的機遇。
【關鍵詞】大學生 公共關系 就業能力 形象意識 創新
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作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們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端正自己認識世界和創造世界的態度,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社會,提高自身的素質?!豆碴P系學》從多方面系統地讓學生認識公共關系在現代管理中的性質、意義和作用;幫助學生學習公共關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與公眾溝通的過程、手段及方法。使學生認識到了要塑造自己的形象,要有服務公眾的意識,要有很強的溝通交流能力,要有創新審美的意識和立足長遠的意識,同時還要提高自己的公關能力,使自己能夠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作為一名專門教授《公共關系學》這門課程的大學教師,本人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啟發和引導學生對于公共關系知識的認識和學習,下面談一下本人對于《公關關系學》這門課程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的一些初淺認識,以期拋磚引玉。
一、《公共關系學》對大學生形象意識的培養
面對激烈的就業壓力,大學生首先要在形象上給用人單位耳目一新的感覺,使用人單位在看到畢業生的時候能夠眼前一亮。公關關系學教會了學生要注意個人的穿著打扮,塑造自身的完美形象。注重形象是公關的核心,所以,大學生在就業的時候,要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用微笑、尊重、真誠的態度去展現個人風采。學生個人衛生的整潔,著裝的規范和風格,發型的設計,表情和舉止都是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就業時需要關注的細節。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這些細小的方面都會決定著學生是否會成為用人單位的首選,而這些良好細節的養成全都需要平時的培養。通過《公共關系學》課程的學習,學生會改變自己對“形象”一詞的認識,用恰當的方式去展現自己的個人形象,盡量做到盡善盡美。
二、《公共關系學》豐富大學生的社交禮儀知識
在今后的職場生涯中,總有很多的禮貌和禮節性的知識是需要學生們掌握的,這既是一名大學生的的基本素養,也是一名大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公共關系學》為學生們介紹了見面禮儀、接待禮儀、乘車禮儀、拜訪禮儀、電話禮儀、名片禮儀等多方面的禮儀知識。開闊了學生視野的同時,也讓學生學會了正確的待人接物的知識。例如在接待客人的時候,學生需要知道如何請客人入坐、奉茶煙;面對客人,出于禮貌,學生需要放下手里正在做的事來陪同客人;在陪同客人的時候學生需要注意誰的客人由誰陪,其余的人問候后可回避……這些都是學生在今后職場工作中會經常遇到的情況。學生只有掌握了這些知識,才可以做到胸有成足,面對一些實際情況的時候也能夠沉著應對,運籌帷幄。
三、《公共關系學》促進大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
對于現代社會來說,社會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大學生今后步入社會也不是一個人在單打獨拼。合作和競爭仍是當今社會的主旋律。而《公共關系學》就其宗旨來說,就是實現組織和公眾的“雙贏”。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不僅要學會競爭,也要學會與他人合作,要具有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尤其是在組織內部,這種團隊意識是需要強化的,以促進組織內部的溝通和協調。任何組織內部和諧關系的營造,是需要每一名員工的真誠合作,并且互幫互助的。只有所有的員工都具有了主人翁意識后,組織才會得到較快的發展。在《公共關系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努力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認識和方向,讓學生們具有團隊協作的意識和能力,從而積極參與組織的工作,為組織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公共關系學》教會大學生危機處理的知識
在生活以及職場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危機事件,作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應該知道面對危機事件該如何處理,以期能夠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很好地處理和解決危機;把“危”轉變為組織發展的機遇,這便是《公共關系學》在危機處理中的最高境界。但是,危機事件往往是突然發生的,會嚴重損害組織形象,甚至造成人、財、物的重大損失。面對危機事件時,大學生首先要懂得積極預防,做到防患未然。如果危機事件已經發生,大學生要能夠正視危機、認真對待、及時處理、爭取主動。在危機事件處理過程中,公共關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大學生應該學會在危機階段,任何公關決策都應該是以向公眾負責的原則為基礎的,采取坦誠的態度來面對危機。公共關系教會了學生面對危機事件的正確方法,有利于學生們在面對危機的時候采取恰當的方式來解決危機。
五、《公共關系學》提高大學生創新策劃的能力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落后就會被淘汰。大學生也要與時俱進,用新的理念和觀點來武裝自己,完善自己,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公共關系學》中學生學習了企業公關策劃的模式,例如維系型公共關系,這樣的關系可以促進企業穩定發展,鞏固企業的形象。企業可以采取多種傳播活動,使公眾能夠保持對企業的記憶,給公眾提供一些優惠服務。還有就是針對組織發展的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公關發展目標。例如經典的“三菱娃娃”案例:1988年元旦,上海三菱電梯公司成立一周年,尋找1987年1月1日出生的上海市區嬰兒,稱為“三菱娃娃”。給他們拍照留念,舉辦“三菱娃娃”健、優、美評比活動,促進了公眾對它的記憶,吸引了公眾的眼球?!豆碴P系學》中還有建設型公共關系、進攻型公共關系、防御型公共關系、宣傳型公共關系……學生需要了解不同的公共關系策劃,并且結合時展的元素,不斷地進行創新,使自己成為一個受用人單位青睞的人才。
總之,《公共關系學》課程的開設,為當代大學生的個人素質的提高以及就業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讓學生具備了形象意識、組織意識、公眾意識等,使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懂得尊重、平等和真誠,讓學生具備了就業的基本技能和素質,從而讓學生可以順利地融入社會,走向成功的人生之路。
公共關系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課程,教學上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公關基本理論,更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而公共關系學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使得公共關系學教學方法需要改革與創新,將項目導向法引入到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中,對于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重要意義。
公共關系學是我校旅游管理專業開設的一門必修課,該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實用性,在教學上要求學生既要掌握公共關系的理論知識,又要具備相應的實際運用能力,以便于學生進入社會后,能夠及時幫助企業策劃公關活動,解決公關危機,創造公關奇跡,較快適應各種工作對公共關系知識的需求。
然而,在長期的公共關系學傳統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現狀,這既影響了公共關系教學質量的提高,又違背了課程本身強化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宗旨。針對公共關系學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嘗試將項目導向法引入到課程教學中,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在項目的驅動下自主學習,變“讓我學”為“我要學”,以項目為依托組織教學內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以多樣化的解決任務的策略展示學習成果,在實際的公共關系學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公共關系學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
(一)重教師主導地位,輕學生主體地位
傳統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往往過分重視教師的主導地位,而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及兩種教學角色之間的互動。因此,在大學公共關系學課程的教學中,應正確把握教學角色定位,教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要懂得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自主、自覺地學習。
(二)重課堂知識傳授,輕學生能力培養
傳統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屬于一種“填鴨式”的知識灌輸。教師過分的強調理論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忽視學生獲得認識的過程,學生只是被動接受,不會去主動探究,這種教學方法影響學生創造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形成,造成學生高分低能、交際障礙、實踐動手能力差等現象。
(三)重教學手段規范性,輕靈活性
傳統教學方法,過分追求教學手段的規范性,無論是單純的課堂教授、還是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都只是在技術和形式上提高對學生知識的傳授量,而忽視了學生情感、體驗、動腦、動手能力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方法禁錮了學生創造力和人格的發展。
二、基于項目導向的公共關系教學方法改革的實踐與創新
(一)項目導向法的內涵及特點
項目導向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項目,將項目作為需要解決的問題或完成的任務交給學生,學生緊緊圍繞這個共同的任務中心,在強烈的任務動機驅動下,進行主動的探索和互助協作的學習,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實踐過程中,學習和掌握該項目的知識技能,完成該項目的教學任務。
項目導向法很好的實現了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轉變,一方面,將以往坐在教室里循規蹈矩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變為在課堂上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生,真正實現了學生的主體角色。另一方面,對于教師而言,從全方位滿堂灌的主體角色變為主導角色,在項目的驅動下,只是對學生進行引導、咨詢與解惑,使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動手能力得到提高。項目導向法的主要特點在于始終圍繞項目進行,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項目導向法在公關關系學課程中的實施與創新
在公共關系學的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先對課程進行特定的分析,將課程內容進行合理分解,按照章節或知識點拆分成若干項目,以項目任務的模塊結構組織設計教學過程,以完成項目任務的方式驅動專業知識教學,在課堂中設置實際場景,使學生明確教材上的理論知識點是如何在實踐中發揮作用的。具體來說,以項目導向為基礎的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教師精心設計“項目”,下達“任務”
項目導向法的啟動是從“項目”的建立,“任務”的下達開始的,在教學中首先應該對項目進行精心的設計規劃,結合課程的教學目標與要求,明確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這一環節的設計至關重要,決定了教與學的方向,是學生理解公關基本理論、掌握公關技能的突破口。項目任務的提出要難度適中,過難會讓學生無所適從,產生畏難情緒,沒法完成項目任務;過于簡單將會讓學生覺得課堂了無生趣,太容易,沒意思,從而打消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設計項目時,可以結合教學目標,以情景案例的形式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公關環境,從情景案例中分解、歸納1~2個項目任務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也可以圍繞教學內容,創造性的設計任務,把學習內容轉化為可行的任務分配給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實施項目任務
實施項目任務是項目導向法在公共關系課程教學中的關鍵環節,是保證學生知行合一、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步驟。教師在組織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一是要使項目任務處于一種仿真的公關職業環境中,在開放性的學習環境中體現公關職業的特征,例如在講到“公共關系禮儀”這一章時,教師可以選擇在條件具備的實驗室下達任務,要求學生正確掌握基本的禮儀規范,并在實驗室仿真的情境中,設置不同場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去完成公關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禮儀規范,通過實踐教學發現,仿真的職業環境,能夠讓學生更快的融入角色,完成任務。二是必須以公關知識及實踐操作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公關知識,掌握公關基本技能,真正體現在實踐中學習的教學策略。三是鼓勵學生組建課程的專門團隊,通過小組的力量來完成項目任務,并引入評優激勵措施,不斷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協作互助的能力。在我的公共關系學課堂上,學生都有自己的團隊,當任務下達的時候,他們以最快的時間合作在一起,共同完成任務。四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討論、操作,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巧妙設計教學環節,項目進程注重循序漸進,善于安排各小組中素質較好的學生充當每一實踐環節的主角,以點帶面,高質高效地完成項目任務。
3.教師與學生共評,評價項目任務完成情況
項目任務評價是完成教學目標反饋的重要環節,與傳統的教學相比,傳播教學是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而項目導向法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對項目任務的評價,首先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項目任務的實施思路、實施技巧等進行自我歸納與總結,明晰完成項目任務的最佳方式與方法,找出實施運用中的不足,對已經掌握的知識查漏補缺,自我監測團隊個人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其次,各小組對項目任務實施情況進行互評,互相點評實施項目任務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最后由教師對各小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綜合上述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等三項結果來確定學生最終的學習評定結果。
三、項目導向法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要把好項目、任務的設計關
項目、任務的設計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關系到教學的成功與否。因此,項目、任務的設計要適宜、要明確可行,既要體現教學的基本知識點,又要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從學生所具備的專業基礎、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等方面綜合設計,科學合理的設計實施步驟,提高學生參與項目任務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練有所長,人人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個人能力都能得到鍛煉提高。
(二)教師要讓學生明晰項目任務,并將項目任務置于職業環境中
教師在運用項目導向教學時,要保證對項目的設計已經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下達的任務一定要表述清晰,讓學生明確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這三個問題,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做這個項目,項目的產生背景是什么,主要為了解決什么問題?項目主要要做些什么,包括了哪些問題,需要完成哪些問題?項目要怎么做,解決的方法大概有哪些?當學生搞清楚以上三個問題后,教師需要把項目任務置于公關的職業環境中,讓學生在仿真的項目環境中實踐,在完成項目任務的同時掌握公關人員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三)教師要鼓勵學生全員參與項目任務的實施
在公共關系的課堂教學中引入項目導向法,必須注意學生是否全員參與了項目任務的實施,因為在我的課堂教學中,發現部分基礎差的學生依賴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項目任務的實施過程中濫竽充數,覺得無事可做,因此,項目導向法要想真正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師需要想辦法鼓勵每個學生都參與到項目任務的實施中來,讓每個學生發揮自己的所長,讓每個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覺得有事可做,全員參與,共同應對教師下達的項目任務。
(作者單位:黃淮學院經濟管理系)
[摘 要]隨著當代社會的迅速發展,公共關系在當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公共關系教學也面臨更大挑戰。案例教學法因其具體形象性、與公關課程性質的高度契合性以及與授課對象現實需要的一致性,成為公共關系教學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實施的成敗首先在于案例的選取,所選案例應具備這樣三個基本特征:經典性、接近性和生動形象性;其次,還應注意案例的選擇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安排,教師角色應從知識的傳授者轉向知識的引導者;最后,還應注意對案例的綜合使用,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關鍵詞]公共關系學 案例教學法 案例選擇 案例的綜合使用
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電子媒介的快速發展,以及我國國家公關時代的到來,公共關系在當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豆碴P系學》作為一門32學時的全校公選課,如何在短暫的時間內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公關觀念,培養良好的公關能力,以便為將來發展提供助力,并最大限度地發揮公共關系對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的促進作用,成為公關教學面臨的一大任務。筆者認為,案例教學法是實現該目標的一個有益嘗試。
一、在《公共關系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一)案例教學法的優勢
案例教學法是以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為平臺,在教師指導下,運用多種方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進而做出研究和判斷的一種教學方法。它的源頭可追溯到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的“問答式”教學,現代意義上的案例教學則產生于20世紀20年代的哈佛大學商學院,后來推廣至其他國家大學的教學中。20世紀90年代以后,作為一種有效的現代教學方法傳入我國,不僅在中小學、高職教育中廣受歡迎,而且在高等教育領域,如法學、英語、地理、管理學、思想政治等課程中亦有廣泛運用。案例教學法的主要特點是以具體的案例來說明抽象的理論,使理論更加容易理解,在實施過程中還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打破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習過程從“老師”為主體轉變成“學生”為主體,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思維能力,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二)案例教學法與《公共關系學》課程性質的契合
《公共關系學》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的產生主要是源于公關實踐的需要,它的最終落腳點也是為了滿足公關實踐的現實需要,因此相對于單純的課堂理論教學,尤其是某些學科對于概念的死記硬背,它更強調對學生公關能力的培養,以及對公共關系實務技能的訓練。而案例教學法正是這樣一種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由于公關案例的基本素材來自于公關社會實踐活動,且案例本身具有反映事物本質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等特點,因此,公關案例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公關理論思想”。[1]它運用相關的理論對在公關實踐中發生過的一些事件進行分析,來總結成功的經驗以及失敗的教訓,避免了單純的理論學習容易流于大而空的弊端,使教學過程更加形象生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與課程性質的契合,是引入案例教學法的重要原因。
(三)引入案例教學法適應了授課對象的現實需要
在大學中,學生的年齡大多在18-22歲之間,生活環境比較單純,除了家庭就是學校,社會閱歷淺,很少有在公司工作或者實習的經驗,更缺乏企業管理或媒體傳播等經歷,書中知識無法與學生的社會和生活經驗對接,因此對于公共關系原理、職能、原則及實務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一定難度。使用案例教學法,將學生帶入案例所設置的情境中,有助于學生對相關理論的感性認知,利用學生對于社會工作的想象和向往,能夠進一步激發其學習的興趣。所以,學生的現實情況也呼喚著案例教學法的引進。
二、案例的選擇
對于案例教學法來說,案例的選擇非常重要。案例選得好,教學就已成功了一半,案例選擇失當,教學必定失敗。因此,案例的選擇是成功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先決條件。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認為好的案例應該具備以下特征:
(一)經典性
選取的案例應該能夠集中、深刻地反映出某一方面的公關原理、知識或者某種場景,帶有一定的共性或規律,唯有如此,才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使學生通過該案例能夠解決與此類似的多種公關事件。如案例“35次緊急電話”,雖然時間距今已有二三十年,但是它深刻地說明了知錯就改、與公眾真誠以待這一公關原則的重要性,所以是值得采用的經典案例。
(二)接近性
所選案例越貼近學生,與學生有某種程度的相關性,就越能引發學生對其進行探究的興趣。相關性包括四個方面:(1)首先是時間的接近性。剛剛發生的事情比過去的事情更能引起注意,學生也會更加在意其他同學和老師對該事件的評價與分析,同時,該事件留給學生的思考空間也更大。這就需要老師不斷更新案例,盡量選用最新的案例。(2)其次是心理上的接近性。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或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或其他某些心理特征的,只要是在情感上能夠引起共鳴的事件,更有親和力和吸引力,也會有更高的關注度。因此,在慶典活動的案例選擇中,可選擇本校百年校慶來講述,這對學生的吸引力要大大超過其他高校的校慶及其他組織的慶典活動。在講述組織形象管理時,可選擇中國移動通信“動感地帶”的CIS戰略,因為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都在使用“動感地帶”,在心理上有一種認同感。(3)地理上的接近性。越是身邊的案例,與個人關系越是密切,受關注度也就越高,即便沒有直接的利益關系,比起遠方的事件,也更能引起相應的關注。以礦大為例,因地處徐州,筆者在討論古代的公關行為是否屬于現代意義上的公共關系行為時,選擇了發生在古代徐州的“還軍霸上”這一案例,實踐證明,學生對該案例馬上產生了強烈的興趣。(4)專業上接近。作為一門公共課,所選案例若能與學生所學專業產生聯系,必定會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對其加以關注。因此,給礦業學院和安全學院學生授課時,可選擇煤礦方面的案例,例如講危機公關時可選用煤礦事故為例;若給體育學院授課,便可以以體育明星姚明的公關策略作為社會公眾人物公共關系案例;也可以以北京奧運會為例來講述國家公關,以阿迪達斯體育品牌的形象管理來分析組織形象管理,都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生動形象
案例教學法的優勢在于化抽象為具體,將原先一些枯燥無味的內容以生動的形式展示出來,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因此,在案例的選擇中,也應注意案例的可讀性和可理解性。否則,學生在課堂上倉促面對大段文字時,會因一時之間無法吃透案例原文而影響對案例的分析,從而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一方面教師對于案例的講解需通俗易懂,另一方面也完全可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來實現理論的形象化?,F在絕大多數高校已經配備了多媒體教室,教學中應善于利用多媒體來完成教學目標,而并非將其僅僅當做是黑板的替代品。例如在講“鐵人‘王進喜’照片泄密”這一案例時,可以先把王進喜泄密的照片放大到全屏給學生看,讓學生自己分析照片中的信息,然后再對照日本信息專家得出的信息。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深切認識到公共關系的信息管理功能,而學習過程也變得輕松愉快起來。
三、實施案例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一)案例的選擇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安排
不能為案例而案例。案例與理論的關系,應該是相互支持、相互提高的。如果把理論比作一棵大樹的樹干,那么案例就是樹干上的綠葉,它必須依附于樹干才能生存。大樹沒有樹葉也可以生存,但是樹葉離開樹干就面臨死亡的威脅。樹葉的興旺可以使整棵樹充滿活力與生機,但它卻取代不了樹干的地位,因此,案例的使用也必須是要為理論服務的,應按照教學目標及其理論體系有條不紊地展開。有了相應的理論為依托,豐富多彩的案例才能使課程變得生動有趣,否則,脫離了理論體系,單靠案例自身,是難以完成系統、完整的學習任務的。
(二)教師應從知識的傳授者轉向知識的引導者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是知識的解說者、傳授者,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從教法上看,案例教學更側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新理念“既強調教師的組織指導作用,也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覺性,實現了教與學的優化組合,確立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2]因此教師角色也發生相應的轉變,轉變為課堂的主持者、引導者:為課堂設置議題,通過案例提出問題,然后再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去尋找答案。在此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和引導他們去思考,去分析,去辯論,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假如教師包辦了學生的思考過程,直接給出答案,那也就起不到案例教學法應有的作用了。
(三)案例的綜合運用
公共關系有大量的案例可供使用,可以說,在每堂課中都能夠穿插相關案例,但是對案例如何使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的研究,現在還很缺少。誠如有學者所說:“然而面對如此眾多的教學案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選擇,選擇的案例又應該如何組合?換言之,教師選擇與組合教學案例的標準與依據是什么……事實上,上述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案例教學的科學性?!倍谖覀兊慕虒W實踐中,“往往將案例以單個的、分散的、無內在聯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3],這在某種程度上會使整個課程顯得雜亂,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系統掌握,因此加強對于案例的綜合運用就顯得非常必要。有這樣幾種模式:(1)同一案例支持多個內容,即從多個角度分析一個案例,使之在不同章節的知識點中多次出現。同一案例的重復出現有利于知識的融會貫通,打破案例的孤立性。例如講組織中的公關部的職能時,由于前一章的內容講到了公共關系的主要職能,此部分可用“先搞清這些問題”這一案例,來啟發學生:“假如你是這家賓館的公關部部長,你會做哪些工作?”以此來思考組織中的公關部的職能是什么。這一案例在“公共關系調查”內容中同樣可以使用,而本次可以讓學生思考公共關系調查對于組織的意義、作用和內容。案例的多次使用,使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同一事件,既使相關知識前后銜接,又節省熟悉案例的時間。(2)案例的分割使用。與前一種模式類似,它也是涉及案例的同一主體,但不同的是具體的公關事件并不相同,是同一公關主體在不同時期的公關活動。如果說第一種模式是對案例的橫向使用,那么這種模式側重的就是對于案例的縱向分割,有助于打破案例的分散性。例如在講公共關系的基本原則時,可以用“蒙牛對超級女聲的贊助”來證明“不斷創新”這一原則,在這一原則之外可繼續使用“蒙?!睆?003年開始的一系列公關活動,包括贊助航天員、北京奧運志愿者活動等,來印證“長期堅持”這另一公關原則。案例的這種配合使用方式可使學生感到公關案例事件的動態性和真實性,同時也可大大提高對于案例的使用效率。(3)案例的組合使用,即用兩個或兩個以上案例從不同角度說明同一理論。這些案例可以是由淺入深的層層遞進關系,可以是不同視角的并列關系,也可以是相反相成的對比關系,但無論是哪種關系,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內在邏輯貫穿其中,多角度全方位地說明相關原理,讓理論的闡釋過程變得豐滿立體。
以上是筆者的一些教學體驗。對于《公共關系學》這門課程來說,案例教學法確是有效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但是如何達到最佳地使用,還需要在教學中繼續總結經驗,不斷地提高。
摘 要: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了解的橋梁,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幫助我們成就事業、迎來朋友。人際交往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從屬于公共關系學范疇。我們只有努力做到注重工作、生活中的細節,才能在人際交往中做到游刃有余。因此,從公共關系學的角度,論述人際交往的的重要性,闡述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將給工作帶來更好的發展機會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人際交往;公共關系;職業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的不斷進步,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高新技術、高競爭的時代,人本管理思想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重視。知識經濟時代競爭的關鍵是人才,人才資源是知識經濟的第一資源,傳統的靠單個人的力量解決問題已經變得越來越弱,取而代之的更是團隊的力量,靠的是協作分工,靠的是不同專業技能的人有機的、系統的組合?,F代社會各個企業的發展無一不聚集了全人類的智慧和力量。生產需要溝通,家庭需要溝通,朋友需要溝通,營銷需要溝通,績效需要溝通,教育需要溝通……而這些人際關系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微妙關系的一種形象描述,更是一種思想、一種態度、一種技巧的體現。公共關系學,是社會組織為了生存發展,通過傳播溝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協調關系,優化社會心理環境,影響公眾的科學和藝術。從公共關系學的角度來看,人際關系能力的高低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未來事業發展的成功與否。
一、人際交往的重要性
人際交往是人類社會存在的重要方式,是人們相互認識、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重要途徑。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的深入發展,人們溝通和交往的領域不斷拓寬,其作用也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職場中最常見的人際交往常常發生在與上司、與同事、與下屬、與客戶、與家人、與朋友等人之間。其實,凡是人,只要在社會上生活,就離不開人際交往。
首先,當今社會,形形色色的什么人都有,在職場中尤為如此,人際關系的冷箭令人防不勝防,職場如戰場,大家拼命相互攻擊,推卸責任。但職場亦如舞臺,人人翩翩起舞,盡情揮灑才華,搞好與別人的關系勢必不可缺少,良好的人際關系至關重要。
其次,一個人能夠與他人準確、及時地溝通,才能建立起人際關系,而且是牢固的、長久的,進而才能夠使得自己在事業上左右逢源、如虎添翼,最終取得成功。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假如人際溝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樣的商品的話,我愿意付出比太陽底下任何東西都珍貴的價格購買這種能力。”由此可見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人與人的交往,其實就是一個反復溝通的過程,溝通好了,就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溝通不好,鬧點笑話倒沒什么,但因此得罪人、失去朋友,就后悔莫及了。
再次,在人際交往中,特別強調“增加共識”,實際上就是多進行有效的溝通。還有,人最怕的就是被冤枉。而冤枉是怎么產生的?就是因為溝通不暢或者溝通錯誤。如果一個團隊能夠溝通順暢,上下合力,所爆發出來的力量是上帝都害怕的。所以,沃爾瑪公司總裁沃爾頓說:“如果你必須將沃爾瑪管理體制濃縮成一種思想,那就是溝通。因為它是我們成功的真正關鍵之一?!?
在現代社會中,如果不善于人際交往,我們將失去許多機會,同時也將導致自己無法很好地與別人的協作。你我都不是生活在孤島上,只有與他人保持良好的協作,才能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源,才能獲得成功。要知道,現實中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擅長人際交往、珍視人際關系的人。 一個人能夠與他人建立起牢固而長久的人際關系,才能夠使得自己在事業上最終取得成功。
二、公共關系學中的人際交往策略
人際交往是人們為了實現特的目標,借助人際溝通渠道與公眾相互交流信息、態度、情感、價值觀和思想的過程。
(一)人際交往的理念和規律
1.人際交往的基本理念就是“和”
2.人際交往要遵循客觀規律
(1)吸引接近規律:發現了別人的優點,彼此吸引而相互接近。
(2)趨同離異規律:彼此存在共同的興趣、愛好而深化為友誼,否則就會背離。
(3)互需互酬規律:對彼此寄予某種希望和企圖,渴望獲得某種利益。
(4)交往深化規律:有禮儀交往發展至功利交往,再發展至感情交往,最后發展為思想交往。
(5)交付中和規律:既強調雙方主動參與,又強調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二)人際交往的原則
1.竭盡忠誠:以誠懇的言行贏得公眾的信任和友誼。
2.相互理解:尊重公眾的個性,而不是強求公眾與社會組織高度一致。
3.相互信任:及時把公眾的合理性意見、建議體現在社會組織的決策之中,及時讓公眾知曉社會組織的決策方針,提高經營透明度,實行民主經營和管理,尊重公眾的選擇權。
4.主動熱情:自信地表現自己,做人際交往活動的活躍分子;大方得體,既不能遇事自謙三分,也不要狂妄自大,應有理有節。
5.平等互利:互惠互利,找出雙方的利益共同點;互補互助,積極引導公眾認同社會組織的發展目標,同舟共濟;互尊互愛,在社會生活中采取與公眾相一致的態度行為。
三、如何進行人際交往
(一)人際交往技巧
1.成功亮相:儀容儀表得體大方,彼此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進一步交往的基本前提。
2.細心聆聽
(1)先傾聽而不要指導;
(2)先順應而不要阻止;
(3)先理解而不要去糾正。
3.相互交流
(1)收集交談的信息,確定中心,推敲交談的用語及順序。
(2)選擇合適面談的時間和地點。
(3)善于察言觀色、領略對方的信息,并及時做出反應。
4.積極反饋
(1)及時把握好反饋的時機。
(2)富有邏輯性。
(3)描述為主、評價為輔。
(4)避免不利于交談的指責性話語。
(5)適度,把握好尺寸。
5.有效說服
(1)運用動機激勵法。
(2)運用居家優勢法:邀請公眾到社會組織所在地進行勸服,提高公共關系人員的支配能力。
(3)運用情景參與法:引導公眾積極參與有關活動,在實踐情景中改變公眾的態度。
(4)運用個性吸引法:以公共關系人員個體的人格力量、智慧力量以及個性形象為主導前提。
(5)運用求同合作法:需求與公眾一致的共同語言和共同經驗,建立相互認同和互相尊重的氣氛,促使公眾接受自己的主張。
6.善待沖突
(1)明確共同面臨的問題,并達成協議共同尋找共贏的解決辦法,營造合作氛圍。
(2)客觀公正地分析雙方需求,把需求轉化為具體的期望目標。
(3)尋求解決沖突的多種方案,根據指標評價并確定一個能為雙方共同接受的方案。
7.善于妥協:但妥協要有原則、有條件,以考慮雙方進一步合作為大前提。
8.容忍拒絕
(1)合理思考,調整心態。
(2)保持自信,不可氣餒。
(3)冷靜分析公眾的要求和動機,必要時放棄自己的主張。
9.保持自信:自我意識;自我肯定;自我負責;自我理解;自我管理;自我期望;自我支持。
10.給予幫助
(1)提供能幫助公眾探討問題的范例。
(2)陳述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供對方考慮。
(3)扮演公眾角色,積極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法。
(4)提供建議要避免說教、評價和批評。
(5)要給公眾明確的幫助方式和需要的時間。
四、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對職業發展的重要性
人際關系是職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資源之一,對于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際交往對于事業取得成功至關重要。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與他人的相處關系的融洽程度。人類是一種群居動物,每個成功人士事業上的發展,都是得益于他所處的人群和所在的社會環境,即人際關系。只有在社會交往活動中能夠做到游刃有余、八面玲瓏,才有為事業的成功開拓道路的機會。這也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培養和提高自身人際交往的能力。在現代社會,很多商界成功人士深深意識到了人際交往對自己事業成功的重要性。美國鋼鐵大王及成功學大師卡耐基經過長期研究得出結論:“專業知識在一個人的成功中的作用占15%,而其余的85%則取決于人際交往能力?!彼哉f,無論你從事什么職業,學會處理人際關系,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你就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已經走了85%的路程了。
其次,人際關系是事業發展的情報站。在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擁有無限發達的信息資源,就擁有無限職業發展的可能性。而這些信息全部來自你的人際關系的積累,人際關系有多廣、人際交往能力有多強,決定了你事業發展的平臺有多大。
再次,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事業發展的助推器。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可以在事業上幫助自己、給自己支持的“貴人”,而這些“貴人”完全來源于自身平日人際關系的積累,也許在不經意間,你的貴人就出現了。在關鍵時刻他能夠給你支持和指導,能夠在危難時刻助你一臂之力。貴人相助確實是每個人成功道路上的寶貴資源,貴人可以一下子打開我們機遇的天窗,讓我們撥云見日、豁然開朗,直接奔向通往成功道路的快速通道;貴人可以大大縮短我們在成功之路上奮力奔跑的時間,提升我們成功的速度,縮短我們成功的時間,使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離成功更近一些,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高職教育地位已經越來越重要,高職教育也從當初簡單的技能培養,轉換成新時代高標準多方面人才的培養。在高職教學中,公共關系學科占有一定的地位,公共關系學科是一門多邊緣多元化科學。追溯我國的公共關系的歷史,是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腳步展開的,其中經歷了從沒有到有,從弱小到強大,從分散發展到漸進式規范,從單一的模仿到逐步開拓創新,從曲解誤導到理解寬容的艱辛歷程。我們的公共關系雖然年輕卻在發展過程中收獲頗多。社會的穩步發展、國家的開放包容、教育的普及惠民,這一切的形式都在時刻提示著我們,公共關系這門學科向高等院校開發邁進是具有發展的必然性,也是高等院校發展的必需,也是我們應該了解和學習的一門實用性學科。
公共關系的含義是:公共關系是社會組織為了塑造組織形象,通過傳播、溝通來影響公眾的科學和藝術。 他產生于20世紀初美國,因為美國當時已經具備了開放自主的商品經濟形式、比較規范正統的政治形式和相關技術理論條件的支持。在19世紀末,美國商品經濟的繁榮發展催生和促進了當時公共關系的起源與發展。這其中一種較主流的思想就是艾維.李的主要代表企業的發展利益,并且從中取得一定利益收入的公共關系職業。而愛德華.伯納斯則是另一位公共關系的導航者,他編寫了《輿論明鑒》一書,使“公共關系”真正成為了一門學科。不僅如此,他還建立了美國第一家公共關系公司,從事公共關系實踐工作,積累了豐厚的實際經驗,并在大學教育中推廣實施公共關系為正式課程,成為現代公共關系學科的奠基人。
我國的公共關系伴隨著改革開放經歷了將近三十年,總體上分為3個階段:(1)初步發展時期(20世紀80年代初~1986年):公共關系學科進入中國初期,都是模仿和拿來主義,這期間并沒有形成我國系統的公共關系思想理論體系和操作模范規范,而且模仿國外的公關理論和操作守則占領了國內的公共關系主流思想。(2)自由發展時期(1986年~1993年):這個時期的行業協會人才輩出,公共關系協會于1987年6月建立,此時出現了職業網絡化,與此同時,公共關系的各類出版物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這期間的公關學術成果推廣和發展比較迅猛,公關的一系列培訓活動活躍于各大公司和職場培訓會場,教育范圍及層次出現多元化,國內外公關市場開始進一步的溝通和交流,由此我國公關職業的市場化正走向國際公關市場。(3)成熟發展時期(1993年至今):公共關系事業經過近改革開放近三十年的沖擊,開始進入了穩步發展的時期,從伊始階段僅限于服務性行業,逐步進入到各形式各階段的商業企業和經濟實體企業,并已發展拓寬到各種社會組織和各形式的企業行業。這些組織,有的內部相繼成立了具有公共關系功能的機構和部門,有的在己有的機構中新添加了部分公共關系的功能,這些都說明了組織領導者越來越重視運用相關公共關系的手段,來塑造自身組織的良好形象的發展。
同時公共關系學科在高職教育中也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影響了部分專業的完整性,對我高職學生的教育存在著必要性。
首先,公共關系禮儀的學習和運用能夠大大提高高校人的形象。高職教育中,注重實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同時大勢所趨的是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注重學生個人素質的培養。學生是校園里最有生命力的群體,他們帶著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跨進了大學校門,而大學也因為有了學生的存在和交替,才得以維持大學的生命,活力和朝氣蓬勃。因此培養好每一個學生是大學必須擔當的責任,培養他們成為多種能力共存高標準動手能力的大學生是我們的準則。在大學里最普遍和日常必要的工作,便是教給學生各類理論、實踐知識,教會學生把所學的運用于復雜的社會實踐的能力。所以我們不僅僅要教會他們一些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如何在將來的工作中運用公共關系的相關理論來解決實際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和問題。當然除此之外大學的職責還包括了關注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發展,督促學生的思想進步提升,教育學生如何做一個堂堂正正有益于社會的人。
其次,公關意識的培養。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要培養良好的公關意識,要把全員公關的理念深入到日常工作中,這樣學生們就會有團結協作精神,有了主人翁的使命感。公共關系學科就非常有必要在課程體系中存在,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一些理論知識,同時要培養他們的公關服務意識,讓他們認識到公共關系實際上就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若要達到狀態較好的公共關系狀態,就必須依靠企業的員工也就是現在我們高職院校的學生們的共同努力,學子們有義務為學校的發展盡一份微薄的力量。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做到讓學生都能重視公共關系工作,意識到個人對于組織的影響,意識到將來工作中各種技能知識的重要性,告訴學生從自身一點一滴做起,維護學校的良好形象,就必須對學生進行公關意識的培養。正確的公關意識一旦形成,就會自然地表現在人們的行為中,也就是我們在前文提到的全員公關。
再有,公共關系學科有多方面的知識和延展,這些都有助于開發高職學生多方位的思考問題。其實公共關系在組織里的發展己經達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學生學會并善于運用公共關系的相關理論到將來的工作中去,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在企業組織中,公共關系可以提升和塑造企業的良好形象,通過開展公共關系活動,企業還可以持續不斷的向外界傳遞一些正面的訊息,傳播正能量。同時通過公共關系部門與媒體建立良好的媒介關系,企業的知名度、美譽度和信譽度可以提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也可以得到加強。綜上可知,對于加強學生的公共關系課程內容的培養,是非常有助于他們之后面對工作中的一些困難的解決。
以上就是我們所分析的高職教育中公共關系學科的重要性以及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我們應該有針對性的在今后的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到各方面的知識結構,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公關意識,團結協作,同時把這些遇到的一些問題向他們提出,集思廣益,發動學生運用頭腦風暴法,找到屬于他們自己的解決辦法,并在將來的職場中得以應對。這樣公共關系學科在高職教育中的作用和意義才可以凸顯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