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2 10:10:36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語文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初中語文構建有效教學的意義
(一)提高老師授課的效率
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在教授語文課程的時候,所做的往往是死板的講解每一個知識點,整個教學課堂完全是老師一個人在講話,老師占有完全的主動。一節課下來,老師非常的勞累,可是教學效果依然不理想。面對這樣的學習狀況,老師不得不思考自身教學手段的問題,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同時也為了減輕老師授課的負擔,我們需要構建有效的教學課堂,例如:借助情境激發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利用游戲娛樂課堂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提高學習的效果等等,只有這樣才會減輕老師的授課負擔,提高老師授課的效率。
(二)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
我們知道,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應該占有主動權,老師只是引路人的角色。可是在過去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一直扮演著被動者的角色,依靠死記硬背消化、理解老師講授的內容,這樣一來,學生們的學習負擔非常的大。在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需要為學生減負。為了減負,我們需要做的便是尋求新的教學手段,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只有這樣才會真正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
(三)實現語文教學的目標
語文學習的目標是為了陶冶學生們的情操,可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嚴重扼殺了學生們的天性,與教學目標南轅北轍,為了扭轉局面我們需要尋求新的授課方式,只有這樣才會回到語文學習的目標上來,真正的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們的情商。
二、初中語文構建有效教學的方式和舉措
為了扭轉傳統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尷尬局面,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們需要做的便是尋求構建有效教學課堂的新手段、新方法。
(一)進一步明確語文教學目標
從始至終,語文教學的目標一直都是為了培養學生們的情操,可是因為時代背景的原因,教學手段與我們的目標要求出現了偏差。為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們首先該做的便是進一步明確語文教學的目標,只有這樣才會更加明確地指導我們的語文教學工作,提高我們的語文教學效果。
(二)因材施教,提高效果
初中語文教學面對的是一群活潑好動的孩子,因此要想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就要順應學生們的天性,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對于學習材料的選擇首先要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如果語文學習材料難度過大會扼殺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難度過小又不利于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水平,因此,對于學習材料的選擇要慎重。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只有因材施教,才不會打消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才會更好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最終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
(三)借助多種手段豐富課堂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需要利用各種各樣的手段,例如設置情境、利用多媒體、創造小游戲、組織小活動等等,來進一步豐富學生們的學習課堂,在相對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們會更加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并且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會從多個方面培養學生們的情操,進而實現語文教學的目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豐富教學課堂的手段有很多,需要老師不斷的研究和探索,只有這樣才會提升學生們的素養,這才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標。
三、結語
教學方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有效的教學方式會讓老師的授課過程變得更加輕松,學生們的學習變得更加愉悅,可是受傳統教學手段的影響,老師在如今的教學過程中依然采取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手段,這種方式一方面深深地影響了語文教學的效果,另一方面長此以往還會嚴重扼殺學生們的天性,導致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培養。
作者:李雪梅 單位:河南省鹿邑縣遠志高中
一、通過多讀優秀作品來培養學生的優美語感
語感來源于平時的言語,那么要擁有什么樣的言語,才能創造出優美的語感呢?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優秀言語作品,在朗讀的過程中培養語感。目前,初中語文教材(人教版)中有很多優秀的言語作品,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把言語作品與語言作品之間的關系區分開來。如在學習《孔乙己》時,就要讓學生去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并從中了解如何賞析小說的方法,除此之外,還可以把對這篇課文的學習看做是解放思想、陶冶情操的范文;在學習《最后一課》時,就要使學生明白文中韓麥爾先生和小弗朗士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對本民族語言的熱愛之情,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愛國熱情。總之,這些內容的學習都要為培養學生的語感所服務。所以,在教學中,語文教師應盡最大努力去對待課文中的言語,不僅要選擇好言語的內容,還要重視言語的具體表達形式。因為對于優秀言語作品來說,其表達形式非常鮮明,并且極具個性化,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有所感悟,并能從中創造出優美的語感來,這也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點。
二、通過對作品的深入理解來提高學生的語言感受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語言感受力,培養學生的優美語感,就應讓學生對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優美的語感來。例如,在講解《鄉愁》這一課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明白這篇課文作者是按時間順序來進行寫作的,然后在文中又分別通過郵票、船票、墳墓、海峽來表達作者不同階段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到最后,作者通過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和思鄉之情升華到對炎黃子孫的思國之情去了。只有讓學生深入理解了全文的中心思想,并感受作者的那種思鄉之情后,才能體會到思鄉的那種“愁”滋味,這也是作品的思想內涵。加上課文中作者運用了質樸而典雅的語言,大量的數量詞和形容詞進行了巧妙運用,極具口語化,也很有感染力,讀起來瑯瑯上口,如“小小的郵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墳墓、淺淺的海峽”等。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去深入揣摩文中的言語,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去觸摸言語,達到與作品產生共鳴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感受語言的能力。
三、通過實踐機會,培養學生語感
感覺是通過實踐來檢驗的,同樣,語感的創造也是在反反復復的言語實踐中培養出來的。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語感,一定要給學生創造言語實踐的機會。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聽、說、讀、寫等活動,其中的“讀”最能幫助學生將感受到的言語轉化為語感。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正是這一道理。學生在朗讀時一定要讀得字字響亮,做到不少字、不多字、不倒字,盡可能多讀幾遍,并仔細聽自己所讀的聲音,只有這樣,才能將外在的言語轉化為內在的語感模式。例如《匆匆》這篇課文主要是講朱自清先生運用形象的表現手法對時間進行了描寫,想抒發自己想珍惜時間干一番事業的情懷。教師就可以多花一些時間,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去朗讀課文,去細細品味文中作者對時間匆匆具體描寫的優美句子,如“太陽它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本渲凶髡哌\用擬人修辭手法,把時間的流逝寫得十分形象生動,學生讀起來就有了感覺,久而久之,就能把這些優美的句子和詞語運用到平時的說話和寫作中去。最后,引導學生多利用空余時間,廣泛閱讀課外優秀作品,養成自然的讀書習慣,這對培養學生的語感也十分有利??傊?,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把培養學生的語感放在首位,這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尤為重要。在具體課堂教學中,要不斷地提高學生語感的品位和素質,使學生的人文素質也得到提高,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目的。
作者:尚靜 單位:貴州省織金縣第五中學
一、尊重學生的個性,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當學生善于表現的時候,教師一定要表揚和鼓勵學生,使學生盡情地發揮。一般來講,個性指的是一個人有傾向性的或者是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個性決定著一個人的內隱活動與外顯行為,因此,個性是一個人心理活動的動力來源。在學習的過程中,個性可以推動著學生向著某個學習目標前進,并可以讓學生的創新精神轉變為創新能力。創新精神主要有冒險精神,不怕挫折、敢于探究的精神,大膽否定、懷疑的精神等。由此可見,要想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比如,在語文教學課堂上,當學生回答教師的提問時,不管答案是怎樣的,教師都需要給予鼓勵與肯定。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性,有利于教師進行創新教育。創新的基本立足點是自由和獨立,創新教學的中心是讓學生成為教學課堂的主體,使學生能夠獨立自由地活動。在新課改之后,選進初中語文課本的都是一些表達作者內心世界與反映現實世界的課文,由于學生之間個體的差異,他們的看法存在差別,有些學生見多識廣,有些學生孤陋寡聞,有些學生能言善道,而有些學生不善于表達。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一定要了解學生之間個體的差異,對學生的人格給予尊重,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因材施教。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聽、說、讀、寫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要讓學生在聽講的過程中敢于發表不同的見解,在討論的過程中發表自己獨特的觀點,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文章進行發散、聯想與比較,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表述自己的觀點。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可以“獨唱”,一定要弘揚“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精神,教師需要充當配角,由學生來充當主角,留給學生更多探索和研究的時間、空間。學生的那些獨特的觀點、不同的見解,其實就是一種創新。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這種最原始的創新精神,對他們進行鼓勵與肯定,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指導學生質疑
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對一些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有一部分學生有一些十分獨特的看法。因此,教師可結合語文課本的內容,應用對課文當中的重點與難點知識進行質疑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探究重點與難點知識的能力。學生對課文進行質疑的過程中,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增加了學生的知識信息,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在質疑的過程中受益匪淺。比如,教師在教授《孔乙己》的時候,在課文當中提到:“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啊笨滓壹菏沁@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币约啊拔业浆F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笨梢宰寣W生針對這幾句發表自己的看法,進而讓所有的學生通過這幾句話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首先,學生質疑孔乙己站著喝酒,理解了孔乙己是一個讀書人,并且是一個窮酸的讀書人;其次,根據缺少孔乙己別人也便這么過,經過學生的理解,搞明白孔乙己是個小人物,并且是可有可無的;通過理解以上兩句,學生就明白了作者為什么會說“大約的確”,這是因為是沒有人會關注孔乙己這種小人物死活的,只能從孔乙己很長時間不來酒店來說明他的確死了。這樣,經過不斷質疑與釋疑,學生在理解課文重點與難點知識的過程中會變得比較容易。
三、借助多媒體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需要借助多媒體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一定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與此同時,增加了語文教學課堂的容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并可以使語文教學變得形象生動,化繁為簡,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比如,教師在講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時候,借助多媒體把電視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放映給學生看,讓學生更加形象生動地感受到鎮關西被打時的情景,尤其是鎮關西被打之后,鎮關西從味覺、視覺和聽覺上的感受,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四、開展課外實踐課
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然而,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就一定要開展課外實踐課,進而開拓學生學習語文的視野,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尤其是在教學的時候,使課內的語文學習和課外的社會實踐統一起來,以使學生感受到語文課堂教學所缺少的樂趣。為了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更好地培養學生讀、寫、聽、說的能力,可以開展課外實踐課。比如,資料查檢、廣告與新聞的改編、手抄報和校外采訪等。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課外實踐課當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來對待,就一定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優化教學評價模式
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在教學態度上,應當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但是在選擇教學方式上,需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標準的教學情境、教學方法與教學的目標,讓所有的學生都有壓力,并能夠使學生變壓力為動力,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習興趣。當今的教育模式中,教學評價的標準是學生升學率的高低,學校評價的依據也只是分數的高低。于是,教師還是以應試為目的來教育學生的,分數的高低成為評價學生優劣的標準,這同時加重了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負擔,這跟教育發展規律是相悖的。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評價過程中,需要盡可能地摒棄那些不合理的標準,注重觀察學生的實際情況,觀察誰的學習效率高,觀察誰的學習效果理想,觀察誰的綜合素質高,觀察誰的實踐能力強,觀察誰的思想覺悟高等,只有這樣,才可以優化整個過程教學。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初中語文教學任重而道遠,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模式,實現教學相長。
作者:楊培華
教學對象在發展,時代在發展,教學內容也應順應時代而發展,《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設計思路中表示“為了適應高中教育發展的趨勢,適應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和學生對語文教育的不同期待,高中語文課程必須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語文課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統一”的學科,其中“人文”在《辭?!分械慕忉尀椤叭祟惿鐣母鞣N文化現象”,這里的“人”和“文化”兩個重要元素以人類社會為背景、文化為主要載體;而“工具”主要反映在使用層面上。先說“人”,教學活動是學生、教師雙邊作用的過程。近些年被大家普遍認可的是“學生主體教師主導”論,認為教學過程應注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另外由此引出一個較新的師生“雙主體”論,認為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過程,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雙邊互相依存。上述兩種理論都強調了語文課堂教學中“人”的重要地位。
中學語文教學對象是不斷發展著的青少年,他們渴望追求新鮮事物,如果語文教學內容在經典中穿插一些新鮮的時代元素必然能夠激發他們的興趣;再者,語文教學的施教者是引導學生或與學生共同發展的教師,其思想與時代同步才能與學生順利溝通,對教學內容的重組自然要常換常新,一篇課文在十年前教學內容與十年后的教學內容完全一樣便是停滯不前,自然也不會受到學生的認同,教師也覺得重復無味。再說“文化”,由于它的概念比較復雜,我們就采用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的狹義文化經典學說,“文化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而文化現象指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某種外部狀態和聯系,它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某段時期的智力程度、生存方式、生活習慣,以及文化的發展方向。從通俗層面上來說文化現象從一定程度上合理地反映了時代精神。語文教學內容所要表現的文化自然是符合當下時代需求的文化,與時俱進才能有被接納的可能性與實際應用性。
說到應用性,便不得不說到時代對語文教學內容“工具性”的要求?!肮ぞ咝浴奔大w現了語文的使用價值,經典的教材內容經過語文教師合理地重構,與時代同步,把陌生的知識與熟悉的元素結合起來,轉變為學生的“熟人”,那么這些知識被使用的準確度和頻度也就增加,語文知識的使用價值也會升高。利用時代元素重構語文教學內容需要教師捕捉以下幾點要素:1.抓準時代流行元素使教學內容“潮流化”在這個被流行元素沖擊的時代,電視、網絡、雜志等傳媒工具為我們帶來了海量信息,一些受大眾欣賞的流行元素集通俗和經典于一身,教師適當使用這些流行元素重組教學內容,老課新上,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bbs、博客、短信、通俗音樂、選秀節目、影視節目、娛樂信息中的一些經典段落都可以拿來為語文教學所用。2.尋找青少年喜歡的時代符號為教學內容增加亮點青少年談論最多的武俠、言情、漫畫、hiphop文化、歐美音樂、網絡文學中不乏優秀的作品可供教學使用。2009年北京高考作文“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正是由張韶涵《隱形的翅膀》作為話題來考查學生寫作水平,金庸作品《天龍八部》入選高中語文讀本,雖然引起了一些爭議,但是并沒有影響到學生對它的喜愛以及語文教學效果。3.精選現實生活大眾信息使教學內容“生活化”隨處可見的廣告語、招牌還有熱議新聞都是容易被忽視的對象,但是它們中相當一部分是與語文教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曾有一則房地產廣告語“離繁華不遠,距自然很近”,拿它訓練學生品味詞句的內涵十分貼切。還有蝶戀花、花想容、相見歡等引用詞或詞牌名的商店名也隨處可見。4.慎用流行元素以免擾亂教學內容前段時間紅遍網絡的“杜甫很忙”、“包拯很忙”也是十分流行的元素,這些元素放在網絡上供大家娛樂方可,但安排在語文課上便要三思。有一位實習教師講《登高》這首詩時先讓學生看了幾幅“杜甫很忙”的圖片,想以此來導入新課,可是在圖片播放完之后,學生的情感已經不是這節課所需要的,于是教師用了將近十分鐘的時間把學生的思想拉回到課上。這樣不合理地使用流行元素非但沒有成功地表現教學內容,反而弄巧成拙。綜上,使用時代元素需要教育工作者平時多積累,合理地使用時代元素重建語文教學內容還需要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實踐和研究。
作者:杜輝
一、現代教育手段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1.改變了教育教學的理念、內容、方法與模式。語文知識的累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提升的主要途徑就是提升寫作與閱讀的能力,而計算機的應用則可以有效地達到以上目的。它主要是通過將知識存儲,并根據需求檢索并顯示,同時在獲取的信息量上,要遠遠大于語文課本知識,使語文教學實現大容量。同時可以將學生帶入語境中,訓練學生的思維,同時培養學生嚴謹、敏捷的思維習慣,促進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再加上目前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為了使知識結構不斷地創新和完善,使得現代科技成了我們的首選方法。它以運算快、信息量大等優勢來優化教學。同時,現代化教學使學生對現代化信息有一定的了解,使學習思路得到拓寬,眼界得以開闊,人生情趣得以激發,使學生更加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
2.縮短了現實與教學的差距。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借助現代教育手段來為學生創建真實或虛擬的情境,使之具備生動性、形象性與鮮明性,搭建現實與教學的橋梁,縮短兩者之間的差距,促進創新能力與認知能力的發展。在初中階段,學生對新的事物充滿好奇,通過多媒體手段,能夠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使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并引發他們對問題的思考與探究。同時在講授與課堂知識相關知識時候,可以通過網絡為學生提供相關的數據、文字、圖像、聲音以及動畫等,完成呆板文字和抽象圖像到具體的轉化,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3.實現師生的良好互動。為了培養和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就必須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使教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的展現,但是這是傳統教學模式中很難實現的,但是借助現代教育手段卻能夠很好地實現。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人機對話將信息及時的反饋,使學生學習的靈活性與主動性充分的發揮,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實現因地、因時和因材施教,對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并且還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4.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情境,提升課堂教學。情境再現有助于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同時還有助于學生思想與課本思想的更加接近,促進學生對課堂內容更深入的學習和領會,進而達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5.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現代教育手段,能夠使教學內容不斷地一新的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恰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同時不斷地以新的內容與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熱愛語文,并全身心的投入到語文的學習過程中。
6.有助于教學過程的不斷優化。借助現代教育手段進行施教,與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相比,省去了粉筆書寫的環節,這樣就使得課堂時間能夠被充分的利用,進而使得在工作時間內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
二、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不斷地引入現代化教育手段,是時代的發展需求。同時,它能夠有效地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文教學的質量。由此可見,現代教育手段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性與必要性。作為語文老師,必須科學、合理的使用現代化教育手段為語文教學服務,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為未來社會培養和輸送更多實用型人才。
作者:范雪玲單位:寶豐縣楊莊鎮第二初級中學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文學教育的實施途徑
無論我們怎樣理解文學教育,在初中語文的教學框架下永遠無法回避一個問題,就是在實際教學中如何通過具體的途徑去落實我們的理解。某種程度上講,這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再好的理論如果得不到實踐,難免會成為空中樓閣。但實際教育又萬萬不能淪落為上面所說的僵化式的教學,否則我們的討論與思考便沒有了必要。于是,一個考驗智慧的問題就出現了:如何將我們對文學教育形象的理解通過有效的途徑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呈現出來?筆者思之良久,淺述如下:
(一)初中階段的文學教育要走出傳統套路無論是教材上的文學作品,還是我們用以解讀的其他作品,要先走宏觀再走微觀的教學之路。也就是說,在學生接觸到一篇文學作品時,不要急于“引導”學生去閱讀,不要急于發掘作品“微言”中的“大義”,相反,應當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讓他們自己去感悟。筆者對學生的要求是,不怕悟錯,就怕不悟。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是一個將自己的理解與文學作品進行結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生成許多屬于自己的理解,這樣的理解是教師教學的依據。而這,不正是“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嗎?———請注意,這里我們不是刻意去“落實”這一理念,而是自然發生的!
(二)初中階段的文學教育要走進創新之路創新的根本在于在文學作品與學生之間搭建一座橋梁。當學生在自我閱讀中獲得感悟之后,就到了教師作用發揮的時候了。在這種情境下,教師攜帶著更為豐富的認識去引導學生,引導之路便是教師的創新途徑。我們可以來看一個例子,在《濟南的冬天》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在多次閱讀之后有了各自的感受。有學生說,“濟南的冬天真好!沒有凜冽的西北風?!庇袑W生說,“濟南的冬天,太陽是暖暖的,而我們這里冬天的太陽是冷冷的。”還有學生說,“濟南的冬天真‘溫情’,我們不如到濟南去過冬天?!碑斎灰灿袑W生問:“現在濟南的冬天還是這樣溫暖嗎?”無論是什么樣的感悟,都是學生的直覺認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引領的鑒賞之路或許應當是這樣的:問題的提出“作者愛的是什么?“”通過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我們看到他對生活有一種什么樣的感情?”“作者說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你所感知的冬天是什么樣的?”“今天的我們已經向自然索取了很多,應當返還自然些什么?”這種由作品內向作品外,由文學至社會的教學思路,或許能夠為學生開啟另一種視野,這樣的視野又或許可為文學教育提供另一種思路。
(三)初中階段的文學教育要走向多元之路筆者以為,文學教育切忌眾口一詞,否則將不成其為文學。事實上,現實中此理念并不缺乏注解,且不說經典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說我們今天的中考、高考作文命題,就已經演繹了無數個超越文學作品本身的故事。因此,對于任何一篇文學作品的教育,讓學生進行多元解讀是十分必要的。筆者特別強調,在文學作品解讀的過程中,只要主旨不嚴重偏離社會核心價值體系,其結論都是可以接受的。怕就怕學生的視角稍一偏離所謂的正確軌道,老師立馬就將其拉回來,那樣的教育不叫教育,只是一種強力的灌輸。事實上,人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很多認識往往都是在有了比較之后,才會被真正認同。既如此,文學教育中偶爾的差池又算得了什么呢?
二、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文學教育的階段性思考
由于文學教育是一個宏大的概念,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也提不出終極的目標,只能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一些淺顯的思考,筆者稱其為階段性思考。
現在的初中語文教學在經歷了十多年課程改革之后,雖然名義上進入了縱深階段,倒不如說是對傳統的一種回歸,甚至可以說已經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倒退。國家層面的課程改革阻力很大,基本已經停滯不前,而一線的語文教學更是走回了傳統的老路。在這種情況下,文學教育應當怎樣進行,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在筆者看來,或許有許多僅憑自身力量而無法改變的事實,但課堂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對于包括文學教育在內的許多改革,也不一定完全要等到外部環境完善了之后再進行。事實上,像于漪、李鎮西等著名語文教育家,他們并不是成長在非常好的外部教育環境中,但這并不妨礙他們付出自身的努力去取得惠及一方的教育成果。因此,改善初中階段的文學教育,應當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對于普通語文教師而言,多讀點文學作品,多接受點文學熏陶,多思考點文學脈絡,就可以在自己的文學教育課堂上游刃有余了。
作者:林紅燕單位:啟東市東安中學
1、初中語文教育人文關懷缺失的思考和建議
1.1要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性。教育部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是這樣定義語文的學科性質的:“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笨梢?,語文教育應該具有人文和工具雙重屬性,二者的地位應該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在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卻存在著偏重工具性、忽視人文性的狀況。針對這種狀況,初中老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把培養學生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合理布局資金投入,保證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即掌握語言知識,語言表達能力,又形成一定的人文素養。
1.2加強對老師的培訓,提高老師的人格魅力。老師是教育的實施者,老師的素質高低,不僅影響著教學質量,更影響著學生對課堂、對學習的興趣,所以,語文老師一定要經常參加各種培訓,平常多閱讀提升自己知識水平的書籍,不斷地充實自己,同時要引入先進的教學方法,如改變過去以老師為中心的授課方式,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上來,多給學生提問和發言的時間,特別是在講解課文時,不完全照搬課本,不完全依附于課本,要讓學生依據課本延伸出更多新的知識點,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多鼓勵學生課外閱讀,培養學生寫讀書筆記的習慣,讓學生在寫的同時進行思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老師還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人文性的氛圍,學生回答問題出現錯誤時,不一味指責批評學生,要有包容和寬容之心,分析出錯的原因,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敬愛,才有利于教學的有效實施。
1.3選擇合適的課堂教學方式。人文關懷就是要把對學生的培養、生命的尊重、教育的思考融入到教學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初中語文教育中的人文關懷雖然是老師對學生的關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關系,他們都是人類文化、教育行為的重要部分,都需要實現認識他人、被他人認識和自我認識的功能。所以,不管老師還是學生,都有很強的主體性,學生要看到自己的主體地位,不要覺得老師高高在上,要認清和老師的平等地位,老師是傳授知識的,學生是接受知識的,這兩種群體只是分工不同,地位是均等的,老師也要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學生,不要因為有些學生基礎差就不管不問,對于基礎差的學生,老師更要多幫助他們,課堂上有意地多提問他們,通過提問了解他們哪些知識沒有掌握,以便對癥下藥,有針對地輔導他們,一個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一定是對學生充滿愛心,不僅擁有對教育事業的愛,還要有對學生發自內心的愛,不僅承擔教書的責任,更大地責任還在于育人。
2、結束語
初中語文教育對學生的性格塑造和能力培養非常重要,初中語文教育不僅僅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初中老師也會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老師的素養和人格魅力顯得特別重要,初中老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開闊自己的眼界,以期正確地引導學生。
作者:謝秋靈單位:河南省新蔡縣今是中學
摘要:興趣是教學的最佳工具,在教學當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情景教學方法主要是模擬相應的情景進行教學,有一定的故事背景,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并不會感到枯燥乏味,整體而言情景教學方法的趣味性比較好。對此,為了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本文詳細分析情景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的應用。
關鍵詞:情景教學;初中語文;應用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將情景當作是課堂開展的基礎,把生活情景、故事情景融入到教學當中作為達成教學目的的手段。近些年,情景教學方法在初中課堂當中的應用較為廣泛,這不僅僅是因為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更是因為教學氛圍較為輕松,學生的積極性較高,教師應用時心情也較為愉悅。對此,研究情景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育中的應用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有顯著意義。
一、根據學生喜好,設計教學情境
在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當中,在應用情景教學方法之前,教師必須先依據相應的知識給課堂設定教學目標,通過當前課堂中的語文教學目標,按照學生具體掌握的知識、技能和學習方法等方面內容來思考情景的運用方法,情景的設計不能過于偏離課堂的教學重點,要讓情景的中心和教學的目的貼近。與此同時,在設計情景的過程中,應當盡量簡化情景,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情景所表達的環境、人物等背景,以免學生無法理解,導致教學質量反而下降。例如,在蘇教版初中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教學過程中,在講解閏土抓鳥的情節中,教師便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通過情景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加容易感受故事中“我”的情感體驗。如,借助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觀看抓鳥時用的道具,然后讓學生想象,以前小時候是否抓過小鳥,想象小鳥紛紛跑到竹篩下面吃秕谷的樣子,并想象抓到小鳥之后的情感感受。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會覺得整個語文課堂都變得非常有趣,學生的注意力也會非常集中,這樣的教學環境必然能夠有效地優化整體語文教學質量。
二、設計情境問題,創造問題學習氛圍
借助情景教學方法優化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最佳的方式便是設計情景問題。教師想要將情景融入到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語文問題進行一些改變,融入一些情境問題,讓問題本身變得更加有趣。初中語文教師在問題的基礎上融入問題情境,能夠使學生主動思考并樂在其中。初中語文教師設置問題時,應當將問題設置的比較靈活,多種多樣,不能將問題設置的過于死板,讓學生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情況下,主動地對問題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利用情景問題能夠突出教學當中的現實性,讓學生清楚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加強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在情境問題設置時,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情境,還要結合本堂課中所要講的重要內容,以此來建立合理的情境問題進行教學。比如,在進行蘇教版初中語文《我的母親》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情景,教師可以先提問,讓學生回憶自己眼中的母親是怎樣的,具備什么樣的品質,然后按照課程內容對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例如,文章中有一段話描述的是母親一邊哭泣一邊說打得好。教師便可以針對這一句話進行情景提問,你們是否有過被打的時候母親在哭的體驗,此時你們覺得母親心里面是怎樣的,她想要說什么,你們看見母親在哭時是怎樣的感受。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借助情景教學法提高學生對課堂的理解,從而優化整個教學質量。
三、借助情景教學法,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升整個課堂教學效果的最佳方式,所以強化課堂教學互動能夠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和距離,從而優化學生的學習情緒。在情景教學法中,如果教師只是單一的創造情景、分析情景、講解情景,學生并不容易融入進來,此時的情景教學法也并不能起到相應的教學效果。對此,教師便需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例如,在蘇教版初中語文《松鼠》這一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提問學生:你們認為的松鼠是什么樣子的,學生的回答必然是多樣化的,然后教師可以根據課堂的教學內容講解學生的回答。此時,如果學生對松鼠的理解和認識不足,教師便可以播放一些關于松鼠的視頻片段,然后根據課本教學重點,講解松鼠,例如松鼠的警覺性。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講解松鼠,以擬人手法、夸張手法等各種描述方法描述松鼠。借助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及時地對學生的錯誤認知進行及時糾正,還能夠進行互動性的溝通與交流,從而形成良好的師生、和諧關系。綜上所述,情景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情景教學模式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應用,在我的教學當中已經收到了初步的成效,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對整個課堂的優化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情景教學不僅僅能夠提升初中語文的整體教學水平,還能夠幫助學生更有思路地學習初中語文知識。借助情景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愛上語文課??偠灾?,初中語文課堂中應用情景教學方法是非常有益的,值得推廣。
作者:陳健 單位:江蘇省鹽城體育運動學校
【摘要】眾所周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語言更是豐富多彩,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更是尤為重要。初中語文課中,文中借助生動而細膩的語言、真摯而豐富的情感、深邃而博大的哲理浸潤著學生的心理。為此,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認識,促進優質教學課堂的合理構建。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積極性;體驗式;自主
新時期,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已經受到眾多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所謂的高效課堂,即是指教師通過最小化的前期投入來獲取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并且能夠在既定的教學時間內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的一種新時代課堂,而且其已逐漸成為當代初中教師完善教學方案的關鍵要素。為此作為新時期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經過多年的教學,以及參閱大量文獻,對于新時期初中語文優質教學課堂合理構建有著深刻的認識,在此表述,供同仁參考指正。
一、優質教學課堂構建的基本條件
不容否認,優質教學課堂構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學目標。當然,我們也在為之努力中。那么何為優質教學課堂,優質教學課堂構建的條件是什么呢?我認為,首先我們應該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為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保駕護航。興趣是學好任何一門課程的關鍵。當然初中語文學習更是如此。因而要想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就必須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只有和諧而又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確保課堂的高效性和和諧性,只有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下才能更好的溝通和交流。同時,注重創新意識意識的培養,充分認識到構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重要性。要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就必須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因而作為教師就必須充分認識到構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重要性。首先是始終堅持新課改理念和生本原則,著力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其次是著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再次是不斷總結和反思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經驗;最后是轉變角色,做好學生的引導者、領路人,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能從根本上確保所創建的初中語文課堂的高效性。
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習能力的提高,學習效果的加強主要依靠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核心環節。學習動機是能夠直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內在動力,它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更為集中,對課堂活動的參與更為積極。而對于初中語文教師而言,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效課堂中,包括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以及語法知識的學習,都需要充分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動機,否則,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此,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的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而現在很多中小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喪失了學習興趣,這種被動的學習對于他們來說根本沒有快樂可言,這種情況下,高效學習只能是奢望。為此,作為新時期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地營造和諧愉快學習氛圍,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僅如此,還應該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收獲成功的體驗。明確的學習目標,能激勵人為之奮斗,給人以戰勝困難的勇氣,使之堅持不懈,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三、體驗式教學的合理開展,促進優質教學課堂的合理構建
初中語文教學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老師在課堂上起到輔助的作用,老師和學生之間積極互動,從而營造了一種活躍的學習環境。課堂教學改變了傳統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學,老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挖掘學生個性化的情感體驗,在輕松而活躍的課堂上,學生可以用心去領會課文的內涵。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主動地去領會課文要表達的思想。同時,積極注重學生個性化的體驗。中國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各類文學作品都體現著作者的情感,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選擇那些具有時代意義的文章讓學生理解,讓學生在閱讀中產生共鳴,既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又要注重學習內容的多元化,這樣有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寬。老師所選擇的文章要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獲得情感的升華。體驗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優質教學課堂合理構建。
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指引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上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獨立思考,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課堂上,教師可提出討論的主題,組織學生分組進行交流討論。通過積極地討論,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從而促進有效教學合理開展。綜上所述,新時期,對于初中階段語文學科教育教學,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正確認識優質課堂所具備的條件;積極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驗式教學合理開展;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從而真正的促進初中語文優質教學課堂的合理構建。
作者:王巧玲 單位: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李口中學
一、信息技術的應用可能使學生們形成思維定勢
信息技術通過影音、圖像誠然可以提高同學們對課文的興趣,也會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但是影音作品往往帶著影音作者的主觀思維和想法。第一印象對人,尤其是初次接觸這些課文的學生們的影響是深刻的。比如《南京大屠殺》一文,因為課堂的時間有限,播放影視資料必然只能播放感情最激烈的一部分,放映圖片也是一樣,教師們大多會選擇最能夠反映日本侵略者兇殘、可恨之極的圖片,這樣一來學生們的思維往往會形成定式:凡是日本人就一定是可恨的。這樣的想法也會隨著他們進入社會,對日本人的普遍敵視會使他們形成狹隘的名族觀念,這對他們人格的塑造產生缺陷。信息技術作為冷冰冰的缺乏感情的物,不能與人產生感情上的交流,更不可能洞察學生們的內心,這樣不可能實現因材施教。這就違背了語文教學作為一種除了培養學生們的學習技能外還承擔者學生們三觀培養責任的初衷。因此,教師們應當在備課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們的適當引導來防止學生們產生片面的思維,比如展示一些日本老兵在戰后反省戰爭造下的罪孽以及對日本當局的指控的材料來使學生們不至于偏激。也要注意信息技術對學生們的知識傳輸過程中學生們的適應程度,如果學生們只是對這個和那個都了解了一些但是不全面的話就會造成事倍功半的局面。
二、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省下學生們自身體驗的過程
教師們在應用一些朗讀的音頻資料或者一些真實場景的圖片之后往往會省略讓學生們自己朗讀或者想象語言文字所描繪的場景的過程。這在表面上的確是省時省力的,但是不利于學生們想象能力的培養和對作品進行深入探究。朗讀的一大作用就是通過不斷的反復咀嚼作者的文字來不斷發現作者想要在語言文字中傳達出來的感情和內心的創作沖動,雖然音頻資料也許飽含感情,但是那種感情不是學生們的,學生們也不可能通過別人的朗讀得到自己對課文的獨特理解。單純通過圖片學生們的確能夠突破空間的桎梏領略到作品描繪的場景,但是卻失去了對想象能力鍛煉的機會。傳統的語文教學正是通過學生們對文字描寫的想象來激發學生們的想象能力,信息技術的應用雖然能夠更準確的讓學生們領略文章,但卻對能力的培養產生了傷害??上攵绻處焸円驗樾畔⒓夹g放棄了傳統語文教學的這些精華會對語文教學產生多大的傷害。
三、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備課流于形式
萬維網的一大特點就是資源豐富。在語文教學中引入了信息技術之后,一些教師就會產生惰性,在備課過程中準備了信息資料之后就完事了。這樣的確是節省了教師們的時間,但是假若上課過程中準備的課件突然出現問題呢?沒有充足準備的教師們只能草草的帶過課文,影響到學生們的學習。此外,一些教師往往太過注重于課件的外表,做的非常精美,這樣學生們的注意力就會分散到課件的外表上而不是課件的內容上,這對相對活潑的初中學生而言是一種不利的思維發散。原本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采用的信息技術卻反而降低了效率,而且降低了教學效果,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問題。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每位教師都應該掌握和研究的一種新的教學手段。但是它是并且僅僅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手段,不可能完全代替傳統語文教學的手段,更不可能代替教師。同時它的使用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學習能力,并且引導學生們形成正確的三觀而不是單純的為了省時省力來利用它,而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實際的應用中,我們必須做到合理使用而不是過分依賴,正確的體現信息技術這一手段對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和其應用的真正價值。
作者:呂薇 單位: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教師進修學校
我校是一所農村學校,近幾年來,由于國家對農村教育的大力支持,我校的教育基礎設施得到了改善,但是,教師在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上有些還跟不上教學改革的風潮,與城市初中語文教學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此外,如今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不斷增加,使得我校的留守兒童和農民工子女不斷地增加,而且占了很大的比例。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校素質教育改革的普及和推進受到了嚴重的制約,不符合當前的語文教育需求。下文將針對目前我校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性強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對從事相關工作的教育工作者能夠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農村初中語文教育現狀
1.教師對素質教育改革了解不夠全面
農村由于信息資源落后,發展也較為落后。教育也同樣如此,在我國素質教育改革開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相對于較為落后的農村來講,其普及面與實施力度還遠遠不夠。主要是因為教師對素質教育的認識不夠全面和深入,目前,很多初中語文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展開教學。新課改的新理念、新思維很難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去,從而使教學改革滯后。此外,由于農村發展得比較緩慢與落后,教育的資源也跟不上教學改革的要求,教學的信息更新也跟不上要求,甚至可能出現教材上出現的新知識是符合時展的知識,但是農村的學生與教師卻是從未接觸過的。這致使我國農村素質教學改革的步伐很難前進,并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2.學生存在的認知差異大
由于生活環境的差異,農村與城市孩子在教學上存在很大的認知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四點:(1)學生的生活圈子小。當城市里的孩子開始參加各種學習夏令營、冬令營時,農村的孩子還在幫助家里做農活;當城市里的孩子開始運用QQ、微博、微信等各種通訊軟件時,農村的孩子可能大部分連電腦都沒有用過。這樣的現實差距造成了學生的生活圈子小,使得他們在學習上與城市學生的認知差異較大。(2)缺少家庭教育。隨著市場經濟建設的逐步深入,農村勞動力大多都去了比較發達的沿海城市務工,使得大部分的學生成為“寄人籬下”的留守兒童。在原本生活圈子小、知識信息與社會層面不多的環境下,還缺少了父母教育。這就使得農村孩子的生活更加單調,教育資源更加匱乏。(3)閱歷少。由于家庭環境、地域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使農村學生的知識層面較小,視野不夠寬闊,閱歷少,與城里的學生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對基本的生活常識與社會知識不夠了解,不能夠為課堂上的語文教學奠定基礎。
3.師資力量不充足
雖然我國一直都在提倡支持西部農村教育,每一年都有大批的人才涌入農村,支持農村教育,這使得我國的農村教育中的師資問題得到了一定的緩和,但是依然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教學的師資問題。再加之很多支教教師進行支教的時間都比較短,支教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專業水平不足,等他們獲得一定的教學經驗之后,他們的支教時間也差不多夠了,這使得農村教學師資人才的流動量很大,不利于農村教育的穩步發展。且一些具有教學經驗的語文教師都開始往城市里發展,以求高職位、高薪水,這就更加速了農村語文教育的師資匱乏。
4.學生整體語文素養不高
所謂的語文素養,是指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語文能力,即閱讀鑒賞能力、寫作能力、交流與溝通能力、對問題的分析判斷能力等等。語文素養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提出來的,符合當前語文教學形勢的發展,符合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和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當前,農村初中語文教學除了面臨上述幾個問題之外,另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不高,這主要是由于農村小學語文教育沒有為其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滯后,教學知識往往局限于書本,拓展性不強。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有些學生就算語文成績很好,但是語文整體素養卻不高,不能夠利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去分析和解釋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這是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的。
二、對初中語文教育進行改革的策略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國農村語文教學的現狀是不夠完善的,面臨著很大的問題,因此,采取一些相關的改革措施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由以上的問題分析可知,現在農村語文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引導學生學會獨立自主地思考與學習,積極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與創新學習的能力,從而使農村教育跟上時代的發展,實現農村語文教學的現代化、科學化。
1.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但是新課改提出,教學改革要將教學的主體地位轉換成為學生,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地去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去解決,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解決的方式和解決的結果進行合理的教學評價,不斷地激勵學生,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語文學習當中可以感受到被重視的感覺,從而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而傳統的“滿堂灌”的教授方法顯然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
2.重視課外拓展,提高學生文學修養與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語言性的學科,相對于死板的理論知識來說,更多的是需要學生對這一門語言的感知力與感受力,即是我們常說的語感。語感的重要性使得培養學生的語感已經成為新課標中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外拓展,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激勵學生多閱讀欣賞課外書,增加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量,潛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感。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多積累語言知識,將生活與語文學習聯系在一起,在具體的生活環境中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寫作能力等,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3.加強教學評價,完善教學激勵機制
正確的教學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僅能夠及時地評判和發現教師教學行為當中的不足,從而促使教師改進、采取適當的補救措施,還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及時的評價,以便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修改自己的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教師的評價方式也多種多樣,教師要善于采用合適的教學評價方法來進行評價。比如,當學生在學習上有所進步時,教師要能夠及時發現,并給予恰當的鼓勵,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當學生犯錯誤時,教師不能夠只是對學生進行謾罵或批評,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犯錯誤背后的原因,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改正自身的錯誤。農村教育改革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點,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不僅僅培養了學生最基本的綜合素質,對于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實施愛國主義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因此,為實現農村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及教學模式,全面認識新課程的宗旨,從而提高教育改革的速度,使我國早日實現科教興國的戰略。
作者:陳維普 單位: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致和鎮初級中學
一、重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師評價的合理性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當針對不同的教學情況有選擇地進行,而不是任何情況下都盲目地運用此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當是師生之間通過互動來完成,不是單方面就可以完成的任務,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深入走進學生的內心,用心去體會學生在學習中的各種感受。教師與學生要共同探討學習內容,某個教學內容應該怎么樣去教學會收到最好的效果,教學的重點內容是什么,哪些環節由教師來講,哪些環節由學生來自主發揮和實踐,這些都要教師與學生進行探討。此外,教師合理地評價對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成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師的課堂評價應當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初中語文素養和綜合發展,課堂評價應該要抓緊學生的心理。成功的初中語文課堂評價是具體的,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當圍繞著學生而調整教學計劃。學生也是有思想、有個性的生命體,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當多用鼓勵性的語言來評價學生,這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另外,語文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積極性的評價,但不意味著一味地包容和贊揚,有效地課堂評價應當是發自于教師的心聲,這樣的評價才能有益于學生的更好發展。
二、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方面設計作業
作業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反饋,教師要以平等、尊重、信任和謙遜的態度,給學生留作業。所留作業能充分發揮學生才能,發揚學生個性,促進學生自發地學習,愉快地接受。這樣,學生才容易產生做作業的欲望。作業設計要注意保護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思維的火花通過作業進一步激活、擴展。作業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學習初中語文的目標之一是初中語文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包括積累、背誦、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語言交際的能力等,教學中可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作業,多角度轉變作業形式:如口頭作業、造句練習、寫作練習等,通過靈活多樣的作業,培養學生遷移能力,提高學生初中語文素養。
三、培養科研型和創新型的教師
計劃培養一批能教、能研、能寫、能創新的骨干教師。所謂“能教”,就是能夠教好書,成為教學能手;所謂“能研”,就是能夠開展課題研究,創造出優秀的科研成果,成為教研行家;所謂“能寫”,就是勤于寫作,能夠寫一手好文章,能夠及時將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撰寫出來,并且能夠撰寫有較高水平的教研論文、教育隨筆、教育敘事等;所為“能創新”,就是牢固樹立新教育理念,敢于改革創新,能夠改革創新,能夠打造高成效、高境界的新課堂,能夠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
作者:吳青青單位:江蘇省射陽縣初級中學
一、樹立教學新理念,構建新型的課堂教學
新課標改革的宗旨是為了促進素質教育的真正實施,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在教材的編寫中能夠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新課改下的教材與傳統的教材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為了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初中語文教師應當仔細地分析新課改的要求,不斷地解放傳統的思想,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此外,語文教師要牢牢地掌握住新課改的全局,相應地調整自己的思維習慣、教學方式以及行為策略等,構建新型的教學課堂。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處于新時代下的初中學生受到經濟多元化和文化相碰撞的影響,學生的思想、認識、興趣、愛好、言談、舉止都滲透著時代的氣息。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放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素質。然而目前的語文教學存在各種問題,素質教育一直未能真正實施的原因就是課堂教學沒有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上來,師生之間缺乏足夠的溝通和交流。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需要教師徹底地改變原有的思維習慣,
二、重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師評價的合理性
新課改要求樹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以及綜合性。然而,目前的語文教學,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顯得過于形式化,很多語文教師難以掌握合作學習的精髓,不敢對語文基礎知識點撥的太多,又不能深入地體會課文的語言特點,合作學習也處理得扭扭捏捏,最終導致學習效果下降,語文教學質量嚴重降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當針對不同的教學情況有選擇地進行,而不是任何情況下都盲目地運用此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當是師生之間通過互動來完成,不是單方面就可以完成的任務,因此,語文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深入走進學生的內心,用心去體會學生在學習中的各種感受。教師與學生要共同探討學習內容,某個教學內容應該怎么樣去教學會收到最好的效果,教學的重點內容是什么,哪些環節由教師來講,哪些環節由學生來自主發揮和實踐,這些都要教師與學生進行探討。此外,教師合理地評價對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成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師的課堂評價應當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發展,課堂評價應該要抓緊學生的心理。成功的語文課堂評價是具體的,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當圍繞著學生而調整教學計劃。學生也是有思想、有個性的生命體,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當多用鼓勵性的語言來評價學生,這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另外,語文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積極性的評價,但不意味著一味地包容和贊揚,有效地課堂評價應當是發自于教師的心聲,這樣的評價才能有益于學生的更好發展。
三、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方面設計作業
作業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反饋,教師要以平等、尊重、信任和謙遜的態度,給學生留作業。所留作業能充分發揮學生才能,發揚學生個性,促進學生自發地學習,愉快地接受。這樣,學生才容易產生做作業的欲望。作業設計要注意保護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思維的火花通過作業進一步激活、擴展。作業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學習語文的目標之一是語文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包括積累、背誦、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語言交際的能力等,教學中可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作業,多角度轉變作業形式:如口頭作業、造句練習、寫作練習等,通過靈活多樣的作業,培養學生遷移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四、培養科研型和創新型的教師
計劃培養一批能教、能研、能寫、能創新的骨干教師。所謂“能教”,就是能夠教好書,成為教學能手;所謂“能研”,就是能夠開展課題研究,創造出優秀的科研成果,成為教研行家;所謂“能寫”,就是勤于寫作,能夠寫一手好文章,能夠及時將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撰寫出來,并且能夠撰寫有較高水平的教研論文、教育隨筆、教育敘事等;所為“能創新”,就是牢固樹立新教育理念,敢于改革創新,能夠改革創新,能夠打造高成效、高境界的新課堂,能夠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
作者:吳青青單位:江蘇省射陽縣初級中學
形象思維是語文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語言表達的基礎了。而目前的語文教學忽視了形象思維與語言關系的特點,忽視了形象思維的培養與訓練,其結果必然影響對文章內容的領會和對文章語言及文章結構的理解,影響教學過程中聽、說、讀、寫的訓練,最終影響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筆者在多年的語文教學生涯中深深地體會到:形象思維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之一,有了豐富的形象思維就能在腦海里再現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就能在記憶的表象基礎上創造出種種新形象,就能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些嘗試:
一、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具,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沒有以多樣性、豐富性為前提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就不可能培養起來。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就有利于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協同運作,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刹捎靡韵路椒ǎ?
1.運用掛圖和插圖。掛圖和插圖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很多教學內容可通過圖畫一目了然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如講《中國石拱橋》一課,學生沒見過趙州橋、盧溝橋,不知大拱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的空間位置究竟是怎樣的,更難以想象那些各具形態的石刻獅子。這時可出示掛圖,化語言文字為具體可感的形象,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2.配樂朗誦。如學習《海燕》一課,可先讓學生聽配樂朗誦,邊聽邊感受文章語言的氣勢,想象在烏云與大海間海燕高傲飛翔的姿態,領略海燕那種“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的英勇氣概。在學生閉眼傾聽配樂朗誦時,腦海中一定會出現很多生動的畫面,這就實現了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目的。
3.利用課件。如:在學習詩歌《黃河頌》時,學生因為都沒有親眼看見過黃河,所以通過語言文字很難想象黃河那氣勢磅礴、勇不可擋的氣勢和力量。這時可借助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圖片,并播放歌曲《黃河頌》,這樣視聽結合,在學生腦海中便展開了一幅宏大的波瀾壯闊的雄偉圖畫。此時,詩人那種把黃河視為母親的情感學生也很容易理解了。收到這樣的教學效果都是因為利用了電化教學手段,因此,適時、適度地利用電教手段,會啟發學生的想象,對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對提高教學效率是很有利的。
二、注重發散性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
發散思維從本質上講是創造性思維,它具有多元性、變通性、獨特性等特點。
例如,教學《傷仲永》一課時可設計這樣的問題:
1.你認為造成仲永“泯然眾人”的結局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你是仲永的老師,你想對仲永、方父、鄉鄰分別說些什么?
3.你是否像仲永一樣天資聰慧?我們該怎樣對待后天的學習呢?
這樣的發散性問題不僅使學生體會到造成仲永悲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讓學生認識到后天學習的重要性,也培養了學生多角度思維的能力。
這類發散性問題,教師所期望的目標應是學生產生盡可能多、盡可能新、盡可能是獨創和盡可能是沒有遺漏的設想。學生的回答可能會超出教師的預設,雖然這些思維結果未必盡善盡美,卻能顯示出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三、注重讀寫結合的訓練,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故事性強的作品,給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間,讓學生練習續寫課文,是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好辦法。如學習《那樹》后可寫《當最后一棵樹倒下時》,學《孔乙己》后可寫《孔乙己臨終的獨白》。當然,寫這一類文章,必須幫助學生吃透課文,同時,在訓練的最初階段還需要教師適當點撥。實踐證明,學生的潛能是巨大的,想像力是豐富的。學生們在作文中變換人稱、虛擬人物,有的虛擬說書人作為故事敘述人,有的以原文中的兩個人物交替作為敘述人,筆法靈活,跌宕有致,內容充實,人物的個性也在細節描繪中突顯出來。所以,我們認為結合課文的命題作文是鍛煉學生創造想像的良好途徑。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創造想像的產生有賴于原型啟發、積極思維、靈感諸條件,而產生作文命題的原課文就成了學生把舊表象轉化為新形象的有啟發作用的原型。要發展學生的創造想象,就要鼓勵學生“求異”、“創新”、“出格”。
四、以文本為藍本,進行變式訓練,悟出文章內涵
文本的魅力是潛在的,需要教師充分挖掘。如何讓課本中的藝術形象真實地出現在學生的腦海中?教學環節的設計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嘗試將課本改成劇本,把課堂變成劇場。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課就可以編成課本劇,讓學生自己根據對人物形象的理解自由演繹。驕橫兇暴、色厲內荏的秦王,正義凜然、據理力爭的唐雎,被學生精彩地呈現在課堂上。課本劇深受學生歡迎,舞臺背景、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和道具這些戲劇性因素的存在給學生演繹課文、展現才華、體會文本形象拓展了更大的空間。通過變式訓練使學生不僅能更快更深入地領會文本的內涵,而且能促進他們形象思維的進一步發展。在全新的歷史時期,語文教學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創出語文教學改革的新路子,這是時代賦予我們每個語文教師光榮而又神圣的使命。語文是語言和文學的藝術,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應該努力做到課堂生動、教法靈活、知識豐富,要給學生的思想留下一個自由馳騁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漢語言文字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新形勢下的語文教師,我們要抓住語文學科的特點,根據課文的課時安排,對教學步驟和訓練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做到寓德于教。
一、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
1.通過感悟語言、積累詞句進行德育
語文教學要始終遵循“文道統一”的原則,將語言文字的訓練、句段篇章的學習與思想品德教育統一于教學過程之中。因為語言文字是表達思想的工具,文章則是作者思想的載體,我們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一定要選準角度,認真鉆研課文,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尋找與語言文字的最佳聯結點,對揭示文章思想內容的重點詞語、某些限制性成分或是一些警策性的句子進行點撥推敲,因文悟道。在教學《我的信念》這篇自讀課文時,我就采取聽讀、朗讀、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反復斟酌課文詞句,感受居里夫人的偉大,從而培養他們追求知識、追求真理的精神。我們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通過老師講解、學生討論等形式,讓學生自發地去讀、去想、去說、去寫,從而加深學生對我國悠久文明的認識和了解,激發他們彈奏出一曲曲熱愛祖國的頌歌。
2.運用課文中的藝術形象和思想感情進行德育
“文學的本質是始于感情終于感情的”,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優秀的課文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提供了思想品質教育的優秀的素材。例如:課文《七根火柴》,再現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宏偉畫卷以及紅軍戰士不怕遠征難爬雪山、過草地的英雄氣概,使學生的內心感到震撼,心靈受到洗禮;課文《談骨氣》,多方面、多角度地指出了一個人應具有的品質,闡述了生命的意義和做人的真諦,深度刻畫了人物的性格,讓學生領悟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課文《我的叔叔于勒》,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和是非顛倒、黑白混淆的現實……這些課文充滿了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激情。在教學中,我們應充分運用聽、說、讀、寫等方式,以發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的優勢,在學生的心里樹起一座座豐碑,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社會道德觀,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優秀接班人。
另外,數千年來,無數的愛國英雄在中華民族大地上孕育而生,如代父從軍“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木蘭“,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辛棄疾“,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的陸游,“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們應該通過課堂語文教學在心理上、思想上使學生產生共鳴,通過對英雄人物的敬慕和仰慕,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操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二、在課外進行德育滲透
除了課堂教學這一主要的寓德育于語文教學的渠道外,課外,我們還可以將專題講座、作文比賽、演講比賽、社會調查等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把德育滲透于各種健康有益的活動中,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例如,語文教師在課前或課后,可以向學生推薦優秀的書籍目錄,要求學生必須多看、多讀課外書,然后寫讀后感,通過閱讀優秀書籍使學生接受健康的教育;同時還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百部影片”“綜藝大觀”“神州風采”等電影、電視節目,讓學生看新聞,談體會,不僅能使學生了解全球的地理風貌和歷史文化,關心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的發展,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還能讓學生接受愛祖國、愛人民的教育。另外,語文老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在社會實踐中開展德育,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今天,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伴隨中國與世界的逐步接軌,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思考。語文教材作為思想啟蒙的載體,又一次分擔了思考的任務。目前,我們推廣的語文教材和大綱,加強了人文性,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同時,也更加注重學生的人格、品德、個性以及創造性的培養。這讓人感到:語文,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憑借,它,也是觀照社會、觀照時代、觀照人生、觀照自我的窗口。在這種情形下,語文教育和德育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課題,這對身為“人民教師”的我們,無疑是一個大的挑戰,一系列嶄新的、建設性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將成為眾多探索者追求的目標。
總之,新課程標準下,發揮語文教學中的德育功能對我們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認識自己“靈魂工程師”的身份和使命,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加強業務進修,加強對學生思想動態的了解,則是我們共同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