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8 10:00:03
序論:在您撰寫中醫專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高職高專中醫專業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習目標的確定,職業素質的提高,自我約束能力的培養,以及對應聘技巧的掌握和就業觀念的改變都是班主任著重指導的內容,并且班主任在其中有著重要影響,對此初探其工作重點。
【關鍵詞】高職高專;班主任;工作重點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學生管理是各項工作的先導,只有班主任的思想工作做好了,其他工作才能順利開展,本人已擔任三屆高職高專中醫專業的班主任,對此我認為高職高專中醫專業班主任工作重點有以下幾方面。
1.入學就確定學習目標,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
針對中醫專業現在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專業又比較抽象、難懂的情況下,讓學生一入學就應該知道所學專業學習方法及就業情況,首先應用短時間、針對性不強、覆蓋面廣,給予學生對專業比較淺的認識,然后再及時利用每次班會等各種機會加強對學生的專業教育,讓學生認真學習本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從而使專業方向明確,了解各門課程在專業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明確本專業所需要的各項技能。并且本人通過QQ空間、博客向同學們介紹所學專業的發展動態、前景,并介紹目前醫院及相關醫療單位現狀等,從而讓學生在第一時間就明確自己所學專業目標,從而指導他們制定高職高專三年的學習計劃和素質拓展計劃,指導學生逐漸完成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2.通過加強紀律觀念教育,從而提高自我約束能力
遵紀守法是對一名合格大專學生一項基本要求,在各項活動中都要要求學生遵守紀律,學會從外在的控制走向自我批評控制,用主動的、積極的態度逐漸從他律走向自律,如上課不溜號、不無故曠課、不遲到等應是一個學生具有的基本自我約束能力。通過參加各種活動讓學生感知什么是規范行為,學會自覺約束自己、正確評價自己、不斷調整自己,培養自己的意志,加強個人的自我駕馭能力。
2.1 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強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培養
職業素質教材這樣定義職業素質,它是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表現,其主要表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及職業情況等方面,影響和制約職業素質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實踐經驗、社會環境、工作經歷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況(如身體狀況等)。對于素質的提高,其中就包括教化,它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通過教育和社會環境影響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職業素質的高低,一般決定勞動者能否順利就業并取得成就,職業素質高的人,獲得成功的機會就多。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應有意識加強培養和提高職業素質。
2.2 指導學生學習本專業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是學生成才和成功的基礎。因此,班主任要加強學習本專業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盡快適應本專業的學習方式,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學習方法,比如“對比法”、“聯系法”、“提煉法”、“總結法”等,建立起他們自己較為有效的學習方法,不但要“理解”知識,而且要“會用”知識,提高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2.3 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
首先,充分利用校內實訓課,鼓勵學生培養操作設備的能力,利用學校的中醫綜合實訓室設備,加強操作能力的訓練,不僅要會用,而且還要知道其工作原理。
其次,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積極參與各種實踐鍛煉,積累社會經驗。如我班的部分同學在節假日到超市做臨時工,他們辛苦一天掙到20-30元辛苦費時,他們體會到勞動的艱辛和父母賺錢的不易,從而改掉亂花錢的毛病。并且通過這些活動,也鍛煉了他們的溝通能力、處理問題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加強了它們言行的訓練,為他們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再次,倡導學生利用假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如假期鼓勵學生到鄉鎮醫院見習,或到相關醫療單位見習,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協調能力,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并且能夠熟悉專業、體驗生活、磨煉意志、增強能力。通過實踐鍛煉,學生逐漸習慣于主動參與各項實踐活動,不但減輕了家庭負擔,而且鍛煉了能力,同時也對自己今后所從事的相關專業有了深刻的認識和真實的體驗。
2.4 培養學生在挫敗中重新找回自己
考入高職高專的同學曾經也有過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但是現實不如人意,他們認為考入高職院校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敗,看到其他同學考入了理想的大學,心理有一種挫敗感,再加上到了高職高專院校后,校園環境、學習條件、教育資源的占有等與名牌大學相差甚遠,使學生有一種失落感,針對以上情況,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人生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遇到挫折是難免的。再者,要對自己有正確的評價,冷靜面對現實,不盲目攀比,在學習、生活和就業中,不能寄予過高的期望,制定自己不可能達到的目標,一旦不能實現,就會有很強的失落感,失去信心。要因勢利導,教育學生學會在挫折中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利用專業優勢,積極鼓勵學生加強技能學習,有的同學利用所學的推拿按摩技能,給患者治療疾病,得到了患者的夸獎,讓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增強了他們的學習信心。
3.不斷更新學生的就業觀念,拓寬他們的視野
3.1組織學習、了解醫院及醫療單位對應聘者的基本要求
利用主題班會組織學生學習討論一些省、市、縣、鄉、村鎮醫院及醫療單位對人才招聘的標準和對應聘人員素質的基本要求,如醫院醫療單位普遍的要求包括:吃苦耐勞、有責任心、踏實肯干、不怕臟不怕累、熱愛自己的專業、注重形象和禮節等,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并且通過成功人士特別是學生知道的名醫對他們成功經驗介紹,來體驗、分析他們成功的決定因素,對今后學生走向社會有直接的幫助。結合就業指導使學生了解大專生如何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影響薪金的因素、當代大專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等以拓寬學生視野。
3.2理智面對現實,更新就業觀念
收集近5年全國各大、中城市醫療衛生人才招聘會的情況,然后通過視頻播放,使學生了解就業市場,就業難是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一個突出矛盾。讓學生一定要轉變不切實際的職業期望,一步到位的要求,樹立起“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先謀生、后發展”的觀念。到鄉鎮、民營、個體醫療單位工作是比較現實的就業選擇,憑自己的雙手、醫術和聰明才智謀求發展,樹立成功信念,愛崗敬業,誠實守信,那么就業就不再成為問題。
4.結論
總之,本人把班主任工作總結為以學生思想為中心,堅持專業指導,堅持實踐指導,堅持心里指導,堅持就業指導的一個“中心”,“四個基本點”的原則,讓學生在高職高專三年的生活中學會“自理”、“自立”、“自強”,并在專業上有自己的見解。
【摘 要】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正處于由基礎英語向專門用途英語的轉型期。這一轉型期對中醫院校中醫專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我國中醫院校中醫專業英語教學仍存在種種問題。為了提高我國中醫院校中醫專業英語教學質量, 有必要進行改革,以適應新時期時展的需求。
【關鍵詞】中醫院校;中醫專業英語教學;改革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深化,中外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如何培養出具有國際化能力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中醫人才來繼承中醫、發展中醫成為當務之急。在這一形勢下,中醫院校教學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其中,外語能力已經成為衡量人才質量的重要條件之一。目前,我國中醫院校的中醫專業英語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 阻礙了中醫藥國際化的進程。為適應中醫藥發展新形勢的要求, 為國家培養外向型的中醫藥人才,中醫專業英語教學應該隨著時代和學科的發展, 不斷完善和提高。在此, 對中醫專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中醫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提出一些個人看法。
1 中醫專業英語與中醫專業英語教學
中醫專業英語,是指研究如何將中醫知識系統而全面地用英語來表達及運用于實踐的一門學科。中醫專業英語隸屬于專門用途英語范疇。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是社會語言學對語言變體研究的成果在外語教學系統中的應用。其目的和內容都具有明確的特殊性,一方面,與專業知識或特定職業密切相關, 要求學習者能夠在所從事的工作范圍內使用英語進行交際;另一方面,未經過專門訓練或系統學習就難以獲得的專門化內容。
中醫專業英語教學旨在培養既能系統掌握中西醫學理論體系和臨床知識,又能熟悉運用英語對外交流;既能從事中醫藥專業口語會話,又能從事教學文獻資料翻譯和國際對外交流等工作的高級專門醫學英語人才??梢?,中醫英語教學承擔著英語語言教學與中醫專業知識教學的雙重任務。其一,它要組織運用英語交流與中醫專業知識密切相關的語言教學活動。其二,它又面臨著學習者不具備中醫專業知識的難題。以何種方式向學習者傳授教學過程中必須的中醫專業知識,能夠在既滿足英語語言教學需要的同時又兼顧到專門化內容的學習,這是中醫專業英語教學領域目前所面臨的重大課題。
2 中醫院校中醫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醫藥院校的英語教學水平逐年提高。然而中醫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醫走向世界的進程。
2.1 教材缺乏
中醫專業英語教學在全國還處于起步階段,教材建設落后,尤其適合課堂講授的專業英語教材很有限。目前,中醫專業英語教材大都是中醫原版教材的翻譯,缺乏語言理論和教學理論的支持。并且,教材編寫內容不統一,不規范,沒有形成完整科學的體系,選擇面窄,針對性不強,遠遠不能滿足中醫藥發展的需求。
2.2 師資力量薄弱
作為中醫專業英語教學的實施者,教師不僅精通本學科內容, 還要有相當的英語水平。但是,大部分教師難以兼顧兩者。由于缺乏語言環境和專業訓練, 大多數教師表現為外語讀寫能力強, 而聽說能力較薄弱,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學信息的雙向交流和語言表達的自由度和準確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同時,中醫專業英語教學需要更多的備課時間和精力,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這給中醫專業英語教學的實施帶來了難度。
2.3 教學模式陳舊
目前,我國大多數中醫院校中醫專業英語教學仍延續老一套教學模式, 教師在教學仍為課堂的主角, 學生多為被動的回答問題,缺乏主動參與,影響其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雖然現在采用了多媒體教學, 但多媒體課件往往注重形式而忽視內容, 質量普遍不高,不能有效地進行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
2.4 學生素質不齊
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制約中醫專業英語教學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盡管近年來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有較大提高,但其水平還是參差不齊,尤其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重語法和寫作,輕聽和說的練習,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不強,對中醫專業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嚴重影響了專業英語教學的實施。
3 中醫院校中醫專業英語教學改革
3.1 編寫合適的教材
由于中西方的歷史文化差異,編寫的中醫專業英語教材應原汁原味地反映中醫的概念和內涵。其中,中醫藥名詞術語的英譯要規范化、標準化,體現新穎性、知識性、實用性,以利于學生對中醫精髓的理解。也就會說,英語教材既要包涵中醫藥學的基本內容和思想,又要體現現代英語的本質與特色;既要適合學生學習使用,又能為專業人士閱讀參考。如果條件成熟,全國各大中醫藥院??梢月摵喜糠治麽t院校共同編寫出一套或幾套中醫專業英語教材,將有利于中醫專業英語的教學與質量評估,有利于高層次的中醫人才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3.2 加強師資培養
這是提高中醫專業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中醫專業英語教學的師資,應該既具備較高的中醫專業知識水平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又能用英文熟練準確的表達中醫專業術語,并充分展現中醫理論所蘊藏的文化內涵。因此,中醫院校應盡快建立中醫專業英語教師校內外培養機制。一方面,學??蛇x派部分從事中醫專業英語教學的教師出國學習或到外語院校全日進修,以系統掌握英語基本知識和應用技能。另一方面,可利用學?,F有的外語師資力量,舉辦培訓班,有目的、有計劃地培訓承擔中醫專業英語教學工作的教師,對其進行基本知識、應用能力和翻譯技能等方面專門培訓,提高其英語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同時,還應采取相應的激勵機制,設立專項經費,開展專題研究,確立政策保障,以充分調動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
3.3 改進教學模式
要擯棄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方法, 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重視師生合作及學生間的合作。首先,改用以學習任務為中心向學生提出問題, 賦予他們獨立思考的權利,鼓勵他們去探究,自己解決困難,使學生獲得勝任感和成就感。其次,采用小組討論、專題討論等互動教學法,多給學生積極思考、參與討論的時間和機會。此外, 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的聲音、圖像、文字、模擬動畫等優勢豐富教學方法, 為提高課堂效率提供了保證。
3.4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對中醫專業英語學習的興趣,可開展豐富多彩的趣味性活動。一方面,舉行關于中醫的英文辯論賽或者演講比賽,或組織學生進行英文的病例討論,使其能學以致用;另一方面,通過情景劇的表演的形式,可以飾演醫生和患者的醫院場景將所學的知識熟練表達,提高中醫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同時,為學生創造機會和環境,與外國留學生多接觸、多交流,將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專業英語水平,而且能擴展學生的專業視野。
4 結語
中醫專業英語教學正處在摸索中前進的過程之中,面臨的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因此,中醫院校應該本著科學、嚴謹、創新、求是的治學態度,根據本校實際情況,有序地開展中醫專業英語教學,培養出符合時展的中醫專業復合型人才,最終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化傳播。
摘 要 隨著中醫藥事業的快速發展,中醫藥人才的培養也面臨著新形勢新問題。為了不斷開拓學科發展的空間,急需使信息技術與中醫藥等學科深度融合,提高創新力,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的特點與優勢,快速推進中醫藥產學研的發展速度與水平。因此,增設中醫專業信息化方向,將為即將到來的中醫藥事業的新發展階段,輸送和儲備充足的專門人才,滿足事業發展和社會的需要。
關鍵詞 信息化 傳統中醫藥 人才儲備 信息化方向
1 當前的問題
目前,傳統醫學正在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然而,客觀來說,目前中醫學創新和發展與西方醫學的發展還有一定的差距,筆者認為,差距的成因就在于兩點,其一,高質量的專業人才相對少,其二,與其他學科領域的結合不夠。在國家大力發展中醫事業的大形勢下,這種差距必須得到盡快解決,而相應的人才基礎是最根本也是最難在短期內解決的問題,需要宏觀構想,全盤設計,踏實構建的不懈努力。事業的發展不但需要學科自身的快速深入的發展,而且需要加深與其他學科的結合,不斷拓展發展的方向和空間。
2 確定信息化方向的原因
信息化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信息已經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催生了幾十年來世界范圍的巨大變革。傳統醫學的發展身處其中,必然也需要深度整合信息技術,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成果和高速發展的形勢推動本學科的快速發展,探索和開拓新的發展領域,這是毫無疑問的——只是程度和速度上的問題。而這不但需要強化和推動科研工作,更需要堅實而有前瞻性的人才儲備計劃和人才梯隊建設,相關的學科交叉人才儲備和積累到一定數量和質量,創新能力就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再加上,具備必要的信息素質,是對當前及未來社會成員的必然要求,通過具備較強信息素質的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將迎來傳統醫學發展的新態勢。而當前醫學與信息技術學科交叉人才存在很大空缺,制約了自身發展。筆者對2012級部分碩士研究生對學科交叉的把握和自身學習需要的問卷調查如下圖,反映了當前研究生對信息技術的多方面的學習需要,和對學科交叉的發展前景的展望。
圖1
此外,從學生個人發展需要來看,當前醫藥學等專業的大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尚不能令人滿意。筆者在幾年來承擔的教學任務包括,教授我校各專業方向的研究生的計算機課程,從中發現,很多研究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并不足以滿足日常工作及科研工作需要,很多同學迫切希望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和應用能力,以幫助自己完成科研任務和日常文檔處理工作。對于一部分研究生同學來說,計算機操作能力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專業發展和提高科研能力的瓶頸。
目前已有的信息類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面向實際應用,涵蓋多個應用分支,大多數信息類課程已開始三年以上,師資和教學經驗充分。由于之前課程結構規劃合理,課程圍繞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需要,因此課程設置吻合度很高。此外,除了計算機教研室一線教師外,在網絡信息中心及其他系部科室,近年來學校也引進了很多計算機、管理信息、教育技術等專業的教師和教輔人員,信息技術方面的教學和研究能力初步具備。
3 努力方向和預期效果
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具備較強信息素質和信息技術水平的中醫藥專業人才,從事中醫學信息化、診療儀器研發、中醫工程學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也可以從事臨床等醫務工作,還可以從事醫院信息系統管理與維護等工作。
一旦在七年制中醫專業中增設“信息化專業”,會達到直接培養和向社會輸送中醫學科和信息技術的交叉人才,滿足醫藥學院校、研究所,醫院等醫療機構對于該交叉學科的人才需求,此前,“在中醫藥專業學生中選拔計算機特長的學生”從事有關學科結合工作的狀況將明顯改觀,符合目前社會對專業人才越來越細化分工的大勢要求。
4 結語
眾所周知,當今的時代是社會巨變的時代,各種不確定性不但存在,而且還會不斷加劇,這使高校必須面臨現實的巨大挑戰,同時也是難得的機遇。有目標有步驟地推動中醫藥和其他相關領域的整合和應用如同伸展開來的樹根,更廣泛地汲取相關學科的營養,促進自身成長,與此同時,抓住機遇牢牢鞏固住自身的地位。對于學校來說,該專業方向的增設,會開拓研究領域,促進學科交流和深度融合,促進主干學科的現代化發展進程,提高創新能力。同時,由于拓展學生學習方向和就業方向,能夠為畢業生更好地擇業就業起到積極作用。對于學生來說,學科交叉對于學生學習興趣是一種有效激發,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從原來只具有中醫學專業知識,其他領域知識離散和薄弱的情況,轉變為重點掌握中醫學和信息技術兩個領域知識和技能,更有利于構建更為完整的知識結構,亦博亦專,提高綜合利用信息技術解決中醫藥專業的各類醫療與科研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的能力。學生的素質、創新能力的整體提升最終會整體提升我校的社會聲譽、學術地位和影響力。
因此,無論在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宏觀意義上,還是具體到我校的專業設置與發展,或是每個學生的個人發展,信息化專業的開始都具有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我校作為立志建設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的中醫類高校,應當仁不讓地承擔起這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特色人才培養工作,為整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繼續做出重要而不可替代的積極貢獻。
摘 要: 中醫是一門悠久的醫學科學,中醫專業輔導員的工作能力及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中醫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影響著中醫學的發展。本文從六個方面分析高職院校中醫專業輔導員的工作思路,以期為社會提供更多的符合社會需求的中醫專業人才。
關鍵詞: 高職院校 中醫專業 輔導員工作
在高職院校學生群體中,中醫專業學生畢業后服務的對象是有病痛的人,擔負著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因此,他們在高職院校學習中形成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將直接影響將來醫患關系的和諧程度,從而對整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有重要影響[1]。作為中醫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的引航者,站在學生工作的第一線,中醫專業輔導員的工作將面臨更大挑戰,其管理水平、教育能力、知識儲備、人文修養,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本文結合中醫專業學生輔導員的工作實踐,從幾個方面分析高職院校中醫專業輔導員的工作思路。
1.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進步,醫學知識的更新速度逐漸加快,課程內容也不斷增加。高職高專中醫專業學生不僅要學習中醫的相關知識,還要學習公共基礎課程及西醫的相關知識。因此,高職高專中醫專業學生與其他專業相比學時較多,學業任務繁重。在此情況下,高職高專中醫專業學生在大學生活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心理上的不適應。個別學生,由于適應不了繁重的上課任務及快節奏的上課方式,喪失了學好中醫的信心。當學生遇到問題時,作為輔導員應該要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
2.加強學生政治覺悟及人文素養的培養。高職院校中醫專業學生本身政治觀念比較淡薄,所以,醫學生輔導員應該加強這方面工作。而要加強這方面工作,輔導員應當首先加強自身的政治覺悟及人文素養。因此,高職院校中醫專業輔導員應該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和相關理論,關注國內外形勢,提高自身的政治認識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靈活采用各種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另外,高職院校中醫專業輔導員應該加強自身的人文素養。人文素養從其內涵來說,是由一個人的知識、能力、觀念、情感、意志、德行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內在品質,表現為一個人的人格、氣質、修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除了與其自身平時的積累與修養有關外,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輔導員的人文素養。輔導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會對學生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因此,高職院校中醫專業輔導員應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教育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使其成為有較高素質的中醫生。
3.加強學生醫德的培養。醫生是一個崇高而神圣的職業,選擇醫學就選擇了奉獻和責任。高職高專中醫專業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從事的工作直接關系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醫生不僅要有精湛的醫術,還要富有愛心、同情心等,善于與患者溝通[2]。如果醫德教育缺失,那么將是一件非??膳碌氖虑?。醫德、醫風教育對于中醫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其中醫診療水平,甚至是推動祖國醫學的整體發展與進步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見,在高職院校中醫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當中,輔導員應當重視加強學生的醫德、醫風教育,讓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然而,醫德、醫風教育不是通過輔導員簡單的說教就可以完成的。在實際工作中,高職院校中醫專業輔導員可以通過組織社團活動、社會實踐,舉辦相關的講座、報告會等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加強學生醫德、醫風教育。同時,高職院校中醫專業輔導員要在工作中指導學生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幫助學生成為真正的醫德、醫風高尚的中醫生。
4.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從中學來到大學,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離開了長期依賴的老師和家長,面對新的老師及同學、新的學習特點、新的生活方式,一些學生難以適應新的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部分學生的內心產生了嚴重的沖突,從而導致意志消沉、信心下降、缺乏進取心。此外,目前高職高專中醫專業學生中獨生子女頗多,由于受到家庭、社會等環境的影響,部分學生做人做事過多追求自己的需求和個性,容易忽略別人的感受。一旦遇到情感問題,易自暴自棄,甚至走上極端[3]。高職院校中醫專業輔導員應該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多與其他同學溝通交流,增強自身的適應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學習心理學知識,多參加與心理相關的講座等;有敏銳的覺察能力,及時覺察學生是否存在心理困惑,對于有心理困惑的學生,要及時判斷學生的困惑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能否在學校的范圍內解決,是否需要學生家長的協助,對問題覺察得越清楚,就越有利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困惑??傊?,輔導員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多種科學的心理學手段,開展好高職高專中醫專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加強自身醫學知識的儲備。由于中醫專業知識理論性強,內容相對枯燥無趣,很多學生尤其是剛剛接觸中醫學知識的新生,常常會感覺迷茫,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高職院校中醫專業的專業知識的傳授主要是由專業課教師來完成的,主要采用集體授課的方式進行。學生通過課堂時間與專業課教師接觸,課后又很難與專業課教師進行交流,學生在專業學習方面的困惑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在日常生活當中,輔導員與學生的交流最多,但由于目前輔導員老師隊伍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背景為主,對中醫專業接觸甚少,使輔導員對學生思維及行為方式不夠了解,對工作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4]。這就要求輔導員不斷學習,系統而簡要地了解中醫專業知識,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對中醫專業有個全面、系統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了解不同階段學生學習出現的困惑,有助于因材施教地指導不同學生,滿足不同學生的要求。
6.加強學生就業指導。目前,醫學人才需求相對飽和,據中國教育統計年鑒,自2003年以來,我國醫學類畢業生人數從437944人增加到了2009年的1083303人。其中,本科、大專畢業生的數量增長最為明顯[5]。且近年來,大量醫學碩士、博士研究生參與競爭,患者對醫務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飘厴I生的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高職院校中醫專業的輔導員應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提高學生應聘能力,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盡量獲取更多的就業信息,為自己準確定位,不要將未來的就業崗位局限在大醫院,畢業后亦可以到社區醫院磨煉。指導學生擴大就業范圍,畢業后可以從事與中醫相關的工作,如中醫養生等。積極查詢招聘信息、聯系相關用人單位,為學生搜尋就業信息。鼓勵學生努力進入高一級學府學習,引導學生將可變的因素變得對自己最有利,積極面對就業道路上的各種挑戰和壓力。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面臨許多新問題、新任務、新挑戰,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顯得尤為重要。輔導員應具有發現、分析、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迎接新的挑戰。而中醫專業輔導員的工作能力及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中醫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直接影響中醫學的發展。本文通過六個方面分析高職院校中醫專業輔導員的工作思路,旨在幫助廣大高職院校中醫專業輔導員同行加深對學生的認識,找到更好的工作方法與路徑,為社會提供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中醫專業人才。
【摘 要】生物化學是醫學院校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也是聯系基礎和臨床的橋梁。要想有效地提高生化教學質量,首先要努力提高教師自身專業素質,做好主導作用;其次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此外,還需要正視差異、因材施教,采取分層次教學;最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構建案例教學庫,將理論與臨床實際聯系起來,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中醫專業 生物化學 教學質量
生物化學是醫學院校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也是聯系基礎和臨床的橋梁,主要研究包括三個層次:生物體的物質組成及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及其調節,遺傳信息傳遞的分子基礎及調控規律。它闡述了正常人體的生物化學以及疾病過程中的生物化學等相關問題,其理論性強,內容抽象,難學難記。而該課程又是后續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生理學、病理學等課程的基礎,該門課程掌握得不扎實,將會嚴重影響后續課程的學習。
長沙醫學院是一所醫學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中醫專業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適應社會對文理素養兼備型人才的需求,長沙醫學院的相關專業在招收對象上更加偏向于文理兼收,而中醫專業更是文科生多于理科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文科生對專業性較強的生物化學課程,在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上比理科生要弱些。鑒于上述情形,學生在生物化學的日常教學中會遇到一些困難,教師必須要嘗試使用一些方法和策略,以幫助以文科生為主的中醫專業學生提高學習生物化學的興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一 努力提高教師自身專業素質
教師自身專業素質是提高生物化學教學質量的最根本因素。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相輔相成的互動雙方。對于生物化學這門發展速度快、與其他學科交叉性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做到游刃有余、信手拈來,就一定要熟練駕馭教材內容,掌握本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了解相關學科的知識,不斷拓寬知識面,優化知識結構,保持知識體系的快速更新,這樣才能使生物化學的講授融會貫通,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才能隨之提高。那么,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參加教學研討會,學習名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態度,了解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多參加各項科學研究活動,使教學和科研相結合,幫助學生接受新知識、新技術和了解新動態。
二 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晦澀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
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是提高與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現代教育常用的方式之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的課件將圖形、動畫、音頻、視頻等糅合在一起,具有形象、直觀、生動的優點。逼真的三維圖像和動畫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生物分子的立體結構和變化過程,可使原本抽象、晦澀的理論變得形象生動,這便于學生理解、掌握生物化學理論知識,提高主動學習興趣。如在講解蛋白質、核酸的高級結構時,多媒體能把抽象的概念變成形象具體的三維立體圖像;遺傳信息復制、轉錄、翻譯的過程一經多媒體演示就可以形象地模擬、展現出來,使同學們一看就懂。但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不能一味地盲目追求多媒體,造成教師對課件的依賴,而忽視了備課環節,使教師成為放映員、播音員,而要隨時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誘導、點撥、啟發等手段,增強與學生的互動。
三 正視差異,因材施教,采用分層次教學
授課教師在生物化學教學過程中不難感到,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方面確實存在著某些差異。當文科生居多的中醫專業學生突然接觸生物化學這門專業性較強的課程時,其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就更加暴露出來了。這就要求教師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可行性的分層次教學模式。鑒于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可將學生根據文理科學生的基礎水平分班教學。將理科基礎好的理科生或文理兼優的文科生組成提高班,而將理科生中的成績較差或理科基礎薄弱的文科生分入基礎班。這樣,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各有側重。對于基礎班,重點放在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上。而對于提高班,除了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外,還可以滿足一部分學生想進一步深造的愿望。
四 構建案例教學庫,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長期以來,由于傳統教學中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踐,重傳授、輕參與的突出問題,嚴重制約了生物化學教學水平的提高。學生或對生物化學學習興趣不高,或不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這是傳統教學的弊端。案例教學在國外的醫學教育中開展較早,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成果。近年來,我國也有部分中醫院校和教師進行了生物化學案例教學的嘗試,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將案例教學引入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一方面可為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情況找到直觀鮮明的聯系通道,為學生今后臨床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打下基礎;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提高生物化學的教學質量。
總之,對于生物化學這門臨床基礎課程,學生是既愛之又恨之,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需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使學生真正參與到生物化學的自主學習中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牢固掌握生物化學知識提供保障。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仍需不斷探索,引用新的技術手段,以不斷提高生物化學的教學質量。
摘要 目的:探討中醫學專業后期臨床教學及考核模式改革。方法:以落實推進“質量工程”為契機,從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出發,通過建設醫藥實訓基地、加大教學儀器設備投入、改革考核方法等措施來提高臨床教學質量。結果:符合獨立學院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質量工程出現了教學相長的良好勢頭,畢業生就業率逐年提升。結論:以考核為杠桿,深化后期臨床教學管理改革,達到重視實踐教學與提高學生臨床應用能力的目的,較好地實現了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 臨床教學 中醫專業 畢業考核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簡稱“質量工程”)精神,增強獨立學院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向社會輸送合格的醫藥類應用型本科人才,我院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和試行,至2010年正式形成了后期臨床教學及考核方案,強化中醫專業畢業生臨床應用能力,推進本科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F將我院近年開展的后期臨床教學和考核改革工作作一總結。
1 從獨立學院的特點出發深化后期臨床教學管理改革
后期臨床教學是醫藥類高等院校教學工作的重點,關系到學生能否學以致用,順利地從學生過渡到醫生的角色轉變。因此,我們根據教育部對獨立學院辦學質量所提出的總體要求,堅持“理論夠用,實踐性強”的辦學理念,利用母體學校優秀的師資和教學管理經驗和簽約實習教學醫院,貫徹“側重臨床技能”培養,以執業醫師考試大綱為要求的原則,重新修訂后期臨床教學人才培養方案,建立規范的臨床見習、實習模式。同時,實行有效的教師教學評價和督導制度,以制度管人,并根據畢業生綜合評價和督導結果對實習教學醫院進行評估,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科研和教學合作。我院采取每兩年召開一次后期臨床教學工作專題研討會,每年的上學期由分管教學校領導親自帶領專家、管理隊伍到實習單位檢查和聽取學生實習情況等措施,針對后期臨床教學所面臨到的學生多、病例少,病人不配合等實際問題,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與臨床教學醫院領導、帶教教師一起探討提高教學質量的對策。
1.1 加大投入,完善實驗實踐教學條件建設
為了確保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目標的實現,我院一是加大對基礎實驗設施的建設,在硬件建設方面,升級現有的組胚病理微免等數碼互動實驗室、生理生化微免、中醫診斷基礎、西醫診斷基礎、臨床各科模擬機能實驗室、基礎護理實驗室、藥學(中藥)專業的無機化學、分析化學、藥物化學、藥理、精密儀器等26個實驗室;二是加快臨床見習教學改革,組建了醫藥實訓教學基地,目前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內、外、婦、兒等科室的臨床模擬實教室、急診技能培訓中心、藥物制劑模擬生產線等。我們還計劃借鑒國內外醫學教育改革先進經驗,引進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先進的教學軟件、模擬人、標準化病人等,以彌補見習、實習生因臨床操作機會少而出現教學質量滑坡的問題。①②通過大幅度增加教學儀器設備的投入,使我院學生的訓練動手機會增多,彌補了臨床見習病例不足,并在正式進入實習前就能夠熟練地在仿真電子標準化病人身上進行心肺復蘇、綜合穿刺術、高級外科清創縫合、高級助產訓練、新生兒搶救護理和腹部觸診、智能化心肺檢查等綜合的技能操作。結合實行實驗室和實訓基地的課外開放管理,先進的儀器設備和仿真的實踐教學環境,有效果地增強了學生臨床技能操作的能力,為提高理論學習效率,順利過渡到臨床實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2 加強實習教學醫院基地建設
充分發揮獨立學院靈活的辦學機制,通過合作辦學、聯合科研攻關等形式,進一步增強我院實習教學醫院基地的功能,在區內,重點整合母體廣西中醫學院兩所附屬醫院、邕寧區中醫院等實習教學資源;區外則根據生源較大的省(市)、自治區的情況出發,加強對醫護類臨床教學基地的聯系和建設,并積極開發其他類專業建立相對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和若干實習點,目前已建立的24個實習教學醫院基地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陜西等地。同時完善對實習生在實習點實習的監督和管理機制,促使其按時、按質順利完成見習和實習任務,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
2 中醫本科畢業生考核模式改革
考核既是檢驗臨床教學質量的杠桿,也是改革的風向標??己丝梢员容^直觀地反映出學生在臨床見習、實習中所掌握理論知識的程度,能較好地完成對畢業生臨床應用能力的客觀評估,成為檢驗學生是否能夠取得畢業證書,成為合格畢業生的重要途徑。也是我院后期臨床教學質量和教師教學水平的反映,更是為我院今后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提供了有價值的參加。我院從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特點出發,根據專業設置情況,結合目前國家對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項目與要求,為我院中醫專業學生的臨床教學考核提出如下思路。
2.1 考核對象
考核改革方案適合于我院中醫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方向)、中醫學(骨傷科學方向)、中醫學(外科學方向)、中醫學(醫學心理學方向)及針灸推拿學等五年制的中醫體系本科專業學生。大三年級以上在校學生均應完成臨床科目的見習和接受臨床技能培訓,畢業生則均應在醫院臨床科室及輔助科室實習滿一年返校,且成績得到醫院認可方能參加畢業考核。
2.2 考核方式
根據我院設置的不同專業(方向),結合國家對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項目與要求,對醫學類學業考核按以下一至六項項目進行,其中對在校生要求凡臨床科目考核均改革為理論和實踐應用兩部分進行,實踐應用測試從第二至第五項中抽查,占總評成績40%;對畢業實習返校學生則要求考核全部項目內容,實行100分制,其中病歷、體格檢查、無菌操作要求70分為合格,答辯要求60分為合格。答辯科目的選擇在考核開始前15天通過學生自己抽簽決定。具體考核內容如下:
第一項:職業道德范疇考核答辯(占10%)。要求學生完成對醫德醫風、職業道德、醫療法規、醫學倫理、衛生法律常識等相關內容考核,在這幾個項目中任意抽取一項回答,要求在10分鐘內完成,超時者被評為不合格。
第二項:病歷書寫(占10%)。要求學生從所提供的病例資料中隨機抽選,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中醫病歷書寫規范》書寫住院病歷一份,要求在60分鐘內完成,由教師根據病歷書寫質量給予評分,超時者被評為不及格。
第三項:臨床技能操作之體格檢查(占20%)。要求學生在“頭面頸部檢查、前胸部及肺部檢查、心臟檢查、腹部檢查、脊柱四肢及神經系統檢查”等5個項目中任選1項,在“患者”身上進行體格檢查操作,要求在10分鐘內完成,教師現場給予評分,超時者被評為不及格。
第四項:技能操作之無菌技術(占20%)。本項目在外科實驗室進行,要求學生在外科洗手、穿無菌手術衣及戴無菌手套、消毒與鋪巾、縫合(含打結、拆線)、換藥等5個項目中任選1項進行操作(外科學和骨傷科學方向的同學全選)。要求在10分鐘(40分鐘)內完成,教師根據其步驟和熟練程度給予評分,超時者被評為不合格。
第五項:內科答辯(占20%)。要求每位學生回答3個問題。一是西醫內科學基礎理論,二是中醫內科學理論知識,三是圍繞畢業實習手冊《實習量化考核冊》進行,由主考教師根據學生記錄的病種和操作情況現場提出問題。三個問題的內容要求涉及疾病的病因病機、病理、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治療原則、臨床操作和適應癥、操作過程、目的、注意事項等,目的是考核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要求在20分鐘內完成。
第六項:分專業答辯(占20%)。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方向)或興趣特長等,從中西醫外科、中醫骨傷科、中西醫婦產科、中西醫兒科、針灸科等中抽選一門來答辯,由教師按畢業生的《實習量化考核冊》中所記錄的實習病種和操作情況提出,分科進行考核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本項目要求學生在20分鐘內完成。
2.3 考核方案要求和作用
分項目對畢業生進行考核,既從醫學類本科教學大綱要求出發,也參考了國家中醫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模式,考核項目要求設置合理、規范,考題內容要求符合教材和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要求;考試流程要求組織有序;成績評判要求公正??己四J娇梢允乖谛W生重視臨床技能,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畢業生則提前了解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核的狀態,熟悉執業考試程序,為他們畢業一年后順利通過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奠定良好基礎。通過對歷屆學生考核成績進行綜合對比分析,使學校對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生質量有了更客觀的認識,也為臨床教學改革與決策提供了可靠的統計數據。
我院結合推進“質量工程”建設和組建優秀教學團隊,從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特點出發制定了后期臨床教學考核和實施方案,方案具有綱目清楚、內容全面、重點突出、容易操作的特點,更重要的是糾正了一直以來臨床課程只考理論不考臨床技能的“重理論輕實踐”傾向,達到了以考核為杠桿,踐行“理論夠用,實踐性強”的辦學理念,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顯著效果。我們相信,在充分的社會調研基礎上,準確定位人才培養規格,提出“改革促創新,關健抓管理”,通過重新修訂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配合有步驟地開展理論和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改革,形成行之有效的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的醫藥類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摘要] 本文從高職高專院校中醫學專業學生面臨的良好發展前景引出思考,即如何更好的為學生建立中醫思維方式,以培養適宜的人才,并分析了中醫思維方式的特點和影響中醫思維方式建立的因素,最后探討了6個建立中醫思維方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高職高專;中醫;思維方式;有效途徑
中醫思維方式貫穿于中醫臨床診治疾病的全過程,是決定疾病診斷正確與否的關鍵環節,對中醫學專業學生來說至關重要,由于高職高專院校中醫學專業學生在校時間短,對中醫學習不夠深入,中醫思維方式不堅定,有的甚至被西醫思維方式“同化”,導致臨床診治疾病能力下降。而且中醫職業教育有別于本科教育,它更注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尤其是針對基層醫療衛生需要的知識能力的培養。因此,在高職高專院校要培養出優秀的中醫學子,必須加強中醫思維方式的培養。
1 中醫職業教育的發展前景
中發[2009]6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衛人發[2009]131號《關于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指出,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充分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社區的高等醫學專科教育。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作用,為農村培養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適宜衛生人才?!笆濉逼陂g,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任務之一是提高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中醫藥服務能力。可見以培養基層高素質技能型中醫衛生人才為目標的中醫職業教育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2 中醫思維方式的特點
中醫思維方式是以形象思維和整體思維為主導,并有機地結合抽象思維方式,以表象和觀念為加工內容,以表意性文字和古漢語為表述工具,采用形象思維為主導的形象比較、倒果求因、類比推理等思維方法,是從整體、宏觀上歸納事物特征和發展規律,強調了整體與局部的統一和表里上下的統一的一種思維方式[1]。
3 影響中醫思維方式建立的主要因素
目前的高職高專中醫學專業教育中,大多是采取在校學習2年,實習1年的方式,授課時間較短。因此,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設置方面中西并行,西醫課程仍占有很大比例;中醫課程選擇方面,弱化了對中醫經典和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在教師授課過程中,重視理論知識講授,忽視實踐能力培養[2]。
4 建立中醫思維方式的有效途徑
4.1 合理設計課程體系,奠定思維方式培養基礎
4.1.1 開設中醫引導課程,引領學生思維方向 引導課是培養學生中醫思維方式的開端,例如《中醫學導論》課程,用以引導初學者對中醫學的總體宏觀認識,為順利進入中醫學各學科、各專業的學習奠定必要的理論基礎。在講授過程中通過對中醫的科學性、思維模式、學習方法的介紹,引領學生向建立中醫思維方式的方向發展。
4.1.2 設置人文課程,深化學生對文化內涵的理解 中醫學是融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為一體的學科,其理論基礎具有人文特點,可以說人文課程是學習中醫專業理論的基礎,所以,學好中醫,必須具備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和廣博的人文知識做基礎。同時,設置人文課程也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學生畢業后如要深入研究中醫內涵,就要加強對中醫古籍的學習,這同樣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在中醫學專業增加人文課程尤為重要,而在課程的選擇方面,不僅僅局限于《醫古文》,可在此基礎上增加古漢語課程[3]。
4.1.3 重視中醫經典課程,夯實中醫基礎知識 熟讀經典并靈活運用于實踐一直是中醫名家的經驗之談。尤其是通過《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書籍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中醫思維方式,加深對“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理解[4]。因此,有必要開設《中醫經典選讀》課程,且開設學時以保證學習效果為宜。
4.1.4 減少西醫課程比例,強化中醫中心位置 西醫課程過多會導致中醫專業學生思維“西化”,不利于中醫思維方式的建立,在診治疾病過程中,也會出現思維方法的混亂[5—6]。因此,西醫課程只宜選擇有代表性的幾個課程并有針對性的講授,以作為中醫學專業學生知識拓展。
4.2 多方并舉,培養中醫思維方式
4.2.1 實施模擬診病,設計仿真教學情境 模擬診病是通過培訓中醫標準化患者的方法,讓學生體驗真實的診病情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自學和綜合分析能力,提高臨床辨證思維能力。
4.2.2 實施教學方法改革,拓寬思維訓練空間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名醫診病案例,結合PBL、討論等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中醫思維方式診病的模擬訓練,縮短理論與臨床之間的距離。
4.2.3 加強實踐教學機會,進行思維訓練實戰 已故著名中醫學家趙紹琴先生說過:“我從自己幾十年的中醫生涯中深深體會到,中醫理論必須和臨床實踐結合起來,才能不斷提高?!币虼耍呗毟邔T盒R浞掷酶鞣N機會,增加學生的實踐學習,使學生及早接觸臨床,并加強實踐動手能力,以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并通過反復臨床實踐,促進中醫思維能力的不斷提高。
總之,思維方式是人在一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上所形成的認識事物、研究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模式,影響和導引著學生將來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正如哈佛大學名言所說“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差異不是知識也不是經驗,是思維方式?!迸囵B高職高專院校中醫學專業的學生掌握中醫思維方式,引領其運用中醫思維方式實踐,無疑是交給學生一把打開中醫之門的鑰匙,這必將為學生后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也有利于提高高職高專院校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為農村、社區等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積蓄人才力量。
摘 要: 作者在醫學院中醫專業病理生理學教學中開展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現成知識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究的意識和能力為目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醫學院中醫專業 病理生理學教學 PBL教學
PBL教學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也稱作基于問題式學習)是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目標,邊學習邊實踐的一種教學模式。PBL教學法注重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病理生理學是一門聯系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在醫學院中醫專業的教學中,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教學相結合,將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改變(包括代謝、機能和形態結構的改變)和轉歸綜合講授。而對患病機體描述性、機理性的講授往往會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生澀難懂,特別是中醫專業的學生,其在有限的本科學習中,要面對中西醫兩大醫學體系的學習,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筆者根據中醫專業學生特點,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采用了PBL教學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我校2010級五年制針灸推拿1班30名學生為實驗組,應用PBL教學,同期其他班級學生設為對照組,應用傳統的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的單向教學法進行授課,教學內容為病理生理學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及腎功能衰竭4章內容。在前期課程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醫學基礎知識、文獻檢索和評價解釋等綜合能力。經統計分析,各班級學生各科的平均成績無差異。
1.2方法
實驗組(PBL組)及對照組(LBL組)任課老師相同。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召開師生座談會并進行成績分析,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2.1教師的轉變
在PBL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指導學生認知學習技巧的教練,這并不意味著忽視或減弱了教師的作用,而是教師的職能發生了變化,角色從主講變成了主導。從表面上看,教師從臺前隱向臺后,但實際上教師對PBL教學的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此,PBL教學模式的開展對教師提出了更嚴格、全面的要求。
1.2.1.1理念更新。教師要注重理念更新,對教育觀念有足夠的認識與學習。認識得越高、理解得越好,教學設計可能就越好。
1.2.1.2豐富知識,加強引導。病理生理學作為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規律,橫向聯系各基礎醫學,縱向溝通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教學中注重多學科結合,臨床案例、臨床問題與基礎理論知識的交融,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實施PBL教學的教師首先應注重自身醫學和醫學相關知識的不斷、及時更新,以及醫德及教師職業道德的培養。其次要注重引導技巧,通過設定“不良結構”問題,即分階段呈現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身臨其境”,探詢、分析、思考、解決問題。問題的設定需注意,其本身必須引出所學領域(多個學科)相關的概念與原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探索欲望,且每一個階段的問題都要由少量信息提供給學生的一個復雜并且真實的問題。其中,只有少量信息可以運用,多數、復雜的信息為干擾因素,確保所呈現的條件沒有把問題的關鍵顯露出來,隨著每階段問題的解決,能自然地給學生提供反饋。由此可見,“不良結構”問題的設計,對教師的要求比傳統教學模式要更高,教師確實要狠下一番工夫。再次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學會,并能很好的利用圖書與檢索系統、網站等,獲取信息,查閱、分析、解決問題。最后要注重知識總結、整合,完善自我評價和反思。
1.2.1.3編寫詳盡的教案。周密的設計能保證實施質量,好的設計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教案內容包括教學目標(大綱要求)、教學計劃、具體安排(內容、時間、學生分組、各組教師、“不良結果”問題、參考資料)、運行過程、評價方法等。將希望學生能夠了解什么、掌握什么,他們還會思考什么,學生已知什么、不知什么,還需做什么等設計在其中。
1.2.1.4建立PBL教學評價體系,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不同于通常期末考試卷面成績的評價,PBL教學評價的內容與方式發生了變化,其以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即試卷測試與平時成績相結合、學生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相結合,教師與學生相互評價相結合,書面評價與口頭評價相結合等特點。作為教學過程的最后環節,教學評價內容與項目設計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到對前面各環節教學過程的評價,如果設計出現問題,就不能對前面所有教學活動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科學、合理的評價,因此,這一環節是PBL教學法的關鍵環節。
1.2.2學生的轉變
在PBL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學生的角色、理念、學習方法需進行更新,其學習內容由原來LBL教學中的“學什么,學多少”轉變成了“如何去學”,學習方式由原先的“被動接受現成知識”轉變成“主動探究和合作解決”,其在醫學院校中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再是獲取終生實踐提供的所有知識,而是在醫學院校提供的優質資源和環境下,在教師給予的有效指點、引導和輔助下,培養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使他們能不斷改變實踐方法,以跟得上不斷變化的信息、疾病和醫療實踐的發展速度。
1.2.3具體實施
教師提前提出案例/問題,學生自學、討論,階段總結,就階段總結展開新的問題或就討論中的爭議問題再次提出討論,查閱、自學、討論,總結。
教師至少提前一周,根據相應學習內容提出帶有趣味性、啟發性和綜合性的問題。因為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如果設置的問題帶有趣味性??梢哉{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例如,在《心力衰竭》一章中我設置了這樣一個案例:“66歲女性患者,高血壓史30余年,近半年來出現心慌、氣短,加重半個月?!庇纱艘鱿嚓P問題:如何診斷?如何鑒別診斷?還需做哪些檢查?學生通過自學、查閱、討論、分析,提出假設并得到論證(高血壓引起的心力衰竭)。之后教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問題,患者為什么會出現心力衰竭?發生了哪種類型的心力衰竭?為什么會出現心慌、氣短等癥狀?其治療原則是什么?學生通過問題的展開,進一步尋找答案,既豐富了各學科知識點的學習,又提高了學生的自身素質。
(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沈陽110032)
摘要:中醫專業英語正處于發展時期,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鑒,根據筆者多年的英語教學經驗,對中醫專業英語的特點與學習方法作以總結。中醫專業英語的基本特點,也是中醫英語概念的基本特點,即中醫概念的定義化、中醫概念的詞根仿造化、中醫概念的拼音化、中醫概念的多樣化。根據中醫專業英語的基本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可采用詞根法、分類法、比較法和綜合法。隨著中醫術語翻譯的規范化,中醫專業英語的教學規律也將逐步確立。
關鍵詞:中醫專業英語;專業英語;學習方法
為適應中醫藥發展新形勢的要求,為國家培養外向型的中醫藥人才,國內多所中醫院校近年來新開設了中醫(外向型)專業,在外向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公共外語與西醫專業英語均有章可循,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鑒,但中醫專業英語,由于正處于發展時期,中醫名詞術語的翻譯方法還存在一定的爭議,同時,中醫英語教材的建設也剛剛起步,不像其他一些專業課教材那樣有現成的內容供參考或改編,一切工作都是在積極探索中,但中醫專業英語總是會隨著學科的發展,不斷完善并得到認可。筆者結合多年的英語教學經驗,對中醫專業英語的特點與學習方法作一總結。
1中醫專業英語的概念
中醫專業英語,簡稱中醫英語,是指研究如何將中醫知識系統而全面地用英語來表達及運用于實踐的一門學科。中醫專業英語隸屬于專業英語(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簡稱ESP)范疇。是醫學專業英語(English for medical Pur-pose)的一部分。
無論是專業英語、醫學專業英語還是中醫專業英語,其本質都是專業概念的英語表達問題。專業知識的傳授其實質是專業概念的傳遞,其目的是在專業知識用英語載體傳遞過程中,減少英語語言方面的障礙,從而有利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在中醫專業英語教學過程中,中醫專業概念是用英語進行傳遞的,所以既存在難度,也存在優勢。難度在于第二語言的掌握,優勢在于中醫學專業概念本身來源于漢語,傳授時更易于理解,掌握起來走了一條捷徑。
2中醫專業英語的基本特點
中醫專業英語與醫學專業英語一樣,重點是概念的傳遞,因此,中醫專業英語的基本特點,也是中醫英語概念的基本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中醫概念的定義化 中醫用語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言簡意賅,語言濃縮性強。一個重要的療法或理論往往用幾個字即可概括,但在翻譯時,卻很難采用相當單位的英語詞語將其表達清楚。于是,概念的翻譯變成了概念解釋,即用英語給中醫概念下定義。例如:
奔豚:a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a feeling of gas rushingup though the thorax to the throat from the lower abdomen。
虛脹:flatulence due to yang-deficiency of the spleen andkidney。
辨證論治: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the overall a-nalysis of symptoms and signs。
這種譯法有明顯的不足之處。首先,這種譯法使簡潔凝練的中醫術語變得冗長繁瑣,不符合科技術語翻譯的要求;其次,這樣的譯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很難發揮正常的交際功能,從而失去了使用價值;第三,這樣的譯語有礙于中醫名詞術語英語翻譯規范化的實現。
2.2中醫概念的詞根仿造化 詞根造詞是指在翻譯原語的無等值詞匯時,用譯語中的直接對應詞代換無等值詞匯的組成部分,即詞素或詞。
由于中醫學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其名詞術語的內涵均與現代醫學有較大差異。盡管在人體解剖、生理和病理等方面,中醫的一些名詞術語與現代醫學的一些名詞術語在含義上比較接近,甚至相同,但在其他方面卻不盡相同,甚至相差甚遠。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在英語中找到中醫名詞術語的對應語是非常困難的。于是詞根造詞便成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
2.3中醫概念的拼音化 由于中西方文化及中西醫之間的巨大差異,中醫理論中特有的一些概念在英語中很難找到對應語,如“氣”“陰陽”“氣功”“推拿”等,因為這些概念具有典型的中國文化特色,無論直譯還是意譯都無法準確地再現原文的內涵。
過去人們一直試圖通過意譯來翻譯這些概念,但結果卻與人們的愿望相去甚遠。例如,將“氣”意譯為vital ener-gy,其實只表達了“氣”作為“推動力”這一小部分含義,卻沒能表達“氣”的完整內涵。經過國內外中醫翻譯工作者的長期探索,發現只有音譯才能較好的保留“氣”的實際內涵并避免丟失信息。于是Qi便逐漸地取代了vital energy而成為“氣”的規范化譯語。同樣地,“陰陽”“氣功”“推拿”也被譯作Yin and Yang(或yin and yang或yin-yang),Qigong(或qigong),Tuina(或tuina)。
從目前國內外中醫翻譯的實踐來看,采用音譯法翻譯中醫學某些特有概念是比較可行的。事實上,這種方法已逐步為中醫翻譯界所普遍采用,也為國外讀者所接受。
2.4中醫概念的多樣化 由于中醫名詞術語本身存在著一詞多義、數詞同義及概念交叉等現象,不同術語在不同情況下和不同的語言環境里,其含義可能有所不同,而且由于一定的英語詞語只能表達一定的中醫術語的某一部分,所以一個中醫術語在不同的情況下,就可能有不同的翻譯形式。因此,中醫名詞術語翻譯中的多樣化現象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我國知名醫學英語學者歐明教授曾以“虛”為例對這個問題作了專門論述。
歐明教授認為,“虛”是中醫學中應用很廣泛的一個概念,根據不同的情況它在英語中可能有這樣一些對應語:asthenia,deficiency,insufficiency,weakness,debility,hypofunc-tion,等等。翻譯時應根據具體的語境選用適當的詞語來翻譯,不能一概而論。指臟腑的“虛”時可用asthenia,如“脾虛”可譯為asthenia of the spleen,若譯為deficiency of thespleen,則有可能被誤認為脾臟有實質性的缺損,而不能準確表達脾虛的概念。又如“脾虛水泛”一詞,其原意是指脾臟運化水濕的功能障礙而引起的水腫,所以同樣是“脾虛”,這個“虛”字則應譯為hypofunction of the spleen。單指功能的虛弱,也可以用hypofunction來表示。表示“體虛”這一概念時,也可用weakness或debility來表達。
3中醫專業英語和中醫術語的學習方法
從本質上來說,中醫專業英語的學習仍屬于第二語言習得的范疇,一方面第二語言習得必須先掌握一定的詞匯,詞匯是語言問題的核心。如果沒有足夠的詞匯量,語言處理的過程就會變得十分緩慢,因為學生必須時時查字典,這不僅費時而且將影響學習興趣和信心;另一方面,實際使用中的詞匯不是單獨的詞,而是詞匯化句子段,或稱為語塊,它們起到某些句法目的中的最小單位的作用,并且一般來說具有約定俗成的用法。如:Deficient yang failed to gener-ate qi(虛陽不能化氣)中的deficient yang即為一語塊,用以表示虛陽的概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指出此類語塊,并有針對性地對其加以操練,是很有必要的。
中醫專業英語的教學涉及到了大量難以記憶的專業詞匯和專業語塊。針對中醫專業英語的特點??梢圆捎靡韵乱恍┓椒ǎ?
3.1詞根法 中醫英語中的很多醫學詞匯均借用于西醫學中的相應詞匯。而這些詞匯大多具有相應的拉丁語或希臘語字根。記住這些字根后,能很容易地記住相關的單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anhr(o)這個詞根來源于希臘語arthron(關節),表示與關節相關的,則可導出arthralgia(關節痛),arthredema(關節水腫),arthrocentesis(關節穿刺術)等詞匯。
3.2分類法 將專業詞匯按其屬性分別歸類,以便于記憶。如:人體臟腑類(五臟hear,liver,spleen,lung,kidney)、五行類(five elements,generation and restraint,predominance-recovery,over-restraint,counter-restraint)。
3.3比較法 將意思相近的詞匯進行比較分析,以便于記憶。如中醫中“疏”一詞可有soothe,dredge,disperse,acat-ter,smooth等表達方式。一般用soothe the liver或smooththe liver來表示“疏肝”,重在指通過疏散而使平靜,鎮定:而一般用disperse the wind-cold來表示“疏散風寒”,指通過疏散而使消除;而用dredge the vessel,scatter the mass來表達疏通血脈、軟堅散結的概念。
3.4綜合法 有些中醫術語現在已經有與之對應的英語語塊,可以直接將對應的專業術語語塊介紹給學生,以便記憶。如:aversion to cold(惡寒),aversion to wind(惡風)等。
總之,中醫專業英語還存在諸多爭議,中醫術語的翻譯更有待規范,但是中醫英語的發展腳步是不可阻擋的,也必將在發展中逐步完善。因此,中醫專業英語的教學也是在摸索中前進。但是,培養合格中醫人才的著眼點不能僅重視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還應重視對他們在中醫基礎理論與知識方面的培養。我們應當在引導學生拓展專業英語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具有創造力的中醫藥人才并為中醫文化創造新的奇跡。
【摘要】 《生物化學》是中醫專業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是聯系基礎和臨床的橋梁課程,所以它的教學也一直是中醫專業教學中的重點,我們在教學中總結出了5種基本教學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 《生物化學》;中醫專業;教學方法
生物化學(以下簡稱生化)是中醫專業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也是聯系基礎和臨床的橋梁課程。但是由于該課程具有知識密集、內容繁雜、概念抽象、更新迅速等特點,使其成為醫學基礎課中公認的較難學的一門課程[1]。同時又由于目前在中醫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學生在學習生化課程時往往缺乏相關學科知識的網絡式結構體系,再加上錄取入校的文科生化學基礎普遍較為薄弱,所以在生化的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尤其是文科生對其產生了畏懼心理和抵觸情緒。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生化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較好地、全面地、系統地掌握生物化學的知識,就必須從優化教學方法抓起。我們通過多年教學研究與實踐,總結出5種基本教學方法,現將其總結如下:
1PBL教學法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問題就是學習的內容,教學目標所要求掌握的內容被嚴謹地安排在這些問題之中。顯然,PBL教學模式是打破了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活躍學生創造性思維、增強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我們在教學中采用的PBL方法如下:(1)設置問題。在上課前幾天,教師預先向學生提出若干問題,讓學生在課下準備。例如在進行“氨基酸的分解代謝”教學之前,可提出下列預習思考題:①細胞內氨基酸代謝的共同途徑有哪二條?主要代謝途徑是哪一條?②氨基酸的脫氨基作用主要包括哪些途徑?最重要的是哪條代謝途徑?③什么是聯合脫氨基作用?有哪兩條聯合脫氨基代謝途徑? ④轉氨酶、脫羧酶的輔酶是什么?含有哪種維生素? ⑤氨的代謝去路主要有哪些?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2)自學、準備。學生根據指定的問題進行準備,可以查閱教科書和參考書,圍繞提出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3)發言、討論。在教學中,由學生唱主角,讓學生以設置的問題為中心積極參與討論,充分表達自己的分析、見解和結論。教師給予適當的啟發引導。(4)總結。最后教師對一些共同性的問題和爭議大的疑難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概括歸納本次課的重點及難點,指出不足之處和今后改進的要求。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團隊協作能力,將枯燥的教學轉變成為生動活潑的教學,有效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提高學習興趣。
2 “案例”教學法
生化課在中醫專業的講授中除了把理論講透之外,結合疾病進行講授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講解影響氧化磷酸化因素中甲狀腺素的作用時,就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患甲亢病人的圖片,結合圖片講解該病的發生機理,發病癥狀:甲亢病人甲狀腺素分泌增加,誘導Na-K-ATP酶的生成和解偶聯蛋白的表達增加,使氧化磷酸化加快,三羧酸循環加快,營養物質分解加快。此時,由于耗氧和二氧化碳生成增加,導致病人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產熱和產水增加,病人會大汗淋漓;而能量生成的增加,會使這類病人異常興奮,長期營養物質的消耗也會使它們變得消瘦。通過這樣的案例教學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了解了疾病,也加深了對生化知識的理解,所掌握的知識經久難忘。
3多媒體教學法
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多媒體教學法。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使原本枯澀的內容變得生動、直觀,形象,且一目了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講授蛋白質的高級結構時,學生往往很難弄清楚蛋白質二級、三級和四級結構的形成及其之間的層次關系,在傳統的教學中,最多有一個模型,而多媒體使用三維顯示技術就能輕而易舉的解決這個問題,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頭腦里有了一個空間立體結構的概念,那么問題就迎刃而解,同時也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實驗教學
生化是一門理論基礎課,同時又是一門實驗學科,生化實驗課在生化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提高生化實驗教學質量,不僅可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還可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在實驗教學中,我們采用以下幾點:(1)選好實驗項目:我們根據生化實驗的教學目的,在強調比色、離心、電泳、含量分析等生化基本操作的基礎上,還結合學科知識的更新與進展以及中醫專業的特點,實驗項目選擇注重結合臨床醫學,減少落后的單純性驗證性實驗,增加探索性和綜合性的實驗。在有效的時間內使學生學到較多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做好實驗設計: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閱相關文獻資料,運用所學的基本知識,自己動手設計實驗,教師對實驗設計思路和技術方案提出建議。(3)剖析實驗問題,做好實驗小結:在學生做完實驗以后,進行實驗小結,對實驗的原理、方法及意義進行進一步的分析;點評當次實驗課的優缺點,對實驗中所出現的問題、異常現象、異常結果進行分析,分析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并針對實驗內容,結合理論課知識進行提問、討論,以啟發學生的科研思維;指出學生儀器操作中出普遍出現的問題,以利于下次改進。
5“自學輔導式”教學法
《生化》在中醫專業的教育中一般因為課時的限制,內容只能講授其中一部分,所以單靠課堂講授是遠遠不夠的,一些淺顯易懂內容要通過自學來掌握。我們將自學分為課內自學與課外自學相結合,課內自學由老師引導、課堂答疑;課外自學,由教師寫出自學要求,介紹參考資料,布置思考a題,每個學生必須有一個專門的作業本,教師定期檢查作業,并將其記入總成績。這樣對學生的學習是一個督促,有的學生為完成自學作業借閱了參考書。通過這樣的自學可變被動為主動,鍛煉了查閱資料的能力。同時又能夠為《生化》教學中難點和重點內容的講授節省時間。
總之,教學實踐證明,中醫專業的《生化》教學除必須結合自身特點和學生本身專業特點,抓住重點,因材施教,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學效果。
[摘 要]中醫專業畢業生目前遭遇到在勞動力市場上遭遇到擇業余地窄、人力資源相對過剩、社會排斥等職業生涯阻隔,而促進中醫專業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要弱化其職業生涯阻隔,應從五個路徑入手:加大對傳統中醫文化的宣傳力度和財政投入、合理控制中醫院校招生規模、整頓、培訓、提高中醫師資力量、改革不盡合理的中醫西化教學制度、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
[關鍵詞]中醫專業畢業生 職業生涯阻隔 弱化路徑
職業生涯阻隔一詞是由CR ITES于1969年首次提出的, 意指職業發展過程中員工個體所遭遇到的內在沖突以及外在挫折。中醫專業畢業生的職業生涯阻隔指的是中醫專業畢業生在尋找工作時, 因各種阻隔因素所遭遇的內在沖突和外在挫折。
一、中醫專業畢業生職業生涯阻隔的現狀
相對于其他專業的學生,中醫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選擇余地更為狹窄。目前中醫藥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中,有20%左右的學生在非醫行業工作,15%的學生考上研究生,進入了醫院的學生,也多在縣一級甚至鄉鎮醫院。
受經濟利益驅動,我國中醫專業就業問題的主要表現之一是結構性矛盾,中醫人才由中西部向東部地區流動,由農村向城市流動,由基層醫療機構流向上級醫院,造成了西部地區、農村地區和城市社區衛生醫療機構的中醫藥人才緊張,而東部沿海地區、大城市人才過剩的局面。廣東中醫藥基礎較好,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富裕地區,成為南方各省市中醫藥畢業生首選。目前廣東各級各類中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有146 家,但2009 年在廣東畢業的中醫類(不包括藥類) 畢業生將有本科生近千人,??粕?50余人,研究生500多人,每家醫院必須平均接收十幾名畢業生,才能基本解決廣東的中醫類畢業生。更何況廣東以外的中醫藥畢業生也大量涌入廣東搶占就業市場。
此外,由于西醫近幾十年來在國內的迅猛發展,社會上對中醫專業存在排斥心理,對中醫的認可度逐漸減弱。
二、中醫職業生涯阻隔的影響因素分析
中醫院校畢業生在勞動力市場上遭遇到擇業余地窄、人力資源相對過剩、社會排斥等職業生涯阻隔,究其根源,主要有國家政策導向、社會大眾對傳統醫學的信任危機、現行中醫教育體制和大學生主觀四方面的原因。
1. 國家政策導向
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開始執行。將醫師執業類別分為臨床、口腔、公共衛生、中醫四大類別。規定中醫學院畢業生只能從事中醫類別工作,中醫藥院校的中醫、中西醫結合專業畢業生只能參加中醫類別的執業醫師考試,不能參加臨床類別的執業醫師考試。這就大大縮小了中醫畢業生的就業范圍。而且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規定學生要臨床輪訓一年才能報考,這就直接影響學生的自主創業和就業。此外, 中醫崗位十分匱乏, 現在純的中醫院極少,在很多西醫為主的醫院,中醫科中醫科都較薄弱,進人計劃少,基本上不用招新人。民營醫院由于門檻相對較低,成為中醫學生的新選擇,但是,這道門檻現在也在逐漸加高。西醫院校畢業生擠占有限的中醫藥勞動力市場資源的現象愈演愈烈,而中醫藥院校的畢業生一旦進不了中醫院只能去西醫院。不少中醫藥專業畢業生到了西醫院只能從事中醫以外的工作,而按照《執業醫師法》規定,這屬于跨類別行醫,是違法的。所以很多中醫藥院校畢業生只能做醫藥代表,或者干脆離開醫藥行業。
2. 社會大眾對傳統醫學的信任危機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傾向于西醫的便利和短期療效,認為中醫在某些疾病的治療上遜于西醫,這樣導致社會對中醫的需求下降。目前社會的主導印象是現代醫學,對中醫藥缺乏信任,個別媒體和社會學者甚至發起取消中醫等言論,造成大眾對中醫藥有偏見甚至歧視,這對中醫藥院校的畢業生就業無疑也是一個巨大的負面影響。
3. 中醫現行教育體制上存在的問題
其一,中醫教學西化。不顧中醫應有的教學特點,安排大量西醫內容、外語課程,而中醫學子應學的中醫經典倒成了選修課。導致中醫學生耗費青春,畢業后不能用中醫傳統思維、技法看病。連中醫博士后居然在校都沒學過瀕湖脈學。這些今后的中醫“帶頭人”,對中醫治病大多缺乏信心,有的甚至站到了對立面,客觀上成了中醫職業生涯的掘墓人。其二,中醫院校的擴招更降低了生源質量。中醫院校的擴招本意是為了多培養中醫人才,但實際操作中存在院校錄取低分考生的現象,使中醫人才培養雪上加霜。其三,師資存在不到位的現象。在中醫院校確有些教授為中醫界領軍人,但人數不多。很多剛踏出校門,直接入中醫院校教書的不會臨床的“教授”。不少教脈診的教授只能念書,不敢接學生伸出的手切脈。其四,中醫課程課時不足。目前中醫五年制本科真正學習中醫課程的時間不到1年半。這樣少的課時,難以保證學生深刻理解學透中醫知識。因此,這樣學出來的學生往往中不中、西不西,分析病情、處理疾病的能力也非常欠缺。
4. 大學生主觀原因
不少部分中醫專業學生價值觀取向存在偏頗,主觀上存在功利性較強,就業期望值過高,盲目跟風,缺乏正確的自我規劃,影響和制約了就業;一部分學生思想上對自我要求過低,不能很好的進行自我培養與提高,自身素質大打折扣,缺乏對中醫經典理論和案例的鉆研,缺少了主流社會所需要的責任心、進取心、主動性、忍耐性、獨立性及社交場合需要的介入能力、適應能力、控制能力和協調性等,就業單位難以錄用。
三、中醫畢業生職業生涯阻隔的弱化路徑建議
中醫畢業生職業生涯阻隔應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要弱化中醫畢業生職業生涯阻隔,應從以下五個路徑入手:
1. 加大對傳統中醫文化的宣傳力度和財政投入
傳統中醫文化是經典國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政策應加大對傳統中醫文化的宣傳力度,呼吁社會民眾樹立正確的中醫和西醫認識觀。政策也應增加相應的財政投入,增加中醫崗位編制,為疏導中醫畢業生的職業生涯阻隔提供現實條件。
2. 合理控制中醫院校招生規模
應合理控制中醫院校招生規模,要扎扎實實地推行培養中醫接班人的招生計劃。
3. 整頓、培訓、提高中醫師資力量
對保留的中醫院校中的中醫藥教員,應認真進行整頓。濫竽充數者、無實戰經驗者切實進行輪訓,視結果決定去留。在醫院,在基層,在民間中醫中選拔中醫理論、實踐經驗豐富的人才去充實中醫藥教師隊伍,使合格的中醫藥人才培養成為可能,否則必將造成老中醫人去后,真正中醫的消亡。
4. 改革不盡合理的中醫西化教學制度
中醫專業學生必須以中醫教學為主,四大經典為主,臨床實用四診技術為主,中藥、中藥方劑等教學為主。建議在課時上增大中醫比例,不應少于70%,讓學生用更多的課時打好扎實的中醫基本功。學習西醫內容為輔。醫古文必修,外語選修,或讓中醫研究生去必修。
5. 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
我國的社會公共衛生資源發展不平衡,占全國2/3人口的農村只擁有不到1/4的衛生資源。到農村、基層去,將會是高等醫學院校的畢業生就業的廣闊天地。從民間中醫中挑選確有實戰本領的,國家給予相應優惠政策,對自愿報名愿去基層的中醫畢業生進行傳幫帶式的短期培訓,然后國家對其進行適當補貼,完善其工作的必要條件。此外,培養具有創業能力的復合型中醫人才, 是競爭日益激烈的畢業生就業市場對高等中醫藥院校大學生培養模式提出的新要求。中醫畢業生自主創業是一種在嚴峻形勢下就業的可行選擇。
[摘要]通過對浙江省中醫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因素的調查,發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就業觀念、就業心理等內在因素,社會、用人單位和學校等外在因素在其就業中起了主要作用,在內在因素中以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歷層次、就業技巧、外語水平、就業觀念和就業心理素質對就業的影響最為明顯,在外在因素中社會的用人觀念、就業的市場和政策、學校的培養體制、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對就業也起了重要作用。結合調查結果,文章力求從多方面尋找有效的解決途徑,以期對學校和學生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中醫專業;畢業生;就業;影響因素;調查;對策
一、對象與方法
2008年12月,本課題組自行設計中醫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因素的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中醫專業畢業生的內在因素:自身綜合素質、就業觀念、就業心理等;外在因素:社會、行業、用人單位、學校等;隨機抽取浙江省有代表性的11所中醫院的實習生,要求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填寫調查問卷。問卷采用4級評定。共發放問卷1 100份,回收1078份,回收率為98.%;經審核后得到有效問卷991份,有效率為90.99%。其中男生占46.28%,女生占53.72%;城鎮生源占30.31%,農村生源占69.69%。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影響中醫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內在因素
1.自身綜合素質
在對綜合素質、學科及專業、社會關系、機遇等影響就業的程度的調查中,其中綜合素質和社會關系對就業的影響排在第1位。對于中醫專業畢業生自身綜合素質的問卷設計包括學習成績、工作經驗、外語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學歷層次、求職技巧、外表形象、黨員學生干部及在校期間所獲得的榮譽及獎勵等。在“您對自己的素質(實力)在擇業中的競爭力評價”這一問題,只有4.56%學生評價自己實力雄厚,志在必得;34.11%的學生表示有實力,找個單位應該沒問題;43%的學生認為自己實力平平,缺乏競爭優勢,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對自身競爭力的評價普遍偏低,信心不足,30.3%的學生認為自己在社交能力、社會適應能力、表達能力等方面有些欠缺。
實用思想成為人才市場的主導,許多用人單位很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實際工作經驗。因此“實踐經驗”成為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得到大學生的廣泛認同。據調查結果顯示,63.48%的學生對此認為影響很大,33.2%的學生認為有一定影響?!巴庹Z和計算機能力”已成為用人單位衡量人才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就業中起主要的作用,成為影響就業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此,大學生的綜合認同率也較高,達68.30%。此外,“高學歷”在目前就業中已趨于優勢,用人單位在錄用人才時,已比較看重學歷層次,“非高學歷不招”的現象比較明顯。學歷層次越低,就業率越低,為此“學歷層次”已成為影響就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本次調查中,80.6%的學生認為“學歷層次”對就業有比較大的影響。面對當前的就業形勢,為尋求緩解就業壓力,本科生中有66.34%的學生打算考研,有30.69%的學生對讀研畢業后的就業前景感到擔憂和迷茫。
“求職技巧”、“人文素養”、“外表形象”、“黨員、學生干部身份及在校期間的獎懲榮譽”也是影響中醫生就業的比較重要因素,學生對其重要性的認同率分別為35.9%、18.56%,10.47%、7.26%,“求職技巧”是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應變能力、表達能力、專業知識、心理素質等多方面素質和能力的集中反映,“人文素養”包括學生職業素養、心理知識、倫理關懷、中醫傳統文化熏陶對醫院良好的醫患溝通關系很重要,所以“求職技巧”、“人文素養”比“外表形象”、“黨員、學生干部身份及在校期間的獎懲榮譽”更易引起用人單位的重視。
2.就業觀念
招生就業制度改革以來,學生普遍關注未來的就業去向,多數同學從待遇、出路和工作生活環境等方面考慮。本次調查中就業觀念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問題:期望就業地區、期望就業單位性質、職業性質、期望的薪水標準、就業目的。
對“您理想的就業地區是(擇三排序)”這一問題的調查,學生認為是內地省會城市、內地中小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對“您希望進的醫院級別是”,50.34%的學生選擇市級醫院,20.22%的學生選擇縣級醫院,約10%的學生分別選擇大型三級甲等醫院、基層衛生院和民營醫院;對“您理想的職業性質(擇三排序)”這一問題,學生認為是臨床醫生、行政管理、基礎醫學研究;對“您期望的月薪”,60.15%的學生選擇2001~3000元,30.24%的選擇1001~2000元。對“您個人就業的主要目的是(擇三排序)”這一問題的調查,學生認為是實現自身價值、滿足個人物質文化需要、追求個人目標。
從以上對學生擇業期望的分析來看,部分學生感到“就業形勢嚴峻,希望去到基層工作”。與往屆畢業生相比,在就業問題上態度似乎更加“務實”了,更多地注重自身的發展和實現個人目標,追求有品質的物質文化生活,很少同學談到要為社會作貢獻。但大部分學生的理想就業地區和就業單位性質存在趨同現象,其原因在于,一方面:這些地區和單位良好的工作環境,廣闊的發展空間、不錯的待遇對畢業生有很強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認識還不是很準確,大多數市級特別是大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甲等公立醫院都趨向于招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缺乏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對自己沒有明確的定位,存在怕難、怕吃苦等心理,期望過高,與自身的素質不相符合,造成了部分同學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單位。
3.就業心理
對中醫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心理進行調查,主要包括就業過程中的情緒體驗、心理壓力緩解途徑及學校的心理輔導等。28.13%的學生認為就業壓力很大,41.22%的學生認為就業壓力比較大,只有5.11%的學生認為沒有壓力,其他的認為壓力一般;在就業過程中,35.26%學生承認存在煩躁焦慮心理,11.24%的學生存在抑郁消沉心理,還有7.26%學生存在自卑與嫉妒心理、懷才不遇心理,只有46.24%的學生保持熱情積極的心理;在“您認為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中醫畢業生順利就業是否重要”這一問題的回答中,27%的學生認為非常重要,61.23%的學生認為重要,只有11.77%的學生認為不重要;在尋求緩解就業心理壓力的途徑時,40.14%的學生尋求同學、朋友幫助,33.25%的學生需求家庭幫助,12.33%的學生回答自我調適,還有10%的學生尋求學校、老師幫助;在“您認為學校對大學生就業心理關心如何?”這一問題的調查中,只有8.66%的學生認為重視或關心,15.
21%的學生對學校的心理輔導工作情況不清楚,30%的學生認為不重視或不關心,18.56%的學生認為學校沒有有效的途徑和方法。
從以上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中醫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壓力很大,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學校對學生就業的心理輔導不夠重視,學生自我調適能力不強。調查也反映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中醫學生的順利就業很重要,需要學校加強對學生的就業心理教育與輔導。
(二)影響中醫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外在因素
影響中醫專業畢業生就業的外在因素主要是就業政策與就業市場、社會用人觀念和學校的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等。
1.就業政策與就業市場
就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中醫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如有些城市接納畢業生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進人指標、戶口指標等因素的限制,戶口問題成為畢業生合理流動以及單位自主招聘人才的極大障礙。為此“就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中醫學生的就業,本次調查中學生的綜合認同率為30.14%。筆者在分析擇業就業的主要途徑時發現,選擇“招聘考試”的學生80.12%,遠遠高于其他選項,選擇“人才市場或招聘會”的學生只有18.19%,為此“就業市場”在中醫專業畢業生就業中作用不大。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多數用人單位傾向于學生的實踐技能,需要通過考試來了解學生的專業素質;另一方面,沒有中醫專業學生的專門招聘會,在政府和學校舉行的醫學類的招聘會,需要招中醫專業的學生很少,據調查,只有5.24%的單位需要招該專業的學生。這說明就業市場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公平、競爭、擇優、有序、專業的就業市場尚未形成,學生就業市場所必需的信息體系、服務體系和保障體系等尚未建立。據調查,有21.0%的學生認為“人才市場”對就業有很大影響,而30.61%的學生認為有一定影響,只有24.34%的學生認為沒有影響。
2.社會用人觀念
社會用人觀念不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而且還會因不同地區、不同單位性質而異,許多用人單位在錄用時,對畢業生的家庭背景與社會關系和性別、所學專業、實踐能力、學歷層次、學校知名度及外表特征等都會有一定的要求,其中學生實踐能力、學歷層次、外表特征在前面的調查分析中已經闡釋過。對于“學校知名度”的調查,58.26%的學生認為它對就業影響很大。對“家庭背景與社會關系”和“性別”的調查,發現家庭背景及社會關系、性別歧視在就業的影響作用依然存在。48.26%的學生認為“家庭背景及社會關系”對就業影響很大,46.60%的學生認為有一定的影響,這說明許多用人單位在用人過程中,照顧關系的不公平現象依然存在。盡管在法律上已經是男女平等,但在女生就業過程中仍然遭受很大的歧視,在本次調查中,學生對影響就業的“性別”因素,33.58%的學生認為影響很大,56.02%的學生認為有一定的影響,二者之和為89.60%。分析女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主要在于社會和用人單位對女性的不公正評價,以及女性自身的心理弱點和生理差異?!皩τ谒鶎W專業”的調查,80.53%的學生反映就業形勢非常嚴峻,求職相當困難。相對于西醫專業的學生,中醫專業的學生對求職成功很有信心的只占7.23%,有些信心的占8.36%,幾乎沒信心的占29.1%,這說明面對人才市場的激烈競爭,中醫類專業畢業生感到實實在在的壓力,缺乏專業信心,專業思想不夠鞏固的問題較為突出。這主要是人們對中醫專業畢業生的理解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學生剛畢業年紀輕,沒什么精深知識和技能,缺乏經驗,不能勝任該工作。而且大多數的中醫醫院也沒有完全進行中醫治療,所以對中醫專業畢業生的需求不大,其他的醫院需求就更少了。
3.學校的實踐教學和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實踐教學是現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環節,中醫專業是培養臨床人才的專業教育,在“您認為學校在中醫生的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的調查,60.23%的學生認為學校學的與社會需求脫節,50.03%的學生認為在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方面不夠,40.24%的學生認為專業設置不夠合理,40.58%的學生認為課程設置不合理。這說明中醫學科建設水平還有待提高,沒有形成專業“品牌”優勢和塑造“品牌”學生,中醫教學和就業脫節,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不高。
學校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對學生就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您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存在哪些問題?”的這一問題調查,80.12%的學生認為收集就業信息不力,60.14%的學生認為就業技巧輔導做得不夠,30.50%的學生認為辦理就業手續不順暢,10.33%的學生認為工作人員素質欠缺。在“中醫專業畢業生最希望接受的就業指導內容的調查中”,排在前3位的是:就業技巧、擇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設計指導。而學校給予這一方面的指導很少,就業指導中心還不夠健全,缺乏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人才和畢業生心理輔導師,不能進行全方位的服務,就業渠道單一,大多是學生處提供就業信息,沒有針對中醫專業特色的專場招聘會;學校對學生的人文素質、醫德醫風等非智力因素教育和培養還不夠。
三、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對中醫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其就業競爭力
從本次調查來看,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因素還在于學生的自身條件,因此,學校要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要突破傳統的教育模式,建立新的素質教育體系,增加學生的理想信念、人文素質、醫德醫風等非智力因素教育和培養。通過教育引導,鼓勵學生報考研究生或出國留學來提高中醫畢業生的就業率。
(二)根據社會需要,調整中醫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結構
專業教育必須根據社會需求和市場變化,合理調整中醫專業和培養方向,要將人才結構與需求結合起來,既要發揚中醫優良的教育傳統,又要深化教學改革,注重教育創新和技能的訓練。要加強臨床教學師資建設,改善教學條件,進行中醫教學模式、內容和方法的改革,突出專業特色,提高教學質量,扎實學生專業基礎;要把畢業生的畢業實習和就業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臨床經驗,鞏固學生的專業思想,培養學生的專業信心,形成專業“品牌”優勢和塑造“品牌”學生,努力培養和造就能夠推動我國中醫醫療事業發展的高素質、創造性人才。
(三)完善和創新學校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1.倡導就業指導“以人為本”的全程全員育人理念,提高就業指導師資隊伍的素質
全程就業指導是指時間上的長期性:針對中醫專業學生特點,分期做好就業指導,使就業指導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全員就業指導是指內容上的多樣性:即有針對性地開展政策指導、觀念指導、心理指導、人文素養指導和面試技巧指導。因此,學校應加強中醫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設置就業指導課程,使學生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就對自己將來的職業發展有所規劃,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能力傾向,使他們對將來的就業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明確的目標。
2.要充分認識中醫專業學生的就業形勢,健全就業指導機構
建立校院兩級就業服務體系,比如,在學院單獨為中醫專業學生配備由中醫專家、專業教師和輔導員組成的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學校要與社會的人事和勞動等相關部門相互配合,逐步建立和規范公平、競爭、擇優、有序的畢業生就業市場體系,舉辦中醫專業招聘會。
3.拓寬就業渠道
建立中醫專業畢業生就業信息網,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加大信息搜集力度,及時有效的就業信息,并與各家醫院、各級人事部門、全國高等醫學院校、科研院所等,通過互聯網達到供需雙方信息快捷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