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4 06:14:34
序論:在您撰寫國際貿易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目前學界對國際貿易慣例的認識存在不足,本文以慣例的要義為基礎,探討其淵源,分析慣例與其它法律規范的區別,最后從其對國際貿易合同當事人約束力的角度闡述了慣例在實踐中的應用。
關鍵詞:國際貿易;國際貿易慣例;國際貿易公約;國際貿易合同
隨著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逐漸接軌“, 國際貿易慣例”一詞的使用頻率日漸增多。但是,無論是理論界還是實務界,在國際貿易慣例的涵義、國際貿易慣例的法律屬性等問題上認識都較模糊,分歧頗大。由于國際貿易慣例對我國國際經濟法學科和現代化經濟建設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本文對這一問題做了探討。
一、國際貿易慣例要義闡釋。
《辭海》“對外貿易”一詞是這樣定義的:“一國或一個地區與他國或另一地區之間的商品買賣活動,即國際間的商品交換。對外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亦稱進出口貿易”,而國際貿易則是“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1 ] (P411) 如果認為商品分有形商品和無形商品,則這一定義并無不妥。但在國際貿易學界,占主流意見的觀點是,商品專指有形的物質產品,無形的產品即是服務。因此,國際貿易的對象不僅包括有形的物質產品,還包括無形的服務。長期以來,商品買賣一直是國際貿易的主要內容,而所謂國際貿易慣例大多指有關商品買賣或與商品買賣有關的各類服務的慣例,這也是本文的討論對象。具體而言,本文研究的是從買賣雙方貿易洽商到最終履約(或未能履約) 整個過程的有關國際貿易慣例,由于在這一過程中涉及到金融服務、交通運輸等所謂服務貿易范疇,因此源于有形商品的跨國交換,并為賣方交付商品和買方支付貨款提供便利或保障的有關服務也屬本文的研究范圍。慣例是一個經常使用卻又語義含糊的詞,也是一個在我國學術界備受爭議的用語(國外也有類似爭議) 。學術界對慣例應用的普遍性和實踐性有著大致相同的看法,但在涉及慣例的本質問題方面,則歧見頗大。
(一) 慣例是否需要成文化。
有學者認為,慣例需經過民間國際組織或貿易協會的編纂后才會有明確的內容,才能稱之為慣例。而大多數學者則認為,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固然是國際貿易慣例的主要形式,但不成文的卻又為人所知并廣泛采用的國際商業習慣做法也是國際貿易的慣例。[2 ] (P13) 筆者贊同后一種看法。從國際貿易慣例的發展歷史來看,國際貿易慣例常常起源于一些主要貿易口岸的大公司的實際做法。由于這些公司具有廣泛影響力,以及這些做法本身也具有減少貿易障礙等方面的作用,這些做法逐漸成為某一行業或某一地區的共同做法。但是不同行業、不同地區對同一問題的處理手法或對同一術語的解釋不盡相同,這就難免造成地區間或行業間的貿易障礙。為解決這一問題,一些組織擔當了統一解釋和編纂工作,這就形成了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國際商會編寫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發展過程便是如此。但是也有一些做法由于早已廣為所知并被普遍遵守或因其它原因而沒有載入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如紡織界人所共知的一旦坯料被剪開即不能退貨的慣例。
甚至還有一些做法曾經被寫入一些組織編寫的國際貿易慣例,后因歧見消失、做法統一而又被撤出成文慣例。比如,國際商會在1980 年出版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關于CIF 術語賣方責任的表述中認為,賣方應提交清潔提單,但承運人在提單上對貨物的內容、重量、尺碼、品質等無所知的批注并不表明該提單是不清潔提單。但在1990 年實行的新的《國際貿易解釋通則》里則沒有這句話,這并不表明國際商會改變了看法,相反它正是顯示了貿易界及相關各界已認同了這一點,從而無需再用文字描述了。也就是說,這并沒有改變上述規定仍是國際貿易慣例的事實。[ 3 ] (P527 - 528)(二) 慣例的法律約束力。
慣例的法律約束力指的是不管合同當事人是否明示或默示甚至沒有表示是否接受有關國際慣例的約束,慣例自動約束有關當事人,即慣例具有強制約束性?!斗▽W辭典》持的是這一觀點。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國際貿易慣例的產生和發展不是國家意志的結果, 因而國際貿易慣例不是法, 不能對當事人進行約束。[4 ] (P7 - 8) 第三種觀點認為,慣例分兩類:一類是不需要當事人選擇都必須遵守的強制性規范,一類是經過當事人選擇才對其有約束力的任意性規范。[5 ] (P27 - 28) 其實,國際貿易慣例不是某國立法機關制定的正式文件,也不是國家間的國際公約,因而它不是法律;另一方面,由于慣例的廣泛適用性和長期實踐性,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國際貿易合約當事人對自身及他人遵守慣例的心理期望,慣例對當事人各方又有一定的約束力。
這種約束力一般是在當事人明示接受慣例的情況下產生的,國際商會出版的《國際貿易條件解釋通則》(1990)在導言部分表達了這一觀點《, 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500)第1 條也闡述了這個意思,有關國際貿易慣例的這一規定符合合同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但是在一項國際貿易的契約中,不可能窮盡所有成文和不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的規定,因此就產生了所謂的“默示”做法?!堵摵蠂鴩H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9 條第2 款規定:“除非另有協議,雙方當事人應視為已默認地同意對他們的合同或合同的訂立適用當事人已知道或理應知道的慣例,而這種慣例在國際貿易上已為特定貿易所涉同類合同的當事人所廣泛知道并為他們經常遵守。”簽定該公約的國家同意,何為慣例由法庭來決定。該款規定反映了國際貿易慣例一定程度上具有強制約束性(自動生效) 的一面,但是這也沒有改變慣例作 為任意規范的特點,當事人可以通過明示的方法排除對某一慣例或某一慣例部分條款的適用。
以上分歧的主要表現是學者們對一些英文單詞的解釋不同,特別是對custom、usuage 的理解差異。有人認為custom 有約束力,應譯為慣例,而usuage 則沒有約束力,應譯為習慣;也有人認為custom 沒有約束力,應譯為習慣,usuage 有約束力,應譯為慣例。還有人有其它的看法。其實,翻查一下國際商會的出版文件我們會發現,國際商會對慣例的用詞并不考究,在不同的文件中可能采用不同的詞,甚至在同一份文件中也可能使用不同的用語。比如,在《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中使用的是custom 和practice ,在《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使用的是usuage ,而在《托收統一規則》使用的則是rule 一詞??梢?國際商會對慣例的用詞并不看重,他們重視的是某一術語或某一做法在商業實踐中的狀況,只要這種術語或這種做法廣為人知(widely known) 和被業者經常遵守(regularly observed) ,它們即是慣例,而不管在國際商會或其它組織的出版物中用何詞來描述它們,或有沒有見諸文字。至于慣例對當事人有無約束力,則要看當事人在合同中的約定。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將國際貿易慣例定義為:在國際商品貿易和與國際商品貿易有關的服務實踐中形成的,某一地區或某一行業廣為人知并被經常遵守的任意性行為規范。
二、國際貿易慣例的淵源。
如上所述,國際貿易慣例有成文和不成文之分,也就是說,國際貿易慣例有兩個淵源: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與不成文的國際商業習慣做法。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指的是經過某一組織編撰和公示的規范化文件。編撰國際貿易慣例的主體可以是一些有影響的基于國家的國際組織,如國際商會;也可以是民間的國際組織,如波羅的海黑海航運公會;還可以是能對市場起到主導作用的商事組織,如通用汽車公司,它們的產出物因而也相應地表現為具有一定法規性質的文件。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一般依據過去已有而且現在仍然流行的商業做法而作出,其主要行為特征是必須有一個宣示的過程,因為比制訂規范文件更重要的,是它們必須廣為人知。國際商業習慣做法之所以成為國際貿易慣例的淵源之一,原因主要是多數國際貿易慣例從本質上講就是國際商業習慣做法的一個演進形式,而且是一個永不停止的過程。過去活躍在跨國或者說超國家或地區利益之上的國際商業習慣做法,通過編撰和公示之后變成了國際貿易慣例。今天的習慣性的商業做法還在重復著這樣一個過程。如果我們不這樣理解慣例的淵源,那么我們很可能會步入認識的誤區,或者認為慣例僅表現為成文化的規范,或者認為只能從過去的國際商業習慣做法中尋找慣例。這兩種僵化的認識不能反映現實,因而也不能指導發展中的國際貿易活動。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一國之內或地方性的商業習慣做法也有可能演變成國際貿易慣例,這主要取決于該習慣是如何整合(incorperated) 到國際貿易流程中去的。
例如,美國西海岸港口的碼頭工會為保護自身利益向集裝箱貨主收取近乎落地費性質的雜費,這種雜費被各國班輪公會列入班輪運價或班輪條款,因而這種做法就成了有關業者之間的國際貿易慣例。承認慣例的習慣做法淵源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國際貿易慣例的性質,因為從國際貿易慣例中體現的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大都可以從習慣做法當中找到源頭。從商業道德的視角看,所有國際貿易慣例都來自于千百年來一直在支撐著川流不息的國際貿易活動的一套倫理體系,借助它可以形成關于對對方行為的預期;通過它的應用———即對己對人的約束,各方在此體系下的權利和義務得以區分、履行和保障。這套倫理體系的強化就形成了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而未成文的慣例則歸于國際商業習慣做法一類。
國際貿易慣例和國際商業習慣做法雖同為國際貿易慣例的淵源,以對現有的國際貿易慣例的貢獻而論,由習慣而成文的國際貿易慣例占有絕對的優勢;但后者在當今技術創新的條件下開始顯露出重要性。
三、國際貿易慣例與其它法律規范的區別。
(一) 國際貿易慣例與國際貿易公約。
由兩國政府或多國政府簽定的有關國際貿易關系的規范稱為國際貿易公約。從公約法律約束力的角度,可以將國際貿易公約分為兩類:一類是有強制約束力的公約;一類是任意性的公約。前者包括調整國家間經貿關系的一般性公約及約束某一具體合同當事人權利義務關系的公約,如世界貿易組織的各項協定、聯合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制定的有關海上運輸合同的《漢堡規則》。強制性的公約要求締約方或接受公約的國家在本國的法律與公約沖突時,修改本國的法律,使之符合公約的規定;而且在處理國際貿易糾紛時以國際公約為準據法。既然強制性國際貿易公約的法律約束力大于國內法的效力,強制性國際貿易公約的效力當然優于沒有取得正式法律地位的國際貿易慣例。但是,國際貿易慣例與任意性的國際貿易公約的關系則不同。
任意性的國際貿易公約主要指有關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幾個公約,即1964 年的兩個海牙國際貨物買賣統一法公約———《國際貨物買賣統一法公約》、《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成立統一法公約》及二者合并而成的《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這些公約遵循合同自愿的一般原則,允許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采用或排斥這些公約的規定,即可減損公約條款的效力。在同為任意性規范的層面上,國際貿易慣例與任意性的國際貿易公約十分類似,但是兩者的法律地位不同,前者高于后者。對此《, 國際貨物買賣統一法公約》和《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成立統一法公約》均有明確的規定?!堵摵蠂鴩H貨物買賣合同公約》雖未在這方面作具體規定,但它是由前兩個公約發展而來的,據此也可認為該公約持同樣的觀點。由此可見,在國際貿易慣例與上述3 項公約的規定發生沖突時,應優先考慮采用慣例的規定。
(二) 國際貿易慣例與國內法。
一般而言,國際貿易慣例是在與本國利益無沖突的領域發展起來的,其所規范的領域大多與本國法律的適用范圍沒有重疊。從這個角度上講,國際貿易慣例可以對國內法的不足起到補充的作用。但是,各國對國際貿易慣例拾遺補缺作用的態度是不同的。有些國家干脆把國際貿易慣例納入本國的法律體系,使之成為國內法的一部分,如伊拉克和西班牙就把國際商會制定的《國際貿易解釋通則》引入國內法。采取這種作法的國家不多,多數國家一般按照直接適用或間接適用的途徑運用國際貿易慣例。直接適用指的是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示或默示接受國際慣例的約束,法院或仲裁庭依據當事人選擇的國際慣例進行裁決。法國、丹麥等國家采取這種方法。這些國家一般承認國際貿易慣例獨立于國內法律體系之外,國際貿易慣例可直接應用于國際經貿往來,無需國內法的指引。與采用直接適用的國家相比,采用間接適用的國家更多,我國也是采用間接適用的途徑。間接適用指的是國際貿易慣例不能脫離國內法而獨立運用,必須經過國內法的指引,而且國際貿易慣例的應用有賴于國內法對國際貿易慣例明示或默示的接受。明示接受指的是在國內法中明文規定,對特定的民事關系可采用國際貿易慣例處理。默示接受則是指在某國的國際貿易活動和法律實踐中普遍采用國際貿易慣例,從而可以推斷該國認可國際貿易慣例的。
我國采用的是明示的方法。《民法通則》、《涉外經濟 合同法》、《海商法》等都明確指出,我國法律和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公約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有人據此認為,我國法律的效力高于國際貿易慣例的效力。其實,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國內法關于國際貿易的規定可分為強制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國際貿易慣例不可違反國內法的強制性規范,但可與任意性的規范不一致。因為國際貿易慣例廣為人知并被經常采用,只要當事人未明示拒絕慣例的適用性,國際貿易慣例就自動成為合同的一部分,盡管這部分并未以文字形式在合同中表示。然而,國內法中的任意性規范則沒有自動成為合同一部分的效能。由此可見,國際貿易慣例雖然是國內法的補充,但其效力仍優于國內法中的任意性規范。四、國際貿易慣例對合同當事人的約束力這里所講的合同,指書面達成的合同。對于口頭達成的國際貿易合同,我國不予承認。對此,我國在1986 年核準《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時已表明了這一點。
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引用國際慣例的方法有3 種:其一,引用國際商會、國際法協會或其它民間組織的條款或術語,如買賣雙方以CIF 價成交。普遍認為,采用了某一成文慣例的條款或術語,對該條款或術語的解釋應以該慣例為準。多數情形下,對某一條款或術語的解釋只有一個國際貿易慣例,但也存在對某一條款或術語的解釋不只有一個國際貿易慣例的情況,并且各慣例的解釋不一致。如沒有對具體采用哪一慣例作出規定,這時候的解決方法一般是以與合同最有密切關系的國家所采用的國際慣例作為依據,而判斷這一點往往是不太容易的。比如,對貿易術語FOB 的解釋就有國際商會制定的《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和美國進出口商會等機構制定的《1941 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兩個慣例,這兩個慣例對賣方交貨地點等方面的解釋差異很大。為防止事后買賣雙方當事人就采用哪一慣例產生爭議,合同當事人最好在采用條款或術語的同時明確規定采用哪個國際慣例。其二,采用國際組織或行業協會制定的標準合同,如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制定的關于成套設備和機器的出口合同、倫敦谷物交易協會制定的關于谷物買賣的合同。標準合同對合同全部或大部分條款都作了規定,一般只留出當事人名稱、貨價等項目供當事人填寫,當事人可通過協商對印定的條款作出修改或補充。這類合同試圖囊括有關合同關系的全部權利與義務,包括從合同的簽定到合同的履行、解除和違反合同的救濟的整個過程。由于在大宗貨物的買賣中廣泛采用標準合同,標準合同事實上已成為當事人普遍遵守的權威文件,是國際貿易慣例的組成部分之一。其三,在合同中明確表示接受某一慣例的約束,這種情況包括以下幾種類別: (1) 合同中采用了慣例規定的條款或術語,并且合同對這些條款或術語的解釋與慣例的規定相同,或合同直接引用慣例條款或術語并未另行解釋。在這種情況下,慣例與合同的規定并無二致。(2) 合同中某些條款與慣例的規定不一樣,此時應按照當事人意思自愿的原則,以合同的規定為準。(3) 合同中對某事項未作規定,但在合同的執行過程中,當事人會遇到這些問題。此時,當事人應按照慣例的規定履行合同或對合同救濟。
在上述情形以外,即當事人未在合同中明示遵守國際貿易慣例約束的情況下,則采用下列兩個標準:表示合同當事人真實意思的主觀標準;以國際慣例為標志的客觀標準。主觀標準似乎體現了合同當事人意思自愿的原則,但如當事人未在合同中以文字表示他們的意愿,以后在當事人發生爭議時,其真實意思在很多情況下是難以舉證或判斷的。可以想見,在實踐中應用主觀標準進行操作的難度很大。因此,在大多數國家的國際貿易實踐中往往采用所謂的客觀標準,客觀標準即是國際貿易慣例。采用國際貿易慣例這一客觀標準甚至也不以合同當事人知曉為條件。這就是說,即使合同當事人沒有表示接受慣例的約束,同時也未明示拒絕國際貿易慣例的適用,國際貿易慣例亦可自動地解釋和補充合同并對合同當事人構成約束。
論文摘要:本文主要從理論出發,對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中國產業組織政策環境分析,貿易保護政策的有關概念及其內容,經濟危機下各國的貿易保護政策,我國調節外匯儲備對中國產業調整的舉動,案例分析出口退稅政策對中國產業的影響進行研究。
論文關鍵詞:產業;國際貿易;中國貿易政策
一、中國產業組織政策環境分析
(一)國內環境分析
1.中國企業的規模普遍偏小,產業集中度低,產業國際競爭力弱。
從工業特別是制造業的發展來看,我國工業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產業集中度低,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缺乏,產業國際競爭力弱。我國主要行業的平均集中率水平也遠低于主要發達國家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水平。我國對外技術依存度高達50%,而美國、日本僅為5%左右,國內企業僅萬分之三有核心技術,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缺乏,產業發展受制于人,產業國際競爭力弱。
2.跨國公司利用其地理優勢地位,控制市場、克制競爭的傾向初現出來。
在國內包裝企業訴利樂案中,利樂倚賴其在無菌包裝機方面的壟斷地位。在包裝耗材上實行了不正當的限制性商業策略,控制了絕大部分包裝市場,并且使利樂紙的平均價格在2003到2005年的兩年時間內上漲了大約2倍。
3.國內行政性壟斷問題嚴重,行政性壟斷產業的改革任重道遠。
我國的行政性壟斷產業主要包括鐵路、港口、民航、電力、電信、城市公用事業、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特殊行業、郵政、城市公交、煙草食鹽糧食藥品等重要商品以及流通、軍工、鑄幣、銀行保險等金融業,產業部門涉及面廣。行政性壟斷造成了雙重惡果:
一方面,壟斷地位使得這些產業內的企業一方面攫取了遠高于其他行業平均利潤率的利潤,排斥競爭。損害消費者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內部約束機制不健全和發展動力的缺乏,長期以來.使這些產業成本居高不下,產業經營績效低下。行業的特殊性加上國有企業的身份,使得這些產業的改革舉步維艱。
(二)國際環境分析
1.跨國兼并成為主體。
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世界范圍內掀起第五次企業兼并浪潮,這次兼并浪潮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兼并數量急劇增多。二是單項兼并交易金額世界記錄屢創新高,兼并規模日趨擴大。三是跨國并購發展迅猛。四是兼并范圍廣。第五次兼并浪潮是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世界范圍內經濟競爭加劇的結果,為了生存和在全球范圍內整合資源以取得競爭優勢,同行業的領頭企業紛紛走向聯合。同時,第五次兼并浪潮的出現并沒有緩和競爭。它使得世界范圍內經濟競爭更趨激烈,通過此次兼并,在某些產業,只剩下實力超群、為數不多的幾家巨型企業,為了爭奪世界市場,這些企業欲置對方于死地而后快,競爭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波音和空客的競爭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注解。
2.西方發達國家紛紛調整競爭政策,放松規制和提升本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已經成為國際潮流。
以微電子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的興起和市場需求的擴大改變了傳統自然壟斷產業的性質。競爭政策調整的另一個動向是從對反壟斷的強調轉向扶助本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當前,發達國家的反壟斷政策對壟斷的認定已從結構標準轉向行為標準。并且還要考察壟斷行為的市場績效,“一事一議”已經成為通行的原則,對橫向兼并等過去嚴格限制的行為已基本放任自流。
3.網絡經濟的興起,對世界各國的反壟斷提出了新的挑戰。
網絡經濟是以計算機網絡業為中心以及由這個產業派生出的若干相關產業。網絡產品固有的規模經濟性、網絡外部性(正反饋效應)、技術的市場不相容性和網絡產品技術標準造成了網絡產品的鎖定效應和先行者優勢。從而使得壟斷成為網絡產品市場上的一種必然而普遍的現象。在結構和行為上顯然構成壟斷的廠商,在績效上卻無可指責,結構、行為和績效的脫節將政府的反壟斷政策推入了十分尷尬的境地:反壟斷,意味著績效損失;不反壟斷,從道義上又說不過去。網絡經濟領域的壟斷問題對各國政府的反壟斷政策提出嚴峻的挑戰。從1997年開始的微軟壟斷案,2002年最終以和解的方式解決,和解協議中,微軟并沒有做出多少讓步。
二、我國調節外匯儲備對中國產業調整的舉動
2008年12月以來,計有美國、歐盟、加拿大、印度、南非、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了超過10起貿易救濟措施或者法案,而以其他方式抵制中國出口的政策也屢屢出臺。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出口保持增長的前景更加難測。印度提高了部分鋼鐵產品的關稅;南共市成員試圖將外部共同關稅提高5%,但未獲其首腦會議通過。
2008年中國進出口總額為2.55萬億美元,貿易順差為2900億美元,吸引國外投資900億美元。2008年底我國外匯儲備余額達1.95萬億美元。我國已連續15年對外貿易保持順差,國外直接投資始終處于凈流人,目前是全 球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因此這兩方面的凈流入使近幾年我國外匯儲備數量劇增。其規模已遠遠超出理論界提出的外匯儲備應維持在其外債總額的40%左右的水平上。擺脫“金融恐怖平衡”的枷鎖,是我國政府和學術界急需破解的難題。
(一)擴大內需。加快產業調整步伐。降低對外依存度
以國內需求促進經濟增長,降低以凈出口和投資拉動經濟的依賴,這是減少巨額的外匯儲備的根本方法。中國儲蓄率高,除歷史文化傳統等因素外,很大的緣由是居民有許多后顧之憂而不敢消費和沒有能力消費。實施擴大內需政策,政府應加大在就業、教育、養老、醫療、環保等方面的投入。使國內居民的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引擎。同時,調整產業結構,加大對以內需為主的產業政策支持力度,逐步減少對出口外向型經濟增長模式的依賴,尤其是限制初級原料加工出口的企業。擴大高新技術產品及資源性原料進口,從而減少國際貿易順差,降低巨額的外匯儲備。
(二)謹慎地購買美元資產,逐步加大黃金購買量,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在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下,購買美元資產是擁有外匯儲備國家不得不的選擇。美國國債因其良好的信用、穩定的收益及流動性,是各國政府首選的投資對象。但近幾年美元貶值的狂潮也令各國憂心匆匆,外匯儲備多樣化可以在一定程度的化解風險。同時。除了購買美國國債,還可以考慮購買美國通貨膨脹保值債券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發行的債券等。
截止到2009年4月,中國已擁有黃金儲備1054噸,在世界各國排名第五。2000年以來,中國調整過兩次黃金儲備,即2001年和2003年,分別從394噸調整到500噸和600噸。但目前中國的黃金儲備價值約占全部外匯儲備資產的1.6%,該比例遠低于超過10%的全球平均水平。黃金在中國總儲備的比重實際上自2003年以來一直在下降。中國黃金儲備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至少應達到10%左右的國際水平。
但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漫漫,2000年5月亞洲國家簽署了《清邁協議》,開辟區域貨幣合作新篇章。2009年3月中國已經與俄羅斯、韓國、馬來西亞、阿根廷等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達6000億人民幣,與此同時,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也在香港和內地沿海城市
開展,這種“貿易結算+貨幣互換”的模式,是兩國規避美元匯率風險,擴大雙邊貿易的新探索,它對中國政府加快人民幣區域自由化進程,增加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提供幫助,為中國外匯儲備擺脫美元體系的束縛提供了新途徑。
三、案例分析出口退稅政策對中國產業的影響
(一)技術密集型的高新技術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歷來是國家重點的關注行業。根據商務部的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高新技術出口商品共分為十類。在這十類中,出口的主要是計算機類、通訊技術類和電子技術類相關產品,而生物技術和航空航天技術產品的出口相對薄弱。在進口方面,也主要集中在電子技術和計算機類??梢?信息技術類商品在高新技術貿易方面占據主導地位。
從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增長率看,2001年至2006年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出口增長率均超過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但從近期看,無論是外貿總額的增長還是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的增長,其增幅均有所放緩,特別是2007年,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首次出現低于總體貿易額增長的情況。這也與總體的外貿環境不容樂觀有一定的關聯。即使外貿環境發生如何的變化,國家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鼓勵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態度始終不變。國家對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大部分都維持在17%的最高退稅率。國家多次調低出口退稅率。雖然使得一些生產效率低的中小企業從市場中淘汰,低端產品規模逐步減少.產業結構有所優化。國家又不得不提高其出口退稅率,以緩解南于產業結構升級所導致的剩余勞動力釋放所帶來的就業壓力。
由此可見。國際直接投資是國際經濟分工不斷深化、國際經濟分工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和國際分工政策環境不斷改善的產物。商品的區際問或國際的價格;引發了國際貿易活動,而資本的區際間或圍際間的現實的或澄的綜合獲利差異是企業進行國際直接投資的基礎。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目的是為了對廣泛存在的國際直接投資行為給予合理的解釋。因為大規模的國際直接投資活動最早是南已經完成工業革命的歐洲國家和后來的美國等發達國家來完成,所以經典的國際直接投資理論是對發達國家直接投資行為長期跟蹤分析和研究的結果。2O世紀80年代后,隨著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活動興起,又形成了解釋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各種理論。
總結近半個世紀以來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發展可以看出:各種投資理論從不同側面和角度反映了各國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國際投資領域的現象和特點,對產生國際直接投資的原因、決定因素以及對各國的影響進行了理論分析,這些認識可以為各國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和各國企業經營決策提供理論參考。由于不同國家和經濟體在經濟發展中面臨著不同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利用外資和對外直接投資上也呈現不同的經濟特征。加強對不同國家和經濟體利用外資和對外直接投資的國際比較研究,可以進一步從宏觀上分析世界直接投資的產業布局和區域分布趨勢,從中觀上比較不同區域的外資特征,從微觀上分析不同國家利用外資和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為國際直接投資的理論研究提供一定實證支撐。
[論文摘要]金融危機對國際貿易融資結算方式產生了極大影響,并且加劇了國際貿易中應收款轉讓的法律問題,文章從國際公約、國際慣例和國內法三個層面探究國際貿易中應收款轉讓的法律淵源,以期對解決國際貿易應收款轉讓的法律爭端提供技術支持。
[論文關鍵詞]國際貿易 應收款轉讓 法律淵源
引言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企業普遍采用賒銷等買方信用結算方式,在國際貿易中就產生了大量的應收款,在國內貿易中也普遍存在。而大量的應收款使得企業負擔沉重,舉步維艱,因此急需通過應收款轉讓進行企業融資,加速資金周轉。然而,應收款轉讓融資由于受到國際政治、經濟、法制因素的影響面臨著各種法律問題。因此,在國際經濟法大背景下,探究國際貿易中應收款轉讓的法律淵源,對于處理國際貿易中應收款轉讓的法律問題十分必要。文章擬從國際公約、國際慣例和國內法三個層面探究國際貿易中應收款轉讓的法律淵源,以期對解決國際貿易應收款轉讓的法律爭端提供技術支持。
一、規范應收款轉讓的國際公約和國際慣例
(一)《國際保理公約》
《國際保理公約》(下稱《保理公約》)適用于公約規定的保付合同、應收款的轉讓及營業地位于不同國家的供應商和債務人之間訂立的貨物銷售合同所引起的保理合同項下無論何時產生的應收款的轉讓,并且要求供應商、債務人、保理商所在國為締約國,或者貨物銷售合同和保理協議受一締約國法律管轄,同時對保理公約的適用尊重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保理公約》對現有應收款和將來應收款的轉讓都有效力,而不管保理合同是否指明了這些應收款,并且將來應收款的轉讓也無須經過新的轉讓行為?!侗@砉s》承認銷售合同雙方當事人(供應商與債務人)協議禁止轉讓的應收款的轉讓有效,除非債務人營業地位于一個已經根據《保理公約》第18條做出聲明的締約國國內。此外,《保理公約》還對再轉讓及債務人的付款義務、效力、抗辯權、抵消權等做出了規定。
(二)《國際保理服務慣例規則》
《國際保理慣例規則》(下稱《規則》)是當前國際保理普遍遵循的法律規則。該規則對國際保理業務的順利有序開展提供了國際通行的法律依據,也是國際貿易中應收款轉讓,特別是國際保理應收款轉讓的重要法律淵源之一?!兑巹t》適用的業務范圍僅限于與出口保理商簽有協議的賣方以信用方式向債務人銷售貨物或提供服務所產生的應收款。為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出口保理商與進口保理商之間的書面協議在某些方面優先于《規則》。
(三)《聯合國國際貿易中應收款轉讓公約》(下稱《應收款轉讓公約》)
《聯合國國際貿易中應收款轉讓公約》(以下簡稱《應收款轉讓公約》)適用于國際應收款的轉讓和應收款的國際轉讓及符合規定的后繼轉讓,不影響債務人的權利和義務,除非在原始合同訂立時債務人所在地在一締約國內或管轄原始合同的法律是一締約國的法律?!稇湛钷D讓公約》及公約的解釋性說明規定或涵蓋了可以轉讓的應收款和不可以轉讓的應收款,承認一攬子轉讓、未來應收款轉讓及部分轉讓的效力;界定了應收款及轉讓的國際性;明確了公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及公約解釋原則;明確規定對所轉讓應收款的付款擔保的對人權或對物權屬于轉讓應收款的所有權的從屬權利;詳細規定了轉讓人、受讓人及債務人的權利義務及法律適用問題。更重要的是公約以附件的形式靈活多樣地提供了一套應收款轉讓優先權沖突規范,首次將實體法與沖突法相結合增加了確定性,對公約的適用及各國國內相關立法具有重大意義。
(四)《破產法立法指南》和《擔保權益立法指南》
聯合國貿易法委員會所制訂的《破產法立法指南》和《擔保權益立法指南》對應收款轉讓的問題也有所涉及,不過大都與《應收款轉讓公約》的立法條文或立法宗旨相協調。比如《破產法立法指南》第二部分第89、139-142段對破產情形下應收款轉讓及其做法進行了闡釋與《應收款轉讓公約》第9條的規定是一致的。再如,《擔保權益立法指南》第24~26段關于應收款轉讓的效力、轉讓合同的限制及擔保權利的轉移問題與《應收款轉讓公約》8~10條的規定高度一致。
(五)其他
除以上幾個影響較大的國際公約、國際慣例、立法指南外,還有一些國際組織或國際團體對應收款轉讓的立法和制度完善做出過貢獻。如國際統一私法協會2001年通過的《移動設備國際利益公約》;歐洲理事會法律合作委員會在1982年擬訂的一份所有權保留公約草案;國際商會也制定了一份可以提供19個國家有關所有權保留法律基本信息的指南;歐洲重整和發展銀行《擔保交易示范法》等,這些工作,對《應收款轉讓公約》的制訂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二、調整應收款轉讓的國內法
國內法中,對應收款轉讓的規定多體現在民法和商法中,《德國民法典》、《日本民法典》、《美國統一商法典》、《意大利民法典》都有債權讓與的有關規定。
(一)羅馬法應收款轉讓制度
羅馬法最初認為,債是特定人之間的關系,是連接債權人與債務人的法鎖,認為債權人或債務人絕對不能改變,也認定債權不能改變。后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債權不能讓與的理論逐漸改變。羅馬法先是允許債的變更,后來在訴訟人制度建立之后,原債權人可以委任第三人以訴訟人的名義,訴追債務人,達到債權讓與。但此時的人并非單純的人,因為他收取的債的標的并不交付于原債權人。隨后,訴訟人制度進一步發展,訴訟人可以自己的名義獨立起訴債務人。最后,裁判官法規定債權讓與在讓與人于受讓人之間的讓與行為成立時,即發生效力,債務人自接受通知時受其約束,從而承認了債權讓與。
(二)法國、西班牙應收款轉讓制度
《法國民法典》規定了債權讓與,視之為是買賣契約的一種形態,或稱為債權的買賣?!段靼嘌烂穹ǖ洹芬灿蓄愃埔幎ā姆▏?、西班牙民法的立場來看債權讓與在法律上與有體物買賣相同,不承認物權行為的獨立性,認為在債權合同以外無任何獨立存在的所謂物權行為,債權發生轉移只不過是該債權合同生效的結果。
(三)德國、日本應收款轉讓制度
《德國民法典》把“債權的轉讓”作為債的關系法的總則,采取的是形式主義。其區分債權行為(負擔行為)和物權行為(處分行為),承認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和無因性,即使當事人之間的基礎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準物權行為也不受影響,債權仍然有效移轉。債權讓與是準物權行為,屬于處分行為,而處分行為以處分人具有處分權為生效條件,無處分權人從事債權讓與無效。德國民法典認為,債權合同作為基礎合同,僅說明負有債務不發生債權轉移的效果,其屬于負擔行為;而當事人之間達成的債權移轉的合意,可稱之為債權轉讓行為或者債權轉讓合同,它直接發生債權轉移的效果,其屬于處分行為。該類合同類似于產生物權變動效果的物權行為,但其標的物是債權而非有體物,因此又被稱為準物權行為,或者準物權合同(契約)。日本民法的理論在債權讓與的問題上追隨德國民法學說,認為債權讓與屬于“準物權契約”,并承認其具有獨立性,不過在有因或無因的問題上,判例與多數學說則采取有因性的立場。
(四)英美合同法中應收款轉讓制度
英美法系無物權行為之觀念,僅將標的物的移轉看作是合同的必然結果。因此,債權作為合同標的,其讓與效果的發生,也是其讓與合同的必然結果,合同權利不過是財產轉讓的一種形式。英國法中,讓與的概念比較廣泛,幾乎所有的財產的完全轉讓都可以稱為讓與,英國區分普通法上的讓與和衡平法上的讓與。英國根據財產法構成的讓與為普通法上的讓與,不具備這些條件的讓與是衡平法上的讓與。美國法與英國法類似,也認為當事人之間的轉移權利的合同在不符合法定的讓與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產生衡平法上讓與的效力。
(五)我國應收款轉讓制度
我國有關債權讓與的規定最早見于1910年正式完成《大清民律草案》,首次承認了債權讓與,隨后的《中華民國民律草案》、《中華民國民法》均有債權讓與的有關規定。新中國成立初期,對債權讓與持禁止態度,《民法通則》承認了合同權利的轉讓,但沒有充分尊重債權人處分債權的權利和自由,對合同權利轉讓的限制過多并且對很多問題沒有涉及,隨后我國《合同法》的頒布才確立了我國的債權讓與制度。我國民法未采取物權行為制度,在物權變動上采取債權形式主義,認為債權讓與和債權讓與合同是兩個范疇。債權讓與,是指債權自其主體處移轉到受讓人之手的過程,是債權變動的一種形態,因不承認物權行為制度及其理論,它屬于事實行為,指債權歸屬于受讓人這種結果,將處分行為納入債權行為之中,視標的物所有權變動為買賣合同直接發生的效果。這與法國民法典和日本民法典的立法思想是一致的。債權讓與合同則為引起債權讓與的一種法律事實,并且因其以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為要素,故它屬于一種法律行為;因其在讓與人和受讓人之間產生了債權債務,故它屬于債權行為。此外,根據我國《合同法》第79條的規定及其解釋,類推適用《合同法》第132條、第51條的規定,可知債權讓與合同需要讓與人擁有有效的債權,具有處分該債權的權限。以不存在或者無效的債權讓與他人,或者以已經消滅的債權讓與他人,都將因標的物不存在或者標的不能而導致債權讓與合同不成立,或者效力待定。
三、結語
國際貿易中應收款轉讓的法律淵源主要是《國際保理公約》、《國際保理服務慣例規則》、《聯合國國際貿易中應收款轉讓公約》、《破產法立法指南》和《擔保權益立法指南》等國際公約和國際慣例以及國內法中民法和商法中對應收款轉讓的規定,如《德國民法典》、《日本民法典》、《美國統一商法典》、《意大利民法典》都有債權讓與的有關規定,我國主要體現在《合同法》和《物權法》中。但國內法中關于應收款轉讓的相關規定多依據債權讓與和物權讓與的相關法理。
一、情景教學的內涵及特征
(一)情景教學的內涵
情景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并使學生的認知水平、智力狀況、感情狀態得到優化發展的教學模式。
(二)情景教學的特征
1、體現主體性
教育的本質是價值引導情景中學習主體的自主建構。因為認知是一種積極主動和不斷建構的活動,學習主體要通過自身的建構活動,形成自己智力的基本概念和思維方式。新知識只有通過學習主體頭腦里原有知識的加工,才能被真正認識和掌握。真正的學習并不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而是出自于學生本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受教育者對知識意義的自主建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情景教學模式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因為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創設能夠引發學生創新思維的價值引導情景,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勇于探索、親身體驗的基礎之上,并通過組織學生協作學習,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溝通,幫助學生將學習內容與原有知識聯系起來,促成學生對知識意義的自主建構。
2、突出實踐性
體驗是教育的根基。如果受教育者對教育所提供的知識沒有真切的體驗,就無法將其自主建構為自身的“個人知識”,這些知識對他來講,只能是“關于事物的知識”,沒有內在的價值和實際意義。人的體驗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不斷生成、發展和加深的。知識來源于實踐,能力來源于實踐,素質更要在實踐中養成。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而是著重于在實踐中通過親身經歷、內在體驗、發揮自身潛能,從而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情景教學模式尤其關注受教育者內在體驗的生成和發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能引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情景,使其親歷實踐,并在實踐活動中將自身生活與社會實踐密切地聯系在一起,更好地發展個性,理解世界,完成對知識意義的自主建構。
3、注重協作性
“人有聯合他人的傾向,因為他在和人交往的狀態中,有一種比個人更豐富的感覺,感到更能發展自己的自然稟賦?!迸c人交往是人的一種高層次的精神需要,具有意義的自足性,是人的個性心理發展的背景和條件,構成了人的智力背景,能使人真正涉入到由不同個性和視野所構成的“精神場”。情景教學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要組織學生協作學習,引導學生交流溝通,并將協作學習貫穿于課堂教學、實驗室教學、基地實訓教學全過程。因為只有通過組織學生協作學習,引導學生交流溝通,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主體意識、創新思維和民主平等精神的形成與發展,使學生學會理解、尊重同伴、寬容差異,克服自我中心,培養具有良好的協調溝通能力、管理創新能力、多元文化背景、扎實專業技能、良好職業道德和團結協作精神的高素質的外貿人才。
二、國際貿易課程實施“情景教學”的教學設計國際貿易課程實施“情景教學”,主要抓好五個環節:
(一)課堂教學環節
課堂教學運用多媒體直觀教學手段,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將抽象的國際貿易理論知識用形象的圖形或符號來表達,收集各種相關業務材料,如:單證、圖片、實物等,豐富教學模塊的內容,為學生創設盡可能真實的情景,使學生學習與國際貿易業務情境緊密聯系,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的含義,理解國際貿易慣例,掌握國際貿易業務操作技能,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堂教學作為一種使用最廣泛的教學組織形式,要根據各門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對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較多,理論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可以采用專題討論法;對于理論性不太強,且較容易運用已學過的知識或方法加以延伸拓展的知識內容,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對于需要提出觀點、設計方案、進行實際操作,訓練學生對現場的控制能力、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的教學內容,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跨文化溝通能力,還可以采用雙語教學法,為學生創設特定的語言和文化情景。
(二)實驗室教學環節
實驗室教學主要采用計算機模擬軟件和教學實驗局域網進行模擬仿真教學。實驗室教學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在網絡實驗環節,主要涉及到國際貿易實務、外貿英語函電、外貿英文制單、國際商務談判等需要學生多次實際操作演練的外貿業務課程。通過在實驗室進行情景模擬,實現在線實習,使課堂教學與實驗室教學有機結合,使學生在仿真的情景中,交互學習,給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讓學生親臨其境、自主操作、親身體驗,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助于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實驗室教學中,讓學生以法人代表的身份,模擬完成整個進出口業務流程操作。從注冊新公司、在網上供求信息、開發新客戶開始,模擬進出口貿易中業務關系的建立,詢盤、發盤、還盤函電的草擬,出口報價與還價核算,交易條件的磋商,進出口 合同的簽訂,出口貨物租船訂艙,報關、報檢,信用證的審核與修改,制單結匯以及業務善后等主要業務操作過程,通過生動具體的案例分析和豐富多變的操作練習,使學生能夠在一個仿真的國際業務環境中親身體驗商品進出易的全過程,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全面、系統、規范地掌握進出口貿易的主要操作技能。
(三)基地實訓教學環節
基地實訓教學是教學過程的延續,現場實地教學通過頂崗、輪崗,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和體驗國際貿易業務操作,不僅能激發學習興趣,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提高其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通過帶領學生到定點企業實習、實訓,使學生在真實的業務環境中,通過參觀學習和頂崗、輪崗實際操作,把課堂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外貿英文制單課程,在課堂教學和實驗室教學之后,帶領學生到進出口公司單證部見習;講授貨物包裝環節時,直接帶領學生到外貿企業包裝車間實地講授;外貿跟單環節直接由外貿企業的指導教師現場講授,讓學生在真實的業務環境中,通過親自實踐、親身體驗,更深透地理解和應用專業知識,并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國際貿易中的實際問題,增強其動手操作技能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業務能力。尤其是在企業特定的競爭環境中,通過頂崗、輪崗,實習實訓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增強創新和競爭意識,提高就業競爭力。
(四)組織學生協作學習
知識學習不是封閉進行的,要與周圍環境進行交互作用,通過對話溝通,不斷擴大視域,完成對知識意義的自主建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協作學習,并將其貫穿于課堂教學、實驗室教學和基地實訓教學各個教學環節。在實踐教學中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成員的觀點和思想都為整個學習小組所共享,小組之間通過展開爭論,達到相互之間的碰撞與交流。教師對此加以引導和點評。在實驗室教學和基地實訓教學中也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習報告也要以小組的形式完成。通過組織協作學習,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提高溝通協作能力,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
(五)開展輔助教學活動
通過定期舉行“口語大賽”、“制單大賽”、“專業技能大賽”、“禮儀大賽”、“操盤手大賽”等,并組織學生參加如“電子商務網絡創新大賽”、“企業沙盤模擬大賽”等項賽事,以活動促教學,不僅活躍了學習氣氛,激發了學習興趣,增強了協作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使學生真正體驗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實踐活動中來。通過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講座,邀請外貿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到學校做關于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現狀與前景的講座,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邀請優秀畢業生到學校做有關就業、創業經歷的講座,增強創業意識,激發學習動力,提高創新能力。通過指導學生申報、立項大學生科技創新等課題研究,指導學生結合地方經濟與貿易的發展現狀,開展學術研究,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電子商務對于國際貿易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電子商務加快全球一體化的進程
電子商務主要是通過互聯網來運行的,通過網絡數據把全球連接為一個整體,建立起一個虛擬的全球范圍化的市場,電子商務對于傳統市場來說,是新鮮事物,一些陳舊的觀念被打破。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們都可以運用電子商務的平臺來進行貿易交往活動。電子商務讓全球貿易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國之間的貿易活動更加的密切,各國之間除了競爭之外,經濟合作也越來越多。
二、電子商務讓國家貿易分工更加的深入
從目前經濟發展情況來看,電子商務在各個國家的貿易活動當中應用是十分廣泛的,電子商務讓各個國家之間能夠更好的進行信息交流。每一個國家也可以將自己國家比較有特色的服務和商品推廣給其他國家,從而提高這個國家服務和商品在整個世界經濟市場中的競爭力。如此看來,各個國家之間的分工合作的趨勢就非常的明顯,也更加的深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各個國家的競爭優勢。
三、電子商務促進國際貿易方式不斷創新
電子商務和傳統的國際貿易比較而言,是有很多自身的優勢條件的,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優勢就是電子商務不受地域空間的限制,信息的更新往往能夠同步進行。這個優勢為電子商務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那些靠信息不完全開展業務的企業不得不考慮自身發展,尋求新的出路;那些因為地域、空間、信息等無法展開市場的企業,也在電子商務的啟發下找到了新的出路,開展起自己企業發展新形式。所以說,電子商務的發展讓許多新服務和新產品都涌入到國際市場當中來。
四、電子商務影響了國際貿易的市場營銷模式
電子商務的營銷模式有著很多優點,例如:成本低,減少顧客對推銷商品的抵觸情緒,這些都為與客戶建立一個良好的商務關系提供了基礎和保障。這種情況對于國際貿易的營銷模式影響是非常大的,電子商務的宣傳模式主要是運用互聯網廣告來進行宣傳,這要比國際貿易的傳統媒體廣告成本低很多,而且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對自己有用的信息,顧客的自主選擇就會大大減少顧客對于營銷產品的抵觸情緒,這種緩解作用,就會產生很好的營銷效果??蛻艨梢酝ㄟ^登錄相關的企業商品信息平臺,發表評論、提供建議。這種方式能夠很好與企業進行溝通,也有利于讓企業和客戶建立良好的關系,這些都是電子商務對于國際貿易市場營銷模式產生的影響。
五、劃分了國際消費偏好
在市場經濟競爭環境之下,一切服務都是了顧客,都是為了顧客的一切利益。這種意識在電子商務當中表現的尤為明顯。企業和商家通過網絡來與顧客進行交易,在這種情況下,顧客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感興趣的商品。商家如果想在市場當中占有有利的地位,也會想方設法的提高自己產品性能,突出自己產品的特性,這樣才能更好的為顧客提供滿意的服務。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各國貿易之間的信息交流也日益密切,電子商務的一些理念、品味和時尚等也在全世界的范圍內進行傳播,得到了很多顧客的喜愛。
六、催促貿易方面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
全球化是電子商務最為重要的一個特點,交易的雙方可以是世界上任何地區和國家的人。所以,國際稅必然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如互聯網交易程序的差異、網上交易定性的差異以及通過網絡訂購但實際采用普通有形方式交易等造成的稅收結果存在差異。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也存在雙重稅收、重復征稅等問題。電子商務模式與傳統商務模式相比較具有很多獨特的優勢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如信息安全、知識產權、域名等存在的問題。各國關于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都還不夠完善,因此各國政府、各個企業在制定國際貿易相關政策時應結合電子商務自身獨有的特點,對電子商務在處理流程以及交易規則等做出界定,使國際電子商務存在的信息安全、知識產權保護、稅收等問題能夠的到解決。在法律上各國應采取針對性的法律措施使用戶的網絡交易行為能夠有法可依。
1.高職國際貿易專業校企結合教學的現狀
隨著我國外貿經營權放開,對外貿易企業外延擴大,更多的企業加入到全球化的商務競爭中來,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呈多樣化,質量要求更高。而我們面臨的問題是畢業生的實際就業能力明顯不足,尤其是國際貿易專業,涉外活動較多,企業急需外語熟練,外貿熟悉,懂業務、能管理、會操作的高技能外貿人才,至少是有一定經驗的就業者。然而,我國高職院校目前存在的共同問題是,培養出來的學生的實踐能力明顯偏弱。
1.1教育者對校企結合重要性認識的高度不夠,管理模式不成熟,教學經驗不足。高職教師隊伍存在差別,其中部分教師沒有從事過國際貿易的實際操作,理論充沛,實踐指導薄弱,造成側重點往往在課堂上,尋找理論和實踐的切合點的能力有限,不能根據形勢的需要進行調整。
1.2校企結合的實習活動缺乏統一的指導定向,隨意性很普遍。學生實習崗位往往不是狹義上的外貿企業,崗位和所學專業差之甚遠,無法接觸最新的國際貿易走向,也無法檢驗學習效果和實際運作能力。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主要以模擬實習為主,通過指導教師的講解,完成教學實踐內容。方法簡單枯燥,直觀性不強,實踐能力不能達到有效的驗證。
1.3校企結合的重點在企業,存在一頭熱一頭冷的現象。學校的積極性較高,而國際貿易企業出于自身的考慮,關鍵崗位很少接受學生上崗,崗位明顯不足,有的只是作為熟練工人使用,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直接影響到實習的效果。致使部分畢業生在畢業后仍然不熟悉國際貿易工作的范圍、項目、運作方式以及涉外的方方面面,在陌生的環境中畏手畏腳,難以勝任,因此而轉行的也不在少數。
2.運用校企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務實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校企結合是行之有效的辦學模式,是高職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需要腳踏實地的務實和不斷的創新。
2.1提高認識,打造一支校企結合的專業教師隊伍國際貿易的校企結合教學對師資有著特殊的要求,專業教師應有扎實的教學功底,又具備豐富的外貿實戰經驗和豐富的企業實踐工作經驗。在提高認識,敬崗愛業的基礎上,選撥拔部分素質高的教師到企業進行系統培訓,使之首先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動手能力,用以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打鐵先要自身硬,就是這個道理。沒有實踐能力做表率,校企結合的教學無從談起。
2.2調整課程設計,突出實踐教學的特色國際貿易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系列,但是,目前的課程設置有相當一部分與普通高校差異不大,沒有和本專業的實際要求有機的聯系起來。所以,課程設計要以培養學生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為基點,突出專業特色,大幅度調整理論課和實踐課課時設置,必須保證在企業見習實習的工時,增加實踐性較強的內容。尤其要是在外語口語的強化訓練,外貿專業人才應具備的資格資質及相應的證書等實際需求上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
2.3提高校企結合教學過程設計的科學性,合理編排,相互交融職業教育偏重于實踐教學是個新的思路,國際貿易專業更是如此。在授課排序上,一要避免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制定科學的黃金比例;二要避免把兩者割裂開來,形成兩層皮。在教學上以工學交替的形式出現,在一年的兩個學期中,學院學習占時間的百分之四十,其余時間安排在基地或企業進行實習。把在課堂上掌握的理論知識,拿到實踐中去運用,在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再拿回到課堂上研究解決,然后再回到實踐中去,如此往復,既是學習的過程,又是實踐的過程,相互交融,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為校企結合創造客觀條件國際貿易專業的就業取向相當的明確,畢業前應該具備與就業相當的自身素質,實訓基地為校企結合創造了前期客觀條件,不但可以解決學生的實踐需要,有針對性的為企業培訓專門人才,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機會。這就是務實,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須要做。有了這么一個平臺,引進相關的實訓軟件,設置進出口公司、海關、商檢、稅務、檢疫等部門,由學生進行虛擬運作,把仿真教學用到極致。通過軟件操作使學生初步了解國際貿易的各個環節和整個工作流程,以及具體的單據填寫、業務洽談、合約簽收及貿易談判可能涉及問題等等。校外實訓是校企結合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檢驗學習效果和就業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校外實習基地實習,可以直觀的接觸到將來所從事的行業,強化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操作水平,增強自信心。
2.5強力溝通,打通校企結合的瓶頸,促進交流合作校企結合的教學方式,關鍵的是找到專業對口,具備實習規模和專業要求的企業。高職院校缺乏實習基地已經成為這一教學方式的瓶頸,問題產生的要素在企業,也和學校的教學有著極大的關系。要做到校企合力,學校方面首先要把重點向企業轉移,注意把企業在新形勢下出現的阻礙外貿發展的難題,作為學校論文的選題,最大限度的和經濟運行聯系起來。幫助企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向企業提 供最新的科技信息和新技術的成果。有條件的,主動承擔企業的技術攻關項目,適時的推薦和開發新的項目,提高企業對院校教學水平的認知度。這樣,企業不再把接受實習生作為負擔,而是為企業的發展進行人才儲備。這種機制的形成,就會使學院和企業達到了認識上和利益上的相通,從而使學校的人才培養和企業的發展相互促進,達到雙贏。
綜述,如上所述,根據當前高職校企結合教學的現狀,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校企結合教學模式是當務之急。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的改進和完善,把真實外貿活動和課堂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培養出合格的,與時俱進的國際貿易人才。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各類人才,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其中的大部分就屬于應用型人才。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應該本著“基礎理論適度、專業知識牢固、應用能力突出”的理念,加大力度強化實踐教學。
一、實踐教學在國際貿易專業培養中的重要性
1、國貿專業的發展現狀決定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目前多數高等院校已經意識到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從專業培養方案到教學計劃的制定,都紛紛向實踐教學傾斜。但是許多高等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設置仍然過多地沿襲了舊的做法,重理論、輕實務,課程設置的調整還很不到位,沒有突出實踐教學的地位,實踐教學環節課時在整個教學課時中所占比例過低。有的高校即使在教學計劃中明確規定了實踐教學環節,但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也沒有嚴格的質量監控體系和檢查標準。我國的民辦高校起步較晚,基礎薄弱,國貿專業的發展較滯后,競爭的激烈性和發展現狀決定了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中的重要性。
2、培養目標決定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高校是以培養實踐型、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國際貿易專業又是操作技能很強的應用型學科,與生俱來地具備應用型的特點。本專業的學生除了要掌握國際經濟和國際貿易方面的基本理論以外,更要具備很強的實踐操作能力。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在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融資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的基礎上,掌握國際貿易實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熟練進行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融資業務的能力,成為基礎扎實,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及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國際經貿高級人才。而要達到這一培養目標,僅有理論教學是不夠的,因為培養學生專業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是教學、研究與關注真實世界問題的結合。
3、社會的需求決定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社會產生了對人才的多層次需求。它不僅需要高層次的具有領導才能的精英群體,也需要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一線高素質員工。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國貿專業各類層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和國際商務專業應運而生。但是,畢業生中真正從事國際貿易工作的卻寥寥無幾,出現了外貿行業急需要大批國貿人才,而國貿專業的學生卻無法就業或不在外貿崗位就業的現象。外貿企業需要的外貿人才,不僅要懂得外貿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外貿業務能力。據2005年麥肯錫咨詢公司對83家高等院校畢業生進行的調查,畢業生進入企業后馬上能夠勝任工作的僅占10%。這些年的情況也大體如此。如何培養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應用型國際貿易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面臨的一項新課題。
二、應用型高校國際貿易專業的實踐教學主要內容
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徑,是學生理解、消化課堂知識的重要過程,為學生創造了廣闊開放的空間、身臨其境的感觸和發展變化的社會經濟背景,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活力。
1、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模擬訓練
可以對學生進行如制單、報關、網頁制作等單項實訓,也可以進行綜合業務實訓,亦即貨物出口整個流程,從洽談簽約到貨、證、船、匯,直到核銷、退稅等環節逐一地操作,提高學生的綜合業務水平。
2、課內仿真案例討論
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理論教學中,可以精選真實案例組織討論。案例核心事實應接近事實,對采用的處理方式和結果可以拓展討論。
3、組織專業講座
請有實踐經驗的企業專家為學生講授工作實例、常見問題以及新動態、新趨勢等,增加學生的間接經驗。
4、積極參加社會實踐
假期社會實踐能夠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和職業道德。近年來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分會主辦的“全國商科教育學科競賽”,是結合國際經貿專業的一項很有實踐意義的行業社會活動,高校應當積極組織學生參與。
5、專業實習
安排學生到商貿流通領域進行專業實踐,從而讓學生了解商貿活動的一般規則和基本要求,參與進出口業務流程及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并了解行業人才的素質要求。
6、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
畢業實習是學生在畢業前的練兵,能為就業做好準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畢業論文的設計和制作,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水平。
三、目前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
1、校內實踐性教學環節上存在的問題
在校內實驗、實訓條件方面,首先需要投入相當大的財力,建立實驗室、實訓室,購買適合本專業的教學軟件、硬件,配套的教學設備。其次對
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有較高的要求。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師資隊伍的質量與結構確實有所優化,學歷結構與科研能力迅速提升,但真正能夠勝任實踐類教學課程的師資顯然不足。從實踐教學考慮,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師必須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同時還要有嫻熟的業務經驗,較強的外語說聽能力,能理論聯系實踐地將知識與業務能力傳授給學生。而事實上,許多專業老師是高校畢業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的,理論功底沒有問題,但在國際貿易實務、運輸保險、商檢報關、國際結算、商務外語溝通等領域的實踐環節顯然薄弱。教科書上的有些內容在文意上空洞艱澀,但只要有實踐經歷,通過簡單的解釋就能讓學生理解掌握。 2、校外實踐性教學環節上存在的問題 要使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應用能力突出,必須建立健全良好的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對這類基地來說,既要能配合教學需要安排生產作業周期、配備經驗豐富的職業人士傳授和指導實踐操作,又要完成企業的工作任務和經營運作。學生到公司實習,對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形成一定的沖擊,因而有些公司不愿意接受學生實習。同時對學生實習的管理需要嚴密的制度安排,需要學校、指導老師和企業的潛心合作。往往因為管理的缺失,使得實踐教學環節得不到較好的效果,甚至有些內容根本無法落實。
以通常教學安排來說,大學一年級要組織學生到相關外貿企業參觀學習,使學生對國際經貿活動建立基本認識,為專業課學習做好鋪墊。而進出口業務涉及到商品生產、包裝、運輸、保險、商檢、報關、制單結匯等多個環節,這一過程不可能由一次參觀而達到深入全面的效果,也不可能給學生帶來深刻影響。
實習階段是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性教學最為關鍵的階段。但是外貿企業除了前面分析的不太歡迎學生實習的一般原因以外,還有其特殊原因:首先,在洽談簽約環節,貿易談判及營銷策略涉及到進出口雙方的商業機密,而且在談判中也需要營造特殊的談判氛圍,一般不會讓實習生親臨其境,當然談不上實習效果。其次,進出口業務涉及時間較長,實習單位很難有一單完整的交易過程讓學生觀其首尾。最后,進出口貿易涉及很多部門,業務工作量大面廣,所需的人力、物力較多,實習過程的組織頗費周章,如果安排不好,費時費力還不見效果。因此,大多數情況下,實習生到實習單位后,也只能感受一下外貿企業的工作氛圍,要想達到真正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效果比較困難。
四、對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改革建議
1、配備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為了保證實踐教學效果,配備一支高水平的指導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是必不可少的。從事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課堂教學知識和經驗,更要具備豐富的實踐教學能力和經驗。要使教師達到相應的要求,需要不斷對專業教師進行培訓。首先,引導教師樹立“基礎理論適度、專業知識牢固、應用能力突出”的培養應用性人才的教育理念;其次,通過培訓使教師改進教學能力和方法;再次,通過進修學習和到企業實踐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與企業共建師資隊伍是實踐教學勢在必行的選擇。所謂共建,就是在校內教師“走出去”的同時,還可以以“請進來”的方式聘請既懂理論又有實際操作能力的國際經濟與貿易業界人員做教師,可以在實訓實習階段請他們授課,也可以不定期請他們來校面向師生進行業務專題講座。
2、對校內實驗資源加大投入,同時進行科學整合,開設特色課程,設立學用密切結合的實踐環節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開設實踐課程時,應充分考慮學校學科優勢及特點,開設相應特色的實踐教學環節??紤]到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運作模式,已經成為當今國際商務往來的主流,國際經濟與貿易課程中的實踐教學完全可以和電子商務課程整合,讓學生在校期間掌握國際電子商務的常見處理方式及運作手段。在軟件環境建設方面,配備世格外貿實習平臺、國際貿易實務教學軟件、外貿單證模擬軟件、國際貿易全景仿真系統軟件、電子商務實驗軟件、信息管理系統軟件等形成軟件平臺和知識連鎖,創造一個完全仿真的國際經貿環境,讓學生掌握進出口業務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操作技能,增強涉外商務實踐能力。
3、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訓、實習場所
穩定的實訓、實習基地是實踐性教學環節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學校應當與從事進出口業務的企業建立長期固定的實訓實習基地,與基地簽訂學生實習合同,落實學生實踐環節的實訓安排,并保持密切的溝通聯絡。實習結束以后,由實習基地對學生的綜合表現做出鑒定。這樣緊密合作的方式,便于高校和企業的及時溝通和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手段,可以保證學校對學生實習過程的跟蹤了解。
4、重視社會實踐
伴隨著現代社會發展的多樣化、網絡化、信息化,國際貿易專業人才還必須具備社會適應能力,如獨立、協作、交往、自學等一系列關鍵能力。參加廣泛的社會實踐有助于鍛煉和提升個人綜合能力。社會實踐的內容很廣泛,可以是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明和勤工助學,也可以是與專業有關的走訪調查、社會調研活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加強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的有效結合,推進了學生創業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培養,對國際貿易專業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升綜合素質等大有裨益。
摘 要:傳統的國際貿易融資大多支持石油、化工、大宗商品交易等傳統行業,與現在提倡的“碳金融”理念相悖。文章以臨海戶外休閑用品行業為例,淺述農行的國際貿易融資如何給低碳的戶外休閑用品生產企業提供有效的綠色信貸支持,實現銀企雙方的共贏。
關鍵詞:低碳經濟 低碳金融 戶外休閑用品行業 國際貿易融資
一、倡導低碳金融,農行積極推進綠色信貸
農業銀行臺州分行一直以來致力于推進“綠色銀行”建設,推進“綠色信貸”。踐行“低碳金融”,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綠色銀行’,既是促進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可持續協調發展的要求,也是銀行優化信貸結構,降低信貸風險的內在要求。
戶外休閑用品行業為臨海市的五大特色制造業之一,尤其在2003年9月22日,臨海市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休閑用品禮品生產基地”榮譽稱號后,全市上下進一步形成了齊抓共管,促進休閑用品禮品行業更快發展的共識。據臺州海關2009年的統計數據:臨海市全年進出口總值14.13億美元,其中出口實績13.25億美元,進口實績0.88億美元。據不完全統計,戶外休閑用品產業出口總值超5.83億美元,占全市進出口額的41.25%,在全市進出口十強企業中戶外休閑用品生產企業占了50%,分別排第1、4、5、6、9位,五家戶外休閑用品生產企業出口總值合計達到4.13億美元,約占該行業進出口總值的70.84%??梢?戶外休閑行業已經成為臨海市對外經濟貿易的主要增長點。
戶外休閑用品行業是指生產戶外旅游用品太陽傘、帳篷、戶外家具等產品,為戶外旅游業發展提供消費品的生產企業。該行業具有低碳、低耗能、高經濟效益等特點。
傳統的國際貿易融資大多支持石油、化工、大宗商品交易等傳統行業,與現在提倡的“碳金融”理念相違悖。作為踐行者,臨海農行在國際貿易融資方面給低碳節能的戶外休閑用品行業提供了有力的信貸支持。
二、農行國際貿易融資助推臨海市戶外休閑用品行業的發展
農行為臨海市戶外休閑用品行業提供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有以下幾種:
1.進口押匯。進口押匯是指農行收到信用證、進口代收項下單據或匯款項下客戶提供的相關單據后,以進口貨物的物權做質押或抵押,為申請人用于支付該信用證、代收或匯款項下金額所做的短期資金融通。
2010年6月,有家戶外休閑用品生產企業A公司需要從韓國進口原材料,但由于生產旺季,資金周轉比較緊張,筆者所在的農行臨海市支行得知此情況后,建議A公司以進口信用證結算,并向我行申請辦理進口押匯,期限為3個月。我行審查后,開證前與A公司簽訂進口押匯合同,我行開出信用證。1個月后,國外銀行寄來單據,單證相符,A公司簽定信托收據,我行放單,同時對國外付款。A公司提貨后加工生產,銷售產品,回籠資金,3個月到期日后歸還我行押匯款。這樣,A公司就獲得了3個月的資金融通。流動資金是企業正常運轉的新鮮血液,由于我行的綠色國際貿易融資支持,滿足了A公司的利益需求。打包放款。打包放款是出口商在提供貨運單據之前,以供貨合同和國外銀行開來的以自己為受益人的信用證向農行抵押,從而獲得用于該信用證項下出口商的進貨、備料、生產和所需周轉資金的一種融資方式。是我行給予出口商的一種“裝運前融資”。
2010年8月,臨海一家戶外休閑用品生產企業B公司同德國的進口商簽訂了一份金額為60萬美元的訂單。簽約后,由于資金周轉緊張,B公司憑德意志銀行開來的即期信用證,向我行申請金額為300萬元人民幣的打包放款,用于生產該信用證項下的出口產品。我行對信用證真實性、條款等內容及B公司提交的出口合同等證明材料進行審核,審查了B公司的信譽及履約能力后,考慮到該公司資金周轉緊張的實際情況后,為其發放了300萬元人民幣的打包放款。
打包放款對出口商有如下好處:擴大貿易機會——在出口商自身資金緊缺而又無法爭取到預付貨款的支付條件時,幫助出口商順利組織貨源、開展業務、把握貿易機會;減少資金占用壓力——在生產、采購等備貨階段都不必占用出口商的自有資金,緩解了出口商的流動資金壓力;為企業擴大對外貿易提供了融資渠道,特別是在當前美元利率低于人民幣利率的情況下,企業可以通過打包放款結匯,獲得人民幣資金的融通,降低資金成本。
福費廷業務。福費廷(FORFEiTING),又稱票據包買,是指農行從出口商那里無追索權的買入有進口方銀行承兌的或擔保的遠期匯票或本票。
福費廷業務對出口商的好處:
(1)開展福費廷業務,為企業提供了便捷的貿易融資途徑。當前臨海戶外休閑用品企業主要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與差異性,且大多處于買方市場,賒賣方式較多,外貿企業在現金流上普遍存在問題,迫切需要銀行融通資金。福費廷業務不同于一般的貿易融資業務,其所占用的是銀行額度而非企業授信額度,有高達100%的融資,既能有效地規避客戶風險,又滿足了企業對資金融通的需要。
(2)辦理福費廷業務能滿足出口企業的利益需求。第一,福費廷業務將遠期應收賬款變成現金銷售收入,解決了應收賬款的資金占用問題和對應收賬款的管理問題。同時可以減少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金額,從而改善了企業 財務狀況,提高了資本的良性循環使用;第二,由于包買商無追索權地買斷出口商的應收賬款,因而承擔了收取債款的一切責任和風險,出口商將原先面臨的進口商信用風險、國家風險、匯價風險等都轉移給了包買商。第三,采用福費廷業務的方式除給出口商帶來上述收益外,在我國特定的外匯管制之下還有其獨有優勢,即按照我國外匯政策,銀行對企業的遠期收匯不論是提供打包貸款、押匯還是貼現,均視為向企業提供融資,銀行不能向企業即時出具相應的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而必須等到實際收匯后方可出具。企業拿不到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也就無法到外匯管理部門辦理核銷和出口退稅,這直接導致了企業大量資金占用在稅款上。而采用福費廷業務的方式,國家外匯管理局規定外匯指定銀行對境內出口企業以此取得的外匯資金,視為已收匯并可為企業出具收匯核銷專用聯。出口商無需等到貨款實際收回后即可辦理相關核銷和退稅手續。
(3)辦理福費廷業務也可以使出口商增加貿易機會。由于國際貿易的特殊性,對國外進口商的資信并不了解,臨海的大部分戶外休閑用品生產企業一般不敢跟高風險地區的進口商貿易往來,對來自高風險地區的訂單全盤拒絕。但是有了福費廷業務后,情況有所不同。由于對方銀行包買票據,銀行信用高于進口商信用,通過我行國際貿易融資的支持,企業可以考慮在高風險地區貿易,因此大大增加了企業的貿易機會。
目前福費廷業務市場運作情況良好,在嚴格的銀行內控管理下,基本上沒有銀行到期拒付現象的發生。且農行大都采用福費廷業務,由第三方銀行包買,我行從中賺取差價,在此方式下,我行可既不承擔資金收匯風險,確保一定的銀行收益,又幫助企業融通了資金,可謂“多贏之舉”。同時可通過福費廷業務帶動其他相關的貿易融資業務的整體發展。企業辦理福費廷業務的同時,帶來了信用證議付和出口托收的業務,真正實現銀企雙方的共贏。
與此同時,我行為戶外休閑用品行業提供的貿易融資的方式還有出口押匯、出口貼現、國際保理、提貨擔保、海外代付等。真正實現不論是在出口方面還是在進口方面,我行均踐行“低碳金融”,對臨海的戶外休閑用品行業提供了強有力的國際貿易融資支持。
[論文關鍵詞]國際貿易 政策 關稅 貿易理論變遷
[論文摘要]本文在一個較長的歷史跨度和較大的空間跨度上,研究了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的變遷,通過歷史的和邏輯的方法,試圖總結出保護貿易和自由貿易理論和政策出現的規律性與客觀社會現實之間的聯系,并使之對中國的貿易政策制訂有所幫助。
在全球經濟日趨一體化的今天,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講,采取何種的貿易政策理論作為指導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使雖然有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約束,各個國家也經常發生貿易問題,比如正在解決中的美國對中國輪胎征收高額關稅的事件。
在回溯到歷史的長河中尋求答案的時候,我們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歷史在驚人的重復中劃過了一個大w型。在國際貿易發展史中,貿易保護和自由貿易交替上升,彼此替代,在對立統一中使世界經濟走到了今天。如果撇除各門學科言必稱的古希臘時代,我們可以看到,從l5世紀初的重商主義時代一直到今天的世界貿易組織,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和國家間相互依存程度的加強,在政府行為方面贊成政府在國際貿易中實行無為政策的放任自由主義者和贊成實行干預的經濟民族主義者之間展開了無數次的辯論,內容涉及國際貿易對國內經濟福利和產業成長的影響,日益依存的國際政治經濟關系以及利益分配等其他問題上的作用等。爭論的核心和焦點是政府應推行自由貿易政策還是推行保護貿易政策。爭論是如此的激烈,而且一直沒有停止過,以至于羅伯特·吉爾平斷言說“爭論可能永遠得不到解決”。近代國際貿易始于15世紀到l7世紀,當時占主導地位的重商主義政策要求政府加強管制力量,對進口商品征收高額關稅。由于西歐各國自然經濟逐漸瓦解,商品經濟關系急劇發展,社會財富的重心由土地轉向了金銀貨幣,貨幣成為全社會上至國王下至農民所追求的東西。而獲取金銀的途徑只有開采和發展對外貿易。而這種使國家富有的對外貿易必須有一個前提,即只有保持對外貿易的順差,才能達到使國家富有的目的。
在這種思想下,重商主義者們極力主張政府干預對外貿易,對進口商品課以高額關稅,或禁止進口本國不需要的商品。正如恩格斯所形象描述的一樣:“各國彼此對立著,就像守財奴一樣,雙手抱住他心愛的錢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著自己的鄰居?!?
長期重商主義政策的實行,妨害了農民的利益,使原料和谷物價格上漲,工業成本上升,影響銷售市場的擴大,造成通貨膨脹,激化了社會矛盾。因此,從法國的布阿吉爾貝爾開始,對重農學派的主張及政策進行了猛烈抨擊。諾斯在這里對自由貿易的思想作了出色的闡述:“阻礙貿易的法律,不論是關于對外貿易或是國內貿易,不論是關于貨幣或是其他商品,都不是使一個民族富裕、使貨幣和資本充裕的要素。……我們可以費力筑籬去為杜鵑鳥,但這是徒勞的,因為從來也沒有一個人是靠政策致富的;而和平、勤勞和自由卻能促進貿易和財富,此外別無其他途徑”。對外貿易政策在這里開始w的第一個轉折,從干預轉為自由放任,其間經過了N·墨爾本、D·諾斯、D·休謨、J·洛克、J·馬西、J·D·司徒亞特,至亞當·斯密集其大成,完成于大衛·李嘉圖。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指出:“如果外國能以比我們自己制造還便宜的商品供應我們,我們最好就用我們有利地使用自己的產業生產出來的一部分向他們購買。”大衛·李嘉圖繼承并發展了亞當斯密的觀點,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他談到:“如果兩個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個人在兩種職業上都比另一個人強一些,不過制帽時只強l/5或20%,而制鞋時只強l,3或33%,那么這個較強的人專門制鞋,而那個較差的人專門制帽,它不是對于雙方都有利么?”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英法等國在l8世紀末至l9世紀末這個時期,大都奉行自由貿易政策,降低關稅稅率,減少了納稅商品的項目,簡化了稅法。這種自由貿易思想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一直持續到1933年大危機之前,大多數的理論和政策均相信,經濟處于不均衡狀態時,“正如線上懸著一塊石子,如果離開了他的均衡位置,地心引力將立即使它恢復均衡位置的趨勢。”而政府確實遵照這一思想在這一時期忠實地扮演著“守夜人”的角色。
1776年,美國宣布成為獨立國家,為了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避免成為英國的農業附庸A·漢密爾頓堅決主張實行保護關稅制度,保護美國當時尚處于幼稚的工業特別是制造業的發展。F·李斯特在他的《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一書中對這一思想做了十分深刻的論述:“在自由競爭下一個無保護的國家要想成為一個新興的工業國已經沒有可能?!仨殸奚矍袄?使將來的利益獲得保障?!敻坏纳a力比之財富本身,不曉得要重要多少倍?!痹谶@里,有趣的現象發生了。的第二個轉折開始了,重商主義的思想好像又復活了過來。在這一時期,發展中國家的保護貿易理論也頗為引人注目,結構主義學派的勞爾·普雷維什提出中心——外圍論,即現實的世界經濟中存在著這樣的一種結構,就是“中心”和“外圍”。它們形成了世界的兩極,每一極的生產結構有著重大差別。由于收入彈性的不同,外圍國家的貿易條件有惡化的趨勢,必須實行保護貿易政策,征收保護關稅,鼓勵出口。發展中國家必須徹底打破不合理的國際分工體系,打破國際經濟舊秩序。從19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各國普遍完成了產業革命,工業得到迅速發展,世界市場的競爭開始變得激烈,尤其是1929~1933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使市場矛盾進一步激化。各國為了維持本國的生產和就業,紛紛采取了各種措施以保護手段提高關稅壁壘,限制外國商品進口,鼓勵本國商品出口,以其轉嫁本國的經濟危機,從而使國際上出現了一個新的貿易保護高潮。這一時期,瓊·羅賓遜夫人還給它起了一個固定的名稱“以鄰為壑(Beggar-t日y—Neig日bour)。超保護貿易理論和政策在w的第三畫上書寫了濃重的一筆,而凱恩斯主義的產生則可以看作是這第三畫的終結。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非充分就業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貿易收支不可能自動調節實行平衡,因此政府應積極加強對國際貿易的干預,進行貿易保護,獎出限入,保持順差,以實行充分就業。貿易保護理論在這一時期占了上風。
但是,實際的情況是某個國家政府采取旨在醫治失業的以鄰為壑的行為,會產生國際性的以鄰為壑的爭斗,結果是國際貿易總額與世界產出總額相比萎縮,并最終導致全球經濟的衰退。從第二次世紀大戰后到7O年代初,世界政治經濟力量重新分化組合,美國實力空前提高,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膨脹的經濟,使其既有需要又有能力沖破當時發達國家所實行的高關稅的政策。日本和西歐戰后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也愿意彼此放松貿易壁壘。此外國際分工的進一步深化,推動生產國際化、資本國際化, 跨國公司的迅速興起,也迫切需要一個自由貿易環境以推動商品和資本的自由流動。于是,這一時期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貿易政策先后出現了自由化傾向,主要表現為大幅度削減關稅以及降低和撤銷非關稅壁壘,區域性和全球性的經濟合作組織蓬勃發展,IMF、WorldBank、歐盟、WTO、美加墨自由貿易區、東盟、APEC等經濟合作組織先后出現。w在這里重新轉折,完成了它的最后一畫。這一時期的政策是和理論界的“新自由主義”抬頭有直接的關系?!靶伦杂芍髁x”鋒芒直指凱恩斯主義,認為西方經濟的滯脹是凱恩斯主義造成的惡果,因為政府的過度干預擾亂了市場經濟的合理運行,妨礙經濟增長,并且是政府預算赤字劇增,造成通貨膨脹。在這種指導思想下,這一時期的理論學派如弗萊堡學派、合理預期學派、供給學派、公共選擇學派均贊成自由貿易的政策。
在幾個世紀的時間內,世界經濟是如此有規律的周期性變動,不能不引起我們深思。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進入衰退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普遍面lf缶就業壓力增大,市場問題嚴重等問題,國內勞工組織和工業資本家階級強烈要求政府實行保護貿易政策。這一時期貿易政策的變化主要表現為:一、貿易保護措施由過去以關稅為壁壘和直接貿易限制逐漸變為間接的貿易限制;二、貿易政策措施朝著制度化、系統化和綜合化的方向發展,貿易保護制度越來越轉向管理貿易制度;三、國際貿易壁壘由國家間轉變為區域性經濟組織之間,區域經濟組織內部實行自由貿易制度,組織之外則實行保護貿易制度。9·11之后,美國乃至全球經濟跌至谷底,可以預見這股保護貿易的聲音還會加強??磥?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這對矛盾還要繼續走下去,這個w也遠不是國際貿易歷史形態的終結,矛盾的雙方還會在對立統一中為自己開辟道路,使世界經濟繼續向前發展。有人說,從馬嘎爾尼訪華到今天的WTO,不外還是“自由貿易、協定關稅”這八個字。我倒覺得這種說法頗值得商榷。雖然從最終結果來說,我們終于走上二了自由貿易的道路,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省略中間的過程不提。如果誠如馬嘎爾尼所愿,中國在一個多世紀以前的清朝就實行自由貿易,那恐怕我們現在看到的就不是一個日漸強盛的中國,而是一個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和附南國了。從美國和日本發展過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使是發達國家老大的美、日等國,也經歷上述國際貿易政策的變遷。在發展初期,他們均是利用A由貿易出日初級產品或勞動密集型產品所增加的出日收益而在國際市場上籌到資金,進一步擴大出口生產,而不斷增加的本地需求則引致了制造業的的大規模建立:在積累夠了足夠的資金和技術后,政府對貿易活動進行干預,實行貿易保護政策,限制一些工業制成品的進口,以保護民族工業和節約外匯。同時,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利用外國資本,引進外國技術,建立和發展本國工業體系,促進國民經濟發展:這就是有名的“進日替代戰略”。美國從獨立戰爭到二次大戰結束這很長的一段歷史中就曾實施了這一戰略,趕上并超過了有“世界工廠”美譽之稱的英國。在本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也曾用嚴厲的控制出口的政府保護,來推動爭取其在世界鋼鐵、汽車及電子產業爭奪領導地位的斗爭。結果不久,日本這些產業的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具有了充分競爭力。勞拉·泰森對5O年代以來日本政府的行為是這樣結的:“如果在6O年代,當至少菲亞特汽車公司有一種競爭性產品提供給日本的消費者使用,日本不對外國進口汽車關閉其國內市場,那么,日本的汽車貿易會有今天這樣的規模嗎?如果在70年代,日本沒有對美國生產的低成本高質量的16K隨機存取存儲器關閉其國內市場,那么日本的半導體工業能有今天的技術及競爭優勢嗎?如果沒有專門針對科寧玻璃公司關閉日本市場而鼓勵日本發展國內這方面的生產能力,那么,本能在今天有光導纖維方面的突出優勢地位嗎?”當他們建立好了本國的制造業,具有了充分競爭力的產品之后,就開始高舉起“自由貿易”的大棒.實施“出口替代戰略”,來搶占世界市場,享受自由貿易和國際分工的美餐。而當其他國家有了一些有競爭力的產品時,他們又揮舞起“公平貿易”的盾牌保護本國工業,限制其產品進口。
中國的發展也走過了一條類似的道路。建國之初,在“自力更生”的指導思想下,我國對國際貿易和國際收支進行了嚴格控制,人為割斷了國內與國際市場??陀^上建立了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為以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底子。8O年代末期,中國制定了沿海經濟特區的發展戰略,提出要充分發揮廣大沿海地區的勞動力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行“兩頭在外”、“大進大出”,這一時期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和初級產品為我們籌集到了大量資金,進一步擴大了出13.為“出口導向型”經濟的轉型積累了大量的資金、技術和人才:進入9O年代以來,通過保護政策,我國的家電行業、紡織業、玩具業和一些高新技術產業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這就要求我們逐漸實行自由貿易政策,開辟國際市場,享受由于資源稟賦不同而帶來的國際分工的好處9·11之后,全球經濟一片灰暗,跌入谷底,而中國經濟則作為其中的少有亮點而為世界所矚目。這正是我們抓緊機遇,縮小差距的良機:以鏡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正言行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理論和政策沒有優劣之分,采用什么樣的理論和政策一定要結合國情和時代特點。當前推行自由貿易政策,充分利用加入WTO組織的地位,趨利避害,大力擴展外向型經濟,擴大出口額度,是我國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所要采取的貿易政策,也是謀求中華民族的第二次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一、國際貿易融資重要性
在我國當前經濟市場化進程中,金融總量開放度不斷提高,對外貿易迅速發展,特別是國際貿易條件的改善、進出口商品結構的升級、貿易部門經濟效益的提高等,既是我國金融深化的結果,又反過來促進了資本流動和資源配置,推動了我國的貿易進一步深化。然而,我國的金融深化與外貿領域的市場化、國際化并不對稱,外貿領域的市場化、國際化水平較高,金融領域的市場化改革較慢,開放水平較低,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外貿發展。
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情況
1.我國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發展受阻的原因。一是企業的認識不到位,我國新一輪匯率改革才剛剛起步,在匯改之前,許多企業還沒有意識到貿易金融的重要性,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尚不會以金融手段為貿易避險;二是企業的信用管理體系缺乏,大多數出口企業還沿用多年來形成的傳統交易方式,忽視對進口方資信的調查,加劇了出口企業的收款風險。三是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一些虧損企業管理混亂,資信欠佳,常因資金短缺而利用押匯、打包貸款等融資手段套取銀行資金,甚至挪做他用。四是銀行內部問題,各大銀行雖然都有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但缺乏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在觀念、體制、流程、產品和人員還不適應該項業務的迅速發展,特別是缺乏復合型的高素質人員。
2.各層面都在大力推進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近幾年各家銀行都加快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市場的拓展力度。中國銀行2009年底的貿易融資余額約為240億美元,占市場份額的35%左右,其出口雙保理業務量超21億美元,居全球首位,旨在建設國際一流銀行,行先后獲得海內外權威媒體評選的“中國最佳貿易融資銀行”“、最佳國際業務”、“最佳貿易融資銀行”等獎項;建設銀行連續兩年獲得了《環球金融》雜志頒發的“最佳貿易融資銀行”獎,標志著建行在貿易融資產品創新、服務技術和風險控制走在了同業的前列。國家越來越重視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針對日益嚴峻的對外貿易形勢,2009年的“金融國九條”明確指出“改進外匯管理,大力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適當提高企業預收貨款結匯比例,方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貿易融資”。
3.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畸形發展?;谄鋸V泛用途,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已成為各家銀行爭相發展的業務。但是,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投資依舊占主導地位,即房地產行業。房地產行業的高回報導致了很多畸形的金融現象,特別是資金的投資預期回報率與房價的漲幅掛鉤度越來越高,經營環境的惡化導致資金逐步由實體經濟流入房地產市場。大多數企業和個人都在固定資產上過度投資,且其資金來源越來越依賴銀行融資,甚至民間融資。一些地方的金融環境過于寬松,以溫州為例,溫州的金融生態環境在國內一直名列前茅,過去的幾年里,國際貿易融資作為一種有效的融資途徑讓大量的貿易流通型企業獲得超過自身承受能力之外的大量資金和額度,幫助溫州的許多貿易型企業獲得了快速的發展。一家不到1000萬注冊資本的公司可以拿到近3個億的額度,且全部為擔保方式。只要有足夠的貿易業務的支撐,就可以拿到相應的融資需求,這就是國際貿易融資能夠突破企業自身限制的一個有利條件。也就是基于此,大量的企業不惜一切代價做大流量,做大貿易量。
三、銀行如何有效發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
1.加強風險的防控能力。
(1)適應業務定位的變化,樹立科學的風險經營與管理理念。一是針對國際貿易金融發展規劃中的行業定位、客戶定位及產品定位,明確和細化業務準入標準,通過市場細分,有選擇地介入重點行業和目標客戶,使風險的控制目標不受經營風險區間的變化而有所降低。二是實行適應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授信規模控制方法,將評審工作的重心從風險識別逐步向風險評價過渡。三是加強與市場對接,建立有效的市場調研與溝通機制,并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授信政策和調整評審標準,合理引導營銷取向。此外,不斷提高專評審人員在國際貿易融資方面的專業能力和水平,進而逐步形成“專家型”評審。
(2)加強業務交流與培訓。加強與同業的廣泛交流,通過借鑒先進的風險理念及操作模式,結合自身實際,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和水平。
(3)加強貸后管理。建立風險監控和評價體系,加強對市場的監控。對大宗商品價格、行業景氣度等保持及時跟蹤。
2.采取適應國際貿易融資特點的擔保方式。首先,針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特點,創新思維,制訂操作性較強的擔保方案。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機構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進口國的國家風險。第三,積極鼓勵出口企業投保出口信用險。
3.結合市場實際和客戶需求。在發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時,區分其目的是首要的。對于非融資需求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銀行承擔的風險較低,理應優先發展。對于改善現金流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要根據企業的自身實力,并結合其上下游客戶的實力,進行選擇性發展。
4.加快產品創新。分析交易鏈各環節融資需求和風險特征,研發適應市場的貿易融資新產品。將貿易融資產品與結算、衍生產品、風險管理工具等進行組合,為客戶量身定做“貿易融資解決方案”。
5.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定期對操作、營銷及管理隊伍進行國際貿易融資方面的專業培訓,促使基層人員主動學習相關知識。通過培育一支專業化的操作、營銷和管理隊伍,為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引言
對國際貿易學說史的回顧與梳理表明,比較優勢反映了不同國家同種產品的機會成本差異,是導致國際貿易發生的基本動因。古典貿易理論中,為克服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無法解釋絕對先進與絕對落后的國家之間的分工與貿易現象之難題,以托倫斯、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家構造了比較優勢理論,在單一勞動要素、完全競爭市場、規模報酬不變、運輸成本和交易成本為零等假設條件下,從國家之間技術(勞動生產率)相對差異的角度論證了基于相對生產成本差異的比較優勢;以赫克歇爾、俄林等為代表人物的新古典貿易理論在古典貿易理論的基礎上將假設前提從單一勞動要素拓展到多種要素,但依然堅持完全競爭市場、規模報酬不變、運輸成本和交易成本為零等假設條件,從國家之間要素稟賦差異的角度論證了基于相對生產成本差異的比較優勢;以赫爾普曼、克魯格曼等為代表人物的新貿易理論將假設前提拓展為非完全競爭市場和規模報酬遞增(部分新貿易理論模型甚至假定運輸成本為正而不為零),在這些更為現實的假設條件下,主要從規模經濟的角度論證了基于相對生產成本差異的比較優勢①[1];發端于梅勒茨(Melitz,2003)[2]的新新貿易理論(new-new trade theory)②進一步將分析視野從宏觀和中觀層面細化到企業微觀層面,認為產業內企業的異質性、契約體系的質量、企業組織的選擇等均能形成一國的比較優勢(趙君麗、吳建環,2008[3];樊瑛,2007[4])。從方法論上看,比較優勢理論的合理內核是相對優劣的核心思想(陳壽琦,1982)[5],其理論精髓在于“相對比較”,即“雙向的縱橫之比較”(梁琦、張二震,2002)[6],這也是比較優勢理論中“比較”二字的實質所在。然而,隨著國際貿易實踐的發展和貿易理論的演化,比較優勢理論的外圍保護帶(即該理論的要素觀和成本觀)卻存在著明顯的廣義化和多元化趨勢。通過堅守比較優勢理論的內核并拓展其外圍保護帶,我們曾提出“國際貿易的全成本”概念,并證明了如下命題:包括生產成本、交易成本、環境成本和代際成本等在內的“全成本”是一國參與國際分工和貿易的比較優勢的基礎(楊青龍,2010)[7]。所謂“國際貿易的全成本”(full cost of international trade),從內涵看,它是某種物品的產權在跨國(或地區)轉移中,發生于國際貿易過程,進而涉及生產和消費、經濟和生態、今人和后人,使用一切資源要素的代價總和;從外延看,它是以國際貿易中的生產成本、交易成本、環境成本和代際成本等為子系統的動態開放系統。其中,使用勞動、資本、土地、管理等傳統要素的代價為生產成本;使用制度要素的代價為交易成本;使用生態環境要素的代價為環境成本;耗費“可持續性”要素的代價為代際成本?!叭杀尽北容^優勢(也可稱之為“綜合比較優勢”)是稟賦比較優勢、制度比較優勢、環境比較優勢和“可持續性”比較優勢的有機統一(楊青龍,2012a)[8]。③需要指出,對國際貿易進行全成本分析并不是要徹底否定經典的比較優勢理論,相反它恰恰是要在堅持與繼承比較優勢理論合理內核的基礎上,嘗試從成本視角拓展其外圍保護帶,形成基于“全成本”的比較優勢學說。
然而,現實中要形成基于“全成本”的比較優勢,必然會對各國政府提出更高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上看,只有政府在市場中積極作為,方能形成對外貿企業具有約束力的“全成本”,從而促進貿易增長、技術進步、制度創新、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協調統一。為此,本文先考察政府的政策目標,再分析政府為實現相應目標的政策手段,最后指出政府在四大成本形成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二、政府的政策目標:“兩對理性”的相容
傳統經濟學證明,在完備的市場經濟制度下,人們基于個體理性的決策會無意識地實現集體理性,即個體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會無意識地促進社會整體財富的增加。對此,亞當·斯密已于1776年在《國富論》中給予了詳細證明。然而,當代博弈論的“囚犯困境”模型表明,現實中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當個人出于自利的考慮并基于個體理性作出決策時,往往會導致集體非理性,也即現實中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之間存在一定沖突。不僅如此,由于人們的短視行為,在追逐短期利益的過程中,還可能違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所要求的長期理性,從而出現短期理性與長期理性之間的矛盾。在傳統經濟學的分析框架中,通常沒有將制度、生態環境、“可持續性”等要素④納入內生變量范疇,在完備的基于私人產權的市場機制下,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是相容的。然而,由于制度、生態環境和“可持續性”等要素在產權上的公有性,不存在完備的基于私人產權的制度、生態環境和“可持續性”市場,基于個體理性的決策往往會導致對它們的供給不足或過度使用。比如,相對于人們的機會主義行為傾向而言,現實中好的制度總是供給不足;再如,在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極易出現諸如環境污染、資源枯竭、能源短缺、生態平衡破壞、發展的可持續性減弱等現象,進而導致宜人生態環境(全球公共品)稀缺和“可持續性”(代際公共品)供給不足。
在國際貿易的全成本分析中,須在傳統要素(勞動、資本、土地、管理等)基礎上納入制度、生態環境和“可持續性”要素,在“基于相對生產成本的比較優勢”命題之基礎上,嘗試進一步納入包括交易成本、環境成本和代際成本在內的廣義成本分析。這是因為:(1)在現實的貿易活動中,需要采取貿易制度對人們的機會主義行為加以約束,從而為貿易參與方提供穩定的預期,降低交易風險和交易成本,以便于各國對外貿易的順利進行。因此,經濟學意義上的交易成本作為一種機會成本,我們必須將其納入比較優勢的形成過程,否則無法解釋如下現象:盡管兩國之間存在傳統貿易理論所言的比較優勢,但由于交易障礙大、貿易壁壘多,兩國仍然無法進行正常的貿易。在各種“貿易戰”時期,這種現象尤為明顯。(2)若一個國家內部的各個企業基于個體理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了減少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支付的各種環保費用,不惜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這會增加整個國家的環境治理成本,在這里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沖突;進一步說,這些微觀層面的企業行為還會導致該國經貿發展的可持續性弱化,從發展的時間維度看,這會強化代際負外部性,在此還存在著短期理性與長期理性之間的矛盾。(3)若一個國家(或地區)基于個體理性追求該國(或該地區)的利益最大化,努力將污染密集型產業向其他國家(或地區)轉移,這種行為一方面可降低該國(或該地區)自身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成本,但另一方面卻增大了世界整體(或國家整體)的環境成本,這必然導致單個國家(或地區)的個體理性與整個世界(或整個國家)的集體理性之間的沖突。進一步說,這些國家(或地區)紛紛向境外(或本地區之外)轉移污染的行為也會對世界(或國家)經貿發展的可持續性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從而會強化代際負外部性,在此也存 在著短期理性與長期理性之間的矛盾。可見,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之間的沖突、短期理性與長期理性之間的矛盾是現實生活中各種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有關的不良現象在理論和邏輯上的展現。
交易過程中人們的種種機會主義行為傾向可看作“交易外部性”(王顏齊、郭翔宇,2011)[10],“生態環境破壞”可視為分析視野從經濟系統拓展到經濟—環境大系統的過程中所出現的“空間外部性”,“可持續性弱化”則可看作是分析范圍從靜態的經濟—環境大系統拓展到動態的經濟—環境大系統的過程中所出現的“時間外部性”?;谏鲜隼斫?“國際貿易的全成本論”(楊青龍,2010)[7]強調同時將交易外部性、空間外部性和時間外部性內部化,在國際貿易的成本分析中同時考察生產成本、交易成本、環境成本和代際成本。強調將交易外部性內部化,其意圖在于將交易成本納入比較優勢形成過程,促使人們在交易過程中遵守合約、誠實守信;強調將空間外部性內部化,其意圖在于將環境成本納入比較優勢形成過程,促使環境保護與對外貿易發展的有機融合;強調將時間外部性內部化,其意圖在于將代際成本納入比較優勢形成過程,促使可持續發展理念與對外貿易發展的有機結合。“全成本”分析的最終目標是:化解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短期理性與長期理性等“兩對理性”之間的沖突和矛盾??蓪⑦@一目標形象地表示為圖1。
大部分國際貿易理論都是從供給和生產成本的角度來解釋國際貿易的動因(海聞,等,2003)[11],古典、新古典和新貿易理論分別從技術(勞動生產率)、稟賦、規模經濟角度分析了相對生產成本差異,進而尋求比較優勢的來源。在生產成本基礎上納入交易成本、環境成本和代際成本之后形成的基于“全成本”的比較優勢則表明,任何一個企業(或地區、國家等)只顧及自身利益或短期利益的狹隘行為,都不可能帶來真正意義上的比較優勢。也正因如此,只有通過對比較優勢理論的成本觀進行新綜合,才能為解決世界各國在經濟貿易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較為普遍的機會主義行為以及各種空間負外部性和時間負外部性等問題提供戰略和對策。
三、政府的政策手段:外部成本內部化
(一)制度、生態環境和“可持續性”:從外生變量到內生變量
傳統經濟理論以資源稀缺性為邏輯前提,以收入或成本預算為約束條件,以利益(含效用、利潤等)最大化為行為目標,以帕累托效率為評判標準,構造了消費者理論、生產者理論、市場理論等,形成了看似“完美”的理論體系。雖然新古典經濟學強調資源稀缺性,但卻認為依靠技術進步和價格上漲等機制,人們可通過研發活動逐步發明替代資源,從而減少對資源的需求,所有資源永遠不可能枯竭。因此,在新古典理論的分析框架下,制度、生態環境、“可持續性”等均是作為經濟系統的外生變量而存在的。生態環境對污染的凈化能力和對廢棄物的吸納能力是無限的,勞動、資本、土地、管理、制度、生態環境等各類要素的供給能力總能滿足經濟運行的需要,經濟貿易活動可永續發展和持續發展。但是,新古典經濟理論忽視了如下基本事實:其一,制度、生態環境、“可持續性”等是內生變量而非外生變量,世界各國經濟增長和發展的歷史已充分表明了這一點;其二,個別資源具有可替代性并不能表明一切資源均具有可替代性,畢竟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其三,技術進步也存在自然法則極限(比如“熱力學極限”),技術進步和資源的可替代性不可能超越這些極限(伍世安,2010)[12]。所以,制度、生態環境和“可持續性”作為稀缺要素,在經濟貿易活動中不宜被簡單地加以外生化處理。其中,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表明,制度對一個經濟體的貿易增長和發展績效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制度也是比較優勢的來源(Nunn,2007)[13],“與技術和稟賦的作用相類似,制度的比較優勢也是國際貿易方式的重要決定因素”(鞠建東,2008)[14]。生態經濟學和環境經濟學的研究發現,生態環境在提供能源資源、原材料和吸納廢棄物等方面對經濟活動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當前,日益衰減的自然資本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限制性要素(諸大建、周建亮,2003)[15],從而須將生態環境納入內生變量加以處理;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探索則表明,“可持續性”直接關乎經貿活動的長遠發展,人類在為本代人謀福利的同時,也必須考慮“代際公平”,將后代人的利益和發展置于突出地位,否則當展一旦突破“可持續性”的極限,持續發展和長遠發展便難以為繼,故應將“可持續性”納入內生變量范疇。因此,成本和價格不僅要反映各經濟主體之間的利益均衡,而且要體現當代人與當代人、當代人與生態環境、當代人與后代人之間的和諧相處。進一步說,“只有當市場價格能反映全部成本時,市場分配才是有效和公平的”(馬士國,2007)[16]。
總之,國際貿易理論作為重要的經濟學分支,在構造“國際貿易的全成本”系統時,必須在現有經濟學研究的基礎上,同時將制度、生態環境和“可持續性”等要素納入內生變量范疇。
(二)交易成本、環境成本和代際成本:從外部成本到內部成本
在經濟學中,成本有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之分,收益則有私人收益和社會收益之分。當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或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不一致時,就產生了外部性問題。
在生產成本、交易成本、環境成本、代際成本等四大成本中,只有生產成本可在一定意義上視為私人成本,而交易成本、環境成本和代際成本分別作為使用制度要素、使用生態環境要素和犧牲“可持續性”要素的代價,均屬于社會成本。國際貿易理論是開放條件下的微觀經濟學,其方法論基礎是個體分析。傳統貿易理論和經濟學理論常常將交易成本、環境成本和代際成本排斥在分析范圍之外,將其歸結為“市場失靈”,并認為由于技術或經濟方面的原因,這些成本往往難以通過價格計算,進而難以通過貨幣結算,從而不可能將他們納入市場體系,政府為降低交易成本的努力以及在治理生態環境、維護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開支是一種公共支出。
經濟學以稀缺資源的配置為中心議題,以效率為基本導向,經濟分析追求如下“最小—最大”目標:同等收益(或產出)時的成本(或投入)最小化,同樣成本(或投入)時的收益(或產出)最大化。其中,“追求效率的最重要原則就是計算所有的成本”(戴利,2006)[17]。從本質上看,國際貿易是產權的跨國(或地區)轉移,它不僅牽涉企業個體,而且必然影響社會整體。為了保證國際貿易的順利運行和可持續發展,需要做到:一方面,在經濟系統內部補償各項制度成本或交易成本,將機會主義等行為對應的成本表現在國際貿易的成本系統中,從而將“交易外部性”內部化;另一方面鑒于在經濟系統與生態環境系統之間存在空間外部性、在靜態系統與動態系統之間存在時間外部性,應通過推行“污染者付費、利用者補償、開發者保護、破壞者恢復”的原則,建立健全各類資源環境的有償使用制度,從而盡可能將各類空間負外部性和時間負外部性內部化,其中各國為緩解生態環境破壞和推進國際貿易可持續發展所運用的有關措施,如資源環境稅費、資源能源儲備制度、各類資源基金制度、對部分稀缺資源出口的懲罰性關稅或出口配額措施等,正是將環境成本或代際成本內部化的典型表現。因此,可將“全成本”形成過程形象地表示為圖2。
可見,“國際貿易的全成本”除了包括生產成本外,還必須涵蓋交易成本、環境成本和代際成本。
四、政府扮演的角色:守夜者、規制者、調節者、守望者統一于一身
為化解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短期理性與長期理性之間的沖突和矛盾,經濟學家們給出了兩種思路:其一,進一步發揮市場的作用。這種思路不否定人類的個體理性和短期理性,而是通過重新進行機制和制度設計,使人們在新的機制和制度下追求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的過程中,同時也實現集體理性和長期理性。其二,引入政府干預。這種思路認為,制度、生態環境、“可持續性”等是市場失靈的領域,政府應通過采取稅費、罰金、補貼等手段調整人們的成本和收益預期,讓人們主動適應集體理性和長期理性。從方法論 層面看,這是兩種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前者的思路是從個體(短期)理性到集體(長期)理性,屬“市場”方法;后者是直接通過干預實現集體(長期)理性,屬“干預”方法。本文認為,抽象地討論“市場”與“干預”孰優孰劣的意義其實并不大,現實的經濟運行往往既需要“市場”,也需要“干預”,國際貿易的發展同樣如此。為此,本文主張通過兩種手段的有機結合,在尊重個體理性、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基礎上,通過政策設計逐步實現制度、生態環境和“可持續性”要素利用過程中的集體理性和長期理性。其中,國際貿易的發展主要由比較優勢驅動,而比較優勢歸根結底是一種利益驅動機制,進而需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但制度、生態環境和“可持續性”要素在消費方面往往具有非排他性和一定程度的非競爭性,并且很多時候在技術上難以對其進行分割,因此僅僅依靠基于個體理性的市場機制可能無法有效實現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短期理性與長期理性相容和統一的目標。比如,美國曾經出現的基于“小政府、大市場”的資源環境產權設計方案就廣受批評。
當然,在經濟運行中也可能出現“政府失靈”。傳統干預理論暗含的三個假設前提分別是: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忠實代表、政府決策具有充分和完備的信息、政府干預的成本為零,這些前提在現實中往往難以成立,于是可能會出現“政府失靈”(許純禎,1999)[18]。其一,新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表明,政府并非徹底的公共利益的忠實代表⑤,政府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很可能導致資源配置效率會偏離帕累托最優。其二,政府的決策信息往往并不充分和完備,進而其決策難免出現一定偏差。其三,政府的干預成本為正而不為零。此外,現實中存在“對作為人的政府的監督”“對規制者的規制”等諸多難題,并且政府履行其各種職能的效率和效果也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但不可否認,由于制度、生態環境和“可持續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品或準公共品屬性,以政府為人,通過采取稅費、罰金、補貼等廣義價格手段,調整各個經濟主體的成本和收益預期,并由其各自作出決策,可能是一種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所要求的“集體理性”和“長期理性”的重要手段。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的政策設計,可以既通過市場充分發揮經濟主體的個體(短期)理性,也包括政府的干預,從某種意義上看,是“市場”方法和“干預”方法有機結合而成的“廣義成本”或“廣義價格”手段。
因此,政府在國際貿易發展過程中要承擔一定責任,必須同時為當代人和后代人做“人”,在當代不僅要制定好各類貿易制度,而且要履行管理、分配資源環境的職責,對后代保證資源環境在代際的良性循環和公平分配(高輝清,2008)[19]。在國際貿易的成本系統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分別表現為:在生產成本形成過程中,政府是“守夜者”(亞當·斯密語);在交易成本形成過程中,政府是“規制者”;在環境成本形成過程中,政府是“調節者”;在代際成本形成過程中,政府是后代人的“守望者”。經濟學理論認為,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就是界定和保護產權。顯然,隨著成本的廣義化,政府界定和保護產權的地位和作用也會越來越大,對成本形成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強,呈梯度推進態勢。傳統要素、制度、生態環境和“可持續性”等資源要素不僅具有數量上的稀缺性,而且具有本質上的有用性、歸屬上的產權性和計量上的價值性(楊青龍,2012c)[20]。其中,要素的產權性和價值性均有賴于政府來解決或組織解決,這凸顯了政府在成本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全成本”概念不僅包括市場條件下的生產成本,而且包括政府規制下的交易成本、政府調節下的環境成本和政府“守望”下的代際成本。
總之,制度差異可以塑造比較優勢,使用制度要素而表現出來的交易成本應進入一國比較優勢的形成過程中。而環境成本內部化和代際成本內部化,同樣在塑造一國比較優勢時發揮著重要作用,“成本內部化的一個最重要的含義,可能在于它對比較優勢格局的改變。成本內部化的累積效應,將帶來的一個重大變化,即它將改變比較優勢的定義”(潘家華,2007)[21]。因此,當前貿易理論需要同時納入制度、生態環境和“可持續性”要素,形成比較優勢的成本中,既要納入交易成本,還要使空間外部性內部化(納入環境成本)和時間外部性內部化(納入代際成本),從而需要新增三項成本——交易成本、環境成本和代際成本,最終形成以生產成本、交易成本、環境成本和代際成本為子系統的“全成本”系統,它應成為各國參與國際分工和貿易的比較優勢的基礎。唯有如此,才可能實現貿易增長、技術進步、制度創新、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機統一。
注釋:
①當然,對于能否將新貿易理論歸結為比較優勢理論,理論界尚存在一定爭議。但正如新貿易理論的代表人物格羅斯曼和赫爾普曼(Grossman和Helpman,1989)所指出的,李嘉圖的比較優勢和基于規模經濟的比較優勢分別是先天獲得和后天獲得的比較優勢。本文認為,由于新貿易理論中的規模經濟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等都堅持了“相對比較”的內核,它們都是經過拓展的比較優勢理論。如果將李嘉圖意義上的比較優勢理論認定為“狹義比較優勢理論”,那么可將新貿易理論歸結為“廣義比較優勢理論”。
②與傳統理論不同,該理論假設每一個產業內包含若干異質性企業,企業的異質性主要體現為生產率不同及其導致的組織形式不同。模型分析結論認為,高生產率的企業將出口,低生產率的企業只在國內生產和銷售,貿易的開展甚至可能使低生產率企業退出該產業,這種產業內企業的優勝劣汰將提升整個產業的總生產率。
③限于本文主題,在此僅對“國際貿易的全成本論”作簡要闡述,更詳細的討論可參閱楊青龍(2010)和楊青龍(2012a)。
④將制度和生態環境理解為要素范疇并不難理解,難點在于如何看待“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要素。筆者認為,“可持續性”是一種“代際公共品”(inter-generational public goods),具有非競爭性、非排他性、時間性、后代人“缺位”等特征。在當代人僅考慮其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的決策機制下必然出現“可持續性”的供給不足,進而它會成為一種稀缺要素。耗費“可持續性”要素的代價就是本文中的“代際成本”(inter-generational costs)。關于“可持續性”與代際成本的關系,兩種極端情形是:其一,一國經貿可永續發展(即“完全可持續”)時,代際成本為零;其二,一國經貿發展完全不可持續時,代際成本趨于無窮大?,F實情況往往介于上述兩個極端之間——代際成本在現實中存在且為正。總體來看,代際成本與“可持續性”負相關,即:可持續性越強,代際成本越小;反之,代際成本越大。更詳細的論述可參閱楊青龍(2012b)。
⑤新政治經濟學的深入考察表明,現實中的政府既非“仁慈的政府”(追求集體利益),也非“自利的政府”(追求個體利益),而往往表現為“民主的政府”(兼顧個體利益和集體利益)。
隨著國際貿易規模的擴大和各國經濟的發展,生產和消費活動逐漸超出了自然環境的承受能力,甚至威脅到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特別是在20世紀60年代以后,環境問題越來越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治理環境污染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一、國際貿易對我國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
迅猛增長的國際貿易也使中國生態環境帶面臨十分嚴峻的形勢。過渡出口造成掠奪性資源開采,進口貿易中的危險廢物和污染性技術的轉移,給中國資源帶來巨大的破壞。
對環境的壓力主要來自于自然、生產、流通、消費等方面的污染。
第一,從自然生物方面看。由于國際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生物入侵所引發的生物災害和生物安全問題日益嚴峻和突現,已成為全球性問題。目前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有400多種,其中危害較大的有100余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中,我國就有50余種。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在我國,僅因煙粉虱、紫莖澤蘭、松材線蟲病等11種主要外來入侵生物每年給農林牧漁業生產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574億多元。以木材為例,近年來隨著我國木材需求的不斷加大,木材進口數量迅速上升。由于原木輸出國除害處理技術相對落后或處理條件無法達到規定要求,因此進口原木攜帶各類有害生物的情況非常嚴重。
第二,從生產方面看。隨著經濟的全球一體化發展,發達國家越來越看好中國這個市場給他們帶來的豐厚利潤,在加強了國際合作的同時一些外商投資企業披著“投資興業”的外衣,特別是有害廢物通過各種途經向環境標準較低的發展中國家轉移。我國很多中小型企業生產粗放,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污染較大;農業生產農藥。化肥施用過多過濫,導致農業資源污染和農材環境污染日益加重,一些礦產資源的亂采濫挖和盲目開發高污染)產品出口也給我國生態環境帶來了可怕的災難,這些生產性污染在工業領域具有明顯的行業特點,在生產中是不可避免的,進一步加劇了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
第三,從流通方面看。流通性污染是指貿易通過運輸對環境資源造成的影響。近些年來,由于亂上項目,盲目開發,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的質量。比如運輸工具在消耗能源過程中產生,礦物燃料是大部分運輸工具所需的動力能源。礦物燃料的開采和加會造成空氣和水的污染;還有石油運輸中的泄漏加劇了這種污染。運輸過程中對環境資源的影響不僅包括噪聲、向大氣和水體排放污染物、消耗不可再生資源等,還涉及到公路、鐵路建設使土地資源和深層土壤結構受到影響,另外運輸工具制造等帶來的資源開發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生態環境。
第四,從消費方面看。消費性污染主要是進口國的消費者消費進口產品而給環境帶來的污染。經濟的增長使人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國際貿易使消費者消費的選擇更加多元化,人們在提高生活質量同時,因消費而導致的包裝污染、殘余污染、廢棄污染也正演繹成當今消費污染的三大污染源。處理這些污染垃圾需要大量的成本,有時又產生新的污染,從而造成了環境污染惡性循環。
二、國際貿易對我國環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中國本身處于非常復雜的客觀環境條件下:地理位置優勢,生態環境復雜且脆弱,自然災害頻發。同時,中國環境卻處在一種令人堪憂的狀態: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聲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以及新的污染種類的不斷出現;并且,生態平衡也受到嚴重威脅:土地退化現象嚴重,森林資源減少,生物多樣性遭遇嚴重威脅。中國的社會經濟及規模在不斷發展擴大,對資源的消耗速度及強度也在持續增加,生產與生活所產生的廢棄物的數量與種類也不斷增加,一旦超出環境自凈的能力必然導致資源與環境問題顯性化。引起環境污染的原因有很多種,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1)人口過快增長(2)發展不足(3)經濟結構對環境的影響(4)認識偏差與工作失誤(5)環境法制不完善,環境管理能力薄弱(6)環境管理體制不順(7)環境投入嚴重不足,機制不健全(8)生態環境先天不足,在經濟建設中對這個特點認識不夠。但從經濟學上分析,環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是市場失靈和政府政策失靈。市場不能反映環境的價值時,就會發生市場失靈;政府政策不能糾正甚至造成或者加劇市場失靈時,就會發生干預失靈。
三、解決國際貿易中環境問題的對策與思考
1、加強宣傳和教育,提高全民環保意識。有些人認為外貿屬于流通領域,環保是環保部門與生產部門的事,對國外環保方面的許多規定,對國際標準和中國的相應對策還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導致違反環保法規的事時有發生,使得進口中出現了國外向我國傾銷垃圾的現象。沒有環保就沒有發展,發展是為了更好的環保,只有環保意識提高了才能取得真正意義的協調發展。
2、完善國際貿易中環境保護政策、法規,嚴格執法。根據國際市場的新趨勢,我國要盡快完善貿易中的環境法規,一是適應國情,盡快制定、完善我國生產和銷售中有關環保的標準和法規,使我國外貿的環境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要加強在經貿活動中對國際環境和資源公約、環保標準、法規的宣傳,以預防為主,強化監督檢查,對貿易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公開曝光,依法懲處,強化政府的環境管理職能,發揮廣大消費者和全社會的監督作用,保證各國間貿易的正常運行。
3、推行合理的國際標準,加強環保國際合作。目前,從整體上來看,我國采用國際標準的狀況仍很落后。政府要努力促進國家間生態標志和其他環境標準的互認,協助我國外貿企業通過ISO14001認證。我國要在繼續靠近國際標準的同時,組織更多的標準化專家參與國際 標準的制定工作,加入相關國際環保組織,取得合法地位,充分利用國際上保護發展中國家免受發達國家歧視和限制的保護條款,爭取自己合法權益,為我國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創造條件,努力提高我國自己的環境標準,這些標準包括產品的環境標準、企業環境管理標準、環境質量標準等,使我國不會因達不到對方的環境標準而受技術壁壘所阻。
4、加大環境保護的財政支持。財政部門應給予注重環境保護的外貿企業優惠的鼓勵政策,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在政策上給予適當的傾斜,一是把環保因素作為銀行信貸的重要條件,嚴格審核借款,拒絕有污染的產品和項目的信貸支持;二是大力扶持那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低耗、少污染的產品和產業的出品;三是運用外匯儲蓄引進急需的環保技術和設備,還可以對環保有貢獻的外貿企業進行獎勵或者給予補貼。
5、發展綠色經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隨著世界貿易中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主題的深入,貿易與環境的關系越來越成為世界貿易領域的熱點問題,綠色貿易已成為國際貿易中一股強大潮流。1997年聯合國國際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在不犧牲未來幾代人需要的情況下,滿足我們這代人的需要?!边@標志著將資源和環境,公平和合理與經濟結合起來討論發展,強調資源、環境與經濟的一體化發展已成為全人類的共識。當前,全世界都在倡導綠色產品,它將成為21世紀的主導,我國外貿行業要抓住這一良機,調整出口商品結構,引進先進技術,增加人力資本投入,鼓勵企業進行研發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等方式促進技術進步,提升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優化出口商品結構,降低出口產品的能源與原材料消耗,使外貿增長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兼顧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實現貿易與環保雙向促進的共同目標,最終使我國的對外貿易得到可持續的、長遠而健康的發展。
【論文關鍵詞】:貿易自由化;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貿易;商業經濟
【論文摘要】:國際貿易自由化是世界經濟相互依存的需要,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國際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的關系日益密切,當知識產權保護機制遭遇國際貿易自由化時,兩者是怎樣的關系?是相互制約的還是緊密聯系的?文章做了簡明的分析。
全球化是經濟發展的終極目標,而國際貿易是全球化的推動力。伴隨知識經濟的到來,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
1. 知識產權保護與國際貿易自由化的關系
2007年,我國年度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超過2萬億美元,達2173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5%,凈增加4134億美元,全年累計貿易順差2622億美元。中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國企業在海內外市場不斷遭遇知識產權糾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產權與國際貿易的聯系日益密切。
伴隨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程度的提高,國際貿易的發展水平越來越高,適當的知識產權保護可以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但是保護的過度加強,會阻礙國際貿易自由化的發展。由于技術的創新和擴散,產品和生物一樣,也有一個生命周期。在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各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應采用不同的知識產權策略。
技術創新是產業發展鏈的開端,而知識產權的形成和界定貫穿于技術創新的整個過程之中。在農業社會中,對部分群體的知識產權侵犯構不成對社會發展的阻礙。隨著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的到來,知識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保障、促進和推動作用,超過任何一個時代。此時,對知識產權加大保護力度,對社會效率的增加作用明顯。隨著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社會效率的增長逐漸緩慢,當社會效率達到最大值時,知識產權保護標準能夠很好地權衡權利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壟斷性與創新性之間的關系。當保護標準超過該點時,社會效率不是上升,而是下降。因此,高標準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并不必然帶來社會效率的上升。
知識產權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動科技創新與社會進步,各國應尋求適度保護標準,在靜態損失與動態效益之間尋找最佳平衡點。發展中國家應建立與本國國情相適應的知識產權戰略,將知識產權中保護壟斷的尺度控制在"保護創新"的邊界中。
2. 我國對外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
加入WTO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增長速度連續6年保持在20%以上,進出口規模翻了兩番。隨著相關承諾的逐步實施,圍繞知識產權問題所進行的競爭,成為我國參與國際貿易競爭的重要形式。只有制定適宜的知識產權戰略,才能有效地維護我國的對外貿易秩序和經濟安全。
⑴ 制定和實施有效的專利戰略
對我國來說,研制出高新技術還不夠,擁有有效的專利戰略才能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市場競爭優勢。發達國家紛紛制定專利戰略,并把它作為知識產權戰略的核心。但是我國大部分的國內企業還沒有申請過專利,因此,制定有效的專利戰略,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刻不容緩。包括:1.基本專利戰略,企業在準確地預測未來技術發展方向的基礎上,將核心技術或基礎研究作為專利申請的基本方向。2.專利與商標相結合戰略,企業間簽訂協議,相互交換專利的使用權和商標的使用權。3.資本、技術和產品輸出的專利權運用戰略,企業在資本、技術和產品輸出前,先在輸入國申請專利,保護資本、技術和產品的獨占權。
⑵ 進一步完善對外貿易中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框架
建立和完善適合我國自身研發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的立法和配套法規,要借鑒相關國家的立法經驗,建立起以知識產權專門立法為核心,《對外貿易法》、《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等貿易環節的法律法規為補充,《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等市場秩序方面的立法為支持的法律框架體系。進一步改善與對外貿易中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配套的法律、政策和市場環境,增強配套法律的可操作性。
⑶ 增強我國企業和全社會在對外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我國企業缺乏境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境外申請專利和注冊商標數量較低。據調查,我國企業申請國際專利件數不足2.2%。其中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民營以及其他經濟類型的企業申請國外專利的比例更小。我國50個最著名的品牌商標在調查的5個國家(地區)注冊情況中,未注冊的比率高達53.2%。我國企業必須加強境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政府也應加大對知識產權保護及相關法律知識的宣傳與普及,在全社會形成重視、尊重、維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
⑷ 增強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主要是由于我國技術創新的激勵、決策、運行、調節、擴散等機制的建設不夠完善。在政府層面,加大研究開發投入力度,進一步提高研發費用占GDP的比重,設立技術創新基金;在企業層面,確立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把技術創新與市場相結合;在研究機構和高校層面,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和高校在企業自主創新中的中堅作用,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建立技術中心。
⑸ 運用WTO規則解決知識產權爭端
我國要充分利用世貿規則解決貿易爭端,比如在中美貿易中,知識產權問題一直是中美關系的"軟肋"之一,現在,在這一問題上美國政府和企業界正在步調一致地展開行動。美國也多次以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為理由,用WTO規則向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發難。對此,中國應積極應對,運用WTO規則解決有關知識產權的貿易爭端。
我國商務部2006年7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06年6月貿易順差145億美元,連續第二個月創出歷史新高,同時也是連續第26個月實現貿易順差。2006年上半年貿易順差達到614.5億美元,具體來說,我國2006年6月當月的出口總值就達到了813.3億美元,同時出口總值達到668.1億美元,進出口相抵,實現了順差145億美元,高于2006年5月份的130億美元,再創新高的歷史水平,同比增長了49%。這也就是說,2006年上半年我國出口總值4285.9億美元,進口3671.5億美元,累計實現貿易順差614.5億美元,同比增長54.9%。
就國內而言,國際貿易順差增量加大會帶動貨幣供應增加,從而刺激通貨膨脹。就國際而言,國際貿易越來越大的順差必將進一步增加人民幣的升值壓力,以及由此帶來的與相關國家今后外貿關系的必然摩擦。這些都需要從可行性及操作性的層面考慮,既要高屋建瓴地考慮如何進一步發展外貿,從成本、效率和風險角度,全面考查我國的外貿策略,又要從相關國家的利益角度(包括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做變位思考。也許更能看出巨大貿易順差背后的利益沖突。
變位思考即逆向思維,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創造性思維方式。通過變位思考的方式,可以由一點到多點、由點及面、由此及彼地進行多向化、多元化的思維,從多方面、全方位的看問題,以便更好地解決問題。本文通過變位思考的方法,針對我國與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主要貿易伙伴的關系分別進行分析,強調在當今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國要如何進一步發展對外貿易,以期對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有所啟示。
中美外貿的變位思考
中美外貿赤字是近些年的熱門話題,站在美國立場,近年來與我國的外貿出口總是小于進口,外貿逆差總體趨勢在加大。媒體從1975年起就一直在報道美國存在的巨大貿易赤字,商品與服務進口一直大于出口,與之相反,日本、德國、法國的大部分時間內都具有商品貿易順差。
如此長期的外貿逆差以及由此引發的美國國內對此問題的爭論,也應該引發我國的變位思考。
2006年以來美國經濟繼續走強。作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依靠強勢美元的支撐,美國近些年一直走的是高消費、低儲蓄甚至負儲蓄的路。最近兩年,美國更是用不斷升息作為重要手段,支撐強勢美元。從2004年6月第一次加息到2006年3月已是第15次加息,平均每年加息5次以上,短期利率從1%提升到4.75%,近期又上調到5%。在短期利率不斷提升時,長期利率卻不升反降,作為長期利率基礎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2004年6月的4.87%降至一年后的3.89%,2005年12月甚至跌到兩年期收益率之下,這樣操作就帶來了樓市和股市的繁榮。2005年房價上漲了13%,道瓊斯指數也創新高,支撐了美國的經濟增長。美國用美元作為支付手段大量進口商品,外貿赤字的形成本來就在估計之內。對此美國政府并不十分擔心。因為各國持有的美元再作為投資資本購買美元資產流入美國,支持了高額的財政赤字和貿易逆差,既實現了美國國際收支的平衡,又完成了世界經濟的循環。因此,至少從近期看,外貿逆差并不能構成對美國經濟的危害,甚至反而是一種互補,是世界經濟循環中順理成章的一個環節。
而我國需要密切注意的不是美國媒體對美中外貿逆差的巨大反響,而是美國國內因素與國際因素相互關系的巨大變化。從美國國內的經濟發展看,隨著近年加息不斷進行,2006年4月初,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上升到4.905%,而市場預期則肯定會突破5%,且短期內不會下降。那么,長期利率的攀升就會改變美國人貸款購房、負債消費的行為。2006年2月,美國新房銷售已下降17個百分點。這種情況如果進一步發展,就會刺破美國的房地產泡沫,打擊美國的經濟,并進而打破現行美國和世界經濟的循環。如果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投資和消費需求萎縮,進口減少,現行經濟循環就會中斷。
國際因素的變化主要是歐洲經濟和日本經濟的變化。歐洲經濟正在恢復,日本經濟則強勁復蘇。如果歐元日元同時加息,美國只有兩種選擇:如果維持目前的利率不變,保持樓市不垮,卻必然造成資本流入減少;如果繼續升息,吸引資本流入,就會刺破房地產泡沫。這兩種選擇都會影響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循環程序,因此,需要美國政府全力應對。至于中美外貿的逆差,在美國看來,只是外部國際因素中一個非主流的因素,只是美國經濟循環中一個非主流的問題,甚至還不是美國引領世界經濟循環的一個重要問題。只有當整個國際經濟循環需要做大的變動時,美中貿易逆差這一問題才會被提到議事日程上。
中日外貿的變位思考
中日國際貿易的變位思考主要應著眼在政治上而非經濟上。從經濟上講,雙方外貿數額巨大。2005年,總額達到1894億美元,2006年將突破2000億美元。自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署,1979年始,歷經日本20任內閣,總額高達3.3萬億日元的日本“政府開放援助”,對我國的改革開放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盡管面對我國民間強烈反日情緒,日本企業2005年度在我國的直接投資額仍比2004年度猛增19.8%,達到65.3億美元的歷史新紀錄。面對如此增速的巨額經濟投資,中國人是否應該變位來想一想。日本首相小泉六次參拜靖國神社,激起了中國人的憤怒。作為普通人完全可以理解,所有的激情抗議也好,漫罵也好,皆不為過,但是對于制定富國強民的決策者,一定要理性的對待這些問題。小泉果然是故意惹惱中方,企圖以無罪的形象與我國抗衡。
小泉在日本開創了小泉時代,結束了他前幾任首相的短命內閣時代,他打碎了舊的自民黨,組建了三黨(自民黨、公明黨、社會黨)聯合政府;他的政府結構改革成效顯著,確立了適應21世紀的經濟社會體系;他批評“全權政治”,建議并領導了郵政事業民營化,拆散擁有340萬億日元(占日本國民儲蓄25%)資產,27萬名公務員(占日本政府人員構成的30%)的郵政系統,將其徹底民營化。今天,“郵政”成為日本最大的“政治正確”,大方向已不容逆轉并在客觀上決定了“后小泉時代”政權的性質。今天在日本,改革被公認為政治正確,用小泉自己的話說:“誰不改革誰下臺”。小泉時代使日本經濟走出了長期低迷,改革已見
成效,今年已走上強勁復蘇。
當今各國間的綜合國力競爭,某種程度上也是國民素質的競爭,如何看待日本,也是國民素質的重要表現。如果以開放豁達的心態來看待日本這個民族,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有了真正的大國強國心態,反日情緒是可以不必那么激動的。近百年來日本民族以藐視和征服的心態看待我國,以冷戰式的結盟對付我國,最近幾年在政治上雙方又多有摩擦,但是中日貿易卻一直在做著大買賣。
我國和歐盟外貿的變位思考
我國與歐盟的國際貿易一直在穩步發展。雙方外貿增長的同時卻并不能使歐盟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在歐盟看來,我國的市場經濟仍是不完整的,由此造成近些年來外貿摩擦不斷,反對我國傾銷的呼聲此起彼伏。
歐盟都是由傳統意義上的西方國家組成。面對我國近年來經濟上的崛起,西方媒體議論的熱點包括:20年后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中國具有擴張傾向;中國將對鄰國構成威脅;中國不僅在國際市場大量采購資源產品,還試圖控制他們,中國同伊朗、蘇丹、津巴布韋等國家商討雙邊協定,以便獲得并控制那里的石油、天然氣,中國為此還保護這些國家免受聯合國的制裁和禁運;中國的國企,甚至還控制了非洲諸多的礦井、土地、林場和漁場。上述這些,構成了“中國威脅論”。
按照某些西方人的推想,我國在看得見的未來會向世界源源不斷地索取龐大的能源和原材料,也許還會用武力脅迫弱小國家。西方人的這種擔憂類似于美國人當年對德國工業化崛起時的擔憂。因此歐盟內的一些國家,就得出了應當遏制我國發展的結論。盡管2001年我國作出重大讓步后加入WTO,但西方的貿易保護主義依舊盛行。歐盟在2005年初取消從我國進口服裝配額后,只過了幾個月又恢復了配額。從1995年至2004年,我國遭遇411起反傾銷指控,屬歐盟的55起。我國的對策是僅2004年一年內,我國也提起27宗反傾銷指控,相當數量是針對歐盟的。如果此種現象惡性循環,合作伙伴必將成為強勁對手。變位思考一下,就是如何將競爭對手變做雙贏伙伴?
簡短結論
綜上所述,變位思考就是多換幾個角度和出發點的思考,通過以上分析本文結論如下:
中美外貿在近期內將維持現狀。在短期內仍將互讓互利,長期摩擦也將繼續。這不僅因為中國社會轉型是個長期過程,兩國對外貿還存在不同的計算方法和判斷體系,還有美國經常想轉嫁國內問題,特別在大選時尤為明顯。但短期內的變化無法改變中美外貿的進一步發展的走勢。
中日外貿在近期內仍將有較大增長。需要的只是雙方都要調整心態,化解雙方從政府到民眾都普遍存在的瞧不起對方的內心情緒。雙方都應以一種大國的心態來展望未來,更密切的發展兩國經貿關系。
我國與歐盟的外貿仍在強勢發展。雖然種種不和諧的聲音也時有發生,但畢竟雙方都需要互利雙贏的局面,這也是我國領導人頻頻出訪西歐,并與歐盟中的主導國家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的根本原因。
WTO法律體系的建立極大地推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從我國加入WTO以后,我國的對外貿易日益頻繁,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這對我國高校的國際貿易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際貿易法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國際貿易教學的內容,促使教學方法的發展和教學思想的變革,國際貿易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實踐等在新的要求下都有應該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創新,從而真正培養出新時代的高素質法律與經濟人才。
1 國際貿易教學的新發展
國際貿易是一門專門研究國際間商品交換的具體過程的學科,是一門具有涉外活動特點的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科學,它涉及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貿易法律與慣例、國際金融、國際運輸與保險等學科的某些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運用,它是我國高校法學教育的必修課程之一。
隨著全球化經濟時代的到來,國際貿易市場迎來了新的格局,當前及未來的國際貿易不僅僅只是簡單的貨物買賣,而有關知識產權的技術貿易、勞務貿易、服務貿易等都成為了新時代國際貿易的范疇。當前,國際貿易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貨物、技術和服務這三個領域,國際貿易作為一門應用型很強的學科,其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應緊跟國際貿易市場的發展和變化,新時期國際貿易教學的新發展主要體現在:(1)教學內容范圍的擴大,相比較傳統國際貿易的貨物貿易關系調整,如今的國際貿易其調整范圍已經擴大到貨物、技術和服務這三大領域;(2)教學內容中國際貿易法體系的完善,當代的國際貿易法體系已逐漸完善,其中既包含國際法規則,又包含國內貿易往來的規范;在實體原則的基礎上,增加了有關程序規則和沖突規范的綜合性法律條款;(3)教學內容中國際貿易法地位的強調,新的國際貿易法強調對其法律效力的確認,WTO各成員國應共同維護國際貿易法的法律效力,履行國際貿易法規定的各項義務,由于確認了國際貿易法的法律地位,各成員國的國內貿易法條款不得與國際貿易法的各項規定相抵觸。這三個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方面的變化均體現出了當前高校國際貿易教學新發展的趨勢。
2 國際貿易教學變革的必要性
2.1 傳統教學方法的滯后
教學內容設置的科學合理性,教學方法的高效性是教育行業追求的核心目標,也是提升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更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高校中的傳統國際貿易教學方法大多是機械地向學生進行知識點的灌輸,教師在課堂上占據著主要地位,知識點的傳授一直是課堂的核心,這種教學課堂很顯然缺乏趣味性與互動性;另一方面,傳統的教學都是以課本的理論知識為依據,這種脫離實踐的教學有著諸多的弊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自由發揮,不僅制約了學生的思維,更影響學生未來的學以致用。 2.2 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
在全球化經濟背景下,我國的對外貿易日益增多,市場對和貿易往來相關的法律與經濟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大。新時代國際貿易對人才的要求不僅表現在對其知識廣播性的要求上,而且更要求人才具有國際法學知識,具有專業的法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其能夠以全球化的思維去分析形勢,以高度的眼光去研究問題與解決問題。然而現實情況是,當前我國高校培養出來的國際貿易人才,他們普遍缺乏國際眼光,習慣以國內思維去看待問題,這是由于我國高校的教學弊端所造成的。
因此,國際貿易教學方法的新發展,對國際貿易教學的變革不僅是高校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出于國內市場的需要。國際貿易的傳統教學在教學目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及教學實踐等方面都需要進行全面的變革;另一方面,國際貿易教學方法的發展有著其獨特性,因為國際貿易法處在不斷的改進之中,其發展速度明顯快于其它學科,這使得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需要適時進行改進,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3 國際貿易教學變革的思路
3.1 轉變教學目的
傳統的國際貿易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一般的或是特定情況下的國際貿易法原理和知識,熟悉國際貿易法的基本規范。由于這方面知識的乏味性,學生多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強行灌輸,案例教學的應用也是少之又少,常采用的教學思路就是,教師先按照課本列出特定的原理和知識點,然后對這些知識點和原理引用實例進行說明和解釋??梢钥匆?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強調學生對既有知識點的掌握,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往往無法運用自己的思維去解決現實中的疑難案情和貿易爭端。因此,新時期國際貿易教學的目的是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或特定情況下的國際貿易法原理和規范,更要培養學生國際法的思維意識,提升學生實踐中應用法律的技能。
3.2 變革教學內容
首先,高校應注重國外優秀原版教材的引用,國外原版教材的引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而且可以使學生接觸到最原味國際貿易法知識,了解到國際最前沿的學科課題。國外優秀原版教材的引用,不僅做到了內容變革,更做到了教學思想的變革,在教材的選擇上,盡可能選擇近幾年出版的教材,因為WTO法在不斷變更,新教材的選用做到了與時俱進,理論聯系實際。
其次,教學內容的變革不能只停留在課本知識上,還應通過實踐環節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和強化,教學實踐環節可以對教材進行補充,補全教材知識的遺漏點。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模擬法庭,借用經典的疑難案例,讓學生利用專業知識對案情進行辯論,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更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讓學生盡可能接觸到國際最新、最前沿的知識點,信息社會里,WTO會議的召開,其通過的新決議和新規則會極快公布,典型的疑難案例也會向社會適時公開,學會及時接觸到這些知識有助于保持教學內容和實際的同步性。
3.3 變革教學方法
(1)改變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諸多的弊端,在教學思路的變革下,教師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進行教學。比如,教師應摒棄掉傳統的灌輸教學模式,重視案
例教學的應用,在課堂上,結合課本知識點,適當引用國際貿易爭議和WTO成員國之間的爭端案例,培養學生多方位的思維。引用案列教學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辯論水平的提升都有著較大幫助。 (2)創新教學手段。如今,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在國際貿易教學中,教師應借助這些現代化手段,將教材基本知識點、疑難問題和經典案例等提前制作成課件,在課堂中,利用這些課件對學生進行啟發教學,這種教學手段不僅可以將知識點進行準確的表述,更可以極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3.4 注重教學實踐
國際貿易是一種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高校的國際貿易教學不僅要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還要適當地安排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檢驗與鞏固學生對教學知識點的把握。比如,高校應加強與相關律師事務所的練習與合作,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參與實際案例的機會,教師可以組織和引導學生去律師事務所接觸現實案例,學生可以承擔咨詢或案件人的職務,在這種親身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如實感受法庭的氣氛,親臨現場更可以鍛煉學生在緊張氛圍和關鍵時刻下對國際貿易法的運用和把握,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3.5 加強教學與科研的聯系
高水平的科研是教學質量取得保障的前提和基礎,反過來講,教學質量又是檢驗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徑。因此,為了豐富教學內容,加強課本知識點的深度,教師應積極從事科研工作,并努力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以培養出高質量的法學人才。
加強科研與教學的聯系,不僅要使教師積極地參與到科研活動中去,學生也同樣需要參與到與國際貿易有關的學科之中,在教師的安排與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選中課題的研究。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學生會用到以往學習的知識,科研過程即是對知識點的回顧和鞏固過程,而且在其中,學生的思維會得到極大的激發與鍛煉。將教學和科研進行聯系,說到底還是學生占據著主體地位,教師應努力要求使學生探索出有價值的思想和觀點,追求學生在核心期刊上能夠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這不僅可以提高國際貿易的教學質量,更可以樹立學生在行業內的影響力。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高校國際貿易教學的新發展和對教學思路的變革是大勢所趨,是教學改革的必然途徑。新時期的國際貿易教學,應注重教材知識與最新國際法的結合,注重人才眼光和思維的培養,通過教學手段、教學實踐及科研項目等的變革,切實提升教學成果,始終將培養高素質的現代化社會法學和經濟學人才作為國際貿易教學的主要目標,這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