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3 11:40:21
序論:在您撰寫語文教師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作為語文教育教學工作者,注重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和學識修養非常重要。較高的學識素養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較高的品德修養也能提高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從而使學識修養也得到提高。語文教師的品德修養和學識修養,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并最終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品德修養;學識修養
通過不斷的教育教學實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為新時期的人民教師,應該真正地把師德修養貫穿在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中。在具體的工作中我們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親身去實踐崇高的師德修養對教育工作的積極促進作用。明確較高的師德修養能夠優化教育工作者的素質結構,提高教師品德、學識方面的修養,以適應學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經濟條件及健康狀況下發生的各種變化,適應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現實與未來需要,做到“為人師者”。不僅在學識上,更重要的是在師者的風范上,以學教人、以德育人。
筆者作為語文教育任務的承擔者,常常在思考:新時期師德修養怎樣結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
首先,談一談下語文教師的品德修養。
語文教育職業道德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的生活目標、人生理想、道德標準、審美觀念、興趣愛好、情感、意志等等。
從事語文教育活動,是語文教育工作者為社會服務的具體形式,其教育對象是一種最為復雜的客觀存在。誰能否認,在這個世界上,教書育人是真正艱難的工作?真正能做好教書育人更是難上加難。從語文教育角度把人的發展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要付出大量的勞動,而且,語文教育的工作勞動成果一般較長時期地表現為潛在形態,最終還要借助他人的成果,以語言、文字等形式間接地表現出來。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具有甘為人梯的獻身精神,具有經濟、名譽、行政規定所不能替代的高尚道德。同時也看到,從事語文教育也是發揮個人才能、參與社會文明進步、達到自我完善、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形式。創造社會文明正是教師最崇高的道德準則。
語文教師與學生的各種關系中滲透著廣泛的道德內容。熱愛學生反映了師生關系最為本質的必然聯系和語文教育事業的需要,決定著語文教師的行為選擇和趨向,是語文教師對待學生的最基本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只有熱愛學生,才能以民主、尊重、合作與鼓勵、肯定、贊賞的態度去關懷語文教育對象的成長,以對學生及人類未來的睿智預見和堅定信念,負責地乃至忘我地投入語文教育工作。“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教書育人”等,都是熱愛學生的具體表現,是千百年來形成的教師對待學生的良好師德規范。
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否認,一個人格健全、胸懷寬廣、道德高尚的人,能夠讓我們從中汲取生命的養分。如果學生在成長的過程能有一個道德修養高尚的老師,那對他們將會產生怎樣的積極影響?每一個教師都應該立足本位,認真思考自己的職業價值?;氐阶约?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感到崇高的道德修養對所從事的工作、對工作對象的重要性。語文學科,其中延續和發展了中華五千年的博大精深,將古代中華文化的深邃、經典傳世不古的人文典范和時代精神顯現其中。因此,語文教師更要以崇高的道德品質與道德精神來要求自己,努力從各個方面提高自身的素養,用健康的人格和深厚的修養去塑造屬于人類未來的一代新人。
其次,談一談下語文教師的學識素養。
語文教師要掌握語文專業知識,如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文學理論、寫作學等等知識。語文教師首先要對各種語文教育影響的價值做出正確的判斷,吃透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教材的精神實質,熟諳各種現代語文教育方法、手段,深知自身的語文教育素養,在語文教育過程中有選擇地引進各種有價值的語文教育影響。
我曾聽到這樣的一種說法:現代的教師不必再擁有“一桶水”,因為學生的“一碗水” 可以通過現達的信息工具獲得,老師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對于這樣的說法我不敢完全茍同,如果這樣的話,我們每一個教師只要會上網就夠了。不過即使這樣,恐怕也難以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因為學生熟練掌握或快速掌握電腦技術的程度可能比很多教師要強。再者,不鉆研學識,網上的好文章又從何而來?因此,作為一名教師,無論何時都要深知,較高的學識素養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才能真正促進學生,成就他們的理想。
作為語文教育教學工作者,注重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和學識修養非常重要。較高的學識素養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較高的品德修養也能提高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從而使學識修養也得到提高。語文教師的品德修養和學識修養,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并最終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
作為語文老師,經常接觸學生的作文,每每感嘆學生作文的空泛、虛偽,因為其作品中的觀點、論述和其現實行為相對照時,不得不對學生的這種“人文分離”現象產生思考呀!
我說的“人文分離”,其實就是言行不一致,主要是道德行為方面。大道理,學生懂得很多,說來頭頭是道;好品行,學生了解很多,寫來處處皆是。但考察他們平時的言行,往往令人大失所望??赡軇倓傔€在作文中大侃特侃社會責任心、歷史使命感呢,這會兒卻早已鉆進網吧享受游戲世界了;你看那在車棚中碰倒一大排自行車卻揚長而去的學生,可能他還常常在自己的文章中虛構舍己為人的感人故事呢;還有那曾經嘲笑過與人比丑的阿Q的,卻正以頂撞家長、不睬老師而顯示自己的威風呢……之類的種種現象極為常見,我不知道應該算我們思想品德教育的成功呢,還是悲哀呢。就連小學生亦懂得要宣揚正面的,拔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有一次,我上二年級的小侄子問我怎樣寫一段“在雨中”的情景作文。于是我就引導他回憶其所經歷的雨中情景,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和小伙伴玩過了頭,以至下雨了還冒雨玩耍,結果淋濕了衣服,回去后挨了媽媽的訓斥。我就鼓勵他可以把著一段寫上??!可是他卻連忙否定:“不行,老師會罵我的,這不是好事。我就寫一次在雨中碰到一位老奶奶沒帶傘,我送她回家吧?!蔽揖蛦査欠裾孀鲞^這樣的事。他倒理直氣壯地辯白:“這是寫作文!”
我苦笑。回想起自己小的時候,學寫作文時這個題材好像也寫過很多回。有時是“我”,有時是“小明”抑或“小紅”;有時是送“老奶奶”,有時是送“小弟弟”抑或“小妹妹”;還有時是直接自己淋雨而把傘讓給他人……這樣從小學一直寫到中學,越寫越生動,越寫越感人,也越寫越覺得太假、沒意思,卻仍然這么寫著,甚至現在這么教著自己的學生。我們自己都在說著謊話,甚至教學生各種各樣的“竅門”去弄虛作假,現在想想,是否因急功近利而有違師德呢?
我們的教育從小就將這些好人好事印在了學生的心上,可卻只強制成他們的道德言語,而未內化成他們的道德行為,以致出現這種“人品”與“文品”分離的現象。
怎樣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通過這次深入的師風師德學習,我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作了相關的反思,更加深切地認識到身教育人的重要性。要育人,先得“正己”,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都看在眼里。教師的言行不一致,教育學生時,學生必然嗤之以鼻;教師的言行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率性行事要考慮到是否對學生負責了。而且教育帶有延展性、傳播性,暫時影響的可能是某一人,將來這一人又會將這股風氣傳遞給更多的人,貽害是無窮的。所以“教書”的同時,要格外注意自身思想品行對學生造成的影響。
我以為教育公平,不僅包括宏觀上的區域公平,微觀上的對每一位學生公平,更包含對師生要求的公平。一個好老師眼中的每一個學生都是和自己人格平等的人,對學生提出某種要求,教師也應該能夠做到,否則難以服眾。這一點,很長時間我都沒有很好地認清,常常仗著自己的師道尊嚴壓制學生,雖然暫時未招致學生的不滿,但現在會過頭來設身處地地反思一下,很多時候也許以自己的實際運動來垂范、打動學生會是更好的問題解決方式。
前段時間,班里一位學生經常對我有抵觸情緒,我也看他越來越不順眼。直到有一次他在課堂上起哄惹得我大發雷霆。我很氣憤:“一直以為你是個勤奮老實的學生,沒想到會變成這樣!”事后我才了解到原來他誤以為我歧視他。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那天課堂上一生不舒服,我很關切地讓同學送她去醫務室。而這時他也正巧無精打采地趴在課桌上,我誤以為是犯困睡覺,于是就拍醒了他,轉身繼續講課。當我轉過身來再次看到他居然又趴倒在桌上時,又再次拍起了他,并且訓斥道:“你怎么上課老睡覺!昨晚干啥去了?”面對著他的怒目而視,我也沒理睬。其實那天是因為該生身體不舒服的緣故,我非但沒有像關心前一位同學一樣關心他,還責罵他,加之由于默默無聞,我也很少關注他,所以事后他心里有了郁結。
一開始了解到這個情況,我還覺得自己挺委屈:人人都有判斷失誤的時候,再說我提醒他認真聽講不也是為他好嗎?這樣的學生這么小肚雞腸,以后盡量少管他??墒钱斘铱吹綆煹轮小罢骸⒕礃I、愛生”這六個字時,我立刻否定了自己這一不負責任的想法,對自己當初的行為又重新做了反思:學生和自己一樣都是一個活的“生命體”,他們有屬于自己的感受和要求,我們這樣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任性行事,是否也是在給學生樹立一種不良的例子呢?再說了,因為一時的負氣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業成績,或是形成固執狹隘的心理,這都是身為教師所于心不忍的。如何解除這一誤會呢?正人先得正己!當我再一次看到他賭氣在我的課上懶洋洋地趴著的時候,我不再憤怒地置之不理,而是走過去關切地問他是不是身體不舒服,當時他的神情挺不屑,但還是坐直了身子。下課后我又和他做了誠懇的單獨交談,詢問他的“病情”,并且提及了自己上次的誤會,為自己的魯莽向他表示了歉意。這倒弄得他不好意思了,他也誠懇地向我表示理解,并坦言了自己的狹隘。從此以后,師生關系更加友好了。同學也認為我坦誠,并沒有因向學生低頭而喪失威信。
我們常常抱怨現在的學生太自私、任性,不能理解自己,實在是教育不來。可仔細一想,為何從小到大我們灌輸給學生的都是正面的東西,而他們卻最終形成這么多不良行為習慣呢?為什么學生的“檢查書”上大道理頭頭是道,行為反思深刻、慷慨,而卻仍然屢犯過錯呢?也許,我們平常太注重言傳,而對身教不夠重視;或是有時自身充當著反面的教例。一個敬業的老師,要愛生,要對學生負責,不光對他的分數負責,更要對他的立身為人負責;他要先正己,因為“身教勝于言傳”。
就說這次自己“因禍得敬”的事吧。一場小車禍讓我頭破血流,挨了機針。幾位學生去探望我,見我挺憔悴,紛紛表示愿為我分憂,讓我別去上課了,在家好好休息。我非常感動,但當即亦表示,自己大腦完好,腿腳也還靈便,上課絕對沒問題,只是頭上帶了塊“手表”挺不好意思的,但轉念一想,倒很有一種英雄氣概呀!學生們都被我逗樂了。第二天我按時去上課了,學生們都很吃驚,隨即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這倒讓我更加地“勇猛”了。課堂效果出奇地好,學生格外認真。而且事后請病假的學生似乎都少了些。教師的本職敬業,換來學生的尊敬好學,也是一種欣慰和幸福呀!以師生要求的公平來感召學生吧!
教師"下水"作文,作為提高作文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已為廣大中學語文教師所重視,但僅僅偶然濕濕身子,未必能很好地把握學生。因此,本文就如何"下水",如何利用"下水作文"引導學生寫作并進而提高寫作水平的問題提幾點建議:
一、整體規劃。
在每學期開學前制訂學期作文教學計劃時,就應該同時考慮"下水"作文計劃,選擇好"下水"的場合、"下水"的方式等,使之與作文教學計劃融為一體。
二、悉心垂范。
垂范作文往往是在充分準備之后進行的,有時間收集素材,立體思維。垂范作文,深辟的題目要立足于精,力求淺顯易懂。例如,有一位教師寫寓言《"執竿進城"的啟示》,學生只感到寓言故事可笑,卻說不出多少道理(啟示)。這位教師分析了眾多的啟示角度,考慮到寫出新意,"下水作文"勸賜教和領教"這一角度分析事物的內因和外因。指導時他把自己的思考告訴大家,后來不少學生選取了"眼前與將來"的角度,寫就的文章既有道理的闡發,又有對事例的分析,提高了分析深層問題的能力。又如這位教師寫《〈愛因斯坦制作小板凳〉的啟迪》,他把角度定在"不以成敗論英雄"上,避免了談毅力,恒心,自尊和膽量等老生常談的話題。指導時他還注意介紹其它角度和寫法,以便學生根據材料和自身的特長有所選擇。
三、同步急就。
中學作文一般都是限時的,教師"下水作文"如能和學生同步完成,學生愈加信服。同步急就文章最棘手的是一時難覓許多材料,沒有篩選的余地;即使有,一時也難以分析、組合,話說不到點子上。把這種感受告訴學生,促使學生平時注意積累,注重分析的習慣的養成。同步急就中。要摸索、總結出一些快速審題構思的方法,對指導作文取得更多的發言權。
四、蜻蜓點水。
所謂蜻蜓點水是指對新授寫作技法的關鍵部分"下水"示范,而無需寫作完整的篇章。學生習作一般都是每周一篇(大小間隔),要求學生習作一篇,教師?quot;下水"一篇是不現實的,也無此必要。教師在關鍵時刻下水,不失為事半功倍之法。例如議論文的反向切題、釋義切題,結尾的篇末點題、卒意顯志等都作出示范,學生最感實惠。
五、評改鑒別。
王充說過:"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篇無補"。這顯然是對成功之作而言:請記住我站域名的。利用不成熟的文章,從反面曉喻為文之道,來個"疑義相與析",也可以起一點"為世"而作的作用。再說,將"下水"文章交給學生評改鑒別,還能鼓勵學生敢于"班門弄斧",善于"吹毛求疵",提高鑒別能力,促進自改能力的提高。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把“閱讀教學”定位為是一種“對話”,無疑是對傳統教學的突破,折射出素質教育的理念之光。對話教學,是生本、師生、生生基于平等的立場,通過言談、傾聽或感悟而進行的多向交流、共同學習的教學方式,也是一種以對話為原則、對話精神為主導的教學形態。如何領會對話教學的真諦,并有效實施于課堂教學實踐之中,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探索。
1.課堂對話的文藝學意義。作品的意義并非是文本產生于作家手下時就凝固了的,而是由讀者參與逐步發掘出來的。而不同的讀者,由于時代、地域、閱歷以及個性的差異,會對作品的意義有不同的理解,這就要求閱讀主體不能被動地、機械地接納文本,而是調動自己的生活積淀,與文本展開對話,并充分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去填補文本意義的空間,進而獲取屬于自己的情感體驗和精神享受。
2.課堂對話的教學論意義。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的新的發現,從而打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3.課堂對話的社會學意義。從社會學觀點來看,學校是一種社會組織,班級是這種組織中的基本單位,而課堂既是個人學習知識的場所,又是人們相互交往的舞臺,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構成了課堂教學的主要過程。
1.對話主體的平等性。對話教育認為,教師與學生是教學的雙主體,教師只是“平等的首席”。
2.對話過程的互動性。教學的實質是師生對話交流,對話的過程是師生、生生間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3.對話信息的生成性。教學中,書本向生活回歸,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經驗也將成為重要的課程資源。為此,教師既要引導學生走進教材,與教材平等對話,又要讓學生超越教材,培養創造性的學習意識。
3.對話結果的多元性。個性化閱讀結果實質上是作為閱讀主體的個人對閱讀材料的一種帶有強烈主觀色彩的理解、感悟和體驗,必然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就使得課堂教學中的對話內容更為鮮活,空間更為廣闊,情態更為開放,對許多問題的看法和結論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
在閱讀教學中,主要存在著學生與文本、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這三種對話形式,其中,學生與文本對話是主要的,是閱讀教學的中心,師生、生生對話必須緊緊圍繞這一中心而展開。所以,課堂上表現出的三種對話形式往往不是界限分明,相互孤立,而是互動聯系、融為一體的,并貫穿于教學的各個內容、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把握時機,引領學生進行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課堂對話:1.在理解性閱讀中對話;2.在體驗性閱讀中對話;3.在批判性閱讀中對話;5.在發展性閱讀中對話。
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能使學生樂于學習聽講,同時,也易于吸收課堂所學;具有豐富情感的語言,能夠感染學生,能喚起學生注意、啟發深思,而且能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
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進行教學工作最主要的手段。一位出色的語文教師,應該用優美語言渲染創設課文美好的意境,用真情激起學生心靈的震撼,用啟迪撥開文本的重重迷霧,用誘導引發深遠的思考,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要符合以下幾點要求。
一、標準正確,教師的語言要具有規范性
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應當是學生語言的樣板,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言、語感訓練。所以,教師教學時必須使用標準的、規范的普通話,在語音、語調、吐字、音量、語速、詞匯、語法等方面都要符合要求,吐字清晰,表達流利。新課標也提出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朗讀是綜合素養之一,既可以裝飾文雅的門面,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因此,老師一定要以自己的示范性朗讀指導好學生的朗讀,要讓學生讀準、讀順,讀出個性,讀出風采,讓誦讀成為滋養學生素養的一道美味佳肴。
二、抑揚頓挫的美感性
教師在運用語言“傳道、授業、解惑”時,要充分駕馭課堂語言,善于發揮漢語的優勢,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講課時,語言要有音樂節奏感,優美生動,當高必高,當急必急,當緩必緩。關鍵之處應有重音,重點之處應有反復,難懂之處應仔細咀嚼。教師應從課堂語言的聲調變化之中,顯示出課堂內容的重點與難點、深度和廣度。要較為熟練地運用語言的整齊美、錯落美、節奏美,使學生從課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樂趣。這樣,學生在老師美而和諧、悅耳動聽的朗讀聲中,走進作者,走進文本,感悟作品形象,理解文章作者要表達的主題,體會品味文章中的精妙之處。
三、客觀機智的評價語
在新課程標準中,教師評價用語的地位越來越高,因為它不但能使學生明確自己在學習中的優缺點,而且能發揮教師在課堂中的引導作用,更能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可謂一舉三得。目的性的激勵語言,能夠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各種外部刺激誘因,激發內部動機和需要。將課堂整個教學目標分解為許許多多的小目標,有利于學生參與其中,發現解決途徑,得出經驗,從而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整體教學目標。鼓勵性的激勵語言,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從中得到快樂,找到自信。課堂中老師用親切溫和的語言去鼓勵,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表揚性的激勵語言,在教育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被別人關注和贊賞,他們會以不同的方式引起我們的注意。教師要面向全體,無條件地接納學生,讓他們在我們的贊許聲中發奮圖強。對于每一個學生的每一次進步,適時地予以表揚和鼓勵,從而使這些優點和進步得到鞏固和發揚。但贊許的語言不能過于頻繁,要設置一定的高度,使行為目的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前進欲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以情激情,教師的語言要具有幽默性
要讓學生堅持聽完一堂四十分鐘的課,教師就要努力駕馭好課堂語言,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風趣,盡量用生動有趣、幽默的課堂語言來彌補教學內容本身的枯燥,使學生從課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樂趣。
課堂教學應根據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幽默語言。這是一種含蓄精練、詼諧有趣、意味深長、富有哲理的語言,又是一種能給人啟迪的語言,它是教師智慧的結晶。教師在言談、神態、舉止等均可以表現幽默感,它的正確使用會大大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課堂教學中如能運用得當,便會使教學語言具有針對性、情趣性、啟發性,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課改十多年來,教師專業發展步履維艱。為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學效率,多年來有了大量的形式方面的探索,建構者希望以豐富多彩、不斷改進的形式來保持教師的學習、探究興趣,調動其積極性。這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局限于外在的改進與推動,最終則可能會收效不佳。河南省在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中,突出強調教師個體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內因在事物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即采取內觀策略,注重教師的自我培育。這種內觀策略有助于教師實現自我發現,進而有效促進其專業發展。
在大量實踐與調研的基礎上,針對教師的具體情況,我們認為指向教師發展的內觀策略包括以下七個層面。
第一,自我診斷。要開藥方就要查找病因,對癥下藥才有療效。教師在自我培育中,必須明了哪一塊是自己的短板,唯此才有可能使自身發生質的變化。一般可以將相應的診斷領域劃分為情(包括教師職業信念、職業情感、職業理想等)、知(包括理念、本體性知識、文化素養、心理學、生理等專業性知識)、行(包括教學設計、實施、評價等行動智慧)三類。教師可以根據這三大領域中的具體要素做有針對性的觀照,通過自我診斷,了解個人短板,并以此為依據制定相應的行動方案。自我診斷是內觀的基點,是教師自我培育的基礎與前提,做好自我診斷,后續的自我改進才會更具針對性與實效性。
第二,思維批判。它指向對目前教學實踐中教師思維方式存在的問題的分析、甄別與修正。正確的思想是正確行為的先導,教師的思維品質對教育實踐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教師將一些實踐問題或理論問題簡單化、片面化、機械化及表象化處理。譬如,對“講授與自主、合作、探究”“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系”“三維目標”等,表現出簡單的“二元思維”的特點,非對即錯,非此即彼,缺乏縝密的思考與探究,以致在實踐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和困難。二是教師的思維封閉、保守、僵化。譬如,某教師教《蝸牛的獎杯》一文時,大部分學生接受了課文“那只獲得了冠軍獎杯的蝸牛由于驕傲而背上了重重的殼”的觀點,只有一個學生質疑到“書上說一只蝸牛獲得了冠軍,為什么后來所有的蝸牛都背上了重重的、堅硬的殼呢”,教師卻沒有注意到這個生成性的、可貴的問題,學生批判思維的火花熄滅了,教師也錯失了一個對于自己和學生都難得的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加強思維訓練的良機。因此,教師要注重思維的獨立性、辯證性、發散性與開放性,用正確的思想有效地指導教學實踐。
第三,思潮的反動。實施課程改革以來,社會上各種教育思潮云涌,盲目跟風、拿來主義、生吞活剝的現象普遍存在,這嚴重阻礙了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比如在教學設計上玩語言文字游戲,換湯不換藥;摻雜著各種時髦論調的、五花八門的學案和導學案等令人眼花繚亂;巡課、閱課等未經實踐論證的模式與經驗到處傳播;某些脫離實際的所謂好課的若干條標準、好教師素養的若干條標準令人無所適從;過度運用多媒體、技術至上的現象屢見不鮮……教師對各種流行的思潮應該獨立思考、批判鑒別,要披沙揀金、審慎選擇,切不可全盤接受、盲目崇拜。
第四,學習者的追問。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教師要做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體差異,那么如何做好引導者呢?好的“引導者”,首先要做一個好的“學習者”。在終身學習的社會,學習和怎樣學習應該成為教師職業關注的重要方式。在芬蘭,教師必須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與意愿,因為有能力學習、研究,才有能力創新教學;芬蘭教師的研修比較常態化,是職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他某些發達國家,自律、自發、自我的研修方式也同樣普遍。作為一種學習和借鑒,我們也許需要追問:“我是不是一個學習者,是不是一個足以做引導者的學習者?”
第五,研究者的追求。20世紀70年代,芬蘭已經有了“中小學教師為研究型人才”“教師是基于研究的職業”等相關規定,這體現了“研究應該是教師職業的重要特性之一”的觀點。教育教學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大量的實際問題,需要教師持續不斷地思考、研究、行動,而富有成效的研究會使教學實踐事半功倍。但目前,樸素的研究之風尚未盛行,教師對研究意義的認識有待提升,研究的實效性有待加強。樹立研究意識、提高研究能力是教師專業化的需要,也是時代的要求,教師應結合自身實際,通過課例研討、教學反思、課本解讀、課題研究等多種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探索,使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能夠真正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第六,實踐者的反思。教師作為一個實踐者,應該使反思成為教學實踐的有機組成部分。反思不是外在于教學的附加任務,它就是教學實踐本身。教師要有自我解剖的勇氣、能力與智慧。教后的反思要成為習慣和常態,教師還可以通過教學切片、課堂實錄等照鏡子的方式找到一條更有力量的途徑以自我改觀。
第七,理念的距離。理念與實踐本為一體,但實踐中卻往往是“兩張皮”,貼標簽的情況普遍存在。理念與實踐之間的差距,雖然在課程改革進程中不可避免,但仍是現階段應該直面與深思的。理念不是陽春白雪、遠在云端,理念其實有時候就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一種方法。教師可以經常性地自我反問,自己的教學中學生是問還是被問?是回答還是被回答?是合作還是被合作?是學習還是被學習?在課堂上,學生生態環境如何?他們是否有實質意義上的快樂、幸福、驚喜或好奇?他們整體表現出什么精神氣質,昂揚向上抑或消極萎靡?他們視課堂為樂園抑或其他?……在紛繁的各種表象被剝離后,所剩的便是真實的教育景象,教師可以清晰地丈量出理念離實踐到底有多遠,這距離會令我們不斷地反思并走向深入。
以上從七個層面談了教師內觀策略的運用。內觀策略能夠幫助教師正確地看待自己、評價自己,自我修正、自我培育,是教師專業進步的重要策略之一。
中學語文教師在網絡環境下的任務和策略 福清第三中學 王欽法
[內容摘要]中學語文教師必須正視網絡環境下閱讀和寫作方式的變革,積極探索基于網絡環境的新型教學模式,大力促進信息技術教育與語文課程的整合;應當盡快認識網絡,熟悉網絡環境,充分調動網絡教學資源為我所用;應當以同步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信息素養為己任,以網絡環境下的閱讀和寫作指導為突破口,身體力行,教會學生高效學習。
[關鍵詞] 中學語文教師 網絡環境 任務策略
(一)
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決定從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時間在全國中小學基本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實現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并提出要加快信息技術教育與其它課程的整合。網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和研究,業已拉開帷幕。網絡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動力推動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技術以及教學過程中的一切因素進行革命。隨著網絡技術在學校教學中的廣泛運用,網絡環境中的教學以其特有的科學性和高效性,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顯示出獨特的內在魅力。
語文,是人們從事學習、工作,賴以思維并進行交際的基本工具。當信息化成為當今人類社會的重要特征,信息高速公路上的WWW(全球信息網)、E-mail(電子郵件)、Archie(信息查詢)、Netnews(網絡新聞)等多種服務正在明顯地改變著人類交往、學習乃至工作、生活方式的時候,傳統的語文教學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網絡環境下閱讀和寫作方式正在發生巨大的變革:在閱讀方式上,將從文本閱讀走向超文本閱讀,從單純閱讀文字發展到多媒體電子讀物,并在同電子資料庫對話中進行高效率的檢索式閱讀;在寫作方式上,將從手寫走向鍵盤輸入、掃描輸入和語音輸入,從傳統純文本寫作到超文本結構的謀劃與寫作,并在與電子資料庫對話中走向閱讀與寫作的一體化,以及在遠程交流中閱讀與寫作的協同化和群體化(如上傳、下載、聊天等)。網絡環境下閱讀和寫作方式的這些變革,是不以傳統的經典的語文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
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學語文教師計算機應用能力還不強,掌握網絡技術和學習新的閱讀及寫作方式都存在著很大的困難,語文教育者對于現代信息技術與本學科教學整合的爭論多于行動,因此,我們必須正視現實,轉變觀念,認識網絡,積極探索基于網絡環境的新型的語文教學模式,大力促進信息技術教育與語文課程的整合。
(二)
所謂網絡環境,是指構成國際互聯網(Internet)以及與國際互聯網相連的局域網絡物理空間的各種硬件設備,以及形成網絡正常運行空間的各類軟件。網絡信息,是指網絡上儲藏著的各種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信息內容本身、記錄信息的載體、信息的表達形式、信息組織的結構和信息傳播的手段等要素。網絡教育信息資源是指經過人們選取、組織、序化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網絡信息資源的內容特點,在數量上具有海量性,在種類上呈現多類型、多媒體、跨地域、跨語種的特點;在分布上是分散、開放但具有獨特的超文本鏈接和模糊檢索關聯的統一體;其形式特點則凸顯出交互性,基于電子平臺、數字編碼基礎上的多媒體超越了傳統的信息組織方式,集中了語言、非語言兩類符號,能從一種媒介流動到另一媒介,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說同一事件,能觸動人類的不同感官經驗,在本質上成為人機互動的共享媒體;在效用方面,具有共享性、時效性、強轉移性、強選擇性和高增值性等特點。網絡信息資源的上述特點,決定了網絡環境下的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學習過程的交互性、學習內容選擇的自主性,這就恰恰應合了人本主義和素質教育倡導的主旨。當不少語文教師正在對傳統的CAI課件欲做不能、欲罷不舍的尷尬局面中,基于網絡環境的語文教學,已經展現出更廣闊的天空。一位具有時代感和責任感的語文教師,不能不對此予以強烈的關注和積極的投入。
語文教育信息資源是網絡信息資源的一個組成部分。根據它在網絡計算機上的存儲位置,可分為泛在資源、導航資源和本地資源。泛在資源即未做過信息的學習網站,包括大型網站的搜索引擎以及其它廣泛存在的網絡信息資源。導航資源一般作為學習的輔助材料,它通過目錄的形式已完成了非本地資源的信息工作。P2P導航資源,是頁面到頁面的組織方式。它主要以標題的形式組織信息資源,點擊標題即可到達文章的真實IP地址;S2S導航資源,則是站點到站點的組織方式,如網站首頁的友情鏈接等。本地資源是指存在本地服務器或計算機上的信息資源,內容經過深度加工,結構良好,如CSC電子備課系統、K12教學資源等也屬于此類資源。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結合學校的網絡硬件環境實際,選擇利用不同的教育信息資源。
近兩年來,中文網絡教育資源與日俱增,以語文教學為主題的教育網站也有了一定的數量。過去語文教師中只有極少部分的先行者費時費力封閉式地制作課件輔助教學的狀況,將由于網絡環境中教學資源的日益豐富和開放而得到根本的改變。如下列的教學網站(頁)就蘊藏著極為豐富的語文教學資源。
(三)
近年來,隨著當代信息技術向基礎教育教學領域的迅速擴展,信息素養 (Information Literacy)及其培養在各國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美國對中小學信息素養的要求,簡而言之有以下八條:1、具有信息修養的學生能有效和高效地獲取信息。2、能熟練地批判性地評價信息。3、能精確地創造性地使用信息。4、能探求與個人興趣有關的信息。5、能欣賞作品和其他對信息進行創造性表達的內容。6、能力爭在信息查詢和知識創新中做得最好。7、能認識信息對 民主社會的重要性。8、能實行與信息和信息技術相關的符合倫理道德的行為。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根本的教學目的,就是要訓練學習者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以信息論看理解能力,它應當包括高效獲取信息,熟練、批判性地評價信息,有效地吸收、存儲并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而表達能力,則應當包括運用文本和超文本表達信息、創造性地使用信息,并將以上一整套駕馭信息的能力轉化為 自 主、高效地學習與交流的能力。基于上述的理解,現代信息技術與
語文學科教學的整合,不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在語文的理解和表達體系中,閱讀與寫作是最重要的板塊。如前所述,在信息社會的網絡環境下,閱讀和寫作方式正在發生重大的變革。因此,我們必須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大力培育學生的信息素養,指導學生學會網絡環境下的閱讀和寫作。
中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大致有五種類型:一是為大體了解讀物內容的瀏覽性閱讀,二是為透徹理解讀物內容的理解性閱讀,三是為獲得審美愉悅的鑒賞性閱讀,四是為提高寫作能力而進行的借鑒性閱讀,五是為研討特定問題的探究性閱讀。從當前的語文教學現狀看,瀏覽性閱讀(博覽)和探究性閱讀(精讀)未能受到重視。因此,網絡環境下的閱讀應以博覽精讀為目標,使學習者以現代化的開放性的閱讀心態,適應網絡信息全方位、高密度的資源特征和呈現方式,適應信息社會對新一代公民文本表達并兼具超文本表達能力的要求。
瀏覽性閱讀要求是經常瀏覽書報雜志和網絡信息,能快速提取主要信息,準確篩選所需信息。探究性閱讀則要求圍繞專題搜集、整理相關材料,并能針對專題提出自己的某種見解。閱讀過程中的瀏覽與探究,整體教學過程中的閱讀與寫作,都是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在方法上,可以指導學生圍繞一定的主題,按照點圓式信息傳輸路徑閱讀大量的有關文本,并進而開展探究性的系列活動。在教學過程上,湖北省李克剛老師設計過如下的學習流程:1、明確方向,提出建議。如在教學《記念劉和珍君》時,組織學生在Internet環境下,以"傳記文學"為方向進行閱讀,進而要求學生在網絡上把該文改寫成《劉和珍君傳》。2、主題搜索,制作卡片。在明確方向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搜集某一主題的相關資料,制作電子讀書卡片,初步篩選 、收集信息。如在開展《祝福》閱讀教學時,有的學生就通過搜索引擎在網上尋找相關信息,把魯迅筆下的女性形象集中在一起進行分析。3、歸納整理,分析理解。即引導學生對各種資料進行歸類,發展學生整理歸納信息的能力。4、展示觀點,深入認識。在占有大量信息并進行初步歸類加工后,引導學生繼續完善、加深對閱讀主題的認識,對重點信息進行深度加工,從不同角度去認識、理解事物事理。在網絡環境下可以組織學生在聊天室里寫作,發表看法,交流意見,衍生創造出新的信息。
網絡環境下以博覽精讀為目標的閱讀,是以信息論為理論指導,以圍繞閱讀目的準確、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相關信息為基本原則,不斷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信息素養的教學模式。學生的閱讀對象除了傳統的書籍報刊外,還有更為豐富的即時的網絡資訊、多媒體信息。通過博覽精讀,學生將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為聯系生活提供更多的條件,從而擴大學習時空,激發寫作興趣,有效地強化作文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時下的網絡空間已經為學生發表作品提供了極為自由和廣闊的陣地,學校、學科、班級、個人主頁正層出不窮,E-mail(電子郵件)、ICQ+Netmeeting(網絡尋呼+聊天室)、BBS(電子公告欄)等也都可以成為學生發表作品交流信息的良好載體。學生對作品發表欲的滿足,將直接激發創作欲,形成良性循環,促進語文能力和信息素養的同步提高。
我國教育技術專家桑新民博士指出:"中國網絡教育模式必須完成教師灌輸為主向學生自主與協作學習為主的歷史性轉變"。教師有各自不同的專業,但各專業教師共同的使命則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網絡技術當然不是包治教育百病的靈丹妙藥,但毫無疑問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是一種高效的學習。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包括語文科在內的各專業教師首先必須自己先學會高效地學習。這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
1.從“傳授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到“著力于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學習態度、情感、習慣、方法和文化底蘊等基礎素質的培養”。
過去,教育教學中存在“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現象,后來,有專家提出“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并重的”的觀點?,F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素質的提高,智力因素起決定作用,非智力因素起重要作用,新大綱強調知識、能力素質的同時,要求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習慣、方法和對語文學習的情感。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規定“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 ——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養成勤查字典詞典的習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養成留心觀察,認真思考、勤于動筆、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習慣”,對于寫話有興趣,樂于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等等。
2.從“高要求高效益”到“適當降底要求,留有發展空間”。
原教學大綱存在要求偏高,難度偏大的問題,如要求小學生劃分段落,歸納中心思想,理清句與句、段與篇的關系,這樣的要求無疑會加重小學生負擔,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新大綱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適當降低教學要求,讓學生有自主學習語文的時間。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樹立“著眼學生終身發展,培養學生全面語文能力”的教學觀念,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裝掌握適當的方法,摸索語文學習的途徑,不斷形成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通過自己的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興趣和習慣,使其一生中能夠主動地探求教師未教過的知識,不斷為嗇自己的語言文字儲藏量去搜尋和積累知識,厚積薄發,適應各種工作實際的需要。
3.從“思想道德教育”到“全面提高人文素養”。
傳統的語文教學的思想性往往局限于“政治思想道德灌輸”,這種教育又游離于語言文字的教學之外,使語文教學與思想教育變成“兩張皮”,效果較差。同時,現實的語文教學中大存在“繁鎖機械分析,缺乏人文精神”的傾向。新大綱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人文素養”包括“愛國主義精神、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品質”、“科學的思想方法和思維品質”、“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語文作為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其蘊涵的人文素養,民族精神和歷史底蘊熏陶、感染、促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人文精神應該成為語文的靈魂,失去人文精神的語文教學是干癟的,毫無意義的,強調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是對語文教學本質的追溯和回歸。將思想教育納入人文素養培養的范疇,就是將思想教育納入了語文教育本身,思想教育的實效性也落到了實處。
4.從“傳授、被動接受”到“注重學生主體、培養創新精神”。
語文教學是一門富有創新內涵的學科。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字、詞、句、段、篇的教學法,聽說讀寫的要求,都包含大量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培養的因素,語文教師在教學法過程中積極挖掘,系統訓練,不僅能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不斷自我完善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發展的主觀能動性。語文教學中創新精神的培養主要表現在尊重學生主體,創設和諧氛圍,建立良好的合作學習機制,鼓勵學生發表與別人不同的見解,敢于打破常規,培養創新精神;重視思維訓練,給學生以思維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把握教學環節,培養創新能力。
5.從“繁鎖分析”到“重視積累、感悟、熏陶、運用、遷移”。
這里就牽涉到一個學習語言的規律問題。過去一段時間認為語言的學習跟自然科學一樣講究序列化、科學化、程式化、認為語法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授之以語,莫如授之以法”,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原本充滿情趣和活力的語文課堂變成了枯燥乏味,不厭其煩的分析課,考試變成了標準化試題的天下。在語文教學高耗低效、走進死胡同的情況下,人們開始回頭看看,思考從傳統的語文教學經驗中涉取養分:自上古直至解放前夕,除了識字階段有較多的耳提面命之外,從刀筆小史到國學大師,基本上都是自己讀出來的。70歲以上的人大都知道,30年代的小學生寫的作文,比于今一般的高中生寫的作文要通順、實在、活潑得多。以前的老師都是“學究”,都“照本宣科”,“教學法”幾乎未之嘗聞;解放后,這“方法”,那“模式”成為注意中心,唯獨無視自身學養這個根本。1995年,浙江師大王尚文教授出版了他的《語感論》,周有光先生認為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領域”,“具有不可忽視的學術價值”。其實,文言也好,白話也罷,古典詩詞,現代詩歌,凡操作過而有所成就的過來人都心里有數,是得之于語感,而不是語法。著名特級教師張慶說過:“學文如積沙,學理如堆塔?!币彩钦f語言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模仿、內化、感悟、運用的過程。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的“以學為本,以讀書為本、以創新為本”、“重積累、重感語、重熏陶、重情感、重遷移”的語文教學應該說是抓住了語文學習的根本,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6.從“以客觀題為主的評價”到“以主觀題為主的評價”。
以客觀題為主的評價最初為“舶來品”,即后來的“標準化命題”,它是隨著人們對語文知識體系的認識和現代教育技術對評價方式的要求而產生的,但人們發現這種評價方式并不能涵蓋漢語文所有的內涵和外延,特別是不能容納和聚斂創造性思維,靈感思維的意象和風采。西方文化講邏輯,講條理,講構件;中國人講“水乳交融”,講“參伍以變,錯綜其數”,講“羚羊掛角,無跡可求”。那么,漢語文的知識、能力體系到底是什么?錢理群先生根據“四種能力與人的精神、思維發展的關系”,提出了一個較新的分析框架。除了“態度”和“習慣”的追求以外,他認為聽與讀應包括:(1)理解與感悟力,審美力;(2)歸納力;(3)內化、擴大與深化的判斷力、聯想力、創造力、批判力。說與寫應包括:(1)感知力;(2)正確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能力;(3)正確地與“他者”交流的能力;(4)自我審視、質疑的能力。]
作為博大精深的漢
語言文化不是輕易可以理成“體系”的,即使成了所謂的體系,也不一定科學。當然,也不是無規可循,以來掩蓋規律探索的蒼白無力。
一、活用教材,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材只是為教師提供一個思路、一個模式。新課程倡導教師對教材進行創造性的處理,運用教學機智進行反思性教學,提升教學情境的適應性和教學實踐的合理性。 因此,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準確把握教材的科學體系和邏輯結構,把握教材的重點內容和非重點內容,把握教材的難點和疑點。然后對教學內容進行教學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內容對教材進行深加工,結合教材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求新求奇。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方式要盡量多一些,活一些。講述、讀書、討論等形式交替進行,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才能讓學生興奮起來,才會讓學生感覺到學習過程的美妙,就好像步入百花盛開的花園到處能夠聞到鮮花的清香。教師要想方設法使每一堂課充滿新意。比如:講童話故事時,可以讓學生演一演;講到詩歌,可以在教室開展詩歌朗誦會;泛讀課文時,可以夾雜著錄音及錄像等。這種教學方法會讓學生產生無窮的樂趣,從而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關注過程,優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新課標倡導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已凸顯出多方面的優越性,然而我發現在教學中,有的語文教師把小組合作學習當作是"活躍課堂"的一種方式。課堂上熱熱鬧鬧的,可在熱鬧之后一些問題卻隨之而來:諸如"濫而不精"、"學而無效"等方面。那么如何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有效,讓學生真正合作學習呢?首先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整體的研究,去除那些繁瑣雜亂的或者易懂的無必要的合作。其次我們在明確合作探究目標的基礎上,小組分工要明確。教師必須先分配好小組的成員,小組長,小組組員的分工,要讓每一個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都有事可做:發材料,做實驗、記錄、發言、總結、匯報等等分別由不同的學生承擔,讓每個人在小組學習中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人人都成為小組學習的主人。然后建立合作機制。教師必須有意識的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讓每個成員感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整組的學習效果,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述說,尊重別人的意見,從而使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勉、互進"的局面。最后還要教師適時引導。由于在合作過程中學生活動相對分散,干擾因素相對增多,教師要成為學習小組的一員,參與學習活動,并通過提示、點撥等形式,保證合作為提高課堂效率服務。
三、重視個體,運用激勵性的評價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著重是通過對某一問題的研究,讓學生了解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研究問題的意識。由此探究性學習的評價是一種形成性的評價,并能夠如實地反映學生的成長發展歷程。它突破了長期來,在各種教學中重結果、輕過程的不良現象,促使語文教師全面的、多層次的看待學生,積極采用多維、多極的評價方式,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習情況,并以鼓勵、表揚等積極評價手段,從正面加以引導,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在課堂上常用的評價方式有:
1、口頭語言、體態語言評價。及時的語言評價具有針對性、激勵性、情境性、發展性的特點,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對于學生的回答,不論正確與否,老師都能及時做出評價,評價要細致全面,不能簡單生硬。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個表揚的手勢,一句鼓勵的話,都能使學生心潮澎湃,對他們產生積極的影響。
2、物質獎勵。通過評選"合作之星""課堂發言人"、"愛動腦筋星"等活動使學生感到參與活動的樂趣,使其他同學有所向往,有所期待,從而更加踴躍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3、也可采用簡單易操作的量化表評價。評價可以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量化評價,采用班級張貼量化表,積累評價得分或圖案,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才能反映出學生的實際,做出客觀的評價。無論采取什么樣的評價,都應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建立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機制,將評價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全過程,靈活運用。
總之,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是語文教師教學中需要面對的一個長久的、棘手的又必須要關注、要解決的問題。這需要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在不斷的實踐總結中不斷地完善,讓我們在整體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活用教材,關注學生的活動過程,做好合理適時的評價,讓語文教學真正做到有效。
“學情分析”是從“學”的視角重構語文課堂的一個著力點,由此出發對語文課堂加以考察,一些長期困擾語文課堂教學的深層次問題可以得到較為有力的解釋。
一、語文教師“學情分析”的現實圖景
長期以來,語文教師的備課流行著“三備”的說法,即“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其中“備學生”是指備課過程中“了解學生”,其主要內涵是“了解他們對一定學科的有關知識、技能掌握的范圍和質量;了解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了解他們的思維特點、自學能力和學習習慣等……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預測他們在學習新教材中可能出現的問題……”[1]對學生的基本特征和學習基礎進行了解與分析,是教師尋找學生學習起點的主要措施,也就是“學情分析”。為了了解廣大語文教師對“學情分析”的基本理解和實際做法,筆者采取個案統計分析和問卷調查兩種方法對語文教師的“學情分析”現狀作了研究。以下呈現基于本次調查數據的分析與解釋,力圖勾勒出我國語文教師“學情分析”的現實圖景。
(一)語文教師“學情分析”總體呈明顯上升趨勢
從近十年主要的語文教學期刊發表的教案和教學設計的分析來看,含有“學情分析”的教案(115個樣本)在總教案數(605個樣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分析數據如右圖。
圖中的折線表明,近十年來“學情分析”在中學語文教案和教學設計中總體呈上升趨勢,關注學情分析的教師越來越多。同時也表明,開展“學情分析”的教師所占比例仍不夠高(最高比例為43.6%),仍有超過半數的教師在備課階段沒有作“學情分析”。
(二)學情分析由宏觀背景逐步落實到具體層面
長期以來,語文學科教學論受一般教學論影響,學情分析僅停留在對擎生的基本特征作出整體性描述,使學情分析顯得空洞、模糊。近十年來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學情分析,雖然仍有相當多空洞、模糊的學情描述,但也有不少教師已意識到學情分析應該走向具體化。語文教師“學情分析”主要涉及分析方法、分圻內容、分析結果等三個基本層面。
1.關于“學情分析的主要方法”
在學情分析中,只有3.5%的教師說明了自己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換句話說,96.5%的教師沒有學情分析的方法意識。在說明了學情分析方法的少數教師中又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說明了自己的分析方法屬于“經驗判斷”,如有位教師這樣分析:根據幾位教過這篇課文的老師的反映,加上我本人的教學經歷,得知學生在學習本課時有以下特點……[2]這位教師的學情分析主要是依據自身和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而作出判斷的。二是說明了自己使用的學情分析方法是問卷調查法,如下面這位教師的分析:我們在同學中進行過一次問卷調查,對這篇小說“喜歡”“態度一般”“不喜歡”的同學分別約占20%、60%和20%。[3]
此外,教師在關于自身的學情分析方法的陳述中,還涉及以下一些方式方法:一是課前布置預習思考題,上課前詢問學生是否看了課文,與課文有關的內容掌握了多少,或者讓學生提出問題,或者請學生事先遞交對課文的書面質疑,或者讓學生談初讀作品的基本感覺。二是在課堂上,通過交談、提問等方式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知識水平、學習興趣,在教學互動中及時把握學情的變化。三是通過作業反饋、提問、談話等手段,就作業布置及上交情況,與課代表及個別學生進行交流,征求意見。四是根據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進行判斷,對每一次測試的試卷進行分析。還有的教師定期作學情調查,例如有的每月進行一次學情調查,隨機征求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意見。有的教師會在每學期初做一個學情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及需要。
同時,調查也發現,教師對學情分析方法的認識含混不清。例如:有的教師說“注意與學生平等交流,讓學生可以大膽說出想法”,有的教師說“結合不同學力的學生,在上課內容及相關的練習中有所選擇,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調節學生學習狀態,經常鼓勵學生,不斷與學生交流”,還有的教師說“針對大部分學生水平,確定難點、重點,并有針對性地輔以練習”等等。這些內容均把教師根據學情評估結果而作出的促學決定與學情分析方法混在一起,似是而非。
2.關于“學情分析的主要內容”
教師在學情分析中到底涉及哪些內容,主要分析了哪些學情,這是學情分析的“內容”層面的問題。從調查與分析結果來看,近十年來語文教師的學情分析內容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對學生“學習需要”的分析,包括對“學生與課文有距離”的分析、“學生對課文學習有困難,缺乏興趣”的分析等;二是對學生“學習準備”的分析,包括關于“課文內容比較易懂”的分析、關于“學生的知識基礎”的分析、對“學習興趣”的分析、“認知特點”及情感特點的把握、對學生實際基礎和差異性的了解、關于“學習習慣”的分析、學校及班級背景的介紹等。
3.關于“學情分析的基本結果”
從教師對學情分析結果的表述來看,其基本內涵指的是“分析結果的使用”,也即主要包括學情與教學設計之間關系的陳述。如一位教師在教學《說“木葉”》時的分析:
面對班內學生的學習現狀,那種原地打轉、周而復始的學習肯定不能滿足他們學習成長的需求。因此,我更多地著眼于學生對文藝隨筆章法的領悟、對詩歌語言暗示性的傳統理解,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不會盲目“掙脫”教材本身設定的重要內容而游離于語文課程之外。[4]
更多的個案表明,教師已經意識到應該結合具體的課文教學進行學情分析,有許多教師分析了在具體的教學中自己所面對的學校性質和班級學生狀況,有的甚至已觸及學生的個別學情。從“學習需要”分析和“學習準備”分析的樣本來看,教師的學情分析不再滿足于學生語文學習的宏觀背景,逐步向具體的學習層面轉移,開始聚焦于語文課堂教學的具體形態。
(三)“語文教學內容”逐漸成為學情分析的核心參照要素
十多年來的學情分析,教師們雖然用的是實踐話語,表述也有所不同,但都是將學生的學情與具體要學習的教學內容聯系起來加以考慮,把教學內容作為學情分析的核心參照要素。
例如在分析“學習需要”的時候,有許多教師能夠以教學內容為參照對象揭示學生在具體課文學習中的學習需要(learning needs)。在 教學設計中,學習需要是一個特定的概念,指有關學習者學習的目前狀況與所期望達到的狀況之間的差距。即當“現狀是”與“應該是或必須是”兩者之間存在差距時,就產生“學習需要”。“學習需要”分析的目的在于尋找教學中的問題所在。而這些問題的尋找是需要以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參照的。近十年來教師關于“學習需要”的分析主要體現為:
1.圍繞“學生與課文有距離”進行分析
一些教師認為,部分文言文及古典詩詞曲類作品因年代久遠,與學生產生了距離;因學生自身閱讀水平的限制和時尚潮流的影響,對于中外經典作品,學生感到有隔膜,閱讀難以深入;魯迅的作品與學生有距離;生活在大都市的學生對描寫鄉村的作品缺乏直接的感受,有距離。例如,有的教師在執教《林黛玉進賈府》時是這樣進行“學習需要”分析的:
這些學生比較單純,沒有什么社會閱歷,大多為“不更事的少年”,對人際關系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不太了解,所以對于作者刻畫王熙鳳的一些精彩語言,學生可能不容易領悟,這樣也就不容易領悟到作者的用語之妙。畢竟,文中三個主要人物,尤其是王熙鳳的性格,蘊涵了太多的社會學、心理學意義,這不是年紀輕輕的學生所能把握的。[5]
2.指出“學生對課文學習有困難,缺乏興趣”的狀況
有的教師認為,學生對一些文言文學習感覺有些難,興趣不大;學生理解魯迅雜文有難度,缺乏興趣;對古典小說、戲曲和現代派小說,學生缺乏興趣。例如,有的教師執教《竇娥冤(節選)》時是這樣做“學習需要”分析的:
由于理科生對語文的重視程度相對不高,再加上近幾年高考中戲曲幾乎成為高考試題的盲區,因此對本部分內容學生在思想上重視不夠。[6]
在眾多個案中我們可以看到,有的強調學生與課文內容之間存在較大距離,有的指出學生對課文理解不成問題,有的通過描述學生與課文之間的距離來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有的從課文教學內容出發分析學生的學習起點,有的甚至根據學生與內容之間的差異性進行分層設計。這都充分說明,“教學內容”(大多數教師表述為“課文內容”)已經成為學情分析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1.分析手段比較單一
從教案和教學設計中反映的學情分析狀況可以看出,教師的學情分析大多數采用經驗判斷的方式,115個學情分析樣本中,只有三位教師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其他都是經驗判斷??梢?語文學科的學情分析手段需要進一步探索,需要通過加強學情分析的專業化來提升學情分析中的技術含量,一些比較成熟的分析手段,如問卷調查、觀察、談話、前測、后測、作業分析等方法亟待在語文教學設計中有針對性地加以運用。
2.學情分析過程比較粗疏
從具體樣本的分析內容來看,學情分析過程基本上是粗線條的,三言兩語的簡單評判式分析居多,大多沒有結合具體教學語境和學習狀況展開分析,分析的內容不分層次,應然與實然不區分,各種學情要素雜糅在一起,在簡短的篇幅內試圖把所有要素都呈現出來,導致“只見判斷,不見分析”,“只見結論,不見過程”的現象。
3.學情分析的深度不夠
十多年來的學情分析雖然涉及了四大方面、十一個學情點,但蜻蜓點水式的分析居多,尤其是對學情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性缺乏具體分析,有相當多的教師只強調“學生與教材有距離”,“學生學習有一定的難度”或“學生讀懂課文沒有問題”等初步判斷,沒有進一步去尋找學情與課文具體內容的“契合點”。這樣的分析是一種表面的“淺度描述”,是一種印象式的判斷,較難深入到課程與教學內容的具體事實層面。缺少具體事實內容的學情分析勢必使本應是課堂核心“構件”的學習基礎與經驗狀況淪落為課堂教學中的一種背景式的“點綴”,難以把教學設計中的“學情依據”轉化成教學實施中的促學手段,致使學情分析的結果游離于具體而真實的課堂現場。
二、對語文教師“學情分析”的深層追問
調查研究發現,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做的學情分析與實際的課堂教學之間體現的學情狀況并不一致。具體來說,就是教師認為自己的學情分析是有效的,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來的狀況揭示出教師的學情分析并不是有效的。這種發現來自兩個方面的追問:一是對教師學情分析與其課堂教學之間的關聯性追問;二是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感受的追問。
(一)對學情分析與課堂教學之間的關聯性的追問
從調查樣本的整體情況來看,教師對學情分析與課堂教學之間關聯性的認識還存在較大問題。多數教師缺乏從語義教學的全過程來把握“學情分析”的意識。
在進行了學情分析的115個教學設計樣本中,陳述了教學目標的僅占43.5%,未達半數。表述了教學過程與所分析的學情有關的(即在教學設計的“教學過程”內容中有針對所分析的學情的表述)僅占40%,也未達半數。教學設計中有“作業布置”這個環節的占58.3%,還有41.7%的教學設計缺少了“作業布置”這個環節。從學情與這三方面內容的關聯性來看,問題比較大。
教師對學情的分析結果只有融入具體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作業布置之中,才有可能發揮作用。但從115個語文教學設計的統計分析來看,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大多未能把“學習起點”分析的結果與教學實施過程、教學評估(作業布置)較好地關聯起來,這勢必造成“學習起點”分析的空泛性。
語文課堂上的“學情分析”是教師為了有效指導學生學習而開展的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診斷、評估與分析,其作用是為教師的有效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和證據,便于“改進學習”。因此,正如前文引述的備課理論所言,尋找“學習起點”,最關鍵的是“預測學生在學習新教材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不言而喻,“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應該貫徹在教學各環節的設計中。也就是說,學生可能在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是有具體情境和具體內容的,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及其呈現方式加以分析與預測。
但實際情況卻是,大多數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把“學情分析”處理成一個單獨的備課環節,使“學情分析”與整體教學設計產生游離。例如,在分析“學習需要”時,很多教師都能從整體上看出學生與課文之間有無距離,學習課文是否有難度,但僅此而已;在其設計過程中看不出教師為了拉近距離、激發興趣、降低難度而采取的具體措施。又如,在分析“學習準備”時,有些教師已認識到學生對某些課文一讀就懂,課文本身沒有什么難度,但設計時仍然按部就班把課文從頭教到尾?;蚴且逊治龅綄W生的實際基礎和差異性,但在設計過程中卻看不出其為了適應基礎和差異而安排的教學舉措。
概而言之,教師按照旨在改進學生學習的備課模式去分析學情、了解學生,但所分析的學情卻難以融入教學過程中,教師難以依據“學情”預測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難以真正確立切合學生實際的“學習起點”。
(二)對學生的課堂感受的追問
問卷和訪談結果顯示,認為語文課收獲較大的學生僅占21.6%。學生認為語文課堂學習收獲不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認為自己語文成績的提高主要靠自己通過課外閱讀獲得的知識,教師在課堂里講的東西大多是沒有用的,不能幫助自己增強語文能力;二是認為語文課上自己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看課外書或做理科的作業,但成績依然不錯;三是認為如果不是為了高考,語文課可以取消,因為語文課上所學的東西對自己將來的發展沒有用;四是語文課基本不用費力去學,上語文課是一種休息與放松;五是自己上了語文課和沒上語文課一樣,沒有什么進步;六是只要自己先看一遍課文,就不用聽講,老師所講的內容都在自己的理解范圍內。下面一組關于課堂狀態的數據可以佐證:
對語文課感興趣的學生僅占28.5%;
經常預習的學生僅占9.7%;
在課堂上不舉手發言的占54.7%;
在課堂上經常聽同學發言的占42.0%;
在課堂上時常走神的 學生占66.4%;
只有5.1%的學生認為老師知道自己對每一節課內容的學習情況;
79.5%的學生認為在課堂上時常存在“你懂了的內容老師反復講,你不懂的內容老師偏偏不講”的現象;
60.7%的學生認為不需要老師對一篇課文的方方面面講得很詳細。
學生對語文學習狀態的上述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狀況。學生的興趣狀況、預習情況、課堂參與度、課堂發言、課堂注意力等情況直接影響著課堂氛圍。從調查情況可以看到,語文課堂學習狀態出現了許多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從學生的回答中我們聽到了一種“沉默的話語”——對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訴求。這些來自課堂深處的訴求表達的是對教師學情分析與教學方式之間關聯性的質疑。
三、從“學”的視角重構語文課堂的基本路向
筆者認為,語文教師唯有從“學”的視角重構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與方法,才有可能讓課堂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重構的基本路向是通過對“學情分析”公用平臺(框架)的重建,拓展學情分析的空間,促進課堂上“學情”諸要素的互動與關聯,使“學情分析”的功能在促進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最佳發揮,真正建立起以“學”為基點的豐盈而潤澤的語文課堂。
(一)“學情分析”的公用平臺(框架)的建構
從積存的大量語文教育研究文獻來看,教師和研究者在使用“學情”這個詞時,“能指”相同,但“所指”差異過大,有的采用“學習論”中的“學習”內涵,試圖讓“學情”無所不包;有的指向過程中的學習狀態;有的指向學情的基本特征;有的指向學習過程中的個體差異;有的指向學習中的情意狀態。
“學情”在“所指”上的差異反映的實際是教師對課堂中具體“學情”的認識不一致。這種“不一致”直接導致的可能是“學情”分析上“關注點”的差異和公用平臺(框架)的喪失。教師在學情分析時缺乏一個公用平臺(框架),就難以在學情分析的結果與具體的教學過程之間建立有效的關聯,這勢必造成學情分析結果的空泛與虛無。
為此,我們需要在現有“學情”研究的基礎上,對“學情”內涵加以整合,使籠統而抽象的“學情”內涵變得更加清晰具體。筆者依據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基本流程,區分出三個基本的學情分析單位:“學習起點”、“學習狀態”、“學習結果”,形成以“學習起點—學習狀態—學習結果”為框架的學情分析連續體。這個連續體作為語文教師的公用平臺(框架),以較為成熟的公共知識為學理基礎,貫通了語文課堂教學設計、語文課堂教學實施、語文課堂教學評估的整個過程,使一節課的各階段之間甚至“這節課”與“下節課”之間都能建立相應的關聯,學生在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學習情況都進入了教師的學情分析范疇,他們的語文學習經驗發展狀況得到了教師的動態性關注。
“學情分析連續體”這個公用平臺(框架)的建立,必將打破一種舊的備課模式——把“學情分析”作為獨立環節的備課模式,為重構學情分析提供一個合理的路向。
(二)“學情分析”連續體的循環建構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情”的關注與了解雖然有階段性,一般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但這三個階段實際上是相互關聯的。教師在教學設計階段所作的“學習起點分析”,既需要根據學生的平時活動情況,更需要依據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狀態的觀察,還需要依據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估信息。而從學習起點出發的課堂教學實施,更是關聯著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結果。學情分析連續體需要在互動與關聯中加以循環建構。
以下以一個教學案例加以說明。這是一位教師在教學梭羅《神的一滴》(選自《瓦爾登湖》,課文見蘇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必修一)時形成的一個案例。①我們整理這節課的“學情分析”連續體如下:
1.根據“學習需要”確定教學內容
這里主要對“學習需要”的兩個層面加以分析:一是依據文章體式特征,分析學生需要學習哪些內容;二是依據學生已有的基礎和對這篇課文的理解程度,分析學生需要學習哪些內容。而核心教學內容的確定則是這兩方面折中的結果。
依據文章體式,任課教師認為這篇美國作家梭羅寫的以瓦爾登湖為題材的散文,體現的是梭羅的獨特語言風格以及他對生存方式的獨特見解,瓦爾登湖已成為梭羅筆下的一種生存隱喻,并不能還原為一個客觀的風景點。
依據學生的基礎和理解程度,任課教師認為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時可能會有兩種偏頗:一是可能把作者對瓦爾登湖的描寫內容還原成一個“自然客觀的風景”,而把“作者”棄置一旁;二是把文章主題簡單理解為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
綜合上述兩方面的分析,任課教師認為應該引導學生通過文章獨特的語言風格去深入理解梭羅在文中表達的獨特見解,而不能當做一般的寫景散文來教。于是把這節課的核心教學內容確定為?“品味關鍵語句,體會梭羅自然觀對我們生存方式的意義。”
2.參照教學內容確定學習起點
要確定學生的學習起點,關鍵是找到學習的困難所在,即找到在核心教學內容中,哪些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這樣才有望生成一條循序漸進的教學路徑。
圍繞核心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前對學生的學習困難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42.2%的學生認為如何理解“神的一滴”是困難的內容;46.7%的學生對課文中的“小詩的理解”有困難。這兩項學習困難,實際指向的是同一個內容,這首小詩中“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甚于我之生活在瓦爾登”,與課文結尾“神的一滴”意旨是一致的,都反映了作者在文中要表達的生存方式:人通過像瓦爾登湖這樣的環境可以洗凈塵俗的污濁,重返神性的純凈境界。這正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宗旨。這實際上也是核心教學內容最后的落腳點。學生在這里遇到了困難,說明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均在這里。
學習困難找到了,教師接下來對這個困難的內容進行了分解,發現要幫助學生正確理解“神的一滴”,體會梭羅的生存方式之意義。需要在語言表達層面進行分析與品味。于是文中的三個比喻進入了教師的視野:“大地的眼睛”—“圓形劇場”—“神的一滴”。三個比喻恰成一條由淺入深、由具象到抽象的解讀路徑。
這樣,一個圍繞核心教學內容、以學習困難為基點的教學框架就形成了。這個框架把理解第一個比喻——“大地的眼睛”作為學習起點。
3.沿著學習起點關注學習狀態
教學實施之后,教師沿著學生對這三個比喻的學習線路,去把握學習狀態的發展路徑。不斷地觀察學生是否在往前學習,哪些地方較為順利,哪些地方遇到了阻礙。對困難的內容理解到了何種程度,還需要深入推進的地方在哪里。
具體來說,學生的學習狀態經歷了三個環節。
起點環節:從“大地的眼睛”出發初步把握瓦爾登湖的表情與姿容,重點討論這個比喻的妙處,這是學習起點。教師讓學生辨認這個比喻修辭,11人次發言,學生大多能夠找到本體、喻體,以及兩者的相似性。但對這個比喻在表達上的妙處,學生則回答不到位。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對學生的發言作了糾正,并重點分析了“湖”可以“測出人性的深淺”,引導學生去體會這個比喻背后“隱含的作者”,進而幫助學生建立起這個比喻與下面“圓形劇場”之間的鏈接。
推進環節:憑借“圓形劇場”的比喻進一步觸摸“湖”與“人”的關聯。討論這個比喻中分別有哪些人或動物在表演,理解作者在這里所享受到的一種“簡單中的富有”。19人次發言。教師本安排了讓學生用筆描繪圓形劇場,但觀察到學生所寫內容是一種帶有自己主觀想象的環境,與作者的感受相去甚遠,于是放棄了“描繪”,改成了師生口頭交流,并補充了梭羅生活觀和自然觀的相關材料,以推進學生的理解。通過這個環節的學習,學生對梭羅筆下的瓦爾登湖有了細致而深入的了解。這為進一步理解“神的一滴”奠定了基礎。
深化環節:突破“神的一滴”理解上的難點。有了前面兩個環節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從具體場景描寫中領悟到作者在湖中所獲得的快樂與富有。但大多 數學生的認識仍停留在“人與自然和諧一致”的層面,未能更深地觸及作者的沉思。教師意識到真正的難點就在這里,于是組織學生討論作者的“新發現”,引導學生去沉思作者的沉思:“圓形劇場”遭到破壞,作者的情感為何從“厭惡”到“喜悅”?許多學生在討論之后茅塞頓開,原來作者發現瓦爾登湖雖遭破壞,仍然保持著原來的生機與活力,由此產生一種喜悅與崇敬之情。這種喜悅來自作者的發現,他發現湖的巨大的凈化功能,可以凈化世俗中的物欲與污濁。因此他用了一首小詩來表達這種情感。這首詩歌的主旨實際就是“神的一滴”的內涵,即人應該在像瓦爾登湖這樣簡單純凈的環境中生存才有希望洗凈污濁,而“接近上帝與天堂”,這是走向救贖的唯一途徑。15人次參與了討論,從討論中教師發現學生雖然缺乏基督教背景,對“神”、“上帝”、“天堂”等未必有多少深切的體悟,但就課文所涉內容的理解來看,學生較好地突破了“環?!?、“和諧”等套板效應,大致理解了作者的意旨。
4.評估學習結果
為了弄清學生是否到達了核心教學內容的終點、學習困難是否得到了解決,教師讓學生寫了一段感受性文字:學了這篇課文,你認為梭羅的生存方式對我們有哪些意義。從學生完成的作業樣本來看,他們對本文主旨的理解已達到了一定的深度,較為充分地體會到了梭羅寫瓦爾登湖的用意,并領悟到他的獨特生存方式對改善我們今天生存狀況的意義。之后,教師又作了教學后測和學生訪談。后測結果顯示,認為這篇課文的學習困難(主要是對“小詩”和“神的一滴”的理解)全部解決和大部分解決兩項加起來的學生占72.7%,這表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困難得到了解決。在訪談中,多數學生表示原先對課文主題的理解是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明白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是自然可以凈化人的心靈,人可以在簡單的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境界。這也表明學生較好地掌握了這節課的核心教學內容。
[作者] 李泱
[內容]
【編者按】 電影和電視是20世紀迅猛發展起來的大眾傳播媒介,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現代綜合藝術、影像藝術。語文教師應當具有什么樣的影視藝術修養?語文教學與影視藝術之間存在何種關系?影視藝術如何著重培養中學生“看”的能力和“蒙太奇”思維能力?《影視藝術簡論》(北京等省市開設的高中語文選修課)如何教好等問題,正擺在深入進行教學改革的語文教師面前。
我們先請首都師大中文系影視文學教研室主任李泱老師給這個欄目開個頭,歡迎大家供稿。36年前,當我在北京29中跟隨辛聯珠老師實習時,辛老師告訴我:做一個稱職的中學語文教師,要注意兩點:
一是要開個為學生服務的雖不起眼但很實惠的知識“雜貨鋪”;
二是要敏而好學,不斷學習新知識,增長新本領,把學生擺渡到我們年輕時未曾去過的新文化新學術天地里去。
掐指一算,我在大學中文系已從教35年了。這些年來,特別是1983年我國電影界前輩夏衍先生倡導電影理論課進入普通大學課堂以來,我是在按著辛老師的教誨去做的,不避艱辛,不揣淺陋,為首都已在崗的或將上崗的中學語文教師開設了《電影藝術概論》、《電影文學引論》等課程。教學實踐使我認識到,影視藝術理論知識、影視文化素養,對高師中文系學生和中學語文教師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對此若無清醒認識,既不能適應當前基礎教育學校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新形勢,更不能勝任未來21世紀語文教學現代化的重任。
我們強調語文教師如今必須具有良好的影視藝術修養,主要有以下三個理由:
第一,影視在當今人類社會生活中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電影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問世,電視從本世紀30年代誕生,在不長的時間里,隨著電視機、錄相機、VCD機等的普及,隨著“家庭影院”在尋常百姓家的“建立”,隨著中小學有了可以用電影和電視來配合語文等多門學科教學的成套設備,語文教師必須趕上時代潮流,提高自己對影視藝術的重要社會功能的認識。在人類藝術發展史上,影視是現代化的綜合藝術、影像藝術,它們是開放在現代科技之樹上的藝術新花,它們利用了人類文明長期積累的成果,因而顯示了后來居上的明顯優勢。我國現在故事片年產量在150部以上,電視劇年產量在10000部(集)以上,是舉足輕重的影視生產大國。影視不僅是大眾傳播藝術,也是文化信息豐富的大眾傳播媒介,它們的影響不比廣播、報刊差。不識字的人,觀賞影視的要求往往更為迫切。影視集多種媒介的優點于一身,聲圖并茂、視聽兼顧,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能收到雅俗共賞的好效果。再加上大群體或小群體觀賞,觀眾之間相互感染、相互交流,又能進一步強化欣賞效益。影視藝術具有以審美為核心的認識、教育、娛樂、信息等多種社會功能。影視是以生動具體的銀屏幕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的面貌、本質,人們在觀賞影視藝術的過程中,可以得到思想的提高、知識的增長、眼界的開闊和心靈的愉悅,從而受到了以美感為前提的特殊的啟迪、教育。
第二,當今的青少年,是在銀屏幕前成長的。
他們從學前時期,就接觸了影視。他們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在2至6小時之間。據馬來西亞一個消費者協會的統計,這個國家的兒童每年在學校上課的時間為1040小時,而他們每年平均看電視的時間,竟然多達2000小時,幾乎是上課時間的一倍。這說明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中,電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青少年是一個相對獨立的觀眾層,他們精力充沛,好奇心強,閱歷尚淺,可塑性大。在影視欣賞方面,需要教師、家長進行正面引導。否則,一些格調不高的、有害的影視作品,可能對他們產生消極的影響:諸如厭學、吸煙、早戀、比闊、賭博、拜把兄弟、打架斗毆等。結合語文課在中小學進行影視欣賞指導,開設影視藝術講座、選修課,開展倡優拒劣的影視評論活動,以期端正中小學生的文藝觀、人生觀,提高他們的影視文化水平,已成為有事業心、責任感的語文教師的燃眉之急。由于當今的中小學生是自幼接觸影視的,他們的畫面讀解能力、蒙太奇思維能力,相對來說較為活躍、發達。近年來有的語文教師進行的看電視、看電影、看錄相做作文的實驗,適應了教學對象的新特點,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蒙太奇本是法語montage的音譯,原義是構成、裝配,是建筑學中的術語,借用到電影學中來,指的是剪輯、組接、組合的意思。簡要地說,所謂蒙太奇,就是把電影創作中的零散鏡頭(畫面),按照編導的嚴密的藝術構思,組接成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一件完整的銀幕作品的結構方法、手段、技巧。蒙太奇是影視藝術再現生活的獨特手段、美學基矗語文教師必須鍛煉自己的蒙太奇思維,掌握這方面的原理、知識。
第三,當今的語文教學,不僅要求語文教師要有語言學、文章學、文藝學、文
化學方面的堅實基礎,還應具有良好的教育學、心理學、藝術學方面的理論素養。當今世界上不少教育發達的國家,都把影視教育和音樂教育、美術教育、戲劇教育、舞蹈教育視為基礎教育不可缺少的內容。上海市教委已為中小學編寫了影視鑒賞、影視常識方面的教材,北京市教委也編了高中選修課試用教材《影視藝術簡論》。語文教師和音美教師一樣,要齊抓共管、各盡所能,為把我國的億萬青少年培養成有良好的各種基本藝術修養的跨世紀的人才而勇敢探索、共同奮斗。影視是在綜合了多種藝術因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銀屏幕藝術、影像藝術。影視文學是影視藝術的基礎,影視文學藍圖決定了影視成品反映生活的深刻程度和藝術質量的好壞。像《人生》《紅衣少女》《開國大典》《焦裕祿》《鴉片戰爭》《十六歲的花季》《校園先鋒》等深受人們喜愛的優秀影視作品,都是得力于高水平的影視文學劇本。影視文學已經成為新的文學體裁,理應成為中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學語文教材自粉碎“”后,曾節選過《創業》《林則徐》《高山下的花環》《開國大典》等電影文學劇本的片斷,還選過一些影評。當然,這方面的課文,與戲劇文學的相比,還顯得薄弱了些。從語文教學的目的和能力培養來說,不能僅僅限于多年以來所明確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加上“看”顯然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人們觀看、欣賞、讀解影視作品的能力,自然不是先天的,而是需要專門的培養。影視都是群體觀賞的“一次過”的影像藝術,當今的影視藝術,隨著它們步入成熟階段,它們的發展趨向,可以用社會化、哲理化、生活化、內心化、多元化來概括,它們不再是遠離現實的“銀屏夢幻”,它們貼近現實生活,挖掘人生哲理,展示了內心奧秘,它們不僅采用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還采用了現代主義(意識流、生活流、荒誕派戲劇、魔幻現實主義、象征主義等)的創作方法。影視現象的復雜化、影視內容的深刻化,要求基礎教育、藝術教育增添影視教育的新內容。語文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既要求語文教師能夠操縱、使用電視機、錄相機、VCD機(甚至是電影放映機、電視攝像機、電視編輯機),也要求語文教師懂得影視文學劇本的編寫要領,自己能為電視小品、教學短片寫腳本,還能指導學生寫好影視評論。語文音像教學參考資料,目前已經出現。有的單位編寫或攝錄了“中學語文課本劇”;有的單位拍攝了諸如《中國石拱橋》這樣的教學片,解說詞大量采用課文中的語句。實踐證明,語文教學現代影視手段的適當使用,必定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語文教學的深入改革,要求語文教師在繼續教育中,自覺地主動地想方設法提高自身的影視文化、影視藝術修養。自學近些年來藝術院?;蚋邘熅帉懙挠耙曀囆g理論教材,注意收看電視臺播放的影視藝術欣賞、影視拍攝動態的專題片,進修所在區縣教師進修學校安排的影視藝術理論(作為繼續教育的內容)課程,參加當地舉辦的電影周、電影展、電影節、電視節活動,經常閱讀影視報刊,養成寫觀看影視作品的筆記的習慣等,都是行之有效地提高自己影視修養的好辦法。只要肯于下苦功夫,入門不難,深造也是做得到的。
摘要:教學語言的生動化并不等于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純粹的生活語言, 而是要求語文老師無論是解讀作品還是評點習作,都要有一種聯系生活的意識,到生活中去尋找自己話語的源頭活水,注重語言的口語化和通俗性,追來幽默、明快、含蓄的話語風格。
關鍵詞:語文教學 智力落后兒童 語言生活化
素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語文教育首先是一種語言的生活方式?!闭Z文課堂話語確實需要文學性,但又不能脫離生活。語文與生活須臾不可分離。
教學語言的生動化并不等于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純粹的生活語言, 而是要求語文老師無論是解讀作品還是評點習作,都要有一種聯系生活的意識,到生活中去尋找自己話語的源頭活水,注重語言的口語化和通俗性,追來幽默、明快、含蓄的話語風格。因為智障兒童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智力發育問題,有些還伴有多種身體殘疾,這些客觀因素構成智障學生在接受和理解過程中的障礙。這一點在培智學校的語文課堂中恰恰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我認為如何使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生活化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所以教學語言的生活化在一定程度上對智障學生可以起到輔助作用。因此,我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1、導入語的生活化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皩дZ,是引入新課的第一個重要的課堂教學環節。導語的心理任務在于激發興趣和情感,產生學習動機,把學生引進課文的情境中去?!笨梢?,導入語與文章開頭一樣,目的重在吸引。只有把學生吸進課堂教學中去,提高教學質量才有最可靠的基礎條件。所以說,成功導入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催化劑。在培智學校的語文課堂中,導入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教育對象是一群智障兒童,他們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維上存有先天的惰性,對學習很難產生興趣。所以,要保證課堂40分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把心思放在任何拴住學生的思想,把他們引到課堂教學中來,這就要講究精彩的導入。這種具有一定模式的教學語言對智障兒童來說理解上是相當困難的。如果從整堂課一開始就不能很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的話,接下來教學任務的完成幾很困難。因此,我們應該多運用一些學生在平時生活中經常運用的生活語言,加以一定的組織整理,運用到導入語中,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親近、自然的感覺,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降低抵觸情緒,投入到下一環節的學習過程中。
2、課堂提問語言的生活化
課堂提問語言是體現教師教學基本功的一個重要方面。課堂提問語言一要語調悅愉,聲音親切柔和,感情豐富,能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二要語匯豐富。提問和解答妙語橫生,流暢自如,形容得當,措詞清新,必要時畫龍點睛,一語道破;三要語言風趣。富有幽默感和詼諧性、含蓄性;四要語言精練。對每個詞句都能加以斟酌推敲,言簡意賅。五要語言質樸。做到誠懇和實事求是,不是夸夸其談,華而不實,嘩眾取寵。六要語言機敏。為順利答疑解惑,要善辯,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以上是對教師基本功的一個高標準的要求。作為站在不同教育戰線上的教師,所面對的教育對象的不同,就要求教師根據要求靈活調整作用于實際教學。
特教工作者面對的教育對象更加具有特殊性,教育的對象是一群有大腦,但不能正常思考和運作的智障兒童。在問話上,要特別注意所提問題必須明白簡練,以學生熟悉的生活語言為源泉,使語言通俗易懂,使學生明確地知道教師提問的內容。而且提問語言要簡潔清楚,干凈利落,恰到好處,那種啰啰嗦嗦的冗長敘述,只能讓學生昏昏然,抓不住提問的要領,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這樣不但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會產生反效果。在聽覺上就讓學生產生一種抵觸情緒。因為智障學生是很情緒化的,喜怒哀樂在他們身上表現得很明顯,可以說這是群“單純”的孩子。所以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時時刻刻考慮到學生,從學生的角度為起點,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這種介于教學語言和生活語言之間的生活化教學語言提問,似乎更受學生的歡迎。
教學主要是通過語言的表達和交流來實現的,教師語言的清晰度、美感、創造性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直接相關。簡潔、形象、生動、準確的語言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節省教學時間;富有魅力、學生愛聽的語言能吸引學生認真聽課,開動腦筋積極思考。
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利用課間時間,深入到學生中,用他們覺得最親切、最熟悉的家鄉方言和他們溝通、交流,這時候我發現原來這些孩子的眼睛也能發出如此有神,如此自信和歡快的光來。所以在今后的課堂提問中,我運用了介于教學語言和生活語言之中的生活化教學語言,然后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質量。一個月下來,課堂回答問題的氣氛活躍了,孩子回答問題的聲音響亮了,回答問題的用句也完整規范了很多。
3、小結語的生活化
課堂小結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的作用主要在于:(一)能有效體現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的完整性。(二)突出教學重、難點,為學生復習鞏固提供導向。 (三)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架設橋梁,埋下伏筆。
世間萬物都是唯物而又辨證地存在著,有頭便也有尾。我們習慣了一節課走上講臺的開場白:“這一節課我們主要學習……”結束時用“這一節課我們主要學了……”進行小結,這樣首尾呼應,結尾點題,使整堂課結構完整。一節課下來,無論采取何種方式,自己口述也好,引導學生歸納也罷,其小結的最終目的之一不外乎表現在:簡單回顧這一節的學習內容,突出教學重點、難點,為學生及時復習鞏固提供導向,為學生亡羊補牢提供機會。一節課三十五分鐘,學生怎能分得清重點和難點,再加上智障學生的生理上缺陷直接導致他們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低下,注定他們注意力不集中,遺忘速度快的遺憾。那么該如何解決課堂中無法避免的遺憾呢?最佳的方法莫過于借助畫龍點睛的“課堂小結”。我個人認為課堂小結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因此課堂小結語言的生活化也至關重要。它不僅在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提供導向,更為主要的是,恰如其分,親切熟悉的課堂小結語言,還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和交流欲望,從而變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索取。
總言之,中國的特殊教育才剛剛起步,特教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腳踏實地,努力工作,尋找最優的培智語文課堂教學方法。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毙抡n程像那清新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課程那嶄新的理念猶如春風化雨,滋潤了教師的心田。這次的課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內涵十分豐富,洋溢著時代的氣息,充滿了創新精神,它標志著我國語文課程的改革與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更是參與者。那么,對一位語文教師來說,如何面對這次課改呢?
首先,要對課程改革充滿期待,傾注熱情,努力去研究新課標,從理念上準確把握理解新課標的精神。然后,要積極地大膽地去實踐,只有實踐才能把新課標理念變為課改的實際行動,也只有實踐才能把新課標轉化為活生生的教學成果?!叭松苡袔谆夭??”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執著地研究,不斷地實踐,立志在為課改作出貢獻的同時,把自己鍛造成新世紀優秀的語文老師。
其次,要更新觀念,對《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要準確理解,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全面體現。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重新認識教學內容。要改變教科書是教學的唯一內容的狹隘認識。教科書是教學的基本內容。語文教學資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而且會不斷再生。作為新世紀的語文教師,要有開發語文教育資源的意識,有整合包括教科書在內的語文教育資源的能力。課前引導學生觀察、調查、查閱相關資料,為學習課文做好準備;課中引進相關文字、音像資料,特別是適時、適當地結合課文進行補充閱讀;課后適當拓展、延伸,或引導進行實踐活動。今后的教師,不應是照本宣科的教書匠,而應當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語文課程的建設者。
二是重新認識語文教學。要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新課標倡導“要構建自主、開放、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等這些富有時代特征、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思想。教學的參與者是教師和學生,其中學生應為主角。在對話的過程中,師生不僅是平等的,而且應凸現學生主體的地位。在課堂中,教師首先是參與者,與學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場所,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讓學生充分地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問題讓他們去提,問題讓他們去議,答案讓他們去辯,結論讓他們去得。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才是新課程下充滿生命活力的新課堂。今后的語文教師,不應是“授之與魚”,終年辛勞而收效甚微的塾師,而應是“授之與漁”,教導孩子擁抱生活,在游泳中學會游泳的教練,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使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課程期待著老師們重新審視對職業角色的定位,把自己從“神壇”中請下來,能與生為善;把自己從“經驗”中請出來,敢自以為非。期待著老師們正確地發掘其內涵,變通地實踐其要求,給學生烹調出豐盛的素養套餐。期待著老師們來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規,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課堂上少一些“話語霸權”,多一些百家爭鳴。
“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展”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來人才的培養目標。面對這個大課題,面對新課改,讓我們大膽地去實踐,留下我們共同探索的足跡吧!
一古代關于文學與音樂關系之簡論
文學與音樂,自古以來關系密切。有典籍為證。《尚書?堯典》記載,帝舜命夔主管音樂時說:“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盵1]1《周禮?春官?鐘師》也有“以鐘鼓奏《九夏》”[2]的記載。西人畢歇兒在研究勞動、音樂和詩歌的相互關系時也說:“在其發展的最初階段上,勞動、音樂和詩歌是極其緊密地互相聯系著的?!?《勞動與節奏》)[3]這就告訴我們,人文之初,詩(文學)歌(音樂)是合為一體的。只是后來由于生產的發展,產生了社會的分工,棒打鴛鴦,文學與音樂才分道揚鑣,各自為政。盡管如此,文學與音樂的關系仍是藕斷絲連,難分難解,如戲劇、歌曲等。兩者的發展相互滲透,協調影響,合之則雙美,離之也兩全。
2500多年前的孔丘老先生,作為一代教育教學的大宗師,是非常重視音樂素養的??桌舷壬陨硪魳匪仞B頗高,堪為晚輩后學之楷模。這位教育教學界的泰山北斗,為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頗下過一番功夫。他不恥下問,請教音樂于周萇弘,學習彈琴于晉師襄,因而“《詩三百篇》,夫子皆弦歌之”(《史記?孔子世家》)[4]38??桌舷壬粺o驕傲地自詡道“吾自衛返魯,《雅》、《頌》各得其所”(《論語?子罕》)[5]38。這位老先生深諳文學與音樂關系之重要,列音樂為“六藝”之一?!妒酚?孔子世家》記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盵4]33他把音樂作為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項目,主張“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5]33,從而培養出3000余弟子,72賢人,教育教學之質量可謂高矣。
高中《語文》第5冊有篇課文,其題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待坐》,寫孔門四弟子各述其志,子路、冉有、公西華均志在官場,唯有曾晳深受乃師之影響,志在教育教學之師業?!澳捍赫?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睘槟芾^師之志,承師之業,作一名合格、稱職的好教師,他努力修煉音樂這門重要的必修課。當孔老夫子問志于他時,他“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惫糯處熒星胰绱酥匾曌陨淼囊魳沸摒B,現代教師焉能僅僅自愧不如?
二中學語文教材中的音樂元素
現今通行的中學語文教材,涉及音樂的篇章或文句頗多:既有直接描寫音樂的,也有間接描寫音樂的,還有關于音樂理論問題的。直接描寫音樂的,如高中《語文》第6冊之白居易的著名長詩《琵琶行》,此詩寫琵琶女彈奏技藝之精彩,琵琶聲音之美妙,極盡比喻之能事: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桃,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不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又如高中《語文》第4冊劉鶚的《明湖居聽書》,該文描寫白妞說唱水平之高超絕倫,將空靈的聽覺形象轉化為有味有形的味覺和視覺或其他感覺形象,曲盡其妙: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后,浙浙的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間接描寫音樂的,如高中《語文》第1冊之劉白羽的《長江三峽》:“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偉而瑰麗的交響樂中飛翔?!边@里明寫“交響樂”,實寫作者坐船航行的愉快感。同一篇文章又寫道:“綠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滿幽情的樂曲?!边@里表面上寫“樂曲”,實際上是喻草坂之美。又如高中《語文》第1冊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寫道:“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這里的“渺茫的歌聲”是比喻縷縷荷香;“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中的“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比喻光與影和諧的旋律。還有關于音樂理論問題的,如高中《語文》第3冊之《莊暴見孟子》:“他日,見于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边@其中隱含了儒家的音樂美學理論。又如高中《語文》第5冊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寫流浪漢蘇比在贊美詩的樂聲中反省自新,表現了音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的“善民心”(荀子《樂論》)功能:“動人的樂音飄進蘇比的耳朵,吸引了他”,“一剎那間,新的意境醍醐灌頂似地激蕩著他”,“管風琴莊嚴而甜美的音調使他內心起了一場革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中學語文教師應該具備音樂藝術素養
語文教師要有音樂素養,這是“教書育人”職業的需要。教學中碰到涉及音樂的篇章或文句,教師有無音樂素養,其教學效果是大相徑庭的。試舉幾例,以見一斑。《琵琶行》詩中“輕攏慢捻抹復挑”一句是描寫琵琶女彈奏琵琶的指法的,音樂門外漢對此只能照本宣科地按注釋解釋:“攏,叩弦。捻,揉弦。抹,順手下撥。挑,反手回撥。四者都是彈琵琶的指法。前兩者用左手,后兩者用右手?!庇幸魳沸摒B的教師就不是這樣,他(或她)可以彈奏琵琶或與琵琶相類似的樂器來現身說法,這樣,學生就會對“輕攏慢捻抹復挑”彈琵琶的指法有具體形象的直觀感。
高中《語文》第5冊之《荊軻刺秦王》一文中有“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薄白冡缰暋钡降资鞘裁礃拥臉芬?缺乏音樂修養的教師只能求助于注解,鸚鵡學舌地解釋:“發出變徵的聲音,古時音樂分宮、商、角、徵、羽五音,變徵是角、徵二音之間接近徵音的聲音,聲調悲涼?!钡珜W生卻不知“變徵之聲”為何物。有音樂修養的教師卻不同,他(或她)知道古代宮、商、角、徵、羽五音即現代1(多)、2(來)、3(米)、5(索)、6(拉)五音,“變徵之聲”是角、徵二音之間接近徵音的聲音,即“4#”(升發)的樂音。這樣一解釋,學生就豁然開朗了。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寫月影朦朧之美時寫道:“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光與影”的“和諧的旋律”,與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有何相通之處呢?缺乏音樂修養的 老師當然不知其然?!吨袑W語文教學參考》是這樣解釋的:“光與影組合的和諧與小提琴奏著的名曲相似”,這等于什么也沒解釋??磥?編寫參考書的教師也是音樂門外漢。有音樂修養的教師卻知其所以然:月影的朦朧之美是由深淺不一、參差斑駁的“光與影”構成的,而優美的音樂旋律也是由高低不同的音符構成的。這樣的解釋就能化抽象為具體形象,而使學生易于理解。
在《莊暴見孟子》一文中,當孟子問齊王是否喜歡音樂時,齊王“變乎色?!泵献訁s說:“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睘槭裁待R王聞“樂”而變色?為什么孟子說齊王喜歡音樂可以說明齊國就治理得差不多了呢?缺乏音樂素養與國學修養的教師可能對此無能為力而束手無策。而有音樂素養和國學修養的教師則知個中真諦:春秋戰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有些學派對音樂的作用不了解,極力反對音樂,如墨家“非樂”:“子墨子言曰:……且夫仁者之為天下度也,非為其……耳之所樂,……以此虧奪民衣食之時,仁者非為也。是故子墨子所以非樂也,非以大鐘,鳴鼓、琴瑟、竽笙之聲以為不樂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萬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日:為樂非也?!盵1]26道家對音樂也有微辭,老聃說:“五音令人耳聾?!盵4]26莊周說:“五聲亂耳,使耳不聰。”[1]在這種“非樂”的文化氛圍中,很多人對音樂無所適從,所以,當孟子問齊王是否喜歡音樂時,齊王惶惑而“變乎色”,就情有可原了。而孟子看到齊王談樂色變時,卻又安慰齊王說:“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孟子的這句話在文中相繼出現過兩次,一次是對莊暴說,一次是對齊王說。這種重復或曰反復,是在強調儒家的音樂美學思想。儒家認為,音樂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與政治關系重大:“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禮記?樂記》)[1]61儒家雖然肯定音樂,但它肯定的只是“盡善盡美”的為統治階級歌功頌德的“雅頌之聲”,如《韶》、《舞》等樂,而對“鄭聲”之類的民間音樂則又排斥,《論語?衛靈公篇》說:“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論語?陽貨篇》說:“惡鄭聲之亂雅也?!币虼?儒家肯定音樂是有原則的。教師如果對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的歷史文化背景不甚了解,其教學效果肯定要打折扣的。
馬克思在談音樂時說:“從主體方面來看,只有音樂才能激起人的音樂感;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不是對象,因為我的對象只能是我的本質力量的確證,也就是說,它只能象我的本質力量作為一種主體能力而自為地存在著那樣對我存在著,因為任何一個對象對我的意義(它只是對那個與它相適應的感覺說來才有意義)都以我的感覺所及的程度為限?!盵6]2這說明:只有音樂才能激起人的音樂感;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他還說:“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6]18所以,語文教師的音樂素養對于教育教學的作用和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荀子說:“樂者,樂也?!盵6]52有音樂素養的語文教師,會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寓教于樂,有利于調動學生的興趣。有位語文老師在上《芙蕖》一課講解“頂真”的修辭格時,學生對“頂真”修辭的枯燥定義甚感乏味,好在這位教師的音樂素養較深,他靈機一動,馬上教學生唱了一曲《彎彎的月亮》①,整個課堂頓時活躍起來。唱完歌之后,學生們輕而易舉地掌握了“頂真”的修辭格,而且印象深刻,因為《彎彎的月亮》的歌詞就是用“頂真”的修辭格寫成的。當然,語文課中的唱歌與音樂課中的唱歌是截然不同的。在音樂課中,唱歌是目的。而在語文課中,唱歌只是手段,是語文教師傳授知識培養智力的手段。綜上所述,文學與音樂之關系非常密切,語文教師應該具備音樂藝術素養。當然,語文教師的素養包括諸多方面,音樂素養只是其中之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