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3 10:42:39
序論:在您撰寫語文學科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關鍵詞:語文教育 主體性教育 人文教育性 主體能力 主體人格
論文摘要:主體性教育思想是包含語文教育在內的教育活動最根本的指導思想,因而由此可以觀照語文學科性質: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喚醒和培養人的主體精神,為此則必須加強人文教育;從語文學科內容和學科功能分工來看,只有語文才能承擔起人文教育的主要任務,因而人文教育性是語文的根本特性而工具性是其基礎屬性。人文教育性培養學生的主體人格,工具性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兩者共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
進人21世紀,語文教育界對語文學科性質有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即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應該說,這是多年來語文教育界不斷探討、實踐的一個寶貴成果,對今后一段時間語文教學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個表達到底如何理解,“工具性”與“人文性”的作用是否各占一半平分秋色呢?如果不弄清楚這個問題,語文教學就還會在“工具論”與“人文論”中兩邊搖擺,語文教師還是不知從何著手,重心何在。因此語文教學必須要解決這個根本特性問題。依筆者所見,語文學科的根本特性應該是人文教育性—以往習用的“人文性”只是語文的內容特點,用來指稱語文學科的特性并不準確。
這一命題實際包含兩個子命題:一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特性不是工具性;二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前一個命題正是多年來語文教學爭論的一個結論,其基本理由是:工具性只是語文在社會運用上的屬性,并不是語文發生論上的屬性。在工具論的指導下,語文教學變成了一種遵循邏輯思維法則的理科教育程式,它把語文分解為字、詞、句、篇、語、修、邏、文這些抽象的東西,結果導致語文學科人文價值、人文底蘊的嚴重流失,這一點筆者木用贅述。第二個命題正是本文所要著重展開闡述的觀點。為求從根本上加以論證,筆者以主體性教育這一教育思想為邏輯起點來進行分析、討論。
一、主體性教育思想—語文承擔人文教育的理論前提
要弄清楚主體性教育,首先必須弄清楚什么是主體、主體性。主體是指從事著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人,客體是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指向的對象。主體性就是主體的特性,即主體對客體的主導地位以及對客體能動地認識和改造的特性。主體性具有如下兩個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自覺性,指人不同于動物的意識特性,即人把他同自己的關系、同他人的關系、同自然的關系變成主客體關系。二是自主性或能動性,它是人的活動特性,是指主體具有不依賴于外在力量,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動的意志和能力。因而可以說,主體性就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根本特性。
主體性從內容上又可分為主體意識、主體能力、主體人格。主體意識是作為認識和實踐活動主體的人對于自身主體地位,、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是主體性的觀念表現;主體能力是“主體能動地駕馭外部世界對其才能實際發展的推動作用的能力”,“主體人格”是指主體的情感、意志、靈感、信念等的因素。主體能力與主體人格是主體性的現實表現。實際上,具不具備主體意識也是主體人格的一個方面,因而本文為論述需要將前述“主體意識”、“主體人格”統稱為“主體人格”,以指稱主體的精神情感狀態。
前面我們談到人的本質特征即人的主體性,而教育是對人的教育,教育學即人學,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一些教育理論家提出了主體性教育思想,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養成社會歷史活動的主體”,“教育的根本在于培養和發揮人的主體性”,教育應以“培育人的主體性為最高任務”,也就是要培養人的主體人格、主體能力。這便是主體性教育思想的基本含義。
主體性教育思想與我國歷來倡導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以及素質教育理論是一致的。教育理論家王策三曾這樣論述它們之間的關系:“之所以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就是要發展人的主體性。主體性,這是全面發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體性,它集中了人的一切優秀品質和個性特征,是身、心或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得到良好發展的綜合表現?!?
“主體性強的人,就是在客體面前擁有主動權和思想的人?!奔热绱?,主體性教育思想可以被看作教育活動最根本的指導思想。依此推導,主體性教育思想也應該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指導思想,語文教學的性質也應該以主體性教育思想為根本出發點,并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科功能分工來加以確定。
二、語文承擔人文教育的現實要求—社會歷史發展需要進行人文教育
(一)社會進步需要喚醒、培養人的主體精神
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日益廣泛的應用,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面貌,使人類社會一下子從工具時代躍進到信息時代。科技作為最富有革命性的生產力創造著巨大的物質財富,為人類提供了日益眾多的方便和享受。但人們也逐漸認識到科學技術是一柄雙刃劍,它在為人類造福的同時,也會給人類帶來禍患。如原子能可以用于來發電、醫療,也可以大規模地殺傷人類以致毀滅人類;克隆技術可以在醫學和生物遺傳工程上產生重大作用,但若用于復制人類,則將是人類的災難;計算機有利于貯存、搜集、傳播信息,也可以被用來不良信息,或利用計算機犯罪。同時,科學技術的廣泛使用,固然推動了經濟的迅猛發展,但也產生了許多全球性的問題:全球氣候環境的急劇惡化、資源枯竭、生態失衡、物種消失、人口膨脹、貧富差距拉大、戰爭頻仍。這些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擔憂和不安。
同樣,經濟發展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因為市場經濟遵循利益原則,當這種利益原則無限制地滲透到人類的意義世界時,就會造成道德失范,如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盛行就是典型表現。這一點在中國市場經濟發展階段,由于法制不健全,適應市場經濟的文化尚未建立,表現得更加突出,如假冒偽劣、坑蒙拐騙、販毒販黃、貪污賄賂屢禁不止,偷盜、搶劫、詐騙、走私等犯罪活動甚囂塵上,一些犯罪分子十分猖狂,他們為著能有錢,過上享樂生活,而瘋狂劫掠國家和他人財產,甚至視人命如草芥,濫施暴力,濫殺無辜,耳目所及不乏一些令人觸目驚心的良知泯滅、人性喪失的事實,少數人對生命的踐踏和漠視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以上事實表明,科技的進步在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引導下,會產生許多負面影響,甚至會走向人類的對立面,從而導致人在自然、社會和人自身面前的主體地位的危機,主體精神的淪喪;經濟的發展也會帶來道德觀念的混亂,美好人性、人格受損,人在物質欲望面前,無法從容應對,把持自己,同樣會喪失人的主體性。因此,現代社會的發展迫切需要喚醒和培養人的主體精神、主體人格,使人成為人。
(二)培養主體人格必須依靠人文教育
首先應弄清楚主體人格、主體精神屬于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甚至是核心要素,為什么這樣說呢?這里有必要弄清楚人文精神的內涵及其發展脈絡。在西方,人文精神是個發展的概念,不同的歷史階段都有不同的內涵;在中國,傳統人文精神也十分豐富,儒家、道家或強調道德體驗與踐行,或崇尚自然、追求個性解放,其影響也十分深遠。有學者根據中西人文精神傳統,把人文精神的內涵解釋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強調人對萬事萬物的主體地位,尊重人的自由和尊嚴,把人作為萬物的尺度。第二,追求完人理想和精神文化品格。第三,當代人文精神重視價值觀念,提高文化意識和人格修養。由此可見,人的主體精神可以看作人文精神的核心成分。
而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或說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內容甚至落腳點,因而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必然可以培養他們的主體精神、主體人格。
同時也應看到,主體精神、主體人格的培養也只有或主要依靠人文教育。因為進行人文教育所依據的人文學科與回答“是什么”的客觀陳述(科學)不同,它是回答“應當是什么”的價值引導,“人文學科總要設立一種理想人格的目標和典范。人文學科引導人們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義和價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人文學科所依據的理念不是工具理性,而是價值理性。”相反科學技術可以提供強大的工具理性,卻不能滿足人們對于情感寄托、倫理要求和終極關懷等的需求,即無法提供人類區別于禽獸的“價值理性”??傊?,人文學科、人文教育可以為社會提供一種正確的價值和意義體系,引導人類社會走向和諧,人類個體趨向完善。而自然科學卻做不到。
因此我們說,主體精神、主體人格的培養主要依靠人文教育。在各階段教育中應當加強人文教育,應當有學科承擔人文教育重任。
三、語文承擔人文教育的學科內容依據和學科分工依據
(一)語文、語言的本質是人文
各學科中語文在對學生實施人文教育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語文的內容—語言、言語本質就是人文。對此,西方語言學家都有過深刻的分析。他們認為語言在本質上并不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的工具,而是人與存在相屬的領域,因而具有真正主體性的意義,即“只有語言才能使人成為作為人的生靈?!闭Z言的作用是普遍的,它包容一切,人類面對的世界是一個意義世界,世界對人而言是一個語言的世界。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無法言說的。語言的界限也就是理解力的界限,語言作用的這種普遍性使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具有無限的內容。如果說語言是一種“工具”,那么沒有一種工具如此包容一切,甚至會把人的全部理性也包容其中。
在我國,語文教育界對語言本質的認識也在不斷深人。早在1993年,特級教師韓軍就說:“語言本身不僅僅是一種工具,還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一種外在于人的客體,而是主體;不僅僅是‘器’、‘用’,還是‘道’、‘體’,它滿足主體情感,充滿人生體驗,因而人文精神是語言的基本屬性?!?
(二)語文在學科布局中的功能定位
從前述我們對語文教育的分析,可以看出,語文應當而且可以進行人文教育。但并不能完全由此推導出語文的學科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如果對學科布局特別是語文在學科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那還是認識不到甚或否認這一點的。所以,對語文學科性質的定位,還有必要考察語文在學科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
應當說學科性質是人們依據學科內容、學科目的而對學科功能的界定。語文課的內容即語言、言語具有人文性,順理成章它具有人文教育功能。目前所要厘定的是人文教育是否應成為語文的主要功能,或者說在目前各學科中人文教育是否主要由語文來承擔,從而使人文教育成為語文的主要功能。這必須從語文與相關學科(即同樣具有人文教育性的政治、歷史)的比較中作出回答。第一,政治學科主要承擔的不是人文教育功能。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對學科的大致分類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社會科學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經濟、社會等學科領域,與自然科學一樣是回答“是什么”的客觀陳述;人文學科包括哲學、歷史、文學、藝術、倫理、神學等領域,它是回答“應當是什么”的價值引導。從目前所開設的政治學科的內容來看,有哲學、政治、法律等基本知識,可見其中主要是社會科學內容,作為人文學科的內容只有哲學常識一項。因而,可以說政治學科主要承擔的是引導學生認識社會現象和規律的功能,而不是人文教育功能。
第二,語文和歷史承擔著人文教育的不同側面。雖然文史在內容上相融相通,但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所起作用之間,語文承擔著核心的方面,起更主要的作用。就人文內容來說,可以分為人文知識、人文情感、人文態度、人文價值取向。故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識教育、人文情感體驗、人文態度辨析、人文價值取舍。歷史重在歷史事實的陳述、歷史演進的邏輯梳理、歷史規律的概括、總結,即重在事,即使涉及人,也只是評述人在某個歷史階段的地位和影響,故歷史重在人文知識教育。而語文重在人,重在面對某種具體的社會和歷史情境下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取舍。歷史所傳授的人文知識對人文精神的形成可以起鋪墊作用,而語文教育所涉及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其實質就是人文精神。當然歷史也有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問題,但它范圍狹窄得多,它偏重社會歷史態度和社會歷史價值觀,如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唯物史觀、科學世界觀以及民主、法治價值觀等等。另一方面,語文和歷史所采用的表述方式的不同使它們在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有不同。歷史多運用抽象思維的方式,以理性的語言來表述社會歷史價值觀,而語文運用的卻是情感性語言,形象思維的語言,是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和個性化的語言,而非大眾習用的“公共話語”或學術語言,它對學生特別是形象思維占主導,情感異常活躍的學生來說,其影響比其他學科要更加強烈、深刻和持久,更有利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和成長。所以,在各階段教育中,人文教育的任務主要應由語文來承擔。
當然,我們說人文教育任務主要由語文承擔,不能因此否定歷史也主要承擔人文教育任務。所以也有必要以相應的概念來區分歷史和語文進行人文教育的側面和重心的不同,而這不是本文所要解決的問題,故不引申。
四、結論:語文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
綜合以上分析,從社會發展需要培養人的主體人格方面來看,應加強人文教育;而從語文的學科內容和學科功能分工來看,語文應主要承擔人文教育重任。因而,我們說語文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工具性是語文的基礎屬性。語文的人文教育性旨在塑造學生的主體人格,從而培養人的價值理性,工具性旨在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從而培養人的工具理性。
回應前面我們談到的主體性教育問題,我們說,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的主體性,大學教育也不例外,也應該有完整的主體性教育構成??梢哉f,語文的工具性與數理化等學科,用以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而語文的人文教育性與政、史的一部分一起用以培養學生的主體人格,兩者結合培養學生完整的主體性。前者旨在培養人的工具理性,后者旨在培養人的價值理性,從而把學生塑造成完整、健全的人。這樣的教育才是完整的人的教育,才算完成了主體性教育的任務。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有充分的理由說,語文學科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課程的整合”正成為我國語文教育改革的一個新視點。本文通過對網絡環境下《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課例的實踐,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探討基于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認識。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語文 整合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為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國家大力提倡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整體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新課程實施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有機整合是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關注的課題。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整合教學,就是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自然地、恰如其分地融合到初中語文這一學科的教學活動中,運用到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習中,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優化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新的師生關系定位,課堂與課外之間的新型關系等產生巨大的影響。
本文以八年級語文《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的教學實踐為例,結合網絡化教學理論和傳統課堂教學體驗,就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作一粗淺的探討。
一、利用網絡拓寬信息渠道,豐富教學資料來源
在網絡信息時代,教學中的教材不再是單一、固定、陳舊的文字材料。它可以是多樣化、個體化、更新更快的多媒體支持下的超文本。通過信息網絡,可以使教學涉及到的一些事物、現象等現實生活中學生積累不多的、比較貧乏的都可生動地、具體地、直觀地再現出來。在短時間內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為他們的合理猜測、推理提供幫助,可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多姿多彩,使教材“活”起來、豐富起來。
二 、運用信息技術構建的網絡環境,優化學生的認知方式
現代信息技術的認知工具功能,使學生能夠借助信息技術,通過積極參與,獲得充分的感知信息,激活思維、想象,引導分析、抽象、綜合,促使理解、內化、轉化,產生意義建構,從而促進了學生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認知方式大大改善。
利用信息網絡,創設和展示有意義的情境開展教學。多媒體網絡具有對文字、符號、語言、聲音、 圖形、動畫以及視頻圖像等進行實時處理,變成圖、文、聲三位一體直接輸出的功能。它所創設情境的真實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它媒體與手段無法媲美的。以教學《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為例,學生事先對熱帶雨林的了解十分有限。教學中,教師利用局域網優勢,引導學生通過資源共享,在本地電腦中調用了大量環境優美、特產豐富的熱帶雨林多媒體資料,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被迅速激發,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的激發,催發了學生學習活動的內部動機,他們迫切地想去探索、去發現雨林的奧秘。在講述雨林的毀滅給人類帶來世界性的災難時,則讓學生細細觀看洪水泛濫、風暴侵襲、疫病流行的等災難場面……這些觸聲、光、色、形于一體的情景,把一個個枯燥的文字符號,轉換成了一幅幅形象而又動感的畫面。這些畫面牢牢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更幫助學生加深了對文字語言的理解,使得他們能更為投入地參與學習。
通過讓學生利用網絡平臺創作電子作品,促進學生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發展。以八年級語文《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拓展部分教學為例,我們引導學生都將所收集的信息制成演示文稿,可以是簡單的(一句話、一個頁面),也可以是復雜的(內容豐富、有多項鏈接),然后組織信息技能強的同學制作《保護環境、關愛生命》網站。根據演示文稿與學生網站提供的信息,同學們創作公益廣告、環保漫畫、環保倡議書等;每篇作品也均制成簡單的小報在網上“發表”。這些電子作品的制作既滿足了學生自我實現的愿望又完成了語文學習分析、抽象、綜合,理解、內化、轉化的任務。
利用虛擬現實構建模擬環境,也是改善學生認知方式的重要途徑。在進行《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時,我們針對學生易受聲音、圖像所給予的感官刺激這一心理特點,從多角度挖掘他們的潛能及興趣,以達到“自我激活”的效果。整堂課應用信息技術,把雨林被毀影片和雨林被毀造成的災難圖片組合成觸目驚心、令人震驚的虛擬世界,來不斷喚起和維持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不僅如此,課件中還設計了不少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環節,文字、圖像、音頻、視頻不斷遞進,學生真正認識了雨林的重要性,從而深入感悟課文重點句“如果將雨林完全毀滅,到下世紀中葉,地球很可能會經歷第6次大規模滅絕”的含義。
三 、運用網絡改善師生交流環境
信息技術作為最先進的教學媒體,優于其它任何教學媒體的最顯著特點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時地反饋信息,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營造協作式學習氛圍。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會到信息技術作為交流工具的巨大作用。
利用網絡教室內聯網的優勢,通過資源共享互相調用來達到師生、生生互相交流的目的。例如:在《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拓展部分教學時,要求學生寫有關環境保護的短文,學生完成的習作在網絡上,教師引導學生讀同學的文章,幫著同學把有問題的地方進行修改。修改的地方使用不同的字體和顏色加以區別或引起作者注意。教師再利用多媒體的轉換手段將學生中典型文章提供給學生,讓大家看同一篇文章,面對同一個問題,師生共同參與評議、修改,共同鑒賞佳作。經過示范性評改后的自我完善,教師又可以引導學生調用伙伴的作品進行欣賞、評價;接著,教師指名學生獨立表述評改意見,同時進行又一次轉播。網絡的即時交流優勢,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作文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交流的另一種方式是利用電子公告板,即 QQ 板方式。以教學《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為例,在教學過程基本結束時,教師請學生出出主意,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更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更好地保護自然資源。學生思維活躍,交流欲望強烈,人人想表達。傳統課堂教學根本無法開展大面積交流,而 QQ 板的應用使得每一名學生都有了亮出自己觀點的機會。
此外,還可以應用論壇進行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如《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這一課教學完成后,我組織學生在校園網的論壇上,就人類對大自然的索取進行討論、并發起投票。這是一種不受時空限制、更為開放的交流,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與獨立思考精神。
四 、通過網絡平臺實施個別化教學
運用網絡環境構建的平臺,對于實施個別化教學來說,是得天獨厚的,傳統教學根本無法與之相比。學生可以依據其自身的興趣特點選擇學習內容,可以依據其自身的能力水平自定學習速度,從而使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實現有差異的發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充分的體現,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例如教學《雨林的毀滅——世界性災難》一課。在多媒體網絡教室里,學生面對電子課本既可以戴上耳機,邊看圖,邊聽錄音閱讀課文;也可以點擊某個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通過“小助手”的提示來解決問題;或者自由地點擊有關熱帶雨林的網站,利用網上資源了解雨林的重要性,結合課文查看雨林被破壞所帶來的一系列嚴重災難;學生既可以通過課件及時獲取反饋和幫助信息,也可以隨時通過局域網控制系統進行提問和發言,與師生進行交流……總之,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主動權在學生手中,學生不必按某個固定的順序來學習,而是根據自身的需要來自主安排學習的速度、順序和難易程度。另外,由于學生的學習進程是自己確定的,練習層次也是自己選擇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著積極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沒有一絲一毫的心理負擔,內心充滿了自信。在學習中,他們真正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總之,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旨在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的優勢,以信息技術為工具,以網絡為資源,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豐富教學形式,優化教學過程,從而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當前我國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們必須加倍努力,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整合的教學,搶占這一“制高點”,讓網絡更好地為教育服務,讓我們的教育更好地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是當前最先進的最廣泛應用的科學技術。而教育,作為一個國家發展、民族素質提高之本,應該與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結合起來,以更有效地施行教育這一活動,培養高素質人才,創造更高的科技水平。所以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李天順在《落實‘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推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說到:“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重要途徑?!?
信息技術是教學多要素、多渠道、多角度、多層次、科學化、藝術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又是科學與藝術的統一,是實現教學科學的藝術化和教學藝術的科學化的完美融合。
一、高中語文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初探
(一)、高中語文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必然性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與日常生活聯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圍廣,實踐性很強,高中語文課程更是強調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谶@一目標,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已不適應語文教學發展的要求,也與社會發展相脫節。按新課程語文教學理念,語文課程重在實踐,要適應現實生活和學生自我發展的要求。但傳統的教法: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學習少了主動性和自主性,學習學得被動,對語文學習缺乏創新精神?,F在新的教學策略、教學方式是讓學生自己學、主動學,老師主要是“導”,以體現高中語文課程的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培養高中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實現素質教育,而語文課程的革新與現代化,必須要求相應的教學工具、教學途徑也現代化、科學化,信息技術作為最廣泛最先進的科技,它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必選無疑的。因為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下
,學生能更好地學語文,用語文,使語文教學與日常生活更貼近,更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如語文口語訓練,高中語文課本的每一單元都設有口語練習。就拿演講訓練來說吧,聽名人的演講,用傳統的工具,學生只能聽到演講者的聲音,是種遠聽而不可近視的感覺,不能引發學生較濃厚的興趣。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就不同了,學生除了聽到演講者的聲音外,還能看到演講者的動作、神態和表情,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受到感染,從而激發內心對演講的興趣和欲望,達到主動訓練的目的。所以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學的整合是勢在必行的!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整合的內容和意義。
信息技術和高中語文的整合,可以從兩方面探討:
1、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工具和學科相融,就如傳統的“粉筆+黑板”,作為傳授知識的工具。
信息技術在教學上用得最廣的是多媒體和互聯網的運用,因為它們具有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及獨有的系統功能。教學中與語文整合,可使計算機的視、聽功能全部展現出來,打破傳統媒體的“線性限制”,以隨機性、靈活性、全方位、整體化的方式把語文知識形象、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如學習《神奇的極光》一課,對什么是極光,極光的形、色如何,只看文字,顯得有點枯燥無味,印象也不能深刻。這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和網絡播放極光的影像,讓學生直接觀看極光的形、色及極光發生的過程,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探討極光發生的原理,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課文。而網絡的運用,可拓寬思維空間,學生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唾手可得自己想要的材料。如課文的寫作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等,這就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有利條件,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及審美能力。
在高中教本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經典傳世之作,如《蘭亭集序》、《項脊軒志》、《騰王閣序》、《阿房宮賦》、唐詩、宋詞、元曲、《荷塘月色》、《再別康橋》、《世界最美的墳墓》、《斷臂的維納斯》等等,對這些古今中外的詩詞文賦,要進行咀嚼鑒賞,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圍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傳統的教學,只能在局部應用音樂來渲染,利用圖像來顯示,運用文字來詮釋,卻不容易把它們有機地結合,且費時費勁,收效甚微,而用網絡的超時空性,下載適合的聲音和圖像,利用多媒體鏈接,會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圍中更能體味文本的內涵和美,這是一種愜意的、賞心悅目的教學境界,一種教學藝術化和教學科學化完美結合的體驗。在這種境界中,學生的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怎么會不提高呢?學習語文的興趣怎么會不大增呢?
這點在講唐詩宋詞時就很明顯,唐詩宋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但畢竟是年代久遠的東西,學生較難深刻地領會詩詞的意境美和把握詩人的寫作風格,如果以信息技術作工具就不同了。如講教杜甫詩歌時,我就利用了多媒體和網絡,因為現代語文教學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重視情感的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所以在講課前做了個關于杜甫生平和思想的課件,通過音樂和畫面讓學生像看電視一樣從感觀上的聽、看來感受杜甫的生平,了解杜甫的思想及當時的社會背景,再通過畫面想像: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的詩人,他的創作風格會是如何呢?在回答問題前,讓學生利用互聯網,搜集有關杜甫的資料,引導學生自動、自主地學習,之后,經過討論,整理資料,然后對照作品,通過理性分析,更深刻地領會杜甫詩歌的思想風格。這樣由感性到理性,一方面使學生得到情感的感悟和熏陶,并拓寬了學生的眼界,對杜甫這一詩人和他的作品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搜集材料,分析資料的實踐能力,也實現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和老師在教學中“導”的地位。
2、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不僅是教學手段、教學工具的更新,更是教學內容的擴展與改革,這就是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另一方面,即信息技術作為教本的輔助內容與課本內容相融,擴大課本知識的外延。
傳統的教學,是以課本為中心,雖然也會涉及到課外知識,但由于時間、空間的限制,能夠引導學生學的課外知識很有限。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后就不同了,我們都知道,互聯網就像是一部百科全書,里面的知識有如海洋般的深遂寬廣,與語文學科整合,可以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采集到廣泛的知識,使學生的閱讀面、知識面擴大,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資源結合在一起,更好地學習語文。如在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方面,效果尤為顯著。在互聯網里,有很多關于寫作理論、技巧的文章和眾多例文評點,作文課上,老師可以用此來指導學生寫作,這樣,學生的知識面擴大了,眼界開闊了,積累的素材也多了,這就為寫作積聚了基礎,有利于學生創作,特別是構思、立意方面的創新。并且,學生還可在互聯網中搜集更多例文和評論,廣泛地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這點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另外,老師還可以指導學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到論壇中,讓更多的人來評點,給意見,從中得到更好的提議,來提高寫作水平。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將給語文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時代的語文教師必須有更高的素質。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整合,其關鍵性、現實性在于教師,如果教師對信息技術一竅不通,或只略通一二,那么,教學與信息技術就無從整合,所以,要優化語文教學過程,使教學與信息技術相融,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更新自我知識體系,熟練使用信息技術,使自身知識與社會發展同步。將教學手段、教學觀念、教學策略都融進信息技術里,做一個有時代精神的教師,這也是優化語文教學過程的重點,因為一個新型的站在時代尖端的教師,更能吸引住學生,并能以自身的素質去熏陶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當然,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的整合還不完善,不成熟。但相信,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的整合,更能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
長期以來,我們都被這樣告知: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內容和形式,內容和形式是對立的統一體?!霸谛问胶蛢热莸南嗷リP系中,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內容。總的來說,內容居于主要的、決定性的地位。形式必須適合內容,有什么樣的內容,就必須具有或者必然要求具有什么樣的形式?!边@一哲學理論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就是言語內容決定著言語形式,言語形式為言語內容服務。這一理論與我們的日常經驗似乎也非常吻合:我們說話寫文章都是先“情動于衷”再“形之于外”,先有想法、感觸再考慮怎么說怎么寫。在我們的觀念里,內容總是比形式重要。
事實果真如此嗎?余應源先生主編的《語文教育學》對“內容決定形式”這一哲學命題提出了異議:“其他學科的教學目的、任務,都是立足于言語的內容,言語內容是矛盾的主導方面,言語形式為言語內容服務。只有語文科與眾不同,言語形式是矛盾的主導方面,言語內容為言語形式服務?!边@一觀點打破了那種看似全面而實質上流于膚淺的庸俗辯證法的觀點,發現了“言語作品”與“言語作品教學”的本質差異。一個既定的言語作品,作為大千世界的一個“事物”,它無疑既有內容又有形式,且必然是內容決定著形式,形式依賴于內容。但是,一個既定的言語作品的教學,其對象已不是那個被教學的作品,而是那個作品的教學。作品一旦進入了教學領域,就如同產品進入了流通渠道變為商品一樣,其性質和功能會隨之發生變化。作為一個事物的“作品”的內容與形式,與作為一個事件的“教學”的內容與形式,不但不是一一對應的,在一定的教學環節中,有時可以甚至應該向對方轉化,否則,教學就不成其為教學。
魯迅的小說《故鄉》所反映的辛亥革命前后中國農村日益凋敝的現實,流露出來的對逝去友情的傷感,對未來美好新生活的希望,均可視為作品的內容;而這篇小說的抒情的語言、對比的寫法、插敘的結構等,可以看做是作品的形式。對教學環節以外的人而言,他閱讀這篇小說時一般主要關注作品所反映的事實和流露的情感,并可能被深深打動,得到一種審美的愉悅;而對于教學的人來說,前者固然重要,但他不會僅僅局限于此,而一定會在適當時機把前者作為手段,用來達到對語言技巧和寫作方法等形式方面的理解,在這種特定的情況下,我們說作品的內容成了達到某個教學目的的手段,言語內容為言語形式服務。
那么,“言語內容為言語形式服務”是不是關于語文學科本質的一個普遍命題呢?總的來看,這個觀點揭示了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本質差異,概括了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小學語文教育的本質,但在特定的教育階段和特定的教學環節中,我們不能總是拿抽象出來的認識與每一個具體的現象、要素對號入座,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北師大教授王富仁先生說:“工具性,我們無法從根本上否定它,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沒有工具性這個概念,我們就無法說明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質。小學階段學習的不是小學生不知道、不了解的事物,而是讓他們掌握文字符號這個工具,以便他們能夠讀、能夠寫。但到了中學,特別是高中階段,掌握文字符號這個書寫工具的問題已經不是主要的教學任務,工具的問題依然存在,但即使這個工具的問題也是人文的問題。想到寫到,想不到便寫不到?!?
王富仁先生的話涉及語言哲學中的一個根本問題,即思想與語言的關系。長期以來,語言學界有一種幾乎一統天下的觀點:“人們不但在相互交際、交流思想的時候運用語言,就是在進行思維、形成思想的時候也要運用語言。所以,語言不但是交際的工具,而且是思維的工具?!薄罢Z言是思維的工具”,仿佛語言是為思維和思想而存在的,語言是思維和思想的附屬物,語言可以從意識中剝離出來。這種說法與哲學上的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的觀點不謀而合,延伸到語文教育中來,就是思想內容重于言語形式的觀念的確立,就是閱讀和寫作教學中一再強調內容充實、觀點正確、思想積極的習慣的形成。
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說:“思維不是在言語中表現出來的,而是在言語中實現出來的?!边@里,“表現”與“實現”是有差異的。浙江師大錢望圓先生對此作過生動的解說:“表現”是指用a去展現已經存在的b,a和b是兩個既有聯系又各自獨立的個體;而“實現”則是指隨著a的逐步完成,b也隨之成為現實。這是一個從無到有、一起生成的動態過程。a與b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渾然一體。它們的生命是連在一起的,誰也無法離開誰。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在對言語內容與言語形式的關系作過長期深入的研究后,得出結論——“思想與使用語言乃是同時發生的同一件事”。他認為既然思想與語言是同一回事,那么一個思想只有一個與之匹配的形式。修改文章,并不只是為原來的內容換一種言語形式,穿上另一件外衣,事實上,在改變言語形式的同時也改變了言語的內容,從來沒有一句話換個說法而意味仍然完全不變的。如郭沫若先生的劇本《屈原》里的一句“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被改為“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就不僅僅是改動一個字,其中蘊涵的思想感情也跟著變化了。是“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好,還是“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好,這也不僅僅是文字上的區別,同時也是意境和內容上的區別。
由此反思,“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或“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膚淺的和不恰當的,因為運用語言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語言運用的結果就是思想本身,二者不存在誰先誰后和誰主誰次的關系。錢望圓先生說:“我們可以從自己居住的房間里走出來,站在房間外審視房間的一切,但我們無法從語言的世界里抽身出來反視語言的一切,就像我們無法從自己的身體里走出來觀察自己一樣?!?
那么我們說話寫文章為什么是先有思想感情等內容要表達,再考慮怎樣表達這個形式呢?其實這是一種錯覺。在一定環境的刺激下,人們首先會產生一種表達的欲望或意向,但這時意識猶如一團飄浮不定的云霧,還不能稱之為內容;后來這飄浮不定的意識云霧逐漸被注意,并在語詞的不斷介入下,逐漸清晰起來,最終成為真正的思想內容。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言語內容)明確之際,就是怎樣表達(言語形式)的完成之時。索緒爾早就指出:“哲學家和語言學家常一致承認,沒有符號的幫助,我們就沒法清楚地區分兩個觀念,思想本身好像一團星云,其中沒有必然劃定的界限。預先確定的觀念是沒有的。在語言出現之前,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笨梢?,言語內容并不是明確地預先存在著,等著穿上言語形式的外衣,而是與言語形式同時生長直至最終完成的。語言和工具的根本不同點是,后者始終客觀地存在于人之外,語言則在人之內,就是人本身,即使已經通過人為的手段被物質化和外化了的語言也是如此。
上述分析拿到教育實踐中來印證,在學生的整個知識建構過程中,初始階段的學習不是“只有形式沒有內容”,而是“形式重于內容”;后續階段的學習不是“只有內容沒有形式”,而是“內容重于形式”。比如教小學生“地球是圓的”這句話,孩子雖然也學習了“地球是圓的”這條地理知識(言語內容),但這條知識的含義在孩子的頭腦中是模糊的,不可能非常精確,遠沒有“地球”“是”“圓的”這幾個詞和“主語+謂語”這個句子結構(言語形式)來得重要。教高中生“勞動創造語言”這句話,學生雖然也學習了“勞動”“創造”“語言”這幾個詞和“主語+謂語+賓語”這個句式(言語形式),但相比之下,遠沒有學習“勞動創造語言”這個唯物主義觀點(言語內容)來得重要。在每一個階段的初始環節與后續環節,也有類似情形,即先是形式重于內容,后是內容重于形式,或者說先是工具性因素重于人文性因素,后是人文性因素重于工具性因素。比如教高一學生怎樣閱讀理解,教高二學生怎樣鑒賞文學作品,我們首先就得把關于閱讀理解和鑒賞評價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作為知識陳述給他們,再為他們創設足夠的遷移情境,讓他們不斷地訓練鞏固,直至內化為穩定的語文能力。起初這些方法和技巧可能是極具功利色彩或工具性的,但卻非常重要,訓練掌握它們是為了學生今后能夠獨立、成功和高效地解讀作品,最終獲得知識和受到熏陶。如果一開始就架空講人文性的東西而不講工具性的東西,那么人文性的東西再重要也難以落實。只有當我們在一個一個階段、一個一個環節的教學中,循序漸進和踏踏實實地幫助學生實現了從言語形式到言語內容、從工具性到人文性的不斷躍進的時候,我們的學校教育才發生了預期的效果,我們的教育才不會白費勁,我們的教育才可能稱得上是成功的教育。王富仁先生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工具性是主導的,人文性應融化到工具性中,而到了中學語文教學中,人文性就成了主導的,工具性應融化到人文性中?!边@個論斷從總體上把握了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學科的規律。這個規律可以歸納為:教育的初始階段和初始環節,言語形式重于言語內容,工具性因素重于人文性因素;隨著教育進程的向前推進,言語內容越來越顯重要直至超過言語形式,人文性因素越來越顯重要直至超過工具性因素。從語文教育的全程看,工具性因素與人文性因素不是相互對立和排斥的,而是在總體呈動態平衡的態勢中互補、轉化和整合。
可見,語文學科并不是“工具性”因素與“人文性”因素的簡單相加,而是一個多元層級系統,它的底層是工具性的,它的上層是人文性的;它的初期是工具性的,它的后期是人文性的。語文教育首先要解決工具性、技術性和知識性的問題,要使學生具備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才能在此基礎上解決一些更為重大的問題,比如涵養的問題、人格的問題、精神的問題等,即人文的問題。工具性因素是人文性因素的前提和基礎,人文性因素是工具性因素的升華和歸宿。沒有落實工具性,人文性全是一紙空文;不講人文性,工具性也無法實現。我們堅持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因為這是語文學科與其他所有學科根本不同的地方,是語文立科之本;我們強調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因為這不僅是社會對教育的要求,而且是語言與意識的同一關系決定的。工具性使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區別開來,人文性使語文學科的獨特價值得以實現。
一言以蔽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動態平衡與互補整合就是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
作為一種學科的特點,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美育的發掘與滲透,是初中美育教育的一種途徑和重要園地。它對激發學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等足多方面,都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同時,不僅能激發學生美好的愛國熱情,還能加強對生活、對親情、友情等更深層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語言理解和表達的能力。
指導學生“賞美”,欣賞藝術美
1. 語言美。
高爾基說: 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語言是文學的主要工具??梢?精美的語言多么重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濟南的冬天,語言都樸實清新,精美生動,讀來令人陶醉其中,余味無窮。發掘文中的語言美還要關注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因為這也是使文章語言更見活力、情趣盎然的重要因素。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就運用了許多精彩動人的修辭手法,他筆下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葉、脈脈的流水、裊娜的荷花、漂浮的輕霧,筆墨不多,而光、影、聲、色俱在眼前,繪出了一幅空靈的荷塘月色圖。可見,只要充分發掘文中的語言美,就能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音樂美。
法國杰出的文學家雨果曾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柏拉圖也曾說過: 靈魂應該用音樂進行教育。音樂,被人們稱之為心靈的語言!,就是因為音樂更容易引起人們情感的共鳴。利用音樂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能夠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陶冶他們的性情,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精神,促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3.繪畫美。
語文文本中充滿了詩情畫意,常常引起我們美的遐思。孫犁的荷花淀在開頭部分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優美動人的月夜荷香圖;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生動、細膩地描繪了雨中泰山別具一格的自然風光;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的冬天之美則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充滿勃勃生機與活力、有著繽紛迷人色彩的鄉村冬天之美!把美的內容溶入到語文教學中,把學生引進美的境界中去,讓他們張開理想之帆,馳騁在美的海洋之中,去發現美、創造美。因為惟有審美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質。
引導學生“辨丑”,鑒賞形象美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形象在美的領域中占著統治地位,美是在個別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泵篮托蜗舐撓翟谝黄?,離開了形象就談不上美和美感,如竇娥冤中竇娥等悲劇人物形象,由于完善地表現人類靈魂的偉大,從而在我們內心激起一種溫情的贊賞,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喜悅,我們的勇氣得到鼓舞,我們的靈魂受到深深的感動。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海倫凱勒,她的勇氣震撼了世界《巴黎圣母院》那個外貌奇丑的打鐘人,由于他的心靈潔白無暇,他的形象在人的心目中卻永遠是美的。
但是,是否文學作品中的丑角就沒有欣賞的價值, 就不美呢?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她的外表是恍若神妃仙子,但內心歹毒,陰險狡猾!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無惡不作,有誰說她美呢? 裝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別里科夫變色龍中的奧楚蔑洛夫等喜劇人物形象會讓讀者怒目痛斥,說不出他們形象的美,然而,盡管他們是丑惡的!但在藝術美中也可以轉化為肯定性的審美價值! 正如果戈里說的“難道對卑鄙無恥的人入木三分的刻畫,不也就在描繪誠實的人的形象嗎, 在一個天才的手中,一切都可以成為達到美的工具!如果只要善于駕馭服務于美的高尚思想的話?!彼裕谡Z文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去評鑒文章中的形象,特別是人物形象,體會他們的形象美,領悟作者美的藝術手法,就能啟迪學生美好的心靈,使之受到美的教育。
帶領學生“入境”,體驗情感美
美育是心靈的體操,美的典型具有榜樣的力量和誘導的魅力。藝術是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優美的文學作品包含著濃烈的審美情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力求創造傳情的感染氣氛陶冶學生,讓作品所展示的真實、感人的形象去打開他們心靈的大門,在沁人心腑的美的熏染中感化學生,愛作者之所愛,憎作者之所憎,達到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如圍繞愛國主義的旋律譜寫的不少感人肺腑的贊歌,就是極好的教學范文。我國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不少詩文,慷慨悲壯,充滿抗戰的激情。他的《“指南錄”后序》追敘了作者在國家危急關頭,出身抗敵,舌戰群魔的英雄氣概,以及逃歸中備受艱辛,九死一生的頑強斗志,深厚的愛國激情貫穿全篇。例如課文中的第四段按時間順序歷數十八次自以當死竟不死的“非人世所堪”,一連串排比句語氣緊迫,真切地概括了一個接著一個“層見錯出”的危惡境界。這十八個鏡頭淋漓盡致地顯示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思想,堅貞不屈的斗爭意志和無所畏懼的犧牲精神。讀罷這篇《后序》,再齊聲背誦他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真是回腸蕩氣,不禁掩卷長嘆,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從而達到了凈化心靈、純正情感、陶冶情操,培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的目的。
指導學生“悟神”,領略意蘊美
文學作品除了美育的愉悅、情感的感染作用外,還具有啟迪人,教育人的作用,它通過藝術形象所展示的社會生活人生的畫面,幫助人生掌握和認識社會的發展規律,啟迪人們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在欣賞中領悟到某種生活的哲理。因此,注意發掘文學作品中所含的生活內涵,用深刻的,能震撼人心的藝術形象和生活圖景所蘊含的生活內容和思想意義,給學生以深深地啟示,從而使學生獲得強烈飛美景,是學生得到美感。例如在教阿 q 正傳時我用啟發式提問激發學生去審美阿 q 這個人物,魯迅借阿 q 罵誰呢,什么叫阿 q 精神,什么叫精神勝利法,有疑問學生會以審美的興趣去挖掘文章深層內涵,就會自覺地多次地體驗意會最后移情到自己和周圍。這樣學習自是別有一番美味在心頭了。
《中國教育和改革發展綱要》指出:“美育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币粋€當代語文教師,應該懂得一些美學知識,把美育貫穿到語文教學的始終,通過審美的過程,影響學生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發展他們的認識能力,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使她們逐漸樹立起正確的革命人生觀。
語文是思維表達的工具、文化知識的載體和交際能力的依托。語文素質是人的素質構成與發展的基礎,是一個人成才的主要制約因素。作為義務教育的基礎學科,初中語文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搞好初中語文教學,對于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對于學好其他學科、發展個性和特長,對于提高民族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
語文素質教育具體包括傳授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開發語文智力、塑造語文人格等。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如何有機地實施素質教育呢?
一、趣味導學,情境教學,開發智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分析,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憑著興趣學習的,對學習一旦產生興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趣味導學、情境教學尤為重要。
“趣味導學”就是導入新課要有趣味性。要求教師要根據課文內容采用多種方式導入新課,可以提問,設計疑點啟發思維;可以引用詩詞、成語、名言警句、寓言故事等,激發興趣,豐富知識;可以運用圖片、實物、標本、音像等非語言手段,引起好奇,激發求知欲。在教學散文《濟南的冬天》時,我先出示一幅北方嚴冬時的圖片,順藤摸瓜讓學生說出心中的冬天是什么樣的?再由教師將話題引到《濟南的冬天》上,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這樣,在課的一開始就使學生進入了最佳的學習情境,達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起學生求知欲望的目的,使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起來,而且為學生總結南方和北方冬天的不同特點做了鋪墊。一節好課光有良好的開端是遠遠不夠的,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更加至關重要,因為授課的經過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環節。這就要求教師根據不同的課文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反應達到頂點,使師生的教與學的積極性達到最佳配合狀態。
二、擴展視野,陶冶情操。
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不但要向課堂要質量,而且要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課外,讓學生到課外去汲取營養,豐富知識,開闊眼界。
首先,讓學生讀名著,寫感想。有目的的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并作讀書筆記,寫讀后感,定期進行交流,培養學生文學素養。其次,讀生活,發感慨。讓學生有選擇地看電視報紙,培養學生從小關心時事,關心社會,關心自然,關心教育,為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要求學生寫生活小記,記下平時生活中帶來的教訓、收獲,并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再次,讀自然,談發現。觀察自然界的種種現象,在大自然的美景中留下足跡,或詩、或文、或畫,用大自然的清純、美妙陶冶情操,活躍思維,豐富想象,培養創造力。
通過這些嘗試,學生們慢慢地學會了思考生活、品味生活,而且能夠從生活中摘取精華、塑造自我。
三、多引導,巧訓練,培養寫作能力。
課內的趣味教學和課外的擴展視野是兩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課內外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充分體現語文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素質所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語文教師要善于結合好課內和課外的相關內容,培養學生的各種語文能力。
一是培養閱讀能力。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為達到這個目的,我們要從興趣、習慣、方法等諸多因素去激勵學生全身心地、自覺地、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二是培養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養成,便會成為個人的寶貴財富,終身受用。我們在教學中必須注意對學生進行閱讀習慣的培養。
三是教給閱讀方法。閱讀的教學關鍵是方法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善于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學生便能形成能力,去自主地學習。例如議論文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教學時教師要先讓學生反復閱讀文章,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分論點、論據及論證方法。讓學生自己根據文章內容組織語言答題。通過將這種類型的題進行分解教學,學生了解了答題的思路,掌握了這類題的閱讀方法,能夠做到無論何時閱讀,都不用再等教師教,使閱讀能力得到了提高。
總而言之,語文教師要以“主動、開放”的心態,去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活動,使語文課堂教學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陣地,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能夠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品嘗到語文給他們帶來的無限的精神激勵和鼓舞。這樣,學生就會自主地去擁抱語文,學生的素質才能有所提高。
現代社會是一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我們需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努力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表現意識等方面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尤其是隨著生本文由論文聯盟//收集整理活節奏的加快,學習競爭壓力增大,新舊觀念不斷撞擊,各種新現象、新矛盾紛至沓來,使如今的小學生,特別是五、六年級的學生在不同程度上產生心理障礙和精神疾患的機會增多。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已十分嚴峻,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是件刻不容緩的大事。
1.情感的理解
心理過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的加工過程。在心理學上,通常把認知活動、情緒活動和意志活動統稱為心理過程。認知過程是指人們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情緒過程是人對待他所認識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態度體驗;意志過程是人在自己的活動中設置一定的目的,按計劃不斷地排除各種障礙,力圖達到該目的的心理過程。
在現實生活中,人的認識、情緒與意志活動不是彼此孤立地進行的,而是緊密聯系,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人的情緒活動和意志受認知活動的影響,所謂“知之深,愛之切”就說明認識對情緒的影響作用;而“知識就是力量”則說明認識對意志活動的重要影響。另一方面,人的情緒活動和意志也影響認知活動。積極的情感,銳意進取的意志品質能推動人的認知活動,相反,消極的情緒,萎靡不振,畏難茍安就會阻礙人的認知活動。再者,情緒和意志兩者也是密切聯系,相互作用的。
2.語文教學中的情感作用
古今中外教育家歷來都十分重視教學中情感的心理作用。作為一門人文學科--語文學科,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一。而無論是從工具性還是從人文角度考慮,語文教學中都離不開情感教育。因為情感和態度教學不只是思想品德課的任務,學校各門學科都包含著這方面的任務,因為學生在學校內學習的任何知識、技能或行為、習慣都不能離開一定的價值標準。如列寧所說的“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闭n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關注學生“全人”的發展。即培養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的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翻開語文教材,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質兼優的名家名篇中洋溢著對祖國、對人民、對同志親友、對大自然的深摯情誼,字里行間洋溢著或優美典雅、或清麗委婉、或崇高悲壯的美感。因此,在這些文字作品中,我們不能僅僅傳授語文知識,而必須要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阿拉伯數字和x、y無論經過怎樣巧妙的
組合,都不會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文心雕龍》中提到:“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之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苯陶Z文就是要讓學生“披文以入情”,在“情”的熏陶、沖擊、融會之中,身臨其境,方能“沿波討源”達到“其言皆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應該說,在這一過程中,都是情感信息的傳遞,并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引起學生的共鳴,乃至是情感擴散、泛化,實現情感的積極遷移,這一切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即使讓學生感知、理解、記憶和運用基礎知識的過程中,也應伴隨著種種情感活動,感之愈深,知之愈多。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在這個土壤上?!?
3.情感教育的實際運用
語文是一塊充滿情感的天地,語文教材中那些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是人類優秀文化的積淀,蘊涵著豐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給學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標準,老師通過富有情感的教學,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發、培養學生的真摯情感。鑒于此,語文教師應積極轉變觀念,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充分利用語文新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產生愛祖國、愛自然、愛生活的真摯感情。體現文道統一的實質。
以小學六年級課文《最后一課》為例,闡述在進行該文的教學時,可以將心理教育很好地滲透到語文實際教學中去。
在教學都德的《最后一課》時我的體會是:要善于用教材中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情感,要十分重視發揮課文語言所特有的感染力,用課文所使用的語言,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愛好?!蹲詈笠徽n》是一篇充滿了強烈抒情筆調的文章,是一首愛國主義的交響曲,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在文中傾瀉著,作者愛國主義思想的光輝在閃耀著。為了使學生對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愛國主義思想”直接有所領會,教師可緊緊抓住課文中所使用的形象而幽默的語言:“屋頂上鴿子咕咕咕咕地低聲叫著,我心里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小弗郎士對鴿子叫聲所引起的聯想,是他嘲笑普魯士侵略者強迫他們學德語的愚蠢。通過這些語言,引導學生直接體會人民對敵人的鄙視、諷刺、嘲笑。
總之,在《背影》一課教學中,和學生一同思考、討論、交流,一同歡樂,引導學生審視多種知識,人物,事件的過程中,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與學生感受真情教育,共享人文關懷。
現代社會是一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我們需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努力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表現意識等方面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尤其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學習競爭壓力增大,新舊觀念不斷撞擊,各種新現象、新矛盾紛至沓來,使如今的小學生,特別是五、六年級的學生在不同程度上產生心理障礙和精神疾患的機會增多。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已十分嚴峻,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是件刻不容緩的大事。
1.情感的理解
心理過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的加工過程。在心理學上,通常把認知活動、情緒活動和意志活動統稱為心理過程。認知過程是指人們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情緒過程是人對待他所認識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態度體驗;意志過程是人在自己的活動中設置一定的目的,按計劃不斷地排除各種障礙,力圖達到該目的的心理過程。
在現實生活中,人的認識、情緒與意志活動不是彼此孤立地進行的,而是緊密聯系,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人的情緒活動和意志受認知活動的影響,所謂“知之深,愛之切”就說明認識對情緒的影響作用;而“知識就是力量”則說明認識對意志活動的重要影響。另一方面,人的情緒活動和意志也影響認知活動。積極的情感,銳意進取的意志品質能推動人的認知活動,相反,消極的情,萎靡不振,畏難茍安就會阻礙人的認知活動。再者,情緒和意志兩者也是密切聯系,相互作用的。
2.語文教學中的情感作用
古今中外教育家歷來都十分重視教學中情感的心理作用。作為一門人文學科--語文學科,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y一。而無論是從工具性還是從人文角度考慮,語文教學中都離不開情感教育。因為情感和態度教學不只是思想品德課的任務,學校各門學科都包含著這方面的任務,因為學生在學校內學習的任何知識、技能或行為、習慣都不能離開一定的價值標準。如列寧所說的“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闭n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關注學生“全人”的發展。即培養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的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翻開語文教材,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質兼優的名家名篇中洋溢著對祖國、對人民、對同志親友、對大自然的深摯情誼,字里行間洋溢著或優美典雅、或清麗委婉、或崇高悲壯的美感。因此,在這些文字作品中,我們不能僅僅傳授語文知識,而必須要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阿拉伯數字和X、Y無論經過怎樣巧妙的組合,都不會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文心雕龍》中提到:“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之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苯陶Z文就是要讓學生“披文以入情”,在“情”的熏陶、沖擊、融會之中,身臨其境,方能“沿波討源”達到“其言皆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應該說,在這一過程中,都是情感信息的傳遞,并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引起學生的共鳴,乃至是情感擴散、泛化,實現情感的積極遷移,這一切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即使讓學生感知、理解、記憶和運用基礎知識的過程中,也應伴隨著種種情感活動,感之愈深,知之愈多。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在這個土壤上?!?
3.情感教育的實際運用
語文是一塊充滿情感的天地,語文教材中那些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是人類優秀文化的積淀,蘊涵著豐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給學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標準,老師通過富有情感的教學,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發、培養學生的真摯情感。鑒于此,語文教師應積極轉變觀念,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充分利用語文新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產生愛祖國、愛自然、愛生活的真摯感情。體現文道統一的實質。
以小學六年級課文《最后一課》為例,闡述在進行該文的教學時,可以將心理教育很好地滲透到語文實際教學中去。
在教學都德的《最后一課》時我的體會是:要善于用教材中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情感,要十分重視發揮課文語言所特有的感染力,用課文所使用的語言,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愛好?!蹲詈笠徽n》是一篇充滿了強烈抒情筆調的文章,是一首愛國主義的交響曲,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在文中傾瀉著,作者愛國主義思想的光輝在閃耀著。為了使學生對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愛國主義思想”直接有所領會,教師可緊緊抓住課文中所使用的形象而幽默的語言:“屋頂上鴿子咕咕咕咕地低聲叫著,我心里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小弗郎士對鴿子叫聲所引起的聯想,是他嘲笑普魯士侵略者強迫他們學德語的愚蠢。通過這些語言,引導學生直接體會人民對敵人的鄙視、諷刺、嘲笑。講到這里,教師可滿懷深情地、緩緩地范讀:“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學生將會被這些語言所感動。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集體朗讀,讓他們進一步體會韓麥爾先生與小弗郎士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師應努力發揮教材語言所特有的感染力,這樣,通過師生情感的交流,充分利用“形象”的力量來激發學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審美感,使學生受到心靈上的撞擊,激發學生對祖國對祖國語言的熱愛之情。成功的教學,教師的一句話、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都應該象高明的琴師一樣,在學生的心弦上彈撥出動人的樂章。
又如在教學朱自清先生寫的《背影》一課時讓學生感悟孝心,并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恩情,幫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背影》是一篇著名的散文,它寫出了真摯與至誠的親子之情,這種親子之情,反映了優秀的文化傳統,在刻畫人物,表現主題上,體現了作者精巧的構思,它是展示人物形象本質特征的最佳表現角度。由于祖母去世,父親失業,家境頹敗,父親以為自己“大去之期不遠”,不知以后還會發生什么禍害,這都是人生莫大痛苦,再加上灰暗社會的世態,所以作者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本質特征“背影”這一最佳表現角度,它是文章豐厚意蘊的“承載點”。背影刻下了父親飽經憂患,半生潦倒的印記,背影表現出父親對兒子深摯的愛,背影是依依惜別最后留給兒子的印象,最集中,最深刻表現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讓學生讀完父親的來信后,想象作者看完信后的心理話。
有的學生:
爸爸,你一定要保重身體,你身體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爸爸,你的愛我已感受,現在我本應在你身邊盡孝心,但兒子卻回不去……
爸爸,我現在已理解你的心情,還記得那次嗎?你送我去車站,過鐵道給我買橘子,而你一個也舍不得吃,我至今難忘你的背影。
這些都說明學生已感悟到作者的孝心了,我又問:“我們以前也曾和父母發生沖突,學完本課后你想對父母說什么?”
有的學生:
我想和父親說聲對不起。
我想和爸爸談談心。
我想給父親寫信道歉。
我進一步啟發說:那么讓我們也用詩一樣的語言來歌頌我們樸實的父親吧!
有的學生:
父親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盞燈,時刻激勵著我勇往直前。
父親是指南針,在大千世界中指引我生活。
父親是一顆小石子,是我生活中的鋪路石,寧愿犧牲自己,也要讓孩子過得幸福,快樂。
我又趁勢啟發大家都體會到父愛了,你以后怎樣做呢?
有的學生:
再聽父親的嘮叨,我不頂撞了,也不嫌煩了,回去要多幫爸爸干活兒。
我也不會埋怨爸爸不給我買這買那了,雖然我們沒有很多錢,但我有更多父愛。
經過這一連串的啟發、討論、交流,學生感悟到作者的孝心,也開始學會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恩情了。
總之,在《背影》一課教學中,和學生一同思考、討論、交流,一同歡樂,引導學生審視多種知識,人物,事件的過程中,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與學生感受真情教育,共享人文關懷。
作為一種學科的特點,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美育的發掘與滲透,是初中美育教育的一種途徑和重要園地。它對激發學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等足多方面,都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同時,不僅能激發學生美好的愛國熱情,還能加強對生活、對親情、友情等更深層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語言理解和表達的能力。
指導學生“賞美”,欣賞藝術美
1.語言美。
高爾基說: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語言是文學的主要工具??梢?,精美的語言多么重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濟南的冬天,語言都樸實清新,精美生動,讀來令人陶醉其中,余味無窮。發掘文中的語言美還要關注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因為這也是使文章語言更見活力、情趣盎然的重要因素。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就運用了許多精彩動人的修辭手法,他筆下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葉、脈脈的流水、裊娜的荷花、漂浮的輕霧,筆墨不多,而光、影、聲、色俱在眼前,繪出了一幅空靈的荷塘月色圖。可見,只要充分發掘文中的語言美,就能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音樂美。
法國杰出的文學家雨果曾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柏拉圖也曾說過:靈魂應該用音樂進行教育。音樂,被人們稱之為心靈的語言!,就是因為音樂更容易引起人們情感的共鳴。利用音樂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能夠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陶冶他們的性情,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精神,促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3.繪畫美。
語文文本中充滿了詩情畫意,常常引起我們美的遐思。孫犁的荷花淀在開頭部分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優美動人的月夜荷香圖;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生動、細膩地描繪了雨中泰山別具一格的自然風光;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的冬天之美則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充滿勃勃生機與活力、有著繽紛迷人色彩的鄉村冬天之美!把美的內容溶入到語文教學中,把學生引進美的境界中去,讓他們張開理想之帆,馳騁在美的海洋之中,去發現美、創造美。因為惟有審美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質。
引導學生“辨丑”,鑒賞形象美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形象在美的領域中占著統治地位,美是在個別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泵篮托蜗舐撓翟谝黄?,離開了形象就談不上美和美感,如竇娥冤中竇娥等悲劇人物形象,由于完善地表現人類靈魂的偉大,從而在我們內心激起一種溫情的贊賞,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喜悅,我們的勇氣得到鼓舞,我們的靈魂受到深深的感動。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海倫凱勒,她的勇氣震撼了世界《巴黎圣母院》那個外貌奇丑的打鐘人,由于他的心靈潔白無暇,他的形象在人的心目中卻永遠是美的。
但是,是否文學作品中的丑角就沒有欣賞的價值,就不美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她的外表是恍若神妃仙子,但內心歹毒,陰險狡猾!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無惡不作,有誰說她美呢?裝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別里科夫變色龍中的奧楚蔑洛夫等喜劇人物形象會讓讀者怒目痛斥,說不出他們形象的美,然而,盡管他們是丑惡的!但在藝術美中也可以轉化為肯定性的審美價值!正如果戈里說的“難道對卑鄙無恥的人入木三分的刻畫,不也就在描繪誠實的人的形象嗎,在一個天才的手中,一切都可以成為達到美的工具!如果只要善于駕馭服務于美的高尚思想的話。”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去評鑒文章中的形象,特別是人物形象,體會他們的形象美,領悟作者美的藝術手法,就能啟迪學生美好的心靈,使之受到美的教育。
帶領學生“入境”,體驗情感美
美育是心靈的體操,美的典型具有榜樣的力量和誘導的魅力。藝術是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優美的文學作品包含著濃烈的審美情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力求創造傳情的感染氣氛陶冶學生,讓作品所展示的真實、感人的形象去打開他們心靈的大門,在沁人心腑的美的熏染中感化學生,愛作者之所愛,憎作者之所憎,達到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如圍繞愛國主義的旋律譜寫的不少感人肺腑的贊歌,就是極好的教學范文。我國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不少詩文,慷慨悲壯,充滿抗戰的激情。他的《“指南錄”后序》追敘了作者在國家危急關頭,出身抗敵,舌戰群魔的英雄氣概,以及逃歸中備受艱辛,九死一生的頑強斗志,深厚的愛國激情貫穿全篇。例如課文中的第四段按時間順序歷數十八次自以當死竟不死的“非人世所堪”,一連串排比句語氣緊迫,真切地概括了一個接著一個“層見錯出”的危惡境界。這十八個鏡頭淋漓盡致地顯示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思想,堅貞不屈的斗爭意志和無所畏懼的犧牲精神。讀罷這篇《后序》,再齊聲背誦他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真是回腸蕩氣,不禁掩卷長嘆,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從而達到了凈化心靈、純正情感、陶冶情操,培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的目的。
指導學生“悟神”,領略意蘊美
文學作品除了美育的愉悅、情感的感染作用外,還具有啟迪人,教育人的作用,它通過藝術形象所展示的社會生活人生的畫面,幫助人生掌握和認識社會的發展規律,啟迪人們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在欣賞中領悟到某種生活的哲理。因此,注意發掘文學作品中所含的生活內涵,用深刻的,能震撼人心的藝術形象和生活圖景所蘊含的生活內容和思想意義,給學生以深深地啟示,從而使學生獲得強烈飛美景,是學生得到美感。例如在教阿Q正傳時我用啟發式提問激發學生去審美阿Q這個人物,魯迅借阿Q罵誰呢,什么叫阿Q精神,什么叫精神勝利法,有疑問學生會以審美的興趣去挖掘文章深層內涵,就會自覺地多次地體驗意會最后移情到自己和周圍。這樣學習自是別有一番美味在心頭了。
《中國教育和改革發展綱要》指出:“美育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一個當代語文教師,應該懂得一些美學知識,把美育貫穿到語文教學的始終,通過審美的過程,影響學生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發展他們的認識能力,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使她們逐漸樹立起正確的革命人生觀。
語文學科最根本的性質是其工具性,即要培養學生學習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它對提高小學生的智力水平,發展其思維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語文學科的益智功能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注意力。主要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由于語文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的雙邊活動,因此必須依靠學生的有意注意才能順利進行。整個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學生和教材之間的互動過程,而注意則在其中起到基礎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水平還處于發展性階段,語文教學過程恰恰可以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文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此基礎上促進智力的發展。
2.觀察力。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提高對事物本質認識的能力。語文學習中,觀察力的培養具有獨特的優勢。語文學習中的寫作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從現實生活中觀察到的素材中找到自己作文的資料,并結合所學語言文字進行表達。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提供了觀察的素材和示范,語文教學過程中應好好把握這一優勢,著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3.記憶力。是指識記、保持、再認識和重現客觀事物所反映的內容和經驗的能力。如果學生所學的知識不能在記憶中貯存,需要時又不能提取,那就意味著學生的學習是沒有效果的。語文教材往往是以單篇課文的形式進行編排,所包含的知識點也比較零碎、分散,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讓學生對一些優美片段進行朗讀、背誦和默寫等,一方面是要讓學生欣賞和模仿這些課文的優點,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這一過程強化和促進學生記憶力的發展。因此,語文教師往往需要采用整合的方式將知識系統化進行教學,并需要教會學生如何整合和運用知識,這也無形中對學生記憶力的提高起到了幫助作用。
4.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是人腦概括地、間接地認識事物本質規律的能力,它是智力的核心要素。思維和語言往往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思維是語言的高度集中化,并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而語文學科恰恰是思維和語言相結合的學科,因此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特殊性。在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多元思維和理性思維方面有突出作用。想象思維。由于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大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文學作品,因此具有一定的欣賞性和教育價值。尤其是一些自然場景、景色描寫較多的文章,對學生想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進行《美麗的小興安嶺》(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品讀課文中有關描寫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象發生的變化,品讀其中描寫景象的句子“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夏天…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樹上積滿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軟,常常沒過膝蓋”。
學生在頭腦中不自覺的就會根據課文中描述的景象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對他們的想象思維能力的提高有顯著作用。多元思維。接受美學認為,文學的全過程應當由兩個基本環節,即創作活動和接受活動,以及三種要素—作家、作品和接受者組成,它們雖然各有其相對的獨立性,但彼此間存在著內在的有機聯系,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不能把它們絕然分割開來,更不能突出前者(創作活動、作家和作品)而貶斥后者(接受活動和接受者)?!?這就是說,在語文閱讀中,作者是通過文本與讀者進行對話、交流,才能使文本潛在的意義得以在讀者心靈中敞現出來,對讀者的生活、生命產生影響,也使作品的意義得以生成。而讀者總是帶著自己的情感、思想等價值取向和知識、閱歷等知識儲備(即期待視野)來閱讀文本的,并因此獲得對文本的獨到理解。所以,語文閱讀活動不是讀者被動的、消極的接受過程,而是積極的、主動的參與過程。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依據自己的經驗和體會與文學作品進行對話,解讀出不同的文本意蘊,對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多元具有獨特貢獻。
一、語文概念及其教育功能
我國各種典籍對“語”、“言”、“文”等語詞皆有釋義,例如《說文》:“語,論也?!倍巫⒄J為,“一人辯論是非謂之語”,“與人相答問辯難謂之語”?!掇o源》將“語”與“言”界定為:“自言為言,與人談論為語?!睋丝芍?,語與言的內涵皆指口頭的語言,即言語?!把浴背V缸匝裕弧罢Z”,常謂之與他人的口頭交流?!墩f文》曰:“文,錯畫也?!睋巫ⅲ板e”,當作“(辶昔)”。(辶昔)畫者,交(辶昔)之畫也?!掇o源》將“文”界定為:①彩色交錯。引伸為文雅。②紋理、花紋。③文字、文辭……,又作動詞用,指撰述。由此推知,“文”的初始意義乃指色彩,通“紋”,是紋的通假,并以此引申為文雅,即cultured??梢姡肆x中、西相通,故“文”的意義在漢語中與“語”和“言”一樣十分豐富。語,指口語;文,指書面語。
我國語文教育家葉圣陶將“語”與“文”界定為:“平常說的話叫口頭語言,寫到紙面上叫書面語言。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1]葉老的這番話是基于我國歷代的學校教育“言"、“文"不分家,且倚重“文"的傳統,做出的系統總結。
我國外語類核心期刊除北外主辦的《外語教學與研究》稱其為“外國語文月刊”外,其它如《外國語》、《外語界》、《現代外語》、《外語研究》等,并沒有將其劃分為研究外國語文的范疇。我國《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對語文概念都無界定,只是對課程性質進行了描述:“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2]
再以語文的英語對應詞philology為例。語文與philology意義相近,但philology沒有漢語中豐富的語義。如Webster''''sNewAmericanDictionary將其定義為:①thestudyofliteratureandrelevantfields;②linguistics(p390)。LongmanModernEnglishDictionary對其定義為:①thestudyoflanguagefromthewrittentextsbywhichitisknown;②thestudyoftextsandtheirtransmission(p842)。
綜上所述,語文之概念可概括為:①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較強、基礎應用性較強、交際性較強的學科或課程;②語文的語篇選材既有古代的、文言的,也有現代的、白話的;③語文的語篇內容既有口語的,也有書面的;④語文的語體既有文學的,也有應用或實用的;⑤任何國家的語文課程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并具備一定的教化、教養作用,即人文性。
根據前文所知,我國對語文的界定是非常模糊的,國外亦如此,philology往往與linguistics混為一談。筆者認為,在教育與教學領域,不能只是推介、研究語言學而語言學,必須擴大其轄域,改英語為英語語文。其根據和理由如下:
第一,我國各級英語課程的設置,無論是教學大綱對教學的性質和目標、學習者所具備的英語能力的規劃和要求、教材內容的編排,還是從各級考試的側重點來看,強調并突出的還是其聽、說等交際功能。然而,英語在我國畢竟只是外語,而且我國幅員遼闊,東、中、西部地區,城市與鄉村之間所擁有的教學資源也極為不平衡,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的學習水平都有差距,而且,如果只強調學習的一個方面,勢必會影響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發展。
第二,正由于語文概念的模糊性,才會對英語語文教育的復雜性、系統性、連貫性等認識不夠,誤以為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就是英語語文能力的培養。教學目標的單一性,使得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經常出現語用失誤。
日常教學中,我們既要充分理解語文的外顯與內隱意義,還要真正理解“交際”的語域。正如《教學要求》所言,“交際”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盵3]其實質也就是“語”和“文”的統一與同構。束定芳也認為,“除了口頭的方式以外,如今更重要、更常見的方式是書面的,即閱讀與寫作”[4]。董亞芬則強調,“在培養聽、說、讀、寫“四”會能力的過程中,寫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寫作不僅有助于鞏固經由讀和聽輸入的語言材料,促使語言知識的內在化,提高語言運用的準確性,而且還能為實質性的口語能力打下扎實的基礎”[5]。并且,隨著人類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英語本身也體現出多元化特質。對此,Kachru提出了著名的同心圓說(concentriccircle)——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處于內圈(innercircle);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處于外圈(outercircle);以英語為外語的國家處于擴展圈(expandingcircle)。處于同心圓不同位置的英語形式,其形態仍以同一個共核(commoncore)為基準,但它們會有各自的變體,這些變體還會擁有各自獨立的特點。顯然,英語要在中國保持鮮活的生命特征,也必須適應中國文學發展的特點,在教材中適當補充涉及到英、美等國文學、文化的篇章,滿足學生對異質文化的好奇心,并通過對兩種文化形態的比照,達到成功交際之目的。
眾所周知,語文教育蘊含有德育和教化功能。德實際上也屬于文化的精神范疇。關于文化,《易經》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語文教育所負載的文化功能還具有社會化與社會制度化的一面,它是以“人文"來進行人格教養與教化。文化即“人化"、“化人"。關鍵詞“化"曰之內化、融合、升華與超越。從語詞的起源來看:文化是“人化"、人的主體性的對象化;從功能上來看: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6]。因此,筆者所力陳的語文學科教育,旨在說明:①語言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原型與母本。②作為人文學科的次范疇與下義項,語文這一定義不僅是對受教育者習得語言、文學等外顯知識的觀照,還通過語言文化的世界圖景性,整合、超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哲學觀念等,使受教育者學習如何做人、化人,因此英語語文教育比英語教育的概念域要大,它即屬于教育這一個大范疇,同時也包含有語言、文化、文學、哲學、宗教、倫理學、美學、人類學等社會科學成分,甚至也包括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學成分。
二、大學英語語文學科:理論與實踐意義
與漢語中“學科”相對應的英語語詞為discipline,《牛津英語大詞典》定義為:Abranchoflearningorscholarlyinstruction?!掇o?!范x為:①學術的分類。②“教學科目"的簡稱,亦即“科目"。秦秀白認為:“學科是按門類劃分的,相對獨立的知識系統,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下位概念……學科的分類過程就是對科學系統的逐漸認識并形成一個個具有獨自研究對象的知識系統的過程。"[7]顯然,學科領域是以系統地傳授知識技能為目的,教養在其中居主導地位,通過教學活動過程,展開人格教育。
“課程”在漢語中始見于唐朝孔穎達在《五經正義》里為《詩經·小雅·巧言》“奕奕寢廟,君子作之"所作的注疏,“教護課程,必君子監之,乃得依法制也"。其語義可理解為分擔工作的程度,學習的范圍、時限、進程或教學與研究的專門領域。在英語中的對應詞curriculum,源于拉丁語currer,譯為跑馬道;在現代英語辭典中轉義為教育類的術語acourseofstudy或asetofcourses。由此可知,課程體現學科知識的教育形態,為學科的下義項。
由上可知,課程的轄域比學科要窄。因此,在《教學要求》中所提到的“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混淆了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大腦發育狀況,言語學能的培養階段最好是在青春期前期,而在青春期的中、后期,大學生思維、特別是邏輯思維得到了加強,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也應該隨之做出相應的調整,不能滯留在字、詞、句的淺表性教學上,導致其思維在具象性和直觀性上的固化,缺乏對英語的整體把握。我國的英語教學之所以“費時、低效”,其主要原因就在于:
①沒有自上而下建立英語語文學科,并在這一學科的統籌下,根據學生認知心理、語言認知水平的發展,根據學生的大腦發育狀況,突出大、中、小學各自的教學要求與目標及側重點。②沒有實施大、中、小學英語教育的銜接與對接。③沒有實行與中國語文教育的銜接與對接,在缺少真正的“雙語文”環境下,學習者不可能對兩種不同質的語言做到準確地解碼與二次編碼,不可能通過移情實現對兩種語文融會貫通。④沒有明確界定語文的定義,使得一部分中國學生只把英語當作交際、特別是聽說的交際工具,因而學習英語的功利性過強。在這種狀況下,學生不可能全面地習得第二語文的知識與技能,也不可能主動吸納英語語篇中所提供的國外先進的文化理念,同時積極地將這些理念與中國的國情融合,真正實現英語語文的教育功能。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語文”概念的不明確性,使得我國大、中、小學的英語課程標準或要求在教育目標的設定和課堂內容教學上,都出現了程度不等的內容重復現象,過分強調英語學習的工具性,加速了人們對其功利效益的追求,傷害了學生的學習情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成就歸因。同時,“語文”概念的不明確性,實際上導源于英語學科建設的不科學性,以至于在我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學英語語文學科。因此,我國十分有必要及時將“英語學科”改稱“英語語文學科”。
一、是堅持突出漢語文的特點和規律。我國的語文學科,教學內容主體是漢語漢文,受教的對象主要是生活在漢語文環境中的中國青少年。因此要推進語文學科的課程改革,首先必須掌握好漢語漢文的特點及其學習規律。這是一項帶有根本性質的基礎工程。這項工程過去已有許多學者在做。比如我們已經有了漢字學、漢語語法學、漢語修辭學、漢語辭章學等等方面的一批研究成果,但這些成果多半還是表態研究、分割研究的產物,一旦進入“漢字書寫”和“漢語表達”的社會交際領域,以往的表態研究和分割研究就遠遠不夠了,還必須在唯物辯證法的指導下,結合語言運用的實際進行動態的、綜合的研究。即把原有的知識系統,按照學習和運用的需要重新組合;把原來因分割而各自獨立的某些內容,按照學習和運用的需要彼此滲透,彼此聯結,以能夠充分說明各種語言現象為依歸。就像當年張志公先生曾經嘗試著為初中語文課本寫的幾篇知識短文《陳述和陳述的對象》,《肯定和否定、全部和部分》,《形容和限制》、《相關、相承、相反》,《因果、假設、條件》,《句子的變換》等等那樣,使語法、修辭、邏輯和詞句篇章等知識可以結合的內容盡可能結合起來,借以說明種種帶有規律性的語言現象。有了類似這樣一批新的研究成果,相信我們語文學科的課程教材內容將大為改觀,教學效率也將明顯提高。
二是堅持“以人為本”充分重視新世紀對人才素質的新需求。從事基礎教育的人應當樹立“以人為本”,“以培養人的綜合素質為己任”的現代教育觀。特別是跨入新世紀之后,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國家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又有新的變化。核心的問題是要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志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所作的重要講話中特別指出:“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重要搖籃。無論在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專業人才方面,還是在提高創新能力和提供知識、技術創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獨特的重要意義?!笨梢姡瑖乙呀洶研率兰o教育的功能定在“培育創新人才”的基點之上有戰略眼光的教育決策。
三是堅持在繼承中求創新。所謂“創新”就是在原有的知識、技術的基礎上,根據新的需要和條件,有新的發現、新的創造和新的結論。所以,創新和繼承是不可分割的。更何況我們要面對的是漢語文的教育,也就是所謂“漢語教育”。我國有幾千年的語文教育傳統,其中的精華部分應是“漢語教育”研究的瑰寶,在追求“創新”目標的時候,務必要以充分研究和汲取傳統語文教育中的精華為前提。中共十五大在討論到建設“社會主義文化”這一歷史性課題時,深刻指出,要“建設立足中國現實、繼承歷史文化優秀傳統、吸收外國文化有益成果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看來在繼承中求創新的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上述三個“堅持”的理念支持之下,我設想語文學科課程教材建設應有如下一些特色。
一、要能充分發揮語文學科應有的育人功能。
語文學科是培養和提高我們國民素質的一項奠基性工程。在基礎教育階段,各門學科共同肩負著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任務,而語文學科在這方面又具有別的學科無法替代的獨特作用。為此,在語文教材建設方面,一定要樹立起“精品”意識。所謂“精品”,其標準在我看來至少有這樣兩條:一是選文的語言精湛,堪稱典范;二是選文內容精湛,即對于學生形成并提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積極的啟迪作用。在編選的指導思想上,要適當增加一點難度,即要讓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要讓學生感到“一眼能見到底”,失之于淺。另外,還要適當增加一點分量。課外固然要鼓勵學生多讀書,多讀好書;課內閱讀也要有一定的量的擴充。充分發揮語文學科應有的育功能,除了要重視教材編寫的質和量以外,至少還要解決好這樣三個問題,一是語文教師的人格影響問題?!暗聻閹熤辍?,這是我國傳統教育的精髓所在,千萬忽視不得。二是重視教法改革問題。要重視語文訓練與語文教育相結合,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意志培養、情感熏陶密切結合,改革教法以增加閱讀量和寫作量。三是要緊貼時代的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要努力使學生在多元文化中提高鑒別力,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確立自己的合理而正當的價值取向。
二、要用科學、有效的方法突破“漢字教學”的三關,即認讀關、書寫關和積累關。
要根據漢字的使用頻率,科學地編制出“漢字認讀等級表”。早在20世紀20年代,著名的心理學家陳鶴琴曾在調查統計的基礎上編制出版了《語體文應用字匯》;以后又有《續語體文應用字匯》(敖弘德作)、《小學分級字匯研究》(王文新作)等成果問世。新中國建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此項研究又有了新的進展。但是真正按這種漢字認讀等級表來編制小學和初中語文教材的,成果并不多。在我想來,小學語文課本的課文完全可以按等級表中規定的漢字逐級組織編寫;初中語文課本的課文,選的雖然是現成的范文,但也必須按等級表對課文中的漢字,采取先提取后歸類的方法進行整理,使該掌握的常用字、次常用字展示得十分明確,少數該掌握而現成選文中缺漏的,設法在作業練習或課外閱讀材料中有意識地補出。
此外,還要編制或選用適合于不同學科學生需要的規范化書寫字帖,供學生仿寫、臨摹。漢字書寫問題,是體現我們漢語文教學民族特色的重要方面,一定要認真對待,并在實踐中不斷創造和總結富有成效的經驗,中小學各年級都要把指導學生學會使用基礎性語文工具書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切實抓好。有條件的學校,要把漢字教學和計算機漢字編碼和操作訓練結合起來,向語文學科教學內容和手段的現代化邁出第一步。
三、要把誦讀訓練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葉圣陶先生就指出,在基礎教育的各門學科中,理化生等學科是“試”的學科,即需要試驗或實驗;而國文科則是“讀”的學科,必須重視誦讀。可是到了六七十年代,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已被老師冗長的、繁瑣的分析講解所占領,很少聽到中小學生朗朗的讀書聲了,這是很不正常的現象?,F在需要糾正這種“重講輕讀”的偏向,認真指導學生學會誦讀課本中入選的語文精品,其中有些則要求熟讀,甚至背誦。要讓學生懂得,為了美化、凈化自己的語言,必須有意識地出聲誦讀那些語言純潔而優美的作品;為了積累語言材料,也必須有意識地熟讀、背誦語言中那些精彩的片段。
對于現代詩文的朗讀和古代詩文的吟誦,都需要進行科學的實驗研究。這些研究資料可用現代化的音響設備進行分析,研究成果經過訓練可以組織競賽進行評比。總之要把誦讀問題當作一項實驗課題認真科學研究。
四、用活的語言知識指導學生的語言實踐。
學語文,不能忽視語言知識的傳授。但這種語言知識不再是過去所做的那樣,從語言學講義中搬來一些概念、定義,再加上若于“標準例句”寫成知識短文,看起來仿佛很科學,很講究系統性,實際上它對指導學生的語言并無太大幫助。應該是從漢語漢文的實際應用中總結出一些活的、動態的知識來,讓學生在語言的實際應用中學習這些知識,并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要對“語言”和“言語”的聯系和區別進行科學研究。近年來,有人正確地指出,語文課上學習的對象不是“語言”,而是“語言的運用”;有人還認為,語文課的任務不在“研究語言”,而在“學習語言的應用”。他們實際上都是主張要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學好語文,而不要把學習對象搞錯、學習方法搞偏。
有關專家作出的研究結論是,“語言”和“言語”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一)語言系統是社會成員共有的交際工具,它比較穩固,具有相對靜止的狀態;言語是個體應用語言規則進行交際的進程和結果,是語言系統中各種成分的自由結合,是處于不斷的運動狀態之中的。(二)語言是社會約定俗成的規則系統,社會性是語言的本質,言語是個人行為,在符合語言規則的同時,具有突出的個體性(個人特色)。(三)語言系統中各種結構及其規則是有限的,而個人言語的生成結構卻是無限的。所以,“語文教學其實質在于利用他人成熟的典范的言語成品去指導學生的言語實踐,使學生的言語能力從幼稚走向規范和成熟”。(引自韓雪屏教授主持的“語文教學心理實驗研究”課題的主報告)這些觀點至今還沒有被廣大語文教師所理解并接受,這是語文學科課程教材改革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此外,還要編制或選用適合于不同學科學生需要的規范化書寫字帖,供學生仿寫、臨摹。漢字書寫問題,是體現我們漢語文教學民族特色的重要方面,一定要認真對待,并在實踐中不斷創造和總結富有成效的經驗,中小學各年級都要把指導學生學會使用基礎性語文工具書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切實抓好。有條件的學校,要把漢字教學和計算機漢字編碼和操作訓練結合起來,向語文學科教學內容和手段的現代化邁出第一步。
三、要把誦讀訓練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葉圣陶先生就指出,在基礎教育的各門學科中,理化生等學科是“試”的學科,即需要試驗或實驗;而國文科則是“讀”的學科,必須重視誦讀。可是到了六七十年代,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已被老師冗長的、繁瑣的分析講解所占領,很少聽到中小學生朗朗的讀書聲了,這是很不正常的現象。現在需要糾正這種“重講輕讀”的偏向,認真指導學生學會誦讀課本中入選的語文精品,其中有些則要求熟讀,甚至背誦。要讓學生懂得,為了美化、凈化自己的語言,必須有意識地出聲誦讀那些語言純潔而優美的作品;為了積累語言材料,也必須有意識地熟讀、背誦語言中那些精彩的片段。
對于現代詩文的朗讀和古代詩文的吟誦,都需要進行科學的實驗研究。這些研究資料可用現代化的音響設備進行分析,研究成果經過訓練可以組織競賽進行評比??傊颜b讀問題當作一項實驗課題認真科學研究。
四、用活的語言知識指導學生的語言實踐。
指導學生學語文,不能忽視語言知識的傳授。但這種語言知識不再是過去所做的那樣,從語言學講義中搬來一些概念、定義,再加上若于“標準例句”寫成知識短文,看起來仿佛很科學,很講究系統性,實際上它對指導學生的語言并無太大幫助。應該是從漢語漢文的實際應用中總結出一些活的、動態的知識來,讓學生在語言的實際應用中學習這些知識,并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要對“語言”和“言語”的聯系和區別進行科學研究。近年來,有人正確地指出,語文課上學習的對象不是“語言”,而是“語言的運用”;有人還認為,語文課的任務不在“研究語言”,而在“學習語言的應用”。他們實際上都是主張要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學好語文,而不要把學習對象搞錯、學習方法搞偏。
有關專家作出的研究結論是,“語言”和“言語”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一)語言系統是社會成員共有的交際工具,它比較穩固,具有相對靜止的狀態;言語是個體應用語言規則進行交際的進程和結果,是語言系統中各種成分的自由結合,是處于不斷的運動狀態之中的。(二)語言是社會約定俗成的規則系統,社會性是語言的本質,言語是個人行為,在符合語言規則的同時,具有突出的個體性(個人特色)。(三)語言系統中各種結構及其規則是有限的,而個人言語的生成結構卻是無限的。所以,“語文教學其實質在于利用他人成熟的典范的言語成品去指導學生的言語實踐,使學生的言語能力從幼稚走向規范和成熟”。(引自韓雪屏教授主持的“語文教學心理實驗研究”課題的主報告)這些觀點至今還沒有被廣大語文教師所理解并接受,這是語文學科課程教材改革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找準契合點,大膽整合。典型新穎的成語故事、詳實科學的有關史料、歷練情操的文化積淀,是語文與歷史的契合點的三大突破口;人文、方言、宗教、生態系統的保護等,是語文和地理學科整合的著手處;數理化學科的定義定理的表述以及邏輯推理的過程,則是語文學科說明文教學,特別是語言的歸納概括、根據已知信息推斷新信息、長短句變換等語文能力的支撐點;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同思想政治學科的宣傳教育性,正是二者整合的前提,后者強調道德法制的規范性作用,前者強調熏陶漸染的提升作用。同是語言學習的外國語教學,我們應充分尊重語言學習的基本規律,在此基礎上,注重各種文化的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將重點放在不同文化的比較上??傊?,找準“契合點”是學科間的前提和基礎,因為它直接影響著語文學科綜合性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二.充分發揮語文學科人文性的作用。如我國自行研制開發的神州五號飛船上天,物理學科側重的是重力、加速度等,化學學科側重大氣酸堿度、飛行環境等,數學學科可能側重飛行軌道、各種參數等,地理學科要研究大氣狀況,歷史和政治學科可能關注科學精神和民族精神以及綜合國力發展水平等,而我們語文學科則要充分利用相關的報道訓練學習者對重要信息的辨別、篩選和歸納概括能力,新聞報道寫作能力,如利用相關的報道材料訓練學習者的語言壓縮(概括)能力、寫作新聞報道的能力。這樣,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學習者強烈的探究心理,及時組織一場有各科老師參與的熱點問題討論會,讓各個學科發揮其特長,身體力行地引領學習者關注生活關注科學,激發其學有所用的學習意識,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培養學習者實踐精神和綜合性學習的意識。
三.大膽探索,努力實踐,嘗試多種多樣的適合綜合性學習的學習方式。比如:1.組織辯論會。如圍繞“三峽工程的利與弊”這一論題,語文老師認真組織文綜老師參加,語文老師從學生的語句修辭、中心與材料等方面評價,歷史老師從人類的進步角度引領,地理老師從人文地理方面拓展,政治老師從思想政治方面分析總結,最后再由地理老師做簡短的綜合性評價。
2.撰寫科技小論文。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第三章“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課后作業;“請你寫一篇既有科學性,又有文學性的短文,把自己想象成茫茫沙漠中的仙人掌。那里雨水稀少,驕陽似火。你使出渾身解數尋求水,珍惜水,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還可以向人們發出節約用水的呼吁。”這個練習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題目。
3.學寫調研報告。語文老師可參照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教材,主動與該科教師合作指導學生寫好實驗報告。語文主要應側重于語言的準確性,實驗過程表述是否清楚等,讓學生養成語言精練、思路清晰的良好語文習慣??茖W考察科研課題考古發掘
4.再現歷史,展示自我。課堂滲透應是“科際”合作最常用,最便捷的一種形式。如在講述人物傳記類課文時,可插入一些歷史課本上有關的內容;在學習說明文時可以聯系一些其他學科課本上的相關內容,幫助理解課文。表演話劇歷史再現
5.成果展覽。確定某個主題,組織學生搜集有關材料,聯系各學科知識,觀察研究某種事物或某個問題,制成課件或寫成論文,最后進行成果匯報,交流探討。如地理中的人文地理是人類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名勝古跡與古代文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借名勝古跡抒發自己胸臆的名篇佳作比比皆是。黃鶴樓、岳陽樓、白帝城、赤壁、蘇堤、白堤等景觀不僅是異彩紛呈的文化化石,是千古文章的展廳。以其一為話題,選取一個角度思索、探討,就會讓小學生感受到一個宏大的文化視野。
總之,“科際”合作有著深厚的現實基礎,是穩妥而有效地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地捷徑。相信不遠的將來,“科際”合作會創造出語文嶄新的天地。
高中語文教學出現困惑的主要原因,是高考試題的超前和語文教材滯后形成了尖銳的矛盾。語文“題海”是對教材內容的自發的補充,蘊含著大量有價值的教學內容。
在經歷了十年動亂之后,1978年夏季,我國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又恢復了“”前的全國統考,至今已進行了20次。二十年來,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不僅為高校甄拔了千百萬合格的新生,而且有力地推進了中等教育的發展,指引著基礎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各門學科的走向。在這方面,語文尤為明顯。二十年來,中學語文在教學思想、教學內容、試題形式諸方面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目前,中學語文的發展面臨著諸多困惑。這一切都與語文高考緊密相關。因此,我們應該認真總結語文高考對該學科的影響,探尋中學語文前行的坦途。
一、在新時期,高考語文統考推進了中學語文學科的發展
在我國,中學語文學科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基礎學科。它與我們的傳統文化一脈相承,而它以現代白話文作品為主要教學內容僅始于新中國成立以后。建國初,我們從蘇聯移植了語文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經過17年的實踐和研討,我國的語文工作者剛剛觸摸到漢語語文教育的一些規律,一場動亂開始了。可以這樣說,高考恢復全國統考之際,恰是中國的現代語文教育振翮高飛之時。新時期的語文高考試卷真實地記錄了中學語文學科發軔前行的全部歷程,記載著語文工作者對漢語母語教育冷靜的反思,深入探討所得出的一個個科學結論。
1.引導中學語文實現教學大綱。按照新時期制定的語文教學大綱,中學語文的主要目標是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高考緊緊圍繞這個關鍵出題,落實了語文智育的目的。語文德育是大綱規定的一項主要的教學目標。高考作文是檢驗語文德育的有效手段。考生要想寫好應試作文,必須注意思想品德修養,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近年來,語文界越來越重視美育在語文中的地位。1996年高考的現代文閱讀題《貝多芬之謎》涉及音樂知識;1997年的古詩鑒賞題要求賞析兩首意境優美的唐詩。這些試題體現了“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的教學目的。因為高考的范圍與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基本一致,所以,這二十年以來,高考有效地約束了高中語文全面完成教學任務。高中語文是母語教育全面提高的重要階段。高考語文試題覆蓋面廣,不僅促進了高中語文實現大綱規定的任務,而且使人們能直觀地認識到,在母語基礎教育完成以后學生應該達到的水平。
2.促進中學語文提高教學質量。因為高考是選拔性考試,必須保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所以,試題不能出現舊題,命題角度不能墨守成規。國家教委考試中心每年設計、出臺的高考試卷已經成為普通中學相應科目日常教學的重要參照物,促進了基礎教育質量的提高。翻閱歷年的高考語文試卷,明顯地感覺到試題對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要求逐步提高。例如,辨認字形正誤的第2題,1995年卷要求在16個詞語中辨認出3個錯別字;1996年卷要求在16個詞語中辨認出5個錯別字;1997年試卷要求考生在16個詞語中辨認出7個錯別字。成語知識考核逐年由課內向課外擴展,1997年該題中出現4個成語有3個屬課外知識,其中“不孚眾望”和“萬人空巷”很難把握。歷年的高考語文試卷都有一項規定:文學常識題答案如有錯別字不給分,這條規定在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漢字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高考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嚴格要求,促使中學語文重視雙基訓練。高考強調對能力的測試。例如,語法修辭題并不要求回答現成的定義規則,而是要求考生根據學過的理論知識,辨別言語的正誤優劣,構成通暢的語句。難度增加最明顯的是文學賞析題和現代文閱讀題。從1992年開始,高考的現代文閱讀從一篇增加為兩、三篇,選文的內容和問題的設計在加深。寫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能力,從1978年至今,高考作文有兩大類:全命題作文和給材料作文。不少的高考作文題目,本身就是匠心獨運的杰作,成為作文教學的經典題目,例如:《讀“毀樹容易種樹難”》、《看漫畫“這里沒有水,換個地方再挖”有感》、《由圓聯想到另一物體》、《讀〈鳥的評說〉有感》等。高考作文的顯著的特點是不束縛考生的思路,有利于他們展示才華。在精妙的高考作文題的引發下,每年都能涌現大量優秀的作文??傊?,以測試能力為中心的語文高考,推動了中學語文教學從重視傳授知識到重視培養能力的轉變。
高考的直接目的是選拔,試題一方面要反映教學研究的新成果,另一方面必須切中日常教學的薄弱環節。因此,目前這種最具權威的考試就具備了提示教學疏漏的功能。70年代末,語文界非常注意基礎知識的補習,而忽視了現代文閱讀。80年代初期,高考試卷出現一道系統考查現代文閱讀的試題,考生對此竟無從下手。這一現象震動了語文界,它暴露了我國語文教育長期未解決好的一個大弱點:現代文閱讀教學。從那時起,語文界特別注意閱讀教學研究。在改革基礎知識教學方面,高考語文同樣起了重要的提示作用。中學語文一向重視同音字的教學,而忽視了雙音節的同音詞現象。1995年語文卷第3題要求分辨“化裝”與“化妝”,1997年卷第5題要求分辨“考查”與“考察”。再如,標點符號的使用說明規定:表示約數的連續出現的數詞之間不加頓號。1995年卷第5題A項“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大多數考生卻判斷為正確。句內括號與句外括號的區別一向不被重視。1997年卷涉及了這個知識點。語文高考縝密的出題思路,促使基礎知識教學逐漸走向系統化。在80年代,高考作文都是寫議論文。這是重視議論文寫作的社會思潮在語文教學中的反映。這一階段作文教學出現了忽視其它文體的傾向。從1990年開始,高考小作文出現描寫類、記敘類或說明類作文。1993年的作文《梧桐樹下》為1980年以后第一次出現的非議論文體的大作文;1994年的作文《嘗試》(60分),徹底糾正了長期困擾高中作文教學的錯誤認識:議論文是高中作文的唯一重點?,F在,作文教學不僅重視培養整篇作文的寫作能力,也重視表達方式的綜合或分解。寫作訓練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我們應該既借鑒傳統經驗,也重視創新。只有這樣,作文教學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總之,二十年來,語文高考為廣袤國土上的城市、鄉村,南國、北疆的中學提供了母語教育所應達到的高水準的范本,推動了中學語文學科的教學改革,使得中學語文學科在經歷“十年動亂”以后,教學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3.確立中學語文標準化考試的模式。標準化考試是按照系統的科學程序組織,具有一定的標準,并對誤差作了嚴格控制的考試。有了標準化試卷才能實現計算機閱卷,并有效減少人工閱卷的誤差。怎樣把語文學科的內容編制成客觀性試題,即選擇題,是一個科學性、技術性都很強的問題,是語文學科能否實施標準化考試的關鍵。高考語文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為語文選擇題的設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高考語文試卷的文字、詞匯、語法、修辭、標點符號和閱讀,以及文學常識等內容均能設計成選擇題。這些選擇題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例如,文言文閱讀采用選擇題形式,能夠準確測試考生對文言實詞虛詞的掌握情況,以及對句義文義的理解程度。和其它學科的標準化試題一樣,采用選擇題形式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增加題量,能為優秀的考生提供表現才華的智力空間,使他們脫穎而出。有些語文選擇題的選項文字較多,能夠迅速準確地讀懂選項,本身就是對語文能力的考核。例如,1997年高考的古詩鑒賞題,選擇項A:“劉詩中‘潭面無風’句和雍詩中‘煙波不動’句,都貼切地描繪了月光下湖面風平浪靜、山影凝重、朦朧而又靜謐的景象?!笔且豁楀e誤的解說。因為雍陶的《題君山》所描寫的并非“朦朧”的月色。這項解說的其它語詞都很恰當,如果沒弄清“朦朧”的含義,就會失分。這樣的選擇題,不僅考查是否掌握題干所要求的內容,實際上也測試了對選項文字的理解。在語文學科中,這種測試是有意義的,因為理解表述性文字也是一種重要的語文能力。總之,語文標準化考試從無到有,從開始在語文基礎知識方面設計選擇題,到后來在閱讀與文學鑒賞方面也設計了信度、效度都很高的客觀性試題,這是語文學科的一大進步。高考語文卷創立了一種能顯示漢語特殊規律的試題模式,這在我國語文教育史上是一次深刻的變革。標準化試題在語文高考中獲得成功,使語文這門古老的學科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4.初步劃定中學語文的知識體系。中學語文是對學生進行母語教育的基礎學科。因為人類的語言現象很復雜,所以,至今還沒有哪一門科學能涵蓋一種語言的全部知識。要學好母語,必須學習多門社會科學。語文課的理論依據比較復雜,與之相應的社會科學可以分為三大類:語言文字類、言語作品類和言語表達類。語言文字類包括漢語理論與漢字理論;言語作品類包括文學作品和其它類別的書面語作品;言語表達類包括演講學和寫作學。中學語文以多門社會科學為理論依托,是為了使學生真正掌握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成為既有較系統的語言理論知識,又具備較強的言語能力的人。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必須建立中學語文學科完整的知識體系。在新時期,安定的社會環境使語文工作者得以冷靜地構建語文學科的理論框架。高考語文試卷就像一方屏幕,按年度展現中學語文學科知識體系不斷完善的過程。歷經近二十年的探索,高考語文試卷的格局基本穩定了。它分為5個部分:漢語知識及運用、文學常識及文學鑒賞、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和寫作。這5個方面就是目前中學語文教學體系的5個組成部分。高考語文試卷將中學語文繁復的知識板塊化、條理化,將內容深邃、形式靈活、科學性很強的試題一批又一批地編制出來,濃縮了中學語文的教學內容,勾勒出中學語文的知識框架,為其知識體系的完善做出了貢獻。近二十年來的高考語文試卷傳達出了本世紀中晚期人們對我國中等語文教育內涵的共識。后來者將會以此為基址,構筑漢語教育的殿堂。
5.帶動語文教育科學研究的發展。高考統考是選拔性(常模參照性)考試。它的直接目的不是驗收學習效果,而是把考生從高分到低分拉開距離以便選拔?,F在,標準化語文高考試卷對考生要求很高。在150分鐘內,考生要閱讀約6千個印刷符號(包括漢字、數字和其它符號);做完約25道客觀性試題;回答7至8道填空題,其答案總字數約200字;寫兩篇作文,共800字。折合每分鐘要理解50多個印刷符號,并同時寫出7個以上的漢字。雖然語文高考題量大難度高,但每年都能涌現出大批成績合格的學生。這證明了中學語文所取得的成就。選拔性考試的獨特的意義在于使好學生有充分顯示優勢的機會,發揮出在其它類別的考試中無法顯示的潛能,讓語文教育工作者有機會觀察到本學科目前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并能以此為標本研究學科教育的規律,爭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單以高考成績評定教學質量是不科學的,但是無視這種常模參照性考試所特有的研究價值也是片面的。
中學語文近二十年來發展很快。原有的教學內容都在逐步地充實加深。例如,高考的文言文大都選自史書,現代科技說明文的選文也比課文深奧。文章的內容涉及物理、生物、醫學、考古等多門學科。有國外的名家之作,如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間最美的墳墓》,英國作家蕭伯納的散文《貝多芬之謎》;有當代中國名家的作品,如呂叔湘的《〈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序》,錢仲書的《中國詩與中國畫》,郁達夫的《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等。這些選文給中學語文教壇帶來新鮮的氣息,引導學生把課內所學到的閱讀方法遷移到課外,提高閱讀水平。高考語文試題深化教材的走向,帶動了中學語文逐步深化教學內容。為了將中學語文建設成適應時代需要的基礎學科,必須引進相關的科研成果。例如,在語言學領域,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是薄弱環節。現在,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日益受到重視。高考試題較好地把握了這一學術動態。測試虛詞的試題年年出。在修辭學方面,高考語文經常考查消極修辭手法的運用,選擇最佳表達方式成為較穩定的題型。現代文閱讀方面,語文高考引進的閱讀學的先進理論較多。例如,以語用學為指導,考查結合語境對語義作出正確闡述的能力。在作文方面,重視引進思維學的成果,重視考查形象思維能力和比較、綜合、分析能力的綜合運用。語文試題的設計者把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積極引入高考,促進了中學語文的學術化、科學化。總之,語文高考展示了語文教學的水平;深化了教學內容;推廣了新的學術成果。它已經成為語文教育科學研究的引擎力。
二、高考語文統考目前存在的問題
高考語文統考對語文學科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根本原因是:二十年來,語文高考自身在不斷地發展、完善。新世紀即將到來,語文高考面臨嚴峻的挑戰。今后,它能否繼續推動中學語文的發展,能否為基礎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服務,這取決于它能否清醒地認識并克服目前存在的問題。
1.語文高考試題嚴重脫離現行語文教材。普通高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為高校輸送人才,所以,普通高中語文日常教學必然十分關注高考語文試題。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觀意愿為轉移的客觀現實。目前的高考語文卷,基本脫離教材“獨立”命題,其用意在于突出對考生語文能力的測試,避免出現死記硬背和壓題的現象。這樣命題糾正了語文教學重知識輕能力的傳統思想,有利于課外知識豐富的考生脫穎而出。其消極影響是造成高中語文課無視教科書的存在,架空能力訓練,致使教學自由化傾向泛濫。為了克服這一消極影響,語文高考必須按比例體現課本的內容。這樣既有利于能力的測試,也有利于引導教師日常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而不是縱容脫離課本另搞一套。
2.測試語言表達能力的試題比例畸輕。語文教育的核心任務是“使學生具有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的能力”。言語表達是語文能力的最高層面。它體現了人的本質力量,決定一個人能否順利地工作和生活。從選拔人才和推進語文教育兩方面考慮,高考必須重視對語言表達能力的測試。選擇題的特點是節約答題時間,最大限度地增加題量。正因為選擇題要求考生多想少答,所以,不利于測試考生的表述能力。目前高考統考中填空題答案字數少,答案語句的質量不便再設采分點。測試考生的表達能力主要靠大、小作文。可是按作文分項分等評分標準,語言等次的分值差別很小。例如,大作文語言一等(準確流暢)比語言四等(語句不夠通順語病較多)只多7分。這總分150分當中的7分,表示的是考生之間語言能力的質的差別。要提高表達能力須花費極大氣力,但是這項最艱苦的訓練在高考中卻只占總分數的1/20弱。表達能力在高考中的可悲的微弱比例,對中學語文教學所產生的消極影響極為惡劣?,F在許多學生很“善于”做選擇題。他們從題干和選項提供的信息中能判斷正誤,但是他們卻不善于獨立地闡述思想,心明了口囁嚅。長此以往,我們的學生都變成魯迅筆下的“閏土”,“大約只是覺得苦,卻說不出來”。果真如此,我們這一代語文教育工作者豈不成了民族的罪人?現在,不少學生寫作文重視提煉中心,充實內容,卻不重視推敲語句。因為只要中心明確內容充實,即使語言不通順,也扣不了幾分。目前,在公開發行的書刊和各類公涵文件中,在各種新聞媒體的采訪報道中,語句不通的現象比比皆是。在造成此種現象的諸多因素中,高考的誤導不可低估。因此,高考語文試卷必須加強對考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測試。應限制選擇題的比例;增加表述性試題,并加大其分值;增加大、小作文語言分的分值(語言分應占到約1/3強,即占20分以上)。
3.一些試題偏難偏怪,影響了高考語文的信譽。為了增加考試的信度、效度,試卷的設計者不斷地創造新鮮試題,這是必要的。但是,每年總有幾道難題、怪題,好學生不懂,差學生不會,只好一起“蒙”。這就造成“語文學得好,不一定能考好,語文學得不好也不一定就考壞”的怪事。這種情況嚴重地挫傷了教與學的積極性,致使語文高考的效度、信度明顯低于其它學科。例如,1997年高考卷第4題C項(B卷):“這次選舉,本來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來的所作所為不孚眾望,結果落選了?!薄安绘诒娡币辉~《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和《中國成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均未收錄。考生要把“深孚眾望”中的“孚”想清楚,再轉換為它的反義詞“不孚眾望”(絕少使用),才有可能理解這個詞。這樣的要求未免太苛刻了。幾乎沒有考生能懂,回答此題(3分)只有瞎蒙。1997年試卷第3題(腸腦和顱腦)的20、22、23題(共7分)的答案都過于隱蔽晦澀,使多數考生答題靠偶然因素取勝。賞析古詩的第11題的B項(B卷):“兩首詩都將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寫得高曠超俗,使人讀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陽樓記》中那種‘心曠神怡,寵辱皆忘’的感覺。”要求判斷為錯(3分)不合情理。文學欣賞應充許有心理運作的自由。閱讀這么優美的古詩,為什么不允許考生產生“心曠神怡,寵辱皆忘”的感覺?……據統計,每年有20分左右的考題太難太怪,再加上作文分項評分標準不盡合理,于是,約30分至40分的試題不能科學地分離考生,大大削弱了語文高考的信度。
總之,現在的語文高考試卷還存在不少問題。如果不盡快改進,語文高考亦有可能變成語文教育發展的桎梏。
三、目前中學語文教學出現困惑的原因
從高考反饋的信息中,我們看到了中學語文取得的成績,也發現了存在的問題。
1.中學語文教學理論的匱乏。高考語文試題數量豐富、內容精深。這些試題啟發了語文教育工作者。人們意識到,很多試題應該是母語教育重要的內容,在以前卻忽略了。例如,判別語句的優劣,這已經成為語文科常見的試題?,F在,考生回答這類試題仍然只憑借語感和經驗。漢語修辭學在這方面沒有提供系統的理論,語文教學沒有現成的依據。怎樣鑒別句子、句群及作品的言語質量,在同義手段、同義結構中如何選擇最佳表達方式,這些應該是語言研究的重要內容,卻被理論語言學忽視了。而語文教學一向習慣于從現成的經典理論中移植教學內容。語言學中沒有的,語文教學也不講,于是造成該項內容的空白。出臺鑒別語句優劣的試題,擊中了漢語研究和漢語教學的空白。我們不能總讓學生憑語感和經驗斷定言語質量,語文界對此應該做出理論的闡釋。類似這樣的教科書上沒有,而高考試卷已經考出來的問題,還有不少。例如,優秀的高中畢業生的識字量和詞匯量基數是多少?應該有個較為具體的規定。現在我們只能抽象地說:多多益善。閱讀理解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如何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些問題亟待深入研究。語文教師不能讓學生在回答語文試題時,總是“跟著感覺走”。訓練語文能力要有理論依據,沒有理論指導的訓練是盲目的、低效的。中學語文教學理論的匱乏成為扼制語文學科發展的瓶頸。
2.高中語文教材亟待更新。全國統編的高中語文教材是以單元為單位的文選型課本。這種教材是30年代由葉圣陶等語文界前輩倡導的。其優點是課文按體裁組元,便于讀寫訓練。缺點是知識不系統,閱讀理論浮淺,作文沒有教材?,F在,語文高考試題對考生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語文課本卻幾十年未變。試題的超前和教材的嚴重滯后,使目前的高中語文課處于尷尬的境地。語文高考內容教材上沒有;課內的教學內容高考大多不考。語文教師不知該講些什么指導應考。高中語文實際上在做有“課”無“本”的無米之炊。教與學兩方面都十分吃力。近年來,社會上出現許多模仿高考卷的試題集。語文習題集大有與課本并行成為第二教材的趨勢。語文題海泛濫的根本原因是超前的高考試題與落后的教材之間的矛盾亟需一種緩解的辦法。“題?!睉\而生,行政干預無法使其退去。要解決語文高考與教學之間的矛盾,只有兩條路:把語文高考拉回來,遷就陳舊的教材;肯定高考試題的方向,更新語文教材。顯然,選擇后者是歷史賦予語文工作者的責任,是時代對語文學科的召喚。
總之,中學語文,尤其高中語文教學目前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不在于高考,而主要在教材和教學方法。語文教學應講授較系統的理論知識;教材應盡快更新換代。不能總是詛咒“題?!?,語文“題?!笔歉坏V,有待我們去“披沙揀金”,鍛鑄新世紀需要的新教材。
在本世紀的最后20多年里,高考語文推動了漢語母語教育的發展;由于出題傾向和某些試題存在不符合語文教育規律的因素,它對中學語文也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我們相信,在未來的歲月中,高考仍是教育系統工程的重要環節。我們應深入研究圍繞高考所出現的問題,既不斷地完善考試,也改革教材教法。在新時期,當我們翻開第一張語文高考試卷時,中學語文尚百廢待舉;當21世紀即將到來時,中學語文已發展成為較為成熟的母語基礎教育的專門學科。在廓清目前出現的困惑以后,我們必將迎來語文教育的新世紀。
關于語文教育人文性的討論,始于1987年,至今已整整十年了?;仡櫿Z文教育人文性這一熱門話題的討論歷程,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搞清語文教學的性質和特點。
1.什么是“人文”和“人文主義”?“人文”二字,在漢語中是個古老的詞匯。《周易·賁卦·象傳》中說:“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边@里的“人文”是與“天文”相對的,泛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
人文主義,有兩方面涵義。一方面即“人文科學”,源出拉丁文humanitsa,意即人性、教養。原指同人類利益有關的學問,以別于中世紀教育中占統治地位的神學。后含義幾經演變。在西方,通常認為包括語言、文學、繪畫、音樂、雕塑、建筑、哲學、歷史等學科。另一方面,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同維護封建統治的宗教神學體系對立的資產階級人性論和人道主義。人文主義運動從14世紀下半葉在意大利興起,15—16世紀發展到歐洲各國。文藝復興時期人文科學的基本內容包括:肯定現世人生的意義,要求享受人世的歡樂;提出個性解放,要求個性自由;相信人力的偉大,稱頌人性的完善和崇高;推崇人的感性經驗和理性思維,主張運用人的知識來造福人生。
語文教育人文性有這樣幾層含義:一是指漢語漢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認識、歷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導學生開掘漢語漢字人文價值,注重體驗漢族人獨特的語文感受,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發展個性,培養健全的人格。
2.對語文教育人文性的思考始于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一批年青的語言學家開始用人文主義觀點研究語言現象,給語文教育工作者以深刻的啟發。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申小龍先生在1987年第8期《讀書》雜志上發表了《漢語的人文性與中國文化語言學》一文,首先提出了漢語人文性問題。他在文章中認為:傳統語文研究以人的感受去擁抱漢語精神,運用辯證的兩端來具象化,用簡單的比喻來表達自己的語感和體驗,從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統一所產生的表達效果,整體上把握語言特征。這從現代科學的意義上說,固然缺乏理論體系的完整性、邏輯分析的嚴密性、概念表達的明晰性,然而它對于在世界語言之林中有很大特殊性的注重功能、注重內容、注重韻律、注重意會,以神統形的漢語來說,無疑有著不可忽視的長處。然而恰恰是在這一方面,誕生于本世紀初的文化變革中的中國現代語言學義無反顧地用西方語言研究的科學傳統取代了漢語的人文傳統,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了辯證的語言感受。代價沉重,喪失了整個傳統語言研究的精華——人文性。
語文教育界則由上海陳鐘梁首先提出:“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這兩個概念。他在1987年第8期《語文學習》上發表了《是人文主義,還是科學主義》一文,從哲學的角度對語文教學進行思考。
80年代中期,在語文教師隊伍中有兩種追求:一種是追求教學目標的單一化,教學程序的系列化,教學方法的模式化,以及教學評估的標準化。其中表現最為強烈的就是設想編寫出一套中小學語文學科分年級的教學目標,從坐標的橫軸上排出語文知識講解的內容,縱軸上列出語文能力的訓練條目,使教、學、考三者都有依據;與此同時,希望制訂出一個能從質與量兩個方面評估一堂語文課乃至一個階段語文教學的項目與方法??偠灾?,力求科學化,這是一種科學主義的思維方法。另一種是追求語文教學的社會化、人格化與個性化,認為課堂不僅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場所,也是學生體驗人生的地方。語文課應當是知、情、意的統一,制定教學目標只能起到消極的束縛作用。這是一種人文主義的思維方法。陳鐘梁老師從一批年青的語言學家用人文主義觀點研究語言現象中得到啟發,認為“現代語文教學發展的趨勢,很可能是科學主義思想與人文主義思想的結合,指導改革開創一個新局面,以實現語文教學科學的藝術化與語文教學藝術的科學化”。
3.1990年《語文學習》(第1、2期)發表了魏書生老師《論語文教學的科學管理》一文,該文系統地總結了魏老師對語文教學管理科學化的探索和體會。上篇談“建立計劃系統”,共6大類列34件和語文學習有關的事,下篇談“建立監督檢查系統”、“建立反饋系統”。這并非是一篇爭鳴的文章,卻引起了江西青年語文教師程紅兵的注意。1991年11月,程紅兵老師在《語文學習》上發表了《語文教學“科學化”芻議》一文,副題為“與魏書生同志商榷”。程老師認為:“教育不能離開人,教育的科學性不能離開人,人不僅是教育的對象,而且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任何教育、教學活動形式,如果忽視了人,看不到教育對象的人格特質,就根本沒有教育的科學性而言。”這篇文章雖沒有提出“人文性”但批評的武器就是人文性,是一次科學性與人文性的論爭。
4.1993年1月,山東韓軍老師在《語文學習》上發表了《限制科學主義,張揚人文精神——關于中國現代語文教學的思考》一文。這篇文章通過對語文教學的反思和總結,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強調把語言看作生命主體、生命整體,強化“人”的地位。要注重人格的全面完善,注重語文教育。作者的這些觀點對于糾正語文教學中的某些弊端,無疑是對教師有一定啟發作用的。但是韓軍老師的這種限制科學主義、張揚人文精神的觀點,是移用了近年來一批年青語言學家的觀點。如申小龍認為:“人的語言具有民族文化和民族社會的共同性。它依附于社會而存在,依附于社會而發展,具有人文性——社會的屬性。社會性,或者說人文性,是語言的根本屬性。”韓軍老師則認為“語文教學是一門社會科學,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屬性。”申小龍認為:“中國現代語言學義無反顧地用西方語言研究的科學傳統取代了漢語研究的人文傳統,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了辯證的語言感受?!表n軍老師也認為語文教學“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辯證的語言感受”。申小龍認為中國人“把人和自然界看成是有機聯系,相互作用的,把世界看作是有機聯系的整體,……由此形成的‘天人合一’的思維形式”,“所強調的都是互相融合、溝通的作用”。韓軍老師認為“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生命整體和部分的彼攝互融,‘天人合一’,重混茫和會通?!鄙晷↓堈J為:“語言學界這種‘科學’的強盛,‘人文’的淡化,對于作為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部分的漢語語言學來說是一種畸形發展?!表n軍老師則認為“幾十年語文教學的失誤就在于科學主義的泛濫,人文精神的消失?!睆纳厦娴谋容^中,我們可以看出,兩者的溝通關系。
5.山西王朝清老師對韓軍的觀點提出了商榷。他在《語文學習》1994年第3期發表了《要辯證法,不要絕對化——兼與韓軍商榷》一文。王老師認為:韓文陷入了絕對化,“對中西方思維方式只片面強調差異,而完全忽略了同一。‘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都是為了認識、適應和改造世界,殊途同歸,而且互相滲透,各有所長,完全可以而且應當互相依托、互相補充,而絕不應該完全對立和排斥?!贬槍n文的觀點,王文認為這些觀點在哲理上講不通,“在實踐上只能退到古代通過苦讀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落后模式”?!熬驼Z文學習的全過程來講,徹底否定理性剖析,拒絕接受前人所創造的知識財富,只能落得如同拋棄了萬貫家財的乞丐?!痹谡Z文教學中主張科學主義還是人文主義?王文主張“教學要盡可能把兩者結合起來,但有時也需要單獨安排,要重視語言的直覺感悟,也要重視知識的準確理解和系統化”。
在同期《語文學習》上,湖北毛光偉老師發表了《教育與訓練兼顧,規范與自主統一》一文,就語文教育與語文訓練的關系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作者認為:“不強調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忽視語言是交際交流的工具、表情達意的工具、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工具這一基本事實,不給語文訓練以恰當的位置,語文教學就會像醉漢一樣左右搖擺,甚至摔跤。同樣,過分強調它的工具性,尤其是缺乏整體觀念的‘工具論’,忽視語言同自然界、人類歷史和精神活動都有著天然的密切聯系,既屬于認知領域,也屬于價值領域這一根本特點——人文性,語文教學就難免成為不顧及人的完整心靈的‘教學’,只會停留在語文訓練這個檔次上,難以實現素質教育所要求的真正的人的語文教育?!弊髡叩贸鼋Y論說:“訓練與教育、教養統籌兼顧,相輔相成應該是新時期語文教育界最需重申和突出的原則之一?!?
同年9月,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尚文老師的專著《語文教育學導論》。王老師認為:語文教學應該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最重要的課堂。但是過去的語文教育理論,只強調語文教學的工具價值,而對其重要的人文價值、美育價值卻大大忽視了,他從本體論的角度認識語言,以語言不僅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動為邏輯起點,探討了語文教育的價值、任務、內容、機制和方法。
6.1995年6月《語文學習》發表了于漪老師《弘揚人文,改革弊端——關于語文教育性質觀的反思》。編輯部很重視這篇文章,專門加了“編者按”:語文教育現狀不盡如人意,出路何在?關鍵何在?該文提出“要走出困境,提高質量,須弘揚人文”的觀點,值得認真一讀。全文分四個部分:一、關鍵在性質觀;二、準星發生偏差;三、究竟怎樣定位;四、弘揚人文,改革弊端。于老師認為:近年來,工具性的砝碼越來越重,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其思想意義在相當程度上形同虛設,只是尋詞摘段,用解剖刀肢解,作為訓練語文的例子,學生在知、情、意方面有多少收獲要打個問號,與《大綱》的要求相距甚遠。正是從改革弊端出發,于老師給語文學科性質重新定位:“語文學科作為一門人文應用學科,應該是語言的工具訓練與人文教育的綜合。”怎樣弘揚人文呢?于老師認為:第一,既要注意語文形式,又要注意語文內容,重視語文文化內涵的挖掘;第二,要看到使用語文工具的人,引導學生學語文學做人,進行認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第三,賦予人文以時代精神,探索與現代教育技術結合的途徑;第四,開放語文教育空間。1996年4月15日,《文匯報》在“教育園地”專欄發表了于漪和程紅兵《關于語文教育人文性的對話》。在這次對話中,于老師進一步闡述了她的語文教育的性質觀,她說:“語文教育不僅應注意語言工具訓練,還要貫徹人文教育思想”,“語文教學中工具性、人文性皆重要,不可機械割裂。抽掉人文精神,只是在語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語言文字就因失去靈魂、失去生命而暗淡無光,步入排列組合文字游戲的死胡同;脫離語言文字的運用,架空講人文性,就背離了語文課,步入另一個誤區。二者應有機結合,使之相得益彰?!卞X夢龍老師也持這種觀點,在全國青語會成立之前,錢老師寄語青年教師,在《語文學習》1995年第7期上發表了《期待“目中有人”的語文教學》,強調“塑造健全的人格”,而現狀是:束縛人,折磨人,摧殘人。錢老師所期望的“目中有人”的教學,也就是要突出人文因素。
7.1995年12月,《連云港教育學院學報》(1995.4)發表了董菊初老師《堅持科學理性與人文精神的統一——關于我國語文教育研究方法論的思考》。這篇文章從語文教育研究方法論的角度系統地闡述了對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應抱什么態度,以及如何處理二者的關系等方面的問題。董菊初老師系統地考察了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兩種哲學思潮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系統地分析了我國語文教育的歷史和現狀,針對韓軍老師的觀點進行了論爭。董老師認為“凡是發揚科學精神,堅持科學理性的時候,語文教改就出現起色,反之,語文教改就受到挫折”?!霸诮裉斐珜А烊撕弦弧?,反對‘主客二分’,更是不合時宜的”,這是“神秘主義的教學原則”,遵奉它,“那我國的語文教育還只能固守模糊、混沌、不可捉摸的‘黑箱’狀態”,談不上什么科學性,“語文教學也只能憑自悟、體會,或是隨意,散漫,少慢差費”,談不上高質量、高速度和全面提高。董老師還對韓軍老師一個引人注目的結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韓軍老師的結論是:“要卓有成效地搞好語文教學,就必須動搖人們大腦中根深蒂固的兩個觀念:一是科學主義理性哲學觀,二是建立于其上的現代語言觀以及由此衍生的寫作學、閱讀學、修辭學、文章學等等?!倍蠋熣J為:“語文教學及其研究要卓有成效,離不開科學理性精神及科學方法論的指導,離不開現代語言學、修辭學、寫作學、文章學等知識的學習、滲透與運用?!倍蠋熣f:“人文精神與科學理性的方法論原則有著明顯區別,都不能強調過頭,過分強調人文精神,便有可能排斥科學理性,導致模糊籠統和神秘主義。所以必須使二者相互交融與結合起來,相互補充與融合?!?
8.1996年,語文教育的科學性、人文性和工具性成為語界人們關注的焦點。安徽陳軍在《人道主義,寫作教學思想的靈魂——試論新世紀寫作教學的戰略》一文中認為,“葉圣陶先生提出‘語文工具說’不是單就語文本身作一般的學術探討,而是從‘民主’和‘人道’的高度發出的吶喊。”接著。作者分析了葉老“語文工具說”產生的思想背景。作者認為,應從尊重“人”,培養“人”和發展“人”的高度改革作文教學,使寫作教學變“應試教學”為“育人教學”,“成為讓青少年在新世紀中確立自身地位、實現自我價值、發揮創造才能的‘助跳板’?!?
在語文教育的科學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爭鳴中,張志公先生發表了重要見解。1996年2月,在《語文學習》發刊200期紀念活動中,記者采訪了張志公先生,張志公先生說:“現在,頗有一些人,認為我們的語文教學中科學因素太多,要加強人文性。我有些不同的想法,我們的語文教學,吃虧就在于沒有科學性,沒有真正的深入調查研究,隨意性太強?!庇终f:“加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因素,我不反對,但把它與科學性對立起來,就走向了極端。過去,我們是人文性與科學性都談不上,我稱之為四不像。把多年來語文教學沒搞好的原因歸結為強調了工具性,搞多了科學性,就離譜了??茖W性和人文性都得加強!”劉國正先生在《課程·教材·教法》(1996.7)發表了《我的語文工具觀》,劉國正先生認為:“十多年來,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理論收獲是肯定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边@是劉國正先生在中學語文教材建設研討會上的講話,系統地闡述了他的語文工具觀。
這一階段,出現了一系列研究語文性質的文章。江蘇馬智強在《中學語文教學》(1996.4)發表了《語文教學的世紀性思考》,作者認為:“思想性、人文性是語文的本質屬性”,“傳播道德和文化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他批判“工具說”說:“‘工具說’的謬誤,在于把語文教學的形式上的任務當作了根本性任務,把具有豐富思想內涵的教育,當作只供技術操作的‘工具’來看待?!崩詈A衷?996年第5期《語文學習》發表了《語文工具論批判》。這篇帶有挑戰性的文章從理論和方法兩個方面對語文工具論進行分析批判。作者只破不立,并沒有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
《語文學習》在1996年第7期發表了沈杰的文章《語文教學“整體感受觀”》。作者說:“語文教育界需要反思”,“對‘工具論’的片面理解和宣傳,使語文教學走入怪圈起了不好的作用?!弊呷肓耸裁垂秩δ??走入了只強調語文形式而忽視了語文思想內容的怪圈。
9.語文教育界越來越關注人文性或人文精神,是有著社會經濟和文化背景的。
在社會轉型時期,由于商品大潮的沖擊,社會上出現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三位一體”的消極現象,假冒偽劣、坑蒙拐騙、販毒販黃、見利忘義等現象毒化了社會風氣,以“文化工業”為主要標志的“西方后現代主義”思潮以不可抵御的態勢滲透到了我們的文化、人文學術和精神的各個領域,造成了人文精神的失落,一些知識分子也棄學從商,離開了自己依戀的學術陣地。在這種背景下,人們熱切地尋找著擺脫危機的辦法,真誠地呼喚著人文精神的復歸,營造嶄新的心理環境。于是,語言學界首先張揚起“人文精神”的大旗。1993年6月《上海大學》,由王曉明等幾位中青年學者發表了《文學與人文精神的危機》一文,在文學界提出了人文精神的話題,意在商業主義浸迷中倡導崇高與終極關懷的價值理想,力圖阻止魔力無比的金錢搖撼文學殿堂。1994年第3期《讀書》雜志以《人文精神尋思錄》為題繼續開展討論,此后《文匯報》開展了“人文精神與文人操守”的討論,《東方》、《傳統與現代》等雜志也先后參加了討論。1995年12月8日,國家教委在北京大學召開了“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報告會”,語言學家、北大教授季羨林作了《提高高校學生人文素質的必要和可能》的報告,主張對學生進行“精神文化”教育。在這種社會經濟、文化背景下,語文教育界越來越重視討論加強“人文性”問題是理所當然的。作為具有教育功能的語文教學,作為具有提高學生民族文化素質任務的語文教學,加強人文教育,尤其重要。但是,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應該是什么關系?如何給語文學科的性質正確定位仍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課題。這場討論還在深入,我們期待新的研究成果問世。
上海正在進行的課程教材改革旨在使“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那么,小學語文學科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呢?筆者結合上海的實際提幾條建議。
第一,加大改革課堂教學的力度,切實加強語文課堂教學。
課堂一直是學校教育全過程的主體,它同樣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教育空間,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與主要方式。據統計,學生在校90%以上的時間是在課堂中度過的。而語文是大學科,占的課時最多,所以課堂教學的研究更具有現實意義。但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雖非一無是處,終屬小修小改較多,總體突破不大。表現在: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繁瑣,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理解”這一層面,缺乏“運用”性質的訓練:教學媒體、手段單一;教學節奏拖沓;教學效率不高。
所以,實施素質教育一定要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切實加強語文課堂教學。這就需要更新教學觀念。如,課堂中的主人究竟是準?從理性上誰都不懷疑學生的主體作用。但實際中,究竟誰圍著誰轉?教師手捧教案,當然絕不否認認真備課的重要。但教師究竟是目中有“人”,教書育“人”,還是像節目主持人那樣,讓學生按照教師設計的框架,按部就班,一問一答?40分鐘看來頗熱鬧,其實學生無半點“自由”相反,課上得不理想,責任還在學生“配合”得不好。
怪學生“啟而不發”。又如,教師強調教學進度緊,時間來不及,上課時提問、談話、?訓練反饋等總讓好學生承包。?有人聽課更是如此。教“好學生”,還是“教好”學生,是個絕然不同的概念。而素質教育強調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大面積提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個性。又如,教師的很多課堂用語、指令式表揚,一些形式主義的做法等等,都說明教學觀念還需要更新。
具體如何操作,我個人認為,當前要強調把課堂還給學生,還給每一個學生。
1.把時間還給學生。
課堂教學中,保證充分的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認真地讀書、識字、交流、寫作(包括寫字、造句、寫文章等練習人把現在課堂教學中化在“多余的情節分析,瑣碎的談話,沒有思維價值的提問”等活動中的大量時間省下來;而學生懂的,教師則堅決不講;把握教學的節奏與容量,使教學時間安排得科學合理,保證學生在課堂里,在教師點撥下,能主動積極地學習,能認認真真讀書,主動積極地思維,實實在在地訓練,學會動手操作等,扎扎實實地掌握好語文這門工具學科,循序漸進地提高語文素質。
2.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教師在教學中常常為了落實教學目標,而直奔“教學結果”,忽視了教學過程,使學生陷入被動局面,反之,教師遵循教學規律,重視過程教學,在過程中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懂得主動學習。
如閱讀課應該引導學生自己真正讀懂,要讓學生有一個“讀——悟——回”的學習過程。但目前學生往往是被動接受教師的提問,自己不主動質疑。而“質疑”是學生閱讀能力,思維方式、學習態度等方面的反饋,也是教師教學的起點,現在教師怕學生提問沒質量,“浪費”教學時間,又怕自己無法駕馭、就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權利。實質上,指導學生能從字里行間找出矛盾,新舊知識之間發現矛盾,能換一個角度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把自己的疑問提出來,那么,語文的學習就會變得積極、主動、有效。
如《中彩那天》,父親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奔馳汽車。卻“神情嚴肅,沒有一絲一毫的喜悅”,還“咆哮著叫兒子滾開”,這不是很矛盾嗎?當汽車還掉以后,“這是貧窮的家最富有的時刻”這一對反義詞又是一個矛盾。又如《天窗》一文,描述透過天窗看到了一個“美麗的神奇的夜”,而以往學到的知識都是“寂靜的夜晚”,這又是為什么?要讓學生自己發現這些看似矛盾、實質是問題的癥結所在,當通過讀書、領悟,解決了這些疑問,就獲得了相應的閱讀能力。所以閱讀教學的過程可以是:“自學——質疑——導讀——釋疑——悟讀——練習(應用)一一存疑”。這樣周而復始,螺旋上天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逐漸形成能力。
具體教法可以多樣。但模式、規律相通,而核心則是學生的主動參與,掌握學習語文的主動權,這是提高語文素質的前提。
3.使課堂形成最佳學習氛圍。
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于激勵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引起學習的動機,使每個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營造最佳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最佳精神狀態,使每個學生通過語文課堂教學有所收獲,有所發展,為其個性、人格的形成與發展奠定基矗這就要求以課堂教學力主要渠道,以素質教育為戰略目標,加大改革的力度,使語文教學有更大的突破。
第二,擴大閱讀量,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
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有一個積累內化的過程,而閱讀是最好的積累。何況,多讀多寫就是學好語文的傳統經驗。但目前小學生沒有課外閱讀的興趣與習慣,而課內的閱讀量又偏少。為了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教材的篇目減少,識字量減少,作文的次數更少。然而,減輕應是過重的課業負擔,其前提則是為了提高質量,所以對為了應試而進行的立竿見影式的大運動量訓練應該徹底摒棄,而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為課外閱讀的功能很大,可以豐富詞匯,提高讀寫能力;開拓視野,擴大知識面;吸收信息,儲存信息;豐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語文素質。如果能在課內得到閱讀方法的指導,課外擴大閱讀面和閱讀量,逐步養成自覺進行課外閱讀的習慣,學生將大大得益。
如在低年級可以開發學生的早期間讀。低年級應保證讓學生具有一定的識字量,應讓學生多讀注意的讀物和兒童書報等??梢栽谡n內加強指導、因為低年級的課文結構相似,往往是通過舉一反三來說明一個道理,學生容易理解接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要低估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去搞一些形式化的“訓練”。如果能擴大一些容量,加快一些教學節奏、騰出一些教學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擴展閱讀,效果將會更好,反之,將“閱覽與自習”“語文活動課”都用作補課,恐怕就會得不償失。
而中、高年級則要進一步對學生加以閱讀指導,以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提示閱讀方法,培養閱讀習慣。所謂真正的閱讀興趣表現為:喜歡讀,集中注意地讀。持久地讀,有效地讀;而閱讀的方法可以有精讀、略讀。泛讀……在閱讀過程中作些讀書筆記等。
第三,作文教學要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還其“童心”“童真”“重趣”。
作文教學歷來流派眾多,研究與爭鳴一向十分活躍。筆者認為:作文教學應博采眾長,兼收并蓄,結合實際,講究實效,從素質教育的視角來改進作文教學。
作文主要是運用書面語言來記敘自己的所見所聞,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所以小學生應以“記真人,敘真事,寫實景,抒實情”為宜。
但作文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它是一項綜合訓練,有著雙重轉化的過程:現實生活,、客觀事物轉化為小作者的認識,再轉化:為語言文字、因此,即使有了生活與思想,但找不到相應的語言文字,也是難以表達的,同時,寫作技巧的指導也是語文教育的基本要求?!皩懯裁础迸c“怎么寫”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
但目前的作文教學又確實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是沒有正確處理好閱讀與寫作,“積累”與“傾吐”的關系,不重視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使學生奉命作文,害怕作文。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注重人的全面發展。所以在作文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思想、情感與個性,還其“童心”“童真”與“童趣”。
如一位二年級的男孩子,每天由媽媽騎著自行車送他上學,看到媽媽很累很忙,他就很動感情地寫了一篇《假如我是一頭大象》的短文。概述于下:瘦弱的媽媽每天急急忙忙地騎著老坦克送我去上學。我長得很胖,背上還背著個大書包,看媽媽累得直喘氣,我真想變成一頭大象,那該多好??!讓媽媽坐在我的背上,她的包掛在象鼻子上,我送她去上班……另一位一年級的小朋友寫了一段話:“媽媽每天下班回家,累得直喊腰酸背痛。我很難過,可是又幫不上忙,后來我想,還是給媽媽敲敲背吧。我用力敲呀敲。媽媽笑了,說:‘舒服多了’?!?
這兩件小事都來自孩子的生活,卻抒發了真情實感。不乏童趣,又體現了一片赤子之心,這給我們一個啟示:作文教學要貼近孩子的生活,激發寫作動機,產生習作欲望,教師在作文過程中加以指導,使作文成為學生自我表現的一種需要。
第四,嚴而有格,持之以恒地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學習語文的目的在于運用,就是要養成運用語文的好習慣。”
學習習慣的養成更要從小奠定基礎,教師進行嚴而有格、持之以恒的訓練,使學生養成一種自覺的、主動的、持久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使一個人終身受用,是一個人有教養的表現,是一個人素質良好的表現。
對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習慣的培養與訓練,首先要嚴而有格,操作目標要十分明確。
明確目標后,要持之以恒地加以訓練,這樣循序漸進,就可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五,凈化、美化語言環境。
社會上的大環境且不說,校園里、教室內都應該營造一種積極的良好的語言環境。尤其是語文教師,在講臺上的課堂用語,在與學生交談中的生活語言,在批改作業中的書面語言等都應該規范化,有一定的文采,不能隨心所欲,教師的書寫更應做到規范。
讓我們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而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