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3 10:26:37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生優秀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創業教育開展較晚,主要是新千年以來,在“以創促就”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力促動下,創業教育才逐漸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公共話題。隨著教育實踐的全面展開,理論也熱情地參與其中,形成萬花筒般的各色教育觀念。盡管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占有后發優勢并已積累了一定的本土經驗,同時由于體制的強力推動而進展迅速,但由于缺乏足夠充分的討論、長期的專業化積累和不同模式間的相互競爭,在諸多關鍵認識上還非常有必要進行理論探究??傮w來說,同西方相比,我國創業教育在觀念上尚未演化到相對成熟穩定的階段,還遠未形成一個全體教育參與者對創業教育達成均衡的認識。認識問題并非老生常談,且不宜完全通過教育行政手段予以統一,因而需要充分的理論辨析和互動演化。在本文看來,存在兩個關鍵的認識問題需要充分討論。第一個認識是大學生創業教育和就業教育的關系問題。目前高等教育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十分雜亂,一方面導致了創業教育和就業教育的割裂;另一方面造成制度設計上缺乏方向感和整體性。第二個認識是創業教育與創新教育的關系問題。目前這兩種教育在各自內涵、相互關系與實踐模式上還沒有得到應有的澄清,非常不利于創業教育的設計實施。應該說,上述兩對關系分別是關于教育理念、規劃設計和操作實施的關鍵問題,是影響創業教育方向選擇和實踐效率的決定性因素。
二、創業教育與就業教育的關系
人類知識的龐大規模和社會分工的專業化,要求高等教育必須進行必要的分工。出于自然或是人為設計,高等教育的內部分工逐漸形成現在的樣子。各項分工教育因其專業化發展,成為整體教育的“局部”,位于其中的教育經驗經長期累積為某種教育傳統,進而被人們當作確信的觀念而普遍接受。例如,在今天的大學里,廣大師生們無不認為普遍開展大學生就業和創業教育是十分正確必要的事情。我們知道,就業教育和創業教育是在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分別提出來的。二者中,就業教育在先,積淀較厚;創業教育在后,但發展迅速。目前,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它們都形成了各自的傳統與觀念。我們還知道,高等教育的諸局部并非是同步的。有些教育保持了長期穩定性,例如數學這種基礎性的自然科學;有些教育則要不斷變動以適應行業的快速變化,例如軟件工程和平面設計等;跨界問題需要跨學科的教育。因此有些教育需要打破分工和專業化的觀念聯合起來或是演化為一個新觀念,例如生物電子、文化產業、醫學影像等。如前所述,就業教育和創業教育在其誕生后,始終處于各自的變動之中。它們現在共同面臨一個新的跨界問題———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具體而言,問題是這樣的:第一,廣義的就業教育不能不涉及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因為學生不僅需要職業更需要在職業中發展;第二,廣義的創業教育不能不涉及人職匹配和生涯規劃,因為若無職業便無創業;第三,最為重要的是,人的一生是一個連續性的整體,無論廣義還是狹義的就業、創業,都是為完美人生服務的。由于教育者沒有能力提前判知教育對象未來的人生境遇和發展道路,從而只能把就業和創業在學生職業生涯的整體上加以看待,這就涉及就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的一體化問題。根據笛卡兒在《探求真理的指導原則》原則十一中的觀點:“在察看了若干單純命題之后,要想從中得出其他推論的話,不妨以連續的毫不間斷的思維運動把那些命題通觀一遍,考慮它們互相之間的關系,也不妨擇出若干來盡可能清楚地全面加以構想。只有這樣,我們的認識才可以更加確定得多,心靈的認識能力才可以大為提高?!盵3]的確,無論是就業教育還是創業教育,在今天都不再可能是一個單純的命題了。這兩個曾經分立的教育傳統,其實正是教育從不同角度探究同一個問題而積累起來的。這種強烈的互補性當然反對已經不合時宜的、割裂學生生涯整體的教育分工,從而產生了相互融合的必要性。事實上,關于就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的融合,在目前的體制頂層設計、局部教育實踐及其觀念創新中,已初現端倪。一方面是體制的取向。2007年,教育部出臺了《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將就業教育和創業教育課程統一為一門課程,為分屬于兩個教育傳統的觀念相互交流提供了體制激勵。另一方面是局部的觀念創新。已經有一些學校立足于職業發展教育將就業和創業教育整合到一起,例如武漢理工大學基于職業發展教育的全程化,創建了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創業教育創新實驗區;南京財經大學成立了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中心,推進“職業發展教育、創業教育、第二課堂活動一體化建設”;福州大學提出了“一體多翼、多重保障”、全方位、立體化的職業發展教育體系。從當代認知科學看來,就業教育和創業教育在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這一密不可分的整體視角下,經矛盾運動和辯證發展,出現一體化的觀念取向,符合觀念發生學和演化論的一般原理。在認識發展過程中,如果兩種已知的現象模式之間具有高度的互補性,那么心靈將傾向于創造一個新概念來把握這兩種現象模式。例如手機和相機的互補可以產生照相手機這一觀念,奶和茶的互補可以產生奶茶。同理,如果對所有教育參與者來說,就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的確存在1+1大于2的強互補關系,且在實踐中相互融合的現象模式反復出現,那么教育當然就傾向于創造一個新概念和新觀念來把握它[4]410。因此,雖然就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由于演化起點的不同而在歷史上合理地獨立發展,但是我們應當看到,其合理性隨著情境轉換和意義嬗變———如狹義到廣義———已經開始逐漸瓦解。因此,在今天它們相互依存、強烈互補的情況下,應該有一個新觀念去協調和整合這兩種教育實踐,而不是把重疊的核心問題推給對方?;谝陨?我們對就業教育和創業教育判斷了這樣一種一體化的趨向,希望能夠對它們在下一階段的發展起到有些建設性作用。同時,我們也期待著有更多的實踐探索,能夠在一體化的新觀念下,
早日構建起基于大學生生涯全過程各階段發展特點的、時空排列科學規劃的就業創業教育體系。
三、創業教育與創新教育的關系
創新最初是作為經濟學概念被熊彼特提出來的,用來描述企業家在創業活動中通過“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改善經濟績效的行為。熊彼特認為,所謂的經濟發展就是企業家不斷創新的結果。熊彼特提出了五種創新形式,后人將其歸納總結為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其中,技術創新不是指企業家本人去進行基礎性的技術開發工作,而是指“將已發明的事物發展為社會可以接受并具商業價值之活動”[4]410。換句話說,企業家本人并不致力于知識創新,而是致力于創造性地配置和使用知識。此后,人們對創新概念的理解和使用趨于寬泛化,泛指一切打破常規的行為。創業一詞由來已久,對它的內涵有很多不同看法,總體上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大致上看,狹義的創業專指創辦企業,而廣義的創業則泛指開創事業或包含創新的行為。廣義的創業幾乎無所不包,小到生產線上的一項具體改進大到航天計劃的實施。狹義的創業可以基于創新,也可以基于模仿。在創業實踐中,模仿創業遠遠多于創新創業,因為市場中的任何競爭都是在少數先動者的示范下,大量后動者模仿加入形成的。對于第一次創業的大學生來說,由于缺乏必要的經驗和資源動員能力,模仿往往是能夠有效降低風險的最可靠方式,此時的創業者只要扮演好管理者或經理人的角色就足夠了。如果創業者一直滿足于在較小范圍內獲得平均利潤,甚至終其一生都不必創新。創新型創業則要回到熊彼特的原點———只有當創業者行使構造“新的生產函數”和“創造性摧毀”的經濟職能時,他的行為才是企業家意義上的,他的創業才是基于創新的。但是,創新創業多數發生在企業家這樣的成熟創業者身上,而不是初出茅廬的新人。由此可見,廣義上的創新和創業,無論如何為之具體定義,其內涵都是近似等價的。而狹義上的創新和創業,則是既有聯系,又相區別的兩個不同概念。今天,在經濟學和管理學領域,經過熊彼特、馬歇爾、奈特等人,也包括奧地利學派從知識論角度對企業家創業活動的研究,狹義的創新和創業早已經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熊彼特干脆說過,企業家就是從事創新的人。這個完全抽離經濟學內涵和脫離上下文的簡化結論經過大眾媒介的傳播令人們印象深刻,以至于它很容易使沒有通讀過相關經濟學理論的普通大眾乃至創業教育實踐走入一種也許是沒有被意識到的誤區———在未完全澄清各自含義的情況下含混地使用和聯系二者,進一步地在前提不清和邊界不明的情況下設計與實施創業教育。目前,這種情況在國內高校非常普遍,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專業化發展和實踐效率。反觀國外,我們發現,一方面,幾乎全部發達國家的創業教育都是在狹義范疇內開展的,它既不承擔那些看上去無所不包的教育任務,同時也不妨礙它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所以獲得了長足的專業化發展。另一方面,盡管創業教育和創新教育在外延上有一定重疊,但從根本上說,它們不是服務于同一個教育目標,不但教育內容各不相同,也并非通過同一個體系運作。盡管我們知道,國家近年來突然空前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具有深遠的戰略意圖———由于資源耗盡、人口老齡化等原因,中國現代化轉型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已經非常急迫。但是,這種急迫性不應令教育實踐過于急功近利以至于適得其反。越是急迫,我們越是應當讓創新、創業教育按照它們的本來面目,在各自目標、規律和范圍基礎上去組織開展,讓二者各司其職而不是將其混為一談的“胡子眉毛一起抓”。況且,即便是廣義的創業教育也無法承擔起創新教育的歷史重任。眾所周知,創新教育是對以往長期形成的灌輸式教育———以理論學習、教師講授、課堂教學、考試評價為主———的系統糾正,它需要教育制度的結構性變動而不可能只在教育的某些環節上進行技術調整便可完成。固然,創新教育可以選擇某個局部,諸如創業教育作為突破口,但我們應當認識到:(1)時至今日,我們已然不再需要重復建設一個類似于“素質教育”這樣無所不包的教育理念,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將素質教育中可操作的部分———例如創業教育———系統、迅速和分門別類地落實。(2)創業教育的有限性決定著創新教育遲早都要全面地回歸到教育制度設計的總體上。(3)創業教育的專業性要求它在狹義范疇內展開和積累自身。(4)創業教育所承擔的創新教育內容,在范圍上應以不影響創業教育自身的專業化進程為界。
四、結語
高等教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和社會經濟發展如此深刻地糾纏在一起,甚至通過大規模產出人力資本而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好的高等教育是能夠不斷調整自身去適應乃至引領未來的高等教育。但是,過往的高等教育實踐證明,那種只追求大學的外在組織或管理形式的變化而不注重大學內在精神的變革,往往流于失敗。真正的變革是教育理念的創新或轉變,這意味著教育參與者們將以新的眼光重新審視和認識教育實踐,“以新的范型重新把握和建構教育體系,以新的方式重新組織和拓展教育活動。教育理念是教育實踐的內在動力,教育的改革與進步必須以理念的突破和更新為先導?!盵5]今天,任何人提出就業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幾乎會得到人人的贊同。但是,要在當代大學的教育實踐中加以切實的落實卻是一個極端困難的任務。這個問題并非是開設某幾門課程那樣簡單,它實際涉及中國高校本科教育的轉型問題,涉及重新界定本科教育的基本理念、培養目標和教育模式[6]。現在,就業、創業教育作為一種理念被國家意志預設下來,但這還只是一種“被指定的任務”,每一位教育參與者在教育結構中的位置、他的思想和行為都不可能由某種命令預先決定。因此,盡管制度具有先導和引發理念的作用,但是理念形成還是服從它自身的邏輯。首先,高等教育國際化使得各種教育理念有了更大機會將它們擴散到各國高等教育之中,為本土理念的不斷演化、碰撞、互補和重構提供了基礎。實踐和對實踐的理論反思都會加速這一進程。理論反思是長期和多重的,我們不寄希望于某次理論反思可以有“一言以興邦”之效果,但是好的理論探究總會推動教育理念的演化,令它一次比一次更為接近本質,進而形成某種穩定結構的意識流和觀念體系使觀念綜合為理念,最終將觀念成功地轉化為拉動教育整體進步的“生產力”。
一、大學生創業園運作的問題
(1)創業資金投入不足。缺乏創業資金是大學生創業園面臨的最大困難。大學生處于求學階段,沒有穩定的收入。據了解,目前創業園項目的投資一般在1萬元以下,且多是自籌資金,經營項目和規模受到較大限制。主要原因是學校相關政策、制度不明確,資金投入跟不上,其次是與地方政府、企業聯系較少,缺少相應的贊助與扶持。
(2)學生創業激情不足。盡管國家出臺了很多鼓勵大學生的創業的政策,但是大學生還是偏向于就業,習慣了應試考試的大學生,多數還是認為在校期間應該好好學習,畢業找個好工作,而對于創業則望而卻步。因此,如何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合理選拔創業項目成為當務之急。
(3)軟硬件投入不足。硬件短缺主要體現在經營場地上,高校的場地主要用于教學和學生住宿,用于學生創業的場地畢竟有限。首先,表現在對學生的創業教育及有關的活動和培訓難以開展;其次,擔任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薄弱,創業教育要求教師既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又要有一定的創業經驗,但二者兼具又熱心于創業教育的教師少之又少。
(4)創業項目科技含金量不高。目前,雖然有的民辦高校已建立起創業園,但創業項目科技含量不高。如目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成功學院入駐的創業園有9家,分別為:樂知書屋工作室、河南尚秀商貿有限公司、唄咯格子鋪工作室、華藝軒畫材工作室、立仁服務工作室、天鮮水果經營部、魅力成功工作室、TOP創新工作室、絹花工作室、商美電腦工作室,從成功學院的創業項目中可以看出,創業園內項目的經營內容基本是低端商品,大同小異,經營目標不明確,科技含量也不高,很少涉及到高端網絡設計、現代物流、軟件編制等高科技領域。而各高校創業項目也與本校的龍頭專業和強勢領域沒有交集,無法突出學校特色。
(5)創業者自身能力不足。創業是高質量的就業,相對于就業而言,創業更具難度。當前大學生創業者不能很好地完成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工作,很少依托自身的專業優勢作出理性的選擇,自身能力相對不足,主要表現為:知識結構單一,知識面狹窄;社會經驗不足,尤其是創業經驗和市場經驗缺乏,考慮問題簡單化、理想化,導致在項目選擇、規劃設計、市場運作等方面出現困難;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經不起坎坷和挫折,對可能遭遇的風險和失敗缺乏必要的準備,往往導致半途而廢。
(6)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參與不足。目前創業園的項目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需求較少,不能使大量學生得到鍛煉。對于企業管理、市場營銷人員,很多創業項目認為其他專業的學生也能夠替代。而對于財會人員,畢竟一個項目只需要一兩個即可,這樣,很多工商管理專業學生都不能在校得到鍛煉。
二、完善大學生創業園運作的措施
1.完善創業項目選拔制度。項目的優劣是創業成敗的關鍵,建立靈活合理的創業項目選拔制度非常重要。優秀的項目還需要學生自身的創造力,因此,學校要充分調動全校學生的積極性,大力提倡跨專業、跨學科的創業團隊。學校可以通過舉辦“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要求學生通過商業計劃書的形式對自己選定的創業項目進行具體論證,包括項目的背景、創業條件、創業優勢、個人優勢、資金投入、運營方法、效益評估、風險防范等,而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則主要負責公司運營、資金投入、效益評估、風險防范、市場營銷等問題的思考。最后由學校組織力量,聘請學校、政府及企業專家聯合對項目進行篩選、評審,從中篩選出最適合學生在校創業的項目。
2.加強項目創立過程管理。學生對于項目的選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就要求學校在項目確定上要綜合考慮整個創業園項目的結構。首先,各個項目定位要明確;其次,項目之間要優勢互補,能夠資源共享,避免多個類似的項目共同立項。另外,也應適當考慮促進就業的項目,學校應根據自身的專業優勢,鼓勵相關項目的選擇和立項,由于學生是弱勢創業群體,為提高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學校須為其分擔部分風險及責任并提供更為價廉質優的服務,同時,也應考慮到學校的經濟利益,大學生創業園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因此,學??梢幎▌摌I園招聘工作人員必須是在校學生,創業園業主不可將經營項目轉讓、轉包給社會人員等。
3.加強學生創業過程中的業務指導。在創業園運作過程中,學校應保持全程的高度關注。特別在創業初期,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難以預料的困難。加強學生創業過程中的業務指導,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1)加強創業教育。首先,學校應加強創業教育師資力量的建設,強化創業系統知識教育。其次,將創業精神融入日常課堂教學,普及“創業知識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等專題知識教學。(2)實行創業導師制。首先,學校應充分發揮“雙師型”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凝聚一批具有豐富創業和經營管理經驗的社會人士,通過聘任客座教授或兼職講師等形式,形成一種穩定的、在校園里常設創業講壇的機制,使學生從各個方面學到創業的實際經驗。其次,學校創業指導中心應成立創業導師庫,匯集學院教師、成功企業家、咨詢管理專家、技術專家和風險投資專家,對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困難給予解答和咨詢。
4.提高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參與度。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由于受專業的影響,一般喜靜不喜動,主動參與活動的激情不夠。為提高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參與創業的數量和質量,可以從兩方面著手: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業激情,為學生講解成功創業的案例,比如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成功學院信工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06級學生田得軍創建的“美信”軟件開發公司,2009年6月成立,到2009年12月,營業額已達50余萬元,現田得軍同學已經重新在鄭州市工商局注冊為:河南盟訊文化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金為100萬元,該公司還與新浪河南網站達成協議,承擔該網站的河南創業頻道,學生了解這些成功的案例后,就會激發起創業的激情。其次可以舉辦商業模擬大戰,為學生講解“什么是企業?”“、為什么要發揚創業精神?”、“什么樣的人能成為創業者?”、“如何成為創業者?”“、如何找到一個好的企業想法”等課程,然后通過游戲的形式組織商業模擬,體驗企業的生產、運營和管理,讓學生們學習如何經營一家企業。
5.制定項目考核辦法。完善的考核制度是項目運作的有力保障。學校應建立有效的項目考核辦法,定期對各項目運作情況進行考核,并于年末對項目進行全方位的考核評估,將評估結果作為下一次項目選拔的依據。同時應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獎懲制度,對于經營較好、社會認可度高的項目,給予大力宣傳,同時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對于違反規定,情節嚴重的則給與停業處理,并讓該項目重新進行答辯,使成員對項目有一個更清楚的定位與認識,以便更好營運。
隨著高校畢業生擇業制度的深化改革和畢業生就業市場體制的逐步確立,"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已成為高校畢業生擇業的主要形式。大學生的擇業心理對其擇業行為有重要影響,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可使大學生在擇業期間,保持良好的心態,適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促進順利就業,而且可使大學生在擇業后順利地適應職業及環境,盡快發揮自己的才能[1]。健康的求職心理是打開就業成功之門必不可少的鑰匙。
1 大學生擇業中常見的心理問題
1.1 擇業自卑感 自卑是一種缺乏自信心的表現。在擇業問題上,自卑感強的人表現為對自己的潛能優勢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這是大學生很容易產生的消極心理。部分大學生過低地估價自己,總是自慚形穢,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擇業過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猶豫、退縮、信心不足,對自己能勝任的工作不敢說"我能行",而總是"試試看",當遇到幾次求職挫折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閉。
1.2 擇業焦慮 畢業分配制度改革使大學生求職擇業呈現多元化的趨勢,拓寬了大學生職業選擇面。而對職業選擇自由度越大,職業選擇行為的責任越重,擇業心理壓力便越重。有的同學面對用人單位嚴格的錄用程序(如筆試、口試、面試、心理測試)而感到膽戰心驚;有的因性別、學歷層次等而不敢大膽求職;有的因自己學習成績不佳煩惱;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緊張。畢業前夕,過度焦慮,如不能在一定時間內化解,則會嚴重影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給求職帶來不必要的困難,甚至造成擇業失敗。
1.3 茫然心理 象牙塔中的天之驕子在歷經十余載寒窗苦讀之后,渴望在社會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發揮才能的位置,但自己究竟能夠做什么心里卻不清楚。部分大學生過高估計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對一般用人單位不屑一顧;還有一些大學生過低估計自己的水平,對自己缺乏自信,優柔寡斷,不能向用人單位充分展示自我,從而坐失良機。過高或過低評價自己,在就業的過程中,都容易引起大學生職業定位的偏差,出現好高騖遠或者悲觀失望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就業的選擇[2]。
1.4 擇業嫉妒心理 擇業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職過程中對他人的成就、特長或優越的地位等持既羨慕又敵視的情緒。嫉妒心理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場經濟競爭中的一種不正當的以極端個人主義為核心的有害心理。這種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別人的優勢視為對自己的威脅,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懼和憤怒,于是借助貶低、誹謗以至報復的手段來求得心理的補償或擺脫恐懼和憤怒的困擾。在求職問題上嫉妒心理表現如看到別人某些方面求職條件好,或找到比較理想的工作時,產生羨慕,轉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態。甚至為不讓他人超越自己,而采取背后拆臺等不良手段。他人成功了則說風涼話、諷刺挖苦、造謠中傷以發泄自己的惱怒。在擇業中嫉妒心會使人把朋友當對頭,使朋友關系惡化,人際關系緊張,當然也影響求職的順利進行。
1.5 盲目攀高心理 大學生求職擇業時盲目攀高,即對主客觀條件的估量不夠準確,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素質和條件,一心追求大城市、高報酬、條件好的用人單位。由于沒有正確地認識自己,自我評價過高,認為自己是德才兼備,所以求職中不肯"屈就",對稍有不對胃口的用人單位就抱著拒絕的態度,結果是機會錯過,難以擇業。或者是畢業生沒有調整好自己的擇業心態,只是想找待遇或工作條件最好的單位,而不顧自己的專業或自己的某些缺陷是否適合這一行業。
1.6 消極依賴心理 在擇業過程中,一些大學生在社會為其提供的就業機會面前顧慮重重,不能主動地參與就業市場的競爭,向用人單位展示自我、推銷自我、依賴自身的努力去贏得用人單位青睞,而是寄希望于學校、地方就業主管部門、家庭,或靜候學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長去四處奔波,缺乏擇業的主動性,等靠思想和依賴心理嚴重,使自己在就業中處于劣勢[3]。
2 大學生擇業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2.1 擇業觀念滯后于就業制度的改革 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大學生分配制度被徹底打破,但是,人們已經習慣的包分配的觀念還依舊存在,"自主擇業"的擇業觀念還沒有完全被家長及大學生所接受;又由于多種經濟成分的并存與單一的就業觀念的矛盾日趨突出,同時舊的擇業觀念仍然左右著部分大學生及家長的思維,從而造成大學生擇業心理的偏差,產生心理問題。
2.2 社會上不正之風的影響 由于新的就業制度還不完善,社會上不正之風的影響滲透到了大學生就業領域,雙向選擇過程中憑關系擇業還有一定市場,"優生優薦","優生優選"的原則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以至出現優生不一定有好單位,差生憑借關系照樣能找到好單位的現象,這些現實存在因素影響了大學生就業的公平競爭,造成部分大學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從而產生一些心理問題。
2.3 家庭因素的影響 一些家庭在傳統思想和觀念的支配下,為上大學的子女設計了一個理想的就業藍圖,并千方百計地幫助子女安排工作,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選擇的職業工作環境好,社會地位高,報酬高,無風險又穩定。這種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子女安排一切,往往不考慮子女的主觀愿望和個性特點及能力特長,由于家長和子女思想得不到統一,或者家長的行為與學校的教育相矛盾,往往導致大學生擇業的矛盾心理。
2.4 就業指導工作的滯后 一些學校只注重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傳授,放松了對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忽視了就業指導工作,對大學生擇業中出現的心理問題缺乏分析和研究,對就業觀念、擇業技能和技巧缺乏系統的指導,就業指導工作明顯滯后于學生就業心理的發展變化,導致大學生產生就業心理問題。2.5 大學生自身素質的影響 一些大學生自身素質不強,他們或者心理發展不成熟,承受不起挫折與失敗;或者由于不努力,學習成績差,動手能力不強,缺乏實踐經驗;或者由于放松對自己的要求,道德修養差,胸無大志,只考慮眼前利益;或者由于缺乏對自己的正確認識,不能正確評 價自己。這些素質的欠缺導致競爭實力欠缺,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就業,造成求職過程中一些心理障礙的發生[4]。
3 對策
3.1 更新擇業觀念,正視社會現實 大學生中諸多心理障礙往往是由于擇業觀念不正確而產生的,這就要求大學生在擇業中,首先要正確處理好個人需求和社會需要的關系。在注重個人價值實現的同時,也要充分考慮社會的需要;其次要改變過去那種"一次就業定終身"的思想,對于畢業生,不必向以往那樣看重畢業時的第一次就業,因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才流動日益頻繁,人們擇業的空間和選擇余地也在逐步地擴大;第三,擇業時,應該把用人單位的環境是否具備一個有利于個人健康發展作為主要考慮因素。畢業生的眼光不能僅僅停留在用人單位的待遇方面,而應該結合自身特點,考慮用人單位是否具備個人潛能發揮的空間。正視社會現實是大學生擇業必備的健康心態之一。隨著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大學生職業選擇的機會也在增加。我國目前的經濟、教育結構仍存在不合理的現象,社會為大學生提供的工作崗位不可能令每一個人都滿意。因此,大學生必須從實際出發,更新擇業觀念,正視社會現實。
3.2 樹立擇業信心,積極參與競爭 自信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也是擇業成功的前提。大學生應該對自己有充分的認識,把客觀條件和個人理想結合起來,樹立擇業信心。這就要求大學生平時就應該注意培養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質,把握好每一次機會,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擇業中充滿自信,積極參與競爭。
3.3 培養獨立意識,提高承受能力 大學生在校期間無論在生活,還是在心理思想等方面都必須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獨立意識。對于擇業中所產生的心理障礙,最主要還在于提高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學生平時要加強心理素質的培養和訓練,特別在面對挫折時,要善于積極調整自我的心態,客觀分析,積極進取[5]。
3.4 加強就業指導,開展心理教育 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產生的心理誤區和心理問題,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對就業政策的不了解,對求職擇業的環境不熟悉,盲目擇業,造成了心理失衡。加強就業指導工作,一要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廣泛宣傳國家的就業政策,介紹社會發展狀況和就業形勢,并對其進行有關求職擇業的專業知識培訓,使其全面認識與理解政策和就業形勢,掌握求職中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二要進行榜樣教育,既要在往屆畢業生中尋找艱苦奮斗、業有所成的榜樣,又要在應屆畢業生中樹立意志堅定、自愿到基層工作的榜樣對大學生進行教育;三要早抓、齊抓就業教育,就業教育應從學生走進大學校門的第一天抓起,它不僅是就業指導部門的工作,而且是整個學校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全體教、職工,尤其是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讓學生了解學生與就業的關系,社會職業對人才的要求,使學生盡早樹立起良好的就業心態和健康的就業心理素質。同時,學校要加強就業心理咨詢工作,了解掌握擇業階段畢業生的心理狀況,通過團體輔導與個別咨詢相結合的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咨詢,幫助大學生客觀認識自己,做好擇業前特別是受挫折的心理準備[6]。對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問題要及時進行心理咨詢和治療,幫助學生走出心理誤區,排除心理問題,保持良好的擇業心態。
3.5 心理調適方法
3.5.1 自我心理暗示 自我心理暗示是利用語言或非語言的手段,對自己施加影響,從而達到心理治療的一種方法。通過自我心理暗示,大學生可以調整自己的不良情緒。在擇業中大學生可以經常用一些諸如:"沉著、冷靜"、"謙虛"、"我一定能行"等簡短而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調節自己的情緒。
3.5.2 適度宣泄法 適度宣泄法是通過某種途徑把內心的沖突發泄出來,以使心理得以平衡。當感到緊張或焦慮時可以進行適度宣泄,向老師、同學、朋友傾訴自己的憂慮和不滿,也可以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消除心理壓抑。
3.5.3 放松訓練法 放松訓練法是通過練習,學會身心放松的方法。大學生可以利用某一物件來發揮自我想象的能力。在此過程中使自己的頭腦清醒、心情愉悅,該法可以減輕或消除各種不良反應,如焦慮、緊張、頭痛等。
3.5.4 注意轉移法 注意轉移法是通過轉移注意,使個體的注意力由消極情緒轉移到積極情緒的一種方法。為此,大學生可以有選擇的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將注意力轉移到積極的活動中,使自己沒有時間沉浸在那些因各種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緒中。
論文關鍵詞:體育 心理素質 心理健康
論文摘 要:體育已逐漸成為學生個體全面成長的教育途徑的必不可缺的途徑之一,尤其在學生心理成長中發揮著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筆者通過研究體育與校園文化、體育與心理素質之間的關系,闡述了如何發揮體育在推進和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中的優勢,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 引 言
體育運動與日常自然的身體運動相比,無論內容和形式都有不同之處。體育本身所蘊含的獨特魅力與教育功能,決定了體育運動通過多種組織形式實施于人際交往的環境下,使學生個體的生理和心理發展受到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它能夠通過多種多樣的身體活動方式滿足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提高他們的體質、調節他們的情緒、磨煉他們的意志、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使他們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與個性品質,也增強了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幾乎任何體育運動項目,都要求運動員有勇敢、堅持、自制、不怕困難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樂觀、友愛、愉快、同情等多樣的情感。體育運動的新需要與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動了心理的發展,增進自我意識的形成,有助于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于培養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助于培養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
2 提高體育心理素質的意義及必要性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所面臨的學業、升學、各類等級考試、就業壓力越來越嚴重。再加上現實生活中學生獨生子女的比重越來越高,學生個性越來越強,心理問題漸趨嚴峻。這種心理危機現象蔓延下去,不僅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也影響社會的發展和穩定。
2.1國內高校學生體育心理素質的發展現狀
據對我國大學生相關調查發現,80年代中期23.25%的有心理障礙,90年代上升到25%,20世紀初上升至約30%,其中有較嚴重心理問題的約占10%。從總體水平看有超過60%的大學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問題,并呈現出繼續上升的趨勢。2004年,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陳志霞等人運用“自殺態度調查問卷”,對101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有過輕生念頭的學生占10.7%。由此可見,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校園體育心理素質的提高越來越被重視重視,強化素質教育的同時,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體育心理素質的而提高對于促進心理健康具有積極的意義,搞心理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很多高校反而普遍存在在縮減體育課程的學時數的現象。
2.2體育心理素質的內涵與特征及現實意義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體現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有:(1)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2)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3)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與自我認知度;(4)良好的人際關系協調能力;(5)完善的情感與情緒控制;(6)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平衡能力等方面。
體育心理素質簡言之,就是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形成的較高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個性和意志品質、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較強的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等。人的心理是人腦的活動,而體育則是人腦的思維通過作用于身體,來實現完成各種運動動作的過程。在運動的過程中心理健康發展,必須以正常健康的身體,尤其是以正常健康發展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為物質基礎。體育鍛煉能促使學生身體正常、健康地發展,為心理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這是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對于體育促進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在我國遠古時代就有了初步的認識,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物質與精神生活的提高,對體育的重視程度愈加明顯。尤其是體育心理素質的提高對促進學生個體的過渡、成長、社會與環境的適應能力的作用。
2.3利用校園體育促進良好體育心理素質養成的可行性及意義
學校體育對學生個體心理和生理的發展的積極影響是其他教育內容不可代替的。這點在我國教育改革的歷程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認識和肯定。廣東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的邱遠教授基于課題研究的基礎上。先后于1999-2000年、2001-2003年、2002-2004年,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普查。其主要采用了SCL-90測試量表、實驗組對照法、文獻資料法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整體呈明顯下滑的趨勢,已經嚴重的影響到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正常的校園學習生活。該研究對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作了全面的研究與分析,并對學校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進行了有利的探討,為我國體育心理素質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參考。國內還有其他一些專家學者在該領域的調查和研究,也在體育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方面提出了許多值得借鑒的建議與對策。(1)利用體育教學的直觀、實踐性促進學生智力水平的發展與提高;(2)利用體育競賽的公正性、公平性,推進學生個性品質與心理水平的完善與提高;(3)能夠有效緩解學生各種壓力、愉悅心情、調節情緒,促進學生情感發展;(4)利用體育活動的緊張性、競爭性、靈活性提高學生的應激性和適應性,完善與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5)利用體育運動參與中體驗勝利與挫折,有利于培養和樹立學生的自性心與成就感,尤其是性格比價內向型的學生;(6)利用體育活動的集體性、協作性、感染性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7)利用體育的參與性、娛樂性、積極進取性,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養成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人生觀。
2.4校園體育心理素質促進心理健康的優勢
(1)適用 群體廣泛;(2)能夠有效彌補常規心理咨詢室咨詢工作的不足;(3)實施便捷,成本低;(4)效果明顯,實用性高;(5)尤其適用于高校弱勢群體。
論文關鍵詞:學生 創業 營銷
論文摘要:創業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活躍而有效的經濟形式,目前,不論是學生創辦事業涉及的領域還是創業的發展勢頭,都有著健康發展的趨勢。文章將營銷學的相關理論和大學生創業的一些案例相結合,分析他們在市場營銷方面的得與失,從而給學生創業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創業的過程,無論是成功還是暫時的失敗對人生經歷而言都是一筆財富?,F在不少大學生更希望能在實際的工作或實踐中,通過有效途徑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要立足校園進行創業,詳細了解校園市場是非常必要的。
一、校園市場的特點
1.封閉性。在校大學生與電視媒體接觸不多,信息多來源于廣播和互聯網,信息的普及和傳播主要是靠同學間的口耳相傳,形成了一個較為封閉但卻活躍的消費市場圈。
2.容量大。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近年來的連續擴招,規模不斷壯大,學生對商家和企業來說,也就意味著一個巨大的、高素質的新型消費市場。
3.開發成本低。目前,企業在校園的競爭并非相當激烈,企業可以選擇與校園社團合作互助等方式,比其在一般市場上搶占份額要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4.集中性。校園市場消費集中,在校學生群體消費量大,所以企業能夠通過各種活動進行有效的宣傳,有效的信息傳達也比校園外市場上更迅速直接。
5.延續性。校園市場是有未來導向性的,具有連續性。大學生群體是形成中國新生中產階級和引領青年一族消費潮流的重要支柱,必將成為未來社會中消費的主導力量。
二、校園創業的案例分析
1.練攤:從校園開始
2004年9月剛來中原工學院報到時,孔德永和許多家境貧寒的新生一樣,繳完學費、住宿費之后,兜里的錢不到800元。這些錢,父母告訴他至少要堅持4個月以上。學市場營銷的他下定決心,找機會創業。
2004年11月,氣溫驟然下降,許多同學因為還沒來得及準備入冬的衣物都挨了凍,一直想創業掙錢的大一新生孔德永靈光一閃,有了第一個點子——賣手套。小孔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宿舍好友的贊助和支持,他帶著東拼西湊借來的50元錢,趁周四下午沒課去市區批發了30雙漂亮時尚的手套。周末兩天,在好友的幫助下,小孔賣掉了所有手套,還完借來的錢后,他賺了50元。
第一次“創業”成功后,孔德永信心倍增。冬天賣棉被,中秋賣月餅,黃金周搞旅游,新生開學賣生活用品,給軍訓新生拍照,學業之余每一次商機的成功捕捉,一點一點地增強了他的信心。一年后,孔德永已經攢下了1.4萬元。
2.學以致用,搞活小飯館
“咱們學校的位置雖然比較偏僻,但附近4所高校有4萬多名學生,而校門口的飯店數量還遠遠沒有飽和,所以開飯店還是有可能贏利的。”小孔暗自盤算。
與好友合計后,決定一起合伙創業。兩人幾經考察,將飯店選在了校門口附近的地下室—— 一間光禿禿的、連水電也沒有的空屋子。開業當天生意還不錯,可是,之后的兩三天,飯店開始門庭冷落。
此時孔德永方知創業不易,他遂向自己所學的營銷專業知識尋求答案。很快他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在校園里散發。調查結果顯示,小孔的飯店雖然開在校門外飯店相對集中的街道,但是由于是在地下室,沒有明顯的標識,參加調查的同學80%都不知道龍泉飯店的存在。
找到了癥結所在,孔德永就開始對癥下藥,他們連夜趕制了霓虹燈和3.8米長的條幅掛在醒目處,以盡快增加飯店知名度;他還暗訪周圍的飯館,制定比他們更物美價廉的菜品;挖空心思舉行開業酬賓返代金券、過生日送禮物等促銷活動,以招徠更多回頭客……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孔德永的努力下,生意很快開始好轉。半年后,孔德永把餐館從地下搬到了地上,開起了東北家常菜館。
三、學生創業營銷策略的啟發
1.市場商機的選擇
方向一:智力服務領域。例如,家教領域就非常適合大學生創業,此類智力服務創業項目成本較低,一張桌子、一部電話就可開業。推薦商機:家教、家教中介、設計工作室、翻譯事務所等。
方向二:連鎖加盟。對創業資源十分有限的大學生來說,借助連鎖加盟的品牌、技術、營銷、設備優勢,可以較少的投資、較低的門檻實現自主創業。推薦商機:快餐業、家政服務、校園小型超市、數碼速印站等。
方向三:開店。大學生開店,一方面可充分利用高校的學生顧客資源;另一方面,由于熟悉同齡人的消費習慣,因此入門較為容易。推薦商機:高校內部或周邊地區的餐廳、咖啡屋、美發屋、文具店、書店等。
2.營銷模式方面的啟發
大學生創業可以借鑒的典型營銷模式主要有以下幾類:
(1)體驗式營銷:體驗營銷是要站在消費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動、關聯等五個方面,重新定義、設計營銷的思考方式。當咖啡被當成“貨物”販賣時,一磅可賣三百元;當咖啡被包裝為“商品”時,一杯就可以賣一、二十塊錢;當其加入了“服務”,在咖啡店中出售,一杯最少要幾十塊至一百塊;但如能讓咖啡成為一種香醇與美好的“體驗”,一杯就可以賣到上百塊甚至是好幾百塊錢。增加產品的“體驗”含量,能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2)關系營銷:關系營銷是把營銷活動看成是一個企業與消費者、供應商、分銷商、競爭者、政府機構及其他公眾發生互動作用的過程,企業營銷活動的核心是建立并發展這些公眾的良好關系。
(3)文化營銷: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缺少文化營銷是難以取得長足發展的。將文化有機融進營銷,就像將鉆石鑲進白金戒指,形成1+1> 2的社會價值。
3.促銷方式的啟發
廣告促銷策略是在一般營銷策略的基礎上,利用各種推銷手段,在廣告中突出消費者能在購買的商品之外得到其他利益,從而促進銷售的廣告方法和手段。它既要告知消費者購買商品所能得到的好處,又要給予消費者更多的附加利益,以激發消費者對商品的興趣,在短時間內收到即效性廣告效果,從而推動商品銷售。廣告促銷策略主要包括:饋贈型、直接型、示范型和集中型。饋贈型廣告促銷策略大致可分為贈券廣告、贈品廣告、免費試用廣告等。集中型廣告促銷策略主要是利用大型慶典活動、贊助公益事業、展銷會、訂貨會、文娛活動等人群集中的場合進行廣告宣傳。
1、1總書記多次指出,要堅持不懈地對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近代史、現代史及國情教育。遼沈戰役紀念館是全國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接待20多萬來自祖國各地的觀眾,在愛國主義教育陣地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錦州有5所高校,每當新生入學的時候都要到遼沈戰役紀念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本人是一名講解員,在講解的過程中發現大學生們不但對革命史的了解甚少,而且講到一些英雄人物比如梁士英舍身炸碉堡時,一些人會發出“真傻”、“這不是有病嗎”的議論聲,通過這些言語可以折射出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在逐漸的發生轉變。同志在《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勢新情況》一文中指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帶來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巨大進步,增強了人們的競爭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同時,由于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物質利益、就業方式日益多樣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加;市場經濟活動存在的弱點及其帶來的消極影響,反映到思想意識和人與人的關系上來,容易誘發自由主義、分散主義、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碑敶髮W生是未來中國的中流砥柱,他們的思想素質直接影響到未來中國的素質,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他們的愛國主義覺悟,是建設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項重要任務。它關系著四化建設的成敗和祖國的興衰。
1、2愛國主義是指在知祖國、愛祖國的基礎上,立報國之志、學報國之才、踐報國之行。其有機統一才是真正的愛國主義。因此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在引導大學生知國、愛國、報國上下功夫,做到以了解祖國、學習愛國主義知識和有關理論為基礎,以激發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為重點,著力培養青年投身祖國四化建設的雄心壯志和努力學習的積極行動。這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三個基本環節。
2、1知國才能愛國,“知之深”才能“愛之切”。當前大學生對祖國是否有深刻的了解呢?一些調查資料表明,他們對祖國的歷史、對中華民族的傳統、對馬列主義思想的基本理論確實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因此,他們對封建主義舊中國和資本主義的腐朽本質缺乏認識,對歷史和現實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有時不能科學地分析、正確地對待,容易產生種種偏見。因此,愛國主義教育的關鍵是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幫助大學生了解祖國的過去,認識祖國的現在,展望祖國的未來,以此激勵大學生珍重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相信中華民族將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2幫助大學生了解祖國的途徑很多。如結合班校會進行國情教育;利用廣播、黑板報、宣傳櫥窗,介紹祖國的光輝歷史和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建設成就;指導大學生收看新聞等電視節目,開展社會調查,使大學生感受祖國四化建設的飛速發展。特別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條途徑,做到結合教學講歷史、講傳統;結合教學講愛國民族英雄和科學家、藝術家的卓越貢獻;結合教學講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結合教學講社會主義建設的飛速發展和黨的方針政策的無比正確;結合教學講愛國主義理論、遠大理想和奮斗精神,等等。
2、3不管采用什么途徑都要引導大學生在生動的對比鑒別中提高認識。如,通過新舊社會的對比,使大學生認清新舊社會兩重天和勞動人民翻身當家做主人的事實;通過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比,使大學生認清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的歷史事實;通過改革開放前后的對比,使大學生認的改革開放政策是強國之路、富國之本;通過階級對比,使大學生懂得雖然我國目前剝削階級已不復存在,但腐朽的思想依然存在,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階級斗爭依然存在;通過對比教育激發大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并把愛國與愛社會主義統一起來,增強實現四化的信心,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樹立階級斗爭的觀點和愛憎分明的情感。
3、1愛祖國是指關心祖國前途命運和榮辱興衰,并隨時準備為祖國的事業而獻身的一種崇高而熾烈的道德情感。這種情感是愛國主義的基礎。大學生的情感往往是和具體的人物、事件相聯系的,因此,愛國主義教育要在幫助大學生了解祖國壯麗河山、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中華民族對人類世界的巨大貢獻的同時,激發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幫助他們客觀地分析我國近代所以落后的原因和未來美好的前景,激勵他們刻苦學習、發憤圖強的精神。
3、2在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時,還要考慮大學生情感的特點,幫助他們鞏固和發展積極健康的思想感情,克服情感的膚淺性、波動性,使他們懂得愛國主義情感,是一種民族的情感、階級的情感,是一種極其深沉的情感。我們既要幫助學生樹立熱愛黨、熱愛祖國、追求真理的感情,又要指導他們自覺地“調節”、克服脆弱的感情。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首先要以生動形象的事物、形成強烈的刺激,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青少年的認識特點一般是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壯麗的山河、雄偉的建筑、家鄉建設新貌、熱烈的勞動場面、歡快的節日盛況、奧運賽場的勝利都能使他們產生愛國之情。因此,我們要組織大學生參觀祖國建設新貌、游覽祖國名山大川,組織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引導他們進行今昔對比;也可開展他們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激發他們從愛家鄉、愛學校的一草一木,擴大、深化、升華為深刻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3、3其次,要在馬列主義理論指導下,通過具有辯證哲理的曉理,激發愛國之情。曉理要在理論聯系實際上下功夫,做到中肯而切合實際,深刻而不失含蓄。另外,我們要注意組織大學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結合學習中華民族的歷史、黨史,幫助他們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樹立
馬克思主義信念,特別是要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問題。4、1報效祖國是知祖國、愛祖國的發展,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黨的教育方針和時代的具體要求。熱愛祖國主要體現在是否有報國之志、報國之才和報國之行。因此,我們應該努力去育志、育才、導行。
4、2育志,即培養大學生樹立為四化獻身之志。其關鍵是教育大學生把自己的遠大理想同祖國的前途命運聯系起來,把刻苦學習與祖國四化建設事業聯系起來,使他們懂得學習絕不是為了個人升官發財,不是為了光宗耀祖,而是為了祖國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因此,必須做到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時刻準備著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這些年來,對上述這些內容我們講得實在太少了,大有加強的必要。育志以激情為基礎,目的在于利用情感這種內部動機,促其理想、信念和志向的形成。
4、3育才,即培養大學生掌握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科學本領。一個人有報國之志而無報國之才,報國就是一句空話。當前是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要實現祖國的四個現代化,把祖國建設成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事業的建設者和保衛者,就必須在學業上有所成就,成為祖國各方面的有用人才。正如陶行知所說:“今天多做一分學問,多養一分元氣,將來就能為國家多做一分事業,多盡一分責任”。
4、4導行,即引導大學生將報國之志付諸行動,把報國之才獻給祖國。大學生在學期間就要確立報效祖國的思想,而且要認識到報國之行就是腳踏實地投身愛國主義實踐,兢兢業業,身體力行。今天的愛國行動,就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將來就要利用所學的知識為祖國獻計獻策、盡職盡責。導行不能光說不做,要引導大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為國出力”的實踐活動,如義務勞動,為他人為集體獻愛心活動等等,使他們從小關心他人、熱愛集體、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要教育他們一切行動都要維護國家的尊嚴和榮譽,不做有損人格、國格的事情,并敢于和有損國格的事情做斗爭;要教育他們積極服兵役,或在外敵入侵時挺身而出、勇敢參戰、殺敵報國。一句話,即“閑情非吾志,甘心赴國行”。
構建良好的教育平臺,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幾年來形成了以課堂為主,包括社會實踐基地、黨校、業余團校、學生社團等系列教育平臺,把形勢政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工作置于平臺上開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不斷增強。學校從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入手,嚴抓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使課堂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學校著力完善團校、黨章學習小組和校院兩級黨校的教育平臺,提高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整體思想政治素質。學校還十分注重學生社團的建設,在經費上給予支持,業務上給予指導。
改善學生的生活條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投入大量資金,新建和改建了學生宿舍,在學生宿舍(或樓層)安裝了熱水淋浴器和空調、免費飲水機,新建了高質量體育場館。在食品價格上漲時,學校撥??钛a貼糧油差價,穩定學生的伙食價格。這些措施向學生傳遞了學校的關愛。
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加大關懷力度。學校通過校園、校長信箱、學生信訪、學生思想動態調查等措施,建立完善的學生信息收集、反饋與解決機制。收集的學生意見和問題,分類交由各相關部處,適時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增強了學生對學校的信任感和凝聚力。
以德育為先,推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項工作的協調發展。
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主渠道作用。學校從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經費投人、教學規范等方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進行了“設置長短課程”、“增加社會實踐環節”等改革和創新,提升了課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學校還通過學科資源整合,把相關院系一批最優秀的教師吸引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來。
緊密結合實際廣泛開展主題教育,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向縱深發展。學校挖掘80多年辦學歷程中積淀的歷史文化底蘊,提煉出學校特有的“四種精神”,即陳嘉庚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羅揚才烈士的革命精神、抗戰時期內遷閩西長汀艱苦辦學的自強精神、以王亞南、陳景潤教授為代表的科學精神,開展“四種精神”主題教育活動。同時依托黨章學習小組、鄧小平理論研究會等開展“理論性”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針對社會熱點問題開展“時事性”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專題網站、QQ工作群等構建師生互動平臺,開展“網絡”主題教育活動。
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學校采用多種形式,在學生中開展校史校情教育、行為規范教育,舉辦各類學術講座和報告,營造愛國愛校、崇尚科學、艱苦奮斗、求實創新的良好校園風氣。
學校堅持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建立了青海貴德、井岡山、延安、福建莆田SOS兒童村等社會實踐基地,實踐內容涵蓋科技扶貧、支教掃盲、專業調查等多方面。學校每年還組織研究生支教團前往寧夏、西藏支教。通過社會實踐,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同時也鍛煉了毅力和品格。
為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素質,學校設立了心理咨詢中心,開展了講座、沙龍、心理素質拓展訓練等多種形式活動,提供網格、面談、電話等多樣方法咨詢,初步形成“學生——學?!彝ァ惫餐瑓⑴c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以制度為矩,建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長效機制。
領導體制完善,保證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學校黨委統一領導,學校成立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各學院建立學生工作領導小組,在學院還分別設立主管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黨委副書記,配備專職學生輔導員、班主任或導師,形成了一個務實、高效的學生工作體系。
工作機制健全,保證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從建章立制入手,明確各單位、各部門的工作職責,規范工作程序,確保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實現了從經驗型向制度型的轉變,規范學生管理制度,保證學生權益得到尊重和保護。制定了完善的學生管理系列制度。明確學生行為規范,做到有章可循。今年,學校根據新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重新制定或修訂了學生違紀處分規定、學生申訴辦法等。這些新規定著重突出了教育為主、學生權利保護和救濟等原則。
【內容提要】通過對跳遠助跑、起跳的訓練方法介紹、使學生在訓練中能明確重點,提高訓練效果,在較短時間里掌握和完善跳遠技術,從而達到提高跳遠成績之目的。
【摘 要 題】運動項目集萃
【關 鍵 詞】助跑/起跳/助跑和起跳的結合
跳遠是典型的速度和爆發力相結合的運動項目,它要求運動員在數秒種內完成從助跑至落地等幾個緊密相連的技術環節,具有較為復雜的技術要求。同時,跳遠運動項目的開展極為普及,完美的跳遠動作,也確實給人一種運動美的享受,因此它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
筆者從跳遠訓練執教中深感,高校田徑訓練,不象基層少體校,以打好基礎全面發展為目的,也不象專業體工隊系統訓練,以逐步提高為根本,大學生面臨的是緊張的學習任務和較少的訓練時間,針對這種實際情況,并聯系跳遠的項目特點,在技術訓練中必須“突出重點、帶動其它”這么一個指導思想,而助跑和起跳技術就是該技術訓練中的重點。為了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里掌握跳遠技術、提高跳遠成績,本文提出跳遠助跑和起跳技術能力的若干方法與同行們商榷。
1 助跑訓練方法和要求
助跑訓練主要是提高穩定的助跑節奏,而節奏指的是助跑每一步具有的時空特征,它直接影響著助跑每一步的步長和步頻,從而影響助跑的穩定性和準確性。因而,助跑節奏通常是要經過較長時間訓練,而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的節奏。但許多同學的助跑節奏,特別是助跑開始階段的節奏極不穩定,變化較大,造成助跑準確性差,在最后階段搗小步或拉大步,導致較大的水平速度損失。所以要想在助跑中充分發揮水平速度,必須培養穩定和準確的助跑節奏,通常采用:
1.1 平跑訓練法 在跑邊上采用站立式起跑,跑至30m左右的區域里。每次訓練,安排在基本部分的開始階段,負荷量一般在3次×3組。要求上體逐漸抬體,速度自然加快,當起跳腿踩入區域時,教練在區域里做個記號,9次跑下來,釘鞋踩點較集中的地方進行丈量,丈量的長度在跑道過作下醒目的記號。待下次訓練時再收集踩點集中點,并再次丈量調整后作下記號,直至誤差為全10cm,從而定下30m左右平跑終點,而該終點的記時成績,是作為助跑能力提高的主要數據。顯然,隨著速度的提高,落點的正確,助跑能力明顯提高。
1.2 跑海棉磚訓練法 把5-6塊40cm長的白色海棉磚,橫放在跳遠助跑道上的最后段,如圖1所示:
其中a距離最小,b的距離最大,一般b=a+30cm左右較為合適。該方法主要是解決后幾步助跑節奏穩定性和上板的連貫性。另外在跑動過程中上體的傾斜程度小些,身體各部分盡量要求協調自如,擺動快速有力,騰空時間較短;為快速起跳作好準備。
附圖
圖1
1.3 邊跑邊聽節拍訓練法 經過幾個周期的專項訓練之后,使學生的助跑能力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用竹筒敲擊學生助跑時的節奏,強調突出最后兩步的節奏,并用錄音機把幾次助跑時的敲擊聲均錄制下來,然后,取效果(起跳的準確性和起跳效果)最佳的一次作為近期助跑起跳練習時的節奏模式,反復播放該聲音以鞏固學生的助跑節奏。隨著訓練水平的逐步提高,教練員應不斷地加以觀察和調整,尤其是最后兩步的情況。
1.4 助跑負重訓練法 在助跑練習過程中,可穿沙背心進行,可安排在訓練課的前半部分,訓練負荷量不宜過多,練習5~6次后脫掉沙背心,馬上進行無負重助跑練習,使學生體會輕松的助跑感覺。
2 起跳訓練方法和要求
起跳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運動員在助跑中的速度發揮,因為起跳能力好的學生可以放心大膽地發揮速度,而不用擔心因速度快而無法有效地完成起跳,所以他們通??梢栽谥苤休^好地發揮速度。而起跳能力相對較差的運動員或學生則會由于害怕速度快了跳不起來而導致起跳前降低速度。所以抓好起跳能力的訓練反過來對提高助跑速度有較大的促進作用。起跳訓練方法較多,但本文將著重論述結合騰空步的各種起跳練習。
2.1 起跳騰空步雙手抓單杠 該方法把單杠高度固定在220~2.50m之間,遠度可隨著學生能力的提高而不斷增大距離,助跑6~8步即可。一旦抓住單杠,下肢仍舊保持騰空步的動作,即擺動腿屈膝抬高,起跳腿蹬伸充分是伸直狀態,兩大腿夾角較大,使學生能立刻體會完成起跳動作的質量,并體會向前上方“頂”的騰空感覺。
2.2 起跳騰空步頭碰高 起跳遠度固定在2~2.30m之間,高度隨學生的能力而定,助跑6~8步即可,該方法。主要解決學生踏跳板時,低頭看板,起跳不充分等問題,并能保持較為規范的起跳姿勢。
2.3 起跳騰空步登高 助跑6~8步,起跳后成騰空步姿勢,擺動腿自然地登上80cm~90cm高度的跳箱。該方法主要解決學生擺動腿擺幅度小,起跳不充分等問題。
2.4 短程助跑的級跳練習 可經常安排一些助跑的二級、三級、四級、五級跳單足式跨步跳練習,以增強學生腿部爆發力以及動作的協調性。
其實助跑和起跳兩者是緊密相聯的一個運動環節,在助跑訓練的同時必須包含著起跳,而起跳訓練又促進助跑速度和準確性的提高,在訓練中,為了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里掌握好跳遠技術,提高跳遠成績。所以對助跑和起跳結合的訓練更為重要,訓練中所花的訓練時間相對也多。
3 助跑和起跳結合訓練
當前,為了不斷提高跳遠技術,許多教員正努力創造新的訓練方法和手段,但筆者在訓練中嘗試了“水平助跑、低位斜坡起跳”的方法,對助跑起跳結合訓練很實用,對提高學生助跑起跳騰空效果很好。練習方法和要求如下:
1)全過程應以正確的跳遠技術動作來要求。
2)助跑距離采用半程進行(6~9步較為合適),步點要準確。
3)助跑距離短,但速度要快,節奏感強。
4)此練習仍以起跳騰空步練習為主,待達到較熟練的程度時可以配合完整技術進行練習。
5)在此練習之前,必須做好踝、膝、腰的專門準備活動,起跳斜面最好是木制體操跳板上面加蓋塑膠。
6)學生在采用此練習方法,初練時有前沖,跳(騰)不起來的感覺,這是正常的。教練員應當注意觀察,把重點放在助跑的速度節奏,快速而有力的(坡下)起跳以及起跳后的正確技術上,使全過程規范化。
7)此練習方法一般安排在專項訓練課當中。最好在來用此練習的同時,配合速度來進行,每次專項課進行4×4組的練習,每組間歇中,令學生在跑道上做兩次起跳練習,體會一下自身感受。練4-7節課就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該方法能改善:a.助跑、起跳騰不起的問題。b.使起跳倒數第一步的緩沖動作增強,使起跳前的儲備能量增加。c.使起跳騰起角度更趨于合理。d.能加快起跳放腳的速度,減少水平速度的損失。
總之,在跳遠訓練中,教練員必須清楚地了解該項目技術的重點、難點和疑點之處,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優點和不足,在發揚優點的同時,有針對性地著重抓好重點技術,使助跑速度和起跳能力盡可能保持平衡。但隨著訓練的不斷深入,這兩者的平衡會不斷地被打破,經常出現一方面優于另一方面的情況。所以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定期的測驗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迅速彌補不足,使兩者不斷地在更高的水平上達到新的平衡,這是不斷提高跳遠水平的必由之路。
樹立高尚的理想信念是高校學生尤其是學生黨員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和目的。高校學生黨員作為高校學生群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理想信念的形成過程既有和普通學生相同的共性,又存在著自身獨有的特性。
一、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方法
黨中央一直高度重視高校學生黨員的發展工作,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共青團中央曾多次發文強調要重視這一問題。要做好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就必須要加強這一群體的理想信念教育。學生黨員對理想信念內涵的深刻理解、家庭和學校的教育方式以及社會實踐對最終形成高尚的理想信念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當今高校學生黨員在理想信念的樹立與形成過程中亦存在眾多問題。本文用實證的方法對高校學生黨員理想信念現狀進行了分析,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對策。
本文將淮陰師范學院大學生黨員作為分析對象,擬采取社會學調查研究的方法,具體通過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的方式,采用分層多段抽樣方案,在2011年5月至10月隨機對該校18個學院的大學生黨員開展了調查并進行了定量分析研究。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收回298份,有效問卷291份,問卷回收率達到99.3%,有效率達97%。本調查隨機抽取了大二到大四若干班級,涉及漢語言、新聞、法律、歷史學、旅游管理等專業。與此同時,課題組在傳媒學院、文通學院、歷史文化旅游學院等單位通過結構式訪談確保調研資料的準確與真實。問卷和訪談對學生黨員的基本情況、影響學生黨員理想信念的因素、理想信念對工作、學習等方面的影響問題進行了調研,內容涉及學生黨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家庭和學校教育、社會實踐等影響因素。
二、影響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的因素
理想從一般意義上講,是指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同奮斗目標相聯系、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具有實現可能性的對美好未來的追求與向往。信念是人們在一定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理論主張或思想見解及理想堅信無疑并身體力行的精神狀態。[1]科學的、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正確的理論基礎上,并通過付諸實踐建立起來的,符合事物運動和發展規律。而這些正確的理論以及其付諸實踐的過程又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
對大學生開展財富教育的思考與構想
摘要:高等教育階段必須對大學生進行財富教育,是本文在新經濟背景下提出的一項教育新命題。有效的財富教育,意在幫助大學生,建立獲取財富、支配財富、保護財富有關的觀念,并積極培養處理自己現實生活中的財富問題的能力。兩個立場、四種觀念、三條原則構成了它的內容核心,交流、活動、參與的基本思路則貫穿于落實財富教育的全過程中。關鍵詞:財富教育思考構想
1問題的提出
我們至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認識在高等教育階段開展財富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1經濟轉型
從一定程度上說,經濟發展的標志就是國家財富和個人財富的增長。鑒于經濟與財富的這種密切相關,為使我國的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趨勢,民眾——我們的大學生是未來的民眾——需要進一步擺脫傳統的財富觀中那些已與時代變遷相抵觸的因素(最典型的莫過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影響,從而保證我們的市場經濟和社會生活有不斷的生機注入。經濟全球化的日益逼近則更需要我們的高等教育為培養出在國際經濟環境中有競爭力的人才早作準備。
1·2人生幸福
對財富問題的認識,切實關乎每個生命個體的幸福。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會被財富帶上天堂,也可能因財富墜入地獄。這取決于我們對于財富的認識水平和支配能力,取決于我們對于自己人生經歷中可能面臨的物質匱乏或豐裕是否作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是否積累了一定的應對能力。
1·3教育缺失
我們的大學生已經對財富問題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比如崇拜世界級富翁并夢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腰纏萬貫),這無可厚非;同時,他們的某些思想和行為又確實堪憂,最突出的就是理所當然地用父母的錢去追求時尚消費、攀比消費,甚至行動起來賺同學的錢。其實擺脫這種蒼白無力并不是太困難的。因為我們的大學生處在缺乏生活經驗,處于充滿多方面需要和發展可能,充滿活力和潛力的生命時期。這段時期教育影響的價值,可以遠遠超出該階段而擴展到終身。
2財富教育的一般目標內容體系
2·1財富教育的界定
有效的財富教育,意在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財富,樹立科學的財富觀,并自覺培養處理自己現實生活中的財富問題的基本能力。
2·2財富教育的一般觀念目標體系
鑒于大學生作為消費者的現實身份,他們圍繞財富問題展開的實踐無疑是有限的。因此,我們認為不妨將財富教育的目標主要建立在觀念層面上,整個觀念目標體系則可以分化為以下兩大板塊。
一、確立兩個根本立場
(一)財富可以體現一個人的能力,是人格尊嚴的基本保證。
蔡元培先生曾指出:“小之一身獨立之幸福,大之國家富強之基礎,無不有借于財產?!薄柏敭a雖身外之物,然人之欲立功名享福利者,恒不能徒手而得,必有借于財產?!彼踔琳J為:“蓋財產者,人所辛苦經營所得之,于此無權,則一生勤力,皆為虛擲,而于已毫不相關,生亦何為?……故財產之重,次于生命,而盜竊之罪,次于殺傷,亦古今中外之所同也?!辈淘嘞壬鷮τ谪敻蛔饔眉捌湓谌松兄匚坏纳羁探沂?,在今天仍不失其警世之意義。為此,通過財富教育強調這樣的觀點是意義深遠的:我們對作為財富主要標志金錢的追求,不能超過對人格尊嚴、對名譽的珍視。日本教育學家小原國芳在呼吁加強日本的“富的教育”時就強調:“不是為富之富,而是為了支持尊貴的四個絕對價值(真、善、美、圣)并使之發揮和弘揚之富。”
(二)財富本身并沒有問題,但金錢拜物教絕對有問題,以金錢為人生第一要義的社會絕對不是正常社會。
叔本華早就指出,如果人一味追求財富,心靈上會是一片空白?!敖Y果是對任何其他事物的影響便麻木不仁。他們對理智的高度幸福既無能為力,就只有深迷在聲色犬馬之中,任意揮霍,求得片刻的感官享受。”拜金主義對人類的根本危害就在于對人的異化。與拜金主義形影相隨的享樂主義像一樣敗壞人的幸福感受能力,也造成了危及人類生存本身的世界性危機。
二、強化三種意識
上述兩大根本立場是我們對大學生進行財富教育的出發點與歸宿。以此為前提,尚有如下意識應當納入財富教育的觀念目標體系。
(一)獲取財富的意識
除了傳統的“勤勞致富”、“艱苦創業”思想之外,在新的經濟環境中,我們以為下述觀念是促進大學生將來增強獲取財富能力的關鍵。
觀念一:知識就是財富
經濟學家何清漣女士在她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知識差距是貧富差距的核心。我們可以為此提供令人目不暇接的證據。我們的大學生應當了解,云集在美國加州硅谷的高科技富豪的一個特點是,他們多半都有很高的學歷,等等。當前,知識經濟在全球范圍內的興起更預示著這一觀念對于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價值尤其不可替代。因為在知識經濟中,知識是經濟增長中的重要資本,是真正占主導地位的資源和生產要素。
觀念二:創新就是財富
我們這里所提的創新不是一個嚴格的定義,它只是意味著打破常規思維,擺脫舊有的思維定勢。如企業經營中“出奇制勝”、“做別人尚未做的事”等規則。無數事實已經證明并且還將繼續證明,競爭的優勢永遠被最有創意的人所掌握。
觀念三:投資就是財富
百萬富翁可以定義為擁有很多物資財富的人:但更準確地說,是擁有可觀的保值或可生財的資產、股票、債券、私人企業、林地等的人。他們多是謹慎的投資者,家庭收入約有15到20作投資。因此得出結論是:最明智的生財之道是充分利用現有資產去獲取新的財富,必須嘗試讓本錢增長得更快。此外,我們的大學生也應當了解初步的投資途徑,如收藏、股票、債券等,懂得通過報紙的財經版去學習更多的投資知識。
觀念四:時間就是財富
在商場上,這意味著“商機即為占盡先機”,不可急于求成,否則不但可能欲速不達,還可能應驗所羅門的預言:“欲急速致富者將不免于不義?!睂ξ覀兊拇髮W生而言,這一命題還提示了他們人生的今日與未來的關系。今天的求學是一種投入,產出的將會是明天他們擁有的財富。從某種意義上說,今天的虛擲光陰,就是遠離未來的財富。
(二)支配財富的意識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是:人應當支配財富而不是被財富左右。但事實卻往往反其道而行。正如蔡元培先生之言:“然世人徒知增殖財產,而不知所以用之之道,則雖藏鏹百萬,徒為守錢虜耳。而矯之者,又或靡費金錢,以縱耳目之欲?!彼孕≡瓏疾粺o憂慮地指出:“應該教育孩子如何正確使用財富,這比創造財富還重要?!赣挟a階級的孩子能正當使用其遺產,有錢的人能正當使用其一切財富?!蔽覀冊囍o大學生提出幾條原則來推動他們到達“用之有道”的彼岸。
原則一:遠離鄙吝。
所謂“鄙吝”,指的是一味斂財、守財,當用不用,當與不與。這種“葛朗臺心態”是被財富枷鎖束縛得最緊的人獨有的。從現代意義上說,“鄙吝”是有害于社會的。給現當代經濟帶來活力的不是“葛朗臺”們,而是那些“把錢大量分散出去(當然,在道德上,在社會上要正當)并拼命 勞動的人?!崩罴握\先生曾說:“錢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費。”我們也不妨這樣理解他的意思:錢不可以浪費,但必須用。
原則二:崇尚節儉
我們的大學生必須學會區分“節儉”和“鄙吝”。節儉是“自奉有節”,當用則用。這種支配財富的意識與能力來自我們對自身欲望的必要控制,它不僅能使我們應付人生的意外之需,也是提升人生境界的根本前提,因而人們一貫譽之為“美德”。
原則三:樂善好施
一旦我們成了富人,在滿足自身合理有度的需求之后,又該怎樣支配我們的財富呢?我們和大學生一起聽一聽小原國芳的吁請是有意義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銀行經理。如何使用財富固然是個人的自由,但我希望大家做這樣的總經理:遵照自己良知的最高命令,把財富獻給社會,為了充實學校的力量,為了學術研究,為了條件惡劣的醫院,為了建設真正的學校……”
(三)尊重他人的財富和保護自身財富不受侵犯的意識
劫富濟貧者被視為英雄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尊重他人的財產權與尊重他人的生命、名譽同等重要。我們的大學生要學會保護自己的財富首先必得明白理財的重要性。一個人如果總是對自己的財務狀況不甚了了,“保護”二字就無從談起。大學生們需要學會了解商品質量,貨比三家;學會討價還價;購買自己確實需要且物值相符的商品等等。3實施財富教育的基本策略
3·1知識傳授
家庭是大學生獲取財富知識的首要場所。每個學生都是家庭的成員,因此也是家庭經濟的參與者。父母在儲蓄、投資、貸款、捐款及從事其他財富實踐時適時向孩子傳經送寶、為孩子解疑,則能使各方面都渴求成熟的孩子獲益更多。如果說,在家庭中傳授財富知識具有一種個別性,學校在大學生們對整個社會范圍內的財富問題萌發出興趣時,所進行的引導則應有普遍性,以使兩者形成互補。學校可組織學生收集國內外著名企業家、富豪和其他成功人士的故事。請經濟專家、企業界和投資界人士來校開辦財富問題的講座,與大學生對話。開設一些圍繞財富主題的選修課,通過各類活動(如辯論、知識競賽、征文)和主題班會來促進大學生們的互相交流。
3·2模擬操作
根據主題的差異,我們把模擬操作分作兩大類。
一、以家庭為中心的。讓學生設計家庭投資方案、儲蓄方案、最優家庭日常開銷方案、旅游方案等。
二、支持學生盡可能多地扮演各種角色:白手起家者、初學經商者。鼓勵學生吸取成功經驗寫出自己的白手起家致富的夢想。校園內自然也可以開設模擬市場。比如由學生會組織“商業周”活動,在活動期間開辟校園“商業一條街”。
3·3親身實踐
大學生獨立管理零花錢是落實財富教育時最重要的一項實踐,但即使是對比較充分地掌握了理財技巧的大學生而言,父母的定時審核也是必不可少的。學校則可以開展讓大學生把自己的消費經歷(比如買菜)記錄(攝錄)下來,在班里交流一類的活動,家校結合,以推動他們積極提高理財、消費水平。
4落實財富教育的過程中,上述三個方面是有機統一的。我們所作的分類闡述尤其不代表時間性的順序,事實上,這三種方式必定是交錯、糅合著被采用的。
財富教育是切合到大學生實際的生活指導,它與傳統德育中的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人生觀教育、價值觀教育、法制教育、公德教育、責任感教育高度相關,是對它們的積極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