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9 04:31:58
序論:在您撰寫工程測量專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本文從培養校企高度融合的工程測量專業畢業生的實際出發,為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推動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建設,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和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針對畢業生的工作情況、在校期間的課程學習對工作和發展的幫助情況,以及對教育工作和教學管理工作提出的建議和要求等,對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改革與創新,提出了校企高度融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
關鍵詞:校企高度融合;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人才培養;職業能力
一、引言
當前,工程測量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雖然我國高校培養了一部分測量專業本科生,但由于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決定了其設計、科研能力強而施工能力弱的特點,不能滿足施工企業對技術人員專業能力的需求。另外,大多數本科畢業生在思想上不愿意到施工一線,即使在施工一線,或由于沒有足夠的實踐訓練不能很快適應施工一線的需要,或不安心施工一線的工作;而高專高職生則比較安心于施工一線工作,且動手能力強,上手快,能夠滿足施工一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用人標準。這已在施工一線的實地調查中得到了證實。
二、工程測量技術專業設置與優化情況
1.專業設置。工程測量專業為全日制三年專科,招收高中畢業生。畢業生主要面向公路、鐵路、市政,輻射測繪、國土資源、城建、水利、煤炭、石油等部門從事工程測量、控制測量、地籍測量、礦山測量等測繪工作。
2.優化情況。為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推動我系工程測量專業的建設,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和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我系專業教師和學工辦輔導員每年對我系畢業生進行至少一次問卷調查。針對畢業生的工作情況,在校期間的課程學習對工作和發展的幫助情況,對教育工作和教學管理工作提出的建議和要求等多種情況,進行詳細而系統的跟蹤調查。根據近三年學生反映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我系采取了如下措施:①根據畢業生反饋信息及用人單位信息修訂教學方案,增減課程。②進一步加強學生在校期間的實習實訓工作,強化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結合工程有針對性地講授一些施工及現場管理方面的知識。③聯系用人單位,讓學生走到施工現場,給更多的同學提供就業前頂崗實習的機會。④對文化素質課進一步加強,如應用文寫作、大學生社團活動、演講比賽等。
三、專業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工程測量專業確定的培養目標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綜合素質,有較強的工程測繪及測設能力,善于施工組織和管理的一線技術應用性人才。其專業特色是“精測量、懂施工、會管理”。學生應掌握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素質如下:
1.基本知識。①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②具有足夠的高等數學、工程數學、計算機語言編程基礎、工程制圖基礎。③具有道路、橋梁、隧道、土建等行業施工知識。④具有較扎實的工程測量專業知識。
2.基本技能。①具有較強的測量儀器操作技能,特別要突出以全站儀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設備的使用。②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與應用技能。
3.基本能力。①具有較強的地形圖和地籍圖測繪能力。②具有較強的施工控制網外業布設能力和內業計算能力。③具有較強的對道路、橋梁、隧道、土建工程施工放樣的能力。④具有從事數字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方面的能力。⑤具有一般工程施工管理能力。
4.基本素質。①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行為規范。②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穩定的心理素質。③具有與市場經濟環境相適應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競爭意識。④有創新精神、實干精神、團結協作精神。⑤熱愛工程施工建設一線工作。
四、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情況
1.根據職業標準和職業崗位工作任務設置課程。根據工程施工一線崗位群對工程技術人員應具備的綜合能力和專業能力的要求,結合本專業特點和一線工作崗位,構建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最終將本專業學生培養成“精測量、懂施工、會管理”的技術應用性人才。根據高職的教學特點,強化實踐環節教學,突出核心能力培養,圍繞能力培養核心,構建了如下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理論教學體系又可劃分為基本素質系列課、工程背景系列課、專業理論系列課,所對應設置的課程如下:①基本素質系列課,開設課程有政治理論及法律知識、英語、高等應用數學、體育、計算機基礎、VB語言、工程制圖、AUTOCAD;②工程背景系列課,開設課程有巖土工程、工程力學、建筑材料、房屋建筑概論、道路工程概論、橋梁工程概論、隧道施工技術、工程招投標、施工組織與概預算;③專業理論系列課,開設課程有測量學、測量平差基礎、控制測量、GPS衛星定位技術,工程測量技術,地籍測量與數字化測圖;④實踐教學系列課,包括以下幾部分:地形測量技術實訓、控制測量技術實訓、數字地籍測量實訓、工程測量技術實訓、課程設計實訓、崗前實訓及答辯。
2.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組織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工程測量教學團隊注重每門課程的案例教學,將現場的案例搬到課堂,拋出問題、帶著問題講解理論知識,并在課堂上與同學之間有互動、有討論,始終將學生置于主動地位,讓他們主動學習,各位老師對自己的課程都精心設計、精心準備。對于實踐環節由于學生缺少感性認識,我們有時組織學生到現場一線進行講解和參觀,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比課堂講授效果要好得多。在第六學期我們選擇了在行業企業中有一定影響力的“北方經緯測繪”、“沈陽國源科技”、“沈陽金圖測繪”、“中鐵十九局”等多家企業作為崗前實訓基地,由他們指派技術人員作為現場指導教師進行管理。
五、實踐教學改革情況
1.測繪綜合實訓均在仿真的實訓基地完成。根據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需要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注重職業能力的培養,為了更好地完成綜實訓任務,需要有一個仿真的實訓基地作保障,在完善與建設實習基地方面,我們主要采取建立固定的校內教學實習基地與校外生產實習基地相結合的方法,現已建立沈北新區帽山地形測量實訓基地、虎石臺控制測量實訓基地。同時與省測繪院和其他路、橋、隧道施工單位合作,每年由他們提供基地來滿足工程測量崗前實訓的需要(如省路橋總公司、沈陽市政、沈陽高等級公路工程公司、鐵道部十三局、十九局等)。
2.畢業頂崗實訓時間不少于半年、實訓指導、考核標準等健全。工程測量專業從第五學期末開始進行頂崗實訓,學生在此期間要完成實訓報告,在同學們下到施工單位前,我們規定了崗前實訓報告的格式及要求,每天要填寫測量日志,還有施工單位的實訓評價等相關資料,近幾年我們一直通過這種方式完成畢業生上崗前的職業能力訓練,使學生畢業后與施工單位達到無縫對接。畢業答辯前兩周指導教師開始審閱實訓報告,提出修改意見,答辯環節教師嚴格把關,提出與其實訓報告有關的內容,所提問題的應用性和針對性均較強,答辯時有嚴格的評分標準,能夠全面考核本人的理論水平和應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施工現場測量問題的能力。
六、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情況
1.積極探索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我校在測繪類專業的教學中所采用的任務驅動教學法主要體現在專業課程的課間實訓及綜合實訓中。①課間實訓。每門專業課程均以該課程的核心能力作為任務設計的主線,可以將一門課程設計為一項大任務,再將大任務分成若干小任務,穿插在每個章、節中,每次課間實訓任務及技能目標明確具體。②綜合實訓。綜合實訓在總體設計上要提供相應的任務書,布置綜合實訓任務,對于一項模擬測繪生產實訓任務,在實施之前必須先進行技術設計,相關技術設計規定參照行業現行規范標準執行。
2.注重過程考核。對測量專業課程成績的評定,我們十分注重過程考核,而不是以一張期末理論試卷考核學生。成績的評定主要根據平時的單元小考、課間實訓操作考核、學生團隊意識考核等組成。教學實習作為一項重要的測量實踐性教學環節,其成績考核單獨進行。這樣做,提高了教學實習在測量課程成績考核中的地位,強化了實踐教學,對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全面素質的提高是十分明顯的。
3.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促進教學活動開展。教學團隊的教師都結合自己的實際制作了風格各異、內容豐富的多媒體課件。教學手段的改進,使大量的視頻圖片資料得到運用,極大地更新了教學內容,使得許多枯燥抽象的概念和理論以直觀可視的形式展現出來,增加了教學內容的生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結束語
實踐表明,高職院校與企業高度融合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從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教學方法與手段、注重過程考核等方面進行改革,做到培養目標與用人標準相一致,專業設置與企業需求相一致,技能訓練與崗位要求相一致。這三個一致是實現高職院校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基礎。
摘 要:結合工程管理專業的特點, 從工程建設實踐對工程管理人才的測量理論和技術要求出發, 對工程測量教學體系建設進行探討。并總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提出了改進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工程管理;工程測量;教學
工程管理專業是教育部 1998 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設置的一個新專業。該專業將原來的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國際工程承包與管理及物業管理合并為“工程管理”,使工程管理專業成為一個跨土木工程、管理學、經濟學和法律的多學科、多領域交叉的專業?!豆こ虦y量》不僅是工程管理專業的一門基礎理論課,更是一門技術基礎課。如何在工程管理專業中更好的上好這門課程, 本人提出幾點教學體會。
一、工程管理專業對測量理論和技術的要求
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 要求學生學習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土木工程技術知識; 接受工程項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訓練; 具備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工程管理專業工程測量教學應當圍繞工程管理的特征, 緊跟工程建設和現代測繪科技發展趨勢, 與時俱進。
工程管理的內涵隨管理主體的不同而異, 建設單位進行建設項目管理, 設計單位進行設計項目管理, 施工單位進行施工管理, 而監理單位則進行工程建設監理, 所有這些都是圍繞工程建設項目進行, 而這些工程主要是指房屋工程、道路、港口工程、橋梁工程。工程管理專業基本服務面向是建設、設計、施工和監理等單位, 而這些單位的工程項目管理主要是以質量、進度和成本為控制要素, 管理目標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 尋找進度和成本的最優方案。而所有這一切, 都離不開通過測繪科學與技術獲取與時間相關的三維信息。
工程測量是測繪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 也是工程建設的主要導向技術, 滲透到了建設工程項目的勘測設計、施工放樣、施工監理、施工質量監督、運營管理等各個過程。因此, 在當今建設工程的大型化、網絡化時代, 讓學生學習并掌握工程測量課程的基本理論和技術, 培養未來所從事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實踐中正確運用工程測量技術者教師在測量課程上采用新的教學方式、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責任。
二、工程管理專業工程測量教學探討
工程測量是工程建設的主要導向技術,是土木工程技術人員從事工程建設技術工作的基本技術。學習并掌握工程測量課程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是土木工程技術人員從事現代工程建設的基本條件,測量實踐教學內容也應以用圖與施工測量為重點的觀點。工程管理專業工程測量教學是通過工程測量講課、作業、課程實驗及總實習等各個教學環節,使學生掌握工程測量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以便學好其他專業課程,并在未來所從事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實踐中正確運用工程測量這一基本手段奠定堅實的基礎。
(1)工程管理專業工程測量教學在課程內容設置上,應以培養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為目標。課程設置的目的,是培養同學們的工程意識和創新能力,通過講授、答疑、實習、練習等教學環節,使同學們獲得測量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正確運用測量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在土木工程規劃、建設和管理中,具備處理實際工程測量問題的初步能力。
(2)工程管理專業工程測量教學在深度和廣度上應區別于測繪類、土建類、交通運輸類、水利類、環境與安全類、地礦類等專業的工程測量教學,通過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降低深度、增加復蓋面,以突出土建工程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點,達到學以致用,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的。
因此,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不應強調測繪儀器制作的原理與測繪學的原理,如可簡略經緯儀、水準儀的儀器檢驗校正過程、視距測量公式推導、誤差傳播定律、坐標換帶計算、地形圖的完整分幅與編號等內容,摒棄一些相對過時的知識,如鋼尺量距改正等內容,而代之以強調先進測繪技術與方法,及其在土建工程領域的基本應用與實踐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如工業與民用建筑、交通(道路、橋梁、隧道)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的測繪與測設過程中所涉及的工程測量的問題。
(3)工程管理專業工程測量教學的目的,是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了解工程測量工作基本程序,了解工程測量學在土木工程的勘測設計、施工建造和運營管理各階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測量學的基本原理,并對工程測量學的新理論、新技術、新儀器和新方法有所了解。掌握常規測量儀器的使用要領,能完成基本測量工作,對測量數據處理基本知識有一般的了解。
總之,針對工程管理本科專業《工程測量》計劃學時少而教學內容不能少的情況下, 通過實施上述各項改革措施, 同學們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了較高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摘 要]工程測量專業的學生,實踐部分的能力比理論能力還要重要??梢詮脑u價主體、評價標準、評價方式、評價內容等四個方面建立工程測量技術專業頂崗實習中的企業評價體系。該體系采用“計分卡”的評價方式,建立了專業能力評價表和職業素養評價表,從而全面地評價學生的能力。
[關鍵詞]工程測量 頂崗實習 企業評價體系
對于工程測量專業的學生,實踐部分的能力比理論能力還要重要。在“2+1”人才培養模式下,隨著實踐部分時間的增加,頂崗實習對于學生能力的提高的重要性尤為突出。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學生,直接參與企業的實際項目,接觸與工作相關的方方面面,不僅可以提高專業能力,而且也豐富了社會經歷,對畢業后的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企業對于他們的評價,一方面因為他們還是學生,往往留有情面,在評價方面會顯得不真實;另一方面學校給企業的評價表中的評價項目選項單一,僅用優、良、中、合格的方式不能表現學生的實際能力。因此,本文根據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特殊性,從頂崗實習的評價主體、評價標準、評價方式、評價內容等四個方面,探索科學的、可執行的企業評價體系。
一、評價主體
頂崗實習評價體系的主體是多元化的,包括教師評價、學生的自評和他評、企業評價和家長評價,而本文研究的重點是企業評價。企業參與學生的評價是對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考評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并為課程的開發和建設提供最直接的依據,是實現高職教育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途徑。[1]學校對學生的培養,最終是要面向企業的。企業對學生的要求有共同的地方,對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學生來說,企業要求學生既掌握測量的基本能力,又要具備吃苦耐勞、勤奮求真的精神。當然也有一些不同點,一些單位希望學生在體育方面有特長,一些單位要求學生在性格方面要外向,有一定的交際能力,還有一些單位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作為評價主體的企業,除了對學生專業能力的評價外,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評價也很重要。
二、評價標準
頂崗實習企業評價體系中,評價標準可分為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能力兩個方面:
(一)專業能力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在面向具體行業時有不同的專業能力要求,比如水利電力類學校在開設本專業時會注重地下工程的地面控制測量、地下控制測量和聯系測量的能力。學生在頂崗實習時,也會做不同的工作,擔任的主要角色有工程測量員、地籍測繪員、地圖制圖員、大地測量員、房產測量員等。因為學校教育是通識教育,作為一個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從事與本專業相關工作的能力,因此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的專業能力如下:(1)測量儀器、工具的選擇、使用與維護能力;(2)平面和高程控制網加密測量能力;(3)地形圖測繪能力;(4)工程施工測量能力;(4)測量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5)礦山及其他地下工程環境下的作業能力;(5)開采沉陷與建筑物變形監測能力;(6)GIS技術應用與維護能力;(7)地籍測繪能力;(8)GPS測量能力;(9)測量技術文件的編寫能力。
(二)職業素養能力
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能力是畢業生從事測量工作必不可少的、通用的并且有時候會起到主導作用的能力,根據測繪單位對學生素質的要求,這些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敬業精神:這點最重要,一個人如果對工作不積極、不敬業,很快就會被淘汰。從事測量工作的人經常要早出晚歸,要經受日曬雨淋,如果沒有敬業精神恐怕不能堅持,怕苦怕累是不適合從事測量工作的。
2.適應艱苦作業環境的能力:工程測量專業的特點是野外作業比較多,作業的范圍廣,有時甚至在荒無人煙的大山里作業,作業的環境十分艱苦,因此學生需要有適應艱苦作業環境的能力,不能因為辛苦就退縮。
3.團隊合作精神和獨立工作能力:在測量工作中,團隊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的完成通常是在小組配合的基礎上完成的,一個小組2-4個人,儀器操作、計數、跑點不可缺少,因此團隊合作精神非常重要。
4.學習新知識能力:隨著儀器設備或技術的更新,只有適應新的變化、不斷學習的人才能成為時代的寵兒,思想守舊、不及時更新知識的人注定被淘汰。
5.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人不是孤立的個體,特別是在做測量項目時,通常是幾十個人一起出外業,吃住都在一起,如果不懂得處理好人際關系,就會顯得很孤獨,不利于個人的成長。而語言素質,是能夠準確描述工作中的問題和表達自己工作成果的能力,也是企業較重視的,企業不喜歡單一的埋頭苦干型的人。
6.較強的觀察、判斷和應變能力:測量是野外作業,地形條件隨時都在變化,如何根據測區的地形地貌布置作業計劃及完成作業任務,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觀察和判斷能力;在工地作業時,埋好的點可能會因為工地的其他工種的施工而無法使用,這就需要學生具有根據條件變化進行作業的能力。
7.作業質量的評價、控制與改進能力:測量作業跟數據有關,每天的數據需要整理,這些數據的質量如何,會不會超過限差要求,如果超過了應該如何進行后面的作業,這些都是測量人員應該具備的能力。
此外,保障人身及設備安全的能力,嚴格執行測繪行業法規、規范和標準的能力,計算機能力,測繪業務管理能力,總體綜合素質,社會責任感,道德素養等指標都是企業考查的范圍。[2]
三、評價方式
由于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特殊性,一個單位在招聘實習生時最多不會超過20個,通常是10個以內,因此學生頂崗實習為分散型頂崗。如果采用集中頂崗實習,那么學校、企業兩方共同評價方式會存在一些問題。首先評價主體沒有明晰,評價項目的制訂沒有以企業評價為重,而是將高職院校和企業評價混在一起,企業只是選取其中的某些項目進行評價,這會因為企業的理解不同而導致評價口徑不一致,評價內容混亂。其次企業評價的隨意性較大, 在采用等級評價的形式下,很多企業會給予文字性評價及“優”、“良”、“中”、“合格”等幾個層次的成績,但這些都是帶有很大隨意性的,不利于對學生實習的客觀、全面評價,更不利于學生之間的成績比較。
在本文的評價體系中,引入“計分卡”的評價方式[3],從企業的角度對學生的實習進行分期評價,即在實習前期、中期、末期分別進行評價,這樣可以看出學生在專業能力和個性能力方面的進步和表現。
四、評價內容
根據評價標準,評價內容分為專業能力評價表和職業素養評價表,按照“計分卡”的評價方式,在前期由于企業對學生的不了解,可以采用學生自評和學校專業教師參評的方式,在中期和后期主要由企業指導教師進行評價,因為他們對學生的了解最直接,最能把握學生在各個時期的表現。為了保證企業指導教師在各個時間段及時給予評價,學校指導教師需要跟他們多聯系和溝通。評價表除了可以由學生帶給指導教師外,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或郵寄的方式給企業指導教師,在他們方便的時候給予評價。而學生的最終成績則由學校指導教師根據實習報告和實習日志等綜合考評學生。如,職業素養評價表(表1),就對學生各方面情況進行了綜合評價。
表1 職業素養評價表
五、結束語
建立企業評價體系只是畢業頂崗實習評價的其中一個方面,在實行“2+1”人才培養模式下,頂崗實習的時間占了整個學習時間的三分之一,而且這個階段是學生即將踏入社會的磨煉期,如何引導和培養他們,使他們成為符合企業要求的人才,讓他們在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兩個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建立企業評價體系并不是全部,重要的是企業、學校、指導教師各方面的合作,如此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高職畢業生。
摘要:文章從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及現代測繪技術發展入手,以西南石油大學為例,分析了當前工程測量課程教學的內容、實踐環節和考核方面的不足,闡述了以成果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和持續改進為主線的工程教育思想,對符合專業特點、滿足專業培養目標的工程測量課程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內容及課程考核方式等進行了探討,提出應加強教學內容與測量新技術的銜接,實踐技能與理論教學的結合,以進一步提高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工程測量;城市地下空間;教學改革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地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已越來越廣泛,地下街道、地下商城、地下公共建筑、地下水電站、公路/鐵路隧道、城市軌道交通、地下儲氣庫、地下礦山等地下工程的建設越來越多。為解決當前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建設人才匱乏的問題,山東大學、中南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高校相繼開設了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1-2],以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城市地下空間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該專業旨在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使學生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文化素養,掌握城市地下建筑規劃、地下建筑結構與造型、結構分析與設計、風水電技術、工程測量、工程材料、施工組織和工程概預算、工程建立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具備從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的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開發利用、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西南石油大學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開設的工程測量課程,源于土木工程專業開設的土木工程測量課程,但由于地下空間建設的特殊性,其對測量理論、儀器、技術等的要求均有其特殊性,主要體現在:一是城市地下工程建設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放樣、貫通測量、變形監測等方面具有特殊的要求;二是在運營階段,地下工程也需要長期的安全監測,其對儀器的自動化程度、遠程監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6-7]。
近年來,測繪新理論、新儀器、新技術日新月異,因此,根據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工程測量的需求和特點,對工程測量課程教學內容、實踐環節、考核方式等予以改革,對促進該專業的發展和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工程測量課程教學存在問題
(一)教學內容更新跟不上測繪科學技術的發展
當前工程測量課程共32學時,其中理論講授24學時,課堂實驗8學時。課堂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測量基礎理論和綜合應用兩部分,測量基礎理論主要講授角度測量、水準測量、距離測量、測量平差等基礎知識,對應的儀器操作主要有水準儀、經緯儀、測距儀、鋼尺、GPS等[8],基本原理和儀器操作占總學時的2/3左右。綜合應用部分主要講授地形圖測繪和使用、施工放樣等基本知識,而對三維激光掃描技術、近景攝影測量、電子水準儀、測量機器人等工程測量新儀器,卻鮮有提及。
(二)實踐環節較為單一,與工程實際結合得不夠密切
在課程教學結束后,安排有1周的校內實習。由于受實習場地、儀器設備等因素的限制,實習內容主要包括小區域控制測量、地形圖測繪、坐標放樣的基本操作,而針對具體工程的放樣如道路中線、邊坡開挖線、隧道等地下工程的施工放樣卻未有涉及。這些實習內容能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儀器操作技能,但學生對這些理論與方法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卻不是很清楚,也未完全達到通過實習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和螺旋式上升的學習效果,對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鍛煉和培養也還不夠。另外,校園實習由于所有建筑均已建成,學生對測量在施工過程中的作用缺乏直接的感受;此外,由于對校園環境十分熟悉,難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
(三)考核方式需進一步完善
由于受學時及教學內容的限制,現行工程測量課程考核方式一般采用平時作業和出勤等成績加實驗報告、筆試成績的模式。這種方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造力水平,從而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精神,無法達到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基本技能嫻熟,且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人才的目的。
二、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工程測量課程教學體系主要涉及測量基本理論、儀器操作、工程應用三個方面,主要通過理論講授、課堂實驗、課后實驗來完成,課程改革內容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明確目標定位
目標定位要充分體現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以成果為導向的理念。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學生學習工程測量課程,主要是為今后從事地下工程建設方案制定、施工、管理決策等提供測量相關的理論和技術支撐,為工程的順利完成提供技術保障。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技術人員很少進行測量操作,主要負責對測繪工作和測繪技術人員的管理、領導或監督。因此,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師必須要有扎實的測量基本理論,要了解測繪科學的現狀、發展方向及新技術,在工程建設和科學研究中能夠正確利用測繪技術,降低工程建設成本,提高工程效率,保障工程安全。為此,工程測量課程必須以“測量工程的組織實施及成果應用能力為中心”,通過引導學生對基本理論和行業發展的學習,能了解地下空間建設所需的測量理論、方法、技術和儀器等相關知識,具備對測量工作進行組織實施、過程監控、成果審查、成果應用方面的能力。
(二)拓展教學內容,增強實踐教學環節
工程測量課程在教學內容上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首先應增加工程測量課堂教學學時到48學時,內容應涵蓋傳統測量理論和測量新技術兩個方面。在傳統測量理論及傳統測繪儀器操作方面,做到內容少而精,主要應包括水準儀和水準測量、角度測量和經緯儀的使用、距離測量和直線定向、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小區域控制測量、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地形圖的基本知識、施工放樣的基本知識。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測繪理論、方法與技能。在測量新儀器與新技術方面,主要應包括全站儀數字化測圖、GPS定位技術及其工程測量中的應用、GIS的基礎知識、變形監測自動化系統與數據處理、三維激光掃描技術、近景攝影測量技術幾個方面,重點介紹這些知識在工程測量領域的應用。其次應進行實習教學環節的改革,增加實習時間至兩周,主要完成小區域控制測量、地形圖測繪、施工放樣、變形監測等方面的實習內容,主要使用全站儀、GPS等新儀器設備,從而達到拓展教學內容、提高教學內容的時效性與針對性這一目的。
(三)開展多元考核機制
在課堂教學的考核方面,為了充分體現工程測量實踐性強、持續改進的特點,應在傳統平時成績、實驗成績加筆試成績的基礎上,增加儀器操作、測量精度的現場考核,工程測量方案設計等案例型試題所占比例,組成一種綜合的考評方式。
實習考核方面,在傳統提交實習報告、實習日志評分的基礎上,采取任務驅動的方式,對完成任務的時間和成果提出考核要求,再加上現場儀器操作考核、實習結束后小組答辯環節,將考核覆蓋實習全過程,增強實習考核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三、結語
本文分析了現有工程測量課程在內容設置、實習環節、考核方式等方面的不足,結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三個基本理念,從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出發,提出了工程測量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一些思考,強調體現以成果為導向的工程認證教育理念,并將這些理念充分應用到學校2014級本科生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中。作為一項改革,本文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還有待于進一步在實踐中檢驗和完善。
摘 要:隨著城市規劃設計規范化,建筑物平面設計不再只局限于方形,逐漸呈現出圓弧形以及曲線形等多種形狀。這些形態各異的建筑雖然看起來很美觀,但同時也增加了工程測量工作的難度。本文通過對AutoCAD制圖軟件原理的表述,介紹了AutoCAD軟件在傳統的計算方法和測量儀器基礎上的技術改進,總結出了CAD在工程測量專業中應用的可行性,在實際應用中得出AutoCAD軟件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測量工作的效率。
關鍵詞:AntoCAD軟件;工程測量;應用技術
AutoCAD作為一款繪圖軟件,給很多行業帶來了便利,在建筑工程測量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覷。CAD界面不僅可以直觀精確的輸入點、線、圓弧等,還能有效地進行特定條件下點的坐標的設定和計算。根據AutoCAD軟件的坐標功能,并結合計算器的使用,能快速準確進行計算結果的驗證,不僅能大大降低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強度,而且能提高其工作效率。AutoCAD軟件簡單、明了、快速測量計算的特點,在工程測量工作中得到廣泛使用。
一、AutoCAD在工程測量中應用的工作原理
在工程測量中,CAD可以自動捕捉到所需控制點的坐標,并對坐標點和線條面積進行測量標注。在放樣過程中,通過AutoCAD可以建立方便調用控制點的數據庫,具體內容有三點:一是直接調用控制點名稱和具體坐標等資料信息;二是可以人為地輸入相關數據;三是可以直接、快速地從控制點數據庫中,調出已經被程序計算出來的放樣點坐標和觀測結果,當信息給出的偏差數據符合設計要求時,就表示順利完成了放樣點的測量工作,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計算工作量。
二、AutoCAD軟件平臺對工程測量外業工作的管理及應用
1.對外業資料的管理
AutoCAD在工程中不僅能快速有效地對內業資料進行測量計算,也廣泛應用于外業資料的管理。相關工程技術人員也已經在測量外業資料中掌握了AutoCAD這一高效的應用軟件,充分利用其進行計算資料的管理以及各種橫縱斷面的繪制和面積的計算。另外,CAD在數學的計算和精確度方面也被廣泛應用,能精確計算出滿足工程測量需要的有效位數。
2.AutoCAD軟件平臺上外業的應用
在現場計算及放樣檢測中,要結合使用CAD和編程計算器。在AutoCAD軟件平臺上,利用CAD數字化建模功能進行三維坐標的放樣,可以非常方便地驗證放樣點坐標。具體工作流程是:通過在AutoCAD應用平臺上建一個三維模型,在這個X、Y、Z三維坐標系中,在同一平面范圍內,直接輸入任意一個三維點坐標數,然后在CAD界面上就可以看到這一點的位置,用編程計算器對顯示的三維點坐標進行計算,就會得出一個計算結果。如果得出的驗證程序正確,就可以進行外業放樣工作。
三、AutoCAD軟件在工程測量實驗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建筑行業技術人員在工程測量中,可以便捷的運用AutoCAD強大的繪圖和編輯功能。下面在測量實驗教學中,簡析CAD對地形圖測繪的實際應用。
1.仔細測量和計算建筑平面控制點放樣之后,充分運用Auto
CAD對地形圖作數字化測量繪制
(1)在對地形圖實施數字化測繪時,應該仔細分析所測地層實際結構,然后將等高線、控制點等設定在各自的圖層中,并將性質相同的元素放置在特定圖層上。這樣既能方便修改有錯誤的圖形,又能通過鎖定已設定的特殊圖層并獲取所需的圖形。
(2)地形圖有著復雜的地形實體,由點、線、面以及組合而成。對于像控制點這類的點狀實體,可以采用數字化來定點位置;對如道路、等高線等線狀地物實體,就要對主要線條采用數字化方法,再對符號進行編輯處理;對于面狀地物,只需數字化其外圍邊界并在旁邊插入面狀地物符號塊。對重點或特定的符號進項數字化處理,不僅能加快測繪工作的速度,又能美化其特定編輯符號,極大地方便了在后續工作中對圖形的重新反復修改。
AutoCAD軟件還能進行圖塊的繪制。依據設計人員所給地形圖的圖紙設計要求,可把地形圖中出現的不同圖式符號繪制成一個個相對應的圖塊,并保存在AutoCAD已建的符號庫中,以便下次進行地形圖編輯是對所需圖形符號的隨時選用。
3.對控制點的標注
AutoCAD軟件除了編輯功能外,還能對控制點進行標注,通過標注表示出線段的長度、夾角角度和點的坐標等。因此,完成地形圖的數字化之后,還可以對比計算結果,驗證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從而保證測量作業質量。
AutoCAD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降低了傳統測量數據的工作量,極大地提高了測量工作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數據計算的失誤。同時,由于對放樣點是經過電腦軟件進行圖紙的繪制,與傳統手工繪制相比,更加直觀清楚,使得工程測量放線工作更加方便快速。此外,在類似圓弧等不正規平面圖形的放樣中,AutoCAD軟件的優勢更為突出。總之,在工程測量專業中,CAD發揮著重要作用,解決了很多傳統工程測量方法無法處理的測量問題。
作為一種重要的工程應用軟件,AutoCAD不僅易操作,而且使用功能強大,在工程中的應用是非常方便可靠、經濟實用的。加大對AutoCAD軟件的應用,能減少測量作業中復雜運算失誤率,提高測量的準確度,同時也能快速提高作業效率,加快施工進度,大大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進而保證施工測量工作更順利地進行。
摘 要: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通過校企合作研究和創新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圍繞課程體系、課程與教學資源庫、實踐教學體系、教師隊伍、社會服務能力和質量保障監控體系開展建設,構建校企雙贏的長效合作機制,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建設
一、專業建設基礎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基礎建設領域也得到飛速發展。在基礎設施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工程建設市場急需大批實踐能力強、素質高的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國家實現現代化建設服務,其中工程一線的工程測量技術人員就是十分緊缺的一類技術人才。
根據畢業生跟蹤調查和行業人才需求調查,僅重慶市2011~2013年工程測量專業需求預測人數就將達到每年約2000-3000人,2014~2020年仍然會不低于這一需求。就重慶直轄市而言,開辦工程測量專業的高職院校只有3所,在校學生規模不足1000人,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既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也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教育部、財政部決定2011年啟動“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項目,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名列其中,通過三年建設,使其服務重慶市乃至西部地區測繪行業及水利建筑行業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二、專業建設內容
(一)人才培養方式改革
專業是高職院校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結合點,是人才培養和服務產業的載體 [1]。人才培養方式改革一是開展“基于工作過程、項目載體、能力核心”的項目化課程改革,校企合作開發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完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體系;二是開展“做中學、學中做、工學結合”的行動導向教學 [2],在推進行動導向教學改革中,重視營造職場環境和企業文化氛圍;三是展形式多樣的學生技能大賽,豐富人才培養方式,學院通過企業贊助、企業冠名、校企聯辦等多種方式為學生搭建技能大賽平臺;四是探索中高職人才系統化培養方式,針對在校的高中起點與中職起點的學生采用分班、分層次教學方式,針對畢業工作幾年后的學生,學校與企業合作開設職業技能拓展課程和素質提高訓練項目,實現職后持續學習,以至終身學習。
(二)課程體系系統化建設
1、堅持校企合作,推進中高職銜接,強調終身教育,完善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2、推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創新和設計多種教學方法,針對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多數課程實踐性強特點,靈活運用教學手段。
3、實施“畢業證+行業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書”評價、考核制度,即畢業生在取得畢業證同時考取測量員證、施工員證等行業職業資格證書,建立一套科學、合理、適用的考核制度。
(三)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
根據工程測量與監理工作過程的典型任務,以工程測量服務為核心,將職業崗位標準、技能要求融入教學改革之中,整合崗位技能項目課程內容,重點建設《CASS軟件應用》、《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測量數據的平差處理》、《GPS原理與應用》共4門核心課程,最終將《控制測量》、《工程測量》2門課程建設成為院級及以上的精品課程,并編寫2門特色教材。利用數字化校園網和現代化圖書館,為學生自主學習、技術查詢和信息獲取提供服務和幫助。選取典型課程及教學內容進行錄播,作為網絡資源共享共用。
(四)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在現有的地形測量實訓室、地籍測量實訓室、數字測量實訓室、數字化成圖實訓室、變形監測實訓室等實訓室的基礎上進行優化重組,加大投入,計劃經過兩年的建設,新建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的房屋施工放樣實訓場和水工建筑放樣實訓場;改擴建3個實訓室,形成“教、學、做”為一體的“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校內實習實訓基地;新增3個集教學、培訓、職業素質培養于一體的校外實訓基地,與合作企業開發4門專業核心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建設學生頂崗實習遠程管理平臺,進一步提高教研室與校外頂崗實習單位的融合度,強化頂崗實習教學,采取學校評價和實習單位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五)“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
引聘與培養相結合,建設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借助與多家企業的合作關系,聘請相關企業的技術人員、能工巧匠作為本專業的兼職教師,采用進修、考察學習、企業鍛煉、技術服務和科研等方式 [3],培養現有的專業教師,建設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培養1名專業帶頭人,聘請1名專業帶頭人,培養3名專業骨干教師,培養5名雙師素質教師,在原有兼職教師6人的基礎上,再聘請4人,把本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成為實力更強的“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
(六)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依托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培訓中心,提高測繪專業職業教育人才培訓規模和面向區域內企業的培訓工作,拓展教育培訓服務功能。積極承擔測量及工程類行業培訓、高職院校教師“雙師素質”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實用人才培訓;結合學院現有專業加強測量及工程類行業和社會通用職業技能鑒定站建設,進一步拓寬鑒定站工種范圍;為企業提供應用技術服務,提升技術服務;推廣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建設、基地建設方面的成果,促進區域內職業教育均衡發展。
(七)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建設
依據測繪、水電、建筑工程專業的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制定相應的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同時引入用人單位、行業企業乃至社會來評價。設計質量監控和質量管理流程,進行人才培養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和監控,建立符合專業教學實際的教學質量信息的渠道、手段,建立科學規范的信息整理、分析、處理方法和程序,以學生職業能力為核心,依托“校企合作辦學理事會”平臺,引入行業典型企業共同參與,建立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內容設計時效評審機制。
三、結語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是重慶市水利局直屬的行業高職院校,也是重慶及西部地區較早開辦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的高職院校之一。本專業瞄準行業基層單位需求,著力培養學生測繪工作一線所需要的專業技術和能力,近幾年來為西南地區測繪、水利和建筑行業培養了大批一線技術人才,特別為重慶的測繪、水利、建筑行業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力爭通過專業建設,使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實現服務產業發展能力、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能力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整體提升。(作者單位: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摘 要]高職教育要培養比同類本科教育實踐動手能力更強的高等技術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必須在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上下功夫。按照測繪生產項目完成的方法和思路進行實踐教學,能夠更好地使學生適應市場、適應社會,切合生產實際,符合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素質的要求,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和作業水平。只有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教學融“教、學、做”為一體,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才能更好地實現“學習過程即工作過程”的職業教育理念和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并希望由此探索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學生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的新思路、新方法,對我校提高學生職業技能素質, 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有所益處,為高職測繪類專業《工程測量》課程教學進行大膽有效的嘗試。
[關鍵詞]校企合作 職業崗位能力 學習過程 工作過程 教學做一體化
“校企合作”是發達國家高職教育辦學的成功經驗之一,這種辦學模式經受了歷史的考驗,被實踐證明是一種運轉靈活、優勢互補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最佳模式,體現了學校和企業在理論知識教育和職業技能訓練上的明確分工、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以及相關資源共享的原則,其實質是通過產學、產教的合作,培養出理論與實踐、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并重的企業一線高技能人才。
一、該課程校企合作教學現狀與問題
1.現狀
(1)紙上談兵的多,實際落實的少。
由于我院工程測量專業師資隊伍多數來自剛畢業的大學生,從校門進校門,他們一般是理論有余而實踐能力不足,所以,在落實校企合作、“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的過程中,難免出現照本宣科、夸夸其談的紙上談兵現象,而真正落實到教學中卻未能實現。
(2)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未擺脫傳統的以課堂為中心、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
一方面由于長期以來教師傳授為主,學生被動聽課這樣的角色仍未徹底改變,另一方面,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我院校企合作教學項目少之又少,流于形式,沒有實質性進展。教、學、做一體化教室、一體化實驗室及一體化實習基地這樣的場所還需加快建設步伐。
(3)課程的項目教學法、工學結合教材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提高。
基于此,高職測繪類專業《工程測量》課程需要由原來的學科為主的課程結
構,轉變為新的技能型課程結構――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實現課程體系的可行性、實用性、針對性和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
(4)“雙師型”教師隊伍還不能滿足校企合作、“教學做一體化”模式要求。
2.問題
(1)如何按照“項目教學法”編寫教材,貫徹落實“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理念,參照工程測量崗位職業技能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2)怎樣才能遵循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實現“在做中教,在做中學”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3)怎樣正確認識學生能力形成、發展過程,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對學生進行一個全面、客觀的評價,同時,突出強調職業性實踐動手能力培養考核體系
(4)怎樣才能盡快提高廣大教師的職教能力、崗位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實現“雙師型”教師隊伍目標,把先進的職教理念與教學實際緊密結合起來,發揮教學改革成果的帶動和輻射作用,促進專業整體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
(5)如何體現“校企互動、產教對接、學做合一”的高職教育理念?如何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素質為本位、能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目標?
二、課程校企合作教學改革設計方案
1.課程教學改革的理念與思路
主導思想:體現“在做中教、在做中學、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突出“ 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具體表現為:
(1)理論教學改革思路
1)遵循理論知識“必需、夠用”的原則;
2)側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公式的應用、技能的熟練掌握,淡化原理分析、公式推導;
3)強調測量精度指標、客觀真實、實事求是的重要性,嚴格按照標準、規范執行,達到崗位技能標準化作業要求;
4) 強調觀測、計算、繪圖、放樣、監測五項基本技能,注重知識綜合應用;
5) 緊密結合施工現場和現代測量工作崗位及時進行知識更新。
(2)實踐教學改革思路
1)加強實習、實訓管理和實習基地建設,強化實踐技能培訓,積極開展并完成好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項目。
2)實踐教學采用任務引領、項目驅動教學法,為今后全面展開項目教學法打基礎。
3)增強教師實作演示或情景模擬,突出示范作用,強化現場直觀性。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學。
4)積極參加自治區及國家等各級各類測量技能大賽,提高競技水平,鼓勵學生樹立“大賽點亮人生,技能改變命運”的思想觀念,強調“一克經驗勝過十噸理論”的技能競賽理念。
5)貫徹落實中、高級工程測量工培訓考證制度,實行“雙證制”。
2.課程教學改革方案
(1)加大實踐性教學環節。測繪類專業《工程測量》課程的總學時為348學時,其中(理論108+課堂實訓84+綜合實訓156),實踐教學比例為69%。
(2)建立健全考核機制。課堂教學以作業完成質量為主要衡量標準;課堂實習以實習過程的規范性、成果質量及數據處理能力為標準;綜合實習以團隊協作、吃苦精神及個人品質、本人考核成績、實結、成果質量等為主要標準。突出“測量、計算、繪圖、放樣、監測”五項工程測量工崗位職業能力基本功訓練和掌握。
考核內容:實際操作占60%,理論考試占40%進行考核。
考核評價標準:實踐考核,平時的過程考核與集中實習動手能力考核相結合,按照職業技能鑒定中級工程測量工(四級)標準要求,嚴格把關,采用百分制計分辦法計分;理論考試,以工程測量課程標準要求的必須和夠用的理論基礎知識為重點,進行閉卷考試形式考試,同樣采用百分制計分辦法計分;總評成績,由兩項成績所占比例求和得到總評成績,60分以上為及格,70分以上為中等,80分以上為良好,90分以上為優秀。
(3)搭建校內、外實訓基地平臺。一是建立昆都侖、新校區等校內實習基地,作為課程綜合實習的主要場所,進行初步的綜合能力訓練;二是組織學生到各測繪單位集中生產實習,完成測繪生產任務,使學生在充分體驗所學知識價值的同時,對作業規范、作業標準、作業方法和流程等產生新的認識,彌補課堂教學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的不足,使理論知識得以融會貫通和提煉升華。
三、校企合作教學實施
1.教學內容的選取與序化
我們將《工程測量》課程在內容設計方面突出工程測量工崗位職業能力要求,緊緊圍繞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需要來選擇課程內容,從“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出發,設定職業能力培養目標,打破傳統重點傳授理論知識的思維方式,變知識傳授主體為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為主,以項目為載體,創設工作情景,將項目分解為一個個任務,將技能大賽各項標準和工程測量工(中級)考證的相關知識、技能融入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
本課程分為13個項目,采用遞進式編排組織內容,由各種工程勘測設計、施工、運營管理的工作過程為導向,構建各項工作任務,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認知規律設計各項目,使各項目環環緊扣,相輔相成,形成一個工程測量崗位職業技能素質培訓的有機整體,盡力實現“學習過程即工作過程”的教學思路。
工學結合、項目教學法《工程測量》課程序化后重點突出我校鐵路特色,增加城市軌道、高速鐵路工程測量和鐵路曲線測設新方法等內容,舍去與鐵路專業無關的部分內容,使教材更完善,更具有針對性、可行性、實用性。
2.在生產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師、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水平、崗位技能和職業能力,建立、完善新型校企合作運行模式,真正實現“實習――生產一體化”校企合作教學,使企業、學校、學生等多方面實現共贏。
(1)本次校企合作教學成果
2013年,我院工程測量專業1103、1104班的57名同學和5位教師利用工程測量綜合實習時間,參加了河北中色測繪有限公司、內蒙古利豐測繪科技有限公司承接的數字城市外業采集、內業成圖、城鎮地籍調查、農村宅基地調查、建筑物沉降觀測等各個項目為期6周的工作實踐,為企業完成產值達80多萬元,學生及指導教師收入總計達12萬多元,為學校節省實習經費開支達3萬多元。老師和同學們以吃苦耐勞的創業品質、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實戰能力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受到各測繪單位的高度評價和熱烈歡迎。實現了“學校、企業、學生”多方共贏的目的。
通過“校企合作教學”與“傳統教學”效果對比,總結出值得推廣的教學經驗、方法和人才培養模式等成果。
1)工學結合模式下的《工程測量》課程教材編寫工作已經完成并于2013年4月出版,現正在進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適應我院校企合作教學實踐;
2)建立了校企合作教學研究指導委員會;
3)建立、健全、完善“學校、企業、學生”多方共贏的校企合作新型運行機制,確保安全、高效完成校企合作各項生產任務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4)把學習過程轉移到測繪生產一線進行,建立“在做中教、在做中學”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實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師“在做中教”,教得自如,學生“在做中學”,學得輕松。同時,使教學環境進入工作環境,真正將實習任務與生產任務對接,實現“學習過程即工作過程”。
(2)應用情況:
1)工學結合模式下《工程測量》課程教材已經應用到我校教學實踐中;
2)到企業進行鍛煉,提高了我院青年教師和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崗位職業素養,實現了企業愿意接收學生實習、學生愿到企業實習、學校放心學生到企業實訓的“三贏”。
3)與生產相結合,制定實訓教學標準、開發實訓項目和編寫實習指導書,制定實訓環節的質量控制標準;完善實訓基地管理制度,以保證實訓基地的優勢資源在教學過程中的充分發揮。
4)我院在制度建設上,有利于“校企合作”開展、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使企業在分享學校測繪儀器設備資源、測繪人才資源優勢的同時,參與我校工程測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工作。
四、幾點建議:
1.要牢固樹立校企合作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根本出路的觀念,我院的校企合作機制需要盡快建立、完善;
2.課程改革應注重實用性,取材于實際工程項目,將測量規范和測量職業技能鑒定內容、測量標準融入課程教學,并突出本校鐵路特色;
3.為了貫徹教高【2006】16號文件精神,實現工程測量專業頂崗實習半年以上,實踐教學占課程教學50%以上,雙證書率達到80%以上,我院應該積極推行“在做中教、在做中學”的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將工學結合、校企結合作為我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切入點,帶動專業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
4.盡快建立校內、外工程測量實習、實訓基地,滿足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要求,使學生學習實現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努力實現與生產單位的“零距離”對接,達到“學習過程即工作過程”的目標。
5. 國家要制定配套的法規體系保障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各級政府要出臺鼓勵措施,吸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事業,形成一種法律有規定、政府有措施、學校、企業、學生有要求,既有動力又有壓力,更有吸引力的辦學模式,從而促進我國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的健康有序發展。
摘 要 基于當前高校轉型的大背景下,分析目前工程測量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就出現的這些問題提出新的課程培養模式和改進措施。
關鍵詞 高校轉型;工程測量;教學模式
隨著《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出臺,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迎來了又一個春天,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適應時展的要求。在高校轉型的大時代背景下,如何培養出適應社會要求的應用型人才是當前高校面臨的最關鍵問題[1]。這種新的形勢對土建類非測繪專業學生的測繪技能的培養提出了挑戰。工程測量是土建類非測繪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和基礎課,廣泛應用于土建相關的各個行業,也是從事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和管理等一系列業務的專業技術人員所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如何讓他們熟練掌握測繪基本技能和知識,這在人才培養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戰。測繪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各個行業的側重點又各不相同,傳統的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如何使工程測量教學模式跟上時展的步伐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目前教學模式普遍存在的問題
教學模式單一,專業重點細分不到位 目前的工科類或者開設土建類專業的高校工程測量教學模式單一。土建類專業一般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城鄉規劃、建筑學、工程造價以及勘查技術與工程等[2],課程體系的內容比較單一,遠遠落后于現在的測量科學技術。根據對部分生產單位的調研發現,對土建類非測繪專業人員在測量技術的要求上,主要在于測量儀器的使用、地形圖的應用、施工放樣、變形觀測與竣工測量等。目前的教學模式還是傳統的基于理論課結合課內實驗課程,再加上課程后的實踐實習,教學模式相對比較單一。上述的這些專業雖然都學習工程測量,學習的內容也大致相同,但是各個專業方向對于測繪的應用要求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求各個專業在學習的時候要有自己的側重點。目前的工程測量教學各高校幾乎是基于同一個教學模式,這種粗放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再加上專業重點細分不到位,最終導致工程測量的學科建設不能與時俱進,與社會的需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考核方式單一 在目前的工程測量課程成績評價體系中,評價學生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就是考試,一般由理論和平時成績各占百分之多少比例來構成。雖然有平時成績,但是平時成績包括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課后作業完成情況以及課程內實驗課程表現情況[3]。一般來講,考試成績都占有60%~80%的比例,這種考核方式實質上就是以考試為主的相對比較單一的考核方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依靠一次理論考試來定學習的好壞,學生的創新思維、動手能力都很難體現出來。
儀器設備相對滯后,學生動手能力弱 當前測繪學科在飛速發展,測繪儀器也在飛速發展,測繪儀器逐漸實現一體化、智能化的發展形態。面對當前的測繪新技術、新儀器,課程體系內主流的水準儀和光學經緯儀顯得相對落后,雖然有必要讓學生掌握這些光學儀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但是在電子水準儀和全站儀的使用上比較欠缺。大部分高校的測繪儀器只能滿足測繪本專業的學生的使用,很難同時滿足非測繪專業的使用需求。
2 課程培養新模式探討
不同專業制訂不同培養方案 由于專業性質不同,所從事的專業技術領域也不一樣,工程測量課程體系要結合測繪技術在各專業中的具體應用和要求來建設。例如:土木工程專業學習工程測量所側重的是水準測量、角度測量以及建筑物的定線等;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要掌握的重點則是地形圖的識別,尤其是對野外地形地貌的判讀。因此要針對不同的專業進行細分,不同的專業制訂不同的培養方案,在理論和實踐上都要細分對待,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學有所長、學有所精。
注重過程評判標準,綜合評定學生成績 工程測量是以實踐操作應用為主的學科,因此在課程考核上要注重過程的評判,提高實踐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的比例,實踐成績要占到一半甚至更多。在成績考核上把上課表現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實踐操作情況等統籌起來,把理論考試和實踐能力考試結合起來,讓學生不光要重視理論學習,更要注重實踐操作,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既會動腦,也會動手。
校內外實踐場地建設 目前的用人單位對動手能力強的高級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但是學生以課程實習為主,很難有機會進行真正的生產實習,因此動手能力較弱。一般的校內實習都是以鞏固課程教學為基礎,校內的實習基地和真正的生產項目有一定的差距,學生所掌握的實踐技能很難跟得上真實的生產環境。因此需要建立和生產環境相似的校內實習基地,積極拓展校外實踐基地。學??梢赃x擇自己建設,也可以選擇和生產單位進行合作,定期輸送學生到生產項目上進行實踐。
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 對于師資力量這一塊,需要加強雙師型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既要“雙師型”,也要“雙師結構”,使得每一個學生既有校內的老師,也有校外的師傅。光提“雙師型”其實不能夠真正解決高校的教師融合產業、行業、企業能力的問題,“雙師結構”就可以解決。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構建合作發展聯盟,分派教師定期到企業頂崗學習、產教融合。積極拓展學校與校外單位之間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的深入合作,進一步形成協同創新、互惠多贏的良好局面[4]。
3 結束語
當前社會需要技能型的綜合人才,工程測量的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只有進行改革才能適應當前人才培養的需求。通過對工程測量的教學內容和手段、成績考核、實驗實踐環節進行改革和調整,使培養出來的人才能適應當前測繪學科的發展。對測繪學科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積極推動作用。
摘 要:建筑工程測量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主要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本位,探索建筑工程測量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學方法,制訂出適合本院校、本專業切實可行的教學文件和教學內容。
關鍵詞:建筑工程測量;能力本位;教學改革
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教學設計中落實能力本位教育,在所有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須把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以保證學生走上社會后具備持續發展能力。
有關高等職業教育能力本位課程,國內及省內已有學者進行系統的理論研究。但是,由于各學校對能力本位教育的理解不同,所以在實踐中的具體做法也不相同,對能力本位課程的教學設計及有關教學文件的研究和實踐的開展程度也不同。
一、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的改革內容
建筑工程測量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技術基礎課,也是工作過程化體系中的一門突出能力的專業技術核心課程。
1.改革目標
按照高職核心能力課程教學原則,分析與建工測量課程有關的職業活動和崗位能力,確定課程教學目標,并以突出能力目標和能力訓練為主線進行課程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并完成課程相關的教學文件。
2.改革關鍵問題
(1)以職業活動為導向確定課程的整體目標,突出課程的能力目標
課程目標有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素質目標等等,但是最薄弱的就是“能力目標”,我們的課程必須突出“能力訓練”。能力要根據項目和任務來訓練,而不是用語言、文字來敘述。
(2)按照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設計理念改造課程內容
職業教育課程的內容必須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要明確課堂的教學點,也就是明確教師的操作點和學生的掌握點。它包括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運用點,也包括方法指導點、情緒協調點及個別調節點。
(3)按照真實或仿真的項目環境設計適宜的課程項目
課程項目設計有綜合項目和單項項目。綜合項目設計應選擇設計一個或幾個貫穿整個課程的大型綜合項目作為訓練學生職業崗位綜合能力的主要載體。
(4)以實訓為手段,以學生為主體改革教學方法
課程教學要改變單一的講授法,提倡使用啟發式、討論式、辯論式、對話式等,培養其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確立學生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由傳統教學中的被動角色變成學習的主人,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其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問題的綜合解決能力。
(5)教學改革研究方法
本課題主要采用了調查研究法、比較法、實踐探究法、總結法等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①組織課題組成員深入學習高職教育理論,參加與課題有關的課程改革方面的培訓,研究職業教育新觀念,學習高職先進的課改經驗和案例。
②對現有的建工測量課程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教學效果及教學文件等進行分析、比較,找出課程實施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明確課程改革方向。
③進行廣泛的社會調研,找準各子課題研究的切入點,科學地進行課題論證,明確研究課題內容、性質、指導思想及研究方法。
④結合課程教學,邊研究、邊實踐,跟蹤調查,及時總結實踐效果,調整研究路線,不斷完善研究成果,保證各項研究成果均達到預期目標。
二、課程教學改革特色與創新
1.以職業活動為導向確定“任務―發現―創新”的教學模式
這不但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程度,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有助于創造性人才的培養。
2.以職業活動的工作過程為依據確定課程內容
課程的實例、實訓和主要的課堂活動,都要緊緊圍繞職業能力目標的實現,盡可能取材于職業崗位活動。以此改造課程的內容和順序,從“以知識的邏輯線索為依據”轉變成“以職業活動的工作過程為依據”。
3.按照能力本位的高職課程原則設計課程
教師要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素質為基礎,突出能力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以實訓為手段,設計出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并將德育內容、外語內容及職業核心能力等滲透到所有課程中去。即進行課程的整體設計、單元設計,并制定該課程的課程教學標準等有關教學文件,使課程改革落到實處。
摘要:本文根據現階段我國工程測量專業人才需求,指出提高工程測量專業人才的工程素養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同時對高職院校測量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實踐教學改革進行一些探究。
關鍵詞:高職工程測量技術 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教學改革
近年來,隨著“3S”技術(全球定位系統GPS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攝影測量與遙感RS技術)的廣泛應用,工程測量技術也發生著實質性的變化。那么對工程測量技術人員也有著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工程測量人員已不適應當前市場對工程測量人才的需求。
因此,對原有工程測量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一次改革勢在必行。
一、工程測量人才需求狀況分析
工程測量技術人員須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對工程常用的測量儀器能夠熟練使用。同時具備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
近年來,國家經濟建設飛速發展,各行業對測量專業復合型人才需求是不斷增大。同時各省市水利、土地、工程建筑等行業對工程測量技術人才需求量加大。各用人單位急需掌握新技術的應用型工程測量人才。然而在這種量的需求增加的同時對工程測量人才的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二、測量專業人才實踐能力的重要性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實踐教學是教學環節中的重要一環。其重點在于強調實踐性和應用型。根據企事業用人單位對工程測量技術人才的反饋意見,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及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能力要求較高。因此,測量人員的實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每一位合格的測量人員必須具備的專業素養。
三、“2+1”人才培養模式
“2+1”人才培養模式是“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一種具體體現,主要應用于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在學校的前兩年進行基礎知識和技能訓練,最后一年到企事業單位參加頂崗實習。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在學習好專業知識的同時積累生產工作經驗,實現學生畢業后知識能力與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
四、測量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一)改革實踐教學體系
根據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教學目標及崗位需求,應構建起“夯實基礎,加強能力”的實踐教學體系,使實踐教學循序漸進。早期實訓課程以提升學生專業興趣為目標,鞏固學生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與實踐動手能力為基礎。專業應用實踐課程注重提升應用實踐技能培養,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各種專業技術在實踐中的應用情況,培養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
(二)改革畢業設計(論文)教學模式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職高專學生培養方案中的一個必修的教學環節,目的在于總結專業學習的成果,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畢業設計(論文)應推行校企聯合指導畢業生進行畢業設計(論文)。學生在最后一年進行頂崗實習,學生在單位實習期間由單位的技術人員與教師共同指導學生,確定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中心內容。這樣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相輔相成,同時學生通過畢業實習、收集資料、學習方法、解決問題進而完成畢業設計(論文)。
摘 要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應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力求向社會輸出大量優質人才,為我國工程測量行業的持續發展添加持久動力。在本文中,筆者對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進行研究,結合社會崗位對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的要求,擬定培養優質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的有效措施,旨在提高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教學質量,優化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教學成果。
關鍵詞 工程測量 人才培養 有效措施
工程技術測量行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建設影響深遠,培養適合國民經濟發展的技術實用型專業人才意義重大。作為優質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的發源地,高等職業教學致力于向社會輸出高等技能應用型專業人才,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要求學生在實踐工作中,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并彰顯出良好的職業精神。本文結合社會崗位對工程測量技術創業人才的要求,為培養優質的專業人才提出科學、合理、可行性強的建議。
1 工程測量技術的崗位要求
1.1 行業崗位的學歷要求
筆者經過調查發現,目前該行業各崗位的入職學歷要求詳情為:單位技術負責人這一崗位,要求入職者學歷達到本科或本科以上;作業區技術負責人這一崗位,要求入職者學歷為大專及以上;而對作業組組長以及作業組組員的學歷要求則為中專及以上。
1.2 崗位對能力與素質的要求
工程測量技術崗位要求入職者具備一定的職業素質、基本的專業技能、職業的核心技能以及職業發展空間。職業素質主要考察入職者的團隊精神、行為習慣、溝通交流能力等,以確保在日后工作過程中,入職者能夠遵守職業操守,能夠與其他同事協調合作,在崗位中發揮應用的價值。基本的專業技能主要包括計算機的基本操作能力以及各項基本測量儀器的使用情況,確保入職者在日后工作過程中,能夠靈活應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熟練操作各種測量儀器與設備,完成各項日常工作。職業核心技能則要求入職者具備掌握環境數據采集與分析的能力,及時了解四周建筑工程的布局,確保技術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而職業發展空間,則主要看該入職者的學習能力與業務管理能力與未來的發展空間,考察入職者能否善于在實踐工作中,通過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己。
1.3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就業崗位
根據調查結果,筆者對工程技術測量專業今后的就業崗位進行了總結,這些就業崗位主要包括:工程檢測員、工程監理、地理環境檢測員、GIS數據工程師等。同時,根據崗位定位,筆者將工程檢測、控制測量、環境制圖這三大職業技能的培養,擬定為職業教學體系中的重點內容。
2 培養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的有效措施
2.1 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雖然教師的教學水平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占據著主體地位。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學成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是現階段教學模式中,亟待解決的重大難題。筆者通過調查,發現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主要方法有三種:
(1)開展實踐教學,提高學習趣味性。開展實踐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游戲與競賽等環節,提高學習趣味性。教師應多傾聽學生建議,調整課堂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實踐教學期間,可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每組均指定一名組長,負責監督組員認真參與實踐課,不曠課不遲到不早退,在有限的時間內努力練習各項操作。以小組為單位,設定評分機制,每一位組員的表現均會影響到整個小組的成績,旨在培養學生團隊精神與集體榮譽感,提高學生工作協調性,營造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學習氛圍。
(2)制定學習計劃,向學生適當施壓。在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學習過程中,大多數教學內容是層層遞進,一環扣一環的,因此打好基礎十分重要。筆者認為,可以在教學開始前,制定學習計劃,設定階段性學習目標,能夠有效督促學生循序漸進學好知識。另外,透過學習計劃,學生能夠隨時了解到自己的學習動態與學習成果,進步或退步的趨勢均會給學生帶來無形的壓力。而適當施壓,對提高學習積極性是很有益處的。教師應設定獎懲機制,表揚并獎勵進步明顯,表現良好的學生。對于學習成績退步、學習效率低下的學生,教師應注意加強溝通,指出這部分學生的不足之處,提出改良建議。
(3)注重學以致用,滿足崗位需求。教學活動除了要幫助學生打好理論基礎,還要加強學生對各類儀器、檢測技術的操作能力。一味地掌握課本知識,不懂得學以致用,顯然無法滿足需求。現實工作并不是紙上談兵,學生能夠在實際操作中,靈活應用所學知識才是教學的最終目標。所以,教學期間不要一味照本宣科,教師應結合社會崗位對人才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節假日校方應積極與測量單位進行合作,分配學生去實訓基地進行工作實踐,使學生充分了解崗位需求,日后學習時目標更加明確。
2.2 設立雙證書教學制度
對于技術專業人才來說,相較于學歷證明,專業資格證書才是證明自身專業技能的有效憑證。工程測量專業教學要求學生在畢業時,需獲得由指定認證機構頒發的中級工程測量工作資格證書。筆者認為,結合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鑒定規范》的內容,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教學應設立雙證書教學制度。雙證書教學制度,學生除需接受中級工程測量工作資格鑒定,還需接受實踐操作能力的考核。雙證書教學制度的實施,不但能給學生一個專業的認定,海能為學生的職業生涯提供保障,降低失業率。
2.3 構建校內外實訓基地
為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校方應加強與社會的聯系,通過校企合作,進一步考察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把學生培養成能夠滿足社會崗位需求的高素質符合人才。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十分強調實踐性,傳統的教學體系理論與實踐聯系不緊密,學生缺乏實踐鍛煉的機會,導致學生對工程測量技術行業存在錯誤認知。因此,建立多個長期校企合作式實訓基地,使學生能夠站在生產一線,零距離接觸這一崗位,經過充分的實踐與鍛煉,能夠對該行業有深入的理解與足夠的認知。如此一來,學生在日后就業時,能夠迅速接手工作,直接為企業省去了上崗前培訓的過程,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2.4 教學內容與時俱進
就現階段我國工程測量技術行業來看,傳統的經緯儀、水準儀逐漸被全站儀、動態GPS等先進技術給取代。然而由于高職高專院校教學投入不足,依然延續傳統教學模式,教學內容過于落后,直接導致學生畢業后,掌握知識與技能與時展嚴重脫節,在工作過程中,不能馬上適應工作內容,無法滿足崗位需求。因此,在培養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時,學校應與時俱進,結合該行業發展狀況以及各種先進技術的應用情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努力拉近學生綜合能力與社會要求的差距,向社會輸出大量優質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為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添加新動力。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職業能力的不同認知,將會造就不同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與教學模式。結合工程測量技術行業的崗位需求,對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培養方式進行研究,通過有效的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制定雙證制度教學模式,為學生就業提供可靠保障;構建校內外實訓基地,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注重教學內容與時俱進,使學生在就職后盡快適應,均有利于高職高專院校向社會輸出大量優質人才。因此,結合社會需求,擬定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措施,是高職高專類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對人才培養的有益探索。
摘要:工程測量是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學校城市建設產業系建筑工程施工與管理專業、建筑工程造價專業和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教學質量和效果直接關系到學生畢業后的職業能力。本文就將對工程測量專業實踐課程改革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工程測量;實踐;改革;措施
工程測量課程是高職建筑類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主要培養學生在各類工程建設中所需的測量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測量新儀器、新技術的相繼出現和使用,以及人才市場的需求變化,行業對人才知識、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舊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該課程的教學要求,只有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才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課程建設水平的提高,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以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1、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測量是土建類專業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程,課程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工程施工中測量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使學生具有解決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有關測量技術的技能。雖然工程測量技術是一門古老而成熟的學科,但是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隨著光電技術、全站型速測儀、GPS等技術的廣泛應用、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常規的、經典的測量方法正逐漸被新的測量手段和方法所代替。同時,建筑類專業不斷出現新的發展方向、新的問題,也給測量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即一方面學生在校期間需要學習的科目有所增加而迫使測量課程的學時縮減;另一方面,為了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必須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及操作技能。因此,如何使工程測量課程教學適應新的形勢,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成為建筑類專業測量課程教學所要探討的重要問題。
2、改革的內容與方法
2.1、優化課程教學內容
課程內容的編排應本著以能力為本位的精神,以項目教學為出發點,將工程測量的內容按照職業崗位能力劃分為各個小項目,通過建筑行業的廣泛調查,根據測量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來確定教學內容。如在施工前需要對施工區內測繪地形圖,因此涉及小區域控制測量的外業與內業工作、地形圖的測繪;在建筑物施工過程中進行建筑物和構筑物的放樣、土方開挖與土方量的計算、基礎工程與主體砌筑中的施工測量、構件的安裝測量、對工程質量評價而進行的檢查與校核測量;施工竣工后的竣工測量。
2.2、改革教學方法
工程測量課程的理論教學以講授為主。在講授的過程中,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投影機、多媒體、錄像等,將實踐性強、技能訓練要求高、操作難以掌握的內容直觀、形象地表現出來,避免了理論教學枯燥性與復雜性。利用課件拓展和充實教學內容,增加教學內容的直觀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如在多媒體課件中增加圖片、視頻以及動畫效果,減少文字內容,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實踐教學以實物演示法為主,邊演示邊講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達到更好的實踐教學效果。
2.3、加強實訓教學
合理的實訓內容對于學生理解理論教學內容和動手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因此要嚴格規范訓練,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對于工程中很少應用的內容,如鋼尺量距、視距測量、全圓法觀測水平角、大平板測圖等,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刪減。探索有效的實踐教學方法。在進行測量實訓的過程中,引入工程實例項目教學法,綜合運用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等各種測量儀器,根據施工設計圖紙,指導學生進行建筑物的實地放樣等工作。積極組織學生測量技能比賽。技能競賽可以考察學生的技能水平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均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注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
3、工程測量課程原有實踐教學體系的局限性
3.1、教學方式單一
工程測量原有的實踐教學模式主要為:教師演示、學生重復,即首先在課堂上講述測量儀器的使用方法,在幾周后的測量實習中,再演示一遍測量儀器的使用步驟和注意事項,然后就是學生自行操作,本質上仍然是“集中講授”的傳統教學模式。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式雖然也能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教學環節仍然以教師為中心,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無法滿足高質量實踐教學的要求。
3.2、實習時間集中
在原有的實踐教學體系中,測量實習是工程測量最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目前,在我國設有土木工程相關專業的高校中,大多數高校將測量實習集中安排在理論課程之后的幾周,這種做法主要是便于教學管理,尤其是對于實驗室管理人員較少,以及測量儀器數量有限的高校。但是,集中實習的教學效果卻不盡人意,學生在測量實習期間能夠掌握測量儀器的使用,但是對測量過程中的實際問題沒有消化和思考的時間,因此,測量實習應該貫穿整個學習階段,應該使學生在工程測量課程之后仍然有機會操作和使用測量儀器。
3.3、靈活性創新性差
測量實習環節應該包括測定和測設兩個部分,測定部分步驟相對固定,而測設部分比較靈活,可以與房建設計結合起來,根據不同的設計圖紙靈活展開,具有一定的創造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F有的測量實多數都是圍繞測定部分展開的,測設部分涉及很少,而施工建設單位測設操作應用是比較多的。因此在工程測量的實踐教學體系中要增加靈活性較強的測設環節。
4、工程測量實踐教學創新體系的建立
4.1、測量實驗環節
驗證性實驗是繼承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和內容,緊密配合理論教學,教師先組織學生精講,演示,提問,要求學生通過實驗操作驗證理論的正確性和重要性,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初步的動手能力。設計性實驗涉及到實驗方法的選擇和實驗步驟的安排,這就為設計性實驗的開展提供了前提。而綜合性實驗是在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當完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教學內容之后,指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實際工程案例,將各個驗證性,設計性實驗環節結合起來構成一個綜合性實驗。
4.2、測量實習環節
測量實習環節是工程測量課程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也是工程測量實踐教學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所以在具體的工程測量理論課教學結束后,為了鞏固、拓寬和加深課堂教學的成果,可以進行實踐實習工作,使學生對測量工作的實施過程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和掌握,對實際工程中的測量過程也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獨立工作的能力。
4.3、課外創新活動
在課外,可以搭建課外創新活動平臺,比如測量協會的創辦以及開展活動,學院的測量實驗室保證定期全天開放,為協會會員提供測量儀器服務,同時實驗室教師為學生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保證學生每周的課外實踐活動能夠順利進行。還可以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外創新活動平臺的建立,激發了學生們投入測量實踐活動的熱情,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們的測量實踐技能。舉辦測繪前沿技術講座、建立校外實踐基地等等。
綜上所述,通過深入開展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改革,才能有效地推動其專業建設。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要在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外,加強學生專業技能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的鍛煉、培養,強化實踐教學能力,以此來較好地滿足后續專業課學習以及工作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摘要:為了適應市場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是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以“學校、企業、行業”為主體,創新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以測繪新技術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依據,建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工學結合的“三融合、四對接”的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工程測量技術 人才培養模式 課程體系 校企合作
測繪科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畢業生可在國家基礎測繪建設、城市和工程建設、礦產資源勘察與開發、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環境保護與災害預防等國民經濟各部門具有廣闊的就業市場。通過深入調研,發現現有體系下培養出來的工程測量技術專業高職畢業生不能滿足生產一線對測繪高端技能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為此,我們按照高職測繪專業培養工程施工、國家基礎測繪第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依照“工學結合,雙證融通”的人才培養觀念,根據“循序漸進、分段進階”的能力養成規律,將“項目化”的實踐教學劃分為認知見習、單項訓練、綜合實訓、創新實踐、頂崗實習、創業實踐等階段進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在對測繪行業開展廣泛而深入調研基礎上,通過行業、學校和企業共同研討,并根據測繪行業對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要求,和企業共同參與制定體現學校特色、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各自的資源優勢開發專業課程,優化“工學結合”的測繪人才培育模式,在合作企業進行面向專業素養課程的認知見習,體驗職場實境,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和認同感,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以測繪新技術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依據,建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工學結合的“三融合、四對接”的人才培養模式。
1.1 以學生為主體,創新 “三融合、四對接”的人才培養模式
工程測量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就業為導向,內涵式發展為原則,創新工學結合的校企共建人才培養模式。行業、企業、學校深度融合,根據行業標準,確定人才培養規格,設置課程標準;人才培養全過程中貫穿“工學結合,雙證融通”的培養理念,依據企業工作崗位能力對職業技能的需求,強化學生專項技能培養;強化“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模式和“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環節與生產過程對接;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實現素質教育與企業文化對接;頂崗實習與就業對接,使學生接受學校企業的雙重培養,逐步推進教學、實踐、就業一體化。在校內以理論教學與專項技能實踐教學相結合;在校外實訓基地以項目教學來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以企業頂崗實習促進就業,保證學生在校學習與社會就業之間零距離。
1.2 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深化校企合作平臺
基于開放式的辦學理念開展校企合作,堅持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借助行業、企業的設備、標準、人員和需求與企業共建校企合作平臺,以確保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本專業與陜西測繪局技能鑒定中心建立穩定長效的校企合作平臺,定期為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工程測量專業學生及教師進行職業素質培訓及行業政策法規講座,共同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拓普康商貿有限公司在該院設立訂單班,為企業培養測量儀器設備銷售、維護人才;陜西天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該院共建“攝影測量工作站”,使學生參與實際項目,強化學生攝影測量內業處理能力。具備一定基礎和動手能力的學生提前進入企業崗位實習,與企業建立長期的用人機制,使一部分在實習過程中表現優秀的學生與校企合作企業簽訂正式的用工聘任合同。
1.3 以行業用人標準為要求,完善雙證書制度
工程測量專業構建以技能培養為主線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注重學歷教育的同時,要求學生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體現技能培養的教學目標,從而敦促學生掌握行業前沿的技術和設備操作技能。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專業課程體系,以崗位要求為主線調整課業內容,以充分體現符合職業專業特點的測繪人才培養特點。以行業的職業資格標準為依據,確定該專業必須具備的知識、技能和素質能力,使教學內容直接準確地反映職業實際工作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用證書推動培養模式和教學內容的改革,為培養既有學歷證書,又有職業資格證書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礎。建立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體現學歷和職業要求,突出職業崗位能力和職業素養養成。
1.4 以實踐技能為目標,以賽促教,賽證融合
在雙證書制度的基礎上,引入企業和行業的資格認證,以認證考核標準完善課程教學標準,促進職業技能提高;以校內的技能大賽為平臺積極引導、組織學生參加行業、省級、國家級的各項工程測量技能大賽,通過競賽項目快速提升學生技能水平和學習興趣,以競賽促進教學方法改革和教學內容更新。
2 課程體系建設
依托以專業帶頭人、行業企業專家、骨干教師為核心組建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基于測繪崗位的工作要求確定測繪人才培養方向;依據施工過程,確立典型工作任務并加以分析,明確所需職業技能內容,提取歸納行動領域綜合能力,構建體現工程測量技術高技能人才所需職業能力、職業素質和專門知識要求的課程體系。
基于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職業標準,以測量工程生產過程的系統性為出發點,圍繞工作崗位、工作過程、工作任務核心能力培養,融行業、企業技術標準、職業崗位標準和典型工作任務于一體,確立《測量學基礎》、《控制測量》、《工程測量》、《數字測圖》、《GPS應用技術》5門優質核心課程,系統安排課程的結構、內容、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及總課時,調整課程標準,重新編排教學大綱,秉承“工學結合”的理念編寫實踐教材,優化實踐課程理論。加強校內實訓硬件設施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的機會;從企業聘請技能經驗豐富的專家來校指導實訓教學,并承擔部分對實踐性要求較高且與實際生產緊密聯系的教學內容;以“崗位核心能力培養”為目標傾力打造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將專業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作為重點內容加以實施。以核心課程建設為帶動,以崗位能力培養為重點,與企業合作開發體現“工學結合”特點的優質課程和課件。
3 教學模式改革
進一步優化和調整教學組織模式,利用施工工地、實訓實習基地開展實踐教學,用科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旨在達到鍛煉動手操作能力和技能培育的目的。
3.1 以“崗位任務”為重心,改變原有的教學與實踐安排
以課程建設為突破口,積極探索技師課程開發模式,重新調整教學計劃,增加實踐課時教學的時間。經過教學改革,目前工程測量專業實踐課所占比例為48.4%。調整后,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
3.2 積極開展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制定科學可行的教研教改計劃
①在啟發式教學原則和互動式教學原則指導下,積極開展教學方法改革研究。積極倡導啟發誘導式、討論式、案例式、以問題為引導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如《地形測量》課程的教師把教學與工程實踐結合起來,開展實例教學,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②加大考試改革的力度,提高教學質量。在考試內容上,注重了內容的應用性、靈活性和綜合性,部分課程的考試內容融入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證項目(英語等級、計算機輔助設計繪圖員高級證、工程測量高級證等)。
③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水平。我們積極鼓勵本專業教師積極制作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實現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如《測量學》、《GPS測量》、《控制測量》、《數字化成圖》、《GPS測量原理及應用》等課程教師制作了多媒體教學課件,鏈接了很多典型教學圖片和動畫,豐富了同學們的視野,又彌補了教學過程中缺乏典型案例的問題,教學效果十分明顯。
3.3 “教、賽、證”三位一體,加強專業技能培養
發揮技能大賽對學生專業專項技能的培養功能,調動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熱情。將技能大賽的內容、技術規范、標準引入教學過程。學生通過大賽的準備和參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并通過參賽過程的分組競技,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并將職業資格鑒定和技能大賽有機結合,使優秀選手在取得優異競賽成績的同時,亦可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實現課證融通。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提高教學效果。如:工程測量技能大賽就可與考取中級測量員職業資格證書相融合,學生通過實訓鍛煉掌握儀器操作,經過考核獲取資格證書擴大就業能力。
4 結論
依托陜西省測繪局和企業的測繪項目為載體,創新的“三融合、四對接”人才培養模式,將課堂搬到建筑工地、校外實訓基地,在校內外綜合性實訓場所進行面向專業核心模塊課程的綜合項目實訓,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和綜合素質,這對滿足測繪人才市場需求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1.體制創新
建立了“四合一”產學高度融合的管理體制。章程規定了組織機構產生辦法、權利義務、議事規則等;主體責任明確:學校對人才培養質量起保障、考核、檢查、監督等作用;企業負責市場開拓,提供項目任務、維護資質、進行資源的再分配等工作;從事生產和教學的教師(生產教學一體化)負責專業調研和市場分析,開發產學結合課程,組織生產與教學,進行質量評定與考核等。其決策層是董事會。
2.教學實踐創新
構建“三維”課程體系建設方案;依據“三個轉化”開發產學結合課程,形成典型課程資源;課程內容的“三個轉化”和師徒制、云課堂的教學方法,不僅實現專業教學與產業需求的無縫對接,而且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破解教師難教、學生厭學的頑疾;真實的生產項目教學打破了傳統的班級授課制,代之以項目分組制管理,形成制度與范式。
3.評價與考核機制創新
基于三個標準建立產學評價體系。以測繪行業標準、職業技能標準、省優質測繪工程標準為依據,建立產學互通評價體系??己送ㄟ^的學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根據雙師要求建立教師成長機制。設計專業教師成長路徑,建立師徒結對、工程實踐、職稱評審等制度;規定教師職稱評審試行工程系列優先原則,技術職務高低取決于教師參與工程項目的能力與業績。教師團隊對本成果理論貢獻:論文15篇(中文核心8篇),專著1部;實踐貢獻:8項工程獲得10個省市工程質量獎。
江蘇省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工程測量教學團隊于2001年創建股份制公司:南京大地測繪院,秉持“生產育人”理念,在江蘇率先實施“雙主體一體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內容有:1.建立“四合一”(系主任與測繪院院長合一、專業帶頭人與總工程師合一、專業教師與項目經理合一、學生與學徒合一)產學高度融合的管理體制,實現了專業建設與企業發展、課程內容與崗位要求、教材組織與項目任務、教學與生產的“四同步”。2.基于教學與生產對接,構建“三維”課程體系(素質課程、產學結合課程、生產課程)。根據測繪生產項目的特點,產學結合課程的二次開發實現了“三個轉化”(技術設計轉化為教學方案,生產過程轉化為教學過程,生產質量監控轉化為教學質量監控)。3.以“三個標準”(測繪行業標準、測繪行業國家職業標準和省級優質測繪工程評選標準等)為依據,創新產學評價體系,學校和企業共同實行標準化考核和動態評價。4.建立“雙師”培養與成長機制,教師職稱評審試行工程系列優先原則,先有工程系列職稱方可申報同級教師系列職稱。本專業中級職稱以上的教師除有工程和教師系列職稱外,部分教師還考取了注冊測繪師、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和土地登記人等證書。
一、研究特色
1.按照素質、產學合作、生產三個維度構建課程體系。以“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交替式、素質教育與職業培養滲透式、技術教育與技能培養并進式”為指導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同時著眼于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和學習遷移能力等,校企合作構建了工程測量專業的“三維”課程體系。
2.依據“三個轉化”開發產學結合課程。以工程測量、地籍測繪、地圖編制等項目為載體,并結合每個生產項目的特點,適時修訂和補充專業課程內容。產學結合課程內容的“三個轉化”、師徒制、云課堂的方法以及行業專家的參與教學,不僅實現了專業教學與產業需求的無縫對接,而且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解決了教師難教、學生厭學的頑疾。
3.基于三個標準制定產學評價體系。吸收“三個標準”中的規范操作、熟練程度、質量等級之精華評價學生,進行評價體系改革,建立產學互通的評價體系。三個評價標準的共同特征是質量標準,但又有所側重,測繪行業標準側重考查學生各種操作的規范性,測繪行業國家職業標準側重考核學生操作的熟練程度,而省級優質測繪工程評選標準側重學生成果質量差異的考核,實現了產學融通。學生經過專業學習后,可以獲得畢業證書以及“工程測量員”等職業資格證書。參加過工程實踐且表現優異的學生還可獲得企業頒發的工程實踐證書。
4.鑒于雙師要求改革教師成長路徑。統籌規劃,系統安排,建立流程,完善制度。通過工程項目,產、教、學結合培養教師,促進教師成長。本專業教師在參與、主持或獲得一項省級工程項目優秀獎后可依次申報工程系列助工、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等職稱,在此基礎上再申報教師系列的助教(助講)、講師、副教授(高級講師)和教授(正高級高級講師);建立了師徒結對制度。
二、研究成果
1.制訂了“雙主體一體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依據“雙主體一體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制訂工程測量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校企合作統籌實施與安排“校內基礎知識學習―校外專業認知和體驗―校內專項能力培養―校外綜合能力提升”的工學多輪循環交替式學習與培養。
2.構建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三維”課程體系。素質課程、產學結合課程和生產課程各有側重,素質課程注重國民素質教育;產學結合課程注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全面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生產課程注重企業文化、制度、技術規范和標準,并通過頂崗實習實施。
3.開發了項目化教學資源。形成了由傳統的以教材為基礎和進入課堂為目的的課程開發轉變到以工程項目為基礎和進入工地為目的的課程開發機制。新課程具有“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交替式(多輪交替)、素質教育與職業要素培養滲透式(如體育課定向越野、野外生存)、技術教育與技能培養并進式(技術設計、總結、創新);成績考核和能力評價動態化(以精度和速度為指標,打破年級界限,動態考核)、教學組織與學習形式多樣化(班組合作學習、在線資源學習);人人能成才的目標”(簡稱“三式二化一目標”)。出版教材5部,主持工程測量專業國家級數字化資源建設。
4.促進了教學方法的變革。通過項目制、師徒制和云課堂,在生產中教會學生技術與技能,突破教學與生產結合不緊密的瓶頸;在市場項目與教學不能銜接時,以校園地形圖測繪等典型項目課程模擬真實項目,進行生產、管理與教學,并實現標準化考核。
5.形成了實訓基地建設的新思路。堅持“圍繞專業辦產業、辦好產業促專業”的指導方針,建成融產、教、研、培、服務于一體的實訓基地(含江蘇省內首個職業院校GPS-CORS站)?;夭捎谩爸v練結合、精講多練和助教助學”的實訓教學模式。教師還利用實訓基地設備承擔了100多項工程項目,年創收近100萬,實訓基地現已具備“造血功能”,為專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6.實現了校企合作的“三個轉變”。以本專業為基礎建立江蘇地質職教集團,實現了校企合作的“三個轉變”:由被動合作轉變為主動合作,克服學校一頭熱的難題;由合作的不可控轉變為可控,克服了以往何時安排、如何安排和怎么安排等完全由企業掌控的難題;由單一合作轉變為全過程、全方位的校企合作。
(南親江 丁莉東 許曙青 汪 蕾 殷 忠等)
[摘 要] 本文根據工程施工單位對高職高專層次工程技術人員的要求,結合本專業的特點,積極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課堂與實習基地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最終將本專業學生培養成“精測量、懂施工、會管理”的技術應用性人才。
[關鍵詞] 工程施工單位;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
一、積極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課堂與實習基地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并取得成效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教學主要體現在綜合實訓和課間實訓中,下面分別就這兩個實訓進行具體的闡述。
1、工程測量技術課間實訓
工程測量技術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為了更好的消化和理解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安排課間實訓。我校的測量專業教師一直非常關注課間實訓,在設計每門專業課教學時都把課程的核心能力設計為課程的主線,對學生的實訓要求也非常嚴格,每個實訓都需考核。在這個過程中,將每門課程都設計為一項大任務,在大任務的基礎上又分成多個小任務。每次課間實訓都安排具體的任務,每個具體的任務都有明確的技能目標。
下面以《測量學》課程為例,講解課間實訓任務的設立?!稖y量學》的主要任務是“地形圖測繪”,把“地形圖測繪”作為一個大任務,在這個大任務下又分“測區控制測量”、“碎部測量”兩個二級任務?!皽y區控制測量”下又設“導線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兩個三級任務;“碎部測量” 下又設“全站儀測繪法”和“GNSS測繪法”兩個三級任務。
《測量學》課程學習后,學生應該能夠獨立完成地形圖測繪這一技能目標,因此將該課程分解成8項課間實訓任務,分別是:等外水準測量、高程控制測量、水平角測量、豎直角測量、導線測量、高程控制測量、測區控制測量、碎部測量。在8項課間實訓任務中進行任務分解,詳細的小任務有水準儀認識、等外水準測量、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四等水準測量內外業、經緯儀認識、測回法觀測三角形內角、豎直角觀測、經緯儀檢驗與校正、角度測量、距離測量、四等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導線測量、高程控制測量、經緯儀測繪地形圖平板儀測繪地形圖。
以上所列的任務模塊均需在課間實訓中完成、掌握。這就要求專業教師在理論課程后,課間實訓前將任務布置下去,使每個小組心中有數,知道本次實訓需要完成的任務和實訓注意事項,這樣在任務實施時才不會出現混亂局面。
教師一定要在每項任務完成后及時進行點評,對學生的完成情況做出具體、細致的評價。這個環節很重要,是掌握知識和提高技能的重要階段,對做得好的表揚也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實訓后都要上交實訓報告,有的是以小組為單位,有的是以個人為單位,教師要在下次理論教學前拿出幾分鐘的時間對上次實訓的完成情況總結,指出每組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小組的表現給出小組的整體實訓成績,每個整個課間實訓的成績都是期末總成績的一部分。
2、工程測量技術綜合實訓
為了把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綜合起來,我們需要進行綜合實訓。綜合實訓要體現綜合性,測繪類專業的骨干課程均以一個綜合實訓為引導,把實訓任務的完成作為目標,模擬測繪生產任務系統的完成本課程的學習。教師在設計上要把握好,將綜合實訓若干個知識點融入到每一個具體任務中,把握和每個技能要領。
綜合實訓是一個完整的實際任務,要制定具體的任務書,根據任務書來布置實訓任務,對于一項模擬測繪生產實訓任務,在實施之前必須先進行技術設計,相關技術設計規定參照行業現行規范標準執行。綜合實訓任務需要在仿真的實訓基地完成,在實習基地方面,我們采取校內實習基地與校外實習基地相結合的方法見表3。
表3測繪類專業主要綜合實訓任務分解表
二、注重過程考核
過程考核是提高技能、增加學生綜合素質的有力保障。綜合實訓作為一項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其成績根據實習表現和實習后考核單獨給定。測量專業課程的成績一般是:理論成績和課間實習成績各占50%,課間實習成績有每次的課間實習成果給定。為了強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了實習考核和儀器考核在成績考核中的地位。在學生完成理論課教學、課間實訓和綜合實訓之后,進行測量技能的考核,對于提高學生的儀器操作能力是很重要的。在考核中,強化了學生的記錄和計算能力,為進一步提高了對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為了搞好測量儀器操作考核這項工作,在綜合實訓開始后,我們就把考核標準發到每一位同學手中,使他們把測量實踐技能考核當成了綜合實訓的學習任務。這樣,學生們能夠更加重視綜合實訓這個環節。考核在工程測量教研組教師布置的場地進行,每名老師負責其中一項,監督每名學生的考核情況,最后幾名老師綜合給出每名參加考核學生的考核成績。同學們對這種男做法很認可,認為這樣的考核很好,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這種考核方法促進了學生測量技能的提高。
每年舉行的校企測繪技能大賽,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也為學校推廣了本專業,為了競賽的公平性,我們完善了《測繪技能競賽方案》。學生為了在比賽中力求突出,不僅認真訓練而且還主動請教老師,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促進教學活動開展
教學團隊的教師都結合自己的實際制作了風格各異、內容豐富的多媒體課件。教學手段的改進,使大量的視頻圖片資料得到運用,極大地更新了教學內容,使得許多枯燥抽象的概念和理論以直觀可視的形式展現出來,增加了教學內容的生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建立了內容豐富的教學網站,教學錄像、教學大綱、電子課件、習題庫等均已上網,以便學生課外自學和課前預習。利用CAI、網絡教學、課外實驗和演示、仿真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形成多元化的、全面開放的網絡教學環境,通過實驗室的對外開放,實現資源共享,為校內外師生提供教學服務。
四、結語
經過多年項目化教學的實施,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對自己的定位準確,能吃苦耐勞,跳槽的學生比例很小。單位對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畢業生非常滿意,畢業生測量基本功扎實,動手能力強,儀器操作熟練,尤其是全站儀、GPS的使用,能夠達到從學校到施工單位的無縫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