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8 11:01:24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基礎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語感是語言的色彩化,是語言的一種感知力。針對小學語文新課程要求,本文提出改革小學生語感的培養方式,應以實踐性為前提,以語感需回歸生活,植與生活為突破口,立足小學生語感在生活化培養,打造小學生語感培養的快捷方式。
【關鍵詞】小學語感語言回歸生活
一、語感的定義和特征:
語感,是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語文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語言文字分析、理解、體會、吸收全過程的高度濃縮。語感是語言的感性和理性的綜合體,是學生在長期的規范的語言實踐中培養起來的一種意會的能力,這種能力并非與生俱來的,如何使小學生能具備這種能力,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語感,以是小學語文教師最關注的話題。
語感具有如下特征:
1、內隱性:語感是看不見摸不著。如果不說破它,許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有一定的甚至較強的語感能力,更不知道它的作用在哪里。在一些情況下必須借助想象和聯想來實現;
2、直接性:語感是快速的反應、沒有思維的直接參與,而直接對言語對象整體的、全面的、籠統的把握,兼顧方方面面各個層次的具體去理解的過程。
3、人文性:語感例外一個特征,是由人的精神情感做主自然而然地配合情境在腦中尋找相應的詞語和組織句法的過程。
4、生活性。語感本身并不是一種能單獨存在的東西,它往往通過同生活中感受、知覺而粘附在一定的表象之中。這是是語感培養的趨勢所在。語感聯系實際生活有助于小學生積極的去思考語感的生活化表現,懂的利用自己語言庫去應對生活復雜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情感,懂得用生活中的語感去驗證理性的語感。
二、回歸生活,讓語感還于自然
1、利用生活情景培養語感
“要想會游泳,必須先下水。”加強言語實踐是培養學生語感的一個重要手段。因為語感是在反復的言語實踐感受中積淀而成的。每一篇優秀的言語作品都寄寓了作者豐富深刻的情感、愿望、理想等,言語其實是精神客觀化的表現。在激發學生對言語的理解時,不能就字論字。不能只講言語如何如何好,詞句如何如何恰當,而要把教學的目標放在作者的創作的心思意圖上,否則學生找到語感的感覺,不管教師怎樣啟發也感覺不到言語作品的神韻。要使學生領悟文章的思想意蘊,感受作者的審美體驗,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設立語感培養的生活情景,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調動自己的生活情景,并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為進行語感訓練創設條件。如:《草原》一課描繪“一碧千里”“小丘柔美”“翠色欲流”的情景時,可先讓學生閉上眼睛,讓小學生試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位來草原尋找靈感的詩人,你會低吟一首怎樣奇麗的小詩呢?假如你是一位帶團游覽的導游,你又會怎樣向游客來宣傳草原的美景呢?當小學生已經用心感受到了那兒的風景之后。再放一首《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一起來聆聽一首獻給草原的贊歌。這樣,就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聯想、想象參與感知活動,學生由被動地接受情景的熏陶,轉為積極地營造課堂情景,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語感訓練。
不同的語言能夠引起不同的語感,有什么樣的言語就有其特有的語感,因此語感培養有時必須借助于優秀的言語作品,調動理解語言情景。教師應在緊要處注重點撥,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感受就會準確、細膩、真切。如《古井》一課,有這樣一句話“古井不僅為鄉親們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們的品格”,能給鄉親們提供泉水倒是可以理解,怎么陶冶鄉親們的情操呢?學生感覺不到,即使再讀上好幾遍,語感的培養還是收效甚微。語文教師不妨在講此課前準備幾個木桶,木桶先不要放水,組織學生拿著木桶去洗手池中去接水,這樣整個的《古井》的“仿真版”就出現了,試想:這樣身臨其境的學習法,能不增加學生的語感嗎?
2、口語交際,增強語感。
語感的形成來源于人們聽說的生活實踐。孩子學會說話的過程就包括了他語感的成長。我們就是要把這種“輕松式學習”搬到課堂上來,讓小學生敢說話,讓他們每個人都能走上講臺。上臺演講既能鍛煉學生的膽量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現場組織能力。對于臺下的“聽眾”來說也是培養語感的極佳的方式,因為在課本上學的都是過去的事情,需要他們去站在文章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現在是面對面的交流,臺上演講者的言語,以及一舉一動帶給臺下的小學生的是現實生活中真是的寫照。因此,在語文教學中,一方面要努力激發學生說話的欲望,另一方面要鼓起他們說話的勇氣,把他們想說的話大膽說出來,表揚他們說話的點滴進步,為學生營造一個以敢說為榮的語言環境的同時,增強小學生的語感。
3、練筆感悟,豐富語感。
經常借助生活的現象練筆,也是培養語感的一條極好的途徑。將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以真實的文字表達出來。寫表達能力的培養沒有捷徑可走,但有一種快捷方式:先從他們熟悉的生活事物、現象、以及生活中的人際交往的感受寫起,這個不斷現實化寫作的過程,可以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把握能力能力,使語言的運用得生活化的訓練,從而培養出敏銳的語感。如:在學校有作文課是,語文教師不妨安排校外創作的內容,可以將學生置于樹林、海邊、山丘等,這樣的環境具有創作的情調,有培養語感的濃厚氛圍??吹綐淞?,很多學生會課本上所學的《松鼠》,想象一下,松鼠做樹林中雀躍的鏡頭,真的身在其中。這樣讓學生走進角色,身臨其境的去感受一下作者創作的氛圍,為學生語感的培養提供了快捷方式。另外學生現實生活化的基礎上,讓學生練習擴寫、縮寫、續寫、寫讀后感等讀寫結合、升華感悟、深化語感。
總結:
作為素質教育下的小學語文教師,在小學生語感培養過程中應圍繞著生活實踐為基礎,善于引用小學生熟知的事物現象去分析語感,這樣短期內可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長期后可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十分有益。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生語感培養的“快捷方式”就是語感回歸生活,強調語言基礎知識與技能,突出語感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我們知道,只有回歸生活,植根于生活世界并為生活世界服務的語感,才是具有價值的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強調聯系生活實際,才能使學生語感的學習不再是被動接受,而是學習意義的自主建構和切身體驗,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使之為生活所用。
一、課題的提出
人格,即個人的心理面貌,個人的意識傾向與各種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心理學上也常常把人格同于“個性”。社會學、倫理學則把人格看作個人的道德行為傾向的總和。我們用人格來表示人的發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品質。
兒童處于人格發展的重要時期,一般認為,兒童期是心理和行為方式形成的敏感期、關鍵期,0至6歲兒童自我意識開始啟蒙,6至12歲兒童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重要意義,10歲左右兒童性格開始形成,而至16歲左右獨立人格基本形成。小學生正處于自我意識迅速發展,主體人格開始形成的重要發展時期,因此必須重視人格的形成、完善、發展。另一方面,兒童發展中的消極影響,例如獨生子女得到過多的保護和溺愛,家庭社會乃至學校教育的某些失誤,不恰當的傷害和壓制,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兒童期人格的某些缺陷,如何避免乃至克服這種人格缺陷,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
同時,兒童處于社會化發展的重要階段,面對現代社會的各種信息、文化、知識,面對未來社會的挑戰,如何幫助兒童學習和適應社會是兒童發展的又一敏感問題。我們認為,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對環境的適應與克服,有助于以積極的心情去面向生活,面向未來。
二、小學生主體人格發展教育的模型構建
1.影響小學生主體發展的基本因素
(l)環境因素。環境作為個體與社會的中間媒體對兒童人格具有重要影響,兒童的早期經驗、經歷(尤其是家庭教育環境與家庭生活經驗)對于早期人格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學校教育是一種主導性的有目標的可控制的教育活動,那么我們力圖通過這種可影響可控制的教育環境對小學生的主體人格產生積極影響。
(2)活動因素。影響小學生人格形成和發展的主要活動是:游戲與交往、生活與勞動、思維與學習,本課題試圖通過上述三大活動影響兒童的人格發展。
(3)文化因素。文化對人格的發展存在著現實的和可能的,顯性的和隱性的,及時的和長久的影響。校園文化是發展兒童健全人格和興趣特長的特殊和有效的途徑。由于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計算機網絡的出現’(計算機網絡本質上是一種文化),對兒童人格發展具有顯著的意義。
2.小學生主體人格發展教育模型的構建
小學生的人格發展主要是通過三大系統實現的:環境、活動、文化??疾飕F代社會條件下小學生主體人格的發展,就應該具體研究這些基本條件(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社會文化),乃至具體的學校教育環境、活動、文化發生了哪些變化。我們認為:第一,這些因素就其現實性、可能性上都可以加以誘導、影響和控制的;第二,上述因素也是交互影響的。
在上述假設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一底三面四層次”的兒童人格發展的模型(見下圖):一底指主體,即兒童的自我意識培養或主體意識,這是人格的核心;三面指環境、活動、文化;四層次指自主性、參與性、合作性、創造性。
3.小學生主體人格發展教育的研究方法
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之以調查法,自然實驗法與個案研究。
4.小學生主體人格發展教育的目標
教育目標是整個教育活動的核心,是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容,也是教育評價的依據。根據我們構建的“一底三面四層次”的假設模型,把現代人格教育的目標定位在自主性、主動性、合作性、創造性四個層面上(見下圖)。
小學生主體人格的發展,大致表現于自主性、主動性、合作性和創造性。這四大特征的排列大體也表現了兒童人格由弱到強、由低到高、由里到外的系列。自主性:
①形成初步的獨立判斷,獨立思考而不經常放棄自己正確的想法;②有恰當的自我判斷能力;③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并有穩定、合理的習慣;④對自己有信心,獨立完成學習任務。
主動性:
①有廣泛的興趣,對自我感興趣的事物能主動選擇;②有較強的求知欲;③有一定的成就動機,在乎學習成績或在集體中的地位;④有一定的競爭意識或希望超過別人。
合作性:
①有參與學習、交往或其他活動的意識;②有適當的伙伴交往方式和參加集體活動的心理;③會適當地評價他人或引起他人的好感、注意;④適應環境,有初步的適應社會的能力。
創造性:
①有簡單的動手操作能力;②有一定的發散性思維或具有較好的學習思維品質;③有創造的欲望;④有創新的意識或表現出與其他兒童不一般的能力。上述指標每一組別都可以有等級水平的差異(A一C)。
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發展的不同階段。我們又可以分解出分年級指標及其行為表現;再根據兒童交往、學習、生活這三項主要行為習慣,我們還可以分解出具體的學習和行為水平。
三、小學生主體人格發展教育的實施
環境、課程與活動構成了現代人格教育的三個面,也可以看作是發展空間。我們也把這三個面看作實施現代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徑。廣義的活動包括學習活動(課程活動),為避免交叉,我們把活動限定為非課程活動即學生的自主活動。
1.環境對小學生主體人格的影響及其研究
環境是兒童人格形成、發展的現實性和潛在性因素,我們主要進行了下面幾項研究:
(l)社區環境對兒童人格的影響。
水上新村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社區。它建于60年代初,是政府為解決船民上岸居住而興建的一個船民新村。盡管寶山城鎮隨著寶鋼的建設而城市化,水上新村的居民成份也有一定變化,但總體上由于船民的職業、家族及文化傳統,特別是家長的職業流動性多、外來妹多、下崗多這些特征,將會給他們子女的教育及人格的發展培養帶來哪些負面的影響,學校、教師又將采取哪些措施來促進和完善他們人格的健康發展等都是我們探究的內容。(見專題研究報告:《水上新村社區環境對小學生人格的影響》)
(2)家庭環境對兒童人格的影響。
我們一方面通過較為系統的家庭教育指導(家長學校等)對不同層面的家長進行調查、指導,從而引導家長建立正確的全面的教育觀,這里突出的就是“人格本位”。具體專題有:兒童行為習慣的養成,情商與非智力因素,兒童心理健康與人格塑造,家庭教育的指導及其方法等。另一方面我們通過近100個兒童人格發展的個案對不同類型的家庭教育狀況及其影響作了調查分析。(見《現代人格教育》第二集《寶山區實驗小學人格教育個案集》)
(3)學校環境對兒童人格的影響。
學校環境是一個含義較多的概念。這里我們主要研究的是校園文化環境(追求一種文化的積淀,由潔凈型向文化型的轉變)、校園信息環境(以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為媒介,以校園網絡為載體,開展了小隊網絡活動)與校園心理環境(提倡通過對學生交往、學習等方面的心理指導,來培養學生的和諧人格,并對個別學生的人格偏異進行針對性的矯治)對兒童主體人格發展的影響。
2.課程與學生主體人格發展的研究
課程是兒童期學生最重要的學習和實踐活動。它體現了有計劃有目標可控制的主要的教育過程。這里主要進行了素質教育課程化與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前者我們提出現代科技教育并形成辦學特色;后者數學組進行了“主動構建,創新發展”數學教學模式、語文組進行了促進主體參與“自學指導”探索、英語組進行了“合作與體驗”教學模式等的研究。這些研究以教學活動為載體,對兒童人格(自主性、參與性、合作性、創造性等)的發展有顯著意義。
3.活動對于兒童主體人格發展的研究
個性教育活動化。從廣義的角度,活動理論如同環境理論、課程理論一樣構成了我們現代人格教育的重要基石,也形成了人格教育的三個“面”。個性教育活動化主要指的是課外活動,包括學生的興趣活動、校園文化活動、少先隊活動以及社會實踐活動等。我們開展了適合學生興趣特長發展的許多課外活動:如數學奧林匹克、頭腦奧林匹克、工藝美術、舞蹈等有二十多個課外興趣小組。我們還建立了各種學生社團:如英語俱樂部、計算機之友俱樂部、青青草小詩社等。這些活動一方面促進了素質教育的開展,另一方面對于發展學生主體人格具有重要意義。(見《素質教育與兒童主體人格》)我們正是通過豐富多采的活動幫助兒童主動地學習,主動地選擇,從而發展學生的主體人格。
四、小學生主體人格發展教育的評價
我們根據“一底三面四層次”的模型和目標要求,參考了國內外有關人格發展的量表,并借助于個案研究,歸納了人格特征的若干顯著指標,分成A、B、C三級供學生自我測定和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評價。
試舉例如下:
(l)主體性
A.自我控制
問卷測試題:你正在完成作業,正好有你非常想看的卡通電視,你是怎樣做的?選擇:1.做作業2.看電視3.可以看電視但一定要完成作業
(2)主動性
A.成就動機
(3)合作性
A.合群心理
(4)創造性
A.創新意識
五、小學生主體人格發展的教育研究結果
小學生主體人格發展教育的研究進行了多年,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學生的個體得到了健康的發展,學習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近千名學生在區以上各類競賽中獲獎,還有約占全校60%的學生獲學校的特長證書。
作為現代人格教育,我們的收獲不僅是學生的發展,還有教師的自我發展?,F在實驗小學初步形成了具有現代教育理論、生氣勃勃的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我校100%的教師已完成大專以上學歷,正在培養自己的本科生、研究生。幾年來,我校教師中榮獲全國優秀教師2人,市先進教育工作者1人,市園丁獎l人,有近40人在市、區級獲獎。實驗小學形成了現代教育的氛圍,形成了有利青年教師成長的環境。一批青年教師在區內外嶄露頭角。(見《寶山實驗·師德風范專集》)
我校在實施現代人格教育過程中形成了教育科研的氛圍,近六年來,在省市以上報刊發表各類論文100多篇,編選《現代人格教育》專集7本,有的已經出版,獲區教科研二等獎5個,三等獎7個。特別高興的是,絕大多數老師參加了本課題的實驗研究。
我校接受了區政府督導室的督導,被評為寶山區雙高普九先進單位,優秀單位;區以法治校先進單位;區文明單位;區科技特色學校,還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榮獲全國雛鷹大隊稱號。
我們的研究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①現代人格教育的總的理論框架較大,受課題目標的制約,有些已超過基層科研人員的能力和學識水平。②對大量的經驗狀態的研究,如何提煉為科學的總結,還需要努力。
我們將在后續研究中進一步完善這一課題,以期取得更大收獲。
內容提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終身學習作為整個教育系統改革的指導思想,為根本解決基礎教育的困擾提供了有效的思路。本文在梳理終身學習思想發展脈絡的基礎上,介紹了英、美、日、法、挪威、瑞典等發達國家在構建終身學習體系背景下中小學改革的不同方案,提出了發達國家中小學改革的三大趨勢。
關鍵詞:終身學習;發達國家;中小學發展
一、終身學習思想的提出
終身教育的思想古已有之。但現代意義上的終身教育思想,是在二戰以后才發展起來的。196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市舉行的國際成人教育大會,闡明了將成人教育納入整個人生教育范疇的必要性,倡導“成人教育”向“終身教育”發展。1965年,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人教育計劃處處長,后任終身教育局局長的法國成人教育專家保羅·郎格朗,向國際成人教育促進委員會提供了一份關于終身教育構想的提案,首次提出了終身教育的思想;終身教育應當貫穿人的一生,要使教育和生活密切地結合起來,成為一生不可缺少的活動;教育要連結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各個側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一個人需要的時刻,隨時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識技能。
“終身教育”這一概念當時是聯合國為消除“發展中國家”的教育差距提出的,得到了世界廣泛的贊同并在一些發達國家得到了貫徹和實施。
197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第19次會議上通過的《關于成人教育發展報告》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與終身教育并列的概念——終身學習。如果說終身教育的概念強調的是社會為處于不同年齡和不同環境之中的人們提供多樣化的教育機會的話,那么終身學習的概念則是站在學習者的角度,從學習者的主體性出發,強調終身學習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義。
20世紀60、70年代,發達國家工業高度增長,產業界急需大量適應性強的有知識的具有創造性的勞動者,可當時的成人教育、社會教育卻無法滿足產業界的需求,終身教育的思想才被提出。為此,少數發達國家為實現終身學習的努力大都側重于在企業界的參與和支持下,在工作環境內外為勞動者提供多種形式的教育,同時學習的方式和內容也必須發生整合和切題的變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對于高等和職業教育而言,基礎教育總體上參與較少,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在中小學中開辦夜校就已經是基礎教育對終身學習的較大回應了。隨后的實踐過程中,由于復雜的原因,如企業的投資不能得到合適的回報,接受繼續教育的成人也多偏于那些學歷較高或取得較高工作業績的人等等,對終身學習思想的重視程度也漸漸回落。
到了20世紀80、90年代,信息社會、經濟全球化等趨勢對勞動力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成人學習者群體(包括婦女和老人)的豐富和增加也給教育和培訓系統提出了新的挑戰,再加上實現教育機會均等壓力的增加,對發達國家來講主要是基本實現入學機會均等以后仍然大量存在的基礎教育階段內部事實上的不平等,人們開始重新認識到終身教育、終身學習對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性。尤其是20世紀最后10年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及各發達國家了一系列的文件、報告和宣言,進一步闡述了終身學習思想對人類發展的戰略作用,同時明確指出培養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以及社會和諧發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務。
因此,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各發達國家紛紛探索建立終身學習體系。但是,中小學作為正規學校體系的起始階段,在渴望實現個體終身學習的今天,卻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極大的質疑和挑戰。在中小學內部,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不同程度地面臨著學生學習興趣、道德水準日漸下降的威脅,學校教育未能激發學生——尤其是學習成績處于劣勢的學生——獲得終身學習所需要的學習動機和基本學習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說,在基本實現教育入學機會均等之后,學校教育沒能有效地促進不同種族、性別、家庭背景甚至宗教信仰家庭孩子的平等發展,同時帶來的兩極分化也是困擾許多國家的難題;課程體系和教學形式在整齊劃一和多樣選擇之間搖擺不定,與質量和公平無法兼顧同等重要的是尚未找到激發以終身學習為目的的或者以個體自主發展為導向的學習活動發生的有效途徑。在中小學外部,社會對于提高中小學公共投資與擴展其服務范圍的結果并不十分滿意,教育資源不合理配置,甚至浪費的情況在有些地區和國家還很嚴重。
終身學習作為整個教育系統改革的指導思想,為根本解決基礎教育的困擾提供了有效的思路,使我們認識到基礎教育或基本學習就是指“人們為生存下去,為充分發展自己的能力,為有尊嚴的生活和工作,為充分參與發展,為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為做出有見識的決策,以及為繼續學習”等方面所需要的“基本學習手段(如識字、口頭表達、演算和解題)和基本學習內容”;因此評價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只要是具有挑戰性,又能鼓勵和支持每一個人終身都能進行學習并取得成功的教學形式就是可取的;基礎性學習能力的培養絕不僅僅是學?;菊n程的實施,而是注重自我調節性學習動機和能力的養成;無論是何種教育形式都應強調其資源配置的合理、有效和適當等等。同時,終身學習的思想從促進個體個性和智力終身持續發展的角度,打破了正規基礎教育的封閉和獨立,將正規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學校教育體系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一系列非正規教育相結合,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等相貫通,為那些學業失敗的學生提供更多樣化的學習機會和學習途徑,并對這些學習經歷和獲得的經驗給予有效性的認可;換一個角度說,就是強調要將個體一生中不同階段的學習和在非常廣泛的各種不同機構及團體中的學習之間建立起強有力的連接,而不僅僅是孤立地看待人們接受的各種教育和培訓形式,或者忽視人們參與各種非正規教育和培訓的機會和收獲。
因此,在不同經濟發展水平、文化背景下的國家和地區,中小學在終身學習的背景下在社區、或區域發展中究竟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和角色,在構建學習化社會的進程中應當如何改變自身的目的、結構和職能,必然成為研究、探索和改革的重點。
二、發達國家中小學的發展和改革
盡管學校教育有這樣那樣的弊端和不足,但它對于提高個體技能和能力以及促進經濟增長、知識和社會發展與包容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樣,學校教育在個體進行社會化以成為健康的個體和活躍的公民過程中也發揮了關鍵作用。從上述意義出發,中小學作為終身學習的起始階段,就承擔了更為重要的基礎作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指出:“基礎教育本身不應被看作是一種目的,而應是終身學習的一種基礎”。顯然,學習化社會到來之際,無論發生什么變化,這種基本功能是應當肯定的。
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均把基礎教育視為終身學習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并在終身學習的理念和框架之下開展中小學的改革。
(一)日本作為世界上終身學習水平最高的國家,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文部省、中央教育審議會、臨時教育審議會、內閣和產業經濟部門、企業界以及地方各級政府一起致力于在全國建立完備的終身學習推進機制,從改革社會教育入手,進而從建立根植社區的中小學、從強化學校尤其是中小學教與學的角度來把握終身學習,因此日本中小學的教育目標、課程體系和評價方式都隨之進行了重大改革。
(二)美國則將終身學習的重點從“保障被剝奪教育機會或為偏遠地區學習不利者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等補償教育的理念”轉為“追求促使美國人民生活更加改善、更加充實、并能不斷促進建立健全的學習社會的遠大目標”,從培養全體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角度強調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同時注重通過聯邦政府設立大量項目資金支持地方教育機構、社會私立組織提供多種形式的學習機會,確保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
(三)英國同樣給予了終身學習前所未有的重視,認為終身學習是確保英國未來繁榮,建設一個更加公正、全納社會的中心策略,加強了中等后及成人培訓的機會,并與中小學建立國家課程、改革考試、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等一起促進終身學習的發展。
(四)對于法國而言,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出現的經濟蕭條以及以青年為中心的大規模實業等社會問題使得法國政府以終身學習思想為指導,確立教育為國家最優先發展領域,從在中小學采用彈性課程、精選基礎教育的課程內容、強調對落后學生的個別指導等方面提高基礎教育階段青少年的學習能力和基本素質。
(五)挪威也把終身學習視作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終身學習作為整個教育系統改革的指導性、統領性理念,重點依靠現有的公共教育力量,通過對中小學教育的再改造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能力,并為成人的繼續教育提供多種機會。
(六)瑞典的成人教育傳統悠久,經由回流教育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官方文件中正式提到終身學習,其中中小學引入“生命計劃”的思想,采取各學校更加自由的選擇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計劃、綜合中學增添職業教育的內容以實現普通教育職業化等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發達國家中小學改革的趨勢
綜觀英、美、日等發達國家終身學習背景下的中小學發展與變化,呈現出以下趨勢:
(一)終身學習已從思想層面進入法律和制度層面,為中小學改革提供了依據
其中日本、美國都頒布了專門的《終身學習法》,英國、法國雖然沒有頒布專門的終身學習法規,但也出臺了相關的法律和文件對社會和個人在終身學習方面進行了規范和約束。
(二)以終身學習思想為指導,廣泛開展中小學內部改革
1、改革中小學教育目標,培養學生進行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例如日本政府就在中央教育審議會咨詢報告《展望21世紀的我國教育的形態》,提出今后的學校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教育,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學校教育的目的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的教育,謀求德智體全面發展,培養豐富的人性和健康的體魄”……“著眼于終身學習,而不是把學校教育當成終結,重視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等生存能力的培養,打下終身學習的素質基礎?!?
2、擴大學校自主權,在加強教育內容基準化的同時設置彈性課程,加強個別化教學,改革中小學內部教學、管理思想和制度,適應終身學習社會的需要。如美國主要是通過縮小學區的作用而逐步增強學校的責任和權限。英國也通過縮小地方教育當局的權限、強化中央的宏觀調控能力等辦法下放學校自主權,同時通過“國家課程”的設立提高學校教學的質量。日本則通過推行地方分權的改革,把管理和教學自主權還給學校,因此日本的中小學在教學和管理制度上也采取了不少改革調整的政策和措施,使之更加靈活和富有彈性。法國則強調在精選課程內容的基礎上采用彈性課程,同時強化對落后學生的個別指導。挪威甚至允許沒有學習動力的學生離開高中在需要時重返學校。
3、以中小學為核心,吸引社會人士到學校任教,聯合家庭、社會共同管理學校。日本在發揮社區教育力量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學校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適當地利用具有較高資質和能力的社區人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根據《教師許可法》的規定,聘用一部分沒有教師資格許可證的社會人士擔任部分教學科目及課外活動的非常勤講師或輔導員;還可以利用社會教育設施開展各種活動,如利用少年自然之家進行集體宿營活動,利用公民館、博物館、美術館等設施,圍繞學校的教育教學開展相應的參觀及實踐活動。英國1998年的《教育改革法》提出學校理事會成員由家長代表、校長及教師代表、地方教育當局和其他方面代表四方人員均等組成。2001年新工黨了綠皮書《學校:構建成功》,年底新工黨了白皮書《獲得成功的學?!?。這個白皮書提出,允許私有企業更多地參與國家學校中,私人的、宗教的和志愿組織均可參與支持失敗學校和成功學校的管理,以這種方式開始的中小學和社會的結合也使得學校變得更開放。
4、加強中小學的信息化建設。信息與通訊技術的發展為終身學習體系的建立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美、日、英、法、德等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用現代技術武裝中小學,推廣多媒體教育和學校網絡化,為學生和成人提供充分的學習機會。如法國1997年1月到2000年為止,投入150億法郎,在各地區中小學配備計算機。
(三)發揮中小學的積極作用,營建學習化社區
日本中小學在完成針對少年兒童的正規教育的基礎上,也越來越多地向社會開放,包括設施上的開放以及教育活動的開放,如舉辦面向一般市民的各種講座等等。在為社區做出貢獻方面,開放學校的教育機能和設施,為社區居民提供學習機會。事實上,除了高中和專修學校接受國庫補助舉辦對外開放的公開講座以外,一部分中小學校也在舉辦這樣的講座,而在開放學校設施方面,則有90%的學校(包括小學、初中和高中)在實行對外開放。以后,中小學的任務是進一步明確學校設施開放的實施體制和管理責任,并力求實現開放設施的機能高度化,在不影響學校教學活動的前提下,使學校設施和社區設施相互補充、發揮一體化的作用。
英國主張建立擴展學校項目,在課外時間向社區提供一系列的服務和活動,以滿足學生、家長和社區的需要。很多學校已經向社區提供了包括成人教育、學習支持、信息交流技術和社區運動項目等擴展服務。教育技術部有《擴展學校指南——活動和服務》(ExtendedSchoolsGuidance-ActivitiesandServices)的文件,并積極實施社區領導培訓項目(CommunityLeadershipTrainingPilots),其主要目的是使當地居民在其地方事務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盡管各國對于建設終身教育體系達成了統一的認識,但是,目前看來各國還沒有清晰地制定終身學習的整體目標。美、英、日的做法表明這些國家正在從終身學習所需條件的角度來改革各個部門,由于各國具體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需求不同,因此各國優先發展哪些部門、促進哪一類的終身學習也就有所不同。
如有的國家強調工作能力和競爭力,而有些國家特別關注個人發展、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側重點不同,有的國家強調基礎學校的教和學,有的國家著重改善中等后及成人培訓。因此,可能會出現大不相同的中小學發展模式,學校和社區之間也就會相應呈現不同的關系模式。如中小學可能成為重要的“社會中心”,在得到高層次的社會信任和經費支持的前提下,強調為學生的發展建構一個終身學習的基礎:中小學也有可能成為“學習組織中心”,這個強大的學習機構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當然更為極端的例子就是以學習者網絡和網絡社會來代替學校本身。因此,在以知識型社會為導向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中小學在終身學習體系的建構中,可能出現多種發展趨向。這些相互不同、甚至是相互排斥的發展可能在目前狀況下都潛在于一個國家中。因此,從制定終身學習整體目標的角度來確定中小學的發展方案,應是各國的首要任務。
兒童文學是充分考慮到兒童的理解能力和審美需求的快樂文學,在兒童審美、教育、娛樂、認識、語言等方面有特別的作用和功能。兒童文學一直與小學語文教育緊密相連,是優質的小學語文課程資源。基礎教育改革背景下,兒童文學作為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的地位重新得以確認并進一步提升,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資源
1.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材的重要資源
教材是課程的重要依托和負載。在我國兒童文學進入小學語文教材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五四”時期中國現代兒童文學誕生之時,人們就親切地稱它為“小學校里的文學”。[1]1920年,教育行政部門通令全國,將中小學的“國文”改為“國語”,選用白話文作為教材,并大多以兒童文學為內容。30年代初,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者、現代語文教育的先驅葉圣陶先生親自為兒童編寫了國文課本《開明國語課本》(豐子愷插圖),在社會上連續使用過17年。他在《我和兒童文學》一文中說:“小學生既是兒童,他們的語文課本必得是兒童文學,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樂于閱讀,從而發展他們多方面的智慧。當時我編寫這一部國語課本,就是這樣做的。”[2]令人遺憾的是,20世紀后半葉發生了兒童文學和語文教學“分家”的現象,“其結果不但使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提不起來,而且,更糟糕的是,還使他們害怕語文,害怕作文,對語文產生厭煩情緒?!盵3]所幸的是,進入新世紀,隨著“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4]1被肯定與傳播開來,兒童文學的重要性又重新被語文教育界“發現”和“接受”。2001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此基礎上,2001年7月制定了《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簡稱“語文新課程標準”),對閱讀總目標提出了具體要求:“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盵4]4《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各學段閱讀文體作了規定,如第一學段(1~2年級)要求“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4]5。童話、寓言、故事、兒童詩等都是兒童文學的文體,這意味著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突出價值重新得以確認,兒童文學作為小學語文教育優勢資源的地位得到了恢復?,F行六年制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大量課文屬于兒童文學(從文學角度劃分統計)?,F將內容改動較大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科書中一、二年級的1995年版和2001年版兒童文學作品選文進行統計。上述統計資料表明,已有相當數量的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有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兒童文學作品進入了小學語文的新版實驗教材,其中半數以上出自名家之手。這充分說明:小學語文課文的“兒童文學化”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5]3。
2.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課外讀物和課外活動的重要資源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方面。新課標中提出的閱讀目標,僅靠語文課堂閱讀是達不到要求的,必須依靠課外閱讀共同完成。兒童文學是小學生課外閱讀的首選。它之所以成為小學生的良師益友,是因為兒童文學是兒童本位的文學,引領小學生認識生活、認識世界、接受真理;有助于小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能培養小學生的語言、思維、想象能力;能擴大小學生視野、增長知識等。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往往篇幅較長,一般以單行本的形式出版,適合課外閱讀。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閱讀階段目標,第一學段兒童可以閱讀兒歌、兒童詩及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第二學段兒童至少能閱讀下列的兒童文學體裁:兒童詩、兒童散文、科學童話和科學故事、寓言、富有象征意義的童話、英雄偉人故事和歷史故事。第三學段兒童感興趣的兒童文學樣式主要有:兒童小說、兒童報告文學、科幻作品、探險與偵探故事等。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依托兒童文學編寫的小學語文讀本和課外讀物大量問世,兒童文學開始從更廣、更深的層面進入小學語文的教育。尤其是2001年王尚文、曹文軒等主編的《新語文讀本?小學卷》,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引起大批讀物跟風出版。它的選文傾向于文學的一面,超過三分之一的文章是具有較高審美品位的兒童文學作品。“它成為了兒童文學轉化為教育資源的成功標本,并成功引領兒童課外讀物向相同方向發展,其后產生的集約效應,促使兒童文學在小學生新語文閱讀、新課外閱讀中進一步占據了主導地位。小學生的語文閱讀運動、兒童的課外閱讀運動、兒童文學的閱讀運動得到了整合?!盵5]253優秀的語文課外讀物,將把小學生的閱讀趣味引導到高雅的文學審美上來。此外,兒童文學也是小學生開展課外活動的豐富材料。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是小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以外進行的各種聽說讀寫的具體實踐活動,它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小學語文課外活動,可以使小學生發揮特長,培養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愛好和能力。兒童文學作品內容豐富、體裁多樣,為各個學段的兒童開展課外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材料。組織第一學段兒童開展兒歌兒童詩朗誦會;組織第二學段兒童成立班級圖書角,舉行童話故事比賽會;組織第三學段兒童成立文學興趣小組,開展讀書競賽活動,合編詩集、表演課本劇等。形式多樣的兒童文學課外活動,將會滿足小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培養他們多方面的能力。正鑒于此,基礎教育改革背景下,兒童文學不僅資源優勢得到更充分的發揮,兒童文學自身也因與基礎教育的結合得到發展的機遇,兒童文學作為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的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材中兒童文學文本的教學
既然兒童文學作品被選進小學語文教材,成為學生學習母語的范本,那它就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文學作品了,而是也承載著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能力培養的任務,因此在許多具體的教學策略上與一般的文本有著不少共同的地方。但是,一些小學語文教師的文體意識不強,把任何一篇文章都當作“記敘文”來教,每篇課文的結構、教學設計基本相同?!啊畬W習字詞、認讀課文、理解課文’三步走教學法是目前大多數教師教學課文的法寶。”[5]330其實不同的文體有著不同的審美特征,兒歌、兒童詩、童話、兒童散文、兒童小說、兒童故事、科學文藝、兒童戲劇等等,各種文體審美特征不同,具體到各篇作品,因為題材、表現形式的不同,更表現出各不相同的文學和語言形態。筆者以為,兒童文學文本最主要的是要教出兒童情趣來,教出童真、童趣來。兒童情趣是兒童文學的生命,兒童情趣能引起兒童的各種不同情感體驗。教師教學時應重點從情趣入手,而不是讓兒童文學文本承載過多的教化作用。同時,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應少些功利性,不要把成人的想法甚至誤讀去影響孩子們的閱讀,應讓孩子們自由閱讀,并“善于從兒童的角度出發,以兒童的耳朵去聽,以兒童的眼睛去看,特別以兒童的心靈去體會”[6],帶領孩子們去領會作品里的童真童趣,感受兒童文學文本的美感。下文以小學語文教材中兒童詩教學為例。兒童詩,以真率明朗的情感、富于音樂性的語言、純真雋永的意境,體現了兒童特有的情趣,表達了兒童對生活的詩意理解,把兒童帶入詩歌的殿堂。兒童詩,是兒童文學的重要文體之一,也是小學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第十一冊專門安排了詩歌的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兒童詩閱讀的階段目標也作了詳細的說明。為了發揮兒童詩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獨特價值,小學語文教師在兒童詩教學時,不但要充分考慮到兒童不同的心理特點、知識經驗、審美趣味,用兒童樂于接受的方法去講解、分析、引導、游戲,讓兒童真正得到求知和娛樂的心理滿足。而且,教師還要很好地把握每首詩的特點,把兒童引入詩歌的意境中去,才能避免單一化的教學模式。
1.反復吟誦,初步感受情和趣
“詩言志”。兒童詩作者站在兒童的角度,通過寫景、敘事、托物來抒發兒童內心深處純真率樸的情感、天真善良的愿望、生機盎然的童趣。新課標第一學段要求“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4]5;第二學段要求“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盵4]7。小學每個學段教學兒童詩,朗讀都是不可忽略的環節,通過朗讀,可以讓學生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濃郁的情趣感知優美的韻律。教師如果具備良好的朗讀技能,就能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思、讀中議、讀中練、讀中悟、讀中品,帶領學生共同感受純真的情感和美妙的童趣。教材第三冊兒童詩《一株紫丁香》,當學生反復吟誦后,教師可以引導、拓展學生的想象,使他們在想象中領會詩歌的情感。比如“綠葉兒在風里沙沙,那是我們給您唱歌”,讓學生想象它在唱什么歌,理解“疲倦”一詞的意思;比如“滿樹盛開的小花,那是我們的笑臉,感謝您時時把我們牽掛”,理解“牽掛”一詞的意思,回顧自己的生活體驗,想想老師是怎樣關心我們的。這樣的引導,會讓學生從詩歌中走出來,在現實生活中具體感受和品味師生間綠葉和花香的情意。第二冊課文《看電視》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兒童詩,抒發的是一家人看電視時互相謙讓的關愛之情。詩歌中“親情”的主旨一般老師都能抓住,讓學生反復朗讀,感受詩歌的親情以及音樂感、節奏感,并在教學中加以引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讀完詩歌后,用一個簡單的詞語來表達不同的感受,如快樂、溫暖、感動、溫馨等。但是,這首抒情詩如果只抓住“情”而不顧及“趣”,則未免有些偏頗。教師應該把握住“兒童情趣”引導學生:“你覺得這首詩最有趣的是什么?”而不是直接提問:“你從詩歌中懂得什么道理”。詩歌的“趣”首先表現在一家人對不同電視節目的態度上,爸爸明明聽不懂京劇,只好“打盹睡覺”,奶奶雖然看不懂足球,卻“和我們一起拍手歡笑”。讓一年級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初步體驗這首詩是“趣”撐起了“情”的流動。此外,《致老鼠》、《爸爸的鼾聲》等都是充滿童趣的兒童詩。
2.想象聯想,再現意境
意境是詩歌的重要美學特征,它指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境界。兒童詩的意境是純真雋永的,而且充滿了童稚。由于詩歌的語言是跳躍的,在閱讀時,需要讀者通過想象聯想去“填補”詩中的“空白”。在反復吟誦,初步感受詩情的基礎上,教師應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讓學生透過文字展開聯想,獲得“內心視像”,勾勒出完整的詩意畫面,這樣的兒童詩才能感動學生,尤其是感動中高年級的學生。金波的《春的消息》是一首富有兒童情趣又意境絕佳的兒童詩,它運用取景、調色、擬聲、準確的動詞為兒童展現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春光圖。“風,搖綠了樹的枝條,/水,漂白了鴨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個冬天,/你看,春天已經來到!……”在反復吟詠中,教師應幫助兒童讀者在大腦屏幕中幻現具體的畫面。在《春的消息》中,可以從詩歌色彩的搭配和聲音效果兩方面幫助兒童讀者再現畫面。你看,仰視而望,翠色欲滴的柳樹枝條柔軟地垂在河岸邊。鳥瞰河面,銀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雪白的鴨子在春水的洗滌下,與翠綠波光交相輝映,這樣一白一綠的構圖,使圖中的景物被層層點染,達到水乳交融的境地。然而,這樣一幅畫,雖則美麗,略顯活力不足,詩人沒有忘記添上點晴之筆:“再去喚醒沉睡的溪流,/聽它唱歌,和它一起奔跑。”詩句中雖然沒有直接出現擬聲詞,但這并不妨礙讀者透過物象去感知聲響?!皢拘选碑a生破“寂”的聯動效應,仿佛溪水叮叮咚咚的聲音即刻彌漫出來,與畫中孩子們歡暢的笑聲融匯一體,既展露了童趣盎然的世界,又讓學生聽到了春天的腳步聲。又如教學第五冊畢國瑛《聽聽,秋的聲音》,通過秋天落葉、昆蟲、大雁、秋風的聲音,教師幫助兒童讀者再現畫面:想象樹葉像蝴蝶美麗飛舞的吟唱;想象蟋蟀和陽臺告別的歌韻;想象大雁掠過田野時的叮嚀……反復吟誦,使學生如臨其境,深受感染;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感官想象聯想,三年級的學生才能體驗到濃濃的秋的意境。
3.細細品味,探究技巧
人教版教材從一年級開始就選了不少兒童詩,但難度逐步增加,小學高年級的兒童詩已經不像低中年級那樣直白,因為它運用了不少現代詩歌的技巧?!墩Z文新課程標準》第三學段(5~6年級)要求“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4]9“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盵4]9如何教出高年級的特點來,教師應該思索。筆者以為,高年級詩歌教學除了朗讀、再現意境教學,還應該教給學生一些詩歌閱讀的技巧。因此,教師不妨自學一些詩歌理論,慢慢向學生灌輸一點詩歌技巧,培養他們對詩歌的興趣。第九冊王宜振《斗笠》于2002年在《人民日報》發表后,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首五節二十行的小詩何以產生這樣的藝術魅力呢?詩人回憶:“應該歸結為小詩的亮點點燃了讀者的眼睛……這些隱藏在字里行間的亮點,往往由奇特瑰麗的意象組成,一連串的閃光點,有時顯得妙語連珠?!盵7]
詩歌第一節:“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你便把故鄉戴在頭頂。∕走到哪里,你都是故鄉的一朵蘑菇,∕娘在夢里也能看見你不斜的身影?!薄肮枢l戴在頭頂”,意象是新的,給讀者一種新鮮的感覺,這是詩歌的第一個閃光點。接著“一朵蘑菇”,又是一個新鮮的意象,又一個閃光點。短短四行詩句就有兩個新鮮的意象。詩歌每一節都有一至兩個閃光點,一個又一個亮點組合起來就使整首詩閃爍發亮,產生的沖擊力和穿透力抓住了讀者的心,給讀者一種新奇而別致的感覺。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試著了解“新鮮的意象”這種創作方法。除此之外,王宜振的兒童詩還運用了“思想知覺化”和“自由聯想”等現代詩歌的技巧,教師也可向學生略作說明。教師還可以和孩子們一起揣摩詩歌的聲調、節奏和語言,細細品味詩情。除了欣賞詩歌聲調的抑揚頓挫、節奏的優美動聽、語言的準確凝練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語言與其他文學語言的不同,認識詩歌語言本來就是日常語言的“陌生化”,這些語言的創作手法并不是擬人、比喻之類的修辭就可以概括的。例如第十冊張繼樓《童年的水墨畫》中“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人影給溪水染綠了”,教師可以抓住這些有特色的詩句,讓學生細細感受飛揚的童心童趣、品味詩歌蘊含的詩情。
再如王宜振《斗笠》第二節:“孩子,戴上這頂斗笠吧,∕斗笠里有我編進的鳥鳴。∕走到哪里,你都能聽到來自故鄉的聲音,∕靜靜的夜晚,鳥鳴會滑進你的夢境?!边@種語言方式對五年級學生來說,是陌生而新鮮的,如果用語法分析,甚至是“錯誤”的,但卻給小讀者一種新奇有趣、“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感覺。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文本的教學時,不應一概地按字、詞、句、段、篇、中心思想等固定格式和程序,把一篇篇充滿了兒童情趣的兒童文學作品肢解得面目全非,上成令學生討厭的課。這樣既違背了兒童文學作品的本意,更違反了兒童閱讀與審美的自由。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加強自身的兒童文學修養,扎實地掌握兒童文學主要文體的特征,才能上出兒童文學文本的特色。在新課改背景下,在程標準的理念下,隨著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地位的不斷提升,我們要讓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課程有效地溝通、整合,加強課堂內外閱讀的指導,擴大學校與家庭社會的合作,最大程度地開發兒童文學的優勢資源,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摘要:管樂作為素質教育之手段已悄然進入中小學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在管樂團建設和樂器技巧訓練中往往會有忽視音樂基礎理論與視聽技能現象存在,從而致使音樂基礎不達標成為樂器訓練與作品演奏的障礙,極大的影響了管樂團建設的速度。因此認為管樂團建設應把音樂理論知識與音樂視聽技能教學放在首位,并強調其在管樂團建設中的重要性,在課程設置中作為重要內容來抓,同時還應注意教學內容的篩選與教學方法的運用,奠定良好的音樂基礎,管樂團建設才能事半功倍。
關鍵詞:中小學管樂團建設;課程設置;音樂基礎知識教育;重要性
管樂作為素質教育的手段之一,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學生素質教育的需求悄然步入中小學教育課堂?!皬膶嵤┧刭|教育和面向全體學生的幾點出發,把握并處理好學校藝術活動和校園文化環境的定性、定向問題。藝術社團和藝術實踐活動本來就是一種綜合性的實踐,讓學生成為學校藝術的主人?!雹僦行W管樂團建設已成為較普遍現象,而在樂團建設與教學中存在一些微博教育規律的問題。如注重樂器技能訓練,忽視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教學;或者是先樂器技能教學,再回頭補習音樂理論等現象,這無疑成為管樂團建設與人才培養的最直接障礙。任何一種音樂技能訓練都應先充實其音樂理論知識與視聽能力,為后續的其它音樂技能培訓鋪好前行之路才是科學合理的教育思路。
一、中小學管樂團建設課程設置是關鍵
常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學習管樂也是如此。人才培養取決于課程設置,課程設置決定著管樂團建設與發展方向與速度,打好音樂基礎是中小學管樂團首要考慮的問題?!懊總€樂手必須有好的音準觀念。在演奏之前先有音高的標準,才有可能有的放矢,發出正確的音高。而音準感是有條件的,也可以通過訓練解決的。只有樂手們具備了良好的聽覺習慣和音準觀念,樂隊音響才有融合的基礎”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必須先開設音樂基本樂科類課程,或與最初級的管樂吹奏技巧課程同步,基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可開設相應程度的樂理、視唱、節奏與聽音訓練、管樂曲賞析等課程。通過樂理課程教學,掌握相應程度的音樂基礎理論,從理性上認知樂譜、節奏、音程、和弦等知識,通過視唱、節奏與聽音訓練從感性上、聽覺上把握音程關系、音高概念、音樂流動的方式等,通過管樂曲賞析了解管樂器的性質、音色以及在音樂作品中的地位、所描述的音樂形象。相關課程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從實踐?—理論—實踐、從感性—理性—感性、從樂器—音樂—樂器本身有較為立體的認知過程,為學習樂器技巧與樂曲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基本樂科知識技能是管樂技巧訓練與作品演奏的基礎
中小學生音樂基礎知識所處初識階段,遠達不到管樂演奏要求的高度,在正式開始進行樂器教學訓練之前,有針對性、選擇性對學生進行音樂基礎知識教學及音樂視、聽技能訓練是必要的。
(一)音樂基礎理論教學內容的選擇
就中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樂理知識有一定難度,在課程教學中應注意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應選擇必用內容,由簡及繁,循序漸進的教授音樂理論知識。1.音的長短、節奏節拍、音的高低等章節可以放在視唱、聽音、節奏節拍訓練課上,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中講解更容易被學生接受,這些內容應作為課程設置首選內容。2.音程、和弦、大小調式章節屬必選教學內容。管樂器最基本的單一技巧訓練與音高、音的長短和節奏節拍等理論知識及技能緊密相關,緊接著的簡短樂句、樂曲的練習更需要以音程與大小調式理論知識為指導,這些內容可以稍稍滯后。3.和弦相對中小學生比較生僻,有一定難度,但管樂團是合奏性質的藝術表現形式,學生必須懂得音樂織體概念。在進行和弦教學時加一點和聲織體的內容,由此及彼、由淺及深,引導學生理解和弦與和聲的關系及含義,便于學生進入合奏思維模式。
(二)音樂視、聽教學與技能訓練
修學樂器必須具備一定水準的音樂理論知識和較好的視聽能力。以恩施州硒都小學管樂團教學為例,學生看到一個符桿朝向變得與之前所見的不一樣,就不認識音符了,這明顯說明學員音樂基礎知識的不完整性。在識譜教學過程中應將理論與技能訓練相結合:1.在學習音的高低時掌握五線譜的組成。其中包括對線與間的關系、調號的認識、各種譜號的區別等;2.在講授音的長短時認識音符。包括音符結構、符槓與時值的關系、符桿的朝向及節奏節拍的訓練等;3.結合音程理論知識講解音與音之間的關系,學習模唱音階、進行識譜視唱訓練;4.強化識譜視唱練習、聽音能力、節拍節奏的把控能力訓練,培養學生的自主視譜能力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管樂基本技能訓練與音樂基礎知識的關系
管樂團是由不同的管樂器組成,不同的管樂器因為音域各異,所以在五線譜的記譜上有各自的軌跡,在進行識譜教學時要特別注意指導學生找準其所學管樂器主音的位置。例如:長笛的中音do在五線譜的第三間,單簧管的中音do則在五線譜的下加一線。針對這種知識性問題,如果沒有先前的音樂理論知識作支撐是無法一下說得清楚的。再如管樂團在前期教學中忽視了基本樂科的教學,或者說基礎知識和視聽技能不過關,學員在管樂技巧訓練中會出現識譜能力太差,視譜速度跟不上,吹奏樂曲結結巴巴、錯誤不斷,缺乏音樂連貫性,更別說有表現力。如此狀態,就必須回到起點進行識譜,視唱教學。如此反復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教學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所以管樂團教學應把基本樂科教學放在首位,奠定牢固的音樂理論技能基礎,嚴格要求學員多聽多唱、熟練掌握識譜、唱譜、視奏方法以適應樂器技能教學。對小學生來說在訓練中應多采用兒歌五線譜版本視唱,更有利于引導和培養他們的興趣與樂感。
三、由直觀的管樂演奏賞析教學引入管樂合奏排練
學員在樂器基訓時只熟悉自己所學管樂器,對其他樂器并不了解。而管樂合奏是集西方或中西方管樂器于一體,開設管樂演奏賞析課程可以幫助學生直觀感受管樂合奏的表現形式,讓學生大開眼界,廣泛了解各種管樂器。在賞析過程中應注意相關要點:首先進行宏觀分析,樂曲中運用了多少種樂曲,布局如何,音樂的主題思想是什么等;其次進行微觀分析,應根據樂器音色和所描述的音樂形象逐個進行引導性分析、辨識所用樂器,指出不同樂器在所賞析樂曲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時強調團結協奏精神,要告誡學員所有樂器都很重要,哪怕是只演奏幾個音或幾小節都是其他樂器不可替代的,相互協助才能完成一首合奏作品。通過管樂曲賞析,讓學員認知不同樂器在合奏中所承擔的任務和重要性,將管樂合奏賞析教學與合奏排練相結合,從感性到理性,做到活學活用。
(一)結合直觀賞析合理安排管樂合奏教學內容與進程
管樂團呈現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合奏,良好的合奏效果建立在管樂團高超音樂素質基礎之上。在管樂團前期訓練階段必須重視學生對各種節奏型與樂感的訓練,在合奏訓練時應強調速度和力度的統一性練習,在排練過程中曾遇到演奏的伴奏聲部應為弱拍進,而時常因為受主旋律聲部強拍起的影響而將弱拍奏成了強拍,加之速度的不穩定、不一致導致演奏音響混亂,這充分表明學員的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的不足,直接影響著管樂團合奏排練效果與進程。所以在合奏教學排練中應注意以下幾個環節:1.根據作品的節奏節拍規律加強對學員基本音樂技能———節奏節拍、速度、力度的訓練;2.對合奏教學內容的安排最好是由簡到難、先短篇再長篇,循序漸進的安排合奏教學排練內容;3.所選合奏排練作品應先賞析再排練,先有直觀感知,再進行理性認識與排練實踐,使合奏排練教學進程合理化、科學化。
(二)結合直觀賞析了解管樂演奏的多種形式與方法
管樂演奏形式多樣,有單聲部旋律進行的獨奏、有幾個單聲部旋律同時進行的重奏、有單聲部旋律與伴奏聲部同時進行的協奏、有單聲部旋律與多聲部旋律相互交織的交響。在賞析教學內容安排上應盡量安排多種演奏形式的管樂作品,讓學員能廣泛接觸高水平的管樂藝術作品,做到見多識廣,培養其辨別能力。在進行合奏作品演奏時,首先要準確掌握節拍節奏與速度,尤其要注意弱拍起的伴奏聲部,以保證整首樂曲織體結構平穩度。在單聲部旋律與多聲部旋律切換時,要注意節奏節拍的一致性、音量的平衡性,對樂曲的速度、力度要有相應的處理,做好這些需要演奏成員具備良好的聽覺能力。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例:由小號獨奏旋律引出,接著是氣勢磅礴的打擊樂和低音聲部,其它多聲部合奏旋律緊隨其后,其中各聲部之間的銜接需嚴格按照作品要求的節奏與速度,以及對力度的把握進行演奏方能獲得莊嚴肅穆的音響效果。布魯諾?瓦特指出:“正確速度是能否有成效地完整表達一首作品的關鍵”。從排練方法上講,在管樂合奏排練中強調音準以提高合奏的多聲部協和性,強調對樂曲節奏節拍的預備性訓練與準確性要求以穩定作品織體構架,強調速度力度的統一以確定作品演奏的情緒取向,強調演奏者從理解的角度調整情感變化以突出作品思想內涵。
中小學管樂團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教學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青少年素質教育過程。在建團初期科學、合理的開設音樂基礎知識課程,長期開設管樂賞析課程,其意義在于奠定音樂基礎知識、拓展視聽范圍、培養獨立學習管樂技能的能力,提高學員音樂素養與人文素質,在中小學素質教育中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楊華;吳勇 單位:湖北民族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經費增幅不小,危機卻日益加?。桓呷雽W率和低投入的強烈反差;衡量教育經費水平的有效判據—一生均經費指數;要在國民生產總值的宏觀分配上做文章;理順機制,使基礎教育必備的辦學條件規范化、法律化,使保障制度化;人民教育政府辦,基礎教育經費應由中央和省級財政予以保證幾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拖欠教師工資愈演愈烈、各級學校預算內公用經費的比重、我國的基礎教育以世界上任何大國所未曾有過的速度發展、普及、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前提和代價之一、我國各地經濟狀況十分不平衡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一、經費增幅不小,危機卻日益加劇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全國財政預算內的教育經費1980年113億元、1985年225億元、1989年343億元、1991年460億元,直到1992年達539億元,大約每五年翻一番。中小學預算內生均事業費也顯著增長:小學,1980年24元,1985年47元,1991、1992年分別為115元和139元;中學,1980年60元,1985年127元,1991、1992上分別達255和301元。盡管如此,近年來教育經費狀況卻空前惡化。
—一拖欠教師工資愈演愈烈。據報道,到1993年,除北京、西藏外,所有省、市、自治區都有拖欠。對占553萬小學專任教師超過1/3的204萬“民辦教師”,政府只給為數甚少的生活補貼。
—一各級學校預算內公用經費的比重(除人員經費以外的辦學經費)降至1978年來的最低點,中、小學分別由1978年的37.4%和25.3%下降到1992年的18.6%和12.0%。1978年前公用經費已不敷應用,必備的教學設備、圖書欠帳累累?,F在下降到甚至不足1978年的一半,大多數中小學無錢購買圖書,科學實驗和音體美設備等教學必要設施嚴重缺乏,辦學條件日益惡化。
二、高入學率和低投入的強烈反差
解放后,我國的基礎教育以世界上任何大國所未曾有過的速度發展、普及。全國小學毛入學率1949年為38.1%,1953年達72.9%,到70年代就在全國基本上普及了小學教育。由于小學的普及,1990年15~19歲青少年的文盲率只有7.0%,不但遠低于印度(34.4%)、巴基斯坦(50.5%),甚至比中上收入的巴西(7.9%)還低些;成人文盲率之低,也為其他低收入國家難望其項背?,F有2.2億文盲中的約2億是小學未普及時期遺留下來的歷史遺產。隨著時間的推移,基本消滅青壯年文盲的前景為期不遠。
表1公用經費在預算內教育經費中的比重%
(附圖{圖})
表2教育投入和規模比較(1990年)
(附圖{圖})
UNESCO在計算時仍沿用小學5年制為基礎,如考慮5.6年制并存的情況,實際數要低些,約為115%
早在60年代,世界各國政府預算內的教育經費占GNP的比重一度普遍顯著增長。工業化國家從約4%增到5~6%;發展中國家從約2.6%增至3~4%。我國到1980年,盡管教育規模已顯著增大,教育經費只占GNP的2.5%,1983、1985年稍升到2.7%,此后又逐漸回落,1991年1992年只有2.3%,甚至更低。
我國要維持比其他低收入國家高得多的入學率(比印、巴分別高約30%和兩倍半,比中、印以外的低收入國家平均高70%),政府財政預算對教育的投入卻比這些國家低得多,這就是我國教育經費出現危機的癥結所在。還應指出,在我國教育投入比重進一步降低的同時,十年來巴基斯坦卻從原來占GNP2.0%提高到3.2%。
有人認為,低投入、大規模,正說明我國教育投資效益不低。對此筆者不敢茍同。誠然,如達到同樣的效果,規模大、投入少是效益高的表現。但是,我國由于教育經費長期短缺、導致教育質量嚴重低下,民族素質堪憂,已危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基。正是投入短缺,嚴重危害了教育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效益。
三、衡量教育經費水平的有效判據—一生均經費指數
如何對教育經費狀況進行歷史的、國際的比較,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人們。
庫姆斯(philipH.Coombs)根據對美國、加拿大、瑞典三個工業化國家的考察,驚異地發現:“即使教育質量依舊或下降,所有教育系統的實際生均成本呈逐年上升的反常(?。┶厔荨!保ā禩heWorldCrisisInEducation—一TheViewfromtheEighties》,OxfordUniv.Press,1985)在我國,教育經費雖然基本做到“兩個增長”,中小學生均經費也增幅不小,但辦學經費卻更加拮據。
“我國基礎教育是用占世界0.78%的教育經費培養著占世界19.81%中小學生?!保ㄍ鯘G:《辦大教育的出路何在—一關于教育投資的思考》,《北京日報》1994年1月4日)據此,我國基礎教育生均投入只有世界水平的1/25,難道這就說明教育經費短缺的程度,而需將生均經費增加24倍嗎?顯然不能。
千家駒等曾主張,發展中國家不能與發達國家比教育投入的絕對數,但教育經費占國民收入的比重應當做到基本一樣。對這個問題,一方面理論界有爭議,另一方面也難以從各國實踐中找到例證。
如何正確認識教育經費增長的規律,尋求定量的、科學評價教育經費狀況的基本指標,已成為80上代以來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十年前,我們提出了教育經費“兩個增長”的原理,并已成為我國政府的正式方針,是一大進步。質言之,教育是成本遞增的事業,生均成本將隨經濟水平的提高而遞增,這與物質產品生產迥然不同;教育投入受經濟水平的限制,其在GNP中的比重應當,也只能隨經濟(國民收入)的增長而增長(《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將后者表述為“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由于財政收入易受政策、體制調整的影響,這種表述雖較易監控,卻不夠科學、嚴密。后來的《綱要》就改為與GNP掛鉤),因此發展中國家教育投入的比重很難達到與發達國家相比擬的水平。同時,與此相聯系地,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也不能不受收入水平的限制。一般來說(如沒有還欠帳等問題)教育經費隨經濟同步增長的部分,只能用以補償生均成本的增加,教育投入在GNP中比重的增長才能用以發展規模??梢哉f,做不到“兩個增長”,必然會出問題,但做到了“兩個增長”亦未必沒有問題,幾年來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
作為“我國教育規劃和宏觀控制機制的研究”(“七五”國家重點課題)的重要成果,我們提出了生均經費指數Ce(生均經費與人均GNP之比)的概念,并正式納入我國教育統計評價指標體系。令人高興的是,NUESCO從1991年開始出版的《WorldEducationReport》正式列表公布世界各國三級教育的這項指標數據,大大方便了比較研究。表3中的Ce數據即自該報告。
生均經費指數所依據的原理是,教育的投入主要是教職工的工資,人員經費在學校教育的各項支出中是大頭,而教師的工資水平一般又與所在國的國民收入水平(通常以人均GNP表示)相關聯(少數發展中國家或地區,一些學校,特別是高等學校,以聘請發達國家的外籍教師為主辦學,當屬例外)。因此,不管國家貧富如何懸殊,生均經費與人均GNP之比應大體相若。Ce的大小反映教育投入狀況和資金利用效益。
統計表明,各國之間Ce有相當的趨向性和可比性。綜觀全世界的一般情況,小學生均經費(指財政預算內)指數Ce[,1](下標1、2、3分別代表小學、中學、高校三級教育)一般在0.10~0.20之間,中學Ce[,2]在0.15~0.22之間,大學Ce[,3]在0.30~0.70之間。根據1000萬人口以上國家的加權平均,Ce[,1]高收入國家為0.17,中等收入國家為0.13(其中中上收入國家為0.17),中國以外的低收入國家為0.12。中下收入、低收入國家的Ce比工業化國家和中上收入國家低些,主要是這些國家辦學條件一般較差,并不說明所需成本理應較低。以印度為例,盡管其Ce[,1]為0.12,超過我國一倍,但中小學缺乏必備辦學條件的情況仍然相當嚴重。根據“全印第五次教育調查”(1988年)的材料,80%的小學、73%的中學沒有的足夠的教室,現有校舍近一半不合要求,還有一些學校在帳篷里甚至露天上課。學校其他設施更差,如有廁所的初小、高小、中學分別只占6.3%、20.2%和48.7%,有27.9%的學校根本沒有黑板,多數學校缺乏圖書室和藏書,科學實驗、體育設施等也很不齊全??梢?,小學生均經費指數0.12仍然未能保障其必備的辦學條件。
根據以上分析,要保證必備的辦學條件和較高的教育質量,小學的生均經費指數須大體相當于中上收入國家或高收入國家(平均都是0.17)水平。
在UNESCO公布的世界115個有數據的國家中,只有多米尼加和巴拉圭兩個小國的Ce[,1]低于我國。中學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我國的Ce[,2]為0.14,排在倒數第18名。如果提高到現有低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或更進一步滿足必要的需求,Ce[,1]須提高1.5~2.0倍。
表3各國三級教育1988年生均經費(財政預算內)指數比較
(附圖{圖})注:[1]表中將所有人口在4000萬以上的國家單獨列出,其中尼日利亞、印尼、烏克蘭、墨西哥等四國缺Ce數據,表中未列入,國家分組及排序系按世界銀行的最新數據,即1991年情況。
[2]不包括中國的、人口在1000萬以上國家的加權平均,以下各類國家同。
[3]根據國家教委財務司的計算,1992年為0.06。
[4]包括中學。
四、要在國民生產總值的宏觀分配上做文章
根據上面的分析,要根本解決我國教育投入不足的問題,并使經費來源有穩定的保障,政府教育預算需翻番,當前需至少增加到GNP的4~4.5%,高于印巴30~40%,這是難以想象的。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這樣高入學率、高發展目標教育體系的經費短缺問題,出路在于跳出當前財政預算的圈子,從GNP的宏觀分配做文章。
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前提和代價之一,是維持很高的積累率。據世界銀行報告,1990年我國的國內投資率高達39%,在125個國家中名列前茅。同期,印度只有23%,58個中等收入國家平均也是23%,工業化國家平均為22%。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公報,1992、1993年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又增長37.6%和22.0%(扣除物價因素),其數額已超過GNP的1/3。加上配套的流動資金等,積累率當已突破40%!要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必須調整國民收入的分配。國民收入(這里用GNP標志)這個大蛋糕,切成了積累和消費兩大塊。問題是,增加的教育投入(如GNP的2%),是去擠積累還是擠消費?既然我國消費的比重大大低于其他國家,人民生活水平還很低,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食物支出的比重)相當高,還有相當多的人有待解決溫飽問題,再從已經大為壓縮的消費上做文章,很難根本解決問題,也有悖于人民政權的宗旨。出路在于,從積累中擠!
進行基本建設投資是為了“明于”的擴大再生產。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關系到今后幾十年國民的素質和中華民族競爭能力的提高,這種為了“后天”的發展的投資不僅更為重要,而且如貽誤了時機,臨時將無法補救。與其他國家相比,既然積累率能高出70%或更多,教育投入占GNP的比重也可相應高出70%。印、巴能達到3.1%、3.2%,我們就應有可能達到5.0~5.5%。這樣,教育經費就有了充分的保障。作為第一步,先將教育投入增加GNP的2%,在總積累率不變的情況下,用于經濟建設投資的比重只壓縮約5%,由此可使國民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國民經濟發展進入良性循環,經濟發展的后勁加大,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三步的目標才真正有保障。當然,這們做絕非易事。但是,一旦目標明確,尋求妥善的對策,理順機制,經過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這也正是政府宏觀調控的責任所在。
五、理順機制,使基礎教育必備的辦學條件規范化、法律化,使保障制度化
基礎教育是很規范化的事業,教學要求、必備的教學環節、設備設施歷來都有明確的要求。但是,新中國成立45年來,我國絕大多數中小學幾乎從來沒有達到過必備辦學條件的要求。
—一盡管在校舍、設備設施、必備教學環節等方面都有具體的規范要求,長期以來一直將解決“一無兩有”(無危房,有教室,有木制課桌凳)問題作為最主要的奮斗目標,但迄今仍未在全國根本解決。中小學為完成教學必需的科學實驗及各科教具設備、圖書資料所需費用僅要求占總投資的百分之十幾或百分之幾,但在絕大多數學校仍達不到要求,甚至完全沒有。
—一有一個現象,一些地方40年代的校舍還堅固耐用,而“”時期,乃至七八十年代的校舍卻需重建或改建。四川一個百余萬人口的大縣,現有校舍70余萬平方米。從表面數字看,為普及初中只需凈增20余萬平方米,達100萬平方米左右即可。令人為難的是,現有校舍只有20余萬平方米能用到2000年,因此實際需新、改建的校舍相當于現有校舍的全部。這種由于長期經費短缺造成的惡果在全國決不是個別現象。
—一中小學教師的任職資格,歷來有明文規定。我國現行小學、初中、高中教師的起點學歷要求分別僅為中師、師專、大學本科畢業,本已過低。但僅此規定,在全國范圍內也從未認真執行過。近年來經多方努力,1993年秋小學教師中師畢業及以上的也只有65%(加上高中程度的才85%),初中教師合格率只有60%。
—一實施義務教育,是雙方的義務。政府提供合格的學校,家長送子女上學。問題恰恰是,政府的義務是軟的,合格的學校不多?!胺ā辈患s束政府,結果一方義務軟,另一方的義務也硬不起來。家長,“必須”送適齡兒童入學”的規定也只能是動員家長時的“威懾性”口號。
問題的癥結在于,基礎教育是典型的長期行為,其后果要在以后若干年間才會陸續顯現出來。當前,某些決策者可能感覺良好,而幾十年后出現的后果卻可能成為我國現代化事業的災難。教育的這種尷尬狀況說明短期行為、表面文章對教育危害之深。
正是基于教育的特殊重要性和長期行為的特點,在宏觀管理機制上必須來一個轉變,不能停留在宣傳、號召上,也不能僅依靠權威領袖的“教導”。否則,重視教育的程度、教育條件的保障將不可避免地依賴于當時當地領導者個人的態度,淪落為所謂“跟著感覺走”,“憑感情辦教育”(某省教育部門負責同志語)。出路在于規范化、法律化、制度化。
規范化,就要明確規定中小學必備的辦學條件和運行標準。這種規范要基于教育規律和保障教育質量和效益的要求。不同省區可以因地制宜、有所區別,同時期也應有調整變化,但都離不開保障教學要求和師生身心健康這個前提。國家教委1987年曾制定過法規性文件(教規字002號),少數省區(如近幾年江蘇的情況)堅決地、創造性地貫徹執行,收到很好的效果??上У氖?,由于認識分歧和習慣勢力等原因,多數地區半途而廢。
規范歷來就有(盡管不完善),不付諸實行,等于沒有。保證中小學按規范運行,應視為政府履行自己的法律責任。使中小學符合規范的要求,是按規律辦事。嚴格地講,在學校辦學條件達不到標準的地方,強制適齡兒童入學接受義務教育也就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據。有了規范的準繩,教育經費是否短缺就有了判別的標準,辦學經費來源也就有了保障的機制。實行了這種機制轉變,從效果而不是從動機去衡量教育投入,也就不必要規定各地教育經費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不可能找出一個全國各地都適用的標準),教育投入的節約才有可能成為效益的標志之一。
六、人民教育政府辦,基礎教育經費應由中央和省級財政予以保證
以效益為中心的質量競爭是面向21世紀的我國教育面臨的嚴峻挑戰。政府應當是全國人民長遠、總體利益的集中代表。人民教育政府辦,基礎教育經費應由中央和省級財政加以保證。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規定“基礎教育應以地方辦學為主”?;A教育的投入應由政府負責予以保證,不但是各國的通例,在我國似乎也沒有爭議。把基礎教育的主要責任交給地方,有利于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因地制宜,分級決策,這是一大進步。值得進一步研究的是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的發展規模及速度。中央自上而下提出指標要求,盡管留有一些因地制宜的余地,地方決策的自主性仍往往有限。在對上負責(迎合中央要求)和對實際負責(特別是因地制宜,放慢一些方的速度)有矛盾時,往往不得不選擇前者。另一方面,將經費支持的責任層層下放(當然,中央和省撥經費仍有一定基數),在“人民教育人民辦”的口號下,一些經濟較困難的地區,教育經費不可能得到可靠的保障。
我國各地經濟狀況十分不平衡,主要表現在縣、鄉兩級。人均GNP的差距,省與省只有一兩倍,鄉與鄉可以上百倍,縣與縣也有差數十倍的。各地教育發展的要求固然不應一刀切,但面向21世紀,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的中國不能再容忍在一些縣仍然存在大面積的青壯年文盲。因此中央政府確定在全國有步驟地普及義務教育的目標是完全應該的。義務教育在全國統一的要求與地區之間經濟水平(相關聯的是對教育投入的能力)的巨大差異,要求基礎教育投入的責任不能層層下放,應當以省為主,由中央和省兩級共同負擔起來,中央要承擔起支持少數困難地方和在全國宏觀調控的責任?;诖?,如把保證教育投入、教師工資的責任主要放在縣一級不恰當的。
還要指出,前述生均經費指數概念不能簡單地推廣到省、地、縣,因為在國家內部,工資水平主要決定于全國的國民收入水平,而不取決于各地的經濟水平。經濟較發達的地方工資可能稍高一些,而一些邊遠地區盡管人均GNP低于全國平均甚多,但教師工資水平卻往往趨高。這也進一步表明,基礎教育經費至少應由省一級財政統籌。
保障基礎教育投入的主要責任在省和中央財政,并不排斥多方集資乃至收費學校的存在。認為義務教育階段一律不應收費,于情于理都是一種誤解。義務教育、普及教育、免費教育是不同的概念。依法普及一定年限的教育,固然是實施義務教育的最終目的,但實施義務教育直到普遍實現(普及)是一個需數十年努力的漸進過程。新加坡沒實施義務教育,基礎教育的普及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澳大利亞、美國等義務教育普及程度相當高的國家都有不少收費比較高昂的私立學校,公立學校收取部分費用(如學生實驗課程所需費用)也屢見不鮮。實施義務教育,政府的責任在于,為那些不愿上私立學?;蛏瞎W校無力交費的家庭的兒童、少年,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诖?,提倡辦一些私立學校,甚至將部分熱門的公立學校改為收費學校,或者一些學校收收取一定學費,并不悖于義務教育的宗旨。這樣,政府財政可以集中精力辦好所有的公立學校。
校辦產業對短缺的教育經費來說確實不無小補。但有的同志提出,校辦產業可以成為中小學生勤工儉學的基地。對此,我們也要有清醒的認識。以創收(主要機制為減免稅收)為目的的中小學校辦廠,能在多大程度上兼顧學生的勤工儉學,理論上有待商酌,實踐上也有待考察。按照現代社會分工原則,中小學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搞好教學,保證教育質量,其經費應由政府和社會予以保障。為了育人,現代中小學需要加強勞動和技術教育,更多創造學生動手操作,聯系實際,了解社會的條件。要達到這些要求,非現在意義上的校辦企業所能得兼的。何況,由于所處的地區環境,并不是多數中學都具有舉辦以贏利為目的的校辦產業的條件,因此對此不能對全國中小學寄以不切實際的期望。
小學思想品德課是我國小學開設的一門德育課。它是對學生系統進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必修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多年來它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等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動,新的教學理念使得《思品》課教學開始逐步走上了“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強調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對學生道德、行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及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強調德育在各學科教育環節的滲透,這是一種可喜的現象,它使課堂教學真正貼近生活、充滿生命的活力。也正因為這種種的原因對教師的教學工作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戰。
新形勢下怎樣才能上好這門課?帶著這一問題我認真學習專家們的報告,積極查閱相關資料,與同仁們主動地進行交流,通過學習從理論上進一步理解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的教學理念,我認為改革不能僅僅停留在理念的更新上,新的教學理念更需要廣大的一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去實踐,去貫徹。新的教學理念需要教師調動學生的情緒,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想學、愿學、樂學。新的教學理念需要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在課堂上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充分地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和研究,下面就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如何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談談個人體會,希望領導和專家能給予指教。
一、課堂教學要體現新的學生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有很多種,但總體上可以分為兩種:接受式學習方式,探究式學習方式。由于傳統的影響,以往的思想品德課教學過分強調接受性學習,在教師的幫助下得出正確的結論,然后學生死記硬背,機械訓練。考試時列出條目式的問答題,學生生搬硬套。也許學生的分數不會太低,但長期以來會抑制學生創新精神和道德行為的養成,也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新的理念要求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學,一起體驗、探討、研究,通過活動讓學生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同時提高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進而適應社會的能力。
1、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教師要千方百計地讓學生自始至終成為課堂的主角,而不是教師的“自我表現”。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在學生身上打主意。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要盡量讓學生去思、去做、去發展。教師想參加學生活動,那么就以和學生平等的身份來吧。
2、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教師不要擔心自己不講學生就無法學會,應該相信自己的學生能行,讓他們嘗試著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學生嘗試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探究的學習過程,即使結果是失敗的,但過程也是有價值的。
3、啟發學生質疑解難??鬃釉唬簩W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獲取知識的動力之源。在《思品》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大膽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要把課堂教學的起點放在學生提出的問題上,教師的“啟”重在啟發學生自己提問題。
二、注重情感熏陶與行為習慣養成相結合
新的基本理念要求《思品》課在強調培養學生行為能力的同時更應該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我們既要重視認知發展,更要重視情感的發展。教師要有意識地將不同板塊的內容“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去,促進學生的融會貫通。教師要善于從生活中挖掘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素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得到理性知識,然后結合自己談看法,談感想,最后規范自己的行為。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遵守交通規則》一課時,應先和學生交流:你平時最喜歡什么游戲?這種游戲有什么規則嗎?由于學生都喜歡做游戲。相信他們會暢所欲言說出各種各樣的游戲。然后指導學生觀看課本中彩圖,三輪車司機正在干什么?設想如果沒有規則會怎么樣?你知道的交通規則有哪些?然后讓學生自我評價: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守規則的。最后教師列舉由于人們不守規則而釀成悲劇的例子,就能使學生強烈感受到遵守交通規則是多么重要,從情感上的認識會逐步成為現實中的自覺行為。
三、把握教材知識聯系,加強課堂教學的綜合性
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加強學科間教材內容的融合,把握教材的前后聯系,密切課堂教學與學校、家庭、社會的關系,把實踐活動落實到實處,既能使學生學到知識,又能培養學生能力。指導學生課前查閱相關的資料,做好課前調查,課上積極體驗、閱讀、探究、討論,鼓勵學生多動筆,把自己的感受、體驗選擇說、寫、畫等適當形式描繪出來,鼓勵學生積極投稿,教師要把學生的作品進行歸類、合并、展覽,因而增大課堂教學容量,有利于培養學生開闊的視野和多維的思維方式。例如教學第八冊《相信科學不迷信》這一課,教師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讓學生搜集一些反對迷信的故事,講清一些科學道理,指導學生課下去請教科學教師,比如;了解“左眼跳財,右眼跳災”是面部肌肉疲勞的一種反應。根本不能預示災難禍福。鬼魂神仙都是不存在的,科學算命、電腦算命也純粹是騙人的把戲。還可讓學生搜集反對迷信活動或邪教組織等圖片資料,用科學知識去揭露他們的本質,用事實來說明迷信對人類的危害,從而提高了學生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四、積極拓展課外資源,體現課程的生活性
社會就是大課堂,要想學好《思品》這一科,不能使學生局限在課堂知識的學習上,要樹立“大教育”的觀念,將教材作為一個范例,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挖掘教材資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使課堂教學更有現實感,回歸學生的現實生活。
1、讓課堂知識在課外得以實踐。課堂活動形成的知識,需要具體行動的檢驗,才會真正起到規范行為、養成良好品質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想法設法把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延續到課外,使這種知識得以鞏固和升華。
2、把課外知識融入課堂教學。課外學習的空間是廣闊的,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當前國情、國策、國內外局勢以及人們關心的敏感話題,從報紙、新聞、雜志上收集資料,自主選題,自主展開學習過程,自主總結學習結果,將課外知識融入到課內教學。例如:過“六?一”兒童節時,指導學生收集資料,了解其他地區兒童是怎樣生活的,他們正在做什么?正在想什么?讓學生了解同一片藍天,同一片土地卻有不一樣的家園。教師及時給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體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不僅僅是通過課堂中教學行為來體現的,教育的空間是廣闊的,生活中處處有教育,時時有教育,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綜合運用身邊一切可用教學資源,優化教學環節,才能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及行為習慣,為他們進一步樹立革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科學的世界觀奠定基礎。
按照北京師范大學海威培訓中心的安排,這期“吉林市第二屆教育管理干部高級研修班”于2014年11月29日分組深入到北京著名的中小學開始了為期兩周的掛職鍛煉和實踐學習。本人有幸被分配到北京市宣武區的著名小學――北京小學,學校人文氛圍濃厚,突顯了“以人為本、自主管理”的教育本質。短短的兩周時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我國基礎教育最前沿氣息,感受到了素質教育、課程改革為孩子帶來了樂趣,為教師帶來了發展空間。
一、清晰的辦學理念和以人為本的管理方法
在同吳國通校長的交流中,我們認識到把教育的目標定位在培養發展中的主體人、多元智能的個性人,推進“教育人”向“人的教育”的轉變,把教育的本質定位在延續人生命的活力,充分尊重人的個性、尊嚴和權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讓教育回歸――享受受教育的幸福。
北京小學年級組每個人都是管理者,責任共擔。各年組或學科組可以自主進行活動,學校研究氛圍濃厚,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研究課題,教師的研究課題沒有命令性和強制性的,都是教師自主學習、樂于探究的領域,學校只是創造學習研究的氛圍,為教師搭建展示的平臺,鼓勵教師總結案例,提升自己的思想,把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成功經驗和提煉的理論作為學校的精神財富在校園分享。學校每周都有研究的問題、交流的話題。
在與領導、教師的交流中我們了解到北京小學在學校管理上有過深度的思考,概括起來說有“兩個取消,三個重點下移,三個增加,三個走進”。
1. 兩個取消:一是取消門口及校園中的紅袖標執勤。原因是在嚴格的約束下學生是很不自愿、不情愿的,有被人管制的感覺,還不如把檢查放在自然狀態,讓學生自主去做,由外在約束轉向啟動學生自覺,實施以人為本的主體德育;二是取消一日生活、學習制度的評比。傳統的周評比越來越暴露了它的弊端,值周師生疲于應付,評比結果出來后班主任開始批評學生,造成師生關系緊張,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2. 三個重心下移:一是教育重心下移。各項活動由教導處下移到班級,每個班結合本班學生特點制定一學年的班訓,明確目標,圍繞班訓制定班規操作的辦法。二是校園文化活動下移。已往的由教導處大包大攬,下放到各科各組,要求各科各組拿出自己的活動安排,教導處的職責是服務、指導和參與。三是德育重心下移。學校倡導精神家園,讓教師明確自己首先是教育者,其次才是學科教師,明確學生是教師品行最嚴格的評論家。
3. 三個增加:一是增加校園公益勞動日,培養學生的勞動責任感和勞動意識;二是增加校園“流動信息板”,擴大學生視野,啟迪學生的思想,豐富學生課余生活;三是評價內容的增加,增大做人做事的評價力度。
4. 三個走進:一是走進學生。與學生聊天訪談,了解學生心理想法、班級優點、問題等。二是走進課堂??唇處熃逃募毠潯⒄n堂活動、課堂設計。三是走進班級。參與班級活動進行指導交流,跟班了解班主任的困惑,解決管理中的問題,指導管理方法。
二、學校充滿著濃郁的人文氛圍
走進校門讓你首先看到的是旗桿后面百余米的“血色長城”,主體的左右兩邊,一側是學校的辦學理念、校風、校規;另一側是圖文并茂的中華三字經。東側的“音樂噴泉”與西側“滴水亭”遙相互映,啟發著師生“點水之恩,涌泉相報”。在幾十米的圍墻上雕刻了我國古代的文明、科技的發展、學生活動的內容。進入科技樓,在寬闊的走廊銜接處,學校巧妙地設計了“宇宙星座廊”,把課本中的自然知識以實物形式展現在眼前,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親近自然、親近科學。北京小學管理完善,學生在午間、晚放后可隨時到圖書閱覽室看書、借書、買書或到其它場館活動,為學生提供了鍛煉發展的空間,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
兩周學習生活轉瞬即過,我們學到了豐富而充實的內容,但在基礎教育改革中我們需要做的還很多,還要從一定的高度審視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管理,不斷豐富和提升教育的理念,從以人為本、以師生為本的視野中反思我們的行為,開闊思路,挖掘內在潛能,創造理想的基礎教育。
摘 要 加強小學籃球訓練,可以保證籃球可持續發展,促進我國籃球運動得到振興。本文主要針對小學籃球基礎教育當中的因素和策略進行全面的分析,全面地分析教學當中的小學籃球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以及組織形式,將小學籃球課程當中存在的問題找出來,并且提出優化策略。
關鍵詞 小學籃球 基礎教育 過程因素 策略
當前小學籃球的氛圍不斷得到增長,在很多小學當中都會設置籃球課程,全社會都在推廣籃球運動,人數也不斷增加,但是仍舊沒有取得很高的籃球水平,這主要是因為教育因素的影響,在這種形勢下,就需要的就是推進小學籃球教育教學,這也是我國籃球運動得到振興的前提。本文針對小學籃球基礎教育當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有效的建議,使小學籃球基礎教育得到提高,將教育系統進行完善,對于我國的體育籃球教育來說是一種很大的幫助,具有很大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
一、小學籃球教學過程現狀要素現狀
籃球教學活動的主體就是學生,學生在籃球教學活動當中發揮著決定作用。相互之間具有差異性,在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和知識鏈結構和個性特點等準備情況當中都有所體現。在當前這個階段,小學生的整體身體形態和素質都已經得到提高,尤其是身體素質表現的更加明顯。在很多小學當中,體育課都是傳授籃球基礎知識和正確姿勢以及規則。但是課后練習和進行娛樂都是男孩子,女孩子很少參與這項活動。由于學生的生長特點的影響,在這個階段學生只是練習基礎運球和籃下的投籃,其籃球水平仍舊是啟蒙階段,教師要給予正確的指導,才可以奠定堅實的基礎。
籃球教學結合體育教學的規律,并且以籃球運動的規律特點為基礎,這樣才可以將籃球教學的目的完成?;@球運動具備集體性和對抗性以及綜合性的特點,因此需要不同的教學方式。
二、小學籃球基礎教育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興趣在體育教學當中是比較重要的,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可以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很多學生在生活當中都比較喜歡體育活動,但是由于在初級階段比較枯燥,逐步減弱了學生的興趣,因此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學生的興趣。
學??梢越M建出籃球隊,使學生對于籃球產生濃厚的興趣。要想提高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興趣,可以通過籃球比賽這個途徑,幫助學生積累比賽經驗,可以讓隊員將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行了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籃球水平。
(二)重視籃球基礎知識
當前小學籃球的基礎知識教學仍舊比較薄弱,學校不會讓學生在室內學習籃球知識,學習相關的籃球基礎知識,可以促進籃球技術的提高??梢允箤W生對于籃球運動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針對籃球基礎知識,主要包括籃球的起源和發展、籃球的比賽規則以及動作解析等等。學生在學習籃球運動之前,了解一些籃球基礎知識,那么在今后的學習當中就會避免出現盲目學習的情況,少走彎路。小學針對小學籃球知識教學過程中的內容,學生通過教學可以對于籃球知識更加了解,使學生可以具備更加寬廣的視野,這樣學生才會具備學習的目標。
(三)加強團隊意識
在籃球教學當中,利用良好的團隊意識,使隊員可以具備有效的提高的憑條,使團隊戰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有效的增加,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年齡通常比較小,接受能力也比較弱,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發展情況,制定出特定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可以重視團隊意識,在籃球教學當中,利用團隊意識,可以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和團隊效能感,這樣可以讓學生深入的了解團隊意識產生的影響。
有些小學生具有比較高的身體素質,他們很少有時間參加體育鍛煉,體育教師的相關配置仍舊不夠完善,教師在數量上出現不足的情況,針對教師的整體執教水平,通常情況下都是比較高。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學校重視技術教育,認知教育卻得到忽視,教學方法比較系統,一些學校對于男生和女生的心理特點,采取性別分開方式的教學,可以提高不同生理特點的人群教學,但是有些學校對于學生的情感和知識認知卻給予了忽視。
需要結合這個階段的學生特點,采取興趣培養,使學生可以主動的投入到籃球運動當中,在教學當中利用學生技術,采取全面系統的技術動作,可以統一教學方式和學習效果,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
教師對于情感方面投入的比較少,并且適當的將室內課堂基礎教學進行增加,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好奇心進行滿足,使學生的學習動力得到增加,在課堂教學中,對于相關的練習進行教授,可以將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出現的損傷和技術錯誤進行減少。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其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教學階段,主要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可以讓學生產生大局觀念,使學生具備團隊戰斗力,對于籃球教學來說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幫助。
三、結語
通過以上綜合論述,對于小學籃球基礎教育過程因素與策略進行全面的分析,可以針對當前小學籃球基礎教育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發展對策,對于當前的籃球教學發揮著有效的作用。
[摘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等方法對長春市中小學開設中國式摔跤基礎教育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從長春市中小學校的師資、場地、領導支持度、學生喜歡程度及興趣等幾方面均具備了中國式摔跤基礎課程開設的條件。并根據實際情況針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合理建議,為長春市中小學校中國式摔跤基礎教育開展的可行性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中小學體育課 中國式摔跤 可行性
近幾年來,中國式摔跤在國內外的推廣形勢良好,擁有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人群。通過查閱資料發現,由于國內研究中國式摔跤的學者大多關注的是中國式摔跤自身的發展問題,對于中小學開設中國式摔跤課的科研論文較少,理論研究尚缺乏深度和科學性,嚴重影響了中國式摔跤運動在長春市各中小學的開展。因此,本文對長春市7所中小學學生、教師對開展中國式摔跤課程的態度,以及各校領導、師資、學生、場地等相關因素進行調查,對開展中國式摔跤基礎課程的條件進行分析,以確定中國式摔跤在長春市中小學開展的可行性。對豐富學校體育教學內容、促進學校體育的改革與發展,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意識,及對長春市中小學中國式摔跤運動的開展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長春市師大附中、吉大附中、省二實驗中學、108中學、師大附小、樹勛小學、解放大路小學等7所中小學,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在收集具有權威性的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將有關的學術論文、書刊文獻等資料,作為本文需要的基礎資料。通過中國期刊網,檢索2008―2012年全國教學期刊有關學校開展中國式摔跤方面的研究文獻,為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2.問卷調查法
通過對7所中小學隨機抽取280名學生及28名體育教師l放問卷進行調查,其中發放學生問卷280份,回收28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200份,有效率100%。發放教師問卷28份,回收28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28份,有效率100%。
3.數理統計法
對收集的數據運用Excel進行分類統計。
二、結果與分析
(一)長春市中小學體育課程內容
從表1可以看出,通過對7所中小學體育課程內容開設情況顯示,樹勛小學沒有開設籃球;省二實驗中學、師大附小、解放大路小學沒有開設排球課;吉大附中、師大附小、樹勛小學三所學校沒有開設羽毛球課;108中學沒有開設體操課。調查得知,沒有開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這些課程要求有充足的場地及設備,然而這幾所學校地處市中心,又是長春市知名度較高的學校,近些年生源不斷擴招,使原有校舍對于開設這些項目就更顯得有些窘迫。因此,對于這些學校來說,開設中國式摔跤課程比較有利,因為此課程對于場地的要求不高,同時說明,中國式摔跤在長春市中小學開設具有較大的可行性及發展空間。
(二)長春市中小學體育教師情況
1.教師年齡
從表2可以看出,教師年齡在25―30歲占21%,31―35歲的占25%,36―40歲的占17%,41―45歲占21%,46歲以上占14%。以上情況說明,長春市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大部分比較年輕。這部分教師精力充沛,敢闖敢拼;年齡及教齡稍長的教師具有很強的認識能力、創造能力、操作能力和組織能力,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較高的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是中小學體育教學的中流砥柱;隊伍呈現出以青年教師為骨干的特征,這一年齡段教師能力充沛,對中國式摔跤運動的新動向和前沿的東西比較敏感,是新生代代表,也是長春市中小學開設中國式摔跤課程可行性及持續性的希望所在。
2.專業結構
從表3可以看出,長春市中小學體育教師中原始專業田徑占28%,體操占7%,足球占7%,籃球占17%,排球占7%,武術占10%,跆拳道占7%,健美操占10%,摔跤占3%。以上情況說明,雖然中國式摔跤專業的教師所占比例較小,從師資力量上來看,雖然相對田徑、球類等項目來說,師資力量薄弱一些,但也不乏擅長摔跤運動的人,只是由于在中小學長期未開展摔跤運動,故而影響了其發展。由于體育運動的遷移作用,這些人只要稍加學習和提高,將使體育教師可以很快掌握中國式摔跤的技能和教學方法,通過一定的專門培訓,能勝任該課程的教學,能夠較為有利地推動該項運動在中小學的開展。
3.教師學歷結構
從表4可以看出,本科畢業的體育教師占67%,研究生占33%,本科以下和博士生均為0。以上情況說明,長春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學歷比較好,可以更好地針對中國式摔跤進行科學的研究,為其今后在各中小學規范、快速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從而滿足了中國式摔跤在中小學開設可行性的條件。
4.教師對豐富體育課程內容的態度
從表5可以看出,認為非常需要開設新課程的從而豐富體育教學內容的體育教師占78%,認為需要的占15%,認為無所謂的占7%,認為不需要的占0%。以上情況說明,長春市各中小學大多數的體育教師希望進一步豐富體育課程內容。
5.教師對中國式摔跤開設作用的態度
從表6可以看出,在對開設中國式摔跤課程是否對中小學體育教學有促進作用一項時,體育教師認為有促進作用的占93%,認為不確定的占7%,認為沒有促進作用的占3%。以上情況說明,長春市中小學大部分體育教師認為開設中國式摔跤對于中小學體育課程內容能夠對貫徹新課標起到促進作用。這也為中小學體育課程增加中國式摔跤內容的可行性提供了一個有利條件。
(三)學校領導對開設中國式摔跤課程的態度
從表7可以看出,通過對教師了解對于開設中國式摔跤課程的態度了解到,學校領導支持的占93%,不支持的占7%。通過調查,學校領導不支持的原因是認為中國式摔跤具有身體攻擊性的競技體育運動,稍有不慎便會出現身體傷害事故,是一種野蠻的運動。這種扭曲的見解也是中國式摔跤沒有在學校開展因素之一,只有拓寬各階層人士的視野,讓其了解中國式摔跤的內在文化以及外在形式的含義,就會對此運動項目有正確的認識。以上情況說明,長春市大部分學校領導對體育課程開設中國式摔跤是支持的。
摘 要: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而語文則是基礎中的基礎。在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與發展中,如何提高教育質量是學校與老師一直致力解決的問題。基礎教育中,小學語文教育是重中之重。小學語文教育關乎著孩子的交流能力、邏輯能力以及文化素質,在孩子以后的人際交往中起著最為關鍵的作用,更加能夠提升個人在社會中的價值。對小學語文教育中存在的誤區以及重要性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對教學教育貢獻一點力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重中之重;基礎教育
一、小學語文教育存在的誤區
1.語文教育不應該是“填鴨式”教育
語文成績好并不代表語文水平高。語文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應試教育上,在目前的教育中,大多數老師還是為了提高學生在考試中的成績而進行“填鴨式”的教學。這種做法只能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卷面成績,而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在脫離試卷以后,學生都不知道該如何運用語文,這不得不說是語文教育的悲哀。一位真正的語文好手,即能應付語文考試,也能活學活用。語文并不是無聊的文字,而是表達思想的方式,不讓語文成為無趣的應試教育,而是讓語文成為學生學習如何在書籍中理解作者的思想,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例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去田野旁邊了解蝌蚪是什么,并在父母的帶領下了解蝌蚪最終能夠變成什么。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便會迫不及待地講述自己在田野中看到的樣子,并說出當知道蝌蚪最后變成青蛙時的驚訝。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語文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能夠積累生活的知識,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2.語文教學不應該給學生太大壓力
在很多家長眼里,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希望孩子能夠在考試中考到第一名。很多教師也依據成績偏愛學生。這樣只會把學生培養成一個考試的機器,而忽略了對孩子自身的教育。教育最重要的不僅是教會知識,更要學會做人。教師在語文課堂中給學生莫大的壓力,只會讓學生死記硬背,考試過關。心里卻更加畏懼語文,教師應該意識到語文教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課堂中快樂地學習,產生對語文的興趣。這樣成績自然而然就能提高。
例如,在教學《愛迪生救媽媽》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隨機制造一些危險的情景,讓學生進行表演,如何才能逃脫危險。學生對于情景表演一定會主動參與,發散自己的思維想出各種辦法讓自己逃離危險。教師可以把這個作為課前引入,讓學生看看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是如何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救出自己的媽媽的。
二、小學語文的基礎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學生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時,很多學生都在幼兒園學過拼音。但大多幼兒園教師教的拼音并不標準,容易讓學生讀音出現錯誤,養成不良習慣。小學語文教學就是要讓每一位學生在掌握拼音能力、在朗讀時不會出現語音的不標準,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能夠讓學生在遇到每一篇陌生文章時都能準確朗讀出文章的內容。在學生的生活中,說出的普通話也能越來越標準。
教師應該重視語文的基礎教育,只有打好了根基,才能讓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不會出現看到拼音不會讀的情況。每一位學生都能準確讀好文章內容,在口語表達時也能得到老師的贊賞,學生也會更加自信。
2.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源于平時的積累,平時積累得知識越多,在寫作時就越能仔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常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敝挥行闹杏心瑢懽魉讲拍芴岣?。所以教師應該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中結合教材,選出適當的課外讀物讓學生閱讀,這樣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中表達的意思,也能讓學生不斷積累課外知識,在寫作中得到合理運用。
3.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語文教學多會以兒童文學的角度選取一些適合學生理解的課文內容。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都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維和判斷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教材中學習做人的道理。
比如,在教學《聞雞起舞》時,教師可以找出一些相關的教材讓學生了解學習知識的重要性。教師可以選取“鑿壁借光”“懸梁刺股”等刻苦讀書的故事讓學生明白我們對學習應該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明白現在教育環境的美好來之不易。讓學生能夠珍惜現在的學習時光。相似的例子有很多,教師要結合教材,多給學生選取一些有意義的課外讀物,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也能提高學生為人處世的能力。
教師要讓每一位學生打好語文基礎,這樣才能在其他學科上有更好的發展。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能停止學習的步伐。中國的教育只有在教師的共同進步下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好。
摘 要:本文從基礎教育改革層面對我國的小學班干部制度進行研究。從宏觀上看,現行的班干部制度并不只歸屬管理教育活動;從微觀上看,家長誤以為班干部與個人發展存在必然關系,教師則認為制定班干部制度是緩解教師壓力的方式。綜上所述,當前班干部制度可發揮培養學生能力的作用,故筆者提出改變當前班干部制度的新模式。
關鍵詞:小學;班干部制度;新模式
小學班干部制度在基礎教育中一直在改卻效果頗微。在我國逐步恢復新中國成立初期班級制度基礎上,班干部制度開始嘗試改革,主要是推行班級學生的自主管理。這期間不少學校和班級曾經嘗試班干部輪換制和選舉制,但傳統的任命班干部制度仍是主流,管理學生仍是班委會的核心工作。筆者認為,要分清楚班干部制度從何處改,就應該讓從事基礎教育行業中的人員思考以下兩個問題:一是班干部制度的建立是要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二是現行班干部制度究竟有沒有讓學生在教育所期待的目標方面得到發展。只有理清這兩個問題,才能由此進一步引發我們對我國小學班干部制度的深入反思。
一、我國小學班干部制度與學生發展的理解誤區
1.家長的理解:班干部與個人發展緊密相連
有家長熱衷于讓孩子在班上擔任一個班干部的職務,是認為班干部可以鍛煉孩子的能力,促進孩子的發展。其實不然,我國大部分地區是從小學階段開始實施班干部制度,在中國基礎教育默認的評價體系中,班干部就是權利與能力的象征,班干部的職位越高,說明這位學生的能力也就越強。那么可以理解為,這名學生擁有某方面的能力,他才有被選為班干部的機會。換句話說,并不是班干部制度中的某個職務促進了這個學生某方面能力的發展,而是這個學生本身具備某方面的能力才獲得這個職務。因此,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的子女當了班干部之后,其各方面的能力可得到鍛煉,從而促進其發展。其實這種觀念有偏差。
2.教師的理解:教師挑選班干部是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
絕大多數教師贊成班干部制度,這樣有利于分擔教師的工作。除了教學任務,班級人數過多也會增大教師的管理難度,因此,一些教師會挑選班干部作為自己的助手,將他們當作自己的左膀右臂,協助管理班級。班干部的產生的確緩解了教師在超負荷的班級管理中的壓力。而我們時??梢月牭綄W校里班主任之間的交流:“你們班那么好管,得益于選了一個好班長?!蹦敲催@種說法是說明班干部制度鍛煉出了一個好班長,還是一個好班長的管理能力造就了一個好班級?這都說明班干部是教師精挑細選出來的能協助教師管理班級的有能力的學生,并非我們所說的挑選出來鍛煉他們的能力的。
二、從來源理解班干部制度
我國小學中的班委會制度來自20世紀初到20世紀80年代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它宣揚集體主義思想,我國深受影響,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班級管理模式。這種金字塔模式類似于管理學中科層制的運行模式,學生在班級中擁有的權力按照所處的等級被隱形劃分開來。這種類似于科層制劃分等級的模式,導致我國一些小學在實施班干部制度過程中出現官本位意識強、價值觀被扭曲等問題。
基礎教育是培育良好的國民素質基礎的教育,要理解基礎教育中要培養的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到底是什么。現行的班干部制度沒有讓學生體會“班干部”這個詞所蘊含的意義以及由此獲得的生命體驗。這里我們要梳理一下班干部制度應該從什么方面培養學生:①培養班級責任感,為其他同學服務。“服務”這個詞在國內似乎不太受某些人歡迎。其實,“服務”這個詞的主要含義是“提供幫助”,即我所做的是為班級服務,讓同學們覺得便利。②形成理性的世界觀。小學是形成世界觀的關鍵階段,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努力,會讓學生的世界觀逐漸完善,因此一個良好的班干部制度應該構建一個人人平等的規則,讓學生認識到“我”所存在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也逐步認識到所處這個世界的規則。③鍛煉學生的自主性。每個學生的“質”不同,所中意的、擅長的領域也不盡相同,而學生便可通過班干部制度來發現自己是否有領導潛力或是自己對此是否感興趣,從而以合適的角色主動參與到班級事務中。④維護民主權利。我國一些人的民主意識淡薄,不會正確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其實民主意識是從小事培養起來的,小學生雖不能真正意義上行使公民的選舉權,但作為班級主人,他們絕對擁有自己的權利。因此,應從小學階段讓學生了解自己這個年齡階段、在這所班級所擁有的權利有哪些,并且如何合理使用這些合法權益。
三、利用班干部制度促進學生發展的新對策
如今的班干部制度具有很強的功利性,如過分關注對個別學生的培養,班級管理效率低下;采取模式化班級方式,而忽視了學生的體驗;對精神體驗關注不足,從而使學生處于被權力挾持的窘境。要改變這種境況,第一是要將班干部制度中的權力意識轉變成服務意識;第二是根據學生的發展需要為他們提供能夠促進他們發展的職務。下圖為筆者所制定的班干部制度模型。
筆者認為,低年級(一、二年級)可采用輪值制,考慮到學生剛進入小學,教師應該為每學生提供一個當班干部的機會,其目的有三方面:第一,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班級的一分子;第二,可以提醒其他學生,班干部是為全體學生提供服務的職務;第三,對于小學生來說,班干部工作當中的一切都是全新的存在,他們需要切實體驗,這種體驗能讓學生發掘自己的潛能,同時讓學生更了解自己,讓教師與家長更加了解學生。
教師通過兩年的觀察,可以基本上把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同時學生適應了輪值制后,對班級里的日常事務有了一定了解。因此,在三年級時,教師可以簡化或合并輪值制時設置的職務,針對自身班級現實情況進行職務編排。當然,這個環節必須要讓學生共同參與討論。四年級,作為小學中高年級的分水嶺,學生的特質開始顯現,興趣、愛好、關注點也開始出現分化,個性也逐漸突出。有的學生好動,有的好靜;有的偏好管理他人,有的更注重課外活動等。根據此情況,到四年級時教師可以對學生職務再進行調整,讓愿意參與班級管理與服務的同學以“輪值制”的方式輪流管理班級事務,熟悉班級事務并可以進一步深入了解自己的喜好。最后到了小學高年級,則采用選舉制,這是考慮到五六年級學生理性思維已經出現,他們可以開始思考自己的需要,并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用理性的觀點來分析問題。
基礎教育改革中,更新知識層面的內容、改革評價體制等至關重要,班干部制度作為隱含在教育效果之中的一項內容也是不容忽略的。如果將學生作為管理工具,得到的必然是物質化的教育效果,如何將學生作為“人”來培養,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思考與深究。
摘要:小學教育管理的問題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進行,漸漸凸顯出來,只有充分發揮新課改的推動作用,才能使目前小學教育階段中存在的不足得到徹底的改善,從而促進小學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進一步提升。本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教育 教學管理
目前,社會各界對于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同時長期以來在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因此必須根據新課改的實際要求,積極有效地推動小學教育理念的全面發展,并根據實際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提升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質量的道路,從而促進小學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當前小學基礎教育教學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目前,因為教育體制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在小學教育管理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具體有以下幾方面:(1)現有的師資力量已經滿足不了實際的教學需求。在全面發展小學教育的理念下,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管理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協調能力,但是實際的情況卻是,大多數小學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以及專業素質并不符合目前小學教育的要求,而且還存在很多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等不良的思想狀況,這些都是嚴重影響小學教學質量提高的主要因素。(2)現有的教學管理理念,已經不適應時展的需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進行,人們已經將全面發展以及素質教育作為時展的趨勢和潮流,但是很多小學現有的管理理念以及方式沒有跟上時展的趨勢,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教師個性化思維的發揮,從而無法進行教學的創新,不但降低了新課改推廣的效果,也無法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和管理效果。(3)沒有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充分的重視,教師也沒有積極地引導學生,仍然是按照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興趣關注度較低,從而造成了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總是感覺枯燥乏味,經常產生抵觸學習的情緒。同時教師在沒有清楚具體原因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懲罰,從而導致抵觸情緒被進一步放大。大量的課后作業,也增加了學生的負擔,不但制約了學生其他情趣的培養和發展,還阻礙了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基礎教育教學管理提升策略
1.提升小學基礎教學教師隊伍的建設
學校的教學計劃、教學策略都是由教師實施的,所以,教師教學能力水平以及個人素質水平直接影響了整體的教學效果。也就是說師資隊伍的建設,是促進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效果有效提升的主要工作。具體的說,首先,必須將小學教師的招聘門檻進一步提高,嚴格按照要求招聘,將責任強、專業素質高的教師充實到師資隊伍中;其次,實行獎勵性的薪酬制度,使教師的待遇水平提升一個檔次,同時根據教師整體的考核結果確定最終獎勵薪酬的高低,將教師教學熱情充分激發出來;最后,定期進行教師專業素質、教學能力以及工作責任心等方面的培訓,從而確保師資隊伍始終處于較高的水平,切實滿足小學教育的需求。
2.營造小學基礎教學創新氛圍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持續發展。以新課改理念為基礎,學校管理者在實際的教學管理過程中必須進行創新,才能促進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效率的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剛剛踏上教育崗位的年輕教師,必須給予其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創新,同時對其創新行為給予積極的鼓勵。這樣不但可以促進學校管理質量、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而且也為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
3.對小學基礎教學評價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教學評價的進一步優化,將新課改背景下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體現出來。同時新課改也提出了建立全面的學生發展評價體系這一新的要求。學校進行的評價機制的改革,也是學生發展的核心。但是,目前教學評價工作在小學基礎教育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往往都是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嚴重忽視了針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客觀評價。因此,必須以新課改教育理念作為指導,進行教學評價機制的深入優化,將學生從只注重學習成績的思維中徹底解放出來,實現學生心理素質、自主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并以此為依據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使學生可以充分認識自我,激發出其各方面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結語
總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在新課改的影響下,不但迎來了迅速發展的機遇,同時也面臨更大的挑戰。因此管理者必須充分發揮新課改的推動作用,從實際出發,總結學校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并制定出相應的對策。這樣不但可以創造一個良好的小學生全面發展的環境,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小學教學的效果。
【摘 要】音樂教學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展,塑造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這是有效的方式,在新課改形勢的要求下,教學工作者需要改善令學生感到枯燥無趣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需要學生有一個輕松地學習心態,能夠有效的促進新課改的實施。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基礎教育;創新
伴隨著現在國家新課改政策的不斷實行,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斷在淘汰和改善,傳統教師和學生的課堂角色也在不斷改善和轉換。新課改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提升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傳統小學音樂教學比較,新課改形勢下的音樂教學理念,不論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結果評價方式方面,都進行了全面的改善。面對新課改的要求,對于習慣傳統教學方式的老師來講,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一、正確理解新課改下教育的創新
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思維模式已經根深蒂固在教師和學生心中,嚴重影響著音樂教學思想觀念的轉變,對于教學過程和教學成效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為了更好的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必須積極正確的引導教師向正確的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學觀念上轉變。音樂是民族的靈魂寄托和舒緩方式,現在人類愈來愈離不開音樂。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對音樂有著美好的向往,喜歡并且樂于接受音樂的,但是,縱觀我國的音樂教育工作,卻是遭到學生的大力排斥或者是厭惡。學生厭惡或者是排斥的不是音樂本身,而是他們的音樂課,甚至有極端的現象讓學生們感覺“上音樂課猶如上斷頭臺”。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現在音樂教育過于應試教育,不能按照小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王同學說“我本身是喜歡音樂的,一想到要上音樂課,一想到迎面而來的音符,我就頭疼的厲害,更讓我受不了的是老師需要我們背下那些可怕的音符,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小學生的性格就是需要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現在背記式上課模式讓小學生對學習產生了厭煩,覺得上課就得完成一項任務,――此類現象數不勝數,學生的話語值得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深思?;仡櫼酝?,不難發現其中的利害關系,我們的音樂教學存在很大的問題:教學內容單一、不符合時代的要求、教學模式死板、形式陳舊、違背藝術的本質等。所以,我們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為了教學而教學,教師不應該只注重個人情感體驗而忽略了教學的主體對象。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技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音樂藝術的帶來的美感,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逐漸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小學生自身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從而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對音樂的創造力。教學工作者不應該只是把音樂教學當做一門基礎的學科,它更是學生的基本素質教育的學科。通過音樂藝術這門課程,使得學生對音樂產生身后的興趣,無限的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創造和創新能力,增強學生對美的感受和認知能力,早生活中積極正確的引導學生向健康客觀的方面發展,促進學生人格和個性的發展,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的?;谝陨戏N種分析,教育工作者需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模式進行改變,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切入點,正確引導小學生去認識和感受生活,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個性,從而使得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在實施新課改后,在音樂教學方面,更加注重“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關注對學生的培養,突顯音樂本身的特性,為學生創造出一個自由、和諧、健康、富有美感和以人為本的音樂學習氛圍,在老師的帶領下,步入音樂的殿堂,在音樂的殿堂里遨游。讓小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音樂,感受音樂的美。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正確引導學生
音樂藝術有著很大的延展性和跳躍性,存在于每個領域,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教育學科。但是由于年齡、個體差異、性別、知識層次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學生本身對音樂有千萬種態度。因此,在開展教學工作中,老師不應該只局限于知識范疇的教學,應該拓寬教學范疇,把“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的教學理念作為教學之根本,使得“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素質教育得到充分的體現。教育工作者應該在課堂上摒棄老師的權威和降低姿態,融入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掌握學生喜歡或者討厭什么,然后在教學工作中制定出專門的教學方案,循序善誘,引領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探索美妙的音樂世界。教師即使老師也是朋友,不再是說教者,教學課堂也不再是呆板、枯燥的學習氛圍,相反,教學從學生的需求出發,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切入點,研究解決學生學什么、如何學等問題;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也能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這樣來看看,教學和學生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成為了課程的創造者和開發者,從而實現了教學的目的。
三、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與學生之間實現平等相交
音樂教學與其他基礎學科的教育不同,其有著特有的性質,音樂的魅力在于以情動人。它通過各種藝術活動來調動人的興趣愛好,走進人的內心世界,營造出一種歡快、自由、和諧的氛圍,讓人在享受中接受教育。而且,我們在教學中嚴重忽略了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把教授者自身的情感體驗附加在學生身上,讓學生在已制定好的思維模式和學生方式下接受教育,使得學生逐漸喪失個體本能對于音樂藝術的感受、感知和感悟能力。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對于學生來講,最好的教師是在教學中忘記自己是教師,而把自己的學生視為朋友的那種教師”。身份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情感是沒有的。學生和教師有著同樣豐富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體驗,在藝術的角度上,人與人是平等的?;谶@種平等和藝術情感表達所具有的模糊性,那么對于音樂藝術的感觸和對音樂藝術的理解就是不同的,所有教授者不應該強加自己的情感體驗在學生身上。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情感流露,學會聆聽,多和學生進行交流、探索,積極鼓勵學生,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動變主動,我們的音樂課堂才能變成一個歡快、愉悅、和諧、自由、平等的課堂。
四、注重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將“技巧性傳授”變為“藝術性指導”
美是人的靈魂寄托,審美是一個人愛自然、愛萬物、的過程。人在審美中,寄托著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尤其是愛的情感賦予給了審美對象。審美也包括愛,但是審美意義上的“愛”與其他倫理道德上的愛是截然不同的,它豐富人的情感和充實人的靈魂,具有深遠而持久的意義。一個富有愛心的人其審美感受是最豐富的,相反,一個有著豐富審美感受的人,其是極富有愛心的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遠不如培養學生的愛心。技能培養是短暫的,也是最容易遺忘的,而藝術情感的培養則對學生是永恒的,也是對學生最受益的,音樂教師教會學生如何審美,對于小學音樂教學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轉變傳統的技術性教學,變為藝術性指導,增強學生對音樂美感的鑒賞。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始終要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秉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工作的進行,關注學生的人格發展,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師生角色等方面進行改革,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促進新課改的實行。只有這樣,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學才能跟隨時代的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杰出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