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8 09:05:53
序論:在您撰寫機電專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針對當前高職高專教學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以“學生能學以致用”為教學指導思想,圍繞企業的需求,采用多樣性、互補性的教學方法,實施柔性教學模式,完善柔性管理體系,進行高職高專機電類專業柔性教學實踐,以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機電類專業應用型專業人才。
論文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柔性化;教學研究;教學模式
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的,為了緊跟世界經濟和技術的步伐,我們當今社會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其具備良好的職業能力,還要有很好的繼續自我學習能力,有很好的個人綜合素質能力。作為培養應用性技術人才的高職高專院校,適應社會對應用人才不斷更新的需求,其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必須隨之調整和優化,應該在重視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其教育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術能力上。相對而言,高職高專院校過去那種傳統教學模式只注重老師教的過程,而忽視了學生 “學與練”的有機結合,從而導致了學生的理論和勞動技能的嚴重脫節,另外一方面,學校的知識和技能培訓往往更新不及時,這些都導致了高職高專院校滿足不了現代職業技術教育對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要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滿足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就必須要有新的教學理念,要有新的教學方法,在學生培養過程中進行教學改革是勢在必行的。
一、柔性教學的背景
柔性教學是基于柔性教育理念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其內涵是:以滿足社會經濟文化與科學技術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要求,以培養學生對未來社會適應能力為宗旨,在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管理和教學方式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可組織性、可選擇性和可持續發展性的教育,其強調是教育的彈性和靈活性,注重開發學生的能力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培養學生對客觀環境變化的應變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適應崗位變化能力。
要實現柔性教育理念,高職高專院校在教育實踐中上,就必須是以學生為本,實施能力教育,其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和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在課程內容選擇、課程體系建設、課堂教學管理和實踐活動中,一定要強調教給學生是可轉移的技能,是實踐動手能力,這些能力具體包括學生的知行能力、適應能力、自我驅動能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等,這些能力會影響著他們將來的就業和創業,從而直接影響受學生的一生。在對學生的評價,應該強調學生發展性的評價,對學生實施多元化的柔性化的評定方法,對學生的評價管理,不僅僅是要看重他的各項成績和相關學位證書、技能證書,還更應該看重學生的個人檔案。學生的個人檔案記錄了學生大學期間的所有事件,這些包涵了學生在課內課外的思想行為、學生的人際關系、學生對自己評價態度、學生參加和組織的活動和可轉移技能實踐等等方面,這些都是為學生未來的就業或創業做準備的。教育應該具備一定的柔性,這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界的共識,有許多教育機構和眾多學者在關注和研究,如何進一步提高教育的柔性??梢哉f,柔性教育已經成為了學術界研究的熱點之一。
二、高職高專柔性教學研究
近幾年來,我們國家的高等職業教育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為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輸送了大量人才,但同時也暴露出了高職院校在學生培養、教育模式、教學設施、辦學條件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弊端,再加之高職高專近幾年的快速擴張,學生的人數在不斷的增加,個人素質差異增大,學生將來畢業的去向的多樣化,這些種種都對現有高職高專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沖擊較大,高職高專院校教育質量也出現明顯的下降,這些已成為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眾所周知,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是教育質量,要保證教育質量,學校就應該實施因材施教,對不同素質的學生要有區別地對待,采用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以到達較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各行業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社會對職業從業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學生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勞動技能要全面,要有可持續學習能力,原來那種局限于某一專業的專才教育模式已經適應不了現代社會的發展,不利于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同時,社會對應用性技術人員的要求也多樣化。在這樣的背景下,高職高專教育的差別化、個性化趨勢將越來越明顯。高職高專教育就是要把實實在在的技術和技能教會給學生,學生應具備一定的可持續性的自我學習能力,培養出的學生是能較強適應社會的實踐能力的應用性人才。高職高專的教育發展只有適應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才能保證其發展的正確方向,具有其發展的動力,所以,高職高專教學更應該注重的是傳授給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學生對未來社會的適應能力,以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要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目的,高職高專院校就應該根據社會對不同人才的需求,制訂柔性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能定時更新的開放式的彈性的課程體系,科學地設置課程,實施靈活的多樣化的教學體系,實現專業課程多樣化的功能,以滿足市場對人才的不同需求。與我國相比,國外的高等職業教育就緊密跟隨著社會的科技發展和滿足社會需求,對傳統教學進行革新,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的改進和探索。
目前,我們高職高專教育很多還是沿用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出現了諸如專業設置沒特色,課程特色不鮮明,人才培養缺乏“細分市場”的概念,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才市場需求;課程體系、課程內容不能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適時進行調整;教師的教學受到傳統的課堂教學教育模式理念的束縛,形成了教師教學生學,單一以知識講授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方式。這種傳統教學模式是剛性的,沒有柔性,使得高職高專教學無法跟上社會發展和社會需求變化,培養出的人才不能很好地勝任現實崗位,無法讓用人單位滿意,也使的我們的高職高專教育處于十分被動的地步。
高職高專的教育目的是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高職高專學生僅僅在課堂上學好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有較強的實踐技能,應對此問題,高職高專教育就必須要通過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來使學生在加深理論知識理解的同時,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實踐能力,以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要克服傳統教育教學模式這種剛性有余,柔性不足的弊端,高職高專教育只有通過柔性化教學改革,使其在建設教學制度、設置與選擇專業、構建教學內容等方面均具有一定開放性和柔性,使得其教育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靈活性,更能適應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由于在柔性教育中,學生的能力開發被注重起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激發出來,學生應對客觀環境變化的能力培養被著重強調,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被樹立,這樣學生具備了將來適應崗位變化能力,這些都將大大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充分顯示高職高專職業教育的優勢。
三、柔性教學在高職高專機電類專業教學中的實踐
在高職高專教育中,機電類專業應用領域廣、專業種類多、社會需求大,學習專業的學生人數也多,因此,當前高職高專教育存在的種種弊端就在機電類專業的教學過程中顯得尤為突出,可以說機電類專業的教學現狀是很有代表性的,所以我們就通過對高職高專機電類專業柔性教學研究與實踐,來探索柔性教學在高職高專教育的應用。機電類專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專業,其涉及面廣,課程內容概念性強,知識點繁多并且十分抽象枯燥。針對高職高專機電類專業教學的現狀,我們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來實現柔性教育的改革。我們把“學生能學以致用”作為教學指導思想,著重清理了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教師授課與教材選用、學生學習與選用教材等種種關系,建立了機電類專業的柔性的人才培養計劃,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學習掌握了實實在在的實用性技能,為學生的將來就業和創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使得我們培養出的機電專業應用型人才能夠完全適應現在社會需求;我們制定了柔性化的專業教學計劃,設置與之相適應的柔性課程體系,完善管理體系的柔性,教師采用并加強了多樣性、互補性的教學方法,在現有的課程學習內容多而課程學習學時少現狀下,通過種種措施,來化解矛盾和克服困難,從而保證教學質量。在學校教學改革中,我們根據現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點,進一步的整合優化教學內容,對學生因利勢導,實行柔性教學,同時也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樣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得我們的高職高專教學能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培養出的人才能夠更好地勝任將來的工作崗位。
實施柔性化教學首先要讓學生對自己專業的培養計劃有一個充分了解,能夠掌握和了解本專業相關的市場動態和從事本專業行業發展趨勢等各種信息。也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才能夠地利用各種有關的信息,采用柔性化的教育手段,有效引導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學習觀和就業觀,才能激發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樹立起適合自己的生活學習的目標,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實施柔性化教學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設置柔性課程體系
“應用為主、理論夠用、研究提高”是適合高職高專教育的理念,滿足社會需求是高職高專教育的目標,我們遵循這些思路,來構建柔性的課程體系和設置教學內容,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我們把學生的基本素質、基本技能和專業應用能力的教育作為我們的培養重心,進一步注重加強學生的基礎教育,注重強調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只有這樣,我們的高職教育才能為我們高職高專的學生畢業后的繼續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做好準備。我們采用的主要措施總結為:根據課程在學生教育中的所起的作用,把課程分為三大類:基礎公共課程、專業模塊課程和講座課程?;A公共課程是學生掌握知識結構的根基,是每個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是整個課程教學的基礎,必須要加強加厚;專業模塊課程包含了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課程,其又可再細分成了相關的專業單元和專業模塊,這是學生將來從事職業的專業基礎,必須要強化專業技術基礎課的學習,并進一步加強實踐性環節的教學,并且要保持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時效性,對此,我們采用專業單元和專業模塊的不同組合,及時地調整專業課程,我們還通過以開設一些綜合性課程的選修課,克服專業細分方向的局限性,以更好的適應不同發展方向的專業。這樣,我們建立了合理的基礎課內容體系,并同時使整個課程體系具備了較好的柔性。在注重學生的學習教育的同時,我們還密切跟蹤專業教學的最新發展動態,并根據現代企業的發展和人才需求,及時地更新調整專業選修課,從而使我們高職高專的學生具備較好的職業適應性。講座課程主要是給學生講授一些例如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和人才需求狀況、相關相近可從事專業的特點和發展、可從事行業動態和新興行業發展方向及職業需求、從業人員的崗位結構和職業能力、以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等相關內容,從而使學生對自己有一個充分的了解,知道自己現在應該做什么,將來才能做什么。這類講座課程必須是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和柔性,只有這樣,講座課程才能達到其真正應有的教育效果,以很好地滿足現代高職高專的職業教育的要求。
(二)實施柔性課程教學
為了培養能適應社會的應用型人才,我們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潛能”的教學思路,實現課堂教學的形式多樣化,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運用現在先進的教學設施來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通過設計和創造出一個真實的教學環境,學生在這種身臨其境的學習活動中,能夠充分學習和鍛煉自己的能力,自己通過觀察和反思,從中學習和掌握知識。另外,我們一定要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這樣我們才能清楚地認識和了解學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全面充分地培養學生的能力。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1.采用剛柔并濟的課程內容和課堂管理。我們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作用,把教學內容分為剛性教學內容和柔性教學內容。剛性教學內容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習內容,一般為那些已經形成了完善理論體系的那一部分知識內容。柔性教學內容主要講授一些該課程當前的研究發展趨勢、該課程和行業,該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系等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能更好的學習掌握專業課程。對于這兩種不同教學內容,我們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我們以學生為中心,以發揮學生潛能為教學目的,我們實現了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教學管理柔性化。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要充分了解學生情況,理解學生心理,通過合理地使用激勵措施,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的目的。在具體從事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非常重視讓教師和同學通過教師與同學、同學與同學的互動,來共同分享學習的收獲和經驗,共同進步。對于不同層次學生所取得的學習進步,我們要充分肯定,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建立起正面思維,增強學生自信心,起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我們經常根據所講授的課程特點,采用諸如互動式教學、討論式教學、情境式教學和實地考察等方式來組織教學。例如在學習某法律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設置一個案例,讓學生在模擬法庭里,分組模擬不同的雙方,從事與法律課程學習相關的行為,進行訴訟和辯護。先由學生互相討論,再不同小組相互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最后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這樣,大家一起加深相關法律理念的理解和學習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變枯燥的法律條文學習為生動的法律教育,學生充分理解法律理念,再通過教師的總結,就進一步掌握了相關法律理念的內涵。學生經歷了一個清楚法律條文——認識法律——掌握運用法律——全面認識和理解相關法律的過程,從而對相關法律概念有了一個深入的、系統的認識和掌握。
2.加寬加厚基礎課教,適時更新專業選修課?;A課是學生掌握知識結構的根基,我們要適當地加寬加厚其的教學。例如我們加大諸如機械制圖、機械加工基礎、電工學、計算機應用等基礎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我們著重點協調這些基礎課和后續相關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去掉其中的一些重復落后的內容,并根據現在專業變化及時地更新調整補充教學內容,適時調整基礎課的課程和學時,建立起一個合理、有效的基礎課內容體系,實現基礎課課程教學的柔性化。在加寬加厚基礎課教學的同時,我們也適時地更新專業選修課。我們知道,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都是由若干相關學科、甚至是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滲透所產生的結果,新興學科在不斷產生,相關相近學科也在不斷地交叉滲透,所以我們要充分掌握專業教學最新的發展動態,了解清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適時更新專業選修課,另外還要通過在專業課中開設綜合性課程的選修課,以克服專業方向細分對人才培養的局限性??傊?,采用加寬加厚基礎課教學, 適時更新專業選修課的教學措施,使得我們的學生有扎實的理論基本功,又不乏對本專業、本行業發展的眼光。
3.強化技術基礎課,加強實踐性環節。機電類專業的學生將來從事是一種實踐操作能力很強的職業,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動手操作技能。所以,我們一直在強化技術基礎課,加強實踐性環節。諸如機械設計、機制工藝學、液壓與氣動技術、單片機、PLC控制與應用、傳感器測試技術等技術基礎課是機電類專業學生將來從事相關職業的技術基礎,我們不光是要不斷的強化其理論教學,更要積極地更新實驗設備和拓展實習基地,加強其實踐性環節,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我們構建了“基礎實驗+綜合設計+創新訓練+工程應用”四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來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以提升學生社會競爭力。我們要求技術基礎課的授課教師要熟悉掌握本專業、本課程的發展現狀和發展方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根據該課程的專業發展需要,適時調整授課內容和授課重點,并根據當前相關技術的發展現狀,及時引進新的實踐環節和方法,加大和改進實踐環節。
(三)完善管理體系是實施柔性教育的保障
要確實有效地實施柔性教育,真正有效的達到柔性教學的效果,必須要有一個完善的、與之配套相適應的柔性管理體系。反之,也只有在建立了一個健全有效的管理體系的前期下,柔性教育的各項措施才能夠順利實施,柔性教育才能有序地運行,柔性教育才能達到的其良好目標。我們在注重學校學生的規章制度建設的同時,也要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生活環境,應該重視發揮學生的主動意識。我們建設完善了學生的柔性管理體系。例如建立健全學生管理的信息平臺,我們為專業學生提供了相關專業介紹、人才培養模式、從事行業動態、人才交流市場、學生管理制度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務,引導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和就業觀。在學生管理中,我們引入了適當的競爭激勵機制,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把學生管理變成了學生的自覺行動。我們建立了柔性的學籍管理制度,實行學分制,對學生進行靈活、規范、動態學籍管理,采用適合柔性的學生專業評價體系,更加重視對學生發展性的評價,評定方法是多元化、柔性化的,這樣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動態的評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挖掘出學生的潛能,這樣就促進提高了學生的全面素質;在同時,我們還注重建立健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引導機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和及時的引導,保證學生能夠沿正確的方向發展,等等這些都是柔性教育的重中之重。
四、結語
遵循“必需、夠用、實用、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根據現階段高職高專教學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以“學生能學以致用”為教學指導思想,以滿足企業的需求為目的,改進高職高專的教學模式,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實施柔性教育,建立高職高專機電類專業柔性培養目標、培養模式,以適應新時代下高職高專教學的新要求,滿足社會對專業人員的需求,使學生能為之勝任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論文關鍵詞:高職教育;就業導向;“雙師型”教師;機電一體化專業
論文摘要: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要求教師除了要有教育教學能力外,還必須具有實踐經驗和應用能力。高職院校要依據“雙師型”教師的內涵、素質以及特征,采取多種方法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高等職業教育對師資的要求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職院校的教師除了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外,更必須具有實踐經驗和應用能力。對于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等職業教育來說,為了提高辦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必須重視“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
一、“雙師型”教師的內涵
應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高職教育的“雙師型”教師:一是高職院校的“雙師型”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合格的高校教師,應取得《高等教育法》規定的教師資格,具有進行專業理論或文化知識傳授的教育教學能力。其次,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還應該具有本專業在基層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實際工作經歷,具有指導本專業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教學能力。
具體地說,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應具有這樣幾方面的素質川:(1)應了解并掌握所授專業相對應行業的應用技術動態,能夠通過專業授課、實驗、實訓、實習,使學生掌握就業崗位所需的應用技術和職業技能。(2)應具備“三動手”—肯動手、勤動手、會動手的操作習慣和實踐修養,引領學生走“從書本到實踐,再從實踐到書本”的技能提升之路。(3)能夠教育學生形成相關行業的職業素養,如操作人員的“認真、一絲不茍”的作風,維修人員的“不怕苦、不怕臟”的品質等。(4)能夠通過應用項目的研究和應用技術的創新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技術創新、技術革新意識和能力。
二、“雙師型”教師的特征
高職教育“雙師型”教師的特征主要體現在“知識結構、素質結構和能力結構”三個方面(1)知識結構。高職教育的教師除了要熟練掌握本專業職業崗位的知識、技術、技能外,還要熟悉相關專業、行業的知識、技術、技能,并能相互滲透、融合和轉化。(2)素質結構。作為從事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和職業素質,必須具有較強的組織紀律性,必須具有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必須具有敬業精神。(3)能力結構。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應具備教學能力、操作能力、科技創新能力。
只有具備了“知識結構、素質結構和能力結構”,才能勝任高等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的重任。
三、江蘇城市職業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1“雙師型”師資隊伍現狀
目前,江蘇城市職業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師,原來主要從事開放本、??坪推胀▽?啤皺C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學,都是畢業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研究生占83%,都具備講師以上職稱,還有教授和副教授,具有較強的理論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學院成立之初,已意識到教師必須具備“雙師型”的要求,及時選派教師赴國外進修學習,或到國內示范性高職院校學習提高。經過幾年的努力,部分教師基本具備了“雙師型”教師的素質,但還有不少教師未達到要求,他們所缺乏的主要是實踐經驗與動手操作能力,這成為制約高職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的瓶頸,也將影響“機電一體化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形成,對學生就業產生不利的影響。
2.“機電一體化專業”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如何建立“機電一體化專業”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盡快地幫助教師豐富實踐經驗,提高相關的動手操作能力,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師,尤其是專業課的教師,除了要具有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應用基礎、機械設計與制造、信息技術與控制等三個方面的理論學術水平外,還應具有較為豐富的機電設備、機電產品、機電一體化系統等動手操作能力。
針對目前“雙師型”師資隊伍的現狀,筆者提出建設江蘇城市職業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議。
(1)鼓勵更多在職教師提升學歷層次
雖然“雙師型”教師要注重實踐和動手操作能力,但教師的理論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這對“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師尤為重要。學院應在政策上更加寬松,鼓勵并支持更多的在職教師提高學歷層次,在職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促進教師學歷水平和學術水平全面提高,使教師學歷結構更加合理,提升“雙師型”的含金量。
(2)選派骨干教師到國內外同類學校進修學習
針對“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培養方向,選派骨干教師去發達國家或國內示范性同類學校對口專業進修學習,學習先進的辦學理念,學習如何進行實踐環節的教學,進而形成我們自己的特色。
(3)加強崗前培訓,積極推行上崗職業資格證書制
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的“雙師型”教師,理論素質是必備的條件之一,非師范院校畢業的青年教師必須參加《高等教育學》《心理學》等作為高校教師必修的四門課程的崗前培訓,以便具有一套較完整的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法,更好地適應教書育人的工作要求。同時,“機電一體化專業”的“雙師型”教師還應具備與所從事的教學工作相適應的實踐工作經歷或相應的專業技術等級證書。建議新招聘來的應屆畢業生,必須到有一定規模的機床廠、自動化生產企業等對口基層實習鍛煉一年以上,以積累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并在兩年內取得相應的上崗證或專業技術等級證,把獲證與實際技能鍛煉有機結合起來。
(4)直接到企業鍛煉,提高實踐能力
對未經過基層實踐鍛煉的在職青年教師,也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與方案,安排他們到有一定規模的機床廠、自動化生產企業等對口基層單位進行鍛煉。要求他們和企業的技術人員一道,直接參與企業的新產品開發研制和老產品的技術改造,在生產一線進行鍛煉與培訓,提高實踐能力。同時,也必須取得相應的上崗證或專業技術等級證。
(5)利用實習、實訓機會,進行傳、幫、帶
對于“機電一體化專業”而言,實踐性環節較多,教研室可以安排已達“雙師型”要求的教師幫助未達“雙師型”要求的教師,利用實習、實訓等操作機會進行傳、幫、帶。
(6)加強校企合作,聘請工程技術、管理等一線兼職教師
隨著世界經濟、科技與教育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與社會的合作已成為共識。通過校企合作,使教師在合作中獲取企業先進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為實現教學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梢灾苯悠刚埰髽I中的工程技術、管理等一線人員作為兼職教師指導學生,為用人單位培養所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江蘇城市職業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目前正在與德國西門子公司商談合作共建實驗實訓室事宜,這為提高辦學質量,培養“雙師型”教師作了積極的準備。
(7)在分配制度上給予政策傾斜
對于具備“雙師型”要求的教師,在分配制度上給予政策傾斜,如增加校內津貼等。
(8)盡快制定“雙師型”教師的職稱評審標準
目前,學院還沒有較為完善的高等職業教育“雙師型”系列的教師職稱評審標準,職稱仍用“普通本科標準”。其實,這僅僅適合于對教師學術水平的評價,對高職教師怎樣才算具有較高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卻沒有一個令大家滿意的標準。如不能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勢必影響“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學院可以根據教育部高教司做出的許多相關指示和規定,從經濟發展趨勢對高級應用型人才的要求,組織制定適合自身情況的、可操作的“雙師型”教師職稱評審標準。
(9)樹立終身學習、終身培訓的理念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要求也不斷變化。高等職業院校要培養出能適應社會、經濟、技術不斷發展要求的合格學生,教師必須及時更新專業知識,提升能力,掌握最新實踐技能,不斷拓寬知識面,保證知識的先進性、前瞻性。而要實現和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終身培訓的理念,當專業課程發生變化時,才能勝任新任務的要求。
( 10)充分發揮網絡平臺作用
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和江蘇城市職業學院,肩負著開放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雙重任務。利用遠程開放教育網絡平臺,通過開放教育手段,培養合格人才,已取得成效。而如何充分利用現有的遠程開放教育網絡平臺,積極開展高等職業教育對我院的教師來說是一個新課題。學院應該積極鼓勵教師認真研究和實踐,使教師成為能利用遠程開放教育網絡平臺進行高等職業教育的“雙師型”教師。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形勢下,企業對員工綜合職業素質的要求,尤其是對專業技能的要求不斷提高。職業學校要主動適應這種要求,必須進一步強化實習教學管理,把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看作是辦學質量的重要標志。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的實習教學應切實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加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習教學的環節管理
1、制訂切實可行的實習教學計劃。
實習計劃應根據實綱并結合現代企業對人才類型的需要合理安排制定。
目前,機電一體化專業就業崗位的需求有三個方向:1、機電一體化設備制造與維修;2、機床數控技術應用;3、自動機(線)的運行與維修。要按照不同的專業化方向,對主要基礎實習教學作相應的調整。對于機電一體化設備制造與維修方向,基礎實習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機械方面,要加強鉗工與電工電子實習訓練,使學生達到中級鉗工的操作水平;對于機床數控技術應用方向,應加強學生的車工實習及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實習,使學生達到中級車工的操作水平;對于自動機(線)的運行與維修方向,應向電的方面適當偏移,加強電工及單片機與可編程控制器實習,使學生達到中級電工的操作水平。在制定實習教學計劃時,采用分階段實習和集中實習相結合的方法。即在二年級第一學期安排四周的階段實習,進行鉗工、電工的有關基本操作入門實習;在二年級第二學期結合專業課教學,每周安排一天半到二天實習課,進行車工基本操作技能訓練,達到初級車工操作水平;在三年級安排頂崗實習,通過嚴格的專業技能訓練逐步使學生達到中級車工操作水平,并能赴工廠生產實習,使學生接觸現代企業生產與管理實際,并將所學專業技術運用于生產中。
2、編寫針對性較強的實習補充教材或實習指導書。
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實習包括入門實習、提高實習、強化實習。目前,機電類實習教材尚不能與當前的實習教學需要相配套。因此,為加強實習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應組織教師編寫具有本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特色的實習補充教材或實習指導書,要體現實習過程的連貫性、實習階段目標的漸進性。各實習階段要有明確的實習目的、任務、內容、方法和考核要求等。
3、規范實習教學過程管理。
實習教學具有生產性的特點,完全不同于理論課教學。實習教學過程管理是指對實習教學過程中影響實習教學質量的諸多因素進行組織、協調和控制,使實習教學按計劃、有秩序地進行。實習教學管理包括對對實習教學設施設備工具、對學生的管理和對整個實習教學過程的管理等,其中對實習教學過程的管理尤為重要。實習教學不是將學生安排到實習工廠交待一下實習課題、示范一下操作過程就可以了,要嚴格按照入門指導、巡回指導、結束指導的實習教學程序要求實施全過程管理。特別是巡回指導,是實習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實施因材施教、加強個別指導、提高實習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規范實習教學過程管理對于加強學生專業技能訓練,提高實習教學質量至關重要。
4、嚴格實習考核要求。
實習考核要求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具體體現,科學合理的考核要求能夠增進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實習考核要求應根據學生實際,采取分層次步步過關的方式,使學生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一步步地達到考核要求。對于少數在規定實習課時內不能達到考核要求的學生,實習教師要適當安排其他時間開小灶,進行個別輔導,使其達到實習教學目標的要求。實習考核要求應與勞動部門的職業技能考核標準接軌,達到中級工職業技能水平。
二、加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習教師隊伍建設
實習教學目標的實現,實習教師起著主導作用。職業學校要加強實習教師隊伍的建設,建立一支高質量的”雙師型“實習教師隊伍。目前,一些職業學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實習教師存在專業技能水平不高、實習教學組織能力欠缺的現象。
三、加強實習基地建設
實習設施、設備是實習教學的物質基礎和前提條件。要提高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必須確實建設好校內外實習基地。
1、 建好校內實習基地。
按照職業學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現代化建設的要求,職業學校應建設相對完備的、具有一定先進性的,與培養目標、教學計劃相適應的校內實習基地。添置的設備既要具有一定的先進性還要具備足夠的數量。機電一體化專業有了校內實習基地,就可以按照實綱和企業用人要求適時調整實習計劃,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合理設計實習課題,實習教學質量的提高就有了保證。
2、廣泛建立校外實習基地。
廣泛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與現代企業保持較為密切的聯系,以滿足學生畢業前頂崗實習的需要。學生在企業中實習,能夠接觸到先進的生產設備,學到先進的生產工藝和加工方法,拓寬視野,并且能學以致用,將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應用于生產實踐中。同時學校在與企業的交往過程中,還可以了解現代企業對員工綜合素質的要求、征求企業對學校辦學的建議,以便對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進行改革與調整。
論文關鍵詞:遠程開放教育 高職教育 機電類專業 教育資源 優化整合
論文摘要:遠程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在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等方面的共性,使得兩類教育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主要表現在教學硬件資源、教學輔導資源和教師資源等方面的整合。遠程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觀念的轉變是有效整合的重要前提,政策的支持是資源整合的有力保障,師生的努力是實現整合的根本所在。
一、兩類教育的共性
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兩個重要途徑。近年來,由于制造業的飛速發展,社會對機電類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給兩類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1.教育目標的共性
遠程開放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最終教育目標都是強調應用型和職業型人才的培養。機電類相關專業對畢業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學生步人工作崗位后主要從事一線生產工作。因此,高職院校在保證學生理論學習夠用的基礎上,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以培養大量優秀的實踐性人才作為教育目標。而遠程開放教育的最終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實踐工作能力,使學生掌握更多實用的技能,為今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知識儲備??梢?,二者在教育目標上存在共性。
2.教學內容的共性
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是根據教育目標制定的,教育目標的一致性使得兩類教育在教學大綱的設定和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學生的年齡層次和學習方法存在差異,遠程開放教育教學內容的設置更適合自學,高職教育則更適合課堂教學,但兩類教育的教學內容都是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標,保證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夠用、實用。
3.教學資源的共性
遠程開放教育中,機電類專業的教學資源主要包括講義、教學錄像、參考文獻、閱讀材料、自測練習、教學輔導等,同時還包括實驗的實施方案、演示課件、現實的和虛擬的實驗設備以及輔導教師的實驗指導等;另外,一些學校也增加了實驗的硬設備供學生完成實踐環節的學習。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高職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不斷豐富,輔導資料、講義等理論教學資源不斷完善,還購置了大量的實驗實訓設備。2003年,教育部啟動了“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其中“精品課程建設工程”在2003一2007年間建成了1 50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利用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將精品課程上網并免費向社會開放,以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其中包括很多優秀的高職課程。因此,兩類教育資源的優化整合存在一定的可行性,兩類教育可以共享重復的教學資源,互用教師、教學設備、教學場所和網絡資源。
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是一個雙贏的合作。遠程開放教育具有覆蓋面廣、學習形式靈活、教學方法多樣、教育設施先進的特點;而高職學校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抓得比較扎實,一般具有相當規模的校園,其師資力量相對比較穩定、數量比較充足。兩者資源的整合,一方面可以彌補高職學校辦學層次單一、教學形式較為傳統、學生學習時間相對不靈活的缺陷;另一方面又可以彌補遠程教育實驗實訓硬件欠缺、師資力量相對不足的弱點,從而促進兩類教育的協調發展和共同進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目前都在推進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的資源共享與整合,實現學分互認,建立高等教育的“立交橋”。近些年,國家大力發展高職教育,為高職學校提供了很多資金和設備的支持,因此高職學校通常都有大量的先進設備。然而,數控機床、汽車、三坐標測量儀、實驗臺等機電類產品設備的成本通常比較高,維護費用也相當可觀,如果這些硬設備不能充分利用,就會浪費國家大量教育資金。另一方面,電大的遠程開放教育由于系統大、分校多,各級學校發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現象,各地區之間也存在一定差異,有些學校實驗實訓的設備較少,實踐性環節的質量有待于提高。利用當地高職學校的一些資源,可以使遠程開放教育更加完善,辦學思路不斷拓寬;同時,也可以提高職業技術學校設備的利用率,為國家節省大量資金。
二、兩類教育資源優化整合的主要途徑
1.教學硬件資源的整合
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可以互相利用設備資源,實現教學硬件資源的共享。例如,把遠程開放教育的實踐性環節安排在當地的一些高職學?;蚱湫M夂献鞯钠髽I完成,既可以節省購買設備的資金,也可以幫助開放教育的學生開闊眼界,學到更多當前社會所需要的技能型知識,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也可以共享遠程開放教育的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網絡學習平臺及資源,培養高職學生利用網絡和計算機自我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
目前,一些遠程開放教育學校與當地的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或高職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一部分遠程開放學員已經在這些高職學校完成了一些實踐性環節,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例如,中央電大的汽車(維修)專業起初是中央電大、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北京中德合力技術培訓中心聯合開辦的,隨后逐步在全國各省級電大開設。該專業開辦伊始,北京中德合力技術培訓中心與北京電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北京中德合力技術培訓中心先進的實驗實訓條件,為辦好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提供了有力保障。通過有效的資源整合,把電大系統的網絡教學資源和北京中德合力技術培訓中心硬件資源的力量及優勢集聚起來,不斷提高辦學質量。目前,這種教學模式正在全國電大推廣開來。又如,中央電大的數控技術專業開設了“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實訓”“數控自動編程實訓”“機電一體化系統綜合實訓”等重要的實踐性環節,學生通過實驗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學大綱所要求的知識,有些電大的市縣分校缺乏實驗資源,建立這些課程的網絡虛擬實驗系統也具有一定的難度。然而,許多高職學校的機電專業都設有這些實踐性環節的實訓室,利用率并不高。遠程開放大學可以與附近的高職院校合作,使用這些高職院校的場地和設備完成實踐性環節的教學工作。
2.教學輔導資源的整合
遠程開放教育更注重網上教學輔導資源的建設,機電類專業的實踐性很強,很多教學內容與生產實踐關系密切,因此,遠程開放教育必須提供大量的教學錄像、生產加工錄像、多媒體動畫等教學輔導資源,幫助學生深人理解教學內容。高職教育學生的學習時間相對固定,課程的實踐性強,但學生基礎較差,很多教學內容只靠教材講解很難掌握,課后復習有一定難度,也需要增加必要的網絡輔導資源,幫助學生消化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因此,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在網絡教學輔導資源上可以合作共享。高職院校實踐性教學環節較多,更容易完成教學生產錄像等輔導資源的建設;而遠程開放大學,則可以提供資金支持和網絡平臺支持。例如,兩類教育中負責同一門課程的教師可以跨校合作,通過視頻會議和聊天系統等先進的工具在網絡平臺溝通,共同商討優化整合教學輔導資源的方法。兩類教育的學??梢越⒐驳慕虒W輔導平臺,并將教學中都能使用的一些優秀教學輔導數據(如教學錄像、生產加工錄像和多媒體動畫)上傳至公共平臺,遠程開放教育學員和高職院校學生都可以取得權限登錄網站下載和使用教學輔導資源,作為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和自學資料,對于課堂上沒有掌握或掌握不好的內容,可以通過這些輔導資料進一步學習和鞏固。
另外一些高職院校,如鎮江高等??茖W校利用電大系統的遠程教育資源、國家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it&at遠程培訓教育資源以及本校教師自行開發的遠程教育資源為高職的學生開設了一些網上選修課程。這種網絡選修課程可以使高職學生自由靈活地運用學習時間,也可以緩解學校師資力量緊張、教學場所和教學時間安排緊張等問題,同時還能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我國人口眾多、教育費用相對緊張,遠程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在教學輔導資源上的整合可以充分發揮遠程開放教育彈性學習的優勢,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高職教學和實踐性資源,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這種方式值得提倡和推廣。
3.教師資源的整合
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的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進行交流合作。例如,兩類教育的教師可以組成教研小組,定期組織學術交流活動和教學研究活動,集體備課,互相建言獻策,取長補短。遠程開放教育的教師可以深人高職院校,加強實踐性環節的教學能力,而高職院校的教師可以學習網上教學的先進經驗。以江蘇電大為例,其機電類專業主要包括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本科)專業、數控技術(含機電方向)專業、汽車(維修)專業,每個專業都建立了教研組,教研組成員包括江蘇電大各分校和高職辦學點的一些骨干教師。這些教師通過定期的qq群討論、網上bbs討論和全省視頻會議等一些交流平臺,共同討論專業的發展。目前,這種整合已初見成效,一些教師通過江蘇電大省校責任教師將自己整理的優秀教學資源上傳至江蘇電大在線平臺,與全省師生共享優秀資源。
兩類教育師資可以相互兼職。由于兩類教育近年來生源都大大增加,因此都出現師資短缺的局面,許多學校都聘用兼職教師來彌補師資的不足。目前,很多電大的教師到高職院校兼職,同時也有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到電大擔任兼職教師。教師的相互兼職,使兩類教育可以互相取長補短,進一步更新教學觀念,為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
此外,教師的素質對教育質量影響很大。如果遠程開放教育的教師只在學校建立教學資源,思路必定狹窄。近幾年,很多遠程開放大學都安排機電類的教師與高職教師一起出國進修,進行高職課程體系的培訓,或參加一些專業培訓,開闊教師的視野,將高職教育一些優秀的教育理念融人開放教育,如在一些實踐性環節中融人項目制教學的元素。這些培訓提高了教師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素質,同時也為開放教育注人了更多新鮮的元素。
三、優化整合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都已經形成了各自的教學體系,重新打破原有的體系,將教學資源優化整合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有效完成的,必須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探索,所以這項工作的開展具有長期性;而將兩類教育重新整合涉及的內容廣泛,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需要相互合作的學校能夠以誠相待、互相監督,具有一定的艱巨性。兩類教育進一步有效的優化整合,必須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觀念的轉變
首先,從內部整合來看,長期以來,人們通常認為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是由上至下的系統辦學,強調縱向聯系和發展,忽略學校間的橫向聯合。因而,優化整合遠程開放教育系統內部資源,必須從根本上轉變這個觀念,加強各個學校間的橫向交流。其次,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一直是平行發展的兩類教育,必須使兩類教育在發展中既堅持自己的特色優勢,又能夠相互取長補短,合理利用共同的資源,搭建共享的資源平臺,實現共同發展。這種改革勢必會影響到兩類教育各自原有的教學體系,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接受。因此,觀念的轉變是有效整合的重要前提。
2.政策的支持
兩類教育的深人融合發展,需要教育管理部門出臺相應政策和法規來協調規范,統籌兼顧,合理調配。政策的支持是資源整合的有力保障。遠程開放大學和高職學校的領導應該加強合作,在教學軟硬件資源的共享、教師間的合作交流、教學工作量的統一協調、合作的資金形成一定的共識,并擬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合理的政策和領導的有力支持,可以充分調動相關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保證資源共建的工作順利進行。
3.師生的努力
機電類遠程開放教育的資源整合,必須通過廣大教師和學生長期不懈的實踐探索才能不斷完善和發展。需要完成教育資源共享,教學手段共享和校園文化氛圍的互相滲透。因此,各個學校、教師和學生等各層面的支持是有效整合的根本所在。師生經過共同努力,不斷改進合作中出現的問題,正確看待改革中出現的得失,才能獲得更適合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協調發展的方法,實行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優化整合。
論文摘要:高職院校機電專業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在教育教學中應注重技術知識的傳授和職業能力的培養。針對高職教育的特點,就如何培養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從課程體系的設計、實踐環節的采用、教學模式的選擇、考評方式的改進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論文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機電專業;職業能力;教學一體化
機電專業是機械、電氣、計算機控制等學科的高度融合,機電技術是各種高新技術的基礎,以其特有的技術優勢與廣泛的應用前景受到企業的高度重視,近年來,隨著國際間產業轉移,沿海地區航運、造修船等機電行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機電制造業迅速崛起,高新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再加上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企業對所需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職院校必須盡快適應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深人了解現代機電產品的技術含量及企業對人才的知識技能需求,更新教育觀念,認真進行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及培養模式的變革。首先明確高職機電專業的培養目標:為現代制造業輸送高素質、高技能、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的人才類型是技術應用型或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但不能滿足于僅在第一線充當勞動力,其工作范圍主要是從事技術、生產、管理、營銷、服務等。不是從事科學研究和開發設計工作。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面向市場的高技能的職業人,不是面向考場的博學的讀書人。為了突出高職高專的教學特點,提高教學質量。
本文探討了高職機電專業在課程體系設計、實踐環節、教學模式、考評方式等方面的問題。提出并試行了教學一體化培養模式。
一、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近年來,為適應機電技術的迅猛發展,各高職院校紛紛對機電專業教學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這種改革是在原有機電專業教學框架下完成的, 即專科層次的教育只是將本科層次教育的專業課減少一些,并降低部分課程的難度,實踐教學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實踐表明,現有機電專業教學模式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重理論輕實踐
實訓教學從屬于理論教學,實訓學時分散在各門課程之中,數量較少,在課程的成績考核中所占的比例極小,且不少實訓缺乏合理、完善的考核辦法,期末以理論考試為主,導致學生對實訓課很不重視。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依然普遍存在。
2.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
伴隨著機電技術的迅猛發展,產生了許多新技術、新工藝.理論教學中已及時增加了這些新的內容,而實訓教學卻嚴重滯后,實訓內容長期不變,內容上以理論驗證為主要目的。有的則采用了集中一段時間進行實訓的方式,造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教改之前,曾經有學生反映:“進校快一年了,家里的日光燈壞了都不會修。”
3.專業特色不明顯
各科實訓之間的關聯性較差,未形成有機的聯系,尤其是缺少工程實際案例,無法形成專業特色。實訓教學缺乏相對的獨立性與整體優化。專業實驗的工程特征不明顯,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二、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探討
1.以職業能力為本位,優化課程體系設計
這里的“能力”不僅指操作技能,而且指以操作技能為中心的各種能力的綜合,是一種綜合的適應社會需要的職業能力。高職院校應結合本校學生實際,適應市場的需要,在人才培養模式上、課程設置上處處體現以職業能力建設為核心。切實加強學生技能訓練。這是因為,高等職業教育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專業教學是一種縱向為主的框架式教學體系.其核心要素是以學科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為依據,以培養學生具有深厚的專業理論基礎、寬廣的專業知識面、較強的科學創造潛力為目標。但其畢業生出了校門并不能馬上獨立工作,需要一個見習期,有個師傅帶一帶才行。而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是一種橫向為主的模塊式教學體系。其核心要素是以職業崗位技能的專項性和操作性為依據。以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職業技能、專深的崗位業務知識、較強的技術再現能力為目標。其畢業生離開學校,只需一個短暫的適應期,就能迅速上手,頂崗工作。機電專業課程設計應根據行業的發展需要。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崗位群需求為依據,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社會需要的適應能力為核心,采用核心技術課程設置一體化(以專業核心技術為中心設置相關課程)和“四層一貫穿”(四層:公共課、專業理論、實訓模塊、崗位技能)的課程體系及“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論實踐教學體系.由基礎向專業、專長到實際應用方面的發展,把職業能力的培養貫穿始終。
以機電專業下的數控技術方向為例,來圖加工要求先看懂產品圖紙。來樣加工則需要進行產品測繪、圖紙設計,接著進行機械制造的工藝設計,再將毛坯通過數控機床的成產品,隨后進行產品質量檢測。為了保證這個生產過程的順利完成,應該在產品設計環節開設機械設計基礎、模具設計及制造課程:在機械制造工藝環節開設機械制造基礎、數控加工工藝及應用課程;在數控加工環節開設數控編程與加工、數控特種加工技術等課程;解決數控加工的操作與應用的問題,在產品質量檢測環節開設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等課程。大部分課程應該在數控實訓中心進行,采用“教學一體化”培養模式,邊講邊做邊學,切實提高職業能力。
2.以學生為中心,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機電專業以往主要沿襲普通高校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教師是學習的主導,主要由教師講解相關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實際的知識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所授知識,存在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圍繞一線生產和管理所需要的知識技能針對性不強。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旨在使學生通過學習不僅具有專業技術能力,還具有職業關鍵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其基本特征是:以學生為中心,利用工作過程引導學習活動,側重于職業能力的培養,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為依據.選擇和序化學習內容,教學內容針對性強,理論實踐一體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完成各種項目任務。通過學習體會的方式獲得知識,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幫助者和促進者。而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
教師和管理者要樹立新的觀念:把課程從教師講解為主,變成由教師積極引導和創造學習的環境條件為主;把學生由被動聽變成主動積極參與操作,主動積極參與新知識的探索;教師可以少講理論知識,但要帶學生做事,在做事的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索到了知識,真正提高了能力,這就是好課。故而對老師也有了新的要求:既要能講又要會做。
在教學中主要采用“教學一體化”模式。靈活地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行動導向教學法。先帶學生到相關企業做短期的認識實習,由于高職生大多不是源自企業,感性認識會對其今后的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接著的課堂講授主要在設有實訓設備的教室進行.面對實物現場教學,加上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做中學,主要進行機械、電工電子以及微機控制基本原理、基礎知識等內容的教學。這些知識通用性強。適用于裝備制造、汽車、船舶、飛機等各機電行業。為學生將來的持續發展,打下扎實的、系統的專業知識基礎。在“電機拖動”等課程采用這個方法之后。學生分析搭建典型控制電路時增強了自信,教學效果良好。
(2)項目教學法。課程具體授課內容和訓練項目都來自企業實際。比如機電專業船舶電氣方向,可采用電動液壓起貨機控制系統、電站并車解列等案例,先讓學生經過思考,收集資料信息,并獨立進行復雜回路的分析,同時在實訓臺上進行元器件的選取、回路的搭建、調試運行、故障分析等,學生通過收集信息、方案實施、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等環節,為今后獨立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頂崗實習。到關系緊密的企業,在教師和企業師傅的指導下,學生參與實際產品的安裝調試,比如電控箱、船舶配電板等,在實習過程中發現并解決問題,提早了解企業生產實際,樹立質量意識、安全意識、管理意識,學會與他人溝通協作、提高技術水平。
3.以職業技能鑒定為手段。改進考評方式
高職機電專業教育是把具備高中文化水平的學生。培養成為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畢業生不僅獲得的畢業證書應達到這一標準,而且獲得的“雙證書”或“多證書”也應達到與此相應的標準。按照職業技能鑒定的要求,通過認證的學生的成績可以當作本專業相應課程的學習成績,或者把某項國家認證引入正常教學程序而取代相應的學科教學。
在對學生學習課程的成績進行評定時,應避免以往一卷評終身的評分方式。分別從動手能力、知識目標、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四個方面來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以重視個性為指導原則,從重結果評價轉向重過程評價,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1)動手能力方面,主要考核學生工作計劃制定、元件的安裝與調試工具的使用等方面的能力;
(2)對于知識目標,著重考核學生對元件工作原理、控制電路工作原理等方面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方法能力方面,主要考查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工作和自我學習的能力;
(4)社會能力,則注重學生的合作精神、責任心以及與他人的交流溝通能力。
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能力的考查通過學生自我評價。同學互評以及教師對學生完成任務后遞交的報告作綜合評分,知識目標方面則主要通過考試或通過回答教師給出的與項目相關的問題進行考核。
4.以提高實際操作技能為重點。開展“工學結合”教育模式
突出實踐性課程教學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特色.實踐能力的培養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通過校企合作充分發揮企業和院校的培養優勢,揚長避短,明確校企分工合作雙方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共同制定培訓大綱、計劃和培訓課程。學生在校內進行理論教學和基礎技能訓練,在企業進行崗位綜合能力培訓和實踐,學校對教學質量進行過程監控,企業對人才質量進行目標評價;雙方實現設備設施技術信息與人才資源的共享,學校的教師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為企業提供員工培訓、技術咨詢和智力支持,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到學校舉辦專題講座擔任兼職教師或指導學生實訓。
加強學校與企業的良好的合作教育,實踐教學的經費、實習場地。乃至課程和畢業設計的題目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學生能在真正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和鍛煉,企業能對學校的建設提出良好的指導,有利于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的培養,在學校改善了師資隊伍的同時。企業還能獲得充足的人力資源,促進企業的發展和壯大。產學結合可解決高職教育實訓室建設資金不足、設備更新淘汰快、實訓教師不足等問題.又使高職院校有了造血功能。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發展中,注重開發和經營,創辦與專業設置相聯系的經濟實體和服務機構,以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基地的功能與作用,通過自身積累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創辦經濟實體,學院可以采用靈活的資金政策和運行機制,鼓勵教師自己設計、制造與改造教學實訓設備,加強研發能力,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結束語
機電專業教育教學的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需求、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和工程意識的技術人員,學習理論知識不是目的.而是為了在實踐中加以應用。因此,必須緊跟行業發展的步伐,突出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在改革過程中不斷更新調整,逐步完善;切實樹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實踐教學在工程教育中的重要性。把培養人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在教學中應注重提高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課程知識與實踐的貫通,縮短崗位適應期,成為企業的技術應用型人才。
摘 要:職中學生畢業后大部分被分配在生產第一線,所從事的工作是操作設備、查找故障和排除故障等一線工作,在學校學的知識相當一部分用不上,而現場工作所必需的工作能力又不具備。為此,對教學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 改革 特色課程
一、改革的思路
1、制訂適應新形勢的教學內容。制定符合現代化建設要求的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計劃,遵循國家、省教委的有關文件精神,以綜合素質培養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圍繞培養目標,對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進行合理的綜合安排,力求整體優化,培養實用的職業技術人才。(1)關于"機電一體化"內涵的認識。機電一體化技術從學科角度來看,它是集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電氣技術、信息技術的有機統一體,而不是機械技術、電氣技術的簡單組合體;從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成果或最終體現來看,它則是在計算機控制下由機械本體、電、氣、液壓以及光電器件組成的產品或設備,是一個自動化的工作系統。(2)培養目標。機電一體化專業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熱愛祖國,熱愛本職崗位,具有不斷追求新知識、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新、踏實苦干的精神,掌握基本文化科學知識和機電一體化專業必需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對現代機電一體化產品結構調整有較強適應能力的應用型高級技術人員、技藝型操作維護人員。
2、先進教學手段的應用。(1)運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課程中的原理圖、梯形圖、程序及電路圖較多,利用authorware、powerpiont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集文字、圖片、動畫和聲音于一體,不僅僅大大減少了老師課堂上畫圖的時間,而且學生興趣倍加,容易理解,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大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2)聯系生活,啟發學生思維。課堂教學重在理論聯系實際,運用生活中的實例,既有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又有益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對實際問題的思考能力。如在講解三相異步電機的變頻調速時,結合變頻空調原理和特點,來分析變頻空調與普通空調之間的區別,從而闡述變頻調速的優點,學生增加了生活知識和學習的趣味性。(3)與時俱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了解課程最新的技術動態,并把它傳授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真正的把課教好。
3、改革優化實踐環節。實踐教學是技術應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環節,也是高職專業教育教學的重點。為了培養學生專業技術能力,改革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將實踐教學分為三個階段進行:(1)實驗技能訓練。實驗技能訓練主要包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中的實驗,使學生掌握基本實驗儀器的使用,基本數據的測量、采集和基本實驗方法的運用。(2)單項技能訓練。單項技能訓練主要包括金工實習、數控實訓等,學生進行基本技能(鉗工、機加工、電工)、職業基本素質(數控車、數控銑、加工中心的編程和操作)的訓練。通過訓練使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能,參加職業資格考核取得數控工藝員或數控車、銑、加工中心操作工等級職業資格證書。(3)綜合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主要包括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等,學在實訓中,采用邊教、邊學、邊做的教學方法,通過典型零件數控加工案例引導教學設計,針對實際零件數控加工任務討論工藝解決方案,并在加工現場實施,形成不同零件加工效果的直觀比較和認識,以合作完成實訓教學過程。融"理論、示范、練習、反饋"于一體,將"教、學、做"合而為一。
二、建設特色課程
在課程設置上根據對企業人才需求情況和對近幾年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查,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工作任務或產品為載體,根據學生就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通過與企業有關人員共同論證,進行課程設置。課程內容的確立與工作過程各階段的任務密切相關,在與企業的深度耦合中,通過對職業崗位群從業人員和與職業崗位群有關的人員及專家進行調查,通過對在職業崗位上工作的學生的描述,經過分析、歸納、整理、綜合,確立職業崗位工作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工作任務,將工作任務和內容轉化為學習領域的課程內容,通過對工作過程各階段的各級工作任務的使用頻率和難易程度進行分析,確定適用于不同層次的專業核心課程內容和學時安排。
三、對學生的培養
機電專業教學中必須堅持"面向現代,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發展方針,從實際出發,確定教學改革思路、培養目標,深入改革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使專業人才培養與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在對學生的培養方面要做到:
1、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工程設計和創新能力,學生能根據一般的設計要求和動作流程完成整個控制系統的設計。
2、提高教學質量,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在實驗和設計中增強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從一個目的、兩個原則的教改思想出發,抓好課程理論、實踐、考核的每一個教學環節,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開拓創新精神,而且充分調動教師教學和教改的積極性,在教與學兩個積極性的推動下,教學質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使高校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論文關鍵詞:機電一體化高職 人才培養 “教學做”一體化雙證融通
論文摘要:根據國家整體規劃,膠東半島藍色經濟圈已經進入快速建設期,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需求在本地區也將迎來一個高峰期。本文對其專業人才需求背景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根據本校及本專業現有的師資力量,提出了建設“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術人才”方案。在本文中,確定了三個專業培養方向,總結了“1.5+0.5+1”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以及“雙證融通”式課程教學模式。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集機械、微電子和計算機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應用技術,也是現代制造業的核心技術。隨著山東省大力推進半島制造業基地暨北部沿海經濟產業帶建設,機械制造、電子信息、食品加工和黃金工業四大支柱產業以及汽車、手機、電腦三大產業集群均進入了快速膨脹期。制造業的現代化水平得到了提升,最顯著的標志是采用大量的自動化生產制造系統取代了傳統的、自動化程度較低的生產方式。
現代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機械、電子、信息和管理等學科有機結合的高新技術,廣泛應用于機械、電子、汽車、食品、醫藥等行業??梢哉f,任何產品只要投入工業生產,就必須采用自動化生產制造技術以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否則將沒有市場競爭力,而自動化生產制造的核心技術就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因此加速培養機電一體化技術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已經成為高職高專院校的當務之急。在此背景下,山東省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開設了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以滿足社會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但一方面,企業難于招聘到合格人才,另一方面相應畢業生感嘆就業困難,工作難找。分析原因是供非所需,高職院校內部在該專業培養目標與定位、專業建設與課程設置,實習實訓內容及條件等方面存在問題。因此,應依據社會需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以就業為導向構建人才培養新模式,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適用性,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職業崗位的接軌,服務地方經濟,并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
1 根據半島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確定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在對山東省機電設備制造企業和膠東半島大中型機電企業調研、畢業生跟蹤調查和專業建設委員會論證的基礎上,歸納出半島經濟發展急需的三種職業特色鮮明的機電類就業崗位群,分別是食品灌裝生產線的運行與維護,新能源裝備制造的生產與維護,電子組裝工藝操作。
山東省是我國重要的糧食及食品生產加工基地,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質量、包裝和精細化程度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帶動了食品灌裝、包裝設備的飛速發展。自從我省做出重點發展食品產業群的重大決策以來。產業集群蓬勃發展對灌裝生產線人才的大量需求早已初見端倪。
根據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我國的核電和風電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期。山東在半島沿海地區規劃了海陽、榮成、乳山三座核電站,并計劃在“十二五”末全部投產發電。同時山東地處東部沿海,具有豐富的風能資源,各大發電集團競相在山東沿海地區修建風力發電廠。這使得山東省核電、風電等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可以預見隨著山東核電、風電產業發展的推進將需要大量掌握核電、風電相關知識的裝備制造業專業技術人才。
隨著現代信息產業的不斷發展,電子應用技術發展的不斷需求,電子組裝技術在真個電子整機裝配加工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膠東半島在發展電子信息與家電產業集群的同時,電子組裝技術備受關注,據調查分析,電子組裝技術產業的人才存在著巨大的缺口,在未來需要眾多電子組裝技術人才滿足企業生產需求。
我們通過以上市場調研,制定了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確定了在機電一體化技術公共知識平臺的基礎上分三個專業培養方向:食品灌裝生產線的運行與維護、新能源裝備制造的生產與維護、電子組裝工藝操作。
2 構建科學合理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為膠東半島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1 構建“1.5+0.5+1”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傳統教學模式是實施“2.5+0.5”人才培養模式,即三年中兩年半在學校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所有課程,最后半年赴企業進行頂崗實習。這種傳統人才培養模式難以培養出我們所需要的為地方企業量身打造而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專門化人才。因而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勢在必行?!?.5+0.5+1”正是貫徹分方向教學并實施產學研合作辦學的一種教學新模式。1.5是指在新生入學后在第一到第三學期,學習基礎類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核心模塊和技能核心模塊,在這樣一個公共知識平臺的基礎上主要培養學生從事機電類崗位的基本能力。0.5是指在第四學期進行專業拓展能力模塊的學習,即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就業意向自行選擇三個就業方向的一個,進行該方向一系列知識和技能領域的學習。1是指在最后一年,學生根據各自選擇的專業方向到對口的企業進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能培訓,并順利完成頂崗實習。
2.2 推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在分方向教學的課程學習中,部分課程專業性強,如沒有合適的實訓載體,學生難以實際掌握該專業技能,因而在合作企業的幫助下建設了兩個校企合作共建實驗室,在這里實現了部分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通過以具體的工作任務為中心,實際操作為載體。使學生在實際訓練中得到了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質。并有企業技術人員擔任課程的部分授課任務,使學生所學知識與企業的實際需要實現了“零距離”接軌。
2.3 實行“雙證融通”式課程教學
高職教育的特點是突出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而國家在長期對各行業生產一線和生產過程職業技能的總結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各行業職業資格標準。所以參照行業職業資格標準,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和課程內容的重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這種以“雙證書”為目標,構建以職業能力為主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將“雙證書”教育融入教學全過程,使學生在學習相關課程后可直接參加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我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學生在學校期間可考取維修電工(中級)證書和機電一體化技能認證。
3 結語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是國家對高職院校辦學方向的科學定位。通過對膠東半島人才市場需求的深入調查研究,培養特色鮮明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人才需求,不僅契合高職院校的服務定位,而且提高了畢業生就業對口率,真正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的“零距離”接軌。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 機電 課程
論文摘要:高職機電類專業其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構建應體現職業性、高等性、一線性和技術應用性等特征,高職院校機電教學在結構上要打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分離的狀況,提出了機電類專業教學要求
一、機電類專業培養規格和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遵紀守法。
(2)具有良好的基本文化素質。
(3)掌握滿足本專業所需的專業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拓寬專業知識的能力。
(4)掌握機械技術的基本理論,其有較強的機械制圖、識圖能力,具有機械制造中的工藝、工裝設計方面及—般機械產品的設計、制造的能力。
(5)掌握機床的結構、原理,具備數控機床的編程及操作能力。
(6)掌握以電工電子技術、設備控制技術、電機與電力拖動為主的專業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從事機電一體化設備的使用、調節、維護、技術改造、數控設備的維護等工作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有閱讀和應用本專業一般性英語技術資料的能力,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掌握計算機技術在本專業的應用,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操作能力,要求獲得中等技術等級證書。
(8)能通過有關部門考試取得下列證書: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a或b級證書;計算機二級證書;以及專業職業技能證書。
二、機電類專業教學要求
1.開展機電類專業社會調研和國內外比較研究。
2.按機電類專業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需要設置和調整專業(方向),并提出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
3.正確處理好知識、能力與素質的關系,以適應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培養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培養方案。
4.突出應用性、實踐性的原則,重組課程結構,更新教學內容。
5.提出師資、實驗、實訓基地、教材和教學方法、手段的建設規劃。
6.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和課程體系改革、建設方案。
三、機電類專業教學設計
1.歸納和總結適合實踐教學的方法
項目教學法:是將一項任務讓學生獨立完成,從信息的收集、方案設計與實施,到完成后的評價,都由學生具體負責;教師起到咨詢、指導與解答疑難的作用。
小組教學法:是根據教學任務、目的,結合學生特點,將學生分成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討論、實訓,體現各小組特點的一種方法。
實例教學法:又稱為產品教學法,是以制作實際產品作為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已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工藝操作能力,分析思考、討論和設計各環節,逐步形成具有各自特點的加工方案。
模擬教學法:是旨在營造人為環境或情境,使學生能夠在模擬真實的職業氛圍中學習職業必需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據此還可獲得重復訓練機會,以及隨時進行評價的可能性。
2.以職業技能鑒定為手段。改進考評方式
高職機電專業教育是把具備高中文化水平的學生。培養成為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畢業生不僅獲得的畢業證書應達到這一標準,而且獲得的“雙證書”或“多證書”也應達到與此相應的標準。按照職業技能鑒定的要求,通過認證的學生的成績可以當作本專業相應課程的學習成績,或者把某項國家認證引入正常教學程序而取代相應的學科教學。
在對學生學習課程的成績進行評定時,應避免以往一卷評終身的評分方式。分別從動手能力、知識目標、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四個方面來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以重視個性為指導原則,從重結果評價轉向重過程評價,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1)動手能力方面,主要考核學生工作計劃制定、元件的安裝與調試工具的使用等方面的能力;
(2)對于知識目標,著重考核學生對元件工作原理、控制電路工作原理等方面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方法能力方面,主要考查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工作和自我學習的能力;
(4)社會能力,則注重學生的合作精神、責任心以及與他人的交流溝通能力。
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能力的考查通過學生自我評價。同學互評以及教師對學生完成任務后遞交的報告作綜合評分,知識目標方面則主要通過考試或通過回答教師給出的與項目相關的問題進行考核。
3.注重機電專業教師隊伍的“雙師”結構,加強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建設
高等職業院校機電專業教師隊伍建設要適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開放性和職業性的內在要求,根據國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總體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要增加專業教師中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比例,安排機電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同時要大量聘請行業企業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逐步加大兼職教師的比例,逐步形成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具有相應高技能水平的兼職教師講授的機制。重視教師的職業道德、工作學習經歷和科技開發服務能力,引導教師為企業和社區服務。逐步建立“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體系,研究制訂高等職業院校教師任職標準和準入制度。重視專業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和教師的繼續教育,提高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教學能力。加強骨干教師與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建設一批優秀教學團隊、表彰一批在高職教育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提高機電專業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作者單位:湖北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摘要:本文根據高職院校機電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高職機電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I英語 教學改革
高職院校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專業機構,它以注重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為中心,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動腦、動手以及手腦并用的能力為目的。當前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技術的不斷創新,對人才在語言、知識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制造業飛速發展,與國際間的合作、交流日益頻繁,面對國外先進技術的英文資料,這就要求我們專業技術人員要有一定專業英語知識和翻譯的能力。
1 專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對于機電專業的學生來說,經過在校幾年的專業學習,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大部分都能夠獨自進行某個或某些工種的操作。但是當學生走入到工作崗位后,有些用人企業要求職員除了能夠熟練進行操作外,還要會使用企業提供的機器設備。而能夠讀懂設備的中文或英文使用說明書、用英語流利的表達技術操作過程以及閱讀相關的英文專業資料則成為新時代職員的必備素養。因此,市場和企業都更加青睞于既懂專業知識又能熟練使用外語的復合型人才。
專業英語課程是工科院校英語系列教學中最后的一個環節 ,它對學生把所學基礎英語轉變為工程實踐的應用工具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機電專業英語課程課程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是為從事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生產與開發企業培養具有閱讀、翻譯英文文獻,具備一定的涉外交際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對學生鞏固專業知識,學會查找和利用英文資料和工具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 高職院校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2.1 學生英語素質普遍較差,良莠不齊。
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許多學生的英語基礎不牢固,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有的學生中學的英語基礎沒打好,一看到英語或聽說要學習英語就頭疼,產生厭學情緒。而這些學生進入到高職院校后,更注重的是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對英語及專業英語抱著可學可不學的態度。這些都不利于開展正常的專業英語教育。
2.2 師資力量薄弱,相關教材較少。
機電專業英語作為一門科技語言,是要求用英語傳達機電行業技術知識的學科。但是目前,高職院校擔任專業英語教學的教師很難做到專業技能與英語技能兩全。
而目前大多數的專業英語方面的教材,程度過深、針對性不強,不能貼近實際的生產生活,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2.3 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效果甚微。
目前相當多 高職專業英語教學還停留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習缺乏自主性,師生間缺乏互動,學生的學習始終被動的處于枯燥的講解和應試中,語言的應用型、交際性本職特征無法實現,嚴重抑制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3 機電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探索
3.1 教學內容改革探索。
機電專業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過分析目前高職院校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所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我們發現必須要把專業英語教學必須同專業課教學緊密結合,以專業課題設計調動學生查閱外文資料的興趣,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因此,應該在教學內容上對機電專業英語課程進行改革。
在本課程的教學內容上,我們打破了以往的按教材教學的方式,而是引入了“專業課題”做為教學內容?!皩I課題”就是教師根據專業課學習的內容選擇相關的英文文獻做為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內容,再根據專業課題設計相對應的英語教學活動,比如相關專業詞匯和術語的學習、語法的學習、翻譯技巧的學習。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習和自己查找資料的學習,達到學習和掌握的目的。
采用“專業課題”作為教學內容,首先是把專業英語的學習與專業課的學習結合起來,即學生在專業課中學習到的知識在專業英語課上的體現和強化。然后再根據確定好的英文文獻研究確定究竟要教什么樣的知識,什么樣的技能。最后還是要落到學生的自我學習上,即通過老師所教的方法和技巧,通過查閱一些輔助用書或者借助網絡,自己完成翻譯和應用文的寫作,以及口語的練習。
本課程重在實踐應用,除了掌握必要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外,對英語基礎知識和能力的應用是我們要重點培養學生要具備的素質和能力。所以必須鼓勵學生自己利用所學知識和一切資源來進行英文文獻的閱讀和翻譯,并且具備一定的涉外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對于專業課題教學內容的選取必須來源于專業課知識,來源如下:(1)機電一體化專業所學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2)機電行業發展的最新技術知識。
3.2 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
教師在講課方法上應盡量做到內容生動活潑,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例如,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可以采用網絡化教學平臺,也可以構建一個民主和諧的討論課堂,讓學生在不斷地聽和說中掌握所學內容。
教師也可以選擇現有的資源和資料進行教學。例如,一般學校都有機電實習設備,其中大部分都有英文操作說明書。教師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英文材料當做上課材料。因為學生之前都動手操作或使用過這些設備,所以學時接收的效果會更好些。
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英語活動,可以鞏固和擴展學生課堂所學知識和技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真實的用英語交流的環境,建立濃厚的英語學校氛圍,擴展學以致用的空間。
綜上所述,專業英語教學要從專業特色的角度出發,綜合考慮學生專業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和學生自身素質,改革教條式的專業英語教學方法,改革不適應時展要求的教學內容,不斷豐富教學手段,努力構建優質的英語教學環境, 以期培養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專業人才。
摘要:機電產品的進出口在我國國際貿易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們卻嚴重缺乏既懂機電又懂英語的國際貿易人才,因此,如何改革我國高校的英語培養模式值得大家探討,基于此,指出了我國高職院校機電專業英語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此提出探索性意見。
關鍵詞:專業英語;教學;探索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飛速發展。而在我國的對外貿易中,機電產品的進出口占據總貿易額的一半以上。然而,在我國的很多高校中卻沒有開設機電英語等專業或課程,造成了許多從事國際貿易的人員要么懂英語但是對機電產品卻一點也不知道,要么熟悉機電產品卻不懂英語的現象。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我們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這里僅談談對機電專業英語這門課程改革的幾點看法。
一、目前機電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課程認識不夠,興趣不高
許多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或者正在學學英語,而機電專業英語往往是考查課,學校給予的重視程度又不夠,同時,自己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以后會和機電設備打交道但是用到機電專業英語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很多學生對機電專業英語的學習不夠重視,認為機電專業英語學不學無所謂。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學習時對機電專業英語沒有任何興趣或者興趣不高。
(二)課程銜接不合理
目前,一些高職院校的機電一體化及相關專業都開設有機電專業英語課程,但是在其中大部分高職院校中,機電專業英語課程都開設在第五或者第六學期,而作為基礎的大學英語主要開設在第一和第二學期。這樣,學生在學完大學英語后要間隔很長時間再去學機電專業英語,就會破壞英語學習的連續性,從而達不到預期的教學與學習效果。
(三)沒有合適的教材
現在機電專業英語的教材有很多種,但是有一些教材比較枯燥無味,而且很多教材側重于詞匯教學,還有一部分教材的難易程度掌握的不好,要么太深使學生難以掌握,要么太淺顯,對專業知識涉及不多,從而使學生感覺和大學英語差不多。這樣的教材不僅不能夠提高學生專業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還可能會使學生討厭專業英語的學習。
(四)缺少既懂英語又精通機電專業的教師
隨著高校的擴招,高校的教師隊伍在過去十年中在不斷地壯大。但是就專業英語教學而言,教師的數量仍然不足,特別是缺少既懂機電專業知識又能夠熟練運用英語的教師。我們現在的機電專業英語教師絕大多數都是英語專業的老師,這些老師的英語水平毋庸置疑,但是他們對機電專業知識卻知之甚少,因此,在講授本課程時就比較吃力。
(五)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在大部分高校特別是在高職院校,機電專業英語的教學方法和傳統的大學英語的教學方法幾乎是一樣的,即老師先就一些專業的詞匯進行講解,然后對課文進行逐句解釋翻譯,最后給學生講解一下課后習題,教學手段不外乎就是傳統的“粉筆+黑板”。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這樣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會使老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互動,使課堂氣氛死氣沉沉,不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也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機電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幾點探索
(一)使學生認識到本課程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講授本課程前,要幫助學生糾正從前的錯誤觀念,認識到專業英語的重要性。本課程是大學英語的后續課程,是在學生掌握一定專業知識和英語水平的基礎上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要告訴學生本課程的學習對他們未來發展的好處等等,這樣就會使學生在學習本課程的時候明確了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方向,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二)選擇合適的教材
我們選擇教材的原則是:所選教材必須要符合學生的學習程度和水平,內容翔實,同時,教材中的主體內容要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且所選材料能夠反映機電產品的最新發展方向。根據這樣的標準,我們選擇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由胡庭山主編的《新職業英語——機電英語》這本教材。該教材的特點就是以機電行業主要職業的典型工作過程來組織內容的,而且內容較新。學完本課程后可以滿足機電行業從業人員工作過程中的英語交際需求,同時也為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在講授機電專業英語課程時,我們沒有完全依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授課,而是加入了多媒體這樣一種新的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同時,我們把課堂搬到實訓室和企業,給學生創造一個逼真的工作環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自主學習,而任課老師則根據教材上各個模塊的內容給學生布置任務,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讓學生知道該去學習什么以及怎樣去學。
更重要的是,這樣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培養專業英語教師
我們非常注重對專業英語教師的培養。針對多數英語教師機電產品知識匱乏的特點,每年的暑假,我們都會派遣一些英語教師去企業頂崗實習,讓這些老師深入企業,了解機電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維修等各個環節的專業知識,了解機電行業的最新發展動向。另外,我們還定期從南陽防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陽二機石油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企業邀請一些專家來我系給專業英語教師講授機電產品的知識。通過這兩種途徑,我們培養了多名機電專業英語的骨干教師,完全能夠勝任我院機電專業英語的教學工作。
綜上所述,機電專業英語是繼大學英語之后,機電一體化等專業學生結合所學的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一門主干課程,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任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本課程的重要性,不斷地對教學各個環節進行改革,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社會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摘要:人的技能是在實踐中形成的,通過實踐中反復的訓練實現了由知識到能力的轉化,從而養成技能。要培養合格的機電專業人才,專業技能的養成尤為重要。本文通過教改課題(機電專業技能測評工程的初建)的研究,對機電專業技能養成系統的建立作了實踐,進一步探索了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教學方案,切實提高專業教學質量。
關鍵詞:機電專業 技能養成 反復訓練 教學方案
0 引言
人的技能是在實踐中形成的,通過實踐中反復的訓練實現了由知識到能力的轉化,從而養成技能。要培養合格的機電專業人才,專業技能的養成尤為重要。
從學生就業和市場需求來看,機電專業人才需要具備的技能有以下幾個方面:具備較強的機械制圖及機械工程基本技能;具備較強的電工應用基本技能;具備較強的機械加工設備操作、維護維修技能;具備一定的機械加工、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能;具備一定的生產管理基本技能等。
通過多年來的探索與實踐,本專業初步形成了一套適合機電專業學生技能養成的教學體系,我們將其定名為“專業技能養成系統”,具體方案介紹如下:
1 專業技能養成系統的組成
專業技能養成系統主要由課堂教學、專業實習、第二課堂、技能測評四部分組成。其中課堂教學為各專業課程的教學;專業實習為鉗工、金工、數控等各工種實習;第二課堂為興趣小組、技能比賽等;技能測評為職業資格考證或其他考證及 企業 級試題的測評等。具體組成的形式如下圖所示。
1.1 課堂教學安排了為本專業技能培養所必備、必須的課程。基礎理論課以“適度,夠用”為度,要強調教學以技能實踐和實用訓練為主,理論知識為崗位技能培養服務。如本專業中對機械制圖、識圖能力(技能)的培養是不可缺少的。所以針對制圖、識圖能力的要求開設《機械制圖》、《公差與測量技術》等課程。這些課程的課堂教學加上必要的實驗使學生的相關能力、技能得到了初步訓練,形成一定的專業技能基礎。
1.2 專業實習,即工種實習。以06級機電專業培養計劃來看,工種實習的安排是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從第一學期到第六學期中分別安排如下:
專業實習、實訓教學是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職業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實訓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對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比重。實踐教學的好壞是衡量高職 教育 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也是高職教育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標志。實訓是實踐教學的一種非常重要教學形式,可以說,高職教育搞得好不好,有沒有自己的特色,關鍵要看實訓教學搞得好不好。
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對實訓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通過以上的工種實習,可對學生的機械制圖及機械工程基本能力、機械加工設備操作、維護維修能力、機械加工制造能力、生產管理基本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養成。
1.3 第二課堂主要以興趣小組和技能比賽的形式進行。其中興趣小組可分為二類,一類是學習興趣小組,針對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培養尖子生和技能骨干為主,安排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的難度和創新性,可安排在校內由教學和實踐經驗豐富的高工或副教授、教授進行指導,也可安排在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專業技能的學習。如本專業和寧波東睦公司合作的安排學生雙休日實習,就是在各班中挑選學習、工作各方面表現出色的學生組成校外實習興趣小組,學習該公司一些先進設備的操作和使用。另一類興趣小組則以學習互助的形式進行,針對一些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一般安排任課教師進行指導。“第二課堂”作為高職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使之成為第一課堂的延伸。對改善學風,培養尖子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技能比賽包含三種情況,一種是專業內部的技能比賽,一種是院級技能比賽,如學院技能節時安排的相關技能比賽,還有一種是參加市級以上的技能比賽。通過技能比賽,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進一步促使專業技能的養成。
1.4 技能測評主要有考證和 企業 級試題測評為主。考證是指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職業資格證的報考工作,通過考證促使學生在相關技能上的突破和養成。如本專業中安排的數控操作工中級考證、cad中級、pro/e高級考證等。企業級試題測評是指用企業所提供的試題對學生進行考核,可通過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模擬面試的形式進行,也可對收集的企業級試題通過整理后在校內進行。由于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最終是為企業服務的,所以企業所提供的考核內容應該作為整個專業技能培養的指導意見。
2 技能養成系統的實施
有了以上對系統組成的認識后,可以對具體的技能養成進行針對性的實施,現結合06級培養計劃,介紹部分技能養成的實施方案。
2.1 機械制圖、識圖能力的養成,安排如下的實施方案:
2.2 機械制造能力的養成,安排如下的實施方案
2.3 電工應用基本能力的養成,安排如下的實施方案
3 實施中需注意的問題
3.1 師資保障 在整個系統的實施中,教師是關鍵,要求教師具有相當高的教學業務能力和工作熱情。為更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實施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過程,必須進一步加大實踐指導教師的理論進修和專業理論課教師的實踐操作技能培訓力度,進一步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學校應積極實施從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中引進教師的方針,并鼓勵教師參加職業資格鑒定考證,委派教師參加勞動部門組織的“雙師型”教師培訓,實現所有專業課教師全部具有相應職業資格或考評員資格的目標,使理論教師和實踐課教師都熟悉職業技能考證內容和訓練要求,圍繞職業技能鑒定這一中心任務,完成相應的理論和實踐性環節的教學。
3.2 經費保障 一切活動都需要經費的保障,專業應對系統的實施,擬定一個經費預算表,并報學院教務處批準,確保經費的合理、正常使用。
4 結束語
通過專業技能養成系統,對本專業所要求的任何一項技能的培養不再孤立,而是一個整體式的養成,類似于“反復訓練、直到精通”的教學方式,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摘 要】高等職業 教育 培養目標是為社會提供大量的應用型技術人才,但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是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為此,要求職業教育進行課程改革。本文根據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本課程特點,從高職 電子 教學實際出發,在高職電子課堂教學中如何將傳統的教學方法與 現代 化教學方法有機的結合,根據課程內容將項目教學法應用于課堂教學中。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項目教學;應用
為進一步落實 科學 發展 觀,堅持以學生為本,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辦出職業教育特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職業教育對 經濟 和社會發展的貢獻力,各級各類職業學校都在進行課程改革,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新課程實施的原則是要使學生“會學”,而不是“學會”。教學不單是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積極探索與新的課程體系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改變目標單一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方法,構建體現項目課程特性的新型教學關系,逐步形成以項目教學法為主要特點的教學,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學習者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探索建立“教學內容模塊化、能力培養項目化、實踐指導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1.項目教學法的定義
項目教學法,是指將傳統的學科體系中的知識內容轉化為若干個教學項目,圍繞著項目組織和展開教學,使學生直接參與項目全過程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將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要完成的任務以項目的形式交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工作方式,由學生自己按照實際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計劃、協作完成整個項目。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每人參與的實踐與創造活動,它的價值體現主要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而不是最終的結果。
2.項目教學法在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中的設計原則
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有很大的區別,主要表現在改變了傳統的三個中心,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由以課本為中心轉變為以項目為中心,由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實際經驗為中心。具體來講,要遵守下面的五項原則:
2.1 項目教學的科學性。我們制定的教學目標,必須有利與開發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而且還注意把教師和學生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控制在合適的程度,以防師生負擔過重。
2.2 項目教學的系統性。項目教學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特殊需要,最重要的是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一個職高學生來說,要很快具有創新能力是不現實的,但是使他們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是能夠做到的,也是必須做到的。除了學科的整合,另外還與教師培養、設施設備條件關聯,項目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
2.3 項目教學的實踐性。項目教學和現有學科教學最大的不同點是它不對學生進行純學術性的書本知識的傳授,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在實踐中獲得信息時代所需要的能力,這才是設立項目教學這一課程的最根本的目的。如果說,其他課程主要讓學生獲得基礎知識,那么,項目教學則強調讓學生得到實踐能力的訓練。
2.4 項目教學的層次性。項目教學的開展,決不是為了取代學?,F有的學科教學。因為職校學生還處在長知識、打基礎的階段,學科教學中的知識、能力訓練是他們成長所必需的。不具備一定的從學科教學中獲得的知識,開展項目教學只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無從談起。從這個意義上說,“項目教學”的開展非但不取代,相反還有賴于學科教學的質量。
2.5 項目教學的自主性。項目教學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而開發和實施的。它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基礎而對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是對學科的邏輯體系的超越。在“項目教學”的開發和實施過程中,鼓勵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地位,為其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
3.項目教學法在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中的應用
依據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應用的基本原則,現將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作為實施研究的對象,開展項目教學法的研究。
機電技術應用專業項目大致可以分為:
3.1 典型的切削加工項目:可以構建以《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技術》、《數控技術基礎》等形成的項目課程,作為第一個學習領域;
3.2 典型的 電子 裝配項目:構建《電工基礎》、《電子技術》、《電工與電子操作技能》等形成的項目課程,作為第二個學習領域;
3.3 典型的機電一體化控制項目:構建以《電力電子技術》、《電氣控制》、《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護》作為第三個學習領域。
3.4 典型的機電產品裝配、維修服務項目:構建《單片機接口技術》、《傳感器技術》、《液壓與氣壓傳動》、《自控控制系統》、《plc可編程控制器》作為第四個學習領域。
這些從一到四的學習領域,按照學制及認知的 規律 ,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一般到特殊展開項目教學過程。每個項目的實施步驟如下:
(1)確定項目任務。組織教師分析項目涵蓋的跨學科的知識及涉及到的專業科目,確定項目的目標和任務,詳細編寫《項目(課題)任務書》。
(2)布置項目。分發《項目任務書》,講解項目要求,使各小組明確學習任務和要求。
(3)各工作小組擬訂活動計劃與方案,教師審核計劃。項目小組擬訂課題實施計劃,設計一份詳細的《項目活動計劃》,每個小組成員都要有成果匯報任務,各小組都要有成果匯報.在計劃書中學生可隨時記錄項目進展情況,以便教師隨時檢查和指導。
(4)項目小組的活動實施,學生動手實踐。根據計劃,各小組成員開始分頭執行各自的任務。學生通過翻閱、取舍、整理資料,進行項目任務的設計和驗證,通過解構單元實體、到實驗室做實驗驗證相關結論、在實習室進行實際裝接操作和調試等實際環節,不斷提出問題,再通過小組討論、請教教師等途徑解決問題,最終完成課題任務。
(5)項目答辯與師生評價。在此階段,通過“項目成果匯報、學生自己進行自我評估、組別互評、教師點評、師生共同 總結 ”等程序完成對各小組課題任務完成的評價。并將項目任務完成的評價結果列為項目學習成績的一個部分。
(6)歸檔或結果應用。項目教學總結,并把項目工作的結果歸檔或應用到 企業 和學校的生產教學實踐中去,以使項目工作的結果盡可能具有實際應用價值,指導后續工作。
各種教學法沒有絕對的對錯、優劣之分,都有一定的適用性,因此,“教學有法,教無常法。教學法選用的基本原則就是以“適合”為宜??傊殬I 教育 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其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也是無止境的。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培養能力,在發揮教的主導作用的同時,又要調動學的主體作用,既重視理論學習又要倡導動手實踐,只要我們不斷地更新思想,推動教學方法的革新,就一定能培養出一大批適應社會 發展 的高素質勞動者,為發展職業教育事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全面建設和諧社會貢獻我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