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7 10:01:30
序論:在您撰寫特色農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云南農機化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財政資金不足,農機投入資金短缺
云南省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地方政府財力弱,農民收入低,用于農機購置資金不足。2008年云南省農機化投入資金總額是16359921萬元,其中中央農機購置補貼1006000萬元,占61%,地方財政1292750萬元,占79%;農民個人投入13619620萬元占832%[5]。雖然購機補貼一直再增加,提高了農民購置農機具的積極性,也提高了農機生產企業的積極性,但用于農機購置的資金還是不足,以致農機數量少、裝備差、分布較為分散,進一步造成農業生產率低。同時農機購置補貼范圍有限,覆蓋面積不廣,各種機械所享受的補貼又不同,沒有突出農機補貼多元化的特點。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農機化的發展。
(二)農業機械裝備發展不平衡,農機作業水平與農業產業發展不相適應
2008年末,云南省農機總動力201392萬kW,聯合收獲機2537臺,農用大中型拖拉機175087臺,農用小型拖拉機295727臺,機械動力充足。但是大中型拖拉機機引農具有19081部,小型拖拉機機引農具222962部[5],農用拖拉機與農機具配套比僅為1∶011。并且用于耕地、播種、收獲等關鍵環節的配套機械結構不合理,裝備結構單一,數量還嚴重不足。“十一五”期間,云南省機耕面積11495萬hm2,占云南省實際總耕地面積的193%,占糧食播種面積的281%,機耕作業面積比“十五”末增長了2226%;機收面積l058萬hm2,占總播種面積18%,占糧食播種面積的26%,機收作業面積比“十五”末增長13183%[5]。雖然全省部分農田作業過程已初步實現了機械化,但養殖業、漁業、畜牧業、林業、果業等產業的機械化作業水平很低,有些產業仍是空白。
(三)農機科研與推廣相對薄弱,相互結合深度不高
由于云南省特殊的地理和區域特性,對農機裝備有特殊要求。而云南的農機科研工作相對落后,研究經費嚴重不足、技術人才缺乏,農機研發與生產相對落后,缺乏適合于本地區的農機產品。多數農機具主要從外省購進,不能很好地適應我省的土壤和農藝要求,農機產品性能及質量不能滿足農民的需求。從而也影響了農民使用機械的積極性。目前,云南省農機科研推廣工作同存在著一個全國的一樣共性問題,科研與推廣體制分割,合作關系比較薄弱。各級農機推廣部門與科研機構隸屬于不同的政府部門,在職能上長期分離,農機推廣部門只負責成果的轉化和推廣,而農機科研機構只負責農機具的研發,造成了農機科技成果轉化率和推廣率雙低。雖然云南省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建設中,形成了科、教、推一體化,將科研與推廣放在同一條線上,取得較大成績,但是從廣度、深度上來講,還遠遠不夠。
二、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機械化的對策
(一)落實政策扶持,明確重點,創造農機化發展良好環境
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切實發揮政策的宏觀調控作用。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上形成以國家財政資金扶持為導向,農民自主投入為主體,吸引社會資金為補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機制。引導農民購置先進、實用、安全、節能和環保的農業機械,真正解決農民買不起又急需農機具的客觀問題。同時還要抓好農民購機后的農機購置補貼跟蹤調查、技術培訓、售后服務等工作。讓農民購機后“養得起”、“有活干”、“能致富”,充分發揮出購機補貼政策的帶動性作用。加快農業機械由農民被動應用向主動推廣轉變,促進農業機械總量持續增長。立足云南省糧食生產和優勢特色產業的需求,優先發展高性能的農業機械裝備。鼓勵和引導農民使用高性能、多功能復式作業機械。推進以水稻為重點的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通過優先發展主要作物、主要作業環節和生產領域的農業機械,增加所需的農業機械裝備,快速提升云南農業機械化水平。
(二)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提升農機化發展質量
堅持農業機械數量增長與結構優化并舉的措施,以數量帶動存量優化,促進農業機械裝備的結構升級。根據云南省農業產業化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以及土地規模小和山區較多的實際情況出發,在確保農業機械總量穩步增長的前提下,積極發展適應家庭經營需要的中小型農業機械,加大力度研發推廣適應我省地形和土質的小型農業機械。
(三)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特色農業機械發展
充分考慮云南省人多地少、農村經濟底子薄、文化和科學技術不發達、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等實際情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根據需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地發展特色農業機械。統籌推進云南省壩區與山區、經濟發達與欠發達地區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突出重點區域和重點機型。壩區推廣以大馬力、高性能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為重點的農業機械;半山區著重推廣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的耕種、收獲機械;在山區重點推廣以微型耕整機、排灌機械為主的小型農業機械。而糧食生產推廣以機插秧、聯合收割、烘干為重點的農業機械;養殖業中主要發展以飼料加工、奶業加工、糞便處理和微孔增氧設備為重點的農業機械;蔬菜、花卉等特色產業著重推廣大棚移栽機、植保機具、滴灌和微灌等設施農業裝備。同時,結合產業特點,選擇不同類型的示范區,開展農業機械化推廣試點,率先實現全程機械化,為全省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探索推廣應用經驗。
(四)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提升農機服務總體水平
政府要加強高原特色農業機械化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各級農機主管部門要緊緊圍繞高原特色農業機械化建設和發展的要求,健全職能、完善手段,發揮各自作用,切實履行好管理、規劃、協調、指導和服務等職能,努力提高農機部門的公共服務能力;并且要創新公共服務機制,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機社會化 服務組織,逐步形成形式多樣、功能齊全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農機服務組織的多元化。農業機械推廣服務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示范推廣和普及應用;農機監理要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安全監管執法水平;農業機械教育培訓部門要加強培訓基地和師資隊伍建設,開展分層次、分階段、多渠道農業機械化教育培訓,培養一大批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急需的新型農村農業機械專業人才隊伍,為云南高原特色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加快農機與農藝結合,推進農機科技的創新和進步
農機與農藝部門要積極的合作,統一目標,建立好農機與農藝協作的攻關機制,科學合理地確定農業生產技術路線,制定好農藝標準和農機作業規范,共同承擔的相關科研課題項、聯合攻關;還應建立一個好的交流平臺,促進多學科學術的交流,促進農機農藝更好的結合和運用,提高農業機械化技術集成和裝備配套水平。同時農機與農藝部門還應通力合作加快我省主要作物重點關鍵環節農業機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不斷提升我省農機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
國家1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示代農業 進1步增強農村發展活氣的若干意見》強調,要增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著力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持,深刻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鼎力培養現代流通方式以及新型流通業態,發展農產品網上交易、連鎖分銷以及農民網店。繼續施行“北糧南運”、“南菜北運”、“西果東送”、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啟動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示范區創立。
1、當前農業電子商務發展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最近幾年來,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迅猛,逐步遭到企業界以及政府部門注重。作為我國立國之基的農業,要解脫傳統的約束,立異發展農業電子商務是明智之舉。而在當前農業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階段,咱們也看到了1些現實問題。
一、“信息孤島”現象嚴重
1些涉農網站只以及自己的上級網站“接頭”,網站間缺少信息交流機制,網站內容復雜、雷同,農民難以從海量信息中查找真正有用的內容,各網站只是1個信息的傳遞平臺,并未成為實質性的信息同享以及交易平臺。
二、受眾局限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二0一0年底,我國農村互聯網用戶破億,但僅占中國農村人口的一五%.除了了部份青年農民,大部份農民仍未養成上網的習氣,而即便是有上網習氣的農民,也更多地將上網視之為文娛方式而非“致富之路”。
三、農業電子商務配套環節薄弱
商務部信息化司副司長聶林海曾經表示:“我國目前農產品的出產以及加工能力相對于比較后進,農產品的質量標準體系也尚無完整樹立,與國際農產品質量體系脫節。而且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的氣力也比較薄弱,網站建設的高素質人材也不是良多。”另外,農產品的物流、配送機制不健全,涉農網站、平臺主要集中在發達地區等也是制約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
針對于這些情況,有關專家建議由政府引導,處所調和,搭建籠蓋全國規模的電子商務試點平臺,提高涉農網站的籠蓋面。同時,樹立農業信息的資源數據庫,打破涉農網站各自為政的局面,整合、同享相干信息,還要打造國家處所結合的專業同盟物流公司體系,匡助農業電子商務解決后顧之憂。
2、農業電子商務立異發展的幾種方式
鼠標1點,新鮮生果就能送到家。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讓人們感遭到糊口的便利。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還存在必定差距,應鼎力培育農業電子商務人材,加強農業電子商務基礎技術設施建設,立異電子商務組織,進1步加強政府支撐。
一、立足區域經濟發展,依托政府平臺突破發展瓶頸
在阿里巴巴公司的電子商務利用平臺交易額排名中,湖北省位列全國第8、中部地區第1,因而可知,電子商務的利用發展空間還很大。湖北省是農業大省,傳統農業轉型難題。二0一二年一二月由武漢市武漢農畜產品交易所搭建的湖北省農業淘寶網上線運營,為農戶開拓了銷售農產品的新渠道,讓優質農產品有了更高的身價,價格公然透明。作為1種全國開創的信譽農業交易模式,上線兩個月來,網上交易量直線爬升。據初步統計,平臺上共賣出雞蛋四億多元。武漢市新洲區潘塘街道辦的養殖戶陳群宏剛說,這類方式“解決了雞蛋積存,能夠及時銷出去。之前老是局限于本地區經銷商,滯銷的時候,蛋品積存上千件。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在網上找到全國性的買家”。
二、借助知名電商平臺,打造農業電子商務品牌
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淘寶、一號店、京東商城、出色網、蘇寧易購、鐺鐺等主流第3方電商平臺都開拓了農業專欄,而且中糧、山東壽光、湖北周黑鴨等傳統農業企業依托本身資源優勢也開拓了專門的農產品購物平臺,這預示著新型農業發展之路逐步鋪開。
二0一三年一月八日,聚攏浙江省遂昌縣原生態農產品、美食、竹炭、高山茶、游覽產品等特點商品的淘寶網“特點中國—遂昌館”正式上線。這也是淘寶網特點中國全國首家縣級特點館。“特點中國()”是淘寶網傾力打造的中國處所特點特產專業市場,從二0一0年開始就踴躍與各省市政府緊密合作,精選全國各地的名優土特產及名優企業,聯手搭建以省級為單位的特點中國處所館,共同推動土特產網上零售市場。在特點中國館咱們可以購買湖北的武昌魚、孝感麻糖、荊州魚糕、武漢熱干面等幾10種品牌的土特產,也能夠購買上線的湖南、新疆、浙江等全國幾10個省分的特產。據統計,其中湖南館上線短短四個月,點擊率高達五八七萬人次,三三個品牌農產品借助該網絡平臺實現了銷售四00多萬元的優良事跡。
三、依托現代科技,優化農業發展渠道
近3年來,農產品的交易額在各個平臺均在延續上升。以淘寶網為例,二0一0年觸及農產品的類目以干果山貨、糧油米面、鮮花園藝為主,交易額為三七.三五 億元;二0一一年增添了花卉蔬果、植物樹木等類目后,同年交易額爬升到了一一三.六六億元;二0一二年又增添了茶葉以及生鮮水產兩大類目,交易額則到達了 一九八.六一億元。
從具體類目來看,傳統滋補養分品(包含蜂蜜/蜂產品、燕窩、靈芝、冬蟲夏草等)、糧油米面/干貨/調味品、茶葉是淘寶網二0一二年交易額最大的幾個農產品類目,分別為六一.四一億元、三四.五三億元以及三四.一六億元。而從增長趨勢來看,生鮮類目(海鮮/水產品、新鮮生果等)是增長最快的類目,二0一二年同比增幅到達四二.0六%。這些統計數據可以引導農民種植,將農業種植從看天色轉變成看數據、看信息,使農民做到提早豫備、心中有數,并認識到農業并不是單純地跟風或者者逃避,而是現代科技與信息的結合,是渠道的優化。
四、推動農業信息化建設,加快農村電子商務人材培育
二0一三年一月一五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第三一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態統計講演》。截至二0一二年一二月底,我國網民范圍到達五.六四億,全年總計新增網民五0九0萬人?;ヂ摼W普及率為四二.一%,較二0一一年底晉升三.八%,維持低速增長。與之相比,手機網絡各項指標增長速度全面超出傳統網絡,手機在微博用戶及電子商務利用方面也呈現較快增長。這顯示出網絡的普及率發展迅速,特別是挪動商務這類新興的網絡方式,在農村也是如斯。但筆者認為目前的網絡利用主要仍集中在社交、文娛、游戲等方面,在農業經濟利用領域還需下鼎力氣推動,對于于新生代農村人員更需著力宣揚培育。
一、云南農機化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財政資金不足,農機投入資金短缺
云南省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地方政府財力弱,農民收入低,用于農機購置資金不足。2008年云南省農機化投入資金總額是16359921萬元,其中中央農機購置補貼1006000萬元,占61%,地方財政1292750萬元,占79%;農民個人投入13619620萬元占832%[5]。雖然購機補貼一直再增加,提高了農民購置農機具的積極性,也提高了農機生產企業的積極性,但用于農機購置的資金還是不足,以致農機數量少、裝備差、分布較為分散,進一步造成農業生產率低。同時農機購置補貼范圍有限,覆蓋面積不廣,各種機械所享受的補貼又不同,沒有突出農機補貼多元化的特點。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農機化的發展。
(二)農業機械裝備發展不平衡,農機作業水平與農業產業發展不相適應
2008年末,云南省農機總動力201392萬kW,聯合收獲機2537臺,農用大中型拖拉機175087臺,農用小型拖拉機295727臺,機械動力充足。但是大中型拖拉機機引農具有19081部,小型拖拉機機引農具222962部[5],農用拖拉機與農機具配套比僅為1∶011。并且用于耕地、播種、收獲等關鍵環節的配套機械結構不合理,裝備結構單一,數量還嚴重不足?!笆晃濉逼陂g,云南省機耕面積11495萬hm2,占云南省實際總耕地面積的193%,占糧食播種面積的281%,機耕作業面積比“十五”末增長了2226%;機收面積l058萬hm2,占總播種面積18%,占糧食播種面積的26%,機收作業面積比“十五”末增長13183%[5]。雖然全省部分農田作業過程已初步實現了機械化,但養殖業、漁業、畜牧業、林業、果業等產業的機械化作業水平很低,有些產業仍是空白。
(三)農機科研與推廣相對薄弱,相互結合深度不高
由于云南省特殊的地理和區域特性,對農機裝備有特殊要求。而云南的農機科研工作相對落后,研究經費嚴重不足、技術人才缺乏,農機研發與生產相對落后,缺乏適合于本地區的農機產品。多數農機具主要從外省購進,不能很好地適應我省的土壤和農藝要求,農機產品性能及質量不能滿足農民的需求。從而也影響了農民使用機械的積極性。目前,云南省農機科研推廣工作同存在著一個全國的一樣共性問題,科研與推廣體制分割,合作關系比較薄弱。各級農機推廣部門與科研機構隸屬于不同的政府部門,在職能上長期分離,農機推廣部門只負責成果的轉化和推廣,而農機科研機構只負責農機具的研發,造成了農機科技成果轉化率和推廣率雙低。雖然云南省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建設中,形成了科、教、推一體化,將科研與推廣放在同一條線上,取得較大成績,但是從廣度、深度上來講,還遠遠不夠。
二、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機械化的對策
(一)落實政策扶持,明確重點,創造農機化發展良好環境
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切實發揮政策的宏觀調控作用。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上形成以國家財政資金扶持為導向,農民自主投入為主體,吸引社會資金為補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機制。引導農民購置先進、實用、安全、節能和環保的農業機械,真正解決農民買不起又急需農機具的客觀問題。同時還要抓好農民購機后的農機購置補貼跟蹤調查、技術培訓、售后服務等工作。讓農民購機后“養得起”、“有活干”、“能致富”,充分發揮出購機補貼政策的帶動性作用。加快農業機械由農民被動應用向主動推廣轉變,促進農業機械總量持續增長。立足云南省糧食生產和優勢特色產業的需求,優先發展高性能的農業機械裝備。鼓勵和引導農民使用高性能、多功能復式作業機械。推進以水稻為重點的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通過優先發展主要作物、主要作業環節和生產領域的農業機械,增加所需的農業機械裝備,快速提升云南農業機械化水平。
(二)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提升農機化發展質量
堅持農業機械數量增長與結構優化并舉的措施,以數量帶動存量優化,促進農業機械裝備的結構升級。根據云南省農業產業化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以及土地規模小和山區較多的實際情況出發,在確保農業機械總量穩步增長的前提下,積極發展適應家庭經營需要的中小型農業機械,加大力度研發推廣適應我省地形和土質的小型農業機械。
(三)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特色農業機械發展
充分考慮云南省人多地少、農村經濟底子薄、文化和科學技術不發達、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等實際情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根據需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地發展特色農業機械。統籌推進云南省壩區與山區、經濟發達與欠發達地區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突出重點區域和重點機型。壩區推廣以大馬力、高性能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為重點的農業機械;半山區著重推廣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的耕種、收獲機械;在山區重點推廣以微型耕整機、排灌機械為主的小型農業機械。而糧食生產推廣以機插秧、聯合收割、烘干為重點的農業機械;養殖業中主要發展以飼料加工、奶業加工、糞便處理和微孔增氧設備為重點的農業機械;蔬菜、花卉等特色產業著重推廣大棚移栽機、植保機具、滴灌和微灌等設施農業裝備。同時,結合產業特點,選擇不同類型的示范區,開展農業機械化推廣試點,率先實現全程機械化,為全省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探索推廣應用經驗。
(四)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提升農機服務總體水平
政府要加強高原特色農業機械化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各級農機主管部門要緊緊圍繞高原特色農業機械化建設和發展的要求,健全職能、完善手段,發揮各自作用,切實履行好管理、規劃、協調、指導和服務等職能,努力提高農機部門的公共服務能力;并且要創新公共服務機制,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機社會化 服務組織,逐步形成形式多樣、功能齊全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農機服務組織的多元化。農業機械推廣服務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示范推廣和普及應用;農機監理要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保障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安全監管執法水平;農業機械教育培訓部門要加強培訓基地和師資隊伍建設,開展分層次、分階段、多渠道農業機械化教育培訓,培養一大批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急需的新型農村農業機械專業人才隊伍,為云南高原特色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加快農機與農藝結合,推進農機科技的創新和進步
農機與農藝部門要積極的合作,統一目標,建立好農機與農藝協作的攻關機制,科學合理地確定農業生產技術路線,制定好農藝標準和農機作業規范,共同承擔的相關科研課題項、聯合攻關;還應建立一個好的交流平臺,促進多學科學術的交流,促進農機農藝更好的結合和運用,提高農業機械化技術集成和裝備配套水平。同時農機與農藝部門還應通力合作加快我省主要作物重點關鍵環節農業機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不斷提升我省農機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
1 濉溪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現狀及特點
近年來,濉溪縣委、縣政府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保障糧食安全的重大部署,以及省長抓“米袋子”、市長抓“菜籃子”的具體要求,發揮濉溪縣農業資源優勢,在狠抓糧食生產、建設規模化養殖小區的同時,不失時機地發展高效的特色農業產業,不斷提高農產品生產效益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保持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為建設美好鄉村、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的支持。目前,全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良好態勢。
1.1 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異彩紛呈 各鎮依托資源優勢和傳統農業發展基礎,注重培育新興產業,引入工商資本,建設規模化、標準化特色產業基地,果樹、花卉苗木、瓜菜、食用菌、中藥材、紅薯等特色種植基地不斷涌現。據統計,全縣特色種植面積1.12萬hm2,其中,果樹0.13萬hm2、花卉苗木133.33hm2、瓜菜0.85萬hm2、食用菌12.33hm2、中藥材600hm2、紅薯400hm2,黑糯玉米266.67hm2。種植規模33.33hm2以上的特色種植基地22個,0.26萬hm2。
1.2 特色產品市場化嶄露頭角 各鎮在發展特色農業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的同時,注重特色產品品牌化、市場化。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體,注冊農產品“商標”,開展特色農產品無公害、綠色、有機認證,現已獲特色農產品商標注冊182個,已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26個。雙堆集鎮以淮北市浩強菇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建設工廠化珍稀食用菌產業園,以“浩強菇業+圖形”商標、綠色食品標志統一生產銷售,年產杏鮑菇1 350t,年產值1 620萬元,利潤560萬元。四鋪鎮顏道口村組建濉溪縣四鋪顏道口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為西瓜注冊了“隋園蜜”牌商標,并申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統一組織西瓜銷售,輻射面積近333.33hm2,形成了以顏道口村為中心的產地銷售市場。
1.3 特色農業產業經營農場化、產業化 特色農業產業經營主體(公司、合作社)以流轉農民土地經營權為主要方式,逐步擴大經營規模,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機制,集中資源、資金,使農業生產資料、技術和物資裝備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并促進了農民增收。孫疃鎮陳樓村農民陳印節發起組建黑糯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農民土地近133.33hm2,種植黑糯玉米,注冊成立濉溪縣金之田食品有限公司,訂單收購、加工真空包裝鮮食黑糯玉米,年加工能力達500萬穗,銷售額1 150萬元。同時,農民種植黑糯玉米,667m2產值1 750元,純收入1 200元以上。
2 存在問題
從對濉溪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可以看出,還存在著基地分散、規模較小,產品品牌不響、市場占有份額不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低、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等急需解決的問題,特色產業發展有待提升檔次和水平。
3 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3.1 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提高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轉化能力為重點,突破產業瓶頸制約,強化產業升級整合,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增強區域帶動能力,加速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生產力布局,為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3.2 基本原則
3.2.1 堅持市場導向原則 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導向性作用。立足省內、國內市場,積極開拓國外市場,瞄準市場現實需求,超前預測潛在需求,堅持擴量、提質、增效并舉,確保主要農產品生產總量合理有序增長,全面提升特色優勢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3.2.2 堅持比較優勢原則 立足縣域資源稟賦,綜合考慮特色農業產業基礎、市場條件及生態環境等因素,優先發展資源條件好、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市場競爭力較強的農產品。促進生產要素在空間和產業上的優化配置,集聚形成具有規模優勢的產業帶、產業園。
3.2.3 堅持統籌協調原則 加速特色主導產業發展,兼顧帶動發展相關產業,加快構建特色優勢產業規模集群,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統籌產前、產中、產后全程協調性構建,強化生產、加工、流通的有效銜接,不斷提高產業整體素質和效益。
3.2.4 堅持科技引領原則 緊緊圍繞做大做強做精特色農業產業目標,以產品為單元,以產業為主線,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為突破口,推進產業技術研發、示范、推廣有機結合,構建產加銷、農工貿各環節緊密銜接的現代特色農業技術支撐體系,切實轉變增長方式,引領特色農業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3.2.5 堅持農民自主原則 堅持落實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充分尊重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保障農民市場主體地位。通過政策、資金引導、市場帶動、信息服務等途徑,調動農民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3 發展目標 經過5a(2013-2017年)的努力,全縣特色農業產業基地每年新增1 333.33hm2,總規模達到2萬hm2以上,基本實現最佳適宜區域全覆蓋;對現有種植業基地加強綜合管理,提高基地產能,提質增效。特色農業產業總產值達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特色農業產業的收入達1 600元以上,占13.5%。
4 特色農業產業發展重點
根據濉溪 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現狀、特點,今后發展的總體規劃思路是建設路域經濟帶、提升特色產業園,發展一村一品,點狀輻射帶動,促進特色農業產業全面發展。
4.1 建設路域經濟帶 一是泗永路糧瓜菜立體多熟制。鐵佛鎮、百善鎮、四鋪鎮沿泗永路的行政村,發揮隋唐運河兩岸土壤質地優勢,推廣小麥套種西瓜、蔬菜三熟、四熟種植模式,面積0.67萬hm2,形成糧瓜菜路域經濟帶。二是泗許高速沿途栽植果樹,一邊10行,形成林果經濟帶,面積666.7hm2。
4.2 提升特色產業園 一是建設百善鎮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對前營村、百善村設施蔬菜溫室大棚進行改造,推廣物聯網技術,結合田間工程整治,實現美化、硬化、科學化,建設現代化、標準化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二是打造五鋪農場生態循環農業園。以生豬養殖為基礎、沼氣站建設為促進、設施蔬菜、果園無害化生產為主要方式,實現保護生態環境、綜合利用循環發展。三是雙堆集鎮食用菌產業園提升產能。以陳橋村杏鮑菇工廠化生產為基礎,擴大種植規模,發展生態豬養殖,建設沼氣發電站和有機生物肥廠,利用沼渣、沼液生產有機生物肥,發展綠色果菜生產,提升產能。
4.3 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 以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面積大、生產經營良好的村為核心區域,擴大種植規模,快速形成一村一品,并整村推進,多村聯合發展,逐步壯大成為一鎮一業。如孫疃鎮陳樓村黑糯玉米,百善鎮龍橋村設施蔬菜,四鋪鎮顏道口西瓜,劉橋鎮小城村中藥材等,將建成各具特色的666.7hm2小麥良繁——黑糯玉米基地,666.7hm2設施蔬菜基地,666.7hm2西瓜基地,666.7hm2中藥材基地。
4.4 以點帶面,輻射發展 在現有的已具6.67hm2以上規模的特色產業種植基地,如濉溪鎮蒙村果樹,韓村村設施蔬菜,小湖孜村蓮藕+泥鰍,劉橋鎮關帝廟村、四鋪鎮新莊村花卉,五溝鎮北湖南村苗木,百善鎮張莊村紅芋等等,示范推廣成功的種植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并組織農民積極參與,共同發展,實行企業建基地,訂單式產銷,形成一戶帶多戶,一場帶全村,一村帶一鎮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格局。
5 加快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保障措施
5.1 加強組織領導 各鎮要把加快集聚提升特色農業產業作為“三農”工作的大事要事來抓,突出發揮規劃目標的導向作用,進一步統一思想,加強領導,精心部署,強力推進。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總體規劃,科學確定本鎮的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園、示范基地建設規劃與實施方案,層層建立目標責任制,加強督查考核。要按照相關產業區域布局,研究解決產業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加強村與村、鎮與鎮之間的區域協調,實現整體推進。縣農林、發改、財政、科技、水利等有關部門要強化大局意識,加強協調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措施,積極做好引導、指導、協調和服務工作,形成推動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強大合力。各鎮要立足各自的鎮情,從實現出發,認真制定各產業單項規劃和實施方案。鎮黨委、政府要健全完善目標管理考核體系,調整充實考核內容,改進優化考核辦法,認真考核,嚴格獎罰,促進工作落實。
5.2 加大資金投入 要積極篩選、論證、申報一批爭取國家投資的項目,特別要搶抓縣委、政府加大對果樹、苗木花卉、瓜菜、中藥材、紅芋等特色農業產業專項扶持的政策機遇,加大爭取力度。要用好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基金??h財政每年都要安排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基金2 000萬元,并納入財政預算,且確保逐年增加。要管好用好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基金,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要加大信貸投入,積極探索建立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貸款擔?;?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市場運作、多方參與的特色農業產業開發投資機制。要加大資金整合力度,按照統一規劃、集中使用、渠道不變的原則,把財政支農等項目資金,向特色農業產業聚集。
5.3 提升產業化水平 立足產業整體開發,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確定發展重點,加大對龍頭企業基地建設、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品牌創建、市場開拓等支持力度,扶持壯大一批龍頭企業集群,不斷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大力引導、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加快發展,鼓勵農民圍繞產業鏈延伸開展多元化、多形式合作,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訂單農業”,鼓勵產業化經營組織與農戶簽訂產銷合同,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市場信息、生產資料、產品銷售等全方位服務,推廣“企業+基地+合作組織+農戶”等發展模式,引導企業與農民建立緊密的利益共同體。
5.4 強化科技支撐 引導、鼓勵縣、鎮干部、科技人員到基層從事科技承包或創辦、領辦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等實體,并對其在政治、生活、工作等方面給予關心,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性。要高度重視對各產業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在充分發揮現有科技人員作用的同時,加強與縣內外企業的聯系與合作,邀請相關技術人員到我縣傳經送寶,進行技術指導,破解發展難題,開展人員培訓,研發特色產品,借助外力提高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科技含量。
5.5 落實惠農政策 要全面落實扶持龍頭企業、經合組織、家庭農場發展的用水、用電、用地、稅費等優惠政策,認真落實良種、種苗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取消不合理的有關收費項目,嚴禁向龍頭企業、經合組織、家庭農場等農業產業化組織收取其它費用。
5.6 深化農村改革 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原則,鼓勵農民以出租、轉讓、入股等方式流轉土地經營權,建立鎮土地經營權流轉調控中心,加快土地流轉步伐,促使特色農業規模化經營。嚴格遵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程序,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及時有效地解決林改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圍繞行政管理、農業執法、技術支撐,健全基層農技服務體系,理順關系,強化職能,提高服務水平。
5.7 優化發展環境 各鎮、各部門要切實改變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簡化辦事程序,削減審批事項,提高工作效率,全力為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搞好服務。宣傳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大造輿論,積極推介我縣特色農業產業優勢資源和優勢產品,形成全社會支持特色農業產業發 展的濃厚氛圍和強大合力。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產業聚集區水、電、路、通訊和土地整理、中低產田改造等配套設施建設。要抓好退耕還林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加強農村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
要用工業化的思惟抓農業,依托科技來晉升農業,依托農業機械化來進行范圍經營,依托農業龍頭企業來組織高效農業。中國特點農業現代化道路,也就是咱們所說的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道路,可以概括為:以保障農產品供給、增添農民收入、增進可延續發展為目標,以提高勞動出產率、資源產出率以及產品商品率為途徑,以現代科技以及設備為支持,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施展市場機制以及政府調控的作用,建成農工貿緊密銜接、產供銷融為1體、多元化的產業形態以及多功能的產業體系。這是在總結國內外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經驗、結合我國農業發展示狀以及基本國情、概括許多專家學者觀點的基礎上患上出的結論。
這樣理解中國特點農業現代化道路,有下列幾點緣由:第1,目前我國農業出產力水平不高,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第2,現代農業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農民從事農業的主要目的是為市場提供商品,實現利潤最大化。我國農戶的經營范圍普遍較小,農產品商品率以及農業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程度較低,因而迫切需要加強市場機制以及政府調控的綜合作用。第3,以產業化方式經營農業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的首要特征。第4,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至多的發展中國家,食糧安全瓜葛重大,解決好吃飯問題是頭等大事。
長時間以來,我國泛博農村存在自然前提以及資源天賦的缺點,農業出產經營粗放,加之城市歪斜的2元經濟結構致使工業抽吸農業、城市吸吮農村,國家對于農業投入不足,宏觀調控體系不健全,農業科技含量低,技術設備水平差,農業單位面積產量低,農業勞動出產率低,僅至關于國內第2產業勞動出產率的l/八以及第3產業的一/四擺布,農村生態環境不佳。農產品供給處于緊平衡狀況,農民踴躍性遭到影響。尤其是最近幾年來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失修嚴重,二00六年,我國耕地有效的灌溉面積為八.四八億畝,僅占總面積的四六.四一%,每一年自然災難損失的食糧就超過七00億斤。農業基礎薄弱,影響農業現代化的實現。
一、建設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優化是特色專業建設的核心內容。本專業將圍繞我國及四川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及人才需求形勢,對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實踐教學環節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改革與建設。基于水資源循環利用、低碳經濟等新興產業的社會需求,針對農村病險水庫整治、水工建筑物安全檢測、農業污水灌溉、農村水安全健康風險評估及整治等問題大力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并形成鮮明的特色。
1.以科研及教改項目為抓手,積極推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以09年省教育廳已批準立項的科研項目《四川盆地西緣典型區農村飲水水質健康風險評估》以及教改項目《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為抓手,通過改革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構建更加有利于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體系。繼續推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加大網上教學資源建設力度。
2.以培養質量為著力點,進一步強化實驗、實踐、課程設計及野外教學實習。①實驗教學方面:實驗類型:專業基礎———專業課———核心課程———綜合設計。由單純技能培養,轉化為系統綜合的能力培養,增強學生對各學科內在有機聯系的認識,避免實驗內容的重復。教學途徑:必修實驗-選修實驗-開放實驗-探索實驗。通過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校大學生興趣培養計劃項目的實施,營造工程意識、科學精神的培養氛圍,加強學生專業興趣的培養。輔助方法:模擬演示—電子教案—課件—微機數據處理。把各核心課程及實驗形象而直觀地介紹給學生。②野外教學實習方面:校區周邊地區及岷江流域水電能資源十分豐富,蘊含著豐富的農業水利教學資源,地緣優勢特別突出。根據西部大開發、四川省農業水利工程現狀、新農村建設及災后重建等的社會需求導向的新特點及發展態勢,從實習內容、實習方式、實習時間等方面努力探索,改善實踐效果,大力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3.以學?!半p支計劃”和百名博士招聘為平臺,加大師資培養及引進力度。以學校“雙支”計劃為平臺,大力加強師資培養,加強對外合作;加強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派遣校內專任教師到相關產業領域學習交流,開展產學研合作;積極引進高層次復合型人才與聘用具有實踐經驗的校外兼職教師相結合,以此作為現有專職教師隊伍的補充。
4.以教學管理的改革和創新為突破口,強化并加強專業教學的標準化管。建立健全嚴格、科學的教學管理體系與管理制度,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本著規范教學管理,依據教學管理的規律,著重加強教學管理隊伍結構的優化。規范教學過程管理,提高教學質量。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的教學實行校、院、系三級管理,以水利與建筑工程系的自身建設為重點,切實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強調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第一責任人和具體教學實施者的作用。
二、建設進展
1.人才培養。以學校本科生導師制為依托,從大三上學期開始,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畢業論文題目,切實做到因材施教。繼續保持和完善現有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探索定單式培養、開放式辦學模式;聘請國內、外高級專家學者、企業高層主管和實習基地技術人員作畢業生實習和就業的指導教師,增強學生與社會的和生產一線接觸的機會;對具備良好科研潛質的優秀學生,進行科研專項輔導,積極參加學術交流,發表科研論文,確保免推或考取“985”或“211”高校的研究生。
2.專業師資隊伍、課程、教材建設。已引進人才4人;構建專業負責人———專業方向負責人———學術骨干有機結合的金字塔形專業梯 隊;增強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鼓勵教師攻讀學位和外出進修,加強科研課題和教學課題的申報工作。
3.大力推進科學研究與國際交流。突出優勢,體現特色。積極組織申報省部級以上縱向課題,力爭國家課題,同時進一步加強與相關企業及水利部門的橫向合作力度。
4.教學設施建設。再建校外實習基地、就業基地2個。通過與企業聯合等方式建立高水平的實踐與創新平臺,與生產實際實現無縫對接。
5.教學改革。①在課程設置上按照“實際、實用、實踐”的原則和專業技能培養的實際需要,調整課程設置的針對性,突出綜合素質和技術應用能力培養。②在教學內容上,構建科學、合理、特色鮮明的課程教育體系。③在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上,增設設計型和綜合型的實驗內容,推動研究性教學。④在實踐教學方面,構建校地研三位一體的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切實提高實驗教學質量。⑤在教育質量評價方面,進一步完善“技能達標”的“循環教練考”的教學與考核模式,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評價和監督機制。
本文對中國的國情和資源稟賦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在建設特色農業現代化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作者認為像中國這樣一個人多地少、基礎薄弱的國家建設特色農業現代化,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只有靠我們自己探索和試驗。由于我國大量的人口沉積在農業領域,造成農業就業比重過高,農戶土地經營規模過小,農業勞動生產率過低等難題,要解決這些難題并非易事,需要較長的時間和較長的過程。在此基礎上,作者提出分地區、分階段、分層次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以及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七大發展戰略和四大技術路線。為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建設,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道路,提供有價值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戰略;技術路線
一個國家所走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是由其歷史背景和資源條件的客觀性所決定的。同樣,建設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應選擇什么道路,必須考慮中國的國情,它既要遵循世界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又要把握時代特征和國情、資源稟賦,選擇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和技術路線,這是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所在。
一、建設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是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了快速發展,農業經濟增長的速度不斷提高,科學技術不斷得到應用,農業經營理念不斷創新,農業發展趨勢看好。但是,從整體水平上看,中國農業發展的科技水平還不高,經營效率還較低,沒有從根本上擺脫傳統農業的低水平生產力現狀。
(一)在建設特色農業現代化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農業資源短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嚴重制約農業經濟發展
土地資源的充裕與稀缺和人均耕地的多寡是決定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實現難易程度的關鍵。據國家統計局提供數據,1996年我國耕地總面積是1.301億公頃,到2006年底已降為1.218公頃。而在土地資源銳減的同時,我國人口增長卻很快,尤其是農村人口增長很快。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農村勞動力每年增加600多萬人,加上近年來工業化、城市化建設的快速發展,今后即使采取各種措施保持耕地面積不再下降,人均占有耕地面積仍會呈現減少的趨勢。在耕地資源短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情況下,將嚴重制約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發展,也影響農業現代化的順利實現。
2、一家一戶的家庭經營,使農民組織化程度低,嚴重影響農村經濟發展
首先,一家一戶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小、經濟力量單薄,難以及時準確地掌握市場信息,對市場價格的不敏感挫傷了農民生產經營的積極性,使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十分緩慢。其次,一家一戶的小生產也難以使農業生產結構得以調整。由于地塊細碎、分散經營,農民信息渠道不暢,使許多農戶增收艱難。第三,一家一戶的家庭經營對農業生產難以進行科學經營管理,會造成農業固定資產的重復購置和低效率使用,從而加大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并嚴重阻礙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
3、農戶收入少、積累能力低,影響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建設進程
從世界農業現代化進程來看,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的實現有賴于農民自己提供的資本積累。對于廣大農民來說,積累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收入多少,而中國農戶固定資產微薄,積累極為有限,加上近些年來農民收入增長速度并不太高,農用生產資料和物價水平居高不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費差距又重新拉大。據牛若峰(2001年)等人的研究,如果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則城鄉居民收入(不考慮物價因素)之比,1978年為2.56:1,1982年為1.82:1,1994年最高為2.86:1,1999年又回到改革初期的水平,為2.65:1。根據我們的測算,2008年為3.38:1。由于我國農民收入不高,指望農戶拿出很多錢進行投資,來實現農業現代化是不切實際的。
4、大量剩余勞動力存在影響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實現
從世界各國農業發展經驗來看,農業現代化程度的高低與農業部門承受的人口壓力大小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關性。傳統農業要過渡到現代農業的必要條件,是農業勞動力比重的下降和農村人口壓力的緩解。雖然改革三十年來,我國已有大量的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部門,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到2006年我國已轉移農村勞動力2.1億人左右,2006年末,農村勞動力總量53100萬人,除去農村外出從業勞動力13181萬人,全國農業從業人員34874萬人,還剩下5045萬人,但農業勞動力老齡化趨勢嚴重,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農業普查公報,2006年末,全國農業從業人員34874萬人中,41-50歲占23.1%,51歲以上占32.5%,40歲以上占到全部人數的一半以上,而這部分由于年齡較大,轉移非常困難。
5、農業科技進步難以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從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情況看,盡管在雜交水稻、轉基因抗蟲棉、抗禽流感疫苗等領域已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對我國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從整體來講,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的狀況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據農業部科教司提供的數據,2007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到48%,比發達國家低20--30個百分點。而農業科研財政投入占農業gdp比重僅為0.49%,低于1%的國際平均水平,不僅導致農業科研成果的數量和質量明顯降低,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薄弱,又產生了原始性科技創新成果少、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缺乏以及科技成果儲備的明顯不足等問題。
(二)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建設是一個漸進過程
農業現代化是從傳統農業逐步轉向現代農業的過程,它是動態的,不斷地采用現代農業科技和先進生產要素的過程。像我國這樣一個人多地少、基礎薄弱的國家建設特色農業現代化,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只有靠我們自己探索和試驗,加上我國大量的人口沉積在農業領域,造成農業就業比重過高,農戶土地經營規模過小,農業勞動生產率低等制約難題,要解決這些難題都需要較長的時間。
1.中國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需要較長的過程
眾所周知,在中國,實現農業現代化就意味著從根本改變農民占我國人口大多數的局面,逐步把剩余勞動力從農村轉移出來。根據2008年中國統計年鑒提供數據,2007年全國農業勞動人數占社會就業人員總數的比例在40.8%,要達到建國100年以后降到20%以下,每年至少需要減少0.4--0.5個百分點,也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很長時間的努力。
2.中國農業勞動生產率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需要較長的過程
按照世界銀行的測算,中國1994--1996年平均每個農業就業者創造的農業增加值為193美元(按1987年美元計算),美國約為中國的103倍,日本是中國的86倍。1979-1981年3年平均的農業勞動生產率,中國為161美元(按1995年匯率計算),排在有數據的86個國家的第83位,屬最低國家之列;1996--1998年在有數據的115個國家中,中國為307美元(按1995年匯率計算),排在第95位。2001年,農業勞動力人均生產谷物783公斤,僅為美國的7%、英國的20%、日本的18%;農業勞動力人均生產肉類126公斤,僅為美國的10%、英國的19%、日本的12%。
由此可見,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只相當于發達國家的幾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盡管我國的土地生產率已經不低,主要農產品單產超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勞動生產率遠低于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因此,提高中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并非易事,需要較長的過程。
3、統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社會經濟結構,需要較長的時間
改革開放后,雖然三十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發展,但國民經濟分配重工輕農、重城輕鄉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據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張忠法等人(2004年)的研究,1953--1978年的25年間,中央政府通過工農業產品價格差獲得收入總額達7000--8000億元。改革以后,中國城鄉之間的社會經濟發展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在擴大:一是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從1978年的2.57:1擴大到2008年的3.38:1。二是城鄉社會保障差距大。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已基本實現全面覆蓋,2002年全國農村養老覆蓋率僅為2.3%,大多數農村地區沒有實現養老保險。三是城鄉基礎設施差距擴大,大多數的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明顯滯后于城市。據農業部統計,2004年全國仍有46%的村不通自來水,4%的村不通汽車,7%的村不通電話,相當多的農村沒有衛生廁所,沒有糞便無害化和污水處理設施。要改變這種不合理的城鄉關系,逐步破除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實現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和較長的過程。
4、提高農民整體素質需要較長過程
據《中國農業年鑒》的統計,我國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年,大專以上程度僅占1.06%,高中和中專文化程度僅占12.62%,初中文化程度占52.22%,小學文化程度占27.23%,文盲半文盲占6.87%。接受過短期培訓的只占20%左右,接受過初級職業技術教育或者培訓的僅占3.4%,接受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只有0.13%。美國農民高中畢業的比例在20世紀70年代就達到了37%,大學畢業的比例達到5.3%。由此可見,我國農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相比較,處于較低的水平。因此,培訓新農民,提高農民整體素質,需要較長的過程。
二、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建設必須分地區、分階段、分層次推進
由于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和對傳統農業改造的程度不同,農業現代化不可能同步實現,只能分地區、分階段、分層次推進建設。
1.分地區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建設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地貌、資源、氣候和生產資源差異很大,農業生產顯示出明顯的區域特征,形成了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個不同發展水平的經濟地帶。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推進中國特色現代農業建設的基本思路應該以發展區域農業經濟為突破口,圍繞農業部制訂(2008—2015年)的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構建我國現代農業的區域平臺,按照“重點突出、梯度遞進”的原則,重點抓好東部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的現代農業建設,積極穩妥地推進中西部地區的現代農業建設,充分發揮農業的比較優勢,基本形成合理的農業區域布局和產業分工,提高我國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轉變。
2.分階段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建設
農業現代化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概念,其內涵隨著技術、經濟和社會的進步而變化,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從這個意義上講,農業現代化只有階段性目標,而沒有終極目標,即在不同時期應當有不同的階段目標,不同階段的農業經濟發展水平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特征。經過近60年的努力,東部沿海地區的一些發達省份已經基本實現了小康,這些省份的鄉鎮企業發展帶動了農業的發展,農產品商品率、農村城鎮化水平和就業水平都在全國處于領先位置,它們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具有優越條件。而對于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從建設特色農業現代化的條件來看,有些處于起步階段,有些還沒有進入起步階段,無論是農業勞動生產率水平、農業技術水平和農民收入都與東部地區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東部地區要利用有利條件,可以考慮選擇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在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內容安排上,可以考慮同農村工業化與城鎮化有機結合,適時發展適度農業規模經營,進一步提高農業物質技術裝備、農業基礎設施水平和農村社會化服務水平,努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為基本實現特色農業現代化創造積極條件。在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在建設內容安排上,應重點放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廣適用農業技術,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切實提高林牧漁業的產值比重,發展鄉鎮企業,提高農村工業化水平,加強與東部地區聯合與協作,組織勞動力跨地區流動與轉移,對特別貧困地區農業發展應給予重點扶持。不斷改善農業生產的物質技術裝備條件和生態環境,為推進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創造積極條件。
3.分層次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
在我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不同地區會形成不同層次的農業發展水平,表現為不同的農業生產力水平、等級、規模等的差異,從現代化進程水平分析,存在著原始農業、傳統農業、現代農業層次等;從區位上劃分,存在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農業;從勞動工具使用上,也存在不同的層次,有畜力農業、半機械化農業、機械化農業等;從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劃分,存在家庭經營、合作形式、國有農場、公司制農業、外資農業等不同生產組織形式,反應不同的農業生產層次,這就是農業發展的層次性。從區域的差異性出發,根據各地不同的農業發展層次需要不同的生產要素投入,要求不同的農業發展政策與之相適應。應根據各地不同農業發展的層次,建立一個層次分明、結構合理、目標明確、手段適應的農業生產經營系統,對此系統加以調控與管理,通過優化配置其資源與投入要素的組合,實現各個層次的經濟均能最大化生產和更快增長。從而指導各地在推進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既要不失時機地促進層次提高,又要避免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盲目跨越層次發展,導致不應有的資源浪費與損失。
三、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戰略和技術路線
(一)實施戰略
1.實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供給的戰略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產品供給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首要目標和重要任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供給,從根本上來說要靠提高國內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此,一方面要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工作,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推進科技進步為重點,著力提高農作物單產水平,始終不懈地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政策,把支農和惠農政策完全落實到農民身上,保護種糧農民的利益。同時,建立農業科技帶動農民增收的機制,通過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推廣使用,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努力實現四個增收:一是加強農作物和糧食作物重大增產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實現增產增收。二是加強農業節本增效技術研發和推廣,實現節本增收。三是加強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和推廣,實現增殖增收。四是加強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和保護技術研發和推廣,實現持續增收。
2.實施農村工業化、城市化與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戰略
1978年開始的農村改革,使農村二、三產業迅速崛起,不僅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了較多的啟動資金和廣闊的農產品消費市場,而且還吸納了農村大量勞動力,使農村勞動力得到轉移。這個事實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只有農村自身的工業化,才是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和農業現代化建設資金不足的根本出路。因此,逐步實現城鄉統籌,使農村工業化必須與城市化結合進行,盡快拆除實際存在的城鄉壁壘,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努力形成城鄉發展、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和社會管理一體化新格局,實現城鄉經濟社會良性互動。要讓鄉鎮企業逐步向工業園區集中,讓務工經商的離農的農業人口既離土又離鄉,引導土地合理流轉相對集中,實行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的產業化、專業化和社會化。使農業現代化跟上工業化、城市化的步伐,最終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3.實施以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的戰略
借用工業的理念來發展現代農業:一是借鑒工業注重科技創新的理念,發揮農業技術創新對農業的帶動作用,在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引進新技術、新設施、新品種、新材料,加快對傳統農業的改造。二是借鑒工業資本運作的理念,拓寬農業的投融資渠道。三是借鑒工業重視組織形式的理念,培育現代農業的市場主體。加快現代農業的建設,要特別注重推進農村組織形式創新,要特別注重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市場中介組織、家庭農場等市場主體。四是借鑒工業注重產品營銷的理念。運用工業中的現代營銷策略,多方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積極采用會展促銷、銷售、物流配送、連鎖經營、期貨交易等現代營銷手段和流通方式,使農產品盡快走出買方市場的困境,讓我國農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4.實施農業產業化與農民合作組織建設同步推進戰略
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過程就是農業現代化的建設過程。農業產業化促進了農業專業化和規模經營的發展,反過來農業專業化和規模經營又促進了農業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推廣應用,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建立健全農業產業化體系,既要加強龍頭企業的建設,又要大力發展各種協會、專業合作社等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強農戶與市場的對接能力。在發展農民合作組織的同時,培育農村股份合作經濟組織,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等,使產業服務體系全面化、多元化,構建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合作經濟體系。在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農業產業化起帶動作用,是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基礎;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又為農業產業化提供了平臺和有效的發展模式,兩者相互作用,相互推進。
5.實施從生產到消費的產業鏈發展戰略
在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手段和方式延長產業鏈,對生產、銷售、消費等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連接和整合,拓展主要環節的覆蓋面,在每個主要環節追加資金和投入,吸納農業勞動力就業,增加每一個環節的附加值。農業的產業鏈條的延長和發展,一方面在農產品通過加工、銷售環節不斷增值的同時,使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諸環節結成利益共同體,讓農民通過產業化鏈上的各個環節多層次獲利,不但增加了農戶的積累能力,又增強了農戶參與大市場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農業產業鏈條的拓展,促進了主導產業的發展,拓寬了農民的就業領域,增加了農民的致富門路。
6.實施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與提高農業勞動力素質并重的戰略
發展現代農業須加快農業勞動力的轉移,但歸根到底是要依靠農民自身素質的提高。在注重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同時,還要更加注重對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的培養,造就現代化的農業經營主體。在這方面,要緊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的目標和任務,以滿足農民需求,讓農民滿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貼近農民、方便農民”為原則,以先進的理念教育農民,以豐富的內容培訓農民,以生動的教學形式吸引農民,以便捷的手段服務農民,大規模培養創業農民和新型農民,為建設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的現代農民。
7.實施農業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在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切忌急功近利和形式主義行為,要警惕某些發達國家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對先進技術的不合理利用,從而導致了農業發展的緩慢甚至停滯,如過量使用石油產品、化肥、農藥等造成環境破壞、糧食減產等。有了前車之鑒,我國要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生態農作制的寶貴經驗的基礎上,積極引進發達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吸取某些國家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失敗的教訓,使我國傳統的生態農作制與現代生產要素相結合,并賦予其新的內涵,走出有中國特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技術路線
1.實施穩定小農、發展大農并舉的技術路線
在現階段,我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經營模式,適宜走的是一條將兩種農業經營模式并舉的新路。一方面,在堅持土地的集體所有即家庭聯產承包的前提下,穩定發展以小農家庭經營為基礎,走內涵式的小農集約經營的道路。即在小農家庭經營的前提下,通過增加生物技術(主要是良種良法)、農業設施(設施農業和農田水利設施)、物質和資金投入,引導小農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集約化種養殖、高效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領域發展合作化經營,生產一些高附加值農產品,以達到盡可能擴大農業內部勞動力吸納率,提高農民收入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堅持土地的集體所有前提下實行多種形式土地流轉,實行有償轉讓土地,選擇國有集體農場、龍頭企業、種養殖專業大戶;發展以市場為導向的大農經濟,走內涵式的大農集約經營的道路。在規模經營的前提下,通過增加物質和高新技術的投入,提高農業高新技術的支撐,降低勞動投入的比重,在高效種養業、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農產品精深加工領域發展產業化、規?;洜I,采用技術含量高,資金投入適度,產品附加值高,經濟效益顯著的經營項目,以達到以較少的投入,獲取較高收入的目的。把加快對我國傳統農業改造,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作為發展我國大農經濟的主攻方向。其重點是要加快“三大轉型”:即向種養殖業與加工銷售農業一體化相結合的轉型,向種養殖業與觀光休閑農業的功能拓展相結合的轉型,向種養殖業與循環生態經濟相結合的轉型,實現四大升級:一是農業發展理念上由傳統農業的產中領域向現代農業的產前、產后、產后的產業鏈延伸升級,發展方式上由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化經營升級,發展策略上由傳統的農產品價格競爭向以質取勝的差別化品牌戰略升級,發展主體上由傳統農民向新型、經營型的現代農民升級。
2.實施以節省土地資源,實現土地替代為主,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并重的技術路線
由于我國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國家,所以,應更多地采用土地節約型技術,如推廣設施農業栽培技術、間套種技術、復種以及立體種養等集約用地技術。從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三大區域來看,東部地區對采用土地節約型技術更顯得緊迫和重要。強調土地節約型技術并不意味著不需要勞動節約型技術,以機械化、電氣化為標志的勞動節約型技術是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它與先進的節地技術相輔相成。如提高耕地復種指數是一項重要的節地型技術措施,但復種指數提高后將是農民的勞動強度加大,勞動季節性不足的矛盾更為凸顯,如沒有適宜的機械技術相配合也是難以為繼的。從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情況上看,目前尚不具備大規模推進節地型機械技術的條件,應選擇一些經濟條件和規模較好的沿海地區和東北糧食主產區率先推行農業機械技術,根據條件的成熟再向其他地區逐步轉移。因此,在技術選擇取向上,我國應堅持節地型技術和節勞型技術相結合,以節約土地型技術為主的技術路線。以土地替代和勞動替代相結合,在近期要在以土地替代和提高土地生產率為主的前提下,實行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并重的策略。
3.實施開發人力資源的高就業、低成本的技術路線
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道路必須推行高就業和低成本的技術路線,實現高就業要靠兩條:一是拓展農業集約經營領域和范圍,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一方面,要積極開拓農業產前、產后的服務領域,適當分流生產過程中過量投入的勞動力,另一方面是實行勞動集約和技術集約相結合,利用現有的農業資源和勞動力,發展高附加值種養產業和優勢農產品生產,如優質水果、蔬菜、花卉、畜牧水產養殖、食用菌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創造盡量高的附加值,有利于實現農民增收;二是充分利用我國各地氣候、土壤和自然資源千差萬別,農畜產品資源十分豐富的優勢,應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三是加強農村綜合開’發,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與非農產業,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序轉移。另外,農村的休閑觀光產業也是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應針對不同市場需求,做好規劃,大力發展。
實現低成本發展農業路徑,具體辦法有:政府投資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和提供其它公共物品;農業科學研究和農業推廣主要由政府組織和提供,讓農民免費或低償采用農業科研成果和技術服務;對農民種糧購買農用生產資料如良種、農機具購置、化肥、農藥給予直接補貼,并控制這些投入品的價格;對農民轉產、退耕還草、還林、還湖實行扶持政策,給予受損補貼或支持性補助。
高就業、低成本路線的關鍵在于開發人力資本。下功夫開發人力資本。這也是中國實施農業現代化的關鍵。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要培養大量新型農民。要通過多種渠道增加農村人力資本投資,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培植農村科技示范大戶和種養殖專業大戶的計劃,并結合農民培訓工程的實施,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能力。使他們的素質由體力型向智能型轉變,使大戶的隊伍更加壯大,形成“培訓大戶、大戶帶動農民”的運作模式,通過大戶在農村地區發揮更大的帶動作用。
4.實施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的技術路線
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就是使高新技術向傳統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領域迅速地滲透和擴散,使高新技術不斷地滲透到傳統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的關聯環節,從而造成農業產業鏈條的不斷延伸,農業科技產業不斷出現,農業關聯產業不斷擴大,形成和構建一個全新的現代農業產業鏈系統。
我們認為,在推進高新技術與我國農業經濟結合進程中,我們要努力發揚我國的生態農作制、再生能源、有機肥料等傳統農業的精華。以家庭經營為基礎,逐步建立“一業為主、多業互促、多級利用、良性循環”的生態經營模式;使有機肥料與新型肥料加工、沼氣能結合起來,形成新型的農業能源體系;逐步使新材料用之于農業機械設備,形成小巧靈活多功能的農業機械化模式;并逐步使所有這些方面同生物工程以及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相結合。可以設想,我國農業的生態經營模式,如果進一步的同遺傳工程、良種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術相結合,與農業機械化和農業工程設施相結合,在管理上同信息技術相結合,在體制上同農業產業化經營相結合,高新技術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將不可估量。因此,“生態農作制+生物工程(良種技術和轉基因技術)+農業工程(設施種養殖技術+農業機械化)+信息技術(因特網+農業專家系統)+農業產業化經營”將成為我國未來農業技術改造的模式。
摘要:
隨著我國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特色農業在地方農業經濟發展中的競爭優勢日益明顯。河南是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和現代農業基地,其戰略地位決定作為河南主要糧食產區之一的許昌,應抓住中原經濟區建設機遇,加快特色農業發展。本文對許昌特色農業的發展現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應對等方面展開探討。
關鍵詞:
許昌;特色農業;競爭力
河南省農業生產歷史悠久,被國務院定位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和現代農業基地。而許昌作為河南省主要糧食產區之一,地處暖溫帶季風區,以平原為主,可耕地面積豐富,擁有優越的自然資源和條件,應借助中原經濟區建設機遇,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特色農業發展,取得區域競爭優勢。
1許昌特色農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許昌依托產業園區建設,由政府統一規劃協調指揮,創新運作模式,采取“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運作方式,大力開發特色農產品,穩步推進特色農業的快速發展。目前,許昌特色農業發展已取得顯著成效,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特色農產品種類顯著增加,種植規模和產量也呈上升趨勢。如鄢陵花卉苗木、河街腐竹、禹州中藥材、襄城蔬菜、長葛畜禽肉等。(2)扶持并打造出了一批農業龍頭企業。近年來,在“誰有能力誰牽頭,誰牽頭就扶持誰“的政策推動下,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快速成長了起來,從事特色農產品加工、銷售等,延長了產業鏈條,促進了特色農產品的流通與增值。比如:糧油食品加工以山花糧油集團、湖雪面粉公司為龍頭,中藥材產業以禹州中藥材市場為龍頭,花卉產業以鄢陵北方花卉集團為龍頭,畜牧產業以長葛眾品食業公司為龍頭。(3)規劃并建立了一批特色農產品種養殖基地。比如鄢陵縣把種植花卉園藝業作為支柱產業,發展特色花卉系列,構建了集科研、生產、銷售、觀光為一體的花卉基地;長葛則以眾品食業公司為龍頭,帶動建立了畜牧禽類養殖基地;許昌縣則依托以河街為中心的腐竹工業園和以蔣官池鎮為中心的食品加工業園,帶動形成了以小麥、大豆為主的種植基地。這些種養殖基地的建設有效地增加了農民收入,提高了農業產業化水平。(4)培育了一批有較高知名度的特色農業品牌。經過近幾年對特色農業的大力發展,許昌已初步培育出了一批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特色農業品牌,如鄢陵苗木基地是全國北方市場最大苗木交易基地;許昌縣河街鄉腐竹已占領全國60%以上的市場份額,聞名全國;長葛眾品食業公司生產的類鮮肉及加工品已對全國知名的雙匯集團生產的肉類產品形成了巨大的挑戰,成為知名品牌。(5)開發了一些新興特色農業類型,如鄢陵花木博覽園,每年舉行盛大的花木博覽會,集旅游、觀光、交易為一體,帶動了花木產業的快速發展,實現收益的多元化增值。
2許昌特色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許昌在發展特色農業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通過近年來的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制約著其進一步做大做強。
2.1農戶生產較分散,經營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許昌在發展特色農業的過程中農戶生產分散,生產規模小,難以實行標準化生產,生產過程缺乏有效的質量監控,流通機制也難以有序進行,散戶的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突出,規?;a與批量化銷售存在一定難度,致使特色農業的發展仍處在粗放管理層面,經營管理水平不高。例如,河街腐竹原料大豆的生產多以家庭農戶為單位,單家獨戶自行決策生產,沒有統一的生產標準與技術標準,管理方式上多屬于粗放管理,重量而不重質,最終也必然因為原料的低品質致使腐竹加工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沒有精細化的統一標準,也難以生產出科技含量高、質量穩定、高品質的精品腐竹。
2.2產業化水平不高,規模效益不突出
目前許昌特色農產品及其加工品,農戶生產呈現出很強的分散性,加工和營銷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規模小,經濟實力薄弱,技術水平不高,普遍存在著“低、小、弱、散”的問題,產業化水平不高。農業產業化開發過程,需要農業本身、其周圍產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也就是農業產業鏈條的縱向與橫向發展。從縱向上看,特色農業產業鏈一般包括“研發—培育—推廣—生產—加工—流通—銷售—消費”等諸多環節,而許昌特色農業產業鏈目前仍比較短,研發、培育、推廣、加工、流通、銷售等環節都還比較薄弱,消費環節消費者參與體驗度較低。從橫向上看,許昌特色農業產業鏈條也比較單一,缺少關聯、輔助產業,尤其是農業信息化服務產業發展滯后。正是因為許昌特色農業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不高,導致規?;б娌伙@著。
2.3品牌營銷力度不高,品牌發展緩慢
特色農業的發展依賴資源比較優勢基礎,但這種由比較優勢帶來的競爭力是淺層次的、短暫的,只有將比較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后,靠品牌帶來的競爭力才是深層次的、持久的。目前許昌特色農業的發展仍停留在比較優勢的開發層面,對品牌內涵的挖掘與營銷力度欠缺。在發展特色農業方面,品牌的建設與打造,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是打造原產地品牌或區域品牌,利用區域品牌的光環效應來帶動整個產業集群中的企業品牌發展。另一方面是鼓勵龍頭企業的發展,注重企業品牌的打造。目前,由于龍頭企業實力不強,許昌從事特色農產品開發的企業還沒有形成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品牌;另一方面,對許昌傳統特色農產品的產地品牌或區域品牌開發和保護力度不夠,在原產地品牌的建設過程中,許昌特色農業品牌建設與營銷意識不強,沒有充分挖掘特色農產品的區域品牌內涵,沒能把區域獨特的土質、氣候、地形、人文歷史、風俗習慣等因素與產品品質和品牌文化關聯起來,忽視打造品牌的獨特性與文化內涵;在品牌的推廣方面,除了鄢陵花木、禹州百年粉坊的推廣外,其他特色農產品的品牌推廣力度不足。
2.4配套設施與服務不健全,生產經營風險偏高
在特色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尤其是規?;?、產業化、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配套設施和服務是制約其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其健全程度直接影響著特色農業生產經營的風險程度。目前許昌在配套設施與服務方面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1)在基礎水利灌溉設施方面,由于許昌是一個相對缺水的城市,降雨季節分配不均,對農業發展影響較大,需建立健全水利灌溉設施,但目前仍有許多縣域水利灌溉設施跟不上,存在“碰天收”現象。(2)在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方面,也存在不足。在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信息是關鍵因素,直接影響企業和農戶對市場需求狀況的了解程度,及提供產品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程度,和對經營風險的控制能力。目前許昌在特色農業發展中,尚未建立健全信息服務化平臺。(3)在金融支持服務方面,由于農業本身是弱質農業,抗風險能力差,尤其是在特色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農戶資金來源渠道非常有限,需政府提供資金方面的支持服務,目前許昌在特色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已出臺了一些資金支持政策,但仍不能滿足需求。
3促進許昌特色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發展特色農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面廣、牽動性強,需要廣大干部和農民上下同心,針對所存在的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全面推進,不斷提高許昌特色農業的發展水平。
3.1加強農戶生產組織化程度,提高特色農業經營管理水平
農戶的分散生產,導致整個產業管理水平低下,缺乏合力和競爭力。許昌應通過建立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來加強農戶組織化程度,依靠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經濟實力和帶動作用實現產業化經營的規模和成效,提高特色農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目前許昌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至今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對于農戶的覆蓋面和帶動力較弱,遠遠不能滿足特色農業發展的需要。政府應采取多種措施扶持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并創新組織合作模式,加快發展,充分調動發揮他們在特色農業發展中的組織帶動作用。
3.2扶持龍頭企業,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產業化水平
農業產業化是推動我國農業向市場化、專業化和現代化轉變的重要途徑。龍頭企業是產業化的關鍵。特色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規?;纳a和經營。因此,許昌在發展特色農業時,應著重扶持和打造龍頭企業,帶動農戶進行專業化、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并鼓勵龍頭企業進行縱向一體化經營,延伸并整合整個產業鏈,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產業化水平。同時,還應大力推動從事相關農業服務的關聯性、輔助性中小企業的發展,尤其是農業信息化服務型企業,以繁榮橫向產業鏈,推動特色農業向區域產業集群化和網絡化的模式發展。
3.3實施品牌戰略,加大品牌營銷力度,提高品牌競爭力
發展特色農業必須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因此,許昌在發展特色農業的過程中應強化品牌意識,實施品牌戰略,加大品牌營銷力度,提高特色農業品牌競爭力。(1)要適應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新產品開發方面應不斷推出新產品迎合新的需求點。質量方面應實行標準化,并進行嚴格的質量監控。品牌標示、包裝設計方面要進一步規范化,做到既要體現產品特色,又要向分級化、方便化、環?;较虬l展,確保產品內在品質和外部包裝完美統一,以提高許昌特色農產品的檔次和品牌形象。(2)注重原產地品牌或區域品牌的建設,充分挖掘當地獨特的資源優勢、氣候、土壤、風俗習慣、傳統文化等與產品品質或特色密切相關的因素,塑造區域品牌內涵和文化,讓獨特的產品品質與特定的地域聯系起來。并通過原產地品牌的打造,帶動相關企業品牌的發展;在發展企業品牌的時候應重點扶持龍頭企業。(3)品牌的打造離不開有效的傳播與推廣。許昌政府、行業協會和農業企業應聯合起來,加大對特色農業品牌的推廣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在借助傳統的推廣方式的基礎上,借助“互聯網+”融入全民娛樂文化潮流構建親民、娛樂化的推廣模式,提高消費者的參與度和體驗價值,從而讓品牌走進消費者的心里。
3.4建立健全配套設施與服務體系,提高產業經營抗風險能力
當前許昌應盡快建立健全特色農業配套設施與服務體系,提高產業經營抗風險能力。(1)在水利灌溉設施建設方面,完善水利設施,實施水利工程到田到位,形成有保障的水利灌溉網,保證旱期農田灌溉用水的有效供給,切實解決一些地區因降水不足導致的“碰天收”現象。(2)在信息化平臺建設方面,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扶持優勢產區優先建立網絡信息服務平臺,以整合開發農業信息資源和健全農業信息服務體系為重點,借助“互聯網+”構建全鏈條、全方位的產業化服務平臺,為特色農業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需求供給信息的收集、專家診斷與管理、專業的推廣,甚至是專門的策劃等。通過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實現許昌特色農業的產業鏈條一體化有機融合。(3)在資金支持方面,政府應制定特色農業發展優惠政策,并提供多種融資渠道和方案,切實解決農戶在資金投入和周轉方面的難題。
作者:安書芳 單位:許昌學院商學院
摘要:
發展特色產業是推進傳統農業向特色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途徑。該文結合陜西農業發展實際,提出了陜西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主要包括:有效挖掘特色資源,有序擴大產業規模,突出產品特色,注重品牌培育和宣傳工作,搭建市場平臺,培育懂市場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對陜西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品牌培育;市場培育
陜西是中國農業發祥地之一,有6000~7000a的農耕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曾創造了中國古代農牧業文明。進入21世紀以后,對農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踐證明,發揮各地農業的比較優勢,發展特色農業,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和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1]。所謂特色農業,就是開發區域內獨特的農業資源,形成特有的名優產品,進而轉化為特色商品的產業[1-3]。目前,陜西省已基本形成產業布局合理、主導產業明晰、主導產品特色較為突出的3個特色產業帶,即以設施果蔬為主的關中高效農業產業帶、以茶葉和魔芋為主的陜南生態農業、以小雜糧為主的陜北有機農業產業帶,陜西農業正逐步由傳統農業向特色農業轉變。有資料顯示,特色農業已經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也為陜西省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奠定了產業基礎[2-4]。因此,把握特色農業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對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有重要意義。
1以特色為根本,有效利用資源稟賦
陜西省南北狹長,橫跨8個緯度和3個氣候帶,物種豐富,資源稟賦多樣。陜北地區干旱少雨、地域遼闊,具有建立優質小雜糧、設施蔬菜、薯類、牧草生產基地的獨特優勢;渭北旱原氣候、土壤要素組合良好,是聞名全國的優質蘋果和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關中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條件優越,又有臨近大中城市的區位優勢,適宜建立設施蔬菜、優質小麥、優質玉米及其它高效經濟作物生產基地;陜南水熱資源和植物資源豐富,工業污染少,是生產無公害蔬菜、茶葉、中藥材及其它綠色產品的天然基地。發展特色產業,必須植根于資源稟賦[1],一是確保生態資源的合理利用,不能以犧牲生態資源為代價,以特色為根本,有效利用生態資源和農產品資源,集中精力做大做強做好特色產品;二是在明確規劃的基礎上,著力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三是挖掘特色產品潛力,以優質的的特色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如石泉的蠶桑產業,石泉素有“小江南”之稱,有傳統養蠶習慣,興桑養蠶歷史悠久,科學飼育管理條件下繭絲質量優于南方主產區。因此,石泉縣可倡導在退耕還林的宜林山地廣栽桑樹,并給予積極扶持引導,做強產業基礎,做好市場開發和綜合利用工作,完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延伸產業鏈條,使終端產品由白廠絲向絲、綢、服裝、食品及蠶桑副品等發展,同時圍繞行業內“天虹牌”蠶種、“鎏金蠶牌”白廠絲、“雨花牌”蠶繭等主導產品,積極推進名牌產品發展戰略,使石泉蠶桑產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2擴張規模,強化組織集聚產能
規模是特色產業中技術創新和品牌創新的先決條件[5]。發展特色產業,要以產業規模擴張、標準化生產、農民綜合素質與組織化程度提高、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為基礎。規模擴張,不是簡單的數量增加和生產規模的擴大,而是以提高特色產品產量和品質為中心,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趨同類”產業加速向特色產業轉型和聚集,大幅度提升特色農業的綜合發展水平。在傳統產業中,也有“名、特、優”產品,但由于缺乏專業化和批量生產而不能形成明顯市場優勢和快速的集聚發展。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特色產品要形成巨大的經濟優勢,必須依托大規模的產業開發,即通過人才、經濟、資源的高度集中,專業整合區域經濟結構,形成特色鮮明的優勢產業,推動特色產品進行批量生產并獲得應有的市場占有率。就當前區域經濟的發展形勢分析,“撒胡椒面”式產業布局難以形成競爭優勢和聚集效應。在創新品牌和強化組織聚集產能方面,也要以區域經濟特色為基礎,放棄、淘汰資源消耗度高的的低效產業,整合資源發展高效產業,提高產業的聚集度和專業度,以此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如武功縣的手織布產業,當地百姓素有手搖紡紗車、腳蹬織布機的習慣,幾乎家家戶戶都可為之,這為有序擴大產業規模奠定了基礎。武功縣在既有規?;A上,統一行業標準、創新花色品種,有序擴大了“手工作坊”,集聚十里八村、千家萬戶的產能,強化后整理階段工作,提升產品檔次,形成了“蘇繪”、“若蘭”等知名度高的手織布品牌,并獲得了大額的市場占有率。
3以“新奇早優”為關鍵,發展培養特色產業
開發特色產品,必須挖掘地方特色,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產品,并通過技術革新,培育“人優我特、人優我新”的優特產品[6]。如渭北蘋果、眉縣獼猴桃、大荔冬棗、陜北紅棗、紫陽富硒茶、韓城花椒、甘泉豆腐干、千陽刺繡等一系列地方特色鮮明的產品聞名中外,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發展特色產業,必須以開發特色產品為核心。開發特色產品,一是要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礎上,優化栽培技術或品種資源,為原有的特色產品賦予新的內容,以“新奇”吸引更多的產品受眾;二是時令、鮮食產品上市要早,提前占領市場高地,以“早”俘獲消費者芳心;三是要在農產品種植、生產、加工、運輸、貯藏等過程實行全程質量監控,將技術手段和法律手段有機結合,規范生產組織和管理過程,提升產品品質,以“優”贏取消費者放心。如“長安草莓”產業,西安市長安區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光照充分,晝夜溫差較大,有助于植物糖分的積累。長安區充分利用優良資源稟賦,引進“豐香”、“章姬”等新優良草莓新品種,上市期由11月底延伸至翌年5月,這在深冬季節新鮮水果匱乏的西北地區獲得了良好的市場效果。同時,長安區還采用生產園區化、包裝工業化、銷售商業化的生產管理模式,實現了草莓從產品向產業的轉變。
4以品牌培植為重點,做好市場和人才培育
農產品品牌培養是引領農村結構調整、提升農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動力[7-8]。因此,品牌培育被認為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8]。在農產品品牌市場培育中應注意幾個問題,一是科學規劃引導,單家獨戶的生產方式難以適應市場需求,對市場形勢判斷能力差,缺乏統一標準,難以培育出有影響力的品牌,此時應發揮政府、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在品牌建設方面的作用,實施“走出去”的戰略,打造有影響力的品牌[7];二是實行品牌創建獎補機制,政府在融資、品牌建設、產地環境治理等方面的出臺相關政策,并實行有效的獎補機制;三是強化市場監管,依據有關法律,聯合有關執法部門,查處虛假產品生產經營,加強農產品品牌保護,建立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特色產品的市場開發關鍵在于把握市場動向,掌握市場運作的方法。這就要求各級政府、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在發展特色產業、培育特色產品市場過程中,要注重培訓農民打造市場、樹立品牌、創新科技、避免風險等方面的意識,幫助其轉變傳統種植觀念,不斷提高其對市場經濟的駕御能力和通過科技致富的能力。如韓城市花椒產業,韓城市政府投資在市內建成西源花椒貿易城和芝陽花椒批發交易市場,吸納專業銷售經銷戶140戶,專業經銷人員2600多人,年經銷花椒總量2000萬kg,年銷售額達5億萬。不但解決了市場問題,還培育了數千人的農民營銷大軍,形成了直銷網點鏈接批發市場的加購銷隊伍及以農民為主力軍的銷售網絡,架起了完整的“大紅袍”花椒特色產業鏈。
作者:羅創國 張俊麗 李五建 單位:陜西省發展一村一品指導中心 渭南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摘要:
臨滄市是一個以農業為基本生產方式,以農村為基本生活空間,以農業人口為主要社會成員的典型農業市,農業是臨滄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在經濟發展整體處于劣勢的情況下,抓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比較優勢的特色農業的發展是臨滄農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關鍵一環,同時對促進臨滄市經濟社會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和實現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對臨滄市在發展高原特色農業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進行分析,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促進臨滄市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臨滄市;高原特色農業;發展
近年來,各地區都在探索農業發展的新模式,都在尋求比較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以期實現農業跨越式的大發展。臨滄是一個以農業為基本生產方式,以農村為基本生活空間,以農業人口為主要社會成員的典型農業市,農業是臨滄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臨滄在經濟發展整體處于劣勢的情況下,抓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比較優勢的特色農業的發展,積極發展高原特色農業,取得了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但與臨滄市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發展潛力與目標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臨滄市在高原特色農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嚴重制約著臨滄市高原特色農業的發展。
一、臨滄市發展高原特色農業面臨的問題
1、農產品流通體系不健全
(1)農產品流通中信息服務薄弱。
一是信息化硬件建設落后。由于經濟效益差、信息意識落后等原因,大多數市場沒有配備信息設備,致使市場信息情報功能未能充分發揮。一些市場采用傳統的廣播、板報等方式少量品種、價格信息,有的市場根本沒有信息服務,更談不上為農戶生產、產品流通、產品加工提供全面、持續的信息。二是信息資源不能共享??h級以上政府的信息網絡較健全,信息量也較大,但缺乏一個把政府、市場、客戶和生產者聯接起來的網絡,市場供求信息不能快速傳遞,致使批發市場價格發現功能不能發揮很好的作用。三是對農民的信息服務不到位。農民習慣于聽從行政號召,缺乏對市場的分析能力。雖然當前涉農部門建立了農業信息網絡,但主要問題是網絡在鄉、村出現斷層,使農民獲取信息成本很高。而且大多數農民因自身素質原因缺乏對信息的分析、選擇能力,因而造成農民生產和農產品流通的盲目性。
(2)農產品流通滯后于生產,生產又缺乏市場信息指導。
一是各地普遍存在重農產品生產、輕農產品流通的現象,造成農產品流通滯后于生產。有些人認為農村經濟工作主要是要抓生產,流通工作不用抓。有的人雖然認識到流通的重要性,卻又不知如何抓,最終導致農產品賣難或買難的現象時常發生。自發形成的小規模、分散經營的農產品民間流通組織普遍缺乏管理和指導,他們受利益驅使,在農產品短缺時為從中牟利高價搶購,在農產品過剩價低時為規避風險一哄而散,從而加劇了農產品價格的波動。二是有些地方重市場建設,輕市場預測,不注重分析市場需求變化,造成農產品生產滯后于市場。由于市場分析、預測難度較大,因而在農產品流通工作中,各地只重視市場的場地建設,不搞農產品市場分析、預測,缺乏對生產的正確指導。農民由于自身文化素質、掌握信息、市場經濟意識等方面條件的限制,不能掌握市場行情,生產決策的盲目性較大,經常出現“什么價高,大家就種什么,種什么,什么就難賣”的尷尬局面。
(3)農產品運輸成本高。
目前,臨滄市既沒有高速公路,又沒有鐵路,物資運輸主要靠汽車,農產品外銷運距遠、速度慢、成本高,既嚴重制約著高原特色農產品規?;_發特別是鮮活農產品的開發,又制約著臨滄農業的對外開放。
2、農產品品牌建設滯后
(1)經營者缺乏品牌意識。
臨滄初級農產品的生產者主要以小規模農戶為主,缺乏企業化經營的實體,相當多的農民以及農業管理部門受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的慣性約束,在他們的思想中,收獲便是生產的結束,市場意識、品牌意識非常淡薄。許多農民對農產品的認識仍停留在初級農產品上,即便更深層次的認識也僅僅是初級農產品加工上,不能有效地開展農產品品牌經營。臨滄的許多綠色、生態、優質特產因無注冊品牌,造成農產品土味濃、精品少、附加值不高,從而失去了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有效載體,也因此使得臨滄的農產品在市場競爭和價格方面的優勢大大削弱。比如,臨滄黑肉土雞,無論是省內還是省外的客人都對其贊不絕口,但至今也沒有形成具有品牌的特色農產品。
(2)區域品牌分散經營。
分散經營往往由于經營的分散性和不規范性導致品牌效應難以體現。臨滄的知名農產品經營主體多數是分散的個體,難以形成規?;洜I。例如,區域性茶葉品牌“滇紅”,曾先后獲國家質量銀質獎、中國名茶、國家外事禮茶等榮譽稱號,1986年集團生產的滇紅茶被當作國禮贈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據說,英國女王將“滇紅”置于透明器皿內作為觀賞之物,視為珍品。但遺憾的是,就是這樣的特色品牌產品的銷量卻沒有與其知名度成正比,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當地的企業各自為政、分散經營,沒有形成規?;a業化經營格局。比如,僅“滇紅”之鄉鳳慶茶葉企業就有40多家,年生產規模大多僅在50噸左右,大量的個體小茶廠遍地開花。這也是臨滄市農業企業的縮影,這極不利于臨滄農產品品牌的打造與品牌形象的升級。
(3)農產品品牌宣傳創新不足。
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是保證品牌價值得以順利實現的前提,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提高離不開對品牌的宣傳。全市通過“三品”認證基地556.7萬畝,獲省級以上名牌農產品商標57個、云南名牌農產品20個,農產品品牌創建取得了一定實效。近年來,圍繞臨滄市主導產業,各級政府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對外宣傳活動,“天下普洱第一倉”等品牌效應已初步形成,但還存在宣傳的廣度、深度不夠的問題,必須繼續加大品牌效應的宣傳力度。
3、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以及農民創業能力弱
(1)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弱。
農業科技創新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系,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內生變量,不僅包含硬技術創新和軟技術創新,同時還包括農業科技在農業生產方面的多次應用。臨滄農業科技創新受自然資源、人力資源以及創新資金和創新團隊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雖然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創新平臺不斷趨向完善,企業主體作用日益凸顯,但是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仍然面臨著一系列困難和障礙。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的供需存在較大矛盾。一方面是農業科技成果的質量和結構存在問題,主要是由于農業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其中質量問題主要表現在能夠顯著增產、增收的突破性成果少,一般性成果占主要部分。另一方面,農業技術提供的質量和結構也存在問題,導致農民(企業)無法獲得生產中迫切需要的技術與服務,存在著產前愁信息、愁資金、愁種苗;產中愁技術、愁服務;產后愁加工、愁運輸、愁銷路等問題。
(2)農民創業發展能力弱。
全市農民家庭經營收入不穩定,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占的比重低。農民群眾的吃飯問題基本解決,但收入水平低,投入創業發展的能力弱,因病返貧、因災返貧、因供孩子上學返貧的問題普遍存在,城鄉發展差距大。農村大量有知識的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農村的農業勞動力素質呈結構性下降,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既缺乏勞動力,更缺乏人才。
二、促進臨滄市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對策
1、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打通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生命線
(1)加強農產品市場信息化建設。
首先,要加強農產品市場信息工程建設,加快建立具有權威性、快速、準確、高效的農副產品信息網絡,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制度,通過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每天向社會農產品供求信息、價格信息等;其次,建立信息中介組織,從事農副產品短期、中期、長期市場信息分析預測工作,適時向農民準確、實用的信息,以便指導生產,促進流通;再次,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等現代交易方式,不斷擴大農產品的網上銷售,積極推動種植、養殖大戶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充分利用網絡,將自己生產的農副產品供應信息上網,尋求消費者或經銷商聯系銷售簽約,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節約流通成本,探索信用交易、委托交易、電話交易等農產品流通新方式,逐步推動農產品市場由以即期交易為主向以遠期交易為主轉變,以降低交易成本。
(2)加強和完善對農產品流通的宏觀調控。
發展農產品流通,離不開政府的公共服務與宏觀調控。政府為農產品流通提供的公共服務和宏觀調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加強法制建設。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健全農產品流通方面的法律法規,調整規范流通環節各主體的經濟行為。政府應運用法律手段實施對農產品流通系統的監管,為發展農產品流通提供良好的法律環境,以達到促進農產品流通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目的。二是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要加快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三是建立并完善對農產品流通的調控制度,特別是建立市場運行監測制度、重要農產品儲備制度等,以保障農產品流通順利運行。
(3)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最大限度地降低運輸成本。
一是鐵路建設。啟動祥云至臨滄鐵路建設,加快推進臨翔至清水河、臨滄至普洱鐵路前期工作。二是公路建設。力爭開工建設玉溪新平至普洱鎮沅至臨滄臨翔高速公路;加快推進云鳳一級路、3條(段)沿邊二級公路、永德德黨至鎮康勐堆二級公路建設;完成643公里通暢工程建設任務;全力推進清水河至緬甸臘戍二級公路建設;加快推進大理至臨滄至普洱高速公路、云縣至習謙高速公路、鳳慶勐佑至永德永康二級路、瀾滄江沿江公路建設前期工作。三是機場建設。加快臨滄機場改擴建工作,推進孟定、永德、鳳慶通用機場前期工作。
2、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提升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競爭力
(1)轉變觀念,樹立農產品品牌意識。
從市場和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日益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有了“食以安為先”的消費理念。在無明確安全辨別標準的情況下,消費者自然以是否大品牌、知名品牌為安全的判斷標準。此外,經濟發展、收入增長帶來的消費升級也直接帶來品牌消費需求的提升,成為農產品品牌化最直接的驅動力。從臨滄發展的角度來講,在經濟發展整體處于劣勢的情況下,抓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比較優勢的特色農業的發展,建設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做好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是臨滄農業發展的關鍵。因此,臨滄市、縣各級政府以及農業相關部門要通過各種途徑,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教育和培訓,廣泛進行農產品質量、品牌、商標、廣告以及營銷策略的宣傳教育和培訓。要讓產品市場經營者樹立新的農業發展觀,即由傳統的農產品運銷觀向營銷觀的轉變,增強品牌意識,使其認識到創立品牌是提升農產品檔次,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首先,提高企業管理者的品牌意識。企業品牌戰略的制定與實施,品牌建設的力度與深度都取決于管理者的品牌意識的強弱。其次,要幫助和引導農民群眾提高品牌意識,可通過召開品牌座談會、品牌培訓會等多種易于群眾接收的方式,廣泛宣傳建設品牌、保護品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啟發農民提高擁有品牌、重視品牌和利用品牌的觀念和意識。
(2)提升龍頭企業在品牌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塑造地區特色的統一品牌。
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組織,提升龍頭企業在品牌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從擁有強勢地位農產品品牌企業和地區的成功經驗來看,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的前提,通過組織化的方式,可實現農業種、養、加,產、供、銷,農、工、商一體化的經營戰略??梢酝ㄟ^扶持龍頭企業,力推主打品牌來達到打響農產品品牌的效果。這些龍頭企業把分散的農戶緊密的聯系起來,成為利益共用體,使千家萬戶的小生產更有能力去應對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形成“龍頭企業帶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經營體系。其中,龍頭企業是品牌經營的核心,“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可以使生產和流通的各個主體相互協作、共同發展,既有利于規模化生產,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更有利于市場化運作,樹立品牌的統一形象,建立地區特色的統一品牌。
(3)積極融入“互聯網+農業”新時代,加強對農產品品牌的傳播。
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是保證品牌價值得以順利實現的前提,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提高離不開對品牌的宣傳。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正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傳播渠道。通過網絡傳播品牌,可以消除時空限制,向更廣的范圍宣傳品牌,提高傳播效率。因此,可以利用政府網站或者電子商務網對臨滄的特色農產品進行三個方面的宣傳。一是企業形象展示,通過簡介、榮譽等全面展示品牌企業的風采和實力;二是農產品形象展示,分門別類地展示臨滄知名品牌的農產品,展示出臨滄生態、優質的富有特色的、不為外地人所知的農產品,利用互聯網推到前臺,讓大家有所認知,進而嘗試、接受它;三是產品品牌形象展示,通過“滇紅”等一批大家熟知的知名品牌商標的展示,引領臨滄農產品品牌形象的整體提升。
3、依靠科技和人才創新,增強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后勁
(1)堅持改革,創新農業科技體制機制。
堅持解放思想,堅持改革創新,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農業科技體制機制。一要加強農業科研與農業生產的緊密聯系。在實踐中,基于充分調研的前提下,合理統籌和配置區域、產業間的技術難題和創新資源,以確保農業科研能滿足農業生產需要,建立合理、規范的農業科研項目審批和立項制度,使科研與生產能夠順利對接,從而形成科學、高效的農業科技管理機制。二要加大農業科技研發機構建設力度。農業科技研發機構是農業科技研發的重要載體,農業領域基礎性研究以及相關共性技術的研發都離不開農業科技研發機構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為保障農業領域科技創新活動的有效實施,彌補農業科技研發機構在基礎性和共性技術研究方面的資金不足,應在政府財政支持的同時,以委托企業承擔科研任務等形式和方式來拓寬投入渠道。三要充分發揮各級農科教協調領導小組的作用。按照農業科技管理統一規劃、地方和部門共同實施的原則,完善由科技、教育、農業、計劃、財政、金融、林業、水利、環保、氣象等政府主導、市場多元的農業科技協商機制,切實加強農科教、產學研結合。
(2)加強教育科技培訓,全面造就新型農業農村人才隊伍。
一是加快培養農業科技人才。進一步完善農業科研人才激勵機制、自主流動機制,制定以科研質量、創新能力和成果應用為導向的評價標準;廣泛開展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分層分類定期培訓;完善基層農技推廣人員職稱評定標準,注重工作業績和推廣實效,評聘職數向鄉鎮和生產一線傾斜;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特崗計劃試點,選拔一批大學生到鄉鎮擔任特崗人員;積極發揮農民技術人員示范帶動作用,按承擔任務量給予相應補助。二是大力培訓農村實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質、職業技能、經營能力為核心,大規模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充分發揮各部門各行業作用,加大各類農村人才培養計劃實施力度,擴大培訓規模,提高補助標準;加快培養村干部、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到村任職大學生等農村發展帶頭人,農民植保員、防疫員、水利員、信息員、沼氣工等農村技能服務型人才,種養大戶、農機大戶、經紀人等農村生產經營型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對未升學的農村高初中畢業生免費提供農業技能培訓,對符合條件的農村青年務農創業和農民工返鄉創業項目給予補助和貸款支持。
作者:李如英 單位:中共臨滄市委黨校
1特色精品農業發展的市場背景
1.1綠色農產品市場需求激增
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類食品安全事件的頻頻曝光,廣大消費者對于綠色、安全農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一方面,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極度敏感,一旦農產品質量被曝出問題,對農產品的銷售乃至整個產業鏈都產生嚴重的打擊。例如,受“速生雞”事件影響,2013年春節期間全國范圍內肉雞價格較往年明顯下降。浙江溫嶺草雞批發價從往年的14元?kg-1下降到10.4元?kg-1,僅溫嶺草雞合作社一家就虧損達500萬元。另一方面,消費者對綠色農產品價格不敏感。據萬泰認證公司統計結果,盡管我國有機農產品價格遠高于普通農產品的2~6倍,但是消費市場前景仍相當可觀。
1.2農產品開始步入網銷時代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持續升溫,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果農、菜農或農產品經紀人開始將農產品放到各類網店出售。在浙江省遂昌縣,目前已有2000多家網店出售當地生產的菌菇等農產品,2012年銷售額超1.5億元。調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浙江80%以上的特色精品農產品產銷主體看好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近60%的主體正在或計劃涉足農產品電子商務。目前,浙江農產品網絡銷售主要有3種模式:一是藤橋模式,即產銷主體利用知名網銷平臺直接銷售農產品;二是農民巴巴模式,即銷售主體自建網銷平臺銷售各類農產品;三是遂昌模式,即農民網商通過第三方如網商協會等,在知名網銷平臺搭建的地方銷售平臺抱團銷售當地農產品。
1.3消費者偏好悄然發生改變
人們消費農產品的觀念和偏好不斷發生變化,這不僅體現在消費結構方面的變化,而且還體現在對產品形態的需求和消費方式等方面的變化。調查發現,當前農產品消費呈現3個新的偏好:一是偏好原生態消費,“土”“野”農產品如土蜂蜜、山茶原油等更加受到歡迎;二是偏好休閑消費,2013年春節期間浙江傳統食品青魚干銷售低迷,而作為休閑食品新開發的小包裝醉魚干銷售卻異?;鸨?三是偏好體驗消費,近年來農業休閑觀光的發展和鄉村旅游景點的開發,使通過農業休閑和觀光旅游帶動本地農產品消費成為農產品銷售的一條捷徑。
1.4禮品消費份額呈縮減態勢
在全球市場需求復蘇緩慢、歐債危機深入演化的大背景下,國內外向型經濟受到牽連,并在短期內難以全面改善,浙江很多企業采取了節約成本的方式應對,再加上我國政府機關廉政建設和改革的深入推進,農產品作為禮品的銷售空間受到擠壓。據統計,浙江約有1/4的產銷主體通過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禮品訂購渠道銷售農產品的份額超過30%,近1/10的主體禮品銷售份額超過50%,這部分主體面臨著產品結構、營銷策略調整的迫切要求和嚴峻挑戰??梢灶A計,禮品份額的縮減將使農產品消費進一步回歸市場理性。此外,特色精品農產品節慶購銷井噴之勢也將得到緩解,節前消費強勁、節后迅速回落的態勢將逐步改變。
2特色精品農業經營的主要問題
2.1市場變化難以預測,產品價格波動巨大
由于特色精品農業經濟效益較高,近年來全國各地發展速度加快。而目前農業生產“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依然突出,從而造成農產品價格劇烈波動,對于普通生產經營主體來說,很難及時、準確把握市場變化規律。如蘆筍是浙江省平湖市近年來發展的一項特色新興產業,前幾年蘆筍產量供不應求,市場價格也節節攀升,農戶的種植熱情越來越高,目前全市蘆筍種植面積已達293.3hm2,而上海、江蘇等省市,以及浙江省內的湖州、溫嶺、嵊州、建德等地也開始大面積種植蘆筍。隨著各地蘆筍的大量上市,2013年春季蘆筍價格一路下滑,售價從2012年同期的10元?kg-1跌破成本價7元?kg-1,大量種植戶面臨虧本的危險。從調查結果來看,“市場需求波動大,難以預測”已成為當前浙江特色精品農業經營的最大問題。
2.2銷售渠道相對單一,產業市場風險較大
目前,浙江特色精品農產品的主要銷售渠道仍然是實體店零售、賣給下一級中間商和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訂購這3大傳統形式,近年來除了網店銷售渠道發展迅猛外,其他一些新型渠道還有待于進一步開拓。高端產品、節慶產品等依賴于特定銷售渠道的情況仍然比較突出,加大了產業發展的市場風險。據調查,2013年以來,由于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訂購大量減少,高端產品如浙江的烏牛早茶葉、鐵皮石斛、冬筍、山茶油、生態甲魚、鵝肝等,以及節慶產品如年宵花、青魚干等銷量大幅下滑,近1/2的產銷主體受到了明顯影響,幾乎波及到全省各個主導產業類型。
2.3產銷銜接依然不緊,銷售組織成本較高
近年來,浙江在開展“農超對接”、創新農產品產銷對接機制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目前產銷銜接仍然不夠緊密,農產品銷售組織成本較高。銷售主體通常對本地的優質農產品情況較為熟悉,但對本區域以外的優質農產品卻苦于沒有很好的途徑了解和聯系,影響了銷售經營主體的做大做強,也阻礙了特色精品農產品在區域外的市場拓展。問卷調查顯示,目前“質優穩定的貨源難以保證”已經成為特色精品農產品在組織銷售環節存在的最大問題。
2.4品牌知名度普遍不高,難以開拓新的市場
在調查的特色精品農產品產銷主體中,注冊并使用了自有品牌的比例高達90%以上。這一結果反映出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省特色精品農產品品牌建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各類主體的品牌意識得到增強,但也暴露出特色精品農業發展存在品牌數量過多、規模偏小的問題,廣大主體對品牌化的認識還停留在注冊品牌層面。品牌“諸侯割據、各自為政”現象較為突出,難以形成組團出擊、集中打響品牌的合力,導致在全國范圍內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普遍不高。以浙江山茶油品牌“括蒼”為例,該品牌在原產地臺州地區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但賣到省城杭州就只能給祐康公司的“優谷大地”貼牌,在省外市場更是鮮有知曉。
2.5物流體系尚不健全,流通成本依然較大
目前,浙江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尚未健全,全省范圍或更廣范圍的物流配送能力尚顯不足,物流網絡體系效率不高,導致農產品物流過程中損耗較大,增加了農產品的流通成本。農產品物流環節多,增加了農產品運輸路線、裝卸搬運和包裝次數,加大了物流損耗和物流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益。農產品物流信息體系仍不健全,農產品物流信息系統所能提供的信息類別和質量不能滿足需要,在整個農產品供應鏈上各節點間缺乏信息交換與協同平臺。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緩慢,約有80%的水果、蔬菜、肉類和水產以傳統的車廂(常溫和保溫車)進行運輸。農產品第三方物流發展滯后,專業的農產品第三方物流企業數量還很少,且規模普遍都很小,物流的集約化、規?;蜆藴驶竭€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3特色精品農業發展的轉型思路
在信息化帶來人們生產生活方式重大變革及我國經濟、社會、政治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下,當前浙江特色精品農業發展必須實現從理念到實踐、從生產到經營的一系列轉型。
3.1調整發展理念,實現禮品到大眾消費品的轉型
新的市場形勢賦予了特色精品農業發展新的內涵,當前,應在準確把握新內涵的基礎上,調整浙江特色精品農業的發展理念,使特色精品農業發展走上回歸之路。農產品特色精品不等于禮品、貢品和奢侈品,發展特色精品農業不能脫離大眾消費。從長遠來看,禮品只能占較小份額,特色精品農產品更多的是要面向大眾消費者,走市場化之路才有生命力。因此,發展特色精品農業必須準確把握市場信息,迎合市場消費需求,適應大眾消費變化,根據市場需求來引導生產、加工、銷售。特色精品農業是集精品生產、名品銷售、極品服務于一體的產業。發展特色精品農業不僅僅是指特色精品農產品的生產過程,生產出高品質、高營養、高安全、高科技、高創意、高效益的精品農產品。在各種技術手段使“生產什么不再成為問題”的情況下,發展特色精品農業,更重要的是強化品牌建設和現代流通。此外,提供強大的消費服務如提供營養菜單、烹調食譜等,以及滿足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如開發研制半成品菜等,也應逐漸納入特色精品農業的發展內涵。
3.2調整產品生產,實現“以產定銷”到“以銷定產”的轉型
立足于精品農產品也是“大眾消費品”的定位,精品農產品開發應認真研究大眾消費的變化,從市場需求出發調整產品生產,實現“以產定銷”到“以銷定產”的轉型。調整產品生產結構。大力發展綠色農產品和標準化生產,深入推進“三品”認證工作。適應于產品省外、國外市場的開拓,根據當地的飲食習慣調整產品生產,例如龍游富硒大米應隨著外地市場的開發,調整秈米與粳米的生產比例。調整產品供應時間。適應于傳統節慶消費回落的態勢,適當壓縮節慶生產比例,例如調減春節期間雞、鴨、魚等年貨的上市,并在節后保持正常的供應量。采用技術手段延長產出期,緩解時令產品集中上市,保證較長時間的供應。開發各類休閑食品。干果、水果可以開發成休閑食品,畜產品、水產品甚至食用菌、蔬菜等也可以開發為休閑食品,特別是開發小規格、系列化的休閑食品。調整產品包裝。例如,適應于大眾消費需求,將禮品包裝變成簡包裝;適應于網銷要求,將蜂蜜、油脂類的包裝由玻璃瓶變成塑料瓶;適應于旅游產品開發,產品包裝應當融入當地文化元素等。
3.3調整產品營銷,實現傳統營銷到現代營銷的轉型
隨著特色精品農產品的市場定位的變化,其營銷思路也應及時調整。擴大銷售市場。為應對當前禮品銷售份額的大幅減少,以及今后生產能力的不斷提升,加快開拓區外、省外乃至國外銷售市場成為浙江特色精品農產品營銷的當務之急。應加強前期市場研究,先從經濟發達、文化同源的長三角地區入手,針對省內外、國內外不同市場的消費文化、消費規模和消費能力,匹配不同的產品組合及營銷策略。拓寬銷售渠道。產品銷售“渠道為王”,應在發展傳統渠道的同時,積極發展電子商務、農超對接、農產品連鎖超市等新型渠道,特別是在電子商務發展迅猛的勢頭下,搶占先機,重點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創新營銷手段。不斷創新產品概念,加強體驗消費,如將特色精品農業與旅游、農業休閑觀光相結合,利用旅游、農業休閑觀光銷售特色精品農產品,并對旅游市場進行細分,深度開發旅游農產品。此外,還應充分利用全國各地的農展會平臺進行集中推介,提高浙江特色精品農產品在消費者中的感知度和認可度。
4特色精品農業轉型發展的對策措施
4.1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
以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為重點,加快健全符合實際的農業標準體系,繼續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擴大標準化技術應用面,促進農產品按標生產、按標上市、按標流通。健全農產品編碼標準,加快建立以產地質量追溯為核心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強化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質量安全職責。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提高農產品檢驗檢測能力,試點將農產品檢測作為農業龍頭企業產品上市的準入條件。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重點強化“三品一標”農產品監管,強化監管崗位責任。對農產品檢測不合格的生產主體和經營主體實行“黑名單”制度,取消其申報省、市、縣各級農業部門各種形式的扶持項目的資格。
4.2加大浙江土特農產品宣傳力度
加強主動宣傳。除了參加省內外舉辦的各類農產品展銷會外,還要積極主動策劃宣傳,制定浙江省名特優農產品推薦目錄,在重點推廣城市召開產品推介會、開展市民試吃活動等。組織抱團宣傳。爭取政府財政支持,以行業抱團或地區抱團的形式,對浙江特色精品農產品進行整體營銷。依靠文化宣傳。加強與文化、旅游管理等部門的合作,在對外輸出浙江文化和旅游產品的同時,帶動特色精品農產品的輸出。如參與央視烹飪類欄目制作,從教會怎么吃甲魚開始,啟動甲魚等水產品的北方市場銷售;或通過拍攝諸如“舌尖上的浙江”之類的紀錄片,對浙江特色農產品進行軟宣傳。重視網絡宣傳。利用“網絡無處不在”的力量,加快建設浙江特色農產品宣傳和營銷的省級平臺。
4.3培育特色農產品網絡銷售體系
把握當前浙江農業信息化高速發展的契機,推動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的農產品網絡營銷全新模式,迎接農產品E時代的到來。積極推進農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建設。利用地域優勢,爭取與淘寶網等知名網購平臺合作共建網絡銷售平臺,合力打造特色精品農產品銷售的“浙江館”。制定農產品網絡銷售人員培訓計劃。針對農產品電子商務專門人才缺乏的問題,結合農產品網絡營銷特點,開展專業化新型人才教育培養,定期組織生產經營主體、返鄉青年、大學生“村官”等進行農產品網絡營銷技術的教育培訓。加強農產品網絡銷售線下安全品質管理。應研究建設農產品網絡營銷標準化體系,探索并完善電商+政府+協會+網商的模式,積極消除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安全隱患。
4.4推動特色農產品行業協會建設
加快推進特色農產品行業協會建設,通過行業協會,解決單個主體難以完成或完成成本過高,而又具有公共性的問題。行業協會主要功能定位:市場信息服務,對市場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分析與,開展市場研究和預警;產銷銜接服務,通過協會活動,加強產銷主體之間的聯系,降低產品供銷組織成本;培訓交流服務,開展技術培訓,幫助會員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新設備、新工藝;生產要素服務,如爭取銀行授信貸款,幫助會員解決融資難題,開展省內外勞動力經紀,滿足農業生產環節的勞動力需求等;市場拓展服務,組織舉辦特色農產品推介活動,擴大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參考國外經驗,行業協會建設應從官辦或半官辦行業協會起步,待產業發展時機成熟,再從政府管理部門中剝離。
4.5加強特色農產品公共品牌建設
繼續培育農產品品牌。鼓勵企業深入、持續、有效地進行品牌宣傳和營銷工作,培育一批在省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農產品品牌,實現從商標到品牌的轉變。大力整合農產品品牌。針對企業自主品牌眾多但影響力普遍不高的問題,督促地方政府部門把區域公共品牌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公共工程,以地理標志認定為依托,充分挖掘特色農產品的獨特價值及當地自然環境和文化背景,塑造品牌形象和產品故事,形成以區域公共品牌為統領、帶動企業自主品牌創建的“眾星捧月”式的品牌格局。依法保護農產品品牌。安排專門機構從事區域公共農產品品牌的創建、管理、維護和發展工作,通過制定區域品牌保護法規,加強品牌和標識使用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毀牌行為,促進品牌農業健康發展。
4.6完善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建設
鼓勵農產品經營主體以合作共建的形式,建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通過共享各經營主體的物流資源,改變現有的單打獨斗的區域農產品物流方式,形成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的“大一統”,減少運營成本,提高運作效率。加快培育農產品第三方冷鏈物流。重點培育一批潛力大、經營效益好、輻射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鼓勵大型零售企業加快生鮮食品配送中心建設,在做好企業內部配送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中心。扶持連鎖經營、直供配送等新型流通業態發展,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加快現代農產品物流人才培訓,在加強在職從業人員培訓的同時,引導物流企業與高職院校合作辦學,培養農產品物流專門人才。
作者:王麗娟 陳百生 王慧智 吳力 胡豹 楊良山 單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浙江省農業廳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
1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1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我國現階段農業經濟的增長主要是依靠增加投入的粗放型增長模式,從長遠來看這種模式不能滿足經濟的持續增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是必然趨勢。各地區應在最適宜的條件下,發揮地區優勢,開發具有優勢的特色農業產品,促進優勢產品的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產業化經營。特色農業并不僅限于田間的作業和產品的不同,而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特色農產品為基礎的產業鏈,在這條延伸的產業鏈上需要供、產、銷的有機結合,同時也衍生出了第二(例如農產品深加工等)、第三產業(例如運輸,技術咨詢等),改變了過去農業單一的經濟結構局面。
1.2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增加農民收入
隨著農業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市場對農業的“倒逼機制”迫使農業結構不斷調整升級,而特色農業順應了國內外市場的變化趨勢,顯示出強大的市場開拓功能。消費者的需求呈現多樣化,更加關注農產品的安全性,無公害無污染的特色農產品已經越來越受到歡迎。我國“入世”之后,農產品將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非關稅壁壘使貿易的環境更加險峻。從國內外市場的變化趨勢可以看出,特色農產品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大力發展生態化特色農業是傳統農業改造的一個方向。發展農業最終目的是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尤其在我國西部地區還存在著貧困鄉、貧困縣;打破傳統小農意識,因地制宜開發出特色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可以盡早脫貧致富。
1.3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要考慮到環境的承受能力。以前的目光主要聚集在工業上,從近年來農業發展的情況來看,農業的低效運行、濫用肥料和農藥、廢棄物隨意丟棄,對水、土壤和大氣構成的污染同樣比較嚴重。《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明確提出,發展農村經濟要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推進農業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特色農業的發展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基礎,經濟利益與生態環境相掛鉤,這就形成了一種激勵措施,要求特色農業的利益相關者有動力來保護好環境。
2發展特色農業需要政策性金融
2.1農業弱質性
農業也是國民經濟中的弱質產業,受自然條件和資源環境的制約明顯,其生產力水平較低,組織程度不高,規模較小,應付經濟風險的能力較差,特別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護?!叭胧馈币詠恚a貼越來越敏感,對農業的支持只剩下運用政策性金融這一途徑。特色農業作為農業中的新興產業,面臨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更大的威脅。自然風險主要體現在兩方面:①特色農業對自然災害的無法抗拒性,洪澇、冰雹、干旱、霜凍等極端天氣都可能造成滅頂之災。②在引進特色農產品的過程中,可能會對本地土壤和氣候不適應,無法獲得經濟效益。市場風險主要是生產者在根據價格調節生產時,供求之間存在時滯,農產品的生產具有季節性的特點,不能及時的根據市場做出準確的判斷。農戶在遭遇損失之后,積極性受挫,進行再生產面臨資金不足,政策性金融的資金投入是非常必要的。農村各產業的發展狀況由資本投入、勞動力、土地、技術所決定,其中資本的投入起到關鍵的作用,特色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從目前我國農村資金配置的現狀來看,資金的匱乏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問題突出。從國家宏觀經濟來看,特色農業的發展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經濟健康增長;從微觀上來講,有利于提高農戶生活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政策性金融對基礎產業和農業的直接扶植及強力推進的特殊功能就應當發揮出來了。
2.2市場的失靈
由于農業生產的特殊性、農業收入的不確定性、農業投資的長期性、低收益性以及生產的分散性等特點,農村金融的交易成本和資金的使用成本都比較高,正規的商業性金融機構一般不愿意涉足農村金融市場,產生了市場引導的失效。農戶與銀行之間信息不對稱和特色農業的正外部性同時存在,市場不能對金融資源進行有效配置,就需要政府通過創立政策性金融機構來校正,以實現社會資源配置的經濟有效性和社會合理性的有機統一。政策性金融機制也不是完全同市場機制相反的行政機制,它具有財政“無償撥付”和金融“有償借貸”的雙重性,是兩者的巧妙結合而不是簡單加總。
2.3農村金融排斥與金融空洞
金融機構能夠在分配信貸配額時,遵循風險與收益相匹配原則,選擇預期收益較高、風險適度、償債能力比較強的群體提供金融服務,農民作為信貸的弱勢群體,很容易遭到金融排斥。衡量金融排斥,目前最受學界推崇的是坎普森與韋利提出的六個維度指標:農村特色農業的金融排斥具體體現為:①地理排斥,金融機構在選擇網點時主要選擇交通和基礎設施比較好的發達地區,增加了農村居民獲得金融服務的難度。②評估排斥,從事特色農業生產的農戶往往對資金要求較少、次數頻繁,要對未來收益以及農戶的信用狀況進行準確的評價將產生過高的成本,評估程序限制了農戶獲得金融資源。③條件排斥,農村信用基礎薄弱,投資特色農業有更大的風險,一旦失敗,很難向金融機構證明還款能力。④價格排斥,農業收益率較低并且不穩定,農戶往往難以接受較高的利率。⑤營銷排斥,金融機構在設計金融產品時主要針對優質客戶,忽略了農村。⑥自我排斥,農民的保守封閉意識,不愿意向金融機構借款。由于資本的逐利本性,包括四大行在內的商業性銀行正在從農村向城市轉移去尋找潛在的優質客戶,郵政儲蓄只存不貸,農村金融資源反而被吸收到更發達的地區,農村金融出現了空洞化。農村貧困地區金融資源配置的扭曲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陷入了貧困惡性循環中,形成了“金融資源配置扭曲—貧困—金融資源配置扭曲”的“惡性循環圈”。政策性銀行對農業特色產業的投資,為其他金融機構指示了國家經濟政策導向和支持重心,從而誘導了商業性資金的參與;同時在農村構成適當地競爭,有利于抑制民間的高利貸、構建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3政策性金融促進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思路和對策
3.1健全政策性金融制度和功能
傳統政策性金融經營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政府全額提供資金、主導信貸投向和貸款利率、為經營虧損提供補貼,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管理人員則只要聽命于政府就無須為經營管理失敗承擔責任,降低了資金使用的效率。政策性金融在支持特色農業的同時,也要綜合考慮政策的實現和資金使用的安全性、流動性,制訂科學合理的借貸計劃和還款方式,在信用評級、借款利率、還款期限、借貸對象、擔保方式上都應有嚴格的規定。為了保證政策性信貸的安全性、效益性及流動性,對部分專項信貸資金還需進行封閉運行和封閉管理,嚴格信貸監控。目前農業政策性金融貸款嚴重缺位,遠遠不能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采取增加財政投入和中央銀行的再貸款、以國家信用為擔保發行金融債券等方式,拓寬資金來源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3.2拓展業務范圍創新金融產品
長期以來,農戶只能在農村金融機構和農業銀行提供的金融產品中選擇,沒有考慮到農戶的需求。特色農業的發展需要建立配套的服務體系,農業政策性金融可為農民提供專業性的服務,如提供農民技能培訓、農業投資咨詢、農村企業經營情況診斷、農村市場信息等服務,全方位地服務于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范圍由糧棉流通領域延伸到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農產品流通、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開發、農村工業建設、農村小城鎮建設、農村能源、氣象、良種、病蟲害預報和防治、各類農產品進出口、農業生態、農業科研與推廣和農業高、中等國民教育等領域。3.3做好對特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金融支持特色農業的龍頭企業肩負著開拓市場、樹立品牌、引導生產、吸收剩余勞動力的重任,對特色農業的發展起到輻射和帶動作用的功能,其經營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農戶的收益。特色農業龍頭企業大多從事農副產品加工和銷售,對資金的需求量大;政策性金融要依據國家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與龍頭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信貸關系,創新金融產品,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增強競爭能力。
3.4政策性金融引導建立完善的農村金融體系和金融生態
特色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完善的金融體系,僅僅依靠農業發展銀行難以支撐發展特色農業的全部政策性金融業務,設立遍布農村的分支網點也不現實。農村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農村信用社應各自突出業務重點,與民間金融展開適度競爭,建立一個功能互補、分工合理的農村金融體系。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性銀行等政策性金融機構重點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特色農業大型項目的開發、特色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在降低交易成本的條件下,國家財政和政策性金融通過向農村信用社貼息或提供擔保等方式,間接性的將政策性資源輸送到農戶和小企業,緩解弱勢群體金融排斥。
3.5出臺相關政策性金融法律
我國從1994年開始建立了專門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但是至今仍然沒有相應的法規和條例對政策性金融的經營宗旨、經營原則予以明確,確保其穩健持久運營。政策性金融機構在從事金融活動和參與金融法律關系時,與商業性金融機構一樣具有獨立的法律主體資格和平等的法律地位。立法時明確政策性銀行的資金來源、經營原則、職能定位,避免政策性銀行在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兩個方面自行或人為調整,偏離政策性銀行方向。要與時俱進地對有關法律法規進行修訂、補充和完善,保持動態調整,與經濟金融發展宏觀環境相適應,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應著重實現政策性銀行與商業銀行、經濟金融環境的協調均衡。
4結論
發展特色農業是發展農村經濟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政策性金融與特色農業的結合改變了就金融而談金融和就農業而談農業的困境。特色農業的發展需要科技、人才、土地和資金的綜合投入,在特色農業產業化的成長期,資金的投入成為關鍵因素,政策性應該走在市場前面來扶持特色農業的發展。
作者:李原 王騰飛 單位:南京審計學院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