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1 04:59:20
序論:在您撰寫假日經濟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假日經濟不僅是“節日經濟”,更不僅因為在假日內旅游行為是一種主要表現形式就說假日經濟是“旅游經濟”。假日經濟是以消費為主,包括旅游、休閑、娛樂等主要表現形式,涉及到商品消費、旅游服務消費和文化娛樂消費三個領域。文化旅游也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旅游方式,其以“滿足旅游者學習文化、了解歷史、探索知識”的新概念比傳統旅游更符合現代人增長見識、提高水準的旅游需要,各個歷史文化景點的開發,和依附于節日的音樂會、戲劇的發展,將會對文化消費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然而,文化建設目前在我國還相對薄弱,要發展文化旅游業,讓其成為拉動經濟中的頂梁柱,還需假以時日。
關鍵詞:假日經濟;消費;經濟學分析;可持續發展
1 當前文化消費發展明顯不夠
我國的文化娛樂消費產品仍然處于十分匱乏的狀態中。一方面,目前我國的城市中,尤其是二、三線城市的文化消費場所數量較少,藝術表演場所、電影放映場所、演藝娛樂場所、美術品經營場所等都明顯不夠。其中,已經存在的美術品經營場所,所涉及的門類也不夠豐富,主要集中在歷史等方面,而自然、科學、藝術等門類數量還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人們對文化消費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大,人們的文化消費素質也有待提高。從整體上看,人們現在偏好集中在娛樂性較強的產品上,對文藝性的產品需求較低,這也是為什么現在的電影院更愿意放映娛樂片、音樂廳的票價只有演唱會門票的幾分之一,其廳堂中卻依然經常坐不滿。這樣的現狀對于我們的假日經濟發展中的精神文明積極建設是十分不利的。
2 市場服務意識差
目前我國的假日消費市場呈現一片繁榮之像,但是服務意識的缺乏卻始終是個問題。假日中商家大量的熱賣促銷,很容易造成各商場和商鋪的人員爆滿,許多服務人員只能匆匆應付,這樣很容易造成服務品質的下降,甚至出現服務人員對顧客冷漠、缺乏禮貌和耐心、三言兩語草率打發等行為。在餐飲類時情況可能會更嚴重,由于客人的增多使得服務品質下降,甚至影響衛生環境。這不僅僅影響人們的消費情緒,甚至有可能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有些商家會趁機抬高價格或競相漲價,擅自亂收費,甚至收費卻不旅行服務,降低服務質量、打出虛假折扣、強買強賣現象十分嚴重。這種擾亂市場危害行業的做法,雖然獲益于一時,但負面影響卻是長久的,深遠的。旅游業中服務意識的缺乏也比較明顯。游客所到之處,常常挨宰或被騙,導致游客也不愛護當地的風景和設施,亂扔垃圾,亂涂亂劃,破壞設施,形成惡性循環,使旅游景區的生態環境受到極大的威脅。這些現象都說明,當前我們的國民的精神文明素質還不高。
3 假日經濟發展中的資源配置不均衡
3.1 假日期間的交通十分擁擠
即使與十年前相比,現在的交通協調性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依然不容樂觀。我國人口眾多,每年的游客數量都呈上漲趨勢,而假日經濟的特點就表現為短暫性和集中性,所以每當假日來臨之時,短短幾天之中,人們集中旅游使得出行人數擴大到日常的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使交通需求出現爆炸式的增長。2012年國務院首次取消了法定節假日期間的高速公路對小型車輛的收費,本想借此來解決每次節假日期間的收費站的交通嚴重擁堵問題,卻沒想到免費政策的出臺,刺激了更多車輛出行,2012年的中秋假日期間,北京市的首都機場高速的車流量一度上漲了40%,蜂擁而上的小型車輛使得交通更加擁擠。這樣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和人口堆積,不可避免的會使人們所在的生態環境受到被不同程度的破壞。
3.2 熱門旅游景點的爆棚
根據全國假日辦假日旅游信息的最新通報顯示,長假期間,數十個景點訪問量超過正常量一倍多,部分景區游客日訪問量超過最佳接待量數倍甚至十倍。除此之外,住宿難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多景點附近的住宿甚至提前幾個月就被全部訂滿,使得游客既要擔心自己是否有房可宿,又必須忍受人滿為患的旅游地點,旅游的大好心情早已不復存在。相比熱門經典旅游地點,一些冷門的旅游地甚至會連年虧損,因為沒有足夠游客光臨??梢钥闯觯畬浀浜蜔衢T的旅游地投入過多,或者說政府對其他一些冷門但具有極大潛力的旅游地點重視不夠。這樣的結果直接導致市場供求失衡,假日期間旅游市場出現嚴重供不應求,假日過去后,又會出現嚴重的供大于求的現象,導致多種旅游設施的閑置。
3.3 假日經濟發展的區域性較為明顯
我國的現狀是東部地區的經濟水平和發展規模大大優于西部地區,而城市與農村的差異也不小,這樣的區域水平差異的原因是地區間的經濟水平不同,其結果必然就造成了東部和城市的商品水平和層次較高,而第三產業的差距更為明顯。由于欠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非常薄弱,不便于發展諸如餐飲、洗浴、文化娛樂等服務業,更不利于發展藝術表演、電影放映、演藝娛樂、美術品經營等文化消費場所,甚至有些偏遠地區由于網絡建設成本較高,使通信網絡覆蓋不全,信號不穩定。如此之下,人們的消費熱情受到了極大地抑制。人們在假日之時更愿意去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方消費。這不僅是我國假日期間交通擁擠的原因之一,也造成了我國廣大土地上的資源利用率嚴重不足。這樣的結果反而又加劇了這樣的差異性,發達的地區更加發達,落后的地區更加落后。
4 美國和日本的假日經濟發展現狀
4.1 美國假日經濟發展現狀
美國的法定假日共有114天,從一年之初的元旦節到一年之末的圣誕節,每年的法定節日有10天,另外還有每四年一次只有部分人可以放假的就職日。盡管公共法定假日較少,但是人均帶薪休假數卻可以達到15天(西歐國家的帶薪休假天數更多,甚至可以達到30天)。盡管近年來美國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國內經濟比較萎靡,但是假日中人民消費水平依然較高。在2012年,有多達1.43億的美國居民在感恩節第二天出行購物,占美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感恩節和圣誕節期間的美國假日零售額比去年同比增長3.8%至約4691億美元。美國人民喜愛旅游。近日美國一家權威旅游網站對1200位市民進行調查,在即將到來的陣亡將士紀念日小假期中,外出旅行人數將達到86%,比去年同期出行人數又增加了6、7個百分點。美國的公共交通比較發達,但是作為車輪上的國家,美國人民最喜歡的交通工具依然還是私家車。美國人民通常喜歡一些親近自然的旅游方式,據調查,51%的人們最傾向的度假地點是海邊,而郊區、國家公園等山水景點也是熱門選擇。除了自然景區之外,美國的露營地也比較豐富,露營地通常提供桌椅和燃料供人們使用。人們喜歡去露營地租用房車,在城市內或郊區的一些露營地度假。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人們比較注意在離開時將自己產生的垃圾全部帶走。
4.2 日本假日經濟發展現狀
日本的公共節假日有119天,從年初的元旦到年末的天皇誕生日,每年的法定節日有15天。日本通常將公眾節假日和周六、周日連起來,形成連休日,有三連休、五連休。如果加上8月中旬的夏日三連休假日,最長可達九連休。經過近年來的發展,日本的帶薪休假天數從2002年平均僅能達到8.8天,到現在已經有20天了。概略算來,日本人一年上班的時間約230多天,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日子在休假中度過。日本是極其重視發展假日經濟的國家之一,原因之一在于本國資源的缺乏。得益于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日本人的消費觀念就逐漸發生變化,更看重對生活的享受。據統計,日本大部分的家庭每年數次外出旅游,其中76%的人都會刻意去利用假期。日本的旅游資源豐富,其本身是一個島國,同時國內大部分土地都為山地,加上地底火山動作頻繁,使得日本有廣泛的海灘、山林和溫泉資源。日本人在三連休中近距離旅游諸如外出賞花、泡溫泉、駕車出游、垂釣、爬山等似乎已經成為生活中必要的一部分。由于距離較近,不會對景區造成較大壓力。然而在正月中,日本人習慣去參拜神社、探親訪友;五一黃金周、八月夏日連休,由于國內旅游和購物的火爆,三次較長的連休中都很容易由于國內的人口大流動形成國內的交通大擁堵。這一方面由于日本人口密度較高,一方面是因為日本比較愛湊熱鬧的民族性格。
5 美日兩國假日經濟發展現狀對我國的啟示
5.1 假日組成不同
相對于發達國家,中國的帶薪休假天數還非常少。帶薪休假可以讓人們自由安排休假日期,而不用擠在公共假日,減少集中出游時的人口,是一種非??茖W的休假制度。集中出行人數的減少可以有效降低人們出游而對社會、對環境造成的壓力,減小對環境的破壞。日本的假日安排比較平均,在一年中比較分散,同時不刻意調休,這樣的假日安排下使得日本的國民可以在每個月中都享受到至少一次三連休以上的假期,同時不會有連續工作超過5天的困擾,這一點對于我國的假日制度上有參考價值。
5.2 發達國家國民的生態文明素質較高
不論是美國還是日本,目前其國民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比我國國民做的要好很多。盡管美國人民和日本人民都喜歡去親近自然的旅游地點,但是確不會破壞那里環境,不留下污染環境的廢品,使得環境能夠有效得到保護,那么人們也可以持續地、流動地出游,從而進行良性地、持續地發展??梢钥闯?,要發展生態文明,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人的進步。只有人的思想素質提升,才能促進整個社會的良性發展。
6 結束語
從1999年我國第一個黃金周開始,我國的假日經濟才開始發展不過10余年,我國的假日經濟發展已經出現了諸多問題,這些都開始阻礙我國的經濟發展。隨著我國開始由工業文明進入生態文明、科學發展觀的提出以及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深入人心,我們更要明確如何在生態文明下發展科學、健康、可持續良好發展的假日經濟。
作者簡介:于鳳梅(1962,12-),女,山東海陽人,經濟師,大專,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摘要】 假日經濟是在國家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政策作用下發展起來的,曾一度讓疲軟的內需市場出現“即期繁榮”,也給作為旅游業的支柱產業之一的酒店業發展帶來了活力。本文僅以武漢地區假日經濟背景下酒店假日營銷問題為例,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方法和建議,促進武漢酒店業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 假日經濟 酒店 假日營銷 消費
一、假日經濟催生酒店假日營銷
假日經濟是在國家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政策作用下發展起來的。它是指人們利用節假日集中購物、集中旅游等消費行為等帶動供給、市場和經濟發展的一種綜合性強、牽涉面廣的可持續發展的系統經濟模式。
假日經濟的出現刺激了我國長期疲軟的消費市場。隨著假日經濟概念的出現,假日營銷也相應被提出,顧名思義,假日營銷就是指在節假日期間,利用消費者的假日消費心理,綜合運用廣告、公演、現場售賣等營銷手段,進行的產品、品牌的推介活動,旨在提高產品的銷售力,提升品牌形象。酒店作為旅游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假日經濟催生酒店假日營銷。
二、武漢酒店假日營銷存在的問題
1、酒店假日營銷中存在追求短期銷售目標問題
武漢很多酒店追求的是短期的銷售額,而不是長遠的銷售目標。沒有幾個酒店在年初即擁有完整的假日營銷規劃。他們不熟悉旅游產品策略、旅游價格策略、旅游銷售渠道策略、旅游產品促銷策略之間微妙而又復雜的關系,不太根據消費者需求心理去選擇適合的推廣對策、促銷載體。這種營銷的短視行為歸根結底是由于酒店管理人員缺乏對市場的調查,更多的是抄襲照搬別人的模式,勞民傷財,卻達不到促銷的真正目的。
2、酒店在“差異化”競爭中很難控制成本,同質化競爭嚴重
酒店實施“差異化”競爭,在突出自身特色上下功夫,確立自身產品或者服務在市場中有自己獨特的定位,在競爭中突出自己的優勢,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場份額。然而,因“差異化”方案所帶來的成本控制,卻成為企業擴大規模后能否提升效益的關鍵。據業內人士稱,盡管酒店為了爭奪假日營銷市場份額活動層出不窮,且營業額不斷攀升,但是利潤卻越來越少。例如節假日酒店客房促銷活動,入住率明顯上升,但酒店收益并不大,因此,在酒店形成“差異化”競爭中,由于無法解決成本控制問題,一些酒店只能放棄“特色”,從而陷入同質化競爭。
3、惡性價格競爭循環
據統計武漢目前五星級酒店達到13家,這些酒店星級上去了,房價仍維持“四星級”原狀。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武漢的市場就那么大,武漢酒店數量的增加,酒店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僅以中南為半徑,只要不堵車,15分鐘可以抵達至少6家五星級或準五星級酒店:保利白玫瑰大酒店、洪廣大酒店、楚天粵海、威斯汀以及楚雄國際大酒店、最佳西方五月花等。因此,為了搶占客源,許多酒店只能把降價作為主要競爭手段,推出打折和優惠服務業務,周而復始形成一種價格競爭的惡性循環。
4、人員安排不夠合理,服務質量下降
由于假日經濟的時間集中性和人員流動大,出現客人扎堆旅游、消費,酒店人手不夠,人員安排不夠合理導致員工的工作量過大。員工在超負荷運轉的情況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處于疲憊的狀態,對客服務質量和處理問題的效率得不到保障。且武漢還有相當一部分酒店沒有有效貫徹三倍工資的制度,只是在淡季給予補休,無法調動員工積極性,顧客投訴增多。在節假日期間,為應付人員短缺問題,酒店會聘請其他部門的員工或大專院校的學生前來兼職,由于缺乏培訓和對業務不夠熟悉,也容易影響服務的整體質量,導致客源流失。
三、武漢酒店假日營銷的可行性建議
要做好酒店假日營銷工作,總體來說必須抓好市場這個中心,酒店必須關注市場,以市場為導向,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前提下,適當的運用價格、產品、促銷等策略來開展營銷工作。對此提出對武漢酒店假日營銷的一些建議,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1、制定長期的營銷策略計劃
(1)提前做好市場客源預測。營銷人員應該細分和研究去年同期節假日每天客房出租情況,如:每日出租房間數,散客房間數,以及來自協議的散客比例、來自訂房中心的散客比例等,從而將以往的數據與今年節假日預訂情況進行比較。根據客源市場構成不同,進行產品整合,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組合。
(2)加強酒店與各旅游部門的合作。酒店與其他旅游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也是保證假日經濟持續繁榮的一個重要基礎。就酒店業而言,應多加強與旅行社,酒店和其他旅游部門的合作,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有機整體。具體包括以下幾點:與同行酒店及時互通信息,相互核對酒店房態,做到互送客源;與各大網絡訂房中心隨時聯絡,及時通告酒店房態;與每天預定的客人進行核對,確認客人是否到來、抵達人數、抵達時間等;與媒體電臺定時聯絡。然后根據預測情況,通過分析市場發展變化趨勢和旅游者消費心理,細分市場,制定適合本酒店的中長期規劃,深入挖掘消費潛力,不斷推出一系列有新鮮創意、有經濟效益的營銷策略,開發新渠道,增加酒店收益。
2、進行差異化市場定位,突出酒店自身特色
酒店應將視線從市場的供給方移向需求方,從與競爭對手的盲目比超競爭轉向為顧客提供價值的飛躍。通過對本酒店的主要顧客群體和顧客消費心理分析,這樣既能縮小競爭范圍,控制酒店成本,又能讓酒店集中資金開發出具有特色又對客戶有吸引力的產品。針對賓客的不同需要,武漢酒店可重點開發的組合產品方式有以下幾種。
(1)公務客人組合產品。針對公務客人的特殊服務,為公務客人提供優惠:如免費在客房供應一籃水果,免費提供歡迎飲料,免費使用康樂中心的設施和器材,免費參加酒吧,歌舞娛樂活動。
(2)會議組合產品。會議組合產品包括使用會議廳,會議休息時間供應點心咖啡,會議期間工作餐,按每人一個包價優惠提供。
(3)婚禮組合產品。這類產品主要針對當地居民市場,結合婚禮消費的形式,適應消費的心理,強調喜慶的氣氛,吸引消費。酒店可通過與專業婚慶機構合作的方式提供一站式服務。
(4)周末組合產品。周末組合產品可吸引客人在一周工作之余,來休息和娛樂一下,因而需策劃組織一些娛樂體育活動:如舉辦周末晚會、周末雜技演出等等,將娛樂性活動加上飯店的食宿服務組合成價格便宜的包價產品。
3、建立行業協會,制定價格標準
價格策略是酒店重要的營銷策略之一,酒店既不能單純強調創利而忽視市場和競爭形勢,又不能為追求市場份額而陷入價格戰。
為此,酒店可以建立行業協會,制定一個統一的價格標準。然后酒店在這個標準內以成本為基礎,按照假日為各個細分市場制定靈活的、層次不同的價格以最終達到營銷目的。行業協會應保證酒店都能在規定的價格范圍進行有序競爭,對違反價格規定的酒店,行業協會應當給予相應的制裁。協會可以讓會員預先繳納價格保證金,由行業協會保管,當酒店出現惡意的價格競爭行為時,協會立刻扣罰該酒店,并開除協會,協會成員單位不許同其協作。
4、促銷方式靈活多樣
以往促銷一直把“打折”作為主要手段。其實,仔細分析了顧客在節假日的消費心理就會發現,折扣不是客人最大的心理需求。比如發放“優惠券”,贈送菜品酒水、鮮花書籍、假日特色產品或是一些有中國特色的假日紀念品。這些促銷方式比傳統的打折促銷更能給顧客留下深刻印象,對于酒店來說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提升酒店的文化品位。此外,有些酒店還推出“酒店VIP”俱樂部計劃,向酒店長住客和高端消費客戶發放會員卡,給予會員假日期間的優惠服務,通過會員來酒店的頻繁消費來提高和穩定酒店的整體收入,在當地商界提高影響及知名度,這樣既保證了客源的鞏固和擴充,又能提高酒店的總體收入。所以,在經常實施打折促銷的酒店市場中,酒店不妨換個思路,以差異化策略來制定有針對性的促銷方案。
5、增加員工滿意度,提高服務質量
(1)注重內部營銷,加強員工培訓。節假日是酒店的旺季,所有的酒店人力和設施設備都有可能超負荷運轉,因此酒店必須提前進行設施設備的檢查,根據預測情況合理安排人手。這在平時可以交叉訓練員工,培養多面手,也可以從旅游職業學校預約一些學生兼職,準備好充足的人手。人員推銷對酒店員工的素質要求較高,酒店應在假日來臨前組織員工集體培訓,
(2)建立與假日工作績效密切相連的報酬體系。節假日期間是員工最忙的時候,在別人休假時還必須堅守自己的崗位。因此,酒店員工都希望他們的的辛勤工作得到充分肯定,她們在為酒店創造收入時,酒店也應給予員工回報。建立一種和假日工作績效密切相連的報酬體系,如銷售提成制,顧客表揚,優秀員工制等,都可以給員工工作帶來積極性。員工的工作責任感和滿意度增強了才能更好地為顧客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6、假日營銷成果的總結
假日結束后,隨著各地酒店的入住率回落,酒店經營暫時出現相對冷清的局面,此時酒店業的當務之急便是對黃金周期間進行一個總結,探尋自己在假日“黃金周”里的所得與所失,為今后的工作做一個借鑒,從而更好地促進酒店業的良性發展。具體來說酒店假日營銷總結主要包含兩個方面。
(1)要做好假日營銷的數據庫建設。假日營銷中數倍于平時的新顧客,給客戶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但也給企業提供了平時無法接觸的客戶資源。這些客戶資源,一方面,為企業今后的市場定位、市場細分提供依據,進一步區分客戶價值。另一方面,可以從客戶的使用經驗中歸納對于產品和服務改進的建議,提升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另外,還可以在尋求與客戶的長期溝通上找到切入點,將老客戶變成忠實客戶,新客戶變成老客戶。
(2)對假日營銷成果的總結。對酒店假日營銷成果的總結既包括對此次營銷方案的優勢及給酒店帶來的回報,也包括此次營銷的不足及酒店采取的措施。假日后一番好的評估總結能夠使酒店總結成功之處,正視失誤和缺陷,為今后開展工作做好引導,規避風險,從容應對。
總的來說,假日營銷是酒店整個營銷規劃的一部分,而不是短期售賣活動,從酒店的內部和外部綜合考慮,適當地運用假日營銷策略,為酒店業適應新市場、新商機的變化,鞏固假日期間酒店的客源,才能立足于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并維持長期的發展。
1999年9月,國務院對外新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其中規定:春節、“五一”、“十一”的休息時間與其之前或之后的雙休日進行拼接,形成7天長假,“黃金周”由此得來。隨著第一個黃金周的出現,“假日經濟”也拉開了序幕。2013年,假日經濟走過了14個年頭。14年里,假日經濟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拉動內需、創造內需上的作用日益凸顯。
點燃假日經濟
目前,我國每年的公休假日已達到115天,占全年總天數的1/3。據北京商業信息咨詢中心對四大節假日的監測數據顯示:2010年(監測20天,128家企業)、2011年(監測20天,121家企業)、2012年(監測21天、134家企業)分別攬金139.1億元、156.9億元和161.8億元,銷售額(營業額)屢創新高。此外,被監測的專業店和專業市場,餐飲企業,連鎖超市,百貨商場4種業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數據的背后,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點燃假日經濟的希望。
豐富多彩的假日市場,充沛富足的假日產品。假日經濟少不了購物的氣氛,給力的促銷活動相當重要。如今,在假日經濟的不斷升溫下,促銷活動也呈現出力度大、密度高,形式多樣化的趨勢。2010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專門推出2010北京購物季活動——品牌消費節、汽車消費節、家電購物節、婚慶消費推廣4項大型促銷活動,著實讓京城老百姓過足了假日癮。2012年“十一”黃金周,便民惠民主題、傳統文化和民俗主題、婚慶主題輪番上陣,在各級商務部門、相關協會和商業企業的聯動促銷下,假日消費市場不再以單純的打折返券為主。另外隨著促銷力度的加大,各商業企業也在積極儲備假日產品。2012年,恰逢“十一”、中秋兩大黃金周,據北京商業信息咨詢中心數據顯示:各種京式、廣式、蘇式傳統月餅供應充足,節日期間北京稻香村的銷售量高達3000噸,同比增長27.6%。臺式、港式、滇式月餅以及咖啡月餅、巧克力月餅、冰淇淋月餅、茶月餅等新品,以不同的口感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
持續增長的收入和利好政策出臺的雙輪驅動。北京市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增強了消費者的消費意愿,為假日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據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數據顯示:2010~2012年,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8.7%、13.2%和10.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0.6%、13.6%和11.8%。同時,2012年兩大利好政策的相繼出臺,對假日經濟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是7月份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聯合通知,在全國首次實行重大節假日收費公路小客車免費通行;二是9月份國家發改委下發了174家景區門票降價的通知。在兩大政策的刺激下,“十一”黃金周出行人次明顯增多,旅游收入得到了顯著增長。北京市旅游委相關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國慶、中秋連休的長假期間,北京共接待游客1312.1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22.7%;實現旅游收入88億元,同比增長29.4%。在旅游業的帶動下,京城消費品市場也變得異?;钴S,134家企業共實現銷售額(營業額)79.4億元,為“黃金周”實行以來最高。
假日經濟的“新意”
“黃金周”的出現,是對中國老百姓假日觀念的一次普及。多年來,在假日經濟的推動下,國民消費得以升級,消費習慣也發生著巨大變化,假日經濟精彩紛呈、“新意”盎然。
專業市場銷售拔得頭籌。近幾年監測數據顯示,被監測的4種業態中,專業市場銷售始終拔得頭籌。2010~2012年北京市被監測的專業市場個數分別占全部監測企業數的20.3%、19.8%和23.1%,對假日市場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63.2%、59%和50%。
連鎖超市貢獻逐年增長。2010~2012年“十一”監測數據顯示,連鎖超市對假日期間消費品市場增長的貢獻率逐年提高。2010年北京市被監測連鎖超市同比增長15.1%,在4種業態中增速最低,貢獻率僅為7.9%;2011年同比增長11.2%,貢獻率上升為14.4%,高于2010年6.5個百分點;2012年同比增長14.3%,增幅居4種業態之首,貢獻率高達40.2%,高于2011年25.8個百分點,在4種被監測業態中僅低于專業市場,分別高于百貨商場和餐飲企業36.1個和34.5個百分點。
餐飲企業消費熱度高漲。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轉變,加之節假日正是親朋好友歡聚的時刻,使得假日餐飲消費熱度不減。2012年元旦、春節、“五一”、“十一”四大節假日監測數據顯示,餐飲企業營業額增速均高于全部被監測企業平均增速,且明顯快于其他業態:四大節假日實現營業額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7.3%、20.6%、22.8%和12.3%,分別高于全部被監測企業平均增速12.9個、5.1個、10.7個和6.7個百分點。
網上商店異軍突起,對傳統的商業企業形成強大挑戰。2012年9月開始,隨著中秋節、“十一”、“雙十一”、“雙十二”的到來,北京限額以上零售企業49家網上商店零售額迅猛增長。11月、12月均達到70.5億元的歷史新高,9~12月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2倍、81.4%、1.3倍和90%,增速不僅高于網上商店全年平均水平,更遠遠高于傳統商業企業。
通訊用品需求旺盛。2012年“十一”黃金周,北京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通訊器材類商品迎來銷售高峰,當月實現零售額27.7億元,同比增長1.7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9.8個百分點。
假日經濟,路在何方
應該說,在假日消費市場巨大的潛力下,假日經濟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因此,如何理性地看待假日經濟,如何讓假日經濟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對此,筆者把近年來在假日經濟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整理,希望在未來的假日里,各方能夠圍繞假日消費開拓市場,采取有效措施,營造寬松、便利、規范的假日消費環境,讓假日經濟得到良性循環,使假日經濟的潛力得到最大釋放。
百貨商場增速逐年降低。作為一種傳統的業態形式,百貨商場已失去其龍頭地位,昔日的輝煌已不復存在。2010~2012年監測數據顯示,百貨商場銷售額同比增幅及對假日期間消費品市場增長的貢獻率均逐年下降。特別是在“十一”假日期間,百貨商場同比增幅由2010年的36.2%(4種業態中增幅最高)降至2011年的10.7%,至2012年已降至1%(4種業態中增幅最低);對假日期間消費品市場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6%、20.8%和4.1%,降幅明顯。
主導產業略顯單一。從假日經濟的產業體系看它幾乎涉及了第三產業的大部分行業,如旅游業、商業、餐飲業、住宿業、娛樂業、交通運輸業等多個行業。但從現在假日經濟的表現來看,旅游業成為消費的主要方式,不利于促進假日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基礎設施薄弱問題明顯。例如,2012年“十一”施行的重大節假日收費公路小客車免費通行政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主要高速路段嚴重擁堵,給交通環境及游客造成了極大不便。
市場秩序亟待完善。相關管理部門應堅決制約和打擊商家任意哄抬物價、以次充好,要維護好市場秩序。同時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也應該增強,為假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使黃金周乃至整個假日消費真正成為促進服務業健康運行和國民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摘 要:假日經濟對于我國的消費市場有著巨大的拉動作用,并日益成為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國假日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從假日經濟的含義和特征入手,分析了假日經濟形成的理論基礎、我國假日經濟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我國假日經濟健康發展的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
假日經濟;健康發展;消費
1 假日經濟的涵義與特征
假日經濟是人們在節假日期間集中購物、集中消費從而帶動市場繁榮、經濟發展的一種綜合性經濟模式。假日經濟對于我國的消費市場有著巨大的拉動作用,是社會經濟結構轉軌時期必然出現的一種拉動消費的經濟模式。假日經濟主要涉及的是第三產業,除了支柱產業旅游業外,還涵蓋了餐飲業、娛樂業、體育業、商業、交通運輸業等第三產業的大部分行業。人們在節假日爆發性、集中性的消費不僅極大地刺激了消費市場的活躍,有力地拉動了經濟的增長,而且節假日對于勞動力的大量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假日經濟不是簡單的“假日+消費”,發展假日經濟應該是不斷滿足消費、促進消費的過程,需要政府、商家、和消費者一起更新觀念,激發創意,共同營造出假日經濟的良好環境。
假日經濟的特征有以下幾點:一是消費相對集中,時間特征明顯。這是假日經濟的一大特色,大量的消費行為在一段時間內集中發生,均是在休假期較長的節假日、雙休日。在元旦、春節、清明節、國際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各大商場、超市、娛樂場所、景點,消費的火爆場面是最有利的證明。二是消費內容多樣性。雖然假日經濟主要是第三產業,特別是服務業,但是其中包括了吃、穿、住、行等各個方面,具有綜合性。三是假日消費欲望強。在節假日,平時沒有時間進行的旅游、休閑等消費支出比非假期高自不必說,就連生活必需品、耐用消費品等方面的支出也要比平時高得多,說明人們在節假日的消費欲望要比平時強。四是城鄉區別顯著。相對于農村,城市的假期觀念更強,消費能力更高,因此假日經濟所涉及的消費主體主要是城市消費者。五是消費指向相對集中。大多數消費者會一改往日的消費習慣,傾向于以旅游為主的外出流動消費。
2 假日經濟形成的理論基礎
2.1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人的需求表現為一個從低層次向高層次的轉變過程,人首先會尋求較低層次需求的滿足,當低層次的需求滿足之后,必然會尋求更高層次的需求。當人們的貨幣收入增加到一定水平之后,當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之后,當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之后,必然會追求自由、閑暇等精神享受。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世界各國都如此。假日經濟是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活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而在中國,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之后,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大大提高,這使得一部分人的消費結構開始轉型升級,從吃穿用等物質消費轉為更高層次的旅游、休閑娛樂、文化教育等精神消費。
2.2 向后彎曲的勞動供給曲線
勞動的供給曲線如圖1所示,橫軸L表示勞動的供給量,縱軸W表示工資。與一般的供給曲線不同,它具有一段“向后彎曲”的部分。當工資較低時,即ab段,隨著工資的上升,消費者為較高的工資所吸引,會減少閑暇,增加勞動供給量。在這個階段,勞動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但是,工資上漲對勞動供給的吸引力是有限的,當工資漲到W2時,消費者的勞動供給量達到最大。此時如果繼續增加工資,勞動供給量非但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于是勞動供給曲線從W2處起開始,即bc段向后彎曲,也就是說,隨著工資的進一步提高,人們會增加閑暇的數量。
我們用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來解釋這個問題,將閑暇看做為一種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效用的商品。一個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要增加閑暇就必須減少勞動投入,從而收入就會降低,所以勞動收入就是閑暇的機會成本。這樣,我們可以將勞動的價格即工資率看做是閑暇這種特殊商品的價格。
當工資率上升的時候,閑暇的價格提高,閑暇商品和其它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得更加昂貴,消費者會減少閑暇商品的消費,而增加勞動供給,這是替代效應。另一方面,由于閑暇是一種正常物品,工資率的上升引起消費者的收入增加,收入的增加會提高消費者對閑暇商品的需求,這就是收入效應??梢钥闯觯べY率提高時,由于替代效應,消費者會增加勞動的供給,由于收入效應,消費者會減少勞動的供給。在ab段,由于替代效應大于收入效應,總效應是勞動供給增加,而在bc段,由于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總效應是勞動供給減少。所以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彎曲的部分是替代效應大于收入效應的結果,而向后彎曲的部分則是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的結果。由于消費者的收入大部分來自于勞動供給,工資的上升會大大增加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因而具有較大的收入效應。當消費者的工資率處于較低水平時,收入效應尚不足以抵消替代效應,但當消費者的工資率處于較高水平時,工資率的上升導致消費者的收入增加,消費者比以前更珍視閑暇而寧愿放棄收入,這時勞動供給不是增加而是減少。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閑暇時間對于人們越來越重要,在獲得充分的精神享受之后,人們工作的積極性會更高,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3 我國假日經濟的發展現狀
從1999年開始,我國開始實行春節、“五一”、國慶放7天長假的放假辦法,自此,“假日經濟”也拉開了序幕。2008年,國家又出臺了新的法定節假日方案,我國每年的公休假日達到了115天,占全年總天數的三分之一。可以說,現在假日消費已經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假日消費大大地刺激了需求,活躍了市場,增加了就業,繁榮了經濟,推動了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整體發展。
據北京商業信息咨詢中心對四大節假日的監測數據顯示:2010年(監測20天,128家企業)、2011年(監測20天,121家企業)、2012年(監測21天,134家企業)分別攬金139.1億,156.9億和161.8億元,銷售額屢創新高。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各地旅游、餐飲業依然火爆,各商家也圍繞“假日經濟”做足了文章,抓住機會擴大品牌商品銷售。五一小長假期間,時尚個性商品、餐飲旅游、品牌服裝、金銀珠寶、家電商品、數碼產品、文化休閑等成為消費熱點。可見,如今的假日經濟已經不僅僅是旅游經濟,它的內涵和覆蓋面更加廣泛。隨著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能力的進一步釋放,假日消費的群體將繼續擴大。假日經濟將成為我國市場經濟新的增長要素,它將推動我國經濟結構,特別是消費結構的升級,假日經濟蘊含著無限的生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4 我國假日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4.1 基礎設施薄弱
隨著假日經濟的到來,基礎設施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交通、旅游景點、通信、賓館、飯店、公廁、銀行、停車場、醫院等基礎設施。假日消費最主要的特點是集中性,不僅體現在時間上,也體現在空間上,即人們于同一時間在同一地點進行相似的消費,這樣對一些基礎設施就會有短時間內過度使用的情況,對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消費情緒和消費欲望。比如,交通擁擠,火車、汽車超載,就連2012年國慶節假期施行的重大節假日收費公路小客車免費通行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主要高速路段嚴重擁堵現象;賓館、飯店客滿;停車場及公共廁所設施落后;醫療救助設施難以滿足實際需要;金融設施不完善,很多地方不能刷卡消費;等等。這些都嚴重制約了假日經濟的發展,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4.2 假日消費對環境破壞力大
人們在節假日集中出游,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一些知名度較高的旅游景點一到節假日就人滿為患,人們對景點內設施和花草樹木的破壞,對綠地的踐踏現象嚴重;游客在景區內游玩,邊走邊吃邊扔的現象隨處可見,對文物亂涂寫等不文明行為也很是普遍,嚴重地破壞了景區環境;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區的高度集中破壞或影響了該地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和生存環境;游客使用各種旅游設施時所產生的噪音會對生存其中的動物造成干擾,如手提音響、水上摩托車、汽艇均產生極大的噪音,這對動物的影響相當大,同時,水上各種船舶還可能產生油污污染,從而影響水中生物的生存;各種車輛排放的尾氣,對大氣污染嚴重,直接影響空氣質量??傊罅渴聦嵄砻?,旅游已經成為環境污染源之一,旅游對環境尤其是自然環境造成的嚴重破壞會阻礙旅游業進而影響假日經濟的持續發展。
4.3 短期經營行為給假日經濟帶來傷害
消費者在節假日集中消費,很多商家為了抓住時機賺取利潤,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經營出現短期行為,甚至不惜侵害消費者的權益,例如,一些旅行社以低價吸引消費者參團,然而到達旅游地之后,一方面,有些景點過而不登,猶如走馬觀花;另一方面,還有各種各樣的隱性消費,強制消費,如強制消費者參加自費旅游項目,頻繁安排到購物店購物等。此外,一些旅游部門只顧眼前利益,對旅游資源做過度性、掠奪性的開發;對景區環境粗放式管理,對旺季游客過分集中的現象缺乏科學的、合理的疏導或價格調控等管理手段;旅游發展過程中,景點開發以及旅游基礎設施病態膨脹的趨勢日益明顯。這些都嚴重制約了假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4 市場秩序混亂,政府管理和調控滯后
由于上面所提到的商家的短期經營行為導致市場秩序混亂,消費者對此投訴頗多。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堅決制止和打擊商家任意哄抬物價、以次充好等行為,要維護好市場秩序。然而實際上,很多市場監管部門接到消費者投訴后,只是簡單做一下記錄和安撫,隨后便置之不理或者積壓到節后處理,很少在當時或節假日期間解決的。此外,節假日期間,政府應扮演宏觀調控的角色,協調旅游、交通、工商、通信等部門做好綜合服務工作。但是從現實來看,政府的宏觀調控滯后,出現了出行難、購票難、住宿難、安全無保障、衛生不達標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假日經濟的發展。
5 我國假日經濟健康發展的策略
5.1 分散消費,調節供需矛盾
假日經濟的許多問題是由消費過于集中導致的,在節假日,各種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供不應求,但是不能因此而一味地增加供給,否則必然導致消費淡季資源閑置帶來的浪費。因為旅游業的季節彈性非常大,它們往往在90%的時間里生產能力過剩,而在10%的時間里供給不足,即“旺季太旺,淡季太淡”。所以要解決這種供需缺口,必須使消費從集中化向分散化轉變。
(1)假日制度創新,實行帶薪休假。
我國現行的休假制度時間上太過集中,導致基礎設施的旺季不足和淡季閑置現象并存,造成巨大浪費。帶薪休假制度在許多西方國家早已實施,在我國《勞動法》中也有規定,只是還沒有在全社會普遍實施。如果實行帶薪休假制度,不僅不會降低生產,反而會促進生產,擴大生產。帶薪休假使得人們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偏好靈活安排,這樣可以大大地緩解旅游高峰的壓力,避免淡季和旺季的巨大反差,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供需矛盾。
(2)旅游景點應實行淡旺季差別價格。
對旅游景點來說,要緩解“旺季太旺,淡季太淡”的局面,可以實行差別定價,旺季定高價,淡季定低價,通過價格杠桿來實現市場調控,吸引需求價格彈性較大又有足夠閑暇時間的消費者向淡季消費轉移,這樣既可以緩解高峰期的旅游壓力,又可以減少非節假日的資源浪費。
5.2 創新假日營銷觀念和手段
商家應轉變觀念和手段,改變老一套的思維方式和服務方式。一是擺脫急功近利的投機意識,不要把假日經濟當做短期的活動去炒作,而應納入其長期的營銷規劃。比如很多商家一到節假日就漲價,或者降低服務質量,這樣必然會抑制消費者的購物欲望,也會帶來節假日后緊隨而來的蕭條。二是不斷推出符合消費者需要的新項目、新產品。以文化引導消費,提高消費品位,豐富活動文化內涵,根據不同的消費層次需求,準確定位,推出特色產品。三是增創地方特色,以特色吸引人。比如城市郊區的旅游資源就可以進一步開發,以滿足居民雙休日出行需求,開發工業旅游、農業觀光等特色旅游。
5.3 提高居民收入,繼續促進消費
發展假日經濟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人們有“閑”,即有閑暇時間;另一個就是人們有錢。如果沒有購買力,假日經濟變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穩步提高居民收入,是假日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尤其要關注的是農民,因為目前假日消費的主體是城市居民,而農村市場潛力巨大。此外,還要盡快完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讓人們沒有后顧之憂,他們才會放心地去消費。金融機構則應該放寬消費信貸領域,簡化消費信貸手續,從而促進消費,為假日經濟服務。
5.4 加強政府宏觀調控,規范市場秩序
政府應根據消費市場的實際需求,有序地調整相關行業和產品結構,規范市場,加強管理。面對假日經濟的發展,需要政府部門盡快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建立完善的服務管理體系,依法發展和治理消費市場,規范市場行為。如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和行業壟斷,大力營造誠信的消費氛圍,倡導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權益,為消費者創造一個健康、安全、有序的假日環境。
【摘要】假日經濟是基于社會發展階段,隨著人民群眾自身消費能力的提高,集中出現在長假或小長假的經濟現象。為了提高我國假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文章從假日經濟的由來及發展現狀入手,從假日經濟的科學規劃、宏觀調控與有效供給等方面進行論述,提出應建立閑暇時間約束模式,以期為我國假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研究獻計獻策。
【關鍵詞】閑暇時間 假日經濟 可持續發展
假日經濟的由來
假日經濟產生的前提是閑暇時間的存在。閑暇時間是一種與勞動時間相對應的存在,人們產生消費的時間幾乎都包括在閑暇時間內,由于消費時間的長短不同,相應地也就有耗時性消費與省時性消費的區分。從時間概念上來說,消費時間的長短也就是省時性消費品與耗時性消費品的“時間價格”。基于這點,閑暇時間就具有了一種貨幣性質的功能,當消費者只在閑暇時間內進行消費時,其會傾向于在閑暇時間內去滿足自身消費與服務需求的最大化。
為此,可以通過建模,探討閑暇時間變化對于消費水平與消費人群結構的約束作用,已得出閑暇時間的約束模型就是消費者在閑暇時間段時所能選擇的耗時性與省時性商品的不同組合。①同時,按基本數據分析,消費者勞動時間為一天8小時,休息睡眠時間為8小時,那么一天24小時內其閑暇時間就有8小時。
假設有省時性商品,其每消耗一個單位的省時性商品就需要兩小時,而消費一個耗時性商品則需要四小時,那么我們可以分析在特定的時間段內約束作用下,閑暇時間用以消費商品的數量會受到時間的影響,閑暇時間不僅深刻地影響了耗時性商品的消費數量,同時還會促進省時性消費的增加。②因此,閑暇時間越多,則商業活動就有足夠的時間來發生,并且更為活躍?;诖?,假日經濟的概念就應運而生了。
我國假日經濟的發展現狀
假日經濟是一種閑暇時間內發生的經濟現象,它作為社會總消費的一部分,與經濟增長呈正相關。當前,我國假日經濟的發展主要表現出集中化和調控不足兩大特點。
集中化。目前,假日經濟對于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縮短經濟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差距方面,假日經濟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視的。但由于目前我國假日經濟集中分布于三個黃金周內,甚至國內把假日經濟就理解為“黃金周經濟”。這也造成大量的企業與公司在黃金周到來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來進行宣傳與經營管理,導致“黃金周經濟”扎堆的現象,這種過于集中的經營方式的弊病也相當明顯,供需不平衡被進一步放大,消費者在黃金周消費存在井噴現象,波動過大的經濟消費特點也對相關產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每到長假時間,交通部門的壓力就驟然增加,同時各大景區也人滿為患。
另外,由于集中性消費的特點,平時能接待2000人的旅游景點,可能在假日要接待5000人,勢必會造成服務質量的下降,這種供需的嚴重不平衡也埋下糾紛與安全隱患。甚至有游客投訴,去了旅游景點,沒有看到風景,只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同時,大量的旅游人流也造成旅行社之間的盲目競爭和無序競爭現象,有的打出“低價出游”“零團費”等幌子,卻暗中降下接待標準;有的以次充好,強迫購物,過景點而不入。這樣的旅游質量自然無法使消費者提及享受與開心。
同時,假日經濟的過于集中,也造成了生態的透支。旅游景區人滿為患的結果是造成旅游設施的超負荷運轉,新聞中對于黃金周環境污染的報導屢見不鮮,不僅大量的垃圾讓景點遍地狼藉,而花木的嚴重破壞也造成景點可觀賞度的持續降低;與人流一同到來的還有大量的旅游噪聲污染,賓館餐廳、娛樂場所擁擠不堪,當地居民的生活工作受到極大影響。特別是在假日里集中發生的安全事故與平時相比大大增多,過多的人流對于景區的管理提出了嚴峻要求,當設備管理不到位,安全隱患未排查,消防工作疏于防范,交通管制與疏導未達要求等情況存在時,在人流數量的放大效應下,安全事故發生概率與發生后果的嚴重性急劇增加。
調控不足。假日經濟關系著社會經濟背景下的生態環境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公共政策交通等各方面的調控。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角色,政府不僅要擔當起假日經濟的指揮棒職責,同時還要細化管理,對公安、通信、旅游、工商、交通等部門進行協調統籌,進而達到滿足游客綜合性服務的目標。從這一角度來說,目前我國假日經濟由于宏觀調控上的不足,存在著較嚴重的難購票、難訂房、安全衛生無法得到保障等問題。
同時,目前我國假日經濟還存在著市場供給結構水平低,消費水平低的問題,很多假日經濟的經營者把消費理解得相對簡單,其經營的重點放在吃喝玩樂四個字上面,而這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產生了距離。從最初的走馬觀花式的圖新鮮,到當下注重文化品位與文化熏陶的旅游需求,這不僅體現了我國經濟增長的實質,同時也對旅游服務的提升提出了新的需求。而我國很多景區不善管理與維護,景點特色幾十年如一日,不重視創新與文化深挖,不重視新旅游熱點的開發,在全國各地很多“民俗游”、“文化游”的景點,都還停留在建幾個仿古建筑,放一些仿古商品的階段,并且風格特點大同小異、互相模仿,讓很多旅游者感覺索然無味,這難免會影響到我國假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假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優勢
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經濟增長最終是需要靠內需來拉動的,需求越旺盛,則產出與相關產業也就會得到更好的發展。1997年起,我國面臨著通貨緊縮的嚴峻形勢,國家立足于長遠經濟發展的目標,就開啟內需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黃金周”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這次調控,居民的消費能力得到了有效發揮,以旅游為龍頭的一系列相關產業鏈得到了有效的發展與壯大。這種基于閑暇時間的經濟應用模式,有效利用了閑暇時間對于消費的促進作用,進一步解放了消費力。而支持黃金周經濟的基礎來自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由于社會經過一定程度的發展后,其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具有了一定的水平,社會生產力所能提供的物質資料也具備了相應基礎,再結合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也就建立起了閑暇時間模式中的貨幣消費基礎,這幾個因素綜合作用,為假日經濟的形成提供了物質、時間、公共服務、政策法規等全面的條件,進而把假日消費提升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促進了整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而另一方面,由于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不斷下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的消費觀念從過去的求溫飽,到現在的求放松,溫飽滿足后,文化與精神消費自然會成為消費的主要方向,而這種消費心理的變化也促進了消費行為的達成??偟膩碚f,假日經濟從宏觀層面上來看,就是一種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后,消費心理與消費能力同時提高的積極成果。
作為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旅游資源具有濃厚的文化傳承性,自然風光豐富多彩,各地民族風情與文化古跡引人入勝。特別是我國得天獨厚的古都與古文明建筑等旅游資源,具有著先天性旅游優勢。而我國少數民族眾多,其自然生態與社會傳統保存較好,與當地自然風光一起成為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旅游景點觀光地。
另一方面,我國有許多抗戰時期的革命勝地與故居,紅色旅游也成為我國旅游的一張亮眼名片。而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旅游業與國際接軌的趨勢也在逐漸加快,在引入國際旅游服務意識與方法后,結合我國獨有的旅游優勢,為提升我國旅游供給能力注入了強勁的力量。經濟的不斷發展,也促進了居民消費模式的更新,消費觀念的提升也促進了旅游消費的大幅增加。對于目前我國人民的心態轉變而言,很多人已經把消費作為工作掙錢的直接動力,這一深刻變化是保證我國假日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內因,也是保證我國假日經濟發展長期穩定的重要保障與動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產業發展迅速,基礎設施的建設大步推進,現代化交通發展日新月異,交通條件的改善與升級,把很多景點從過去的乏人問津變成今天的熱門景點,交通工具的變化也大大提升了假日經濟中旅客在路上的舒適度,隨著公路等級的不斷提高,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道不斷竣工,更多人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自駕游、全家游,進一步提升了假日經濟的耗時性消費達成率。
而另一方面,政府對于經濟的全面重視,也拉動了旅游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外出旅游時賓館、商業、停車場、旅游景點、公廁、通訊、環境、飯店、醫療等基礎設施為旅客的出行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而旅游人群的涌入也進一步提高了這些產業的經濟效益,相互促進的結果就達成了這些產業的進一步升級與服務質量的主動提升。在中央的號召下,各項政策出臺都是為了提高旅游經濟成效,以經濟來帶動當地發展,這也使得假日經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假日旅游的相關設施與配套服務質量也在不斷提升。
我國假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路徑選擇
建立閑暇時間約束模式。從目前我國假日經濟發展來說,我國生產力發展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其在發展過程中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人們收入還未達到全民參與假日經濟的地步。從這一點來說,假日經濟如果失去了強勁的購買力,那么其發展也就無從談起。考慮到假日經濟對于全民經濟的促進作用,有聲音表示要通過在我國建立起像發達國家普遍實行的國民休假制來作為“黃金周”的替代。這種思路是基于閑暇時間約束力對于消費的影響,希望通過有效的時間調整讓更多的人從工作中解放出來,能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消費,更多地參與到假日經濟中來。但考慮到國民休假制度作為一種帶薪休假模式,其建立需要強大的財政支撐,而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并不足以支撐起全民帶薪休假制度,如果冒然用這種方式來代替“黃金周”,其最終效果可能并不樂觀。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小長假的興起是對閑暇時間約束模式的新嘗試,與“黃金周”相比,小長假對于促進旅游者周邊鄰近旅游景點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對于自身就具有一定特點的小景點,其分布于城市周邊,在距離空間上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小長假這種閑暇時間約束模式,正適合去這些小而有趣的景點。
從假日經濟對于全國經濟的促進角度來考慮,“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由于這些景點往往正處于城市輻射區間內,越來越多的旅游者在“黃金周”人流車流的壓力下,更愿意選擇輕松出游,用兩三天時間去自己所在城市周邊的具有歷史風味的小鎮,具有獨特民俗文化的小村莊,或者是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的小景點、農家樂等。而在全民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這些小景點的當地居民對于旅游經濟的敏感度很高,為了提高自身旅游對于游客的吸引力,他們更善于把握與利用游客閑暇時間的規律,對于提高自身旅游服務質量也有著強烈的動力。
由于景點范圍小,前去旅游的人數雖不像大景點那樣多,卻也已經足夠推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并且由于去景點的人數少,每個旅游者得到的服務質量也就相對更好,甚至在那些小鎮子里,旅游者更能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小鎮古樸生活,當地賣的工藝品可能比量產的熱點景點所售的價格更高,但由于其中所蘊含的手工制作與所代表的一種生活態度,作為一種耗時性消費品,其產生的經濟價值更高。在其中得到的精神享受甚至比熱鬧的大景點更多。在此情境下,也催生了更多的人利用周末時間來進行放松旅游,而本質上,這些假日旅游都屬于閑暇時間約束模式的不同應用。③
樹立假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對于我國假日經濟可持續發展來說,經濟發展是首要的,只有經濟基礎牢靠了,才能打下堅實的居民消費支出基礎。而在政府調控方面,對于假日經濟要從長遠計,對于旅游質量要提出量化性指標。從很多的旅游投訴新聞報導中都可以發現,很多地方政府與旅游經營者,由于自身旅游資源優勢所在,當其景點接待量已經達到極限時,還是不作處理,造成整個景區爆滿,甚至景區只見人不見景。對于這種思維,當地政府就應當進行正確引導。從安全角度考慮,任何的景點都應有一個人數上限,這不僅是保障旅游者自身的基本權利,讓其旅游可以物有所值,同時也是一種對景區可持續發展的正確態度,過度透支旅游資源,執著于掙“快錢”,掙“熱錢”,只會造成整個景區的破壞與長期發展受損,而整個景區在旅游者心中的印象也會大打折扣,最終影響假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設立綜合管理機構。對于假日經濟來說,目前我國尚缺少專業性管理機構,各級政府應設立一個針對于假日經濟的綜合管理機構,以研究閑暇時間約束模式對于當地旅游經濟的影響,制定有針對性的法規,對假日經濟過于集中的特點與矛盾,進行重點治理與專項整治。強調當地旅游服務質量,對涉及到旅游相關產業的各個商業機構與商戶進行量化管理與指標考核。建立起良性競爭的旅游管理制度,建立起及時反饋、有效處理的游客投訴反映渠道,把保障游客權益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另外,注重對于旅游資源的綜合開發,注重多元化管理,引入國際旅游管理思路,對當地的旅游經營人員進行假日經濟與旅游服務的專項培訓,提高其服務意識與服務水平,為促進假日經濟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結語
對于假日經濟而言,閑暇時間的約束作用提示了居民在假日經濟消費上的時間規律,而保障我國假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僅要從調節假日經濟過于集中開始,同時還要立足于假日經濟的服務質量,把眼光從短期“量”的目標中放出來,更多地把假日經濟服務的“質”提上去,從而保障我國假日經濟全面可持續發展。
【摘要】我國假日經濟對擴大內需、帶動第三產業發展、促進就業、推動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我國假日經濟也產生諸多問題,如欺詐經營、破壞生態環境、頻發安全事故等。為促進我國假日經濟的持續發展,本位闡釋了假日經濟發展的背景、現狀及面臨的困境,并對我國假日經濟的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假日經濟 問題 對策
一、中國假日經濟發展的背景
所謂假日經濟,一般是指人們利用國家法定節假日進行集中消費或購物,由此帶動了供給及市場,促使社會經濟發展的系統經濟模式。我國的假日經濟起源于1999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可支配收入快速增加。國家不斷延長法定節假日, 1999 年國家法定假日延長到17 天,2007 年法定節假日延長到11 天。2007年,國家出臺了帶薪休假制度,職工根據工作年限享受5-15天的帶薪休假時間。隨著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加,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較大變化,不在滿足于基本生活的需求,而是原來越看重生活品質的提高。為了刺激消費和拉動經濟增長,國家出臺很多優惠措施,加大對第三產業的政策扶持。這些因素促進了我國假日經濟的持續發展。
二、中國假日經濟發展的現狀
假日經濟的發展直接帶動了假日消費,并直接帶動了旅游業、服務業、娛樂業、交通運輸業等諸多產業的發展。假日期間,全國各地熱點旅游景區持續爆滿,全國各地消費市場異?;鸨?。據國家旅游局和國家統計局統計,2012年中秋、國慶8天假日期間,全國共接待游客4.25億人次,旅游收入達2105億元,其中民航客運收入達81.6億元,鐵路客運收入達33.2億元。假日經濟對于我國擴大內需、帶動第三產業發展、促進就業、推動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中國假日經濟面臨的困境
假日前后資源供需失衡。我國假日經濟具有短暫、爆發和集中的特點。我國長假時間相對固定,目前以春節和“十一”等兩個大長假為主,以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和中秋等五個小長假為輔。長假期間,人們集中旅游、娛樂或購物,致使全國各地的旅游景點、商場、車站和賓館都人滿為患,造成購票難、出行難和住宿難的現象,產生諸多問題,包括生態環境嚴重破壞、安全事故頻頻發生等問題。例如,2102年中秋和國慶長假期間,全國發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 起,死亡794人、財產損失1325 萬元。集中休假和集中消費造成假日前后資源配置嚴重失衡,假日期間供不應求,假日結束供大于求。
假日消費市場亂象叢生。假日消費市場主要有兩部分人組成,分別為服務商和消費者。假日期間,很多商家為了獲得假期的最大利益,將公平競爭和合法經營拋之腦后,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或違法經營,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嚴重阻礙了假日經濟的發展。當然,消費者非理性消費也是假日市場混亂的重要原因。假日期間,很多消費者進行消費并不是基于自身實際消費需求,而是盲目攀比和盲目效仿,從而導致盲目消費,產生過度集中消費的現象,出現超負荷消費的問題,增加了消費者的時間和經濟成本,長期以往導致消費者抵觸假日消費,直接限制了假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四、中國假日經濟發展的對策
優化假日資源配置。為提高資源利用的效益,我國要采取各種措施優化配置現有資源。一是進行科學規劃。組織有關學者開展深入調查研究,制定資源配置規劃,調控方案及具體措施;二是進行統籌規劃。統籌交通運輸、旅游、娛樂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協調溝通解決假日經濟面臨的問題,制定綜合服務政策,完善綜合服務體系,提高假日服務質量。三是完善全國旅游信息系統。完善全國旅游信息服務網絡,提供訂票訂房、交通查詢、旅游路線查詢等服務,及時各主要景點客流情況,避免游客分布不均。四是倡導理性消費。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提醒消費者避免非理性消費,減少盲目消費,幫助消費者制定消費計劃,實行精打細算,推動假日經濟的有序健康發展。
加強假日市場監管。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假日市場的監督管理,督促企業或個人經營者建立健全各項經營規章制度,及時糾正違法違規行為,并進行嚴厲打擊。工商部門要嚴格規范商家經營行為,加大監管力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要依法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嚴厲處罰損害消費者的行為。經營者要嚴格遵守職業道德,文明規范服務,不做損害消費者的行為,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
完善假日配套制度。為持續拉動消費和減少集中消費弊端,我國借鑒了發達國家的“帶薪休假”制度,制定了我國的帶薪休假制度,鼓勵職工帶薪休假,國家分別于2007年和2008年制定了《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和《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給予職工選擇休假的權利,采取輪休制或彈性工作制,增加休假的自主性,減少集中假期,增加分散假期,減少集中消費,鼓勵分散消費。同時,我國應制定《旅游法》,加大對各級單位帶薪休假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帶薪休假制度落到實處。為進一步方便群眾快捷出行,國務院頒布實施了《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在春節等4個國家法定節假日及連休日期間,對7 座及以下小型客車免收通行費。今后,國家要繼續深化重大節假日收費公路免費制度,擴大免費通行范圍,延長免費通行時段,實行重大節假日免費通行常態化。
加快假日相關產業發展。實現假日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促進假日經濟相關產業的發展。假日經濟對第三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假日經濟覆蓋面比較廣、消費比較集中,所以我國要加快假日經濟相關產業發展,包括休閑、娛樂、商業、旅游等產業,同時要推進假日輔助產業的發展,包括交通、運輸、住宿等產業。我國要加快假日休閑產業的發展,積極開拓休閑的領域,創造更多的休閑產品,創造多種渠道,如積極開發紅色旅游和鄉村旅游,分流部分游客,減輕熱門旅游景點的壓力。
五、結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費結構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消費觀念由基本生存消費向休閑娛樂消費轉變。因此,隨著配套設施的完善和配套服務質量的提高,我國假日經濟還有巨大潛力。我國要著眼長遠,科學規劃,統籌協調,加強監管,實現假日經濟的持續發展。
黃金周甫過,全國假日辦便迅速推出了“關于法定節假日放假安排的調查問卷”。這份鮮見地吸引了211萬網民廣泛參與其中的問卷調查,卻引來了半數以上網友的吐槽和質疑。圍繞在假日設置欠乏合理、假日經濟涸澤而漁的批評聲音,廣泛發之于報端和網絡。
事實上,民眾對于假日安排不合理的質疑,非一日之寒。而其背后,也不僅僅是假期制度本身。隨著中國居民收入的增長,以旅游為代表的消費需求逐漸得以釋放。近幾年來源自宏觀經濟層面的擴大內需聲音此起彼伏,而旅游恰恰是提振內需的重鎮。
中國旅游研究院的《2013年前三季度旅游經濟運行分析和全年趨勢預測報告》顯示,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旅游經濟運行總體穩中有升。國民旅游市場增長較快,預計前三季度國內旅游人數為24.8億人次,同比增長11.6%,國內旅游收入為1.92萬億元,同比增長15%。
與此同時,另一個旅游消費數據也極為可觀。據世界旅游組織數字,中國游客2012年在海外旅行消費達到1020億美元。而且,增幅也正處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假日的合理安排與旅游經濟內需刺激之間的關系,前所未有地突顯出來。而方方面面的考量因素,也為之涌現。
得失“黃金周”
作為一個旅游概念,“黃金周”概念本身亦是源自日本的舶來品。
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為了刺激消費,拉動國內經濟,促進國內旅游,1999年,國務院公布了新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將春節、“五一”“十一”的休息時間與前后的雙休日拼接,從而形成了三個7天長假。
1999年國慶第一個“黃金周”,全國出游人數達28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41億元,從此開啟了“黃金周”的黃金時代。
于是,每年“黃金周”之后的相當一段時間,集中爆發的“數據”,就成了部分電視媒體與業內人士謳歌旅游經濟的由頭。
但隨著節假日過于集中,“五一”“十一”人員流動數量龐大,交通擁擠,旅游安全隱患增大。同時,居民大規模集中出游導致旅游產品短期內供給不足,專家建議取消黃金周的呼聲越來越大。
根據全國假日辦公布的數據,2013年的“黃金周”期間,全國納入監測的125個直報旅游城市和景區點國慶“黃金周”期間共接待游客3124.51萬人次,同比增長6.8%;累計門票收入16.6億元,同比增長10.33%。但與此同時,各地陸續發生景區容量超載問題,河南云臺山、湖南張家界、山東嶗山、貴州梵凈山等熱門景區出現接待人數超載、游客滯留問題。
有關假期安排的討論越來越激烈,“黃金周”給人們的得失又如何權衡?
包括經濟學家汪丁丁在內的學者和相當部分的公眾,都開始呼吁普及彈性休假制度意愿。也有專家反駁,黃金周在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的確發揮著能量。投資、出口、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長假損失2000億元的說法完全否認了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概念?!耙粋€黃金周占到一年全國旅游收入的將近10%。也就是,一個“黃金周”的收入,相當于平時五六周的收入?!?
每到“十一”,旅游價格跟過山車般上漲,往往比平日價格高出三至四成。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國的第三產業,包括旅游業,餐飲業等與之有關的行業,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假日旅游經濟抬頭,“黃金周”當然功不可沒。但其內生矛盾恰恰是源于居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要,同有待疏導的消費途徑、路徑之間的背離?;仡檮倓傔^去的“十一”黃金周就會發現,媒體頻繁報道的熱點之中,“黃金周”成了“黃金粥”,難得的假日也變成了“花錢買罪受”,在假日期間高速公路免費的直接作用下,全國多地高速公路和景區更是直接陷入“癱瘓”的狀態。今年九寨溝等景區出現上千名游客滯留情況,仍然沒有好轉的跡象。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黃金周”出行的意愿開始減弱。
長此以往,多年所累積的“假日經濟”需求勢必會受到沖擊。
拷問假日制度
現行的休假制度,是經歷過多次調整之后的“遺留”結果。
2006年,國家發改委的《2005:雙穩健政策下的宏觀經濟走勢》報告正式提出建議:“將每周休息兩天改為休息一天,剩余的一天一起移至月末,一次休息4天,變成月月‘小黃金周’,并適當延長春節休假時間;取消‘五一’‘十一’黃金周?!?
2008年開始,“五一”黃金周被取消,改為短假期,共3天,并設立了清明、端午、中秋3次短假期,傳統節日成為新增法定假日。由于3個“黃金周”減少到兩個,長假出游選擇減少,當年國慶“黃金周”出游人數增長幅度升至22.1%。
這也是今天我們看到“堵塞”結局的直接因導。
2013年國慶長假的第一天,有11萬人在天安門廣場觀看了升旗儀式,遺留下近5噸垃圾。9月30日12時至10月7日12時,天安門地區收運垃圾53.82噸,同比增加6.26噸,增加一成多。10月6日,“黃金周”第六天,北京八達嶺長城景區累計游客人數達35.66萬人,產生垃圾共計109噸。再考慮到九寨溝出現的游客占領售票處等群體事件,假日制度的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很多專家亦建議,新興市場的中國也該多考量一下國外的休假制度,畢竟他們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經驗更加豐富。
以全國性法定假日來看,歐美國家中,美國目前只有10個,德國也是10個,法國稍多有11個,英國人只有8個(北愛爾蘭地區為10個)。與中國毗鄰的日本有15個全國性法定假日,韓國為14個(其中春節和中秋放假3天,共計休假18天)。
法國是世界上節假日最多的國家,而且也是帶薪休假制度設立最早的國家。平均工作一個月可以休2.5天個假期,每年有超過30天的帶薪假期以及11天的法定假日,也就是說每年可帶薪休假6周。再加上周六周日,總共一年大約有150天的假日。在日本,“黃金周”沒有調休或者借周末的說法。而美國的假期安排比較自由,公共假日有10天,其他由企業自己安排。一般公司每月有1天帶薪病假,工作半年后有5天帶薪休假,滿一年有10天,每多一年增加一天。瑞典更是把帶薪休假制度發揮到“極致”,國家規定,帶薪假期每年不得少于5個星期,有些甚至長達7個星期。為鼓勵休假,《休假法》還規定,人們休假期間的工資要比平常高出0.8%。要是實在因工作需要而無法休假,雇主須付給雇員高出其正常收入近50%的工資。
對比國外的休假制度,的確讓人有些“眼紅”。但專家認為,如果按照大多數民眾的休假設計,全國性法定休假日將倍增,會對金融、教育、醫療等領域造成的影響將遠超其他國家,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造成的影響無法評估。
作為一項休假制度,它的根本功能應該在于保障勞動者的休假權,如果僅靠一刀切的休假制度,不管怎樣的假期安排,都很難滿足日益多元化的休假需求?!包S金周”的貢獻與消極影響并道而行,單純討論存廢或許不太現實,設置合理的休假制度在此刻顯得尤為必要。
專家建議,在假日設計制度上,應該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度。保障勞動者利益的同時,也能有效分擔法定節假日形成的旅游高峰期的壓力。今年年初,《國民旅游休閑綱要》出臺,其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落實帶薪休假制度。但遠水解不了近渴,由于普通勞動者得不到帶薪休假的機會,只有期盼“黃金周”這種帶有政府強制性的集中休假。公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其實是每年一定時間的合理休長假機會,而并非就是“黃金周”。
央視主持人白巖松也提出了對長假安排的意見,他認為應取消清明、端午、中秋借周末調成三天小長假;另外“十一”長假不僅需要保留,“五一”也應該恢復;一年的節假日應該增加到13天,或者15天。
另有專家認為,在帶薪休假制度落實得遠不完善的情況下,緩解“黃金粥”最直接的辦法是增加“黃金周”,同時“取締”小長假,不能再通過挪雙休日來形成小長假,由于小長假與雙休日的區別不大,取消小長假對經濟影響不會太大。
引導內需之門
如果把負面效應皆歸結于休假制度本身,難免有些牽強。但“休假制度可以更合理”“對內需刺激可以更科學”的方案也并不是不可能。事實上,休假制度本身,考量的恰是合理的假日安排與內需消費之間的辯證關系。來自公眾的建議中,也不乏有科學而合理之策。包含弘揚傳統文化、公民工作生活健康、持續有效刺激內需等考量標準的建議被屢次提及。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假日旅游休閑娛樂的需求不斷攀升,潛在需求的上升是一大趨勢。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消費在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而旅游需求是中國人消費需求增長最迅猛的部分之一,它是內需的一大亮點。中國人生活質量升級,旅游所占比重很高,它是幸福感的重要源泉。由此,長假制度也被視為是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的一大舉措。
黃金周的洶涌客流顯示了公眾較強的消費意愿和較高的消費能力。有關專家認為,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旅游需求的逆勢“井噴”,透露出我國消費仍有巨大潛力,也反映出第三產業發展迫切需要常態化,應通過政策杠桿、周密調度和改進服務,充分釋放擴大內需的空間和潛力。
“十一”黃金周火爆的人氣無疑反映出中國巨大的內需潛力,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消費者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不過,如此火爆的“黃金周”給公眾帶來的并非全是休閑的享受,由于出游人流的大幅增加,道路、景區、住宿都面臨了巨大壓力,幾乎遭遇被“擠爆”的命運。許多人長線旅游的需求只有“黃金周”一個選擇,如此供需不平衡必定造成“黃金周”的困境。
10月1日正式實施的《旅游法》第四十五條明確規定:景區接待旅游者不得超過景區主管部門核定的最大承載量。景區應當公布景區主管部門核定的最大承載量,制定和實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并可以采取門票預約等方式,對景區接待旅游者的數量進行控制。而今年“黃金周”發生的九寨溝滯留,故宮“超限”等都反映出集中爆發的游客需求與景區承載能力之間的供需不平衡。在現行的休假制度看來,這種狀況將長期存在。
“黃金周”困境倒逼相關部門應該重新考慮假日安排,比如是否應該繼續實施長假小汽車免費通行的政策,而是將優惠放到平時;是否可以多出一兩個長假期來分流長線旅游需求;是否可以增加強制性措施來保障帶薪休假制度的實施。對于公眾而言,任何一段時間都可以成為他們的黃金假期,對于供需矛盾也能有效緩解。
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新興市場國家,蘊藏著巨大的需求潛力。但僅靠每年一次的“黃金周”集中拉動內需,效果也并不如意。專家認為,提高假日經濟的比例,除了“十一”長假,應增設更多的長假,比如兩到五天的假期,就可以大大滿足公眾對于長假的需求,實現“1+1大于2”的持續發展。
事實上,早在2009年全國兩會,有政協委員就建議恢復“五一”黃金周。發展中國特色的“假日經濟”是現代服務經濟的重要推手,增加法定的節假日不僅可以有效地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也能豐富百姓生活。
據統計,2012年中國人均GDP已超過6500美元,中國正處在消費規模擴大、消費升級不斷加快的重要時期,尤其是富裕階層對高檔商品的需求空間迅速放大。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3年秋季報告》預測2013年全年中國GDP增長7.7%。
全國假日辦的《2013年國慶假期假日旅游統計報告》顯示,今年國慶假期期間,全國共接待游客4.28億人次,比2012年中秋節國慶節假期增長0.7%(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5.1%);實現旅游收入2233億元,比2012年中秋節國慶節假期增長6.1%(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21.2%);游客人均花費支出521元。
這組亮眼的數字反射出“假日經濟”對于拉動我國內需的作用。不可否認,在以“鼓勵出行”、“拉動內需”為目的“黃金周”期間,我國的內需得到了極大地釋放,但公眾必須為此承擔更高的消費成本和忍受更差的消費體驗,這顯然并不利于我國公眾消費能力長期有效地釋放。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增高,提高假日經濟的比例,增設合理假期,緩解長假“擁堵”的現狀,讓人們有更多選擇,如若實現,推力下的中國內需市場也會在世界范圍內一枝獨秀,為GDP做出不可小視的貢獻。
摘要:我國的公休假日已達到115天,“假日經濟”一詞也便應運而生,并漸漸成為了各大媒體爭相熱炒的一個話題。這個在經濟學有關書籍上找不到的名詞,其威力確實不容小覷。面對又一個長達一周的假期,人們躍躍欲試,希望過一個不同尋常的假期;各大商家也紛紛為如何在“黃金周”里盡量多地吸引人們的眼球,如何最多的賺取利潤而絞盡著腦汁。本文正試圖通過各種資料,對“假日經濟”進行一番淺淺的論述。
關鍵詞:假日經濟;消費;管理
1、導言
從1999年開始,我國開始實行我國開始實行“五一”、“十一”長假政策,國家法定假日增至10天。至2007年12月,又調整為11天。如今,7天長假已被人們冠以“黃金周”的稱謂,而元旦、清明、五一、中秋等幾個節日,也被媒體稱為“小長假”。到底過去的這幾個“黃金周”,我們經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又需要改進些什么,都是需要探討一下的。
2、何謂“假日經濟”
2.1“假日經濟”的概念
掂量掂量“黃金”二字,感覺到的,不僅僅是數字的份量。僅僅是去年“五一小長假”,全國城市居民出游人數超過了1000萬,有些地方甚至超過了春運,景點游人、餐飲用量、飯店住客、運輸數字在假日期間大幅度上升;據相關報道,去年“五一”僅廣州一市的消費營收就達到了20億元人民幣,平日10萬,雙休日20萬的人流量,到“五一”期間,增加至40萬~50萬,由此可見,假日經濟在促進消費中的作用已是毋庸置疑了。
那么,我們是不是能夠給“假日經濟”下這么一個定義:所謂“假日經濟”,是指國家在促進消費的需要下,在節假日由各種資源的配置、供給和需求所引起的經濟行為。
接下來,我們在從需求和供給的角度來看看“假日經濟”:
從需求看,假日消費包括四個層次。第一是如食物、衣物等方面的滿足生理需要層次的消費;第二是如體育、旅游、個人愛好等方面的滿足健康娛樂層次的消費;第三是如圖書技能知識的學習活動等方面滿足發展需要層次的消費;第四是如公益活動、贈送禮品等情感領域方面滿足精神需要層次的消費。從假日消費的四個層次看,第一個層次與平時消費內容是相同的,只是消費時間上相對集中而已;后三個層次是假日經濟中較為集中的需要。
從供給看,假日經濟主要是與閑暇產業有關。所謂閑暇產業是指與旅游、體育、娛樂、閑暇教育、興趣愛好等相關的產業。
2.2 假日經濟產生的一些條件
從“假日經濟”產生的深層原因看,有以下幾個方面:
2. 2.1、經濟大環境方面
“假日經濟”說到底是一個經濟發展問題。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我們得知,人的需要分為五種,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逐層遞增。分別為:生理、安全、情感、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當低層次需要被滿足后,人們就會向更高層次追求。而“經濟人理論”則假定:人思考和行為都是目標理性的,唯一地試圖獲得的經濟好處就是物質性補償的最大化。人們的消費需求,在滿足了溫飽之后,必然會向閑暇、娛樂等精神享受發展。然而,這樣的發展,將取決于大環境的經濟發展和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近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人們的收入大幅提高。其次,主流媒體對于消費觀、消費層次的引導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2.2、消費心理意愿方面
國家改革開放多年,各方面都已逐漸與世界接軌,對于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國人向發達國家靠攏的意愿日漸強烈。人們已經不再滿足于“臉朝黃土背朝天”似的苦干,“休假、放松”等理念已經形成。因此,在假日期間,吃、住、行、游、購、娛等方式相繼成為假日消費主流。
2. 2.3、實現條件方面
“假日經濟”作為整個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現代消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代消費講究“有錢有閑”,即要求除了手上有貨幣,身上還要有假期,二者缺一不可。越來越多的假期正好符合了這樣的條件。
3、小結
“假日經濟”方興未艾,之前也沒有任何經驗可循,經歷了14個年頭后,我們正處于對“假日經濟”進行調整適應的磨合階段,正如“摸著石頭過河”。由于假日經濟的周期性和波動性,如何讓“假日經濟”合理有序,做到可持續發展,還有待政府部門以及眾多商家的共同努力。(作者單位:廣東省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
摘 要:假日經濟是在我國人民物質文化與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閑暇時間增多的情況下逐漸形成的一種涉及面較廣、綜合性很強且具有持續發展特點的經濟模式。從現狀看,我國的假日經濟具有時間特征明顯、突發性強、消費群體廣泛等特點。目前我國假日經濟的發展也存在著短期經營行為、政府引導不足和市場秩序管理被動等問題。
關鍵詞:假日經濟;旅游經濟;休閑產業
一、假日經濟概述
1.假日經濟的概念
假日經濟是在國家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政策作用下發展起來的。假日經濟屬于消費經濟范疇,是指人們在節假日或法定假期里集中消費的行為帶動供給和市場乃至經濟發展的一種新型經濟模式。它主要表現為旅游消費、休閑購物、娛樂消費等,涵蓋了包括旅游業、交通運輸、餐飲業、商業、娛樂業、傳媒等產業在內的大部分第三產業。假日經濟是由各種需求、供給和資源配置所引起的經濟行為,其實質是一種拉動消費的經濟形態,是人們生活水平以及社會福利體系提升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
2.假日經濟的替代效應
假日經濟在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拉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節假日的集中消費,替代了很多其他產業的生產、服務和消費活動,產生了替代效應。例如一些管理部門休息不辦公、股市休市、企業停產等活動的停滯,這會給正常的生產生活帶來不利影響。從時間和空間兩方面可以對這種替代效應進行解釋。時間上的“替代效應”是指商家為了利用集中的休假時間,采取各類手段、方式進行促銷,這樣會將消費者分散在一段時間的消費集中到假期,換句話講就是消費在時間范圍上的移動變化。還有一部分消費者會在假期旅游,這樣會產生旅游消費,而另一些消費者則有可能為未來的旅游做準備,這就會減少當前這一時期的消費,這也是時間上替代效應的表現??臻g的替代效應則可以理解為旅游地區間的替代,如上海的游客到黃山景區旅游,增加了黃山景區的假日消費,但相應的也就減少了上海的假日支出,這是不同地域間的替代,社會消費額的增長變化并不大。并且不同消費內容之間也存在著“替代”,個人消費增長的變化不大,嚴格地說,這不是對內需的拉動,因為并沒有對潛在的消費時間和消費市場進行深入挖掘。
二、我國假日經濟的形成與現狀
1.假日經濟產生的背景
假日經濟是伴隨著我國第一個“黃金周”而出現的。1999年9月我國決定增加廣大勞動者的休閑時間,將春節、“五一”、“十一”3個中國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節日的休息時間延長為 7天,于是“黃金周”的概念應運而生。 2007年末,國務院又推行新的休假辦法,即保留春節和國慶長假,將勞動節、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幾個民族傳統節日納入國家法定節假日,將國家法定節假日由10天增加為11天。這為我國居民休閑娛樂、購物消費、旅游度假提供了較為充足的時間,也在時間上為假日經濟的產生提供了必要條件。
2.假日經濟發展的現狀
在黃金周和小長假期間,我國各地旅游業、餐飲業、零售業等都出現了“井噴式”火爆擁擠的場面,幾乎所有的景區景點、商業街、購物店都人滿為患,許多商品供不應求。2011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共接待游客1.53億人次,比上年增長22.7%;實現旅游收入820.5億元,比上年增長27.0%。2012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共接待游客1.7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4.9%;實現旅游收入1014.0億元,比上年增長23.6%,2012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更是創造了“多項紀錄”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總之,黃金周和小長假的休閑消費模式已經不斷走向成熟,近幾年仍保持著較高的增長勢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旅游發展態勢:個性化、體驗式和休閑化的自助旅游方式越來越多的為廣大消費者所接受,休閑度假、探親訪友的自駕旅游、家庭式自助游和散客式自助游漸漸成為常態。
三、假日經濟在我國發展的困難和障礙
假日經濟迅速發展,有效促進了我國消費市場的繁榮,對于經濟增長和快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如何保持假日經的持續快速穩定發展依然面對諸多障礙。
1.短期經營行為給假日經濟帶來傷害
在長假期間,一些商家為追求經濟利益,不顧長遠發展,出現短期經營行為,成為制約假日經濟整體繁榮的瓶頸。旅游業作為假日經濟的主導行業,主要依賴旅游景點、交通運輸、賓館飯店、旅行社等旅游相關服務部門和設施。由于在假日期間游客數量驟增,游客對于資源、商品的需求遠遠大于社會上的供給,造成供需嚴重失衡,一些商家為獲得利益的最大化,降低服務標準,甚至欺詐、哄抬物價等短期經營行為,嚴重影響了假日經濟整體的健康發展。面對黃金周期間成千上萬的游客,各地相關服務部門和設施都出現了超負荷運轉的危局,無法保證服務質量,造成游客投訴明顯上升,并且嚴重損害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當整個旅游市場在短時間內需求大量增加,而供給條件僅小幅暫時性地增加時,市場為了達到供給平衡,會導致旅游產品價格的上漲。不但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挫傷了旅游者的積極性,不利于假日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2.基礎配套設施和服務管理缺失
基礎設施、服務設施的配套缺失是制約假日經濟健康發展的瓶頸。僅就旅游來講,因為長假期間出行的外來旅游者和本地居民休閑娛樂活動都驟然增加,對旅游景點、旅店、餐飲、交通、基礎設施和設備的需求也激增,而這供給短時期內又難以滿足游客對旅游食、住、行、游、購、娛等方面的需求,便會出現許多問題。一些原本就很薄弱的接待服務和基礎設施在驟然增加的節假日需求面前更加不堪重負。以福建武夷山為例,其每日的最佳容量是3萬人,最大容量是每日5萬人,但2011年國慶高峰時,武夷山突破最大接待量,游覽人數高峰時一度達到了8萬人次。密度如此之高的游覽人數,不但會造成旅游者游覽質量的下降、引起踩踏等安全問題,而且對景區的環境造成破壞、加速服務設備的過度使用,不利于景區生態的保護。交通問題也成為制約假日經濟發展的一大因素,鐵路、航空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狀況,旅客滯留、人滿為患等安全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公共交通等與大家息息相關的公共設施沒有適時地做出相應的調整。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想使假日經濟持久地“火”下去,相關政府和旅游服務部門就必須采取措施,有效地突破這些瓶頸,但如果一味強調并加大基礎和服務設施的建設,又必然導致旅游淡季時資源、設施大量閑置,造成巨大的浪費,這種淡季與旺季旅游資源、旅游設施利用率相差懸殊的現象對于資源的合理配置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甚至會破壞和嚴重浪費許多稀缺資源。
摘要 假日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是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閑暇時間日益增多的情況而逐漸形成的。在假日經濟發展過程中,利用經濟學工具進行深度分析,對其良性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假日經濟 經濟學
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經過“雙休日”、“黃金周”、“大長假”、“小長假”等改革后,“假日經濟”模式日益成熟與完善。它的產生對拓寬國內消費市場、加速產業結構升級、拉動經濟增長起到積極作用。
一、“假日經濟”的經濟學含義
假日經濟(Holiday Economy)是指人們利用假日集中購物、集中消費的行為,帶動供給增加、市場繁榮、經濟發展的一種系統經濟模式。有人形象地稱之為:因為有一部分人休息,而使另一部分人獲得工作的機會。假日經濟屬于消費經濟范疇。它包括旅游、休閑、娛樂三種形式,涉及到商品消費、旅游服務消費和文化消費三個領域。從更高的程度上講,它既是勞動力價值的體現,又是勞動力價值的提升。
二、“假日經濟”的特征
一是集中性。假日經濟的集中性是其最大的特征。要想在短短的時間內吸引客人的注意并取得較好的效益,要靠特色。各行業產業不必局限于傳統領域,應滿足不同年齡、不同要求的顧客需要。各行業產業只有切實為消費者提供優良產品和完善服務,才能為顧客創造一個良好的假日消費環境,從而刺激消費,達到社會、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二是關聯性。假日經濟是由假日派生出的綜合性經濟模式,并逐漸形成假日市場產業鏈,表現出顯著的關聯性。由于度假而引發出的零售、旅游、餐飲、交通等相關服務行業的連鎖效應,為這些行業企業帶來了一系列的商機,推動了相關產業的全面發展。
三是服務性。假日經濟具有強大的服務功能,假日經濟活動由各種準服務經濟活動組成,如餐飲、娛樂、交通、旅游均是準服務性行業。通過服務滿足人們假日里各層面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服務的質量高低是假日經濟發展快慢與好壞的重要標準。假日經濟是通過服務實現自我、完善自我,同時取得經濟效益,獲得發展的。
四是消費性。假日經濟實質上屬于經濟產業鏈中的消費經濟。假日經濟產業鏈中相關產業基本屬于無實物形態產品產出,且產品均用于最終消費,產品的生產過程即消費過程,生產與消費連成一體。消費是假日經濟的表現形式,通過消費的系列經濟活動取得綜合經濟效益。
三、促進“假日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對策
目前,我國每年的公休假日已達114天,幾乎占全年總天數的三分之一,可以說假日經濟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一年的經濟狀態。同時作為擴大內需措施,發展假日經濟應該充分考慮加大財政力度的現實可能性,使假日經濟在可靠的物質基礎上得至進一步的繁榮。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加大公共投資政策的力度,可促進“假日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具體對策有四點:
一是提高國民收入水平,促進共同發展。要從根本發展假日經濟,必須進一步提高我國城鄉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收入的增長水平與假日的延長程度相適應,假日經濟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同時,國內居民收入分配應進一步合理化、公正化,盡量縮小貧富差距,降低恩格爾系數,從而達到共同富裕,共享假日。
二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公共投資支持。增加公共投資屬于汲水政策,可以在經濟蕭條時靠付出一定數額的財政資金使經濟自動恢復其活力。加大公共投資政策,政府可以實行消費與投資的雙向啟動。通過基建項目建設不僅可以吸納勞動力,創造就業機會,從而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費需求,為假日經濟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同時能夠迅速增加投資規模,直接擴大社會投資需求,刺激經濟增長,改善基礎設施的薄弱和滯后狀況,為發展假日經濟提供良好的配套設施及服務支撐。通過這種方式可刺激假日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三是培育科學消費觀念,供需協調要符合經濟規律。針對很多人非理性的消費問題,媒體可以利用報刊、雜志、電臺、電視、網絡等各種宣傳途徑,多請消費經濟學等各方面的專家在各種科學消費的觀念與方式,倡導綠色消費、適時消費等各種科學消費理念,并通過消費者協會、商品質量監督等相關部門進行不當消費的危害案例講解,或制作某些公益廣告改變人們過時的消費習慣,讓科學消費觀念進入百姓生活,力求科學消費成為改善人們亞健康狀態,全面提升人們身、心、體、德等方面的素質。
四是堅持“內增活力”與“外增引力”相結合,形成長效機制。多年的假日經濟發展和實踐已經表明,我國的假日經濟主要走的是內向型發展模式,也就是說,從假日經濟的主體到客體,主要都是依靠自身因素,走獨立發展之路。長效機制需要統籌兼顧。這就需要強化預防和治理工作的配合。一方面,要積極開展預防工作,成立相關的預測預報中心。另一方面,還要在每次假期過后,由相關部門采取切實可行措施,盡快解決發展的問題,并在治理實踐中積累經驗,全力提升消費環境。
總之,對于“假日經濟”,不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個人都應理性地去面對。既要利用假日經濟所帶來的積極的因素,同時也不能忽略需要存在消極因素的潛在可能;既鼓勵、又管理,不斷對其進行規劃、管理,使其成為既能豐富人們生活,又拉動經濟的增長的長效經濟工具。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程度的提高,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費觀念和需求結構的變化,國家對公休假期政策的調整,假日經濟現象的出現已成為形成經濟的休閑化和休閑的經濟化的趨勢的一種突出表現形式。假日經濟引其在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方面起到的顯著作用已引其各方面的關注,成為休閑業和經濟界研究的新課題。
關鍵詞:休閑經濟 休閑消費 假日經濟 現狀 問題
一、我國假日經濟興起的原因
自1995年我國開始實行每周5天工作制,1999年法定假日延長為17天?,F雖經國家多次調整又自2007年起國家增設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為法定節假日,各放假一天。至今每年的“法定節假日”是11天(元旦1天,春節3天,清明節1天,勞動節1天,端午節1天,中秋節1天,國慶節3天)?!肮萑铡笔?04天(一年按52個星期,每星期休息2天計算)。從而使每年的閑暇時間增為114天左右。即出現了所謂的“假日經濟”現象?!凹偃战洕笔侵冈谖覈厥獾臍v史背景下,人們在節假日集中消費所引起的銷售、服務猛增、市場火爆的經濟現象,是對于節假日集中消費有關現象的概括和反映?!凹偃战洕闭f到底是因人們休假而使某些行業受益,從而為經濟的發展帶來機會。
從范圍看,“假日經濟”包括了三部分:一是大節日經濟,指春節、勞動節、國慶節的消費,放假時間長,消費量大;二是小節日經濟,指元旦、清明節、端午節、兒童節、中秋節等節日的消費;三是雙休日(公休日)經濟。在這三者中,大、小節日經濟是“假日經濟”的主體。
1、從短期看,政策因素起到了直接的引發作用。我國經濟自1996年實現“軟著落”后,緊接著就進入了通貨緊縮階段,政府采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并出臺一系列鼓勵消費、啟動內需的措施,增加國家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提高下崗失業人員的最低生活保障線以及增加居民閑暇時間等,這些政策在啟動市場、拉動內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應。尤其是休假時間的延長和調整,為家庭實現消費的“規模經濟”和規模效應創造了條件。
2、從長期看,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的變化是“假日經濟”得以發展的深層原因。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程度的提高,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費觀念和需求結構的變化,形成經濟的休閑化和休閑的經濟化的趨勢,符合世界休閑經濟的普遍發展規律。
另一方面,以往傳統的消費觀念是在家消費,人們的閑暇時間大部分是在家中度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外消費模式的影響,走出家門,從事社會化的消費活動,既調節生活,又增加知識已逐步成為一種趨勢。因而出現旅游熱、娛樂熱、休閑熱和購物熱。從消費結構上來看,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以后,人們從物質和實物消費逐步轉向精神和服務消費,而后者一般來說,除了要求消費者擁有可自由支配收入以外,同時要具備可自由支配時間,也就是馬克思等人所說的“自由時間”。隨著消費結構的這種演變,人類對休閑活動的需求不斷增加,從而使休閑消費成為一種消費趨勢。
3、由于我國有些單位沒有帶薪假期,消費者對休閑時間缺乏自主選擇能力,人們的休閑活動在時間上相對集中于節假日,增加了休閑消費在時間上的集中性,很大程度上假日消費是日常消費在時間上的轉移。
4、由于長期以來對休閑的不重視,加上經濟的落后,使休閑的供給相對單一,需求也缺乏多樣性,休閑內容的集中性則進一步加劇了休閑經濟的沖擊性,表現為旅游活動幾乎成了假日經濟的全部主題和代名詞。
分析假日經濟現象產生的原因,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常有把休閑經濟等同與假日經濟、旅游經濟。實際上,三者不僅內涵迥異。且在三者外延上也存在較大差異別。
二、“假日經濟”是休閑經濟的特殊表現形式
“假日經濟”的興起有著深刻的國情背景。實際上,“假日經濟”是休閑經濟受到一定條件約束下的特殊表現形式。
1、假日經濟是休閑時間相對集中的休閑經濟。休閑活動不僅包括節假日消費,同時還包括其他可自由支配時間內的活動。如帶薪假期和平日的閑暇時間。而主體是帶薪假期。世界上許多國家實行帶薪假期,如美2-3周;日本15天;法國每周35小時工作制。。。。。。我國也正在逐步實行,根據實際給予一定的帶薪假期,個人自己制定休閑計劃,來解決休閑時間過于集中的問題。
增加居民閑暇時間作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措施。假日經濟實際是在休閑需求不斷增加,而休閑時間相對集中情況下,消費休閑化在我國的特殊表現形式。
2、假日經濟是活動內容相對單一的休閑經濟。休閑活動的內容和時間上應相對廣泛,包含了滿足人們(主要是城市居民)的娛樂、游戲、消遣、旅游、健身康體、業余愛好以及其他文化消費活動。而目前受傳統休閑方式的影響,同時由于休閑供給的相對不足,我國居民休閑活動在內容上相對單一,主要集中于旅游活動。因此假日旅游是假日經濟的集中表現形式,受時間相對集中和內容相對單一的雙重約束,已成為我國居民滿足其休閑需求的一種主要形式。可支配收入提高、休閑需求增加的前提下,加上政策的引導和輿論的宣傳,假日旅游出現所為的“井噴”現象也就是情理之中的。假日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休閑經濟所應該容納的消費潛能。
3、假日經濟存在的問題。假日經濟已在我國大體勾勒出以旅游、購物、休閑、娛樂等消費為主要特征的走勢。據2012年人民網旅游頻道提供的信息,從已公布的11個省市區旅游收入、接待人數的統計顯示,五一小長假旅游收入共計560.66億元。其中山東省旅游收入第一147.2億,而河南省接待人數最多達2071.3萬人次。
假期變化重構消費格局,直接拉動假日消費。不僅有效刺激了旅游消費,直接帶動了旅游業、交通運輸業,給相關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假日期間全國消費品市場高朝迭起,各地商業均顯火爆場面,成為商家掘金的好時機。據北京商業信息咨詢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五一”節日三天,百家重點商業服務企業 實現銷售額19.6億,日均消費6.5億。
假日經濟已成為經濟升溫的強勁推力和助燃劑。假日經濟的流金淌銀的財富效應展現了假日經濟的市場魅力。但火爆的消費背后,作為一種正處在成長完善階段的新事物,在展示其巨大潛力的同時,也暴露出一系列潛在的問題,如:一是假日旅游產業化水平不高,供給與新的需求之間存在距離,消費活動的時段、區域集中、有限;服務質量不高,利益驅動,只顧眼前利益,忽略旅游品牌意識和當地本身容量;交通承載力不夠,交通缺乏便利感,成了游客的心病。二是消費者消費不成熟,消費意識不成熟,存在盲從心理。三是相關部門對假日經濟持續發展的推助作用不夠,未能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信息部門忽視了假日休閑市場,應盡快建立健全假日休閑年信息網絡,為消費者提供全面的消費信息。四是休閑市場相關產業未啟動,假日經濟是一種綜合性強、牽涉面廣、可持發展的系統經濟形式。目前的節日購物熱,多是沖著打折去的,而旅游的產品也較單調,缺乏休閑的內涵。發展假日經濟,拉動有效需求就必須開發假日市場新品種,在文化、娛樂、體育、科技等消費方面挖掘市場潛力,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多層次的消費需求。
摘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五一”小長假、清明小長假、端午小長假、中秋小長假、“十一”黃金周等節假日的設立,給節假日消費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能量。假日消費熱潮日益高漲,假日經濟的產生,推動了眾多產業的發展,也為酒店業提供了發展契機,節日營銷愈來愈受到酒店的重視和青睞。本文以假日經濟為背景,結合中國現有節日,就酒店業如何更好的開展節日營銷提出建議。
關鍵詞: 假日經濟;酒店;節日營銷;主題策劃
1 假日經濟背景下酒店開展節日營銷的必要性
一年的節令可分成四類:一是法定假日類:元旦、春節、三八節、清明節、五一節、六一節、端午節、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等;二是非法定假日類: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元宵節、復活節、圣誕節等;三是民俗時令類:夏至、冬至、立冬、臘八等;四是商家自定假日類:店慶日、啤酒節、美食節等。
假日經濟是指人們利用假日購物、旅游、娛樂等休閑消費活動,從而帶動供給增加、市場繁榮、經濟發展的一種綜合性經濟模式。酒店是節假日休閑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刺激節假日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節日營銷的成敗也直接關系到酒店營銷業績的好壞。所以酒店必須重視節日營銷活動的開展。
2 節日營銷的定義
節是對歲時的分節,把歲時的漸變分成像竹節一樣的間距,把兩節氣相交接之日期定為交節,由此轉為節日。
所謂的節日營銷就是指在節日期間,利用消費者的節日消費心理,綜合運用廣告、公演、現場售賣等營銷手段,進行的產品、品牌的推介活動,旨在提高產品的銷售力,提升品牌形象。它是整個營銷營銷規劃的一部分,而不是短期的售賣活動。節日營銷是非常時期非常規性、特殊性的營銷活動,具有集中性、突發性和規模性的特點,要求企業以創新為指導,假“節”而發,順“節”而上,出奇制勝。
3 酒店在開展節日營銷時存在的問題
3.1 領導層重視不夠,缺乏市場調查或調查不充分,導致產品缺乏特色主題不突出 酒店開展節日營銷應該著眼于佳肴美譽度的提高,著眼于整個市場份額的提高和市場的良性循環發展。但是很多酒店的領導層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把促銷等同于營銷,只為提升銷量而促銷,而這種思想也影響了下屬員工。導致在進行節日營銷前沒有進行調查,只是照搬以往的經驗或其他酒店的做法,沒有特別針對特定節日、特定市場的營銷計劃,導致提供的產品缺乏特色,在節日時很少得到顧客的關注,如有的高星級飯店在情人節雖策劃了活動但只有幾對情侶前來用餐的情況,因此銷售額無法提高。
3.2 節日營銷手段過于單一,主要以價格策略為主 每當節日到來時,酒店一般都會有一些促銷活動,但這種促銷仍然主要以價格為主,而節日市場打折讓利的促銷方式對消費者來說已習慣到麻木,缺乏新意。
3.3 人員安排不夠合理導致員工的工作量過大,顧客投訴增多 由于部分節日如五一、十一等會出現客人扎堆結婚、消費的情況,酒店人手不夠,導致員工超負荷運轉,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處于疲憊的狀態下,對客服務質量得不到保障,且由于有的酒店沒有有效貫徹三倍工資的制度,只是在淡季給予補休,無法調動員工積極性,顧客投訴增多。同時由于節假日客人的增多,酒店會聘請酒店其他部門的員工或者大專院校的學生前來兼職,由于缺乏培訓導致業務不夠熟悉,也容易導致顧客投訴。
4 做好酒店節日營銷工作的建議
要做好酒店的節日營銷工作,總體來講必須抓好“一個中心”。酒店營銷的中心是市場,是目標顧客。酒店必須關注市場,以市場為導向,圍繞市場開展工作。酒店以市場為中心就是要遵循市場規律,做好市場調查,了解市場需求,要隨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策略,有目的的開展飯店活動。另外酒店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必須首先把酒店內部各方面的工作管理好、協調好,才能增強實力,在營銷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在培育和造就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以及樹立正確的理念上下工夫。
摘 要:端午節是我們民族一個重要的節日,端午節在南方吃肉的、蛋黃的粽子,在北方吃棗的粽子,在粵桂鄂閩川浙等地的端午節還會有場面熱鬧的龍舟競渡盛會。
關鍵詞:端午節;屈原;屈原之死
一、端午節起源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
(一)紀念屈原
按現在一般解釋,端午節是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和政治家、思想家屈原投汨羅江殉國的日子,文字記載始見于梁吳鈞《續齊諧記》:“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五月五日投汨羅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并命舟楫拯救之。”想必是“竹筒貯米”就演變為吃粽子了,“命舟楫拯救”就演變為龍舟競渡。
屈原投汨羅江之后,有天夜里,屈原故鄉的人忽然都夢見屈原回來了。他峨冠博帶,一如生前,只見面容略帶幾分憂戚與憔悴。鄉親們高興極了,紛紛擁上前去,向他行禮致敬。屈原一邊還禮,一邊微笑著說:“謝謝你們的一片盛情,楚國人民這樣愛憎分明,不忘記我,我是死而無憾了?!痹拕e談舊間,眾人發現屈原的身體已大不如過去,就關切地問道:“屈大夫,我們給你送去的米飯,你吃到了沒有?”“謝謝”,屈原先是感激,接著又嘆氣說:“遺憾哪。你們送給我的米飯,都給魚蝦龜蚌這般水族吃了?!编l親們聽后都很焦急:“要怎樣才能不讓魚蝦們吃掉呢?”屈原想了想說:“如果用箬葉包飯,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見了,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去吃了。”
第二年端午節,鄉親們便用箬葉包成許多角黍,投入江中??墒嵌宋绻澾^后,屈原又托夢說:“你們送來的角黍,我吃了不少,可是還有不少給水族搶去了。”大家又問他:“那還有什么好法子呢?”屈原說:“有辦法,你們在投放角黍的舟上,加上龍的標記就行了。因為水族都歸龍王管,到時候,鼓角齊鳴,槳橈翻動,它們以為是龍王送來的,就再也不敢去搶了?!苯鞘?,就是現在的粽子。
從此端午節包粽子、劃龍舟的習俗,就由屈原的故鄉傳向全國,由古代傳到今天 。
(二)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三)其他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還有其他如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二、端午節各地習俗
江西省
建昌府端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浙江省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于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于午時采藥,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于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岳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湖北省
黃岡市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陜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后,潑灑于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并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于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并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于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于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于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