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1 10:02:44
序論:在您撰寫社會經濟發展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與其經濟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科技的創新會帶動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又可以給科技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近幾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產生的巨大推動,黨的十八大提出“以創新驅動經濟社會的發展戰略”,隨后我國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一再強調這一戰略。本文擬通過分析我國國情,進一步指出科技創新對加強綜合國力的重要性,并詳細闡述了我國目前科技創新面臨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有利于科技創新發展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科技創新;驅動;發展
一國的生產力是衡量該國經濟增長潛力的標志。而勞動力、資本的數量和質量,以及科技水平和科技應用能力決定了生產力的高低。生產力的實現是依托于要素投入的,各種要素投入的數量和相互組合起來的質量和效率決定了經濟增長。我們也應看到,要素投入的增加固然可帶來經濟增長,但生產要素資源是有限的,單純依靠要素投入很難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通過要素投入發展經濟往往會導致兩個問題:一是生產要素報酬遞減,如果生產要素投入后要素報酬遞減,那么經濟發展也會停滯不前;二是稀缺資源制約,經濟發展必須的某一要素或者資源短缺時,經濟發展因此而面臨瓶頸。如何解決兩個問題呢?熊彼特在其著作《經濟發展理論》里這樣回答:發展是經濟循環軌道的改變,“改變”就是創新。邁克爾?波特提出了“國家競爭優勢理論”,他認為,國家經濟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即生產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和財富驅動,而創新驅動是更高級的發展階段。從實證研究看,上世紀50年代美國和德國加大了科技要素在生產要素中的投入比例,就大大地提高了本國綜合國力。事實已經證明,科技創新的方向和速度直接影響著要素投入后產出利潤的高低。順應時代和經濟的發展,我國在“十二五”規劃提出:要“推動經濟發展更多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其落腳點在于要以重大科技為突破口,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4年6月3日,國家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國際工程科技大會并發表題為《讓工程科技造福人類、創造未來》的主旨演講,他強調發展科學技術是人類應對全球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這表明中國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了國家的重大戰略;2015年,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科技創新,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應部署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實現制造業升級。
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刻不容緩
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紛紛探索工業化和現代化的路徑。一些國家主要依靠自然資源優勢增加國民財富,如中東石油資源強國長期依賴于不可再生的能源發展經濟;一些國家主要依附于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和技術,做發達國家的加工基地,如一些拉美國家,這種仰仗他人的發展模式導致“中等收入陷阱”;但也有國家把科技創新作為基本戰略,形成日益強大的國家競爭優勢和國際話語權,國際上把這一類國家稱為創新型國家。如依靠在不同時期制定的前沿科技戰略(20世紀50年代的核能計劃、60年代的阿波羅計劃、80年代的星球大戰計劃、90年代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等),美國在每一輪前沿技術變革中都成為執牛耳者。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落后于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萍紕撔碌姆αе挛覈螽a業的發展受到諸多限制。如“農業基礎薄弱”就與我國農業生產力落后、科技水平低有關。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只及美國的1%多,也就是說一百個中國勞動力生產率只相當于一個美國人。農業發展核心技術仍受制于人。在工業生產中仍然充當世界工廠這一角色,這一模式使得我國在國際競爭中受制于人。
二、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面臨的三大瓶頸
我國改革開放后經濟飛速發展是依靠低成本、低技術、低價格、低利潤、低端市場換來的,同時付出了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慘重代價。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土地財政危機、自然資源匱乏,要素驅動發展模式勢難以為繼。如果不依靠科技創新拉動經濟發展,我國將無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在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方面仍存在諸多缺陷。
1.我國科技基礎較薄弱,科技投入較少
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創新型國家20個左右,他們研發投入占GDP2%以上,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70%以上,對外科技依存度30%以下。美國、德國相比,從整體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來看,2000年以來,美國研發支出占GDP的比重由2.71%上升到2008年的2.79%,德國由2.45%上升到2009年的2.82%,而我國2014年國家科技研發占國民收入的比重為0.02%、2013年為0.02%、2012年為0.019%,研發投入遠遠低于發達國家。
2.企業自主創新的動力和能力明顯不足
創新最根本的動力來源于對利潤的追逐。我國大型國有企業往往很容易從國家獲得包括政策、資金在內的各種優惠,導致他們往往對市場關注度不夠,缺乏創新的積極性。而民營企業盡管完全依賴市場生存,行業監管不力,行業準入、資金、國家政策的支持存在短板,導致其缺乏創新的動力或者能力。
3.科研成果閑置浪費現象嚴重
國家權威機構的《2012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評價報告》中指出,科技更新換代日益加速,而我國70%科研力量游離于企業之外,科技成果閑置浪費嚴重,極大地阻礙了產業的創新發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中國經濟年會(2013—2014)上透露,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40%的水平。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馬德秀表示,2011年我國已超越美國和日本成為全球申請專利最多的國家,但是科技成果閑置和科技資源浪費等現象嚴重,產業化不到5%??萍寂c經濟‘兩張皮’問題長期困擾我們。”主要原因是我國科技評價和獎勵體系以政府為主,單一且偏離實際應用。科技評價和獎勵對許多科技人員來說是指揮棒,這個指揮棒直接決定了科技人員的行為取向。我國科技獎勵重論文輕實用、重數量輕質量、重獎勵輕轉化的結果,結果導致科研人員關注論文專利數量、獲獎排名;關注獎勵與個人的職稱評定、職務晉升、工資待遇、院士評選等,而不太關注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導致許多科研成果獲了獎就到此為止了。與科技先進、經濟發達國家相反,我國科技評價缺少具有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對科技評獎缺乏相應的法律規章,特別是缺乏嚴厲的監督、懲戒機制,給造假者提供了乘虛而入的機會。
三、科技創新的具體舉措
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是打造“先發優勢”的發展,上個世界“亞洲四小龍”的飛速發展就是成功案例,他們的發展速度讓世界各國艷羨。隨著全球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步伐明顯加快,科技創新與產業變革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國際競爭更加激烈,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已成為各國共同選擇。
1.在產學研合作中,大力提升企業的主體地位
從國際上來看,要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必須大力發展經濟。發展經濟必須大力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及創新主體地位。企業直接參與競爭對市場最敏感,最能有效地將科研與市場有效結合。一個國家企業創新能力越強、產業群越發達、社會越繁榮安定。因此,我國的企業應搶占科技創新最高點以求在經濟領域中跨越式發展。
2.政府幫扶企業家
一個創新能力越強的企業,企業家往往是這個企業的靈魂。因此,可以說創新驅動發展更主要是企業家驅動的發展。企業家的成長有其自身的因素,但政府的作為對企業家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政府而言,保護企業家就是保護創新,推動企業家成長就是推動創新發展。因此,要把握企業家成長規律,努力營造有利于其成長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在全社會形成尊重企業家的良好氛圍,構建以企業家為服務目標的政策體系,讓具有強大創新力的企業家隊伍越來越壯大。政府對企業家的社會整體價值應該予以肯定。企業家,是創新要素的整合者,是創新方向的發現者,是創新中最核心、最寶貴的資源。企業家不僅在物質財富與產業發展上對社會產生影響,同時在精神文化、行為風格上也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政府應搭建各種平臺讓企業家有機會與全國、全世界相關領域的專家、優秀企業家相互交流學習。例如,可以組織企業家去發達國家、知名企業、名校等地方學習;可推動建立多種多樣的企業家協會、商會等等,通過多種方式提高企業家本身的素質。政府應大力通過招商引資的辦法,引進優秀的企業與企業家,壯大企業家隊伍,引入競爭,實現企業家之間的取長補短的良性循環。
3.以市場為導向,改革科技評獎體系
應弱化行政為主導的科技獎勵制度,穩步推動行業獎和社會獎替代政府獎,注重科技創新的質量及其對經濟社會的實際貢獻。應以滿足市場需求為目標,設置多層次、多樣化的科技評價、獎勵體系,否則科研無法起到對經濟的驅動作用,也就無法實現我國經濟轉型發展。在政府倡導下建立民間、行業等多層次、多樣化獎勵方式。政府應推動構建各種專業化程度高的科技創新服務交易平臺,促進專利向市場的迅速轉化,同時通過法律制度強化科研工作者與科研機構的收益。應淡化科技評價獎勵與附加功能的關聯,積極探索建立獨立的第三方評審機構,強化對重大項目的評估以及責任的追究懲處。
4.政府打造適合創新的政治經濟環境
良好的創業創新生態可以讓700萬人口的以色列成為“創業的國度”,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新興企業總數超過全歐洲在該市場上市企業的總和。也可以讓13億人口的中國成為充滿創新活力的巨人。薩克森寧在總結硅谷經驗時認為,硅谷之所以能在80年代抵擋日本的競爭是因為硅谷擁有良好的競爭與合作環境。因此,政府應為企業發展提供激發創新的政治環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加大對創新的投入力度。西方發達國家科技研發占國民收入的比重2%--3%左右,財政投入是我國百倍以上。因此走科創新道路首先必須加大財政投入,尤其關鍵領域,如關系到創新驅動發展核心動力的三大動力支撐“綠色能源”、“數字制造”、“智慧地球”這三方面的科研項目,應保證這些方面的科研項目不因資金缺乏而被迫擱淺。第二,加大財稅改革力度。新技術新產品的市場應用是最大動力,就算新產品不完善,但沒有基于市場的反饋,就沒有新產品的持續改進動力。因此我國政府應通過對創新企業的稅收減免,鼓勵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同時各級政府制定各種創新采購計劃作為政府經濟策略的一部分,政府通過對創新產品的采購推動企業創新。第三,完善企業融資渠道。硅谷的成功不僅僅因為有一流的技術,更是因為有一流的技術與資本對接的機制,大規模的風險投資、天使投資成為激發硅谷創新夢想的最大動力。目前,我國企業獲得資金的渠道主要來源于銀行,單一且融資成本風險很高。這就需要政府進行金融體制改革,完善相關監管,擴大民間融資體系,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營造一種適宜創新的政治社會環境。第四,積極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完善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加快立法、加強執法力度,保護知識產權,維護創新企業的利益,為企業營造公平公正的創業環境。第五,推進教育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增強國家、企業創新能力,關鍵是人才,這是美國政府在每次科技革新中獨占鰲頭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國政府應大力促進教育公平,保證全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義務教育。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讓高校的培育既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充分開發學生是潛力,又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加快發展職業院校、深化校企合作,針對市場與企業的現實需求,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
作者:陳琴 單位:中共湖南懷化市委黨校
摘要:音樂藝術是人類的高雅藝術創造,音樂藝術與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社會經濟發展是音樂發展的前提和保障,社會經濟發展推動音樂藝術的發展,音樂藝術又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也社會更好地運轉提供潤滑劑,推動社會經濟向前發展。
關鍵詞:音樂藝術;社會經濟;關系
音樂藝術是人類的高雅藝術創造,音樂藝術具有審美、認知和教育三大功能,音樂表現人的一種高雅的精神追求和審美趣味,能夠很好體現社會的發展變化,又對社會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用。音樂藝術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最為活躍的因子,“中國好聲音”迅速成為收視率最高的音樂類節目,唱紅了浙江衛視,也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更催生了“中國好歌曲”“中國新聲代”等,使得音樂由傳統的唱片、開演唱會到一種更新的音樂經濟形式。同時,伴隨著人們對音樂的研究和重視,對音樂藝術衍生出更多經濟產業,利用音樂開展醫療保健、音樂胎教、娛樂產業等等,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推動了音樂的創新發展和市場化,音樂發展又進一步激活我國社會經濟,為經濟增添新的活力。
1音樂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傳統關系分析
1.1社會經濟發展對音樂的制約作用分析
音樂伴隨著人類勞動而誕生,隨著人類社會發展變化而不斷演變,表現內容和形式與社會密不可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樂器和音樂表現形式,一個民族有其獨立的音樂藝術創造表現和發展形式,也在盡力地保持著民族的特色,推動著一個民族朝著既定的方向發展。社會經濟發展制約著音樂藝術的發展變化和呈現方式,也影響著其在社會的傳播途徑。先秦時期的音樂主要是民間創作和口口相傳,從楚辭開始文人獨立創作音樂,并獨立創作詩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唐宋時期我國社會經濟空前繁榮,音樂藝術大放異彩,各個民族的音樂甚至波斯、阿拉伯等異域民族的音樂藝術在我國得以很好地傳播,也進一步帶動了我國音樂藝術的繁榮,社會經濟的繁榮直接催生了專業從事音樂創作研究的音樂人群體。《江南逢李龜年》中的唐代音樂大家李龜年,《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是晚唐時期的一個突出的代表,音樂藝人成為社會的獨立職業,演技之高超,年輕時的演出場面和今人有幾分相似。宋代的柳永更是一生獻身宋詞創造,創作了大量的長詞慢調,成為當時最為著名的音樂家。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年來,我國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音樂藝術成為人民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樂與經濟發展更為密切。
1.2音樂藝術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傳統功能分析
首先,音樂能夠滿足人的審美需求,陶冶情操,愉悅身心,提高人的審美品位。音樂是審美意識的產物,從勞動和祭祀活動中剝離出來后,便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化形式服務生活審美需要。審美是音樂最為主要的功能,勞動之中唱出心中的歌,表示勞動的幸福;生活之余聆聽一些音樂,體現對生活的熱愛,不斷強化人們的審美意識,提升社會整體審美情趣。音樂本身的節奏旋律和內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能夠帶來心理和精神的舒適,獲得強烈的愉悅體驗,產生美感。音樂的美感源于人的心理節奏和音樂節奏的共鳴,源于人的精神需求和音樂思想情感的協同。音樂家根據人的審美心理需求,將一定的思想情感融合在音樂的節奏和旋律里,聽眾從聆聽中受到感染,獲得心理的愉悅體驗,不斷激發人的想象力,以此更好地凈化人的心靈,裝扮人們的生活,實現音樂的審美功能。其次,音樂藝術增強人的認知能力。音樂是對自然、社會、歷史和人生的感悟,通過欣賞音樂能夠更好地感受自然、歷史,尤其能夠感知社會人生,提升人的認知能力,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音樂從不同的角度反映社會生活,不僅反映客觀的生活現實,更為重要的是展現人的主觀世界,能夠更為直接地反映人的情緒、情感和思想。人類思想靈魂是相通的,精神和心理是很容易產生共鳴的,通過欣賞音樂能夠間接地感知生活,品味歷史人生。音樂是人類最為鮮活的文化,是最有生命的文化,是人類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現實思想,通過音樂能夠更好地拓展人們的視野,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認識社會、傳承文化,并促進人們不斷創造新的文化,也以此增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體系的了解,提高人的文化修養的同時,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增強人類理解。再次,音樂藝術的教化功能長期存在并持續發揮作用。一直以來,統治者都把音樂作為教化的重要工具,對人的德育、智育和體育等方面。音樂一直充當主要表現手段和承載工具,作用于人的心理并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德育,以此更好地陶冶人的性情,愉悅身心,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荀子?樂記》詳細地分析了音樂的道德教育功能,孔子更是強調“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強調音樂可以更好地引領社會風氣,培養人的道德修養,改變社會的陋習陳規。當代社會同樣重視音樂的道德倫理和教化功能。美國華盛頓州實施“音樂預防犯罪法”,政府希望以古典音樂大師貝多芬、巴赫、勃拉姆斯的經典作品來降低當地的犯罪率等。同時,音樂對于智育和體育的作用也非同尋常,和諧優美的音樂能夠激活人的思維,增強人的想象能力,在美的驅動下更大地激發人的潛力。不良的情緒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優美舒緩的音樂能夠改善人的心情,平心靜氣,促進心理健康發展,音樂與舞蹈體育的融合,實現身心和諧,真正實現身心健康。
2新時代背景下音樂藝術和社會經濟發展相互作用分析
2.1國家經濟的空前繁榮帶來了音樂藝術的大發展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推動我國社會快速發展,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在不斷激發人的更多需求,尤其是對音樂藝術的需求,使得我國音樂藝術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音樂人才不斷踴躍,音樂藝術持續發展,音樂事業空前繁榮,音樂藝術產業蓬勃發展。誕生了更多的音樂藝術人才和明星,實現了中外音樂藝術的相互交融,國外音樂大量進入中國,豐富我國音樂藝術的發展;我國音樂藝術在世界音樂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地的音樂團體紛紛來到中國進行藝術交流和商業演出,帶動我國音樂藝術的繁榮。我國音樂在繼承和吸收中不斷發展,既保持了民族風格,又實現了創新發展,更是成就了一個巨大的音樂藝術產業,音樂制作公司大量成立。人們不斷增長的音樂欣賞需求、不斷提升的審美要求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給了音樂藝術以極大的發展空間和動力。
2.2音樂藝術發展推動我國社會經濟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音樂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對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產生極大的影響,在今天更是發揮到極致,形成了音樂經濟,推動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繁榮。首先,音樂制作的物態性藝術文化消費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用。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音樂藝術的需求不斷增加,由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音樂消費市場,出版音樂商品,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用,音樂磁帶、音樂唱片、音樂賀卡、音樂文物,以及由此衍生的音樂器材、樂器等文化消費品能夠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2014年,美國最賣座的專輯是泰勒?斯威夫特的專輯,1989年總銷量366萬張,排名第二的是電影《冰雪奇緣》的電影原聲帶,銷量353萬張,英國歌手山姆?史密斯的專輯《Inthelonelyhour》賣出了121萬張,而美國2015年上半年的數字單曲總銷量共計約為一億六千萬張。中國臺灣的已故歌手鄧麗君總共出了100張唱片,平均每張銷量100萬張,一人的唱片銷量就是1億張。眾多的音樂藝人和音樂制作公司,形成一個音樂制作銷售產業,推動了經濟發展。其次,以勞務形態存在的音樂服務產生直接的直觀效用。音樂商業化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也是音樂對經濟的直接作用。音樂商業演出、有償音樂制作、音樂心理治療等圍繞音樂的商業模式不斷開發出來。專業的商業演出公司不斷涌現,音樂明星出場費從幾萬上升到幾十萬,個人演唱會的單一的門票收入都是以百萬來計算,還有更多的商業贊助以及廣告等,音樂明星每年的廣告有的已經上升到上億元。音樂藝術已經成為我國的重要產業,不僅有音樂制作公司,出現了眾多的音樂經紀人,音樂藝人,“中國好聲音”為代表的音樂選秀節目直接推動了我國音樂藝術的普及,進一步提高了影響力,而且形成一種音樂藝術產業,直接的冠名權已經從第一期的6000萬上升到最新一期的2億元,更是直接帶動了浙江衛視的整體收視率高升,也將加多寶的品牌形象重新樹立起來,帶動了我國的音樂藝術的商業發展,形成一種成熟的音樂產業模式。再次,構建在音樂娛樂消費上的音樂服務產生綜合社會效用。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競爭的不斷加劇,人們的精神需求不斷提升,人們需要更多滿足精神需求和心理放松的消費,建筑在音樂娛樂消費基礎上的音樂雅座、舞廳、迪吧等,KTV娛樂把人們從緊張激烈的職場上解脫出來,以音樂、環境、服務、氛圍來更好地放松心情,緩解壓力,既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又能夠讓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有一個更好的精神棲息之所,推動社會健康發展,產生更多的社會綜合效益。
3結語
總之,音樂藝術和社會經濟發展關系密切,社會經濟發展是音樂發展的前提和保障,社會經濟發展推動音樂藝術的發展,為音樂藝術提供更廣闊的存在和發展空間。音樂藝術又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也為社會更好地運轉提供潤滑劑,推動社會經濟向前發展。
作者:張子婧 單位:山西廣播電視大學
一、民法與商法在法的價值上追求的不同
民法從法的價值上講追求的是公平,而商法追求的是效率。法的價值理念的不同使得商法與民法有了不同的地方。在市場經濟中社會資源并不是天生就分配好的,如果要滿足不同人群對使用價值的需求,只有通過交易的行為來實現社會資源的最有效配置。交易的實現最終將使資源向最有效的使用者手中轉移,大量的交易構成了市場,市場的繁榮使得社會財富不斷增加,作為調整市場交易關系的商法必然要把鼓勵交易作為自己的基本原則。市場交易行為促進了社會財富的增長,為了最大限度的獲取財富需要提高交易的效率,這個過程需要簡化交易的相關手續,縮短交易時間,因為在商業實踐中交易的速度或商品流轉的速度至關重要,這就需要保障商事交易的便捷。市場交易在便捷的基礎上更需要安全,維護交易安全確保交易行為的法律效用和法律后果的預見性,使得商法追求效率的價值特點真正得到體現。
二、商法的特殊地位
在當代社會表現出的缺陷商法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現階段社會新的問題不斷出現,商法追求效率的價值取向逐漸受到了挑戰。西方國家為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曾一味強調高效率,產生了大量財富,但是社會發展到現階段財富在分配過程中兩極分化問題變得極為突出,導致了社會階層矛盾激化,社會的不穩定反過來又制約了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另外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環境逐漸惡化的趨勢。環境的惡化限制了西方國家在經濟發展中的可持續性。我國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歷程,經濟的發展速度讓世界震驚,但在追求經濟效率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西方國家類似的問題,商法追求效率的社會價值取向僅僅從經濟角度去片面考慮問題,其優先于民法適用的特殊地位在現階段社會發展過程中已經呈現出阻礙的趨勢。
三、商法在法律適用上不應
當享有超出民法范圍的特權在傳統的法律觀念里,商法具有優先于民法適用的效力,民法是一般法,商法是特別法,優先于普通法的適用。特別法的特殊性在于某一個特殊時期針對某一個具體問題的解決而應用的法律。商法的誕生是社會商品經濟高度發展到一定階段產生的結果,交易行為與交易過程由最初的簡單到日益復雜使得民法在調整交易關系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進行相關法律內容規定上的細化,為了便于交易,滿足交易復雜化的需求,商法開始逐漸從民法母體中分離出來并形成自身高效便捷的特點。在近代歐洲重商主義思潮的推動下,西方國家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綜合國力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使得商法的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并提高,逐漸形成了在法律適用上優先于民法的特別法地位。社會發展到現階段財富有了一定的積累但伴隨著經濟高效發展的同時環境惡化和社會財富公平分配已經成為目前不可忽視的問題。在法律適用上商法的特殊優先性由于在傳統的法律觀念作用下目前為止依然占據主流意識地位,在過分強調經濟發展指標的意識形態下,商法從優先適用的特別法逐漸有了凌駕于民法之上的特權。目前社會出現了許多的不合理現象,需要民法發揮其利益平衡的作用,但往往在社會實踐中民法顯得力不從心,通過社會調查得到的回答是一切要為經濟發展讓路,這就不難解釋在霧霾嚴重的華北地區為什么對污染工業的限制力度總是不強。商法作為特別法享有優先權的特點在法律適用上超越了民法范圍,從而走向一味強調高效經濟發展的極端,過分強調經濟發展能夠解決一切問題使得商事交易中有的人為了一時的經濟利益不擇手段導致出現了嚴重的誠信危機,片面強調經濟發展指標使環境迅速惡化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發展空間,社會財富兩極分化嚴重使分配矛盾日益突出,這些問題使經濟發展走入了瓶頸。為了社會經濟的長期有效發展在法律適用上商法的特權應當被限制,商法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要真正發揮其高效的作用就必須要在民法的基本范圍內活動。
作者:徐陽 單位:云南民族大學法學院
金融的特點是資金融通,而利息率則令當前消費轉化為未來消費,實物儲蓄轉化為貨幣儲蓄使儲蓄增值并轉化為投資成為可能。這樣也就決定了金融有條件吸納社會上的閑散資金轉化為儲蓄,進而為各業生產提供資金來源。與此同時,金融的特性也使它成為動員儲蓄和投資的最佳途徑:一方面,把分散的儲蓄者用于投資或存儲的資金集中起來需要大量信息和投資渠道,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而流動性金融市場能增強金融工具的多樣性和流動性以滿足持有多樣化證券組合的需要;另一方面,動員儲蓄牽涉大量籌資企業與擁有剩余資金的諸多投資者,金融中介則能夠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大量地動員和形成儲蓄,從而有效地避免信息不對稱的弊端。
由于金融的發展優化了資源配置,使得資金得以合理流動,進而提高了資本效率。金融能夠降低長期投資的流動性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項目需要長期的資金占用,為此,儲蓄者必須承擔因資金長期被占用而產生的資金流動性風險,以致不愿長期投資。而資本市場交易、各種金融工具的創新,金融中介的往來存款業務以及針對外部沖擊對流動性投資和非流動性投資進行的動態均衡組合部位金融則具有降低和分散流動性風險的能力,可為力爭回避流動性風險的儲戶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這就使得更多資金得以流向周期較長的項目。金融可以使儲戶節約獲取信息的成本,金融中介具有令個體儲戶更大的獲取和處理眾多企業、管理者和經濟環境方面信息的能力和專業評估技術,能為其成員提供投資信息服務的成本比個體儲蓄投資者通過個人努力獲取信息的成本要低得多。
正確認知金融風險,降低其對經濟發展的滯阻作用金融在社會經濟運行中所處的重要地位不僅體現在其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同時金融危機的爆發對整個經濟體系正常運轉的沖擊也顯現出了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負效應。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使人們認識到了金融的穩健發展對于全球經濟與社會穩定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穩定和促進作用。
金融活動中的不確定性是金融風險客觀存在的主因。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只要有不確定性存在,就會有風險存在。金融業是高負債經營的產業,自有資金所占比重相對較小,其資金來源主要依靠把零散儲戶的流動性負債轉化為對借款人的非流動性債權來得以實現的。前者的存在,須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儲戶對金融機構的信心;二是金融機構對借款人的篩選和監督高效。如果不能滿足這兩個條件,金融風險就會存在:一方面,由于市場信息的不對稱性和市場經濟主體對客觀認識的有限性,只要銀行經營穩健,儲戶就能認識到全體不擠兌更利于集體利益,但在銀行面臨“困境”時,儲戶就極有可能為降低預期風險而參與擠兌;另一方面,由于市場經濟主體存在機會主義傾向,金融機構管理者趨于采用高風險、高收益的投機策略,從而導致金融資產質量下降,借貸人也有可能采用不正當手段,如欺騙、違背合約以及鉆制度的空子來不合理占用資金,導致金融機構對借貸人的監督不能完成了解,從而產生金融風險。
金融對社會經濟運行的廣泛滲透性和擴散性導致金融風險具有較強的傳染性。首先,金融機構作為儲蓄和投資的信用中介組織,其若經營失策必將連鎖造成眾多儲戶和投資者蒙受損失。其次,銀行創造存款貨幣擴張信用的功能也會使金融風險具有數倍擴散的效應。再者,銀行同業支付清算系統把所有銀行聯在一起,任何單一銀行的支付困難都極可能釀成整個系統的流動性風險。最后,信息不對稱會因某一金融機構的困難被誤認為整個金融業的危機,進而引發恐慌。金融的這些特殊性使得其風險性相對其它行業而言具有快速、面廣的特點,極有可能使原本為局部性的金融困難快速演變為全局性金融動蕩甚至是經濟危機。
金融資產的高度流動性和金融風險的隱蔽性以及金融危機的突發性會導致金融風險易于演變為金融危機并將嚴重危害經濟發展。隨著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國際金融市場的迅猛發展以及科技的快速進步導致各地區金融資源融合和互動的規模加大、速度加快,任何一個國家或任何一個地區的金融風險都將會很快傳染到別的國家或地區。與此同時,信用存在的有借有還、借新還舊、貸款還息等特點以及銀行壟斷或政府干預等外在因素又很容易將其掩蓋,使其得不到及時解決并日益嚴重。如果這種金融風險逐漸累積到一定程度爆發時,就會演變成金融危機,并會加劇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不可預測的破壞。所以說,金融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具有雙重性。它既能夠極大地支持社會經濟的發展,又會產生金融風險,甚至引發金融危機,對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嚴重危害。所以,在積極發展金融業,創新金融服務的同時,必須加強對金融業的監管,及時發現和化解金融風險,預防和抑制其對經濟發展的阻滯作用。對于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要趕超發達國家,穩健發展金融市場顯的尤為重要。
作者:趙陽單位:中國工商銀行太原并州支行
[內容摘要]民族地區由于社會發展的區域差異,步入老年社會后,會面臨更大的困難,若不能及時妥善解決,極可能產生極其嚴重后果。本文分析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的現狀、特點、影響以及面臨的困境,提出了應對老齡化問題的路徑與措施。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
一、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的現狀、趨勢
1、我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現狀、趨勢
我國民族地區老齡化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其老齡化過程也不完全同步,就是同一個民族在不同地區其老齡化程度和趨勢表現也不相同,同一地區各個民族老齡化程度和趨勢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國民族地區老齡化情況十分復雜。
具體來講,我國少數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趨勢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人口年齡結構屬年輕型。我國一些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低,人口年齡結構還處于年輕型。青海玉樹自治州1982年老年人口比重為6.10%,1990年為5.81%。而根據1990年——2050年青海人口老齡化預測,2000年全省老年人口65歲以上人口比重為4.62%,2005年為5.64%,2010年為6.38%,2050年為14.46%。(1)。從2000年四川民族地區年齡構成看,人口年齡結構大多處于年輕型。例如涼山州、阿壩州、甘孜州65歲及以上占總人口比例分別是5.12%、5.36%、5.48%。(2)有的民族地區鄉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城市、鎮的水平,這可能與鄉村少數民族年輕人口流動、戶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對農村剩余勞動力吸納能力的提高,城市打工和做生意比較收益的刺激,使農村有較高文程度的青年移居到城市等有關。
第二種類型:人口年齡結構年輕型向成年型轉變。我國少部分民族地區由于自然的、歷史的原因、計劃生育政策、人口慣性等影響,還處于年輕型向成年型轉變。四川德格縣更慶鎮城區人口老年人口系數和老少比,屬于年輕型人口,而農村的老年人口系數和老少比則達到了成年型人口,所以,從全鎮總體看,應該屬于年輕型向成年型轉變。(3)
第三種類型,有的民族地區人口年齡結構已經進入老年型。廣西壯族自治區就很早進入了老齡化階段,1995年廣西65歲以上占總人口比例6.61%,1996年為7.06%,1997年為7.62%,1998年為7.52%,1999年為7.95%,2000年為7.12%。由此可見,廣西是在1996年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行列。(4)新疆石河子地區人口年齡結構也基本進入老年型。20世紀80年代至今,石河子地區2000年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即達11.70%,2003年已升至15.43%。因此,石河子地區已步入老年人口社會,而且呈現逐年遞進上升的趨勢。(5)
貴州黔東南州人口老齡化問題也具有代表性。第五次人口普查時,貴州黔東南州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總數達23萬人,人口老齡化問題將突出的表現為鄉村人口老齡化問題。而且貴州黔東南州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總數將逐年增加,到2010年將達到53.09萬,其老年人口系數也將達到12.7%。(6)
通過上面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具有較大差異性。從發展趨勢看,人口年齡結構進入或即將進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區,其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很快;而人口年齡結構未進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區,也必然發展到老齡化階段,而且這個過程發展很快。所以,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二、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影響分析
1、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消極影響
第一,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對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速度以及民族地區國民收入分配及再分配、投資、消費、儲蓄、稅收、財政支出帶來相關影響。
第二,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對民族地區勞動力供給、勞動生產率提高以及贍養功能的發揮等方面產生不利影響。
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必然使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下降,從而導致勞動力不足。同時,民族地區老齡化加快,使本來不太富裕的家庭增加更沉重的負擔,也必然對家庭養老功能的發揮產生不利影響。
第三,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對民族地區社會穩定與和諧、消除貧困、實現社會公平產生消極影響。
代際關系和諧是整個社會和諧與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又必然使民族地區城鎮職工退休人員增加,從而對在職人員收入產生影響,也必然加重以家庭養老為主的民族地區農村老人子女負擔,從而導致兩代人利益分配的矛盾。
此外,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就可能增大民族地區反貧困難度。無論是絕對貧困還是相對貧困,都會對社會公平產生消極影響。
第四,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對民族地區傳統倫理和社會心理產生沖擊。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逐漸形成了尊老的傳統美德,也就形成了家庭“養兒防老”、“養兒送終”的道德理念,也深深扎根于民族地區各民族人們心里。然而,人口老齡化的加快,使老人和子女心理受到沖擊,也會使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和整個社會心理受到沖擊。
2、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
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也會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某些積極影響,比如它可以促使民族地區增加人力資本投入,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生產力發展。同時,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加快,對出生率也會產生影響,對可能對推動教育水平提高和計劃生育工作產生積極作用。此外,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可以促使民族地區老年市場形成和老年產業發展。
由上可知,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從多方面會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影響,但從長期趨勢看,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消極影響大于積極影響。
三、解決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路徑依賴和對策措施
1、解決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路徑依賴: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民族地區突出的“未富先老”問題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極為不利,成為制約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解決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的路徑只能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真正解決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
2、解決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對策措施
第一,轉變觀念,從戰略上高度重視民族地區老齡化問題,制定科學的老齡事業發展規劃,保持民族地區人口穩定適度增長。
民族地區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樣,人口老齡化發展很不平衡。加之,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很快,一旦進入老齡化,“未富先老”必然嚴重影響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甚至對民族地區穩定與和諧產生極大危害。因此,必須轉變觀念,未雨綢繆,從戰略上高度重視民族地區老齡化問題。
第二,發展民族地區經濟,增強經濟承載能力,緩解“未富先老”帶來的巨大壓力。
發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民族地區經濟不發展,就無法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發展經濟,增強經濟承載能力,對經濟本來就落后的民族地區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尤其重要和急迫。
第三,確立適合民族地區的養老模式和社會保障體系,在民族地區開展各種形式的針對老年人口的扶貧開發活動。
一方面,要發揮家庭養老為主的功能,貫徹“以家庭養老為主,與社會扶持相結合”的原則。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區城鎮,國家和企業要承擔養老責任,積極推進養老保險。在民族地區農村,推動社會保障法制建設,要積極探索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計劃生育保險等,積極開展“關愛女孩行動”、“少生快富”扶貧工程等項目以及在民族地區開展各種形式的針對老年人口的扶貧開發活動。
第四,建立適合民族地區的農村和城市的老年服務體系,加強機構建設,搞好民族地區社區福利和社區服務,大力發展民族地區老年產業,開發利用“銀色人力資源”。
必須加大民族地區城市和老有所養,農村社區環境、醫療衛生、服務的投入和建設,搞好民族地區社區福利和社區服務,加強其硬件、軟件建設,使民族地區真正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同時應該大力發展民族地區老年產業,開發利用“銀色人力資源”,可以變人口壓力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也可以帶來經濟社會效益,滿足老年人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此外,弘揚少數民族傳統的孝文化,構筑符合民族地區老年人生存的社會倫理環境也是民族地區尤其是農村養老的現實選擇。
綜上所述,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有其自身特點,而且發展迅速,已給或將給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影響,面臨諸多問題,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同時,把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納入可持續發展戰略,并針對民族地區實際情況采取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從而為民族地區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造福子孫后代,建設和諧社會服務。
摘要:隨著我國和諧發展思想的提出,必須對和諧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和諧社會構建與經濟發展是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經濟發展離不開和諧社會,另一方面它又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物質支持。正確認識影響和諧社會構建的經濟因素,尋求化解矛盾的正確途徑和有效方法,形成各種因素的良性互動,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關鍵詞:和諧社會;經濟發展;構建
和諧社會作為多方面、多層次與廣范圍的系統工程,無疑需要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等多方面的協調、和諧與深入發展。要保持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必須以經濟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為基點,妥善協調好經濟社會結構變動過程中的各種利益關系,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正確處理各方面的社會矛盾,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一個長期穩定和諧的環境。構建和諧社會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而經濟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和保證,二者是具有內在聯系的統一整體。
一、和諧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雄厚的物質基礎,更好的推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同時,和諧的社會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它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進而推動經濟建設更快更好地發展。
(一)經濟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
經濟是基礎,構建和諧社會,根本的還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只有在經濟高度發展的基礎上,才能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構建和諧社會的提出,不是憑空想象,也不是刻意求新,而是有著堅實的經濟社會的基礎。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綜合國力大大增強,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強大的物質經濟基礎。200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接近21萬億元人民幣,比1952年增長了331倍,是同期世界年均增長速度的兩倍以上。經過50年的建設與發展,我國告別了短缺經濟,基本解決了世界近1/5人口的溫飽問題和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達到小康。
如果沒有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在建設和發展上取得的成果,沒有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就不可能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命題。構建和諧社會既是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也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從經濟發展來看,隨著經濟總量增加,由短缺經濟轉向相對過剩經濟,經濟發展從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給,轉向更大程度地滿足需求,著力于實現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諧發展。從社會基礎來看,由于個人財富的增加和私人財產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護,以財產為基礎的社會訴求更傾向于經濟穩定與社會和諧。要真正實現和諧,必須進一步推動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生產決定分配與消費,發展是硬道理,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原理。只有進一步發展,增大生產力總量,才能給解決矛盾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社會和諧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
如果社會不和諧,人們就會感到不公平,就會產生不滿情緒,社會就不會安定。就會像中國歷史上不斷上演的通過暴力對抗的形式來實現對存量的重新劃分,從而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巨大的破壞。顯然,和諧社會是一個秩序良好的社會,社會的秩序才可能穩定。也只有在社會穩定的基礎上,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2003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標邁進。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快速發展的數字指標掩蓋了一些不容小視的問題,這些問題正影響著社會發展及和諧社會的建立。如:局部地區形成的以GDP為中心單方面追求經濟增長,為追求短期經濟利益而導致大量資源被掠奪及生態環境的破壞。在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發揮作用越來越突出的情況下,必須實事求是的承認,經濟增長和質量的不和諧已成為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最大障礙。人與自然的不和諧表現在資源消耗與浪費嚴重,在我國單位產出的能耗和資源消耗水平明顯高于國際先進水平,火電供電耗高22.5%,大中型鋼鐵企業噸鋼可比能耗高21%,水泥綜合能耗高45%,乙烯綜合能耗高31%。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類改造自然,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要科學的、有遠見的開發利用自然,而不是盲目的、鼠目寸光的將自然視為可以任人宰割的對象。只有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才能實現經濟全面、持續、健康發展。人與社會是相輔相成的,和諧社會是人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社會。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是社會建設的主體,社會的有序、穩定與和諧為人的生活勞動與發展提供有利環境。若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違背社會規律,按主觀意識辦事,必然會受到懲罰。
因此要想繼續保持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著手解決經濟社會不和諧問題,想方設法協調各種社會矛盾,平衡利益關系,使社會絕大多數成員普遍地享受發展的成果,愉快地創造和生活,共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可以說和諧社會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沒有社會的和諧,也談不上經濟的健康發展。
二、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經濟發展的對策
構建和諧社會應從經濟發展和諧入手,要協調內部各個方面的關系,使得彼此要相互適應,相互促進,經濟發展進程要持久性、連續性和可再生性。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一)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
目前,我國雖初步建立起了市場經濟體制,但在很多方面還不完善、不規范,市場經濟體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沒有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全國統一的大市場還沒能建立起來,地方壟斷盛行使市場競爭難以做到公平導致產品供需嚴重失衡,拉大了地區間經濟利益差距。市場價格機制的不完善,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的長期存在拉大了城鄉間的收入差距,而工業中上下游產業產品間價格的剪刀差拉大了上下游產業間從業人員的收入差距,部分壟斷行業的高收入也拉大了與其它行業從業人員間的收入差距。市場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情況仍較嚴重,近年來我國社會中不斷出現的假冒偽劣產品,對公有財產的掠奪和侵占,地方保護主義的盛行、權力參與分配、血淚工廠對工人的殘酷剝削等等,既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扭曲了資源的配置,也加大了社會不和諧的因素。
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首先,必須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市場,嚴厲打擊各種地方保護主義,加強商品和要素在全國范圍內的流通,使各地區的市場主體在公平的環境下充分自由的競爭,以發展本地區經濟,縮小區域間的差距。其次,必須盡快完善市場價格機制,取消工農業產品的剪刀差,以縮小城鄉差距;促使上下游產業間產品形成合理的交換價格,以縮小上下游產業間的收入差距;對壟斷行業征收壟斷利潤稅,并逐步放開競爭,以縮小行業收入差距。最后,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嚴格依法行事,保證市場主體在參與市場競爭過程中的起點公平和過程的規則公平。
(二)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一條主線,也是構建和諧社會重中之重的任務。加快經濟結構調整,首先,要協調產業發展的關系。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加強農業基礎,重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間題。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改造提高傳統服務業,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積極發展對經濟增長有突破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發揮它們對經濟整體發展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加快用高新技術與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著力提高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自主開發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再次,要通過資產重組,著力培育和發展一批競爭力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增強關鍵行業和領域的控制力,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
(三)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和諧社會必須確定按貢獻分配的基本原則,在生產勞動領域要堅持按勞分配的原則,既要保證不同性質的勞動投入得到不同的報酬,又要保證同工同酬。對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職工的收入分配,應建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非公有制企業職工的收入,要確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資線得到執行。在國民收入再分配環節,調整不同階層的利益結構,調節好社會成員之間的收人差距,使經濟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既要擴大開支,提高滿足廣大群眾共同需要的水平和社會公共產品的供給水平,又要強調社會公平,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解決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需要。要充分利用市場機制,鼓勵勤勞致富,保護投資者以及高級人才的合法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進各收入階層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在收入調節方面,加強和規范國家對企業的稅收征管,盡可能減少企業偷稅、漏稅現象;限制壟斷行業過高收入;建立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建立健全公共財政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支持和扶助欠發達地區和困難群眾;進一步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實現稅負公平,對高收入者應實行重點監控。如果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社會改革舉措使某些群體的利益受到損害,要制定合理的補償原則,確保每個主體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時候,不損害其他主體的利益,特別不能以犧牲弱勢群體的利益來維護強勢群體的利益。
(四)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以往我國的傳統工業主要是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三高一低。型產業,不符合資源形勢的要求和循環經濟理念。在改造。三高一低。產業的時候,要根據循環經濟的評價原則,從生產制造——消費使用——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來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建立激勵機制,鼓勵企業發展內部資源循環利用,采用高效率的設備、工藝,從源頭上杜絕資源浪費;督促企業使用污染物綜合處理設備,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強制企業尤其是家電、汽車、計算機等電子、機械行業,回收其廢棄產品,以達到資源的高效利用,從而緩解人與自然的矛盾。
[內容摘要]民族地區由于社會發展的區域差異,步入老年社會后,會面臨更大的困難,若不能及時妥善解決,極可能產生極其嚴重后果。本文分析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的現狀、特點、影響以及面臨的困境,提出了應對老齡化問題的路徑與措施。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
一、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的現狀、趨勢
1、我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現狀、趨勢
我國民族地區老齡化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其老齡化過程也不完全同步,就是同一個民族在不同地區其老齡化程度和趨勢表現也不相同,同一地區各個民族老齡化程度和趨勢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國民族地區老齡化情況十分復雜。
具體來講,我國少數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趨勢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人口年齡結構屬年輕型。我國一些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低,人口年齡結構還處于年輕型。青海玉樹自治州1982年老年人口比重為6.10%,1990年為5.81%。而根據1990年——2050年青海人口老齡化預測,2000年全省老年人口65歲以上人口比重為4.62%,2005年為5.64%,2010年為6.38%,2050年為14.46%。(1)。從2000年四川民族地區年齡構成看,人口年齡結構大多處于年輕型。例如涼山州、阿壩州、甘孜州65歲及以上占總人口比例分別是5.12%、5.36%、5.48%。(2)有的民族地區鄉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城市、鎮的水平,這可能與鄉村少數民族年輕人口流動、戶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對農村剩余勞動力吸納能力的提高,城市打工和做生意比較收益的刺激,使農村有較高文程度的青年移居到城市等有關。
第二種類型:人口年齡結構年輕型向成年型轉變。我國少部分民族地區由于自然的、歷史的原因、計劃生育政策、人口慣性等影響,還處于年輕型向成年型轉變。四川德格縣更慶鎮城區人口老年人口系數和老少比,屬于年輕型人口,而農村的老年人口系數和老少比則達到了成年型人口,所以,從全鎮總體看,應該屬于年輕型向成年型轉變。(3)
第三種類型,有的民族地區人口年齡結構已經進入老年型。廣西壯族自治區就很早進入了老齡化階段,1995年廣西65歲以上占總人口比例6.61%,1996年為7.06%,1997年為7.62%,1998年為7.52%,1999年為7.95%,2000年為7.12%。由此可見,廣西是在1996年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行列。(4)新疆石河子地區人口年齡結構也基本進入老年型。20世紀80年代至今,石河子地區2000年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即達11.70%,2003年已升至15.43%。因此,石河子地區已步入老年人口社會,而且呈現逐年遞進上升的趨勢。(5)
貴州黔東南州人口老齡化問題也具有代表性。第五次人口普查時,貴州黔東南州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總數達23萬人,人口老齡化問題將突出的表現為鄉村人口老齡化問題。而且貴州黔東南州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總數將逐年增加,到2010年將達到53.09萬,其老年人口系數也將達到12.7%。(6)
通過上面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具有較大差異性。從發展趨勢看,人口年齡結構進入或即將進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區,其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很快;而人口年齡結構未進入老年型的民族地區,也必然發展到老齡化階段,而且這個過程發展很快。所以,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二、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影響分析
1、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消極影響
第一,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對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速度以及民族地區國民收入分配及再分配、投資、消費、儲蓄、稅收、財政支出帶來相關影響。
第二,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對民族地區勞動力供給、勞動生產率提高以及贍養功能的發揮等方面產生不利影響。
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必然使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下降,從而導致勞動力不足。同時,民族地區老齡化加快,使本來不太富裕的家庭增加更沉重的負擔,也必然對家庭養老功能的發揮產生不利影響。
第三,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對民族地區社會穩定與和諧、消除貧困、實現社會公平產生消極影響。
代際關系和諧是整個社會和諧與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人口比重增大,又必然使民族地區城鎮職工退休人員增加,從而對在職人員收入產生影響,也必然加重以家庭養老為主的民族地區農村老人子女負擔,從而導致兩代人利益分配的矛盾。
此外,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就可能增大民族地區反貧困難度。無論是絕對貧困還是相對貧困,都會對社會公平產生消極影響。
第四,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對民族地區傳統倫理和社會心理產生沖擊。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逐漸形成了尊老的傳統美德,也就形成了家庭“養兒防老”、“養兒送終”的道德理念,也深深扎根于民族地區各民族人們心里。然而,人口老齡化的加快,使老人和子女心理受到沖擊,也會使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和整個社會心理受到沖擊。
2、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
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也會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某些積極影響,比如它可以促使民族地區增加人力資本投入,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生產力發展。同時,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加快,對出生率也會產生影響,對可能對推動教育水平提高和計劃生育工作產生積極作用。此外,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可以促使民族地區老年市場形成和老年產業發展。由上可知,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從多方面會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影響,但從長期趨勢看,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消極影響大于積極影響。
三、解決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路徑依賴和對策措施
1、解決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路徑依賴: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民族地區突出的“未富先老”問題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極為不利,成為制約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解決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的路徑只能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真正解決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
2、解決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對策措施
第一,轉變觀念,從戰略上高度重視民族地區老齡化問題,制定科學的老齡事業發展規劃,保持民族地區人口穩定適度增長。
民族地區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樣,人口老齡化發展很不平衡。加之,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很快,一旦進入老齡化,“未富先老”必然嚴重影響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甚至對民族地區穩定與和諧產生極大危害。因此,必須轉變觀念,未雨綢繆,從戰略上高度重視民族地區老齡化問題。
第二,發展民族地區經濟,增強經濟承載能力,緩解“未富先老”帶來的巨大壓力。
發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民族地區經濟不發展,就無法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發展經濟,增強經濟承載能力,對經濟本來就落后的民族地區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尤其重要和急迫。
第三,確立適合民族地區的養老模式和社會保障體系,在民族地區開展各種形式的針對老年人口的扶貧開發活動。
一方面,要發揮家庭養老為主的功能,貫徹“以家庭養老為主,與社會扶持相結合”的原則。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區城鎮,國家和企業要承擔養老責任,積極推進養老保險。在民族地區農村,推動社會保障法制建設,要積極探索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計劃生育保險等,積極開展“關愛女孩行動”、“少生快富”扶貧工程等項目以及在民族地區開展各種形式的針對老年人口的扶貧開發活動。
第四,建立適合民族地區的農村和城市的老年服務體系,加強機構建設,搞好民族地區社區福利和社區服務,大力發展民族地區老年產業,開發利用“銀色人力資源”。
必須加大民族地區城市和老有所養,農村社區環境、醫療衛生、服務的投入和建設,搞好民族地區社區福利和社區服務,加強其硬件、軟件建設,使民族地區真正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同時應該大力發展民族地區老年產業,開發利用“銀色人力資源”,可以變人口壓力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也可以帶來經濟社會效益,滿足老年人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此外,弘揚少數民族傳統的孝文化,構筑符合民族地區老年人生存的社會倫理環境也是民族地區尤其是農村養老的現實選擇。
綜上所述,民族地區人口老齡化有其自身特點,而且發展迅速,已給或將給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影響,面臨諸多問題,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同時,把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納入可持續發展戰略,并針對民族地區實際情況采取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從而為民族地區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造福子孫后代,建設和諧社會服務。
摘要: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10分密切。1方面環境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約束條件,另1方面,社會經濟發展對環境的需求和改善也有10分重要的意義。伴隨著人類的發展進程,環境惡化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無論對于目前的發達國家如美國等,還是后起之秀如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以及1些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都經歷過環境問題。有過經驗和教訓。這對于中國的現代化過程來說有著10分重要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經驗;中國
引言
環境是1定歷史條件下,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類生活、作用于人類自身存在和發展過程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體系統。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人創造了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了人,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特別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
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環境和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是逐步被認識的。環境問題也是逐步被認識、重視和解決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們開始辯論環境質量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并進而轉向對于環境的關注。197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提出了“生態發展”的概念;1980年UNEP召開了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關系的討論會,指出這4者之間是緊密聯系、互相制和互相促進的,新的發展戰略就要處理好這4者之間的關系。1982年2月,《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明確提出了“持續發展”的概念以及實現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1982年5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理事會特別會議提出了新“環境”概念。1992年6月《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和《21世紀議程》兩個綱領性文件發表。到目前環境問題仍然是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關乎人類的進步和發展,幸福和未來。
1、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境問題
1.1.環境問題
人和自然環境是1個復雜的對立統1整體。1部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1部自然環境發展史。自然環境創造了人,人又改變自然環境。人以其社會活動影響和改造自然環境。人類不斷地與外界環境進行、能量、信息交換,以維持其生命過程。在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中,人類社會活動是1個引起生態系統變化強有力的因素。當人類的活動與外界環境相協調時,人類的活動就可以促進人類和環境的共同優化,反之,人類的活動與外界環境不能協調時,將導致外界環境的惡化,而環境的惡化反過來影響人類的社會經濟發展。在近代大工業建立之前,環境對于人類作為1種自然界無償提供的公共產品存在著,環境問題只是在大工業發展到相當程度之后才為人們認識。
1.2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環境問題的普遍性
從大多數國家現代化過程或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或多或少都出現了環境問題。
19世紀80年代,美國第1次意識到自然界賦予的公共環境產品已相對稀缺。在城市中,飲用水也不能免費任意使用。1895年左右,工業廢物的排放問題被提到了議會。伴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開始出現并引起人們的關注。
日本、韓國也有類似的經歷。在“開發的10年”的60年代,韓國的經濟出現了騰飛。被稱為“漢江奇跡”。但同時,以“漢江污染”為代表,韓國的環境、生態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日本于戰后50年代中期,經過經濟恢復之后,進入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長時期。1955~1973年平均增長9.8%。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偏重重化工業,這1時期的產業技術整體上具有“重、厚、長、大”和高資源能源投入的特征。巨大規模經濟加上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60年代后半期,日本已成為世界公認的公害大國。
戰后臺灣經濟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忽視了環境保護,在經濟取得了1定的發展后,被稱為“富裕中的貧困地區”。
同樣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近年經濟也有了較快的增長,但同樣出現了環境惡化等問題。
從這些國家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不難發現,伴隨著經濟的增長都出現了環境問題。無論是美國這樣的先發展的國家,還是日本、韓國這樣的后起之秀以及我國的臺灣地區。而1些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在目前的初步發展中也出現了嚴重的環境問題。這不能不令我們警醒1.3出現環境問題的原因分析
1.3.1.由于認識不足。
由于人類缺乏對環境、資源、經濟發展等之間的關系的正確把握,認為資源環境的無限供給性,所以往往單純從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安排活動,這樣不可避免會打破人與外界環境的均衡,導致環境問題。特別是美國等發達國家。當然后起的工業國家也在1定程度上忽視了環境問題。
1.3.2.從人類的效用偏好分析
我們可以把1切可以給人們帶來效用的物品分為環境和非環境兩類。由于人類存在邊際效用遞減,所以當環境物品非常豐富時,人們對其的邊際效用接近于0,而對其它非環境物品的邊際效用很大,所以人們往往選擇犧牲環境來生產其它的物品,直到兩者相等。而在這種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如果犧牲環境超過1定的限度,就會引起環境問題。這在所有的國家都得到了體現。
1.3.3發展過程中1些客觀限制
在發展初期,由于技術等的限制,不可避免的會造成對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特別對于發展中國家。另外,由于人口等1些原因也會造成對環境資源的過度使用,造成環境問題,如印度等國家。
1.3.4國際經濟秩序的影響
1方面,由于國際分工問題,特別對于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只能利用環境資源的比較優勢,出口初級產品,并接受1些有污染的國外企業。以獲得發展。
另1方面,發達國家可以將1些污染較重的工業企業搬到發展中國家,這會對發展中國家的環境造成破壞。
1.3.5制度失靈
包括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市場機制可以被理解為配置資源的制度。由于現實的市場中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備等問題,市場不能有效的配置資源,導致1系列的環境生態問題。政府由于不恰當的行動或缺乏行動,也會導致1系列的環境生態問題。
2、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治理過程
2.1.對環境問題的認識過程和治理過程
在當時的開發年代,包括發達國家都未意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環境問題為世人所關心,主要在1972年如開聯合國環境大會之后。
美國1899~1948年期間,環境污染在美國尚未成為全局性問題,加上聯邦政府的經濟實力有限,因此,在這1時期的環境保護措施不力。管制職能主要靠地方政府行使,且側重于水資源的保護。從整體來說,各個地方的政策成效很不平衡。1948~1970年時期,1948年頒布水源污染控制法,聯邦政府開始真正介入環境保護。1970~1980年時期,環境保護政策開始取得成效。1972年頒布了凈水法。由于財政經費充足,加上美國各界對污染問題高度重視,環保
手段大大強化,進1不提高了環保系統各層次措施的協調配套能力。但是,巨額環保開支成為美(論文網)國財政赤字的1個重要組成部分,嚴厲的管制措施對整個經濟也產生了1定的副作用,引起了美國朝野的極大關注。
韓國60年代開始“漢江奇跡”,那時,工廠的煙塵被稱為“繁榮的煙塵”。人們陶醉于經濟的發展之中。在經濟增長至上主義的時代,雖然也有1部分輿論強調環境意識的重要性,但占壓倒多數的立場反倒人為經濟增長才是維護環境的先決條件。只有經濟增長國家和個人才能富裕起來,只有富裕了,才能維護環境。進入70年代,由于經濟增長1邊倒政策所產生的社會問題日益暴露,國民也開始切實感受到,經濟增長和環境,大體上處于“相抵消”(trade-off)的關系,這時環境問題得到重視,政府和民間都開始行動起來,但力度還不是很大。環境保護的社會意識到了80年代末,才開始初見成果。到了90年代,環境意識在國民之中極大高漲起來。但韓國的環境保護,總的來說仍只停留在“改良主義”的水平上。
日本和臺灣也大致經歷了相似的過程。所以我們分析,這些國家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是1個“試驗和失誤”(trialanderror)。從環境無知的階段,到環境認識的模糊階段。然后是知到行的過渡階段。最后達到環境保護的官民共同行動階段。
2.2.治理和管理手段、方式
美國環境保護的具體政策措施是多層次的。就整體而言,其特點是以立法為基礎,以行政措施為主,輔之以1定的經濟手段。主要有:1、直接的行政管制2、自愿管制3、責任賠償制4、污染稅制5、津貼制等。
日本現在強調的是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首先在法律和有關政策、計劃中明確社會各部門的環境保護責任。第2,把環境考慮納入政府的政策、計劃和重在公共項目。第3,把環境保護納入企業的綜合決策。第4,日本民眾和NGO的參與及其綜合決策活動。
臺灣的對策有:1、建立自然資源保護區,保護自然環境。2、對城市與重點經濟區、工業區環境進行綜合整治。3、推行“清潔生產”。主要措施:1、建立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的正常機制。2、較大幅度地增加環保投入,積極治理污染,加快環境保護建設。3、加強以立法為中心的環境保護法制建設,完善法規,強化法治。4、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環保產業,促進污染處理。
從這些國家治理和管理環境的手段、方式來看,都強調了政府的干預。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并且,各個國家由于國情的不同,在具體的行動中不盡相同,有各個國家的特色。
3、對中國現代化過程的參考意義
3.1.必須清楚認識我國的國情,如資源稟賦,人口眾多等問題。
從上面的案例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國家,其資源稟賦不同,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環境問題也不盡相同。同樣,在認識和解決環境問題的具體手段和方式上也不同,這就要求我們清楚認識我國的國情,選擇適合我們的發展道路,采用適合我們國情的環境策略,處理好我國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
3.2.采取適合于我國國情和地位的政策
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是大問題。我們應當結合國情和發展階段,將環境問題放在發展的進程中加以解決。綜合處理環境和發展的關系。
3.3.注意制度設計
制度設計即包括有效的利用市場機制又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在利用市場機制方面可以參考新制度學派的產權管理方式。在目前應注意發揮政府的作用。1方面,加強立法和執法。用行
政管制手段,通過國家權力強制執行,以禁止、限制或要求經濟主體的特定行為。如最低技術標準、排污限額或指標。另1方面,以市場為基礎的經濟手段,主要通過創造1定的刺激方式,將資源環境的成本納入各經濟主體的經濟分析和決策過程,從而間接地改變經濟主體的行為。如排污收費、污染稅、生態環境補償稅、財政補貼、排污權交易等等。
3.4.建立環境與發展的綜合決策機制
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也即在決策過程中對環境、經濟和社會發展進行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科學決策。從決策開始就要在環境、經濟、社會之間尋找最佳結合點,這樣才能使3者協調發展,實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改善。
3.5.政府和民眾1起行動。根本在于人們的效用偏好,人們真正認識和感受到環境對自己的效用的影響。
3.6.正確認識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的關系。樹立大系統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這些國家的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環境問題中,我們應該吸取經驗教訓。那就是正確認識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的關系。樹立大系統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發展目標上,追求單1的經濟近期高速增長逐漸轉換成追求近期與長遠相統1、經濟與資源、環境、人口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在發展路徑上,主要依靠拼資源、上規模擴大生產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轉換成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在發展內容上,應該注意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提高效益。
各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帶動作用。改革開放特別是推進上海浦東開發開放以來,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對服務全國大局,帶動周邊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積累了豐富經驗。在當前國際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國內各項改革深入推進的新形勢下,為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總體要求、主要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重要意義。長江三角洲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利于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整體經濟素質;有利于增強對中西部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全國區域協調發展;有利于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有利于推進體制創新,促進建立健全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
(二)總體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著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著力提高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水平,著力促進社會和諧與精神文明建設,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一體化發展,把長江三角洲地區建設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做出更大貢獻。
(三)主要原則。堅持科學發展,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切實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堅持和諧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率先發展,加強與周邊地區和長江中上游地區的聯合與協作,強化服務和輻射功能,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堅持一體化發展,統籌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堅持改革開放,繼續在體制創新上先行先試,率先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為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發展目標。到2012年,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比重明顯提高;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區域分工和產業布局趨于合理,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明顯提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重點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遏制;社會保障體系覆蓋城鄉,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基本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到2020年,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在重要領域科技創新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對經濟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區域內部發展更加協調,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間格局;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再用更長一段時間,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二、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努力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五)優先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加快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發展。進一步整合港口資源,加強港口基礎設施、集疏運體系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盡快建成以上海為中心、以江蘇和浙江港口為兩翼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依托區域綜合交通網絡,大力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積極探索金融機構、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等多種金融創新,健全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引進和培育高層次金融人才,大力改善金融業發展環境,提高金融服務業發展水平。扶持和培育技術創新型第三方服務企業,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運用信息技術和現代經營方式改造提升傳統商貿業,加快現代商貿業發展步伐。整合建立區域內綜合性的軟件服務公共技術平臺和公共信息應用平臺,培育創新型特色化的軟件服務和信息服務企業,積極發展增值電信業務、軟件服務、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和互聯網產業。
(六)積極發展面向民生的服務業。大力發展旅游業,進一步拓展市場、整合資源,建設世界一流水平的旅游目的地體系。加快發展廣播影視、新聞出版、郵政、電信、文化、體育和休閑娛樂等服務業。積極扶持電子書刊、網絡出版、數字圖書館、網絡游戲、電影特技制作、數字藝術設計、數字媒體、虛擬展示等新興數字創意產業發展。
(七)大力改善服務業發展環境。加快建設區域服務業聯動機制,開展多方面的交流與協作。研究建立區域現代服務業標準規范體系,加強面向現代服務業技術、產品與服務的認證機制建設。加快建立市場化運作的企業和個人信用服務體系,制定行業標準,完善監管制度。大力開展現代服務業人才培訓與職業教育,多層次培養現代服務業復合型人才。
三、全面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努力建設國際先進制造業基地
(八)做大做強高技術產業和優勢支柱產業。繼續鞏固和提高實體經濟發展水平,集中力量積極發展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高技術產業,培育更多新的增長點。進一步做大做強石化、鋼鐵、汽車、船舶及先進裝備制造等優勢支柱產業,加快形成核心關鍵技術和提升規模水平。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研發、設計、營銷中心,促進產業鏈條向高端延伸。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積極推動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和梯度轉移。大力培育建設與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相適應的優秀經營管理人才和高級技工隊伍。
(九)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以滬寧、滬杭甬沿線為重點發展具有先導效應、發展潛力大的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和先進裝備制造等產業;在沿江、沿海、杭州灣沿線優化發展產業鏈長、帶動性強的石化、鋼鐵、汽車、船舶等產業。促進企業向產業帶集中、向園區集聚,引導關聯企業集聚發展。加快連云港、溫州等發展潛力較大地區的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江蘇沿海、東隴海沿線、浙江溫臺沿海、金衢麗高速公路沿線發展。
(十)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鼓勵和支持優質資本、優勢企業跨行政區并購和重組。在電子信息、石化、鋼鐵、汽車、船舶、裝備制造、輕紡、商貿、旅游等重點領域和優勢行業,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級品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形成以大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專業化配套的協作體系,提升產業整體素質,增強競爭能力。
四、統籌城鄉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十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著力發展高附加值的特色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都市農業和現代養殖業。支持創建名優品牌。充分發揮江蘇沿海等地區灘涂資源豐富的優勢,建立現代農業示范區,積極發展規模化高效農業。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積極推進大型優質商品糧基地建設。依托沿江靠海的優勢,發展現代漁業。積極改造和提升傳統農業,大力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和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加強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和規?;B殖基地建設。大力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標準化生產,培育一批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鼓勵擴大農產品出口,進一步做大做強外向型農業。
(十二)加快完善農業生產、經營、流通等服務體系。加快培育生產性的專業服務組織,構建新型農業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農村現代物流,在農村培育一批大型流通企業。積極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行業協會、學會等各類組織,加快農業信息服務網絡建設。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發展農村信用擔保和農村小額貸款,加快建立農業保險體系。
(十三)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適度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探索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加快農村投融資體制改革,合理劃分各級政府的財政投入職責,加大政府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引導各類資本進入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和合理開發未利用農業資源。建立健全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不斷完善對“三農”的金融服務。扎實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強化鄉鎮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逐步建立起精干高效的農村基層行政管理體制。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機制,完善村民一事一議制度,積極推進獎補措施,推廣民主懇談會、村民議事會等有效的民主形式。
(十四)穩步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現代文明向農村延伸。進一步做好村莊規劃,節約農村建設用地。加強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中小河流及湖泊河網水環境整治,推進農村節能減排,加強城鄉綠化美化一體化建設。統籌城鄉社會事業發展,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落實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確保做到即征即保,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積極做好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統籌銜接。提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實行城鄉統一的低保制度。統籌城鄉勞動就業,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
五、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加速建成創新型區域
(十五)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創新體系。抓緊編制自主創新規劃,加快構建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技術研發機構和創辦海外研發機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整合自主研發力量,建設一批一流的研究型大學、科研機構和創新型企業,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的建設,建設開放共享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和產業共性技術研發試驗平臺。構建區域創新網絡,建立和完善技術轉移轉化的公共服務平臺和中介服務機構,重點辦好若干區域性重點科技園區。實行科技資質互認制度。
(十六)實現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的創新突破。重點推進電子信息、生物、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等領域的自主創新,加強區域聯合協作,共同攻克產業核心技術、共性關鍵技術,組織開展新技術開發和推廣示范。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在產業集聚和創新載體方面的作用,協同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支持區域聯合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十七)營造鼓勵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加大財政對競爭前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發、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初創型科技中小企業的引導性投入。抓好企業研發費用稅前抵扣和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的貫徹落實。進一步改善創新創業投融資環境,鼓勵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支持區域內國家級開發區中高新技術企業進入股權代辦轉讓系統,鼓勵發展金融租賃業,積極發展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推動形成市場化、專業化的創新服務體系。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加強知識產權的集成、運營和管理。
(十八)加強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引進。調整完善高等教育的學科布局和專業設置。鼓勵企業依托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區域高新技術和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發展和完善多種形式的科技創新人才國際化培養模式。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重點引進高層次人才、高科技人才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緊缺人才。
六、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培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十九)構建完備的城鎮體系。加快建設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為主體,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發展的網絡化城鎮體系。發展基礎較好、已初步形成城市帶的各個城市,要進一步密切相互間的經濟、技術、文化聯系,促進要素流動和功能整合,發揮同城效應。蘇北、浙西南等開發強度相對不高、發展潛力較大的地區,要大力引導產業、人口有序集聚,形成新的城鎮發展帶。
(二十)完善和提升各類城市功能。繼續發揮上海的龍頭作用,加快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進一步增強創新能力和高端服務功能,率先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結構,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城市。進一步提升南京、杭州等特大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功能,擴大輻射半徑。其他大城市要按照自身優勢,形成特色,提升功能。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進一步增強實力,完善服務功能。
(二十一)提高城鄉規劃和建設管理水平。合理規劃城市規模,優化城鎮建設布局。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促進城鎮集約緊湊發展。統籌規劃建設城鎮供排水、供電、通信、垃圾處理和覆蓋城鄉的區域性防洪排澇、供水、治污工程等重大基礎設施。加強城鎮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統籌新區開發與舊城保護,切實維護城鎮歷史文化風貌。
七、積極推進重大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增強區域發展的支撐能力
(二十二)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鐵路要以客運專線和城際軌道交通建設為重點,加快區域對外通道、區域內省際通道、城際快速通道以及跨長江通道、重要樞紐客運設施等建設,優化路網結構,提高路網質量。公路要以加強關鍵工程和斷頭路段建設為重點,加快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加強區域對外通道、區域內省際通道、重要的城際快速通道、跨海灣和跨長江通道及重要疏港高速公路建設。抓緊編制實施沿海港口發展總體規劃,加強港口群協調發展。提高長江“黃金水道”、京杭運河等高等級航道通航標準,完善集裝箱運輸系統、外貿大宗散貨海進江中轉運輸系統、江海物資轉運系統和客運系統。積極推進空域管理和使用方式改革,科學利用空域資源,加強航空樞紐與配套支線機場建設。
(二十三)構建區域能源安全體系。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鼓勵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加快石油、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共同推進石油和液化天然氣碼頭建設,完善油氣輸送管道網絡,加強油氣戰略儲備,加快建設區域石油流通樞紐和交易中心,研究建立區域天然氣交易中心。改善煤炭運輸條件,研究規劃建設大型儲煤基地。優化電力基礎設施建設與布局,重點在沿海、沿江地帶布置電源點,加快西電東送、北電南送和皖電東送輸變電線路等的規劃和建設,建設過江電纜通道。加快核電的規劃和建設,進一步做好江蘇沿海等地區的風電項目規劃建設。
(二十四)改善水利基礎設施。按照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統籌協調區域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構筑防洪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以及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加快實施太湖流域第二輪治理、長江口綜合整治、淮河治理和沿海防浪堤及防護林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建設,繼續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蓄滯洪區建設和管理,加強低洼易澇地區和山洪災害易發區綜合治理。加快水源工程等水資源調蓄和配置工程建設,繼續加強重點地區、重點城市河湖治理和水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加快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實時監控系統建設。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完善流域綜合管理體制。
(二十五)改進和健全信息基礎設施。統籌規劃,加快推進區域信息一體化,統一數據標準,完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完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不斷提高網絡性能和技術水平,務實推進“三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計算機網)融合,組織推進光纖接入等高速接入技術的試點,促進傳統電信網向寬帶綜合信息服務網絡發展,強化網絡信息安全與應急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區域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地理空間信息社會化應用與共享程度。推進綜合性網絡應用工程、公益性信息服務工程、企業信息化等重點應用項目建設。促進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交通信息聯網、危急搶險信息聯網建設。
八、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全面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十六)提高土地節約和集約利用水平。堅決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切實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加強土地資源需求調控,實行更嚴格的區域土地供應政策和市場準入標準,制定并實行合理的新建項目土地使用率標準,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加強對存量建設用地的調整和改造,加大對閑置土地行為的處罰力度,積極盤活閑置和空閑土地。積極開展土地復墾,大力加強農村土地整理,適度開發宜耕后備資源。加強圍海造地的管理和調控,合理有序開發利用灘涂資源。
(二十七)全面推進節能降耗。加強區域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的銜接,完善節能減排地方性法規。對新建、改建、擴建等涉及新增能力的項目,率先實行國際先進水平的能耗、物耗、水耗等標準。突出抓好高耗能行業和重點耗能企業的節能降耗工作,全面實施節能降耗重點工程,著力推進節能降耗科技進步。到2010年全部淘汰國家產業政策明令禁止的落后生產能力。著力抓好高耗水行業的節水改造和水的循環利用,加強工業、農業和城市節水,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大力推動發展節能省地環保型建筑,推進政府辦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節能運行與改造,新建筑嚴格實施節能強制性標準。大力發展資源再生和環保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清潔發展。落實節能降耗目標責任制。
(二十八)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加強區域生態環境的共同建設、共同保護和共同治理。落實《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加強杭州灣、長江沿岸、長江口和近海海域污染綜合治理和生態保護。實行更嚴格的環境保護標準。完善區域污染聯防機制,推進區域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共建、信息共享和污染綜合整治。加快規劃和建設城鄉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強化對已建成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監管。治理農村面源污染,加大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力度。加大江河湖庫飲用水源地建設,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確保飲用水安全。堅決關停達不到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企業,治理工業污染,大幅減少燃煤電廠二氧化硫和汽車尾氣排放,控制高架源氮氧化物的排放。加大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力度,加強水土保持清潔型、生態型小流域綜合治理。嚴格執行開發建設項目“三同時”(建設項目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和水土保持方案報告制度。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增強涵養水源等能力。強化地下水資源保護,遏制地下水超采,建立區域聯動機制,防治地面沉降,保護地質環境。建立海洋重大污染事件通報和海區關閉制度。健全環境違法行為聯合懲處機制,加強聯合執法檢查,完善跨界污染防治的協調和處理機制。披露環境信息,建立健全社會公眾參與和監督機制。落實污染減排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實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和問責制。研究推進排污權交易和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
九、加強文化建設和社會事業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二十九)切實加強社會文化建設。運用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的形式,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普及活動,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為和諧社會建設注入精神動力。切實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形成文明健康的社會風尚。建立區域文化聯動發展協作機制,制定區域文化發展規劃。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著力推進文化創新,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建立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重視城鄉區域文化協調發展,著力豐富農村、相對落后地區和進城務工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營造良好網絡環境。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認真做好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不斷擴大對外文化交流。
(三十)著力推進社會事業發展。整合區域社會事業資源,強化教育、衛生、體育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推進義務教育實現“雙高普九”,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普及包括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在內的15年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顯著提升高??萍紕撔屡c服務能力。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建立完善的區域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建立更加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加快學習型社會建設。著力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建立健全區域內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協調機制和聯防聯控網絡。積極發展體育產業,加快構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
(三十一)加快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制定統一規范的勞動用工制度,完善轉移就業的政策制度,建立區域人力資源市場。逐步完善就業服務、社會保障服務、信息服務和勞動維權等人力資源市場管理體系。鼓勵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繼續完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加快實現省級統籌,積極推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切實做好被征地農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試點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完善失業保險制度,擴大工傷和生育保險覆蓋面。鼓勵發展補充性保險。加快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建設,隨著經濟發展適當提高社會保障標準。規范災民救助制度和農村五保供養制度,健全教育救助、醫療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等專項救助制度,率先建立較為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體系。發展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事業,擴大社會福利覆蓋范圍。大力培育各類慈善組織。率先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收入分配調節機制和宏觀監測機制,努力縮小城鄉、地區和居民間的收入差距。
(三十二)加強外來人口服務和管理。改革區域戶籍制度,逐步實行以居住證為主的屬地化管理制度。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同等受教育機會。完善和落實國家有關農民工的政策,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在國家統一規劃指導下,建立社會保險關系跨統籌區轉移制度和信息網絡,完善參保人員社會保險關系轉移、銜接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區域內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協調機制。健全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制度。
十、著力推進改革攻堅,率先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三十三)大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全面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以及政府與中介組織分開,進一步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加快構建責任政府和服務政府。創新政府管理模式,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積極利用市場機制和法律法規進行管理,必不可少的行政審批盡可能采取核準和備案方式。深化機構改革,優化政府管理層次,加強社會管理機構,完善經濟調節機構,合并職能相同或相近的政府部門,規范各種類型的辦事機構,減少行政層級,提高運行效率。
(三十四)繼續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和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公平準入,改善融資條件,優化政策環境,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支持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做大做強。開展相關試點工作,探索、引導和推動個體、私營企業制度創新,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科學發展。加強和改進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服務和監管,切實維護企業和職工合法權益。加快國有大型企業和國有壟斷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戰略并購重組,鼓勵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運用多種有效方式,推動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和外資經濟的融合,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平等保護各類產權,推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三十五)加快市場化進程。建立統一開放的產品、技術、產權、資本、人力資源等各類市場,實現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以信貸、納稅、合同履約等信用記錄為重點,建立區域社會信用平臺與體系,構建經濟、金融信息共享平臺。實施統一的準入標準和技術標準,建立區域市場準入和質量互認制度。抓緊清理和修訂阻礙要素合理流動的法規和政策,逐步統一企業創業和經營的地方性法規。完善財稅管理體制。建立科技、人力資源共享和聯動機制以及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機制,建立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機制,建立知識產權的協調保護機制。
(三十六)著力構建規范透明的法制環境。進一步清理、修訂、完善現有政策和各類法規,建立穩定、規范和可預見的政策環境以及與國際通行做法相適應的法制環境,加快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法律規則。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加強政府法制建設。加快推進政務公開,建立公開、透明的行政體制和問責機制,實行投訴制、評估制、公示制和監察制,建立完善的監管制度。加強區域立法工作的合作與協調,形成區域相對統一的法制環境。
(三十七)繼續推進重大改革試驗。深化上海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推廣相對成熟、行之有效的改革政策。對具備一定人口規模和經濟實力的中心鎮賦予必要的城市管理權限。在國家批準的范圍內,實行城鎮建設用地增加和農村建設用地減少掛鉤的改革試點,在嚴格執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礎上,促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依法流轉。積極探索互利共贏的財政政策,有序推動異地聯合興辦開發區。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改革試點。推動外匯管理改革創新,優化企業跨區域外匯業務規程,支持中外資金融機構提供多樣化的外匯服務。推進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和農村金融機構改制、重組和上市。
十一、健全開放型經濟體系,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三十八)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進一步優化進出口結構,鼓勵高附加值產品、服務產品出口,大力支持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出口。鼓勵能源、原材料、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進口。率先實現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嚴格執行加工貿易禁止類和限制類產品目錄,推動加工貿易由代加工逐步向代設計、自主品牌轉變,推動加工貿易梯度轉移。率先推行符合國際慣例的質量、安全、環保、技術、勞工等標準,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加快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推進大通關建設。
(三十九)著力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統籌協調對外開放政策,完善涉外經濟管理體制。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更加注重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智力資源。創新外商投資管理方式,試行對外商投資企業合同、章程的格式化審批。進一步優化外資結構,引導外資投向高新技術產業、基礎設施領域和高端制造環節。大力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積極拓展利用外資方式,規范和引導外國投資者以多種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造以及向上市公司戰略投資。在有條件的地方,擴大離岸金融試點。規范招商引資行為,實行相對統一的土地、稅收政策,營造公平、開放的投資環境。
(四十)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鼓勵各類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對外投資與合作,在海外建立生產加工基地、營銷網絡和研發中心,在境外投資、海關通關、人員出入境、稅收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大對企業境外重點開發項目的支持力度。鼓勵對外工程承包,簡化境外工程承包相關物資出口的退稅審批手續,簡化對境外工程承包相關設備出境的外匯管理。鼓勵國內商業銀行進一步擴展海外網點和業務,為企業境外并購融資。選擇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國際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
十二、加強組織協調,全面落實各項任務
(四十一)加強統籌協調。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各有關方面要認真貫徹落實本指導意見提出的各項目標和任務。兩省一市要根據本指導意見的要求,研究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落實各項工作任務;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及時總結經驗,扎實推進,重大問題要及時向國務院報告。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牽頭,抓緊編制《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并做好與相關規劃的銜接協調、組織實施和各項政策措施落實的督促檢查工作。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加快職能轉變,增強服務意識,根據本指導意見研究提出本部門支持和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措施。
(四十二)完善合作機制。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管理區域經濟的新模式,堅持政府引導、多方參與,以市場為基礎、以企業為主體,進一步完善合作機制,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分工與布局、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聯合與協作。積極推進泛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要進一步加強與中西部地區經濟協作和技術、人才合作,帶動和幫助中西部地區發展。積極推進與港澳臺的經濟聯系與合作。
實現長江三角洲地區又好又快發展,事關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局。兩省一市和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合作,團結奮斗,真抓實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促進長江三角洲地區在高起點上爭創新優勢、實現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