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8 02:55:28
序論:在您撰寫中國農業發展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同時又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農業承受著自然與市場的雙重風險,特別是自然風險難以人為控制,所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業保險的支持和保護。但是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地區間農業經濟發展極不平衡,農業保險很難有統一的模式。文章將投保人細分并嘗試探討適合中國農業發展的保險模式。
【關鍵詞】農業保險農險缺位政策性保險
一、前言
2006年,重慶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給農業、農民都造成了慘重的損失,全市農村直接經濟損失66.7億元,糧食減產22%。干旱肆虐,而本應在此次特大旱災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農業保險卻鮮見作為。據媒體報道,除人保財險重慶市分公司在旱災初期因承保的林木發生火災支付了15.6萬元賠款外,農業保險在關鍵時刻近乎缺位。重慶大旱農險缺位是我國農業保險舉步維艱,面對自然災害力不從心的一個縮影。究其原因,一方面農業保險本身存在風險大、賠付高、業務分散導致經營費用高等特點,在無政策支持的情況下,高風險、高賠付、高費用必然導致保險公司的高虧損;另一方面地區間農業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投保需求的不平衡,造成農業保險難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
二、各國農業保險模式
美國于20世紀30年代開始試辦農業保險,經過近70年若干次的實踐探索與創新,美國農作物保險基本實現了由傳統農作物保險向現代風險管理制度的歷史性演變,其保險密度已高達70%左右。在美國農保全部以政府補貼方式執行。美國政府對農作物保險的補貼主要分兩大部分:一是保費補貼,二是業務費用補貼。目前美國大規模天災的農作物損失支付的保險賠償金完全由政府補貼。美國聯邦政府還向農作物保險提供4大類政策和經濟支持:一是通過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向私營保險公司提供比例和超額損失再保險保障;二是聯邦農作物保險法明確規定聯邦政府、州政府及其他地方政府對農作物保險免征一切稅賦;三是聯邦政府法律鼓勵各州政府根據自身的財力,向農作物保險提供補貼,進一步減輕農民的保費負擔,提高農作物保險的吸引力;四是聯邦政府對投保的農場主給予保費50%-80%的補貼。
美國幅員遼闊,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低,加之財政收入豐厚,在美國實行由政府全額補貼的農保政策是可行的。在中國很多人認為可以借鑒美國經驗,建立政策性保險公司,由財政補貼虧損以繼續保險業務。但是由于我國經濟發展不均衡以及農地制度的局限性等諸多因素,完全實行財政補貼是不太可能的。
相對的日本的農村情況和我國比較相似,都是以小農經濟為主。在日本,農業保險制度由三個層次組成:第一,在市、町、村范圍內建立相互性質的保險組織“農業共濟組合”(相當于互助會)由該組織實施農業保險、收取保費、建立保險基金、為遭災農戶提供損失補償,凡經營種植業、養殖業達到一定規模的農戶,都必須加入“農業共濟組合”(互助會)。第二,都、道、府、縣(相當于中國的省)設立農業共濟組合聯合會,各共濟組合按照《農業災害補償法》,將本組合(互助會)所負保險責任的一定比例向共濟組合聯合會分保,聯合會以收來的分保費建立基金,當組合的成員受災索賠時按照規定予以攤賠。第三,聯合會依法向中央政府(財政)分保、中央政府(財政)以分保費建立再保險基金,并向聯合會負分攤賠款的責任,但中央政府接受的分保僅限于法定保險項目,對于任意共濟,中央政府不提供再保險,而由全國農業共濟組合聯合會接受分保。日本的農業保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值得我國借鑒,特別是在市、町、村范圍內建立相互性質的保險組織“農業共濟組合”對于我國部分地區有很強的適用性。但是我國畢竟幅員遼闊,農業發展情況比日本復雜得多。因此我國在農業保險模式的探索中應該結合自身特點,選擇適合我國特殊國情的農保模式。
三、我國農業保險模式探索
近年來,由于農業風險的加劇和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越來越多的農民盼望農險“保護傘”能為其生產、生活帶來保障。但是由于政策環境及我國農險本身的高風險、高賠付、高費用導致保險公司的高虧損,造成我國農業保險呈現逐年萎縮的態勢。
然而在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后,農業結構仍然以小農經濟為主。這部分農民收入低,風險意識淡薄,多數人認為天災人禍是不可抗的,保險解決不了實質問題,更有甚者不知道什么是保險,也不知道到哪里辦理保險。這些農戶在遭受自然災害損失時都選擇了“獨立承擔”。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及農業結構調整的不一致必然要求我國農業保險實行分層次經營。首先是基礎農業,即人類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糧食作物,這一層次的基礎農業具有如下特點:受自然力影響較大,產值較低,進口替代品競爭力強,受災后對農民影響巨大。針對這種特征,這一層次的保險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質,從投入產出分析,經營是虧損的。因此保險策略應是政府介入的政策性保險。由政府財政補貼為主,農民繳納少量保費為輔,成立災害補償基金。采用強制參加原則,以保證保險標的大量同質性原則,也保證了基本保障的覆蓋性,使得西部經濟不發達地區的農戶也能享受農保帶來的實惠。這一層次農保實施的關鍵是國家政策支持,因此國家應該在立法層面上給予農業保險相關的地位,改善農業保險政策環境,建立法律或者法規平臺對農業保險予以支撐。對農業保險的政策性特性、各級政府有關機構的管理職能和支持作用、保險費率的形成機制、經營主體應該享受的政策支持、農業保險補償體制框架、農業保險再保險機制、政府各部門的協調機制、農業保險保戶的相關權利等等都應當在相應的法律中予以明確,并且成立綜合性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把農業保險從商業保險中分離出來,成立綜合性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形成以國家農業保險公司調控引導農業保險發展方向,以各省農業保險公司的區域性管理為業務主導,以縣鄉兩級的農業保險合作社為經營主體的組織體系,這不僅符合國家農業政策,而且符合農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個層次上的農業是產值較高的養殖種植業,如大棚蔬菜、畜牧業。其顯著特點是產業增值快,產品價格較高,市場需求量大,經營效益顯著,且衍生產品產值也較高。在第二層次上開辦保險較大程度是盈利的,因而這一層次上的保險經營屬于市場行為,經營主體應歸于商業保險公司,對農戶采用自愿投保原則。在這一層次上開展農業保險應該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進行:引入競爭,提高管理水平以降低管理費用。例如開放農業保險領域,充分競爭。打破壟斷經營機制,提供各種有效的優惠政策,鼓勵各種資本類型的財產保險公司進入農業保險領域,只有讓眾多保險人在不同的地區和領域展開充分競爭,才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費用,從而降低保險費率,解決高保費率問題。同時,拓展承保范圍和保險責任。根據各地區農業特點,針對農戶最需要保障的風險設計險種,提供相應的保障,使農戶感到參加農業保險能真正起到保障作用。利用再保險避免巨災發生時給保險人帶來的高額賠償風險,解決高賠付率問題。在這一層次中政府同樣給予商業保險公司一定的政策性優惠,如免去營業稅、所得稅,給予管理費用的補貼及專門的精算機構的輔導等。公務員之家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處于基礎性地位。而農業保險則是專門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這種制度的設計直接關系到農民生活、農業生產和農村社會的全局,大力發展農業保險、充分發揮農業保險的功能和作用,對于保障和促進農村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對農業保險模式的選擇中必須結合我國國情和各地區的農業具體情況展開競爭,以提高效率。提供政策優惠,促進我國農業保險的健康發展。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以下簡稱農發行)是我國的三大政策性銀行之一,成立于1994年。農發行的主要任務是為糧棉油收購提供資金。但近幾年來,農發行呈現出業務萎縮的趨勢。尤其在2002年,隨著信貸政策的調整,主銷區農發行新發放貸款與貸款規模和往年同期相比急劇減少。這種情況使人們不禁產生了對農發行存在必要性的質疑,在農發行職工中也產生了不小的思想波動。筆者認為,農業政策性金融是大有前途的,農發行不僅有存在的必要,而且我們要繼續辦好農發行。
一、政策回顧及所取得的成績
信貸工作是農發行業務工作的中心,信貸政策的調整準確地反映出農發行在執行糧改和購銷政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從1994年農發行建行以來,信貸政策就在不斷調整。1998年4月前,國家對糧棉收購資金供應實行政府領導下的財政、企業和農發行分級分部門負責制。1998年,國務院實施以“三項政策、一項改革”為主要內容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農發行確立了“收一斤糧(棉)、給一斤糧(棉)的款,銷一斤糧(棉)、收回一斤糧(棉)貸款本息”的信貸政策。2000年,國務院決定對棉花和部分地區的一些糧食品種退出保護價收購范圍,農發行對非保護價糧棉的收購明確了“以銷定貸、以效定貸”的信貸政策。2001年國務院決定實行“放開銷區、保護產區、省長負責、宏觀調控”的糧改政策,農發行制定了“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的信貸原則。2001年7月全國棉花工作會議后,農發行對棉花收購資金供應政策做出了重大調整,對開戶企業重新進行貸款資格認定。農發行堅決貫徹國家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政策,主動適應糧棉流通體制市場化改革的需要,及時調整、完善、細化信貸政策,認真做好以收購資金封閉管理為中心的各項工作,保證了糧棉流通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效:一是保證了收購資金及時足額供應,從根本上解決了困擾多年的“打白條”問題,促進了國家糧棉收購政策的貫徹落實;保護了農民利益,支持了農業發展;二是扭轉了1998年4月前收購資金被擠占挪用問題突出的局面,實現和保持了當期收購資金封閉管理的目標,大大減少了糧食企業財務掛賬損失,減輕了財政壓力;三是明顯提高了信貸資金使用效益,與前幾年相比,按可比口徑,企業收購等量的糧棉,農發行新投放的收購貸款明顯減少,節約了信貸資金,減少了向中央銀行的再貸款,緩解了基礎貨幣發行壓力;四是促進了糧棉企業的體制改革、機制轉換,以及經營效益的提高。目前,我國糧棉流通體制市場化改革正在不斷深入,糧棉購銷政策進入了較大調整和變化時期,糧棉收購資金供應與管理的對象、條件和環境正在或已經發生深刻變化。
二、農發行存在的必要性
(一)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
我國重視和保護農業,強化農業基礎地位,這對農發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中國頭等重要的問題。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安天下”的產業;而糧棉生產,又是基礎產業中的基礎。努力增加農民收入,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符合我國國情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糧食安全體系,完善糧食保護價收購、糧食儲備和風險基金制度,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確立一個糧食安全體系,不可能在短期內就把糧食流通全部推向市場,這是我們的國情所決定的。第一,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第二,農民增加收入目前主要還是來自糧食。第三,保持社會穩定主要還是靠農村。同時農業又是個弱質產業,客觀上需要國家政策給予一定的保護。國家放開糧棉購銷市場主要是針對流通領域,流通領域放開并不等于對糧棉生產不予保護。相反,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還需要對糧棉產業進行保護。現在因為這個產業很重要,同時比較效益低,要發展就得有政策上的必要扶持,要扶持就得有相應的手段,包括政策性金融手段。現在國家對糧食流通體制的“三項政策、一項改革”仍然是一個完善的問題,是一個繼續堅持的問題,是一個逐步調整的問題。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階段。
(二)繼續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
2002年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重點抓好的其中一項工作是:逐步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糧棉市場。農發行的外延發展,近幾年呈現的是業務范圍變窄、貸款規模下降的格局。1998年農發行連續劃轉了扶貧開發和糧棉附營業務,專司收購資金封閉管理職責。糧改的市場化趨向,特別是今年主銷區實行取消糧食定購、放開糧食價格和糧食市場的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加快了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步伐,收購資源總量減少,購銷主體多元化,主銷區農發行大多出現了新發放貸款與貸款規模雙減的情況。然而,貸款規模下降恰恰是封閉管理取得成效的標志;特別是收購貸款下降和調銷貸款的增加,說明大市場、大流通的格局日益形成。農發行在內涵發展上,主銷區地方儲備普遍調增,財政貼息貸款所占比例提高,基層行完成業務經營指標的壓力減小。農發行外延和內涵的發展為資產質量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糧食流通方面,我們的目標是:建立新的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糧棉流通體制,使國家掌握著充分的商品儲備,能夠在日益成熟的市場體系中吞吐自如。在整個過程中,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比如儲備政策、價格政策等,需要借助一家政策性銀行來落實。國務院從全局出發,讓農發行只管糧食收購資金封閉運行,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的金融市場還不成熟,農發行的實力還不足以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各個領域。而農發行資產質量的提高僅僅是其發揮作用的一個良好開端。隨著金融和糧食流通改革的推進,農發行還應被賦予新的使命。
(三)政策性貸款退出商品糧棉經營領域只能逐步進行
農發行目前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是建立在糧食購銷體制基礎上的,隨著糧食購銷體制改革的深入,農發行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政策性貸款逐步退出商品糧棉經營領域,是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糧棉流通體制改革的既定政策,對于促進糧棉流通體制改革,打破壟斷經營,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無疑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對農發行來講,政策性貸款退出商品糧棉經營領域后,有利于減輕工作壓力,解決人員少與業務量大等矛盾,從而集中精力加強對儲備和糧油收購資金的封閉管理。但放在國民經濟整體發展的大背景中,就不能這么看了。從一方面看,糧棉主產區由于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在當地農村經濟中屬于支柱產業,需要農村金融的支持和保護。從另一方面看,商業銀行遵照效益原則,資金投入要選擇高效產業。在糧棉大省,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嚴重不足,要支持糧棉生產,商業銀行即使有意愿,也沒有實力。一個是效益取向,一個是資金實力,決定了商業銀行不可能對糧棉生產給予有效的支持。同時由于歷史的、政策的等多種原因國有糧棉購銷企業經營不景氣,包袱重;資產負債率高,機制不活是普遍現象,自身也缺乏相應的籌資能力。多渠道收購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國有糧棉購銷企業仍是棉花購銷的主導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農業政策性金融全部退出,糧棉主產區賣糧難的問題就會重新出現,不利于國有糧棉購銷企業改革和經營,不利于農發行存量貸款保全
因此,目前農業政策性貸款在糧棉主產區完全退出商品糧棉經營領域時機上不成熟,條件還不完全具備。農業政策性金融仍應在糧棉主產區繼續發揮其宏觀調控、政策引導和支持保護作用。但糧棉非主產區,可以先行一步退出。
(四)加入WTO對我國農業政策性金融的影響
我國的農業是弱質產業,大宗農產品國際競爭力較弱。加入WTO后,農業更加需要國家的支持和保護。在WTO框架下,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在性質上屬于政府行為,即是一種財政行為或準財政行為(從某種意義上說,農發行是財政的延伸),相應地,支持方式也被限制于財政轉移支付和農業政策性金融的信貸投入。所以,入世后,隨著國家對農業支持和保護力度的加大和方式的改變,農業政策性銀行會有更大的作為。
三、國外的做法
從國際上說,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仍然重視保護農民利益(如美國最近通過了《2002年農業保障和農村投資法》,大幅度地增加本已龐大的農業補貼)。日本的情況很突出,它的農林漁業金融公庫完全是政策性銀行。丹麥農業抵押銀行具有農業政策性銀行的性質。美國也有農業政策性銀行。
印度農業和農村發展銀行(簡稱印度農發行),成立于1982年7月12日。印度農發行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有效的信貸扶持及相關金融服務、促進涉農產業的改革與發展,來保持農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和農村經濟繁榮。印度農發行享有印度儲備銀行賦予的一部分監管合作銀行和地區農村銀行的權利,一定意義上說,它是農村金融領域的中央銀行。
四、今后展望
(一)完善各項政策
一是完善信貸政策,加大信貸資金對農業投入力度。降低對糧食、棉花收儲企業的貸款利率。糧食、棉花收儲企業經營效益低下,對其信貸投入應體現一定的政策性。目前國家在利率上沒有體現出對農業的支持和優惠,仍同城鄉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一致,造成糧食棉花收儲企業負擔過重,貸款利息支出偏高。應降低其貸款利率;體現出國家對農業的特殊扶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借鑒國外的經驗,研究在WTO框架允許范圍內,重點建立一套有效的“黃箱”補貼機制,充分利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職能,通過完善有效的信貸政策措施,將財政補貼和銀行信貸結合起來,不斷增加對農業投入,構建農民收入安全網,最大限度地保護我國農民的利益。二是完善配套政策。在我國訂單農業等沒有大量實施的情況下,糧食購銷企業和銀行很難把握“以銷定貸、以效定貸”的原則。因此,必須對“以銷定貸、以效定貸”的政策加以細化和配套。
(二)完善效益和分配機制
效益和分配機制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對于一家政策性銀行來說,政策性目標固然比較益型目標重要,但效益目標仍是一個硬約束。如果效益性目標完全從屬于政策性目標,就很難對政策性銀行進行評價。政策性目標也難以實現??傊?,政策性銀行要講政策,也要講效益。
(三)建立業務進入和退出機制
由于政策性金融具有階段性特點,伴隨著國家經濟改革和發展政策的調整,農發行業務經營范圍必然要出現階段性的調整和變化,隨之會出現農發行業務的進入和已有業務的退出問題。因此,建立和完善農發行業務進入和退出機制也很有必要。農發行業務的政策性強,涉及面大,同業務進入相比,業務的退出更敏感。但對銀行來講,退出機制的核心是退出業務的債權債務處置問題。在目前狀況下,農發行債務主要來自央行的再貸款,債務的處置基本可以隨債權的處置作相應的處理,最終核減農發行在央行的再貸款規模。但從長遠來講,隨著改革深化,政策性銀行貸款同基礎貨幣的直接聯系必將減少,農發行的籌資渠道得到相應拓寬,在這種情況下,農發行的債務處置會比較復雜。一般來說,是將主要依賴財政的注入或建立特殊準備金沖抵。在債權處置方面,則可以按不同情況進行處理。但無論怎樣處置退出業務的債權債務,必須從國家制度安排上給予保證。此外,在退出機制上,還要注重把握退出時機問題,盡量減少退出成本和代價。農發行的業務進入機制要同改革和發展相結合,除嚴格執行國家業務調整政策外,應考慮不斷拓展中間業務和邊緣業務,從單純提供貸款的傳統業務,向運用多元化的金融手段發展,加大為政策性目標服務的力度和廣度。
(四)建立信用擔保保險制度
目前,中國農業信用擔保保險制度的缺位是阻礙信貸資金流向農業和農村的重大制約因素。盡快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信用擔保保險制度,是完善中國農村金融體系、促進農村金融發展、支持和保護農業的重要戰略舉措。具有深遠的意義。
農業由于其固有的生產特性,離不開政策性金融手段的支持。在以種植業為主的不發達階段是如此,在農業產業化、生產集約化達到相當水平的階段,也是如此。要根據國家政策要求,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銀行的職能作用,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逐步、穩健地把農發行辦成一家真正的農業產業銀行,使其服務于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服務于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服務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農發行在改革中應運而生,必將在深化改革中獲得新的發展,其職能任務會越來越重。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金融機構。目前,農發行的職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做好收購資金供應管理工作。一是積極支持國家和地方儲備體系建設。對中央和地方儲備糧的增儲和輪入所需貸款,按政策規定保證供應,以維護國家和地方的糧食安全。二是積極支持地方政府調控糧的收購、調入和輪換工作。對地方政府為調控當地糧食市場委托企業收購、調入、輪換糧食所需資金,在落實相關利費和價差補貼的前提下,提供貸款。三是支持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自主經營商品糧油的收購和調入。在落實規定比例風險準備金、有效擔保等風險防范措施的前提下,積極支持糧食企業按市場價收購糧食,掌握糧源,發揮主渠道作用,解決農民賣糧難問題。
二、開辦糧油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工企業和其他糧食企業的貸款業務。根據銀監會的批復,我行已獲準開辦糧油產業化龍頭企業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糧食加工企業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其他糧食企業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等業務。糧棉油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對象是指經地、市(含地、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或政府有關部門認可的,以糧棉油生產、流通或加工轉化為主業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糧食加工企業收購資金貸款的對象包括,經省級及省級以上政府確認的以糧食為主要加工原料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地市政府級政府確認的地方糧食加工骨干企業;其他糧食企業是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現行貸款對象以外的依法合規從事糧食流通、加工和轉化的企業。對一些暫不具備直接貸款條件的糧油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工企業,可以通過采取與購銷企業聯營方式,提供收購資金貸款支持。小陳老師工作室原創
三、支持糧食倉儲設施建設。為符合貸款條件的糧食經營企業的糧食倉儲設施及市場設施建設提供貸款支持,主要包括糧食倉儲設施購建與維修、糧食烘干設備的購建、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建設、糧食運輸專用工具購置及專用交通設施建設、車站及港口糧食專用貨場建設等。
四、辦理保險業務。我行還開辦業務范圍內存貸款客戶的保險業務,險種包括企業財產保險、機動車輛保險、工程險、貨物運輸保險、短期人意險、責任保險、船舶險、家庭財產保險和其他保險。
與此同時,充分發揮我行結算功能,搞好結算服務。目前我行所有的營業機構均能辦理支票、銀行匯票、匯總、委托收款等同城和異地結算業務,具備了基本的轉賬和現金結算功能,并全面開通了人民銀行現代化支付系統,資金匯劃實現了即時到賬,完全能夠為客戶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結算服務。
關鍵詞:中國農業發展農業合作組織制度需求成本路徑
新制度經濟學認為,經濟的發展實質上是更有效利用資源的制度變遷過程。制度也是一種生產力,不同的制度安排下的經濟績效是不一樣的,同樣的投入,但由于制度的不同,產出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有效率的制度促進經濟增長和發展;反之,無效率的制度抑制甚至阻礙經濟增長和發展。喬治·A·阿克勞夫把制度安排的缺乏看作是經濟發展的主要約束。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異主要是一種制度上的差異,制度的瓶頸使發展中國家的各種要素難以通過市場機制有效配置。
在“三個代表”思想指導下,政府從粗放管理向科學管理形成轉變。發展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成為各級政府的工作重點。現在中國農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各方面的環境和條件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加入WTO把我國農業帶到一個與世界農業相競爭的格局中。因此,要從戰略的高度思考其發展道路問題,探索出綜合解決三農問題的方法路徑。本文主要從農業制度的角度思考中國農業發展的出路。
1.我國農業發展制度的歷史變遷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過兩次大的變革,實現
1.1制度
將農民高度組織起來,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經濟體制,同時兼備政治、經濟和社會的主要功能,是政社合一的組織。但這一制度更多地具有共有產權的特征,全面否定了農民的財產權利,單一強調集體利益,限制農民個人利益。平均分配制度更降低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窒息了農業經濟的活力,制約了農業經濟的增長。農業幾乎處于停滯狀態,農民的生活無法達到溫飽水平,農村長期不能從根本上擺脫貧困狀態。
1.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
1978年以來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經營制,以家庭經營為基本單位,確定了農民使用土地的真實權利,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成為中國農村基本的經濟制度。20多年來,這種體制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解決了9億人民的溫飽問題,使得中國能夠保持20多年之久的持續和穩定的經濟增長。經濟學家估計,中國由家庭承包責任制取代原來的集體農作制度這一變遷對中國農業生產力的貢獻份額在20%~50%之間,有的學者的估計甚至高達70%。
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校正了計劃經濟體制下制度的弊端,但雙層經營體制在制度上側重于家庭分散經營層次,而忽略了集體統一經營的層面,在許多地方,農村集體經濟甚至形同虛設,服務功能衰退。農地承包遵循平均分享的公平原則,實質上是一種“均田制”,人均經營耕地2.07畝(很多地方人均不足1畝),戶均只有7畝左右,生產規模過小,基本上又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了。農戶無償或低償取得承包土地使用權,使農戶缺乏成本觀念,導致粗放經營,忽視農地產出效益。隨著農戶收入來源多樣化,土地不再是營利手段,而更具有保障功能。農業生產率下降,農業增長緩慢。
2.我國農業發展的制度需求:農業合作組織
2.1我國農業發展目前存在的問題
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加入WTO后的影響,農業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也逐漸暴露出來。20世紀90年代中期后,多數農產品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農民素質整體不高,不能有效的獲取市場信息,對市場判斷能力差,常常形成某些農產品的過度競爭,導致市場供求關系急劇變化,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給農民帶來很大損失,加大了市場風險。農產品市場又是一種“單邊市場”,從事供應、加工、倉儲和運銷的廠商通常是小數群體,處于壟斷地位,造成生產資料價格過高,質量又不保證,坑農害農現象時有發生;同時農產品價格又很便宜,這對農民極為不利。農民作為單個的小生產者難以應對大市場的競爭。農業發展緩慢,農民增收困難。我國農業生產規模過小,生產經營成本過高,大多數農產品價格明顯高于國際市場,加入WTO后,大量優質低價的農產品將涌向中國市場,我國農業將受到較大沖擊。在農產品質量方面,檢測、認證體系不健全,缺乏國際競爭力,難以進入國際市場。我國小農戶很難與國外大農場主及其合作社聯盟、大型農業企業、國際性農業壟斷集團相抗衡。中國農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2.2我國農業發展新的制度需求
面對上述難題,我國現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顯得軟弱無力,制度上的缺陷和改革的深入產生了新的制度需求。制度變遷的需求決定論模式假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單個行為主體總是力圖在給定制度約束條件下,謀求確定預期對自己最為有利的制度安排和權利界定。一旦行為人發現制度的不均衡和外在利潤的存在,就會產生制度變遷需求。
從各國合作社發展經驗來看,農民借助生產或流通領域的合作組織可獲得以下幾方面的好處:
2.2.1生產領域的準內部經濟:通過大型高性能機械設施的共同利用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增產和改善產品品質;通過生產技術的改良和普及,達到增產、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產品品質和調整生產周期等效果。
2.2.2流通領域的準內部經濟:通過大型高性能流通設施手段的共同利用可以降低銷售費用;通過對外交易力量的形成可以節約交易費用,促進產品銷售價格的上升、獲得附加收益和生產要素購入價格;通過流通技術的引人和普及可以改良儲藏包裝技術、調整上市時間和降低銷售費用。
2.2.3其它準內部經濟:如設置專門的情報機構了解生產和市場信息。提高廣告宣傳促進產品銷售、開拓新市場、方便融資。總之,農民通過農業合作組織,把農業生產鏈的各環節有機連接起來,從而獲得社會的平均利潤。
到了20世紀90年代,特別是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農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處于弱者地位的廣大農民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自愿聯合起來,在堅持家庭經營為基本經營形式的前提下,新型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順應而生,如農村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農業技術專業協會等組織形式在實踐中不斷地創新和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
2.3農業合作組織:中國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世界農業發展史表明,農村合作經濟不僅構成了當代西方發達國家農業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織基礎,而且事實上也已成為衡量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主要標志。在國際上,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它被認為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農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各國都有程度不同的發展。在美國,由合作社加工的農產品占農產品總量的80%,合作社提供的化肥、石油占44%,貸款總量的80%;在日本,市場銷售農產品絕大部分是由農協提供。其中米面占95%,水果占80%,家禽占80%,畜產品占51%,提供的生產資料,肥料為92%,飼料為40%,農機為47%,農藥為70%。
農業合作組織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建立一種互助合作關系,承認和尊重社員的產權,尊重家庭經營的獨立性,并通過制度安排來保證其作為社員所有和民主控制組織的基本性質,謀求社員的利益,是農民自己的組織。農業合作組織主要有如下功能:
2.3.1農業合作組織是適應市場經濟社會化大生產的一種市場主體。
農業合作組織在肥料、種苗等農業產前部門,田間管理等產中部門和加工、包裝、運輸、貯藏以及銷售等產后部門加強聯合,共擔風險,共同獲得農業產業鏈條中的組織收益。并且,實踐表明,農業合作組織有助于節約市場交易費用,還可以提高農民在市場活動中的談判地位,維護自己的利益。
2.3.2農業合作組織能夠把分屬于不同利益主體的資金、技術、人才、土地等要素集中于一體,并進行優化組合,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
(1)在資金服務方面。農業合作組織為農民社員提供大量的低息貸款,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經營資金不足的問題。
(2)在技術方面。農業合作組織的農民可以從技術推廣體系中獲得精準農業技術、田間管理技術、農業資源高效利用技術、農業信息技術和農業生物技術等知識型技術。
(3)從勞動力方面分析。除農業生產外,更多的人將從事與農業相關的產業,提高勞動力利用率。
(4)在土地資源方面??梢越y一協調,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的格局。
2.3.3農業合作組織是政府政策資源的載體
農業合作組織是政府支農的載體,連接政府和農戶的紐帶,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協助政府貫徹和落實農業與農村政策。通過農業合作組織這一中介,可以大大降低實施農業政策的監督成本,減少了搭便車、欺騙和偷懶行為。而且可以充分有效的綜合利用政府政策,提高政策支農的有效性。
農業合作組織的上述特點,成為農業和農民的必然選擇。
3.發展農業合作組織的成本與路徑選擇的探尋
3.1農業合作組織:我國農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農業合作組織具有上述眾多功能和優點,是農業和農民的理想選擇。我國農業落后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自然資源的貧乏,而在于組織資源的缺失,缺少農業合作組織的有效傳導機制作用。
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支持農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則,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2004年中央1號文件又進一步提出了鼓勵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具體政策。國家農業部提出的“七大體系”基本理論對農業的綜合支持,特別也強調農業合作組織傳導機制的作用。
優化制度供給,加強政府扶持和引導力度成為農民組織創新的關鍵力量。因此,中央政府須率先轉變角色,與農民自發的組織創新緊密結合,適時提供一定的政策和制度,給已有的組織形式以合法的地位和規范發展的外部環境。地方政府亟須放松管制,給予農民自主權,彌補農民自發創新有限性的缺陷,主動地為農民經濟組織創新提供支持、引導和服務。應進一步出臺《農民組織法》或者《合作社法》,充分利用好WTO的綠箱政策,最大限度地扶持農民組織創新,從根本上激發農民組織創新的潛力。
3.2發展農業合作組織的成本
無論發展市場還是面對入世的挑戰,都迫切要求我國發展農業合作組織,提高我國農民組織化程度。然而,在現實中如何發展農業合作組織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主要在于農業合作組織的組建成本很高。以正式制度安排為例,制度供給的成本至少包括:(1)規劃設計、組織實施的費用;(2)清除舊制度的費用;(3)消除制度變革阻力的費用;(4)制度變革及其變遷造成的損失;(5)實施成本;(6)隨機成本(張曙光)。
農業合作組織是有成本的,通過一定的載體把農民組織起來,增加了農業合作組織組織農戶進入市場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組織的成本與農戶規模成反比,而與農戶數量成正比。如果合作化組織組織農民的成本高于農民節約的成本時,組織化的邊界就受到限制。目前,我國農民過多,農戶經營規模過小,全國農戶的平均經營的土地面積僅相當于美國家庭農場平均土地經營規模的0.23%,也就是說,我們約450個農戶的土地面積才相當于美國一個農場的經營面積,如果10個農場可以成立一個合作社的話,成立同樣規模的合作社,若不考慮我國農戶專業化程度,需要4500個農戶,何況我國農戶的專業化程度還比較低,其組織成本的高低可想而知了。
3.3發展農業合作組織的路徑選擇
通過選擇什么樣的路徑能夠實現成本最低,效果最好?我們可從下面幾個方面思考:
3.3.1組建農村合作組織要把握的第一個關鍵在于定位。農村合作組織不能是大資本從農村抽吸資源的工具;也不能是行政權力抽吸農村資源的工具。它應該是農民利益的代表,站在農民利益的立場上,把農民組織起來面對市場經濟。
3.3.2組建農村合作組織要把握的第二個關鍵在于功能。農村合作組織的功能在以下四個方面:首先是市場信息的廣泛搜集和綜合分析;在此基礎上確定適合本地發展的產品結構規劃;根據相應的產品結構規劃建立具體的市場渠道;在市場渠道的基礎上向農戶定貨,通過穩定的銷售渠道逐步把農戶組織起來,并推廣相應的技術和質量標準。
3.3.3組建農村合作組織要把握的第三個關鍵在于原動力。WTO給我們的回旋時間已經十分有限,中國農業面對的已經是被大資本裝備起來的西方現代農業,指望一盤散沙的農民自發地組織起來是不現實的。必須由政府提供組織的原動力,發達國家的農業合作組織也有很多是在政府的倡導、支持乃至資助發育起來的。
為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增收中的積極作用,中央財政設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示范項目。在全國11個優勢農產品區域,圍繞35個主導產品以及當地名特優產品,選擇有較好工作基礎,對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增加農民收入有較強帶動能力和示范作用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進行資金扶持。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在中國農村大部分地方,社會組織資源極端稀缺,已有的組織資源大多在政府手中。在學習“三個代表”,轉換政府職能的過程中,使一部分組織資源逐步轉化為農業合作組織,是一個符合中國實際的可行途徑。例如一些地方現有的農業開發區組織就可以作為培育農業合作組織的胚胎,搞一些試點工作,給廣大農民提供發展農業合作組織的思路和參考模式,切實推進農業合作組織在中國健康持續發展。
禹治水,居外十三年,三次過家門而不入。為治水,禹公而忘私、不怕困難,勇于探索,為造福社會而堅持不懈!――題記
節水“龍頭”應運而生
水是萬物之源,如果沒有水,萬物將不復存在。水以多種形式存在于地球,地下水的積蓄形式最便于人們長期利用,它的總量多達1.5億立方公里,幾乎占地球總水量的十分之一。雖然地球的70%都是水,但水源的不斷消失和枯竭已成為人類面臨的難題。1986 年拉丁美洲巴拉那河上著名的賽特凱達斯大瀑布的消亡,給人類敲響了保護水源和節約用水的警鐘。
從人們日常生活到商業和農業的發展,無處不需要對水資源的開采和利用,缺水已成為全球自石油危機之后的第二危機,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早已成為世界各國研究和開發的項目。以色列2/3土地是沙漠,是嚴重缺水的國家。但是,以色列自建國以后,積極普及節水灌溉技術,不斷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水肥利用率高達90%,而產量增收最高達50%,在水資源極其貧乏下創造了舉世聞名的“農業奇跡”。
中國與以色列一樣,也是一個水資源貧乏、嚴重缺水的國家。人均淡水用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在世界排名上位于110位。目前,我國農業灌溉水來源主要是江河湖泊、雨雪積水和地下積蓄水,而地下水在農業灌溉利用中占很大比重。很長時間以來,我國由于灌溉技術的落后,農業灌溉有效利用率僅為40%,遠遠落后國際水平。發展節水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已成為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大禹節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1999年,致力于發展中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僅用十年的時間在創業板首發上市,成為中國節水灌溉設備研發制造、材料供應和工程施工的龍頭企業,在國際上也具有相當規模和行業影響力。3月31日,記者在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灌溉技術展覽會上,采L了大禹集團天津市大禹節水灌溉技術研究院的院長戰國隆。
創新不止 多項科技成果落地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劉文科表示,我國節水形勢逐年嚴峻,農業節水問題更為突出。"十三五"以來,倡導農業節水、推廣農業高效節水灌溉成為農田水利建設的重中之重。發展節水灌溉是建設節水型社會和緩解水資源矛盾、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關鍵舉措。2017中央一號文件也指出,農業節水灌溉將是今年的方向性、戰略性大事。
戰國隆表示,大禹節水集團自成立之初,就以大禹治水精神做節水灌溉事業。公司成立時,國內節水灌溉技術和產品幾乎是一片空白,公司的產品和技術基本依靠從以色列等在此領域領先的國家進口。但大禹集團并沒有把引進作為公司發展的常態,而是積極投入節水灌溉技術的各項研究中,全面開展了自動化施肥灌溉系統、太陽能提水系統、全自動疊片過濾器、滴灌管(帶)及管件等產品的研究。十多年的時間,大禹集團不畏艱難困苦,刻苦研究,先后取得“內鑲貼片地埋式灌水器”等40多項科技成果和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技術,其中包括省級科技成果5個和銅祛根地下滴灌技術等國家重點新產品3個。
地下滴灌是在滴灌技術日益完善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一種新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目前,世界范圍內地下滴灌技術水平與其它灌溉技術相比,尚處于初級階段,總體上呈現出應用超前于研究的局面。大禹集團在國家863 項目帶動下,通過多年持續不斷地深入實踐和研究,立項實施了銅祛根抗負壓堵塞紊流壓力補償地下灌水器試驗研究項目。集成創新,集中攻克了根系入侵、負壓吸泥、灌水不均勻、自適應能力差等關鍵技術難題,在銅祛根劑研制、灌水器抗堵塞性能提高、壓力補償紊流流道結構優化改進、提高地下滴灌系統整體穩定性和滴水均勻度發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最終研制成功銅祛根防負壓抗堵塞紊流壓力補償地下灌水器技術產品,使地下滴灌系統及產品運行效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銅祛根地下滴灌技術產品與應用”項目,解決了目前地埋滴灌存在根系入侵和負壓吸泥的國際性難題,填補了國內此項技術的空白。經相關權威機構檢測: 該產品額定工作壓力400kPa,額定流量1.2 L/h,鋪設距離最長可達1000米,適應最大落差45米,流量均勻性偏差≤3.00%,流態指數為≤0.011,使用壽命10~15年。經實驗驗證,該技術(產品)可廣泛應用在荒漠戈壁、山區丘陵、高原坡地、坑洼淺地等干旱缺水和落差起伏地域,以及飼草林果、園藝花卉、環境治理、防風治沙等工程領域,兼具防根系入侵、防負壓吸泥、自動啟閉、自動過濾、自動清洗、自動調節等抗堵塞性能,灌水器自潔凈率達到95%以上,堵塞率≤0.45%,自適應能力較強,運營維護成本低;同比國際領先技術(產品),流態指數下降0.02,灌水均勻度提高10%,最長布設距離提高400米,綜合抗堵塞性能高20%,流量均勻性提高0.5%以上,灌水器自潔凈率提高15%以上,綜合抗堵塞性能提高20%以上,技術(產品)各項標準均優于或超過以色列、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技術(產品)標準。農作物平均增產5~10%,省肥20~30%。這項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使高效農業節水輻射了我國大部分地區,扭轉并解決干旱缺水影響農業發展的被動局面,確保農業高效持續穩定發展,實現了節水50%以上,增收增效30%以上。
大禹集團另外兩項國家重點新產品是壓力補償式滴頭及滴灌管技術和內鑲貼片式地下滴灌灌水器專利技術。壓力補償式滴頭及滴灌管技術被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推廣計劃項目、國家農業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國家高技術產業化西部專項項目,被廣泛應用于西北地區的農業灌溉。經實踐,能使農作物增產
20%~100%,節水50%~80%,省肥20%,綜合經濟效益增加40%以上;內鑲貼片式地下滴灌灌水器專利技術是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水利水電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產學研聯合攻關,研制開發成功了水動活塞疊片式自潔凈過濾裝置、多功能地下滴灌鋪設機具等新產品。大禹集團的科研技術和產品在農業灌溉上的成功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先后榮獲中國科技成果自主創新優秀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各級榮譽
近百項。
大系統高效節水 造福中國農業
在3月31日的智能灌溉技術交流峰會上,戰國隆圍繞“大系統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作了專題報告,詳盡介紹了大系統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概念和大系統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云南省元謀縣元謀大型灌區丙間片11.4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甘肅省酒泉市馬營河灌區、酒泉市肅州區洪臨灌區項目中的應用情況,總結出大系統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具有集中分布、投資效益高、能耗低、壽命長、便于管理、維護和提升改造等諸多優點,建議在農業重大高效節水灌溉示范項目中予以優先應用。
大系統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是利用大流量首部(沉淀調節、過濾施肥及自動化控制)技術,結合管道輸水技術和田間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進行灌區建設的綜合技術。西方發達國家對大系統灌溉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早,重視程度較高。據有P數據統計,目前美國已有超過一半的大型灌區實現了管道化輸水,大大提高了輸水效率。以色列的農業灌溉基本全部實現管道化,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適時、適量灌溉,發展了世界矚目的高效農業。日本新建灌溉渠系的一半以上都實現了管道化,可以集中監測調控,負責閘門、提水裝置的啟閉,調節水泵在灌區輸配水。可見管道取代渠道灌溉已成為農業灌溉的必然趨勢,我國正在極力推廣發展大系統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大禹集團實施的元謀縣大型灌區項目涉及元謀縣城周邊老城鄉、元馬鎮、黃瓜園鎮及平田鄉四個鄉鎮,項目設計灌溉面積11.4萬畝。主要種植作物為蔬菜及經濟林果,按“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的用水原則,枯水期以水位較高的麻柳水庫供水為主,水源供水高程1284m;汛期以丙間水庫供水為主,水源供水高程1228m。
項目工程采取在32個分干管首部分別安裝過濾系統,在田間各單元安裝小的施肥設備,通過采用大流量設計大幅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利用水庫作為調節,在下游地區新建3座8~10萬m3沉沙調蓄池和一座廊道沉淀池及2000~2500m3/h組合過濾
器4座;主管道采用DN630球墨鑄鐵管,干支管及田間管網采用直徑315~200PVC管,田間采用滴灌等高效灌溉方式,在出地口安裝計量設備,已實施面積5.2萬畝。采用大型首部沉淀池,減少了多處打井及電力投資,便于進行集中管理,節省了滴灌運行費用,降低了能耗。
大系統高效節水灌溉在元謀縣大型灌區項目的應用,形成了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創新機制,有效推動了項目區節水灌溉的發展。
為了加快節水灌溉技術在中國農業中的推廣和應用,大禹集團有計劃、有步驟、以梯次推進的方式在全國先后成立了18家公司,并在杭州、天津、蘭州、酒泉、西南、北京先后成立研究院及分院,專門從事水利工程項目的規劃、勘測和設計,以促進大禹集團產學研一體的發展,不斷鉆研,不斷創新,推動中國農業走向美好的明天。
[提 要]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傳統農業逐漸暴露出不適應市場發展的趨勢,急需轉型,發展什么樣的農業,如何發展農業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結合中國農村的特點,著重闡述轉型期發展新型農業應遵循的原則,以期為中國農業政策的制定、新型農業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轉型期;中國農業;發展原則
[作者簡介]柏來任(1988―),男,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陜西渭南 714000)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城鄉差距、工農差距拉大等問題一直困擾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轉型刻不容緩。現階段,農業轉型無完整理論引導、無成熟經驗可鑒,但農業的發展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決定著農業轉型的成敗。
一、充分重視農業基礎地位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從中國歷代王朝的更迭規律中可以看出:社會的穩定與進步有賴于農業的發展,而偉大中國夢的實現同樣需要現代化農業的支持。201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要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這是黨中央在新時期對農業基礎地位的又一次強調,支持農業的基礎地位需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樹立農業首位觀念。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取得到了長足發展,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但從整體來看,農業的發展速度仍然落后于其他產業,而且落后的步伐正逐步擴大,近30年來,農業產值的下降差不多每三年下降兩個百分點,農業產能不能較好滿足其他產業發展的需要,從而影響整個國家的進步。在此形勢下,必須牢固樹立農業首位理念,將農業發展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工帶農,以資助農,以科興農,努力把農業發展提到新的高度。
第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新時期下,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已成為發展現代農業、促進國家平穩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各級政府、水利部門應該結合現代農業發展的特點,長遠規劃,合理布局。一要加快大中型水庫、灌溉配套O施和節水改造工程的建設進度,增加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補助力度以及加大農業用水安全的監督懲治強度。二要加強農產品集散批發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大型糧食物流鏈條站的建設。三要推進農業基層服務機構建設,盡快健全隊伍、完善機制,切實增強服務職能。
第三,保護土地、節約用地。當今農村,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農業用地面臨巨大挑戰,可耕種土地資源越來越少。發展現代農業,不僅要從數量上保護耕地,更要從質量上改良耕地。這就要求各級政府要全面落實保護耕地、節約用地政策,嚴格控制項目用地,盡可能地做到少占不占耕地;其次,政府要抓住新農村建設的契機,推進土地連片整治,最大限度降低人居占地面積;再次,農業部門要努力改善耕地質量,科學開發環境適應型農作物,減輕耕地承載壓力。
二、合理發展新型農業合作組織
80年代以來,中國農村打破舊有體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生產關系的變革,大大解放了農業生產力,激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也為農村市場經濟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然而,家庭承包制卻未能解決農戶與市場的銜接問題,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今天,這一問題愈發顯現,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方法是建立農工商一體的新型農業合作經濟模式。因此,新型農業合作經濟模式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合理方向。發展新型農業合作經濟模式需要做到:
第一,國家的政策扶持。新形勢下,新型農業合作經濟模式的發展更需要國家的政策扶持,國家應為新型農業合作組織的發展保駕護航,建立一定的政策引導,提供相應的資金幫助,給予農業合作組織一定程度的稅收優惠和技術支持等。
第二,完善法律體系。當今新型農業合作經濟的發展也需要法律的支撐,國家要在堅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基礎上,制定一些符合當地特色的合作社條例和管理辦法,用以指導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另外,要加大新型農業合作組織法律、法規、條例的宣傳力度,保證社員能夠明章守規,并能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從而促進農村合作事業的長足發展,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和組織化水平。
第三,尊重農民創造精神。農業經營要靈活,不能公式化,要尊重農民的創造精神,鼓勵農民開發創造。新型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更應該如此,中國經濟發展地域差異大,各地狀況存在著明顯差異,新型農業合作組織的發展要追求多元化模式,要尊重農民的創造精神和自主選擇,從農民的創造中總結經驗,加以推廣,隨時為新型農業合作經濟補充新鮮血液。
三、務必遵循農業發展規律
建設新農村需要從中國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
第一,遵循農業生產發展規律。發展新型農業要充分重視農業生產發展的規律,合作化農業生產發展要求農業生產要組織固定的人員,對農作物生長進行連續觀察和持續管理,不能像其他行業那樣可以同時進行多種生產;必須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地域對農業生產進行組織和勞作,而不能像其他產業那樣,在室內進行機器操作。
第二,遵循農村經濟發展規律。中國各地農耕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發展水平很不平衡的狀況,決定了農業經濟組織形式不能一刀切,也需要尊重當時當地的經濟發展規律。遵循農村經濟發展規律,就是要根據各地農村發展現狀,改造以家庭為單位的單一發展模式,幫助農民拓寬思路,樹立市場觀念,使農村逐步進入產業化進程。同時還要制定有效的政策保護農業、農村、農民的健康發展,規避其發展中的各種風險,促進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
第三,遵循農民生存發展規律。當今中國,遵循農民生存發展規律,就是要立足于“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目標,高度重視農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給農民以平等的國民待遇。農村經濟的發展必須始終將農民致富作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與此同時,要充分尊重農民的選擇性和創造性,幫助農民向理性的市場主體轉變。
四、切實保障農民利益
中國在保障農民利益方面做過許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也取得了寶貴的經驗,這些經驗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第一,保障農民物質利益。在農村社會急劇轉型的今天要將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放到突出位置上來。首先,要將國家的惠農政策落實到位,加快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進程,加大農業補貼力度,建立農業風險防范機制,讓農民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其次,要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增加農民收入。政府要鼓勵新型農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并給予政策、技術和資金上的關照,使農民都能從合作組織內獲得利益。最后,要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建立積極的社會服務機構系統,幫助農民成立專業技術協會、生產銷售中心等市場經濟配套組織,并幫助農村建立農會等利益保障團體,從而形成完備的農民利益保護機制。
第二,保障農民民主權利。當今中國,給予農民民主權利,已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基本目標之一,也是社會和諧的前提條件。保障農民民主權利就是要健全村黨組織領導村民自治機制,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議事制度,使農民真正享有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和管理權,樹立農民當家作主的信心和責任心,培養農民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民主競爭意識,從而從根本上鏟除農村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消極社會心態。
第三,保障農民文化權益。當前農村,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深入,農民對文化知識的追求越來越高,保障農民文化權益變得尤為重要。歷史經驗表明,保護農民的文化權益,要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因地制宜地制定各種文化普及活動,加大農村教育投入及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揮政府的政策引導作用,鼓勵民間辦學,民間培訓。只有解決農村“精神貧困”問題,才能凈化村風,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加強農民的合作能力和基層組織建設能力。
五、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
開展農業生產工作,最根本的是依靠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此,改革農業經營方式,不能違背農民愿望,不能挫傷他們的積極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業生產向機械化邁進,農民生活質量大幅提高,溫飽問題基本解決,農村正朝著小康社會闊步前進。但不可否認,現階段仍有一部分農村人口生活在貧困線的邊緣;仍有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需要解決;仍有部分農民收入增長緩慢。這些問題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滯緩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關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敗,而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的根本方法是解決農民的收入問題。因此,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幫助農民增加收入。第一,拓寬農業發展渠道。拓寬農業發展渠道是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黨和政府要充分發揮領導執政能力,幫助農村擺脫一元化發展模式,開辟多路徑增收渠道,引領農村向“鄉村+企業”、“鄉村+旅游”、“鄉村+商貿”等多元化發展模式轉變,從根源上打破農村單一鏈條運作模式,使農民能從更多生產部門獲得收益。第二,尊重農民首創精神。這要求黨和政府要善于發現農民群眾在生產實踐中的創造經驗,做到認真總結,大力推廣,并且要給予農民一定的創新獎勵,樹立典型,鼓勵創新,從而以少帶多,帶動農村社會整體的創造與生產積極性。當今中國,增加農民收入、使農民生活富裕已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之一,只有增加收入,才能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只有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才能為新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
縱觀發展,中國農業正處于經濟轉型的十字路口:幾十年來的傳統農業發展模式已至瓶頸,勞動力成本優勢不再明顯。中國農業未來路在何方?我國農企未來將會呈現4大發展趨勢。
趨勢一:
有機農業將迎來大發展
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有機食品正逐漸走上高端消費者餐桌,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些商界名人也開始紛紛涉足農業。紅塔集團原董事長褚時健種出了“勵志橙”、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賣起了“良心果”、京東商城CEO劉強東銷售自種的有機大米、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也在北京延慶圈地5700畝建設有機農業園……在這些農產品中,“有機”成為一大賣點。
雖然有機食品的價格通常比一般食品高20%~50%,但因為禁止使用過多的化肥和農藥,從而降低了食品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而受到全世界消費者青睞。目前有機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增長迅猛。據統計,中國有機食品的消費額正在以每年30%~50%的速度迅速增長。我國有機食品也有著巨大的國際國內市場需求。
趨勢二:
重視品牌形象
隨著農產品供需關系和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轉變,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要求不再是質量和價格的要求,而是對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有眼光、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都開始重視品牌形象這個問題,一方面嚴把產品質量關,在源頭上預防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視產品外觀設計,加大宣傳力度,以此塑造品牌形象,建立消費者信心。
與此同時,農業領域便產生了很多小而美、小而強的農產品,如掌生谷粒、草莓莊園等農產品,設計高端,產品精美,產品優良并非常有特色,為我國農業注入了新的血液。當前的農產品市場已由單純的產品價格或質量的競爭,轉化為知名度、美譽度等以品牌為主導的綜合實力的競爭。
趨勢三:
構建全產業鏈資源優勢
上游原料成本和下游渠道費用的擠壓,讓企業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很多企業開始整合資源,布局全產業鏈。中糧依靠資源優勢做全產業鏈,就是一個成功的范本。
做芝麻油的從芝麻種植到深加工產品,肉食行業從飼料開始到自建終端,電子商務自己做物流,無不如此。所有企業都應該立足自身資源進行整合,盡量構建產業鏈,將市場主動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以農業為依托的大食品產業有著長足的發展。
趨勢四:
新興媒體的運用更普遍和成熟
這些年,企業的廣告成本一直在不斷增加,“限娛令”、“限廣令”更讓電視廣告投入雪上加霜,傳統媒體威力下降,新興媒體的作用不斷攀升。
新人群、時尚人群也是主力消費群。這些群體都是“御屏一代”,屏幕成為超級終端,手機、電腦是他們接觸信息、聯網互動最頻繁的手段。企業在新興媒體上的運營會更加普及,尤其是微博、微信、微視頻、微電影等手段的運用至關重要。
總體看來,傳統營銷手法的效用日漸削減,而新思維、新方法已經開始顯現。如果企業能審時度勢、抓住機會,必能快速轉型。熬過經濟寒冬,必將迎來新世界。
摘要:農業是立國之本,我國作為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國,多年來,“農村、農業、農民”是一直是黨中央工作的重心。但是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方面所取得成就還是相對有限,有待進一步深化。以色列作為中東地區的大國、強國,其發達的現代農業、軍事、科技往往為人們所稱道。以色列的現代農業呈現出高度發達、獨具特色的特點,在世界農業領域享有盛譽。主要表現在農業經營組織構建、農業生產結構優化、農業種植技術先進、農業科研與技術推廣、農場品產業鏈延伸獨樹一幟等方面。這些經驗技術對于中國的農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和啟示意義,將為中國發展現代農業開辟了一條蹊徑。自中以1992年建交以來,中以雙方開展了多層次、寬領域的重要合作,其中農業交流合作也是作為主要的一個合作領域正在積極推進,可以說農業合作已經成為中以合作的新亮點。
關鍵詞:以色列現代農業:中國農業:啟示
一、以色列現代農業
以色列是位于中東地區的國家,國土面積約為2.5萬平方公里,而可耕地面積只有4370平方公里,大約為國土面積的20%;人口約850萬(2016年),農業人口僅占全國人口的3%,農民人均年收入3.7萬美元(2014年)。以色列屬于典型的干旱及半干旱氣候,國內大部分被丘陵及森林所覆蓋,只有在以色列的北部加利利湖周圍平原和約旦河谷適宜農業且面積較小。土地貧瘠缺水,以色列猶太民族僅僅在很短時間里就建成了現代農業,先進的現代農業鞏固了國家發展的根基,為其國內的第二三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其前沿的農業科技也為人們所車道和效仿。主要表現在如下的幾個方面:
(1)以色列水資源匱乏,政府力推發展節水農業。根據相關部門的估算,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約為7342立方米,一般如果低于人均300立方米的國家就被認為是嚴重缺水。據統計公布的數據顯示,以色列這個國家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299立方米,水資源匱乏成為以色列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早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之初,以色列領導人就充分認識到其國內水資源缺乏這一客觀現實,政府通過多種有力措施來提高國內的水資源利用率,并且積極鼓勵技術創新加大農業領域循環水的使用力度。以色列政府給相關的研究機構撥付研究經費旨在研究如何實現水資源更好的再循環利用,并將科研院所的相關的研究成果推廣普及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通過把城市生活和工業污水集中進行凈化處理后又用于農業生產灌溉,循環使用。
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色列普遍采取了先進的節水滴灌技術,將計算機、自動化技術運用到灌溉之中,可對作物所需水、肥、農藥進行遙控供給,實現了灌溉技術的電子自動控制,使灌溉面積不斷擴大,土壤得到改善。以色列在農業灌溉方式上所推行的壓力滴灌能大幅度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為中國目前做推崇和借鑒學習。根據相關的估算顯示如果采用以往傳統的方式進行農業灌溉,最終水資源利用率只有15%,但是如果采用這種壓力灌溉的技術,即地下滴灌技術能夠將水資源利用率提高到95%,兩組數據中間的落差為80%。如果采用現代的壓力灌溉方式,對比條件對比之下每塊地可以節水50%~70%。以色列政府花費集中全力推廣普及利用壓力灌溉技術和方法。目前,以色列已經有80%的灌溉區使用這種方法,極大地提高了水資源最高利用率,有效緩解了由于水資源不足對農業發展的制約所造成的困境。
(2)以色列發展農業組織,力推農業規?;洜I:以色列發展現代農業過程中形成了三種不同類型的合作組織:第一個基布茲(kibbutz)、第二是莫沙夫(Moshav)、第三是公社莫沙夫(Mos.shitufl),三種不同類型的農業合作組織,為農村居民提供了多種可以自由選擇的生活和生產方式。而現在細致分析來看也正是由于這些獨具特色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以及建立依附在此合作組織基礎上的農業產業化經營,讓以色列農業快速發展,成為世界農業歷史領域的佼佼者。此外,這種產業化的經營,組織團體的生產往往以市場為導向,產品的供需信息掌握的較為全面前沿;以先進的農業科技為后盾,以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和農業生產經營者收入為動力,以農業合作組織、經濟合同和農業法制為保障的運行原則,建立了綜合農業技術體系,健全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利益分配和轉變機制。組織產業化經營,有助科技的普及推廣,生產者的回報能得到有一定保障。
(3)轉變傳統的小農原始農業種植的思維方式,提高農業的機械化耕種水平:在政府的力推之下,以色列科研人員實現高新技術更新換代,大力發展農用機械,拖拉機、摘棉機、番茄播種機、葵花播種機、土豆采收機、地溫測量器、病蟲害預警機、氣象監測儀等現代農用機械,并把較為先進的電子技術應用到農業機械。近年來,以色列發明了裝有計算機和自動裝置的拖拉機,只需要要設定好機械,它就能高效完成從犁地、種植到收割的全套田間作業,并以經濟的方式保持操作速度,燃料消耗較少,并在生產實踐中得到普及。
(4)先進現代農業管理管理制度,通過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嚴格監管贏得市場信譽,重視農產品加工業,培育地區特色農業,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三、以色列現代農業對中國農業發展的啟示
通過梳理以色列相應的現代農業的發展經驗,中國學習借鑒以色列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從幾個方面著手:
(1)肯定政府、企業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作用,以色列政府、企業在推進其國內農業的向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現目前,我國農業的基礎地位仍然薄弱,需要政府給予相應的支持和幫助。
政府的“三農”政策有待進一步落到實處,加大政府在農業政策、教育方面扶持力度。加強對農業的保護、支持力度,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基礎性保障。注重科技投入,鼓勵研究開發適宜我國農業生產的新技術;鼓勵農業科技創新,通過相應的程序出臺科技創新獎勵政策措施,催動現代農業創新發展,實現國家農業現代化。政府還通過其行政手段保證農業用地不被不合理的占有,保證一定數量的耕地。長期性企業的技術、資金、多渠道市場支撐對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摘要: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出來了,從總理對于工作報告中的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提議中,我們可以發現新一屆政府對于未來的工作要求是基于當前的農業政治經濟變化下所制定出來的,這就是為了應該2015年底簽訂的TPP協議而要做出的前期準備。
關鍵詞:TPP;農業發展;矛盾
在2016年的總理的工作報告中,我們不難發現總理對于2016年的工作一共提出了八大重點,其中的一條就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偫硖岢黾涌燹r業結構調整。糧食連續增產,為穩定物價、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面臨庫存大幅增加、市場價格下跌等問題。要引導農民適應市場需求調整種養結構,適當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積極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完善對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扶持政策,鼓勵農戶依法自愿有償流轉承包地,開展土地股份合作、聯合或土地托管。深化農村集體產權、農墾、集體林權、國有林場、農田水利、供銷社等改革。
總理提出的這段話其實是對當前農業所面臨的全球政治經濟環境的一種解讀。眾做周知,2015年10月5日,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部長會議上達成了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基本協議,同意進行自由貿易,并在投資及知識產權等廣泛領域同意規范,其規模占全球4成的巨大經濟圈將應運而生。通過目前已經公布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發現TPP具有幾個典型的特征:
一、農產品零關稅
降低進口國關稅一直是美國出口商追求李銳的主要途徑,美國從全球貿易自由化中獲益匪淺。這個可以從美國在WTO新一輪農業談判中不難發現,因此在TPP的談判中,美國充分利用了TPSEP零關稅的規定,并將其擴展為TPP的規定,這將成為其進一步破除亞洲市場關稅保護,實現美國利益最大化的利器。
二、SPS統一規范
目前,有關農產品檢驗檢疫尚未形成統一的國際標準,各個國家執行的標準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這就引起美國出口商的抱怨,認為一些進口國檢驗檢疫過于嚴格,以至于阻礙了美國農產品進入這些國家。而在TPP中美國將SPS納入其規則制定中,就是的TPP成員的SPS規范化和統一化,即執行一種符合美國經濟發展需要的同意技術標準和操作程序。
三、現代商業模式
美國以先進的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為依托,不斷創新現代商業模式,特別是電子商務的誕生,極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商業效率。在TPP談判中,美國要求TPP成員履行對電子商務的承諾,保持互聯網自由和開放,促進電子供應商的競爭并設置新的貿易規則。
雖然我國目前不在TPP成員國的范圍內,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全球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大,我國將面臨的就是要選擇是否加入TPP協議之中,而且未來的加入將會面臨著對于TPP協議的無條件接受,這樣將會對我國的農業整體發展帶來巨大的沖擊。目前我國的農業主要存在著以下的問題:
1.由于人工、土地成本引起的糧食生產總成本上升
從我國糧食成本的構成中主要包含了人工成本、土地成本、機械作業費和花費費分別占有較大的比重。從2004年至2014年的數據可以發現,人工成本不僅占糧食總成本的比重最大,而且其占比從35.73%增至41.81%;此外土地成本占占比僅次于人工成本,從13.67%增至19.09%。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是兩個最主要的推動因素,推動糧食價格的上漲。
未來如果實現了農業經濟的完全開放,一旦國內的糧食價格高于國外的糧食價格,這樣就會出現國外糧食大量擁擠進入進入我國農業市場,這樣就會對我國的農業經濟帶來沖擊,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我國農業出口和銷量的下降,長期以往,將會動搖一個國家的根基。
2.我國的家庭農場、農業大戶以及農戶合作社目前還處于孕育階段,還沒有發揮出其作用
我國在農業發展中以前一直提倡的是一戶一農的耕作,以家庭為單位的耕種模式,但是這樣的模式,面對未來將要實現的農業現代化是有一定差距的,于是便開始了孕育家庭農場、農業大戶以及農戶合作社的多樣化形式,目的就是通過組織的形式將農業的單戶經營變成一種商業模式經營,這也類似于美國的農場主經營模式。然而面對這樣新型的經營模式,我們要找到一條適合中國自身農業特色的路子不是一個短期可以實現。
3.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不平衡,在農業資源的整合中將會面臨資源不可共享的困境
中國東南西北四大區域,每一個區域的地理環境不一致,環境差異也很大,這也就導致中國農業在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一定會出現一部分地區已經實現了,而另一部分卻很落后的現象,那么我們在發展中如何在這不平衡中尋找出一個均衡點,保證各個區域的差距不會很大,否則,這也將會對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帶來一定的阻礙。
4.中國的城鎮化道路與大力發展農業之間矛盾的解決
在中國目前的進程中一直提倡大力發展農村城鎮化,這的確是一個國家進步的標志之一,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卻不得不面對一個尖銳的問題,那就是農村城鎮化后將會面臨農戶可以耕種的田地減少,在農業生產發達地區這樣的問題不是很重要,然而在農業欠發達地區,特別是在中國農業機械化較弱地區,這就會導致農業產量的減少,農產量的降低,必然會導致農戶收入減少,從而對其積極性的降低。因此,我們在深化農村城鎮化的過程中,不可一刀切,否則,在執行這個問題的過程必然會給其他帶來一定的副作用。
從上述問題中我們不難發現,新一屆政府是一個有遠見的團隊,他們目前所提出的政府工作雖然是2016年的,但是卻是未來我們需要5年甚至10年時間努力的方向,同時在完成這個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也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疑惑,只有在不斷前行中才能實現進步。
摘 要 農業是最古老的產業,中國自古以農立國,具有上萬年的農業發展史。有了農業這個行業才有了農民這個職業,而農業的生產空間和農民的生活空間也就形成了農村。因而可以說,農業是“三農”問題的發端,也是 “三農”問題的集中反映。本文總結了中國農業目前發展的階段和問題,深入分析了中國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文章認為,我們應當充分估計在城市化這一漫長的過程中農業發展面臨的危機,并采取系統的、綜合的措施予以有力的保護和支持。
關鍵詞 三農 農業轉型 現代農業
一、農業發展現狀
(一)我國農業發展的大背景
我國是人口第一大國,占世界總人口的近五分之一。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末我國總人口為13.54億人,世界總人口約70億人,我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9.4%。解決我國人口的吃飯問題,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一直是農業面臨的第一要務,農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
近些年來,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但也呈現出較多問題。例如,中國農業基礎薄弱,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仍然較多,農業生產結構性失衡的問題日益突出,農業效益比較低等。要解決上述矛盾和問題,必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二)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瓶頸
中國農業基礎薄弱,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傳統農業存在許多問題,農業生產的自動化低,單位耕地面積的投入高,產出低,不能滿足國民對農業物資的需求。同時,農業受到土地資源、水資源短缺的束縛,自然災害發生頻繁。
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表現突出。近年出現的三聚氰胺、膨脹劑西瓜、瘦肉精等事件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人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關注。民以食為天,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問題,也是影響市場競爭秩序和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
農業生產結構性失衡的問題日益突出。有效供給未能很好地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農業大而不強、大而不優,導致農產品供給出現結構性失衡。同時,不合理的供給結構也給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林地、草地、濕地被過度開墾,地下水超采嚴重,農業面源污染加重,生態環境承載能力越來越接近極限。
農業效益比較低。當前農業生產的高成本已成為重要問題,不僅導致國內外糧價倒掛,同時大量農藥化肥不合理使用帶來成本和生態雙重壓力,也危及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農業轉型的途徑
推進我國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一)要更加注重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食品質量安全水平
現代農業首先是質量安全的農業,要讓消費者吃飽吃好、吃得安全放心,要堅持“產出來”與“管出來”兩手抓。一方面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產品等的技術研究和基地建設,提高農產品的專業化、組織化程度,從源頭上增強農產品企業的安全意識,推進農產品的安全生產;另一方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建立產品追溯制度。
(二)不斷強化食品安全監管
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抓緊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和監測評估體系,啟動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完善監管機構和監管機制,加大綜合執法與專項整治力度,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三)農業發展方式生態化
更加注重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要切實加大耕地、水、草原、水域灘涂等保護力度,堅決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集約節約用地制度,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強化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加大治土治水治環境力度,降低農地開發利用強度,推廣農業節本增效技術,嚴格管制濫用亂用農業投入品,凈化、修復農產品產地生產環境。
(四)農業生產產業化
注重農業技術創新和經營方式創新加快選育高產穩產、優質高效新品種,推進農機農藝融合,加強農業農村人才培養,提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農業設施裝備水平,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經營效益。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要堅持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方向,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規范流轉,提高規模經營效益,提高農產品加工流通效率。
(五)注重適應市場需求和資源條件,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發展現代農業必須適應市場變化、滿足市場需求,必須立足資源稟賦條件、充分發揮比較優勢,通過進一步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優化種養業結構,開發農業多種功能等,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三、中國農業的發展趨勢
(一)現代農業蒸蒸日上
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以及環保意識的提高,中國政府以及公眾都在不斷反思如何降低人類生產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危害,為謀求人類與環境的長期平衡,新農業的發展方向將更加趨于環保,生態農業將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連續第十三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公開,指出用發展新理念破解“三農”新難題,厚植農業農村發展優勢,加大創新驅動力度,推進農業供給結構性改革。持續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的市場需求也在逐步增加,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城鎮化建設進程的推進,從事農業的鄉村人口逐年下降,城鎮人口的增加和鄉村人口的減少使得農產品的市場需求進一步增長。
(二)機遇與挑戰并存
在我國現代農業蒸蒸日上的同時,生態農業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1.行業競爭日趨激烈。隨著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生態農業的市場前景持續看好,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該領域,對該行業的市場造成較大的沖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2.行業標準較低。當前我國農產品種植標準化程度較低,農產品生產的長效機制尚未,達到綠色或有機種植標準的農產品更少,整個農行業的產品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此外,農行業標準化管理整體水平不高,管理不夠規范,導致行業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市場上很多農產品各項指標并未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要求,但卻以無公害、綠色、有機等形式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導致消費者無法進行判斷,從而使得農行業整體產品質量不高,產品質量安全隱患仍然存在。
3.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困難。目前,融資困難已經成為制約農業企業發展最大的障礙之一。從事生態農業的企業多數規模較小,自有資金不足,企業資金積累速度較慢,擴大規模容易碰到資金瓶頸。中小型農業企業要做產業鏈延伸和產品附加值提升,快速實現產值規模擴大,需要大規模資金的投入,而現階段我國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較為困難,融資成本也相對較高,嚴重限制了該行業的發展速度。
(作者單位為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金融監管力度的加強以及經濟新常態下,我國政策性銀行改革的全面推進,農業發展銀行為適應改革發展需求,對自身經營管理和業務發展有著更高的要求。本文通過對農業發展銀行的經營管理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對如何通過強化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提高農業發展銀行經營管理水平,促進業務發展提出了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農業發展銀行 管理會計職能 經營管理 業務發展
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使得銀行等金融機構對自身改革的要求以及約束力不斷加強。同時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國家對三家政策性銀行進行了重新定位,并對政策性銀行的業務范圍進行了劃分。新一輪改革要求農發行要通過對政策性業務和自營性業務實施分賬管理、分類核算,明確責任和風險補償機制。為適應新的改革發展要求,農發行亟需對當前的經營管理風險和漏洞以及因定位、業務調整而產生的經營管理方式、水平等不匹配狀況進行調整和改善。作為企業內部管理的一項重要管理舉措,如何通過強化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發揮管理會計職能對提高農發行經營管理水平,促進業務發展顯得格外重要。
一、強化管理會計職能對農發行經營管理的作用
管理會計的職能主要是提供對企業經營管理有用的信息,為加強和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而發揮作用。管理會計的職能主要分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事前管理指對企業經濟業務發展進行預測、決策和計劃,事中管理指為使經濟業務按照預定目標發展而對其實施控制,事后管理指對企業經營活動成果進行考核和評價。強化管理會計職能使得銀行形成一套完整、系統的經營管理體系,對加快實現銀行責任目標和績效,界定銀行業務管理職責,促進業務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增強農業發展銀行的競爭力
管理會計的目標是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強化管理會計職能有助于全面了解農發行整體運營狀況,并對存在的經營管理問題進行改善。同時有助于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相應的系統信息,提高決策的正確性。并促使農發行對人力、財物等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實現對經營風險的防范,提高農發行的經營效益,從而增強農發行的競爭力。
(二)適應政策性銀行改革發展需要
隨著政策性銀行定位、業務的調整,農發行從外延式發展戰略到內涵式發展戰略的轉變以及農發行對自營業務實行分賬管理等改革要求不僅對農發行的經營管理水平提出了要求,同時也加大了經營風險。這迫切需要通過強化管理會計職能,使農發行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控制經營風險,進而實現農發行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的經營目標,適應政策性銀行改革發展要求。
(三)適應利率市場化的需要
我國實現利率的市場化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利率的市場化會改變農發行現有的經營狀況。利率市場化會使得農發行的業務受到沖擊,收益大幅下降,風險加大,利潤減少不可避免,這對于農發行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面對利率市場化的趨勢,只有通過強化管理會計職能,提升農發行的經營管理水平,促進各項業務的健康發展,才有可能農發行保本微利的目標。
(四)實現經營決策科學化的需要
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職能定位、業務范圍的調整,對農發行的經營管理水平要求將更高。而實現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化是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通過強化管理會計職能,加強對農發行經營活動以及業務的計劃、控制和評價,為農發行的經營決策提供更多的科學的有用信息,實現農發行經營決策的科學化,從而改善農發行的經營管理,提高農發行的經濟效益。
(五)實現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的需要
農發行倡導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打造現代農業政策性銀行,這與強化管理會計職能密不可分。通過強化管理會計職能可以進一步增強農發行的抗風險能力,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并通過相應的約束機制促進業務管理機制合理化,提升農發行的金融服務能力,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農業發展銀行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方法和技術亟需完善
現行農發行所采用的財務管理方法還處于財務會計階段,主要履行的職能為核算和監督,具體工作僅停留在對發生業務的核算以及事后的財務分析和監督等。財務管理體系缺乏管理會計職能的參與,對各項發生的以及未發生的業務不能運用計劃、控制、評估等管理會計職能進行科學、系統性的管理。財務管理作為經營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管理方法的不完善會直接影響到對業務風險的防范能力以及現代經營管理體系構建。傳統的財務會計方法已經不能夠滿足農發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對經營管理水平的要求。
在財務技術方面,農發行對現代信息技術運用的程度不夠,缺乏相應的諸如管理會計、成本管理等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農發行現行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局限為前臺核算系統,各系統數據相對分散,不能實現數據的整合以及共享。同時缺乏有效的評價分析系統,未能實現對數據進行深層次的分析而為經營管理決策提供有效信息的功能。
(二)內部控制以及風險管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農發行在業務管理流程以及經營管理流程等方面的規范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業務管理的審、貸、查三權分離的內控體系還不夠完善,各崗位、職位間的職責不夠分明。對部分可能發生業務風險而建立的相應的應對機制還不夠完善,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經營管理中風險控制的重要保障機制,應將其強化在日常的經營管理中。在風險管理文化和理念方面,農發行對員工風險意識的培養還不夠,未形成以責任意識為主導的風險防范意識,以信貸風險控制為導向的環境。
(三)政策性業務與自營性業務管理機制有待轉變
在近期的政策性銀行改革中,國家對三家政策性銀行在職能定位、業務范圍、風險防控三方面進行了改革和調整。要求農發行對政策性業務和自營性業務進行分賬管理,分類核算。政策性業務的風險有國家承擔,自營性業務的風險由農發行自行承擔。
摘 要:放松勞動力同質性假定,本文在充分考慮人力資本的條件下估算了1985―2005年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和技術進步率,比較了人力資本對全要素生產率測算的誤差影響,分析了農業全要素生產率與技術進步率的變化趨勢,并在此基礎上探討經濟增長中各要素的貢獻情況及人力資本與技術進步的互動關系。
關鍵詞:全要素生產率;技術進步率;人力資本;農業經濟增長
一、問題的提出
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簡稱TFP),反映了生產活動中經濟資源利用程度和效率水平,是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綜合反映,其增長率又稱技術進步率,理論分析認為,全要素生產率動力源泉有兩個:一是技術進步,二是技術效率。本文沒有對二者加以區別,統一使用技術進步概念。
體現了經濟發展過程中技術水平的增進與改善。全要素生產率和技術進步率是衡量經濟增長水平和技術進步水平的重要指標,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政策含義。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其產出增長不僅依賴于生產要素的投入,而且還受到技術進步的影響。朱希剛以“五年計劃”為研究期間,運用Solow余值法,估算了我國農業技術進步率及農業技術進步在農業經濟增長中的貢獻情況[1-2]。趙洪斌基于C-D生產函數估算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及其增長率,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高中國農業國際競爭力的可能途徑[3]。趙芝俊等立足于生產要素投入的彈性變動趨勢建立模型,估算了1986―2003年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率及其對經濟的貢獻率,并得出了若干以彈性變動趨勢及技術進步貢獻率變動趨勢分析為基礎的結論[4]。陳衛平運用非參數的Malmqusit指數法,研究了1990―2003年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及其構成的時序成長和空間分布特征,并比較了農業技術進步與技術效率的變化情況[5]。
總體上看,國內研究全要素生產率及其變動率的文獻很多,但其中涉及農業的實證性研究較少。就已有相關研究來看,其成果對于解釋我國農業經濟增長的源泉構成均有一定的解釋力,但幾乎所有TFP和技術進步率的估算都對勞動力投入做了同質性假定,即只強調勞動力的數量因素,而剔除了勞動者素質因素,忽視了人力資本在TFP及技術進步率測算中的影響。當前,經濟增長理論中對人力資本的研究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投入到相關研究當中。Schultz指出,人力資本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解釋變量[6]。Romer、L.ocus將人力資本作為內生變量引入經濟增長模型,強調了人力資本的重要作用[7-8]。Barro、Mankiw N.G等則通過大量實證研究表明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存在較明顯的正相關關系[9-10]。
那么,在對中國農業TFP的經驗研究中,忽視人力資本因素(剔除勞動力質量影響)是否會對估算結果產生偏差?如果偏差存在,那么程度如何?在充分考慮人力資本條件下,我國農業TFP及其增長率的變化趨勢如何?技術進步與人力資本作為影響經濟增長的關鍵要素,二者又存在何種互動?
本文從以上幾個問題出發,將人力資本概念整合入TFP估算方程中,測算了1985―2005年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及其增長率,分析其變動趨勢,并在此基礎上探討技術進步、人力資本對中國農業增長的貢獻以及二者的互動關系。
二、模型設定與估算方法
本文假設中國農業經濟的生產函數滿足C-D生產函數模型,其一般表達式為:
Y=AKαLβ(0≤α,β≤1)(1)
假定技術進步滿足??怂怪行?,即各要素間的邊際替代率保持不變,在方程中加入一個表征技術進步的時間變量,則生產函數可設定為:
三、 數據的采集與生成
本文主要使用的數據為1985―2005年中國農業投入和產出數據。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和統計口徑的一致性問題,本文所用數據均來源于歷年《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農業年鑒》。
(一)農業總產出(Y)
農業總產出以1985年不變價格的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進行計算,歷年農林牧漁業產出數據和GDP指數數據均可從《中國統計年鑒》中直接獲得(單位:億元)。
(二)物質資本投入(K)
本文以農業資本存量代表物質資本投入,由于歷年農業資本存量無法直接獲得,本文基于永續盤存法對農業資本存量進行估算其方程為:
其中,Kt、Kt-1分別為第t年和第t-1年的農業資本存量,It為第t年的農業固定資產投資,μ為折舊率。要計算歷年農業資本存量(單位:億元),必須獲得三個關鍵數據:分別是基年的農業資本存量、不變價格的歷年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及農業綜合折舊率。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可從歷年《中國統計年鑒》中直接獲得,考慮到農業生產中物質資本的價格指數與農業產出的價格指數屬同方向變化,可利用農業總產值指數對固定資產投資數據進行縮減,從而得到不變價格的農業固定資產投資數據。農業資本存量和折舊率沒有現成的統計數據,在相關的估算研究方面,吳方衛的研究較有代表性,其1985年的農業資本存量為1 454.4億元(1980年不變價計算),農業綜合折舊率為0.0542[11]。本文借鑒其測算結果,并將其1985年的農業資本存量1 454.4億元(1980年不變價計算)轉換為1985年不變價的農業資本存量,結果為2 119.99億元。
(三)總人力資本存量(H)
相比其它生產要素而言,人力資本是無形的、不可觸摸的,其存量不能直接得到,只能間接估算。目前主要的估算方法有成本法、收入法和教育獲得法等??紤]到中國農業生產的特殊性和數據的可得性,本文擬采用教育獲得法來估算中國農業總人力資本存量,其估算方程為:
其中,H為總人力資本存量(單位:萬人),N為農業從業人員總數,Qi(i=1,2,3,4,5)分別表示文盲或半文盲、小學、初中、高中或中專、大專及以上等五個教育層次的農業從業人員占總農業從業人員的比例,Ei為各教育層次的教育折算系數。歷年農業從業人員總數可從《中國統計年鑒》中直接獲得,各教育層次的農業從業人員占總農業從業人員的比例可以從《中國農業年鑒》中直接獲得。周曉等根據農村收益率水平估算了農村人口的教育折算系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值分別是:文盲或半文盲為1,小學為1.07,初中為1.254,高中為1.308,大專及以上為1.4[12]。本文接受其對農村教育系數的測算并將中專學歷與高中學歷等同,教育折算系數一并算做1.308。
四、實證分析與比較
(一)回歸分析
根據第二部分內容,中國農業生產的計量經濟模型設定為:
為比較人力資本因素對全要素生產率和技術進步率的測算影響,設定忽視人力資本因素的計量經濟模型為:
依據第三節的相關數據,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10.0,對模型(1)和(2)進行回歸,其結果如表1所示:
從回歸結果看,模型(1)的所有系數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均輕松通過t檢驗,F值達到321.6,R2 和調整后的R2達到了0.973和0.97,D.W值為1.44,屬于可接受的范圍,整體上模型(1)對數據擬合程度較好,質量較高。與模型(1)相比,模型(2)各參數雖也能順利通過檢驗,但在幾乎所有項目的表現上都要略遜于模型(1),這表明,充分考慮人力資本因素可以提高數據的擬合程度和參數估計準確性。參數估計值方面,模型(1)中人力資本產出彈性相應為1-0.567=0.433,略小于物質資本的產出彈性0.567,體現了農業生產中人力資本的重要作用。農業弱質性的產出彈性估計值為負數,符合農業生產實際。
(二)全要素生產率的測算比較與趨勢分析
將第二部分的相關數據、模型(1)和(2)參數估計值代入第一部分的(8)式中,可計算出中國農業歷年全要素生產率,結果如表2所示。
從計算結果來看,忽視人力資本因素時的全要素生產率均普遍高出考慮人力資本因素的全要素生產率,其值被平均高估28.5%,若比照趙洪斌[3]的估算,這一比例將達到46.8%。可見,人力資本因素在全要素生產率測算中的影響不容忽視,應引起研究者的重視。
充分考慮人力資本因素,全要素生產率的估計值明顯較小,但變化趨勢卻驚人的一致。這似乎說明,當研究目的集中于總體趨勢分析時,人力資本因素的作用并不明顯。從中可以看到,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整體上在不斷提升,但其變化具有一定的波動,1985―1996年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呈現穩步上升勢頭并在1995年達到制高點,隨后逐漸下降到谷底并在2004年觸底反彈。從趨勢上看,未來全要素生產率繼續走高的可能性較大。
(三)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率的估算與分析
由于技術進步率即為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動率,則將表2數據代入(9)式中可得到歷年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率的估算數據,其結果如表3所示。從數據可以看到,1985―1996年除1985年和1991年兩年技術進步率出現負增長外,10年間基本保持了技術進步率的增長態勢。而進入1996年,技術進步增長率陷入了長達8年的負增長時期,而2003年、2004年又重新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圖1為1985―2005年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率的描點圖,從圖中可以看到,中國農業的技術進步率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兩階段性質:第一階段主要是從1985―1994年,此階段技術進步率雖然一直處于正增長狀態,但波動劇烈,其中 1987年、1990年、1993年和1994年的技術進步率都接近或達到3%的高位,而1985年、1988年、1989年和1991年卻陷于停滯,呈現出高峰和低谷交替出現的情況,起伏巨大。第二階段為1995―2005年,此時期內相鄰年份農業技術進步率的波動趨于平穩,連續性較強,短期內呈穩定狀態,在較長時期內表現為“U”型穩定發展趨勢。由于我國農業技術進步的動力主要來自于政府的技術推廣,政策性作用強烈,從圖中可以分析出,在1985―1994年間國家對農業技術的政策波動較大,缺乏連續性,運動式推動農業技術的情況比較多,因而技術進步率的波動幅度較大。而在1995年以后,政府的政策更加具有連續性和整體性,表現出政府在農業技術政策支持方面更為成熟和穩健。
依據相關數據可進一步得到,1985―2005年中國農業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和全要素生產率的平均年增幅為4.79%、0.91%和0.68%,同期農業總產出的平均年增幅為3.92%,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產出彈性為0.567和0.433,則1985―2005年間中國農業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及農業技術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9.29%、7.5%及23.21%,其中農業技術進步貢獻率的測算值小于朱希剛[1-2]和趙洪斌[3]的估計,人力資本貢獻率的測算值也略小于李勛來等[13]和張艷華等[14]的估計,但估算結果均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各估算值之間的相對數量關系總體上差別不大,估算值之所以偏小的原因主要是估算方程中技術進步與人力資本之間的交互影響。從貢獻率的測算結果上看,物質資本在農業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技術進步的貢獻率占一定比例但并不高,顯示技術進步對農業產出增長的推動力有限。值得一提的是,人力資本在中國農業增長中的貢獻很小,似乎表明西方人力資本理論對中國農業增長的解釋力并不充分。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的低貢獻率說明,中國農業生產仍然停留在以物質資本投入為主的粗放型生產階段,中國農業的集約化時代尚未到來。
單就人力資本的估算結果進行分析,人力資本產出貢獻率的低水平并非因為產出彈性的不足(人力資本產出彈性為0.433,僅略小于物質資本的產出彈性),而主要是由于人力資本存量的過慢增長(0.68%的年增長速度遠遠小于物質資本的增長)。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農業人力資本投資不足以及農業人力資本的非農轉移等。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一樣,具有資本逐利的天然屬性,農業生產中人力資本的低回報率以及非農產業中相對較高的收益率促成了人力資本的非農轉移,并造成農業人力資本的流失。
(四)人力資本與技術進步的互動分析
根據西方人力資本理論,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具有較為明顯的正效應。同時,大量實證研究也表明,技術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不容忽視。那么,對于中國農業而言,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之間到底存在何種互動,二者對經濟增長的共同影響是互為補充還是此消彼長?
如圖2所示,實線為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率的變動趨勢,虛線為農業人力資本存量的增長變動趨勢。
從圖2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人力資本增長與技術進步率之間存在非常明顯的反向相關關系,即當人力資本增長加快時,技術進步率就跌入谷底,而當技術進步率處于高位時,人力資本的增長幅度就明顯放緩。從人力資本的構成看,人力資本主要由勞動力數量和勞動力質量兩部分構成,其增幅也取決于勞動力數量和質量的變動情況。勞動力數量決定于勞動力非農轉移的情況,質量變化則受制于農業從業人員的受教育水平。從技術進步的類型看,目前中國農業技術進步主要是勞動替代型技術進步,土地、資本替代型技術非常少。同時,在農業技術進步與人力資本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的基礎性地位并未改變,政策性推動依然強大。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認為人力資本與技術進步的反向變動關系可以從兩個方向尋找合理的解釋路徑:一是技術進步對人力資本的替代效應。當前我國農業技術進步主要以農業機械化為切入點,而大多數農業機械均為勞動替代型,對農業人力資本形成替代效應,即當機械化程度提高時,人力資本被替代的程度就越高,其非農轉移的動力就越強,農業人力資本存量必然增長乏力。二是政府財政約束。當前,農業科技推廣和教育普及均以政府的政策性推動為主,而政府在短期內的財政支出規模是有限的和基本穩定的。因此,在財政資金的分配上,當政府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扶持力度較大時,技術進步率隨之提高,而用于教育普及的財政支出相對縮水,人力資本形成速度隨之下降。反之亦然。本文對于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的反向變動的解釋,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假說,尚需進一步的經驗證實。
五、主要結論
充分考慮人力資本因素,本文測算了1985―2005年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及其變動率,通過分析,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結論:
第一,忽視人力資本因素(剔除勞動力質量影響),全要素生產率將被高估近30%,對測算結果的準確性會產生較大影響。但若研究目的僅為全要素生產率的趨勢分析,則人力資本因素帶來的差異性影響并不顯著。
第二,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在總體上保持了上升的趨勢,但其過程中存在波動。1985―1995年全要素生產率穩步上升并在1995年達到制高點,隨后逐漸下降到谷底并在2004年觸低反彈。
第三,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率的變動表現出明顯的兩階段性:第一階段為1985―1995年,其波動劇烈,起伏較大,而1996年之后則經歷了較為平穩的“U”型發展過程,各年間的技術進步率差異較小,連續性強,整體上體現了政府的政策性推動由突擊式、短期性向長效型發展的趨勢。
第四,目前,中國農業產出增長主要還是依靠物質資本的投入,技術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不高,推動力有限。雖然人力資本對農業經濟增長的作用明顯,但其貢獻率非常低,突顯農業人力資本大量流失的現實。總體上,中國農業增長沒有擺脫以物質投入為主的粗放型生產階段,集約型農業生產仍未形成。
第五,在人力資本與技術進步的互動關系上,二者呈現出明顯的反向相關關系,可能的原因是科技推廣對人力資本的替代效應以及政府短期的財政支出約束。
[摘要]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現代化的主要標志,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文章對我國農業的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認為當前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尚處于初級階段、農業競爭力還比較弱,未來中國農業發展的方向就是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落腳點也是要實現農業的產業化,進而給出了推進我國農業產業化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新農村建設;農業發展
一、引言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重大歷史任務,是黨中央統攬全局,著眼長遠、與時俱進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部署,“十一五”時期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時期。當前,從農業和農村的深刻變化看,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正在進入戰略轉變階段,必須創新發展模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點就是要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不斷增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由于其具有完全的自主權和決策權,以及靈活的適應變化的能力,顯示了家庭經營的優越性,使我國農業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但隨著農業的比較利益走低,農業的市場競爭力不斷削弱。盡管政府不斷提高農產品收購價,但由于大量農業剩余勞動力的存在,以及與之相聯系的農業生產經營規模的狹小,使得農業勞動生產率極低,農民增收緩慢。隨著國家對農民實行了免征農業稅、種糧補貼等惠農政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增加了農民收入,但生產資料和機械作業費等持續漲價,無形中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政策效應開始減弱。
同時,由于農業抵御市場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弱,農民增收的不穩定性較大。雖然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和就地轉移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但由于綜合素質低,大多數勞動力仍從事著低收入的工作,技術型、技能型勞動力轉移輸出很少,無法獲得較高收入,農民收入增長受到抑制。另外,由于農村勞動力結構不合理,難以滿足勞動力市場日趨專業化、技能化的需要,不能適應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再者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將制約部分行業的過度發展和低水平重復建設,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一批企業停建或停產,減少對農民工的勞務需求。因此,目前農村勞動力轉移基本上處于一個相對穩定、調整的階段,進一步轉移的困難比較大,農民增收也比較難。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農業產業的分化加速,與其它經濟部門的分工越來越細,經濟交往日益增加,農業的生產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業產業化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由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低,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并沒有得到根本改善,農業的總體競爭力還很弱。加上農村的教育、衛生事業發展滯后,農村金融資源缺乏,金融服務缺失,嚴重制約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本特征
農業產業化是指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戶為基礎,以龍頭企業或合作經濟組織為依托,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系列化服務為手段,通過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將農業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聯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農業產業化在本質上是一種新的經營體制,與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相比,農業產業化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產業一體化。農業產業化是從經營方式上把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行商品貿易、農產品加工和農業生產的一體化經營。通過一體化經營,使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流通等環節相互鏈接,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這樣,既能把千千萬萬的“小農戶”、“小生產”和紛繁復雜的“大市場”、“大需求”聯系起來,又能把城市和鄉村、現代工業和落后農業聯結起來,從而帶動農業實現專業生產、規模經營和區域布局等一系列變革,實現農業再生產各環節之間的良性循環,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
(二)生產專業化。實施農業產業化,就是要從大農業到小農業,逐步細分,專業到一個產品、―種要素上來。只有專業化,才能投入全部精力圍繞某種商品進行生產,形成種養、產銷、服務網絡為一體的專業化生產系列,做到每個環節的專業化與產業一體化相結合,使每一種產品都以商品形式進入市場,從而有利于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率和經濟效益。
(三)產品商品化。生產就是為了交換,只有在市場中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如果生產的產品全部或大部供自己消費,則不能稱其為產品商品化。農業產業化要求商品生產率在90%以上,大量產品都要通過各種渠道投向國內外市場,和工業企業的產品沒什么兩樣,這是產業一體化經營與非產業化的自給性、半自給性的基本區別。
(四)管理企業化。農業產業化就是用管理工業企業的辦法經營和管理農業,使各農戶從分散的生產逐步走向規范化和標準化,從根本上促進農業發展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市場需求安排生產經營計劃,把農業生產當作農業產業鏈的第一環節或“車間”來進行科學管理,及時組織生產資料的供應和全過程的社會化服務,從而實現農業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的目標。
(五)服務社會化。通過各種中介組織,對一體化組織內部的各個組成部分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信息、技術、經營、管理等全方位的服務,促進各種生產要素有效結合,從而使整個農業的生產水平大大提高,同時降低了經營風險。
三、未來中國農業發展的方向――農業產業化
“十一五”時期,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仍將面臨著食品安全與生態安全的雙重約束、國內競爭與國際競爭的雙重壓力以及資源與環境的雙重挑戰,為了有效應對挑戰,提高我國農產品開發能力、農業安全防范和生態建設能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成為未來中國農業的發展方向。農業產業化是解決“三農”問題、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基本途徑,從國外農業的經驗和我國的實踐看,中國農業的發展和新農村的建設,必須走農業產業化的道路,才能帶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使廣大農民實現共同富裕。
第一,農業產業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農業產業化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形式,是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農業專業化分工,農業生產向廣度深度發展,必然要求農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農業生產要素的利用率,進而推進了農業產業化的形成。農業產業化就是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以市場為導向,利用市場機制優化配置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業資源的效力,提高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
第二,農業產業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傳統的農戶小規模生產有利于調動農民的生產和經營積極性,與現有的農村生產力是基本適應的,但是,農戶生產要素過于分散,勢必加大生產成本,影響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難以發揮規模優勢。針對我國耕地資源稀缺、人均占有量低且分布不平衡、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但素質較低等特點,中國的農業現代化必須走資源節約的道路,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發揮規模效應,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集約利用資源,延長農業的產業鏈條,實現規模經營,使農產品在加工、銷售環節不斷增值。走農業產業化道路,可以使農業成為一個相對完整的產業,增強農業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
第三,農業產業化是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選擇。農業產業化經營能夠促進農產品生產優質化、農業布局區域化,使特色、生態、高效農業得到較快發展;促進農業科技體制創新,使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促進農產品加工精深化,使農業產業鏈條拉長,農業附加值大幅度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能促進小城鎮的建設和發展,使農村城鎮化進程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速度加快[2]。因此,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當務之急,也是統籌城鄉發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關鍵。
第四,農業產業化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支撐?!笆晃濉币巹澲赋鼋ㄔO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從各地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扎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新農村不再等于單純的農業,也不單是生產糧食的地方,而應該是具備多樣化生產方式的農村。農業產業化經營能夠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農村改革深化和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改善廣大農村和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第五,農業產業化是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推進農業產業化是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要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使他們真正富裕起來,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發展農村經濟,加速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農業產業化經營,拉長農業的產業鏈條,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把企業經營引入農業領域,解決農戶經營規模狹小,種糧效益低下以及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問題,利用技術、資金、人才和市場的有機結合,激活本區域內的勞動力以及土地等資源,使農民增產增收[3]。溫俊彬等對江西省農業狀況進行了分析,認為農民收入單一性、農業經營分散性和經濟結構滯后性是導致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指出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保證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根本途徑[4]。
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政策建議
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用統籌城鄉發展的思想來指導,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產業化經營體系。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必須“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綜合效益”。
(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推進農業產業化。我國是個農業大國,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各地總體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農業生產條件及其區域優勢、產品優勢又有極大差異,因此,農業產業化發展要形式多樣,不可能齊頭并進,必然是有先有后、循序漸進、協調發展。發展方式上也只能是根據其自身條件和當地的特點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自身情況的農業產業化形式[5]。對于生態脆弱和自然條件惡劣的地區,重點發展規避災害型農業產業化。對于農業基礎較好的地區,以規?;蛯I化商品基地建設為基礎,以加工企業、批發市場等為龍頭,以建立科學合理的市場聯結方式為核心,著力提高產業化發展的水平和素質,形成農業產業化的骨干帶動力量。而對于產業化起步較早,具備產業化經營能力的地區,則應以發展外向型農業產業化為重點,在生產方式、經營機制方面進行創新,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縮短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以現有農業服務體系為基礎,組建多層次、多形式的科技、市場、運輸、信息、生產資料供應等專業化、系列化、全程化的服務體系。
(二)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解決當前一系列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然選擇,是區別于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和組織形式的一種新機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上接市場、下聯農戶,既是市場競爭中最活躍的因素,又是當前維系城鄉發展、區域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主要力量。龍頭企業是本區域、本行業內的生產加工中心或信息、科研、服務中心,具有開拓市場、引導生產、深化加工和提供服務的綜合功能,起著內連基地和農戶,外連市場的一體化經營的作用。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科技開發和創新能力,使龍頭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不斷增加技術開發投入,大力提高其產品的科技含量。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工藝設備對特色農業初級產品進行精深加工,使傳統產業鏈延伸,不斷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龍頭企業的培育要根據市場選擇形成,并通過市場的力量不斷發展壯大。龍頭企業的選擇可以圍繞主導產業和產品,從加工、流通和服務環節入手選擇基礎雄厚、經濟實力強、經營規模大、信息網絡健全、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運銷企業或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企業。培育起來的龍頭企業應與各專業農戶、相關產業企業共同組建經濟聯合體,堅持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原則,形成一體化經營[6]。
(三)培育農民的經營意識。農民的經營意識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條件,當前農民之所以能解決增產問題,卻遲遲不能增收,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農民普遍缺乏經營者意識和市場營銷素質。農民無論從其社會存在,還是經濟地位來看都應該首先是一個經營者,其次才是生產者。農民一般不被雇用,不領工資,且擁有自己的土地等生產資料,像企業一樣,經營的好壞是其發展的關鍵要素,這一點在農業生產能力進入供過于求的時代尤為重要。我國農民雖然有著世界少有的優秀農業生產傳統和技能,但正是因為經營意識的淡薄,市場營銷知識的缺乏,不能擺脫貧困的困擾。長期以來對農民只重視生產技能的培訓,缺乏經營、營銷、管理知識的教育,是我們對農業教育的一大失誤。過去無論是送科技下鄉,辦農民培訓班,還是培養農業人才,都忽視了農民最需要和最基本的產業化經營知識的普及[7]。
(四)完善特色農業基地建設。在市場經濟深入發展,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條件下,農業產業化面臨著加快發展和應對市場挑戰的雙重壓力,必須十分注重走特色化發展道路。立足當地資源和現有生產能力,搞好基地建設和區域布局,把基地建設、優化區域布局與結構調整結合起來,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最重要基礎。加大投入力度,優化配套基礎設施,提高資源利用率、最小化企業經營成本,將具有上下游共生關系的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集中到基地內,形成特色企業群,實現規模化、專業化和高效化生產[8]。農業產業化是生產方式的變革過程,而產品的標準化是其重要特征和基礎。實施農產品標準化是農產品質量的保證,也是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產品進入現代化市場營銷體系的基礎,同時也是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必然趨勢。從我國不同類型區域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趨勢看,東部沿海地區面向國際市場,發展外向性農業,建設一批創匯農業基地;中部糧棉主產區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實現農產品的深加工;西部地區圍繞發展特色農業,加強專業生產和基地建設;大城市郊區則根據自身特點,以發展都市型農業為主要目標,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五)重視技術創新,堅持可持續發展。新技術的不斷創新與采用,已被作為區分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的一個標準[9]。依靠科技進步,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農產品生產和加工技術創新體系,大力提高農產品品質,增強農業的內生比較優勢。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中央和地方增加對農業科研的投入,完善農業科技發展的法律體系,積極吸引其他投入主體,調整農業科技投資結構。同時,改革農業科研體制,加強農業教育和農業科技推廣,發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聯合體,采取各種經濟的、制度的手段激勵、監督科研工作人員積極投身到農業科研、教育和推廣之中。在縣、鄉等基層成立規模不等的農業教育和推廣機構或學校,并加強與農業院校或科研院所的聯系,接受教材、新技術及人員培訓,使其有能力在基層開展系統教育和定期培訓;提高待遇,穩定隊伍,對成績突出的個人實施獎勵和提供優惠政策[10],這一切都有助于新技術的采用[11]。
生態環境不僅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也是農業發展的重要條件。農業產業化必須兼顧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正確處理好發展速度、資源開發力度和環境承受能力之間的關系,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經濟與資源、人口、環境的協調發展。決不能以犧牲農村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產業化一時的發展,切忌在農業產業化實施過程中只重視局部的和眼前的經濟利益,而忽視整體的和長遠的社會效益及環境效益。大力實施退耕還林(還草),綠化荒山荒地,恢復林草植被,推行生態農業和清潔生產模式,推廣農業質量標準和技術規范,引導農民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的新、優、特農產品,發展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六)建立健全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保障機制。政府要堅持以農為本的治國理念,采取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大財政支農力度,同時大力發展政策性金融, 多渠道增加對農業的貨幣投入,解決農業產業化過程中資本不足問題,以激活農村經濟發展的各種要素[12]。農業結構調整是一個長期的動態優化過程,政府應著手建立農業產業化發展基金,提高農業抵御風險的能力,支持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探索發揮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的功能,通過期貨交易對農產品進行保值增值[13]。建立健全農業產業化的法律保障機制,為農業產業化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實施特色農產品原產地保護制度和農產品質量綠色安全行動,推進農產品標準化,加強市場監管,全面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推進戶籍制度改革,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部門的轉移,以保證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的順利推進。進一步延長土地承租合約,推進土地有序流轉,實現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產業化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