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7 10:08:00
序論:在您撰寫電子信息畢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 畢業設計作為高等人才培養教學計劃中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本文從創新型大學生培養的角度出發,分析了畢業設計選題、內容、指導模式和考核方式四個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及矛盾,并提出建立多元化的選題平臺,采用“群體”指導模式和多階段、多角度、多層次的考核方式以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 畢業設計 創新型人才 電子信息類專業
當今,我國的經濟正處于轉型的一個重要階段,迫切需要創新創業型人才。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成為教育的主題,是高校教師的首要任務。然而創新型人才需理論修養與實際動手能力兼備并同時具有創新性思維和創新性能力。但目前很多大學生都空有理論知識缺乏實踐能力,知識應用死板,不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性能力。針對以上情況,有必要對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重新審視,構建一個新的教學、實踐體系。畢業設計作為高等人才培養教學計劃中的最后的一個環節,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提高獨立完成工作、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同時也是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對畢業設計的重視程度下降,造成畢業設計成為走過場,并沒有起到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用。本文以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目前畢業設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并提出了如何在畢業設計教學環節中更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及矛盾
(一)畢業設計選題與社會發展脫節,與就業脫節。
畢業設計的選題是畢業設計的起始環節,選題是否符合專業培養目標,是否與社會發展一致,對畢業設計起著方向性的作用??茖W的選題能夠使學生具有足夠的信心和動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專業特長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并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使學生的畢業設計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但目前大多數院校在畢業設計選題方面都是由教師出題目,由學生選題。在教師層面,由于學生多教師少,教師在畢業設計方面指導工作量大,再加之繁重的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教師幾乎沒時間和精力花在畢業設計方面。所以很多教師都會選擇重復的課題作為畢業設計的題目。電子信息類技術是當今社會發展最為迅速、日新月異的技術。因而重復的課題往往很多都已過時,與社會發展不相符[2],使畢業設計課題本身就失去創新性和實用性。還有部分教師直接將自己的科研帶到畢業設計中,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課題本身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若難度過大或是指導不當,會造成學生失去信心和動力,影響學生的發揮。在學生層面,由于畢業設計安排在第八學期,與就業時間重合,不少學生在就業壓力的影響下,認為就業和考研才是大四時期最重要的任務,只要找到工作或是考上研究生,學校就不會因為學生畢業論文而影響畢業[4]。正是這種心態的影響造成學生對畢業設計的輕視,首先反映在選題上,不是因為興趣或需要選擇相應的題目,而是隨意選題或是跟風選題,有些學生甚至于對所選題目一無所知。同時很多學生的畢業設計還存在課題與實習單位或是就業單位所從事的工作毫無關系,這也會導致學生消極地認為畢業設計無用。
(二)缺乏創新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當今社會是個變化莫測的社會、多元的社會,為了滿足人們各種各樣的需求,需要不斷地推陳出新,因而創新型人才成為當今社會人才需求的主流。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更是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創新型人才是能夠打破常規,在原有理論知識和技巧的基礎上,經過分析、歸納、實踐,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突破、有所創造的高素質人才。創新型人才必須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四個方面的素質,其中創新能力是創造型人才的核心素質,是創新的本質力量所在。因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主要是對人才的創新能力的培養。畢業設計是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相對獨立地解決科學研究、企業產品制造等實際問題,最終得出創新性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必然能夠激發學生勇于探索和開拓的創新精神,創造性地提出并分析問題,同時獨立地解決問題,從而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
但目前很多高校的畢業設計都注重課程知識的運用,而忽視在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對于實踐應用方面發現并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及綜合運用知識相互融合的技巧。而往往這方面的能力正是學生欠缺的、創新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加強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今后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三)指導模式和考核方式的固定化、單一化。
在多數高校的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依然采用一個教師定期指導幾位學生的指導方式。教師由于教學和科研任務重,畢業設計的時間又太過集中,使教師在指導學生畢業設計過程中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不夠。這樣就出現了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對所指導的不同課題的學生都統一輔導,與學生的互動少,針對性不強,實現不了對學生的因材施教。這種固定的指導模式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也不具有針對性,遏制學生創新思維的提高。
最后考核方式也會影響畢業設計能力培養的效果。目前多數高??己朔绞蕉际且宰詈蟮拇疝q形式考核學生畢業設計的情況,對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的表現并未列入考核。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對整個畢業設計的考核并不全面,同時也造成學生在某種程度上有應試心態,不注重過程只注重結果,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如何在畢業設計中體現創新型大學生培養的改革措施
(一)構建多元化選題平臺,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為了實現因材施教,為每位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性,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畢業設計需構建一個多元化的選題平臺[1]。我們可以將畢業設計選題分為四大類:應用性研究和設計、科學研究、創新創業設計及其他。它們的結構范圍如下圖所示。應用性研究和設計主要是由實踐性比較強的項目組成,突出在實際中的應用,并與學生的實習或就業相結合,更激發學生探索的動力,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茖W研究主要是教師科研項目的子項目組成,與教師目前所做的科研項目相掛鉤,相對前瞻性和理論性比較強。這類題目由于不可預測性,教師和學生都不知道所采用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是否正確,這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挑戰。但這類題目更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出更具有創新性的觀點和想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創業設計主要由大學生的創新項目、創業項目和競賽項目所組成。創新團隊和學科競賽是高校推進學科建設和教學改革的載體,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團隊協作性和實踐能力等方面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其他主要由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社會調查結果自主設計選題和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社會發展的需要設計的題目組成。學生自主選題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學生通過社會調查自擬題目,并確保題目的可行性和實用性。教師可以鼓勵基礎好的學生采用此方式,更好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思維。
圖 多元化的畢業設計選題系統
(二)采用“群體”指導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畢業設計是一項綜合性的教學過程,教師的指導貫穿整個畢業設計過程:從選題到調研、開題、設計、論文撰寫最后答辯??紤]到教師教學和科研任務的繁重,對學生集中的畢業設計指導并不是很現實,再加上畢業設計的選題大多涉及多學科、多領域的交叉,校企合作,因而畢業設計的指導模式該變為“群體”指導[3]。由原先的單個教師指導多個學生畢業設計變為教師團隊指導多個學生的畢業設計。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所碰到的不同專業的問題可以由所涉及的專業領域的教師指導。同時,教師團隊和學生團隊還可以定期舉辦交流會,交流經驗,討論畢業設計的內容和研究方法。通過交流,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不同專業領域的信息,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群體”模式的指導使教師從繁重的指導工作中解放出來,與其他教師一起分工協作。學生通過這樣的指導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拓展知識面,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得到鍛煉,再加上定期的交流會通過相互交流討論,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豐富考核方式,促進學生創新人格的建立。
畢業設計屬于一個系統工程,歷時長,綜合性強,涉及面廣,因此單由答辯情況考核畢業設計的優劣是不合理的。畢業設計的考核必須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考核,并對畢業設計整個過程中的每個階段按不同比例考核??己朔绞皆截S富,并在考核內容上強調創新性,就可以避免學生的急功近利,踏踏實實地做好畢業設計的每一步。同時在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提出創造性的想法并付諸實踐,從而通過畢業設計這一段較長時間的磨煉,塑造創新人格,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仍能持續創新,真正成為創新型人才。
三、結語
在當今21世紀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而對高等教育所培養的目標也越來越高。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人格的高素質創新人才成為了當今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畢業設計作為對大學生四年學習情況的全面檢驗,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盡管目前畢業設計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但很多高校都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都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改革,以發揮畢業設計在培養創新型大學生方面的作用。教學改革是一項長遠而又艱巨的任務,只要扎扎實實地走好每一步,畢業設計方面的改革就一定會有豐碩的果實。
摘 要: 為了找到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差距,結合本專業的實際情況,思考學院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專業課程設置,整理用人單位提出的反饋意見和問題,從而制定問卷內容,調查研究應用型本科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專業知識的現狀,得到大眾本科院校的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專業知識水平的不足之處,提出可參考的教學改進方法和優化建議,同時讓更多電信類專業學生了解現狀,更好更快地調整學習方法和就業方向。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院校 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 專業知識 調查研究
一、引言
現今,電子信息類專業所涵蓋的行業領域逐漸增加,同時各個細分的專業方向發展前景也相對廣闊,作為一項新興熱門的高科技產業,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軟件技術和顯示技術等電子信息技術涵蓋運用到各個行業中[1][2],需要越來越多的電子信息專業人才作為科研和生產管理的核心人員。但是隨著行業的發展,畢業生就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高校擴招后,幾乎所有高校都設有電子類專業,其結果是高速增長的畢業生人數與市場的吸納能力之間形成了巨大差額,加大了就業壓力,致使供需失調,同時另一個就業困難主要是學校培養的畢業生不適應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和企業的需求。所以目前仍有一定數量額畢業生依舊待業或在所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電子信息類畢業生的專業知識的問題[3][4]。
二、用人單位對電子信息類畢業生的需求調查
通過招聘會走訪電子信息類企業(公司),與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技術管理、生產管理人員加強交流,了解目前用人單位對電子信息類畢業生的用人要求。
現代社會,各行各業及人們日常生活都與電子信息技術有密切的聯系,全國從事電子信息技術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很多,而重慶早就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幾乎每個區縣都有電子信息工業(產業)園,急需大批電子信息技術人才。結合大型單位的崗位信息,電子信息類就業崗位范圍基本分為兩大類:普通崗和技術研發崗。普通崗包含電子生產一線的裝配人員、調試人員、檢測人員、維修人員、一般管理人員、銷售管理人員等,技術研發崗位主要就是設計開發新產品。
用人單位反饋近三年電子信息畢業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大致有如下三點:第一,畢業生整體專業素質不高,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畢業生由電子專業基礎知識不扎實,以及專業基本技能訓練較少,所以實踐操作技能較差,有的甚至看不懂電路圖和不能熟練地使用常見電子儀器儀表等;第二,仍存在多數就業觀念落后的學生,雖然很多院校都對畢業生開展就業指導工作,但很多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仍然很高,存在眼高手低、適應能力差等現象,經常把企業單位給予的薪酬待遇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根據自身的條件正確擇業;第三,由于現在多數的畢業生為獨生子女,從小在溫室中成長,自然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很多畢業生不能吃苦,很難適應企業勞動強度的要求,加之經常抱怨,造成企業員工的流失率提高,同時也給企業造成很大的人力成本浪費,以及招聘和培訓壓力。
三、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專業知識調查研究
針對企業所反饋的情況,我們對近三年的電子信息畢業生專業知識做了調查,調查的對象為近三年重慶市應用型本科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共118人,收回問卷100份。主要是調查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在大學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專業英語水平、實驗動手能力、行業的認知、研究項目能力、計算機編程水平問題等,從調查的數據看,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知識不過硬,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專業課程過級率
評價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專業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考查專業理論知識學習考試合格率,這樣才能夠了解學生最基本的專業基礎情況,因此為了掌握畢業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情況,設定對專業課程考試掛科情況,進行問卷調查。100份問卷里,大學四年中,自己專業理論知識課程沒有掛科的有51人,占51%;而掛科1門和2門的人數分別為19人和16人,掛科三門及以上的人數有13人,共占11%,由此看出有過掛科記錄的學生占半數,這體現出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的專業理論學習情況。
2.實踐動手能力調查
現在的用人單位很注重畢業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作為工科生擁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實踐動手能力對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尤為重要。在調查問題的設定中,結合畢業生的工作實際情況,調查大家對于自己在學校的實踐動手能力及工作后實際操作的認識與了解。在此項調查中,有18位調查對象認為自己的實驗動手能力達到熟練,有20位調查對象認為自己的實驗動手能力處于較好狀態,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自己的實驗動手能力很一般,有45人,剩下的17人中表示對于實驗動手情況表示擔心,認為實際操作困難。
3.外語過級情況
根據調查和企業招聘消息分析,很多公司將英語水平列為一項基本要求,具備一定的英語水平在每一條招聘消息中都有體現。作為電子信息相關企業,很多都是采用國外先進技術,或者需要對外推廣,能夠看懂英文材料、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是必需的。英語水平往往是日后職場中加薪晉升很重要的籌碼,但是根據問卷調查發現各高校大學生的英語水平情況有下降的趨勢,通過對畢業生CET過級情況的調查,從數據表現上來看,過了CET-4的學生還是占大多數,占61%,但是未過級的學生的比例也相當大,而通過CET-6或雅思托福的學生則較少,占27%,可是從畢業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比其他畢業生要好很多。
4.自主項目設計能力
對企事業單位的招聘需求分析發現,如果畢業生曾有過電子設計競賽或者獨立研發過某項設計,那么往往會被優先招聘,所以,可以看出項目研究能力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從事電子信息行業的另一個經驗籌碼,這也是近年來學院不斷增加創新課題項目、開設實驗小組、舉行創新性實驗項目等活動的目的。但是近三年的數據發現,曾經參加各類電子設計比賽,或參與老師科研,或獨立完成某項專業設計的人都不是很多,如下表所示。
5.專業軟件熟練使用能力
專業軟件編程能力是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的基本專業能力之一,也是被用人單位重點考查的能力。程序設計及進一步的系統開發要求學生有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基礎、建模能力,能熟練掌握集成開發環境、測試工具、軟件工程規范,但是目前,通過調查問卷發現電信專業學生普遍編程能力不強、專業技能特征不明顯,尤其女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偏弱,導致學生從事技術編程開發就業質量不高,下圖是畢業生對各個編程語言熟練掌握人數,可以分析得到,提高學生編程能力是目前電子信息專業人才培養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四、建議及結論
專業知識水平決定了畢業生在電子信息行業發展的成就,依據調查分析結果,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專業知識水平不能適應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不能適應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滿足學校和學生對于專業理論知識水平的期望,因此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專業理論知識水平有待提高。這就要求學生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適應電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廣泛工作范圍;掌握電子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備分析和設計電子設備的基本能力;掌握信息獲取、處理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設計、集成、應用及計算機模擬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了解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了解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具有研究、開發新系統、新技術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通過對電子信息類專業涉及的相關專業領域的調查,了解了電子信息行業的現狀和前景,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反饋及對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問卷調查,總結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及學生對于專業知識學習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提出學生優化改進的方法,旨在提高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的知識水平。
摘要:高職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是高職教育教學計劃中安排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是學生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的一次完整的綜合素質和電子工程實踐能力訓練過程。該文結合職業院校實際,對高職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一系列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畢業設計;問題;能力素質;對策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職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計劃中安排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是學生在導師指導下,選擇本專業范圍內某一特定課題,通過畢業實習、現場調研、收集資料等過程,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經研究選題、確定思路、計算、繪圖、實驗、仿真、安裝調試等基本手段,作出一個解決一般工程應用問題的畢業設計,并撰寫出論證設計過程及成果的畢業設計(論文)報告書。通過畢業設計(論文)這一環節,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綜合能力素質與電子工程實踐應用能力,使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寫作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是對學生全面素質和院校培養質量的一次綜合檢驗。
1 高職教育畢業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特色鮮明的是其強調“以就業為導向”來組織學生的畢業設計教學活動,突出培養學生具備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綜合能力。這就要求畢業設計課題的選題要與電子信息企業的生產實際緊密聯系,更加具備生產實用性,使畢業設計過程成為學生了解和掌握電子類企業生產工藝制定、電子產品技術要求及組織生產運行模式的實踐教學環節。但就目前現狀來看,高職畢業設計(論文)存在著以下主要問題:
1.1 導師、學生認識不足、投入精力有限
一是沿用本科學位畢業設計(論文)模式,偏離了高職教育教學目標,設計題目大而偏、難度過高,要求設計的完整性,產品性能的先進性,脫離了高職教育“實用夠用”的原則。
二是有些學生只重視專業課程學習和實踐教學,認為畢業設計(論文)不過是完成一篇文章,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能根本用不上,因而在畢業設計過程中不能認真對待,消極怠工;還有學生畢業設計(論文)題目都是指導教師確定,自己也不感興趣,從網上下載或參考以前的成果來完成;對于指導教師來說,部分老師忙于上課或科研,甚至經常出差不在位;也有老師認為職業教育是為生產一線培養技能人才,實質就是培養技術工人,沒有必要搞畢業設計;因此,在學生身上投入時間相對較少,指導不到位。
這些問題,其根結就是教、學雙方對畢業設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僅僅把它作為一項任務或獲取證書的一種手段,沒有上升到“畢業設計是訓練學生掌握工程技術、培養學生工程理念的重要環節”的高度。
三是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期間必然面臨著參加各種就業招聘會、面試以及頂崗實習等一些非常實際的問題。因此,畢業設計的實際有效時間比教學計劃安排的要短,而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包括查閱資料、方案設計、實驗驗證、成品制作、撰寫論文和答辯等諸多環節,沒有幾個月踏踏實實的工作,很難做出高質量的畢業設計(論文)。
1.2 選題缺乏靈活性,學生只能被動應對
選好畢業設計課題是做好畢業設計的關鍵,這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目前選題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選題途徑相對單一。目前,高職院校畢業設計選題雖然也采用雙向選擇,但實際上學生只能在指導老師事先擬定的范圍內選擇,學生沒有參與題目擬定,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實際能力也沒作為參考因素。這樣就造成一些題目學生不感興趣,感興趣的題目又沒有,只能是為完成任務不得已而選之。二是選題方向不夠恰當。一些指導老師依托自身研究課題進行選題,沒有充分考慮高職學生特點,導致有些題目過大、過深,超出了高職學生的研究能力;有些選題與專業結合不緊密或者與專業無關,脫離高職應用型方向;有些選題太過陳舊,缺乏新意,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這樣的選題既達不到專業技能訓練的目的,同時又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1.3 過程監管不夠,學生容易應付了事
為了規范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環節,提高畢業設計質量,高職院校一般都從畢業設計的選題、開題、中期檢查、指導、答辯和成績評定等全過程提供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辦法,以加強監管,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還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一是管理體制上缺乏具體的操作規范,在形式上要求嚴格,但具體操作上沒有認真監督檢查,缺乏督促學生定期匯報、導師認真指導的機制,使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二是一些指導老師考慮到學生在撰寫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時間緊、任務重,其他任務沖突較多等實際情況,放松了對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要求,無特殊情況絕大部分學生都能通過畢業設計(論文)的評審和答辯,從而造成學生沒什么壓力,自身潛能沒有得到發揮,培養質量受到影響。
1.4 培養缺乏針對性,學生能力欠缺
撰寫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消化知識、整合知識、訓練思維的過程,更是一個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過程。但在實際教學中卻發現學生普遍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欠缺:一是文獻檢索能力較差,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比較、聯系、整合的能力不足,導致不能系統全面地把握研究現狀,極有可能在方案設計、研究思路上出現偏差。二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欠缺。大多數學生平時沒有參加過科研項目,只少數學生重視并參加科技小制作或電子設計競賽。學校在日常教學中也較少為學生提供鍛煉機會,導致大多數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欠缺。三是寫作技能有待提高。雖然制定和出臺了論文撰寫的基本規范,但在畢業設計(論文)中仍舊問題百出。主要體現在:論文完成后檢查不細,錯別字較多;基本格式不符合要求;論文結構設計不合理,章節之間缺乏邏輯性。
2 提高高職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主要對策
2.1 提高認識,加強導師育人責任意識與學生思想教育
從某種角度上來講,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雙方的思想重視程度。一是在畢業設計指導教師方面,可與院校的“學業導師制”相結合選聘,因學業導師與學生接觸時間較長也較密切,了解學生的學業狀況和個體能力特點。這就要求指導教師在指導學生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端正思想、明確職責,把培養人才放在首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科研價值觀;在自身能力素質上,導師應拓寬專業知識結構,把握專業發展前沿,提高專業素養、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只有指導教師自身科研素質達到一定程度,才能有效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二是學生方面。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通過開展關于畢業設計的各種講座,說明畢業設計工作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正確處理畢業設計與證書獲取、擇業就業之間的關系,使學生事先對畢業設計的目的、開展方式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從思想上完成由“要我學”、“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學”、“我要做”。
2.2 優化選題模式,著力突出選題的科學性和工程應用型方向
選題是完成畢業設計(論文)至關重要的一步,應緊扣專業培養目標,以設計型和實用型選題為主,減少綜述性題目,導師與學生間雙向選擇,盡可能體現專業性、實踐性。優化選題模式,應考慮以下幾個結合:
1)與專業人才培養方向相結合:高職電子信息類專業培養目標是工程應用型人才,所以選題要圍繞工程應用方向展開,其主要內容應包括現場調研、方案比較、電子元器件選擇、實施方案、課題模擬、實際制作及最終結論等方面。畢業設計的過程也是學生崗位基本能力訓練的過程。如果選題不當或跨度太大,既達不到訓練目的也不利于專業建設,所以選題也要結合高職學生的個體特長、興趣及所具備的專業理論水平、實踐操作能力。
2)與企業生產實際需要相結合:畢業設計關系到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選題應盡可能結合生產企業的實際需要,促進產、學、研的有機結合,增強畢業設計課題的實際應用價值。因此可與合作企業專家共同探討并開展課題設計,面向電子信息產業一線,設計切實可行的電子加工工藝方案,調動學生畢業設計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3)與學生興趣相結合,因材施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作為畢業設計的主體,被動選題模式難以滿足其個性需求。因此電子信息類課題設計應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從學生實際水平出發來安排,既要保證一定量和質的要求,使學生在深度、難度等方面在規定時間內能夠完成,同時又要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有所創新,尤其要滿足那些思維活躍、獨立思考能力較強的畢業生個性發展。
2.3 規范畢業設計流程,加強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的過程管理
高職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設計的一般流程是:確定選題與分析任務書、現場調研、收集文獻資料、畢業實習、畢業設計、電路圖印制仿真、撰寫畢業設計說明書、答辯和成績評定,歷時近多半個學期。其中每個環節的學生完成情況、導師的設計指導意見,都直接影響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為此,有必要實施全過程質量監控。
1)精心擬定畢業設計題目,明確任務要求:一般由指導教師根據專業教學計劃和專業培養目標,結合學生實際擬定畢業設計題目,或由導師根據生產企業實際加工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確定畢業設計題目,下達設計任務書。也可由學生在符合專業要求的情況下,根據畢業實習崗位、就業單位的崗位工種實際,提出自己的設想, 在教師的指導下共同商定課題,確定設計工作任務。指導教師下達的畢業設計任務書,應明確本課題設計的具體要求及要解決的側重點問題,并按時間安排階段性工作任務,以加強對學生的檢查、考核和指導。
2)嚴把開題報告質量,切實提高學生調研、資料分析及文獻檢索能力:開題報告要求學生通過現場調研,分析設計目標及實現目標要解決問題的性質與特點,解決問題途徑與技術關鍵,圍繞設計題目、設計任務書的要求來收集文獻資料。電子信息類畢業設計涉及的資料眾多,如電子加工工藝、電氣設備、電氣技術標準等方面,但最重要的是電子電氣類設計規范資料。因此,要求學生能夠對這些文獻資料進行歸納分析,寫出文獻綜述,作出畢業設計的整體架構,并合理安排時間進度,經導師審核提出相關建議或意見。
3) 加強指導,落實質量監控措施,保證畢業設計教學的有序高效運行:發揮院系畢業設計工作小組管理目標明確、內容具體、途徑多樣、反饋快捷的優勢,落實畢業設計(論文)教學運行管理的具體措施,突出對實施素質教育、服從培養目標、課題與專業相關性、選題原則的符合性、畢業設計(論文)指導進程、學生學風及工作進程等方面進行全過程管理,并選派督導人員進行中期檢查。中期考核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進展情況,及時發現存在問題,分析原因,提出指導意見。檢查內容主要包括:
畢業設計(論文)文件是否齊全(任務書、指導書、設計方案、畢業實綱等),開題報告的完成情況及指導教師評語,《畢業設計過程記錄表》內相關內容的完成情況,課題選擇是否滿足教學基本要求,是否符合專業培養目標,與畢業設計(論文)課題選擇原則是否一致,課題進展(是否按原計劃進行)及已完成部分質量情況,指導教師對學生輔導情況及下階段工作意見和建議,學生出勤及精力投入情況,畢業設計過程中教、學雙方遇到問題和困難等情況。
4)明晰職責,嚴格考核,科學評定畢業設計成績:評審、答辯是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全面檢查和評估畢業設計質量的重要手段,嚴格規范的評審、答辯程序將有利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風,促進學生認真做好畢業設計。評審、答辯要明晰權責,切實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嚴格考核過程,考核必須經過“審閱”、“評閱”、“答辯”三個環節。學生在答辯前要準備好答辯提綱,提綱中應包括選題的背景和意義、研究問題的提出、技術路線和內容框架、研究方法、數據來源、主要觀點和創新之處等;應熟悉自己的設計要領、報告論點和相關知識,以便在答辯老師提問時準確詳實的作答;要仔細審查設計報告中出現的模糊不清的文字,仔細斟酌,務必做到心中有數。在答辯時應準備充分,按答辯規定程序進行,指導教師應就學生的設計目標,設計成果、論文內容、方法、結論等提出問題并給出建議和意見。根據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答辯小組應重點從畢業設計(論文)的創新型、科學性及實際應用價值;畢業設計(論文)的格式規范、撰寫水平及工作量;答辯中自述及回答問題情況等方面,參照考核標準給出公平客觀的成績評價。
2.4 創新指導模式,注重獨立科研和工作能力培養
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根本目標依然是通過畢業設計教學過程,使學生懂得怎樣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提高設計應用能力,達到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為此,需要在指導模式上不斷探索和創新。
1)調整教學計劃,將畢業設計提前安排:高職的最后一學期,學生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找工作,忙于招聘,存在著沒心思搞畢業設計,以至流于形式的現實問題。為此,適當調整教學計劃,將畢業設計在第四學期末安排一部分,例如設計前的實踐、參觀,召開畢業設計會,布置設計任務,確定研究對象和設計題目等,要求學生的畢業設計在第五學期基本完成,有效避開學生就業面試應聘期,確保畢業設計的順利進行。
2)結合高職特點,調整畢業設計要求,探索、創新指導模式:畢業設計是高職學生在校學習的最后一個環節,針對職業院校特點,結合專業培養目標,適當的調整畢業設計(論文)要求,突出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采取靈活的畢業設計模式,將理論、實踐教學進一步有機的結合,改變高職畢業設計流于形式的現狀。同時,學生可得到更加接近生產實際的綜合訓練,將高職畢業生的技術技能水平提升一個臺階。
為此,應鼓勵指導教師避免生搬硬套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和教學方法,以高職教育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掌握必備的專業理論知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出發點,畢業設計是訓練學生掌握工程技術、培養學生工程理念的重要環節為施教理念,積極探索、研究適合高職學生特點的各種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模式。如:基于項目驅動的高職畢業設計教學指導模式改革、基于工作工程的高職畢業設計指導教學模式改革等。
摘 要 畢業設計是對大學最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其質量的高低反映了高校的教學水平。近年來由于高校擴招、就業壓力的影響,導致畢業設計質量下降。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建議通過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優化教學內容,靈活調整畢業設計時間和模式等方面提高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設計的質量,以適應信息社會的需要。
關鍵詞 電子信息 畢業設計 工程實踐 課程體系
應用型本科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的畢業設計一般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課題的方案設計、電路設計、原理圖與PCB圖設計、實物制作與調試、撰寫論文以及答辯等多個環節,是對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工程實踐技能和科學研究能力的綜合考核。但是,近年來由于高校擴招和生源質量的下降,以及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的影響,導致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出現明顯的下降。因此,如何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已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1 畢業論文(設計)中的主要問題
1.1 學生缺乏工程實踐能力
我校工程實踐教育中始終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認識傾向,忽視了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學生在做畢業設計時,有的不會做方案設計;有的缺乏研究思路和方法;有的儀器操作不熟練,不會排除在實物制作與調試中遇到的故障和問題,導致實物沒調試成功;這些極大地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
1.2 學生投入的時間、精力嚴重不足
我校的畢業設計安排在第8學期的1~16周,正是企事業單位招聘的高峰時刻,由于如今經濟轉型,大學生就業壓力巨大,尋找一個好單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參加招聘會和面試,如果面試成功,用人單位希望學生馬上頂崗實習,使得學生在畢業設計中實際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足,當然還有極少數學生忙于補考等遺留問題的解決也牽扯了大量的精力,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
1.3 學生對畢業設計認識上有誤區
我校大多數學生認為畢設對尋找工作單位沒有影響,同時認為畢業設計總是可以通過的,沒有將畢業設計看成是大學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綜合實習,是對自己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自己清晰了解設計過程的學習,是自己論文撰寫能力的培養,對自己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盡快適應社會,影響巨大。
2 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措施和建議
2.1 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優化教學內容
我校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為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對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進行了修改,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有進行系統設計、實驗分析和數據處理的能力。課程體系改革中進行了如下修改:(1)將課程體系分為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實踐教學五個模塊。(2)重視專業基礎課程平臺建設,對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等教學內容優化,主要強調電路理論的基本理論和概念,電子器件的外部特性,突出實踐運用,加強實驗教學,在實驗性教學中增加設計性實驗。(3)對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如單片機,將其由專業基礎課調整為選修課,考核方式為項目設計,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4)針對應用型本科的特點,調整專業選修課程內容,突出實踐運用,將一些理論性較強的選修課進行調整,如模式識別、圖像處理等,調整為射頻電路及CAD技術、FPGA通信設計基礎、ARM原理與應用等。(5)優化實踐教學內容,增加了電子技術課程設計,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更加合理有序,符合認知規律,學生在一、二年級注重專業基礎訓練,培養學生的儀器操作能力和建立基本的系統概念,掌握基本的設計流程和動手制作實物的能力;三、四年級則是專業工程設計的培養,使學生具備獨立設計一個完整電子系統的能力。(6)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建立實驗室開放機制,電子工藝實驗室全天開放,學生自主管理,其他專業實驗室由學生申請,系部批準后對申請學生開放,盡可能提供實驗室給學生使用,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7)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中引入仿真工具和軟件,如MATLAB,MULTISIM,PROTELL等。尤其是單片機教學采用CDIO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8)校企合作,與企業合建實驗室,如與TI公司合建單片機實驗室,將最新的電子技術引入教學中;并設立大學生創業創新基地,鼓勵大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和開展科研活動。(9)開設科技講座,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興趣。
2.2 對畢業論文(設計)的時間、模式進行調整
(1)由具有中級職稱以上的有責任心的中青年教師組成畢業論文(設計)選題小組和指導小組,對選題的綜合性、實用性、創新性和時效性進行評價和篩選,強調選題以設計類題目為主,要求軟硬件相結合。(2)學生的選題時間可靈活調整,我校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學科競賽。如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在做畢業設計時可選取與學科競賽相近的題目;參加飛思卡爾的可選取智能車的題目;還有一些學生可在第6學期單片機實踐時就選取自己感興趣的題目作為選題,如有學生在單片機實習時做的是電子搶答器,畢設時做的是無線搶答器,學生完成得非常好。(3)對學生加強教育,認真開好畢業設計動員大會,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畢業設計是一個自主學習、實踐、探索和創新的過程,是學生參加實際工作的一個預演,對學生很重要,消除學生的認識誤區,提高學生的積極性。(4)嚴格畢業論文(設計)考核制度,對在畢業設計中期檢查中不合格的給予警告,如在畢業設計中確實不合格的要求二次答辯,二次答辯還不合格的則畢業設計判定不合格。
3 總結
近年來我校通過不斷地探索和調研,借鑒其他學校的一些經驗并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科學設置課程體系,優化突出應用型教學內容,合理安排畢設時間和組織機構,整合學校實驗室教學資源,與企業合建實驗室,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目的,從實施的效果來看,已初步扭轉質量下滑的趨勢。
摘要:針對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在傳統畢業設計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對目前人才培養方案中工學結合的實施方式進行了研究,提出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并對此模式的優點進行闡述,實行此種畢業設計模式能較好解決目前人才培養中的實際問題。
關鍵詞:畢業設計;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
學生高考后填報志愿選擇院校時,對所報考的學院專業是否好就業這個因素越來越關注。對于高等職業教育而言,就業質量是大學生培養質量的最主要的社會評價指標。如何更好地將人才培養與就業相結合,成為各大院校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重點,目前很多高等職業院校開始實行“2+1”人才培養模式,前兩年在學校進行專業基礎、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培養,再用一年時間到企業實踐提高職業技能,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使學生與崗位融合。在整個最后一年的實習實踐過程中,實施過程往往是先進行實習后進行畢業設計。這樣的實施模式使得畢業設計與就業崗位的貼近度低,內容輕技能、重理論;選題陳舊,理論性題目較多,脫離培養目標,學生的創新能力無法得到鍛煉;綜合應用課題較少,基本與實踐無法結合;與市場偏離較大,經濟效益更不可能實現。所以最后一學年的實踐實施過程必須改革,實施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能有效地解決目前存在的這些問題。
1 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實施的優點
1.1 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能提供豐富軟硬件資源
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擴招,校內實驗、實訓、畢業設計等所需要的硬件條件,不能完全滿足學生電子專業學生畢業設計的需求,僅僅停留在查找資料、撰寫論文的層面,無法體現人才培養的目標。通過校企合作建立實習基地,進行工學結合等實習,利用企業的項目實驗室、電子產品制作設備、測試設備等硬件設施,使學生能較高質量的完成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各個環節。通過前兩個學年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能力,能夠為企業解決一定的電子產品生產工藝、技術、管理等問題,利用畢業設計的完成將這些解決的問題進行實現。企業通過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找尋自己所需要的技術成果,得到企業利益;學生通過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充分利用企業資源,了解行業特點、現狀和發展前景,明確人才需求,獲取能力和自信,拓展就業渠道。
1.2 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能增加與崗位的貼近度
將“工學結合”與畢業設計組合實施,通過畢業設計課題引導使學生在工學結合過程中,了解電子信息企業的組織結構、管理模式、產品開發過程、生產工藝流程等。依據企業實際生產情況,將信息、技術進行加工、整合,通過自己的再創作完成一篇有質量的畢業設計。提早熟悉工作崗位要求,將理論轉化成實際工作能力,經過長時間的企業實踐,在走出校門前就得到企業崗位鍛煉,使學生及早接觸電子信息產業,增強了就業信心,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1.3 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能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突破
畢業設計選題應滿足學生志趣和研究能力,部分專業素質能力較高的學生,在企業工學結合過程中,從企業最需要的發展方向中選擇合適的課題進行研究,也可以使用各級技能大賽的題目作為畢業設計題目。利用實習企業的現有軟硬件資源,結合企業現有產品,完成論文的同時又能實現大賽作品的設計。通過設計能較系統地掌握電子系統設計過程,從選題、立項、方案研討、電路設計、實現、裝配過程、系統調試、總結報告等全過程的所有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
因企業參與畢業設計選題,所以既省掉了選題調研考察的過程,又保證了畢業設計內容與市場需求的密切聯系,同時校內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專長和能力水平,在畢業設計內容中添加行業優先發展、迫切需要的最新元素,引導學生進行創新。
在這種結合的實施過程中,不但是對本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促進,也全面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對畢業設計的指導也能提升專業教師整體素質,促進本專業教學團隊的建設。
1.4 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能實質促進學生就業
學生進入企業工學結合被安排在不同的崗位上,通過師傅或技術人員的指導,了解崗位技能,其中就包含電子信息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通過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的實施,有的企業發現表現好的學生就會提供合適的崗位進行留用,工學結合的崗位就成了學生就業的第一個崗位?;诠W結合的畢業設計的實施,有利于企業崗位職業能力培訓,滿足企業對人才的考察需求。同時使學生在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中,對自己的專業知識查缺補漏,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職業素質等綜合素質。
1.5 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實現校企雙贏
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的實施,能有效的解決畢業設計教學工作中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問題,并且是產學研三者互補而又有機融合在一起的一種有效的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培養模式。通過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在企業中的實施,無論是畢業設計的課題選擇、方案設計、確定研究思路,還是評定畢業設計成果都要合作各方的積極參與,最終做到“真題實做、校企融合、共同指導、重技能、重創新、得效益”。
2 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實施的注意事項
2.1 提高學生對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的認識水平
最后一學年學生會積極尋找實習企業,主要是為畢業后就業做好準備。在企業實習開始后許多學生都不能很認真的完成畢業設計,大多從網絡等途徑找尋相關資料,使用ctrl+c和 ctrl+v進行復制粘貼,對復制的內容根本不進行任何的整理、分析和消化。課題選擇上,出現很多相近、類似的題目,導致有的學生稍微修改下別人的設計就能蒙混過關,但在畢業答辯的時候對自己的畢業設計卻是一問三不知。如此的畢業設計必定無法實現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
2.2 指導教師對學生畢業設計的宏觀指導作用
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實施過程中,采用“雙導師制”,由學校和企業各派一名指導老師,校內指導老師主要負責設計的規范管理和總體脈絡要求的把握,校外指導教師主要側重對設計中技術性問題的指導。指導教師要明確職責,具有較高責任意識,按要求完成管理和指導任務。畢業設計實施過程中,要獎罰分明,對于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學生進行成績扣分處理,對于設計制作較好的學生給予一定分值獎勵。
2.3 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是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實施的前提
建立穩定的校外合作實習基地,保障學生的實習就業,在此基礎上實施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校外實習基地與一般的合作企業不同,基地不僅要能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為學生創造實習環境和安排任務,而且要保障實施暢通。實習基地企業的選擇,針對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特點,選擇具有較完善生產、設計、開發能力的大中型企業,通過基于工學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的實施為企業創造財富的同時,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提升專業品牌效應,實現合作雙贏。
3 結束語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畢業設計是一項學習、實踐、應用與創新相結合的重要教學環節,更是培養學生研究、探索、創新能力的重要過程。畢業設計質量的優劣影響就業企業對學生的印象,直接決定了學生畢業后的工作能力。學生在工學結合過程中完成畢業設計,而畢業設計的成果又可以反過來豐富工學結合的內容,高質量的畢業設計課題又給了實習企業滿意的考察依據?;诠W結合的畢業設計模式的實施,即能保證畢業設計的質量,又能實現學生順利就業,有機結合互相兼顧。
[摘要] 畢業設計是理工科大學生對四年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畢業設計的質量是學校教學質量的直接表現,理工科大學必須不斷提高學生畢業設計質量。本文從地方高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培養目的和課程特點出發,對畢業設計的選題、研究方法設計、實施過程的操作性,以及最終的答辯等方面進行討論,提出一些提高地方高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舉措。
[關鍵詞] 畢業設計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提高措施 地方高校
畢業設計是大學教育教學中一個比較關鍵的環節,如同鑄劍師在寶劍成型后淬火這道工序,淬火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寶劍的品質,畢業設計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校的培養質量。畢業設計的質量是畢業生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的直接反映,也是學生能力的外在表現,同時也是大學生體現自己實踐技能的絕佳場所。理工科大學生在實施畢業設計的整個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對大學期間所學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的全面總結運用的過程;更是一種深化學習,將書本知識升華的一個過程。根據教育主管部門規定大學畢業設計也是學??己藢W生學習情況的最后一道關,是學生能否畢業和能否獲得學位的最后認定依據。
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中說明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的目的。細致分析,目的有三:第一,培養大學嚴謹地進行科學實驗研究的態度,進行科學實驗研究時一定要一絲不茍、嚴謹推理、認真負責;第二,鼓勵大學生積極投身科學實踐研究,大膽運用所學知識科學的進行實踐設計與研究,勇于實踐、勇于探索;第三,培養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做到學有所用,在畢業設計中要善于運用所學之知識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實施畢業設計中獲得從事本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必須的專業能力。
本研究從畢業設計的選題、研究方法設計、實施過程的操作性以及最終的答辯等方面進行討論,提出一些提高地方高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舉措。
一、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設計選題存在的問題及提高質量的舉措
1.畢業設計選題存在的問題
第一,選題重視程度不夠,隨意性大。選題是進行科學研究的第一步,同時也是科學研究最為關鍵的一步,可以說好的選題是成功研究大門,選好了研究方向、確定了研究題目說明就進對了大門,經過科學的實施一般都能成功,因此,在進行科學研究是必須高度重視選題。通過調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設計題目根本不符合本專業的基本教學要求,缺乏必要的論證,與大學生的培養目標有一定的差距。在深入調查后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個:其一,畢業生的畢業設計題目完全由自己確定,指導教師根本沒有參與選題的指導和選題的論證,學生由于能力和經歷等方面的不足造成了部分選題的不合適;其二,學校在畢業設計控制方面的政策缺失或不健全導致學生選題的不恰當。
第二,選題過大,可操作性不強。這類畢業設計的選題可以說是一類失敗的選題,整體看來就是虎頭蛇尾。由于大學畢業設計有時間限制,必須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規定的任務,否則即認定為失敗,有的畢業設計大學生根本沒有能力在完成畢業設計的時間內完成,導致畢業生在最后的畢業答辯中非常被動。因此,畢業設計選題要注意題目的寬度和深度,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順利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務。
第三,選題重復率偏高,抄襲情況嚴重。計算機與網絡的普及為科學研究提供了便力的條件,加速了信息的流通與交流,有利于科學研究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應,一般研究者不愿自己動手進行創作、抄襲變得更為簡單等等。通過調查發現同一學校的不同年級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的題目會發生重題情況,不同院校間同一年級或不同年級間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設計也會發生重題現象,有些重題是無意的、有些重題卻是有意的。有意或者無意的重題我們都應該盡量避免。
2.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舉措
第一,分析專業特點,確定研究方向。從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培養要求和學科特點來看,本專業畢業設計選題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實施研究:其一,理論研究型;其二,電路設計型;其三,計算機科學等類型。
第二,立足專業,從實用角度出發。我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研究最終是為人們生產生活服務的,因此我們必須立足這一點。選題盡量做到與實際相結合,使畢業設計盡可能形成一個有實用價值的成果。鼓勵我們的畢業生在畢業設計中將一些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應用于生產實際中。
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研究方法選擇存在的問題及提高質量的舉措
在進行科學研究時研究方法是獲得成功的梯子,只有選對了研究方法,才能從爬上科學研究成功的大樓。所以,在進行科學研究時一定要合理選擇研究方法,注意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更要靈活運用。對歷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學生的畢業設計研究后發現有兩成的學生在畢業設計中只選擇了一種主要的研究方法,這對于相對有一定研究難度的學位畢業設計不太合適,不能很好的解決研究中所遇到的全部問題。
筆者認為畢業生在完成畢業設計時應該根據研究的具體需要有針對性的選擇兩種或兩種以上主要研究方法。對于研究背景與研究進展必須采用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對于研究的論證部分一般應該采用訪談法或者是調查法,對于研究的實質部分一般應該采用實驗、數理統計、邏輯推理等方法。
三、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生答辯過程存在的問題及提高質量的舉措
畢業設計答辯是畢業生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一種重要方法。對于即將走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畢業答辯是進行自我綜合能力歷練的絕佳機會,每一位大學畢業生都應該滿懷信心的積極面對、認真細致地做好答辯準備。在調查中發現有些畢業設計做的非常好,但是設計者不能很好的表達出設計的主旨、關鍵環節、創新點等內容,這說明學生在平時缺乏這方面的訓練。
四、結束語
全面提高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具體措施應該從對畢業設計的選題、研究方法設計、實施過程的操作性以及最終的答辯等方面進行提高。學校教務部門還應該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積極落實必要的監控過程,從管理上規范畢業設計的操作程序。多管齊下,相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的質量一定會有大幅度的提升。
摘 要 民辦院校面對其培養特點和學生就業壓力大等因素必須對大四階段的畢業設計進行相應的改革。重視題目申報環節,轉換選題模式、加大過程管理,提高平時成績的比例,同時輔以相應的激勵措施,增強教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保證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關鍵詞 畢業設計(論文) 題目申報 選題模式 過程管理
畢業設計(論文)是一項衡量學生對四年來所學專業知識的一個綜合性考察環節,是體現教師業務能力,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重要階段。作為民辦高校,對本科的畢業設計環節也予以了重視,但也只是照搬許多公辦院校模式,結果沒有凸現民辦本科培養的特點,再加上就業壓力大,使學生對畢業設計環節不夠重視。針對這些問題,有必要從提高畢業生和輔導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出發,對現有的畢業設計模式進行改革。
1 目前的現狀
(1)題目申報;(2)選題;(3)動員大會;(4)見面。以上幾點看似很全面,但在各個環節上卻考慮不夠全面。主要表現在:題目申報時部分內容不足以體現學生的應用能力;選題帶有強制性在里面,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動員大會沒有起到動員目的而是走形式。總之,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教師的責任心也沒有得到提高。鑒于以上現狀,本文旨在各方面提出改革。
2 改進措施
合理利用民辦院校有兼職教師的優勢,發揮他們的實際工程應用能力,要求畢業設計具有專業性、實踐性、可行性、創新性等方面的特點,學院制定積極有效的激勵措施,提高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1 申報題目
電子信息類畢業設計的題目大體可分為三類:工程型、科研型和理論型。針對民辦院校應用性的培養模式,對于純理論型的題目應一律不許申報。其中題目申報類型可以包括:
(1)鑒于本校電子競賽的優勢,可以將大賽中的內容進行延伸由暑假已參加大賽的學生自主選題。(2)根據教師科研課題的分支,擬定題目。(3)對電子信息類專業還可以根據其自身專業的性質,加強學生對EDA技術的掌握和熟練應用,教師可以提供相應電子系統的設計和仿真的題目。
2.2 選題環節
(1)選題模式。據統計,目前許多高校的畢業設計環節都存在選題不當的現象。就選題模式來說,大部分高校主要采用以教師選題為主、學生選題為輔的傳統選題方式。這種模式可以發揮教師的優勢,但沒有考慮學生的興趣,脫離學生的主觀愿望和客觀實習條件,使學生不能或不愿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在選題環節,應充分體現學生為中心的原則,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為前提??梢园呀處熕鶖M題目按類型分類,進而根據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己來選題。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平時授課過程中各教師的研究方向結合自己的特長,自選題目。(2)選題時間。盡早將題目告知學生讓學生可以盡早了解設計內容。(3)選擇原則。在以往選擇過程中,有部分教師帶8-12人,弊端很多,如教師管不過來,學生應付較多,論文質量很差等。因此,在選題時,每個教師最好控制在4個學生左右,最多6人。
2.3 管理措施
加強過程控制可以提高自覺性和主動性,杜絕抄襲。為了進一步加大畢業設計改革的力度,必須加大中間環節的督促與檢查,增加相應的激勵制度。主要表現在:
(1)加大對指導教師的監督與激勵。目前學院對畢業設計的檢查工作通常都是針對學生的,對指導教師的檢查相對薄弱。要保證畢業設計質量,必須加大對指導教師的監督,包括:工作態度,責任心,與學生見面輔導的次數和學生對指導教師的評價等。在分院進行中期檢查時應讓輔導教師對所帶學生的進度及存在問題及時給予綜述和闡述,并將其存檔,在畢業設計結束時將其作為評價教師工作量的一項重要指標,這樣對教師的責任心和教學水平都是一種促進。
(2)加大對學生的監督與指導。畢業設計的主要參與者是學生,所以加大對學生的監督與指導是很關鍵的。首先學生應第一時間向指導教師提供其聯系方式,包括電話、QQ、電子郵件等及時、快速地將設計中遇到的問題與老師進行探討。同時,盡可能地保證見面輔導,將這兩種方式結合起來使用才能更加適應當前畢業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對學生和教師進行問題探討次數和提出問題質量進行記錄和評價,可以提高并督促畢業生高度重視畢業設計,同時也可作為成績評判的參考依據。
(3)提高平時成績在畢業設計成績中所占比例。重視并強調平時成績的重要性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畢業設計的態度。
目前我院畢業設計成績的評定是按照指導教師、評閱教師、軟硬件驗收和答辯小組等四部分組成,其比例分配是3:2:2:3。這樣的組織方法基本上能夠保證畢業設計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又能夠對過程進行監控,分布還算合理,但仍然存在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即對學生中期檢查和指導教師中期或設計后期階段所提交的學生設計過程中學習態度等方面沒有被體現出來,而且作為電子信息類等工科學生來說,軟硬件驗收階段很能反映出來學生平時的學習過程,其所占比例較小,這樣的評分標準對工作態度的激勵性是不足的。同時在執行時發現學生對此驗收環節不夠認真,有應付的想法,這些都應在成績比例中有體現。
提高平時成績和中期檢查成績的比例可以使畢業生養成定期總結和階段性小結的良好的慣,能夠及時發現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及時積極地予以反饋和改正。還能夠有效與指導教師進行交流,方便教師及時調整階段性目標和工作方法。這樣可以有助于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同時還可以建立形式多樣的成績評價體系,來提高學生對其的重視度,如可以用學生在論文設計過程中發表的論文或產品等材料替代畢業設計(論文)。
3 總結
鑒于畢業生就業壓力大,改革目前的畢業設計模式,重視題目申報環節,轉換選題模式、加大過程管理,提高平時成績的比例可以滿足當前大學生大四畢業設計階段的需要,通過檢查輔導記錄、教師綜述及學生評價等手段提高教師的責任感。同時輔以相應的激勵措施,增強教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和責任心,使學生能夠很好地處理畢業設計與就業之間的關系,保證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摘要:本文采用問卷形式,對電子信息類本科畢業生就業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并從高校、政府、大學生三個方面提出應對策略:1.搭建就業成才導航體系,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2.打通畢業生服務中西部的綠色通道,平衡人力資源分布;3. 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就業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我國高等教育近幾年的跨越式發展,我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日益增加,根據國家教育部公布的有關數據,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2005 年達338 萬,2006 年達413 萬,2007 年達495 萬,2008年達559萬,2009年更是高達611萬人,加上以前未就業的畢業生積累,實際需就業人數將達到800萬以上,預計今后三年內還將以每年50萬的速度增長。如今,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國家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要又好又快地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從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各個層面去進行認真地分析和研究,以便能提出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辦法。
一、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了解當前大學生就業心態以及擇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地為指導本科畢業生就業提供依據。本研究采用實地訪談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330名電子信息類本科畢業生進行就業問卷調查。一共回收問卷315份,回收率95.45%。剔出無效問卷后,得到有效問卷306份,有效問卷的回收率是97.14%。
1.高校的就業指導與學生的需求處于不平衡的狀態。調查發現,在問及求職中最困擾畢業生的因素是什么時,有58.2%的學生反映學校就業指導不夠。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缺乏系統性,就“就業”而“就業指導”,與整體的教育規劃、教學活動、管理工作、專業和學科相脫離。就業指導內容基本上還是局限于政策宣傳、信息、技巧培訓、協議辦理、畢業生統計、檔案整理核查、戶口和檔案派發等服務性工作。忽視對大學生就業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引導以及創業、創新能力的培養。另外,就業指導方法缺乏針對性。高校普遍采用就業指導課教學以及就業形勢報告會等面對全體畢業生的工作,缺乏針對性的學生個體特性的專門咨詢和指導。
2.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在地區分布方面存在不協調,從而引起失業與工作空位并存。一方面,東部發達地區競爭激烈,就業數量上供大于求;另一方面,西部發展地區的企業找不到合適人才,仍然求賢若渴。調查發現:在問及就業取向時,有45.18%的學生選擇東部發達城市。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電子信息產業的地域分布發生了徹底的變化,目前演變成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華北區域三足鼎立的局勢,這三個區域相應地對電子信息類畢業生需求比較集中,已逐漸成為電子信息類畢業生的聚集地。此外,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
3.畢業生本身缺乏足夠的工作或實習經驗,無法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調查發現:在問及目前畢業生最欠缺的能力是什么時,有55.6%的學生認為自己目前最欠缺相關工作或實習經驗。一方面是大學生本身的“惰”性,對社會實踐的重要性缺乏足夠認識。“80、90后”的大學生,大多數以獨生子女為主,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香餑餑”,許多大學生家庭背景較好,在家里嬌生慣養,自身依賴性很強,缺乏吃苦精神,不愿到農村一線和廠礦等基層工作,認為只要學習好就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對參加社會實踐的熱情普遍不夠,主體意識不強,認識不到社會實踐對其成長成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一些大學生缺乏就業危機意識,從未主動培養過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工作經驗。在學校組織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開展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時,他們也大多是走走過場,敷衍了事,沒有想過把社會實踐當成鍛煉自己能力的機會。這就導致大學生在畢業時大都缺乏實實在在的社會經驗,遭遇企業“退貨”。
二、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應對策略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社會所關注的共同問題,如何引導大學生就業,解決大學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則需要高校、政府與大學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實黨和國家的就業政策,促進大學生充分就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1.高校方面:搭建就業成才導航體系,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仍然主要面對畢業班。就業指導工作亟待從畢業班向低年級學生輻射,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具體來說,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該涵蓋的內容有:大一年級的入學引導教育及大學生涯規劃;大二、大三年級的專業教育及綜合素質培養,幫助學生了解專業特點,明確自己的興趣、能力及特長,完善職業目標;大四年級的職業規劃教育及專業化職業測評,幫助學生認清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價值取向,學會收集并篩選合適的就業信息,調試不良心理,掌握求職技巧。此外,根據專業化的職業測評,建立學生個人職業指導檔案,結合不同時期指導工作的重點、學生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為學生的就業出謀劃策,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使個別指導成為學生職業生涯指導的主要形式。
2.政府方面:打通畢業生服務中西部的綠色通道,平衡人力資源分布。一方面要引導社會公眾輿論對高校畢業生面向西部、基層、艱苦行業就業持肯定態度。另一方面國家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要為大學生就業創造更加寬松的條件,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和條件艱苦地區工作,以解決區域性結構失業問題;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資待遇,健全人才培養進修方案,使更多有志青年投入到服務中西部的隊伍中來,改善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有也不就”的狀況。
3.大學生方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要加強大學生對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性認識,端正態度,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社會實踐活動貫穿于整個大學學習期間。借助社會實踐活動這個重要載體,培養大學生環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運用知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等非專業能力,增強競爭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為適應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1.教師指導不盡責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推行“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的模式,由實習單位工程師和學校指導教師共同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設計,有效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彌補了教師實踐的不足。但有的指導教師存在依賴性,把指導的工作寄希望于實習單位的工程師,在整個畢業設計過程中跟學生聯系較少,對學生放任自流,指導不到位;也有的指導教師“責任心”太強,生怕學生完不成任務,親力親為;還有的指導教師因為學生畢業設計材料不符合要求,院里要處理學生時,生怕影響對自己的評價,為學生說好話。這些問題都導致了學生畢業設計質量不高。
2.管理不到位雖然學校和學院都制定了相關的管理辦法,但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執行力度不夠、形式化問題。如:學生的選題確定并開題后,有的學生不愿花時間和精力去完成任務,隨意更改畢業設計選題,找一些有現成資料或是更簡單的選題,存在網絡抄襲的現象,或是選題雷同的情況。雖然學院制定了進度表,要檢查任務書、開題報告、初稿、二稿,并進行中期檢查等,但在檢查時主要還是看文檔材料,并沒有仔細檢查學生所設計的硬件或軟件的功能是否實現。對于學生是否按時提交材料,所提交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的處理意見沒有落實到位。畢業答辯時并沒有嚴格要求現場演示所設計的產品,存在部分學生沒按要求實現相關功能,弄虛作假,通過采用視頻演示來蒙混過關的現象。
二、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措施
1.提高認識首先要讓學生和指導教師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畢業設計的重要性。指導教師要端正思想,明確指導工作職責,提高工作責任心,對學生的指導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放任自流,無論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要認真對待畢業設計工作。學生要清楚畢業設計的意義、目的、任務、評分標準與質量考核要求、任務進度計劃以及不達標的后果和責任,并要妥善處理好畢業設計與擇業等時間沖突的問題。
2.加強交流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才能使指導教師能對畢業設計進行全程監督和指導,才能保證畢業設計的高質量。因此,在畢業設計過程中應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根據畢業設計的進度定期檢查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并進行相關指導。每位學生將前段時間所做的工作做匯報并將存在的問題向指導教師請教,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指導,督促進度遲延的學生抓緊完成任務,并將考勤、任務進度完成情況進行登記作為學生最終成績的評價依據。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指導教師與實習單位工程師之間的交流,首先在選題上雙方應進行溝通,確定選題是否結合了工程實際、難易程度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專業培養要求;雙方討論確定學生的研究方案是否符合要求;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如需改變設計方案應向指導教師和工程師匯報,三方溝通確定。
3.落實過程監控畢業設計主要分為硬件和軟件方向,參照項目管理體系進一步細化畢業設計進度安排表,分為選題、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開題、總體設計、詳細設計、開發實現、測試、撰寫畢業設計文檔,根據畢業設計進度表進一步規范各階段應提交的材料,同時學生應根據進度表定期向指導教師進行工作進展匯報和疑難問題請教,指導教師將學生的匯報情況、答疑情況和考勤做好記錄,并將相關文檔存檔備查,用以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畢業設計質量。根據預先安排的進度計劃表,學院應成立專門的監控小組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學生畢業設計任務的完成情況和教師的指導情況,將檢查結果納入學生畢業設計成績和指導教師的考核中,并以教學簡報的形式將檢查結果進行通報,督促進度滯后的學生進行整改,這樣對學生和教師形成有力的監督作用,嚴把畢業設計的指導關,進一步促進畢業設計質量的提高。
4.改革成績評定方式畢業設計成績評定是畢業設計的最后一個環節,應重點考核畢業設計的質量。將以往主要看畢業設計文檔的方式改成:畢業設計過程(占30%)+畢業設計文檔(占30%)+畢業設計成果(占40%),同時對于畢業設計成績中“優”、“及格”與“不及格”等級不限制比例,而應根據成績評定標準客觀評定學生的畢業設計成績。畢業設計過程的成績根據學生在進度安排表各階段的表現由指導教師評分(占60%)和學院監控小組評分(占40%)兩部分組成。畢業設計文檔的考核還是根據指導教師(占40%)、評閱教師(占30%)、答辯小組(占30%)三部分成績組成。畢業設計成果的成績評定由指導教師(占50%)和答辯小組(占50%)給出,主要考核制作的產品功能、采用的開發技術、人機交互界面是否友好、是否按預期實現了全部功能以及創新之處。在畢業答辯時應延長答辯時間,要求學生現場全面演示所設計的產品并回答教師提問。
5.開展團隊合作團隊合作能力是現代人應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應特別關注。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開展團隊合作的模式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具有重要意義。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采取真題真做、一人一題的方式有效培養了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但不利于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可以嘗試開展團隊合作的模式,成立指導教師團隊,根據工程實際設計一個課題,明確總的研究任務,在此基礎上將課題分解成若干個子課題,細化每個子課題的目的、任務和具體研究內容。再將子課題發給該團隊指導的學生,讓學生自由選擇,一人一題,學生既要獨立完成自己的任務又要團隊協作才能保證整個項目的完成,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發揮每個學生的專長并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相互合作的意識。為適應社會的發展,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應把提高畢業設計質量作為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并積極探索。通過提高學生和教師對畢業設計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學生、學校指導教師、實習單位工程師之間的交流,進一步落實畢業設計實施過程的監控,改革成績評定方式以及開展師生的團隊合作模式等具體改革措施來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從而培養出更多具有工程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
作者:楊冰 鄧曙光 鄧楊保 單位:湖南城市學院
一、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不重視
部分學生對畢業設計不夠重視,以為畢業設計只是走過場,到時都能按時畢業。甚至有的學生認為畢業設計成績等級是按比例的,反正自己不是墊底的。為了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畢業設計中,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調整了畢業設計的時間,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第七學期或是第八學期進行畢業設計,但是仍有部分學生以各種借口拖延畢業設計進度,到了要驗收材料時就東拼西湊敷衍了事,甚至還有少數學生通過網絡購買資料或是抄襲。為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將畢業設計分成硬件和軟件兩個主要方向供學生選擇,但有的學生不結合自身情況,而是根據畢業答辯時哪個方向容易通過,哪個老師好說話,哪個選題更容易實現的原則進行選擇,存在混日子的想法。
(二)教師指導不盡責
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推行“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的模式,由實習單位工程師和學校指導教師共同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設計,有效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彌補了教師實踐的不足。但有的指導教師存在依賴性,把指導的工作寄希望于實習單位的工程師,在整個畢業設計過程中跟學生聯系較少,對學生放任自流,指導不到位;也有的指導教師“責任心”太強,生怕學生完不成任務,親力親為;還有的指導教師因為學生畢業設計材料不符合要求,院里要處理學生時,生怕影響對自己的評價,為學生說好話。這些問題都導致了學生畢業設計質量不高。
(三)管理不到位
雖然學校和學院都制定了相關的管理辦法,但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執行力度不夠、形式化問題。如:學生的選題確定并開題后,有的學生不愿花時間和精力去完成任務,隨意更改畢業設計選題,找一些有現成資料或是更簡單的選題,存在網絡抄襲的現象,或是選題雷同的情況。雖然學院制定了進度表,要檢查任務書、開題報告、初稿、二稿,并進行中期檢查等,但在檢查時主要還是看文檔材料,并沒有仔細檢查學生所設計的硬件或軟件的功能是否實現。對于學生是否按時提交材料,所提交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的處理意見沒有落實到位。畢業答辯時并沒有嚴格要求現場演示所設計的產品,存在部分學生沒按要求實現相關功能,弄虛作假,通過采用視頻演示來蒙混過關的現象。
二、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的措施
(一)提高認識
首先要讓學生和指導教師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畢業設計的重要性。指導教師要端正思想,明確指導工作職責,提高工作責任心,對學生的指導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放任自流,無論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要認真對待畢業設計工作。學生要清楚畢業設計的意義、目的、任務、評分標準與質量考核要求、任務進度計劃以及不達標的后果和責任,并要妥善處理好畢業設計與擇業等時間沖突的問題。
(二)加強交流
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才能使指導教師能對畢業設計進行全程監督和指導,才能保證畢業設計的高質量[7]。因此,在畢業設計過程中應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根據畢業設計的進度定期檢查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并進行相關指導。每位學生將前段時間所做的工作做匯報并將存在的問題向指導教師請教,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指導,督促進度遲延的學生抓緊完成任務,并將考勤、任務進度完成情況進行登記作為學生最終成績的評價依據。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指導教師與實習單位工程師之間的交流,首先在選題上雙方應進行溝通,確定選題是否結合了工程實際、難易程度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專業培養要求;雙方討論確定學生的研究方案是否符合要求;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如需改變設計方案應向指導教師和工程師匯報,三方溝通確定。
(三)落實過程監控
畢業設計主要分為硬件和軟件方向,參照項目管理體系進一步細化畢業設計進度安排表,分為選題、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開題、總體設計、詳細設計、開發實現、測試、撰寫畢業設計文檔,根據畢業設計進度表進一步規范各階段應提交的材料,同時學生應根據進度表定期向指導教師進行工作進展匯報和疑難問題請教,指導教師將學生的匯報情況、答疑情況和考勤做好記錄,并將相關文檔存檔備查,用以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畢業設計質量。根據預先安排的進度計劃表,學院應成立專門的監控小組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學生畢業設計任務的完成情況和教師的指導情況,將檢查結果納入學生畢業設計成績和指導教師的考核中,并以教學簡報的形式將檢查結果進行通報,督促進度滯后的學生進行整改,這樣對學生和教師形成有力的監督作用,嚴把畢業設計的指導關,進一步促進畢業設計質量的提高。
(四)改革成績評定方式
畢業設計成績評定是畢業設計的最后一個環節,應重點考核畢業設計的質量。將以往主要看畢業設計文檔的方式改成:畢業設計過程(占30%)+畢業設計文檔(占30%)+畢業設計成果(占40%),同時對于畢業設計成績中“優”、“及格”與“不及格”等級不限制比例,而應根據成績評定標準客觀評定學生的畢業設計成績。畢業設計過程的成績根據學生在進度安排表各階段的表現由指導教師評分(占60%)和學院監控小組評分(占40%)兩部分組成。畢業設計文檔的考核還是根據指導教師(占40%)、評閱教師(占30%)、答辯小組(占30%)三部分成績組成。畢業設計成果的成績評定由指導教師(占50%)和答辯小組(占50%)給出,主要考核制作的產品功能、采用的開發技術、人機交互界面是否友好、是否按預期實現了全部功能以及創新之處。在畢業答辯時應延長答辯時間,要求學生現場全面演示所設計的產品并回答教師提問。
(五)開展團隊合作
團隊合作能力是現代人應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應特別關注。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開展團隊合作的模式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具有重要意義[8-9]。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采取真題真做、一人一題的方式有效培養了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但不利于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可以嘗試開展團隊合作的模式,成立指導教師團隊,根據工程實際設計一個課題,明確總的研究任務,在此基礎上將課題分解成若干個子課題,細化每個子課題的目的、任務和具體研究內容。再將子課題發給該團隊指導的學生,讓學生自由選擇,一人一題,學生既要獨立完成自己的任務又要團隊協作才能保證整個項目的完成,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發揮每個學生的專長并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相互合作的意識。為適應社會的發展,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應把提高畢業設計質量作為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并積極探索。通過提高學生和教師對畢業設計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學生、學校指導教師、實習單位工程師之間的交流,進一步落實畢業設計實施過程的監控,改革成績評定方式以及開展師生的團隊合作模式等具體改革措施來提高畢業設計質量,從而培養出更多具有工程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
作者:楊冰 鄧曙光 鄧楊保 單位:湖南城市學院
電子信息類技術是當今社會發展最為迅速、日新月異的技術,因而重復的課題往往很多都已過時,與社會發展不相符[2],使畢業設計課題本身就失去創新性和實用性。還有部分教師直接將自己的科研帶到畢業設計中,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課題本身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若難度過大或是指導不當,會造成學生失去信心和動力,影響學生的發揮。在學生層面,由于畢業設計安排在第八學期,與就業時間重合,不少學生在就業壓力的影響下,認為就業和考研才是大四時期最重要的任務,只要找到工作或是考上研究生,學校就不會因為學生畢業論文而影響畢業[4]。正是這種心態的影響造成學生對畢業設計的輕視,首先反映在選題上,不是因為興趣或需要選擇相應的題目,而是隨意選題或是跟風選題,有些學生甚至于對所選題目一無所知。同時很多學生的畢業設計還存在課題與實習單位或是就業單位所從事的工作毫無關系,這也會導致學生消極地認為畢業設計無用。缺乏創新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當今社會是個變化莫測的社會、多元的社會,為了滿足人們各種各樣的需求,需要不斷地推陳出新,因而創新型人才成為當今社會人才需求的主流。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更是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創新型人才是能夠打破常規,在原有理論知識和技巧的基礎上,經過分析、歸納、實踐,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突破、有所創造的高素質人才。創新型人才必須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四個方面的素質,其中創新能力是創造型人才的核心素質,是創新的本質力量所在。因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主要是對人才的創新能力的培養。畢業設計是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相對獨立地解決科學研究、企業產品制造等實際問題,最終得出創新性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必然能夠激發學生勇于探索和開拓的創新精神,創造性地提出并分析問題,同時獨立地解決問題,從而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但目前很多高校的畢業設計都注重課程知識的運用,而忽視在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對于實踐應用方面發現并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及綜合運用知識相互融合的技巧。而往往這方面的能力正是學生欠缺的、創新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加強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今后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指導模式和考核方式的固定化、單一化。在多數高校的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依然采用一個教師定期指導幾位學生的指導方式。教師由于教學和科研任務重,畢業設計的時間又太過集中,使教師在指導學生畢業設計過程中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不夠。這樣就出現了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對所指導的不同課題的學生都統一輔導,與學生的互動少,針對性不強,實現不了對學生的因材施教。這種固定的指導模式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也不具有針對性,遏制學生創新思維的提高。最后考核方式也會影響畢業設計能力培養的效果。目前多數高校考核方式都是以最后的答辯形式考核學生畢業設計的情況,對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的表現并未列入考核。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對整個畢業設計的考核并不全面,同時也造成學生在某種程度上有應試心態,不注重過程只注重結果,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為了實現因材施教,為每位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性,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畢業設計需構建一個多元化的選題平臺[1]。我們可以將畢業設計選題分為四大類:應用性研究和設計、科學研究、創新創業設計及其他。它們的結構范圍如下圖所示。應用性研究和設計主要是由實踐性比較強的項目組成,突出在實際中的應用,并與學生的實習或就業相結合,更激發學生探索的動力,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茖W研究主要是教師科研項目的子項目組成,與教師目前所做的科研項目相掛鉤,相對前瞻性和理論性比較強。這類題目由于不可預測性,教師和學生都不知道所采用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是否正確,這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挑戰。但這類題目更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出更具有創新性的觀點和想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創業設計主要由大學生的創新項目、創業項目和競賽項目所組成。創新團隊和學科競賽是高校推進學科建設和教學改革的載體,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團隊協作性和實踐能力等方面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其他主要由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社會調查結果自主設計選題和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社會發展的需要設計的題目組成。學生自主選題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學生通過社會調查自擬題目,并確保題目的可行性和實用性。教師可以鼓勵基礎好的學生采用此方式,更好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思維。
畢業設計是一項綜合性的教學過程,教師的指導貫穿整個畢業設計過程:從選題到調研、開題、設計、論文撰寫最后答辯。考慮到教師教學和科研任務的繁重,對學生集中的畢業設計指導并不是很現實,再加上畢業設計的選題大多涉及多學科、多領域的交叉,校企合作,因而畢業設計的指導模式該變為“群體”指導[3]。由原先的單個教師指導多個學生畢業設計變為教師團隊指導多個學生的畢業設計。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所碰到的不同專業的問題可以由所涉及的專業領域的教師指導。同時,教師團隊和學生團隊還可以定期舉辦交流會,交流經驗,討論畢業設計的內容和研究方法。通過交流,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不同專業領域的信息,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群體”模式的指導使教師從繁重的指導工作中解放出來,與其他教師一起分工協作。學生通過這樣的指導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拓展知識面,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得到鍛煉,再加上定期的交流會通過相互交流討論,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豐富考核方式,促進學生創新人格的建立。畢業設計屬于一個系統工程,歷時長,綜合性強,涉及面廣,因此單由答辯情況考核畢業設計的優劣是不合理的。畢業設計的考核必須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考核,并對畢業設計整個過程中的每個階段按不同比例考核??己朔绞皆截S富,并在考核內容上強調創新性,就可以避免學生的急功近利,踏踏實實地做好畢業設計的每一步。同時在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提出創造性的想法并付諸實踐,從而通過畢業設計這一段較長時間的磨煉,塑造創新人格,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仍能持續創新,真正成為創新型人才。
在當今21世紀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而對高等教育所培養的目標也越來越高。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人格的高素質創新人才成為了當今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畢業設計作為對大學生四年學習情況的全面檢驗,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盡管目前畢業設計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但很多高校都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都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改革,以發揮畢業設計在培養創新型大學生方面的作用。教學改革是一項長遠而又艱巨的任務,只要扎扎實實地走好每一步,畢業設計方面的改革就一定會有豐碩的果實。
作者:黃萌 單位:衢州學院
1畢業設計選題工作
畢業設計選題是畢業設計的源頭和基礎,是決定整個畢業設計質量好壞的前提。因此,選題必須符合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基本要求,內容涵蓋本專業的核心課程;選題應聯系科研、生產或社會實際,促進學、研、產的結合;選題應反映本專業領域的科技發展水平和前沿動態,符合科技進步、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選題分量、難度、深度要適當,在滿足教學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改進畢業設計選題工作,可以設立畢業設計課題審查小組,進行選題審查,對課題內容、工作量、難易程度、知識覆蓋面、可行性進行客觀的評估。其次,以就業為導向來選題??佳蓄悓W生專業知識扎實,學習能力、思考能力較強,選用理論研究型課題類型為主;專業相關崗位任職類學生,以工程實踐類課題為主,鼓勵到工作崗位中完成畢業設計;專業不相關崗位任職類學生,其就業對專業知識要求不高,以相對難度稍低的設計類或仿真類課題為主。
2畢業設計指導工作
畢業設計指導工作是決定整個畢業設計質量好壞的關鍵?;趯I導師制畢業設計指導工作的實施,有利于密切師生關系、促進教風和學風建設,有助于解決指導環節存在問題。專業導師負責制,即從大三開始,每位學生都選擇一名專業指導教師,由專業導師指導專業課程學習、專業技能訓練,由專業導師布置和指導其畢業設計。實施專業導師負責制,專業導師來自于科研教學骨干教師與企業工程師,學生和導師雙向選擇,建立專業導師制度;其次,三年級學生即可進入畢業設計環節,在導師指導下,確定專業方向,學習專業知識。
3畢業設計質量管理
3.1建立畢業設計規范制度
建立畢業設計管理辦法與實施細則、畢業設計大綱、指導教師職責、評閱教師職責、成績考核標準、答辯工作規范、工作流程、論文格式規范等系列文件制度,從過程管理上形成選題、指導、中期檢查、評閱、答辯等環節的規范和標準。
3.2選題規范化管理
制定科學、合理、規范化的選題申報制度,畢業設計選題實行一人一題、題目不重復。嚴把指導教師質量關,選派有教學和科研經驗、具有講師職稱或博士學位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
3.3畢業設計過程監控
畢業設計質量監控機構有學校、院(系)及專業建設組(或教研室)三級,采取院(系)自查和學校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明確各級監控崗位職責。監控環節分為初期檢查階段,包括指導教師資格、選題、開題;中期檢查階段,包括教師指導、設計進度、學生工作情況等;末期檢查階段,包括設計質量、答辯資格審查和答辯情況,整個監控環節形成了畢業設計質量監控閉環。
3.4畢業設計量化考核
畢業設計工作的量化考核應以畢業設計規范制度為依據,對質量監控過程進行量化。畢業設計(論文)工作評估指標體系,分為一級指標(質量監控、題目選擇、論文或設計質量),二級指標(組織領導、質量監控、選題、成績評定、總體水平)及主觀觀測點,最終達到對畢業設計工作的量化考核。
3.5畢業設計網絡化管理
畢業設計網絡化管理系統實現了教師網上出題、開題下任務、中期檢查、論文審閱的全過程指導,提供師生互動平臺,為教學管理人員的組織立題、中期檢查、答辯分組、論文評審、歸檔全過程監督管理提供了工具,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畢業設計管理水平和畢業設計的質量。
4結論
教育部一貫重視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對培養大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要貼近實際、嚴格管理,確保質量”等。針對目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環節當中存在的問題,開展畢業設計教學改革,有助于提高畢業設計環節教學質量:第一,以畢業設計規范制度建設為抓手,進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監控,做好選題規范化管理、畢業設計過程監控、畢業設計量化考核及畢業設計網絡化管理。第二,以推行導師制為核心,進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的改革,有利于密切師生關系,促進教風和學風建設,有助于解決指導環節存在的問題。
作者:徐剛趙瑩單位:上海電機學院電子信息學院
一、引言
現今,電子信息類專業所涵蓋的行業領域逐漸增加,同時各個細分的專業方向發展前景也相對廣闊,作為一項新興熱門的高科技產業,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軟件技術和顯示技術等電子信息技術涵蓋運用到各個行業中[1][2],需要越來越多的電子信息專業人才作為科研和生產管理的核心人員。但是隨著行業的發展,畢業生就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高校擴招后,幾乎所有高校都設有電子類專業,其結果是高速增長的畢業生人數與市場的吸納能力之間形成了巨大差額,加大了就業壓力,致使供需失調,同時另一個就業困難主要是學校培養的畢業生不適應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和企業的需求。所以目前仍有一定數量額畢業生依舊待業或在所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電子信息類畢業生的專業知識的問題[3][4]。
二、用人單位對電子信息類畢業生的需求調查
通過招聘會走訪電子信息類企業(公司),了解目前用人單位對電子信息類畢業生的用人要求。現代社會,各行各業及人們日常生活都與電子信息技術有密切的聯系,全國從事電子信息技術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很多,而重慶早就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幾乎每個區縣都有電子信息工業(產業)園,急需大批電子信息技術人才。結合大型單位的崗位信息,電子信息類就業崗位范圍基本分為兩大類:普通崗和技術研發崗。普通崗包含電子生產一線的裝配人員、調試人員、檢測人員、維修人員、一般管理人員、銷售管理人員等,技術研發崗位主要就是設計開發新產品。用人單位反饋近三年電子信息畢業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大致有如下三點:第一,畢業生整體專業素質不高,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畢業生由電子專業基礎知識不扎實,以及專業基本技能訓練較少,所以實踐操作技能較差,有的甚至看不懂電路圖和不能熟練地使用常見電子儀器儀表等;第二,仍存在多數就業觀念落后的學生,雖然很多院校都對畢業生開展就業指導工作,但很多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仍然很高,存在眼高手低、適應能力差等現象,經常把企業單位給予的薪酬待遇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根據自身的條件正確擇業;第三,由于現在多數的畢業生為獨生子女,從小在溫室中成長,自然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很多畢業生不能吃苦,很難適應企業勞動強度的要求,加之經常抱怨,造成企業員工的流失率提高,同時也給企業造成很大的人力成本浪費,以及招聘和培訓壓力。
三、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專業知識調查研究
針對企業所反饋的情況,我們對近三年的電子信息畢業生專業知識做了調查,調查的對象為近三年重慶市應用型本科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共118人,收回問卷100份。主要是調查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在大學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專業英語水平、實驗動手能力、行業的認知、研究項目能力、計算機編程水平問題等,從調查的數據看,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知識不過硬,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專業課程過級率
評價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專業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考查專業理論知識學習考試合格率,這樣才能夠了解學生最基本的專業基礎情況,因此為了掌握畢業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情況,設定對專業課程考試掛科情況,進行問卷調查。100份問卷里,大學四年中,自己專業理論知識課程沒有掛科的有51人,占51%;而掛科1門和2門的人數分別為19人和16人,掛科三門及以上的人數有13人,共占11%,由此看出有過掛科記錄的學生占半數,這體現出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的專業理論學習情況。
2.實踐動手能力調查
現在的用人單位很注重畢業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作為工科生擁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實踐動手能力對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尤為重要。在調查問題的設定中,結合畢業生的工作實際情況,調查大家對于自己在學校的實踐動手能力及工作后實際操作的認識與了解。在此項調查中,有18位調查對象認為自己的實驗動手能力達到熟練,有20位調查對象認為自己的實驗動手能力處于較好狀態,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自己的實驗動手能力很一般,有45人,剩下的17人中表示對于實驗動手情況表示擔心,認為實際操作困難。
3.外語過級情況
根據調查和企業招聘消息分析,很多公司將英語水平列為一項基本要求,具備一定的英語水平在每一條招聘消息中都有體現。作為電子信息相關企業,很多都是采用國外先進技術,或者需要對外推廣,能夠看懂英文材料、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是必需的。英語水平往往是日后職場中加薪晉升很重要的籌碼,但是根據問卷調查發現各高校大學生的英語水平情況有下降的趨勢,通過對畢業生CET過級情況的調查,從數據表現上來看,過了CET-4的學生還是占大多數,占61%,但是未過級的學生的比例也相當大,而通過CET-6或雅思托福的學生則較少,占27%,可是從畢業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比其他畢業生要好很多。
4.自主項目設計能力
對企事業單位的招聘需求分析發現,如果畢業生曾有過電子設計競賽或者獨立研發過某項設計,那么往往會被優先招聘,所以,可以看出項目研究能力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從事電子信息行業的另一個經驗籌碼,這也是近年來學院不斷增加創新課題項目、開設實驗小組、舉行創新性實驗項目等活動的目的。但是近三年的數據發現,曾經參加各類電子設計比賽,或參與老師科研,或獨立完成某項專業設計的人都不是很多,如下表所示。
5.專業軟件熟練使用能力
專業軟件編程能力是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的基本專業能力之一,也是被用人單位重點考查的能力。程序設計及進一步的系統開發要求學生有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基礎、建模能力,能熟練掌握集成開發環境、測試工具、軟件工程規范,但是目前,通過調查問卷發現電信專業學生普遍編程能力不強、專業技能特征不明顯,尤其女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偏弱,導致學生從事技術編程開發就業質量不高,下圖是畢業生對各個編程語言熟練掌握人數,可以分析得到,提高學生編程能力是目前電子信息專業人才培養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四、建議及結論
專業知識水平決定了畢業生在電子信息行業發展的成就,依據調查分析結果,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專業知識水平不能適應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不能適應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滿足學校和學生對于專業理論知識水平的期望,因此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專業理論知識水平有待提高。這就要求學生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適應電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廣泛工作范圍;掌握電子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備分析和設計電子設備的基本能力;掌握信息獲取、處理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設計、集成、應用及計算機模擬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了解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了解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具有研究、開發新系統、新技術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通過對電子信息類專業涉及的相關專業領域的調查,了解了電子信息行業的現狀和前景,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反饋及對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問卷調查,總結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及學生對于專業知識學習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提出學生優化改進的方法,旨在提高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的知識水平。
本文作者:雷國平工作單位:重慶三峽學院
一、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了解當前大學生就業心態以及擇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地為指導本科畢業生就業提供依據。本研究采用實地訪談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330名電子信息類本科畢業生進行就業問卷調查。一共回收問卷315份,回收率95.45%。剔出無效問卷后,得到有效問卷306份,有效問卷的回收率是97.14%。
1.高校的就業指導與學生的需求處于不平衡的狀態。調查發現,在問及求職中最困擾畢業生的因素是什么時,有58.2%的學生反映學校就業指導不夠。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缺乏系統性,就“就業”而“就業指導”,與整體的教育規劃、教學活動、管理工作、專業和學科相脫離。就業指導內容基本上還是局限于政策宣傳、信息、技巧培訓、協議辦理、畢業生統計、檔案整理核查、戶口和檔案派發等服務性工作。忽視對大學生就業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引導以及創業、創新能力的培養。另外,就業指導方法缺乏針對性。高校普遍采用就業指導課教學以及就業形勢報告會等面對全體畢業生的工作,缺乏針對性的學生個體特性的專門咨詢和指導。
2.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在地區分布方面存在不協調,從而引起失業與工作空位并存。一方面,東部發達地區競爭激烈,就業數量上供大于求;另一方面,西部發展地區的企業找不到合適人才,仍然求賢若渴。調查發現:在問及就業取向時,有45.18%的學生選擇東部發達城市。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電子信息產業的地域分布發生了徹底的變化,目前演變成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華北區域三足鼎立的局勢,這三個區域相應地對電子信息類畢業生需求比較集中,已逐漸成為電子信息類畢業生的聚集地。此外,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
3.畢業生本身缺乏足夠的工作或實習經驗,無法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調查發現:在問及目前畢業生最欠缺的能力是什么時,有55.6%的學生認為自己目前最欠缺相關工作或實習經驗。一方面是大學生本身的“惰”性,對社會實踐的重要性缺乏足夠認識。“80、90后”的大學生,大多數以獨生子女為主,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香餑餑”,許多大學生家庭背景較好,在家里嬌生慣養,自身依賴性很強,缺乏吃苦精神,不愿到農村一線和廠礦等基層工作,認為只要學習好就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對參加社會實踐的熱情普遍不夠,主體意識不強,認識不到社會實踐對其成長成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一些大學生缺乏就業危機意識,從未主動培養過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工作經驗。在學校組織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開展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時,他們也大多是走走過場,敷衍了事,沒有想過把社會實踐當成鍛煉自己能力的機會。這就導致大學生在畢業時大都缺乏實實在在的社會經驗,遭遇企業“退貨”。
二、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應對策略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社會所關注的共同問題,如何引導大學生就業,解決大學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則需要高校、政府與大學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實黨和國家的就業政策,促進大學生充分就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1.高校方面:搭建就業成才導航體系,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仍然主要面對畢業班。就業指導工作亟待從畢業班向低年級學生輻射,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具體來說,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該涵蓋的內容有:大一年級的入學引導教育及大學生涯規劃;大二、大三年級的專業教育及綜合素質培養,幫助學生了解專業特點,明確自己的興趣、能力及特長,完善職業目標;大四年級的職業規劃教育及專業化職業測評,幫助學生認清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價值取向,學會收集并篩選合適的就業信息,調試不良心理,掌握求職技巧。此外,根據專業化的職業測評,建立學生個人職業指導檔案,結合不同時期指導工作的重點、學生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為學生的就業出謀劃策,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使個別指導成為學生職業生涯指導的主要形式。
2.政府方面:打通畢業生服務中西部的綠色通道,平衡人力資源分布。一方面要引導社會公眾輿論對高校畢業生面向西部、基層、艱苦行業就業持肯定態度。另一方面國家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要為大學生就業創造更加寬松的條件,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和條件艱苦地區工作,以解決區域性結構失業問題;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資待遇,健全人才培養進修方案,使更多有志青年投入到服務中西部的隊伍中來,改善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有也不就”的狀況。
3.大學生方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要加強大學生對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性認識,端正態度,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社會實踐活動貫穿于整個大學學習期間。借助社會實踐活動這個重要載體,培養大學生環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運用知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等非專業能力,增強競爭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為適應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摘要:本文首先主要闡述了我國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就業現狀,然后從畢業生、教師、高職院校三個方面提出了提升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就業能力與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就業現狀;就業能力與質量;對策
隨著高職教育的較快發展以及辦學規模的迅速擴大,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已成為學校、社會和政府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問題解決不好,定會影響公眾的教育需求以及社會的安定團結。同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一樣,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情況一直不容樂觀,其就業競爭力不強、就業應聘技能缺乏、就業質量不高應該說是不爭的事實。
一、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就業現狀
(一)就業質量不高
與普通高校相比,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初次就業質量和最終就業質量)都相對較低。
(二)專業對口較少
高職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就業存在著所學專業與實際工作不對口的問題。近年來盡管不少用人單位很強調專業對口的問題,將該條件作為招聘新員工,特別是應屆畢業生就業的一項硬性規定??墒菍嶋H上,大多數電子信息類畢業生仍然難以找到和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工作,導致大部分學生出于壓力和無奈不得不“未就業,先轉行”。這樣容易導致高職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荒廢,最終造成人才和教育資源的浪費。
(三)工資待遇較低
對于就業問題,人們已經不是只關心表面的就業率,而且開始進一步關注畢業生工作的實際情況,比如工資待遇問題。很多電子信息類畢業生表示,找到一份工作不難,但是要想找到待遇較好的工作則是比較困難的。
二、提升高職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就業能力與質量的對策
(一)高職電子信息類畢業生方面
1、不斷積累與提高社會實踐經驗
在校學習期間,高職院校學生要積極地參加學生社團活動,擴大交往范圍,注重培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同時充分利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將自己在校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
2、樹立自信,注重實際能力的提升
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的學生應該把樹立自信作為步入社會的第一步,不要認為是高職的學生就比本科學生低一等、矮一截。因為不同層次的學校有其不同的培養目標,我們應該看到高職學生的優勢在于最貼近社會需求的專業設置和特殊的人才培養模式。社會需要應用型、技能型、適用型人才,高職院校畢業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為此高職畢業生要樹立自信,不去盲目與人攀比學歷,而是更應看重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在就業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
3、注重能力培養,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隨著高職教育競爭日趨激烈,高職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在求職前,首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注重能力的培養,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這就要求高職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在求職前具有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撰寫技術文檔的能力、合理利用資源的能力、人際關系的協調能力、與人溝通協作的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等。
4、轉變就業觀念,適應市場需求
面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對于高職電子信息類畢業生而言,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先就業,再擇業”不失為最佳的選擇。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必須適應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面對就業市場的競爭壓力,高職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們的期望值也要適時地做出調整,比如對工作單位性質、工作環境以及工作收入等的預期??梢栽谙染蜆I過程中不斷地積累工作經驗,較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價值,為今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5、注重經濟待遇,更要看重發展前途
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畢業生要不斷加強自主意識,不應該只把工資薪水等經濟待遇作為首選,而是要更加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關注企業的發展前途,把企業的發展與自我能力的提升結合考慮。高職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在選擇職業時,應選擇最能使你的興趣、品格和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的職業。只有這樣,你的發展前途才將會一片光明。
(二)高職教師方面
1、鼓勵教師指導學生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是教學過程的最后階段,是學生實現從學校學習到單位工作的過渡環節。教師通過指導學生畢業設計,既可以提高學生畢業設計的質量,又可以提高自身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教師在幫助學生選題時,應盡可能從企業生產實踐中選擇設計題目,高職教師在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的過程中,還可以提高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建立高職教師深入企業鍛煉制度
教育部教高[2006]16號文件指出:“要增加專業教師中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比例,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提高實踐教學能力?!边@表明高職院校教師深入企業鍛煉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教師通過深入企業參與企業生產實踐來提高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同時教師可以把在企業學到的東西引入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用性,使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適應市場的需求。高職教師通過深入企業鍛煉,進一步打通校企合作的通道,打造一支既有理論知識又具有專業實踐能力和技術研發能力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3、支持教師積極開展科研服務
科研既是高?;韭毮苤唬彩翘岣呓處煒I務能力的有效途徑。高職院校要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堅持為區域行業企業解決實際難題。作為高校與企業合作的橋梁,高職教師在研發工作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應用和創新能力。
(三)高職院校方面
1、深化高職教育改革
高職院校要在教育教學方面大力進行改革,適應知識更新和科技進步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高職院校應參考用人單位和行業協會的建議確定教學計劃和專業課程體系,同時要更新教學內容,深化教學改革,切實加強高職電子信息類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2、加大自主創業力度
作為高職院校,要加強畢業生的創業意識,幫助畢業生認識到社會上有很多的創業機會,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切實加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力度。
三、結論
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就業問題涉及面廣,因此改善就業狀況是一項十分復雜的任務,需要電子信息類畢業生、教師及高職院校三方的共同努力。通過三方齊心協力,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就能真正得到緩解和改善。(作者單位: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摘要:本文采用問卷形式,對電子信息類本科畢業生就業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并從高校、政府、大學生三個方面提出應對策略:1.搭建就業成才導航體系,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2.打通畢業生服務中西部的綠色通道,平衡人力資源分布;3. 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就業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我國高等教育近幾年的跨越式發展,我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日益增加,根據國家教育部公布的有關數據,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2005 年達338 萬,2006 年達413 萬,2007 年達495 萬,2008年達559萬,2009年更是高達611萬人,加上以前未就業的畢業生積累,實際需就業人數將達到800萬以上,預計今后三年內還將以每年50萬的速度增長。如今,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國家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要又好又快地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從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各個層面去進行認真地分析和研究,以便能提出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辦法。
一、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了解當前大學生就業心態以及擇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地為指導本科畢業生就業提供依據。本研究采用實地訪談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330名電子信息類本科畢業生進行就業問卷調查。一共回收問卷315份,回收率95.45%。剔出無效問卷后,得到有效問卷306份,有效問卷的回收率是97.14%。
1.高校的就業指導與學生的需求處于不平衡的狀態。調查發現,在問及求職中最困擾畢業生的因素是什么時,有58.2%的學生反映學校就業指導不夠。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缺乏系統性,就“就業”而“就業指導”,與整體的教育規劃、教學活動、管理工作、專業和學科相脫離。就業指導內容基本上還是局限于政策宣傳、信息、技巧培訓、協議辦理、畢業生統計、檔案整理核查、戶口和檔案派發等服務性工作。忽視對大學生就業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引導以及創業、創新能力的培養。另外,就業指導方法缺乏針對性。高校普遍采用就業指導課教學以及就業形勢報告會等面對全體畢業生的工作,缺乏針對性的學生個體特性的專門咨詢和指導。
2.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在地區分布方面存在不協調,從而引起失業與工作空位并存。一方面,東部發達地區競爭激烈,就業數量上供大于求;另一方面,西部發展地區的企業找不到合適人才,仍然求賢若渴。調查發現:在問及就業取向時,有45.18%的學生選擇東部發達城市。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電子信息產業的地域分布發生了徹底的變化,目前演變成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華北區域三足鼎立的局勢,這三個區域相應地對電子信息類畢業生需求比較集中,已逐漸成為電子信息類畢業生的聚集地。此外,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
3.畢業生本身缺乏足夠的工作或實習經驗,無法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調查發現:在問及目前畢業生最欠缺的能力是什么時,有55.6%的學生認為自己目前最欠缺相關工作或實習經驗。一方面是大學生本身的“惰”性,對社會實踐的重要性缺乏足夠認識。“80、90后”的大學生,大多數以獨生子女為主,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香餑餑”,許多大學生家庭背景較好,在家里嬌生慣養,自身依賴性很強,缺乏吃苦精神,不愿到農村一線和廠礦等基層工作,認為只要學習好就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對參加社會實踐的熱情普遍不夠,主體意識不強,認識不到社會實踐對其成長成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一些大學生缺乏就業危機意識,從未主動培養過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工作經驗。在學校組織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開展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時,他們也大多是走走過場,敷衍了事,沒有想過把社會實踐當成鍛煉自己能力的機會。這就導致大學生在畢業時大都缺乏實實在在的社會經驗,遭遇企業“退貨”。 二、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應對策略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社會所關注的共同問題,如何引導大學生就業,解決大學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則需要高校、政府與大學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實黨和國家的就業政策,促進大學生充分就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1.高校方面:搭建就業成才導航體
系,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仍然主要面對畢業班。就業指導工作亟待從畢業班向低年級學生輻射,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具體來說,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該涵蓋的內容有:大一年級的入學引導教育及大學生涯規劃;大二、大三年級的專業教育及綜合素質培養,幫助學生了解專業特點,明確自己的興趣、能力及特長,完善職業目標;大四年級的職業規劃教育及專業化職業測評,幫助學生認清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價值取向,學會收集并篩選合適的就業信息,調試不良心理,掌握求職技巧。此外,根據專業化的職業測評,建立學生個人職業指導檔案,結合不同時期指導工作的重點、學生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為學生的就業出謀劃策,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使個別指導成為學生職業生涯指導的主要形式。
2.政府方面:打通畢業生服務中西部的綠色通道,平衡人力資源分布。一方面要引導社會公眾輿論對高校畢業生面向西部、基層、艱苦行業就業持肯定態度。另一方面國家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要為大學生就業創造更加寬松的條件,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和條件艱苦地區工作,以解決區域性結構失業問題;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資待遇,健全人才培養進修方案,使更多有志青年投入到服務中西部的隊伍中來,改善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有也不就”的狀況。
3.大學生方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就業競爭力。要加強大學生對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性認識,端正態度,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社會實踐活動貫穿于整個大學學習期間。借助社會實踐活動這個重要載體,培養大學生環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運用知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等非專業能力,增強競爭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為適應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引言
現今,電子信息類專業所涵蓋的行業領域逐漸增加,同時各個細分的專業方向發展前景也相對廣闊,作為一項新興熱門的高科技產業,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軟件技術和顯示技術等電子信息技術涵蓋運用到各個行業中[1][2],需要越來越多的電子信息專業人才作為科研和生產管理的核心人員。但是隨著行業的發展,畢業生就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高校擴招后,幾乎所有高校都設有電子類專業,其結果是高速增長的畢業生人數與市場的吸納能力之間形成了巨大差額,加大了就業壓力,致使供需失調,同時另一個就業困難主要是學校培養的畢業生不適應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和企業的需求。所以目前仍有一定數量額畢業生依舊待業或在所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電子信息類畢業生的專業知識的問題[3][4]。
二、用人單位對電子信息類畢業生的需求調查
通過招聘會走訪電子信息類企業(公司),了解目前用人單位對電子信息類畢業生的用人要求?,F代社會,各行各業及人們日常生活都與電子信息技術有密切的聯系,全國從事電子信息技術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很多,而重慶早就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幾乎每個區縣都有電子信息工業(產業)園,急需大批電子信息技術人才。結合大型單位的崗位信息,電子信息類就業崗位范圍基本分為兩大類:普通崗和技:請記住我站域名術研發崗。普通崗包含電子生產一線的裝配人員、調試人員、檢測人員、維修人員、一般管理人員、銷售管理人員等,技術研發崗位主要就是設計開發新產品。用人單位反饋近三年電子信息畢業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大致有如下三點:第一,畢業生整體專業素質不高,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畢業生由電子專業基礎知識不扎實,以及專業基本技能訓練較少,所以實踐操作技能較差,有的甚至看不懂電路圖和不能熟練地使用常見電子儀器儀表等;第二,仍存在多數就業觀念落后的學生,雖然很多院校都對畢業生開展就業指導工作,但很多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仍然很高,存在眼高手低、適應能力差等現象,經常把企業單位給予的薪酬待遇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根據自身的條件正確擇業;第三,由于現在多數的畢業生為獨生子女,從小在溫室中成長,自然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很多畢業生不能吃苦,很難適應企業勞動強度的要求,加之經常抱怨,造成企業員工的流失率提高,同時也給企業造成很大的人力成本浪費,以及招聘和培訓壓力。
三、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專業知識調查研究
針對企業所反饋的情況,我們對近三年的電子信息畢業生專業知識做了調查,調查的對象為近三年重慶市應用型本科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共118人,收回問卷100份。主要是調查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在大學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專業英語水平、實驗動手能力、行業的認知、研究項目能力、計算機編程水平問題等,從調查的數據看,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知識不過硬,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專業課程過級率
評價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專業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考查專業理論知識學習考試合格率,這樣才能夠了解學生最基本的專業基礎情況,因此為了掌握畢業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情況,設定對專業課程考試掛科情況,進行問卷調查。100份問卷里,大學四年中,自己專業理論知識課程沒有掛科的有51人,占51%;而掛科1門和2門的人數分別為19人和16人,掛科三門及以上的人數有13人,共占11%,由此看出有過掛科記錄的學生占半數,這體現出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的專業理論學習情況。
2.實踐動手能力調查
現在的用人單位很注重畢業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作為工科生擁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實踐動手能力對電子信息類畢業生尤為重要。在調查問題的設定中,結合畢業生的工作實際情況,調查大家對于自己在學校的實踐動手能力及工作后實際操作的認識與了解。在此項調查中,有18位調查對象認為自己的實驗動手能力達到熟練,有20位調查對象認為自己的實驗動手能力處于較好狀態,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自己的實驗動手能力很一般,有45人,剩下的17人中表示對于實驗動手情況表示擔心,認為實際操作困難。
3.外語過級情況
根據調查和企業招聘消息分析,很多公司將英語水平列為一項基本要求,具備一定的英語水平在每一條招聘消息中都有體現。作為電子信息相關企業,很多都是采用國外先進技術,或者需要對外推廣,能夠看懂英文材料、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是必需的。英語水平往往是日后職場中加薪晉升很重要的籌碼,但是根據問卷調查發現各高校大學生的英語水平情況有下降的趨勢,通過對畢業生CET過級情況的調查,從數據表現上來看,過了CET-4的學生還是占大多數,占61%,但是未過級的學生的比例也相當大,而通過CET-6或雅思托福的學生則較少,占27%,可是從畢業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比其他畢業生要好很多。
4.自主項目設計能力
對企事業單位的招聘需求分析發現,如果畢業生曾有過電子設計競賽或者獨立研發過某項設計,那么往往會被優先招聘,所以,可以看出項目研究能力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從事電子信息行業的另一個經驗籌碼,這也是近年來學院不斷增加創新課題項目、開 設實驗小組、舉行創新性實驗項目等活動的目的。但是近三年的數據發現,曾經參加各類電子設計比賽,或參與老師科研,或獨立完成某項專業設計的人都不是很多,如下表所示。
5.專業軟件熟練使用能力
專業軟件編程能力是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的基本專業能力之一,也是被用人單位重點考查的能力。程序設計及進一步的系統開發要求學生有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基礎、建模能力,能熟練掌握集成開發環境、測試工具、軟件工程規范,但是目前,通過調查問卷發現電信專業學生普遍編程能力不強、專業技能特征不明顯,尤其女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偏弱,導致學生從事技術編程開發就業質量不高,下圖是畢業生對各個編程語言熟練掌握人數,可以分析得到,提高學生編程能力是目前電子信息專業人才培養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四、建議及結論
專業知識水平決定了畢業生在電子信息行業發展的成就,依據調查分析結果,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專業知識水平不能適應電子信息行業的發展,不能適應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滿足學校和學生對于專業理論知識水平的期望,因此電子信息類專業畢業生專業理論知識水平有待提高。這就要求學生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適應電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廣泛工作范圍;掌握電子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備分析和設計電子設備的基本能力;掌握信息獲取、處理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設計、集成、應用及計算機模擬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了解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了解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具有研究、開發新系統、新技術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通過對電子信息類專業涉及的相關專業領域的調查,了解了電子信息行業的現狀和前景,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反饋及對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問卷調查,總結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及學生對于專業知識學習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提出學生優化改進的方法,旨在提高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的知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