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6 07:00:55
序論:在您撰寫農業技術進步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目前,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出現了選擇性的特點,勞動力的選擇性轉移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它可以通過提高勞動力的非農業化、人力資本的積累度來推動農業資源結構的合理轉換,從而從根本上優化農
業投入,促進農業技術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勞動力選擇性轉移;農業技術進步;人力資本;措施探討
在我國,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不斷的呈上升趨勢,并且多以男性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優質勞動力為主,造成了農村農業從業人員質量的下降趨勢明顯,給農業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本文就從勞動力選擇性轉移對農業技術帶來的影響出發,對勞動力選擇性轉移下的農業技術進步做一些探討和研究。
一、勞動力選擇性轉移下的農業技術進步表現
(1)提高非農轉移率。在我國,非農部門不管是工資量還是平均人力資本量都要高于農業部門,同時,對從業者的個人人力資本水平要求的都很高。在這種情況下,勞動力選擇性轉移就起到了很好的調節作用,它一方面有著較高的人力資本水平,另一方面也讓在那些非農部門工作的機會逐漸增多。與其他的農業勞動力相比較可以得知,合理科學的轉移勞動力可以讓許多人在非農部門獲得比較高的非農就業收入,同時,讓非農就業表現的更加穩定和高效。(2)增加物質資本積累量。實際上,當勞動力選擇性轉移進行的某一階段后,就會造成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出現短缺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增加物質資本的積累量可以有效地激發農民的需求,改善農業物質資本的供給度。農村勞動力選擇性轉移形成的非農就業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水平,為農業部門的物質資本積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農村勞動力選擇性轉移為非農部門積極提供了一些高素質的人才,使非農業化的生產達到了一種飽和狀態,從而滿足了工業化的發展需求,提高了工業化的發展質量。(3)加速人力資本的交接性。勞動力選擇性轉移在一定上程度上增加了農村勞動力的不均,導致了人力資本水平的降低。如果農業部門的物質資本技術是技能偏態型,那么這種轉移勢必會影響農業的發展。通過選擇性轉移會對農村人力資本的需求量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讓農村勞動力逐漸意識到通過自身的人力資本可以獲取更高的收入。隨著現代勞動力市場的充分開放,勞動力選擇性轉移實際上是一個讓人力資本實現最優配置的過程。當農村勞動力意識到選擇性轉移帶來的好處后,會積極的加大自身的人力資本投資,并且也會更加把這種人力資本投資轉移給下一代,實現人力資本投資的可持續發展。
二、勞動力選擇性轉移下的農業技術進步思路
(1)積極調整勞動力供求的階段性變化。我們要認識到在建設小康社會和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新一代農民工對進城就業的追求,選擇性轉移的勞動力不單單是以苦力掙錢,省吃儉用為主,他們更關注的是個人發展機會、除了看重工資待遇以外,還對就業的環境、就業的條件以及就業的穩定性都有一定的要求,他們的選擇性和流動性會隨著供求的變化而提高。如果地方政府不推進就業環境的改善,不調整勞動力供求的階段性變化,就會對投資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2)保障勞動力穩定與長久性。在農村,隨著男勞動力和素質較高的優質勞動力的選擇性轉移,中年以上的農村勞動力占有絕大多數。如果企業只重視農民工的年輕時段,把其中中年階段的就業和養老問題拋諸腦后,就會出現用工荒的現象。在工業化發展階段,要重視勞動力的穩定就業程度,讓農民工沒有后顧之憂,勞動力向城鎮的徹底轉移也有利于農村人的土地資源的重新配置,為新從村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礎。(3)加大農業投入,推進農業技術變革。隨著勞動力選擇性轉移的加大,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入到一個有限供給階段,這時,加大農業投入,推進農業技術改革會使勞動力得到有效的轉移。在農村的勞動力當中,他們的流出不會影響農業的發展,在農村勞動力進入到有限的供給階段時,勞動力的轉移就會影響農業的發展。因此,要使工業化、農村勞動力轉移和結構轉變順利、健康的推進,就要對農業、農村施行技術化、資本化、管理化來代替單純的勞動力形式。(4)摒棄過分依靠廉價勞動力現象。目前,我國仍然處于人口總撫養率低的人口黃金期,需要積極發揮勞動力轉移的資源優勢。隨著我國勞動力選擇性轉移,農村農業技術的發展不能僅靠廉價勞動力,而要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良好的營銷管理來進行積極的改善,提高農業技術水平。
摘要:本文從我國農業技術在不斷地進步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簡述了農業技術進步的相關問題并分析問題的引發原因以及相應對策。
關鍵詞:農業技術進步 相關問題 引發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業技術也不斷的進步,為我國的農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收獲。農業技術的進步是社會進步的內在需求,是科技發展推動下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需求。農業技術的發展,不僅僅帶動了農業的發展,同時也優化了我國的整體產業結構,推動了經濟發展的同時造福了廣大人民群眾,解決了人民食不飽腹的想象。然而我國農業距離現代化的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就目前農業的發展狀態而言,我國的農業技術發展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和弊端,分析問題的發生的原因,并作出相應的提高是農業科技人員十分關注的問題。
1農業技術進步的內涵與特征
評價技術的進步與否,需要觀察技術的投入與產出的對應關系,產出較投入大則技術進步,反之則技術落后。進步的技術取代落后的技術是發展的要求,同時也順應自然的發展規律。農業技術進步的表現是在利用同等的農業資源的情況下,可以獲得更多的農業產物或是獲得同等產物的同時節約資源。農業技術的進步是自然科學的進步,為農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農業技術的進步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斷的發現發展漏洞,通過技術發明、技術創新、技術擴散等環節發展技術,改善農業發展中的漏洞的過程。農業技術的進步提升了農業的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農業技術的發展是在原本農業技術的基礎上不斷的改革,不斷的創新的。它的進步離不開原油的農業基礎,只有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才能夠發現不足,改善不足。
2農業技術進步存在的問題
2.1農業技術進步的整體水平偏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不斷地發展,科學技術也在不斷的提高,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幫助。相對于工業領域等的科技進步對經濟的貢獻率而言,農業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偏低。與發達國家的農業技術進步的貢獻率相比,更加能夠突出我國的農業技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除此以外,我國對農業科研的重視力度較其他領域而言略弱,缺乏相應資金、人力等的投入,技術的研究也出現相應的不平衡現象,導致技術研究發展存在片面的高、精、尖現象??傊覈r業技術進步的整體水平偏低,應當加大農業技術研發的同時,改善技術發展的不平衡。
2.2農業技術進步存在不平衡性
目前,我國農業技術的進步存在著很大的不平衡性,農業發展的某些領域例如農業化學等,表現為突出的優勢,為農業的發展提供有利的幫助,提高了農業的產量。然而在農業機械化、農田水利化等方向又表現為極其的落后。農業機械化發展落后使得我國農業的發展出現了地域性的發展不平衡,對于南方地形復雜的地區,由于機械化水平低嚴重的影響農業的發展。農田水利化的發展落后,同樣也帶來了農業地域性發展不均衡的現象。農民依然還是需要靠天吃飯。總之,我國的農業技術農業化學技術發展較成熟,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農業機械化、農田水利化的發展較為落后,難以實現農業的大規模、機械化的生產,農田灌溉技術也表現為落后的現象。農業的發展出現地域性的不均衡、農業技術的片面以及不平衡現象。
2.3農業知識的普及力度不夠
目前我國農村正是出于高效率低水平的發展狀態下,制約農村農業發展的因素是因為農業知識的普及力度不夠,農業技術的應用不夠,農民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另外,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對于農業的認識有了改變,他們逐漸將目光投入到了其他的方向,對于農業缺乏了重視,對于技術進步的緩慢有著極大的影響。
3提升我國農業技術進步的途徑
3.1優化農業技術進步的路線
我國的農業技術發展存在著不均衡性,對于不同地區的不同地形需要采用不同的技術發展路線,例如南方地區河湖交錯、多山區和丘陵使得地塊更加零碎崎嶇,因而可以借鑒日本的先水利化、化學化,后機械化的技術發展路線。對于農業技術的不均衡,要加大落后技術的投入,優化先進技術改善先進技術的不足。需要研究國外的先進技術,改善其技術中的不足,并以“結合實際”借鑒國外的的發展路線同時,因地制宜,自主創新。
3.2改善農業發展格局,為農業技術發展提供基礎
為了加快農業技術的發展,我國有必要采取相應的獎勵政策鼓勵農民耕田,耕好田,利用科學的農業技術措施創造更多的農產品。同時對農業金融、保險等體制進行改革,加大商業金融的投資力度,重拾農民對農業發展的信心??傊?,改善農業發展格局需要國家、社會給與相應的重視力度。
3.3加大農業技術的推廣,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
農業技術需要在大力推廣下,才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加大農業技術的推廣,需要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為向農民群眾推廣農業技術提供平臺。加大農業技術的推廣需要社會及不同階層人員的配合,需要組織人員、宣傳人員、農民等的合理配合才能夠將農業技術更好推廣,實現農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4結語
加快農業技術進步發展是農業發展的強烈需求,是工業化、城市化的必然要求。農業技術的進步有利于推進我國農業的結構調整,為農業持續健康的發展提供平臺。使農業經濟的發展得到飛躍性的發展。
摘要:本文依據浙、滇和豫三省253個農戶問卷,采用專家評估法和多元加權回歸分析方法,驗證了金融深化和農業技術進步存在明顯的相互作用。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加金融信貸服務規模,完善農村金融市場的競爭機制,均有助于加快農村的技術進步;而農村金融深化中的金融監管和風險管理和農戶個人的資金積累對農業技術進步的影響不明顯,說明減緩農業技術進步中的資金約束,不能過度依賴農戶自身積累的增長,另外,需要重視當前農村金融深化中引發或者誘發的風險,降低農戶信貸的信息不對稱性。在繼續增加對農業技術進步的財政支持和努力提高農戶收入水平的條件下,使用農村金融深化的手段來促進農業技術進步,是當前農業技術創新政策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關鍵詞:信貸資金;金融深化;農業技術進步
依靠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轉讓和農業的技術進步,推動“靠天吃飯”、粗放型農業生產方式逐步向依靠科技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轉變,是解決當前我國農產品質量的“擔驚受怕”、農產品價格的“發瘋癲狂”、糧食安全威脅的“陰魂不散”、生態環境惡化的“觸目驚心”等問題的重要手段。我國各級政府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技術創新的政策措施,起到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果。但是,嚴重的資金約束已經制約農業新技術的推廣使用和提高農業技術進步,降低了各級政府推動農業技術進步工作的效果。在一些農業科技項目中,許多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市場前景看好的農副產品生產和加工項目無法實施,缺乏必要的資金等外部條件,我國農業技術擴散速度僅有0.234%,遠低于全國的1.12%,農業技術對經濟貢獻率為1.394%,遠遠低于全國的一般水平5.44%;資金壓力下的不少農戶會主動放棄價格較高的無公害農藥,而選擇對環境污染和農藥殘留較多的一般農藥,這既增加農產品的安全風險,又降低了農產品的質量和農民收入。現代農業和設施農業技術經常因為資金問題而無法進行規?;褂?。鑒于此,在當前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體系中,增加金融深化的相關措施,以減少當前農業技術進步所面臨的資金約束,推動農業的技術進步,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和現實問題。
一、理論分析
從理論上講,增加政府財政投入、提高農民個人收入水平、提高金融部門的商業信貸水平和吸引農業外資四個維度都有助于緩解農業技術進步所面臨的資金約束。
在第一個維度上,增加財政投入水平,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增加農戶的可用資金數量。由于農業是準公益性產業,國內外對農業的財政投入都比較大。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 政府對農業提供的財政支持相當于農業本身 GDP 的1/4以上①。但是,我國財政投入有限,并且對農業投入逐年下降。1978年,我國農業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13.4%,1990年是10%,到了2000年下降到7.6%,2010年只有9.5%;而在政府對農業的支出方面,用于農業科技的投資比例更是偏低,1996年到2010年間的年平均投資比例為0.82%。另外,我國的財政支持面較窄,難以滿足農業技術進步所需資金需求的快速增長,針對大量的、種類繁多的農業技術推廣和應用活動,財政往往無能為力②。
在第二個維度上,提高農戶收入或者個人資金積累來
緩解技術投資缺口困難大、可行性低。改革開放以來,農戶收入占全國收入的比重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收入分配的變化總是朝向農戶相對收入下降的方向變化,農戶沒有“閑錢”進行農業投資。在1978、1990、2000、2009年,農戶人均純收入占全國人均GDP 的比重分別為35.4%、36.3%、26.0%和20.5%。另外,由于農戶收入增長最主要的因素是工資性收入的增加,提高農民個人收入水平相對于農戶必須參加更多的非農工作,才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增量。一方面,城市對農民就業的歧視和就業市場的競爭加劇降低了學歷水平普遍較低的農戶的工資性收入,用蝸牛速度增長的工資收入來滿足現代農業的最低投資規模困難不??;另一方面,非農收入的增長還可能加劇工資性收入與農業技術進步的背離。比如,隨著工資性收入的增加和對城市部門的熟悉,農戶會將收入的大部分投資從農業和農村轉移到收益率更高的城市和非農產業,從而進一步降低農戶工資性收入中用于農業技術進步的比例。
在第三個維度上,信貸資金也常?!跋迂殣鄹弧?,不愿意彌補農業技術的投資短板。在當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農業的技術進步,無論是內源性還是外源性,其引進模仿、推廣應用和配套設施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資金需求旺盛,但由于農業生產面臨日益嚴重的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加上農戶的收入低、經營風險大、可抵押物少和農業技術投資回收期長的實際情況,農戶生產和創業所需資金很難得到商業金融部門的青睞。另外,大部分國有商業銀行的只存不貸,政策性銀行只限于“糧油”金融,農村信用社歷史包袱沉重,在不完善的農村金融市場上適宜的農村金融工具嚴重短缺,這更加使得商業金融部門對農業技術投資的“不適用”和“無效率”。在陜西,只有23.6%的農戶遇到生產性資金緊張時會選擇向金融機構申請支持③;而在湖北,只有16%的創業農民獲得金融支持。農戶貸款難,農戶技術貸款更難④。
在第四個維度上,1995年國家制定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農、林、牧、漁業就作為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部門之一,隨后國家加大了農業吸引外資的范圍和力度,致使國外流入的農業資金呈現良好的增長趨勢,我國農業發展因而出現新形勢和新面貌⑤。 以2005-2009年為例,外商投資農林牧漁的固定資產投資分別為19.6、19.2、25.8、36.2、29.0億元,增長率分別為-2.0%、34.4%、7.7%、40.3%,而且這些資金具有明顯的技術溢出效應,這有助于提高我國農業的技術水平。但是,目前農業外資的比例總體偏小,還無法滿足農業技術投資所需。
摘要:對1986―2006年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的路徑及效率進行經驗分析。結果表明:中國農業技術進步主要依賴于本國自主創新和農民受教育程度;國家財政對農村教育的投入與農業科技的投入明顯促進了農業技術進步;外商在農業的直接投資對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的作用正在逐步顯現,但還不明顯。因此,要更好地促進中國農業技術進步,需要加大農村教育投入,加大國家財政對農業科技三項費用的投入力度,調整農業對外開放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商在農業方面的投資。
關鍵詞:農業技術進步;路徑;效率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以及生產實踐均表明,技術進步以及生產率的提高在長期經濟增長中居于中心地位(納爾森,2001)。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資源約束十分明顯,長期的經濟增長更需要依靠技術進步的持續增長。目前,中國的基本國情是,農村人口比重大,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條件差,這集中體現在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大大低于城市居民,而且近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呈不斷擴大態勢。因此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對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要解決“三農”問題必須依靠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而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必須依靠農業技術的進步。從技術進步來看,一方面,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源泉;另一方面,對中國這樣一個農業人口比重大的國家而言,農業技術進步還能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從而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并進一步提高對農業的投資水平,促進農業經濟的高效快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趙蕾楊 等,2007)。而如何能夠低成本地、快速地實現農業技術進步自然成為研究者和決策者最為關心的問題。本文基于1986―2006年的經驗數據,對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的主要途徑及其效率進行分析,以尋找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的最佳路徑。
一、理論分析
從廣義上講,技術進步是指技術所涵蓋的各種形式知識的積累與改進。在開放經濟中,技術進步的途徑主要有三個方面,即技術創新、技術擴散、技術轉移與引進(張培剛,2001)。而技術創新、技術擴散和技術轉移都必須以高素質人才為基礎。高素質人才培養必須依靠教育。原創技術的產生來源于本國研究人員的科研活動。因此,科技、教育是技術進步的源泉。1978年,鄧小平同志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1985年中共中央又頒布了《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1993年頒布《科學技術進步法》,1996年頒布《國務院關于“九五”期間深化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強調建立人盡其才的制度。由此可見,科技和教育是中國政府推進技術進步的重要舉措,從側面可以看出科技教育也是推進農業技術進步的動力源泉。
圖1為中國1978―2006年國家財政用于農業科技三項費用的支出。1978年國家財政用于農業科技三項費用支出只有1.06億元,而在隨后的十多年,國家財政用于農業科技三項費用支出處于一個緩慢的上升趨勢。1996年頒布了《國務院關于“九五”期間深化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以后,1997年國家財政對農業科技三項費用的投入為5.48億元,比1978年增加了5倍。而在隨后的10年,國家不斷增加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到了2006年,國家財政對農業科技三項費用的投入已經到達了21.4億元。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七五時期”國家財政用于教育的支出為1800.15億元,“八五”時期為4124.43億元,“九五”時期為8794.67億元,“十五”時期為17476.55億元。可以看出,在國家每一個五年計劃當中,教育財政投入都是成倍數增長。
對外開放促進農業技術進步,源于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外溢效應。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針對20世紀末烏拉圭回合談判以后對外貿易作為經濟增長和反貧困“引擎”的作用進行了評估,認為國際貿易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引擎,尤其農產品貿易不僅可以帶來非農就業增長并刺激農村經濟的發展,對農業部門的增長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農產品的對外貿易對農業生產率的提高有著強大的推動能力。Borensztein 等(1998)使用過去20年FDI從發達國家流向69個發展中國家的數據集檢驗了FDI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回歸結果表明,FDI是技術傳遞的重要渠道,在開放經濟系統中,出口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都是技術擴散效應的重要載體。因此可以推斷FDI對農業技術進步也有著擴散作用。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開始發展外向型經濟。通過進出口貿易、招商引資、對外直接投資等方式,促進技術擴散、技術模仿,低成本獲取發達國家技術。經過30年來的發展,2006年中國的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7604億美元,其中農產品出口額達310.3億美元。在外商直接投資方面,統計顯示,1985年外商在農、林、牧、漁業直接投資總額為3.71億元,1990年為5.85億元,2000年為122.78億元,2006年已達到477.87億元ZW(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1986―2007》。
其中,T代表農業技術進步,EDU代表農民受教育程度ZW(用農民受教育程度來衡量國家對農村教育的投資額,作者認為這并不影響研究的實質精神。ZW),RD代表農業科技投入,IT代表農業的對外貿易, FDI代表外商對農業的直接投資,ε是其他方式的技術獲取。
二、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率的測度
廣義的農業技術進步通常用農業生產率來衡量。農業生產率是指各要素(如資本和勞動等)投入之外的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因素。目前,理論界測算農業生產率的方法繁多,每種方法都有其可取之處同時又存在不足。近幾年,DEA方法被廣泛應用于效率測算領域,并日漸成熟。DEA方法之所以取代傳統方法,成為農業生產率測算領域的主流方法,是由于該方法在效率測算方面表現出了很強的優越性。目前,DEA方法在農業生產率測算方面的實際運用大多是引入了Malmquist指數。本文也認同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數方法由于該方法的運用已經成熟,本文就不再做詳細介紹。在生產率測算方面的優越性,并將繼續沿用這一方法測算我國農業生產率。
Malmquist指數用于研究不同時期決策單元的效率演化,它是根據距離函數的原理定義的,因而和法雷爾效率論有著密切的聯系。
利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數方法測算中國農業生產率,首先必須確定相應的農業投入變量和農業產出變量。遵循變量科學性以及可得性的原則,借鑒顧海等(2002)的變量選取方法,本文選擇了第一產業國內生產總值作為產出變量(1990年的不變價格)。選擇第一產業勞動力數量、農業機械總動力、有效灌溉面積、化肥施用量、農作物播種面積和大牲畜數量6個變量作為投入變量。
相關變量的數據整理自《新中國五十五年統計資料匯編》、《中國統計年鑒》(2005―2007年),還有一部分數據來源于相關省份的統計年鑒及資料。樣本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廣東、江蘇、遼寧、山東、上海、浙江、福建、海南、安徽、河南、黑龍江、吉林、湖北、湖南、江西、內蒙古、山西,、廣西、貴州、云南、四川、西藏、寧夏、青海、甘肅、陜西、新疆等30個省市自治區的數據。由于重慶數據資料可得性較差,計算時沒有列入。
根據上述的計算方法用軟件Deap2.1計算得出農業生產率。圖2是1985―2006年的農業生產率變化圖,可以看到,在1986年、1989年、1991年、2005年中國的農業生產率是小于1的,其他年份的農業生產率均大于1,在1999年的時候達到了最大值1.077,在計算年份里,中國農業生產率的平均值為1.024,也就是說農業生產率平均有2.4%的增長。
三、中國農業技術進步路徑與效率的實證分析
根據式(1),設定以下計量模型:
其中:技術進步TFP用全要素生產率表示;EDU為農民的受教育程度ZW(這里以農民家庭勞動力的文化狀況來測算,將他們的文化程度換算成受教育年數來衡量。假設不識字或識字不多的勞動者受教育的年數是0,小學教育是5年,初中受到的教育是8年,高中受到的教育是11年,高中以上受到的教育是13年。利用統計資料上的每百人受到的小學、初中、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人數百分比為權重,運用加權平均數法,算得每個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ZW);RD為農業科技投入,用國家財政用于農業科技三項費用支出表示;進出口IT用農產品進出口總額的人民幣價值表示;FDI用外商在農、林、牧、漁業直接投資的總額的人民幣價值表示。農業生產率數據來源于本文第三部分估計,EDU的數據來源于《中國農村統計年鑒》各年的計算;RD的數據來源于《新中國五十五年統計資料匯編》和《中國統計年鑒》(2006―2007);進出口IT采用了盧鋒等(2001)提出的農業貿易產品HS與SITC編碼統計號的對應關系,整理獲取中國農產品進出口數據;中國外商直接投資在農、林、牧、漁業的總額的統計數據主要來自于《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年鑒》和各年《中國統計年鑒》的整理。本文所用的數據樣本的范圍是1986―2006年。
為了縮小異方差,對EDU、RD、IT、FDI取對數,分別變為LEDU、LRD、LIT、LFDI。由于全要素生產率TFP部分年份為1,取對數時為0,所以不進行處理。如果時間數據不平穩,會出現偽回歸現象。因此對所有數據必須進行單位根檢驗。各變量ADF檢驗結果見表1。在6個變量中,TFP是平穩序列,LEDU、LRD、LIT、LFDI四變量為一階單整序列。
上面方程表明,中國農民受教育程度對農業技術進步的影響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回歸系數(也為彈性系數)為0.057,說明國家對農村教育的投入是良性的,發揮了應有作用。國家財政中農業科技投入對農業技術進步的作用最突出,彈性系數為0.1270,說明國家財政中農業科技投入的增加,對農業技術進步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從方程還可以看出,對外開放的變量均不顯著,說明中國對外開放還未對中國的農業技術進步產生明顯作用。雖然外商在農、林、牧、漁業直接投資的系數為正,但是不顯著,說明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的促進作用還沒有顯示出來。農產品進出口的回歸系數為負,但是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改革開放以來農產品對外貿易對中國農業技術進步基本無作用。
四、結論與政策含義
本文基于1986―2006年的經驗分析表明,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的主要路徑來自于本國的自主創新和農民受教育程度。國家財政對農村教育的投入與農業科技三項費用的投入明顯促進了農業技術進步。外商在農、林、牧、漁業的直接投資對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的作用正在逐步顯現,但還沒有體現出明顯的作用。農產品對外貿易對中國農業技術進步基本無作用。
中國農村未來改革發展基本目標任務能否實現,能否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關鍵要靠農業技術進步。根據本文的研究結論,現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加大農村教育投入,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尤其是發展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水平。二是要加大國家財政對農業科技三項費用的投入力度。國家財政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提高農業科研單位的研發水平,促進本國農業技術的自主創新,從長遠來看,這對確保中國糧食安全、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都會起到良好的作用。所以加大本國農業科研開發力度是必須的。三是要調整農業對外開放政策,加強對外商在農、林、牧、漁業的直接投資體制改革,吸引更多的外商在農業方面的投資,將對外開放和引進農業技術結合起來,更好地促進中國農業技術進步。
摘 要:眾所周知,我國存在耕地少而且地形復雜這樣一大特點。因此,我國農業在引進和利用科學技術方面必然存在一些特殊性。本文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從實證的角度分析說明這些特點的存在對農業的影響。通過了解這些特點,為我國今后在農業科學技術引進和利用方面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農業人均收入計量經濟模型
一、引言
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正在用7%的耕地養活著占世界人口22%的人民。這一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國農業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農業技術進步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型:生物化學技術進步和物理技術進步。前者包括種子改良、化肥和農藥等流動性生產資料的開發、栽培和飼養方法的改善,其中取得效果最明顯的是提高土地生產率和穩定生產水平;后者通常表現為對農業機械、農業生產設施等固定生產資料的開發改良,帶來的直接效果是縮短單位產量的勞動時間,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
為了更好地說明農業技術進步對農業的影響,本文從實證的角度出發,以我國農業技術進步為自變量,農民人均收入為因變量,建立一個計量經濟模型。通過對模型進行分析,得出當前我國農業技術進步對農業尤其是農民收入所反映出的一些特征,從而為我國的農業技術投入提供一定的參考。
二、基本模型建立與數據描述
有很多指標可以衡量農業技術水平,我們在這里選取農業機械動力作為衡量物理技術進步的標準,選取化肥施用量作為衡量生物、化學技術進步的標準。這兩類總量的指標用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數去除,轉化為人均的技術進步的衡量標準。在農民收入的指標方面。這里選擇人均純收入指標,即家庭總的純收入除以家庭常住人口轉化為人均的純收入。
摘要:城鄉收入差距已經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在現階段,勞動力選擇性轉移和化肥的有效施用量對于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而農業機械的投入并不能有效地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本文將以勞動力選擇性轉移、農業技術進步為出發點,探究兩者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并對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檢驗分析。
關鍵詞:勞動力選擇性轉移;農業技術進步;城鄉收入差距;泰爾指數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日益擴大的城鄉收入差距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80年代初,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為210元,城鄉收入比為2.57:1;此后,在農村改革、農產品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的城鄉收入差距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有所下降。但是,在城鄉二元結構這一背景下,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又呈現出逐漸擴大的趨勢。2008年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為11020元,城鄉收入比為3.3:1。 (王倩)
近年來,對于如何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這一問題, 國內許多學者已從多個角度作了積極的探索。有部分學者認為城鎮化和市民化是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關鍵因素,吳先華認為:目前的城鎮化發展模式擴大了城鄉差距,而市民化能夠縮小城鄉收入差距(2011);而廖毓認為:城鎮化對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有顯著作用(2011)。也有部分學者對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張慶、管曉明認為:在現階段僅依靠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并不能縮小城鄉收入差距(2006);而應瑞瑤、馬少曄、翟瓊認為:勞動力流動的確起到了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作用(2011,2010)。有些學者注意到了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王曉鴻、張俊杰認為:城鄉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的不平等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兩個重要原因,而且,城鄉物質資本比值的變動對城鄉居民收入比值的影響程度更大(2011);谷亞光認為:加大農村人力資本投資力度對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2005)。也有少量的學者關注到了農業技術進步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如:羅序斌,胡德龍等認為:城鄉科技進步差異與城鄉收入差距呈正向變動關系(2011)。
然而,很少有學者注意到農業技術進步和勞動力選擇性轉移兩者對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作用,并對表征農業技術進步的指標對縮小城鄉差距的作用進行進一步剖析。本文將試圖從勞動力選擇性轉移和農業技術進步出發,嘗試解決以下問題:第一,勞動力選擇性轉移、農業技術進步與城鄉收入差距是否相關?第二,若三者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勞動力選擇性轉移、農業技術進步將如何推進城鄉收入差距的改變?第三,有哪些措施有助于城鄉差距的縮小?
二、影響機制分析
農民增收主要依賴農業收入的增加和非農收入的增加。其中,農業收入主要來自農林牧副漁等行業,它對土地、氣候、資本、技術等存在著高度的依賴性。而非農收入的增長主要由農業剩余勞動力選擇性轉移帶來的工資性收入構成。
勞動力選擇性轉移過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農業家庭的收入水平,同時農業技術進步的實現可以彌補農業部門生產要素的不足,改善耕作環境,實現生產函數的偏移,農業部門的增收。農業技術進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原有的農業勞動力,這也推動力剩余農業勞動力的轉移,增加了農業家庭的非農收入。
目前,農業生產的增收主要依賴化肥的大量施用,換句話說,化肥的有效施用量在改革開放以來對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而農業機械的投入并沒有在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中起到積極的重要。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有以下幾個:第一,農業物質資本積累薄弱,投入相對不足;第二,大型農業機械往往投入成本較高,這對于利潤較低的農業部門負擔過重;第三,受我國地形限制,大多數耕地不適合大型機械作業。由于受到這些因素的制約,能夠替代勞動力,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的農業機械卻在農業生產中受到了嚴重的“冷落”。然而,大量的施用化肥導致了土壤結構的破壞,在現有基礎上,僅僅依靠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已經很難實現農業持續增收的目的。因此,農業機械的投入必須受到足夠的重視,農業機械的投入不僅可以有效地緩解勞動力不足的現狀,而且會很大程度上解放現有的生產力,這為非農收入的增加提供了前提條件,也為工業部門提供了持續的較高素質的勞動力,為反哺農業準備了物質基礎。
三、計量檢驗與分析
(一)變量、數據和模型設置
2009年末,全國農用機械總動力比2008年增加了3.17%;全國化肥有效施用量比上年增加了3.16%。①而在我國,勞動力的轉移呈現出了明顯的選擇性。以2009年統計數據為例,我國農村外出從業勞動力為22978萬人,比上年增加了436萬人。其中,男性占65.1%,16-40歲占到83.9%,初中級以上文化程度的勞動力占到88.3%。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現階段,我國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的選擇性已經表現的非常明顯,轉移出去的勞動力是一個以男性、青壯年、具有一定文化知識的勞動力為主的群體。為了研究工作的簡約化,我們可以將勞動力轉移數量近似于勞動力選擇性轉移數量。②
1978年,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的泰爾指數為0.0739,以后逐年遞減,在1989年達到0.0393。之后,泰爾指數又逐漸上升,在2004年達到0.0627。2005年以后,泰爾指數出現了緩慢的波動趨勢,并于2007年達到了0.0539。特別是近幾年來,城鄉收入差距并沒有得到有效地遏制,反而呈現出不斷惡化的趨勢③。
與其他衡量城鄉收入差距的指標相比,泰爾指數不僅考慮到了城鄉人口比重, 而且它還對收入分布兩端的變動比較敏感。此外,泰爾指數還能夠描述區域內部的不平等程度,并對區域之間的不平等程度進行測算。因此,我將采用泰爾指數作為衡量城鄉收入差距的指標。
為了直觀地觀察到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因素,我們將泰爾指數(I)設為被解釋變量;將農業技術進步(農業機械總動力T和化肥施用量F)和勞動力選擇性轉移量(L)設為解釋變量。
計量模型為:
其中:I為泰爾指數; T為農業機械總動力; F為化肥的有效施用量; L為勞動力選擇性轉移量。
本文所用數據均采用中國1978-2009年的時間序列數據。其中,勞動力選擇性轉移量由《2010年中國統計年鑒》中的相關數據計算得到。農用機械總動力(T)、農業化肥施用量(F)摘自《2010年中國統計年鑒》,泰爾指數(I)摘自《中國發展報告2009》。
(二)平穩性檢驗
通過Eviews6.0對LnI、LnT、LnF、LnL進行單位根檢驗,發現都是非平穩的數列。之后對各個變量的一次查分形式進行ADF單位根檢驗,得出各變量的一次查分在5%的水平下都是平穩的。
通過單位根檢驗知道LnI、LnT、LnF、LnL的一次查分都是平穩的,為了檢驗相互間是否存在平穩性,現對其進行協整檢驗。
由表2的檢驗結果可以看出,跡統計量52.2142大于臨界值47.8561且概率為0.0184,可以拒絕原假設,認為變量之間至少存在一個協整關系;跡統計量22.3032小于臨界值29.7971且概率為0.2819,則接受原假設,認為存在一個協整關系,即:各變量之間是長期平穩的。最大特征值檢驗與跡檢驗結果一致。模型估計如下:
從回歸模型可以看出,該模型的R2和分別為0.66和0.62,F統計量也比較大,因此,在實際操作中,該模型的擬合程度相對來說是不錯的。此外,勞動力選擇性轉移量、有效化肥施用量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顯著為負,即:勞動力選擇性轉移和化肥的有效施用量的增加有助于縮小城鄉收入差距;而農業機械總動力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顯著為正,即:農業機械總動力投入量的增加并不能減小城鄉收入差距。這與之前勞動力選擇性轉移和化肥有效施用量對城鄉收入差距具有縮小作用,而機械總動力的投入增加并不能導致城鄉收入差距的減小的結論是吻合的。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通過計量檢驗分析可以得出:勞動力選擇性轉移對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現階段,增加化肥的有效施用量對城鄉收入差距的減小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而農業機械總動力的增加并不能有效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這一發現對于今后的生產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從這一角度入手,筆者提出以下建議:(1)政府應該為農村剩余勞動的選擇性轉移建立一系列保障機制和引導機制,鼓勵剩余勞動力的理性轉移;(2)增加農村公共衛生支出和教育支出,加大農村的基礎設施投入,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強化農村人口的身體素質。教育支出的大力投入有助于增加農村人口的人力資本存量,為農民掌握謀生技能提供了堅實的基礎;(3)加大對農業機械的扶持力度,從計量檢驗中可以看出,農業機械的投入對于城鄉收入的縮小不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當前我國農業機械的投入存在成本過高、投入不足等問題。因此,政府應該對農業機械的投入提供強有力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農業發展本身存在的缺陷和短板。
一、理論框架和生產率模型
基于生產函數理論,以農業全要素生產率(TFP)表示生產率,即投入生產要素增長率不能解釋的產出增長率,包括知識增長或技術進步在內的效應。假定農業生產率的主要決定因素變量是農業研發投入,其他經濟和非經濟因素等為控制變量,即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模型為:其中,R表示農業領域的研發投入總量;ST為農業規模、農業生產、貿易等結構變化;D為其他啞變量。被解釋變量TFP與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如下:農業領域的研發投入不斷地創造新的知識和技術,提高了農業領域的知識和技術存量,促進了農業知識應用和新技術產生,因而,研發投入極大提升了農業生產率。農業生產規模擴大有利于技術應用和產品商業化,產品多樣化和質量提升有利于實現產品價值,對外貿易結構優化有利于在更大范圍里配置生產要素和銷售產品,實現產品生產與市場需求銜接,有效地配置資源,促進農業生產率進步。
二、數據來源及變量計算
通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農業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等收集農業資本投入、勞動力和農業種植土地等1991~2011年的數據,構造農業產出函數計算我國農業TFP。這里,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及對應計量模型具體如下:對式(2)取對數得到:lnYt=lnA0+αTt+αklnKt+αLBlnLabort+μt,或者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對數生產函數還是超越對數生產函數,其中,Y,K,Labor分別表示歷年農業產值、農業資本存量和勞動力數,t為時間。農業資本存量通過核算歷年農業固定資本投資并取折舊率6%進行核算歷年資本存量,基期資本存量的計算方法參見有關文獻[。通過回歸分析估算產出彈性系數,確定各要素的產出彈性,下面,運用上述公式核算的被解釋變量TFPt并分析其影響因素。借助農林牧漁生產總值、歷年農業固定資本投資、農業勞動力和農業耕地面積,利用消費者、固定資產價格指數對農業產值和投資進行折算實現不同時期的產出、投資的可比性。通過檢驗函數是否滿足規模收益不變性和選擇函數的最佳對數式,發現生產函數滿足規模收益不變,回歸得到的生產函數模型方程:根據式(4)、(5),可計算得到TFP增長率。設1990年的指數為1,可計算歷年的TFP指數(如圖1),tfpgrowth、tfpindex分別為TFP增長率和TFP的指數,其中有:tfpindext=tfpindext-1(1+tfpgrowtht)(6)對tfpindex和tfpgrowth進行相關分析,其相關系數接近于1。因此,在分析生產率的影響因素時,只需選取其中一個指標設置回歸方程。收集解釋變量數據為:歷年農業研發投入、農業耕種面積、貿易產品結構等數據。根據式(1),可引入計量模型分析農業生產率的研發投入影響,對于其他因素則作為控制變量進入模型。RRD為農業研發投入與農業產出的比值,lnland為農業耕種面積的對數值,在進行回歸分析前,分別將被解釋變量與潛在解釋變量進行相關分析和Granger因果分析,發現TFPt分別與RRD,REXt-2正相關,其相關系數分別為0.45和0.52,但TFPt與lnland呈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35,且RRDt-1,lnlandt,REXt-2分別對TFPt存在因果關系,由于RRD、REX與lnland同時作為解釋變量回歸方程不理想,運用Eviews5.0對TFPt和解釋變量RRD、REX與lnland進行協整檢驗,發現各變量呈一階協整關系,經過多次回歸分別得到如下方程:件不變時,農業研發投入比例越高,對后期的農業生產率提高具有較強的正向效應。第二,在其他條件不變時,農產品出口比例越高,對滯后兩期的農業生產率具有明顯的正向影響。第三,在其他條件不變時,農業耕種面積擴大,反而對同期的農業生產率帶來負向效應。農業領域的研發投入可以促進農業生產效率提升,農產品對外出口可以拉動農業生產率提高,但農業耕種面積擴大卻導致農業生產率降低,其原因在于耕種面積擴大,農產品產量增大,引起市場農產品供給擴大,供求渠道流通不暢,導致農產品滯銷和價格大大下降,反而引起農業收益降低,最終導致農業生產率下降。
三、結論及政策
通過核算1990年以來我國農業生產率指數并分析農業研發投入對其產生的影響,得到的結論如下:第一,我國農業生產率增長出現明顯的波動。在1990~1995年間,農業生產率出現正增長,在1996~2003年間,我國農業生產率出現連續負向增長,在2004~2010年間,農業生產率出現正向增長兩年后出現一年負向增長的波動。這個結果基本上符合我國農業生產的實際,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農業生產仍具有較大改革制度能量激勵,農業生產率表現為連續增長,但在90年代中期至2003年,我國農業生產環境逐漸惡化,農業承擔的稅費負擔重,城鄉差距拉大,農業資源大量外流,極大地制約了農業生產率提高,以致出現農業生產率連續降低。自2004年以來,我國農業稅費減免,農業生產環境逐漸改善,但是,與其他產業相比,農業生產具有周期性和調節緩慢性,市場機制對農業產生明顯的作用,致使農業生產率出現兩年正一年負的周期性波動,市場波動已明顯地影響農業生產率了。第二,我國農業領域研發投入對其后的農業生產率具有正向效應,農產品出口對滯后兩期的農業生產率具有正向影響。農業耕種面積的增加,反而導致農業生產收益略有下降,對農業生產率具有負向效應。農業經濟和農村社會的發展,有利于農民收入提高和促進農業勞動力素質提升,這些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在社會主義市場機制作用下,農業生產應對市場機制的能力比較微弱。但是,基于農業產業正外部性,農業發展對經濟增長、社會穩定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結合上文實證分析,為了促進農業技術進步,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農業研發投入:一是加大對農業研發投入,促進農業技術研究和試驗,依靠技術進步彌補農業資源的不足。伴隨我國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深,農村優質勞動力在不斷外流,農業生產剩余積累的資本也轉移到其他產業,一部分農業土地流轉為非農用途,農業土地肥力下降且遭受污染,水利等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相對于工商業,農業經營環境相對惡化。為克服農業資源轉移和抑制農業生態不斷惡化,要逐漸轉向依靠技術進步提高農業生產率。二是開拓國際市場,擴大我國農業產品對外貿易,拉動農業技術進步。我國農業雖說地少人多,但勞動力密集型農業以及園藝產品具有較強競爭力,促進這些農產品出口,有利于發揮勞動力優勢,促進農業技術進步。三是加強對農業勞動力的培訓,培養農民的市場經營技能,積極應用科研成果于農業生產,提升農業生產率。農業技術的應用需要高素質的勞動力?,F有農業勞動力,無論是流出到城鎮工商業就業,還是留在農業內部就業,都需要通過技術培訓使他們成為合格的勞動力。整體上,農民市場意識較弱,不熟悉市場運作。 因此,各級政府和市場管理部門應承擔農業生產、產品流通渠道的信息收集和,引導農業經營者的生產和經營行為,提高農業經營者的市場駕馭能力,克服市場機制盲目性致使農業產品供求過度波動對農業生產造成的負面沖擊。加強市場建設和信息傳播,引導農業經營者利用市場規律進行生產和銷售產品,提高農業經營收益率。
摘要:傳統農業技術概念在市場經濟中的不適應狀況,導致農業生產和經營環節的分離,制約著農業技術價值的實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農戶需求為導向的農業技術體系應該包括處于不同層次并相互關聯的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經營技術、農業組織技術、農業信息技術和農業創新技術。在農業技術進步由政府供給主導型向農戶需求主導轉變的過程中,農業科技人員應成為農業技術市場運行的主體。
1.市場經濟中農業技術概念的不適應
在人們的普遍概念中,農業技術僅僅局限在農業生產這個環節,相當于英語中的technique。因此,盡管人們將其擴展到產前和產后,但最終仍然沒有脫離一個“產”字。顯然,這一格局依然是沿用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并與傳統農業較低的生產力相關聯。雖然我們運用了一系列先進的“生物技術”、“化學技術”、“物理技術”和“機械技術”,尤其是近來不斷發展中的所謂農業高科技,如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在農業中的應用以及“電腦農業”、“精細農業”等,但歸要結底無不是以增加農業生產的產量為目標導向的。因而,這些技術在小規模的示范階段,因其極大地提高了農產品產量。并且在這種農產品在市場上處于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使農業增產和增收的雙重目標的實現成為可能。然而,一旦將這些技術在更大的范圍進行推廣應用時,便會出現農民應用先進技術后“增產而不增收”的普遍現象。其原因一方面是人們在選擇應用新技術時,缺乏對市場最基本規律的認識,另一方面則與人們使用了這種單一性的、不完整的農業技術概念有關。在傳統的農業技術概念中,農業生產和農業經營始終處于分離的狀態。
嚴格意義上的農業技術應該是英文中的tech-nology,是指一系列工具、手段、方法、工藝、程序等的總稱,它不僅作用于生產過程,同時也涉及到生產的組織和管理過程;既作用于物,同時亦作用于人,而根本的則在于對人的能力的提升,提高其在變化的、復雜環境中的適應性和能動性。因此,農業技術不僅要作用于自然,降低農業生產中的自然風險,更重要的是要作用于人與人所關聯的社會,以減少農業生產的社會風險,并在同市場的關聯中,控制市場風險。
但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農業技術被限定為人與自然相互作用關系的產物,而忽視了農業技術同樣是人類社會中人與人關系的結果。人們在選擇農業技術時,往往對農業技術應用的社會性因素考慮不夠。在農業技術由政府供給主導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尤其是縣級政府,在制定農業政策和在推廣農業技術時,往往運用靜態的決策方法,即只是根據當前市場狀態,而缺乏對未來市場變化的基本預測,有時是按當前外地市場甚至是國際市場的價格來組織當地的農業生產,決策時存在著嚴重的時空錯位現象。而在當地農產品市場容量極為有限時,農民缺乏有效組織的情況下,造成了農民間的無序競爭,各種農產品收購大戰中,最終受損失的是農民的利益。在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地方在推廣農業新技術時,均出現過大起大落的局面,尤其是像果品生產,從決策到見成效,需要有一個較長的周期。這種決策的延滯效應,使農民在政府的行政命令下,一次次地隨著政策“失誤”所造成的損失,而且更重要的是導致了政府權威性的逐步衰減,農民們甚至發現了“逆政府號召而動”的規律。在用市場行為標準處理一系列相關的問題時,農民行為與政府行為之間的沖突呈日益加大的趨勢。
2.市場經濟中農業技術的價值
面對這種當地市場空間狹小,而政府調動資源能力超強的情況,各地農業技術部門扮演著一個十分尷尬的角色,在增加農民收入的良好愿望的激勵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仍然沿用傳統的推廣模式:技術引進-試驗-示范-推廣,農業新技術在解決農民對技術某方面需求的過程中,往往產生農民所不期望的負效應。大規模推廣的各種新技術,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起到了干擾、破壞市場平穩運行的反作用。
嚴格來講,農業技術部門缺乏真正有效的技術,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于技術有效性的評價再也不是以前以產量的增加幅度為唯一的標準了,衡量技術的先進性更重要的是其能產生的經濟效益,而對技術經濟效益的評價只能是通過市場,較之計劃經濟下的專家評估體系更加客觀。顯然,在許多新技術推廣過程中,農業技術部門是同市場脫節的,即所推廣的新技術缺乏市場檢驗的過程。因此,當問到技術人員自己敢不敢首先應用所推廣的新技術時,回答一般是否定的,或至少在考慮市場因素時,回答往往是不肯定的。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要求農民采用新技術,豈不有自欺欺人之嫌?當然,這里涉及到對技術的評價問題,即如何認識技術效益的兩面性。當人們追求技術的正效益的時候,往往會缺乏對技術可能的負效益的應有認識,缺乏對技術應用風險性的正確理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技術的經濟效益同市場風險呈正相關,即效益愈高,其存在的市場風險亦愈大。而且,任何技術的經濟效益是同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關聯在一起的,受到市場供求均衡基本規律的制約。
農民在滿足自身對農產品消費的傳統自給自足的生產目標時,農業生產技術以其極大提高產量的優勢,所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農業技術進步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廣大農民糧食自給問題。然而,在以市場為導向追求農業的經濟效益目標的商品化生產時,農業便不是一種簡單的生產過程,更多的則取決于同生產相關聯的經營過程。在這種情況下,經營策略決定了對技術選擇的效益。一旦經營策略失誤,技術愈先進,產量愈高,則帶來的損失愈大。
由于對技術經濟效益的不確定性增加,傳統農業生產的弊端便顯露無遺。農民尚沒有改變其在市場經濟中的自然人狀態,其對技術的選擇應用仍然受到下列因素的嚴重制約。
(1)農戶小規模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限制了其在市場中的有效參與。
(2)農戶處于市場信息不完全條件的多主體決策狀態,所形成的決策趨同性,經常導致農副產品生產的供大于求。
(3)農戶間的無序競爭格局,尤其是在有限的本地市場,導致農戶有限資源的內部消耗。
4)由于缺乏相應的資本市場,農戶調動資源的能力十分有限,很難充分地利用新技術的優勢把握市場機會。
(5)政府技術部門在向農民提供技術時,處于嚴重的部門分割,學科分離的狀態。
所有這些反映出農村地區農業技術進步的落后狀況,并與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要求不相適應。農業技術市場發育的滯后,使農民在被動地接受政府部門供給的農業生產技術外,缺乏根據市場機會和其自身特點選擇農業技術的可能性。
3.市場經濟中農業技術進步的體系特征
面對市場,農民不僅需要農業生產技術,同時更需要與農業經營相關的技術。市場經濟體系為農民提供了不同的發展機會,因而也促進了農村社區原來基本上處于同質狀態的農戶間的不斷分化。在同一社區農戶自然資源稟賦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掌握和應用農業技術的差異, 導致并加速農戶間分化的根本性動因。因此,當我們比較同一農村社區農戶間的差異時,會毫無例外地發現,那些社區中的“能人”(專業大戶),較一般農戶,尤其是較貧困戶的優勢,并非僅僅表現在農業生產這類“硬”的技術上,更多的是在“軟”的經營技術上,包括更強的經營能力和組織能力,具有更強信息意識和創新意識,即他們在對其“智能”的應用上,呈現出高于一般農戶的明顯傾向。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戶不僅僅是一個生產者,更重要的他們已經或正在成為農業的經營者,即根據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和自身的資源特點,組織進行以經濟效益為目標的農業經營活動。在傳統農業中,種什么、養什么以及怎樣種、怎樣養的技術對于農民生存條件的獲得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市場條件下,生產技術必須在同市場關聯的情況下才能意義。所謂的經營技術,首先是要會進行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分析,知道在不同的市場條件下,如何降低生產成本、如何提高銷售利潤,從而制定針對不同市場狀態的經營策略,尤其是如何避免市場價格風險的措施。顯然,絕大多數農村“專業戶”,通過長期實踐的摸索和總結,基本上具備了這方面的技術能力,使之能更主動和更有效地參與市場,以取得相應的經濟效益,而一般農戶的技術水平尚沒有進入到這一層次,使其提高農業效益十分艱難。
當然,即使那些成功的“專業戶”,在追求更高經濟效益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經濟技術,農業生產和經營仍然停留在較小的規模上,導致其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尤其是不能參與到更遠、更大的市場中去。本地農產品市場空間的狹小以及農戶間的無序競爭格局,成為農業提高效益的瓶頸之一。因此,農業組織技術所針對的是如何有效解決農戶小生產對大市場的適應,通過組織的形式不斷擴大農業生產經營的規模,促進農戶間需求和農戶自身特點的分工與合作。目前各地在推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過程中,強調并扶持各種類型的農民技術組織和經濟組織的建立,其實質便是農業組織技術的具體推廣和應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生產經營呈現出越來越開放的格局,相對于自給自足傳統農業的封閉性,其有效運行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礎之上的。農業商品化程度越高,生產經營的規模越大,對有關信息的需求量則越大,對信息的質量要求越高。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農業生產經營的效益與所采用的信息技術呈正相關。農村中的“小販”在關聯農業生產者和消費者、活躍農產品市場、提高農業效益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農業流通領域中信息的價值。農業信息技術是涉及到如何更有效地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傳遞信息和使用信息等的手段和途徑,使信息最終為農業生產經營的決策提供有效的依據。顯然,相對于分散的農戶生產經營格局,有組織有規模的農業生產經營更依賴于信息技術的有效性。
同傳統農業的保守性相對而言,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的生產經營是以創新為根本動力機制的。國內外實踐充分表明,沒有創新便不會有農業的發展。當然,這里所討論的創新并不僅僅是前述各技術層面上一般意義的創新,更重要的是強調戰略層面的創新,包括觀念上、意識上以及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等,運用有效的手段和途徑,適應不斷變化中社會、市場環境的要求,從而使農業生產經營能更好地為全社會的發展服務,并更廣泛地調動全社會在農業中的參與。
根據上面的討論,我國應該將農業技術理解為一個體系,即除了農業生產技術外,還包括與農業經營相關的各種技術,包括農業經營技術、農業組織技術、農業信息技術和農業創新技術等,其在農業中的重要性處于不同的層次。處于下部的技術是基礎,是高層次技術發展的前提條件。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想使農業效益不斷提高,在處于低層次的技術得到基本配置的情況下,則取決于較高層次的技術是否得到配置以及配置的數量和質量。嚴格來講,較高層次技術的發展是農業效益提高的源泉,是促進農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在這五個層次的技術中,除了生產技術是以物為載體外,其他四個層次的技術均是以人為載體的。顯然,掌握和運用這些技術,對人的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愈往上則愈高。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農業技術進步的方向,不僅涉及到對人的技能的開發,更重要的是對人的智能的開發。
4.市場經濟中農業技術進步的戰略
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發展為農業技術進步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制度環境,并帶來更多的機遇,同時也使建立在計劃經濟體系下的農業科研推廣體系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目前農業技術體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原有的技術體系同市場經濟體系的不適應,尤其是傳統計劃經濟的思維方式,仍然在深刻地影響著廣大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民在市場中的行為方式。
依靠農業技術進步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現代化的必然戰略選擇。為此,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要對現有農業技術體系按照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要求,對其進行改造,加強其同市場的關聯,在提高各級技術人員素質的同時,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實現技術隊伍人員結構和知識結構的優化;另一方面按照農業發展對技術需求,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型農村技術服務體系,促進農業技術的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和規模化的發展。
(1)農業技術和農業技術人員需要以技術發展主體的角色參與市場,通過市場檢驗和實現農業技術的效益和技術人員的價值。為此,需要技術市場的建設同其他農業要素市場的建議綜合在一起,根據農業技術的特點,形成農業技術市場運行和管理的規范。
(2)技術人員需要了解市場、研究市場,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建立起農業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同市場-消費者的關聯。為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使技術人員能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的進程,不斷提高其市場意識和市場能力。
(3)在強調農業“硬”的生產技術發展的同時,農業科技政策需要將重點逐步轉移到對農業“軟”技術的開發上,促進生產技術、經營技術、組織技術、信息技術和創新技術等以市場和農民需求為導向的均衡發展格局。為此,需要根據農業發展和農業技術進步的方向,制定相關的農業技術政策和發展計劃。
(4)建立農業技術體系中部門之間,學科之間以及地區之間的合作和協調機制,尤其需要運用市場行為替代政府行為,使市場利益機制在技術資源的配置和技術效益的分配過程中發揮主導性的作用。為此,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在科技資源市場化的進程中,提高農業運行的效率。
(5)根據農民對不同技術的需求特點以及其掌握不同技術的能力差異,建立不同形式的技術服務體系,促進技術推廣和技術服務的多樣化和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針對性和及時性。為此,需要借助市場資源來裝備農業服務的手段,而不應沿襲“等、靠、要”的思維方式。
(6)克服技術人員固有的“官本位”的文化和思維方式,運用利益機制同農業技術的使用者-農民和農業企業建立平等的、互惠互利的用戶和伙伴關系,在一定程度上調動社會資源在農業技術進步中的投入。為此,需要強調技術人員在研究、開發和推廣農業技術中的利益合法性,促進技術人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迅速實現其角色根本轉換,使之逐步成為農業技術市場的運行主體。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技術進步必然伴隨著一系列與農業技術應用的政策環境、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相關的制度和機制上的創新,而核心是要按照農業技術進步的方向,確定技術人員在推動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實現農業技術進步由政府供給主導型逐步向農戶需求主導型轉變。運用市場力量整合政府資源、市場資源和社會資源,使農業技術在促進農業產量增加的同時,以市場及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極大地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摘要:
農業在國民經濟里占據著基礎性地位。農業對經濟的發展有著推動作用,另外,我國農村人口占據較大比重,農業收入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這些因素都確保了農業在我國的地位。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農業經濟也不斷發展,但是也呈現出各種問題。當前,我國土地資源日益減少,農業經濟發展競爭更加激烈,如何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是我國各界關注的重點。
關鍵詞:
農業經濟増長;農業技術進步;經濟增長
當前,我國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農業收入,這種現象嚴重的制約了農民經濟收入的增加。另外,我國農業的發展方式也多是粗放式發展,經濟增長的方式沒有達到最優。農業經濟的發展最終必然是走可持續與集約化發展的道路。本文重點針對農業技術來研究農業經濟的發展。
一、農業發展的概述
(一)農業發展中的相關概念
在我國農業是指依托土地資源進行動植物生產的產業。農業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所謂狹義的農業主要指依托土地資源進行種植農作物的種植業。廣義上的農業還包含了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林業及相關的副產業。所謂的農業技術是在農業活動的生產活動中,農業從業者為實現增產與增收,對從事的農業活動進行的技術改造與優化活動。在農業領域內,農業技術的進度對農業發張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農業技術進步的主要外在表現有:落后技術的淘汰,農業生產力的提高、農業產值的增長、生產效率的提高。
(二)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雖然有了明顯的增長,但在農業的產業發展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有:農村耕地種植面積的大幅減少,人地矛盾日惡化;農業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較弱;農業技術發展緩慢;土地集約化程度低;農業經濟整體呈現不出規模效益;農產品供過于求,競爭力弱;農業經濟結構不合理等等。
二、農業技術進步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改變農業生產要素的質量
農業技術進步可以改變農業生產要素的質量,以此可進一步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農業技術進歩的作用首先通過生產要素的改變來實現。農村經濟發展中,生產要素主要是農作物、魚類、林木及牲畜。通過改良農作物、魚類、林木及牲畜的品種可以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要實現農業中生產要素的品種提升,需要現代的農業種植與遺傳學的文化知識,更需要對所依托的土地資源進行改造與優化;需要改造生產工具與器械,提升生產效率;另外,還要提升生產所依托土地資歷的利用率,以此推動農業經濟發展。
(二)優化農業生產環節
農業技術的進步對其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僅表現在生產要素的優化中,更通過滲透到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中表現出來。整個農業的生產活動中,通過利用科學技術,提升農業的技術發展水平可以優化土地的基礎建設,改善耕地水土流失與土地沙化的狀況;還可以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實現農業的規模化與產業化的發展。在農業延伸產業上,農業加工業發展可以通過技術發展,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其產能與品種。在流通環節,通過農業技術的進步,依托先進交通工具與便利的交通設施,可以實現農產品的快速交換。此外,企業可以建立起功能齊全,渠道多樣的信息網,加強農業生產各環節的聯系,以此促進農業的經濟發展。
(三)改良農業的產業結構
農業不僅僅是指農業種植業,它包含了多個產業統。通過改良與優化農業的產業結構的可以促進農業的經濟發展。農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可以提升農業的增長質量,農業的產業結構也會得以優化與改良。舉例來說,畜牧業與漁業可以通過改進農業技術以此優化其產業內部的結構,甚至優化兩部門產業間的結構,從整體上使整個農業產業結構發生變化,得以優化,最終是農業得以發展。
三、農業技術進步的優化策略
(一)提升農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農業技術水平的提升,要從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著手。首先。國家農業管理部門,特別是科研部門應該改變其技術研究方向。當期,我國地方的農業科研部門的關注重點是農業生產,科研重點幾乎全部在農業生產上。農業科研部門應將科研重點放在生態農業、循環農業上,發展可持續的循環農業。除此之外,科研部門應該關注農業的品種改良、信息技術提升等。其次,農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升不應該忽視政府的監督作用。在農業科研領域中,所有的科研項目經費往往是由政府部門來提供。政府在農業技術提升中,充當了投資人的角色。在整個農業技術創新能力提高中,政府部門更應該發揮其宏觀管理的角色與監督者的角色。再者,積極推進農業科技的產業化。農業科技的產業化主要是指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這種產業化是指上市農業發展與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政府要加大對農業的高新技術園區開發與拖入,通過政策、地域及農產業優勢吸引農業科技企業與單位入園,實現農業科技的產業化。
(二)加強農業產業的教育
農業技術水平的提升要不斷的加強農業產業的教育。加強對農業從業者的職業教育,使其成為農產產業化經營的主體;開展實用農業技術的培訓,增強農民的科學生產意識;積極引導與強化農民及相關從業者的市場觀念。農業技術提升的關鍵是農業從業者對新技術的運用。因此,農業從業者應該積極接受農業產業教育,增強其科學文化素質,并在農業生產中將農業技術及相關知識運用起來,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三)推動農業的市場環境改革
農業技術的發展也依賴于農業產業本身。通過對農業產業進行改革,為農業技術發展創造良性的市場環境。農業技術的發展本就隨著農業市場環境變動而變化,市場對農產品與生產機械需求增加,市場上眾多參與者會更多的關注于通過提升農業技術水平以獲取更多農產品。因此,通過對農業產業進行改革,增強市場對農業產業的需求,改善農業產業的市場環境,最終,創造有利于農業技術發展的市場環境,以此推動農業產業的發展。
(四)加強農業技術的推廣
加強農業技術的推廣與傳播有助于農業技術的發展。農業技術的推廣要做到及時、有效地將最新的農業技術推廣給農業從業者。最終,能夠幫助農業從業者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各種問題,促進農業技術的進步。農業技術的推廣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和研究體系。技術推廣與研究體系要堅持以政府主導,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對農業技術進行多元化的技術推廣與研究。要避免單純依靠政府主導,要充分發揮農業、農民及相關從業者、農業經濟組織、農業技術研究企業的力量,要做到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
(五)提升農業技術隊伍素質
農業技術的提升離不開專業的農技研發人員,提升農業技術研發團隊的專業能力與素養才是關鍵。對于農業技術研發團隊的專業能力與素養的提升核實對農業技術團隊的培訓工作。因此,農業技術研發團隊要加強對其從業人員的培訓;在進行人員招聘時,要對研發人員進行全方位的考察。不僅要求研發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知識,還要求研發人員具有大量的農業經驗;對農業技術研發團隊而言,還應該完善對其考核評價制度。團隊及研發人員素質的提高要充分發揮考核評價制度的作用。通過對相應人員進行考核與評價,以此激烈其專業能力的提升。
作者:李玉紅 單位:開封市農村水利技術推廣站
摘要:傳統農業技術概念在市場經濟中的不適應狀況,導致農業生產和經營環節的分離,制約著農業技術價值的實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農戶需求為導向的農業技術體系應該包括處于不同層次并相互關聯的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經營技術、農業組織技術、農業信息技術和農業創新技術。在農業技術進步由政府供給主導型向農戶需求主導轉變的過程中,農業科技人員應成為農業技術市場運行的主體。
1.市場經濟中農業技術概念的不適應
在人們的普遍概念中,農業技術僅僅局限在農業生產這個環節,相當于英語中的technique。因此,盡管人們將其擴展到產前和產后,但最終仍然沒有脫離一個“產”字。顯然,這一格局依然是沿用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并與傳統農業較低的生產力相關聯。雖然我們運用了一系列先進的“生物技術”、“化學技術”、“物理技術”和“機械技術”,尤其是近來不斷發展中的所謂農業高科技,如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在農業中的應用以及“電腦農業”、“精細農業”等,但歸要結底無不是以增加農業生產的產量為目標導向的。因而,這些技術在小規模的示范階段,因其極大地提高了農產品產量。并且在這種農產品在市場上處于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使農業增產和增收的雙重目標的實現成為可能。然而,一旦將這些技術在更大的范圍進行推廣應用時,便會出現農民應用先進技術后“增產而不增收”的普遍現象。其原因一方面是人們在選擇應用新技術時,缺乏對市場最基本規律的認識,另一方面則與人們使用了這種單一性的、不完整的農業技術概念有關。在傳統的農業技術概念中,農業生產和農業經營始終處于分離的狀態。
嚴格意義上的農業技術應該是英文中的tech-nology,是指一系列工具、手段、方法、工藝、程序等的總稱,它不僅作用于生產過程,同時也涉及到生產的組織和管理過程;既作用于物,同時亦作用于人,而根本的則在于對人的能力的提升,提高其在變化的、復雜環境中的適應性和能動性。因此,農業技術不僅要作用于自然,降低農業生產中的自然風險,更重要的是要作用于人與人所關聯的社會,以減少農業生產的社會風險,并在同市場的關聯中,控制市場風險。
但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農業技術被限定為人與自然相互作用關系的產物,而忽視了農業技術同樣是人類社會中人與人關系的結果。人們在選擇農業技術時,往往對農業技術應用的社會性因素考慮不夠。在農業技術由政府供給主導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尤其是縣級政府,在制定農業政策和在推廣農業技術時,往往運用靜態的決策方法,即只是根據當前市場狀態,而缺乏對未來市場變化的基本預測,有時是按當前外地市場甚至是國際市場的價格來組織當地的農業生產,決策時存在著嚴重的時空錯位現象。而在當地農產品市場容量極為有限時,農民缺乏有效組織的情況下,造成了農民間的無序競爭,各種農產品收購大戰中,最終受損失的是農民的利益。在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地方在推廣農業新技術時,均出現過大起大落的局面,尤其是像果品生產,從決策到見成效,需要有一個較長的周期。這種決策的延滯效應,使農民在政府的行政命令下,一次次地隨著政策“失誤”所造成的損失,而且更重要的是導致了政府權威性的逐步衰減,農民們甚至發現了“逆政府號召而動”的規律。在用市場行為標準處理一系列相關的問題時,農民行為與政府行為之間的沖突呈日益加大的趨勢。
2.市場經濟中農業技術的價值
面對這種當地市場空間狹小,而政府調動資源能力超強的情況,各地農業技術部門扮演著一個十分尷尬的角色,在增加農民收入的良好愿望的激勵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仍然沿用傳統的推廣模式:技術引進-試驗-示范-推廣,農業新技術在解決農民對技術某方面需求的過程中,往往產生農民所不期望的負效應。大規模推廣的各種新技術,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起到了干擾、破壞市場平穩運行的反作用。
嚴格來講,農業技術部門缺乏真正有效的技術,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于技術有效性的評價再也不是以前以產量的增加幅度為唯一的標準了,衡量技術的先進性更重要的是其能產生的經濟效益,而對技術經濟效益的評價只能是通過市場,較之計劃經濟下的專家評估體系更加客觀。顯然,在許多新技術推廣過程中,農業技術部門是同市場脫節的,即所推廣的新技術缺乏市場檢驗的過程。因此,當問到技術人員自己敢不敢首先應用所推廣的新技術時,回答一般是否定的,或至少在考慮市場因素時,回答往往是不肯定的。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要求農民采用新技術,豈不有自欺欺人之嫌?當然,這里涉及到對技術的評價問題,即如何認識技術效益的兩面性。當人們追求技術的正效益的時候,往往會缺乏對技術可能的負效益的應有認識,缺乏對技術應用風險性的正確理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技術的經濟效益同市場風險呈正相關,即效益愈高,其存在的市場風險亦愈大。而且,任何技術的經濟效益是同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關聯在一起的,受到市場供求均衡基本規律的制約。
農民在滿足自身對農產品消費的傳統自給自足的生產目標時,農業生產技術以其極大提高產量的優勢,所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農業技術進步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廣大農民糧食自給問題。然而,在以市場為導向追求農業的經濟效益目標的商品化生產時,農業便不是一種簡單的生產過程,更多的則取決于同生產相關聯的經營過程。在這種情況下,經營策略決定了對技術選擇的效益。一旦經營策略失誤,技術愈先進,產量愈高,則帶來的損失愈大
由于對技術經濟效益的不確定性增加,傳統農業生產的弊端便顯露無遺。農民尚沒有改變其在市場經濟中的自然人狀態,其對技術的選擇應用仍然受到下列因素的嚴重制約。
(1)農戶小規模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限制了其在市場中的有效參與。
(2)農戶處于市場信息不完全條件的多主體決策狀態,所形成的決策趨同性,經常導致農副產品生產的供大于求。
(3)農戶間的無序競爭格局,尤其是在有限的本地市場,導致農戶有限資源的內部消耗。
4)由于缺乏相應的資本市場,農戶調動資源的能力十分有限,很難充分地利用新技術的優勢把握市場機會。
(5)政府技術部門在向農民提供技術時,處于嚴重的部門分割,學科分離的狀態。
所有這些反映出農村地區農業技術進步的落后狀況,并與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要求不相適應。農業技術市場發育的滯后,使農民在被動地接受政府部門供給的農業生產技術外,缺乏根據市場機會和其自身特點選擇農業技術的可能性。
3.市場經濟中農業技術進步的體系特征
面對市場,農民不僅需要農業生產技術,同時更需要與農業經營相關的技術。市場經濟體系為農民提供了不同的發展機會,因而也促進了農村社區原來基本上處于同質狀態的農戶間的不斷分化。在同一社區農戶自然資源稟賦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掌握和應用農業技術的差異,導致并加速農戶間分化的根本性動因。因此,當我們比較同一農村社區農戶間的差異時,會毫無例外地發現,那些社區中的“能人”(專業大戶),較一般農戶,尤其是較貧困戶的優勢,并非僅僅表現在農業生產這類“硬”的技術上,更多的是在“軟”的經營技術上,包括更強的經營能力和組織能力,具有更強信息意識和創新意識,即他們在對其“智能”的應用上,呈現出高于一般農戶的明顯傾向。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戶不僅僅是一個生產者,更重要的他們已經或正在成為農業的經營者,即根據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和自身的資源特點,組織進行以經濟效益為目標的農業經營活動。在傳統農業中,種什么、養什么以及怎樣種、怎樣養的技術對于農民生存條件的獲得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市場條件下,生產技術必須在同市場關聯的情況下才能意義。所謂的經營技術,首先是要會進行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分析,知道在不同的市場條件下,如何降低生產成本、如何提高銷售利潤,從而制定針對不同市場狀態的經營策略,尤其是如何避免市場價格風險的措施。顯然,絕大多數農村“專業戶”,通過長期實踐的摸索和總結,基本上具備了這方面的技術能力,使之能更主動和更有效地參與市場,以取得相應的經濟效益,而一般農戶的技術水平尚沒有進入到這一層次,使其提高農業效益十分艱難。
當然,即使那些成功的“專業戶”,在追求更高經濟效益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經濟技術,農業生產和經營仍然停留在較小的規模上,導致其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尤其是不能參與到更遠、更大的市場中去。本地農產品市場空間的狹小以及農戶間的無序競爭格局,成為農業提高效益的瓶頸之一。因此,農業組織技術所針對的是如何有效解決農戶小生產對大市場的適應,通過組織的形式不斷擴大農業生產經營的規模,促進農戶間需求和農戶自身特點的分工與合作。目前各地在推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過程中,強調并扶持各種類型的農民技術組織和經濟組織的建立,其實質便是農業組織技術的具體推廣和應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生產經營呈現出越來越開放的格局,相對于自給自足傳統農業的封閉性,其有效運行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礎之上的。農業商品化程度越高,生產經營的規模越大,對有關信息的需求量則越大,對信息的質量要求越高。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農業生產經營的效益與所采用的信息技術呈正相關。農村中的“小販”在關聯農業生產者和消費者、活躍農產品市場、提高農業效益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農業流通領域中信息的價值。農業信息技術是涉及到如何更有效地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傳遞信息和使用信息等的手段和途徑,使信息最終為農業生產經營的決策提供有效的依據。顯然,相對于分散的農戶生產經營格局,有組織有規模的農業生產經營更依賴于信息技術的有效性。
同傳統農業的保守性相對而言,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的生產經營是以創新為根本動力機制的。國內外實踐充分表明,沒有創新便不會有農業的發展。當然,這里所討論的創新并不僅僅是前述各技術層面上一般意義的創新,更重要的是強調戰略層面的創新,包括觀念上、意識上以及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等,運用有效的手段和途徑,適應不斷變化中社會、市場環境的要求,從而使農業生產經營能更好地為全社會的發展服務,并更廣泛地調動全社會在農業中的參與。
根據上面的討論,我國應該將農業技術理解為一個體系,即除了農業生產技術外,還包括與農業經營相關的各種技術,包括農業經營技術、農業組織技術、農業信息技術和農業創新技術等,其在農業中的重要性處于不同的層次。處于下部的技術是基礎,是高層次技術發展的前提條件。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想使農業效益不斷提高,在處于低層次的技術得到基本配置的情況下,則取決于較高層次的技術是否得到配置以及配置的數量和質量。嚴格來講,較高層次技術的發展是農業效益提高的源泉,是促進農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在這五個層次的技術中,除了生產技術是以物為載體外,其他四個層次的技術均是以人為載體的。顯然,掌握和運用這些技術,對人的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愈往上則愈高。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農業技術進步的方向,不僅涉及到對人的技能的開發,更重要的是對人的智能的開發。
4.市場經濟中農業技術進步的戰略
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發展為農業技術進步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制度環境,并帶來更多的機遇,同時也使建立在計劃經濟體系下的農業科研推廣體系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目前農業技術體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原有的技術體系同市場經濟體系的不適應,尤其是傳統計劃經濟的思維方式,仍然在深刻地影響著廣大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民在市場中的行為方式。
摘要:在農業的生產過程中,由于一些技術的革新,已經對農民的生產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對這些農民的收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為立國的根本的,農業技術水平的進步發展同時也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
關鍵詞:農業;技術;收入;人力資源
1農民過去的收入
1.1買賣農作物
農作物作為一種商品,它的價值是比較低的。古代就有詩句寫過“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的詩句。雖然農作物的重視過程非常艱辛,但是它的價格一直不高。第一個方面,它作為人們生產生活中的必需品,如果定價過高,會引起進一步的矛盾。還有一方面農耕的技術要求較低,人人都能做到,并沒有市場準入,因此農耕的門檻較低,而且在中國,農民的基數較大,所以價格并不能太過向上。
1.2政府相關政策的補貼
由于工業的發展,等一系列的變化,越來越多的農民轉身成為了一個工人,工人的數量增多,農民的數量減少,但是相應的農作物的需求量并沒有發生變化,因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規定,一方面是對農民的收入較少進行補助,一方面是保證農產品的產出。
2農民的現狀和農業技術的現狀
2.1農民的現狀
在近兩年的生產作業中,農業的技術革新帶來了,農產品的機械化生產。機械化生產節省了相當一部分的人力,物力,這些節約下來的人力物力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安置。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對農業生長的方式進行了變革,許多的原本的人工勞力工作被機械化所替代,大大地減輕了農民的工作內容,提高了生產效率。生產效率的提升意味著農民收入的提高。
2.2農業技術的現狀
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發展越來越迅捷,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使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種植活動。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工具被應用了起來。在播種,種子的處理,收割方面都有相對應的技術手段,減輕勞力工作量,提高了勞動效率。
3農業技術進步如何影響農民收入
3.1提高生產率,影響農民收入
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原來一個農民只能負責一塊田,在機械化的幫助下,農民可以負責多塊田,而且工作的強度減小了,工作的效率提高了。產出的農產品越多,自然收入就越高。但是過多的產出農產品,會造成買方市場,市場上的貨物供大于求,貨物的價格被迫降低。一味地生產過多的農產品可以不僅不能得到利益的提升,還會使農產品的價格暴跌,降低農民的收入。技術進步固然會對農產品的生產起到促進的作用,但是農產品的增加有可能農產品的貶值,從而使農民的收入變少。作為某些必須的農作物,比如大米等等,受到農產品增加產生的變動可能不是很明顯,但是其他的一些非必須的農作物,大家會降低對他的需求,達到讓農作物降價的目的。所以,在一定的范圍內,技術進步對農民的收入是有促進作用的,而且促進的效果較大。
3.2通過產品優質化,影響農民收入
同類商品的價格往往取決于商品的質量。質量好的商品會受到大多數人的追捧。在擁有購買能力的情況下,人們大多數都會選擇優質的商品。沒有購買能力的人可能只能被迫買較差質量的商品。同樣的道理,在購買能力之內,人們會優先選擇購買優質的農產品,除非受到了購買力的限制,只能選擇購買質量較差的商品。優質的商品,是商家投入大量的精力產出的,自然擁有更高的價格,只要質量較好,需求較高,自然可以促進農民的增收。
3.3促使品種多樣化,影響農民收入
隨著生物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品種被創造了出來,傳統的方法是嫁接等等。但是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們可以在某些植物中植入相應的基因,從而選擇植物的性狀。這種情況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梢愿鶕袌龅男枨螅瑏韺Ξa品進行選擇,或者從培育的角度來對基因進行選擇。更利益市場,能獲得較高的利益,自然可能提高農民的收入。
3.4促進勞動力轉移,影響農民收入
由于一開始的農業的技術水平較低,所以需要更多的農民進行耕作,但是隨著技術的革新,大塊的田地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耕作了,這樣就節約了很多的勞力資源。由于工業化的發展,大量的操作工現在處于急缺的狀態的,只要這人人力資源投入這個缺口中,就能很大程度上加快中國現代化的進程。
作者:潘珍勝 單位:阿榮旗復興鎮農業服務中心
一、美國、日本農業技術進步的經驗
技術進步是指一樣多的投入能有更多的產出,或者產出不變而投入減少。農業的投入要素主要包括勞動和土地,因此農業技術進步的主要表現是對這兩種要素的替代。
(一)美國的農業技術進步
美國耕地面積約為1.97億hm2,占世界耕地總面積的13%;人均耕地0.7hm2,是世界人均耕地(0.23hm2)的2.9倍。人均耕地面積遠高于世界水平,決定了美國農業的一個突出特征是“人少地多”。美國工業化之初的19世紀40年代,90%以上的人口仍然生活在農村。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工業部門對勞動力的需求數量增加,農業勞動力在工業部門高工資和都市生活的吸引下逐步向城市轉移。農業勞動力的減少,使美國農業勞動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生產方式逐步以畜力代替人力。到1860年,美國農業勞動力比重約為63%,農業生產基本實現了以畜力為主的半機械化。南北戰爭后,美國工業迅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進一步增加,迫切需要大量的農業勞動力轉移就業。這一時期,以蒸汽機和內燃機為代表的工業技術革命成果應用到農業,推動了農業勞動效率的大幅提高(劉清民和黃娟,2008)。1850年,美國一個農業勞動力可供養4.7個人,而到1910年,供養人數達到了8.1個。兩次世界大戰使美國工業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對農業勞動力的吸納能力進一步增強,加速了農業勞動力的轉移,推動了農用機械的進一步應用。1950年以后,隨著電氣化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逐步應用,農業生產率又獲得一次較大提高,農業勞動力得到了更多的釋放,形成了農業勞動力轉移的又一次高潮。資料顯示,到20世紀90年代,美國農業勞動力比重為2.1%,創造的增加值比重為2%,勞動生產率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帶動土地價格不斷上漲,大量耕地轉為工業用地。為彌補耕地減少給農業產出帶來的影響,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以及相關產業的原料需求,農業技術進步逐步轉向以化學化和生物化提高土地單位面積產量為重點。1950—1970年,美國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等化學品投入增加3.2倍,并且建立起完整的農作物種子、家禽畜種的培育、繁殖、加工和銷售體系,農業生產率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二)日本的農業技術進步
日本耕地面積為551.47萬hm2,占世界耕地總面積的0.4%,人均耕地0.05hm2,呈現“人多地少”的特點,土地供給彈性低。1950年,日本的城市化率約為37%,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經過20多年的發展,日本基本上實現了農業現代化,農業生產率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日本土地資源缺乏決定了其農業的經營規模較小,生產率的提高主要采取精耕細作的方式。1950年以前的日本,工業基礎薄弱,對勞動力的需求并不十分迫切,農業勞動力資源豐富,因此沒有像美國一樣以機械化來提高農業生產率,而是采用了以化肥、農藥為主的化學技術,以及以農作物品種改良為主的生物技術的應用提高土地單位面積產量,以此來突破土地規模對農業產出增加的制約。到1985年,日本平均每公頃耕地化肥使用量已達430.4kg,而同期美國每公頃耕地化肥使用量僅為93.7kg(張西華,2004)。同時,日本還加強了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引入保溫育苗技術,使土地的生產率大幅度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逐步調整了工業化、城市化戰略,在不斷擴大原有城市規模的基礎上,于1955年頒布《町村合并促進法》,采取合并村鎮建立新城市,同時一些工業也不斷向小城鎮延伸轉移,提高了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經過20年的發展,日本的町村數量由1950年的10411個,減少到1975年的3257個;城市數量則由214個增加到641個(掲新華,2002)。隨著勞動力逐步轉移出農業,勞動力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日本開始農業小型機具的應用,以彌補勞動力的不足,并逐步向規?;洜I轉變,日本的農戶數由1960年的605萬戶減少至2000年的324萬戶。
從兩國的農業技術進步經驗可以看出,美國在農業現代化的初期,由于“人少地多”和工業部門擴張對勞動力需求增加的現實,勞動力成為相對稀缺的要素,所以采取了以機械化為主的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后期,由于工業發展帶動土地價格上升,土地成為相對稀缺的要素,所以采取了以化學化、生物化為主的土地節約型技術進步。日本則根據本國“人多地少”和工業部門不發達導致對農業勞動力吸納能力不足的現實,首先采取了以化學、生物技術和精耕細作為主的土地節約型技術進步;隨后,由于工業部門對農業勞動力吸納能力的不斷增強導致農業勞動力出現短缺,逐步采取了小型機械化的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由此可見,兩國的農業技術進步類型分為勞動節約型和土地節約型,技術進步路線則表現為對每個發展階段主導類型的選擇。按照速水佑次郎和弗農?拉坦的誘導性技術創新理論,資源稟賦是決定技術進步的關鍵因素,當一種生產要素相對短缺時,其邊際生產率提高,價格上升,因此,生產者會尋求采用節約該要素的技術以實現其利潤的最大化。誘導性技術創新理論概括和闡明了農業技術進步的本質,但是在現實中,技術進步類型是要通過相應的原因來誘導的。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是在二元經濟向一元經濟轉化過程中發生的。二元經濟的基本特征就是現代工業部門與傳統農業部門并存,工業部門勞動力的實際工資高于農業部門,形成對農業勞動力的吸引,使農業勞動力不斷向工業部門轉移就業,從而完成向一元經濟的轉變。如果沒有工業部門生產規模擴大導致對勞動力需求數量的增加,農業勞動力就不會大幅度減少,也就不會誘導農業部門產生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土地節約型技術進步是破解土地規模對農業產出的制約,提高土地單位面積產量的需要。而農業產出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長、食品結構升級和國家糧食安全等原因。因此,影響農業技術進步路線選擇的主要現實原因是勞動力的轉移和農業穩產、增產的需要,兩者在不同發展階段表現的突出程度會有不同,從而決定了該發展階段農業技術進步的主導類型。
二、中國農業技術進步路線選擇的影響因素
與美國和日本相同,中國的農業技術進步必然會遵循誘導性技術創新理論,但是當前中國正處于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的關鍵時期,農業技術進步不只是農業發展本身的問題,而且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要在深入分析各種影響因素的基礎上,選擇適合中國當前發展需要的農業技術進步路線。目前,中國耕地面積約為1.22億hm2,比1997年的1.30億hm2減少了800萬hm2,并且每年新增建設用地使耕地至少減少26.67萬hm2。中國人均耕地面積由10多年前的0.11hm2減少到現在的0.09hm2,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中國用全球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2009年,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8%,農業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38%(劉輝,2009),與新中國成立初期相比取得了巨大進步,但比發達國家要低20個百分點,農業技術進步還有充足空間。與美國和日本相比,中國農業技術進步路線的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更多,也更為復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產品的市場制約
農產品是生活必需品,而大部分工業品是人們在滿足溫飽后為提高生活質量所需的產品。相對于工業品來說,農產品的需求具有較低的收入彈性,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對食品類商品的相對需求在不斷減少(趙偉,2008)。因此,農業作為一個生產部門,其產品在商品市場上處于弱勢地位,生產者特別是普通農戶通過技術進步提高產量的積極性先天不足,妨礙了農業技術進步。
2.工業部門吸納就業能力不足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首先實行了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并且為保證戰略的實施,還配套實行了農產品統購統銷、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和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等制度。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的實施,加快了工業部門的發展,但由于重工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其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十分有限,致使工業部門的迅速擴張并沒有使太多農業勞動力轉移到工業部門就業,導致中國的城市化落后于工業化。工業部門吸納就業能力的不足,制約了以機械化為主的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的實施。
3.農業具有穩定就業作用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很多國家的工人大量失業,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在中國,許多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停產或倒閉,但并沒有造成大量失業的社會問題,究其原因是在這些企業就業的工人絕大部分是農民工,在失去工作后,他們沒有滯留在城市,而是回到了農村從事農業生產。農民工的回流雖然增加了農業的隱性失業數量,但化解了城市的就業矛盾。因此,在中國,農業本身還具有“就業穩定器”的作用,節約勞動型的技術進步會使農業的這項功能弱化,增加社會不穩定的風險。
4.面臨食品結構升級
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不再僅滿足于對谷物類熱能食品的消費,而逐步轉向肉、蛋、奶等類產品的消費。但是生產1kg牛肉要消耗8kg的糧食,生產1kg豬肉要消耗3~5kg糧食,對糧食生產形成了新的壓力。因此,食品結構的升級對糧食的穩產、增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國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的情況下,大力實施土地節約型技術進步能有效地促進食品結構升級。
5.地區發展不平衡
中國幅員廣闊,各地因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的不同,農業發展的差異也很大。東部地區工業發達,農業勞動力轉出比例較高,農業技術發展較為充分;中部地區總體上呈現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特點,農業勞動力轉出比例低,勞動生產率低,現代農業技術應用水平低;西部尤其是西北、西南等地區,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薄弱、人力資本水平較低,農業勞動力轉出比例十分低,基本上處于傳統農業階段。各地農業發展水平以及在經濟中作用的不同,要求農業技術進步要因地制宜,在勞動節約型和土地節約型技術進步的類型選擇上有所側重。
6.土地規模化經營程度低
中國農村現行的土地制度,造成耕地分散經營、規?;潭鹊停焕诂F代農業技術的應用。目前,中國農村戶均耕地面積約0.46hm2,距離能有效使用現代農業投入和實現企業化管理最小規模的10hm2還有相當差距。而且,土地流轉制度的不完善,限制了土地的集中和規?;洜I,給農業勞動節約型和土地節約型技術進步的實施造成一定障礙。
三、政策建議
綜合考慮以上影響中國農業技術進步路線選擇的因素,提出4點政策建議:
第一,將農業技術作為公共品,加大國家對基礎性農業技術的投入力度,以此彌補私人農業生產者技術創新動力的不足。同時,建立覆蓋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使農業技術盡快走向應用。
第二,在農業技術進步類型選擇上,當前總體上應以推廣化學、生物技術為主,提高土地單位面積產量,以此緩解人口增長、食品結構升級對糧食產量的壓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同時,慎重、穩妥推進機械化技術,延緩農業勞動力的解放速度,保持農業勞動力釋放數量與工業新增就業崗位的基本平衡,維護社會穩定。
第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東部地區同步推行勞動節約型和土地節約型技術進步;中部地區側重推行土地節約型技術進步,適度推行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西部地區著重推行土地節約型技術進步,暫緩推行勞動節約型技術進步。
第四,建立完善土地流轉制度,創造適合土地規?;洜I的法制環境和政策環境,培育具有企業性質的農業生產市場主體,以市場機制和現代管理加快農業技術進步。
摘要
農地流轉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新階段土地資源優化配置的迫切需要,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基于農業資源稟賦視角,運用經濟學理論分析農戶資源稟賦變化對其農地流轉意愿的影響。隨著農戶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農地流轉意愿會增強;農業技術進步則會降低農戶的農地流轉意愿。運用Logistic模型對河南省永城市的調研數據進行實證分析,并針對分析結論提出政策建議:(1)繼續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特別是九年義務教育投入,不斷提高農民受教育程度。(2)逐步完善農業保險制度。(3)繼續鼓勵和扶持農業合作組織建設。(4)增加農業機械補貼,加快農業機械化建設。
關鍵詞
農地流轉;農業資源;農業技術進步;教育水平;Logistic模型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的進一步制度改進,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也是土地資源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優化農業資源配置之必需。陳錫文等(2002)研究表明,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農民就已經開始自發進行土地使用權流轉[1]。到2013年底,全國農村耕地流轉面積達到2273萬hm2,占家庭經營耕地面積的26%,比2012年底增長22.5%[2]。土地流轉的增長速度呈逐年遞增的態勢。針對農地流轉及動因的研究文獻眾多,錢忠好等(2008)認為農村教育投入與農戶的農地流轉意愿之間呈正相關關系,因而增加農村教育投入有助于加快農地流轉[3]。江淑斌等(2012)認為農民的非農就業增加會推動流轉[4]。何京蓉等(2011)[5]、易小燕(2010)等[6]綜合考量了多種因素對農地流轉的影響,諸多因素包括:農地經營權穩定性、農村勞動力轉移狀況、農地流轉市場發育情況、宏觀政策因素、農戶年齡、耕種土地面積、流轉租金、流轉年限、區域因素等。更多的學者是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理論對農地流轉問題進行研究,比如冀縣卿等(2010)[7]、王家庭等(2011)[8]、周海燈(2010)[9]、劉洋等(2011)等[10]。但是目前從農業技術進步角度研究農地流轉問題的仍然較少,因此,本文運用經濟學原理,從農業資源稟賦出發,以農業技術進步和農民受教育程度角度對農戶的土地流轉意愿進行理論和實證分析。
1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1.1理論分析市場經濟中,經營農地需要投入多種要素,在此我們考慮兩種最主要投入:勞動和資本。農地經營規模取決于農業勞動者素質和農業資本投入量,其中農業勞動者素質以其受教育水平(包含學歷教育和其他各種專業技能培訓等)體現,農業資本投入量主要考慮農業技術水平。在改革開放初期,農業勞動者素質和農業資本投入普遍較低,即農業資源稟賦處于低水平,此時分田到戶,實行小規模經營符合當時農業生產特點,實踐也證明以家庭為單位經營農地效果明顯,整個80年代,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迅速。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農業資源稟賦發生變化:農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國家對農業投資增加,農業技術水平提高,農村勞動力持續向城市轉移等。如此均要求農地經營規模與之適應,由家庭為單位小規模散碎經營向專業農民為主的農場化規模經營模式轉變,即農地經營權需要由農民家庭所有向專業農民過渡,農地經營權發生流轉。
1.1.1農民受教育水平與農地流轉農戶是否愿意轉讓農地,取決于農業生產收益和非農收益的大小比較。如果其非農收益高,農業生產收益低,他會轉出農地,成為農地供給者;反之,則保留原有農地,繼續從事農業生產。農戶的非農收益包含兩部分:非農就業收益和農地租金收益。非農就業收益取決于農民的受教育水平,兩者呈正相關關系;農地租金收益保持不變。如果把農地生產收益作為農戶非農收益的機會成本,則可以推出,在農地生產收益和農地租金既定條件下,受教育水平越高的農戶越傾向于轉出土地,從而成為土地流轉市場中的供給方。圖1中的坐標系橫軸表示農民的受教育水平,縱軸表示農戶的收益水平。農戶擁有的農地面積一定,單位面積農地收益不變,則農戶的農業生產收益既定,在圖中表現為一條水平線。而非農收益隨著農戶受教育水平而增加,因而在圖中表現為向右上方傾斜的斜線(即非農收益1),非農收益線1與農業生產收益線相交于E1點,E1點對應農民的受教育水平C1,即對擁有既定面積農地的農民而言,其所受教育水平超過C1,他的非農收益將大于農業生產收益,那么他將選擇外出務工,從而轉出農地。根據劉易斯二元經濟發展理論,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城市將需要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務工,相同教育水平的農民工資水平會越來越高,從而外出務工收益開始增加,如圖1,非農收益線1將以農地租金收益點為圓點發生逆時針旋轉至非農收益線2,即在農民受教育水平和農地面積不變的前提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向城市轉移,更多的農民成為農地的供給者,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逐漸減少。非農收益線2與農業生產收益線相交于E2點,即做出外出務工的農民的受教育水平由原來的C1降低至C2,也即農村中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農村,從事非農生產,成為農地的供給者??紤]到隨著經濟發展,農業生產產量增加,農產品價格上漲,從而農業生產收益增加;另外,隨著農地供給者轉出其農地,農業生產者將會耕種更多農地,如此都將會導致農業生產收益線平行向上移動,只要農業生產收益增加的幅度低于C1與非農收益線2相交的點E3,農戶仍然會轉出其承包農地,從事非農生產。所以,隨著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受教育水平相對較高的農戶轉出農地,專門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戶數量將會減少。
1.1.2農業技術進步與農地流轉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農村實行化的集體主義,以全體社員(農民)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成果為特征,社員勞動沒有激勵,加之當時集體對農業資本投入較少,所以在很長的時期內我國農業生產中的勞動和資本投入均嚴重不足,農業生產都處于極低的水平上。改革開放以后,我國農村土地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按人分地,責任到人,在“交足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的政策指引下,廣大農民的勞動生產積極性極大提高。鑒于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農業技術水平非常低,同時受戶籍政策所限,農民只能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此時農民的勞動相對于稀缺的農業技術投入來說,價格更為低廉。為增加農業生產收益,農戶在生產中減少對農業技術投入(或不投入),代之以大量的勞動投入。單位面積農地上勞動投入量的迅速增加,使得農戶的農業生產收益迅速增加。故改革開放初期農民很快解決溫飽問題。在上世紀80年代農民收入水平的平均增速是快于城市的。但是進入90年代,隨著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城市發展開始增速,城鄉收入差距開始擴大,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棄農從商、棄農從工,以獲取更高收益;而對于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來說,則希望通過耕種更多農地來增加收益,同時由于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也為農民能夠耕種更多土地提供保障。于是,該部分農民對農地的租入需求開始變得越來越強烈??梢?,農業技術進步與農業勞動力之間存在替代關系。如圖2(農業技術水平與農地面積、勞動力的關系)所示,在農戶耕種土地面積給定的情況下,為保證農業生產收益不變,在農業技術水平較低時,農業技術的價格相比農業勞動力的價格是高的,在農民耕種的土地面積既定時,農民會投入較多的勞動(N1),而投入較少的農業技術(T1);但是,隨著農業勞動力向城市持續轉移,農業勞動力數量減少,同時農業技術水平的發展以及國家對農業技術改革的投入力度加大,農業技術的價格相對農業勞動力價格變的相對便宜,農民為獲得相同收益,投入的勞動量相對減少至N2,取而代之的是增加農業機械投入至T2,即以農業技術替代勞動,增加的農業技術投入量T(T=T2-T1)替代的勞動投入量為N(N=N2-N1)。農戶如不進行非農就業轉移,家庭將出現N的剩余勞動。農戶為進一步增加農業生產收益,在農業技術投入量既定為T2時,他們將增加農地耕種面積(農地面積L2曲線),其中L=L2-L1即為農業技術進步以后,農民對農地的需求增加量。綜合,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政府對農業扶持力度的增大以及農業技術水平不斷進步,農村中更多具有相對較低受教育水平的農民選擇進入城市從事非農生產同時轉出農地;而越來越多受教育水平更低的農民則留在了農村,繼續從事農業生產,并耕種更多的農地。
1.2研究假設為進一步分析,我們在上述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如下假設。假設1:農民的非農就業收益與其所受教育水平呈正相關關系。農民受教育水平越高,其非農就業收益也越高,其更傾向于轉出農地。假設2:農業技術與農業勞動力之間存在替代關系。農業技術越發展,農戶可以耕種更多農地,也更可能在農地流轉中成為農地轉入者。
2農業資源稟賦對農地流轉影響的實證分析
2.1數據來源本文的數據來自課題組2014年對河南省永城市3鎮15個自然村的隨機調研所獲,調研對象為河南省永城市的順和鎮(軒村、趙營村、朱莊村、西街村、朱莊村),芒山鄉(鄭樓村、山城村、劉廠村、柿園村、后堯村),演集鄉(時莊村、李樓村、柒坊村、武莊村、陳樓村);通過在農地隨機選取調研對象,每村發放問卷40份,共發放調查問卷600份,收回有效問卷515份。在這515戶中,有448戶參與土地流轉,其中,轉出土地農戶335戶、轉入土地農戶113戶;沒有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有67戶。從參與流轉的土地面積看,轉出土地面積為1787.9hm2,轉入土地面積為810.5hm2,參與土地流轉總面積為2598.4hm2,占樣本農戶土地面積的62.65%,在所有受訪農戶中,有203戶農民參與農民合作組織。
2.2變量設定在借鑒現有研究方法的基礎上,筆者運用調研數據,從微觀農戶的角度出發,建立影響農地流轉選擇行為的多元回歸模型,來進一步驗證資源稟賦變動對農地流轉的影響。根據理論分析結論,我們重點論證農戶的受教育情況與農業技術進步對其農地流轉影響,在實證分析中,農戶的受教育情況用農戶接受教育年限來反映,農業技術進步指標主要用農戶的農業機械投入量來反映。具體分析變量選擇有:農戶基本信息(包括農戶年齡、受教育程度、是否參與合作組織等),農戶非農收益信息(是否有非農就業經驗、非農收益、自營收益等),農戶自有資源稟賦信息(人均土地面積、可否使用農業機械進行生產、農業機械作業面積、農業勞動人數等)以及其他影響因素(區域農地流轉價格和農民的農地流轉意愿)等四部分共計12個變量信息。表1中詳細描述了各變量的賦值及統計情況。
2.3模型選擇模型選擇農戶農地轉入行為和農地轉出行為為因變量,即2個變量均為虛擬變量,不符合一般線性回歸分析對于因變量的連續性要求,故選用BinaryLogistic定性回歸模型進行分析:為便于分析,將模型進行對數轉換,得到關于因變量的發生概率函數和自變量的線性回歸模型:
2.4農戶受教育程度對農地轉出影響的實證分析
2.4.1模型分析以農戶的農地轉出與否為因變量,以所選擇的上述12個因素為自變量,構建Logistic回歸模型,本文利用Eviews計量經濟軟件對其進行回歸分析。由于模型結果中的常數項不顯著,故將其去掉,建立不含常數項的模型式,估計結果如表2所示。
2.4.2模型估計結果分析從結果分析得出,農戶基本信息中有2項與因變量具有顯著相關性,分別是戶主受教育程度(10%顯著性水平)和農戶是否參與合作組織(5%顯著性水平)。農戶受教育程度對農戶的農地轉出影響系數為正,說明農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越傾向于轉出農地,與上述理論分析結論及假設一致。農戶是否參與合作組織對農地轉出影響系數也為正,說明參加農業合作組織的農戶更傾向于轉出農地。另外,農戶自有資源稟賦中有3項與因變量具有顯著相關性,分別是人均土地面積(10%顯著性水平)、是否可以進行機械作業(5%顯著性水平)和使用農業機械作業面積(5%顯著性水平)。人均土地面積對農戶的土地轉出影響系數為負,說明農戶的人均土地面積越多,其轉出農地的意愿越低??赡艿脑蚴寝r地的規模經濟效應,在農地單位收益不變的情況下,農戶經營農地數量越多,其收益也將越大,其轉出農地的機會成本也就越高,故其轉出意愿越低。其次,是否可以進行機械作業和使用農業機械作業面積兩指標對農戶的農地轉出行為的系數均呈負,說明農戶在農業耕作中機械化程度越高、機械作業面積越多,農戶的農地轉出意愿越弱。這與我們在實際調研中所獲情況基本相符,在實際調研中我們發現對便于機械作業的地塊,農戶則更多的自己耕作,而不轉出土地使用權,即使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也不愿放棄耕種農地,而是選擇在農忙時請假回家耕種,以增加自己總收益。
2.5農戶機械投入對農地轉入影響的實證分析
2.5.1模型分析我們仍然使用上述12個自變量來分析農戶的機械投入量對其農地轉入行為的影響。因變量代表農戶是否轉入農地,2表示轉入農地,0表示沒有參與農地流轉;自變量為影響農戶農地流轉的12個自變量,通過運用計量經濟軟件Eviews對相關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在將回歸分析中對不顯著的變量和常數項剔除以后,其分析結果如表3.
2.5.2模型估計結果分析從分析結果來看,所有影響因素中僅有1項(農戶是否有非農就業經驗)在10%顯著性水平上通過檢驗,且回歸系數為負,即農戶是否有非農就業經驗與農戶的農地轉入行為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說明農戶的非農就業經驗越少,農戶越傾向于轉入農地,反之,非農就業經驗豐富的農戶則越不傾向于轉入農地。是否可以進行機械作業和使用農業機械作業面積兩變量在統計水平上均不顯著,但從其回歸系數的正負判斷,兩變量均與農戶的農地轉入行為成正相關關系,即可以進行機械作業的農戶更傾向于轉入農地,農業機械作業面積越大的農戶也越傾向于轉入農地。
3研究結論與政策含義
通過上述對農戶轉出和轉入行為的實證分析,我們得出,農戶的受教育程度對農地的轉出影響比較明顯,并呈現出正相關關系,與理論分析部分及假設1保持一致,表明提高農戶的受教育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農地流轉。但是,農戶是否可以進行機械作業與農地流轉并沒有統計上的顯著關系,也即農業技術進步對農地流轉的影響不顯著,與理論部分的假設不符。其原因可能有二:
(1)農地轉入的相關數據量有限,僅有113戶;
(2)在實地調研中我們發現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對氣候的依賴程度還很高,而普通農民個人的抗風險能力又很差,耕種越多風險越大,從規避風險的角度考慮,個人轉入農地進行經營者就少,絕大部分農地都轉入農業合作組織內,故農戶個人的農地流轉行為受機械化水平的影響有限。根據以上理論和實證研究,建議從以下方面著手進一步加快農地流轉。
(1)繼續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特別是九年義務教育投入,不斷提高農民受教育程度。農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加快農地流轉,促進農地流轉市場形成;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產量的增長。
(2)逐步完善農業保險制度。農業是高風險行業,整個生產過程持續時間長,受到自然、技術和市場等多方面的不確定性因素影響,雖然目前我國出臺有《農業保險條例》,但仍然很不完善,需要財政繼續加大扶持力度,不斷健全相關制度措施,以使農戶的耕種風險降低,農戶才愿意耕種更多農地。
(3)繼續鼓勵和扶持農業合作組織建設。農業合作組織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農業合作組織的發展,一方面可以推動農地向合作組織內部流轉,實現農業生產規?;⑼ㄟ^規模化生產規避農業產品銷售中的市場風險;另一方面通過農業合作組織可以加快農業先進生產技術推廣,有效規避農業技術風險。
(4)增加農業機械補貼,加快農業機械化建設。雖然從分析的結論看,農業機械化提高無助于農地流轉,但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從而增加農業產量,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作者:高峰 單位:商丘學院
一、理論框架和生產率模型
基于生產函數理論,以農業全要素生產率(TFP)表示生產率,即投入生產要素增長率不能解釋的產出增長率,包括知識增長或技術進步在內的效應。假定農業生產率的主要決定因素變量是農業研發投入,其他經濟和非經濟因素等為控制變量,即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模型為:其中,R表示農業領域的研發投入總量;ST為農業規模、農業生產、貿易等結構變化;D為其他啞變量。被解釋變量TFP與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如下:農業領域的研發投入不斷地創造新的知識和技術,提高了農業領域的知識和技術存量,促進了農業知識應用和新技術產生,因而,研發投入極大提升了農業生產率。農業生產規模擴大有利于技術應用和產品商業化,產品多樣化和質量提升有利于實現產品價值,對外貿易結構優化有利于在更大范圍里配置生產要素和銷售產品,實現產品生產與市場需求銜接,有效地配置資源,促進農業生產率進步。
二、數據來源及變量計算
通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農業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等收集農業資本投入、勞動力和農業種植土地等1991~2011年的數據,構造農業產出函數計算我國農業TFP。這里,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及對應計量模型具體如下:對式(2)取對數得到:lnYt=lnA0+αTt+αklnKt+αLBlnLabort+μt,或者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對數生產函數還是超越對數生產函數,其中,Y,K,Labor分別表示歷年農業產值、農業資本存量和勞動力數,t為時間。農業資本存量通過核算歷年農業固定資本投資并取折舊率6%進行核算歷年資本存量,基期資本存量的計算方法參見有關文獻[。通過回歸分析估算產出彈性系數,確定各要素的產出彈性,下面,運用上述公式核算的被解釋變量TFPt并分析其影響因素。借助農林牧漁生產總值、歷年農業固定資本投資、農業勞動力和農業耕地面積,利用消費者、固定資產價格指數對農業產值和投資進行折算實現不同時期的產出、投資的可比性。通過檢驗函數是否滿足規模收益不變性和選擇函數的最佳對數式,發現生產函數滿足規模收益不變,回歸得到的生產函數模型方程:根據式(4)、(5),可計算得到TFP增長率。設1990年的指數為1,可計算歷年的TFP指數(如圖1),tfpgrowth、tfpindex分別為TFP增長率和TFP的指數,其中有:tfpindext=tfpindext-1(1+tfpgrowtht)(6)對tfpindex和tfpgrowth進行相關分析,其相關系數接近于1。因此,在分析生產率的影響因素時,只需選取其中一個指標設置回歸方程。收集解釋變量數據為:歷年農業研發投入、農業耕種面積、貿易產品結構等數據。根據式(1),可引入計量模型分析農業生產率的研發投入影響,對于其他因素則作為控制變量進入模型。RRD為農業研發投入與農業產出的比值,lnland為農業耕種面積的對數值,在進行回歸分析前,分別將被解釋變量與潛在解釋變量進行相關分析和Granger因果分析,發現TFPt分別與RRD,REXt-2正相關,其相關系數分別為0.45和0.52,但TFPt與lnland呈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35,且RRDt-1,lnlandt,REXt-2分別對TFPt存在因果關系,由于RRD、REX與lnland同時作為解釋變量回歸方程不理想,運用Eviews5.0對TFPt和解釋變量RRD、REX與lnland進行協整檢驗,發現各變量呈一階協整關系,經過多次回歸分別得到如下方程:件不變時,農業研發投入比例越高,對后期的農業生產率提高具有較強的正向效應。第二,在其他條件不變時,農產品出口比例越高,對滯后兩期的農業生產率具有明顯的正向影響。第三,在其他條件不變時,農業耕種面積擴大,反而對同期的農業生產率帶來負向效應。農業領域的研發投入可以促進農業生產效率提升,農產品對外出口可以拉動農業生產率提高,但農業耕種面積擴大卻導致農業生產率降低,其原因在于耕種面積擴大,農產品產量增大,引起市場農產品供給擴大,供求渠道流通不暢,導致農產品滯銷和價格大大下降,反而引起農業收益降低,最終導致農業生產率下降。
三、結論及政策
通過核算1990年以來我國農業生產率指數并分析農業研發投入對其產生的影響,得到的結論如下:第一,我國農業生產率增長出現明顯的波動。在1990~1995年間,農業生產率出現正增長,在1996~2003年間,我國農業生產率出現連續負向增長,在2004~2010年間,農業生產率出現正向增長兩年后出現一年負向增長的波動。這個結果基本上符合我國農業生產的實際,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農業生產仍具有較大改革制度能量激勵,農業生產率表現為連續增長,但在90年代中期至2003年,我國農業生產環境逐漸惡化,農業承擔的稅費負擔重,城鄉差距拉大,農業資源大量外流,極大地制約了農業生產率提高,以致出現農業生產率連續降低。自2004年以來,我國農業稅費減免,農業生產環境逐漸改善,但是,與其他產業相比,農業生產具有周期性和調節緩慢性,市場機制對農業產生明顯的作用,致使農業生產率出現兩年正一年負的周期性波動,市場波動已明顯地影響農業生產率了。第二,我國農業領域研發投入對其后的農業生產率具有正向效應,農產品出口對滯后兩期的農業生產率具有正向影響。農業耕種面積的增加,反而導致農業生產收益略有下降,對農業生產率具有負向效應。農業經濟和農村社會的發展,有利于農民收入提高和促進農業勞動力素質提升,這些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在社會主義市場機制作用下,農業生產應對市場機制的能力比較微弱。但是,基于農業產業正外部性,農業發展對經濟增長、社會穩定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結合上文實證分析,為了促進農業技術進步,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農業研發投入:一是加大對農業研發投入,促進農業技術研究和試驗,依靠技術進步彌補農業資源的不足。伴隨我國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深,農村優質勞動力在不斷外流,農業生產剩余積累的資本也轉移到其他產業,一部分農業土地流轉為非農用途,農業土地肥力下降且遭受污染,水利等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相對于工商業,農業經營環境相對惡化。為克服農業資源轉移和抑制農業生態不斷惡化,要逐漸轉向依靠技術進步提高農業生產率。二是開拓國際市場,擴大我國農業產品對外貿易,拉動農業技術進步。我國農業雖說地少人多,但勞動力密集型農業以及園藝產品具有較強競爭力,促進這些農產品出口,有利于發揮勞動力優勢,促進農業技術進步。三是加強對農業勞動力的培訓,培養農民的市場經營技能,積極應用科研成果于農業生產,提升農業生產率。農業技術的應用需要高素質的勞動力?,F有農業勞動力,無論是流出到城鎮工商業就業,還是留在農業內部就業,都需要通過技術培訓使他們成為合格的勞動力。整體上,農民市場意識較弱,不熟悉市場運作。因此,各級政府和市場管理部門應承擔農業生產、產品流通渠道的信息收集和,引導農業經營者的生產和經營行為,提高農業經營者的市場駕馭能力,克服市場機制盲目性致使農業產品供求過度波動對農業生產造成的負面沖擊。加強市場建設和信息傳播,引導農業經營者利用市場規律進行生產和銷售產品,提高農業經營收益率。
作者:余子鵬趙瑋單位: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湖北經濟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一、農業技術進步過程概述
農業技術是由多種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單項技術所構成的技術體系。農業技術進步既表現在單項技術的創新上,也表現在單項技術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的發展上,還表現為建立在這二者基礎上的整個技術體系的換代升級上。從這三個方面進行考察,可以較全面地了解農業技術進步的過程。
(一)單項農業技術的創新過程
單項農業技術的創新過程,是指該項技術從研究到應用再到淘汰的全部歷程。這一過程可粗略分為技術問題的提出、研究項目的選擇、研究目標的確定、技術成果的研究、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技術成果的更新換代等六個階段。創新過程隨時間先后遞次推進的關聯關系,表示前一階段工作的結束是后一階段工作開始的條件;而向左的箭線則反映了新過程的反饋關系,表示后續階段工作可以發現前面各階段工作的缺陷,并要求返回原階段加以修正。該圖描述了某項具體農業技術的完整生命周期。
(二)單項農業技術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的發展過程
單項農業技術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的發展過程,是指用高一層次的技術創新去取代低一層次的同類技術技術創新(如用生物工程育種取代雜交育種)。這一過程由多個不同層次的單項技術創新過程組合而成,整個過程可用框圖2示意。圖中描繪了同類的單項農業技術由低一層次向高一層次發展的全過程。這一全過程由兩個相對獨立的層次差異顯著的單項農業技術創新過程(如虛線框所示)通過嵌合而成。即高一層次的技術創新起始于低一層次技術創新的過程中,且要同低一層次的技術更新換代相銜接。
(三)農業技術體系的換代升級過程
農業技術體系的進步主要在換代升級上。這種換代升級主要依靠農業技術體系中各單項技術的創新和層次發展來完成,特別是依靠關鍵和核心的單項技術的創新和層次提高來推動。因此,農業技術體系的進步過程實際上是眾多單項農業技術進步過程的綜合。
(1)農業技術體系中,各種單項技術進步的快慢不同,在技術進步過程中所處的階段也不一致,這種速度和階段的差異使各單項技術進步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所形成的合力最終決定整個農業技術體系的進程;
(2)農業技術體系中,各種單項技術進步的層次不同,其中關鍵和核心的單項技術的發展層次決定整個技術體系的層次,關鍵和核心技術的突破,對其它單項技術的進步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
(3)農業技術體系中,密切相關的各單項技術(如品種技術與栽培技術)進步在階段上和層次上的協調推進,對農業技術體系進步的有效性和總體推進具有明顯的積極意義。必須指出,上述分析僅說明農業技術進步的工作過程。這一過程能否順利完成,還要看是否具備必要的制度保證、人才條件、資金和物資保證、信息支持。
二、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主體的識別
農業技術進步過程的主體,是指直接參與農業技術進步過程、或直接為農業技術進步過程提供條件保障、并在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作出實際貢獻的機構和人員。按照這一界定,可以從參與農業技術進步活動和提供條件保障兩方面對其主體加以識別。
(一)參與農業技術進步活動的主體
在農業技術進步的各個階段,直接參與技術進步活動的機構和人員是不相同的。在同一階段,直接參與技術進步活動的機構和人員也有多個。表現出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主體的多元性。在技術問題的提出階段,某些問題是由農業生產者在實踐中遇到技術疑難而提出的,某些問題是政府機構在農業管理工作中發現技術障礙而提出的,某些問題則是由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機構在科技實踐中發現原有技術的缺陷而提出的,并通過不同的渠道反映給決策者。在研究項目選擇階段,項目的選擇可能由政府機構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作出決定,也可能由技術成果使用者根據生產發展需要作出決定,亦可能由農業技術研究機構根據技術發展需要作出決定,還可能由民間團體(如各類基金會)依據其宗旨作出決定。在研究目標確定階段,具體的研究目標可以由政府機構(如科技管理機構)提出,也可以由農業技術研究機構提出,還可以由農業生產者提出。在技術成果的研究階段,承擔項目研究任務的既可能是公共的專門農業技術研究機構和大專院校中的研究機構及人員,也可能是民間的農業技術研究機構和人員。在技術成果推廣應用階段,從事推廣工作主要是公共的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及人員,農業技術研究機構和人員也承擔部分推廣工作。直接應用農業技術成果的是眾多的農業生產者。在技術成果更新換代階段,既涉及到舊技術的淘汰,又涉及到新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這一階段的直接參與者,幾乎包括前五個階段的所有參與機構和人員。
(二)為農業技術進步過程提供條件保障的主體
在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為其提供條件保障的機構和人員也同樣具有多元性。政府為促進農業技術進步,會制定相應的政策、制度、法規,對農業技術進步過程實施管理與調控。教育部門通過培養各種專門農業技術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為農業技術進步提供人才支撐。政府為推動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發展,農業生產者為獲取更高收益,農業技術研究機構和人員為獲取技術地位或經濟利益,一些民間機構和人員為了特定社會目標,會從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對農業技術進步過程提供資金、物資等方面的支持。圖書情報設施、通訊設施、各種信息網絡則以有償或無償的方式為農業技術進步過程提供服務。
(三)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主體的功能定位
在農業技術進步的全過程中,盡管直接參與各階段工作或為其提供條件保障的機構和人員眾多,具有典型的多元性,但發揮關鍵作用和起主要推動功能的,則是政府(或政府機構)、農業技術研究機構和人員、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人員、農業生產者,他們是農業技術進步過程最重要的主體。上述四大主體由其自身特點所決定,在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發揮各自不同的功能。政府主要行使管理決策和提供有力的資金、物資支持,農業技術研究機構和人員主要是創造和提供農業技術新成果,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人員主要是宣傳、傳授并組織生產者應用農業新技術,而農業生產者則主要接受和實際應用農業新技術。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四大主體的功能格局,是由農業技術自身特點及我國具體國情所決定的。農業技術研究周期長、投資大、風險程度高,農業技術成果中的相當大一部分可局部化(被少數人占有)、可商品化程度低,具有明顯的公共和準公共性。我國地域遼闊、農業發展的地區差異性極大,加之人平農業資源短缺且分布不均、眾多人口對農產品需求形成的壓力,對農業技術進步的要求更為迫切也更加嚴格。我國農業生產經營高度分散,農戶生產經營規模超小型化,農民文化水平和技術素質不高,農民主動獲取或靠自己接受和應用新技術的能力薄弱,靠農戶投資開發新技術或完全有償使用新技術較為困難。這便在客觀上要求政府在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充當管理決策者和資金、物資主要提供者的角色,為農業技術進步提供制度保障和基本條件保障;要求擁有全國性和區域性公共農業技術研究機構及一支學科門類齊全、攻關能力強的精干農業技術研究隊伍,為技術成果的創造提供組織和人才的保證;要求擁有全國性和區域性公共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及一大批既掌握先進技術、又具有實際生產經驗和組織能力的農技推廣隊伍,為農業技術成果的轉化充當“二傳手”;也要求廣大農業生產者提高掌握和應用先進技術的能力及自覺性,以擴大農業技術需求,并為先進適用技術轉化為現實的農業生產力提供保障。
三、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的主體行為
在分析主體行為時,有三條基本假定:其一,各主體相對獨立,在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的行為選擇自主決定;其二,各主體具有理性,在行為選擇時遵從社會所認可的價值標準;其三,在分析的過程中,以市場經濟體制為背景。
(一)主體的行為動機分析
主體的行為動機,是指有關機構和人員參與農業技術進步過程或為其提供條件保障所希望達到的目的。主體的行為動機由自身屬性所決定,并隨客觀條件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政府作為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決策者,參與和推進農業技術進步的主要目的是:促進農業的全面發展和農村經濟繁榮,實現農民的小康與富裕;促進農產品的穩定增長,保證農產品的有效供給,保障食物安全,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基本保證;促進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推進農業的現代化進程,實現農業的高產、優質、高效、促進農業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很顯然,政府的行為動機帶有很強的宏觀性、長期性和公益性。農業技術研究機構和人員的類型不同,其行為動機存在較大差異。公共農業技術研究機構(農業科研院所、農業大專院校中的研究所室)和人員,從事技術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履行政府賦予的工作職責,通過創造先進適用技術成果去實現政府的行為目標;另一方面通過攻克技術難關,占領農業技術制高點,提高自己的學術地位和社會地位,贏得政府和社會的更多支持,為自己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再一方面通過新技術成果的創造,為自己謀取一定的經濟利益。其行為動機既帶有公益性,也具有功利性。民間農業技術研究機構和人員研究農業技術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謀取經濟利益,具有典型的趨利性。而大型農業企業中的農業技術研究機構和人員,研究農業技術問題則主要是為了解決本企業的技術問題,促進本企業生產發展,具有明顯的內部服務性。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人員也存在不同類型,各自的行為動機亦有較大差別。公共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人員從事技術推廣的目的:一是履行政府賦予的職責,通過先進適用技術的應用去實現政府的行為目標;二是通過有成效的工作獲得政府和社會的認同和更多的扶持,為自身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三是利用技術推廣獲取一定的經濟利益。其行為動機既有公益性,也具功利性。民間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人員,則主要是通過技術推廣服務獲取經濟利益,趨利性特征明顯。農業技術研究機構和人員有時也參與推廣工作,其目的有時是為了展示自己的成果以擴大社會影響,有時則是為了實現政府目標或為了謀求經濟利益。
(二)主體的行為準則分析
主體的行為準則,是指有關機構和人員對某項具體農業技術的進步過程決定是否參與或以何種方式參與時,所依據的價值標準。主體的行為準則由其行為動機所決定,并體現行為動機的要求。在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政府的行為準則主要表現為:對全國或大型區域農業發展所急需的技術、對先進適用和覆蓋面大及推廣應用條件容易滿足且需追加投資少的技術、對大范圍農業生產中能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和發揮重要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技術,在技術成果的研究和推廣應用上給以優先支持;對全國或大型區域農業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的關鍵技術,特別是對重要農業部門發展和重點農產品生產具有重大促進作用的關鍵技術,在研究和推廣應用上給以重點支持;對農業發展帶來突破性變革的技術,對農業資源深度開發和充分合理利用具有重大作用的技術,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技術、在研究和推廣應用上給以連續的支持;對其它類型的農業技術,則在研究和推廣應用上有選擇的支持。公共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機構及其人員,在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一方面要遵循政府的行為準則,另一方面還要加進一些體現自身利益的標準。這些標準為:對提高自身社會地位和學術地位有明顯作用的技術、對增強自身技術實力及增加發展機會具有明顯效果的技術、對獲取經濟利益有較大保證的技術,主動積極參與研究和推廣;對自身功利不帶來好處的技術研究和推廣,一般加以拒絕或逃避參與;對其它技術的研究推廣,則選擇性參與。民間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機構及其人員,主要以自身利益為準則。具體表現為:對市場需求量大(用戶多)且可商品化程度高的技術、對研究推廣風險小且周期短及盈利高的技術、對樹立自身社會形象和提高技術地位具有顯著效果的技術,主動積極參與研究和推廣;對其它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加以拒絕。農業生產者在技術進步中的行為,主要表現在對農業技術成果的接受和應用上。其行為準則一般體現為:對先進適用、增產增收效果顯著、應用條件易于滿足,所需追加投資少、風險小、獲利高的技術成果主動接受,積極采用;有較強經濟實力的農業企業,對高投入、高產出、高盈利的高新技術成果,也有應用的積極性;但對投資大或見效緩慢的技術成果,增產不增收或盈利低微的技術成果,應用風險大的技術成果,一般不予接受,更不會采用。
(三)主體的行為方式
主體的行為方式,是指有關機構和人員參與農業技術進步過程的方法和形式。行為方式由主體的行為動機,在社會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及其它自身特點所決定。
政府在社會體系中居于主導地位,通常以下列四種方式參與農業技術進步過程:(1)通過制定有關政策、法規、制度,將農業技術進步納入為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服務的軌道,使農業技術進步的進程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并利用政策、法規和制度的力量,規范其他主體的行為,調動他們參與農業技術進步過程的積極性;(2)通過組建一批公共農業技術研究機構和建設一支精干的農業科研隊伍,以及組建全國農業技術推廣網和建設一支強有力的農技推廣隊伍,使全國農業技術研究有穩定的基地和人才保證,也使先進適用技術成果能迅速在農業生產實踐中應用;(3)通過農業技術發展規劃的引導,以及對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有選擇、有重點的經費資助,使農業發展中急需的關鍵技術、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技術,能得到優先研究和應用,并使農業技術保持一定的儲備;(4)通過對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項目承擔者的招標選擇,以及對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機構的擇優扶持,形成競爭和激勵機制,增強農業技術進步的內在活力,并使農業技術資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政府組建的公共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機構及其人員,目前是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的骨干力量,在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的行為方式主要表現為:(1)通過向政府提出農業技術發展的決策建議、咨詢意見,使政府農業技術發展決策更加科學、合理、完善,更有利于推動農業技術進步的總體進程;(2)通過競爭性投標,承擔政府資助的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項目,為農業發展提供先進適用的常規技術成果和高新技術成果,促進農業技術成果的普及應用;(3)接受生產經營企業(特別是農業產業化集團)的委托,有償為其研究農業技術成果,或為先進技術成果在企業的應用提供有償服務;(4)以農業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為經營手段,自主研究和推廣技術成果,并以此獲取經濟利益,在農業技術成果的經營中,實現農業技術的創新;(5)通過內部體制改革與制度創新,增強內部活力,激發農業科技人員的進取精神與創新精神,使農業技術人才資源的潛能充分發揮,在微觀基礎上為農業技術進步提供源動力。
民間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機構及其人員目前尚少,在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中僅起輔助和補充作用,他們在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的行為方式主要表現為:(1)以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為經營手段,自主研究和推廣技術成果,并以此謀取經濟利益,在農業技術成果的經營中,促進農業技術進步的進程;(2)接受生產經營企業的委托,有償為其研究農業技術成果,或為先進農業技術在企業的應用提供有償服務;(3)在能謀取一定利益的條件下,通過競爭性投標,承擔由政府資助的農業技術研究或推廣項目,為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成果和推進技術成果的應用。農業生產者在技術成果轉化中起決定性作用,他們以技術成果使用者所特有的方式參與農業技術進步的過程,主要表現為:(1)通過農業生產實踐發展并提出技術問題,反映技術需求,為農業技術發展的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為農業技術成果的研究和推廣提出具體要求,使農業技術進步與農業發展的要求相適應;(2)通過對農業技術成果的廣泛應用,擴大對農業技術的需求,反過來又刺激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在農業技術研究、推廣、應用之間形成良性循環;(3)某些大型農業企業或產業化集團,在企業內部建立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機構,對企業所需要的技術成果進行研究和推廣,或資助公共和民間的研究及推廣機構,對某些農業技術成果進行研究和推廣。
四、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的主體行為協同
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的多主體參與,既使各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有機會得到充分發揮,為農業技術進步過程增添多重推進動力;又使各主體可以按不同的結構和方式進行組合,形成多種類型的農業技術進步主體集團,使農業技術進步可以利用多種形式和通過多種渠道加以推進。但多元主體在行為動機及行為準則和行為方式上的差異,以及行為選擇的自主性,又容易帶來他們在行為方向上的歧異性、工作銜接和配合上的困難性,使農業技術進步過程受阻。鑒于此,對各主體行為加以協同,將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應當發揮的功能組合到推進農業技術進步的同步軌道上,實現多主體對農業技術進程的協同推進,便顯得十分必要。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各主體行為的協同主要有兩重含義:一是使多個主體在行為上相互協調配合,共同推進某項具體農業技術的進步;二是使多個主體集團在分別參與不同單項農業技術進步的過程中,相互協調配合,共同推進農業技術體系的進步。
(一)單項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主體行為的協同
在單項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主體行為的協同包括四個方面。首先,各個參與主體對該項農業技術進步要有高度的認同,各主體間要有相互合作、共同推動該項農業技術進步的意愿。只有如此,不同的主體才有可能組織在一個集團中,并承擔一定的工作,完成相應的任務。其次,各主體在工作程度上要相互銜接,遞次推進。當有關主體提出農業技術問題后,決策主體就要根據技術問題及時作出研究項目的選擇和確定具體的研究目標,研究主體便要按目標要求隨之進行研究并提供技術成果,推廣主體便應適時對成果進行宣傳、示范、對使用者進行培訓,而應用主體則應主動接受和積極采用技術成果。各主體在工作程序上的相互銜接,使單項技術進步過程得以連續和有序的推進。再次,各主體在工作質量上要對應匹配。即在某一層次上的單項技術進步,各主體的工作都應按該層次的質量要求來完成。這就要求決策主體科學的選擇研究項目,研究主體創造出先進適用的技術成果,推廣主體準確有效的宣傳和示范技術成果,使用主體正確應用技術成果,以保證該項技術進步過程每一階段工作的有效性。最后,各主體在功能上要配套發揮。即某一主體功能的發揮,要充分考慮和滿足其他主體功能發揮的需要。如資金、物資提供主體要滿足技術成果研究和推廣主體對資金、物資的需要,而技術成果研究主體又要充分滿足使用主體對技術成果的具體要求,以實現對該項技術進步過程的整體推進。
(二)農業技術體系進步中各主體行為的協同
農業技術體系的進步,既表現為眾多單項農業技術的進步,也表現為各單項技術進步關聯關系的發展變化。所以,農業技術體系進步過程中主體行為的協同,除包含單項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主體行為協同的全部內容外,還應當包含體現單項技術進步關聯要求的內容。這些要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參與不同單項技術進步過程的同類主體(如承擔不同研究項目的多個研究機構和人員)之間,要加強橫向聯系、聯合、相互提供信息、相互提供發展思路和技術手段,有時甚至需要相互提供推進條件,共同促進多個單項技術的進步;二是參與推動相關的單項技術進步的各主體集團,應在各單項技術發展的層次和發展速度上保持協調,以保證這些相關的單項技術成果同步發展,并在生產上組合應用;三是不同的主體集團應有適當的分工協作,應按各自的特點和能力的大小,選擇相宜的參與項目,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實現不同類型的主體集團在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的優化組合。
(三)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協同主體行為的手段
對參與主體的行為加以協同,將他們分散的力量組成推進農業技術進步的合力,既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協調者,又需要有相應的協同手段。在目前情況下,能對各主體行為加以協同的只有政府,而政府協同各主體行為的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政策調控。政府通過制定農業技術政策、法規、制度和農業技術發展規劃,對各參與主體行為加以指導和規范。通過政策的鼓勵或約束,使相關主體在參與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因彼此協同、有效推進技術進步進程而受益,或因各行其事而受到限制和遭損。從而使各主體在政策的框架內,自愿地或被迫地協同行為,共同推進農業技術進步。
第二,資助誘導。目前有相當大一部分農業技術進步項目是由政府財政資助的,政府可以利用項目資助這一強有力的手段,要求相關主體協同行動,推進農業發展急需的關鍵技術的進步。并通過嚴格的項目管理,使相關主體相互協同配合去完成所規定的任務。同時,各相關主體為求得自身發展,亦會組成“利益共同體”,加強彼此間的合作和聯合,去爭取更多的政府資助項目和更好地完成這些項目。
第三,分工協作。政府可以通過行政的和經濟的手段,對不同類型的主體進行指導性分工,讓他們在不同的農業技術進步領域發揮作用。例如,對公共性和準公共性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主要由政府資助并重點依靠公共研究和推廣機構及其人員去完成;而對可商品化程度高的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主要由民間研究和推廣機構完成,或由公共研究和推廣機構自主開發及推廣。使不同的主體在農業技術進步過程各得其所,并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共同推動農業技術進步的進程。
除了上面政府采用的協同手段外,市場也是一種有力的協同手段。隨技術需求的擴大、農業技術成果商品化進程的加快,可以促進眾多主體聯合起來進行農業技術投資、研究和推廣,并形成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主體多樣化協同的新格局。
五、簡要的結語
將上述分析歸納為以下結論,作為本文簡單的結語。
1.農業技術進步是一個由多階段構成、多層次發展、多門類綜合的復雜過程,這一過程的各階段、層次、各門類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任何一個部分和環節都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只有不間斷地推進,農業技術進步才能實現。
2.農業技術進步過程有眾多相對獨立而功能又各異的主體參與,正是通過不同主體特定功能的發揮,才使農業技術進步某一階段或某一方面工作得以完成。也正是多個主體或主體集團的相互配合,才使農業技術進步過程得到全面推進。各主體功能的充分發揮和各主體的配合推進,是農業技術進步的必要條件。
3.參與農業技術進步的主體雖然眾多,但政府、農業技術研究機構和人員、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人員、農業生產者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主體,他們的行為決定農業技術進步的進程。由農業技術自身特點和我國具體國情所決定,政府在農業技術進步中充當管理決策者、資金物資主要提供者、其他主體行為協調者等重要角色,是推動農業技術進步的核心力量和關鍵因素。
4.參與農業技術進步過程的各主體,因其自身屬性和在社會經濟體系中的地位不同,具有不同的行為動機和行為準則,并按自己的價值判斷作出行為選擇。這一方面為多途徑、多方式引導主體參與農業技術進步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又帶來將眾多主體和主體集團分散的抉擇行為引導到協同推進農業技術進步的艱巨任務。
5.在農業技術進步過程中,政府可以利用政策調控、資助誘導、管理約束、指導性分工等手段,既調動各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他們推動農業技術進步的潛能;又規范他們的行為,使各主體之間有效協同配合,共同推進農業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