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3 08:08:44
序論:在您撰寫地理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地理教學的全過程從時間上可以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評價階段三個過程。準備階段是實施階段的必 要準備和基礎,它直接影響著實施階段質量的高低,因而不能只重視實施階段質量的提高,而忽視準備階段質 量的提高。(關于實施階段質量提高的措施筆者已在《地理教學》1996年第6期《把行動研究引入中學地理教學 》中述及)。 準備階段質量提高的措施不僅指常規性的備課,而是指運用組織行為學理論幫助設計地理教學準 備階段動態質量提高的方案。這里所說的動態質量是指學生的行為質量和教學點質量的總和,而這個總和要求 大于普通教學的質量,這也就是運用行為理論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組織行為理論與地理教學的關系
組織行為學是近二十多年管理學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立的新學科,它是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生理學 等原理在(教學)管理中的運用,屬于多學科相交叉的邊緣學科。實踐證明,加強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和應用, 對于調動教學的主體——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學管理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
組織行為學是采用系統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組織中(地理教學活動)人的(學生個體)心理和行為的規 律,從而提高管理人員(地理教師)預測、引導和控制人(學生)的行為的能力,以實現組織(地理教學)既 定目標的科學。它的任務就是使管理者(地理教師)能夠掌握勞動者(學生個體)的心理和行為發展變化的規 律性,提高對勞動者(學生個體)心理和行為的預測能力和引導與控制能力,以便及時協調學生、集體、地理 教學活動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他們與學校、家庭、社會環境的關系,更充分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 造性,探索并做出最優的教學組織設計,以保證地理教學目標的實現、地理教學任務的完成。
二、提高準備階段動態質量的方法
提高準備階段動態質量的理論基礎是組織行為學的激勵理論。下面是按照其主要激勵理論來設計的方案。
1.根據需要理論來設計
需要理論是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等人提出的。需要是客觀存在,并且有層次,因而教師要:
(1)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
教師要找出學生相應的激勵因素,采取相應的組織措施,來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以引導和控制學生的行為 ,實現組織目標。具體地講,就是把課本知識點按需要層次分類、組合。例如:高中地理中這樣的知識點組合 結構有利于學生掌握。
A.(空 氣) 低 層 大 氣 氣 候
CO[,2]的溫室效應 人口
< 酸雨危害 工業<
臭氧層空洞 城市
B.(食物)糧食種類分布糧食問題農業狀況。
對于作為教學的客體——教師來說,在地理教學內容設計上應體現出對地理教材內容(包括基本知識、技 能)處理的層次性。
(2)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學生的個體差異很大,因而可將學生按不同要素進行分類,設計提問的題目時,要考慮不同分類的學生。 如:學生學完高中地理第一章后,可設計以下不同難度的題目:
極晝是地球自轉形成的嗎?(難度較低)
某地8時日出,晝長為多少小時?(難度中等)
當西半球全部為晝半球時,太陽直射點在哪里?(難度較高)
2.根據強化理論來設計
強化理論是操作條件反射的核心,它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斯金納提出的。強化理論的實用范圍很廣 ,這里僅從三個方面來闡述:
(1)積極強化
積極強化的主要方式有:①精神強化。給學生創造、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和環境。如在上高中地理(上冊 )第一章第三節:月球和地月系(自學教材)時,要求學生自己看,然后寫出對月球的認識,體裁可用故事、 寓言、童話、散文、論文、詩歌等多種形式,寫成后,叫學生自愿到講臺前朗誦,結果學生活動積極,激勵水 平較高,教材知識掌握較好。②物質強化。如利用部分班費或勤工儉學收入購買課外讀物、學習用具等在階段 性考試、檢測、學科競賽中成績優異者進行獎勵。③聯合強化。如會考得A者可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暑期近地觀光 旅游等。
(2)適當“懲罰”
適時適度的“懲罰”可以樹正壓邪,鞭策后進。如對學習偷懶者明令規定要背誦四大洋的面積、深度、溫 度等;會考不過關者可在植樹節時,要求比別人多栽5棵樹等。
(3)消極強化
如果把會考成績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全省統考會考成績,占80%;一部分是教師平時考查考試成績,占 20%。這樣,即使一些對這門課不感興趣的學生,為了“過關”,也會按要求強迫自己完成地理學習任務。
3.根據期望理論來設計
期望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弗羅斯提出的。激勵水平取決于期望值和效價的乘積。M(motivation)=(exp ectency)×(valenc)。
比如兩個參加地理會考的學生,一個 學生估計他能夠過關的可能性為30%,概率為0.3;另一個估計能過關 的可能性為80%,概率為0.8;前一個學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效價可算為3,后一個十分重視, 效價可算為 10,代入上面的公式,則得出激勵水平是不相同的。
前一個學生M=0.3×3=0.9,
后一個學生M=0.8×10=8。
因此,教師在上課前,要將學生的心理動態摸清,然后及時下藥,正確指導,分灶吃飯,才能取得較高的 激勵值,從而提高地理教學質量。
三、需要說明的幾個問題
1.準備階段動態質量的提高,很重要的一環是常規性的備課,包括教案的編寫等。
2.行為理論的基礎理論還很多,這時僅舉一二,旨在說明問題。
3.這種理論的地理教學效值,還有待一步探索和研究。
摘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數量的增長,自然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種環境問題逐漸的暴露出來,已經升級為了全球問題。環境的問題有很多方面的內容和形式,我們要從各個方面抓起,提高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想要真正的解決環境問題,我們就要從年輕一代入手,尤其是對于高中學生而言,我們必須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關鍵詞:高中 地理 教學 環保
目前,教育中依然存在很大的缺陷,沒有把環保意識融入到日常教學中,人們對于環保的意識淡薄,對于環境價值觀念認識不足,使得人與環境的發展難以和諧。因此,我們要在教育中加強環保的意識,加強人們對于環保的重視程度。為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要從小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而地理作為一門與環境最為貼近的學科,必須要承擔起來這份責任[1]。
一、高中地理教學提高學生環保意識的重要性
中學時期是學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和可塑性都比較強,如果在這一時期加強學生的環保教育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地理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知道當前環境的惡劣性,讓學生從自身做起,承擔起保護環境的責任。同時,還要讓他們明白人與自然不和諧發展的嚴重后果,使學生逐漸的養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通過環保意識的教育,學生可以有意識的把自己與環保聯系起來,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環保的重要程度。在高中眾多學科中,地理與環境的關聯程度是最大的,地理教學的核心理念就是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有效的融合一些環保意識,這不僅可以充分的體現出高中地理課程的價值,而且還可以把課堂的教育與社會的事實焦點有效的結合再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地理教學的教學質量[2]。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環保意識的方法
2.1將環境形勢融入到課堂
很多的環境問題都與地理息息相關,環境的很多內容都是從地理角度來考慮分析的。在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現在的環境狀況做以簡單的接受,然后在結合課本上的相關知識進行相應的分析和講解。近年,大氣層的破壞日益嚴重,地震等災難也是接連發生,霧霾天氣更是久居不散,這些事實的熱點問題已經成為了人們議論的話題。造成這些環境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汽車尾氣的排放就是主要的問題之一,使得全球的溫度上升,造成了空氣嚴重的污染,讓學生注重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問題,從而使學生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
2.2注重課本知識
學生是否具有環境保護意識,這與他們生活的環境具有很大的關系,家庭生活的氛圍和學校學習的氛圍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課堂的教育和學校的生活是影響學生事物看法的主要途徑。對于地理課堂教學而言,能夠從中反應出很多的環境問題和產生的主要原因,在地理教學中我們能夠認識和了解到很多的自然規律。我們現實生活中運用的大多數資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們對這些資源無限的開發,就會收到大自然的懲罰,環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我們一味的索取,終究會收到大自然的懲罰,環境的破壞會對我們子孫后代的生存有著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們提高學生環保意識的出發點就是課本[3]。
2.3采用問題式教學
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很多的知識點需要學生去記憶,關于地質地貌、國家特點等方面的內容都是需要記憶的。但是,在記憶的過程中不能只是機械的記憶,這樣會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感覺。因此,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采取開放式的教學,設置與環境相關的情景,靠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這更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例如:我國近些年頻繁發生的地震災難是由于什么原因產生的,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地質變化的相關知識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我們最好要把周圍的環境作為課本的知識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更好的推進課堂教學[4]。
2.4通過實踐加強學生環保意識
地理課本的很多知識都比較抽象,很多知識不能被學生深刻的了解,老師在教學中應該多開展實踐教學,讓學生走進大自然,用心的感悟生活,觀察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老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郊游,讓學生走進自然,讓學生親自去觀察樹木和草的不同之處,經過實際的參觀,在結合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思考和學習。其次,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到工業區去考察,讓學生觀察相關的污水處理設備,以及相關污染物處理的方法。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可以清晰的了解治理污染物的方法,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同時還能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環保技能知識。
三、通過環保論文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老師可以經常的讓學生寫一些環保的小論文,這樣可以使學生充分的了解環保的真正含義以及加強學生對于環保課題研究的接觸,進而加深學生對于環保的親身體驗,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老師在選擇課題上要考慮到學生的時間和能力,讓學生量力而行,通過書籍或者網絡的途徑搜集一些相關的研究課題,研究的方法和內容可以由學生自己來決定。在環保論文寫作的過程中,老師要做好指導工作,及時的發現學生的誤區和不當之處,并給予修改的意見,以便學生順利完成。通過高中地理相關知識的學習,可以讓學生科學的運用地理知識和技能,能夠充分的重視到環境的問題,建立學生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積極的參與到保護環境的行動,提高自身的素質。相應的環境教育和實踐學習可以有效的使學生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念,并自我約束日常的行為習慣,以便成為新時代合格的接班人。通過課外的相關學習可以使學生真實的感受到環境問題,通過自己的不斷探究和觀察,尋求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同時,高中地理教學中,老師要有意識的把分散的知識系統化,并把時事的環境問題結合在教學中,調動課堂的氣氛,使課堂更加的生動、多樣。
總而言之,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是高中地理教學的本質所在。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不得不給予充分的重視,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所在。
【摘要】:副課的待遇,主課的要求,這是目前初中地理教學所遇到的尷尬。然而,現代媒體、實踐活動、課外調查、大自然等都是地理教學的絕佳課堂。
【關鍵詞】:挑戰;興趣;滲透
長期以來,初中地理教學面臨著內容多、教學課時少、知識體系復雜、難度較大等問題,再加上地理在初中階段被視為副課,導致學生以應付考試為目的,以機械記憶為方法,處于消極被動的學習狀態,從而導致學習知識掌握不牢固,學習地理能力差,考試成績低下等不良后果,直接影響學生高中階段的學習和高考成績,進而影響了學生1生的發展。因此,如何改進初中地理教學方法,提高地理課考試成績,使學生變得會學、易學、樂學、想學,已成為每個初中地理老師的當務之急,也是每個初中學校教育教學中值得關注的問題。
基于以上情況,結合本人多年初中地理教學經驗,將初中地理教學中有待改進的方面提出如下看法:
1、宣講當今世界的熱點問題,使學生明確為什么要學的問題
自210世紀810年代中期以來,由于全球性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日益突出,而地理學在解決這些問題上又顯出巨大的優勢,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地理教學的價值,終于認識到:人類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都會含有大量的地理成份,如人口增長、糧食缺乏、環境污染、土地沙漠化、水旱災害、種族沖突等。認識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初中地理教學負有更大的責任。使學生接受有用的地理知識,提高他們的地理素質,以應對這些困難和問題的挑戰。
不僅如此,地理對人類文明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在解決全球危機,在重大工程建設、流域治理、國土整治、區域開發等方面的獨特作用,能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2、增強地理教學的感染力,充分利用現代教育媒體進行教學
現代媒體教學可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直觀具體的視覺形象,變難為易,變枯燥為生動。如用計算機模擬大陸的漂移、海陸的變遷等,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形聲圖文的有機結合,如讓學生親臨其境,既增強了教學的感染力,又可以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吸收知識。
利用多媒體手段,將教學難點化解成1個個懸念,可降低教材難度,形成教學坡度,吸引學生帶著問題1步1步探索,逐級攀登,掌握知識要點。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解惑的成功中獲得滿足感、自豪感,積極探索,形成求知的良性循環。
3、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使地理知識形象化、具體化
3.1盡可能增大課堂的活躍性、開放性。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請記住我站域名在教學中適當插入1些地理發展史、地理新發現、趣聞和故事。讓學生在1種輕松愉快和開放的氛圍中認識研究問題,既增長了知識,又陶冶了情操。準確及時地抓住生活中的地理“熱點”問題,如青藏鐵路、淮河的水污染及其治理、朝核問題的6方會談等實例,進行宣傳剖析,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欲望。
3.2加強鄉土地理教學。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將學校所在地生產、生活中的實例引入課堂,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身邊的地理知識和地理現象。如讓學生感受家鄉有哪些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有哪些污染,并找出污染源,同時提出治理的措施等。通過激發學生研究新情況、發現新問題、提出新構想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2走出課堂,在實踐中消化和運用知識。讓學生走出校門,參觀考察,以便了解自然和社會,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人口問題、全球氣候變暖、自然實害、饑荒等。在實踐中,加強學生對課本中所學到的抽象知識的消化,增強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并體會知識的功效,獲得成功的樂趣。
3.4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形式多樣的地理課外活動,如建立地理興趣小組、進行氣象觀測、制作地理教具、出版地理手抄報、舉辦人口環境教育專欄、召開主題班會、舉辦地理知識競賽、環保演講比賽等。
以上這些地理課外活動,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激發學習熱情、培養其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磨練意志,培養其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意義重大。
4、通過學習中國地理,喚起學生愛國之情
不難發現,中國地理每個章節都蘊涵著豐富的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通過這些內容,可以教育初中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根據中國地理教材內容,深挖自然地理中的愛國主義素材,充分利用偉大祖國壯麗的山河,富饒的資源來喚起學生的愛國之情。
另外,還可以通過地理課的國情教育滲透思想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懂得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總之,初中地理教學任重而道遠,面對新的挑戰,我們每個地理教師要充分調動自己的工作積極性,變壓力為動力,大膽創新,扎實工作,使初中地理教學充滿希望!
摘要:文章隊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際主義教育、國情、國策教育、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為科學獻身精神教育,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教育,按自然規律辦事,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對學生智能素質、審美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培養等多方面論述了中學地理教學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地理教學 中學生 全面發展 促進作用
中學地理綜合了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融知識、能力、思想品德、情感等教育于一體,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材是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
地理教育能充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國際主義教育;進行國情、國策教育;進行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教育;進行為科學獻身的教育;進行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教育;進行按自然規律辦事,熱愛大自然的教育。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素質的培養,進行智能素質、審美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等多方面的鍛煉培養。
首先,地理教育能對學生進行深入的愛國主義教育。地理教學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比其他學科更具有全面性、系統性。只有地理學科的教學才能從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植被等給學生全面系統的描繪偉大祖國多姿多彩的面貌,只有地理教學才較全面系統地從工業、農業、交通、城市建設諸方面向學生展示日新月異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我們對現行地理教材作一研究,既可發現地理學在這方面的作用。教材中提到:我們偉大的祖國南北相距5500KM,縱橫十萬里,悠悠五千年,為世界上最大、歷史最久的國家之一,在這廣闊的國土上,有豐富的特產、錦繡的山河、勤勞智慧的各族人民。通過對這些知識的講解,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為中華民族的騰飛而努力學習。
地理教育在國際主義教育方面,也有其重大作用。教材中講到我國對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給了力所能及的幫助。當今世界,眾多的經濟、環境、政治問題,需要世界各國發揚團結友愛的精神,共同努力去解決。對世界地理的講解,使學生了解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概況,無疑有利于培養他們熱愛世界人民的友好情感與反對侵略和壓迫的正義感。教育學生做到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地理教學在對中學生進行國情、國策教育方面也顯示出其重大作用。教材中提到:我國森林覆蓋率為12、7%,位居世界第120位;水資源世界第六,但人均量退居世界84位。我國眾多資源按人口平均計算,便由資源大國變成資源小國。看清了我國的國情后,使同學們理解了我國的“提高人口素質、控制人口增長”、“珍惜每一寸土地”、“實行計劃生育”等一系列國策的制定依據及原因。這有利于學生將來在工作中自覺地執行基本國策。
地理是綜合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在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方面,也是一門很好的教材。地理環境是一綜合體,這可培養了學生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例如,在講解自然帶中熱帶雨林帶時,可講這里的氣候終年高溫多雨,這就使這里的植物在這一條件下生長的高大、茂密、種類眾多。這樣的植物條件下,又使這里的動物種類多,且攀援、耐熱動物多,且使這里的河流水量大,水位變化小。繁茂的植物和眾多的河流,又使這里水分蒸騰明顯,濕度大,又有利于這里多降水。所以,自然帶各要素不是孤立的。通過這些教育,使學生看待事物要用普遍聯系的觀點去處理一切問題。
地理學科的教育,在對學生進行愛科學、為科學獻身的精神方面也起重要作用。在講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時,提到我國健兒第一次測得其海拔為8848.13米。沒有不怕犧牲的精神,是得不到這一數據的。地理教學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大自然就會造福我們。講到我國著名的沙洲——毛烏素沙漠,人們經過40多年的營造防護林,使大地披上了綠裝,38200平方千米的荒漠得到治理。如果我們不按自然規律辦事,伐林毀林,最終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98年長江流域暴發了百年一遇的洪水,湖北省因水災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384億元。以此來教育學生,要按自然規律辦事,亦農地則亦農;亦林則林,亦湖則湖,不能違規辦事。
地理教材中的鄉土地理是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教育的重要手段。不愛家鄉,就談不上熱愛自己的祖國。在講鄉土教材《平頂山地理》時,學生們通過對平頂山人口、地形、資源、氣候、工農業、交通、商業、旅游業等知識的學習,使他們知道了,原來自己的家鄉這么可愛。激發了他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
地理教學還能對學生進行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思想的培養。如我們通過對中印兩國的對比講解,可讓學生明白這一點。中印兩國都是從落后的農業國起步的,它走資本主義道路,我國走社會主義道路。五十年過去了,兩國情況如何?它耕地面積相當于我國的1、6倍,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優越,但85%的土地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良好的水熱條件得不到充分利用,反而常鬧水旱災害。糧食平均畝產不到我國的一半。工業上,1949年印度的鋼產量比我國還多一點。到1998年我國的鋼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是印度的4倍。在人口控制方面,印度國策失誤,人心煥散,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預計分本世紀中期將超過中國,居世界第一。而我國政策得力,人心所向,實施計劃生育以來,少生育3億人,為世界人民做出了貢獻。這樣,通過兩國的可比點,以五十年的歷史雄辯地證明,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有極大的優越性。
我們研究教材發現,地理教學在對學生勞動技能素質培養方面,也占突出的地位。農業上的春種、夏管、秋收、冬藏離不開地理知識;工業上的建廠、購銷、信息、排污離不開地理知識;交通筑路、航空航海,行軍打仗,居家旅游離不開地理知識;人口控制、環境保護、資源開發、國土整治更離不開地理知識。通過給學生這方面知識的講解,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勞動技能素質
。
地理教學對學生智能素質的培養也是不容忽視的。地理知識是空間科學,對于學生空間思維的培養尤為顯著。教材中講到的洋流的分布規律,自然帶的分布規律,城市、人口的分布規律,工業的分布規律等等。都是從規律性出發分析某一點空間分布的特殊性,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空間思維,對開發學生智能是十分有益的。
審美素質的高低是衡量一個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地理教學以其特有的素材、教法等來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教學中我們發現,地理教學離不開自然景觀。地理教學可以通過圖片、幻燈、錄像、郊游、遠足等方面,向學生盡情展示祖國的青山碧水,奇峰異洞,茫茫的草原,飛流的瀑布……,地理王國是一個瑰麗多姿的美的世界。其次,讓學生看到城市建筑、山鄉巨變、水庫大壩、橋梁飛虹,使學生感到人與自然和諧之美。
研究教材,我們知道地理學是與大自然聯系非常緊密的一門學科。所以,地理教學在對學生身體、心理素質的培養方面也意義重大。平時,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在校園一角建地理園地,測風向、溫度,做天氣預報。節假日里,帶學生去遠足,把地理課本上的抽象知識具體化。同時進行了野外鍛煉、野外考察,樹立學生挑戰自然、戰勝自然的精神,培養學生集體觀念和吃苦耐勞、互助互愛的精神。對學生身體、心理素質的培養起到極大作用。
綜上研究分析,可見中學地理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用的重要性。在培養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培養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整體素質上有其它學科所起不到的作用。當然,地理教學的作用還遠不止這些,我們在不斷深挖教材內涵的基礎上,還能發現很多其它方面的作用,這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研究課標、課本,提高自己。
全面走向素質教育是當前中學教育的一項大政,然而各學科如何才能走向素質教育,達到思路明確,操作到位,實現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之目標,則是眾多教育者所關心和感到困惑的問題。面向廿一世紀的地理教學,我們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多方位地來審視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充分認識和關注學生的“建構性”和“潛在性”。“建構性”是指主體在學習活動中,能夠根據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結構和信念,自主積極建構知識和思維過程,以求解決所面臨的學習問題?!皾撛谛浴笔侵附虒W要看到學生存在多方而發展的潛在可能性,尤其要看到學生可持續學習發展的潛在能力。根據這種教育理念,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深深地體會到:一個學科要推進素質教育必須緊緊把握住目標、內容、評價三個著力點。
一、構建教學目標體系,保證素質教育的正確方向
清晰、具體可操作的教學目標是保證素質教育正確方向的前提條件。我們認為素質教育的內涵可以概括為“兩全(面向全體、全面發展)一主(主體性)一化(個性化)”。在地理教學中,全面實現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就是要落實“掌握知識,發展能力,陶冶品德”的三維教學目標,使學生成為既有豐富知識,又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與高尚人格的一代新人。三維教學目標及其在教學中的基本要求是:
1、掌握知識。知識代表人類的總體認識和經驗結晶,地理知識則是其具體成果。地理教學是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需要的最佳基礎知識結構。最佳知識結構就是指地理教材所包含的地理基本事實、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組成的知識系統,并且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能夠被學生所接受、理解、難易適度的知識系統。在任何情況下,地理知識及其應用在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地位不能動搖。這是因為;能力的發展和品德的陶冶,只能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獲得,而離開知識,能力和品德就成了空中樓閣。應該把地理知識形成過程放在教學的首位,如果不經歷真正的認識過程,通過內化掌握知識,而是單純灌輸知識,其結果是難以獲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識,更談不上發展能力和陶冶品德。要重視知識的應用,最根本的是讓學生牢固地掌握具有遷移能力的生動活潑的地理知識結構體系,學會分析和整合地理知識的基本方法,進而提高綜合能力。
2、發展能力。能力是指順利完成一定活動的心理特征,客觀表現為順利完成一定活動的本領。就學習而言,學習者獲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可以表觀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內化形式,不斷將人類已有的知識據為已有;二是通過外化形式,主體運用心智技能不斷解決現實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而這兩個方面又是互為基礎、緊密聯系的,它們所構成的關系,實質上也就是知識與能力本身的關系問題。因此,學生的知識經驗和智能水平往往是通過內化與外化兩種形式的反復交替才逐步得到積累和提高的。地理能力的素質教育是指讓學生通過地理教學,培養地理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能夠運用地理知識去處理和解決所碰到的地理問題,如小到看地圖、辨方向;大到工業布局、城市規劃和區域開發。能力是一種個性心理特征,只能在動態中形成,必須為學生創造形成能力的時空條件。一般來說,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力的形成,主要通過“獲得知識”和“應用知識”兩種途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經常舉典型事例分析示范,促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掌據不斷提高能力的基本方法。能力有其獨特的結構,往往與科學方法,基本技能緊密結合在一起。因此,要特別善于挖掘和運用科學方法,并注意使學生掌握基本技能,達到熟練自動化程度。
3、陶冶品德。一個人的情操品行,稱為品德。它是以人的情意因素(情感、興趣、意志、性格等)為其心理基礎的??茖W界已提出“情緒商數(EQ)”向“智力商數(IQ)”挑戰,甚至指出一個人的IQ只占成功要素的20%真正決定人類智慧的并非IQ,而是EQ。然而,長期以來,中學各科教學總是實質上陷入“重智輕德”的泥坑。現代教育要求轉變以發展智力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樹立智力和非智力協調發展的教育思想;轉變以做事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樹立做人與做事相結合的教育理念。一個具有主體性的人,其核心素質是高尚的人格。因此,在學科教學中,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德育體系的維度,應該包括政治品德、道德情操和科學品德。地理教學中的陶冶品德和發展能力一樣,要挖掘知識的教育價值,結合知識的教學過程進行;同時,要注意“以人教人”,教師應該自覺地運用真理的力量和自身人格的力量,發揮自救的功能,時時處處潛移默化,感染熏陶,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構建教學體系,保證素質教育的入軌到位
任何一種教學目標都要通過自身特定的內容體系使目標得到具體化、明了化。地理學科是在中學進行人口、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主渠道,地理課程又是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根據教學目標分層原則,我們將地理課程劃分為必修課、選修課和活動課三大板塊;必修課以基本學生學習為標準,(目前很多是以優秀學生為標準),重在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選修課以培養個性特長及第二層次學習水平為標準,著重個性培養和創新能力:活動課以學習社會化為目的,強調學生社會實踐的能力培養。
在地理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通過培養學生六種意識,以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達到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
l、培養自我意識
中學生年齡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愛表現自己、爭強好勝、自我意識強,他們常常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為此,我在地理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一直努力為學生創造一種有“自我表現”的環境和機會,使他們盡情地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流露真情實感,去創造“自我”的精神財富。我們在初一開設的“我來說家鄉”鄉情教學課,初二的氣象觀測和天氣預報(根據校氣象哨觀測資料),高一的天文觀察與礦石標本采集活動,高三的城市環境調查與科技小論文競賽等活動中,都為學生的“自我表現”開辟了廣闊天地,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健康發展,“自我意識”得到充分體現。
他們感受到“我”的存在和價值,于是對這些活動傾注了滿腔熱情,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2、培養審美意識
興趣是一種感情、一種需要的延伸,是一種美的流露。當學生在感知自然和藝術美的過程中,能夠發現自身的美,并能對這種美具有贊嘆心情的時候,就產生了不可抑制的興趣。平時人們往往有這樣的體會;凡是感興趣的東西都記得特別牢固。這是為什么呢?這里有一個“感情”和“需要”的問題,是主動進取,而不是被動地吸收。因此,可以說只 有融化在興趣里的知識才是有力的活知識;只有處于審美意識作用下學到的知識,才是有“血肉”的真知識。我們根據《正大綜藝》世界風情知識欄目剪輯電視錄像資料,在初中“世界地理”教學中開設的“環球旅行”課,就是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而進行的教改嘗試。它運用藝術性的語言、形象性的表演、模擬性的聲音、戲劇性的構思,創造出一種立體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的視覺、聽覺、思維交叉活動,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形象記憶和創造性思維去回答問題和完成“旅行”。學生們感到這似乎不是在上課,而是在一條藝術的長河中暢游。在欣賞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處于一種興奮狀態,在一種愉快的情感中活動,他們的審美意識得到培養和發展。
3、培養創新意識
強烈的好奇心是中學生又一心理特征。他們不滿足現狀,力求創新;反對模式化,希望多樣化;厭惡死板、靜止,喜歡變化、發展。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設置一些對立面,創造想象的條件,以鼓勵學生開展想象,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教授初中地理“中國氣候成因”末尾時,我出乎意料地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倘若青藏地區不是現在海拔4000— 5000米 的高原,而是海拔與長江中下游地區相近的平原,我國的氣候又將是怎樣呢? 巧妙的設疑,學生自然地進入浮想聯翩的境界之中:①由于高原屏障不復存在,西南季風可長趨北上,給青藏地區帶來豐富的降水,形成季風氣候;②雖然青藏地區海拔較低,但由于西北內陸地區遠離海洋,到達這里的水氣稀少,氣候仍然以干旱為主要特征;③由于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加劇了冬季風南下的勢力和強度,南方的冬季氣候將變得更加干冷。......一些假想合理,布局新奇的氣候狀況都設計出來了。這種另辟思維蹊徑的設疑方法,使學生對地理課保持了新奇感和強烈的求知欲,創新意識得很好的鍛煉和培養。
4、培養競爭意識
根據初中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我把競爭意識引入地理教學之中,在初一剛入學的教學階段,就著手進行快速閱讀背誦、快速查找地圖、快速記憶地名、快速設疑答問、快速列表比較、快速讀圖等多種形式的速度訓練和能力培養,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時間觀念和意識,使之在快中求多,多中求精,精中求準,準中求深。在一節課上,我要求學生將自己聽到的、看到的、讀到的地理信息講給大家聽,比一比看誰講的信息最多、最新、最有價值,短短幾十分鐘,同學們共列了近200條地理信息,最多者一人達十幾條。
信息課將閱讀與交流結合起來,把聽說讀寫結合起來,各種信息開闊了學生們的視野,擴大了知識領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了自己要在很多時間才能學到的知識。在信息交流的過程中,競爭意識被充分表現出來,激發學生向更高層次奮進。
5、培養實踐意識
鄉土地理是中學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使學生了解和熱愛家鄉,更重要的是將課本理論知識與家鄉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畢業后參加家鄉建設打下良好基礎。我們的具體做法:一是探討家鄉突出環境問題,樹立責任感和迫切感——三明市(市區)工業布局不盡合理,工業“三廢”造成的環境污染嚴重。二 是組織學生實地考察,分析家鄉產生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①工業區與居住區混雜在一起,市區三分之二以上居民居住在工業區內;②廢水排放量大的三鋼、三化等工廠布設在城區河流的上游;③大氣污染嚴重的農藥、三鋼、三化等工廠位于城區的上風向地帶。三是參與社會實踐,為改善家鄉環境作出貢獻——1986年以來,我校近百名學生裝,以夏令營勤工儉學的形式,參加了“三明市大氣污染擴散規律野外實測取樣”工作。同學們通過聆聽環保專家的報告、監測站技術人員指導,學會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野外采樣、放氣球等實際操作不僅為環保部門提供了較準確的數據,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實際工作能力,樹立社會責任感和緊迫感,堅定了協調好家鄉人地關系的信心。
6、培養成功意識
成功的意識是指運用自己的才能,克服障礙,完成任務,做出比別人更優異的成就的意識,這是學生心理發展和培養開拓型人才的需要。它給人以自信、自豪、自強的精神力量。對每一個中學生來說,即使是最微小的一次成功,也將被看作智慧的閃光點,永遠珍藏在心靈深處。例如,成功地回答一個問題,成功地進行一次氣象和天氣預報,成功地觀測到一個星云,成功地上講臺講一次課,成功地意識,就能在教學實踐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到學習是一種快樂的事情,進而產生濃厚的興趣。
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培養學生六種意識,對激發學生學習地理興趣和挖掘學習潛力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并能遷移到新的學習中去。
三、構建科學評價體系,保證素質教育操作落實
在實施地理素質教育中,我們及時建立了對地理教學能起導向、激勵、強化作用的評價體系。主要包括:①轉變評價觀念,以全面發展的觀點進行評價;②調整評價標準,運用綜合指標;③改進測評技術,把定量與定性、考試與結合起來,使測評結果反映客觀實際;④強調學生個性特長得到全面發展。其具體做法是:
1、建立與培養目標相匹配并能準確地檢驗班級學生群體各方面素質發展水平狀況的指標體系:既有綜合性評價指標,如合格率、平均分、優秀率;又有相對獨立的評價指標,如差生轉化率、自學能力達標率、課外活動開展率、特長生率等。
2、建立與培養目標相配合并能準確反映學生個體素質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一是結合學校實施學生素質等級證書制度,在初一、二實行地理結業證書,高一實行會考證書制度,由學校統一組織機構每年評價一次,實行等級晉升,畢業時取其最高等級記入證書內,作為畢業和升學的依據;二是對學習質量采用以“筆試+品試+操作”為形式,以“知識+能力+品德”為內容的方法,進行全面評價以健全學生的文化科學素養;三是減少相對評價,加強個人橫向比較,以進步獎為獎勵主體,激勵學生奮發上進;四是設立促進學生個性素質發展的評估體系,設置各種單項獎勵,如地理板報獎、天氣預報獎、礦大標本制作獎、天象觀測獎、科技小論文獎、社會調查成果獎、家鄉建設建議獎等,鼓勵學生在能夠上進的領域里脫穎而出
比較法是不少教師在教學中喜歡運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時,將各種類型的知識進行對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屬性和個別特征。由于比較法應用簡便,適用范圍廣,并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和較強的邏輯性,不但教師樂于運用,而且學生也容易接受。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若能恰當地運用比較法,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地理知識,而且能夠使他們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內在聯系及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從而更加系統地深刻地理解知識。
地理課,所涉及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復雜多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比較法的運用也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使用較多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類比。就是把同一類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比較,這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最多的一種方法。具體地說,就是以學生已學過的同類地理事物和現象為基礎,與新講的地理知識進行比較,以引導學生發現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個性或共性。如在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熱帶草原氣候”這一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分別從分布地區、形成原因、氣候特征等幾個方面與亞洲的熱帶季風氣候相比較,通過對比,歸納出這兩種類型氣候的共同特點和不同之處。同樣,運用比較法也可以對兩個地理區域或兩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經濟狀況等各個方面分別進行比較。
2.自比。就是對同一地理事物和現象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的發展狀況進行比較。因為這種比較是從時間跨度上進行的縱向比較,所以也稱縱比。通過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自我比較,可以揭示其歷史發展階段中的各個異同點,了解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現在和過去,探索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和規律,并分析研究其未來的發展變化趨勢。如關于“歐洲南部和北部山地特點”這一內容,如果教師僅采用講授法,按教材內容的先后順序進行講述,就很難使學生形成較深的印象。這時教師若采用比較的方法,首先根據有關內容列出簡表,再引導學生根據教材的內容填寫,然后將兩者加以對比,找出其區別所在。這樣,教師不必作過多的講解,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3.專題比較。就是對一個單元、幾個國家或幾個地區的某一自然要素或社會經濟條件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可以使學生對某一地理知識形成完整的概念,便于學生了解地理事物和現象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并且能夠使分散的知識系統化。例如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地形雖然都分為三部分,但具體說來又各有不同。講述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三大洲的地理特點進行對比分析,啟發他們總結歸納,這樣,不但可以節省大量的教學時間,而且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得更準確和牢固。
4.綜合比較。就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地區有關的地理要素作系統比較和全面分析,找出它們的異同點。通過比較,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地理要素有一個完整、系統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如在講述中亞及其國家時,教師仍可采用列表的方式,分別從位置、地形、氣候、經濟特征、主要物產等幾個方面與東南亞及其各國的有關地理要素相比較。
運用比較法應注意的問題:
1.在運用比較法時,教師應遵循從已知到未知、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
2.被比較的內容應該是同類地理事物和現象,切不可把無任何共性的兩種或多種事物和現象隨意加以比較,否則,將適得其反。
3.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恰當選擇與運用各種比較的方法。同時,要引導學生大膽進行嘗試,發現問題應及時解決,使他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逐漸學會運用這種方法。
當今地理知識不斷的增長和加速變化,地理科學體系不斷更新,不斷發現真理,也是不斷更新真理的過程。因此,在地理教學活動中,要強調“探索”、“發現”地理知識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獲得地理知識的結果,強調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形成探究地理科學的本質精神,這種創新能力的本質才能得到培養。具有創新的地理教師,才能有創新的地理教學,培養的學生才有創新能力。筆者認為做到以下幾點才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習慣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運用所學的基本知識, 研究實際問題,獲取新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開展研究性學習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一條途徑。高中生已具備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潛能,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培養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教師是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 應及時了解和關心學生的困難和需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補充知識,用鞭策、激勵、賞識等手段,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別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比較關注,因此,教師應從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問題,為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創造空間??梢赃x擇下列問題,讓學生展開探究:(1)黃土高原區和南方陵區的水土保持問題;(2)干旱半干旱地區水資源“開源”與“節流”問題和土地荒漠化調查及防治問題;(3)貧困地區農村燃料不足問題;(4)城市交通問題和城市大氣污染及治理問題;(5)學校、工廠、城市等用水量調查及節水問題等等。學生通過親歷實踐,調查研究,進而提高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學會分享與合作,養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養成創造性品質
學生的創新能力與他的創造性品質有著密切聯系。學生的情緒、動機、堅持性、獨立性等都影響他們創新能力的發展。有創造性的學生,多表現為興趣廣泛,自信心強,求知欲強,獨立性強,富有責任感和想象力,敢于嘗試困難,勇于探索。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主要在于關注學生敢于自主探究、體驗和實踐的過程,以及形成尊重事實,獨立思考,研究意識和態度傾向, 而并不在于學生獲得了多少重大的創新成果。這種創造性品質是學生長大成人后有所創新和成就的重要心理品質。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促使其創造性在學習過程得以中充分發展。
三、貼近生活識“地”析“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高中生的好奇心特別強烈。在好奇心驅動下的探索可以轉化為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上課時貼近生活識“地”析“理”。例如:筆者所在學校今年春天刮了不大的沙塵暴,形成一股較強的旋風,把地上的灰塵、廢紙成漩渦狀卷起,當時許多學生興奮地奔走相告:“龍卷風來了!”有的同學卻很疑惑:“這不是龍卷風吧?”對于這種現象是不是龍卷風,同學們已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急于知道龍卷風的成因、特征、多發地點。筆者及時利用上課時間,結合地理課本“風的形成”這一節提出這一現象,先學習“風的形成原因”,然后把搜集到的有關龍卷風的圖片投影給學生看,并給他們提供相關資料,同學們經過仔細觀察、探究,找到了以下信息:①龍卷風是從天空中積雨云里垂伸下來的一根上粗下細的云管,形似漏斗。②龍卷風風速極大,可達每秒200米,而臺風中心最大風速一般為每秒32米。③龍卷風的極大風速會給人類帶來極大傷亡。當筆者提出“今天下午發生在學校操場上的漩渦風是龍卷風嗎?”這一問題時,同學們興致很高地展開了討論,有一個同學總結說:“下午發生在學校操場上的漩風不是龍卷風,因為:①當時天空晴朗,沒有云;②操場邊的小樹腰都沒彎一下,可見風速不大;③這股風沒有給我們帶來任何損失?!边@一堂課,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始終在主動、積極的狀態下學習,體驗到了從生活高中習地理的樂趣。
總之,21世紀隨著科技突飛猛進,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世界各國都十分關注教育的發展,作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新觀念、新思想,改變過去教師灌輸填鴨、學生死記硬背;崇尚書本知識、輕視實踐活動;重視課內教學、輕視課外活動的做法,以培養高素質的新一代為宗旨,不斷強化地理教育改革,努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造就21世紀的祖國新一代建設者而奮斗。
我們知道,教學過程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雙邊活動過程。如教師教得得心應手,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教學的效果就會很好。中學地理教學采用怎樣的教學手段,才能創造最佳的成績呢?我認為:
一、首先應該明確一般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困難
1.地理教學板書、板圖、板畫內容豐富,復雜多樣,在有限的黑板上難以充分展示出來。
2.教師在課堂上完成內容豐富的板圖、板畫往往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特別是對部分青年教師來說,圖若畫得正確、標準,并不容易。這樣影響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
3.課堂上的教學掛圖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它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而且能見度低,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由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的發展。
4.地理教學名詞概念多,原理、規律也不少,往往需要借用掛圖來幫助學習理解、類比歸納,實現圖文轉換,一般情況下45分鐘內不易完成任務。
5.地理教學需要分析研究自然界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和演變的規律,同時還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特征、生產發展以及人地關系等問題。要使學生較好地掌握這些知識,多認識客觀事物的本身及其外貌特征,多了解各具體國家生產建設的發展狀況非常必要,但用一般的教學手段難以實現,這就妨礙了學生認知過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發展。
6.地理教學中我國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內容豐富,素材多,但生動活潑、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的畫面少。一般情況下難以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完成德育任務。
7.地理教學在中學階段授課時間少,往往不被學生所重視,加之目前高考取消地理考試,必然使部分學生產生偏科的現象,有的甚至干脆放棄,給教師正常的授課帶來很大困難。地理教學如要正常進行亟需一種既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又用時少,收效大的教學手段。
二、地理教學運用電教手段,有利于克服一般教學中的困難,提高教學質量根據自己多年教學實踐,我認為把電化教學運用于地理教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有利于學生認知發展過程的實現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姆將教育目標中的認知領域分為: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地理教學采用電化教學手段有利于實現上述六個層次的教學目標。電化教學的過程主要是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選用合適的電教媒體(如電影、電視、錄像、幻燈、投影等)指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地理教學利用直觀教具(如錄像、投影等)可以把學生所學知識具體形象、生動活潑、新穎而有趣地表現出來,為學生感知、理解、記憶創造條件。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又適應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誘發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具體做法是: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借助電教媒體向學生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重要問題,讓學生集中觀察、積極思維、相互探討、作出反饋。這樣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力,幫助識記、理解。學生的反饋有正確的和不正確的,正確的給予肯定,不正確的加以糾正,這樣對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大有幫助。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處理好教材內容、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把握關鍵,教師又可以借助錄像或投影深入一步提出問題,指導學生自己進行分析概括、歸納綜合、得出結論。教師還可通過當堂測試的辦法進行檢驗。一方面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遷移、應用、評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貫徹教學中的設疑、解疑、綜合、反饋、矯正、深化的過程。這樣既體現了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統一的原則,又突出了教學中的直觀性原則和啟發性原則。
2.有利于充分發揮地理教學中的地圖作用,達到圖文相統一的效果地理教學一刻也離不開地圖,地圖是地理學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學科的骨架,其中蘊藏著豐富的地理現象、地理知識、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因此,充分發揮地圖的作用是地理教學成功之母。就高中課本來講,大小圖形就有288幅,另外還有高中地圖冊和與之配套的一些圖形。換句話說,如何掌握好這些圖的內容、發揮它的作用,是學好高中地理知識的關鍵。如果用一般教學手段展示圖的內容,有一定局限性。而采用電教手段,就充分發揮了它的作用。例如利用幻燈投影可以增加圖的用量和文字的輸入量,根據需要還可以使圖形由小變大、由虛變實,從無到有、從簡到繁,由遠到近,提高圖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區分度,有利學生讀圖、填圖、圖文轉換,提高認識,發展思維,少花時間,多學知識。特別是對一些看上去無圖而又枯燥無味,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如果能夠采用一定的圖像來幫助理解,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到高中地理第十章第三節有關“城市環境問題”時,假如按照課本上的條條順序寫下來,學生確實會感到乏味,遠不如教師在幻燈上描繪出一幅彩圖,畫出城市、工廠、汽車、垃圾、河流、酸雨以及城市綠化等地理概況,指導學生自己看圖進行分析、綜合、歸納、評價得出結論。教學中采用這種新疑活潑的新形式,改變古板單調的老面孔,一方面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獲取知識,發展智力;另一方面又能充分體現地理教學中地圖的作用,為出色完成教學任務打下良好基礎。
3.有利于培養智能型、開拓型人才教學的過程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學地理教學如何來完成這一使命,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中學生的學習心態:一是求知欲望大,凡事喜溯本求源,二是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再加上高考取消地理科,給培養地理人才帶來更大困難。但我認為教學中運用電教手段,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促進智力因素的發展,提高注意力,增強求知欲,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有了興趣才會去思考、去探索、去想象、去創造、去開拓。例如在講到高中地理第九章第二節“影響工業布局的主導因素”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幻燈的作用,制作一個燈片,把城市周圍的主體要素:如資源、能源、交通、河流、農業生產等情況描繪出來,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假設建立某一工廠、應安置在何處,為什么”。這樣做既克服了照本宣科的毛病,又給學生帶來充分的思考
時間,有利于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維,發揮聯想、得出結論、掌握知識并把它用到實踐中去。又如在復習高中地理第一章第四節有關“地球公轉及其地理意義”時,教師可以通過投影,把黃赤交角變大或縮小,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地球上新的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更替、五帶的劃分、氣候的變遷、生物的遷移,農業生產的變化等等,讓學生深入思考,發揮想象。有想象才有創造,有創造才有開拓。正如愛因斯坦說過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所以說正確而有效地運用好電教媒體進行直觀教學,是培養地理智能型、開拓型人才的有效途徑。4.有利于地理教學中德育功能的落實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也是工作的重點。特別是對中學地理教學來說,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完成得好壞,是檢查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1991年國家頒布《中小學地理學科國情教育綱要》,目的就是要加強地理教學中德育功能的落實。要使德育教育融入地理知識的教學中,采用電化教學手段有獨到之處。例如在講到高中地理第九章第四節“我國工業生產和工業布局”時,利用錄像對比建國前后工業生產的狀況,學生很容易通過自己的觀察得出結論:舊中國工業生產存在依賴性、片面性和落后性;而新中國的工業生產,僅僅走過四十幾個春秋,卻取得了豐碩成果。學生通過實際材料的對比,自然產生了熱愛祖國、熱愛黨的強烈感情。特別是講到我國治理江河、興修水利、防風固沙、植樹造林、抗震減災、齊心協力、造福于民的事跡時,選用一組動人的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更能產生一種震撼,使學生強烈地感受到我們祖國的偉大,山河的壯麗,中華民族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我們應該感到自豪。同樣在談到我國人口、資源、糧食、環境等問題時,也應該選用一組合適的畫面,指導學生用辯證唯物論的觀點去思考,去分析,使學生明確我國在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改革開放,存在問題、有困難是難免的,但我們有能力、有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建國后,我國在各行各業中所取得的豐功偉績就是最好的見證。學習中展示一些具體真實的畫面,更能讓學生了解國情,深知目前國家還并不富裕,還要提倡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同時又要讓學生明確科學就是生產力,是社會前進的動力,今后還要更加努力學習,早日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多作貢獻。
總之,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去完成中學地理教學任務,是教學中的一次改革,它能給地理教學帶來生機、帶來活力,是一種理想的教學形式。
(九臺市第六中學 侯登凱)
我國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到1989年12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使環 保工作正式步入法制軌道,并已定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環境問題是社會問題,那么每一個公民都應具有保護環境的意識。這是一個龐大而復雜工程,要從孩童開 始,從中小學抓起。
中學地理是闡述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所以地理教師應承擔起向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意識教育的任務 。
第一、認真鉆研教材,講清中學地理教材中有關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方面的知識。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世 界氣候、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世界的自然資源和中國的氣候、河流、湖泊、中國自然資源與平均合理用水保 護水源、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及分區的中國地理等知識,教師在講授時,不僅 要講清楚自然資源的概念,而且要詳細講解有關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的知識。如講授黃河時,要說明黃河及 流域概況的知識,同時指出,黃河所流經的黃土高原地貌在歷史上是一片“草豐林茂,沃野千里的綠洲”,但 由于常年的開墾,毀草棄牧,毀林種糧,植被遭到嚴重破壞,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和生態失調、導致泥沙淤積 下游,生態環境惡化,由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變成了中國的憂患。同時還應著重介紹,解放以來黃河兩岸的人民 在黨的領導下,堅持治理改造黃河,化害為利,趨利避害,使晉陜等沿河省區出現了田園似錦、棉麥豐收的喜 人景象,生態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這樣既體現了愛國主義教育,又進行了具體生動的環境教育,寓環境保護 教育于地理課的教學之中。
高中地理教材是從人類和環境關系著眼,講述地理環境的基礎知識的。通過對地球上的生物土壤自然帶, 自然資源利用和保護能源及其利用,工業生產及工業布局,人口與城市,人類與環境等知識內容的講解,使學 生更能認識到防止環境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是保證農業生產的前提,即保護現有環境并不斷改善環境質量, 是促使環境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第二、可根據教材內容,結合當地事實材料,說明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使學生做保護環境的有心人。諸如 講到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時,可結合省城長春的情況。根據吉林省環境水文地質總站監測表明,長期堆放在 伊通河公路上的垃及已經污染了地下水資源。這是由于地表垃圾經雨水淋溶并向下滲透,進入地下水中造成的 。專家們估計,到2000年,世界人口增至63.5億,飲用水需求量大增,而工業排污量將由每年500立方公里增至 3000立方公里。如果用10份淡水稀1份污水的目前標準,地球將耗盡所有的淡水資源。
1994年國家環保部門對我國54個大中城市進行酸雨監測,結果發現有45個城市有酸雨現象(大量以煤、石 油天然氣為燃料而產生的二氧化硫的氮氧化合物在空氣中氧化,并吸收水份,形成硫酸和硝酸,隨雨水而降下 來,就形成酸雨),占抽查總城市數的80%以上。
第三、可組織環境保護小組,積極開展社會調查活動。環境保護小組可調查當地生態環境情況。如所在縣 市鄉村等耕地10年間縮小程度,山區和半山區森林、草地的縮減情況,大中河流域水土流失及兩岸農田水毀面 積,半濕潤半干旱地區(我省西部地區)可調查風沙進退情況,沙暴、暴風雨等惡劣天氣增減天數,多年氣溫 和降水變化情況等。
城鎮中學可設立環境保護實驗監測站,使用科學儀器,參與環境保護工作,達到學以致用。如用噪聲監測 儀測得附近工廠或工程場地的噪聲嚴重超標,就應建議對方采取消防措施;水泥廠或石泥礦附近煙塵、粉末較 多,學??墒褂贸龎m器來清潔空氣;水質被污染,可用凈水器,使污濁的水源變得潔凈起來。
第四、對環境保護事業和工作,深入校園,廣為宣傳??捎蓪W校請當地環保戰線的專家或工作人員做報告 ;也可師生動手,利用幻燈、黑板報、圖片展、風光紀錄電影、說唱等多種形式,介紹和宣傳政府關于環保方 面的方針政策,宣傳植樹造林,綠化山河,美化環境的重大作用及國際上環境保護的最新動態等。如此眾多的 形式都是因地而異地進行的具有創造性的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方法。
案例1:在教學必修一《山地的形成》時,我優化教材中提供的山地形成以及地震火山等自然災害案例的材料,結合5?12汶川大地震影像,教會學生在掌握地球內力對山地形成的影響機理的同時,感受自然界的無窮力量和自然災害的沉重危害,感謝自然的恩賜也不忘敬畏大自然,明白善待大自然的道理。
案例2:在教學必修二《人口的遷移》時,我利用教材中的“問題研究”材料,把農民工外出務工的現象和農村留守兒童熱切盼望和父母團聚的現象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去分析思考,從中感受到父母恩情的偉大和家庭親情的天倫之樂,學會體貼父母的艱辛,珍惜眼下安逸美好的生活學習環境。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學生的心智水平確定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顯得多樣化,力戒刻板、單一的教學方式”。教師應根據學科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征,以教材為載體,挖掘教學資源,以靈活的教學方法為手段,讓教與學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達到感恩教育的教學目標。在感恩教育中,每種教學模式各有其優勢和長處,教師創新地設計多樣化的感恩德育滲透教學模式,在課堂上交替使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深刻內化感恩教育的豐富內涵。在地理教學中,我遵循德育滲透的原則,深入鉆研,嚴謹篩選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資源,加以優化組合,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創新地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和教育環節,不斷提高在地理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的效率。
在案例1中,我在講授了內力作用形式和對地形演化影響的知識內容后,把事先剪輯的汶川地震以及日本地震引發海嘯的影像播放給學生觀看,恢弘、慘烈的災害影像場面不斷沖擊著學生的視覺和心靈??赐赇浵窈?我適時畫龍點睛,給予學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結論提示,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感謝自然恩賜、敬畏自然力量的感恩教育。
在案例2中,我把教材中“問題研究”的“農民工外出務工現象”和收集到的“農村留守兒童熱切盼望跟父母團聚現象”的文字圖片材料融合在一起,設計小組討論填字游戲,讓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在“我父母?外出務工”的問號處填上文字并自由發表各自的見解。
在活動中,學生既學到父母外出打工(人口遷移現象)的影響因素是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引起的地理知識,更能在教師的分析引導下感受到父母勞作的艱辛,體會到家庭親情的溫馨,學會珍惜優越的學習環境,發奮學習,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的念想油然而生。新課程地理教材中感恩教育的資源非常豐富,將感恩教育滲透在不同的地理知識學習環節當中,只要教師深挖地理教材,創新地設計多樣化的感恩德育滲透教學模式,感恩教育不僅不會使學生感到刻意而反感,而且還能讓學生在掌握地理知識的同時,思想道德也得到升華,增強感恩教育的實效性。利用新課程地理教學資源開展感恩教育,值得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深入探索,加以豐富。
在地理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河北正定中學 孫華蕊
摘要: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本文介紹了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1、發揮地理學科趣味性的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2、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內在吸引力,讓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充分發揮;3、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4、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主體作用;學科優勢; 地理圖像; 學習方法; 情感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居于主體地位,教師居于主導地位,作為一種教學思想或教育觀念,它已為人們廣泛的接受了。但是,由于受傳統教學思想和模式的長期影響,課堂上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局面并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觀,學生的主體作用并未真正的發揮出來,他們學習的內在潛能受到了極大的壓抑,本應是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主動獲得知識的過程,變成了教師“滿堂灌”、“填鴨式”的灌輸知識的過程,學生的學習活動純粹成了一種機械的毫無趣味性的過程。因此,為了發揮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深入研究如何改進課堂教學,是擺在每位教師面前現實而又迫切的問題。在這里,我僅針對所任教的地理學科,結合教學實踐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發揮地理學科趣味性的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感到學得有趣,即產生了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由此可見,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正相關。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興趣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其中與學習內容、學習活動本身相聯系的是直接興趣,如學生對某學科知識本身的興趣;而與學習活動結果相聯系的則是間接興趣,如學生對外語本身并不感興趣,但覺得它對考學太重要了,于是產生了的學習興趣。從地理知識本身來看,趣味性是其一大學科特點。它為學生獲得直接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從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學生間接興趣不足的欠缺。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注意發揮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潛在的趣味知識并進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尋求趣味知識的切入點進行有目的的嵌入,使之融入課堂教學,就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全球性大氣環流》這一節之前,我先給學生講述了一個關于二戰期間,英軍巧妙利用西歐地區天氣變化由西向東發展的規律,不僅成功躲避了德國法西斯的空襲,還用大霧作掩護對德軍進行反擊,使德軍損失慘重的小故事。這一個小故事不但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從課間的非學習狀態轉移到課堂上,而且對本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了主動學習的心理,積極性被調動起來。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內在吸引力,讓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充分發揮
高中地理教材中穿插有許多地理圖像,包括分布圖、統計圖、示意圖、景觀圖,以及一些帶有啟發性、思考性的漫畫,而地理圖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點,它對于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我注意發揮圖像作用,運用圖像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習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點時,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六大板塊示意》,注意六大板塊的范圍及其邊界,然后閱讀《世界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圖》,引導學生觀察地震帶和火山的位置,再與前圖對照,學生相互討論得出結論: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兩個板塊的交界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來設計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教材在每節課后還設計了“活動”,涉及讀圖或繪圖技能的訓練、文字材料分析和數據處理,需要動手做試驗、開展社會調查,進行廣泛討論等各個方面,從不同角度培養學生的能力。例如在《常見的天氣系統》教學完成后,我利用“活動”中提供的兩幅天氣變化圖,讓學生像氣象預報員一樣播報天氣,這樣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本課所學的知識,還鍛煉了學生讀圖、分析、判斷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終落腳點應該是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自我發展,使他們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要教會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地理教師要充分利用地理教學的固有特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思考地理環境問題,學會學習地理知識,學會解決問題,學會創新和自我發展。針對地理學的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1)手勢法:如用左右手手勢來表示南北半球物體水平運動的偏向規律、氣旋和反氣旋水平氣流和中心垂直氣流的運動規律等;(2)口訣法:如用“高高低低”四字口訣來判斷近地面和高空等壓面的凹凸形狀與高低氣壓的分布,同時也可用此來判斷南北半球等溫線的彎曲形狀與氣溫高低的關系,直至延伸到各種等值線的一般規律;(3)諧音、詩句法:此方法在地理記憶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地殼中的主要元素氧、硅、鋁、鐵、鈣、鈉、鉀、鎂可用“洋閨女貼給哪家美”的句子記住等;(4)圖象法:地圖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但平時學生對地圖有畏懼感,地圖應用能力較薄弱,教師要多指導學生看圖、識圖、繪圖、用圖,并盡可能使地理知識圖象化,做到化文為圖、圖文結合。 (5) 數理結合法:運用數學和物理學的方法定性或定量地分析地理現象和規律,比如分析正午太陽高度角、黃赤交角時用到幾何學的知識,分析月球和太陽表面重力加速度時用到物理上的萬有引力知識等;(6)
實地考察法:到野外實地觀察課本上所講授的地理知識,分析地理現象的成因和規律等,比如在《地殼物質的組成與循環》這一節,給學生提供各類巖石的標本,使學生有直觀的感覺。凡此種種,要使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就要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活讀書”,并不斷向學生“授之以漁”,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使學生樂學。四、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現代教育心理學指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與課堂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并努力創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是學生發揮學習主體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學生的大腦皮層活動處于最大程度的興奮,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思維的火花被點燃。為此,我們在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要有意識地對學生施以情感誘導,給予必要的關懷、勉勵、尊重和理解,培養學生積極表演的信心和熱情,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
一、地理教學必須以人為本
科學發展觀明確提出社會發展以人為本,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以人為本的地理教學至少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地理課程內容以人為本
上世紀 80 年代以來,我國地理課程內容大量削減,增加了人地關系內容,削減了自然地理要素自身的內容,增加了人文地理的內容和自然地理與人地相關的內容。從以人為本的角度來看,加強人地關系對于地理教學是必要的,但以人為本的觀念對地理教學內容的要求并不局限于人地關系的揭示和描述,還在于以人為本來理解社會的發展。人地關系矛盾不大,生態平衡得以維持,并不一定是理想的發展狀態,以人為本的發展是要不斷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為此不惜打破低水平的生態平衡,使人地關系的動態平衡向高水平轉移。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會發生各種人地關系問題,有些問題容易避免,而有些問題很難防止,一切人地關系問題都只能在發展中得以解決??茖W的發展觀首先是要發展。 因此,地理課程內容應當體現各種不同的發展模式,既要揭示發展中產生的人地關系問題,又要體現各種嚴峻的環境問題,可以也必須通過發展來解決。
2、地理課程形式從人的全面發展出發
上世紀 80 年代以來, 我國地理課程在內容改革的同時, 形式上改革的力度也很大。 抽象的文字表述大量地被具體的案例以及讀圖、思考、練習等活動所取代。鄉土地理既作為課程內容的獨立組成部分,又作為各部分內容的案例形式。作為對紙質教材的補充,各地還大量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大大豐富和改變了地理課堂教學的形式。所有的改革,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言,都是很有價值的嘗試,充實了地理課程特有的動腦、動手、動腳的促進全面發展的教學過程。但也應當看到,教學形式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必須從人的全面發展的宗旨出發,否則會造成形式主義。
二、地理教學應突出統籌過程
1、地理教學內容的統籌協調
科學發展觀必須通過各種統籌過程得以貫徹,統籌協調是地理學科突出的綜合分析能力的外化行為。地理教學至少應突出以下統籌協調方面。 科學發展觀突出的幾個統籌關系, 在地理課程中都應得到體現。 例如,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統籌,即人地關系協調的兩大部分之一。 立足本國與對外開放的統籌,是中國地理與世界地理課程的統籌。 城鄉統籌,也是地理區域之間的統籌。地理課程改革中,科學發展觀所要求的統籌關系,基本上有所涉及。 但目前地理教學內容中的統籌協調內容所占比重還較小,統籌上下功夫不夠。
2、地理教學方式的統籌協調
科學發展觀不但要求地理教學內容要體現幾個統籌,也要求地理教學方式互相協調。 例如,不但要增加人類活動和人地關系的內容, 還要通過人地協調的案例與理論內容互補。 一些地理知識通過學生自學教材中的圖文,自己思考得出結論;一些地理問題通過研究性學習或收集鄉土地理材料,讓學生自己體驗、發現并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以上種種都要求地理教學中要統籌理論學習與實際應用、知識學習與能力形成、學習過程與學習成果、感性體驗與理性認識等。這些統籌僅靠教材是不夠的,教師要做大量的課外工作。
三、 在地理教學中培養科學的發展觀
1、圍繞區域發展這一核心問題
可持續發展問題許多學科都在研究,如環境科學、人類學、 生態學、 社會學、 歷史學等, 地理科學則是從區域角度來研究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不同區域的地理環境不同,人地關系不同, 對科學發展觀的體現、對人地關系的協調也都各有特色。 地理教學應當利用有限的區域地理案例,讓學生學會分析、評價不同區域人地關系,進而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就地理課程改革而言,區域地理必須保持一定的數量,教材在選擇區域時,應當改變以國家或地區的重要性為取舍標準的做法,改用區域的典型性為標準,選取代表不同人地關系的若干區域, 包括發達和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 要發揚地理教學中區域比較的方法優勢, 認識不同的區域特色。要體現環境產生于區域發展中,要在區域發展中加以解決的基本原理。
2、從全面的人格看人地關系
人格具有多重結構,僅就自然人討論人地關系,將重蹈環境決定論的覆轍。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嚴重的環境問題面前,環境決定論有死灰復燃的苗頭,在地理教學中涉及環境問題時應避免把人看作自然人的誤區。對于某些媒體宣傳環境因素決定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說法,作為地理教師應予以批駁。僅就經濟人討論人地關系,則會陷入經濟決定論的誤區,在非物質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的文化需求迅速增長的小康社會,地理教材在選取區位因素時應特別注意非經濟、非物質的因素,地理教學應對這些因素以特別的關注。從社會人的全面的人格討論人地關系,才能體現人的全面發展。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一個思維過程都有一個與之相反的思維過程,在這個互逆過程中存在著正逆向思維的聯結。所謂逆向思維,是指和正向思維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聯系的思維過程,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倒著想”或“ 反過來想一想”。
逆向思維屬于發散性思維的范疇,是一種創造性的求異思維。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對 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水平,使之逐步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教學往往對正向思維關注較多,長期正向思維形式的思維定勢會影響逆向思維的建立;又由于經正向 思維轉向逆向思維需要重新調整心理過程,重建心理過程的方向,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逆向思維聯結的難度。凡此種種,使得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成為地理教學中的一個難點。通過怎樣的途徑來培養學生的逆向思 維能力呢?我在教學中作了以下一些嘗試:
一、在講授新課中,加強對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
1.執果索因,講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在地理教學中,我們既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正向思維去 獲得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也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某些探索性內容,執果索因,引導學生利用逆向思維去掌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例如,在講授“海底擴張學說”這一原理時,首先可引導學生閱讀 “太平洋洋底地層年齡分布圖”,然后利用學生讀圖所得的結論提出問題:①為什么海底巖石離海嶺愈近,年 齡愈年輕,并在海嶺兩側呈對稱分布呢?②為什么大洋地殼巖石年齡都不超過二億年?接著引導學生閱讀“大 洋板塊俯沖示意圖”,讓學生自己表述大洋地殼的生成、移動、消亡的原理,最后由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得出這一理論:噴出—生成—推移—俯沖—消亡—循環。通過執果索因,啟發學生自己去猜想、推理、判斷、驗證這 一學說,啟迪了學生逆向思維的思路。這樣做,不僅使學生知道這一理論的來龍去脈,而且教給學生科學家是如何運用地理思維去逐步得出該學說的方法。
2.反向逆推,探討某些命題的逆命題的真假。探討某些命題的逆命題的真假,是研究地理科學的方法之一 ,也是學生學習地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學完“流水沉積物的顆粒由大到小,循序排列,分選性 較好”這一特點后,可以引導學生反向逆推:分選性較好的沉積物是否一定是流水沉積物呢?(否,風力沉積物分選性亦較好)。象這樣的反問,學生可能一時答不出來,但只要教師略加點拔,學生就可通過自己的思考 獲得正確答案。通過反向逆推,引導學生利用逆向思維去發問、發現,可以進一步擴大和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深化和升華所學的課本知識。
3.辯證分析,從矛盾的對立面去思考問題。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如果我們從矛盾的不同方面去引 導學生逆向思維,往往能認識事物更多的方面。在學習“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時,我們既要闡述大氣中二 氧化碳含量增加使氣溫升高產生“溫室效應”,又要說明大氣污染使塵埃增多,可能使氣溫下降,產生“陽傘 效應”。這樣講解,可以提高學生辯證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運用“反證”,證明地理事實和結論的正確性。反證法是正向邏輯思維的逆過程,是一種典型的逆向思維。反證法是指首先假設與已知地理事實和結論相反的結果成立,然后推導出一系列和客觀地理事實、地理原 理和地理規律相矛盾的結果,進而導致否定原來的假設,從而更加有力地證明已知地理事實和結論的正確性。例如,當我們講解“地球的公轉”時,不少學生對地球公轉的特征及其產生的意義感到理解困難,一些空間想象力差的同學更是如此。為此,我在講究有關內容后,提出一個假設:“如果黃赤交角為0,地球公轉的特征及 意義如何?”,在學生思考議論的基礎上,再由教師演示講解,學生的疑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正面講解某些內容比較困難時,反證法不僅可以起到化難為易、事半功倍之效,而且培養了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二、在習題教學中,強化對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訓練。
1.例題示范,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在習題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講解一些與學生原有認知相沖突的 范例,可以打破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開拓學生逆向思維的思路。例如:近年來,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的一些高寒地區發現了十分發育的喀斯特地形,試解釋這種現象。由于學生一般都知道喀斯特地形發育的兩個基本條件 ,即首先要有范圍廣大的可溶性巖石,其次必須具有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現在的青藏高原氣候高寒,不具備上述條件,這樣的思維定勢無疑會使學生感到求解無路。如果教師引導學生利用逆向思維,從青藏高原發展歷 史尋求答案,則會產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青藏高原在地質史上曾是一片海洋,沉積 了巨厚的石灰巖,后來地殼上升,在上升的初期高度不大,氣候高溫多雨,發育了喀斯特地形。青藏高原急劇抬升后,喀斯特地形亦隨之上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這道題既鍛煉了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又串聯了有關知 識,使學生以其所知解決其未知的新問題。
2.一題多變,活躍逆向思維的思路。很多習題,只要改變某些條件,或將條件和結論相互對調,或將已知 和未知相互對調,就可供訓練逆向思維之用。這樣做,既可以收到舉一反三之效,又可以活躍逆向思維的思路。
3.正逆互用,促進正逆雙向思維的聯結。有些題目,我們既可以引導學生用正向思維去解答,也可以從所 求的結論出發,反向推理。尋找所需的已知條件、概念、原理和規律,引導學生利用逆向思維來解題。這樣做,培養了學生從正逆兩個方向去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了正逆向思維的聯結,使兩者相互檢驗、相互 補充,進而產生良好的交叉效應。
最后應該指出的是,如果一個學生的雙基越扎實,前面知識對后面知識的負遷移作用就越小,逆向思維也 就越容易建立。因此,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必須以扎實的雙基為前提,否則會弄巧成拙、事倍功半。我們只有在夯實學生雙基的前提下,顧及學生年齡、心理發展特點和接受能力,精心設計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 的方法,才能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
一、教學目標
目標一:知識與技能。這是新課程的基礎目標,總體上看,在教學中普遍得到重視。但也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及需要進一步改進之處。具體來說,一是在貫徹整體知識結構的教學方面,教師應注意從總體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結構和發展脈絡。例如,該目標的第一條中“地球和宇宙環境的基礎知識”屬于地球概論和天文學知識,“談天說地”是必要的,但是“談天”不是目的,“談天”是為了“說地”。有些教師在這方面受舊課程的影響,挖掘的過深,拓展的過寬,使學生在學習高中地里的起始階段就感到困難。類似的情況在教學中并不鮮見。因此,繼續研究新課程的要求,尤其是重視對內容的深度、廣度作出恰如其分的定位是十分必要的。二是在地理核心觀念和原理教學方面,既要以區域作為教學的載體,通過區域發展的案例灌輸地里觀念,更要通過區域案例教學讓學生領會地里觀念和原理的內涵。例如,該目標的第三條“認識區域差異,了解區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途徑”,在教學中,有的教師過分偏重區域地理內容的教學,忽視了從本質上結識產生差異的原因,有的教師僅是針對案例本身的個案教學,缺乏對問題原因的一般性概括和對解決途徑的歸納總結,不能區分高中和初中階段在這一教學目標上的差異。學生遇到類似問題不能舉一反三。因此,要重視學生地理核心知識的內化,即將地理核心觀念和原理內化為學生的地理素養。三是在地理技能的教學方面,重視了對“掌握閱讀、分析、運用地理圖表和數據”的技能教學,對“學會獨立或合作進行地理觀測、地理試驗、地理調查”的技能教學明顯弱化。例如,教學中,對教材針對上述技能的培養而設計的“活動”往往不能落實到位。究其原因,前者是高考的熱點,后者在目前的高考中考查得較少。因此,一方面,教師要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另一方面,在新課程的會考和高考中要加強對上述技能的考查。
目標二:過程與方法。這是新課程的關鍵目標,也是新課程目標中的亮點。從這一目標的實施看,教學中“對地理信息的提取、分析、運用”得到了重視,但是,對目標中“與他人合作,開展調查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表達、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學習和探究的體會、見解和成果”普遍得不到落實。例如,在教學中,普遍存在以大量的地理試題練習替代探究過程;以現成的答案禁錮開放性思維;以教師的“一言堂”取代學生的交流和合作。究其原因,仍然是應試教育的傳統教學觀念所致。實際上,前者屬初級水平目標,后兩條屬于較高層次的能力,對于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培養創新精神都十分關鍵。為此,應從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入手。首先,教師應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教材、思考問題,并進行思辨性的討論;其次,教師要倡導并具體指導學生善于從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嘗試解決問題,并鼓勵學生合作、交流。
目標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是課程追求的終極目標。只有當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經歷的過程、形成的方法,最終升華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才能對學生的終生發展受益。從目前的教學現狀看,對該目標下的“激發地理學習的興趣和動機”、“關心我國的基本國情,關注我國環境與發展的現狀與趨勢”、“了解全球的環境與發展問題”在教學中普遍得到了重視。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科學態度、審美情趣的培養表面化,學生沒有真正感悟到地理學的內在美,這必然影響地理學習動機和興趣的長久維持;二是愛祖國、愛家鄉的教育空泛化。三是觀念、意識的教育與行為習慣的養成相脫離。為此,一是在教學中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素材,在課堂上有機滲透,抓住時機,適時教育;二是豐富教育的形式,尤其注意引導學生從熱點問題、現實問題和人類的建設成就等具體的實例中,進行自我教育;三是在活動中教育,如利用創建“綠色學?!贝龠M學生把關心、愛護環境的意識上升為自覺的環保行動。
二、教學方法
從教學方法看,存在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各年級發展的不平衡。高一年級由于尚未文理分科,地理學科面臨的升學壓力不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還比較重視教法的改革,有的學校還開設了相關的研究性學習課程;分文理科以后,升學壓力使得課堂重視的是知識的灌輸和考試技能的培訓,教法變得單調乏味。
2、公開課和平時教學的不平衡。平時教學老一套,公開課則熱熱鬧鬧。由于平時對新課倡導的教法缺乏深入地研究和實踐,公開課上采取的所謂探究是教學也是僅有其表,而不能真正體現其內涵。
三、教師專業成長
課改中上述問題的出現,一個重要的內因是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未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根據新課程的特點,筆者認為,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應側重以下方面的專業學習。
1、知識結構方面。在學科知識方面需要加強的是,社會發展對地理學科知識的影響,如資源保護、環境建設、災害防治、城市和鄉村發展;科技進步對地理學科知識的影響,如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在國土開發與整治中的應用;經濟全球化、知識經濟等對現代社會經濟及人們生活的影響。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方面需要加強的是,與新課程改革關系密切的現代教育理論,如課程論、兒童發展理論、有效學習的理論與策略、多元智能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發展性評價理論及學習論等。實踐性知識方面,包括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及組織學生從事地理實踐活動的知識,如帶領學生進行野外考察和 實踐活動、指導學生進行地理研究性學習的相關知識等。
2、能力結構方面。作為一名地理教師硬必備運用地圖教學的能力,以及速繪、設計和運用地理略圖、板圖、地理圖表的能力,選擇、運用和制作建議地理直觀教具的能力。為適應新課程的要求,還需重點加強以下能力的培養:一是快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二是建構開放是課堂教學的能力,三是帶領學生進行地理實踐和探究活動的能力;四是熟練使用多媒體技術和現代化信息技術為地理教學服務的能力。
3、課改素養方面。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校本課程的開發、校本教研地開展都需要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整合校內外教學資源的開發也需要教師與社會的交流與合作。同時,積極參與新課程的教學研究,尤其注意立足地里課堂教學和野外實踐活動,從操作的層面進行積極探索,并不斷用新課程的理論指導課改,提高地理課改的實效。
教學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教學活動。教學中,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不僅能讓知識潛能得到開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帶動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的全面發展。圖像不僅是地理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還是地理教學的重要工具,對地理教學情境的創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任用。
一、以圖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文秘站:]突破,是創設教學情境的開始,它猶如樂曲的“引子”,戲劇的“序幕”,起著醞釀情緒,集中注意力的作用。運用圖像導入新課,能扣住學生的心弦,促成學習情緒的高漲,步入智力振奮的狀態,使課堂教學流暢跌宕,充滿魅力。
1、以圖像的美感導入新課。教師精心選擇藝術感染力強的圖像,以圖像的美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審美能力。例如講到南極地區時,可讓學生觀看彩圖“南極洲的企鵝和冰山”,當學生看到冰山下那漂亮而活潑可愛的企鵝時,心中油然而生一種無限的喜悅感,在老師介紹有關企鵝的生活習性后,導入新課:企鵝是南極洲的主人,下面我們一起到它的家鄉作一次旅行。學生一種想了解南極洲的地理環境的愿望十分強烈,教師再開展新課的教學活動,自然水到渠成。
2、借圖設計引言。引言的設計除了要有明確的目的,并與圖像內容緊扣外,還要體現藝術性、直觀性,生動活潑,富有感染力,能滿足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例如“水資源”一節,教師引導學生讀“非洲災區的兒童”一圖后,設計了如下導語:現在人類正面臨水資源的威脅,全世界現有40多個國家淡水資源嚴重不足,在發展中國家,每天約有2.5萬人,是死于因飲用不潔凈的水造成的疾病。如果人類不保護水資源,人類所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自己的眼淚。你知道水有哪些用途嗎?此則引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緒,造成一種期待的心理,使學生處于最佳的思維狀態。
二、憑圖設置疑問
讀書需要思維,而思維始于問題。設疑就是教師有意識地設置障礙,使學生產生疑問,引導學生思考,是一種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維導向。以圖設疑,把形象生動的圖與思考題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聽覺、視覺及大腦左右兩半球生理機能的作用,使學生的理性知識建立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抽象思維建立在形象思維之上,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情趣,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以圖設疑特別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精心設疑。問題的設置要有利于學生正確的思維。疑難要設計得得科學、嚴密,但也要趣味盎然,避免呆板枯燥,善于刻意求新,平中出奇,于無疑處生疑。在地圖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以此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形成已知與未知的矛盾,打破他們已有的心理平衡,激起思維活動的浪花,把學生引入思考的境地,繼而將疑問轉移到圖像上成為疑圖。例如:講到南亞的農業分布時,教師展示南亞地形圖和南亞降水量圖,并提出問題:印度主要農作物是水稻、小麥、黃麻、棉花,請同學們根據這兩張圖,選擇以上四種農作物合適的種植地區。此問激發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學生紛紛舉手發言,各抒己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教師在引導學生從圖中獲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結合四種農作物生長所需的氣候、地形條件后,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2、相機誘導。教師不能滿足于設疑解惑,更重要的是相機誘導,授與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教學中,及時幫助學生尋找解決矛盾的有效方法,根據圖像上顯示的地理知識信息,運用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等方法,從中提煉出地理特征、地理規律以及影響它們產生的各要素之間的因果聯系、來龍去脈。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情緒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同時經常鼓勵學生自己由圖生疑,設計思路,推敲結論,讓學生親身去探索未知知識的境界。雖然困難重重,但經過冥思苦想而悟出其中的道理,哪怕是米粒大的發現,也會興奮無比。
三、借圖設計教法
心理學認為,長時間單調的刺激,大腦皮層會產生抑制,使人易于產生疲勞,難于使注意力集中。因此,教學形式力求多樣,不斷變換刺激的形式。教學中,以圖像為主要媒介,設計有情有趣的教學活動,造成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以積極歡快的情緒從事學習。
1、游戲法。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做游戲可以滿足學生愛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穩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例如,講到中國省市的位置,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的拼圖活動。在游戲中,學生的情趣高漲,始終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
2、動態法。即把靜態的地圖動態化,使地理知識“活”在圖上。例如,講到印度農作物的分布時,課件展示印度農作物分布圖,圖旁邊展示各種農作物的圖像,讓學生拖動農作物的圖像到地圖正確的位置上。這種靜態教材動態教的方法,不僅使學生學習時注意力十分集中,而且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記憶。
3、描繪法。這是以圖示為主,結合語言演示的一種教法。例如,講到世界人口問題時,引導學生讀漫畫“苦難的母親”,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加以描繪:母親面黃肌瘦,疲憊不堪,子女衣衫不整,骨瘦如柴。從而使學生觸景生情,激起情感上的共鳴,從中受到生動、形象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以圖像創設教學情境,它的心理因素主要是通過形象性、直觀性、啟迪性等方面,充分達到地形知識的再創造境界,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記憶能力、想象力等,促成三維目標的實現,所以不斷探索圖像創設情境的方法,對改進地理教學是很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