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2 11:38:09
序論:在您撰寫投資決策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長期投資決策的研究,推導出新的評價伐木決策的公式,該公式可以在較長時間內為投資決策提供更為可靠的評價。
一般在進行長期投資決策時,廣泛應用凈現值法(NPV)和內含報酬率法(IRR)進行評價,但他們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在評價時只考慮方案一個經營周期內的情況,而對于持續經營條件下不斷進行投資的情況下,評價則束手無策。怎樣站在戰略高度對長期投資決策做出正確評價是必須解決的問題。以下通過林業投資的一個案例來說明如何調整思路進行長期投資決策。
林業投資不同于一般的經營投資,其投資金額較大,周期長,見效慢,所以投資于林業的風險比較大。一旦開始投資,經營者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何時在成材樹區域伐木,由于伐木的時間是互斥的選擇,所以只有一個最佳伐木時間將使投資者的利益最大。
舉例如下:某人承包荒山植樹造林,于第一年年初一次性投資100,000元,有4個互斥方案可供選擇,可以在3年末,4年末,6年末,8年末伐木取得現金收入,各方案的現金流量和各自的凈現值和內含報酬率計算如下表(假設現金流出量發生于年初,現金流入量發生于年末,資金的成本為5%)。 通過計算,在凈現值法下,根據凈現值判定法則,因為8年后伐木的凈現值為116,588.60元,在各方案中最大,所以選擇8年后伐木為最佳方案。內含報酬率法計算的結果是4年后伐木的報酬率最大,所以選擇4年后伐木為最佳方案。筆者發現兩種方法作出的決策是不同的。由于4個方案的壽命不同,所以無論作出哪種決策其說服力都不是很強。
在以上計算過程中,筆者觀察到無論是凈現值法還是內含報酬率法只考慮了各方案在一個周期內的效果,沒有考慮伐木決策的重要含義是方案可以在可預見的未來重復進行。如果決定4年后伐木,那么就可以在相同的畝數上重新植樹來重復該項目,然后再等待4年伐木。結果是4年后伐木的決策實際上變成了長期戰略決策。所以在較長時期內持續經營的條件下,伐木決策在土地承包期內一般都可以重復進行再投資,因此完全可以假定方案重復進行(為便于計算,假設方案以同規模重復進行)。
為使各方案具有可比性,筆者用各方案的公倍數即24年為伐木決策總有效期,在這段時期內3年伐木方案共重復進行8次,以此類推其他方案分別重復6次、4次、3次。用凈現值法計算24年內各方案的總現值如下: 上式含義為:8年為一周期的方案在24年內重復3次的總凈現值是248910.93元。
雖然可以借助計算機,但上述計算過程仍很繁瑣。如果比較多個方案,并且其周期各不相同,則必須以它們的公倍數作為計算、比較的基礎年數,那將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計算過程。由于伐木方案有可持續重復進行的特性,完全可以假定每個方案在可預見的未來以同樣規模重復進行,使每個方案有相同(無窮大)的壽命,該假設也符合財務管理中持續經營前提假設。筆者之所以仍利用凈現值法進行評價是因為決策方法要盡可能與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理財目標相匹配。在方案持續重復進行假設下的伐木決策的總凈現值公式推導如下:(設i是資金成本,n為方案周期,k為重復次數) 總之,用凈現值法評價伐木方案時不能僅局限于一個經營周期,而應考慮在一個較長時期內的總凈現值,這樣才能確保方案在持續經營條件下價值最大化。長期投資決策的研究在日常經濟活動中,大多數項目都是以一種近似方式重復進行。即使其他條件(如技術、過程)改變,也可以假定項目能重復進行,如農業、畜牧業等,所以筆者的結論同樣也適用于他們的決策。通過調整思路,利用改進的評價公式可以使決策更符合現實情況,有利于作出更加合理、正確的決策。
自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三十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實現了持久高速的發展,引起了國內外的不斷關注。亞洲金融危機后,我國實施積極的貨幣政策,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試論項目投資決策評價。
為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貨幣基礎,與此同時,政府不斷加大財政政策支持的力度,積極完善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紛紛上馬大型的建設項目,包括農林水利、電力、公路、鐵路、住房、城市基礎建設及其他工業。這些項目具有數量多、規模大、建設周期長、收益不確定性大的特點。雖然我國在改革投融資體制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進展,對投資項目的前期評估工作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但是還不足以改變當前投資項目評估的混亂現狀。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國家發改委出臺四萬億的經濟刺激方案后,各個地方政府紛紛上馬大型建設項目,這也暴露出了投資總量偏大、結構失衡、預算超支等嚴重問題,而項目整體投資分析研究的滯后是重要因素之一。當前項目投資決策評價多從財務的角度出發,分析得出各種財務支持指標,從而判斷項目的可行性,但深入研究不難發現單純的財務指標評價過程存在眾多難點和困境。
1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現狀分析
無論對于政府投資還是企業投資而言,資本性項目投資均具有投資內容獨特、投資數額多、影響時間長、變現能力差和投資風險大的特點。這也決定了項目投資決策的重要,如何取舍,要通過評價指標進行測算,保證企業的項目投資決策不失誤。
2資本項目投資決策指標
投資決策評價指標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較投資項目可行性,以便據以進行方案決策的定量化標準與尺度。從財務評價的角度分析,投資決策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投資利潤率、靜態投資回收期、凈現值、凈現值率、獲利指數和內部收益率。前兩個指標是非折現指標,在計算過程中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因素,而后四個指標是折現指標,在指標計算過程中充分考慮和利用了資金時間價值。從非折現指標向折現指標的過渡也反映了投資者對資金價值和風險成本的進一步認識和關注。
一、投資決策的原則
1.科學化、民主化原則。這個原則有兩層含義:
1.1.按科學程序進行投資決策??茖W程序即“先論證,后決策”,投資決策不按科學程序進行,必將導致投資項目蒙受重大損失。
1.2.在投資決策過程中充分發揚民主。在當今現代化大生產中,需要依靠集體智慧,廣泛集中經濟、技術和管理方面專家的意見,實行民主化投資決策。必須指出,民主化是科學化的前提和基礎。
2.系統性原則。影響投資項目建設的各種因素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因此,進行投資決策時必須全面考慮。先要收集各方面的投資信息,對各種信息進行科學分析研究后,要回答下列一系列問題:①項目建設技術是否先進;②經濟上是否合理;③是否通過環保和社會評價;④人、財、物是否落實;⑤建設工期多長;⑥投資額及籌建方式;⑦項目的配套建設;⑧項目建設對原有產業的影響。
3.滿意原則。這是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西蒙教授提出的決策原則。所謂最優方案只是理論上幻想,投資決策者不可能掌握有關投資項目的全部信息,不可能對未來作出萬無一失的判斷。
4.經濟效益原則。一般情況下,投資項目必須以提高投資的經濟效益為中心。同時,還必須做到微觀經濟效益與宏觀經濟效益相統一,近期經濟效益與遠期經濟效益相統一。
5.資金時間價值原則。投資項目所需資金是隨項目建設的進度和需要不斷地發生的,并分布在項目建設的不同時期。各時期支付的資金不具有可比性,不能簡單地相加。為了正確評估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必須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用貼現率,將不同時期的資金額折算成現值,然后再相加。
6.責任制原則。所謂責任制,是指投資決策者對造成損失的錯誤投資決策要負相應的責任。建立權、責、利相結合的投資決策責任制,可避免或減少投資決策的失誤。
二、投資風險的處置
投資主體在識別和估量投資風險后,要對面臨的風險尋求有效方法進行處置。1.控制法。控制法是指在損失發生以前,運用各種控制手段,力求免除或縮小風險。
1.1風險規避。它是指主動放棄或拒絕風險損失可能性較大的某項活動,以免除可能產生的風險損失。這是一種最徹底的風險控制法,能使風險概率為零。實施風險規避,最好在某投資項目尚未進行以前,即在項目可行性研究后就確定是否放棄。但此法也有局限性:一是有些風險無法或難以規避,如地震、水災等;二是放棄高風險也放棄了可能的豐厚利潤;三是只有當人們對風險有充分認識,它才有現實意義。
1.2風險分散。它是指通過投資多樣化來降低風險。將各項不同投向的投資組合在一起,可以減少總投資的風險程度。
1.3風險消縮。它是指在損失發生前設法消除風險因素,減少損失發生的頻率;在風險事件發生后,設法減少損失的幅度。風險消縮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查詢風險事故因素,一般有管理因素、人的因素、環境因素和機器因素;二是預防和抵制損失,在查詢風險事故因素的基礎上,采取各種措施預防和抵制損失。措施可歸結為:一是工程法,是指以工程技術為手段,通過對物+(機器)的處理,達到控制損失的目的;二是教育法,是指通過教育和培訓來消除人的風險因素;三是程序法,是指運用制度化、規范化的程序作業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來消除管理風險因素。
2.財務法。財務法是指在損失發生后,運用財務手段,對損失的后果給予及時的補償。
2.1風險轉嫁它是指投資主體將可能的損失有意識地轉移給另一方承擔。風險轉嫁又有以下兩種方式:一是非保險型轉嫁,是指投資主體通過經濟合同將風險事故損失的賠償責任轉移給另一方承擔。它的實質是通過風險財務轉移,使轉讓人得到外來資金,以補償風險事故發生后所造成的損失。二是保險型轉嫁,即保險。是指以合同方式建立保險關系,合理支付保險金,對特定的災害事故造成的損失或人身傷亡給予資金保障。
2.2風險自留。它是指投資主體自行設立基金,自行承擔風險損失發生后的財務后果。風險自留又有以下兩種方式:一是主動自留風險,又稱計劃性承擔風險,是指明確風險的性質與后果后,分析各種風險處置方法,風險管理者主動自留風險,并籌劃相應的財務準備;二是被動自留風險,又稱非計劃性承擔風險,是指在未識別和衡量風險及其后果的情況下,風險管理者被迫自身承擔后果的風險處置方法。風險自留有兩種形式:一是在工程預算中設置不可預見費用;二是在生產經營中建立意外損失基金或將經常性的小額損失攤入成本。
三、投資項目與決策方法
1.確定型決策。在各個投資項目結果均為明確的前提下,進行比較擇優的決策稱為確定型決策。它有以下特征:有明確目標;有一個確定的自然狀態;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可行方案;可計算出各方案在確定狀態下的損益值(收益值或損失值)。自然狀態是指決策者進行投資決策肘,將面臨未來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情況。如天氣好或天氣不好,產品銷路好或產品銷路不好等。確定型決策又分靜態分析法和動態分析法。
1.1靜態分析法。靜態分析法不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這是其明顯的缺陷:但它計算簡便,對“短、平、快”投資項目進行決策或對投資項目進行初選時。有其實用價值。靜態分析法主要有投資回收期和投資收益率法。
1.2投資回收期法。投資回收期法是以回收全部投資總額的時間長短來判斷方案是否可行。投資分析不但要考慮技術上的先進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而且還要考慮投入的資金能否在最短的年限內回收。運用投資回收期法是將投資項目的計算回收期與投資決策者主觀上認定的期望回收期相比較,計算回收期小于期望回收期,則接受該投資項目;反之,則拒絕該投資項目。依盈利額中是否包括提取的折舊,有兩種投資回收期計算方法:①投資回收期(年)=投資總額/年平均盈利額②投資回收期(年)=投資總額/(年平均盈利額+折舊)例4.1某項目投資總額為50萬元,壽命為5年。第二年投入使用,預計年平均盈利額為8萬元,計算其投資回收期。解投資回收期=50÷8=6.251.3投資收益率法。投資收益率法是投資項目建成投產后,年平均盈利額與投資總額之比。投資收益率越高,其經濟效益越好;反之,則越差。依盈利額中是否包括提取的折舊,有兩種投資收益率計算方法。(1)投資收益率(%)=(年平均盈利額÷投資總額)×100%;(2)投資收益率(%)=[(年平均盈利額+折舊)÷投資總額]×100%例某投資項目有兩個方案,資料如表,計算投資收益率并確定最佳方案。解第一種方法計算投資收益率:A:5÷20×l00%=25%B:4÷15×100%=26.67%顯然應該選B方案。第二種方法計算投資收益率:A:(5+3)÷20×100%=40%B:(4+2)÷15×100%=40%考慮折舊因素后,A、B方案投資收益率相等,無法進行選擇。投資收益率法考慮了投資產生的盈利水平,較投資回收期法全面。但它沒有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該法仍只適用于資金困難、管理水平偏低的投資者。
2.動態分析法。動態分析法將投資項目整個經濟壽命周期內的全部資金流量按一定的貼現率貼現后,再分析比較各投資項目的投資 收益并決策。
3.不確定型決策。不確定型決策是指只能根據主觀判斷來確定各投資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百悲出現的損益值來進行比較選擇的決策。它有以下特征:有明確的目標有兩個及兩個以上可行方案;有兩種及兩種以上的自然狀態,但其發生概率無法預測。
3.1保險法(小中取大法)。保險法又稱悲觀法,先從各方案中選擇一個最小的收益值,后從若干最小收益值中選擇一個最大的作最佳方案。例已知下表,用保險法選擇最佳方案。解從表中可知,A、B、C、D各方案的最小收益分別為-350萬元、-4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顯然D方案為最佳。
3.2冒險法(大中取大法)。冒險法又稱樂觀法,先從各方案中選擇一個最大的收益值,后從若干最大收益中選擇一個最大的作最佳方案。例同上例,用冒險法選擇最佳方案。解從表中可知,A、B、C、D各方案的最大收益值分別為600萬元、850萬元、300萬元、400萬元,顯然B方案最佳。
四、結語
總之,為了給企業創造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企業必須要在投資策略和戰略決策上下足功夫,從投資的類型和風險處理,到決策的模式和方法,都要進行細致的研究分析,保證策略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投資活動是企業財務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投資活動能達到企業資源的最佳配置和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給企業帶來最大利潤。在投資市場中,投資機會很多,在眾多的投資機會中要尋找一個好的投資項目,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選擇正確的投資策略,從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就要正確分析企業投資決策及其影響企業投資決策的各種因素。
1.投資決策
1.1 投資決策
企業的財務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的價值與企業的投資決策有關,與既定目標下的融資決策、企業合理優化的資本結構的選擇、合理可行的分紅政策的制定、投資風險的降低等等這些投資策略密切相關。因此,在投資市場中進行的投資活動,要對投資機會做出正確的判斷,進行正確的投資決策,選擇正確的投資策略,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
一般來說,投資決策是對一個投資機會進行考察、分析、測算、研究,并運用“凈現值法則”判定是否進行投資做出的一種決定。這是企業長期戰略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投資的凈現值是該項投資的所有現金流量現值的代數和,即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減去初始投資成本后的資金數額。
現金流量在投資決策中是指投資引起的現金支出或現金收入增加的數量。
“凈現值法則”是:對于獨立項目,如果凈現值是正的,該投資能增加企業的總價值,可以實施;如果凈現值是負的,該投資將導致企業總價值的減少,應該摒棄;如果凈現值是零,企業進行該項投資除了規模擴大之外,對企業的總價值的增加毫無貢獻。對于相互排斥的兩個項目,則應選擇凈現值為正且較大的一個進行投資。
在探討投資決策問題時,常用“凈現值法則”來衡量一項投資機會的優劣,幫助我們在此項投資和投資市場中的其他投資機會進行比較,分出優劣,幫助我們在眾多的投資機會中選出好的投資機會實施投資。
投資決策的程序一般分以下幾個步驟:1)明確投資目標,提出投資方案。2)估計投資風險。3)投資方案的財務可行性研究。4)確定投資方案的收入現值,估算投資凈現值。5)利用“凈現值法則”對投資方案作出拒絕或接受的投資決策。6)投資方案的執行。
企業做出投資決策之后,企業的價值也隨之而定。企業的價值V為:V=B-S,其中B為投資的預期收益,S為投資的成本。
1.2 投資策略
企業投資活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要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除了對投資機會要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還要根據企業自身特點與市場信息等選擇正確的投資策略。下面僅對與企業價值密切相關的企業融資、資本結構、分紅政策、投資風險等等這些主要投資策略進行闡述。
(1)企業融資企業是一個以盈利為目標的組織,無論做出何種投資決策,在進行投資經營之前,首先要考慮的是資金問題。而解決資金來源問題的方法就是:通過企業融資,獲得投資必需的資金。
企業從不同來源渠道獲取的資金在融資成本、融資風險、凈收益、稅收方面各不相同,股東和債權人在企業資金結構中的作用也有很大的不同,對企業行為形成不同的約束。因此當企業面臨投資機會時,就要根據自己的目標函數和成本效益原則,選擇最佳的融資結構,使企業市場價值最大。
企業籌資是企業最基本的財務活動之一,籌資效果的好壞對企業的發展和實現目標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2)資本結構資本結構理論以企業財源的資本和負債之比作為研究對象,它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關鍵領域之一。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取得的資金的各項來源的組合及其相互關系。企業的融資結構決定了企業的資本結構。企業的資金來源一般包括所有者權益和負債。因此,資本結構主要是指這兩者的組合和相互關系。它對制定新股發行計劃、合并和收買融資決策、股利分配政策具有重要的意義。
實際工作中,在考慮稅收,破產成本(杠桿效益)及資本成木、投資項目收益、風險等諸多因素的條件下,企業應有一個融資的順序,并將負債比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得到一個較優的資本結構。
(3)分紅政策分紅政策是企業對其經營活動的成果——利潤的分配作出的決策。分配決策指的是利息及稅后的利潤如何分配:即分紅和存留各占多大比例?企業留存收入,即股利分配后企業凈利潤,是企業資產的重要來源。分配的決策依據是企業的分紅政策。企業應根據企業實際制定正確、合法、合理的分紅政策,以使企業價值最大化。
(4)投資風險所謂風險是指某一事件及其結果的不確定性。在財務上,它往往與損失聯系在一起。企業的風險來自兩方面:經營風險和籌資風險。其中,經營風險是企業在不使用債務或不考慮投資來源中是否有負債的前提下,企業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它與資產的經營效率直接相關?;I資風險,又稱財務風險,是指由于負債籌資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償還債務本息的可能性。由于不同的籌資方式,表現為償債壓力大小并不相同。主權資本屬于企業的長期資金,不存在還本付息的壓力,從而其償債風險也不存在,而債務資金則需要還本付息,且不同期限、不同金額、不同使用效益的資金,其償債壓力不相同。
另外,不同的資金來源渠道,其風險也不盡相同。一般說來,采用股票和債券等直接融資方式,通常要經過證券市場,所以它還面臨金融市場風險。這種風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發行風險,即股票或債券賣不出去或只能低價賣出去的可能性。這意味著企業不能籌到資金或籌到較少的資金,不能滿足需要而喪失收益的機會。二是再融資風險,一旦企業己經發行證券,而市場行情趨壞,則企業難以重新籌集資金。通過銀行信用等間接融資方式則不會使企業面臨金融市場風險。
2.影響投資決策的因素
影響企業投資決策的因素很多,正確全面分析影響企業投資決策的各種因素,有利于企業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下面討論幾個影響企業投資決策的主要因素。
2.1 總體經濟條件
總體經濟環境決定了整個經濟中資本的供給和需求以及預期通貨膨脹水平。這個經濟變量反映在無風險收益率上。無風險收益率代表了無風險投資的收益率。由于整個經濟中的資金需求與供給會發生相對變動,投資者也會相應改變其要求的收益率。
2.2 市場條件
當投資者購買的某種證券風險很大時,該證券的發行者必須賦予證券具有獲得額外收益的機會,才能使投資者對這種證券產生興趣。隨著風險上升,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也會隨之上升,企業的資本成本也隨之上升。如果某種證券的市場流動性好,而且價格比較穩定,則要求的收益率也會比較低,相應會降低企業的資本成本。
2.3 企業經營和融資決策
投資收益風險也是企業內部決策的結果。來自于這些決策的風險通常可以分為兩類: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經營風險反映企業資產收益率的變動,受企業投資和經營決策影響。財務風險則反映普通股收益率的變動,是企業采用債務或優先股融資的結果。隨著企業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增大或減小,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及企業資本成本也會同向變動。
2.4 融資規模
融資規模是確定企業資本成本的重要因素。當企業融資需求增加時,資本加權成本也會上升。例如:企業發行的證券越多,則額外的籌資成本也將隨之增加,包括支付給中介機構的承銷費、法律及 審計費等,企業實得資金則相應減少。同時,當企業向市場索取相對于企業自身規模很大數額的資本時,投資者也會要求更高的收益率。而且,由于發行規模增大,證券的發行價格會相應降低,由此也會增加企業的資本成本。
2.5 投資風險
企業風險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經營風險也稱之為投資風險。投資風險是一種產品(或服務),包括實物產品和金融產品的市場風險和金融風險。市場風險表現為市場變動的風險。這種變動會使投資項目所形成的成果在市場中不能實現其價值。經營風險是指企業投資所形成的成果賣不出去的風險。市場風險和經營風險在結果上是一致的。因此,投資風險是投資所形成的資產價值不能在市場上實現的可能性。風險發生了,也就意味著投資失敗了。遇到投資失敗的企業就會逐漸被市場所淘汰。
2.6 投資項目一個最優的投資項目是使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投資項目。投資與融資是很難分開的,企業不同風險的投資項目依賴于不同的融資方式,以便控制企業的整體風險,降低破產成本。一般來說,風險大收益高的投資項目選擇內部融資或股權融資,資金比較容易籌措,且能降低企業整體風險,提高企業價值。風險小收益穩定的投資項目(企業)則往往采納負債籌資方式來提高企業價值。也就是說風險不同的投資項目將使使企業有不同的資本結構。
一、引言
自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三十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實現了持久高速的發展,引起了國內外的不斷關注。亞洲金融危機后,我國實施積極的貨幣政策,為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貨幣基礎,與此同時,政府不斷加大財政政策支持的力度,積極完善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紛紛上馬大型的建設項目,包括農林水利、電力、公路、鐵路、住房、城市基礎建設及其他工業。這些項目具有數量多、規模大、建設周期長、收益不確定性大的特點。雖然我國在改革投融資體制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進展,對投資項目的前期評估工作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但是還不足以改變當前投資項目評估的混亂現狀。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國家發改委出臺四萬億的經濟刺激方案后,各個地方政府紛紛上馬大型建設項目,這也暴露出了投資總量偏大、結構失衡、預算超支等嚴重問題,而項目整體投資分析研究的滯后是重要因素之一。當前項目投資決策評價多從財務的角度出發,分析得出各種財務支持指標,從而判斷項目的可行性,但深入研究不難發現單純的財務指標評價過程存在眾多難點和困境。因此,優化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現狀分析
無論對于政府投資還是企業投資而言,資本性項目投資均具有投資內容獨特、投資數額多、影響時間長、變現能力差和投資風險大的特點。這也決定了項目投資決策的重要,如何取舍,要通過評價指標進行測算,保證企業的項目投資決策不失誤。
(一)資本項目投資決策指標 投資決策評價指標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較投資項目可行性,以便據以進行方案決策的定量化標準與尺度。從財務評價的角度分析,投資決策評價指標主要包括投資利潤率、靜態投資回收期、凈現值、凈現值率、獲利指數和內部收益率。前兩個指標是非折現指標,在計算過程中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因素,而后四個指標是折現指標,在指標計算過程中充分考慮和利用了資金時間價值。從非折現指標向折現指標的過渡也反映了投資者對資金價值和風險成本的進一步認識和關注。
非折現評價指標具有計算簡單、含義清晰等優點,但沒有考慮時間價值,從而可能導致決策失敗。靜態投資回收期指標較清楚地反映了項目投資回收的時間,但不能說明投資回收后的收益情況。投資利潤率指標雖然考慮了項目所能創造的全部收益,但卻無法彌補由于沒有考慮時間價值所帶來的問題,因而仍然可能造成決策失敗。當非折現評價指標的評價結論和折現評價指標的評價結論發生矛盾時,應以折現評價指標的評價結論為準,這是因為貨幣時間價值常常是影響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因素。凈現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投資評價指標,是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現金凈流量的現值和與投資現值之間的差額,它以現金流量的形式反映投資所得與投資的關系:當凈現值大于零時,意味著投資所得大于投資,該項目具有可取性;當凈現值小于零時,意味著投資所得小于投資,該項目則不具有可取性。凈現值的計算過程實際就是現金流量的計算及時間價值的計算過程。凈現值的大小取決于折現率的大小,其含義也取決于折現率的規定:如果以投資項目的資本成本作為折現率,則凈現值表示按現值計算的該項目的全部收益(損失);如果以投資項目的機會成本作為折現率,則凈現值表示按現值計算的該項目比已放棄方案多獲得的收益;如果以行業平均資金收益率作為折現率,則凈現值表示按現值計算的該項目比行業平均收益水平多獲得的收益。實際工作中,可以根據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折現率,對項目建設期間的現金流量按貸款利率作為折現率,而對經營期的現金流量則按社會平均資金收益率作為折現率,分段計算。凈現值率實際是將凈現值與投資的現值進行比較,以現值形式反映投資所得與投資的對比關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凈現值在投資額不同時不能正確決策的缺點。獲利指數是以相對數形式將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現金凈流量的現值和與投資現值進行比較,而凈現值則是以絕對數形式將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現金凈流量的現值和與投資現值進行比較?;谪攧辗治龅慕嵌榷?考慮了時間價值和相關風險因素項目投資評價指標已經能夠較好地反映一個項目的投資價值,在實際運用中,財務分析指標常常會遇到較多的問題。
(二)項目投資決策指標運用現狀 投資項目財務評價需要在國家現行稅制和價格體系條件下,計算項目范圍內的效益和用度,從而分析項目的盈利能力、清償能力,以考察項目在財務上的可行性。當前,政府和企業在進行投資項目財務評價時主要依據國家計委和建設部聯合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項目投資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財務評價體系在運用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了較多的不足。
首先,動態折現指標的計算過程存在商榷余地。財務評價的動態指標因采用貼現技術而使項目財務評價更具科學性,但在計算項目的凈現值時,常假設該項目的未來現金流量是在項目計算期的期初或期末發生,這使得未來現金流量偏離預期。由于在一般情況下,一個投進使用并正常運轉的項目未來現金流量是受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并不只是在年初或年末發生,而是會時時發生,對時時發生的現金流量以假設的發生時點計算現值,是有失偏頗的。項目計算期的貼現率應與投資項目的資本成本相適應,從而計算的凈現值只要大于零,該方案理論上就應該是可行的。但我國投資項目計算期的貼現率是由國家國家計劃委員會和建設部組織測定、并定期調整,與投資項目本身的資金成本相脫節,造成決策的短期行為。
然后,項目投資風險分析缺乏系統性。投資活動是一種逐利活動,其風險與收益呈同向變化,很多財務收益很好的項目可能由于風險過大而不具可行性,即擬投項目的不確定性對盈利能力、清償能力、外匯效果均有重大影響。而原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將對投資項目的不確定性分析獨立于盈利能力分析、清償能力分析、外匯效果分析之外,使其對投資項目可行性決策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各財務評價指標在對項目進行評價時都有其獨特的作用,但有時根據不同評價指標得出的投資結論會大相徑庭。應以哪些指標為投資的主要取舍標準,哪些指標為次要標準,各財務指標的可行性標準是多少,現行評價體系都沒有給出一個指導性的標準。
最后,缺乏投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指標。原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對投資環境影響的評價僅局限于定性評價,定量方面基本沒有。但很多投資項目將不可避免地會對四周的生態、資源、人居等產生一系列負面影響,如水體污染、植被破壞、耕地占用等。因此,投資項目的環境影響不應該只是定性分析,還應以成本、用度、收益等形式將環境影響納進到投資項目財務評價中
來。 綜上所述,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的建立有助于規范我國資本性投資,促進有限資源的優化配置,對我國經濟增長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由于財務評價指標在衡量項目投資的過程中存在較多不完善的地方,阻礙了投資者資源優化配置的實現,不利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從制度因素和指標具體運用出發對項目投資決策指標的優化能夠有效地扭轉當前不利的局面。
三、項目投資評價指標的優化路徑
折現財務指標與簡單財務指標的結合能夠有效地評價項目的可行性。但在實踐過程中由于種種問題的限制,指標的評價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可以從以下方面進一步優化項目投資決策財務評價內容和方法。
(一)積極創新,優化動態指標的計算 考慮到原有動態指標計算過程中的種種弊端,對動態指標的運用進行改進。在可行性條件下,將項目計算期內現金凈流量的折現期盡可能縮短,使折現現金流量接近實際情況。以資金成本為依據調整折現率,采用資本成本加權平均的方法確定項目的資本成本,根據項目風險的大小調整折現率。優化投產期現金流量的估計方法,傳統投資項目財務分析一般采用等額現金流量模型進行現金流量分析。但實際上項目投產期各年的現金流量不可能是相等的。因此,應該將影響現金流量的各主要因素視為一個系統,用系統的觀點猜測投資項目的未來現金凈流量。
(二)確保項目風險因素分析始終貫串于財務評價過程 風險成本是折現法下的基本因素,將對擬投項目的風險分析融入項目的盈利能力分析、清償能力分析和外匯效果分析中,提高項目評估工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在分析盈利能力時,用期望收益和期望用度代替預計收益和預計用度,綜合考慮投資項目的市場風險、銷售風險和生產風險,計算項目的經營杠桿系數;在清償能力分析時,計算項目的財務風險;在外匯效果分析時,考慮項目經營期內的匯率變動風險。經過這樣的改進,各指標值就充分考慮了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能比較真實地反映項目的財務可行性。
(三)把握重要影響因素,適當增加影響因素指標 企業的投資活動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經濟收益和成本的考慮僅僅是當前投資項目評價的重要方面之一。加快有關綠色會計的會計要素確認、計量、表露的方法研究,公道確認計量有關環境因素引起的環境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成本、收如和利潤,并將上述計量結果納進據以進行財務評價的預計會計報表中,分析項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償能力,并對項目的持續經營能力進行評價。
(四)拓展關注范圍,增加項目的發展能力分析 原財務評價側重于項目的生存能力分析,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項目發展能力分析將顯得更加重要。項目的短期獲利能力只是項目表現的一個方面,投資者應該全盤關注項目的未來生命周期,對項目的持續發展能力和產業能力予以關注,因此,有必要在原評價體系中增加項目發展能力分析。
(五)培養系統思維,整合各個評價指標 目前的評價體系中具有眾多的分析指標,導致了企業在運用過程中不知道以哪一個為重點。企業可以根據各指標在財務評價中的重要性,對各指標設立一定的權重,由國家或地區政府部分根據形勢的變化對指標權重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新,并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指標權重評定方法和比較標準,量化評價結果。通過綜合結果能夠較清晰地反映項目的整體情況。
通過指標計算過程和運用層面的優化能夠有效地改進當前項目評價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經濟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項目投資的環境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越來越復雜,對項目投資決策體系的分析和改進也是一個需要長期不斷研究的過程。
我國經濟目前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階段,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煤炭行業經濟下行趨勢沒有止跌啟穩跡象,受國家治理大氣污染消減燃煤量、完善節能措施等因素影響,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煤炭市場需求低速增長與產能結構性過剩、進口煤保持高位的矛盾將成為新常態,煤炭行業正在經歷著轉型中的陣痛。煤炭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在投資行為中既是執行者也是決策人,為提高投資項目的科學化水平,煤炭行業需要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并通過完善的投資方法來進行投資的決策。因此研究新形式下煤炭行業項目投資決策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煤炭行業項目投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對項目決策方法的選擇,過于樂觀,前期論證不充分
煤炭項目投資常用的評價方法有凈現值法,內含報酬率法、回收期法,企業在項目論證中,對投資決策方法的運用過于樂觀,如:對收入的估計過于樂觀,投資現金流出量的估計過于保守,傳統投資決策方法理論只考慮投資項目運營對本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成果所造成的影響,而忽視其生產經營活動對自然環境、社會所產生的影響,致使一些項目決策缺乏科學性,如未充分考慮國家政策變化和產業發展規劃要求,致使項目建設過程中被強制下馬;有些項目雖進行了可行性研究,但可研內容和數據不實,對項目投資總額和投資收益率的估算不客觀,一開始就使項目投資失控。結果造成決策失誤,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的社會影響。
(二)工程項目超概算現象嚴重
煤炭行業工程項目因前期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過程存在缺失,施工過程中不確定因素大,項目超概算現象比較普遍,有的項目超概算的比率很高,這種問題形成的原因較多,主要有:
1、建設管理體制的原因
在工程管理中沒有嚴格執行工程管理各項規章制度。該招標的通過各種理由規避招標,該調整概算的項目疏于報批就開始施工。各項目管理機構職能不健全,現場簽證管理、投資控制缺乏強有力的管理人員,簽證補簽、材料認價缺乏責任心,認價結算時后補現象多發。
2、初步設計不合理
設計服務不到位,設計不全面,設計缺乏全過程服務意識。設計不全面導致變更、簽證、補充設計過多,概算限額突破。業主對設計單位監管不全面,圖紙缺乏全面細致審核,缺失設計階段的投資控制。設計存在漏項或不足,未能充分考慮項目建設的市場環境和工程情況,一些必要的配套項目沒有納入,導致編制的概算金額與實際情況脫節。
3、工程設計缺乏有效約束,設計超標準現象嚴重
部分項目工程造價管理不嚴格,設計概算與施工圖預算的審查不銜接,甚至有的項目未按照批復的初設概算進行施工圖設計或有的項目不按施工圖預算進行施工,設計變更頻繁且不履行相應的審批程序,超標準施工現象嚴重。任何設計變更及簽證出具前,均沒有考慮變更、簽證對工程造價造成的影響,只考慮工程是否方便施工或其他原因,缺乏工程施工中的事中控制。
4、部分項目主辦單位為了獲得項目許可,人為壓低投資總額,屬釣魚工程,造成項目實際投資額超概算。
5、建設工期延長,項目不能按期投產
因項目不能按照可行性研究確定的工期完成建設任務,致使項目不能按時投產和發揮效益,造成工程建設成本增加,使項目投資突破概算。
6、是工程在無全面整體考量的前提下,倉促開工,隨意變更,監管缺位。
(三)項目投產之日就是虧損之時,經濟效益低下
由于項目超概算現象嚴重,很多項目投產之日就是虧損之時,經濟效益沒有達到當初設計的投資回報率,低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水平甚至出現虧損。原因包括:一是企業生產經營環境發生變化,如原材料價格上漲、產品銷售市場受限、價格下降等,導致企業利潤降低;二是經營管理不善,經營目標難以實現。
二、應對策略和解決措施
(一)融入戰略思維,加強前期工作組織領導
目前,煤炭行業70%企業出現虧損,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如何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關系到企業戰略的實現,因此單位負責人應通過建立機制,加強前期工作組織領導,從企業發展戰略出發,將投資預算資金的管理轉移到對投資項目的管理,運用管理會計方法擇優選擇哪些符合企業發展戰略,有發展前景,投資報酬率高又節能環保的項目上來。
(二)增強風險防范意識
中國古代思想家韓愈曾經說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強調做事要有計劃性、預見性。在單個項目投資中,立項時應對總成本、目標績效等進行充分的估算,深入細致的調查和研究,在投資方案實施過程中建立有效的、科學的監督系統和內部控制制度。重視風險分析,風險分析應貫穿于項目前期研究的各個環節和整個過程。預測、預報和預警項目存在的潛在風險因素和風險程度及其危害,提出各種風險規避措施,建立和健全風險決策機制、為項目全過程風險管理奠定基礎。
(三)加強項目投資效益的考核
工程項目竣工投產后,將可研報告中的預期效益納入項目單位年度績效評價考核體系,計算投資節約或超支額,與預期投資效益實現情況、財務生存能力、償債能力等指標進行對比,并按適當的系數折合成當期的利潤指標。如果項目達到預期的效益,則按項目投資額度一定的比例減少其利潤考核指標,反之則增加其利潤考核指標。
(四)提高項目管理人員素質
新形勢下煤炭行業項目投資決策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領域包括煤炭、煤化工、現代物流、裝備制造、
文化創意產業、房地產等多種行業,對人員的素質和能力要求高,需要項目決策人員具備經濟數學、資本運作、項目管理、財務會計、稅收籌劃、營銷管理、行業管理等多方面專業知識,因此參加工程項目決策人員應選擇有理論和實踐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 (五)建立項目投資信息支持系統
當前,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時代的到來,使得全球信息量迅猛增長,煤炭行業應建立項目投資信息支持系統,以方便投資決策,提高項目投資決策質量。
(六)建立項目后評價制度
煤炭行業投資項目多、金額大、周期長,需要建立項目后評價制度,來評價項目完成后的投資情況、安全、環保、工期、質量、經濟效益等方面預定的目標值是否實現,根據實際數據資料進行全面的定量分析評價。
做還是不做,這是個問題。
企業領導者之所以有著較高的年薪,是因為他們要針對潛在的經營項目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但對于要做類似決定的企業管理新手來說,沒有哪門學科或者哪個人可以給出有幫助的建議。
這類決策永遠無法像計算機編程那樣,能夠按照一定的規律或者算法來進行。它更像是坐在陪審團席上參加庭審:只有在所有合理懷疑都有了確鑿解答之后,你才能判定被告是否有罪。
但是,值得慶幸的是,企業的決策很少涉及到人命生死之類的事!因此,我發現了幾條通用的規律,可以幫助我在一定的時間框架內決定是否要批準實施一個項目。
對我來說,第一印象總是有非常大的作用。但當處理企業管理上的事情時,我不會讓我的第一印象影響我做決策。
現在我已經學會了在一個想法第一時間蹦到腦子里來的時候—就算它是一個極好的點子,我也不會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相反,我會仔細、客觀地權衡新的業務潛在的優勢和劣勢,進行一番綜合評估。
你第一次對一個想法進行評估時,你想不到明顯的缺點,并不意味著這個項目沒有不足之處。幾乎每一家創業公司都會遇到不可預知的問題,所以一定要花很多時間來想清楚它們是什么,并在繼續下一步行動前評估各種解決方案—如果在項目啟動以后你才發現有一個大問題,那處理起來可就麻煩多了。
如果你團隊里的所有成員想法一致,都愿意去做同一個項目,那么你的謹慎就變得加倍重要了。沒有哪個想法是完美的,所以一定要小心,你需要努力發現它潛在的問題。
尋找并且強調這些問題的重要性,只會讓你的公司變得更好。
要避免只靠一個人來決定是否要啟動一個項目。因此,你必須同時要考慮到這個項目將如何影響整個公司的運行。
作為一個企業家,你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會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你發現未來商機的能力—這也就是管理專家們所說的“一連串的決策”(Decision Stream)。
你可能有這種感覺,你正在考慮的項目或許很好,讓你沒有辦法放棄,但你必須了解清楚它今后將對你的其他項目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如果看起來現在并不是做這個項目的最佳時機,那就考慮一下如果把它推后一段時間,公司要承擔哪些(可能的)風險。
如果你面臨的情況是,你因為另一個項目已經萬事俱備,所以要把這個項目暫停,那么就想一下,為什么那個項目能現在就做,而這個不行,然后再來考慮項目的先后問題。
最后,要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盡量少承擔風險。聰明的投資者會在股票投資組合方面做很多工作來控制潛在的損失。在創辦新公司的時候,你也應該采取同樣的策略。
例如,當我在啟動維珍大西洋航空時,為了使維珍唱片的合伙人同意,讓公司冒險闖入一個新的行業、創立一家新的公司,我努力說服波音公司作出承諾,那就是,如果在創立1年時,航空公司的業績不如我們的預想,它會回購我們買的波音747客機。
從那時起,無論任何時候,當我們想創立一家資本集中型的大公司—比如維珍銀河,或者我們即將成立的維珍郵輪(Virgin Cruises)時,我們的團隊總會花很多時間去用具有創造力的辦法為公司“護短”。
以上便是我用來幫助自己做出明智決策的幾個經驗,我也希望它們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后,還有一個小小的建議:如果你有時間把項目推后,并對它進行精心的謀劃,那么就一定要這么做。
1 影響項目投資決策的主要因素
① 建設標準水平的確定。建設標準是編制、評估、審批基本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設計任務書和初步設計的重要依據,也是有關部門監督檢查項目建設的客觀尺度。建設項目標準以建設項目為對象,其主要內容有:建設規模、占地面積、工藝裝備等方面的標準或指標,具體內容應根據各類建設項目的不同情況而定。
建設標準能否起到控制項目投資、指導建設的作用,關鍵在于標準水平訂得是否合理。標準訂得過高,會脫離我國的實際情況和財力、物力承受能力,增加造價、浪費投資;建設標準訂得過低,將會妨礙技術進步,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在制訂建設標準時,應緊緊把握住標準水平這個核心,貫徹執行國家的經濟建設方針和技術經濟政策,從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出發,區別不同地區、不同規模、不同等級、不同功能。合理的建設標準能使項目投資大幅度降低。
② 建設地區的選擇。選擇建設地區,實際上就是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結合市場經濟需要以及各地社會經濟資源條件等,從廣泛的地理范圍內選擇擬建設項目的建設地區,建設地區選擇的合理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建項目的命運,影響著項目投資的高低、建設工期的長短、建設質量的好壞,而且還影響著項目建成后的經濟狀況及經濟效益。建設地區的選擇遵循以下兩項基本原則: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費地的原則;工業規模適當聚集原則。
③ 建設地點(廠址)的選擇。廠址選擇的主要任務是:在已選定的建廠地區,具體確定工廠的建筑地段、坐落位置和東、西、南、北四鄰。建設地點選擇最根本的要求有兩點:一是從保證建設直接經濟效益出發,要滿足該廠生產建設和職工生活的要求,二是保證間接的、社會的效益出發,要求廠址的布局有利于所在城鎮和工業小區總體規劃的實現。
④ 工藝評選。所謂工藝,就是擬建廠生產產品所采用的工藝流程及制造方法等。評定采用的工藝是否可行,主要有先進適用和經濟合理兩項標準。
⑤ 設備的選用。在設備選用中,應注意處理好以下問題:要盡選用國產設備;要注意引進設備之間以及國內外設備之間的銜接配合問題;在注意引進設備與原有國產設備、廠房之間的配套問題;引進技術資料應注意的問題。
2 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
① 可行性研究的含義。項目可行性研究是根據國民經濟長期發展規劃、地區經濟發展規劃和行業經濟發展規劃的基礎要求,對擬建工程項目在技術上是否先進適用,在經濟上是否合理有利,在社會上是否創造效益,在環境是否允許,在建造能力上是否具備等各方面進行全系統的分析、論證,提出研究結果,進行方案優選。從而提出擬建項目是否值得投資建設和怎樣建設的意見,為項目投資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一般來說,項目可行性研究要力求解答下述問題:擬建項目在技術上是否可行;擬建項目在財務上是否盈利,有多大的盈利;建設項目需要多少投資;這些投資通過哪些渠道來籌集,怎樣使用,何時償還,怎樣償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把它建成;項目在建設中以及項目建成投產后,需哪些資源,怎樣獲得;擬建項目建成投產后,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環境有哪些影響,影響多大;
② 可行性研究的內容。一般要求具備以下主要內容:項目提出背景、投資的必要性和經濟效益,研究工作的依據和范圍;需求預測和擬建規模;資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設施情況;建廠條件和廠址方案;設計方案;環境保護;項目組織設置、勞動定員和平人員培訓計劃;項目建設實施進度的建議;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項目經濟評價。
③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尚行匝芯渴琼椖拷ㄔO前期工作中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其主要作用是:編制和審批設計任務書、簽訂設計合同的依據;籌措資金和向銀行申請貸款的依據;與建設項目相關的各部門簽訂協作合同的依據;作為從國外引進技術、引進設備、與國外廠商談判和簽約的依據;編制新技術、新設備需用計劃和大型專用設備生產預安排的依據。
一、前言
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石油企業經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不僅為中國的石油企業提供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諸多風險。中國石油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任何風險都可能導致國家經濟受到重大影響,因此石油企業提高投資決策管理意識、加強項目投資決策管理工作勢在必行。而適當參考借鑒國外石油公司科學的項目投資決策管理經驗,能使企業少走彎路,快速成長。
二、項目管理重在投資決策管理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國際著名石油工程公司在項目管理上日益顯現出集成化、系統化、知識化和合作化趨勢,重點在項目投資決策管理。
全面的項目管理系統集成。所謂項目管理集成化就是利用項目管理的系統方法、模型、工具對項目相關資源進行系統整合,并達到項目設定的具體目標和投資效益最大化的過程。在完成了其設計、采購和施工管理業務流程集成的基礎上,按照項目管理集成的要求,進行業務流程重組,建立以工程數據庫和管理數據庫為基礎,圍繞進度、費用、資源、質量等項目管理要素的集成化項目管理系統平臺,使項目資源價值提升能力進一步提高,使核心競爭力得以加強,充分顯示出工程公司作為資源整合型企業的優勢。
在集成化的項目管理系統中,設計的過程實際上被視為采購和施工業務的計劃過程,采購實際上是在全球資源市場上通過投資進行資源優化選取和配置的過程,而施工則是資源投入的利用過程。由于設計的特殊地位,它是連接專利技術和采購及施工的橋梁,所以,國際大型石油公司一般均是以設計為主體,處處體現為后續采購和施工而設計的一體化項目集成管理的思路。通過項目的集成化管理,在資源整合、優化方面的優勢得以顯示。
在石油工程項目管理中,系統方法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體現在使用系統分析方法,對項目進行單元分解。項目分解后,采用成熟的網絡方法或橫道圖方法進行計劃安排,加以進度控制與質量檢核,以實現投資效益的最大化。
由于項目管理的系統性,使得各種技術工作、管理工作和職能工作之間越來越趨向于互相交叉。故在組建項目管理群體時,總承包公司就特別注重項目管理班子在知識上互相滲透,能力上互相補充;同時也強調“通才”的知識型管理者的培訓。管理者不僅要精通一般的項目管理知識,重要的是要具備項目投資決策方面的能力。
在提倡多學科協同工作、不斷改善和提高內部組織和管理水平的同時,油公司之間應在新技術應用方面加強聯盟。這些實際上都是投資決策管理的需要。在技術開發和應用方面,重視和發展多學科之間的協同工作,重視研究與生產相結合,重視學科之間、部門之間、公司之間的多種聯合與合作。從油公司與外部的關系來看,油公司對專業技術服務公司的領帶性表現得越來越強。
三、項目投資決策管理重在評價
1、重視階段評價及事前決策
國外石油公司普遍重視事前決策,大到一個重大勘探確立,小到一口井是否需要完井,都要事前決策。決策的依據是后續投入的效益,而不是前期投入的多少。無論前期投入多少,只要后續投入的效益合乎要求就會繼續投入,達不到預期效益就不再投入。對后續投入的決策是建立在對前期工作階段效果進行評價的基礎上的。這樣做,非常符合油氣勘探與開發的風險性特點,也充分反映了國外石油公司務實的作風。
2、投資決策的主要評價指標
(1)財務指標
財務指標是以貨幣形式表現公司經營狀況和業績的綜合性指標。使用財務指標評價公司的投資活動,主要是透過公司經營和業績表現來反映新增投資對于公司效益提高、經營狀況改善等方面產生的效果,考察投資的有效性。國際大石油公司投資評價的主要財務指標包括:平均占用資本回報率、股東回報率、平均加權資金成本、資產負債率等。
(2)經營指標
經營指標是以實物量及其變化率的形式從不同方面反映公司經營狀況與業績,直接考察投資有效性的指標。評價投資決策效果的主要經營指標包括:油氣產量增長率、儲量增長率、儲量替代率、儲采化、儲量替代成本、原油綜合成本、煉油能力、原油加工量、開工率、油品銷售量、油品市場份額、化工產品產量與銷售量、產品結構比例等。
四、國內外石油公司的投資決策程序比較
首先,公司的高級管理層組織有關部門對包括全球政治、經濟、市場、技術以及社會等在內的投資環境及變化趨勢進行深入分析,同時結合公司的中長期發展目標、戰略規劃以及公司的技術優勢、財務能力等情況,制定出公司的未來5年的總體投資規劃和投資目標,以及規劃編制的基本評價參數。第二,各地區(專業)公司根據公司的總體目標和參數制定各自的年度業務投資計劃和資金預算方案報批。第三,公司規劃計劃部門對各地區(專業)公司上報的所有項目進行匯總,并按投資效益分類排隊,優化篩選,找出符合公司發展目標的最優項目組合形成年度投資計劃草案,并提交董事會審批。第四,公司執行委員會和董事會對規劃計劃部門提交的年度投資計劃進行審議后,形成公司的正式年度投資計劃并下達到各地區(專業)公司執行。
在投資計劃的制定和管理程序上,我國石油公司與國外石油公司基本類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下屬公司編制投資計劃的基點存在差異國外石油公司的各專業公司和地區公司是圍繞總公司制定的投資方向、規模、結構、目標、參數,提
出各自業務范圍內滿足上述要求的具體投資機會與計劃,供公司總部篩選。他們的投資計劃不是反映各自自身發展的需要,而是公司整體發展的要求,不存在各下屬公司投資需求之間的矛盾、各地區公司的投資需求之間的矛盾、各地區公司的投資需求與公司總體投資限度之間的矛盾,因此消除了協調各地區公司之間投資需求的難度。 在投資計劃的靈活性方面存在差異:國際大石油公司在制定投資規劃的過程中,還根據對外部經營環境的分析預測,制定出多套年度投資方案以供備用。相對來講,我國石油公司的投資計劃比較單一、固定,對環境變化的適應速度較慢。
在規劃的滾動制定方面存在差異國際大石油公司每隔2-3年要根據經營環境的變化及規劃執行中出現的情況,對規劃目標、參數、項目進行一次調整;規劃周期為3-5年,公司的年度投資計劃以此為滾動調整的依據,投資規劃中包括了下一年度的投資計劃。我國的石油公司一般規劃期是5年,與國家發展規劃周期吻合;由于規劃滾動調整不夠及時,往往會出現規劃執行過程中與原來的估計偏差過大的情況。目前國內大石油公司已開始嘗試編制滾動規劃。
對投資效果評價的深入程度不同國際大石油公司在投資計劃實施過程中,規劃計劃部門和審計部門會定期赴各地區公司檢查投資項目的實際進展情況,審計資金的使用情況,并于年底會同各財務等相關部門對當年的投資計劃實施情況和實施效果進行深入分析,為下一年度投資計劃的調整提供依據。
五、結束語
從總體上看,我國石油公司投資決策的程序與方法與國際大石油公司的通行做法是基本接軌的。但我們必須看到,我國石油公司在投資決策的前期研究、優化篩選、滾動調整和投資后評估等方面跟國外石油公司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國外石油公司投資決策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規范、比較完整、比較科學的工作體系,其中不少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摘要:文章在對現代資本結構理論進行綜述的基礎上,指出將已有財務杠桿理論與我國經濟實踐相結合的思路,然后通過大宇集團運用財務杠桿的例子提出財務杠桿在投資決策中應該如何發揮作用,最后給出結論。
關鍵詞:財務杠桿;資本結構;投資決策
財務杠桿又可稱為融資杠桿、資本杠桿或者負債經營,它是投資者在制定資本結構決策時對債務籌資的利用,而在這種利用中,只要企業在籌資中通過適當舉債調整資本結構可以給企業帶來額外收益。財務杠桿在企業的現實經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財務杠桿作用會使得資本收益由于負債經營而絕對值增加,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大于企業投資收益率,且債務資本比例越高,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所以財務杠桿利益的實質便是由于企業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由負債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潤轉化給了權益資本,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上升。反之,如果企業投資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負債利率,那么負債所產生的利潤只能或者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權益資本所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而不得不以減少權益資本來償債,這便是財務杠桿損失的本質所在。
財務杠桿的選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資本結構從而對一個企業的興衰具有深遠的影響,本文就已有資本結構理論進行總結,并對其進行評價,借鑒國內外資本結構理論的成果,由此引出我國企業應該在應用財務杠桿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理論回顧:現代資本結構理論及其評價
(一)現代資本結構理論和其發展的最新趨勢
1、MM理論
1958年,美國經濟學家弗蘭克?莫迪格萊尼和金融學家默頓?米勒提出MM定理,并在隨后的十多年里不斷修正改進,前后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MM理論1——資本結構無關論即假設不考慮稅收情況下,企業無論以負債籌資還是權益資本籌資,企業總價值都不受資本結構的影響;第二,MM理論2——資本結構有關論,是考慮公司所得稅的MM理論,認為因負債利息避稅利益,企業價值會隨著資產負債率的增加而增加,當100%負債時企業價值最大,故理論上企業最佳資本結構為100%負債;第三,MM理論3——米勒模型,是同時考慮公司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時的MM理論,認為企業所得稅提高時,資金會從股票轉移到債券以獲得節稅效益,此時企業的負債率提高,另一方面,如果個人所得稅提高,并且股利收入的稅率低于債券利息收入的稅率時,資金則會從債券轉移到股票,此時企業的負債率降低。該理論暗示的一層含義是:現實的世界不可能是完美的,因而資本結構很可能會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正是基于這一推斷,財務杠桿與企業投資之間的關系一直受到金融學界的關注。雖然MM理論數理邏輯嚴密,是現代資本結構理論體系創立的標志,但難以得到實踐的驗證。
2、基于成本的資本結構理論
1976年簡森(Jensen)和麥克林(Mecking)將成本理論引入到財務學分析,分析股東與經理之間、股東與債權人之間的利益沖突,探詢公司資本結構與成本之間的關系。
(1)股東與經理之間的成本。外部股權融資是現代大型企業的典型特征,企業規模龐大,企業中的經理人通常只持有一部分或小部分企業股份,他們只能享受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所產生的部分利益,而要承擔相應的全部成本。于是經理會平衡個人管理投入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收入,它是管理層的最優決策,那么,相對沒有外部股權融資的企業,有外部股權融資的企業則會降低經理的管理投入,從而降低企業價值,這就給外部股權融資企業帶來成本,它可體現為管理懈怠、利益侵占等。
(2)股東與債權人之間的成本。股東與債權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實質是源于股東的有限責任、源于股票的期權性質。股權是公司給予股東隨時可以買賣的權力,股東承擔有限責任,企業股權可看成是企業資產為標的的資產的看漲期權,一旦企業存在違約風險,債權人和股東之間就會出現利益沖突,如資產問題或風險轉移問題、投資不足問題等,都反映可能導致企業因債務融資而做出次優投資決策,形成企業債務成本。企業可以通過消弱債務價值與企業資產風險之間的關系,有效降低債務成本。
3、現代資本結構理論發展的最新趨勢
無論是債務融資還是股權融資,企業的融資行為都離不開資本市場這個溝通資金盈余者和資金短缺者的重要場所。不過,從前面的回顧可以看出,資本結構理論的發展似乎沒有給予資本市場以足夠的關注。近年來,一些文獻開始重新考慮資本市場環境對企業融資行為的影響,如動態資本結構權衡理論、市場擇時理論(Market-timing Theory)和基于市場微觀結構的資本結構理論。
(二)資本結構理論的評價
西方資本結構主流理論以企業價值與資本結構之間關系為核心,不斷拓展延伸對企業融資行為的研究,從MM理論創立,到權衡理論、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等的提出,理論體系得以發展豐富,許多時候后者往往是在對前者研究的修正與延伸,各種理論有其既定的假設前提且存在一定的邏輯關聯。從現代資本結構理論的發展及其最新趨勢可以看出,目前資本結構理論研究開始越來越傾向于研究資本市場的微觀因素,如交易成本、交易行為、流動性和信息等對資本結構造成的影響。這為我國資本結構理論研究提供了一條很好的思路。事實上,作為上市公司融資的場所,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選擇產生重要影響,我國學者對此一直沒有給予足夠重視,而且,我國資本市場存在著諸多有別于國外的特征,如企業債券市場不發達、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同時并存、實行指令驅動的交易機制、市場監管不完善等。為更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我國公司資本結構形成規律,應該把國外先進的資本結構理論與我國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將有助于促進我國資本結構理論的發展。
二、案例分析:財務杠桿之濫用與韓國大宇集團的倒閉
韓國大宇集團是金宇中先生于1967年靠借來的10000元美金創立的。1997年,美國《財富》雜志將帶領大宇集團的金宇中評為當年“亞洲風云人物”。然而,在大宇集團世界化經營風光無限的背后,卻是企業的大舉借債,這個龐然大物逐步踏上了靠借債度日的不歸路。1997年7月,大宇集團宣布因負債800億美元而破產,這是韓國歷史上金額最大的一筆企業破產案。
大宇集團倒閉的主要原因就是企業對財務杠桿的濫用。1997年年底韓國發生金融危機,根據財務杠桿原理,為了降低財務風險,企業應該減少利息支出,而要減少利息支出就必須償還債務。其他企業開始變賣資產償還債務,以降低財務杠桿系數(即降低財務風險)。大宇集團非但不減少債務,而且發行了大量債券,增加了它的財務負擔,更增加了財務風險。此時,它的借款利率已經遠大于其資產利潤率。1998年其債務危機已經初露端倪,1999年前幾個月其資產負債率仍然居高不下,1999年7月該集團被韓國4家債權銀行接管,一度輝煌的大宇集團實質上已經倒閉??梢姶藭r,大宇集團的舉債經營所產生的財務杠桿效應是消極的,它不僅未能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反而因巨大的償付壓力使企業陷入難以自拔的財務困 境。
一般而言,財務杠桿是指由于固定性財務費用的存在,使企業息稅前利潤的微量變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大幅度變動的現象。企業盈利水平越高,扣除債權人拿走某一固定利息之后,投資者(股東)得到的回報也就愈多。相反,企業盈利水平越低,債權人照樣拿走某一固定的利息,剩余給股東的回報也就愈少。當盈利水平低于利率水平的情況下,投資者不但得不到回報,甚至可能倒貼。由于利息是固定的,因此,舉債具有財務杠桿效應。所以,從根本上說,大宇集團的倒閉是財務杠桿的消極作用影響的結果。
大宇集團在政府政策和銀行信貸的支持下,走的是一條“舉債經營”之路。試圖通過大規模舉債,達到大規模擴張的目的,最后實現“市場占有率至上”的目標。由于經營不善,加上資金周轉困難,舉債不僅沒有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并且使公司的總資產利潤率小于利潤率,巨大的償付壓力使企業陷入無法解脫的財務困境。
三、結論
由上文對資本結構理論的總結和對大宇公司破產原因的分析,對于我國企業在運用財務杠桿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得到以下結論。
(一)企業應根據所處的環境確定合理的負債水平
大宇集團高負債的資本結構導致的破產的例子使我們清楚的看到,財務杠桿發揮正效益需要在贏定的范圍之內,當企業投入某一數額的資金可以產生一定稅前利潤水平時,企業應及時合理調整其資本結構,據此提高企業的每股收益水平,即前面所說的“分餅原理”。只有當總資產利潤率大于借款利率時,才會給企業帶來有利的積極的財務杠桿作用;反之,將會給企業帶來負面、消極的影響。任何企業不能無條件地從事舉債經營。在財務決策中,應該首先對資項目進行嚴格的可行性研究,通過可行性研究把握市場和把握項目的盈利能力;在此基礎上,再根據項目的盈利能力謹慎選擇相應的籌資模式,以充分、合理利用財務杠桿的積極作用效應,提高企業的每股收益水平。
(二)財務杠桿水平的利用必須與公司預計實現的現金凈流量相匹配
MM資本結構理論中的無公司稅模型認為,公司的價值取決于公司未來所創造的現金凈流量,與企業的資本結構無關。雖然我們認為MM的這條定理所設定的假設條件與現實有著遙遠的距離,也無意評價資本結構是否影響公司價值。但MM理論卻揭示了企業發展最為本質的一條鐵律:增加企業價值、增強公司持續發展能力的根本途徑是增強企業獲取未來現金凈流量的能力。盈利能力強的企業有著選擇各種財務杠桿利用政策的機動性和靈活性,能夠更好地駕御財務杠桿的利用,能夠更好地控制財務杠桿利用不當給企業帶來的損失。
(三)企業應在增強財務的靈活性和財務杠桿利用之間尋求平衡
比可持續增長率更為快速增長的公司,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外部融資支持公司的增長,這種類型的企業需要在增加企業財務的靈活性和財務杠桿利用之間進行平衡。財務的靈活性是指現在的融資決策應以增加未來的融資能力為前提,為將來企業的發展需要再度進行債務融資創造條件。保持企業財務的靈活度需要企業進行大量的權益資本的積累,其權益資本的積累要么來自于企業的留存收益,要么來源于發行股票融資。企業應維持一個保守的財務比率,以保持企業持續進入資本市場充足的借貸能力;制定一個適當的、能夠以留存收益支持公司持續增長的股利支付率;如果需要外部融資,則首選舉債,迫不得已時再發行股票。這是一種既能夠利用留存收益增強企業財務的靈活度,又能夠利用債務融資維持或提高股票市場價值的融資政策,也是一種將財務杠桿的利用納入管理增長、以留存收益和舉債支持企業持續發展的理財對策。
一、引言
相對于無限的需求來說,資源總是稀缺的。面對稀缺的資源,人們一直在努力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而資源的配置方式是影響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市場經濟中,資源的配置主要由市場來完成。由于存在外部性,以及為了國家或地區的安全,某些部門或行業不能由市場來決定等現象,市場可能無法完成資源的有效配置,需要政府進行干預,造成一些特定物品或服務需要由政府生產和提供。即有時政府要由管理服務角色變為投資主體,參與市場活動。另外,政府投資項目,特別是其中的基本建設項目,一般投資額較大,在推動一國或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方面發揮巨大的聚集和拉動作用,所以有時是國家政府實現經濟發展目標的重要調節手段。
我國從1978年的經濟改革開始,投資體制改革在不斷深化。2004年,《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頒布是一重要里程碑“。決定”中明確了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完善了政府投資體制。界定政府投資范圍并合理劃分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資事權。地方政府的投資主體地位得到明確和鞏固。由地方政府為主導的投資項目稱之為地方政府投資項目,按“決定”中規定,政府投資主要用于關系國家安全和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經濟和社會領域,包括加強公益性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推進科技進步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也就是說,地方政府投資項目一般投資額較大,建設期較長,在推動地區經濟發展方面發揮巨大的聚集和拉動作用。同樣,項目一旦失敗,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也是廣泛和巨大的。
在投資活動中,初始決策至關重要,如同產品成本控制主要發生在設計階段一樣,初始決策階段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投資項目的最終結果。然而,我國地方政府投資項目投資決策中存在諸多問題,如:對項目決策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該政府投資的項目而安排了投資;投資超過實際需要;宏觀決策、項目決策、項目經營決策三者相互混合;決策程序不合理,我國目前采用的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決策程序;決策責任不明確等。如何改善對政府投資項目的投資決策,是提高效益和更大程度發揮其對社會的積極作用的關鍵,是關系改革成效和經濟增長的關鍵。
本文通過對地方政府投資項目投資決策主體及相互間關系的分析,試圖發現影響公眾參與決策的因素,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力圖達到改善政府投資項目投資效益的目的。
二、地方政府投資項目投資決策主體分析
地方政府投資項目涉及兩個層次的問題。第一層次是政治選擇問題,第二層次是市場選擇問題。在第一層次中,參與主體主要包括公眾、人民代表大會、政府、官員。其中,公眾作為一個個體的集合體,通過人民代表大會來完成對政府的授權。然而,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只不過是觀念化的象征物,其真正的職能需要具體的官員來負責執行,所以政府進一步委托相應的官員。在這一層次中,完成權力的委托,其權力委托鏈如下:公眾———人民代表大會———政府———官員。
在第二層次中,參與主體主要包括:政府、官員、公眾和項目建設方。一般來說地方政府是公共產品的提供者,項目建設方是生產者,公眾是消費者。地方政府通過委托項目建設方來生產公共產品,從而滿足公眾需求。嚴格意義上來說,第一層次的公眾和第二層次的公眾不是一個概念。但因為第二層次的公眾是第一層次的子集,不影響本文的分析,所以本文對兩者不作區分。從上面分析可知,公眾具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他是權力的起源,嚴格來說權力鏈上的每一方的權力都來源于他,是他的代表;另一方面作為產品的最終消費者,擁有產品的最終選擇權。從權力鏈角度,公眾是間接參與投資決策;但從消費者角度,卻是直接參與投資決策。本文主要關注的投資決策主體包括公眾、地方政府和官員。
公眾是一個集合體,集合體內部構成對集合體的顯現目標產生決定性影響。如對擬修建一條公路的計劃,有的人會因渴望享受更便捷的交通而表示贊同;相反有的人會因其可能破壞寧靜的環境而反對。那么最終對外表現是什么結果呢?就取決于雙方的力量。一般公眾可以分為有組織的團體、多個有組織的團體、無組織的公眾以及三種形式的混合體。對公眾組成的分析有助于參與方式的選擇。例如,對于有組織的團體,這個團體的定期集會就可以用作公眾參與的場所,該團體的交流渠道則可以被用作宣傳的機會。而對于無組織的公眾,相關公眾沒有確定的參與場所和溝通交流渠道,所以選擇公眾參與的場所就很重要。
地方政府一方面承擔來自公眾的受托責任,承擔著發展改善地區生活和投資環境、優化地區經濟結構等任務,進而完成健康快速發展地區經濟、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的責任。另一方面承擔來自上級政府的受托責任,承擔維護地方穩定等相關責任。地方政府的目標是努力對各方的受托責任,增加公眾對地方政府的信任,同時增加其與上級政府的談判能力。
官員既要維護公眾利益,同時也關注自身利益。從理性人的假設來看,官員更注重的是自身利益,因為維護公眾利益的動機也是為了實現自身利益。官員的利益主要可分為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政治利益是在行政級別上的升遷。經濟利益既包括正當的薪水、公務津貼等合法合理收入,也包括權勢產生的尋租等收入。
不同主體之間的目標函數可能是一致的。通過提供公眾滿意的產品或服務,公眾的利益得到滿足;從而公眾對地方政府的滿意度提高,地方政府獲得上級好評,更加了其在同上級政府的談判能力;同樣,作為政府代言人的官員會獲取更多的政治利益,并進一步轉化為經濟利益。但沖突也時有發生。當上級政府為了整體的利益,需要損害地方局部利益時,地方政府就會面臨選擇。即是滿足上級政府還是考慮公眾?體現到官員就是政治利益和公眾利益的沖突問題。
三、目前公眾參與決策存在的問題
委托關系的存在,容易產生問題。但是關系并不一定會產生人問題。人問題是指由于人目標函數與委托人目標函數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對稱,人可能偏離委托人的目標函數而委托人又難以觀察并監督,從而出現人損害委托人利益和非效率現象。解決委托問題,主要通過激勵約束機制和監督機制。激勵約束機制是委托人主動采取措施引導人選擇利于委托人利益的行為;而監督機制則是委托人被動地對受托人的行為進行修正,確保最小幅度的偏離。
在地方政府投資項目投資決策中存在多重委 托關系,隨著委托鏈的加長,作為初始委托人的公眾的目標函數被偏離的程度也越來越大。委托問題的解決亦變得復雜。
其一,公眾對人的激勵約束缺乏。在現有委托鏈中,公眾的主要權利是選擇代表,通過代表來行使自己的權利。一方面,選出的代表不可能完全清楚公眾的真實意圖,在再次傳遞中會出現無意識的偏差;另一方面,代表也有自身的效用函數,傳遞中可能存在有意的偏離。然后由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政府,再由政府委托官員。委托在繼續進行,偏離也在不斷擴大。但是公眾一旦完成投票,便失去對后者的約束。所以表面上,公眾具有最大的權力。事實卻正好相反。另外,地方政府無須獲得公眾的授權,而是通過行政權獲得。即地方政府的權力主要來自上級政府而非公眾。也加重了地方政府及官員對公眾的漠視程度,在項目決策中,很少關注公眾的意見。
其二,公眾的監督無效。在現有委托鏈下,公眾對政府及官員的監督也無效。主要原因如下:信息不對稱。公眾和政府及官員之間的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有限。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報告也是報給審批機關,很少對公眾公開,公眾很難獲得相關信息。委托鏈的加長,增加監督成本。一方面,監督渠道匱乏,公眾對政府及官員是間接委托,兩者之間缺少直接溝通的渠道。另外,由于公眾是集合體,個體行使監督的收益是全體共享,而監督的代價卻是個體承擔,個體的監督成本和收益的不對稱,也弱化了個體的監督動機。結果是人人都有監督權,人人都放棄行使。缺少激勵和懲罰。原則上,政府及官員的權利來自于公眾的委托,公眾可以授予也可以剝奪。但實際上,政府的權來自于行政權,政府及官員的考核及去留主要由上級政府來完成的,公眾的影響甚微。在此情況下,地方政府及官員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應付上級,公眾的監督行為也就產生不了多大的威懾作用。
四、提高公眾參與程度的建議
其一,完善地方政府及官員的評價制度。從前面分析可以知道,地方政府及官員承擔實際的項目決策權。如何引導其向公眾利益靠攏?關鍵是公眾要能夠影響到地方政府及官員的利益。地方政府及官員的利益主要包括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其中政治利益優先于經濟利益。而政治利益取決于上級政府對其的認同程度?,F階段對地方政府及官員的考核主要是GDP指標,而公眾的意見成分較少。如果把換成GDP外加公眾的評價,地方政府及官員對待公眾的態度可能就會大不相同。
其二,加強信息披露。加強公眾的知情權,強化項目相關信息的披露。關于項目的立項申請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等相關資料應對公眾公開??梢酝ㄟ^網絡、報刊等媒介。讓公眾了解項目對其的影響,以及項目的進展情況。
其三,完善和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完善現有渠道。加強人民代表大會中代表的代表性,來減少公眾目標被偏離程度。一方面可以在代表的選舉過程中,通過更多渠道讓公眾了解候選人的更多背景信息,使公眾選擇更具有合理性。另一方面,對公眾的構成進行有效識別,盡量考慮不同利益團體都有自己的代表,從而使得代表更具完備性。聽證會。聽證會是常見的公眾參與決策的正式形式。通過聽證會,讓代表對相關問題在會上進行公開討論。為了保證聽證會的效果,聽證會應該安排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以方便公眾的廣泛參加;同時注意最終聽證會的參與者是否具有有效的代表性。公眾調查。公眾調查可以隨機抽取樣本,調查結果更具有普遍代表性。政府機構通過問卷調查或電話調查等手段,來獲得公眾的意見和建議。值得注意的是,公眾調查的結果受到調查者對調查工具專門知識和方法掌握程度的影響,如問題提問的語氣、方式等都會影響被調查者的答案。在采用此方法時,需要加強對信息的有效性進行鑒別。網絡互動。在相關網站上公布信息,公眾可通過網站瀏覽信息并發表相關評論。實時了解公眾的意見,并及時做出反映,使雙方的溝通時效性加強。
其四,加強中介服務機構的建設。公眾可能缺乏行權必需具備的相應專業知識,這樣可能會對項目產生負面影響。為了保證公眾權利的正確有效行使,就需要為公眾提供相應的專業服務體系。加強工程咨詢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等中介服務公司的建設,建立保證中介服務機構獨立地位的機制,以便提供客觀、公正的服務。另外建立專家庫。政府或公眾每次根據項目性質在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專家,由專家進行匿名評價。
五、結語
導致地方政府投資項目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公眾的有效參與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公眾的有效參與將會改善投資決策是不爭的事實。公眾的長期有效參與離不開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加強相關制度的建設和完善應是長期不懈的工作。
摘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在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中,企業如何從戰略管理的高度重新確立財務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培育和完善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財務管理機制,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
1 確立財務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
財力資源是生產的一大要素,財務管理的本質是理財。何謂理財,簡言之就是應用財務機制,實施財務資源的開發和應用,做到開源導流,搞活經濟。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歷程中我們曾歷經過計劃經濟時代,如果用現代市場經濟的眼光來審視過去,可以這樣說,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真正意義上的財務管理是不存在的。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企業作為政府的附屬物依附政府的行政職能而生存,企業的生產經營幾乎完全由國家確定,用錢的多少由國家財政部門核定撥給,一切賠賺由國家財政擔當,企業的任務就是按國家的指令安排生產經營,無論誰經營好壞都有飯吃,在這樣的經濟體制下,企業無財可理,唯一的財務觀念就是,按國家財政的指令性要求使用自有資金。
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企業的理財觀念和理財職能也將向高層次和科學化轉變。
——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企業已經被完全置于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將徹底分離,政府職能從企業脫出,企業職能將完全回歸。在國家“保大放小”宏觀調控格局之下,為數眾多的企業都將面臨自擇生存之路的嚴峻考驗,不可謂不觸及企業的靈魂。
——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企業內部營運資金的界限完全淡化。資本金制度在企業的建立,形成企業資金來源渠道,資本結構多元化。企業資金籌措、收進、付出,不再定格于國家財政規定的極限之內,而完全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調控。這對于企業內部理財的“內功”無疑將是最大的考驗。
——市場經濟是競爭的經濟??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影響著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再是一帆風順,企業往往遭遇不測的概率增大,諸如資產的總量失衡、營運效率低下、經濟效益滑坡,有的甚至走入資不抵債的絕境等等。能者生存,敗者亡將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客觀產物。嚴峻的現實迫使企業應該考慮如何去面向市場的變化,盤活存量資產,確保資本有效流動,實現資產保值增值。不言而喻,經濟環境越是復雜紛紜,企業理財活動越是備受關注的重心,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將日趨突出。
——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企業完全走上了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的道路,長期形成的單一的商品生產和商品經營的方式已經不再適應,必須轉向商品經營與資產經營同時并重的經營方式上來。由此,企業內部管理的重心必須轉移到以營運資本為核心,投資決策為重點上來,重新構建企業的成本、質量、效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新機制。這將延伸財務管理的活動環境,大大豐富現代財務管理的內容,為財務管理機制注入新的活力。
——現代企業制度下的企業,特別是那些經過兼并,改組后的企業集團,規模日趨龐大,內部機構復雜,經營活動形式多種多樣。這就要求企業內部既要各司其職,但又要始終保持協調一致,才能保證統一目標的實現。為此,企業必須建立健全以資本為紐帶的現代管理機制,而這一紐帶作用正是通過企業的理財活動來實現的。總之,定位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必然結果,也是總結長期財務管理實踐而形成的理性認識。市場經濟發展迫使國有企業“移髓換血”
——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的經營思想,經營策略、經營方式都將在深度和廣度上發生變化,發揮財務管理的職能作用,當好企業經營拓展的先行官和堅強后盾,已成為客觀要求。為此,有必要重新認識財務管理在現代經濟中的性質和作用,轉變觀念,樹立企業的財務管理意識和經濟核算思想,完善財務管理運作的手段,使企業真正按照“產權清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總體要求健康發展。
2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是投資決策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具有了獨立法人地位的企業,其生產經營的目標只能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置和資本的有效運用,將成為企業管理的新課題。近幾年一些國有企業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指導下,都進行了多種方式的資產重組與資本經營的大膽嘗試,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失敗者,究其原因往往在于投資決策的盲目性,資金投向“主配角”關系錯位,至少是決策障礙,形成事與愿違,出多入少或有去無回?,F實就是如此,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的經營已呈多元化格局,單一的經濟活動的方式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瞬息萬變,企業要在競爭中活得下去,或比別人活得更好,管理者們的眼光就必須隨時覓尋和盯住新的經濟增長點,適時調整投資方向,把企業有限的資金投向能為自己帶來豐厚回報的優勢產業(產品)開發方面。顯然,投資決策成為企業理財的核心問題。
剝去商品、資產的外殼,任何一個企業的經濟活動,無不表現為資金的投入、營運、回收等保值增值的價值運動過程。企業管理不僅關注商品生產和商品的營銷,更注重資本的流動和周轉,資產的合理配置和有效運用,資本化運動的質的含量更顯得重要。資金運動表現出其不間斷性的特征,并存在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和時間段上,有其不同的經濟內容。但企業任何一個時空階段的資金存量(從物質載體上表現為資產存量)總是有個合理的度,并保持著相互之間的最佳比例,這個比例必須與市場的需求變化相適應,才能盤活資金(資產)達到保值增值,這是財務投資決策的理論依據。投資決策是關乎企業目標實現的最高戰略決策,其作業點應擺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與國家產業政策,與深化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和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相銜接。
二是進行經營項目的科學論證。充分估算投資項目的總成本,資本回收期限,目標效益等,以確定資金需求量和籌資渠道,并提出可行性方案。
三是資本投資運行的風險分析。市場變化對企業經營的拉動,單個企業資本營運又表現出一定的社會性,這些都是制約企業投資目標最終能否實現的客觀因素。這就要求企業的理財部門必須跳出閉門算帳的土圍子,面向市場調查研究,為投資決策提供充分依據。
四是制定投資規劃。投資規劃是企業投資行為的指導綱領,投資規劃包括企業的投資目標、投資總量、投資成本、投資效益、配套措施等。企業投資規劃的作用就在于指導、調控投資行為按正確的軌道運作,確保投資目標實現。
總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企業將作為徹底獨立的經濟主體自主籌資、自主投資、自主經營、自主管理,企業的投資行為不再是計劃經濟體制下,按上級意圖安排資金的被動行為,企業投資也成為決定企業在未來市場中占有份額的重大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占有市場的份額越大,企業從社會平均利潤中獲取的利潤額就越多,企業就越有活力。因此,它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梢赃@樣說,投資行為導向著企業的命運,現代企業的一切活動都是在為投資目標而奮斗。注重科學投資行為內在的巨大能量,摒棄以投機取巧,甚至鉆國家產業政策的空子來謀求一時之利的心態,是一個成熟的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所應有的本質特征。投資決策體現企業的根本利益,是現代企業最高層次的戰略決策,是現代財務管理的核心。
3 建立現代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機制是實現企業目標的保證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內部管理的最基本的職能是對資本投入決策與資本營運的管理。這是現代企業管理與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內部管理的顯著區別之一。資本投入決策與資本營運管理的內涵是以市場為背景,以資本投入決策為中心,以企業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以財務調控為手段,對企業資本經營和資產經營活動實施價值管理。顯然,隨著現代企業內部管理轉軌變形,必須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新型機制。構建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機制應以價值數據信息為網絡,連接財務決策,財務控制,財務考核各個內部管理分系統,發揮既服務又監督兩重職能作用,推動企業內部各部門按照各自不同的分工,但又相互有機聯系地運轉,實現企業的總體目標。從這一基本要求出發,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機制應包括收集企業內部資本運行及資產存量信息;組織資金效益分析;制定存量、成本、效益分析模型;進行財務決策方案論證;內部財務反饋等。
首先,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應根據企業總目標及構成項目,收集歸類各種財務信息為財務決策和分層管理做好基礎工作。其次,對各類資料進行分析,篩選和組合,通過可行性論證,制定財務決策預選方案。再次,制定與決策方案相配套的管理調控措施。調控措施要體現層次性和相對獨立性,又要符合統一和協調的要求。財務決策包括企業籌資、融資、投資決策和股利政策等,其關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須經企業最高管理層審定后付諸實施。
此外,嚴格財務考核也是現代財務管理必須強化的機制之一。市場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往往拉動著企業資本運行呈曲線運動,而企業財務管理的本意就在于要使資本的運行按既定總目標直線延伸,兩者的偏差必須通過抽查和考核才能發現。因此,分層、分類、分期考核,比較結果,有利于糾偏除弊,確保企業總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牽引作用。
構建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現代企業內部管理新型機制,是企業走向現代企業制度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需要勇于探索,大膽實踐,認真總結。
在企業的長期投資(固定資產投資)決策中,準確識別投資項目未來現金流入和流出(本文中現金流入和流出。現金流量、費用和效益含義相同)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為現金流量預測的準確度,直接影響到決策的質量。但是,與單獨實施的新建項目不同的是,企業搞的投資項目,總是與本企業現有的經營業務活動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費用和效益往往不易直接確定,這使得項目現金流量的識別工作變得非常困難。本文將說明企業投資決策中識別費用和效益的原則,并且結合具體的案例,根據現行的財稅體制,分析在這一過程中需考慮的若干問題。
識別費用和效益的原則
企業在識別自己投資項目的費用和效益時,應遵循兩個基本原則,即實際現金流量原則和增量原則。
實際現金流量原則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投資項目的費用和效益——現金支出和現金收入分別為費用和效益,應依據收付實現制,按企業實際的現金流入和流出量記入其實際發生的年份,也就是說,項目費用和效益的計量不受權責發生制的影響;二是指如果在預計項目壽命期中,與項目有關的價格和成本將發生持續上漲的情況,估算未來現金流量時就應考慮通貨膨脹對費用和效益的影響。
增量原則又稱相關原則、邊際原則或有無原則。根據這一原則,與投資決策相關的現金流量(決策中應考慮的費用和效益)應是增量或邊際現金流量,即僅僅因投資項目而發生的現金流入和流出,或者說,是沒有該投資項目就不會發生的費用和效益。因此:
項目的CFt=企業的增量CFt=企業有項目的CFt-企業無項目的CFt
式中CFt表示項目t年的現金流量。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項目的實施,企業現有經營活動的費用和效益既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需仔細加以分析鑒別。下面,我們根據這些原則,通過案例說明在實際工作中需考慮的問題。
東風電子公司過去幾年的效益一直很好,為了進一步開拓市場,增加銷售和利潤,公司的計劃和銷售兩部門共同提出了利用目前擬出租的一間閑置倉庫,批量生產已投資150000元研制的一種換代產品的設想。為此,公司花費50000元聘請了一家咨詢公司幫助調查新產品的市場前景,結果表明市場前景良好。目前,公司領導層正在考慮是否值得投資,正式推出該種新產品。
與銷售和生產技術部門研究協商后,公司的財務部門估計,生產設備(包括設備購置、運費和安裝工程)投資需2635000元,使用壽命5年,其間每年的維修費用為300090元,壽命結束時殘值為165000元。新產品的單位外購原材料投入為80元,外購燃料動力成本為25元,銷售單價為150元,第1年至第5年的銷售量分別為41000單位、43000單位、43000單位、43000單位和40000單位。此外,新設備的運轉需操作工15人,其中5人需新聘,職工的工資及福利為每人1200元/月。
據市場預測,新產品投產上市后,現有的一種同類產品的銷量將受到影響,估計銷售額(減去經營費用中變動成本節約額后的銷售額)將下降800000元。因此,財務部建議公司部分停止該種產品的生產,變賣這部分生產設備可獲得現金收入650000元,但這些設備的賬面價值為900000元。
另外,公司財務部門還提出:①提取項目銷售收入的1%來負擔整個公司的管理費用;②項目融資成本為10%;③固定資產按直線法折舊;④廠房出租每年可獲租金收入(市場價格)預計200000元;⑤項目流動資金投資為年銷售額的8%。假設該公司所得稅稅率為33%。
案例中列出了涉及東風公司項目的各項收支,其中有些不屬于增量費用和效益,在判斷和識別時,應對以下問題進行詳盡分析。
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是指在正式投資決策作出之前,已經發生而又沒有其它用途的成本。我們知道,企業在實施具體的項目前,總是要發生一些涉及擬投資項目的費用,如本例中的50000元咨詢費(包括為可行研究和其它項目前期工作支付的費用)和150000元研究與開發費用。這些費用的特點是,它們在投資決策完成之前已經發生,而在項目遭到否決的情況下一般又沒有其它用途。按照增量原則,沉沒成本不是相關成本,不應記入項目未來的現金支出,因為無論有無項目,它們都已發生。
機會成本
如果某些資源在不搞項目的情況下能為企業創造現金收入,當項目使用這些資源時,必然要放棄這些收入,這些放棄或損失的收入就是項目的機會成本。有時,企業的投資項目要利用現有的資源,如廠房、倉庫、土地等。在此種情況下,應考慮這些資源是否有明確的其它用途,如有它用,就應計算因此而放棄的現金收入。機會成本是相關成本,但并不涉及企業目前的現金收支,盡管如此,我們不應因其不作為交易事項在企業入賬而將其忽略。本例中,對于項目計劃利用的擬出租閑置倉庫,應把預計放棄或損失的200000元租金收入視為機會成本,記入項目未來現金流量中的現金流出,例如記入項目的增量經營費用。
分攤費用
像許多企業一樣,東風電子公司也是把公司的管理費用分攤到各個生產和業務部門,包括擬實施的項目將要分攤的份額(項目銷售額的1%)。但是,整個公司的管理費用并沒有因項目而增加,實際上,無論有無項目,公司均需負擔同樣數額的管理費用。因此,根據增量原則,這部分分攤到項目的管理費用不屬于相關成本,不應記入項目的現金流出。
經營費用
就工業企業而言,經營費用是指不包括折舊費、攤銷費和利息支出的產品制造成本和期間費用,其中主要是原材料、燃料動力、人工成本和維修費用。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如果分析的是擴建項目,項目投產后可能會利用企業一部分現有的富余職工(如本案例中的情況)或閑置的公用設施;如果是技術改造項目,則可能會降低現有生產活動的原材料或燃料動力消耗,或者,提高現有職工的工資。這些都會導致企業現有生產活動的經營費用發生增減變化。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應認真進行有項目和無項目的對比分析,判斷企業經營費用的增量變化,準確識別項目的增量經營費用。
銷售收入
企業為提高產品質量或性能而推出換代產品時,或者為了增加花色品種而增加同類產品的產量時,由于市場的總容量有限,企業現有產品的銷售收入可能會受影響而下降。因此,增量銷售收入(項目效益)應是項目本身產品的銷售收入(第1年為5150000,2-4年為6450000涕5年為6000000)減去企業現有產品銷售收入的損失。在本案例中,預計銷售收入應是項目產品每年的銷售額減去現有生產活動損失的銷售額(80萬元)。此時,這種損失類似于機會成本。但是,銷售收入下降的情況往往較復雜,應謹慎對待,因為下降可能是由于市場競爭因素造成的。企業的競爭對手可能會在同一市場上推出新產品,新的生產者也可能會加入競爭行列,其結果可能是企業產品的市場份額下降。此時,損失的銷售收入類似于沉沒成本,不屬于相關成本。為了便于區分上述兩種情況,在分析時可提出這樣的問題:在無項目的情況下,企業的未來現金流量將會發生什么變化?如果預計企業的銷售收入將會下降,損失的收入就是無關成本。
折舊費用
折舊費用不是現金費用,不涉及任何現金支出,因而不屬于投資項目的相關費用。然而,折舊費用雖然與項目的稅前現金流量無關,但卻會對項目的稅后現金流量產生影響。在計算項目應支付的所得稅時,折舊費用可以從應稅收入中扣除。
稅金
項目本身需要支付的稅金包括銷售稅金及附加和企業所得稅。稅金是項目的相關費用,應記入項目的現金流出。在預測項目的現金流出時,可根據現行財務和稅收制度,分別估算上述稅金。但是,由于項目而使企業現有經營活動增加或減少的稅負,應當予以特別的關注。比如,本案例中在處置現有生產設備時,將會發生650000元的現金收入,而這些設備的賬面價值卻是900000元,兩者相抵有250000元的賬面虧損。這樣,如果企業的邊際所得稅率是33%,當年就會少交82500元(250000×0.33=82500)的所得稅。企業節約的這部分所得稅現金支出是增量現金流入,屬于項目獲得的效益,因為在沒有項目的情況下,就不會發生這部分節約額。同樣,如果企業因項目而處置現有資產時發生賬面盈利,也將相應地增加所得稅支出。在實際計算項目現金流出時,可用這部分節約額抵減項目的固定資產投資額。
融資成本
融資成本是項目應支付給資金提供者的報酬,或者說,是資金提供者預期從投資項目中獲得的收益,屬于項目的增量現金流出,因而是相關成本。但是,融資成本并不直接記入項目的現金流量,因為在為計算各種決策指標(如凈現值或內部收益率)而對現金流量進行折現時,已經扣除了這部分成本,如果再記為項目的費用,就會出現重復計算。另一個需注意的問題是,考慮到借款利息支出可以從應稅收入中扣除,如果資金中既包括自有資金,又包括借入資金(如借款和債券),在計算融資的加權平均成本時,借入資金的成本應以稅后利息作為基準。
根據對以上問題的分析,我們可以列出東風公司投資項目增量費用效益一覽表如下:
對上述問題作出正確判斷后,剩下的任務就是按照常規做法和稅收的規定,分別估算項目的增量年經營費用、銷售稅金及附加和所得稅,然后列出現金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