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8 06:14:55
序論:在您撰寫歷史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再現教學、教育技術、教學目標
文章摘要:在歷史課的再現教學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一個特定的歷史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處理和分析感性材料的能力,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從而圓滿完成教學任務,進一步達到教學目的。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陳旭麓先生曾非常精辟地指出:“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正在進行的歷史?!倍鴼v史教學則是借助各種手段使歷史現象再現,然后再從各種歷史現象中總結出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因此歷史教學我覺得一般可以分為兩個步驟。首先是再現教學,其次是總結規律。本文即是探討在歷史再現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歷史教學必須遵循認識歷史的基本規律,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首先就必須運用各種材料和手段激發并引導學生通過想像在頭腦里再現有關史實的具體情景,形成生動的歷史觀念,以便他們經過自己的分析得出正確的認識。實施歷史再現教學,這是由歷史學科的特點決定的。而在實施的過程中如果僅僅依靠老師的講解,恐怕學生很難會形成具體的感性認識,這時候就需要現代教育技術的幫忙。
現代教育技術對于歷史再現教學的作用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更好地再現歷史,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將現代教育技術引進課堂,是目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而實用的手段之一。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用多媒體課件創設聲、像、圖文并茂的教學情境,喚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與課堂教學融合在一起,來思考和探索歷史知識的奧秘。例如: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有一節書講到了重慶談判,我們不僅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來幫助教學,還可以播放資料短片《重慶談判》,并且在播放的過程中穿插一些具體思考的問題,比如為什么反復邀請到重慶談判?明知道是龍潭虎穴為什么還要去闖?并且還可以結合我們自己來考慮,假如換了我們自己會怎么做?結合書上的知識,更進一步懂得決策的正確性。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了,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而且現代教育技術又能較好地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突破時空的局限,變靜態為動態,好象一下子就把學生,把我們自己都拉回到了歷史事件發生的那個時代,更能夠設身處地考慮當時的情形。在說明歷史事件、概念、史實時簡明準確,省時省力,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也能夠提高學習效率。
二、培養學生處理分析感性材料和辨別真偽材料的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歷史再現教學主要是通過播放歷史記錄片和影視資料等等形式,在這個過程中就涉及到一個處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這種分析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是十分有利的。例如:必修一第一單元第4課《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里講到宰相制度的廢除和內閣制度的形成,關于宰相制與內閣制的區別,歷來就是學生理解的一個難點。這個時候就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播放影視資料《宰相劉羅鍋》中的一些場景,并結合電視劇《唐太宗李世民》中的情節,把兩者結合起來考慮,讓學生自己來分析其中的區別,還要提醒學生注意宰相制度存在的時間范圍,從而辨別影視資料中的錯誤之處。這樣的做法比枯燥乏味的解說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也能吸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
三、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成為學習的主導者。
學生按道理說應該是學習的主體,但是現實情況是,在很多歷史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都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地位。如何改變這種狀況,一直是廣大歷史教師在思考的問題,我覺得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歷史再現教學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方法。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之下,教學再也不是教與學的簡單相加了,它逐漸被師生互教互學所取代,歷史課堂應該成為對話和交流的平臺,教師需要以一種比較民主的心態善待學生。再現教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歷史尤其是古代史,畢竟是過去很久的現實,再現起來非常困難,僅僅靠歷史教師一個人肯定是難以勝任的,因此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顯得更為重要。比如在講到必修二第24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們觀看全球化所帶來的巨大的變化,然后讓學生自己分組討論,分析全球化趨勢對我們的影響,這樣的教學效果明顯要好得多。
四、培養愛國主義精神,發揮德育教育功能。
歷史學科是一門具有較強的思想教育作用的學科,在歷史教學中一定要帶有愛憎分明的情感,進行愛國主義精神教育是歷史教學的靈魂,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應該寓思想教育于歷史知識的傳授之中,同時,通過師生感情交流,創設特定的歷史情境,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再現”已消逝的歷史現象,調動起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覺器官,使學生感受到歷史氛圍,從而進入歷史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做到以史動人,以史育人。例如講到必修一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的時候,首先播放歷史記錄片《外交風云》,讓學生初步了解新中國初期的外交狀況,因為新中國初期作為第一任外交部長,直接或間接參與了所有外交活動,他的外交風云實際上就是當時中國外交的縮影。
總而言之,在歷史課的再現教學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一個特定的歷史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處理和分析感性材料的能力,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從而圓滿完成教學任務,進一步達到教學目的。
作者:何平,畢業于徐州師范大學歷史系,在校期間熱愛寫作,曾多次獲得優秀論文獎,并成功申請到 學校的科研立項。
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品質、優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讓這些民族傳統美德在新時期發揚光大,是今天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歷史教學中著力于傳統美德教育,可強化學校德育工作。
一、讓學生認識教材中蘊含的傳統美德內容中化民族傳統美德的內容十分豐富,它滲透在歷史教材中,教師應充分發掘這些因素,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這些內容大致可歸納如下:1.忠心報國,勇赴國難。這一美德的行為表現是把民族和國家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會責任意識是中華民族性格的一個重要特征。如戚繼光組織“戚家軍”英勇抗倭,并賦詩明志:“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戰中的愛國將領鄧世昌、林永升“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為反對外來侵略浴血奮戰;張自忠“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在戰斗中,他身負重傷,仍高呼“殺敵報國”,直至壯烈犧牲;共產黨員吉鴻昌就義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他們所展示的就是這樣一種美德。
2.國而忘家,公而忘私。這一美德的本質是把“天下為公”作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后13年,風里來雨里去,三過家門而不入;范促淹主張“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孫中山提倡“天下為公,大同世界”;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等,都是以天下為已任,為國為民無私精神的體現。
3.勤勞儉樸,艱苦奮斗。中華民族向來以勤勞勇敢,吃苦耐勞,富于創造力而著稱于世。所謂“奉公以勤,律身以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等,集中體現了這一美德的內涵。教材中,墨翟主張“節用”、“節葬”、“非樂”,反對統治者窮奢極欲、揮霍無度的生活;隋文帝身體力行,崇尚節儉,形成隋初良好的社會風氣;馬鈞發明翻車,李春營建趙州橋,黃道婆改進、推廣先進的棉紡織技術,都是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4.不畏強暴,自強不息。這是中華民族獨立意識、自我意識和自覺能動性的鮮明標志。在歷史教材中,具備這種美德的也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司馬遷被處宮刑后,15年著成《史記》;徐悲鴻公開表示“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決不趨炎附勢;中國共產黨人在大革命失敗后的白色恐怖中“從地下爬起來,揩干凈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體,又繼續戰斗了”。這些都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中華民族歷盡艱難并不斷走向強盛的巨大動力。
5.文明禮貌,仁者愛人。我國是禮儀之幫,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幫助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又一個鮮明特性。歷史教材中介紹的李冰父子為民修建都江堰,變水害為水利的事跡;名醫扁鵲周游列國,為民治病救命善行;愛國志士林覺民“將愛你(妻)之心去為天下人謀永福”的心愿;羅盛教為搶救朝鮮落水兒童而英勇犧牲的壯舉,都充滿了對人民的關心、熱愛之情,表現了民族的傳統美德。
二、歷史教學中傳統美德教育的主要方法1.正面誘導。教師應堅持正面教育原則,準確而鮮明地向學生宣傳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要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從具體、生動的歷史材料中悟出真諦。如針對學生中的高消費現象,可講述隋文帝提倡節儉、隋景帝愛惜谷物的事例,啟發學生認真思考,引導他們自覺調節自己的行為。
2.情感熏陶。“情貴于真”。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具體生動的歷史材料或實物,輔之以充滿情感色彩的語言去影響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如通過講述屈原、岳飛、楊靖宇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跡,激發學生強烈的報國情感,振興中華、富國強民的決心。
真摯的道德情感,來自于教師本身的道德修養,因此,教師要通過“自我塑造”來達到塑造學生的目的。
3.現場教育。牋各地豐富的德育資源是進行傳統美德教育的“活教材”,教師要充分利用。我在述抗日戰爭的歷史時,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探尋常德會戰的歷史蹤跡,參觀我校校園北城墻堤上保存完好的抗日碉堡,憑吊常德會戰五十七師陣亡將士紀念坊,并現場介紹余程萬部八千將士英勇抗戰、勇赴國難的民族形象,讓學生深切感受民族傳統美德的巨大精神力量。
歷史教學是向學生進行國情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特別是在中國近現代史教學中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國情教育內容。歷史教學中的國情教育主要是以下諸方面。
一、進行五千年燦爛的中華文明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教育,我們偉大祖國有著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歷史,從人類告別愚昧邁入文明時起,到公元15世紀以前,我國一直是當時世界上為數很少的幾個先進國家之一。中華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對人類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由中國人民培植的優秀文明傳統,從古至今,一代代相傳,一脈相承,因此它與我們正在建設著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分不開,割不斷的。我們要積極地從古代文明中汲取營養,同時借鑒世界上一切優秀的文化成果,不斷前進,創造出更加光輝燦爛的當代社會主義文明,以嶄新的面貌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們要進行這方面的國情教育。
中華民族具有優秀的傳統,她以刻苦耐勞著稱于世,又培育了為世人稱道的道德風尚。到社會主義階段,這些優秀傳統被繼承和加以弘揚,與社會主義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以我們在歷史教學中也應進行這方面的國情教育。
二、進行五千年中國人民奮斗史,特別是近百年來中國歷史的教育。中華民族是一個酷愛自由,富于革命傳統的民族。在封建社會里,農民階級反抗地主階級的革命精神,在中國歷史上閃耀著永不磨滅的光輝。在近代,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殘酷剝削和壓迫,造成了中國近代的落后。出路何在?中國人民百年以來,不屈不撓,再接再勵,進行了英勇的斗爭。許多求進步的先進思想人物,提出了不少濟世圖存的主張,企圖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但都沒有成功?!拔逅摹边\動后,隨著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真正救國救民的責任落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人階級身上。歷史已經證明,唯一的出路。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推翻三座大山,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路。經過28年的英勇奮斗,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中國近百年來歷史所證明的顛撲不破的偉大真理。過去搞革命是依靠了黨的領導,現在搞建設,搞四個現代化,同樣也離不開黨的領導。中國的革命和建設只能由中國共產黨領導,這是中國的國情所決定的,西方的多黨制領導在中國是行不通的。我們要在中國近現代史教學中,向學生進行光榮革命傳統的教育,特別是要向學生進行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教育,從而使學生自覺繼承革命傳統,熱愛黨,在黨的領導下,為社會主義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三、進行社會主義必然性的教育。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使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中國人民選擇社會主義,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基本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經過長期的痛苦摸索,從多次失敗中找到的,我們要教育學生應當珍惜這一正確的選擇,?“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也“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社會主義在我國的建立,實現了我國歷史上空前的全國(除臺灣外)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祖國的富強。我們要在中國現代史的教學中教育學生,讓他們了解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和只有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才有光明的前途。因為在我們這個底子雹人口多、生產不發達的國家,如果要走資本主義道路,搞資本主義,將會產生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少數人富裕,大多數人受窮。在生產不發達不富裕的國家”只有走社會主義道路,搞社會主義,才能使大家都有飯吃,都能生活得好。
四、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教育。在中國現代史的教學中,要同學生講清講足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使他們了解社會主義祖國的偉大和前途的無限光明。4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的十多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由一個極端貧窮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變成了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綜合經濟實力大為增強,我國已建立了比較獨立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農村經濟走向繁榮,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11億人民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教育、科學文化等各項事業也得到很大發展。國際地位空前提高。學生了解到了我國的社會建設的巨大成就之時,他們就會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正確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而樹立起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將來自覺地獻身于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但是我們還要使學生了解,我國是在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雖然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們的生產仍然落后。經濟不發達,我國當前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這個國情,教育學生深刻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改革事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要把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強國,還要廣大青少年學生艱苦奮斗,努力學習,以便將來擔負起社會主義建設的重任。
在歷史教學中進行國情教育,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從思想上要明確認識在歷史教學中進行國情教育的重要性。進行國情教育,是廣大歷史教師義不容辭光榮使命,要認真鉆研《中學歷史教學大綱》,學習國家教委頒發制定的《中小學加強中國近代史、現代史及國情教育的總體綱要》、《中小學歷史學科思想和政治綱要》,認真鉆研歷史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國情教育因素,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在教學中運用。國情教育必須寓于歷史教學活動之中,緊密結合歷史教材,以便得出結論,要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在國情教育中,教師在講授時,要充滿感情,表現出主觀上的愛和憎,贊美和批判等鮮明的階級感情,只有這樣,才能以生動的歷史事實感染學生。
2、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國情認識國情。
歷史唯物主義是認識國情、分析國情的基本方法,也是認識、分析國情的基本原則,是正確認識國情的前提。進行國情教育必須以歷史唯物主義作指導,對歷史國情知識,進行科學分析,去教育學生認清國情發展的真正規律,預見其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樣,才能使國情教育對客觀世界及事物的發展以正確地反映。
以真實的歷史,真實的國情教育廣大的青少年學生,就能使廣大的青少年學生,正確認識我們所走的社會主義道路是無比正確的。
3、運用比較方法進行國情教育。有比較才有鑒別。通過比較,求同存異,或者求異存同,從而探尋正確的道路和適宜的措施。國情教育要進行歷史的縱向比較,這樣才能認識中國現實社會所處的階段,才能看清中國的歷史進步,發展趨勢和前景。國情教育只有將它 放到同一歷史時期內,進行不同國度的橫向比較,才能找出國情中的長短差距,探求適合本國國情的各種問題的答案,才能發人深省,催人奮起。
4、向學生進行國情教育,要以正面教育為主,要使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地認識我國的國情。在歷史教學中,在講國情中的積極有利因素方面,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講國情中消極不利因素方面,要深刻分析產生其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使學生心理能夠產生出一種民族的緊迫感和憂患感,歸納到一 點,通過認識國情,增強青少年一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使命感。
5、從實際出發,進行國情教育。國情教育必須從教育的對象學生出發,必須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思想與現實存在的一些不夠正確的認識問題。
從而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我國的國情。
6、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國情教育。向學生進行國情教育時,要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除課堂講授外,還可組織一些其它的活動。如參觀、調查、訪問、搞專題報告會等等。在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如使用教學掛圖、幻燈、錄像等,使之真正把課內外的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向學生進行國情教育的目的。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歷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能突破傳統教學,鍛煉學生的心理,為其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 歷史學科 心理問題 滲透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當代中學生賴以生存的社會、學校、家庭的客觀環境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升學的壓力,父母對獨生子女的溺愛,離異家庭增多帶來的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使中學生心理問題比以往更為突出。
一、當代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是當今人們面臨的重大課題,有人預言心理疾病將是21世紀之患。有調查表明,當前中小學生中存在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的比例相當高。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王極盛教授歷時多年,對北京500多個班、兩萬多名學生進行測試所得出的結果表明:當今中學生三個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如:由于現在獨身子女居多,父母整天以孩子為中心,過分關愛或溺愛孩子,往往致使中學生們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延伸到性格上,表現為自私、自大或自卑。當學習中碰到困難,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他們就表現出悲觀、失望,甚至退縮、意志崩潰、經不起挫折的考驗等。
學校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各門學科都應當擔負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當然歷史學科也不例外。作為新時期的歷史教師,也應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質,利用歷史教材和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中豐富的資源,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歷史學科中能充分施展其功能。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歷史學科中的滲透
一部悠久的人類歷史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歷史教學中我注意充分挖掘其有利因素,努力把握歷史學科教學的要求與學生心理需求的結合點,并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計劃、有步驟、分層次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一)開展“你說、我說、大家說”活動。
1.開展“開心一刻”活動。讓學生準備一個歷史故事、笑話、謎語,然后與大家一起分享。
2.開展“答記者問”活動。預先選定一位學生,由他面向全體同學,回答其他學生的提問,就猶如一場別開生面的“記者招待會”般你問我答。
3.開展心理知識小講座。例如:積極暗示的應用,自我激勵的六個步驟,積極心態與消極心態的區別等,可通過小講座、小訓練,培養學生心理教育的參與意識,提高其自我心理調節的能力。
(二)寓心理教育于歷史教學之中。
歷史教材中的許多內容都可以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創設歷史情境、史論結合、古為今用等策略,充分利用歷史知識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結合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獨立的個性。
1.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是情緒健康,而情緒健康的特點之一是自信、樂觀、有主見。在中國古代史的學習中,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能讓學生“親臨其境”,“融入”其中,體會古代繁榮的經濟和燦爛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在學習“元代的社會經濟和中外交往”時,我是這樣設計的:(1)老師導入: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元代,假如你是一位元代的公民,你會怎樣生活?(2)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提示:假如你是皇帝、地方官、農民、商人、旅行家……你會怎樣做?)(3)學生交流:“皇帝”說:“我們是游牧民族,放牧的收入有限,應重視發展農業?!薄暗胤焦佟闭f:“我會注意發展人口,增加戶數,鼓勵百姓多開墾田地,興修水利,發展農業。”“農民”說:“我會多種植糧食、棉花?!薄吧倘恕闭f:“我會到大都經商,從事漕運和海運?!薄奥眯屑摇闭f:“我會到大都、泉州游玩,到歐、亞、非各洲旅行,去認識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并與他結為好友。”等等,這樣一節課讓學生“經歷”歷史,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心中一股對祖國的熱愛,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2.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形成健全的人格,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對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良好的意志品質包括正確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力。在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時,我主要進行了以下教育:
(1)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歷史是人創造的。在歷史課中歷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學生的情感,以古今中外歷史名人為典范,如鄧世昌以不屈之精神抗擊日本;孫中山以不懈之毅力引領中國民主革命……讓學生找出自己內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對象,點燃學生立志的熱誠,建立堅定的信心。
(2)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樹立學生接受挑戰的意識。當代中學生在學習中碰到困難,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他們就表現出悲觀、失望,甚至退縮、意志崩潰。曾經有一位學生看到歷史內容很多于是很煩,沒有堅持多久就放棄了,但他對古代的戰爭很感興趣。于是,我讓他去了解關于官渡、赤壁、淝水等以少勝多的戰役的史實,并教育他實力弱的一方之所以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先決條 件是他們沒有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放棄希望,沒有悲觀退縮,這使該生真正從具體的事例中汲取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3.培養學生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
在平時的歷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滲透,使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接受承受挫折能力教育,以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去面對各種挫折,從而消除失落心理,增強適應學習、生活環境的能力。
(1)充分利用歷史名人史事,教會學生正確面對挫折,百折不撓,英勇奮斗。例如:孔子為宣傳自己的思想,周游列國,處處碰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張騫出使西域,一百多人出發,十幾年后,僅兩人而歸,仍然堅持的精神,等等。通過這些歷史上名人史事的學習,學生能從中受到感觸,進而增強對學習、生活挫折的抵抗能力。
(2)充分利用名言警句,激勵學生應對挫折。如:牛頓“如果你問一個善于溜冰的人如何學得成功時,他會告訴你:跌倒了,爬起來,便會成功”;魯迅“偉大的胸懷,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命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自己的不幸”等,以及文學、歷史都可用的“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不是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等。
通過歷史知識學習過程中耐挫折教育的滲透,學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進而能勇敢地面對挫折、戰勝挫折。
在歷史學科中充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時展的必然要求。歷史學科作為一門古老的學科,必須與時俱進,擔負起應有的歷史使命。歷史教師則要能動地開發學科與自身的潛能,推動歷史學科不斷向前發展。
素質教育要求教育者以人為本,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而作為歷史課教學,理所當然也應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和創新。
一、對歷史教師素質的要求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應側重以下幾方面:
1.改革與創新的意識。
現代社會發展推動著教育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從理論觀念上、辦學體制上、考試評估上、課程教材上、教學方法手段上不斷推陳出新。歷史課堂教學的改革則出現了推理式、辯論式、程序、圖示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法。改革與創新意識已成為現代歷史教師應具備的重要素質。
2.具備廣博的學識及敏銳的思維能力。
歷史教師除了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外,還應具備其它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和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并且要有敏銳的思維能力。教師思維能力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對學生素質的培養。
3.準確、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
歷史教師的語言既要準確無誤地表達教學內容,又要豐富生動,緊緊抓住學生的心。歷史事件的發生常常具有一定的情節性,對于基本歷史史實的講述,可以拋開教材,融入教師的聲情語調,用趣味性的、幽默的語言像講故事那樣進行繪聲繪色的描述,把學生帶入教師所設定的歷史時空中,而對于難以理解的部分,如歷史事件的橫向比較、經驗教訓的總結等,則運用簡練、嚴謹的語言加以闡明。
二、發揮歷史學科的德育功能,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素質教育要求歷史教師深人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含義,恰當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首先,結合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來介紹做人的道理,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如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高度責任感;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輕如鴻毛”的人生價值觀;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治學品質;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錚錚鐵骨;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這些內涵,啟發、教育、感染學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通過對中國近代史的學習,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一部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外國資本主義侵華史、中國人民的斗爭史和探索史。
近代,中國人民遭受了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本帝國主義的全面侵華戰爭等幾次大規模的侵略,中國人民為此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涌現出了無數民族英雄和可歌可泣的斗爭事跡。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農民階級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和“辛亥革命”都以失敗告終,只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無產階級以馬克思主義為思想武器,終于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通過以上史實的講述,同學們懂得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一深刻的道理,從而更加熱愛共產黨、祖國和人民。
三、實施素質教育要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將一系列有關的表象融合在一起,創造圖文并茂、生動真實的環境,并能構成一幅新的景象,用具體、生動、通俗易懂的語言表現出來。同時它的直觀、可視也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且具有信息量大、范圍廣、攝取便捷和資源共享的特征。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從多個角度,跨越時空提供聲、像、圖示等信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感知的手段自由地獲取信息,從而有助于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教師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造性地為學生構建多途徑、多方式和開放式教學環境,學生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和進行自主學習。初中歷史教師如能正確使用這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必將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改變學法,教會學生學習
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獲得經驗的方法的總和。素質教育認為: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學習應該是主動的,方法應該是富有創造性的。在課堂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學得高興,學得快樂,并學有收益,確實是每位老師經常探索的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講,樂學常把學生帶到愉快的心境,使教和學產生共鳴、產生動力和主動性,這既符合教育規律又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例如,初二中國近代史課當講到“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時,讓學生自己講一講我國勞動人民營造150余年的藝術結晶——皇家園林,為什么會被英法聯軍劫后一火焚之,成為一片廢墟,至今不能修復。為什么鴉片戰爭后,英國侵略者會強迫清政府簽訂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為什么帝國主義列強伴隨各國瓜分和搶奪殖民地的高潮,通過戰爭,通過不平等條件,通過租借的手段,步步緊逼,搶去或租借了我國大片的領土,并不斷擴大勢力范圍,逐步控制了我國的經濟命脈,直到解放前夕,我國仍然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家呢?學生聽后,不言而喻,動力和激情并存、憤怒與仇恨并舉。運用此法,引導學生自己學習,自己教育自己,要比老師一味的說教效果好,他們不但學到了書本中的知識,還學到了怎樣做人、怎樣做事。
總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歷史基礎知識,還要增強學生對歷史、對人類、對未來、對現實社會的理解、感悟和關心程度,讓學生從前人活動的功過得失、經驗教訓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從而學會生存、學會交往、學會創造。并且要認識到實施素質教育需要一個較為長期的實踐過程,才能形成歷史學科素質教育的科學體系。
2010年3月威寧縣縣委書記楊興友在教育工作會議上針對全縣德育現狀,要求全縣開展“五心教育”的提高學生素質的教學活動,主要包括“三生、四愛、五心、五好”等德育和法制教育內容。
新課改和新課標理念要求歷史課堂不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地方,也是塑造學生品德的場所。充分挖掘歷史素材,寓德育和法制教育于歷史教學中,培養出德才兼備,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懂法制和身心健全的現代型人才,是今天學校教育當務之急。
歷史學科貫穿古今中外,涉及特定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外交等領域,挖掘歷史素材,寓德育和法制教育于歷史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歷史課德育德育優勢。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文化等歷史素材活生生的德育素材;“德主刑輔、為政以德和以德服人”的治國思想,“利民、富民、愛民和惜民”的民本思想,“忠、信、仁、義、禮、義、廉、恥”的道德規范思想,“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位卑未敢忘憂國”和“茍利國家生死矣,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主義思想,“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修身立志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人格意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要有那股不甘落后的天生傲氣”的積極進取精神,“制天命而用之”、“小國寡民、清靜無為也,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的和諧社會思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博愛平等教育思想等,這些中外歷史文化中德育精髓,充分體現出先賢哲人的超群智慧和德行操守。灼古照今,對當前和今后學生德育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借鑒價值。
一、三生(生命、生存,生活)
人的一生一定要去過三個地方:一去過醫院,才明白健康的重要;二去過監獄,才曉得自由重要;三去過殯儀館,才領悟“活著真好”,生命只有一次。通過《鴉片戰爭》學習,讓學生知道吸食的危害,明白“拒絕、規勸他人吸食,從我做起”和“反對邪教,不迷信,信科學”的道理。在歷史課堂透過歷史事件和人物宣講“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全班同學都是兄弟姐妹”,“中華燦爛的五千年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創造的”。要求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和和諧的班集體。在《昌盛的秦漢文化二》中,講解司馬遷在遭到恥辱刑罰后忍辱負重,以堅強的意志最終寫就《史記》,完成父親的遺愿,名垂千古,彪炳史冊,讓學生領悟司馬遷面對挫折,不幸和苦難選擇的不是退縮氣餒自殘,而是珍惜生命,學會生存,懂得生活。
二、四愛(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愛師長)和五心(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誠心獻給他人、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
1.挖掘歷史科素材,寓德育于歷史課
“忘記歷史,就是意味著背叛”,中學生正處于人格塑造黃金時期。歷史學科可以通過歷史英雄人物,歷史事件滲透“四愛”教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屈原縱身跳入奔流直前的汨羅江、文天祥抱著小皇帝投入洶涌波濤的大海、鄧世昌與日艦同歸于盡、錢學森放棄了高薪優越的工作條件毅然回到祖國懷抱、鄧小平“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切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等都是鮮活的愛國主義題材。歷史課上組織學生觀看電影《沖出亞馬遜》《錢學森》《仰望天空》《開國大典》等愛國影片,寓愛國主義教育于影片中,教師運用歷史知識給學生解說影片,學生認真寫觀后感。要求學生會唱幾首愛國歌曲,比如《中國人》《我的中國心》《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等。明白國歌國旗國徽的含義,舉辦“知我中華,愛我中華”歷史課讀書會等等,使德育“和風細雨,潤物細無聲”,使學生身為中國人而驕傲和自豪。
2.挖掘鄉土歷史教材,親近德育環境
利用鄉土歷史讓學生知道我們威寧縣情,了解家鄉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地理環境等,強化鄉土歷史認識。開展“祖國好,家鄉美”主題班會活動,落實“愛家鄉,愛學?!毖葜v和書法比賽,出好黑板報,列舉家鄉和學校歷史上名人及其事件,唱幾曲家鄉歌曲,寫幾篇頌家鄉散文,帶領學生參觀石門坎柏格里傳教遺址,讓學生知道柏格里在石門坎“豐功偉績”。組織學雷鋒活動,到養老院送祝福,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等,使學生明白“愛心獻給社會”內涵。帶領學生參觀馬擺大山、百草坪等景區,陶冶情操,增強愛家鄉,愛學校情感,深化為家鄉,愛學校動力。
三、五好(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
歷史就是一面鏡子,可以知興衰和得失。中國現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爭史,面對民族危機,各階層有識之士奮起反抗,尋找救國救民之路;地主階級“洋務運動”,資產階級“”和“辛亥革命”都宣布他們選擇的道路不能挽救民族危機。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獨立自主的新中國,人民成為當家做主的主人,真正掌握自己命運,說明了“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四、法制教育
依法治國是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馬加爵事件、望安事件等都體現了一部分學生是法盲,把學生培養成知法、懂法、用法的人,也成為教育緊迫任務之一。歷史科要充分運用得天獨厚優勢滲透法制教育。在上《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中孔子“有教無類”教育思想時,可以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讓學生有意無意間通過歷史學科學習到相關法律知識,可謂一舉兩得。
只要廣大教師堅持在歷史學科中滲透“三生、四愛、五心、五好、法制”德育教 育,一定能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才。
歷史教育,從來就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與人類走向文明緊密相聯的一種永恒的教育課題。的歷史教育思想,是在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形成的,有著既不同于傳統歷史教育思想,又不同于西方歷史教育的特征,它對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學習和研究的歷史教育思想和實踐,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需要。
一
人類歷史進入階級社會之后,統治階級就把歷史教育作為培養訓練本階級的繼承人以鞏固其統治地位的重要手段。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者,非常重視歷史教育。秦朝至漢朝初年,就設立了“掌通古今”的“博士”官。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博士專掌儒家經學傳授,把孔子修的《春秋》和專門解說《春秋》的“三傳”(即《春秋左氏傳》、《公羊傳》、《谷梁傳》)等史書奉為儒家主要經典之一,列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學校的必修課。唐朝時,史學和歷史教學空前繁盛。廿四史中,有1/3成書于唐朝前期?!拌b古知今”,“循古訓”,在中國士大夫中一直奉為公理??v觀中國古代歷史教育的內容,是儒家學說的附庸。歷史教育的目標,完全是培養忠于封建統治者的人才。
西方近代新興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統治的斗爭中主張改革歷史教育。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盧梭提出:要讓青少年讀自己國家的歷史,使祖國的輝煌業績和著名人物的形象,保留在他們的心靈中,使之成為一個民主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高潮中,資產階級當權者于1893年下達的國家命令中規定:歷史教學內容分為三步,第一、第二步均為革命本身的歷史;第三步是各族概況及法國美術和工業史。
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誕生以后,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和政府就著手討論和制定蘇維埃教育計劃。1920年10月,列寧在《青年團的任務》中指出:“只有用人類創造的一切財富的知識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我們需要用基本事實的知識來發展和增進每個學習者的思考力”[1],列寧這里所講的“知識”、“基本事實的知識”無疑包括歷史知識。1920年底,列寧在評注一份關于教育工作的提綱時,這樣寫到:
在所有的職業技術學校里增設普通課程
列寧這里說的“職業技術學校”相當于我國的初中。列寧強調增設普通課程的設置,是“為了(使學?!P者注)不變成培養手藝人的學?!?“避免過早地專業化”。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把歷史學科視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必不可少的知識素養,是列寧關于教育的一個重要思想。前蘇聯黨和政府接受了列寧的意見。1920年以后歷史學科一直被列為前蘇聯學校的重要課程之一。
在戰爭年代,就多次強調學習歷史的重要性。1938年10月,他在黨的第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的報告中就指出:“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于實際運動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他還指出:“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對于指導當前的偉大的運動,是有重要的幫助的”。的一系列論述,給歷史教學指明了方向。在老解放區的干部教育中,規定了要學習《社會發展史》、《中國現代史》等。在一般學校中,也規定了學習中國歷史。在運動中,還規定學習《蘇聯共產黨(布)歷史簡明教程》和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這些都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歷史教學的濫觴。
二
是我國古代文化傳統的杰出繼承者,素以愛讀書、愛學習著稱于世。他讀書廣收博覽,從經史子集到稗官小說,從社會科學到自然科學,他幾乎無所不讀。在對中國古籍的閱讀中,尤其偏愛史學和古典文學。他從歷史書中學文學,從文學書中學歷史,并巧妙地將其精華運用到自己的著作中,以及革命事業的實踐中。有人統計,已經公開出版的著作中,運用古代成語典故的就有2000余處,[3]這就構成了歷史教育思想和實踐的一大內容。具體地說,的歷史教育思想和實踐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指導中國革命。歷史教育思想和實踐的重要目的,是在領導中國革命的實踐中實現歷史的超越。比如,在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過程中,他通過總結歷代農民戰爭經驗,特別強調吸取黃巢、李自成等農民起義因為沒有建立根據地而失敗的教訓,堅決地批判了流寇主義,提出了建立工農武裝割據,建立根據地的路線。
為了防止黨內腐敗現象的發生,利用歷史上農民起義取得勝利后領袖人物發生腐化和宗派斗爭而導致起義失敗的經驗教訓,告誡全黨要時刻警惕腐敗現象。1944年郭沫若發表了《甲申三百年祭》的歷史文章,給予了高度重視。他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指出:“我黨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表現了大的驕傲,都是吃了虧的”、“全黨同志對于這幾次驕傲,幾次錯誤,都要引為鑒戒。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4]建國前夕,告誡身邊的衛士李銀橋:“小心,不要中了資產階級的糖衣炮彈,不要當李自成。”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牢記的告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干部教育。一向重視干部教育,他的歷史教育實踐,注重從才、德兩個方面對干部進行教育。1958年,向羅瑞卿推薦讀《呂蒙傳》說:“呂蒙是行伍出身,沒有文化,很感不便。后來孫權勸他讀書,他接受:請記住我站域名了勸告,勤讀苦讀,以后當了東吳的統帥。我們現在的高級軍官中,80%~90%都是行伍出身,參加革命后才學文化的,他們不可不讀《周瑜魯肅呂蒙合傳》?!盵6]贊賞呂蒙雖然年長仍然發奮讀書的精神,對我軍高級干部提出讀書學習的要求,這對改善我軍的文化結構,提高軍事素質,都起到了推動作用。呂蒙雖然是一位歷史人物,他的讀書精神卻有借鑒意義。
《南史》的《韋睿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睿雅有曠世之度,蒞人以愛惠為本,所居
必有政績。將兵仁愛,士卒營幕未立,終不肯舍,井灶未成,亦不先食。”在這段話旁批注:“我黨干部應學韋睿作風?!贝祟惻⑦€有不少,如“躬自調查研究”,“干部需和”,“仁者必有勇”。[7]這些稱贊韋睿的話,正是我黨的干部應當學習的。 3.青年教育。注意用歷史人物對青年進行教育。1951年秋天的一個晚上,會見幾位在北京的湖南教育界人士時說,辦學校要重視青年學生的體育鍛煉。不要學《紅樓夢》里的賈寶玉和林黛玉。賈寶玉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連吃飯、穿衣都要丫頭服待,這種不會勞動的公子哥兒,無論如何是不會革命的!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弈?。她脆弱,她多病,只好住在瀟湘館,吐血、鬧肺病,又怎么能革命呢?我們不需要這樣的青年!我們今天需要的是有活力、有熱情、有干勁的革命青年。
認為,青年是國家的精華,民族的至寶,是革命事業的未來和希望。他對青年的期望值很高。1958年5月8日下午,在北京懷仁堂講“破除迷信”的問題,一連舉出近40個古今、中外、歷史、神話和現代人物,用以說明“自古以來,發明家、創立新學派的人,開始的時候都是年輕人,學問比較少的,被別人看不起的,被壓迫的”,并以相對肯定的口吻設問:“這是不是個普遍(客觀)規律?不能肯定,還要調查研究。但可以說,多數是如此?!睂η嗄耆说慕逃⑿湃魏凸奈?激勵著全國青年在艱苦的革命道路上奮斗不息,勇往直前。
4.家庭教育。在與子女、親屬的團聚和談話中,常常鼓勵他們學好歷史,熱愛祖國。1947年9月12日,在《致》的信中指出:“你要看歷史小說,明清兩朝人寫的筆記小說(明以前筆記不必多看)”。[8]意在要求對中國的歷史,對中國的國情有所了解。的愛人劉松林讀書時,有段時間歷史學得不好,親自為她開列了學習歷史的書目,指點她從《資治通鑒》、《前漢書》、《后漢書》、《三國志》開始學起。的次子毛岸青是在原蘇聯讀書的,常常囑咐他多讀些中國歷史方面的書,多了解一些中國的國情。
不但對自己的子女教育十分嚴格,還運用《戰國策》中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教育領導干部對子女應作長遠之計,讓他們到艱苦的環境中去磨煉,在實際斗爭中增長才干,不能讓他們“恃無功之尊,無勞之俸”,“位尊而無功,俸厚而無勞”。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們不嚴格要求我們的子女,他們也會變質,可能搞資本主義復辟,無產階級的財產和權利就會被資產階級奪回去?!盵7]目前,指出的這種危險性并不是不存在。天下為人父母者,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家庭教育上,是應該很好地向學習的。
5.愛國主義教育。繼承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教育的優良傳統,在他的講話里、著作中用愛國主義的事跡、人物鑄造民魂,激勵人民的事例是很多的。1917年11月,舉辦湖南第一師范工人夜校時,親自講授歷史。據《夜學日志首卷》記載:“歷史常識出席,教歷朝大勢及上古事跡?!薄敖桃詺v代之大勢及近年關系最巨之事跡,所以粗養其歷史的觀念及愛國心?!盵9]
1937年,抗日救亡運動在全國蓬勃興起。為了爭取每一個有良心的炎黃子孫參加民族解放斗爭,寫了《祭黃帝文》。他贊美這位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興起過程的神話祖先:“中華民族,民族軒轅;赫赫始祖,吾華肇造;建此偉業,雄立東方。懿維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奮戰,區宇以寧。豈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國,讓其淪胥?!盵5]并根據“世變滄桑,中更蹉跌,”的時代形勢,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和保衛民族主權的戰斗誓言。
神話傳說中的黃帝,因對華夏民族的統一和進步有著極大的貢獻,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在《祭黃帝文》中,把對神話先祖的認同、贊美,同他的愛國主義激情和為民族解放而戰的信念,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從而激發了民族生存發展的動力,提高了人們的進取精神。
三
“古為今用”是歷史教育思想的主要方法,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援引中國古代思想家的言論。在的歷史教育思想和實踐中,引用古代思想家的言論有很多。比如,他引用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10]告誡全黨要采取謙虛的態度,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實事求是。他引用孟子的“取長補短”,[4]教育我們的黨員和干部要以謙虛的態度,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以彌補自己的不足。他引用司馬遷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4]并給予新的解釋。從而闡明共產黨人和每個革命者樹立起為革命、為共產主義事業甘愿犧牲自己一切的獻身精神。對古代思想家的言論信手拈來,涉筆成趣,這種援引不是原封不動的照抄照搬,而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加以分析和選擇來說明馬列主義的理論,并賦予其新的內容,使人感到親切樸實,清新明快,易于被人民閱讀和接受。
2.運用古典文學中的故事。歷史教育思想實踐中大量運用了包括古代神話、民間傳說、文學作品、傳統劇目中的故事。比如,他運用京劇《法門寺》里賈桂的故事,[11]批判某些人崇洋媚外的思想,號召人民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強民族自豪感。他借用《聊齋志異》中“狂生夜坐”的故事,[5]教育人民不要怕鬼,要同現實政治斗爭中的敵人針鋒相對。他運用《水滸傳》里林沖等人被“逼上梁山”的故事,[11]說明要發動起對建設方針的研究探討,就必須有一種相當的壓力。將中國民眾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故事運用到自己的講話和著作中,使千姿百態的歷史人物栩栩如生,用這些故事去闡發革命道理,寓情于理,寓莊于諧,從而增強了他寫文章和講話的宣傳效果。
3.使用古代的成語典故。古代語言中的成語富有生氣,它集中表達了勞動人民的經驗和智慧。簡潔精煉的成語里,蘊涵著意味雋永的哲理。的講話及其著作中使用的古代成語俯拾皆是。在使用中,他賦予古代成語新的意義,古語新用,從而使他的講話和他寫的文章更加新穎別致、情趣盎然。比如,他在黨的七次代表大會上用“愚公移山”[4]來號召全黨同志發揚“愚公精神”,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團結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奮斗,去爭取勝利。他在《致蔡和森等》信中,運用“人心不知足,得隴又望蜀”[8]來說明歷史上凡是專制主義者、帝國主義者、軍國主義者,除非被推翻,是沒有肯自己退出歷史舞臺的。他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一文中用“葉公好龍”的典故,揭露之流口頭上講革命,實際上是畏懼革命、反對革命的丑惡面目。對成語典故的大量運用,使的講話、著作形成了抑揚頓挫、起伏跌宕的獨特風格,引人入勝,發人深省,從而起到了激勵壯志,振聾發聵的重要作用。
1956年,毛澤
東在同音樂工作者的談話中提出:“向古人學習是為了現在的活人”[12],“古為今用”是這一思想的高度概括。無論是在民主革命還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都很重視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吸取有益的營養,充分發揮“古為今用”的作用。難怪歷史學家周谷城曾欽佩地贊嘆:“‘古為今用’是沒有人能企及的?!盵7] 總之,歷史教育思想和實踐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它對提高民族自尊心,促進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當前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如何像那樣,用歷史教育來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激發人民的進取精神,加速建設好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可以說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碑斠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必將成為他學習的內在動力。學生對學習有無興趣,既是反映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成為眾多教師不懈追求、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我就新編初中歷史第一冊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的體會。
一、 講究開頭,激發興趣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每節課能否都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系到這節課的成敗。如果教師一上課就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就會成為催眠曲,因此必須講究開頭藝術。要達到一開始就引人入勝這樣的效果,教師必須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的開講導語,用別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如我在認真分析教材第1課《歷史告訴我們什么》時,通過認真分析教材內容和結合當前形勢的特點后認為:這一課首先要告訴學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應做怎樣的人。所以講這一課時,我這樣開頭:“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或讀過許多歷史故事,看誰能講出秦始皇、曹操、秦檜、劉胡蘭分別是什么時期的人物?他們是怎樣的人?”這一問題的提出,頓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不少學生七嘴八舌在議論。我先后叫了幾個學生來回答,但他們的答案都不夠準確。這時,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別屬于那個時期。在學生聚精會神地聽時,我板書第1課課題《歷史告訴我們什么》導入新課:“歷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光耀千秋,象英雄劉胡蘭,受到了世世代代人民的崇敬;有的遺臭萬年,象奸臣秦檜,長跪地上向人民請罪?!边@時我指導學生看課文《劉胡蘭》、《秦檜》的插圖。進而激勵學生:“我們學習了歷史,就應懂得怎樣做人。我們應當做象劉胡蘭那樣的人,有遠大的理想,高尚的氣節,將來才能為建設祖國多作貢獻?!边@樣的開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受到了教育,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 講好插圖,引發興趣
新編歷史教科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插圖多,直觀性強,形象生動。但在教學中,由于插圖很多,限于課時,教師不可能每圖都講,只能根據教材要求和講課需要選擇講解。有些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插圖如果沒有向學生講解,就會使學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經過教師講解,既引發了學生的興趣,又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了知識。如第8課《戰國七雄》中的《商鞅舌戰圖》。因為“商鞅變法”是這一課的重點。戰國時期封建社會的形成,是通過以商鞅變法為代表的各國的變法或改革來實現的。講好《商鞅舌戰圖》,既可以使學生了解商鞅作為改革家的氣魄和才華,又可讓學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當時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從而提高學生對商鞅變法帶來的歷史作用,即“秦國的封建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加強,逐步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的認識,也為以后理解秦滅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打下基礎。為起到這個作用,我在講課時,讓學生看《商鞅舌戰圖》的同時向學生講解:圖中就是當時商鞅舌戰大臣的情景。中間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這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變法的大臣辨論。你看他手拿竹簡,引經據典,振振有詞。他說:只要對國家有利,對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響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變法口號。坐在他對面的是兩個保守派大臣甘龍和杜贄,被商鞅駁得張口結舌,坐不安席。這一場歷史性大辯論,最后由秦孝公作決定:他說:“商鞅說得對,就按商鞅說的去辦”。在講述這個故事的過程中,學生全被吸引往了,達到了引發學生興趣的效果。
三、 巧設疑問,以疑激趣
學習新知識,實際上就是設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疑問,把它擺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先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后激勵他們去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當學生找到“又一村”后,就會產生一種快感。這種快感又能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我在講授第19課《昌盛的秦漢文化》第一目 “紙的發明和蔡倫改進造紙術”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進一步地認識到我國發明的造紙術對人類文化的發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對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貢獻時,我作了這樣的設計,我先提問:“同學們都知道,紙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哪個同學能夠說出首先發明紙的國家和時間?”當學生作出“中國”和“西漢前期”的正確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個問題:“有誰知道我國在紙發明以前用什么作書寫材料?”有同學回答 “龜甲、竹木簡或帛”后,我簡要向學生介紹在紙張發明前我國書寫材料的變革:殷商-主要是龜甲和獸骨,也有銅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銅器;春秋——竹木簡盛行,并開始用帛書寫;東漢——竹木簡和帛仍是重要的書寫材料。我又指著《蔡倫》圖說:“東漢宦官蔡倫在公元105年改進了造紙,造紙原料請同學們在書中找出?!边@樣一環扣一環的設疑解難,把學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這樣既激發了興趣,又掌握了知識,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紙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的偉大意義。
四、 創設情境,以情求趣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痹诮虒W中,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堅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學中創設能激發學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環境,把學生引入課文內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學生在感情上受震動,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這是很重要的。如在講第18課《兩漢經營西域和對外關系》一課時,我告訴學生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為了聯絡大月氏,東西夾擊匈奴。在講到張騫帶著100多人剛走出漢朝邊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時,學生為張騫的安危擔憂;當聽到匈奴人想讓張騫投降,把他拘留了十幾年,而張騫始終保持漢節,忠于祖國時,學生被張騫臨危不懼,忠心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繼而聽到張騫終于找到悔會逃出時,學生又為之歡欣鼓舞;當再次得知張騫歷盡千難萬險,從大月氏返回漢朝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時,學生又一次為張騫的命運擔憂;當知道張騫好不容易在經受13年的磨難之后,終于和另一個人回到了長安時,學生的高興之情溢于言表。對這個故事具體情節的生動描述,不但使學生產生了極大興趣,尤如身臨其境,為張騫的命運時憂時喜,同時又加深了對張騫這個歷史人物的了解,深深地被張騫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這時我又強調張騫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探險家和外交家。在他二出西域后,漢朝和西域的經濟文化得到頻繁的交流,并為后來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府,使新 疆地區正式歸于中央政權的統治之下和開辟“絲綢之路”打下了堅定的基礎。這樣以情感人的教學,使學生對張騫在歷史上作出的重大貢獻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也就能更好地回答課文中提出的“張騫對我國歷史上作出了什么貢獻”的思考題。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應該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們身上激發起來?!奔ぐl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方法和途徑還很多,如 巧講典故,以奇引趣;精讀詩詞,以詩牽趣;編寫歌謠,以歌導趣;設置圖表,以圖增趣等等,只要經過教師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化繁為簡,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在充滿興趣的教學中,既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又增長了知識,提高了教學質量,真正達到學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人文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兩千多年前的《易經》就提出了人文的概念:“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西方,其拉丁文詞源humanitas,意即人性、教養。中西旨意相類,作為人文科學的歷史教育,從根本上講其實是一種人性化的教育,是通過授予受教育者以歷史知識,使其在認識自我世界、認識和適應社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能力和審美能力等方面得到發展,通過歷史的濡染與涵化,提高其自身修養與素質,學會做人。
一、歷史教育的困惑
教育最終要解決的是人的發展問題,誠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育的藝術就在于。要讓受教育者把周圍的東西‘人化’,……從這些物品中感到人性的東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對人的愛?!钡俏覀兡壳暗慕逃齾s被不斷地肢解化、工具化。
回眸20世紀人類社會,一方面是科學技術和物質文明的巨大進步,另一方面是社會發展的嚴重失衡并由此帶來發展性危機??茖W技術的迅猛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人類征服自然和創造財富的能力,也強烈地激發了人的貪欲和功利意識,伴隨著現代文明發展的是技術理性的片面膨脹和價值理性的相當程度的失落。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了災難空前的兩次世界大戰和至今未散的核恐怖陰云,出現了極端殘暴的法西斯主義和希特勒式的人間惡魔。也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出現了空前程度的環境和生態危機,大眾文化沖擊下的人文和精神危機。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市場經濟全面實行,經濟生活發生了根本變化,市場經濟帶來了物質產品的豐富,但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世風日下、人情淡漠、人們的價值觀與道德觀面臨危機。有人認為我們正處于一個鄙棄道德、崇尚財富的“唯物”主義時代,有人感嘆人文精神的失落,有人呼吁重振人文精神。由此文化界、教育界發生了一場關于“科學、人文與當代中國教育”的大討論。
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出現的物質與精神、科學與人文的不平衡也反映在歷史教育上,一方面,歷史和歷史教育受輕視,在社會文化事業和教育體系中被置于邊緣地位。經濟利益的考慮左右著人們對知識的選擇,歷史課被視為小兒科,可有可無,歷史教師也只能做個三等公民,處境尷尬。另一方面,歷史學科和歷史教育被扭曲、被異化,技術性功能替代了人文性功能。在學科設置上重理輕文的同時,還把所有的學科都納人了專業人才的培育軌道,歷史學科同樣賦予明確的
專業特性,淡化了歷史學科的公民素質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的功能。20世紀50年代以來相當長的時間里,歷史教育受蘇聯的影響,片面強調歷史教育的政治教化功能,其人文精神往往被異化為對某種政治理論的詮釋,而且這種詮釋又是隨著政治斗爭需求而變化的。時期的儒法斗爭史的學習運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歷史教育的工具化目前最突出的表現在應試教育中,針對高考需求的中學教育具有最直接的功利性,考試的得分是衡量教育水平的主要標準。歷史教育之所以還能在中學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除政治教育的需要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考的需求了。固此,目前中學歷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應試的工具,對試題的鉆研和應試技能的訓練幾乎成了歷史課的主軸。
二、歷史教育的本質
美國教育家杜威講過一段非常有名的話:“知識具有人文主義的性質,不是因為它是關于過去人類的產物,而是因為它在解放人類智力和人類同情心方面做出了貢獻,任何能達到這種結果的教材都是人文主義的,任何不能達到這種結果的教材連教育意義都沒有?!睔v史教育的本質是人文素質教育。首先,從歷史學科的內容看,歷史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歷史學是記載人的功業,以人及其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有人稱之為“人學”,它不同于以物為研究對象
的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研究、探索自然界的奧秘,主要的問題和最終目標是解答事物的“是什么”和“為什么”。而歷史學不僅要求說明:“是什么”和“為什么”,還要求判斷“該怎樣”,即不僅僅要有事實性認識的層面,還需要價值性評判的層面,以一定的價值取向和理想
目標為依據,對研究對象做出是非善惡的價值和道德的評判。優秀的教育家往往善于靈活運用歷史上的人物與事例,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熏陶。翻檢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文集,這種以史育人的實例,幾乎俯拾即是。他介紹東漢楊震的“四知”告誡學生嚴于律己,弘揚“慎獨”精神;以明清之際的思想家顏元為榜樣,激勵學生“寧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他用意大利無線電發明家馬可尼“拿著他的無線電發明,向帝國主義投效”,充當了墨索里尼的科學“劊子手”,以此強調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和人才的價值取向等等。
其次,歷史學習與研究的方法與自然科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相比,更強調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相互交流與溝通,強調在理解、體驗之中來實現對歷史事物的認識。這是歷史學方法上的人文性。歷史教學在本質上就是要以活生生的歷史事實的再現為依托,通過科學的解釋和分析形成歷史知識,由此拓展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磨練學習主體的精神品質。
再次,中學歷史教育面對的是正值花季的青少年,他們的世界觀和人文精神所達到的高度決定著未來人類歷史發展的方向。歷史作為人類以往實踐的集體記憶,能夠更全面、更綜合的為人們提供價值理性的累積經驗,并從歷史上因價值理性的缺失而導致的社會發展失衡中為人們提供深刻的教訓。這就要求我們;能夠從中學生的心理特征、思維特征、情感特征出發,讓歷史教學浸潤在人文的氛圍之中,帶著豐富.的情感色彩,并給予他們精神上的磨礪和饋贈,以取得知識、思想、能力與情感教育合一的效果。
另外,與過去的教學大綱相比,國家研究制定的新歷史課程標準更加突出了“以人為本”和“人文精神”的培養。在教育理念上,改變了過去過分注重智育和傳承歷史知識的傾向,強調歷史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品德、培養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在學科體系上,打破了歷史學科的王朝體系,從歷史發展的客觀真實過程出發,將歷史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時期和階段,注意初高中的區別和銜接,建構新型的中學歷史學科體系,更好地體現了歷史發展的整體性,體現了少而精的原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在學科內容上,避免了中學歷史課的專業化、成人化的傾向,以貼近中學生,貼近現代生活為導向,適當減少歷史理論的闡述,降低教學的難度,重視社會生活史、文化史、宗教史、法律史、科技史等內容的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養。在師生關系上,強調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征出發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避免脫離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征的實際,背離歷史教學的真正目標。在教學方法上,改變了過去重視機 記憶而輕視理解記憶,過分重視學
習結論而輕視學生的獨立思考,過分重視歷史知識的再現而輕視歷史知識遷移能力培養的傾向,將實地考察與調查、課堂討論、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作為歷史學習的重要方式,注重歸納學習與演繹學習的有機結合,鼓勵學生積極探究歷史問題,形成主動學習歷史的態度,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科學態度、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綜上所述,必須給中學歷史教育恰當定位,使其回歸本質——主要承載人文素質教育功能的基礎性教育,以適應當代社會的要求。
三、培養人文素養的策略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袁振國教授曾概略地詮釋過科學教育和文科教育各自的特點:科學教育的工具性價值超過目的性價值,文科教育的目的性價值超過工具性價值,科學教育更主要的是為了傳授知識,為了提供一種工具,是啟智的過程。文科教育雖然也要傳授知識,也為人們提供一種生活的工具,但它更是情感、人格的陶冶過程。他指出文科教育的過程,“是精神享受的過程,是提高生命質量的過程;是體驗和提升生命價值的過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過程?!睂Υ?我們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呢?
1.將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到教學目標的首位。從學生發展的角度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教育比多掌握一些具體的歷史知識更為重要。道理很簡單,一個人只要沒有閱讀障礙,如果他有學習歷史的心理需求,一生中隨時可學,而青少年時期正是情感、態度、價值觀逐漸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施教者必須把握良機。因此,我們的歷史教學目標設計首先確定的不是知識目標,而應是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
例如《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大業》一課,我們把“一國兩制”確定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認識這個前無古人的偉大的創造性的構想,是鄧小平從歷史與現實出發,做出的理論創新,把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精神,以及改革意識和創新精神,引導學生從順應歷史潮流、推動社會進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角度去認識人生的價值,作為本課的首要目標。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巧借詩歌人課堂,以國民黨元老、辛亥老人于佑任臨終前的悲歌《望大陸》導人新課,“未成曲調先有情”;在講香港回歸時,引用林則徐的后裔,曾任我國駐
聯合國大使的著名外交官凌青的詩:“粵海銷煙揚我威,但悲港島易英徽;百年國恥今昭雪,只緣華夏已騰飛”創設問題情境,分析香港得以順利回歸的原因;最后朗誦臺灣詩人余光中的詩《鄉愁》結課,使整堂課浸潤在濃郁的情感氛圍之中,達到情感、知識、思想、能力
教育合一的效果。
2.教學內容的安排著眼予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面對改革開放的社會環境和風云變幻的國際環境,當代青年既要有走向世界,參與全球競爭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更要有立足于民族自身的獨立意識和主體意識,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以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創新精神為己任。這些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素質教育目標,如何通過展示和分析以往人類的經歷有效調動生動活潑的歷史資源,以符合中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的形式,在歷史課堂的教學內容中得到體現,是歷史教學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恰當選擇與重組教學內容。
我們在教學中對教學內容的選取,主要遵循以下這些原則:①有利于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觀的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②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情教育、民族團結教育,使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樹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為祖國的現代化事業做貢獻的責任感;③有利于培養學生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和認識歷史的能力,以及對歷史發展的多樣性和特殊性的理解;④有利于學生學習和繼承人類的傳統美德,從人類歷史的曲折過程中理解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逐步形成真誠善良、積極進取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和心理,以及健康的審美意識和情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⑤有利于引導學生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所創造的文明成果,正確看待國際社會的發展變化,初步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養成積極參與改革和國際競爭的意識。
在學習世界歷史《第二次工業革命》一課時,我們做了這樣的安排:首先,通過列表梳理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科學技術新成果,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其次,以科學家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激勵學生的積極進取、持之以恒、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第三,,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既可造福人類,也可遺害人類。諾貝爾發明是為和平利用,馬可尼卻拿他的無線電效忠法西斯;第四,科學家有國界,科學無國界,抓住機遇可以后來居上,日本就是典型。這樣,歷史教育中充分運用豐富多彩的歷史資源,恰當重組,再現歷史,展開與歷史的對話,提煉精神財富,形成歷史認識,從而陶冶學生的品格與情操,啟迪他們的歷史智慧,達到“注之以愛,啟之以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目標,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3.教學過程運作以學生的主體參與為主。設計以學生發展為目標的教學過程,明確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正如《學會生存》一書中所說:“教師的職能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越來越多激勵思考;除他的正式職能外,他將越
來越成為一個顧問,一個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焦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韻人?!边@就要求歷史課堂教學必須擺脫過分注重知識結論的僵硬式灌輸,忽視探究式學習過程的模式;以學生的發展作為終極目標,擺正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生動活潑的歷史知識和學生的親身體驗為載體,不斷地誘發學生主動探究的動機,通過開放性的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地培養綜合能力,逐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就要使學生有參與的熱情和勇氣。教師要創造平等、民主、和諧、合作、互動的課堂氛圍;教學語言要富于激勵性、啟發性;問題的廣度和深度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采用多種讓學生參與的形式,如談話、討論、辯論、角色扮演、材料研
習、調查訪問,以及采用國際上流行的案例教學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等。
如學習《鴉片戰爭》,我們圍繞“鴉片戰爭是否可以避免”這一問題,讓學生搜集資料和組織活動,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更加深刻地認識19世紀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世界趨勢,增強全球化的民族意識。步驟如下:第一步,提出課題,將學生分成“中國組”和“英國組”,分別研究鴉片戰爭前的中英兩國概況;第二步,各組擬訂調查綱要,分頭搜集資料,著眼于中英雙方國情綜合比較,注重政史地知識綜合,從地理、人文環境比較;第三步,課堂上“中國組”和“英國組”陳述兩國概況,大家討論中英兩國情況說明了什么?中英鴉片戰爭是否可以避免?第四步,課后進行資料成果展覽,突出國防意識和與時俱進、富國強兵的主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成為“導師”,他不是文化、真理的施與者,不是教給學生什么準繩,而是促使學生去發現這些準繩,激發學生對探求知識的責任感,喚醒學生的潛在力,促使學生從內部產生一種主動的力量。這樣的教學活動才是合乎人性的要求和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4.建構兼顧認知、技能、情感的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模式。教學評價也要從促進學生的發展出發,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學生的自主發展和人格完善創造條件。歷史教學的效果不僅僅體現在學生記住了多少知識點,更體現在他們是否感受到歷史的真實存在,是否在歷史的塑像前悟到了歷史認識,獲得了主體化的歷史;體現在學生面對感性的歷史能否體驗到一種歷史情懷。緣此,歷史教學的評價,不單是對學生掌握知識狀況的評價,而且要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情感態度等學習目標達到的程度進行綜合性、發展性的評價。
評價的形式和方法應多樣化,可采用提問、作業、口試、筆試等形式,方法可采用辦故事會、做文摘卡、繪制歷史題材的圖畫、編輯歷史題材的小報或板報、編演歷史劇、設計歷史題材的軟件、撰寫歷史考察報告或小論文等。擺脫過去單一以考試為形式,以 分數高低為
衡量標準的模式,實現由終結性鑒定轉向發展性評價。
理想的歷史教育理念,首要的問題在目標定位上的糾偏;改變以往過分突出其工具性的偏謬,使歷史教育回歸其本質,即承載人文素質的教育功能,在素質教育中起著人格養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礎性作用。因此,我們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須契合這種理念。
一、確立歷史教育的素質觀
歷史是對過去人類社會的現象進行和規律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它立足現實,了解過去,具有以史為鑒、展望未來的特點,我們在教學中要根據歷史學科的特性,實現素質教育的總目標。
1.學習歷史能加強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德育在歷史學科的教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愛國主義教育、歷史使命感教育等。許多歷史人物與事件中可以對青少年的德育教育發揮積極的教育作用,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能在學生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對其平時的為人處世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2.學習歷史能使青少年獲取豐富的財富,陶冶思想情操。中華民族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前人留下的精神(物質)遺產能幫助后人樹立民族自豪感、堅定的信念,弘揚民族氣節和精神。同時,在平時的教學中還要學習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的優良成果,對不同地域、不同民俗文化進行比較,從而優化學生的素質結構,如古代埃及文明、西亞文明、歐洲的愛琴文明等人類共享的精神財富。
3.了解歷史能促使青少年在逆境中成長。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類愈發進步,社會競爭與挑戰愈來愈激烈,每個人都面臨困難和挫折、成功與失敗,新世紀的勞動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挑戰性和戰勝危機的頑強意志。生活現實告訴人們:人生除了平淡無奇的重復外,給人們帶來的不是機遇就是困境,而未來社會能使每個人的生命變得波瀾起伏,關鍵要有承受挫折與戰勝危機的意志和自信心。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告訴我們,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國國門被資本主義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后,中國農民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為反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進行了不懈斗爭,先后發動了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百日維新、辛亥革命、等,均以失敗告終。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及國民黨反動派,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抗爭,以至最后的勝利,中國人民經歷了百般挫折,戰勝了重重困難,頑強意志使他們完成了祖國解放和民族獨立的事業。
二、探求適應歷史教學與素質教育相統一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大多采用克里夫的教學模式:“組織教學—復習舊課—教授新科—鞏固新課—作業布置”。未免過于保守,禁錮了老師在歷史教學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而素質教育是一種創造性的教育,追求的不僅是歷史知識的傳承,而且著眼于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歷史教師的最高追求不再是學生對歷史信息的機械存儲,而是培養學生的搜索分析能力。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觀察分析,形成概念,掌握新工具以解決前人尚未解決的問題。
1.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自覺學習。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若是在老師的逼迫下學習,則顯然有悖素質教育的理念,而且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識。只有學生對歷史課程感興趣,愿意為之學習,然后才能學好歷史。同時,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教學方法上,從解決“問題”入手,緊密結合教材內容,有機地滲透教育目的,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為祖國的未來發展而學習奮斗,使學生產生強有力的學習原動力。
2.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優秀的歷史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在當今素質教育環境下更應如此,隨著我省文綜高考自主命題,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和學生學習中,更要把學習歷史知識的規律和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自我認識、自我發揮、自我培養、自主發展,從而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勞動。托夫勒說:“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笨梢?新時代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要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不同對策,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實施培養。
新世紀,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對歷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和研究素質教育理論,吸取研究成果,滲透在教學過程中。素質教育首先是實踐教育,需要通過大量的教學活動,積累豐富的經驗,然后使之上升為理論,最后形成素質教育的理論體系,從而指導教學實踐。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是一種綜合運用聲音、文字、圖像、動畫、視頻影像等多種媒體的現代多媒體技術。在歷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從多方位刺激學生的感官系統,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強化學生的記憶,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的有效途徑。下面就現代多媒體技術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所產生的效果,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生活中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愉快地學習,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真正發揮其主體作用。而興趣是一種積極作用的情緒,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和情感相聯系,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賞心悅目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出學生積極探索的活動,調動起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完成教學目標。
如我在講授《共產黨堅持敵后抗戰》中“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內容時,先播放一首學生熟悉的革命歌曲《南泥灣》,讓學生在優美的歌聲中感受到南泥灣由“草莽叢生、野獸出沒”被開辟成“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陜北“好江南”的過程。聽完后,教師問學生:這首歌曲反映了了抗日戰爭時期的什么階段?發生了什么事情?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正面臨什么困難?面對這種困難,中國共產黨采取了哪些措施?結果如何?以此引入教學。又如講《鴉片輸入和禁煙運動》一課時,先播放電視紀錄片《拒絕,遠離毒害》讓學生明白鴉片之害;再放電影《林則徐》中有關“禁煙”、“銷煙”的歷史背景及林則徐采取的禁煙措施片斷。進而引導學生看書思考:為什么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要向中國輸入鴉片?清政府對待鴉片的態度如何?鴉片戰爭的爆發因何而起?讓學生看書展開討論,主動發言,教師給予輔導補充,這樣課堂氣氛活躍。把以前被動的學習變成了主動、愉快地參與。很好地完成本節的教學任務。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以突破教學難點。
歷史教材中有時某些內容比較抽象或復雜,年代久遠或地域空間概念強,學生感到陌生,教師也難以用語言講清,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很難突破這些難點。而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無聲為有聲,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共同作用以強化感知,或幫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間想象能力,解決了過去許多教師無從下手的苦衷。
如講“新航路的開辟”內容時,對于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線,學生往往難以記住。我在課堂上使用下載的多媒體課件(FLASH動畫)分別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過程。經過的地域用畫的小帆船在經過的路線上行走,在路經重要地點時,能自動、醒目地顯示所經地點的名稱,展示出時間和人物畫象,學生看了演示動畫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講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線,且能記住時間和航海家。起到了其它教學手段不能達到的效果。
又如講授“西安事變”內容時,西安事變發生后,國內各派的態度是學生難以掌握的難點,我播放了記錄片《西安事變》中的五個片斷:(1)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實行“兵諫”,扣留;(2)宋美齡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而斡旋;(3)親日的何應欽兵圍西安,派飛機轟炸渭南、華縣;(4)率中共代表團去西安調停;(5)張學良送到南京。進而提問學生:張、楊既然實行“兵諫”,但為什么不處決蔣?宋美齡和何應欽同屬國民黨人,為什么宋慶齡希望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而何應欽則要用武力解決西安事變?是中國共產黨最兇惡的敵人,大革命時屠殺大量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為什么共產黨還要派代表團去西安調停,也希望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學生聯系五個電影片斷,經過看書思考,就很容易回答上述問題,弄清了國內各派別對西安事變的態度及目的,從而解決了難點問題。對中國共產黨的高瞻遠矚,從全民族利益出發的偉大決策有充分了解。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的規律性聯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素質的基本要求。多媒體表現力強,信息量大,可以在課堂再現歷史場景,學生通過觀察直觀畫面,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積極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思維向縱深發展,最終形成一種能力。
如講“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內容時,先播放有關介紹金字塔的錄像,引導學生觀察:金字塔外觀宏偉、莊嚴;內部結構復雜,裝飾精致;工程堅固耐久。進而引導學生思考:金字塔象征著什么?在地處沙漠地區、沒有任何現代機械設備的前提下,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它的建造體現什么?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積極發言,提出了多種多樣的建造方案。既學到了知識,鍛煉了思維,又使思想得到升華。
又如講《甲午中日戰爭》這一節內容時,播放電影《甲午風云》中的這樣幾個鏡頭:鄧世昌等北洋水師官兵海上奮勇抗敵,壯烈烈國;李鴻章下令北洋水師“避戰自?!?;慈禧太后籌備六十大壽慶典,大肆鋪張;挪用海軍軍費,建造公園;北洋水師在威海衛全軍覆滅。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北洋水師為什么在短時間里,就毀滅在日本侵略軍手里呢?學生通過思考,聯系李鴻章退縮避戰、慈禧太后鋪張浪費的鏡頭,得出結論:清政府的腐朽統治是中日甲午戰爭中清政府戰敗的根本原因。通過不斷的思考,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歷史課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情教育的好教材,它在培養和塑學生具備良好的品德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作用。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擺在重要的位置,要挖掘歷史教材中蘊含的思想內容,對學生進行馬克
思主義基本觀點教育、四項基本原則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國情教育。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的課堂教學,單靠語言來描述,缺乏情景和環境渲染,往往不能使學生產生共鳴,難以發揮歷史學科的思想教育優勢引起學生情感共鳴,自覺地接受熏陶。而利用電教手段,就能解決上述難點?,F代化教學技術的應用,最佳情境的創設,形象地再現歷史場景,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受到歷史氛圍,從而進入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如講“鴉片戰爭“內容時,可播放電影《林則徐》中的幾個鏡頭:官兵吸食鴉片,精神不振,戰斗力削弱;政府白銀外流,影響清政府的財政入;人們吸食鴉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幾個鏡頭,不僅形象地再現了鴉片輸入給中國社會帶來的災難,而且增強了學生對的認識,了解了的巨大危害,使學生在接受歷史知識的同時也自覺地受到防毒反毒的教育。
五、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來臨,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會自主學習成為教學中的重點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起很大的作用。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列出閱讀提綱,指導學生閱讀,教師再針對提綱提出的問題,檢測出學生的閱讀情況,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形成很強的閱讀能力。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提高觀察、分析、思維等高層能力的基礎。許多學生不能掌握知識,乃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學會流暢地閱讀、有理解地閱讀,還沒有學會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
總之,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教育改革提供了條件,各種現代化科技成果被用于教學中,既推動教學手段的更新,而且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革。現代教育技術通過聲、光、形、色、音等多種信息作用于學生,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能在在他們的大腦皮層中留下了很多較深刻的歷史現象痕跡,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所學歷史知識的印象,便于學生記憶歷史知識和形成良好的品德,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現代教育技術與不斷改革的教學手段相結合,一定會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
提要 本文指出,在歷史教學中堅持馬克思主義教育,必須講清人民群眾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正確認 識杰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引導學生掌握階級分析的方法。
歷史教學應當通過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講授,以社會發展規律的知識來 教育青年一代,培養他們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提高他們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來觀察 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必須把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貫穿其中。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教育,就必須講清楚“人民群眾是創
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 、住以及其它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蔽ㄎ锸酚^ 認為,勞動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力量,是歷史的真正主人。沒有勞動人民從事生產活 動,就不能解決人們的物質生活問題,人類就不能生存,更談不上社會歷史的發展。因此,社會發展史歸根到 底是生產力、生產方式發展的歷史,同時也是物質資料生產者即勞動群眾的歷史。
有了這個基本認識,再進一步結合史實引導學生認識,勞動人民從事生產活動所提供的物質生活資料是創 造精神文化財富的物質基礎,一切科學文化藝術的創造和發展,追根溯源,都來自群眾的實踐。
歷史上,勞動人民直接創造了大量光彩奪目的精神文化財富。語言和文字是勞動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創造發 展的;歷史上許多優秀的建筑、雕刻、繪畫、詩歌、音樂、舞蹈的創造,都出于勞動人民之手。同時,在勞動 人民中,還涌現了許多杰出的科學家、思想家、發明家、文學家、藝術家。教師在教學中利用這些生動的歷史 事實,引導學生認識勞動群眾是科學文化的真正主人。
在歷史教學中,還必須結合史實,著重指出勞動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這種“決定”作用,在社會大變革時 期表現得尤為明顯和突出。自原始社會解體以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代謝,總是 通過人民群眾社會革命來實現的。盡管在一定的歷史時期,新興剝削階級也加入革命運動,甚至成為革命的領 導者,但革命的根本力量,推動社會變革的主力,始終是廣大勞動群眾。
二、堅持馬克思主義教育,就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杰出人
物在歷史上的作用
杰出人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是順應時代的需要、階級的需要、群眾斗爭的需要而出現的。隨著社會 生產實踐和階級斗爭的發展,當歷史進程提出要求,特別是提出新的社會制度代替舊的社會制度的斗爭任務時 ,代表歷史發展方向或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先進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為了同維護舊制度的反動階級作斗爭, 需要在先進的思想、理論指導下,動員和組織起來,形成強大的革命力量。這就要求有杰出的領導人物把這個 發動組織和領導群眾斗爭的任務擔當起來,而這樣的杰出人物必然會或遲或早地應運而生。
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夠在歷史上起重大作用,從根本上說,就是因為他們的思想和活動符合歷史前進的方向 ,代表著先進階級和集體的利益,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或客觀上符合了廣大群眾的愿望和要求。任何杰出的人物 ,不管其個人特點如何,也不管其作用多大,都不能超越一定的歷史時代,不能脫離所屬的階級,不能脫離群 眾斗爭的實踐,更不能改變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在引導學生評價歷史人物時,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點和歷史觀點,堅持辯證的分析方法。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對歷史人物進行具體的、深入的、全面的分析,對于以往的杰出人物,要分清其成績與缺點、 主流和支流,把握他的主要傾向。既要肯定他在歷史上的進步作用,同時又要指出其階級和歷史的局限性。只 有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才能對歷史人物作出正確的評價。
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必須引導學生掌握階級分析的方法
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給我們指出了一條指導性線索,使我們能在這種看似迷離混沌的狀態中發現規律 性。這條線索就是階級斗爭的理論?!庇秒A級和階級斗爭的理論觀察社會歷史現象就是階級分析方法,這個方 法也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矛盾分析方法在社會歷史領域的運用。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用階級分析的方法引導學生根 據已經掌握的歷史知識去理解新的歷史知識,引導學生透過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培養分析、綜合歷史問題的能 力。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要想使學生透徹地掌握規律性的歷史知識,教師必須注意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 的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必須在歷史教學中堅持馬克思主義教育。
一、轉變教學觀念,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能力
創新教育要求教師樹立新的教育觀。葉圣陶指出:“師當然須教,尤宜致力于導,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知……教是為了不教?!币虼?我在傳授歷史知識的同時,還注重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自學的能力、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動探索能力的培養。例如:我在學習“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老師在講臺上給我們講授其爆發的原因、過程、影響,而我們在下面似懂非懂地聽,聽完后只記住了里面的“重點”。所以當我講授這一課內容時,就沒有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把“教”變成了“學”,簡要過程如下:導入新課后,為了培養學生概括能力和疏理知識的能力,引導學生自學完成如下作業: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是什么?2.革命過程中主要有幾件事?3.革命的影響(國內、國際)是什么?革命過程有何特點及其說明了什么?等等。學生完成后,公布自學結果,我再對學生自學討論中出現的問題及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進行串聯講解,最后,鼓勵學生向課本質疑,向我質疑,把思維的觸覺點升華到理論高度,營造一種寬松的教學雙向交流的氣氛。這樣就把教學活動真正變成活躍學生思維、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創新的過程。
二、打破傳統教學方法,創造想象馳騁的空間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他們有最大的學習主動性,以滿腔熱情和堅強的意志努力獲取知識,對于學習中的艱辛也不再感到苦澀。然而并非每個學生都對學習有興趣,學習中的挫折、困難會使一些學生由害怕變為厭學。教師應善于幫助學生認識到知識競爭的新形式,學好知識,培養多方面的能力,這既是學生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又是社會生存的需要。教師應引發學生求知的欲望,讓學生真正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促使學生從畏難發愁、望而卻步轉變為躍躍欲試、知難而進。例如:在講《美國獨立戰爭》一課時,當學生按照我教給的方法進行自學,對戰爭爆發的原因、經過、結果有了較深了解后,我及時抓住這一時機,引導啟發學生編小故事,要求與本課內容相符,可以以旁觀者的身份,也可以以一個美國人的身份,還可以以美國總統華盛頓的身份……通過編故事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學生既對本課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得到了快樂,更訓練了創新意識,培養了創新能力。
三、質疑解疑,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思維的火種,是創造的動力。北宋張載曰:“有不知,則有知;無不知,則無知?!薄坝跓o疑處有疑,方是進矣。”不難看出,任何知識的取得,能力的培養和形成,需要由有疑到無疑,再由無疑到有疑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每一個問題,要求題目難易適中,深淺適度,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點到面。例如,學了《法國大革命》后,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法國大革命是17、18世紀兩次重要的歷史事件,它們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問題一提出,學生的思維馬上活躍起來,立即聯系前面所學的知識對革命的每一個方面都進行比較,積極回答問題,并且提出新問題,這樣既能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精心設計練習題,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練習是學習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和形成技能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科學有效的練習能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我在講《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這一課時,在學生對本課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后,設計了這樣的練習題:八國聯軍的侵華過程是“一路順利”還是“毫不費力”?這說明了什么?2.抗擊八國聯軍斗爭英勇的義和團結局如何?為什么?3.結合《辛丑條約》內容談談這個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哪些危害?針對這些問題,學生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最后得出了滿意的答案。這樣的問題,既鍛煉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總之,創造并不神秘,“人人即是創造之才,時時即是創造之際,處處即是創造之地”。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有利于打破一些學生固定不變的思維定勢,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開發學生的智力。只要教師在教學中轉變角色,變單純的教學傳授者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以科學的方法訓練學生,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會逐漸形成,創新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摘要: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問題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歷史課程實施素質教育,應樹立素質教育的課 程地位觀、目的任務觀、教材觀、課程結構觀、教法體系觀、教學評價觀和學習動力觀。
關鍵詞:歷史教學 實施 素質教育 思考
歷史課程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在向學生傳授歷史知識的同時,充分挖掘這些知識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充分利用教學等其它方式的教育功能和社會功能,充分發揮歷史教師作為多種角色的榜樣和影響作用,通過歷史知識的學習,養成遇事具有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等意志品質,并具有自我調節、自我控制的能力。
一、樹立素質教育的課程地位觀
歷史課程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確保歷史課程的應有地位和課時計劃的落實。中學歷史課程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計劃中規定的必修課程,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和國家歷來重視歷史教育,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反復重申了對青少年進行歷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歷史教師應認真上好歷史課,確保歷史課程應有的地位和課時計劃的落實。
二、樹立素質教育的目的任務觀
全方位地認識學科教育的功能,辯證地理解歷史教學的目的任務。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是通過多門學科的課程的實施來實現的,但并非一門課程只承擔某一種素質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任務,要求每門課程在確定目的任務的時候,應全方位地認識學科的教育功能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往,人們更多關注的是學科教育的智育功能、德育功能以及美育功能而較少涉及到形成具有統攝作用的觀念、意識等深層次的文化教育功能和養成良好個性品質的心理培養功能。這種文化教育功能是由學科本身的文化價值所決定的。歷史學科教學內容的廣泛性、豐富性,決定了它在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價值。歷史教學作為一個實踐過程和人際交往過程,還具有心理培養的功能。因此,在確定歷史課程的目的任務時,要全面地辯證地理解歷史教學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三項任務之間的關系。
三、樹立素質教育的教材觀
教材是實現教育目標的媒體。從素質教育目標出發,要樹立多元的、主體的教材觀和靈活處理教材的使用原則。歷史教科書是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媒介,學生通過學習教科書的內容來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因此,不能教材僅僅視為教科書。除了教科書以外,有關的音像制品、文物、歷史紀念場館、歷史遺跡等也都是學習歷史的好教材。有條件的地方,教師要善于吸收“在統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行多樣化”的各種不同版本教材的優點。
在教材的使用上,要改變傳統的“忠于教材”的陳舊觀念,要根據義務教育的要求,并結合實際,靈活地處理教材。為了使歷史教學更好的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學內容上可以突出以下幾個著重點:
1.要重視和加強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特別是傳統美德的教育,以幫助學生從歷史上認識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提高其思想道德修養和民主法制觀念。做一個合格的公民。
2.要重視和加強中外改革史的教學和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史的教學。幫助學生從中外歷史上加深理解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提高學生對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適應能力,為積極投身于現代化建設奠定思想基礎。
3.要重視和加強鄉土歷史教學,以幫助學生從歷史上了解家鄉,從而更加熱愛家鄉,增強為家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獻身的感情和一定能建設好家鄉的信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的情感。
4.要重視和加強人類歷史發展中自然環境與社會發展關系的教育,以幫助學生從歷史上認識加強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意義,從而樹立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觀點。
四、樹立素質教育的課程結構觀
要樹立全面的歷史學科課程觀。課堂教學是歷史教學的主要形式。歷史課堂教學要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指導思想,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課堂教學要努力體現“談古論今”的原則。在繼續加強課堂教學改革的同時,要積極探索學科活動的內容、方式,有計劃地組織各種形式的課外歷史教育活動,真正把學科活動作為整個課程的有機部分,樹立全面的歷史學科課程觀。
五、樹立素質教育的教法體系觀
素質教育的主體性和全員性特點,決定了素質教育強調啟發式原則和因材施教的原則。素質教育上述原則決定在教法上注重組合。歷史教學為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法改革上似可做如下表述:依據實際(即教材、學生、教師以及教學環境四要素的實際)。發揮優勢(即充分發揮教師教學技能技巧和教學特色方面的優勢),優化選擇(即從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中選擇最優的方法,做到教學有法無定法),優化組合(根據教學四要素在教學中的變化,相應調整教學方法的組合形式,以求達到教學方法的選用與組合,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是符合教學四要素實際的最佳組合,實現教學最優化)。
一、創設和諧課堂氛圍
學生的創新思維并不是教師直接培養或給予的,而是在適宜的教學環境下自主發展的結果。為此,轉變舊的教育觀念,樹立民主、科學的教育思想,給學生營造一種個性化、民主化的學習氛圍是創新思維的保障。
1 歷史課對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歷史課中,有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發明家、科學家、藝術家等,他們所進行的奮斗,對學生創新品質形成具有啟發教育作用;他們的崇高聲望,往往會轉化為學生巨大的創新動力。
2 營造平等的師生關系。構建一個民主、寬松、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積極保護學生的奇思異想。這才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萌發與發展。
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歷史教學中,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就是要激發學生“問題”意識。教學中,一些教師先設疑后解疑,往往不能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原因就在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引不起學生的興趣。我們應當把質疑的權力還給學生。“要相信孩子”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個重要主張。質疑的氛圍一旦形成,思路一旦打開,他們就會像魚兒尋食一樣去追求知識。而且,他們不只滿足于課堂上質疑、解疑,還會把自己的疑問帶到課外去解決,長此以往,就會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歷史教學中,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提問,二是學生的發問。
1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提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歷史教師的提問,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準確地把握重點和難點,同時理清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系,精心設計、環環相扣,從而使學生去思考、聯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發現歷史的本質,進而明白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把握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標。例如:在講“北魏孝文帝改革”時,先問“什么叫民族融合?北魏民族融合的重點是什么?”再問:“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怎樣?有哪些主要內容?改革有何重大的意義廣最后要求列出簡表與商鞅變法對比,找出異同點、加深印象。
2 鼓勵、誘導、啟發學生發問也是培養學生產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手段。回答問題固然是一種能力,善于提出問題更是一種能力??鬃釉?“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敝挥信囵B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才能激勵學生創新的沖動。
三、訓練學生求異思維能力
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知道“是什么”之外,還要啟發學生思考可供選擇的還有什么。不要把學生的思維限制在“一”上,而是努力促使學生去探索“多”。如在復習《中國歷史》關于中共在各階段實行的土地政策問題中,教材只給了當時土地政策的內容、影響,沒有涉及到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及其他問題。教學中教師應啟發學生思考,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大膽求異創新。在學生思考、討論并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基礎上,教師總結指出:第一,土地革命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眾同封建主義的矛盾,實行“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耕者有其田”的做法,是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必要手段,是符合廣大人民利益的。而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中華民族(包括地主階級)同日本帝國主義的矛盾,這一時期,中共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團結地主階級,共同抗日。這種為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手段,雖然是權宜之計,但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二,在商品經濟不發達的舊中國,土地是最主要的生產資料,是獲取財富的主要來源。舊中國絕大多數人是農民,中共實行的土地政策,代表了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樣就豐富了教學內容,使結論更加科學、完整。同時教師還要充分肯定學生大膽求異、不盲從的精神。這就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有意識地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課后練習宜布置開放性題目
課后練習是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考慮到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練習題應少而精,要以開放性題目為主,給學生留有實踐、創新的廣闊空間。如在學習《世界歷史》中有關工業革命的影響時,教師可讓學生結合所學的歷史、地理知識進行評價,要求學生在評價時各抒己見,但要言之有理,自圓其說。這樣,不僅幫助學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進一步推動了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這就既培養了學生動腦的習慣,又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