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6 11:49:41
序論:在您撰寫中學生化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興趣是獲得成功的動力,是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學生對化學的興趣直接影響到化學教學的效果。本文結合中學化學教學實際,對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做了較系統的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興趣;培養;情感;實驗;優化
夸美紐斯認為:“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創造一個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和愛好的條件,幫助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堅強的毅力克服學習中的重重困難,就有可能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能力、智力均得到培養和發展。為了培養中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下面我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粗淺的闡述:
一、注意“情感”原則,引起學習化學興趣
常常有這種情況,學生會因為喜歡的老師而在這一門課上學的很好,因此,化學教學中注意“情感”原則是至關重要的。在課堂教學上,教師盡量不用指令式、問答式語言,而改用對學生信任、充滿情感的談話或語言,多用“沒關系”、“大膽講”、“誰有不同的看法”、“誰還有補充”、“你的見解很獨到”等保護學習自尊心及激勵性的課堂教學語言。盡可能為學生創造“民主、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愉悅、輕松、自由的氣氛中積極思考,享受學習化學的樂趣。
二、加強課堂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興趣
實驗是化學教學的基礎,它以豐富的內涵在化學教學中發揮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促使學生開動腦筋,主動地發現知識,掌握知識,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1.創設化學實驗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實驗教學是創造化學美的源泉。經常讓學生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欣賞、感受化學美,就會消除對化學的誤解,激發探索化學的濃厚興趣,產生熱愛生活,愉悅和諧,樂觀向上等積極的情緒,有助于發展審美、創造美的能力。例如,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較濃的燒堿溶液,產生的絮狀沉淀恰似藍色的鐘乳石,使人驚奇萬分。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除學生實驗要正常開展外,還可把具有普遍性的、易于操作的、效果明顯的演示實驗改為隨堂分組實驗。如初中教材《二氧化碳的性質》這節中,研究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的實驗,可改為學生分組實驗,先共同討論,確定兩種實驗方案。這樣既增加了結論的真實性,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細心觀察能力,還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創造熱情。
3.改進演示實驗,提高實驗成功率 演示實驗是最直觀的教學手段,它應做到準確直觀、現象鮮明、可見度高、裝置簡單、需時短、安全可靠、利于學生觀察。演示實驗的成功,學生可以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然后成就感會使他們更加努力,更加勤奮。
三、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興趣
化學教學過程是傳授知識,開發智力和發展能力的一種特殊的育人過程,而課堂教學在這一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愛好甚至對未來專業的選擇都會受到課堂教學的深刻影。因此,教師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有效措施,設法使學生情緒飽滿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越學越有興趣。
1.采用多種記憶的方法,讓學生輕松記憶 化學教師如何在有效時間內正確指導學生取得最佳的記憶效果,要求運用多種方法和最佳記憶方法,使學生記憶的知識更全面,更廣泛,能達到綜合運用的目的??梢圆捎萌の队洃浄ā递S記憶法、對比記憶法、聯想記憶法等方法。
記憶化學知識的方法和技巧遠不止這些,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不斷總結。
2.結合化學史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結合化學史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以文教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求真求實的精神,培養學生懷疑、批判精神,培養學生開拓創新精神,還可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④。
3.適當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個別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注入式教學法依然在教學中占統治地位。久而久之,學生對化學的學習感到枯燥無味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可以采用“擬人法”,即用擬人手法講解化學知識。例如,講述碳的單質金剛石、石墨的性質時,可把它們比喻成碳氏二姐妹,大姐金剛石,人長得漂亮,性格堅強,二妹石墨,皮膚深灰塵色,心很軟弱,職業為傳遞員,可導電、可傳導熱。這樣適時地采用一些”擬人法”能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思維的作用。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增長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應該十分重視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參加課外活動,以便使學生學有所用,活躍思維,提高學習興趣。例如:我與學生一起開展多次課外實驗活動,如茶壺除水垢、檢驗啤酒中的二氧化碳、真假酒鑒別、自制火藥等,這些小實驗不但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還加強了師生之間的課外交流,而這樣的交流多了,師生的關系就更融洽了。
五、利用計算機等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全面展開,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現代教學媒體,特別是以計算機為中心的現代化教學媒體,也已為廣大中小學所采用,為中國教育注入了“現代化”的理念和新的生機。它改變了以前那種一張嘴、一本書、一塊黑板的教學環境,它把生動的動畫圖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優美的聲音有機的集成并顯示在熒幕上,較好地攻克了教學中的許多難關。
綜上所述,中學化學教學是一項深奧的科學,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化學教學效果,使中學化學教學全面走向智能化,這是新時代賦予廣大中學化學教育工作者的重托。在此,本人只作一個粗淺的探索,還有待優秀教育者,特別是中學化學教學工作者進行創新的研究和探索。
【摘 要】思維能力是能力的核心,是創造力的基礎。作為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的化學學科,承擔著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方式、方法和能力的重要任務。化學學習的全過程就是培養化學思維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永遠是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師要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良好的思維能力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將獲得的認知材料進行加工并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思維;培養
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發凸顯。為此“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倍鳛橐粋€引路人就要求老師自己要有豐厚的知識,同時要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尤其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要根據學生自身特點、時展的特點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每個學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方式思考和認識世界?;瘜W思維的培養在認識化學與將化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顯得尤其重要。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不僅是一個接受基礎知識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有了化學思維,在處理和解決問題過程中,才能對迫切的情況進行積極地思維、正確地判斷,從而迅速地做出結論?;瘜W的學習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進行抽象的邏輯思維。初中階段是培養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機,所以在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要培養學生的構建思維
化學學科思維方式指個體從化學學科視角對客觀事物能動反映的方式,主要包括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兩大類,內含科學抽象、邏輯方法、觀察聯想、想象創新等豐富內容。課堂教學的過程需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在學習中突破原有的視界和認識,引起認知結構的改組與重建,并生成問題意識、批判智慧與轉變性經驗,建構有效的學科思維方式,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跳出思維的固定與局限性,將一個點串成一條線,然后發展到面。思考真正本質的問題。懂得學科交流的方式是建構學科思S方式的保證。每個學科的專業經驗交流都有自己獨特的形式和風格,具備一定的學科思維方式能幫助人們了解這些獨特的形式和風格。懂得轉換視角,用多種方式研究問題,提高理解的有效性。引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歸納的思維方法,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達到對具體事實“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之目的。
二、要培養學生記憶的條理性
記憶的條理性是思維敏捷性的基礎。思維的敏捷性要求準確地掌握所學知識,并且達到融會貫通,才能在處理問題時迅速而正確地發現思維所需要的知識,以達到思維的簡潔和快速。在教學中可從以下兩方面來加強學生記憶的條理性:(1)引導學生整理“縱”的知識結構。即使學生把學過的每部分的知識依其邏輯關系系統地串起來,以利于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以及知識的推廣和應用;(2)引導學生整理“橫”的知識結構。即就是把分散在各個章節但又解決同一類問題的各種知識與方法系統地歸納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使之在解題中得到靈活應用。
三、要培養學生思路的敏捷性
思路的敏捷性是思維敏捷性之關鍵。解題思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占有戰略地位,一個問題如果有了正確的解題思路,則此問題就可迎刃而解。而思維的敏捷性常表現在縮短計算環節和推理過程,直接而迅速地獲得解題思路和結果。學生總要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有所需求,自己去研究解決的辦法,還要自己證實過、經驗過,才會得到真的知識。
四、要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思維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實踐性和可感知性。不僅在傳授知識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等方面,以其豐富的內涵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創設化學實驗教學情境,讓課題充滿濃濃的“化學味”,學生自然地融入到課堂當中,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相關問題,依次加以探究解決,由宏觀的實驗現象的討論進一步引向深入,在概念層面產生一系列新的問題,形成了從宏觀到微觀、從實驗到理論的“問題鏈”,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進程。通過實驗,讓學生將化學實驗現象轉化為化學知識。通過實驗引發思維火花,促進化學知識的學習,是教學實驗的真諦。把握好化學實驗教學既可以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獲得豐富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優良的學習方法,提高其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生存能力。從而達到學生化學思維的全面性。
總而言之,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比單純傳授知識和訓練技能更加艱巨的任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必須持之以 恒。注重文化浸潤、感染、熏陶,既要重視顯性教育,也要重視潛移默化的隱形教育,實現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最后做到有一個目標讓學生去追求;有一個情景讓學生去體驗;有一個困惑讓學生去思索;有一個問題讓學生去解決;有一個活動讓學生去參與;有一個成功讓學生去想往?;貧w教育本真本質
高中學生在化學學習中,上課的“學”與課后的“做”是必不可少的兩大部分。上課學的知識必須通過課后的“做”加以鞏固。在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修訂中,對“高中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提出了具體的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精神,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有的教師認為這些科學素養的培養主要用于“育人”,與考試解題沒有太大關系,只要抓好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即可,其實這五大方面是學生應具有的化學學科特質的關鍵能力,在化學解題中可以隨處體現。
在此以2014年北京西城區高三理綜第二次模擬考試中的題目為例:
某學習小組依據SO2具有還原性,推測SO2能被Cl2氧化生成SO2Cl2。查閱資料:SO2Cl2常溫下為無色液體,極易水解,遇潮濕空氣會產生白霧。
(1)化合物SO2Cl2中S元素的化合價是 。
(2)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制氯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在收集氯氣前,應依次通過盛有飽和食鹽水和 的洗氣瓶。
(4)用如下圖所示裝置收集滿Cl2,再通入SO2,集氣瓶中立即產生無色液體,充分反應后,將液體和剩余氣體分離,進行研究:①研究反應的產物。向所得液體中加水,出現白霧,振蕩、靜置得到無色溶液。經檢驗該溶液中的陰離子(除OH-外)只有SO42-、Cl- ,證明無色液體是SO2Cl2。A. 寫出SO2Cl2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B. 檢驗該溶液中Cl-的方法是 。②繼續研究反應進行的程度。用NaOH溶液吸收分離出的氣體,用稀鹽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A. 該白色沉淀的成分是 ;B. 寫出SO2與Cl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闡述理由 。
在這道題的解題中化學核心素養得以充分體現,具體如下:
第一, 題(3)在收集氯氣前,應依次通過盛有飽和食鹽水和 的洗氣瓶。題目的解題應從資料中提?。篠O2Cl2極易水解,遇潮濕空氣會產生白霧,學生應具有證據意識,能通過分析推理建立觀點,即為“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素養的體現。
第二,題(4)的① 根據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電子轉移情況及質量守恒定律推測出,判斷SO2Cl2水解的產物是硫酸和氯化氫,其化學方程式為 :SO2Cl2+2H2O=H2SO4+2HCl ,這體現了“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科學素養。
第三,題(4)的中的② A要求分析白色沉淀的成分,若尾氣中只含二氧化硫,被氫氧化鈉吸收后滴加鹽酸再滴加BaCl2溶液,不會產生白色沉淀。只含氯氣也不會產生白色沉淀,所以尾氣中有氯氣和二氧化硫氣體,白色沉淀是BaSO4。學生要能依據事實,分析實驗現象,才能準確分析沉淀的組成,體現了“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科學素養。
第四,題(4)的②中的 B寫出SO2與Cl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由上一題的結論,應大膽提出:反應后的混合氣體中必然存在SO2和Cl2兩種氣體,因此SO2和Cl2生成SO2Cl2的反應為可逆反應:SO2+Cl2 SO2Cl2。在此解題過程中,學生應能科學地加工,提取處理題目所給的現象,判斷此反應為可逆反應,此為“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的體現,而對該現象的判斷也應建立在學生樹立了“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基礎上,清楚化學反應有一定的限度。
由此可知,核心素養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核心素養的養成是能力的一種體現。小到解題,大到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上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對教師來說并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任務,它一直貫穿我們教學的始終。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只是就題論題、分數至上,而應在習題中多引導學生問為什么、怎么辦,應挑戰其認識角度,多概括、預測、設計、模型建構、分析、解釋、評價,應注重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活動,讓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培養學生的素養。我們并不是要每個學生都成為化學家,而是要在化學學習中讓他們留下終身受益的知識,以后能多關注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和化學問題有關的社會事務。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應成為我們教學中的指]棒,引導我們真正體現化學教學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下的作用。所以,解題作為我們在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我們應把在解題中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作為我們設計教學、命題、作業以及考試的目的。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學)
摘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高效獲取知識點有很大幫助。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對學生十分關鍵,因此,教師要掌握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化學學科的有效學習。本文就有助于調動高中學生化學學習積極性的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中學生;高中化學;學習積極性;有效策略
現代教學不僅要求提升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還要求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而為了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其中一個應該引起教師高度重視的環節,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學生積極的學習知識點,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得以提升。本人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在實際的化學教學中積累了一些有助于調動學生化學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在此與大家分享。
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化學學習理念
為了有效調動高中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實現方式的多樣化,教師不僅要通過外界的一些方法與技巧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要采取一些措施,使學生從內心對化學學習產生激情。本人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也積極的采取有效措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人認為教師如果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化學學習理念,對調動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有很大幫助。
本人在實際的教學中就通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化學學習理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目前高中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認識來講,部分學生能夠意識到化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不僅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分值,而且是一門對生產生活也產生重要影響的學科,學習化學學科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而部分學生則對化學學科沒有十分清楚的認識,只知道進行化學學科學習是為了應對高考,因此,學生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就會產生一定的壓力,進而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這就要求化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化學學習理念,進而從學生的內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
教師的教學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學生的學習也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因此教師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過程中,該引起重視的一個環節,就是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
不同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對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在沉悶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即便學生原本的學習積極性較高,也會因為受到特定環境的影響,而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漸變得較為低落,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注重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那么,在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生也會逐漸活躍起來,學生能夠更好的感受到化學課堂教學的樂趣,愿意積極主動去思考,進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然會高漲。在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積極性,主動的去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變得更加輕松、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提升。
三、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興趣也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一個有效途徑。高中化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個人一旦對某件事物感興趣,那么,他就能夠積極主動的去關注該事物,主動的研究該事物,進而有更多的收獲?;瘜W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學生的學習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學生對理論知識點的學習上,也不應該被動的對知識點學習,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積極主動的去獲取知識點,積極主動的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那么,在實際的教學中,高中化學教師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有助于化學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本人在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注重將學生興趣的培養與化學學科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體會到化學學科學習的魅力,進而使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然在沒有教師催促的情況下,學生也能夠積極主動的去思考、研究。
四、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為了有效增強高中學生的化學學習信心,教師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一些學生的化學成績較為優異,學生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也積極性較高,而另外一些學生的化學成績一般,尤其是一些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出現嚴重困難的學生,逐漸失去了學好化學這門學科的信心。可見,學生是否有學好化學學科的信心,直接影響到學生化學學科學習的有效性。這就啟發廣大高中化學教師,在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科學習積極性的過程中,要注重從培養學生的學科學習信心人手。
教師要鼓勵學生樹立學好化學學科的信心,讓學生明白只要努力并且掌握有效的方法與技巧,學生一定能夠有效的掌握化學知識點,學好化學這門學科。學生只有樹立了學習化學這門學科的信心,才能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進行學習,切實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五、組織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
傳統教學中,教師一味的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采用“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結果整個化學課堂教學較為枯燥,教師自然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F代教學要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在提升課堂教學活躍度的同時,也使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點。本人在實際的教學中,就注重通過組織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目的。例如:本人針對講解的知識點,對學生設置一些問題,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學生積極的展開小組討論,學習積極性被很好的激發。
六、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為了有效激發高中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積極的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想要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要很好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而化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如果及時與學生進行互動,勢必能夠很好地將學生納入課堂教學過程之中,學生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知識點的學習,積極的思考,較之于被動的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點,能夠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化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積極的通過師生之間有效互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文中本人就高中化學教師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展開論述,希望對教師在新時期的教學中,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摘 要】初中階段學生剛剛接觸到化學學科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培養學生的綜合化學素質引起重視。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何更好的提升初中學生的化學綜合素質,值得初中化學教師深思。本文就提升初中W生化學綜合素質的新視角進行探析。
【關鍵詞】初中化學 化學教學 綜合素質 新視角
隨著現代教學的不斷發展,在實際的教學中越來越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初中階段學生剛剛接觸到化學學科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培養學生的綜合化學素質引起重視。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何更好的提升初中學生的化學綜合素質,值得初中化學教師深思。下面,筆者就提升初中學生化學綜合素質的新視角進行探析。
一、要求學生扎實掌握基礎知識
我們在談促進學生的化學綜合素質的過程中,應該引起重視的就是要求學生扎實的掌握基礎知識。不管是現代教學過程中,還是傳統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都是課堂教學的重點。但是很多教師在開展學科教學時在認識上出現了一個誤區,那就是只注重促進學生學科全面的發展,忽視了基礎知識部分的教學。
化學教師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對基礎知識的教學引起重視。初中階段學生剛剛接觸到化學學科知識,只有學好基礎知識,才能更好的進行學科學習。為了使學生扎實的掌握基礎知識,也為了促進學生化學綜合素質的提升,一方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認真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教學,并采取有效的監督措施,促進學生有效進行基礎知識學習。另一方面,學生也要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引起重視,認真理解每一個知識點,熟練掌握每一個知識點,打好化學學習基礎。
二、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學生不僅要能夠有效的掌握基礎知識,而且還要能夠對基礎知識進行有效應用。隨著現代教學的發展,學生能否對基礎知識進行有效應用,已經成為衡量學生學科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由于學生剛剛接觸到化學學科學習,因此,能否具有較強的知識點應用意識與能力,與教師的引導有密切聯系。
在新時期的教學中,要求化學教師要將對學生對知識點應用意識與能力的培養,滲透到實際的教學中去。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教師應該將理論知識與實際例子有效結合起來,進而使學生意識到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點,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為了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教師可以給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運用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點加以分析,使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得到鍛煉。同時,教師在初中階段就注重培養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不僅對學生初中階段的化學學科學習有很大幫助,而且對學生以后的化學學科學習及其它學科的學習,都有很大幫助,因此,教師也應該對其引起高度重視。
三、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實驗作為化學學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提升學生的化學綜合素質的過程中,應該對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引起重視。實驗是化學學科的靈魂,也是推動化學學科發展的動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提升,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與技巧。本人在實際的教學中,積累了一些有助于培養學初中學生的實驗能力的方法與技巧,在此與大家分享:
(一)培養學生的實驗興趣
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的過程中,首先要對培養學生的實驗興趣引起重視,學生只有對化學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激發學生進行實驗的積極性。初中學生由于剛剛接觸到化學實驗,因此對化學實驗有較強的好奇心,教師要逐漸將學生對實驗的好奇心轉化為對實驗的興趣,這樣才能使學生對實驗的喜好長期的延續下去。
(二)熟練掌握實驗器材的操作方法
教師在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興趣的同時,還要對實驗器材的教學引起重視。進行實驗活動離不開實驗器材,初中階段學生會接觸到一些較為簡單的化學實驗器材,學生只有掌握了簡單的實驗器材的使用方法,才能通過對器材的應用,去完成不同的化學實驗,一旦學生難以有效的掌握實驗器材,那么學生實驗能力的提升將成為泡影。教師既要準確的對學生進行實驗器材的教學,同時又要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有效的掌握相關的實驗器材的操作方法,為學生有效展開實驗活動奠定基礎。
(三)為學生提供更多實際操作的機會
為了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教師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還要為學生提供更多進行實際操作的機會。對于教材上要求學生到實驗室做的實驗,教師要組織學生到實驗室進行實際操作,只有通過親自操作,才能真正的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也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
化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通過學科學習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大量的知識點,而且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有很大幫助。雖然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化學知識較為基礎,但是也能夠通過對基礎知識的應用,去解釋實際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學生在運用學習的理論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時,思維會變得更加活躍,同時對學生的學科學習也有很大幫助。
為了更好的培養初中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進行獨立思考的機會。學生只有進行獨立思考,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使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在實際的教學中,為了有效培養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不管是在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還是在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的過程中,我們都應該為學生留出一部分進行獨立思考的時間。
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化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也是教師通過課堂科教學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新時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意義重大,就化學學科的學習而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能夠使學生在學科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進而取得更好的學科學習效果。就學生的個人發展而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現代社會更加需要有創新精神的人才。
本文就新時期如何有效提升初中學生的化學學科綜合素質展開了論述,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關建議。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進行探索,找出更多有助于提升初中學生化學學科綜合素質的方法與技巧。
【摘 要】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是高中階段化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本人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積累了一些有助于提升高中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的小竅門 ,在下面與大家分享。
【關鍵詞】高中化學 化學實驗 實驗能力 有效方法
實驗作為化學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知識板塊,對學生的化學學習產生重要影響。學生借助于實驗,才能更好地進行化學理論知識點的學習,只有借助于實驗,學生才能更好地進行創新。高中階段正是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不僅要對實驗教學引起重視,在實際的教學中,還要講究方法與技巧,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經驗,就有助于提升高中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有效方法與大家分享。
一、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實驗能力
實驗作為一個對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實際操作能力都提出較高要求的知識板塊。想要使學生有效進行該知識板塊的學習,教師對學生的引導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為了有效提升高中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在新時期的教學中,首先要進一步提升教師的實驗能力。
就目前高中化學教師的實驗能力而言,雖然教師都接受過專業的訓練,但是如果教師不注重進行進一步的學習,那么,將難以跟上現代實驗教學的要求。因此,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積極的提升自身的實驗水平,學校也要積極的組織教師參加一些與實驗相關的培訓活動,使教師及時掌握與實驗相關的最新知識與技能。
二、化學教師掌握有效展開實驗教學的方法
不僅要注重提升化學教師的實驗操作水平,還要注重提升化學教師的實驗教學能力。教師掌握硬的專業技能十分重要,同時,還要有較強的教學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就化學教師的實驗教學而言,部分教師具有較強的實驗能力,同時又有較強的對學生進行實驗教學的能力,進而對提升學生的實驗水平產生了很大的幫助。而部分教師雖然個人的實驗水平很強,但是由于實驗教學能力不強,對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也產生了不良影響。
因此,要注重提升化學教師的實驗教學水平。在實際的教學中,化學教師為了有效提升自身的實驗教學水平,就應該從實驗本身的特點出發,雖然現代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技巧,但是對實驗教學不一定都奏效,因此,教師在實驗教學實踐中應該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而為學生提供有效指導。
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實驗學習理念
學生的學習理念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因此,化學教師想要有效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實驗有正確的認識,樹立正確的實驗理念。就目前高中學生的化學實驗理念來講,還存在一些問題。在實際的教學中本人發現,學生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存在的不良實驗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對實驗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實際的實驗教學中及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中本人發現,部分學生對實驗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學生依然受傳統學習理念的影響,認為進行理論知識點的學習最為重要,實驗學習會耗費過多的時間與精力,會影響到有效進行化學理論知識點的學習,進而影響到成績。
(二)在實驗學習過程中存在畏難心理
一些學生對實驗存在這樣的理解,既實驗學習的難度過大,自己很難學好實驗這一知識板塊,進而對實驗學習產生了畏難心理。學生在實驗學習中的這種心理,使得學生失去了學好實驗板塊的信心,進而也影響到學生實驗學習的有效性。
除了上文闡述的目前學生存在的不良化學實驗學習理念之外,還有其他影響學生有效進行實驗學習的理念,這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實驗理念。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實驗的重要性,學生只有將實驗學習與理論知識點的學習結合起來,才能學好化學學科,進而使學生將更多的注意力關注于實驗學習,并鼓勵學生積極的進行實際操作。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較之于進行理論知識點的學習,實驗不僅對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點的水平提出了要求,而且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也提出了要求。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如果對一個細小的環節疏忽大意,就會導致整個實驗的失敗,因此,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進而使學生的實驗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就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而言,對教師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結合實際的培養學生良好實驗習慣的經驗,本人認為教師應該把握好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一)培養學生要從理論上把握實驗的良好習慣
為數不少的學生認為實驗就是操作,實際上學生的操作并不是憑空出現的,需要教師在理論指導下開展,因此,學生只有在實驗前從理論上對實驗有全面的把握,實驗才能順利開展。這就要求教師培養學生在進行實際操作之前有效把握理論知識點的良好習慣。
(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考、觀察習慣
學生不H要在實驗前對與實驗相關的理論知識點有全面的把握,而且在實驗過程中還要注意很多問題,其中教師應該引起重視的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與觀察習慣。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實驗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思考與觀察的重要性,并在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能夠采取一些措施引導學生思考與觀察,進而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思考與觀察習慣。當然,教師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多方面的好習慣,通過良好習慣的培養,切實提升學生的實驗綜合素質。
五、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創新對化學這門自然學科而言十分重要,也正是因為創新的存在,化學學科才得以更好的發展。就化學的各個知識板塊而言,實驗板塊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創新反過來又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為了通過實驗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求教師首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樣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才能積極進行思考,并發現一些新的問題,針對新的問題及時予以解決。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學生的實驗綜合素質也會得到有效提升。
本文就如何有效提升高中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的有效方法與技巧與大家進行了分享,希望對教師的實驗教學有一定的啟發。相信在新時期的教學中,教師能夠將更多有助于提升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運用于課堂教學。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的科學.化學知識廣泛地滲透進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化學物質、化學現象、化學變化無處不在.在化學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傳道授業”、“供人以魚”,更重要的是“教給學法”、“授之以漁”,使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受益終身.
一、指導學生有目的性地預習
課前預習對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起著重要作用,也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的途徑.中學生往往自學能力較差,認為自己看一遍書就是預習了,常常不能抓住重點,也不能發現問題,以至于課堂上仍然是“漫無目的”,不能起到預習的作用.要使預習有效果,教師就要根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在上新課前用 5~10分鐘指導學生預習.在預習前,教師應給學生列出本節課的預習提綱和要求,使學生有目的去預習,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講“碳的幾種單質”時,我給學生提出如下預習提綱:(1)什么叫單質?一種元素只有一種單質嗎?舉例說明;(2)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何異同點?(3)怎樣證明金剛石和石墨是同一種元素――碳所組成的?(4)槭裁唇鷥帳和石墨有那么大的差異性?(5)無定形碳通常有什么物質?聯系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列舉它們的用途.在預習中,學生能自我解決一部分問題,即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肯定,對未能解決的問題能有針對性地通過聽老師講來解決,減少了聽課的盲目性,學習積極性也得到相應提高.
二、引導學生觀察與思考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實驗,仍有不少中學生往往只是看熱鬧,覺得好玩而已,他們不會觀察實驗,不會利用實驗操作過程和實驗現象獲得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會學生掌握將實驗作為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例如,在講“氧氣的性質”時,我一邊演示,一邊教學生觀察實驗操作過程及現象,從物質的物理性質――顏色、氣味、狀態等到化學性質――物質在氧氣里燃燒.此時,著重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如何從現象到結論. 化學概念本身是發展的,學生從感知概念到形成概念,在認識過程中逐步深化,容易導致認知中的無序性和不穩定性,導致學生不容易理解,就如“物質的量、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離子方程式的書寫”這些概念伴隨學生整個高中化學必修1的學習.教師要在后續元素化合物的學習中充分利用實驗這一直觀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感知實驗事實的基礎上認識化學現象的本質和規律.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實驗引導學生對現象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將學生的感悟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理解概念和原理.“化學源于生活,一切生活皆化學”.根據新課程的“面向全體學生的化學”、“面向公民的化學”理念,化學教學要貼近生活、貼近社會,使學生學習“有用的化學”.作為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化學實驗尤其要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通過化學實驗來解釋和解決日常生活和社會實際問題,對于拓展化學實驗的功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三、教會學生歸納和記憶
記憶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質,也是學生解決問題的關鍵環節.在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對比、歸納、總結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比如,歸納與整合是中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在比較中,要特別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異以及相異物的共性.例如,在講“原子、分子”后,我與學生一起對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分別列表比較,培養學生初步的對比歸納能力;在講“溶液”時,我要求學生自己列表比較過濾和結晶、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等概念.通過比較,學生對概念的深度、廣度,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時記憶能力得到培養.為了使學生所學知識有系統性,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歸納、總結能力.例如,在一至三章的學習中,我以填空的形式幫助學生完成知識點的歸納、總結,讓他們學會這種方法,后面的每章都由學生獨立完成.
四、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離不開解題.“審題是關鍵”.在審題時,要注意把題干中的已知條件、隱含條件和題目的求解用簡潔直觀的化學語言轉化成圖式符號,排除與題目所求無關的干擾信息.在解題時,要反復理解推敲題意,學會從條件到問題和從問題到條件的正、逆兩種分析方法,明確解題過程中的知識點、公式或規律等,逐步提高分析問題的靈活性.在解題后,驗證解題結果,反思解題過程,向自己提出解題結果是否正確,能否驗證,等等.同時,可以多角度地思考本題的不同解法,逐步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處理好教法與學法的關系,循序漸進地把學生領入化學學習之門,在教的過程中解決好學生怎樣學的問題.
【摘 要】本文以課改精神“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為指導,指出課堂參與度研究的必要性。通過分析課堂教學實踐中暴露的問題,結合作者多年化學教學實踐,提出提高學生化學課堂參與度的策略。
【關鍵詞】化學課堂 主體性 課堂參與度
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是教育教學改革的起點,這種主體性教育觀念已經獲得教育工作者廣泛認可。但是,如何在教學實踐中落實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還需進一步研究。
學生課堂參與度是判斷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程度的主要指標,又是衡量尊重和發展學生主體性的一個重要指標。
一、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必要性
(一)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學校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以課堂教學為主,因此提高課堂學生參與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互動活動,其中教師是主導作用,學生是主體參與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是要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課堂教學是以學生學習活動為主,發揮學生主體性的重要途徑就是讓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課堂教學。
(二)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是課程改革的需要
在當前的學校教育中,學生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障礙。一部分學生雖然通過考試取得了優良的成績,但素質還沒完全達到21世紀公民所要求的標準。一些學生為了考試拿高分,大多數采取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這樣導致創新意識薄弱。顯然,這種狀況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因此,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盡快改變學生這種被動、單一的學習方式。要完成這個任務,我們必須研究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而學生參與正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方式。所以說,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是課程改革的需要。
(三)參與是學生發展自己、表現自己的重要途徑
現代教育理論提倡主體參與教學,就是要求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到教學中,與教師一起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能充分發展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才藝。學生在主體參與過程中,能體現“主人翁”的角色,能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表現力。
二、化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暴露的問題
(一)主體參與不夠
在實際教學中,部分老師沒能貫徹主體性教育思想,沒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導致學生主體參與不夠,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主動學習的意愿在遞減。在這樣的課堂中,老師教得很累,學生學得辛苦。要改變這個現狀,教師必須改變觀念,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作為一個學習的主人去學習。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個體,需要得到教師的充分理解,相信他們都能學會學會學習。
(二)教師只重“教”,輕視學生的“學”
在實際教學中許多老師還是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不重視從學生角度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視學生的認知規律,用教師的思維去代替學生的思維,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主體地位被埋沒。
(三)形式性參與
在課堂上,學生大聲朗讀,大聲回答問題,積極參與互動,表面看來學生非常投入,但部分學生的參與可能都沒有經過大腦認真思考,只是跟著大家一起附和回答。這樣形式的參與,課后學生獲得的知識很少,很多知識很快遺忘。
(四)重知識傳授,輕能力的培養
許多教師把傳授知識放在第一位,一切設計都圍繞著知識傳授進行。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很好地創設情境,促使學生進行積極思維。在分析化學現象和問題時,教師往往不是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和探究得出結論,而是由教師歸納出來。對學生自學就能學會的知識,教師也不敢放手。由于教師包辦,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想象能力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
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呢?這是教學工作者需要去認真思考的問題。作為一名從教多年的中學化學教師,筆者思考的問題是,在筆者的教學中如何才能避免出現上述問題,如何去提高學生化學課堂的參與度,如何去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經過思考與實踐,筆者提出以下提高學生化學課堂參與度的策略。
三、提高學生化學課堂參與度的策略
(一)利用學生原有知識,提高化學課堂參與度
奧蘇貝爾認為,學生能否學到新知識與學生原有的知識有很大關系。給學生必要的知識準備是學生積極參與化學課堂教學的必要條件,因此,教師要精心備課,充分挖掘學生已有知識,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沒有陌生感,感覺所學的知識有熟悉的感覺,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例如,在無機元素教學中同族內元素的單質、化合物性質的遞變規律可以幫助學生從對單一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的學習中領悟到其他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用化學平衡原理聯系溶液中存在的溶解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沉淀平衡等原理。
(二)找準生活與化學知識的連接點,提高化學課堂參與度
化學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如果老師能找準生活與化學知識的連接點,就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化學課堂參與度。例如草酸鈣是難溶于水的物質,不能被人體吸收。老師可以將這個化學知識與化學生活連接,提出問題“為什么豆腐不可以與菠菜一起煮”,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這個問題與生活有關,讓學生感覺很親切,迫切想知道。教師進而解釋原因,原來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和草酸鈉,而豆腐中含有較多的鈣鹽,鈣離子能與草酸根離子反應生成難溶于水的草酸鈣,這樣使得豆腐和菠菜的營養成分降低,更甚的是草酸鈣是引起結石的原因。同學們聽后大吃一驚,這樣解釋,使得同學們對草酸鈣的性質記憶深刻。生活與化學知R的連接點非常多,只要老師們善于發現,都容易找到。比如用小蘇打發面制饅頭,酒可是糧食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而制得,供氧器是利用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來制取氧氣等。
(三)利用化學實驗,提高化學課堂參與度
化學的特色就是化學實驗,這是學生感興趣的部分,它能提供給學生豐富的視覺體驗。在化學課堂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實驗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提高化學課堂參與度的關鍵。高中化學中實驗比較多,老師不僅要利用好課本的實驗,爭取每一個實驗都能展示給學生,而且還要結合教材盡量補充課外實驗,充分發揮化學學科實驗的優勢,提高學生化學課堂參與度。例如在講授原電池原理這一節內容時,筆者除了演示鋅銅原電池外,還讓學生探究了水果原電池,通過各種有趣的水果原電池探究,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原電池原理,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四)增加學生動手機會,提高化學課堂參與度
增加學生動手機會,就意味著讓學生以主人的形式融入到課堂中去,這是提高化學課堂參與度最直接的方法,也是尊重學生主體性的體現。學生親自動手,不需要老師去激發他們的熱情,學生就會積極、認真地去完成任務。課堂中許多環節都可以放手交給學生處理,如課前的知識預習,課堂某些環節的講解,學生探究實驗。例如,可以將新課中的碘的制備、復習課中溶液中存在的平衡等若干節課的某些教學環節完全交由學生來講(學生已有充分的前期準備),雖然學生在講授效果上,邏輯體系的建立上可能會稍遜于教師,但課堂的反映和課后的反響,以及對學生興趣的激發上都有非常顯著的效果。
(五)創設基于問題的化學教學情境,提高化學課堂參與度
在化學教學中,可通過不同的方式創設問題情境,用來激發學生進入學習活動狀態。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自主體驗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化學知識、化學思想和方法,促進他們對知識的建構,以及對知識、技能和體驗進行連接?;瘜W學科有著豐富的情境創設條件,一個是生活情境,一個是化學實驗情境。例如可以利用化學實驗創設情境,在進行鈉與 O2 反應的教學中,學生會發現,把鈉塊從煤油中取出,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開,這時看到是銀白色金屬光澤的固體,過一會兒,鈉塊的切面顏色發生變化。此時可順勢提出,顏色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呢?通過情境的創設,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學生也會提出若干種假設,然后通過大家的努力解決問題。再例如學習電化學腐蝕知識時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家里的鐵鍋容易生銹,特別是炒菜后沒有洗干凈的鐵鍋更容易生銹呢”。問題情境來源于生活,學生會比較感興趣。這些問題會引起學生熱烈討論,并在討論中經過老師引導,輕松愉快地解決了問題。
總之,學校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以課堂教學為主,而課堂教學的主導是教師,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多為學生考慮,多想辦法,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努力去提高學生的化學課堂參與度。
摘要:信息素養是學生終身學習以及未來職業發展必備的綜合能力素養?;瘜W信息素養是信息素養的化學化及具體化,對學生學習化學有著重要作用。文章采用自編問卷,對江蘇省南部地區1000多名高中學生從化學信息意識、化學信息知識、化學信息能力、化學信息道德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學生的化學信息道德處于中上等水平,而化學信息意識、知識及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論文針對調查結果提出了相應教學建議。
關鍵詞:高中生;化學信息素養;化學信息意識;化學信息道德;化學信息知識;化學信息能力;調查
信息素養已被當作跟傳統讀、寫、算能力一樣重要的評價當前人才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江蘇省現行化學考試說明(選修科目)中明確提出讓學生“能通過對自然界的、生產、生活和科學實驗中化學現象,以及相關模型、數據和圖形等的觀察,獲取有關感性知識,并應用分析、概括、歸納等方法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初步的加工和應用”,同時“能夠敏捷、準確地獲取試題所給的相關信息,并與已有知識整合,在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應用新信息”[1],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形成信息素養。
從國外研究者對信息素養研究的發展歷程看,信息素養被認為是能應用信息資源、使用信息工具,以形成信息解決方案來解決問題[2];能夠確定何時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檢索、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3];2001年美國教育技術CEO論壇提出信息素養是一種基于查找、評價、利用信息,并最終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素養,包括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4]。國內外學者大都從這四個方面對信息素養進行研究。[5-6]國內劉曉文以及崔金玲分別構建了信息素養評價指標體系。[7-8]
化學信息素養與信息素養有著密切的聯系,從學科素養來說,化學信息素養是信息素養的化學化及具體化,是信息素養的下位概念。何謂化學信息素養,學術界并未給出統一的說法,唐生岳指出化學信息素養是信息素養與化學學科內容的有效整合。[9]劉江田則將化學信息素養界定為個體對化學信息活動的態度及化學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評價、創新、傳播等八個方面的能力。[10]沈旭東及李敏分別編制了包含9個及32個項目的化學信息素養問卷。[11-12]本文根據美國教育技術報告并參考劉江田等人對化學信息素養的界定,將化學信息素養分為化學信息意識、化學信息知識、化學信息能力、化學信息道德四個維度。其中信息能力是核心,內涵十分豐富;參考張靜波[13]和劉江田等人對信息能力的劃分,本文將化學信息能力細分為運用化學信息工具、獲取化學信息、理解化學信息、處理化學信息、應用化學信息、創新化學信息、表達化學信息、評價化學信息八個二級維度。
一、調查研究的目的
為了明確化學學習對學生能力和素養發展的作用,了解新課程實施背景下高中生化學信息素養的發展現狀,旨在為提高中學生化學信息素養水平提供幫助。
二、調查研究過程
1. 問卷的編制
根據測評理論,參閱相關文獻[2-13],編制了《蘇南地區高中生化學信息素養問卷》,該問卷在編制過程中注意了化學學科性以及可操作性,突出了化學信息能力的調查。問卷采用李克特自評式5點量表計分法,“完全符合”記5分,“比較符合”記4分,“難以判斷”記3分,“比較不符合”記2分,“完全不符合”記1分。問卷中有3道逆向題,計分時應做相應的分數轉換。在某一維度里,得分越高說明情況越符合某個調查項目的方向。
用于試測的問卷共60個項目。選取蘇州某高一年級學生為試測對象,共發放9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80份,回收率為88.9%,運用SPSS18.0對回收問卷進行數據分析。對樣本項目分析后,刪除6道未有顯著性差異的題目。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再刪除4個項目,最終保留50個項目,其中化學信息能力項目占68%。測得問卷的 KMO值為0.714。轉軸后的矩陣共包含九個共同因素,這一結果與理論設計維度存在差異,化學信息能力從原來8個維度降為5個維度,這可能與一些項目之間存在含義交叉有關。因此,問卷結構在原先基礎上進行相應調整,按各因素對總體的貢獻大小并結合原設計維度將其排序如下:理解化學信息(7個項目);處理化學信息(9個項目);評價化學信息(6個項目);化學信息知識(4個項目);化學信息需求(4個項目);化學信息態度(5個項目);獲取化學信息(7個項目);創新化學信息(4個項目);化學信息道德(4個項目)。其中,化學信息需求和態度歸為化學信息意識,而獲取、理解、處理、創新和評價化學信息都歸為化學信息能力。
2. 調查對象及問卷回收
正式調查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選取江蘇省蘇州市及無錫市四所四星級高中(某城區中學簡稱為A,某高級中學簡稱為B,某開發區中學簡稱為C,某城鎮中學簡稱為D)學生作為調查對象,一共發放14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45份,有效率為74.6%。
結果顯示,問卷涉及的所有項目t值均達顯著,表明問卷中各項目均能鑒別出不同受試者的反應程度。對問卷進行因素分析,KMO值0.939,Bartlett球形檢驗達到了顯著的水平,說明問卷的各個項目之間有共同因素存在,問卷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對問卷的信度進行檢驗,α值為0.926(>0.8),說明問卷的信度較好。由相關性分析可知(見表1),問卷各部分之間的相關低于總問卷的相關,各部分能對總問卷做出貢獻,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說明本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 各層面總體調查情況
從總體上來看四所高中學校學生的化學信息素養均值為3.20,標準差為0.55(各維度均值與標準差分別為化學信息意識3.16及0.70;化學信息知識3.20及0.79;化學信息能力3.09及0.59;化學信息道德4.12及0.71),說明學生化學信息素養處于中等水平,且學生間存在一定差異。具體而言,學生的化學信息道德水平相對較好,但學生化學信息意識、知識及能力都有待加強。因此,提高中學生化學信息素養仍有必要。
2. 各層面調查數據具體分析
(1)化學信息意識層面
化學信息意識包含對化學信息的敏感度、學習化學的信心和熱情、對化學信息的重要性認識等,將其從態度和需求兩個維度展開。相關調查項目及均值分別為“能學好化學”3.41;“社會離不開化學”4.35;“化學有用”3.98;“喜歡化學”3.61;“關注化學”2.51??芍趯Υ瘜W的態度方面,學生明確知道化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并對化學感興趣,但由于時間、精力或知識水平有限無法跟蹤化學前沿發展。
信息需求主要體現在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方面,相關調查項目及均值分別“預習掌握知識點” 2.87;“課后復習”2.80;“查資料解決疑惑” 2.78;“新課預習”2.40。可知學生信息需求方面均值偏低,很少有學生課前預習,能夠對預習中出現的疑惑點主動進行資料查閱的更少,這一結果與筆者了解到的一致,學生由于課業壓力較大,在預習和復習方面投入的時間較少。
(2)化學信息知識層面
本文中的化學信息知識層面指的是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的學習,調查項目及均值分別為:“能正確書寫化學用語” 3.34;“掌握基礎知識”3.35;“能找到相關化學知識”3.33;“能將知識應用于習題”2.56。由于調查的學生均來自四星級高中,學生對諸如電子式、離子方程式等化學用語的學習有信心,但將概念靈活應用于習題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均值最低,說明一些學生僅僅從表面上記住某一知識點,并未深入理解。
(3)化學信息能力層面
化學信息能力指的是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查找、理解、處理加工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五個二級維度的均值與標準差分別為:獲取化學信息2.57及0.68;理解化學信息3.50及0.75;處理化學信息2.87及0.72;創新化學信息3.05及0.93;評價化學信息3.47及0.73,學生在獲取、處理、創新化學信息方面的能力并不理想。
①獲取化學信息能力層面
獲取化學信息的能力主要是從獲取信息的渠道展開,它是培養信息能力的前提。相關調查項目及均值分別為“常用化學教科書”3.04;“知道處理化學信息的軟件” 2.67;“通過網絡課程學化學”2.65;“常翻閱化學參考書” 2.58;“親自實驗”2.51;“知道化學信息來源” 2.49;“登錄化學專業網站瀏覽信息” 2.04。從統計數據可見這一層面的項目均值較低,說明學生獲取化學信息的能力不足,且學生之間差異較大?;瘜W信息來源主要還是集中在教科書和輔導書,而登錄化學專業網站瀏覽化學信息的均值最低,這與國內缺少專門的、適宜的化學學習網站有關。較早開始信息素養研究的國家已逐漸解決了這一問題,如美國教材中附有專門的學習網址,學生可以提前在此網站預覽整章知識、進行自我檢測、通過互聯網查詢更多知識等。而國內學生較少地利用網絡課程進行學習,并且家長對學生的上網時間也有一定限制。通過和學生接觸得知,一般學有余力且對化學極感興趣的學生才會利用課余時間多種渠道獲取化學信息。
②理解化學信息能力層
理解化學信息的能力包含能用自己的語言組織概括,講述給他人聽,結合生活實例,其他學科啟發等方式,只有理解了相應的信息,才能進一步地深加工,所以它是培養學生化學信息能力的基礎。相關調查項目及均值分別為:“希望補充課外資料”3.99;“結合生活實例理解”3.62;“受生活啟發”3.51;“自己概括”3.51;“講給他人聽” 3.50;“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3.49 “借助數物思維理解” 3.45??芍?,學生會使用多種方式來理解化學信息,均值都大于3,處于中等水平。學生希望教師在化學課堂上適當補充課外資料,以便進一步激發其學習興趣這一項的均值最高,說明教師應積極搜集實用的素材為課堂服眨使得課堂內容更加翔實多彩。
③處理化學信息能力層面
信息處理能力,是培養學生信息能力的核心,涉及態度、使用的策略及其能力等方面。高中生以理論型思維為主,高中階段科學方法教學要突出測定,比較復雜的實驗條件控制,線圖化,原理型抽象,模型和假說等科學方法[15]。據此,本問卷選取模型法和圖表法作為化學信息處理能力的代表性策略。相關調查項目及均值分別為“加工處理化學信息有利學習” 3.65;“知道建模思想”3.22;“接觸過認識模型” 2.93;“會用模型處理化學問題”2.91;“利用各種資源學習化學知識” 2.88;“能繪制圖表”2.58;“能挖掘圖表深層信息” 2.58;“能總結知識認識模型” 2.63;“用圖表處理問題” 2.47。由統計數據可知,學生明確知道將化學信息處理后有利于進一步的學習,而在選擇正確、高效的方法時,存有困難。學生知道建模的思想,但不能熟練使用模型策略處理化學問題。對于用圖表處理化學問題,也存在同樣的困惑。
④創新化學信息能力層面
借鑒張靜波[13]對創造性利用信息能力的界定,本文中的創新化學信息指的是在現有化學信息和知識基礎上,從新的理論、方法、視角創造性地思維和實驗,從而衍生出新的化學信息和成果。限于目前高中生的知識儲備和實驗技能,本層面涉及學生對某些化學知識點的質疑,其原因在于學生會在理解和應用化學信息中產生疑惑,而很少能在產生疑惑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相關調查項目及均值分別為:“對化學知識點產生懷疑” 3.31; “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形成新的解決思路” 3.15;“對質疑化學知識點嘗試驗證” 3.04 ;“對化學信息提出新穎問題” 2.80。由統計數據可知,學生會質疑某些知識點,但能夠嘗試驗證的不多,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穎化學問題的就更少,學生也不能較好地利用搜集到的信息對生活及學習問題產生新的解決思路,表明這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⑤評價化學信息能力層面
評價化學信息能力包含評價化學信息真假,好壞及學生對自己參與的化學信息活動過程、結果和方法的評價。相關調查項目及均值分別為“會對自己化學成績作評價” 3.93;“會依據老師評價調整方法” 3.74;“會判斷媒體化學信息真假” 3.41;“會留意對學化學有用信息” 3.40;“會用網絡平臺溝通問題” 3.22;“常與他人探討化學問題” 3.11。由統計數據可知,總體而言,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還是樂觀的。學生能客觀地評價自己的成績,這個項目均值最高,說明學生心態較好。其次是學生會根據他人對自己評價及時調整和改善學習方法。
摘 要:在我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傳統的化學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已經無法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將培養學生的化學基本觀念作為教學核心,對教學中阻礙學生化學基本觀念形成的因素進行分析,從而在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效率的同時,為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基本觀念;培養策略
化學是初中生首次接觸到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能否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化學基本觀念,將直接關系到學生今后學習化學的效率。當前的素質教育宗旨就是培養學生學習和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并使其具淞己玫幕學基本觀念,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化學知識運用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所以,各學校以及教師應該結合其他優秀教學經驗,取長補短,在培養學生化學基本觀念的同時,提高初中化學整體的教學質量。
一、阻礙初中生形成化學基本觀念的因素
1.中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地向學生灌輸化學知識,還應該積極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由于化學教學中的很多知識點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關,而這正是學生學習化學的主要興趣以及動力來源。但是這種興趣也是短暫的、表面的。如果在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及培養,隨著教學的逐漸深入,學生就會慢慢跟不上進度,進而出現厭倦甚至抵觸心理。
2.中學生思想中的化學觀念
在正式開展化學教學之前,學生就已經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并掌握一些與化學相關的現象及知識,并在腦海中形成了一些零碎的知識。而這種知識的儲備是在學生觀察自然現象并通過聯想得到的,是學生生活經驗的一部分。但是這些沒有經過驗證的知識,會讓學生逐漸形成關于物質世界怎樣運作的觀念,也就是科學觀念。如果這些觀念與化學觀念相一致,那么也會給學生深入學習化學知識提供很大便利。
二、形成初中生化學基本觀念的有效策略
1.加大對化學基本觀念培養的重視力度
培養學生的化學基本觀念是一項綜合性且需要長期進行的教學任務,教師應該在教學前期就讓學生接觸一些化學的基本觀念,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教學進度,來確定化學基本觀念發展的層次、梯度以及基本要求,使培養化學基本觀念和學習化學知識這兩項教學任務能共同進行。具體來說,在初中化學教學初期,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當前掌握的知識經驗,向其講授一些基礎性、描述性的化學觀念,將這些觀念作為認知后繼問題的基礎。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這些觀念來解釋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學生在其中也會認識到化學觀念的作用,從而在化學基本觀念的驅使下深入學習。另外,學生在不斷積累化學知識的同時,他們的化學基本觀念也會進一步得到發展和完善。
2.做好實驗教學課程
化學是一項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很多知識點只有通過實驗才能為學生所掌握。教師在進行初中化學教學時,應該做好實驗課程的設計,通過實驗向學生直觀地講解化學知識,加深他們的印象。第一,針對化學知識點,設置相應的實驗課題,促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化學世界,進而為學生掌握化學知識以及培養化學基本觀念提供便利;第二,在實驗前,教師應該將本次實驗所需的材料、設備等準備好,不僅要保證化學教學的效率,更應該確保實驗教學課程的安全性,從而讓學生能通過實驗鞏固所學化學知識。
3.靈活運用情景式教學法
情景式教學法是運用最普遍且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瘜W知識的實踐性、應用性較強,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而教師想要確保學生能在教學過程中形成化學基本觀念,就必須將真實具體的社會生活情境與教學內容相連,為學生創造并提供一個參與、交流以及表達親身經歷的機會。這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化學在實際生活的價值,同時還有效促進學生化學觀念的建構。舉例來說,鎂在空氣燃燒時,會產生三種現象,即發出耀眼的白光―產生熱量―生成白色粉末,教師再列出相應的化學式,這種教學方式單調乏味,學生不僅容易出現思維僵化,嚴重時還可能削減學習化學的興趣。將情景式教學法融入教學,教師可以通過相應實驗向學生展示鎂的燃燒反應,再由學生自主進行一次,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也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分析能力也會得到相應提高。
綜上所述,化學基本觀念的培養是決定學生掌握化學知識程度的關鍵。教師應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對阻礙學生形成化學基本觀念的因素加以研究,并合理運用情景式教學等方式,提高對化學基本觀念培養的重視,通過實驗來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化學基本觀念。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使得我國的高中化學教學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出現了新的問題以及挑戰。為了進一步促進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開展以及教學目標、任務的完成,需要教師加強對于“錯題整理―反饋矯正”的教學策略和方法的開展。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討構建高中學生化學“錯題整理―反饋矯正”的教W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高中化學 錯題整理―反饋矯正 教學策略 教學方法
近年來,我國的高中化學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掌握以及自身的發展,需要加強對于學生化學錯題管理能力的提升,并以此為基礎促進其學習負擔的減輕,帶動其學習成績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探討如何有效的構建高中學生化學“錯題整理―反饋矯正”教學模式。
一、高中生化學“錯題整理―反饋矯正”的理論基礎
目前,化學“錯題整理―反饋矯正”教學策略的開展不要得益于學者弗拉維爾提出的“元認知理論”。
在該理論中,元認知指的就是認知個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自我主動監控以及調節,并在此過程中對各類反饋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實現對于解決問題方法的更換。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錯題管理,能夠依據自身對知識的掌握狀況,對錯題中的隱含知識進行分析、歸類,并促進其對于相關知識的鞏固、深化,降低做題的錯誤率。
不僅如此,高中生通過加強錯題的管理,能夠有效的進行知識的彌補,促進其解決問題以及自我監控能力的提升。一般而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較高的元認知水平,那往往能夠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高,帶動其終身學習能力的形成。
二、化學“錯題整理―反饋矯正”教學問題
基于“錯題整理―反饋矯正”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能夠取得不小的成效,促進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以及自身的發展。但是由于我國教育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和束縛,使得學校以及教師無法制定有效的錯題整理教學策略,而學生也缺乏必要的錯題整理意識,不利于相關作業的開展。
此外,學生在實際的操作過程,只注重對于錯題的整理和收集,卻忽視了對于錯題所包含知識點的了解以及強化,繼而使得“錯題整理―反饋矯正”教學策略未能取得較高的效益。
三、中學生化學錯題管理能力培養的策略
1.加強教師對于化學錯題管理的重視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教師往往注重學生解題正確率的提升,認為學習錯誤的出現不僅會導致學生的成績下降,還會因此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诖耍處煻己雎粤藢τ阱e題管理教學的有效開展。
但是基于元認知理論可以得知:錯誤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能夠成為其學習活動的反饋信息,而通過對于學習錯誤的科學管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
基于此,高中化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于教學資源的重視,通過師生共同整理化學錯題,以及教師的指導、管理,促進高中化學教學效果的提升,促進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發展。
2.加強教師的指導
在日常的化學學習過程中,學習為了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往往需要加強對于各類習題的解析以及練習。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督促學生進行錯題的整理以及分析,并將解題的思路記錄下來。
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定期指導學生將化學錯題匯總,隨后再將錯題按照教學章節進行分類,從而由此理清學生的解題思路,確保其能夠認真分析犯錯的深層原因,找到自身知識或思維方式的薄弱點,查漏補缺,及時進行新知識的消化和構建。
一般而言,通過加強對于“錯題整理―反饋矯正”教學策略的展開,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了解到自己在化學學習以及解題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處理相關問題,促進其自身的發展以及對相關知識點的鞏固。比如題目“在反應M+2N=R+2Q中,3.2gM與N恰好完全反應后,生成8.8gR,且反應生成的R和Q的質量比為11:9,則在此反應中M和N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 )”中,學生在依據相對分子質量進行物質質量比計算的過程中,而忽視了對于方程式中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考慮,故而導致了相關問題的出現,而通過對于相關錯題的整合,能夠有效的幫助對于這一錯誤出現原因的分析,促進其自身的發展以及對于相關知識點的了解和掌握。
結語
本文基于此,主要分析了高中生化學“錯題整理―反饋矯正”的理論基礎――元認知理論;并就化學“錯題整理―反饋矯正”教學問題以及中學生化學錯題管理能力培養的策略進行了論述。筆者認為,隨著相關措施的落實到位,我國的化學教育必將獲得長足的發展和進步。
初中化學義務教育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從義務教育的培養目標出發,面向大多數學生,著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要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為他們今后學習化學這門學科打下良好、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是他們學習其他科學知識和今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正如葉圣陶先生所指出的“任何功課的最終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也就是說:學是教的依據,教的目的。
初中學生有較強的求知欲,具備初步的獨立思考和鉆研能力,但自學能力較差,往往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就學化學來說,初中化學是學生學習的又一新起點,趣味的化學實驗、悠久的化學史,日常生活中生動的化學事實所展現的新世界,能引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種情況下,學生憑著一時的興趣來接受化學這門學科。隨著學習內容的深入,課程難度的增大,有的學生越學越覺困難,到學完初中化學了,仍會有學生說出“我怎樣才能學好化學?”、“我似乎沒有摸到一點學化學的門路”等類似的話。因此,我們在化學教學中,除了要“傳道授業”、“供人以魚”,更重要的是“教給學法”、“授之以漁”,使他們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受益終身。下面就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淺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指導學生科學地預習
課前預習對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途徑。但初中學生往往自學能力較差,認為自己看一遍書就是預習了,常常不能抓住重點,也不能發現問題。因此,上課時,仍然是“漫無目的”不能起到預習的作用。
要使預習有效果,根據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上新課時,一般都花了5~10min來指導學生預習。在學習預習前,我都給學生列出本節課的預習提綱和要求,使學生有目的去預習,這樣可以大大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第五章第一節“碳的幾種單質”一節的教學中,我給學生提出如下幾個預習題綱:1.什么叫單質?一種元素只有一種單質嗎?舉例說明。2.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何異同點?3.怎樣證明金剛石和石墨是同一種元素――碳所組成的?4.為什么金剛石和石墨有那么大的差異性?5.無定形碳通常有什么物質?聯系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列舉它們的用途。在預習中,學生能自我解決一部分問題,即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肯定,對未能解決的問題能有針對性地通過聽老師講來解決,減少了聽課的盲目性,學習積極性很高,同時有讓學生跳一跳才摘到“桃子”的味道,既有重點,又與前面所學的知識有聯系,富于思考性。長期堅持,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和預習方法、同時讀書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自學能力得到培養。
二、通過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使學生初步了解探索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
初中學生對化學實驗往往只是看熱鬧,覺得好玩而已,他們不會觀察實驗,不會利用實驗操作過程和實驗現象獲得知識。在教學中,我注重教會學生掌握將實驗作為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如:在教氧氣的性質一節時,我一邊演示,一邊教會學生觀察實驗操作過程及現象,從物質的物理性質――顏色、氣味、狀態等到化學性質――物質在氧氣里燃燒。此時,著重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如何從現象到結論;在進行氫氣性質一節的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回顧已有知識,如物理性質包括哪些方面等,然后每做一個實驗就幫助學生得出一個結論;在二氧化碳一節的教學時,便與學生一起做實驗,做完后,再要求學生由現象得出結論。經這樣的引導,學生可基本掌握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而非死記硬背,為今后學習化學打下基礎。
三、教會學生記憶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記憶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質,也是學生解決問題的關鍵環節。在教學中,我常常教學生采用對比、歸納、總結的方法,以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比較是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質特點,使學生獲得準確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識的記憶和靈活運用。在比較中,要特別注意找出相似物的差異以及相異物的共性。例如:學生學完原子、分子的知識后,我與學生一起對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分別列表比較,培養學生初步的對比歸納能力。學完溶液的知識后,要求學生自己列表比較過濾和結晶、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等概念。通過比較,學生對概念的深度、廣度,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時記憶能力得到培養。
為了使學生所學知識有系統性,我們在教學中還要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歸納、總結能力。例如在一至三章的學習中,我們以填空的形式幫助學生完成知識點的歸納、總結,讓他們學會這種方法,后面的每章都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再由學生們討論、老師總結,指出優缺點。
四、培養學生正確科學的解題能力
要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離不開解題。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科學的解題方法。首先,審題是關鍵。審題時要注意把題干中的已知條件、隱含條件和題目的求解用簡潔直觀的化學語言轉化成圖式符號,排除與題目所求無關的干擾信息。其次,解題時還要反復理解推敲題意,學會從條件到問題和從問題到條件的正、逆兩種分析方法,明確解題過程中的知識點、公式或規律等,逐步提高分析問題的靈活性。第三,驗證解題結果,反思解題過程,向自己提出解題結果是否正確,能否驗證,如何驗證?同時還可以多角度地思考本題的不同解法,從而使學生逐步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增強其辯證性和創造性。
總之,我們在教學中要正確處理好教法與學法的辯證關系,按循序漸進的原則,把學生領入化學學習之門,在教的過程中逐步解決好學生怎樣學的問題。
所有能力必須通過思維能力才得以實現,所以思維能力是核心。而思維品質是思維能力強弱的標志,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是發展智力的突破點,是提高中學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下面,談談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一、善抓本質,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的深刻性,就是善于透過紛繁的現象發現問題本質的思維品質。它是一 切思維品質的基它集中表現在具體進行思維活動時善于深入地思考問題,抓住其本質和規律,從而圓滿地解決問題。化學是一門具有嚴謹科學性的學科,學生具備思維深刻性是學好這一學科及正確答好高考化學試題的必備素質??梢?,要簡明扼要地解決問題,最主要的應分析問題的實質,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既要抓住題目“題眼”作為思維突破點,又要選點準確,使思路暢通,問題解決顯得“敏捷而迅速”。如何在高考復習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可根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去設計多層次練習題,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以靈活運用知識,提高解題能力。思維深刻性的另一方面,也可在多項選擇題的解答中體現出來,高考第二大題單項與多項選擇混和,其目的是增加試題難度,降低隨機猜測得分率。而中學生受認知水平,心理特征和學習態度等因素影響,往往對概念理解不透,記憶不深或僅憑印象進行機械推理,造成知識的負遷移,在思考問題時常常不細致,不深入,或產生思維定勢,從而導致少選,漏選教師在指導學生練習,經常有意識地漏選選項,有利于幫助學生分析復雜的比較隱蔽的或帶假象的選項時,能去偽存真,正確選擇,以達到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和深刻性之目的。
二、逆向思維,培養思維的邏輯性
思維的邏輯性是指思考問題時,條理清楚,推理準確,有因有果,嚴格遵循邏輯規律。邏輯思維性強的考生答題時分析論證問題層次分明,推理嚴謹,令人無懈可擊。解題時,運用逆向思維,是培養學生思維邏輯性的一條重要途徑。中學化學教材中許多內容是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好教材,只要教師在備課時,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問題以啟發學生逆向思維,持之以恒就會收到奇妙效果。思維的靈活性是指善于根據事物發展變化的具體情況,審時度勢,隨機應變,及時調整思路,找出符合實際的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在遇到難題時,能多角度思考,善于發散思維,又善于集中思維,一旦發現按某一常規思路不能快速達到目的時,就要立即調整思維角度,以期加快思維過程。高考試題大多是靈活性很強的題目,只有善于應變,觸類旁通,方能越關奪隘,攻克難題。所謂難題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信息遷移試題,另一類是計算題。它們主要側重考查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思維的敏捷性是思維的其它品質高度發展的結果,它表現在能迅速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在思維的速度和效率上不循序漸進,而是保持較大的思維跨度,以最訣的速度攻克未知。高考化學試題不僅要求考生全面扎實地掌握中學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提取頭腦中貯存的有關知識,并加以綜合運用,不少考生答題時感到時間緊,不能答完卷,乃因解題速度慢之故。思維的敏捷性還表現在善于抓住時機,加快對信息的吸收、篩選和運用。
為了培養思維的敏捷性,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日常教學中必須定時定量訓練,并鼓勵學生解題時敢于打破常規,銳意創新,使學生在多變、多解、多思中把握問題的本質,對思路閉塞的學生積極引導,幫助其沖破思維定勢的束縛,以提高思維的敏捷性。
三、標新立異,培養思維的獨創性
思維的獨創性表現為思路開闊,靈活新奇,獨特,有豐富的想象,善于聯想,長于類比;在心理上還表現為有強烈的創造愿望。知識的發展有待于創造,只有創造才能在競爭中生存,思維的創造性品質是當今時代最為重要、最可貴的一種品質。1995年高考化學試題充分注意了這一點。近幾年高考化學信息遷移題的命題可以看出,試題涉及的化學理論知識,由原來的高中基礎知識略加延伸,到現在的大量取材于高等化學、社會生活及工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新科研成果,就能力測試而言,由著重考查學生從現有知識、原理出發,分析、判斷、推理解決“老”問題的能力,向考查考生自學新材料、新理論,運用新觀點、新方法創造性解決“新”問題能力方向發展,有利于培養并選拔創造型人才。誠然、信息遷移題難度系數比較大、但它不“超綱”,重點考查學生的“現場自學”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創造想象能力。在復習教學中,不能丟開書本,花大精力,耗費時間去補充“超綱內容”,既浪費了精力,又增加了學生負擔。重在多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特別是“現場自學”能力,以及知識遷移能力,創造想象能力。易受傳統解題方法的約束,不能接受那些違反“常規”的解題捷徑,也是缺乏思維獨創性的表現。計算題教學中若把計算為主,推理為輔,轉化為推理為主,計算為輔,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獨創性,高考題第36題的各種巧解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思維功能高效率的基礎是思維結構的高度完善,促進學生形成最佳思維結構,最大限度地發揮思維的創造性功能。而善于構造,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表現,各種類型的題目、解法均有繁簡之別。許多學生滿足于做出來,而不愿在解題技巧方面作深入探討、致使解題速度緩慢,這是廣大考生的弱點,不能不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如果在解題中多留神各種解法,多啟發誘導,盡可能讓學生自己總結出一些簡捷明快的解法,這本身就是一種創造。如果照本宣科,照析例題,硬套公式,題愈做愈死,越學越怕,思路越走越窄。故此應鼓勵學生打破常規,發揮獨創性。思維的整體性包括廣闊性和綜合性,它與片面性和單一性相對立。在認識和處理問題的時候,不是把視線只盯住一點、一線、一面上,而是擴展思維的空間范圍。高考化學試題在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為中學化學教學做出了典范,給中學化學教學起到了正確的導向作用?;瘜W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很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關鍵狠抓思維的啟發、誘導、訓練和發展,以達到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的目的。
因此,培養中學生化學思維能力,已成為中學化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如何在化學教學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化學思維訓練,正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并落到實處。
【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但在高科技不斷進步和發展的今天,我們的高中學生化學實驗科學探究能力卻不斷下降。初中實驗基本操作知識欠缺;學校教學設備及師資配備力量薄弱;家庭成長中導致學生基本動手能力欠缺;多媒體的負面影響;受社會及學校安全制約等因素,都成為影響中學生化學實驗科學探究能力欠缺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化學實驗教學;實驗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影響因素
化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瘜W給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為人類解決溫飽問題指明了道路和發展方向。但在高科技不斷進步和發展的今天,我們的高中學生化學實驗科學探究能力卻不斷下降?,F在我就我個人的教學經驗和教學體會以及實驗調查來談一下高中學生化學實驗科學探究能力欠缺的原因淺析,筆者認為主要受以下幾點因素的影響。
一、初中實驗基本操作知識欠缺
初中階段的學生只有在初三的時候才接觸到化學學科的學習,而這時學生正處于初中升高中,學生和老師都面臨升學壓力的影響,而且中考試題對實驗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考察的力度并不大,所以導致學生和老師對實驗的重視度不夠。老師只對實驗基本操作進行講解,不進行示范,更甚者有的老師連課本上要求的基本演示實驗都不在課堂上進行示范,而只要求學生記住實驗結果,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實驗現象。有的學生在上高中之前連實驗室都沒進過,更不要說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有的連基本實驗儀器都沒見過不認識。所以學生的實驗基本操作知識欠缺,不會進行基本的實驗操作,如組裝實驗儀器,進行簡單的分離操作過濾,正確使用簡單實驗器材如玻璃棒等。這些都是導致學生無法正常進行化學實驗科學探究的原因。所以說初中實驗基本操作知識欠缺是影響高中學生化學實驗探究能力欠缺的原因之一。
二、 學校教學設備及師資配備力量薄弱
特別是農村中學普遍存在的問題有:實驗室生均面積不達標,設備簡陋,儀器藥品數量不足,實驗室管理不規范,實驗經費投入不夠等,這些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不能保證實驗課的正常開出率。雖然國家對農村中學配備了必須的一些實驗器材和藥品,可以滿足老師演示實驗之用,可學生實驗需要的藥品數目較大,所以就不能完全滿足學生實驗的需要,嚴重影響了新課程在農村的實施。目前農村中學的實驗室標準是48人,實驗室容納不了大班額教學實驗,實驗室的儀器、藥品就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實驗的需要,好多學校實驗老師只能用演示實驗代替學生實驗,勉強完成教學任務,甚至有些學校干脆不做實驗,只講理論。農村師資力量薄弱,專業化學教師相對缺乏,實驗教學的規范性,科學性就存在很大的問題,大部分老師課時重,用在實驗和研究上的時間就太少了。農村一些學校管理相對落后,沒有專門的實驗室管理員,給實驗帶來了很大不便。這些情況導致有些學生很少或幾乎沒有進過實驗室,更甚于一些基本的儀器和工具不會或不善于使用。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中學實驗教學的正常進行,就更談不上學生科學探究實驗的進行。
三、 家庭成長中導致學生基本動手能力不強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作為一種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的方法、途徑和手段。然而,現在的學生群體是獨生子女比較多,在家里受到爺爺奶奶和父母的寵愛,什么事都替他們做,什么事都替他們安排,他們簡直就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生活上缺少獨立性和自主性,更缺少基本動手能力的鍛煉?;诖饲闆r,要讓他們進行實驗基本動手能力的操作就更困難了,所以這也是影響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欠缺的原因。
四、 多媒體的負面影響
現在的學生因受到家庭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實驗基本動手操作能力本來就不強,再加之科技的進步,多媒體的迅速發展,使他們對很多有疑惑的問題或想知道的實驗現象或信息,通過網絡視頻或百度信息搜索,結果就一目了然,這就更降低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了,使得他們從心理上懶于進行實驗動手操作。所以多媒體的負面影響就是,使的他們越來越不愿意進行實驗探究操作,他們的實驗動手探究能力會越來越欠缺,這無形就是一種影響科技進步的惡性循環。所以說多媒體對中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五、 受社會及學校安全制約的影響
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社會不安全因素越來越多,不是爆炸事件就是中毒事件,而這些都與我們的化學有關,這就導致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時不得不考慮實驗安全。再加之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我們教師必須時刻緊繃安全教育這根弦,不停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要求他們時刻提高安全意識。這樣受社會和學校的安全制約,學生在做實驗時心理上難免會有前怕老虎后怕狼的恐懼心理。這就導致他們的探究積極性受到挫敗,或者是放棄實驗探究。所以說受社會及學校安全制約的影響,也是影響中學生化學實驗探究能力欠缺的原因。
當然,化學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學科,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根據我自身的教學實際的調查研究,學生的化學實驗探究能力越來越欠缺。不僅受到以上因素的影響,還有其他好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家長的支持,社會的關注等等。以上這些僅代表我個人對中學生化學實驗科學探究能力欠缺的淺析,以便以后能夠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使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科學探究能力能得到更好的提高和進步。
【摘要】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要求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因此,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尤為重要。那么,在新課標下,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本文就此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娟P鍵詞】高中學生 學習興趣
一、做足緒言課的功夫,激發學習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經驗告訴我們,第一堂化學課是尤為重要的,把第一堂化學課上得生動、有趣,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增。因此應由生動活潑的緒言課揭開學習化學的序幕。在教案設計過程中,要把緒言課的教學難點定在激發興趣和樹立信念上,對于高一新生來說,很多人都是酬躇滿志的,都想在高中把化學再學好或者曾經沒有學好的現在想學好的,老師要善于把握學生的這樣一種心態。充分利用舉例、辯論、實驗或多媒體等手段展現化學的魅力,同時向學生展示化學學科在當今社會各行各業中的作用,讓學生深切感受到化學在當今社會中的作用,讓學生產生“處處有化學”的真情實感。最后帶領學生領略一些大化學家的風范和化學史上的大事件,在培養興趣的同時樹立信念。
二、創造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活動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在課堂上,學生不再是教學的被動者和接受者,而是在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得到充分發展的主體,因此營造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遇到疑難問題,鼓勵他們適時提問,然后,與學生們一起相互討論,在討論中,得出正確的答案。例如在探究濃硫酸的性質時,我對書本上的黑面包實驗設計了一系列問題(根據實驗的進程),如為什么在蔗糖里加了少量的水這是利用了濃硫酸的什么性質,在到后來蔗糖為什么會變黑這又是體現了濃硫酸的什么性質,最后看到了蓬松狀的黑色“面包”生成及還伴隨著刺激性氣味產生,這又是因為什么呢?這當中涉及的化學反應有很多而且反應很復雜,我們沒有必要要求學生全部寫出來,但其中的濃硫酸特性全部體現在里面,通過師生交流與討論,讓學生掌握了知識的同時也營造了和諧的氛圍,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當然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三、發揮實驗魅力,培養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中學化學實驗包括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兩部分。演示實驗生動、鮮明,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保證課堂演示實驗的成功,教師每次實驗前都做好充分準備,努力做到操作規范,速度適中,便于觀察。為避免學生只是看實驗,覺得好奇、好玩而忽視學習,學生每次觀察實驗都要有明確具體的觀察提綱和真實詳細的實驗現象記錄,逐步培養觀察能力。當然,除了要做好演示實驗,還要上好學生分組實驗課,這樣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在增加實驗探究性的同時,更培養了學生間的合作能力。
四、精心設置疑問,培養學習興趣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材的實際內容,注意捕捉學生心靈的信息,適時適度設置懸念,使學生心理上產生興奮,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獲得新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做證明海帶中存在碘的實驗中我準備了以下的一些問題:(1)海帶中的碘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2)在進行灼燒海帶時我們應該怎樣對海帶進行預處理。(3)海帶在灼燒時為什么要加少量的酒精。(4)在選擇氧化劑時我們為什么要用過氧化氫,而不選擇氯水或者高錳酸鉀等。面對這一連串的疑問,學生只有在課外查查資料才能做出很好的回答,這樣既訓練了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又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興趣也得到了升華,同時也為學生學習硝酸的化學性質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利用課外親身感受,培養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往往對書本上某些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要加強這方面的教學,引導學生走出課本,走進生活,走進社會,促成教材、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如學習乙烯時,學生了解到:乙烯是一種植物生長的調節劑,用它可以催熟果實。我可以感覺到這知識深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我組織學生閱讀有關的課外資料,并要求學生完成教材里的家庭小實驗:用熟蘋果催熟未完全成熟的青香蕉。學生們興趣很高,有些學生把這個家庭小實驗帶到學校里做。以上都可以較好地幫助學生走出課本,走進生活、生產和社會,豐富自己的知識,拓展了自己的思路,在加深了知識學習的同時,感受了化學的奇妙,興趣自然也高了。
總而言之,教師應積極采用生動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新課標下的學習理念,提高學習效率。
摘要:培養學生的能力是包括高考制度改革在內的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標,而現有課程標準、高考說明等政策依據對化學學科的能力要素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說法,面對“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教育改革發展戰略主題,廣大教師應該對各自的學科能力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依據化學學科的特點、學習過程的主要活動以及化學知識與有關方法的關系,并吸收已有化學學科能力的合理描述和研究成果,可以將化學學科能力的核心要素歸結為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思維能力等幾個方面。要實現提升學生化學學科能力的目標需要廣大教師充分利用化學教學提供的機會,并將其滲透在化學教學的全過程。
關鍵詞:化學學科能力 核心要素 培養策略
一、化學學科能力的現狀
能力是直接影響人的活動效率,使活動任務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一個人的能力越強,完成相關活動的效率越高。所以,培養學生的能力是包括高考制度改革在內的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標。早在1999年2月,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高考“命題要把以知識立意轉變為以能力立意”,“引導中學生全面學習、掌握中學階段相應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并形成較強的能力”。同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強調“要轉變教育觀念”,“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同時要求“積極推進高考制度改革”,“高考科目設置和內容的改革應進一步突出對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考查”。時隔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了“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教育改革發展戰略主題,明確要求“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同時要“深化考試內容和形式改革,著重考查綜合素質和能力”。
長期以來,關于化學學科應該培養學生怎樣的能力,也就是化學學科能力究竟包括哪些核心要素,在課程標準、高考說明等政策依據中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說法?!镀胀ǜ咧谢瘜W課程標準(實驗)》在“課程目標”部分,有“能綜合運用有關的知識、技能與方法分析和解決一些化學問題”、“經歷對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進行探究的過程……提高科學探究能力”、“敢于質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學會運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多種手段獲取信息,并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能對自己的化學學習過程進行計劃、反思、評價和調控,提高自主學習化學的能力”等相關描述。2014年江蘇化學科高考說明在“命題指導思想”部分將化學科學素養和學科能力表述為“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信息獲取與加工、化學實驗探究、從化學視角分析解決問題和化學思維等能力”;在“素養和能力要求”部分又表述為“理解化學科學、形成信息素養、學會實驗探究、解決化學問題”。這種不一致的現象在其他學科也同樣存在。由于廣義的知識不涉及能力,因為“廣義的知識觀已將知識、技能與策略融為一體”[1],所以,在討論“提升學生化學素養的維度”和“化學高考復習的核心任務”等問題時,筆者總是用“廣義的知識觀”而回避“能力”一說。如將傳統的化學知識分類方法和知識分類理論相結合,“把化學知識劃分為物質知識、觀念知識和方法知識三大類”,認為“物質知識是整個學科知識的基礎,也是觀念知識和方法知識的載體,觀念知識和方法知識既要依靠物質知識的支撐,又能促進物質知識的獲取”,化學學科要實現促進學生學科素養提升的終極目標,“應該從獲取化學事實、形成學科觀念和掌握科學方法三個維度進行教學策略的設計”[2];或認為“高考復習的核心任務主要包括激活知識、深化知識、綜合知識和運用知識等幾個方面”[3]。
二、化學學科能力的要素建構
面對“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教育改革發展戰略主題,廣大教師應該對各自的學科能力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近年來,許多學者對化學學科的能力要素進行了相關研究。在邢紅軍等人結合物理學科的具體情況建立“智力+技能+認知結構(知識+科學方法)”[4]的能力理論之后,司馬蘭等人借鑒并移植了這一觀點,認為化學學科能力包括“觀察與實驗能力、化學學習能力、化學思維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實踐與創新能力”[5]等核心要素。楊玉琴基于化學學科本質及其特殊要求的分析,又把化學學科能力的核心要素確定為“符號表征能力、實驗能力、模型思維能力和定量化能力”[6]。其實,“學科”有著分別與科學領域、課程設計和課程實施相對應的不同含義,不同層面的“學科”有著各不相同的“基本問題”[7]。比較司馬蘭和楊玉琴的化學學科能力要素可以發現,他們對“學科”的理解有所不同,前者側重“課程實施”的學科,后者側重“科學領域”的學科。而學校教育范疇“課程實施”層面的學科教育是“學校設置學科的教育,其內容并不完全隨科學的分化而分化,而受教育目標和學生身心的發展水平的制約”[8]。所以,學科能力的核心要素應該直接指向學科知識地獲取與運用等學習活動。韓明友等人早就通過數理證明形成了“知識是形成能力的必要條件,方法是形成能力的充分條件”;能力包括“以知識與知識輸入方法構成的接受能力”和“以知識與知識輸出方法構成的應用能力”[9]兩種類型等結論。由于“學習能力是在學習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策略去獨立地獲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個性特征”[10]。所以,學校教育范疇的學科能力,應該與學科知識的學習能力相對應。換言之,學校教育范疇的化學學科能力,就是與化學知識性質相對應地獲取與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在基礎教育階段,“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由于“科學探究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式”,所以,新課程倡導“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發展科學探究能力,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化學知識和技能”,而且在現行課程標準中,“探究能力”的詞頻居所有能力之首。其中,《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中“能力”的詞頻為65次,與探究有關的(包括“探究能力”、“科學探究能力”或“科學探究的能力”)13次,占20.0%;《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中“能力”的詞頻為38次,與探究有關的16次,占42.1%。另外,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中還單獨設立了“科學探究”的一級主題,并將其分解為“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等要素”。關于“科學探究”我們應該認識到以下幾點:(1)在化學學習過程中,“科學探究”既可以是獲取知識的方式,也可以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方式;(2)獲取或運用知識的“科學探究”,不一定都需要完整地包含所有的過程要素;(3)課程標準對“科學探究”要素的劃分主要是為了增進九年級學生對科學探究的理解,而且不同學科課程標準中的“科學探究”要素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說,學校教育范疇內的“科學探究”是化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探究能力與學習能力在一定時候具有等同關系,我們在思考化學學習能力或化學學科能力的要素構成時,可以不將探究能力視作其中的獨立要素,同時也不需要囿于課程標準中已有的“科學探究”的相關要素,而要結合化學學習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篩選與建構。
依據化學學科的特點、學習過程的主要活動以及化學知識與有關方法的關系,并吸收已有化學學科能力的合理描述和研究成果,可以將化學學科能力的核心要素歸結為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思維能力四個方面。(1)觀察能力。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物質的組成和結構通常需要通過性質來表征,物質的應用又取決于相應的性質,而物質的性質又是通過一定的實驗現象來呈現的。所以,觀察能力是化學學習所必須的能力要素。另外,化學學習還需要結合有關模型、圖表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化學學習中的觀察能力除了觀察化學實驗現象提取相應感性材料以外,還包括對有關文字、圖表、模型等信息的觀察和加工。(2)實驗能力。“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中介。要形成物質的概念,必須從揭示物質的性質入手,而物質的性質特別是化學性質,許多都需要借助于人為控制條件下的化學實驗才能顯露出來;內隱在物質變化中的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需要化學實驗的揭示;解決化學問題的思路或方案也需要化學實驗來驗證。所以,實驗能力也是學習化學所必須的能力要素。從實驗的過程來看,實驗能力應該包括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識別和繪制裝置圖的能力、完成實驗操作的能力、處理實驗安全問題的能力和正確得出實驗結論的能力等。(3)問題解決能力。化學學習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其中的問題可以來源于教師以科學探究的方式組織教學時呈現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或提出的問題。所以,問題解決能力也是學習化學所必須的能力要素。依據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問題解決能力應該包括制定方案或計劃的能力、整理和加工數據的能力、推理或論證結論的能力、反思和評價的能力等。(4)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是在“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化學學習能力或化學學科能力的核心,包括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納、演繹、類比、推斷等思維方式,依托元素觀、微粒觀、變化觀、實驗觀、分類觀和化學價值觀等學科觀念,對其他能力具有統攝作用。因為只有思維活動的有效參與,觀察才能全面、有序并突出重點,實驗才能規范、安全并揭示本質,問題解決才能嚴謹、精確并富有創意。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思維能力可以分解為理解化學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的能力,對化學觀察、實驗和問題解決的監控和協調能力。將化學學科能力的核心要素歸結于以上幾個方面,既包括學科能力的共性,也有化學學科的個性,符合“學科能力是學生的智力、能力與特定學科的有機結合”[8]的相關要求。
三、化學學科能力的培養策略
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科能力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需要廣大教師充分利用化學教學提供的機會,并將其滲透在化學教學的全過程。對于以獲取知識為主體的教學,其中無論是物質知識、方法知識還是觀念知識,都應該盡可能地通過以實驗為主體的探究活動,全面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通過完成有關實驗操作,收集其中所呈現的感性材料,再通過思維的理性加工形成相關結論,實現相應問題的解決,從而感受并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全面提升學生的觀察、實驗、問題解決和思維等能力。對于以運用知識為主體的教學,則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確定能力目標的重點并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如化學圖像題是通過數學圖像呈現有關已知條件的化學問題,其中的數學圖像與化學變化中有關量的關系相對應。對于化學圖像題的分析,要有相關的化學知識和數學知識作基礎,以便理解數學圖像中曲線變化趨勢及其拐點的化學意義;還要有一定的問題解決能力和思維能力作基礎,以便通過對圖像的分析和與化學的聯系形成正確的結論并掌握解題的一般規律。所以,關于“化學圖像題分析策略”的教學,其能力目標主要是提升觀察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思維能力。具體是通過識別和提取圖像中有效信息的過程提升觀察能力,通過整理和加工信息并形成正確結論的過程提升問題解決能力,通過對解決化學圖像題的具體過程的體驗和反思提升思維能力。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有關實驗幫助學生理解圖像中的相關變化,建立起圖像與化學反應的對應關系,提高學生識別和提取圖像中有效信息的能力;按照單一縱坐標一條曲線、單一縱坐標多條曲線、兩個縱坐標多條曲線的順序列舉相關例題,教會學生理解分析這類問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化學圖像問題的能力;同時注意幫助學生結合“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教學程序,感悟解題的規律和技巧,促進思維能力的相應提升。
總之,要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能力,應該正確認識化學學科能力與學習能力、探究能力之間的關系,圍繞化學知識的性質和學習活動的特點確定學科能力的核心要素,并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在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實現化學學科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