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1 12:00:58
序論:在您撰寫管理系統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企業集團創新的信息化管理理念沖擊著企業的組織結構,使其由傳統的金字塔型轉向扁平形、網狀型,這種分權式的企業管理模式決定著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方向,企業集團要想使其組織結構和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相適應,需要基于公司治理視角對權力進行合理分配,對企業會計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合理設計。公司治理系統一般由內部監控和外部監控構成,在一定情形下,內部監控是公司治理的主體。內部監控是指企業管理當局根據會計信息系統生成的各項財務報表對企業管理者進行約束和激勵,并且當局有義務保證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向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以及外界披露準確、及時、系統的會計信息。
一、企業應用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現狀
目前多數的企業已經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普遍使用會計核算軟件,然而,會計核算軟件不等同于會計信息管理系統,企業在對會計信息管理系統認識和使用上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執行環境受限
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執行環境受限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目前我國的企業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較低的現象,這制約了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和發展。大型的國有企業具有較為規范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尚算成熟,然而在中小企業中,應用會計信息系統的成本較高,企業的信息化程度也較低,多數企業對會計信息系統敬而遠之;二是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即使部分企業認識到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性,不惜花重金配備比較齊全的網絡設備,適宜于會計信息管理系統安裝和使用,但是卻缺乏相應的管理人才,一般聘用外部人員進行維護,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所應用的會計信息系統不能與自身企業的組織結構、公司治理系統相協調,更不能對會計信息管理系統根據自身行業和企業的特點進行設計。三是傳統的會計信息管理系統內部之間缺乏責任機制,基于公司治理的會計管理信息系統應以責任制為中心,責任中心網絡的建立必須由縱向上的各級子公司、分公司及分支機構和橫向上的各職能部門組成,在會計管理信息系統責任中心內部實行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但是,在現行企業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實踐中,各級職能部門難以全面實現經營管理責任化,從而導致系統內部數據的實時性較差,橫向、縱向間的協調性差,會計信息不能及時共享,系統的反饋職能基本空置;此外,還有部分企業管理混亂、管理效率較低,他們期望通過應用會計信息管理系統提高管理水平,人員及制度等執行環境上的缺陷導致了會計信息系統的功能局限性。
(二)會計信息管理系統設計不合理
會計信息管理系統設計往往不能切合企業的實際業務流程,只是簡單的將各環節的工作手工的流程應用電腦程序進行模仿和照搬,并未改變會計處理流程的實質;或者只是進行了財務部門的電算化改造,信息分散在不同的部門,部門之間也沒有建立起聯系通道,由于各部門的統計口徑不一致,容易導致信息數據的不規范;或者完善了會計管理系統,但在系統中各個模塊間是相對獨立,工作人員通過操作各個獨立模塊進行管理和完成相應的工作,各項工作之間缺乏協調和溝通,即在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上沒有建立會計數據傳輸和共享通道,這種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存在以下弊端:經營活動相關數據和管理信息被分別保存在財會人員和非財會人員手中,這導致信息隔閡及同一數據被多次重復存儲和調用,除非查閱原始憑證,否則無法了解經營活動的本來面目;在多數企業應用會計信息系統中,數據通常是在業務發生后采集,而不是實時采集,財務報告經過后臺若干加工程序后才能生成并提交到使用者手中,這使得管理者不能及時從會計信息系統中得到所需信息。
此外,會計信息處理分散。會計信息管理系統,本質上是信息系統,為企業計劃、控制、決策和業績評價傳遞信息數據。目前企業信息收集處理分散,信息數據的表現形式十分繁雜,特別是大型的、涉獵多個行業的企業集團,許多需要錄入的基礎信息分布在不同的信息生產部門和不同的人員手中,信息收集和查找都比較困難,并且他們數據庫操作系統多變,存儲數據的格式不同,在傳遞到不同服務器間交換時產生困難,使得信息處理失靈,甚至產生低質量的數據信息,這將導致會計信息系統出具不真實的報表,誤導人們對企業經營狀況的評價,并可能引起錯誤的決策。
二、基于公司治理視角設計和完善會計信息管理系統
基于公司治理視角構建一個完整的會計信息管理系統,對企業制度規范水平、信息化程度、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等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企業建立比較完善的會計信息管理系統應該是一個經過設計、執行檢驗、反饋、再設計的長期的過程?;诠局卫硪暯窃O計和完善會計管理系統應本著可行、安全、相關、信息共享、整體性原則及權衡優化的原則。
(一)創造良好的會計信息管理系統執行環境
創造良好的會計信息管理系統執行環境,要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要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出發,改
變部分企業管理基礎薄弱的局面,具體包括規章制度不健全、信息化程度低、執行力的低下、業務流程的不規范等。這些外部條件影響了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效果;第二要提高相應管理人員的專業職能,企業上線會計信息系統需要有相關管理人才,不僅要熟練掌握計算機知識,懂得數據庫管理、網絡技術等;還要具有企業管理知識,能夠對系統進行合理選型、維護和二次開發;第三要建立會計信息管理系統內部的責任機制,按照權、責、利相結合的原則建立責任中心網絡,加強各職能部門的協調溝通,保障系統內部數據良好的實時性,使得會計信息能夠及時共享。
(二)構建完善的會計信息管理系統基本框架
會計信息管理體統設計的關鍵是要構建系統的基本框架,應該包括各項數據庫,如企業會計事項數據庫。把企業日常經濟活動中所有的信息(包括財務和非財務信息)以原始數據的形式存儲在該數據庫中,該數據庫是多維數據倉庫建立的基礎;記賬憑證庫。該數據庫對會計事項數據庫中的數據經過處理生成的記賬憑證信息;數據抽取、轉換、裝載處理數據庫。即根據企業的決策目標,對會計事項數據庫和其他業務數據庫中的原始數據及外部數據信息加以整理、過濾,然后加載到數據倉庫中;數據倉庫。該庫是集成的、穩定的數據庫集合,基于公司治理視角支持決策和權力監管;元數據庫。用于管理所有與數據倉庫相關的模型、視圖和操作策略;此外還要應用數據挖掘處理和聯機分析處理的新技術,對數據倉庫進行多維分析。
(三)根據業務流程進行會計信息管理系統設計
生產型、商貿型企業都應根據自己的核心業務流程對會計信息管理系統進行設計,一個業務產品、一項業務流程分散在各部門中,在各部門間應該系統地形成一套完整的業務流程管理制度,對會計信息的錄入使用統一口徑。在具體的業務模塊中,如在財務管理模塊,應按照會計核算原則,以記賬為起點,涵蓋算賬、結賬、編造報表等主要財務流程,使得會計信息能夠被充分挖掘,便于管理層的投資決策;在銷售模塊,應按照不同產品和客戶設計多樣化業務流程,單獨進行核算和售后,并進行橫向對比分析;在績效考核模塊,應把企業的業務活動劃分為利潤中心或成本中心等責任中心,對其編制責任預算,進行分析、考核和實施獎懲,實現質量跟蹤和安全控制,同時也可以生成分析預測報告,為全行經營管理提供決策參考。在數據處理方面,要運用先進的數據加工和處理技術,能按照管理需要建立多種對應關系,使數據同出一源,但可以實現在系統內部的及時共享,提高數據相關性。
(四)會計信息管理系統設計應控制風險
基于公司治理視角進行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應考慮風險因素,在系統內部建立風險管理模塊,內部設置預測中心,充分發揮其風險監測的功能,通過管理會計等相關學科的技術方法完成風險識別和風險指標確定,并進而使得會計信息系統內部錄入的和生成的數據,自動與風險指標比較,并生成相應的風險評估報告,便于進行風險決策或采取控制措施。然后通過后期的反饋機制,對風險處理方案中實際執行的風險指標與預測的數據進行比較,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風險處理方案的實際情況,檢驗風險處理方案設計的正確程度,并尋找存在的差距的原因,為新風險處理方案的評審提供依據。
三、結論
企業會計信息管理系統是企業管理活動的一部分,也是公司治理結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會計信息管理系統提高了企業會計信息真實性和精確度,企業內部及外部的利益相關者能夠根據披露的會計信息掌握和監督企業活動并做出相關決策,對企業會計信息管理系統設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企業應用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現狀,主要存在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執行環境受限和系統設計不合理兩個方面的問題,進而提出了基于公司治理視角對會計信息管理體統進行設計的幾點建議。
1系統開發方式與研究框架
系統選用B/S架構,經過軟件系統的需求分析,結合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管理系統的總體規劃,以唐山市道路交通相關數據為系統基礎數據,結合國家道路等級劃分數據、唐山市遙感影像、唐山市道路劃分數據,構建一個適用于唐山市的公路安全信息管理GIS平臺。系統的研究框架如圖1所示。從唐山市區基礎紙質地形圖、遙感影像數據出發,結合唐山市行政區、道路、橋梁等城市劃分數據以及實地測量數據,經ArcGIS軟件平臺進行數據處理,建立系統的地理空間數據庫與屬性數據庫。
2公路安全信息管理GIS平臺功能
借助于GIS空間數據的檢索功能,系統使用者可以查詢出需要的公路地理信息,而且可以直觀地看到不同等級道路等在整個城市的空間分布信息??臻g分析功能可以對道路維修影響及事故快速搶救進行相應的緩沖分析和最短路徑分析,為相關部門提供決策支持。根據GIS的公路安全信息管理系統的特點,對其功能和性能進行歸納和分類,可分為以下幾個功能模塊,見圖2。
3系統部分功能實現
1)空間分析功能?;贕IS的唐山市公路安全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分析不同等級道路維修對周圍居民及其他附屬設施的影響情況,從而為人們的出行提供選擇依據。同時,在道路發生交通事故情況下,能夠對交通事故點及事故周邊道路影響范圍和程度進行緩沖區分析,對道路交通事故傷亡人員進行緊急搶救最短路徑分析。出行前,可以通過公路安全信息管理GIS平臺掌握所在區域以及目的地區的路網情況,包括城市路段的交通擁堵或路段是否可行等具體信息,也可通過系統平臺了解城市中某一路段處于維修狀態下對周圍路段的影響程度及范圍。2)安全評價功能實現。公路交通安全性等級的評價主要綜合考慮“公路交通的安全狀況”與“路段交通事故的損失情況”兩個方面?!肮方煌ǖ陌踩珷顩r”方面,主要的決定性因素包括公路的安全管理水平、路段交通事故的救援指揮能力和人—機動車—公路周邊環境條件等。“路段交通事故的損失情況”是公路路段安全性的重要標志之一。針對一段公路路段,假設受到公路運營管理人員的重視,同時,管理該路段的相關職能部門能力較強,該路段的人—機動車—公路周邊環境條件隨即會不斷得到改善,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以及事故的傷亡程度也就自然降低。反之,假設該路段不受相關公路管理職能部門的關注與重視,即相關的公路安全管理的職能部門形同虛設,那么人—機動車—公路周邊環境條件將慢慢惡劣,導致該路段事故頻發并帶來嚴重的事故傷亡后果。因此,將相關職能部門的領導安全意識(KL)與部門管理工作能力(KA)、路段駕駛員素質(KR)、車輛的條件(KS)、路段交通安全環境條件(KG)、路段年度交通事故情況(KP)、產業(行業)相對穩定性(λ1)、相對安全系數(λ2)等因素劃分為1個~9個等級。在以上模型參數確定的基礎上,依據參數評價標準對相關參數進行評價并由安全評價模型進行道路的安全性評價,得到評價結果D,并依據安全性指標進行安全性評定并作出決策(見表3)。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管理GIS系統平臺利用道路信息基礎數據庫提供的空間數據、屬性數據和交通特征數據,結合GIS的空間分析功能以及公路安全等級計算模型(公式(1)),從設計指標、運營管理、基礎設施安全現狀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實施安全性評價,并在GIS平臺上對各單項評價結果進行圖形化展示。系統安全評價首先進行計算模型參數的設置。參數設置成功后,系統依據道路安全評價模型(見公式(1))進行安全等級計算,得到所選道路的安全等級,并依據安全性評價指標做出評價(見表2),為相關行政部門提供決策支持,進行相應的道路維修管理,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4結語
GIS技術是現代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手段。依據交通管理目的不同,GIS在交通管理研究領域也有所差異。本文從交通地理信息系統(GIS-T)和公路安全相結合的角度出發,建立了唐山市區域公路基礎信息數據庫,提高區域公路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在C#.NET的環境下采用ArcGISEngine組件進行二次開發,構建了唐山市公路安全信息管理GIS平臺,實現對公路建設和管理的動態化。為道路交通安全進行宏觀管理、分析決策、實時了解路網狀況等提供多要素、多層次、多功能的服務,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可視化的信息服務,能及時、便捷地更新和反映道路各項信息,分析路網狀況,提高了交通部門對道路安全管理的現代化與決策的科學化,對城市公路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日常工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與教學管理業務活動相比較,學生管理工作呈現出“源頭多、范圍廣、數據量高、影響遠”等特點,因此更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響應時效性和管理精細度。
另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在高等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不斷深入,如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及社交網絡工具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也成為不少學工管理人員討論的重點,因此,分析和設計基于網絡平臺的學生工作管理系統,能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化支持,從而提升工作效率。
一、基于網絡平臺的學生工作管理系統管理范圍與作用
(1)傳統意義上在分析學生工作管理系統的管理范圍時都是圍繞學生生活及學習活動而展開,這種設計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夠在比較大的范圍內實現與學生相關事務活動的信息化處理,但是同時也呈現出無法與原有系統進行數據交換從而導致更多的“信息孤島”、無法提供統一的學工管理信息統計結果等缺陷,因此,設計一種以學生就業目標為主線的基于網絡平臺的學工管理系統十分必要。
(2)以學生就業目標為主線,是以學生未來就業崗位為目標定位,圍繞達成該目標的所有主動事務和外協事務實現對學生校內外活動的管理,形成對學生學業及職業成長過程中的事務性和流程性業務的統一管理和分析。
(3)具體而言,基于網絡平臺的學生工作管理系統包括學生基本信息、學生職業成長、學生績效(獎勤助貸)、思想教育、學生事務工作流等功能。學工管理系統本著實用、先進、開放、可靠、可擴展的設計原則協助學校規范學生工作管理部門的工作流程,實現在線業務處理,為學工處(及其他與學生事務有關的業務部門)、學生、各院系老師和輔導員等提供統一的網上辦公服務平臺,實現各部門間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
二、基于網絡平臺的學生工作管理系統需求分析
(1)學生基本信息管理:實現對學生基本信息的在線采集、修改、審核與統計。學生可以在線自主填寫包括出生日期,證件號碼、籍貫、生源地、戶口所在地、血型、健康狀況、個人聯系方式、家庭住址及聯系方式等信息,同時各級管理老師(學工處相關管理老師、院系學工負責人、輔導員等)可以對個人基本信息進行確認和變更,管理員可設置審核流程、各流程中可維護的字段信息,審核后系統自動更新基本信息。學校管理人員通過查看審核統計數據,進行批量審核。
(2)學生職業成長管理:實現學生從入學期初的專業教育與職業體驗教育、在校期間的創新創業教育到高年級的畢業教育等完整環節的內容管理,能夠為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提供信息化基礎。通過學生職業成長管理功能,除了能夠記錄學生在學習的不同階段對專業和就業崗位的匹配性和契合度,也能夠幫助他們及時有效地達成預期學習目標或在偏離目標時進行適時調整,同時也能夠為學工管理人員進行有效指導提供數據決策依據。
(3)學生績效(獎勤助貸)管理:該功能與傳統學工管理中獎勤助貸的主要功能類似,但有一點不同的是,系統會根據學工管理人員預先設計好的規則和約束條件進行信息的自動化處理,包括自動進行獎助學金的初步評比、勤工助學崗位的自動篩選和推送、與教務系統連接的學業預警等。
(4)思想教育管理:思想教育管理主要實現兩個功能,一是為開展思想教育活動或導學提供統一管理平臺,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政治動態,及時引導和紓解;另一方面,實現對思想教育隊伍的管理,即可以對輔導員或思政教師的日常活動、能力提升等提供統一交流和互動平臺;
(5)學生事務工作流管理:事務工作流管理主要解決與學生工作相關的各類需要通過“申請-審批”處理的事務,這類事務可以通過在線工作流流轉實現環節條件自動判斷、多重審批與審核、以及反饋流轉等功能,能夠大大降低審批事務流轉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有效提升為學生服務的滿意度。
三、基于網絡平臺的學生工作管理系統模塊與功能設計
根據前述系統需求分析的結果,將學生工作管理系統劃分為以下模塊:學生基本信息管理(信息登記采集、信息變更審核),學生職業成長管理(職業成長過程管理、創新創業教育管理),學生績效管理(獎勤助貸、各類預警、勤工助學),思想教育管理(思想動態管理、思想活動管理)、學生事務工作流管理(學工人員成長管理、學生事務申請與審批、學工事務流程監控),報表系統(學工事務預定制報表、自定義報表)。
(1)在上述學生工作管理系統的各個模塊中,通過“角色+權限”的方式實現學生、任課教師、班主任(班級導師)、輔導員及學工管理人員的差異化訪問,即不同角色不同權限的用戶只可以使用系統授予的功能,從而確保系統數據質量和運行效率;
(2)系統為學工管理人員和學院管理層提供各類報表的查詢與分析功能,通過業務模塊采集和加工的數據通過預先定義好的數據模型進行分析,從而為管理層實時了解學生管理工作的動態提供決策支持;系統也支持自定義報表的實現,即可以通過可視化報表工具定制實際工作中需要分析和統計的數據;
(3)在學生事務工作流模塊中,由學生或輔導員等角色提出事務申請,學工管理人員或學校管理層進行電子化審批或審核,實現在線辦結與反饋等功能,同時將事務工作流的各個辦理環節與
移動終端或社交工具綁定,實現事務辦理過程的透明和高效,大大提升流程參與者的滿意度。 (4)基于網絡平臺的學生工作管理系統建設思路
基于網絡平臺的學生工作管理系統建設分兩個階段:首先利用ASP、NET+SQL Server完成基于B/S架構的系統功能實現,后期開發移動端應用程序。
1、基于B/S架構的系統能夠實現學工管理系統各類功能的PC網頁端訪問,B/S架構具備跨平臺、兼容性好等特點,用戶不需要安裝客戶端程序就可以訪問系統所有功能;
2、移動端應用程序的開發將嘗試兩種思路:一種是基于微信平臺的企業公眾號開發相關功能,這種思路的最大優勢是能夠適應學生對社交媒體的使用習慣,對系統功能的接受度較高,實現平滑過渡、快速推進的目的;同時,借助微信自身平臺,能夠消除安卓和iOS系統生態差異,大大降低前期的應用開發量;
另外一種建設思路就是建設移動端的APP應用程序,這種建設思路在用戶體驗上要優于前者,且具備完整的知識產權,對過程數據的控制程度較高,但是系統分析與設計任務重、開發量大,比較適合學工系統規模非常完善后的移動場景應用。
四、結束語
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設已經進入大規模應用建設階段,對教務系統、辦公系統的應用比較深入和廣泛,對于學工系統的開發和應用則由于學生規模、管理方式和內容、平臺兼容性、終端應用適應性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而處于持續探索和建設中,因此,基于網絡平臺的學生工作管理系統的建設是基于“互聯網+”模式下的有效實踐。
伴隨著全國檢察機關科技強檢步伐的不斷加快,檢察機關圍繞使用計算機技術所進行的信息化建設也得到了長足進展。作為信息化建設的神經中樞,構建“數字化檢察”的核心內容-計算機應用系統,許多檢察機關也成功地進行了實踐。根據《全國檢察機關信息化建設綱要》的劃分,檢察機關辦公自動化系統、檢察業務信息管理系統、綜合事務管理系統都屬于檢察機關計算機應用系統的范圍。鑒于以上三者只是業務性質不同,但都屬于檢察機關在辦公辦案中對信息的管理,因此筆者將它們一并歸納為辦公辦案的信息管理系統。下面僅就檢察機關在建設或購進辦公辦案的信息管理系統時應注意的問題,提出四點意見。
一、信息管理系統要具有實現辦公辦案信息流程化管理的功能
信息管理系統的使用,目的在于將檢察機關在辦公辦案中產生的信息輸入到計算機中,以計算機為載體記錄信息,取代過去的筆寫紙記的記錄方式,以信息的自動流轉和共享,取代過去不同工作或訴訟環節對相同信息的重復書寫。因此信息在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中要體現出實際工作行為的流程化,體現出對信息的管理行為。因此信息管理系統必須根據工作人員、工作部門的職責、權限和工作特點,設定信息流轉的節點,設置相關工作人員的操作權限,明確體現出信息走向,從而體現出相關工作人員的權利與義務。例如有的該類軟件在開發時按照工作職能設定了偵查監督、公訴、反貪、瀆職侵權檢察、監所、民行、控申等業務模塊,按照職責權限實現辦案人與負責人、辦案部門與檢察長和相關部門之間信息的自動流轉,明確地體現了各個訴訟階段的對信息的受理、辦理、審批、,較好地反映出辦案流程,貼近辦公實際。因此,網絡辦公環境真實地再現檢察辦公辦案的流程,才能符合辦公辦案的法律規定,符合實際工作的需要,才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二、信息管理系統建設要實現檢察信息的有效共享
檢察機關信息化建設的整體目標在于檢察系統內部實現互聯,實現上級檢察機關對下級檢察機關信息的有效采集,不同檢察機關之間對信息的共享。因此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原則、強制性的約束,勢必造成一定區域內的檢察機關信息不能被采集和共享,產生“信息孤島”效應,同時也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所以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要遵循高檢院規定的“五個統一”的原則,即統一規劃、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應用軟件和統一管理。現階段檢察機關在建設信息管理系統軟件時,要充分注意到已在普遍使用的司法統計報表軟件,只有所建設的辦案信息系統能夠有效地采集和共享其中的案件信息數據,體現出良好的兼容性,才能避免檢察業務中相同案件信息的重復錄入,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且易于接受和使用。另外為統一規范和標準,筆者強烈建議高檢院在全國檢察機關內推行使用統一的應用軟件,從根本上解決信息采集和共享的問題,避免重復開發和浪費。
三、信息管理系統要實現簡便易行的維護功能
由于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涉及到專業的計算機知識,遠非一般檢察工作人員能力所及。因此如果信息管理系統的使用維護也如開發一樣,那在系統出現問題或根據需要進行調整時,將會給檢察工作人員帶來許多麻煩和問題,難度很大。此外,各個檢察院在工作內容上有時也不盡相同,不同時期需要信息管理系統所反映出的工作重點也不盡一致。所以在開發建設信息管理系統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這一實際特點,把對系統的維護、相關項目的調整要以友好的界面、簡便易行的操作方式表現出來。筆者所在單位所使用的北京東方清大公司開發的辦公信息系統中就充分注意到這一方面,做法非??扇?。該系統專門設置了維護的功能選項,對信息頁面欄目設置、欄目名稱、使用權限以“欄目管理”的形式由管理員根據工作需要進行自由設置。設置的界面簡潔明了,“增加”、“刪除”、“更改”、“分配權限”四個按鈕,讓人一看就懂,一看就會操作,方便了管理和維護。
四、信息管理系統要有較強的辦案辦公輔助功能
檢察辦公辦案信息的微機化管理,不僅在于取代了傳統的辦公辦案模式,也在于借助計算機技術強有力的功能,高效、便捷地完成許多繁瑣的工作。例如檢索統計辦公辦案信息功能、相關訴訟環節法律時限預警功能、法律文書自動生成功能、法律法規檢索功能等等??梢姼鶕k公辦案需要大力拓展辦公辦案的輔助功能,勢必強化信息管理系統的作用。
長期以來,煤炭企業的運營和發展普遍存在著資源浪費的不合理現象,在此情況下,煤炭企業的成本控制難問題一直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顯著阻礙。在煤炭行業改革中,精細化管理是諸多煤炭企業一致推舉的
企業管理改革方向。精細化管理系統可以涵蓋煤炭企業運營的多個方面,對于煤炭企業的成本控制活動具有尤其明顯的改善作用。本文擬從精細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出發,具體分析煤炭企業的成本構成,將二者結合從而制定煤炭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對策。
一、精細化管理概述
1.精細化管理的理論內涵
精細化管理是來源于上世紀中期的一種管理理念,它要求企業的管理在傳統意義的規范化基礎之上更進一層,實現企業管理和運行的精細化。在不斷的發展和延伸中,精細化管理和實踐和現代管理理論緊密結合,從而形成了一套系統的精細化管理理論,用于指導企業管理活動的維持和創新。精細化管理要求企業的管理從制度上、文化上和操作上都要做到細致入微。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十分強調崗位的作用,它將企業管理活動分配至每一個具體的崗位,使得每一項管理活動都有對應崗位上的執行者。在精細化的管理體系下,企業通過具體但并不繁重的組織安排,使得每一個崗位上的每一名員工都能在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價值,從而也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因此,精細化管理是在實踐中逐漸發展起來的,適合現代企業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
2.煤炭企業實施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成本精細化管理是煤炭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作為自負盈虧的生產企業,煤炭企業傳統的發展模式過于粗放,企業的生命周期通常較短、企業規模也較小。在煤炭行業整合的大背景下,煤炭企業規模更大,更加追求長遠發展。因此,擺脫傳統粗放的成本管理模式,實施精細化管理,是煤炭企業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其次,成本精細化管理是煤炭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砝碼。在市場經濟條件之下,成本管理體系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煤炭企業的生產利潤高低。傳統粗放式的、對成本控制不嚴格不規范的管理體系下,煤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不足,最終會被市場淘汰,實現精細化成本管理的企業能夠在市場競爭中爭得一席。
二、煤炭企業的成本要素構成
在煤炭企業的運行活動中,包含了諸多的成本要素,例如煤炭開發過程、資源獲得過程、生產過程以及市場活動過程中都包含了相應的成本。本文僅挑選比較重要的幾項成本進行闡述。首先,煤炭開發成本主要是指:在煤炭企業獲取煤炭資源之前所進行的開發活動中產生的成本。具體來看,這種類別的成本主要涵蓋了煤炭勘探成本以及煤炭開采工程設計、規劃和建設所產生的成本。其次,煤炭資源成本主要指:煤炭企業為了獲得煤炭資源,向煤炭資源的所有者繳納的各種資源稅費。在我國礦產資源國家所有的背景下,煤炭資源成本主要是相關的一次性礦業權價款以及資源稅等資源開采相關稅費。第三,煤炭生產成本主要是指:在煤炭開采過程中所產生的各類成本。具體來看,煤炭生產成本主要包含了生產活動消耗材料、煤炭生產所需人力薪酬、各種生產設備的購置、維護和折舊費用、煤炭生產所需的電力或其他動力費用以及于煤炭生產相關的其他支出。第四,煤炭安全成本主要是指:在高標準的煤炭生產安全要求下,為了保證煤炭安全生產所需要的物資和人力成本。第五,煤炭市場成本。煤炭企業在市場活動中,通常面臨較多的應收和應納賬款,資金的管理會帶來相應成本。
三、煤炭企業的精細化成本控制對策
在精細化管理理論的指導下,精細化成本管理是煤炭企業整個精細化管理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來看,可以從全面預算管理精細化、物資采購管理精細化以及資金占用成本管理精細化等方面出發,具體地實現煤炭企業的精細化成本控制。
1.推行全面的預算管理。首先,煤炭企業應該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制定預算編制、執行、控制、核算、分析、報告、調整、考核、審計、責任和例外管理等多項具體的預算工作制度框架。其次,煤炭企業應該在預算管理制度框架基礎上,建設預算管理信息化系統,并通過崗位精細化管理,使得預算管理直接定位到具體的崗位上。
2.加強物資采購管理。煤炭企業應該嚴格執行物資采購的比價招標管理辦法,對大規模采購采取招標的方式以尋找最適合和物資供應商;應該推行集中采購,可以降低采購活動對人力和運輸工具的消耗;盡量實現低庫存或者零庫存,以及對供應鏈進行嚴格的規范和管理,并逐步加大對應收賬款和票據的管理力度。通過上述辦法降低物資采購的成本,為企業的盈利創造條件。
3.加強生產環節成本管理。首先,煤炭企業應該淘汰資源浪費和生產低效的設備。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的提升是煤炭企業成本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次,應該對員工的操作技能和業務素質進行強化培訓,避免生產活動中人為產生的資源浪費和低效生產等問題。
1.目前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隨著近年來高校擴招相應的畢業生人數增加,加之學院對畢業論文質量要求的提高,學院的教務處及系部的管理人員管理畢業論文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大量的紙制文件需要匯總,工作效率極為低下。而且由于對畢業論文“放羊式”的管理,管理人員無法跟蹤到指導教師對畢業論文的指導過程,也無法了解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情況。目前的監控和管理辦法對于“學生如何寫,教師如何指導”只能通過“事后”監控進行管理,很難做到“事中”監控和管理,由此可見,無法有效監督和管理畢業論文撰寫和指導過程是管理中存在的最關鍵的問題。
2.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分析
由于目前教師和學生溝通主要是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所以基于計算機網絡的畢業論文管理系統是解決畢業論文管理問題的有效工具,通過計算機系統詳細記錄教師和學生在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形成的留言、文檔、論文、評價、參考文獻等信息,為監控和評價整個過程提供客觀的支持性材料。管理人員實時分析這些過程性材料,并做出及時的評價與反饋,督促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完成論文,保證論文的質量。2.1過程數據的收集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主要有師生雙向選擇、論文選題、開題、初稿檢查、中期檢查、論文定稿、答辯等環節。每一環節都會形成結果性信息或文件,需要計算機記錄的信息有:論文選題情況、開題報告、初稿檢查評價、中期檢查評價;論文初稿、中稿、定稿;論文評語、答辯評語、論文成績與答辯成績。另外,還需要記錄反映教師指導思想的任務書和對指導過程管理的通知公告等,反映學生對論文資料收集情況的參考資料、文獻、調查數據等,反映教師和學生互動的交流信息,如留言、E-MAIL等。2.2動態評價數據的收集畢業論文是在學校的統一組織安排下,由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完成的,指導教師和學生是影響畢業論文質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只有教師認真指導,學生積極努力,采用科學的方法,在時間和精力上大量投入,才有可能完成高質量的論文。計算機系統無法直接衡量教師指導的水平和學生論文的水平,系統只需要記錄下他們互動的過程和形成的結果,通過這些結果可以看出他們是否認真努力,態度是否端正等反映主觀能動性的信息。一般情況下,教師有能力指導論文,學生也有能力完成論文,只要他們主觀態度認真,就可以保證論文質量。對于教師和學生主觀態度的評價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整個過程中雙方產生的過程性數據,另一方面是通過對二者定期進行問卷調查而產生的調查結果。管理人員定期通過系統發放問卷,由教師填寫對每一個學生情況的問卷(主要是反映學生主觀是否認真努力),由學生填寫對指導教師指導情況的問卷(主要是反映教師主觀是否認真努力,對學生的指導是否有很大幫助)。管理人員通過分析兩方面的數據,對教師和學生做出合理的評價,作為對教師考核和學生最終成績評定的重要依據。2.3反饋與控制管理人員通過系統跟蹤整個過程,對教師和學生做出評價,找出存在的問題,通過系統及時反饋給指導教師或學生,對于共性的問題要通過文件的形式下發給教師和學生,并對執行的過程進行實時的監督和控制。對于不能認真執行有關規定的教師和學生個別予以單方面批評教育,對于情節嚴重的應該通過系統進行通報批評。
3.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設計
3.1系統用戶根據以上分析和我院畢業論文管理的有關規定,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的用戶應該包括系統管理員、管理人員、指導教師和學生四種角色[2]。系統管理員主要完成權限設置和數據備份管理。管理人員主要完成對教師和學生信息基本管理、論文題目管理、指導教師與學生調劑、通知、過程監督、發放問卷、成績管理、文件歸檔等。指導教師主要完成論文題目、下達任務書、論文查看與評價、回復學生提問、通知、成績評定等。學生主要完成選擇指導教師、選題、提交論文、提交參考文獻及其它資料、留言、成績查看等。3.2功能模塊根據教師與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的具體要求和管理的需要,可將系統所需要的主要功能歸類,形成以下幾個主要模塊[3]:(1)個人信息管理模塊:用戶可登錄,修改和查看個人信息。(2)論文選題模塊:每個指導教師提供多個題目供學生選擇,對于每個選題,教師給出簡要介紹。學生在確定指導教師后,可選擇相應的指導教師提供的論文題目,也可自己選題。(3)信息交流模塊: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中有任何疑問都可給指導教師留言提問。指導教師和學生均可查看、刪除和回復留言。(4)文件管理模塊:管理員上傳相關文件、模板、通知;教師通知、提交畢業論文指導的相關文件;學生提交論文、資料等文件。這些文件在畢業論文成績評定完成后統一歸檔,以備將來查找。(5)調查模塊:管理員針對教師和學生的調查問卷,系統對問卷結果進行自動統計匯總,從而管理員能實時了解畢業論文的進展情況。調查的結果還將作為教師考核和學生成績最終評定的依據。(6)過程監督模塊:系統自動匯總每一篇論文的進度和狀態,如處于初稿、二稿、還是終稿階段等,管理人員根據進度對教師和學生進行監 督,并根據學校有關規定進行反饋和控制。(7)成績模塊:成績模塊主要用來公布成績,供教師和管理人員進行分析,供學生進行查詢。
4.系統開發技術與運行管理
4.1系統開發技術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是基于互聯網的,所以應該采用B/S架構。在開發技術上選擇基于應用JAVA語言的struts2.0+hibernate框架技術,便于實現模塊化開發,提高系統的可擴展性,為將來功能的擴展打下基礎。在數據庫方面可選擇SQLServer2000,簡單易用,完全可以滿足系統的需求。4.2系統運行管理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是高校管理人員進行管理的輔助工具,為管理人員提供了必要的過程數據和文件,使得管理人員克服了以往無法監督過程的困難,管理人員一定要利用這這些信息,做到及時的反饋與控制,最大程度地發揮系統的作用。同時,各院校在系統運行過程中還應該制訂一系列基于系統的管理與考核辦法,激勵教師和學生都能盡最大努力投入到論文的指導與寫作中。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是計算機系統、院校、管理人員、教師、學生有機結合的系統,而不僅僅是一個計算機系統。
5.結語
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是指導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是管理人員實現全過程監控的管理平臺。一方面,它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的制約,很好地解決了當前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居兩地”的問題;另一方面,它能夠有效記錄過程數據和文件,能夠實時監控論文進展,反映教師和學生的態度,克服了傳統管理方式無法對過程進行監控的困境。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對于提高畢業論文管理水平,激勵教師和學生積極努力完成論文都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保證和提高論文質量具有積極的作用。系統作用的充分發揮需要在其運行過程中人與系統的有機結合,也離不開與之配套的管理制度的有力執行。
信息技術的發達給圖書館管理工作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圖書館運作環境、信息載體、服務模式等都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紙質資源和實物資源已經不是圖書館中的主要資源了,數字資源在圖書館資源中占據重要地位,并形成一定規模,而讀者受搜索引擎的影響也開始喜歡采用快速即時性的圖書館資源搜索工具,希望圖書館能提供者方面的服務。
雖然說圖書館的各方面都發生了較大變化,但作為作為核心的應用技術――圖書館管理系統(LMS)則沒有多大變化,甚至受到人們的質疑。而Web2、0和Library2、0的發展給圖書館管理系統帶來了新的變化,LMS也開始發展起來,成為推動圖書館管理創新的重要技術手段。
一、圖書館管理系統現狀
1、信息孤島
隨著圖書館的發展,業務也在不斷增加,現有的LMS已經無法滿足所有的業務需求了,圖書館開始多了許多獨立的業務系統,信息孤島現象越來越嚴重,這種現狀又給讀者的資源獲取帶來了諸多麻煩,造成了圖書館資源的浪費,服務得不到整合。比如說,在論文購買提交系統上,讀者無法使用個人圖書館進行論文提交的操作,而且也會出現重復登錄問題,這給讀者的資源獲取帶來了很大麻煩,而圖書館也無法通過LMS獲取讀者的論文提交情況。
2、集成思路不明顯
LMS只是圖書館業務的自動化管理系統,其重點在于紙質圖書和文獻,對數字資源的管理效能低,難以在圖書館形成一個集成化的網絡信息服務系統,無法兼顧圖書館的所有業務,集成思路不明顯。如:電子公文、資金管理、黨務管理等內容無法使用LMS進行信息交流,LMS還有待進一步發展。
3、與其他應用系統的關聯性和互操作少
在圖書館業務日益增多的情況下,LMS中部可能集中所有的業務,那么要實現圖書館的集成化管理,那么就需要實現LMS與其他應用系統之間的無縫對接和互操作。但是,現有的LMS無法實現與其他應用系統的無縫對接,最終導致圖書館的各項管理工作效率低、資源消耗量大,不利于體現出以讀者為中心的管理理念。
二、圖書館管理系統的發展趨勢
1、管理理念在LMS中的體現
沒有管理理念滲透的LMS只能實現圖書館管理流程的自動化,難以體現出管理思路,也難以推動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當前圖書館應用的LMS大多不能體現出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是以圖書館的紙質資源的管理為中心而構建的應用系統。也正是因為LMS無法體現出圖書館的管理理念,館長無法通過LMS獲取大量圖書館運行信息,無法據此作出科學的發展決策,故而使得許多館長不愿意使用LMS。因此,在LMS構建中,設計者應以讀者為中心,一切活動都圍繞用戶進行,實現資源、服務、管理三者的并重。資源是服務開展的基礎,服務是管理的目的,管理是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的手段。管理理念在LMS中的體現是圖書館管理系統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也是從業人員需要努力的重點。
2、開放合作化管理理念
當前的圖書館管理系統以紙質資源為核心,無法兼顧數字資源的管理,故而難以實現紙質資源與數字資源的整合,信息孤島嚴重,不同應用系統的無縫對接很難實現等等,這些問題是LMS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LMS必須秉持開放合作的理念,實現元數據供應商、系統供應商之間的有效合作,最終創造出滿足圖書館管理需求的LMS,推動其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下不斷升級改造。比如說:重慶大學圖書館的ADLIB2、0系統與北京的超星公司進行合作探索,開發出圖書館知識搜索系統(LKS),超星公司提供元數據檢索入口,開發出的LKS不僅能搜索到重慶大學的館藏資源,還能展現出超星數字圖書和讀秀知識庫的圖書信息,檢索到期刊數據庫的元數據,大大方便讀者的資源檢索,推動了重慶大學圖書館資源和服務的整合。
3、數據驅動管理
大部分圖書館都會通過讀者交流會、問卷調查、滿意度調查等獲取圖書館的管理現狀,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升圖書館資源建設水平、服務水平。但是,這些方式收效甚微,工作量大,反映的內容頁比較單一,不全面,無法客觀公正反映出圖書館的管理現狀。而數據驅動管理作為LMS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能利用數據發現問題,對圖書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日志、歷史數據進行挖掘處理,得出有價值的數據和信息,促進管理者做出科學的決策,促進圖書館各項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比如說:其通過分析讀者借閱歷史數據了解讀者的借閱習慣、發現得這的借閱興趣,從而提高圖書館資源建設水平,給讀者提供更多需要的資源。
4、整合服務評價體系
在評價上,圖書館多采用SERVQUAL、LiBQUAL+TM等評價體系來評價圖書館的各項服務,監控圖書館各項服務的情況,生成服務狀況評估表,促進管理者對圖書館提供的各項服務進行及時的調整,為讀者提供更加滿意的服務,真正推動圖書館管理水平的提高,促進圖書館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結束語
圖書館管理系統是圖書館各項業務、讀者服務和管理工作的基礎應用系統,是當前圖書館管理活動的主要技術手段,其在而Web2、0和Library2、0的影響下發生了重大變化,推動了圖書館管理效率的提高,但仍存在信息孤島、集成管理效力低等問題。在信息技術和圖書館的發展下,圖書館管理系統將朝著管理思路的滲透、數據驅動管理、開放合作管理、整體服務評價體系等方向發展。
就現在來講,在良多管理者心里可能會存有這樣的誤會,在他們眼里,知識管理不過就是個文檔的管理系統,或者者就是OA。知識管理不能夠使企業出產患上到直接的經濟效益,常常容易為人們所疏忽乃至摒棄,猶如大多數人不習氣有條理的收拾日常工作或者者學習中取得的知識1樣,每一當要歷時候才發現怎樣會找不到了。所以,咱們需要的不單單是1個用來加速軌制化體系過程的工具,還要以正確的目光來看待這些工作給咱們帶來的實際價值和后續價值。
知識內容有體系:企業知識內容擁有1致的分類體系,靈便的內容組織方式,并且構成了按期的內容更新以及保護機制,保證了知識內容質量能夠知足業務需求。這些零散的知識,假如可以構成長時間的體系化、結構化的知識累積,往后必定可以為知識的使用帶來極大的利便。
知識管理有章可循:假如有了1個明確的知識管理推進機制,知識管理推進部門以及業務部門在知識管理建設中有明確的定位,并且構成了有章可循的運行、考查和鼓勵軌制。員工就能夠就知識管理方面的任何問題,找到對于應的崗位以及相應負責人,解除管理死角。
提倡知識同享的自覺性:通過知識同享平臺,企業員工可以應用多種渠道主動同享以及學習知識,知識同享初步成為員工的1種工作方式。不單單降低了企業良多培訓以及學習的本錢,也使患上員工可以真正從知識管理進程中獲得價值,從而構成優良的工作習氣并且不斷加以傳布、互補。終究構成企業獨特的管理文化,構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知識管理系統工具化:通過對于辦公平臺、協作平臺、知識文檔管理平臺的計劃、建設,逐漸構成員工日常工作進程中必需使用、依賴的核心工作平臺。在此基礎上,逐漸開發需求、調劑傳統工作模式。同時,伴同新系統的樹立,對于新增的系統進行集成,解除知識盲點。
基于審計管理系統下的審計自動化管理創新
摘要:近年來,隨著審計信息化發展的客觀需求日益迫切,審計機關對風控管理、機關事務管理、項目管理等方面越來越重視,不僅需要有相關的制度文件作支撐,更需要相關考核體系強化執行,但這些管理過程大部分處于手工狀態,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執行過程混亂。本文結合審計工作實際,提出了一種在現有金審工程審計管理系統(AO20__)下,通過添加相關模塊,實現審計機關全過程管理數字化的一種構想。
一、當前基層審計機關管理現狀
近年來,各級審計機關加大了制度化、規范化建設進程,出臺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加強機關精細化管理和考核,然而,由于大多數工作處于手工操作的狀態,諸如審計項目質量管理、績效考核管理、機關事務管理、干部人事管理等在實際工作中的管理效率并不高,效果也未全部顯現。
(一)項目質量控制情況
審計項目作為我國審計機關開展審計工作的主要模式,其項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審計工作的成敗。目前各級審計機關依托審計署審計管理系統(OA)中的審計項目管理已基本實現審計項目計劃、組織管理、項目執行等階段和作業模式的數字化管理,但從項目全過程跟蹤管理的角度來說,項目執行情況綜合分析、審計審理事后處理機制、風險預防、項目跟蹤整改、項目資源調配等方面仍采用人工作業模式,更有很多項目在上報優秀項目時才按照相關評選標準對程序進行規范,對資料進行修改、補充,而對于不需上報的項目是否達到基本標準,是否算合格項目沒人去探究,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審計管理執行的效率,同時對于項目管理過程中的質量也較難控制。
(二)績效考核管理情況
對于審計機關的發展而言,核心資源是審計人員,審計人員的能力直接關系到審計及各項工作的質量,而審計人員的能力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培訓、實踐來提高,在金審一期、二期的審計信息化建設中,未將審計人員能力培養和審計人員項目管理執行的績效考評納入數字化審計建設重點,目前唯一涉及審計人員能力培養的模擬審計實驗室在全國范圍內應用案例較少,投資規模較大,一般適用于省級平臺建設,并不適用基層審計機關審計隊伍的建設需求,在對審計人員的績效評估方面,基層審計機關還在通過傳統方式,由評選人員在考核時集中進行考核打分,這樣就可能存在遺漏和分值不準,相關人員在得到得分排名后要求增加分數現象,給考核機構造成了工作不便,同時也可能造成大家認為考核不公平的想法,亟需通過建立一套人員能力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考核指標植入后自動進行評價。
(三)機關事務管理情況
財務和后勤保障作為機關事務管理的重要內容,是開展審計工作的基礎,只要良好的財務及后勤保障,審計工作才能有條理、有計劃的實施,目前通過傳統記賬工作模式遠遠不能滿足數字化審計管理,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管理此項工作,加劇了人員不足與工作任務重的矛盾,在工作人員總數不變的情況下,后勤人員的增加必然導致業務人員的減少,而傳統的手工統計方式,無法給領導提供對機關事務中涉及的用款計劃、審計過程中的非稅收入、車輛管理事務的實時掌控。
(四)干部人事管理情況
審計干部自身業務水平的提高,對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干部人事的綜合管理也是審計機關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然而,在現有審計管理平臺中并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平臺,來實現對組織機構、人員信息、人員晉升、人員輪崗、人員培訓、人員請假、人員調配的管理,不能動態的記錄和監控人員信息,這就造成了管理過程不規范、沒有辦法為領導提供決策及監控手段等一系列問題。
二、基于審計管理系統平臺工作的優勢
審計管理系統由審計署機關輔助辦公系統升級、改造而成。經過金審工程一期、二期建設,已經形成一個為審計機關提供領導決策支持、公文流轉辦理、審計業務管理、信息資源共享、機關事務處理等功能于一體的協同工作平臺。
在金審工程的整體指導思想下,審計管理系統部署涵蓋署、省、市、縣級審計機關,形成四級審計機關互通互聯,審計署采用OA署專版,省、市審計采用OA地方1拖N,目前采用的OA為__版,在集中部署、節約投資的原則指導下,極大地降低了審計機關部署審計管理系統建設成本和管理成本,截止到2013年初,全國審計機關審計管理系統覆蓋率已經達到90%以上,且已經成為各級審計機關公文辦理、業務管理、機關事務處理審計培訓的日常辦公應用平臺,審計管理系統的覆蓋和良好應用為審計管理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條件,基于審計管理系統開展審計管理模式的創新探索和實踐是可行的。
三、基于審計管理系統的管理模塊構想
基于審計管理系統下的管理模塊,核心在于對審計作業、審計機關管理的全過程、全流程監管、對作業數據和管理數據進行實時統計分析、為領導提供決策依據和參考,這就要求以數字技術為手段,擴展數字化審計管理平臺的應用實踐,在實現對各類審計業務、管理、考核信息數字化的基礎上,以信息化手段開展審計工作,構建涵蓋項目管理、風險防控、干部人事教育管理、財務及后勤保障管理、個人量化考核、短信任務提醒、OA應用展示、文明創建等在內的全面綜合數字化管理系統,建立數字化審計機關,提高審計管理水平。
(一)審計業務管理模塊
本模塊應包括項目全過程管理、法規庫和自由裁量權管理以及權利運行風險監控管理等內容。
項目全過程跟蹤管理包括項目計劃編制、項目組織執行、領導指揮、審計整改、法規庫管理、優秀項目評選等內容管理,為審計人員和領導提供信息化幫助,確保審計項目的全流程信息可以方便、直觀的得到管理、利用和展現,使領導和審計人員可以從各自的角度對審計項目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在法規庫和自由裁量權管理中,通過將法律法規庫和自由裁量權有機集合,對于審計機關在審計執法中對違法行為如何處罰,從輕、從重還是免于處罰,有多種處罰時選擇何種處罰、何時處罰、處罰的幅度以及適用哪些法律條款進行處罰等內容定制慣用量化處理機制,建議一套違法行為、違法情節、處罰標準、處罰金額和執法機構的自由裁量處理標準。
權利運行風控管理則是是通過對審計項目開展進行監控、風險預警、預警處置、跟蹤整改,實現對審計權力運行過程中執法監察、廉政監察、效能監察的全面監控。
(二) 績效考核管理模塊
本模塊應將科學的量化考核指標植入系統內,考核指標可隨年度的變化進行調整,依托績效考核管理評價模塊,形成自動加人工相結合的打分模式,可按照一定周期(月、季、年)形成評分,被考核人員對每項指標進行網上自我評價,給出得分利用,上傳相關的得分項證明材料,再由考核人員對自我評價分值進行復核認定,最終實現科學化項目KPI和人才KPI評價,并以報表、圖表等可視化的形式將評分、排名進行展示,變被動式考核為主動考核形成人人自我加壓,創新掙優,干事創業的工作氛圍。
(三)機關事務管理模塊
通過建立一套信息采錄方式,將非稅收入管理、用款計劃管理以及車輛管理統一納入審計管理系統的機關事務管理平臺。一是用款計劃管理,為了進一步加強審計機關財務管理,強化用款審批的流程,完善用款計劃制度,統計全局用款信息而規劃的功能,包括用款計劃的登記、審批流程管理以及用款計劃按照時間、金額、總額、科室等維度進行匯總統計分析;二是非稅收入管理,為加強各科室非稅收入,通過建立一套非稅收入登錄、對賬、統計機制,將非稅收入純手工處理作業納入數字化管理,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三是規范車輛管理,建立車輛信息化,實現年檢自動提醒、定期保養提醒、維修記錄登記、車輛出行、用車費用登記等管理。
(四)干部人事管理模塊
應提供組織機構、人員信息、人員晉升、人員輪崗、人員請教等功能,幫助領導實現對干部人事的動態監控。
在對干部人事信息綜合管理,需構建一個全面、完善、動態的人員檔案信息庫,為上層人員干部動態管理提供數據支撐;組織機構管理提供組織機構維護,滿足組織機構變動管理、機構日常維護、機構花名冊管理等需求;通過對人員晉升信息維護,將每個人員的目標考核得分和平時工作情況,創先爭優情況向結合由人事部門提出具體意見,再由局黨組根據意見,提出自己的意見,最終形成人員晉升初步意向,實現對人員晉升的集中化管理,體現以德才用干部;相關領導根據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實現人員在組織機構中的合理輪崗,同時對于觸發輪崗條件或相同專業技能人員的崗位,系統自動給出提示信息,方便領導對輪崗進行科學化判斷;將人員請假管理與機關現有考勤機制結合,實現人員請假登記管理功能。系統根據人員信息庫參加工作時間計算出假期,人員在請假申請時,自動計算出該員工已清天數、剩余天數,請假人員提出請假申請,提交請假事由,請假類型,請假起止時間,并上傳相關證明資料,再按照請銷假相關制度交由人事部門,相關領導審批生效,銷假時由人事部門人員確定銷假,系統自動產生,本次請假超期天數。
摘 要: 從整個通訊工程項目管理當中,系統管理集成服務的建設是一種從決策支持、核心網絡平臺建設、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綜合決策層建設方面對如何實現通信工程的信息化和綜合集成化進行了探討,并總結了系統的實現方法及特點,以期提高通信工程項目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和發展水平。
關鍵詞:通信工程;項目管理系統;集成化;信息化
1.引言
工程項目在當前的發展已經呈現出了網絡化、信息化的管理發展趨勢,對于通信工程項目當中實行集成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案。使用通信工程項目管理系統集成服務就是通過集成化的方法,用一個核心組件服務器把原有應用集成在一起,來獲取其他應用系統的相關數據和消息。同時,在建立企業統一信息平臺的基礎上通過人機綜合研討廳的方法實現信息的綜合集成,為決策者提供分析、決策支持服務。
2.通信工程項目集成化管理的定義及優點
2.1 通信工程項目集成化管理的定義
通信工程項目集成化管理就是依據工程項目和工程項目管理的特點,應用系統工程原理,綜合考慮通信工程項目從發起到拆除整個生命周期中各階段的要求和銜接關系,通信工程項目管理中的各要素相互關系以及項目執行過程中各參與方之間的動態影響關系,項目各參與方的協調和整體優化而采用的一種基于信息技術的高效率項目管理模式。要取得成功的項目必須要有全面的項目管理,這個全面性至少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項目本身是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它由許多子項、分項構成,項目管理必須包括項目對象的全體。(2)項目管理工作的過程,包括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反饋等。(3)項目管理應包括全部的管理任務。有工期、費用、質量、合同資源,組織和信息的管理。忽略任何方面都可能導致項目的失敗,所以項目管理至少是三維結構體系,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項目管理系統。項目的各職能工作,各參加單位,各項活動,各個階段融合成一個完整有序的整體。信息技術是通信工程項目集成化管理的實施基礎,合適的項目管理組織模式是通信工程項目集成化管理的實施保證。通信工程項目集成化管理要求在項目的發起階段就對項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多重約束條件進行系統的考慮,明確各參與方,尤其是各種供應商、分包商等原先并未納入通信工程項目管理體系的參與方之間的影響和依賴關系,為之提供合適的溝通和協調平臺,通過利用完善的信息技術形成動態的高效率的項目組織,全面實現業主的要求,達到令業主滿意的最終目的。
2.2 通信工程項目集成化管理的優點
通信工程項目集成化管理的實施有以下優點:(1)通信工程項目集成化管理將有力地保障通信工程項目目標的實現,使業主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2)通信工程項目集成化管理將對通信工程項目實施進行整體優化,充分發揮各參與方,尤其是各種供應商、分包商等原先并未納入通信工程項目管理體系的參與方的潛力,在保證項目順利完工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保證各參與方都能從中獲利。(3)可以大大提高項目執行的效率,同時通過同時參與的各企業的交流和配合,保障了設計和計劃的可靠性和最優性,縮短了工期。
在通信工程建設業中推廣實施通信工程項目集成化管理可以加快通信工程項目的實施進度、保障通信工程項目質量,從而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減少通信工程項目的成本、優化有限資源的使用效果、節約大量的建設資金,通信工程項目集成化管理的推廣將導致工程建設業中各企業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的變革,改善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水平。
3. 通信工程項目實施集成化管理的必要性
從傳統意義上來看,從前孤立的、階段化的項目管理模式造成了目前的工程管理實踐中的“舍本逐末”現象。由于工程項目的復雜性和各階段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項目執行過程中各種意外事件在所難免。管理人員的注意力集中在工程項目某個具體活動上,專注于處理和解決各種突發事件。這種“癥狀解”做法在開始時往往能取得一定的效果。長此以往,項目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大量意外事件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被視為是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人們普遍認為既然工程項目管理中意外事件不可避免,那么提高項目管理能力的重點就是如何提高應付各種事件的能力。因此,工程項目管理人員的大量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各種具體事件的處理上,從而導致了管理人員無法進行系統的規劃和計劃,導致了更多所謂的突發事件,惡性循環作用在不斷的增加。這種關注于各種事件本身的做法是造成目前工程項目執行過程中各階段分離脫節,工程質量低劣,控制不力的主要原因。這種“舍本逐末”做法是無法適應工程項目發展需要的,只能使突發事件的數量越來越多。要改變這種現狀,最根本的做法是使管理人員認識到“根本解”的存在,將注意力集中在項目執行的過程上,集中在各種活動的相互關系和影響上,從全局對項目執行的過程進行合理的計劃和控制,進行集成化管理,從根本上減少和避免突發事件的發生。也就是說,要關注各具體活動之間、各參與方之間的相互聯系、影響和作用,重視對工程項目管理中各子過程之間的銜接環節進行管理。
4. 通訊項目系統的建設要求
在通信工程項目管理系統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全面數字化的基礎上,應用海量存儲技術、空間數據庫技術、動態規劃技術、空間分析模型等一系列技術,針對分布式的通信工程項目管理系統異構數據信息,提供專業的分析模型庫,進行深層次的數據挖掘。應用與時間、對象屬性相關聯的一致、集成的中央數據倉儲技術,支持復雜的、任意的查詢方式,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實現聯機分析處理(OLAP)。該階段是信息綜合集成應用階段,用戶在此得到的將不是簡單的數據型信息資料,而是將信息全面升華得到的具有深遠價值和意義的“知識”。真正實現全面的信息增值,為通信工程項目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和發展水平的提高帶來本質性的飛躍。
5. 通訊項目管理信息化系統
通訊項目系統建設信息化的總體功能中其各項功能的設置是按照結構進行整體部署,并結合公司的個性化需要而進行功能規劃的。包括項目前期管理、項目實施管理、項目結項管理、項目歸檔管理、項目知識沉淀管理等,涉及內容有立 項管理、預算管理、任務管理(工作流管理)、物資管理、進度質量管理、變更管理、資金管理、風險管理、溝通管理、文檔管理等。系統與知識管理平臺、信息門戶、OA都進行了業務數據和業務流程的無縫集成。
在通信工程建設過程中,使用上該系統發揮了有效的輔助管理效應,尤其在項目計劃、流程配置、流程監控、基站建設和OA流程集成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以下從這幾個主要方面進行簡要介紹。
(1) 項目計劃管理。
在項目公司建設過程中,一般是在項目任務書下達后進入項目計劃階段,在信息系統上根據項目的專業類型套用相應標準WBS模板,自動生成項目工作范圍分解,并按照具體項目特點修正WBS結構,以此為依據,建立進度網絡計劃、資源計劃,建立指導和控制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基準計劃。
(2) 流程管理。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包括啟動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驗收階段和收尾階段,在每個階段根據項目專業類型的不同又包含許多工作子流程,而每個子流程又包含多個輔助流程,各類流程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動態調整,在業務流程的流轉過程中,進行項目信息流、控制流的數據傳遞。在工作流管理過程中信息系統實現了流程配置靈活化、流程驅動自動化、工單派發自動化、管理人員待辦工作自動提示。
(3) 基站建設。
基站建設流程是公司最為復雜的一類工程項目,它涉及到建站需求、現場勘查、建設審批、選址、選址合同、初步設計(規模和預算)、審批、開始建設(引電、土建、鐵塔、無線基站四個單項的協同)、啟動傳輸工程、發貨、施工、完工、運維部門配數據開通。信息系統對整個基站建設過程以業務流程進行驅動,在流程運轉過程中,自動分配工作任務、待辦事宜,關聯相關合同信息管理、支付管理、配套設備清單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項目信息,可根據完成基站的數量,批次完成概預算設計、設計會審、驗收、結算。具體包括基站建設WBS編制、業務流程的驅動等。
(4) Portal集成。
企業信息門戶(Portal)的應用是企業信息化不斷發展而產生的信息集成及信息化管理的集成門戶,各類信息系統的業務和數據都能通過企業Portal進行直接處理與訪問,通信工程項目管理系統與Portal的集成包括了單點登錄和業務流程的集成,工程管理業務的待辦工作直接在Portal中進行提示,并能直接進入系統進行業務處理。
1.目前本科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隨著近年來高校擴招相應的畢業生人數增加,加之學院對畢業論文質量要求的提高,學院的教務處及系部的管理人員管理畢業論文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大量的紙制文件需要匯總,工作效率極為低下。而且由于對畢業論文“放羊式”的管理,管理人員無法跟蹤到指導教師對畢業論文的指導過程,也無法了解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情況。目前的監控和管理辦法對于“學生如何寫,教師如何指導”只能通過“事后”監控進行管理,很難做到“事中”監控和管理,由此可見,無法有效監督和管理畢業論文撰寫和指導過程是管理中存在的最關鍵的問題。
2.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分析
由于目前教師和學生溝通主要是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所以基于計算機網絡的畢業論文管理系統是解決畢業論文管理問題的有效工具,通過計算機系統詳細記錄教師和學生在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形成的留言、文檔、論文、評價、參考文獻等信息,為監控和評價整個過程提供客觀的支持性材料。管理人員實時分析這些過程性材料,并做出及時的評價與反饋,督促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完成論文,保證論文的質量。2.1過程數據的收集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主要有師生雙向選擇、論文選題、開題、初稿檢查、中期檢查、論文定稿、答辯等環節。每一環節都會形成結果性信息或文件,需要計算機記錄的信息有:論文選題情況、開題報告、初稿檢查評價、中期檢查評價;論文初稿、中稿、定稿;論文評語、答辯評語、論文成績與答辯成績。另外,還需要記錄反映教師指導思想的任務書和對指導過程管理的通知公告等,反映學生對論文資料收集情況的參考資料、文獻、調查數據等,反映教師和學生互動的交流信息,如留言、E-MAIL等。2.2動態評價數據的收集畢業論文是在學校的統一組織安排下,由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完成的,指導教師和學生是影響畢業論文質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只有教師認真指導,學生積極努力,采用科學的方法,在時間和精力上大量投入,才有可能完成高質量的論文。計算機系統無法直接衡量教師指導的水平和學生論文的水平,系統只需要記錄下他們互動的過程和形成的結果,通過這些結果可以看出他們是否認真努力,態度是否端正等反映主觀能動性的信息。一般情況下,教師有能力指導論文,學生也有能力完成論文,只要他們主觀態度認真,就可以保證論文質量。對于教師和學生主觀態度的評價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整個過程中雙方產生的過程性數據,另一方面是通過對二者定期進行問卷調查而產生的調查結果。管理人員定期通過系統發放問卷,由教師填寫對每一個學生情況的問卷(主要是反映學生主觀是否認真努力),由學生填寫對指導教師指導情況的問卷(主要是反映教師主觀是否認真努力,對學生的指導是否有很大幫助)。管理人員通過分析兩方面的數據,對教師和學生做出合理的評價,作為對教師考核和學生最終成績評定的重要依據。2.3反饋與控制管理人員通過系統跟蹤整個過程,對教師和學生做出評價,找出存在的問題,通過系統及時反饋給指導教師或學生,對于共性的問題要通過文件的形式下發給教師和學生,并對執行的過程進行實時的監督和控制。對于不能認真執行有關規定的教師和學生個別予以單方面批評教育,對于情節嚴重的應該通過系統進行通報批評。
3.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設計
3.1系統用戶根據以上分析和我院畢業論文管理的有關規定,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的用戶應該包括系統管理員、管理人員、指導教師和學生四種角色[2]。系統管理員主要完成權限設置和數據備份管理。管理人員主要完成對教師和學生信息基本管理、論文題目管理、指導教師與學生調劑、通知、過程監督、發放問卷、成績管理、文件歸檔等。指導教師主要完成論文題目、下達任務書、論文查看與評價、回復學生提問、通知、成績評定等。學生主要完成選擇指導教師、選題、提交論文、提交參考文獻及其它資料、留言、成績查看等。3.2功能模塊根據教師與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的具體要求和管理的需要,可將系統所需要的主要功能歸類,形成以下幾個主要模塊[3]:(1)個人信息管理模塊:用戶可登錄,修改和查看個人信息。(2)論文選題模塊:每個指導教師提供多個題目供學生選擇,對于每個選題,教師給出簡要介紹。學生在確定指導教師后,可選擇相應的指導教師提供的論文題目,也可自己選題。(3)信息交流模塊: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中有任何疑問都可給指導教師留言提問。指導教師和學生均可查看、刪除和回復留言。(4)文件管理模塊:管理員上傳相關文件、模板、通知;教師通知、提交畢業論文指導的相關文件;學生提交論文、資料等文件。這些文件在畢業論文成績評定完成后統一歸檔,以備將來查找。(5)調查模塊:管理員針對教師和學生的調查問卷,系統對問卷結果進行自動統計匯總,從而管理員能實時了解畢業論文的進展情況。調查的結果還將作為教師考核和學生成績最終評定的依據。(6)過程監督模塊:系統自 動匯總每一篇論文的進度和狀態,如處于初稿、二稿、還是終稿階段等,管理人員根據進度對教師和學生進行監督,并根據學校有關規定進行反饋和控制。(7)成績模塊:成績模塊主要用來公布成績,供教師和管理人員進行分析,供學生進行查詢。
4.系統開發技術與運行管理
4.1系統開發技術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是基于互聯網的,所以應該采用B/S架構。在開發技術上選擇基于應用JAVA語言的struts2.0+hibernate框架技術,便于實現模塊化開發,提高系統的可擴展性,為將來功能的擴展打下基礎。在數據庫方面可選擇SQLServer2000,簡單易用,完全可以滿足系統的需求。4.2系統運行管理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是高校管理人員進行管理的輔助工具,為管理人員提供了必要的過程數據和文件,使得管理人員克服了以往無法監督過程的困難,管理人員一定要利用這這些信息,做到及時的反饋與控制,最大程度地發揮系統的作用。同時,各院校在系統運行過程中還應該制訂一系列基于系統的管理與考核辦法,激勵教師和學生都能盡最大努力投入到論文的指導與寫作中。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是計算機系統、院校、管理人員、教師、學生有機結合的系統,而不僅僅是一個計算機系統。
5.結語
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是指導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是管理人員實現全過程監控的管理平臺。一方面,它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的制約,很好地解決了當前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居兩地”的問題;另一方面,它能夠有效記錄過程數據和文件,能夠實時監控論文進展,反映教師和學生的態度,克服了傳統管理方式無法對過程進行監控的困境。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對于提高畢業論文管理水平,激勵教師和學生積極努力完成論文都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保證和提高論文質量具有積極的作用。系統作用的充分發揮需要在其運行過程中人與系統的有機結合,也離不開與之配套的管理制度的有力執行。
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建設技術并不是問題,而且也已經很成熟了,難點是建設需求的提出、海量數據庫建立、制度標準制訂以及機構設置和經費保障問題。數字化城市管理是現代城市管理模式的創新,既有先進技術手段又有行政管理方式,只有兩者最佳結合才可以使新的城市管理模式高效、快捷、低成本運行,達到建設目標。而近年來對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定位的認識,建設部和有關專家、試點城市普遍認為:“‘數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規劃建設與運營管理以及城市生產與生活中,充分利用數字化信息處理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將城市的各種信息資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當底殖鞘小瘜⑹钩鞘幸巹澗哂懈叩男?,更為豐富的表現手法,更多的信息量,更高的分析能力和準確性,更具前瞻性、科學性和及時性,并提高城市建設的時效性、城市管理的有效性、城市資源優化配置水平、城市綜合實力以及城市生活質量,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gis的空間信息綜合能力與直觀表現能力,在處理城市復雜系統問題時,能幫助人們更好地建立全局觀念與模擬直觀感?!?
一、建設需求分析
每個城市面積、所管城市部(事)件、機構設置都有很大區別,要使系統高效運行,就必須分析清楚所在城市管理現狀,結合城市管理的實際狀況確定工作流程、邏輯關系、最后確定建設實施方案。
二、創建海量數據庫
城市中有大量城市部(事)件信息進入數字城管系統管理,并且定位這些城市部(事)件是由那些單位管理、具體位置和其屬性。這樣可以快速收集城管信息、快速定位、快速指揮責任單位、高效處理城市中發生的問題,并對工作質量進行評價,達到建立系統的信息收集、指揮監督的目的。
三、制訂制度標準
只有整個城市有統一的制度標準,才能有效地進行監督評價。立案標準:城市部(事)件,在什么標準下需要立案處置;處置標準:城市部(事)件問題,多長時間處理完畢是符合要求的;評價標準:依據每個城市管理的責任單位,所管部(事)件多少、處置結果情況,來綜合評價這個單位的工作業績,供領導、市民監督。同時也可以依據工作情況分析,為領導提供科學決策,改進工作。
四、法規建設
一個城市的城市管理由眾多部門來實現,既有政府所管的公共部分,也有社會管理部分。如何讓城市中所有責任部門協調一致,就要有一個規章來統一協調工作,規定其所涉及部門、部門責任、綜合評價和獎罰,讓城市管理法制化、制度化。
五、機構設置和經費保障
合理設置機構是系統正常運行的前題條件,而且應有權威。城市管理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是構建和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機構設置應參照市長熱線、便民中心和目標督辦的組建,設在政府辦公廳,讓管理工作有權威、工作效率更高。
經費保障應堅持以費養事的原則,系統的維護、數字采集更新、監督員的管理都可以市場運作方式進行,以費養事。有相應的經費保障,才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讓城市和諧、靚麗、有序、適宜居住。
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是個大系統而且比較復雜,其復雜不在技術而是管理者的觀念、管理體制的整合,只有最佳結合才會發揮作用,獲得效果。
提到企業信息管理系統(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terprise-EMS),人們就會想到企業資源計劃(ERP),客戶關系管理(CRM),供給鏈管理(SCM),產品壽命周期管理(PLM),制造執行系統(MES),產品數據管理(PDM)等管理概念、理論和方法,以及各種各樣品牌的應用解決方案和信息管理系統,如用友ERP、海艾迪C-EMS和M-EMS及SAP信息管理系統等等。我們同時也會想到這些信息系統會減少庫存占用,降低成本,加快新品上市時間獲得更多收益,整合企業業務流程,提高企業運營效率等等,但對信息管理系統能夠有效地加強企業的知識管理(KM),減少對企業員工個人知識的過分依靠性等方面的功能卻并不很清楚。
眾所周知,任何企業都在不同程度上依靠于一定的技術和知識才可以生存和發展,尤其當今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和信息經濟的時代,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多的是知識和信息獲取或使用能力的競爭。所以對企業的知識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是一個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改之地的關鍵。從事企業管理的人都清楚,企業的人才流失對企業意味著什么。長期以來,企業員工的個人頭腦是知識的載體,人才流動實際上是知識在流動。那么如何實現人走而知識卻可以繼續在企業中留存呢?如何實現知識不僅在某個人頭腦中,而在組織的系統中并持續發揮其功能呢?如何使企業的知識可以不斷積累并讓每個員工快速把握而在工作中加以運用呢?如何使新員工可以迅速在老員工的基礎上繼續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呢?
一、什么是知識管理和企業管理
要弄清以上新問題,首先,我們要從弄清什么是知識管理和企業信息管理入手。美國生產和質量委員會(APQC)對知識管理定義如下摘要:知識管理是組織有意識采取的一種戰略,它保證能夠在最需要的時間將最需要的知識傳送給最需要的人,這樣可以幫助人們共享信息,并進而將其通過不同的方式付諸實踐,最終達到提高組織業績的目的。企業知識管理是以信息為基礎的活動,通過組織性學習創造隱性和顯性知識,并負責如何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方擁有適當的知識。微軟總裁比爾蓋茨認為摘要:知識管理并不是從技術開始的,它始于商業目標、過程和對共享信息需要的熟悉。知識管理只不過是管理信息流,把正確的信息傳送給需要它的人,以便讓他們迅速地以信息為依據采取行動。
中外學者普遍認為,信息是企業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信息作為資源,除了一般的可利用、有價值等特性外,還具備共享性、歷史積累性、時效性和多次再生性的特性。而系統則是由若干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獨立成分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如管理人員、生產工人、工藝、技術、管理、方法和組織機構、生產設備等,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即獲取利潤生產出社會需要的產品,而組成的一個生產企業就是一個系統。那么,要系統地利用信息這個資源,企業建立信息管理系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
企業信息管理系統(EIMS)就是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采用電子計算機、軟件及網絡通訊技術,對企業管理決策過程中的信息進行收集、存儲、加工、分析,以輔助企業日常的業務處理直到決策方案的制定和優選等工作,以及跟蹤、監督、控制、調節整個管理過程的人機系統。
從目前已經大量應用的各種企業信息管理系統來看,普遍具有以下特性摘要:
1.除了通用的管理軟件和MRP(物料資源計劃)、OA(辦公自動化)、WFS(工作流系統)外,大多軟件都需要做大量的需求分析,咨詢顧問(多數都是行業內的專家)和企業各級員工在認真總結以往經驗和企業發展要求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實際量身定做或在標準版本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實際做大量的修改,所以具有行業專家特性及實際應用特性。
2.多數系統是從企業戰略的角度出發,在全局和總體考慮的前提下設計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是從企業的人員機構管理、產品管理、系統權限管理、銷售管理、采購管理、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等系統的角度,考慮戰略的實現性和信息之間的關聯性、制約性的,具有系統性和整體性。
3.具有歷史知識的積累性和共享性。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將各部門和各員工的日常工作的關鍵數據,存儲在數據庫中,并能根據權限方便查閱和調用。
4.具有決策的支持性。所有的各種數據可以經過計算機的處理從不同的角度得到各種分析結果,并通過報警提醒的方式,使決策者在第一時間得到相關信息。
5.動態特性。由于信息的時效性和關聯性,當系統中某一信息要素發生變化時,和之相關聯的其他信息均發生變化。同時,由于企業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要素均在動態發生變化,系統也要求能夠適應這種變化。
二、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
從以上對于知識管理和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概念及特性等可以看出,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對于企業知識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支持和保障功能,具體表現在摘要:
1.知識,確保組織內的每個成員都能共享。在沒有計算機、軟件和網絡通訊技術的前提下,企業知識的手段通常采用開會、發文件及書籍等手段,除了成本高而外,知識的傳播速度、傳播量、更新、查閱及查閱權限等等受到極大的制約。而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則有效地解決了這些新問題,使知識信息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交易質量和效率大大提高,有力地發揮了知識在企業中的生產力功能。
2.確保知識獲得的及時性。信息管理系統解決了跨地區、跨時間、跨單位、跨部門、跨員工之間的查閱障礙,只要是在有權限的前提下,知識需求者可以迅速通過系統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種知識。例如目前的企業信息門戶(EIP-EnterpriseInformationPortal)可以解決企業之間的信息及知識交流新問題,另外企業信息系統可以和相關的網絡連接,并自動按照組織內部成員對信息的需求進行篩選、分類和收集,并按照成員對信息的需求及時傳送給需要的人,以解決知識時效性的新問題。
3.提升組織或個人的隱性知識為顯性知識,并保證兩者之間的有效轉換。在企業沒有信息系統之前,員工的知識和經驗僅存在自己的腦子里,部門的知識也在這個部門里,信息呈現孤島狀態。遺忘、人員流失和成員之間交流不暢導致企業的知識大多是隱性知識,而不能轉變為顯性知識,組織的知識難以積累。組織隨著人員的流動、時間的推移不斷 地交學費,企業不能形成經驗曲線,生產效率和競爭力也就難以提高。信息管理系統使個人知識得以沉淀,成員之間的知識得到共享和交融,企業對員工的過分依靠性降低,從而避免企業因某些關鍵崗位人員流失出現不可收拾的局面。
三、如何做好企業的知識管理
首先,我們要抓好企業的信息管理。知識管理著重于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相互轉化,因為企業只有把國內外和自己企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即顯性知識,通過歸類、整理、提煉迅速傳遞給需要它的員工,即轉化為員工個人的知識———隱性知識,并運用到每項工作中去,才能對企業目標發生功能。信息管理主要集中在對已有的如書面化的、電子信息等顯性知識的管理,在信息增值鏈上,要將數據提升為信息,并對其進行采集和選擇、組織和程序、壓縮和提煉、歸類和導航等,對信息外部特征的加工和組織。在信息管理基礎上,在根據企業和員工需求,對信息內容進行提煉、比較、挖掘、分析、概括、判定和推論等進行知識管理。
其次,要建立知識共享系統。知識管理是以共享和創新為主要目的,重點解決信息超載而知識匱乏的新問題,重視人和人產生知識過程的管理。知識假如不拿出來和他人共享,將導致摘要:(1)核心信息把握在具體實施人員中,管理失控。(2)企業人員外流導致知識資產流失,大量核心技術被帶走。(3)知識孤島造成協調困難,效率下降。所以,在企業信息系統建設中,要堅持以獲取企業內部和外部知識資源為核心;以產品的生產流程為核心;以個人知識和團隊知識的相互交流和轉化為核心;以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的相互接軌為核心;以解決實際新問題為核心;以價值鏈的不斷增值為核心和以技能培訓為核心.最后,把信息化建設作為知識管理的平臺。傳統的金字塔式組織結構和人際交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適合現代社會對知識的快速組織、整合和共享需要,計算機網絡則為知識的獲取、組織和共享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平臺。企業在網絡平臺下,形成一種柔性的和變化的組織和扁平化的信息傳遞渠道。從知識管理的角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統,使人和知識資源有機結合,它將人、知識和現實工作任務整合起來,必將為企業管理帶來實效。
摘要:績效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部分,是企業戰略管理的一個重要構成要素。在介紹平衡計分卡的概念和優勢的基礎上,分析企業平衡計分卡績效管理與企業戰略的因果關系分析,進而提出基于平衡計分卡的戰略性績效管理的內容和特征,指出平衡計分卡績效管理系統的構建內容。
關鍵詞:績效管理;平衡計分卡;指標;指標體系
1 平衡計分卡概述
平衡計分卡是由哈佛商學院的羅伯特·s·卡普蘭教授和諾朗諾頓研究所所長大衛·P·諾頓于1992年發明并且推廣的一種全新的績效管理方法。用其創始人的話來說:“平衡積分卡是一種績效管理的工具。它將企業戰略目標逐層分解轉化為各種具體的相互平衡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并對這些指標的實現進行周期性的考核,從而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建立起可靠的執行基礎”。該方法從財務、客戶、內部經營過程、學習與成長四個角度審視企業業績,完全改變了傳統企業績效評價方式,并推動企業自覺去建立實現戰略的目標體系。
1.1 平衡計分卡的內容
(1)財務方面。
出于以下兩方面的考慮,平衡計分卡保留了財務方面的指標:財務目標能夠集中體現企業的最終目標,即在風險一定的情況下取得最大的投資收益率,財務指標能夠綜合地體現企業的經營業績,財務績效衡量方法能夠顯示企業的戰略及其實施是否正在為最終財務狀況的改善做出貢獻;財務指標體現了企業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2)內部業務流程。
內部流程方面是企業從內部業務角度來評價企業運營狀況的。內部流程是形成企業競爭能力的主要過程,是企業改善經營業績的重點,客戶滿意、股東價值的實現都要從內部經營過程中獲得支持。內部經營過程可以按普通價值鏈原理分為三個過程:創新、經營和售后服務。
(3)客戶價值。
客戶方面是企業從客戶的角度來評價企業運營狀況的。在激烈地市場競爭中,客戶對于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企業應樹立正確的客戶觀,做到真正了解客戶,不斷滿足客戶的需要,使企業的產品能夠適應市場需要,順利實現產品的價值,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中生存和發展下去??蛻舴矫娴牡湫椭笜酥饕蛻魸M意度、客戶留住率、新客戶獲得率、顧客獲利能力和市場份額等。
(4)學習創新與成長性。
學習與成長方面是企業從學習和成長的角度來評價企業運營狀況的。無論在什么時候,企業的經營都離不開以下基本要素:雇員、信息系統、規章制度。這些要素構成了企業學習與成長方面的主要內容,它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條件。
一般來說,學習與成長方面的雇員部分主要是指雇員的工作狀態和精神狀態,核心是激發雇員的活力和提高其技術水平,其衡量指標主要有培訓支出、雇員學歷或職稱構成、雇員技術水平、雇員滿意度、雇員積極性、雇員保留率和雇員生產率等。
信息系統部分則主要是指企業對內外部數據和信息的收集、加工、傳遞和應用系統,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軟件,一個良好的信息系統要能夠保證企業雇員能夠及時獲得足夠的有關客戶、內部流程以及財務決策后果等方面的信息,對信息系統的完善程度主要是通過信息處理和響應的時間以及信息覆蓋比率等指標來進行衡量。
規章制度部分主要是指企業用于組織日常工作的規章制度,其核心在于為員工發揮積極性和創造力創造良好的環境,并能夠有效地將員工的個人目標與企業的整體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
1.2 平衡計分卡的優點
(1)反應了企業戰略的科學發展觀。
平衡記分卡的功能在于以戰略為核心。平衡記分卡所指的平衡、是一種綜合的平衡、動態的平衡、戰略的平衡、增量的平衡。
(2)對指標體系的完善。
平衡計分卡所設計的評價指標體系做到了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的有機結合,能夠對企業的經營績效和競爭能力進行系統完整的評價。
(3)對戰略管理的支持。
基于平衡記分卡的績效管理系統所強調的是將企業的戰略目標與競爭需要的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有效的溝通實現企業目標的層層分解,在平衡企業短期和長期利益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傳統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來對企業戰略的執行情況進行指導和監督,真正將企業的績效管理工作納入到企業戰略目標管理的全過程,使企業的績效管理地位上升到企業的戰略層面。
(4)對組織學習的促進。
學習是一種較高層次的需要,它能使員工的社會、尊重、自我實現等精神需要得到滿足。因此,組織學習不僅是對員工的一種激勵方式,而且是對他們自我實現愿景的強化,從而促進了員工創造性的發揮。
2 平衡計分卡績效管理與企業戰略的因果關系分析
平衡計分卡通過對財務、客戶、內部經營過程、學習與成長四個方面的業績評價來協調目標、戰略和企業經營活動的關系,實現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經營結果與執行動因之間的均衡完成了將企業經營的任務和策略向有形目標的轉換。它體現了財務與非財務評價之間的平衡,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之間的平衡,外部和內部要求的平衡,結果和過程的平衡,前置指標與滯后指標的平衡,管理業績和經營業績的平衡等。
3 基于平衡計分卡的戰略性績效管理
3.1 基于平衡計分卡的戰略性績效管理概述
績效管理系統作為企業管理部門的一個重要系統,它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歷史演進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績效管理從最初側重于結果管理逐漸過渡到側重行為過程的管理,并最終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與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融為一體。平衡計分卡的出現及其與績效管理的結合正好反映了這一發展趨向,其作用是理清企業戰略目標,再將戰略目標分解到各個部門,保證每個部門的運作目標與企業的戰略是一致之后,再將部門的運作目標分解到崗位,保證每個崗位的執行目標與部門的運作目標、企業的戰略目標一致,具體表現如下:
(1)平衡計分卡的實施可以有效的促使公司戰略的顯式化管理,它要求將公司的戰略與績效管理相連接,因此它會促使你主動對自身的使命、價值觀和愿景進行檢討,設定戰略目標。
(2)在明晰了公司的戰略后,平衡計分卡將會與公司的績效管理各個環節緊密相連。平衡計分卡首先是將公司的使命、價值觀和愿景、戰略轉化為績效指標并分解到公司的每一個部門形成每個部門的績效指標,分解到每一個崗位形成每個崗位的績效指標,同時還會
促使員工將現實的行動計劃與指標聯系起來,配置資源,確保計劃、指標與戰略目標的實現。
(3)平衡計分卡也是進行績效指導與反饋的重要工具,它能持續的對公司各個層面的績效實施監控,實現溝通,以確保整體業績達成,促進戰略目標的實現。轉 (4)平衡計分卡還是考核評價的工具,它與薪酬等人力資源管理政策有效地結合能夠實現合理的績效回報,以激勵公司的全體員工,提高他們實現績效目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此可以看出,平衡計分卡能夠幫助企業建立一個實現戰略的“精確制導”的績效管理指標體系,是連接公司戰略與績效管理系統的有效工具。平衡計分卡體系使企業迅速捕捉外部環境變化,及時跟進內部改進,提高戰略性學習能力,提升企業的靈活性。
3.2 基于平衡計分卡的戰略性績效管理特征
(1)以戰略為核心。
平衡計分卡績效管理系統的產生不僅為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績效管理系統框架,同時也為企業的戰略管理與績效考核之間建立系統的聯系提供了思路與方法,其方法主要是通過與CSF(企業關鍵成功因素)和KPI(關鍵績效指標)相結合來設置績效管理系統,描述企業的戰略框架。并通過財務、客戶、內部經營過程、學習與成長四個方面指標之間相互作用的因果鏈來表現組織的戰略管理軌跡,從而實現績效考核與績效改進以及戰略實施與戰略修正的目的,如圖1所示。圖1清楚顯示平衡計分卡把戰略放在了績效管理過程的核心地位,通過相應績效指標的設計與分解和績效考核與激勵,將企業戰略在企業各個層面進行層層落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計分卡既是一個績效管理系統,又是一個戰略管理系統。
(2)過程管理與目標管理并重。
平衡計分卡績效管理系統的另一本質特征是既注重對經營目標完成程度的管理,又注重對經營目標實現過程的管理。過去,以財務指標為主的績效管理系統主要側重于短期目標完成程度的管理,而忽略了目標實現過程的管理,這種績效管理系統往往會給下屬單位這樣一種導向,即無論采取什么方式,只要能夠完成總部下達的目標任務就可以了。這種導向將會造成企業下屬單位采取非正確的方式來完成它的短期目標,從而會傷害企業整體、長遠的利益,妨礙企業整體戰略的貫徹、落實和調整。一個良好的績效管理系統應該是過程管理與目標管理并重。平衡計分卡績效管理系統方面通過財務指標來對企業目標完成程度進行管理;另一方面則以目標實現過程中的因果關系鏈為基礎,分別設置客戶、內部經營過程和學習成長等三方面的非財務指標來對企業目標完成過程進行管理,進而達到過程管理與目標管理并重的效果。
(3)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平衡。
基于平衡計分卡績效管理系統的指標間存在緊密的因果關系,通過這種因果關系鏈,企業可以將其長期目標層層分解為短期目標,當企業實現了經過自上而下分解的短期目標時,實質上也是向企業長期戰略目標靠近了一步。因此,企業通過管理短期目標,可自動實現長期目標,從而實現了兩者之間的平衡。
(4)關注學習和能力發展。
基于平衡計分卡的績效管理系統要想正常運轉,要求管理者和一般員工具有不斷學習的能力。從對戰略的透徹理解到績效指標的制定到假設的檢驗和指標的修正都要求全體員工廣泛的參與。
(5)具有很強的戰略適應性。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外部環境瞬息萬變,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根據競爭的需要適時改變自己的競爭戰略。戰略的改變要求與之相應的績效管理系統也隨之改變?;谄胶庥嫹挚冃Ч芾硐到y的指標體系直接來源于企業競爭戰略,而且具有精簡明確、重點突出的特點,很容易根據戰略需要進行改變。另外,一個行之有效的基于平衡計分卡績效管理系統一般都有與之配套的管理信息系統的強有力的支持,數據處理的自動化和績效反饋的迅速也提高了系統的應變性和適應性。
4 平衡計分卡績效管理系統的構建內容
平衡計分卡用一套與戰略相關的多層次指標來綜合、及時地評價企業業績。具體構建內容如下:
企業的戰略目標,是由企業的財務指標和一系列非財務指標構成的,在平衡計分卡中,企業的財務指標——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指標;企業的非財務指標主要有:顧客導向的企業經營績效指標;人力資源管理指標;企業內部流程績效指標;企業學習、創新和發展績效指標。
企業的各個部門和企業的每個員工的績效考核指標,是由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得到:將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到每個部門,然后再分解到每個部門里面的每個員工。這樣就把員工的日常工作,跟企業戰略目標建立一個自然的聯系。平衡計分卡主要從四個方面來對企業的業績進行評價。平衡計分卡分別從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和學習成長這四個視角向組織內各層次的人員傳遞公司的戰略,以及每個步驟中各自的使命,最終幫助組織達成目標,從而有效地解決傳統方法的局限。平衡計分卡從四個不同的視角,提供了一種考察價值創造的戰略方法:①財務視角。就是“我們如何滿足股東”的問題,從股東角度來看,企業增長、利潤率以及風險戰略。傳統的財務指標通常涉及盈利、增長和股東價值等方面,目的在于檢測公司的戰略執行和利潤增加狀況;而平衡計分卡財務計量的典型指標有利潤、現金流量、資本報酬率、銷售增長率以及經濟附加值等;②顧客視角。對顧客的計量主要針對為企業提供長期盈利能力的顧客群,既包括現有顧客,又包括潛在顧客。涉及到的計量指標主要有按時交貨率、新產品銷售所占百分比、重要客戶的購買份額、顧客滿意度、顧客保持率、新客戶保持率、顧客盈利性和市場份額、客戶排名順序等;③內部運作流程視角。內部業務維度著眼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回答的是“我們必須擅長什么”的問題。使各種業務流程滿足顧客和股東需求的優先戰略,主要包括長期革新和短期經營兩個周期的計量,是為了確定企業需要優化的內部過程。對內部過程的計量就是對企業內部價值鏈的分析,企業內部價值鏈一般來說包括革新、經營和售后服務三個過程;④學習和成長。在當前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十分關鍵,而學習和成長關注的就是“我們是否能繼續提高并創造價值”的問題,它主要來源于員工的再培訓和企業組織程序的改善等。對員工的計量包括員工滿意度、員工保持率和員工技能水平等;對企業組織程序的計量主要是檢驗員工的合作和交流情況,可以通過內部過程的改善率來衡量。優先創造一種支持公司變化、革新和成長的氣候。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利用平衡計分卡,公司的管理人員可以測量自己的公司如何為當前以及未來的顧客創造價值。在保持對財務業績關注的同時,平衡計分卡清楚地表明了長期價值和競爭業績的驅動因素。
我國在ITS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但隨著全球范圍智能交通技術研究的興起,進入20世紀80年代,我國也加快了對智能交通技術研究的步伐。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
為了解決我國城市的交通問題,改善城市交通系統的性能,一方面需要通過改造路網系統、拓寬路面、增添交通設施以及道路建設等城市交通所必需的“硬件”建設來實現,另一方面需要通過采用科學的管理手段,把現代高新技術引入到交通管理中來提高現有路網的交通性能,從而改善整個道路交通的管理效率,提高道路設施的利用率,實現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一、智能交通發展的現狀
一方面,北京、上海、沈陽等大城市陸續從國外引進了一些較為先進的城市交通控制、道路監控系統;另一方面,國家加大了自主開發的步伐,如國家計委、科技委組織開發的實時自適應城市交通控制系統HT-UTCS,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市交警總隊合作開發的SUATS系統等;1998年交通部正式批準成立了ISO/TC204中國委員會,秘書處設在交通智能運輸系統工程研究中心,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智能運輸系統的標準化活動,現在正進行中國智能運輸系統標準體系框架的研究。此外,我國將從今年起在全國36個城市實施以實現城市交通智能控制為主要內容的“暢通工程”,并逐步推廣到全國100多個城市。
二、中國發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中國是一個經濟持續發展的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與汽車化發展十分迅猛。改革開放前,城市化水平不足19%,目前已經發展到超過30%,預測2010年將接近50%;機動車擁有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2010年達到13億多輛。中國道路交通設施及管理設施雖然有較大改觀,但跟不上機動車增長速度??傮w水平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大多數城市路網結構不合理,道路功能不完善,道路系統不健全。交通管理設施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即使各地都建立了交通控制中心,大多只是實現了監視功能,而遠沒有發揮控制功能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