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5 06:24:10
序論:在您撰寫體育與健康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關鍵詞】:體育鍛煉; 心理健康; 促進
【論文摘要】: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文章探討了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同時,對一些心理缺限的癥狀提出了與之相應的體育鍛煉的療法。
經濟飛速發展、信息膨脹、社會節奏不斷加快的21世紀,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人與人的交往越來越多,人際關系越來越微妙,怎樣處理好復雜的人際關系是每個人不可避免的。人們生活在一個繽紛復雜的大環境中,這樣就要求人必須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來適應時代與社會的要求。現在人們已經開始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健康應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和道德健康。人類對健康內涵的認識不斷豐富和深化的同時,個體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現代社會的廣泛重視。綜合許多學者的不同的觀點可以認為,心理健康是個體的一種持續的積極的內部狀態,個體表現出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并充分發揮其身心的各種潛能,在應付各種問題和環境時更多表現出積極的傾向。眾所周知,體育鍛煉有助于保持身體健康。體育鍛煉通常是指那些有計劃、有規律、重復性的、以增強體能為目的的身體活動。有些人把體育鍛煉理解為任何形式的身體活動,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到打掃衛生;有些人則認為,體育鍛煉是做大量的有氧運動或力量練習。可以看出人們對于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還不夠明了。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對人的心理健康有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不同的運動項目對人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不盡相同。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 體育鍛煉與情緒方面
體育鍛煉可以改善情緒。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情緒是衡量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主要指標。良好的情緒對人的行為具有增力作用,消極的情緒會影響人的正常學習工作,還會對人的身體心理產生許多不良影響。長時期的情緒壓抑,憂慮和緊張,還可導致疾病。有調查表明, 人運動時大腦會產生一種類似嗎啡作用的物質---內啡肽。嗎啡的作用是消痛并使人產生欣快感, 內啡肽也會產生欣快感, 它可以降低抑郁、焦慮、困惑以及其他消極情緒的程度。體育鍛煉也給人們提供一個機會, 使人們能夠分散對自己的憂慮和挫折的注意力,在單調重復性的技術動作中, 通過冥想思考等思維活動, 可能促進思維反省和腦力的恢復, 這種對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或轉移,可以達到調節情緒目的。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使機體產生極大的舒適感。在各種運動項目中,去感受運動的美感、力量感、韻律感、從而陶冶情操,開闊心胸,激發生活的自信心和進取心,形成豁達、樂觀、開朗的良好心境。
(二) 體育鍛煉與人格方面
人格,也稱個性。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利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目標以及健康、積極、進取向上的人格。體育競賽中的取勝催人奮發向上,有利于個性形成。而失敗也是對人格的一種考驗,在失敗中挖掘有利因素可以看到成功的希望。體育運動能提高心理耐挫水平,在遇到挫折、困難時能正確地面對和處理各種挫折和困難,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獨特的個性。
(三) 體育鍛煉與心理適應方面
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人與人的交往不僅反映了人的健康狀態,人與人中正常、友好的交往不僅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經常到公共場合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可改善人際關系,而且能使人與人之間互相產生親近感,使個體社會交往的需要得到滿足,豐富和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這有利于個體忘記工作、生活帶來的煩惱,消除精神壓力和孤獨感,從而給個體帶來心理上的益處,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際關系。
(四) 體育鍛煉與智力方面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們從事各種活動最基本的心理條件。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須有健康的神經系統和身體。認知行為假說指出:體育鍛煉可誘發積極的思維和情感。
對于學生來說是要求其學習效率,是由大腦的高級神經系統所決定的,經常從事體育活動和身體鍛煉,可促進肌體的新陳代謝,提高神經系統的活動能力,增強呼吸和循環系統的功能,使大腦供氧充分,進而使記憶力增強,思維更加敏捷靈活。通過進行體育鍛煉可使學生緊張的大腦皮層得到休息,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結語
體育鍛煉可以提高智力, 促進身體健康, 也是影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經常參加體育鍛煉, 可使身體產生極大的舒適感, 在運動中享受節奏韻律。體育可給人們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 有助于消除體育之外的階層或文化上的差距, 有助于消除孤獨心理, 沖破"閉關自守"的生活方式, 從而增進和發展與不同類型的人的交往。體育運動對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積極促進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所無法替代的。我們要充分利用體育運動的有利條件, 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有意識的發揮其特殊功效, 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同時, 健康的心理又能促使機體戰勝各種病魔的侵襲和擺脫各種挫折及逆境。因此,心理健康的持續化、年輕化, 需要經常參加體育活動。
論文關鍵詞:保健體育課 心理健康 特殊群體
論文摘要:普通高校對部分身體異常和病、殘、弱等特殊群體的學生開設保健體育課已成為學校體育教育的組成部分。當前,學校要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體現教育的公平性,普及體育及其健身理論,就必須把握好保健班學生體育這一環節,保障其接受體育教育的均等機會。為此,筆者從構建高校保健體育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的必要性、保健體育課程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內容的編制等幾方面提出了一點思考,為完善高校保健體育課教學提供參考。
一、保健體育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1、保健體育與保健體育課
保健體育教學是通過對體質與健康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和衡量指標等有關知識的傳授, 幫助學生懂得人體保健的基本規律,鼓勵學生有達到健康狀態的愿望,引導學生合理而明智地利用已有的保健措施, 養成有益于健康的鍛煉行為,并知道在必要時,如何尋求適當的幫助,使之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保健體育課是為身體比較弱、有某種疾?。〞簳r性或終身性)和身體某部分器官存在某種缺陷的學生開設的體育課程。
2、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指采取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的方法, 對由精神壓力和沖突引起的心理障礙和軀體性不適反應,進行預防性教育和處置,以便達到指導青少年講究精神衛生、幫助解決心理困惑、預防因心理障礙而導致的心理變態。高質量的保健體育課教學,可以改變身體異常和病、殘、弱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體育鍛煉既是一種身體活動,也是一種心理活動,因此,體育鍛煉不僅有助于身體健康,而且對心理健康也有積極的作用。保健體育課與心理健康教育兩者雖內涵不同, 但它們的確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心理健康有助于促進身體健康。因此,對高校病、殘、弱“特殊群體”的學生開設保健體育課,要做到身體與心理健康教育合二為一,才能符合體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保健體育課的現狀
1、對保健體育課認識不足
教育部于1992 年、2002 年先后頒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已把保健體育課列為高等學校體育課的一種類型, 并明確指出:“對部分身體異常和病、殘、弱及個別高齡等特殊群體的學生,開設以康復保健為主的體育課程?!?
2、保健體育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的組織與方法針對性不強
普通高校保健體育課程教學內容都不一樣, 但大同小異。說明多數學校已認識到身體康復,不僅僅是生理機能的康復,更是通過體育手段,增強對生活、學習的信心,形成積極的期望。調查中還發現:多數學校把許多中國傳統的養生、康復手段拒之門外,只有少數學校在開展,其原因是:多數教師因以前沒有觸及過此類教材,而不能適應教學。此外,多數學校未能安裝健身路徑等器材,康復體療器材匱乏,不能更好地、各盡所需地開展體療康復運動。由此可見,保健體育實踐部分選擇教材單一,重統一輕個體差異,這就很難激發保健班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使學生難以體驗到保健運動的愉悅感, 其影響學生終身健身習慣的養成。
三、保健體育課課程的構建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樹立新的保健體育教學思維模式
加強對高校保健體育課教學的組織領導, 重視體育保健課程的建設工作,加大實施力度,并推廣傳統康復、醫療體操及適應性康復體育的教材。任課教師加強對傳統醫療體操,如練功十八法、八段綿、五禽戲、易筋經等進修學習,以適應教學。同時還應打破以現代體育運動項目為主的教學體系,逐步走向以增進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相結合,培養學生終身鍛煉能力和習慣。將傳統體育和現代體育有機地結合,構建一種新型的保健體育課教學模式。
2、完善殘疾體弱學生的教育體系, 培養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
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要切實把殘疾人體育教育納入本地區教育總體規劃, 建立殘疾學生體育教育的行政管理機構, 使殘疾學生體育教育向正規化、科學化方向發展。同時結合特殊體育教育的發展規律,對現有的學生體育教學大綱進行相應的調整, 以便教師對各類殘疾學生進行有效教學, 使體育保健課更加符合殘疾體弱學生個體的需要,適應殘疾人群眾體育的發展要求。
3、構建合理的保健體育課教材體系
保健體育課教材的選擇和構建, 應根據保健體育課程目標,在充分考慮保健班學生身體特點的基礎上,選編教材。從保健體育資料及目前病殘學生的現狀看,保健體育課內容應包括保健知識,即為保健理論部分;身體練習,即為實踐部分;個人選用部分,即為終身體育能力(自己創編鍛煉方法組合或擅長項目的某此創新)。高校病、殘、弱學生的康復不僅需要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 而且需要營養和生活衛生方面的配合,因此,保健體育課理論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身體練習的內容應根據個別情況通過課外體育活動進行選擇。
4、建立合理的保健體育考核辦法
客觀地評定學生的成績既能反映教師的教學質量,又能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激發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合理考核高校“特殊群體”學生在校期間體育水平的綜合能力,有利于通過科學的考核評價來提高高校保健體育教學質量。高校保健體育課的考核應根據教材內容體系而定, 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與現代體育項目相結合,對病、殘、弱學生加大課外體育活動考核比例,以創編鍛煉方法組合和擅長項目選擇考試,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做到以人為本,遵循病、殘、弱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興趣愛好,以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學生所用,便于學生課外自學、自練,達到終身體育鍛煉的能力。
四、總結
總之,新形勢下的高校殘疾體弱的體育教學,要將“康復、保健、健身”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使學生掌握康復、健身的基本手段、方法和保健的基本常識,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為終身體育與保健打下基礎。
論文關鍵詞:高校體育 認識體質 身體健康 德育 心理健康
論文摘要: 高校體育教學是培養健康的大學生的一門重要學科。高校體育教育應該以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正確認識,增進學生的身體健康以及培育學生德育,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為目的,為祖國培養“四有”人才。
體育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原始人類在為生存而同自然界進行斗爭中,發展了走、跑、跳、投擲、游泳以及其他各種技能。這些原始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技能與現代人的體育活動都是身體的活動,其區別在于前者主要用于謀生,后者主要用以鍛煉身體。體育作為一個專門的科學領域,是人類社會長期實踐中,隨著社會生活和生產的不斷發展而逐漸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它受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的影響與制約,也為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服務。高校培養的目標,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四有”人才。高校體育通過教學以及一些訓練和競賽環節,教育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能及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以不斷增強體質,確保大學生身體和心理的健康。
一、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正確認識
要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在掌握一定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能和科學鍛煉身體的前提下,關鍵在于啟發學生堅持經常鍛煉的自覺性,除一定程度上來自其本身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外,提高學生對高校體育的目的性的認識,解決好為什么鍛煉?為誰鍛煉?是至關重要的。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就是我們自覺進行身體鍛煉的目的。如果我們對鍛煉的目的,有正確的認識,對體育的某一項或幾項有較濃厚的興趣和愛好,且在校期間通過日常堅持鍛煉養成了鍛煉習慣,則這種鍛煉自覺性的內在驅動力將是持久的和無窮盡的。
二、科學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增進學生的身體健康
科學有效的鍛煉就是根據人體發展的規律,遵循科學鍛煉的原則,運用體育的內容,采取適合發展身體的不同形式和方法,有針對性的鍛煉身體,以促進人體的發育,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提高有機體的生命力,達到延年益壽的功效??茖W的體育鍛煉能夠改善人體神經系統的功能,增進大腦的營養供應,提高大腦的記憶力。除了對神經系統的作用,還可以增進對運動系統的技能。同時運動還能增進呼吸系統的功能??茖W的鍛煉要遵循全面發展的原則,也就是指體育鍛煉參加者身體的各個部位,各器官系統的技能以及各種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都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另外科學鍛煉要遵循經常性原則。體育老師出了帶領學生上體育課外還應該引導學生經常進行鍛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由于身體對運動鍛煉和效果有“不進則退”的規律,所以,只進行幾次或只是短期進行鍛煉不會取得效果的。高校一般一周只給學生安排一次體育課,這樣的鍛煉是不能增進學生的體質的。高校的體育教師除了積極參加體育教學外,還應該每周為學生安排一種趣味活動或者是一種類型的體育活動,組織學生參加進行鍛煉。只有這樣堅持鍛煉才能夠真正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三、增強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體育教學乍一看與德育好像沒有什么重大的關系,其實體育教育所涵蓋的德育教養的內容時多層次、多方位的??茖W的體育教育能塑造文明健康的民族形象,體育教育是挖掘人生命潛能的最后鍛煉手段。體育鍛煉中的體育競賽項目能夠培養學生勇往直前、不畏強手、勇于拼搏的精神。另外體育競賽是培養學生愛國熱情和愛校熱情的有效手段。體育競賽具有鮮明的集體觀念,這是從未代表任何集體進行比賽的人很難得到的直接、生動、感性的集體意識。在熱烈緊張的競賽場內外,集體與個人、代表者與被代表者融為一體,在學生心靈中鮮明的印下集體的觀念。高校體育教學是一個很好的培養學生集體意識的場合。與中學相比,高校人才更加豐富,并且學生都來自各個地方,這更能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多民族大家庭的集體氣氛。高校體育教師可以經常組織各種大型的競賽活動,讓學生都參與到其中來,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另外體育活動也是一個有組織性的活動,通過參加各種體育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組織性和組織能力。學生在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要通過團結協作才能夠達到目標。譬如籃球比賽,籃球比賽除了運動員要擁有一定的技能外,相互之間的合作十分重要。只有隊員默契合作,團結一致才能夠將比賽打好。參加這樣的活動能夠讓大學生體會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想。通過相互協作的體育鍛煉培養學生的德育,讓學生擁有社會美德,心理更加健康。
四、總結
高校體育不僅僅是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一個平臺,也是培養學生社會美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一個平臺。高校體育教師應該明確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通過科學的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為國家培養“四有”人才。
論文關鍵詞:中職學生 健康教育 體育與健康
論文摘要:體育與健康課程是職業教育的基礎課程。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的好壞直接影響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健康狀況和勞動者的素質,從而影響著人才質量、經濟效益和經濟發展速度。但長期以來中職學校體育教學還是存在著嚴重的低效率問題。本人結合中職教育實際情況,初步探討怎樣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體育與健康教育為培養專業型、技術型人才提供身體素質的保障。
新理念中等職業學校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黨的教育方針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中等職業學校培養人才的要求,確定中等職業學校體育的總目標為: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進行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質的教育,促使其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人才。要使現代青少年的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保持完善的健康狀態,就必須認真地開發學校體育規劃與科學布局以及體育課程資源利用。
一、職業學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觀念和指導思想的落后
其一,現在大部分中職學校實行開放招生,招收的學生大多來自不同地區。許多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時期接受的健康教育與目前所接受的健康教育存在根本上的理念差距。部分學生連完整的體育課都沒有上過,技能的差異導致學生間接受能力的差異。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必然容易對所學事物失去興趣。其二,大部分中職學校對健康教育的弊端在于對“健康”概念認識模式的模糊不清,這對體育課程的內容設置是十分不利的。
2.課程內容的陳舊與教授方法的落后
教育部在修訂后的《綱要》中明確規定:“在中職二年級實行拓展模塊(學生自主選項教學),讓學生選擇自身喜歡的課程。”目前,由于大部分中職學校領導對培養社會緊缺的應用性人才的專業教學方式更加重視,把更多經費投人到校專業課設置與配備上,而體育與健康教學的相關功能卻無法全部一步到位,導致健康教育只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并沒有將健康教育和體育教育合理化地結合。校方的思想怠慢使多數教師喪失了教學積極性。有的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往往忽略實踐教育,重視理論的教學,沒有很好做到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3.教學評價方式和標準的不靈活
多數教師在評價學生的成績時主要采用定量評價,而很少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考核標準過于單一。多數教師已經習慣了傳統的考核標準,而對新的考核制度不很適應而難以接受,還有一部分教師認為新的評價體系過于復雜而退求其次。
二、相關建議及對策
1.改善中職學校的教學方法
課程教學方法發展趨勢應以以下教學方法為主流:啟發式教學法、研究式教學法、合作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就是在體育教學中,在教師的指導啟示下,先讓學生自己積極思考,然后教師總結明確結論。研究式教學法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先思考、研究、探索、討論,教師后講解、歸納總結的教學方法。合作式教學方法是一種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共同完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合作式教學方法能夠提高職校生的團結合作能力,達到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教學目標。
2.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中等職業學校要改變以往評價單一化的做法。要求全面、綜合地評價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們不要怕麻煩,盡量做到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課內評價與課外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考試與測驗相結合。努力做到評價方式多元化。
3.結合各校特點,開展陽光體育
長期系統的健身鍛煉有利于骨骼的生長發育,提高骨量,預防骨質疏松,從而使骨變得強壯、牢固;身體活動使得關節更加靈活、穩固;經常參加身體鍛煉,可使肌肉產生良好的適應性變化,表現為肌肉的健壯、有力。
4.轉變教師觀念.加強師資培訓
教師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轉變教師觀念十分重要。新體育課程要求體育教師要成為學生發展的引導者、促進者,學習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教學的研究者和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因此,教師的責任任重道遠。職業學校體育教師的師資培訓工作相對比較薄弱,教師要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培訓。
總之中職體育校本教材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專業特征進行編寫,與時俱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中職特征、學校特征、專業特征,為學生的專業技能添彩,讓學生健康地成長、學校共同進步、社會繁榮發展。
論文關鍵詞:普通高中 體育與健康 選項教學 意義
論文摘要:選項教學是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結合筆者的體育選項教學實踐,論述了實施選項教學的意義。包括選項教學能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和有效促進教師素養的提高兩個方面。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促進和增強學生的身體健康,提高學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實施選項教學是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身體素質水平以及社會、個人發展的需要,從學校為其提供的若干運動項目中選擇1~2項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項目,以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掌握科學合理的鍛煉身體的方法與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主動參與鍛煉的意識。也為教師專業特長的發揮開拓了用武之地。
一、選項教學能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1.實施選項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的教材、教學手段是學習的外因,學生學習的興趣、愿望、知識基礎、發展水平是學習的內因。學生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憑借教師的主觀愿望,注入、灌輸,甚至強迫、命令是達不到教育目的的。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思維能力和創造精神的提高,才能使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合作,從而主動建構知識,增長技能,實現終身發展。
實施選項教學,能使絕大多數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因此,學生內心蘊藏著渴望學習和參與體育活動的極其濃厚的興趣,并表現出極高的學習熱情,有了這份熱情,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變教師要我學為我要學,積極參與學與練,大膽嘗試和探索,敢于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實施選項教學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
運動心理學指出:“一個人有了認識某種事物的需要,這種占優勢的傾向性就會引起一個人與滿足該需要有關的意志活動,并使人處于一定的情緒狀態之中,也使智力積極活躍起來?!备咧猩涍^了義務教育學段九年的《體育與健康》的學習,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身心的發展,學生“項項都要學,項項學基礎”的傳統教學已不能滿足學生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高中階段的學生萌發和追求的是身心的滿足和獲取成功的體驗。選項教學正是基于學生的這種需求,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萌生出來的一種新型的教學組織形式。它為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空間。在選項教學活動中,學生激發出一種強烈的求知欲,然后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憑借這種積極高漲的學習情緒和敏銳的智力活動,就能更快地掌握知識和提高能力。
3.實施選項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與技能水平。
通過實施選項教學,可使學生獲得某一運動項目比較完整的知識、技術、技能,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如籃球、足球、排球等一些集體性的項目。通過較長時間的系統學習與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競爭意識與自我控制的能力等;田徑項目則有助于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頑強意志、自我超越的意識等。實施選項教學,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例如,在籃球選項課教學中,首先對學生進行一些基本功練習,如身體素質、基本技術、簡單的裁判規則訓練等,然后依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競技水平進行分組比賽,并依次循環。每一輪循環下來,教師針對問題進行講解指導。這種教學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技能水平,往往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教學效果。
4.實施選項教學為學生的人際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選項教學使學生的專項技術水平進步很快,涌現出了一批體育骨干,這些體育骨干在課余自發組織了各種比賽,例如,年級籃球聯賽、年級足球杯賽等等,同時還組織同學進行專項技術訓練,不僅使學生的專項技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還提高了同學們自身的組織管理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5.實施選項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通過選項教學,提高了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發展了學生的體育特長,提高了他們的體育興趣和參與意識。實踐證明,在足球選項教學中,長時間足球練習和比賽磨合,培養了學生對足球運動更加濃厚的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這一點可從學生自覺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人數不斷增多上來證實。由于學生自覺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因而各種形式的體育比賽活動應運而生。不僅豐富了校園體育文化,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這些活動,提高了運動技術水平和自主學習、自主練習能力,并使體育運動成為學生課余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是學校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終身體育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激發學生好勝的天性,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終身體育的觀念,通過選項學習使學生在高中學習期間能掌握1~2種鍛煉身體的方法。
二、選項教學能有效促進教師素養的提高
1.選項教學有利于教師專業特長的發揮。
在過去的學校體育教學中,不管體育教師是什么專業出身,有什么專業特長,籃球、足球、田徑、體操等,項項都得教,可教學效果卻是吃力不討好,嚴重地挫傷教師教學的積極性。體育教師都很清楚,并不是任何教師對所有的運動項目都很“內行”,也有“弱勢”項目存在。開展選項教學后,學校能根據每位教師的專業特長去安排課務。這既能煥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又能充分展現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能力,熟練地把自己的特長發揮出來,使教師更好地把握教材結構和特點,開拓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嫻熟地傳授知識、技術和技能,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選項教學有利于教師專業素質和能力的拓展。
隨著選項教學的不斷開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專項運動技能會逐步提高,不少同學對一些運動項目知識的了解和技能的掌握都非常的不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甚至不亞于我們教師,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這就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有壓力就會有動力,這將能激發教師的教學欲望。面對這樣的壓力,教師如果不能很好地認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會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如果教師敢于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并在與學生互動中實現教學相長的目標,自覺地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吸收新鮮信息,不斷加強自己的業務學習,并在自己的領域內不斷改革,積極進取。師生互動還有利于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得課堂氣氛變得輕松、和諧和愉快。
3.選項教學有利于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創新。
選項教學,可以使教師專心致志地研究某一個單項,練好扎實的基本功,發揮自己的專項特長,對本專業的各項內容達到精通的程度。做到既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又能根據學生的實際,做出相應的策略調整,合理安排教材,設計出切合學情的教法,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提高和教育教學的深入開展。
體育教師應時刻注意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牢固樹立素質教育質量觀,緊跟形勢發展,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思路,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學習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形成新技能。
三、選項教學有利于業余運動隊員的選拔和體育特長生的專項選擇
高中學生的比賽往往是一些單項的比賽,如田徑、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過去的教學方式造成了教師對同一項目的各個年級之間的學生了解不夠,認識不足,因此在參加各種比賽時教師挑選隊員往往比較困難,不能及時從各個年級中選拔出優秀的隊員參加比賽。而在選項教學中,教師熟悉自己所教學生的情況,很容易從不同年級的同一項目中挑選出優秀的隊員,為各種比賽做好了前期的準備。
另外,普通高中還有向高等院校輸送體育后備人才的任務和職責,而現在體育高考都需要考生有自己的特長,選項教學以后,學生能夠通過三年的課堂學習和訓練,把自己體育課上所選的項目作為自己體育高考的專項來報名,從而爭取專項考試的優異成績。
四、選項教學有利于場地器材的安排與使用
普通高中各學校往往是班級多、人數多而場地器材缺乏。過去的體育授課方式是每一個年級的體育教師根據自己年級的情況去安排教學計劃與布置場地器材,這樣就會出現不同年級之間因同時上同一類項目的內容而出現場地器材不足或沖突的情況,而有時又都不上某一項目,造成器材的閑置。實行選項教學后,則可以避免上述現象的發生,充分提高學校場地器材的利用率,彌補了場地器材的不足。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論文關鍵詞】體育與健康 新課程 對比
【論文摘要】本人主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對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的總目標、基本理念進行簡要的闡述,再對新老課程諸多因素進行對比,以期為體育教師提供理論參考。
一、前言
教育部于 2003 年 4 月重新制訂和頒發了《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體育新課標),這場改革也被稱為多年來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體育課程改革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無論是從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功能,還是從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到課程管理、課程資源以及教材建設,全面進行改革。
在新頒布的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體育課程的總目標表述為: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提高體能和運動技能水平,加深對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學會體育學習及評價,增強體育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形成運動愛好和專長,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發展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人際交往技能和團隊意識;具有健康素養,塑造健康體魄,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充滿活力的人生態度。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二、課改前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對比
1.指導思想不同
體育新課標強調體育與健康課程應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整體健康為課程目標。而過去的體育課程由于受歷史的局限,沒有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主要是以“增強學生體質”為指導思想,在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這兩個方面不夠重視?,F行的體育新課程標準與過去的體育課程相比,強調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再者是以前的體育課程更多的是考慮教師如何教教材,而不是有創造性的開發教材,深化教學內容不夠。體育新課標強調以學生為本,課程教學要從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創造性學習這方面作為基點,其表述更多的是從學生方面考慮,從而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了可能。
2.目標體系不同
體育新課標目標包括具有遞進關系的層次目標,主要是根據課程目標劃分領域目標,根據領域目標劃分水平目標,從而形成了課程目標領域目標水平目標三個遞進的目標體系。從三個目標的關系看,體育新課標目標統領著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它制約著其它層次的目標。領域目標則制約著水平目標,是屬于“中級目標”,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既受控于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同時又控制和指導水平目標,水平目標是屬“下級目標”。這使得課程目標更加具體化、更具操作性。以往的體育課程只提出了“一個教學目的和三項教學的基本任務”,即“以增進學生健康, 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以全面鍛煉學生身體,促進身心和諧發展;初步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方法;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睘槿蠼虒W任務,其教學的目的與任務混淆不清、相互重疊,使得總體的課程目標比較籠統、操作性不強。
3.學習領域不同
體育新課標包括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學習領域,五個學習領域實際上有兩條主線組成,一條是身體運動主線,另一條是健康主線。雖然課程標準將不同性質的學習內容劃分成五個學習領域,但五個學習領域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每個領域都不能脫離其他領域獨立實現課程目標;以往的體育課程則是根據運動項目劃分學習領域,倡導的是一種競技運動的教學體系,每個領域可以脫離其他領域而獨立存在。并且,老體育課程將一個年級劃分為一個學段,年級和學段之間的教學內容缺乏連續性,不能進行有機的銜接。
4.內容標準不同
體育新課標主要是構建本門課程學習的目標體系和評價原則,對完成課程目標所必需的內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個大體范圍,各地區、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有相當大的選擇余地。此外,新課程標準對學生情感、意志和健康方面的要求具體化;老體育課程則主要規定了各個具體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但對學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質等制作了總的原則規定,教師的工作只能是根據教學大綱教學生掌握規定的知識、技能與技術,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余地和發展空間十分有限。
5.評價方法不同
體育新課標強調建立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方式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在評價方式上,既注重終結性評價,也注重過程性評價;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學生自評和互評。在評價的內容上,既包括對學生體能和技能的評價,更注重對學生的態度、心理和行為的評價,努力使評價內容與課程目標相一致。老體育課程主要重視對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程度及體能狀況進行評價,是評價內容與課程目標脫節,并最終導致教學實踐與教學目標的背離。
三、結束語
總之,現行的高中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無論在指導思想、理念、內容、實施標準,還是在評價標準等方面,都與以往的“體育教學大綱”都有諸多的不同和突破。只有對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基本內涵進行深刻的理解,才能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切實貫徹新課改的理念。
[論文關鍵詞]課程標準 體育與健康 學習評價
[論文摘要]體育教學新課程標準十分重視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綜合評價,把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意表現和合作精神、體能、知識與技能納入學習成績評定的范圍。新一輪課改,體育與健康課程就評什么,怎樣評,成為一線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探究的重點,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話題。
(一)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生學習評價內容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五或水平六)改變了過去按運動項目劃分課程內容和教學實數的框架。新課程標準十分重視對學生體育學習情況的綜合評價,強調在評價學生的體能和運動技能的同時,要重視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健康行為等方面的發展,以真正體現“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理念,真正體現評價的公平性和教育功能。具體評價內容如下:
1.體能的評價。體能主要包括與運動技能有關的體能和健康有關的體能,《課程標準》更強調對與健康有關的體能進行評價,可以從學習目標中選擇幾項體能進行評定。在對學生的體能成績進行評定時,可參照中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結合學生的個體基礎與進步幅度進行體能成績評定。另外允許學生自主選擇考核項目。
2.知識與技能的評價。高中體育教學評價強調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的認識,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方法的掌握與運用,以及專項運動技能的掌握與運用情況。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實行的選項教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和運動愛好在學校確定的范圍內選擇運動項目作為學習的內容。
3.學習態度的評價。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重要目標就是要樹立學生有終身體育的意識,把這種學習的態度作為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成績評定的重要內容。那么學生學習態度的評價主要包括學生在體育與健康課上的出勤與表現、學生在課外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參與體育活動和健康教育活動的行為表現等??蓮哪芊裰鲃拥貐⑴c體育活動、能否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參與體育活動、能否積極投入健康教育活動、等幾方面進行學習態度的評價。
4.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的評價。體育與健康課中,學生的情意表現主要為:能否戰勝膽怯、自卑,充滿自信地進行體育與健康活動;能否敢于和善于克服各種主、客觀困難與障礙,挑戰自我、戰勝自我,堅持不懈地進行體育與健康活動;能否善于運用體育活動等手段較好地調控自己的情趣等。學生的合作精神則主要表現為:能否理解和尊重他人;能否遵守規則、尊重裁判;能否在學校和社會的體育與健康活動中履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表現出負責任的社會行為等。
5.健康行為的評價。新課程標準把學生的健康行為也作為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評價的內容之一。學生的健康行為評價內容主要有:是否有不良生活習慣,是否學會制訂并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是否注意個人的衛生,是否為維護公共衛生而努力等。
(二)怎樣進行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生學習的評價
1.評價時運用好兩個標準。
(1)由單一評價標準向多元評價標準轉變。依據《課程標準》評定學生學習成績的內容,可以將學習成績評定標準分為絕對性標準、相對性標準、個體差異標準。這三種評價標準各自都存在著優點和缺點,如果單一地使用任何一種評價標準,都難以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要使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評價真正起到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效果,應將多種評價標準結合起來使用,即評價標準多元化。
(2)允許體育教師根據教學實際制訂相應的評價標準?!墩n程標準》把制訂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評價標準的權利下放給體育教師,由體育教師根據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針對各評價指標制訂相應的評價標準。這不僅有利于體育教師更客觀、更全面、更準確地評價學生,提高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質量,同時還有利于發揮體育教師的主人翁精神,激發其參與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推進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改革與發展。
2.評價時選擇好幾種方法。
(1)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定量的評價方法比較適合于對學生的體能和運動技能做出評價,但很難評價學生的體育學習態度、鍛煉習慣、意志品質、健康行為等。這樣就要求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結合起來:一是在對某些可量化的因素進行定量評價以后再對那些不能量化的因素進行定性評價,二是對某些因素進行量化后得到的結果進行定性分析,這樣就使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2)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實踐中,學習目標主要是在“過程”中完成的,其中許多目標如果不在“過程”中進行評價,放到學期末再終結性評價是毫無意義的。因此,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評價的方法必須多元化,集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三位于一體。這樣既保證評價結果的信度和效度,又調動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積極性。
(三)學生學習評價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強調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和可選擇性?!墩n程標準》提出,在確定體育學習評價內容時,除了要注意其評價內容
的全面性以外,還應給予學生一定的選擇權,讓學生選擇自己所擅長的項目參與評價,既體驗成功又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2.在評價方法的選擇上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體育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可能因有運動天賦而體育學習成績好,在體育學習中的優點就多些,有的學生則恰恰相反,這是個體差異的反映,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正確對待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性。隨著體育的發展,學生可通過不同渠道和不同層面獲得體育的知識與體育技能。如果單單以體育教師的評價來對待學生,是很片面的,是不合理的。因此既要強調教師對學生的外部評價,也要強調學生對自己學習情況的評價,學生互相之間的評價,還可讓家長參與評價。
4.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學習評價過程中,體育教師絕不能以一次成敗論英雄,而是要從優化學生的學習心理出發,采取激勵的手段和方法,促進其主動全面地發展。
綜上所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評價與傳統的體育學習評價相比,更為強調評價體系的多元化,教師應突出評價的反饋與激勵作用,關注學生發展的過程,為每個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創造機會和條件。
【論文關鍵詞】體育課;新課程;學習評價;學習興趣
【論文摘要】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如何評定學生的體育學習成績,是一個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通過構建新課程理念下的綜合學習評價體系。通過在實驗班采用該評價體系,對照斑采用原有的以競技、體能為主的終結性評價的對比實驗,來論證實驗班的教學效果是否明顯好于對照班。實驗表明,實驗班在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體育課成績、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水平、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方面和對照班比較,都有高度顯著性差異,說明該綜合學習評價體系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0.前言
隨著基礎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在開展新課程實驗過程中,積極參與關于水平四學生評價方式改革的研究,在《教育部中小學評價與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建立了一套以“學生成長記錄袋”為基礎,結合學生體質測試及模塊評價.以改革學科評價方式為重點,旨在激勵學生全面發展和促進學生提高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為主要目的.以對學生學習活動全過程評價為主的水平四綜合評價體系,使學生評價與貫徹新課程理念相對接。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通過隨機抽取蘇州市吳中區東山中學初一(1)班為實驗班男生23人,女生21人,初一(2)班為對照班男生22人,女生24人,實驗時間為一年。
1.2研究方法:實驗法、數理統計法、文獻資料法、專家咨詢法
1.3新課程理念下的水平四綜合評價體系的構建思路
1.3.1構建學生成長記錄袋,記錄學生身體形態、身體機能等可測部分,還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及學習表現進行記載。將參加校以上運動會比賽作為加分條件,視情況加5一l0分。
1.3.2運動能力、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等生理指標的考核,參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但將其分值調整為占總分的40一50%。1.3.3拓展原評價中的出勤及上課表現,將努力程度、參與態度、合作探究、心理健康、等納入評價體系,分值為20%。
1.3.4對平時上課認真但由于受先天條件的限制而無法取得優晃的同學,經本人申請小組討論,可以自己的特長展示而獲得加分.視情況加5—10分。
1.3.5對體育基礎知識和運動常識進行考查,但采用講授和自主探究相結合的辦法,通過教師講授、學生自主探究、分組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分值為20%。
1.3.6評價采用等級加評語的方式。等級分優(85分以上)良(75—84分)及格(60一74分)不及格(59分以下)。在期末對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出簡短評語,交班主任一并寫入該學生的報告單中。
2.研究結果
2.1學生的學習興趣指標的統計(表1)
采用中學生興趣量表在實驗前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習興趣進行統計并檢驗。量表來源自汪曉贊(2005)的博士論文《我國中小學體育學習評價改革的研究》,分體育學習消極興趣、體育學習積極興趣、運動參與程度、自主與探究學習、對體育的關注和對體育的認識六個維度。
由表l看出,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實驗前各項統計并無差別.而實驗后具有高度顯著性的差異,說明實驗班采取的綜合評價體系效果顯著。
2.2身體素質和體能指標的統計由表2看出,實驗前各項指標的T檢驗中P均大于0.05,而實驗后P值均小于0.0l,說明該綜合評價體系更有利于實現技能及身體健康領域的學習目標。
2.3學生體育課成績、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水平統計由表3看出實驗后實驗班在體育課成績和體質健康測試中均明顯優于對照班,說明該綜合評價體系更有利于學生體育課成績和體質水平的提高。
3.分析與討論
3.1科學合理的評價對學生起著重要的“指南針”的作用科學的評價體系更應該公平、公正、合理的評價每一個學生.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也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更有利于更好地實現體育與健康的課程目標。
3.2通過特長展示加分,能夠使既使通過努力也無法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也可以達到理想的成績,從而獲得成功的快樂體驗,這也體現了新課程強調的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體育課中獲得樂趣的理念。
3.3變原來一味填鴨式的灌輸體育與健康知識為多種渠道的學習方法,更能是學生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基本知識。
3.4學生學習成績評定不僅有教師參與,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進行多主體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建立自我評價表及小組評價表,組織學生學習如何進行自評及小組評價。然后,教師結合自評及小組評價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從而體現了評價的公平性、公正性,主體性和民主性。
3.5過程性評價使受先天條件影響的學生也能夠從中看到取得優異成績的希望,受到鼓舞和激勵,同時也對自恃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具有一種約束和鞭策,從而能夠激勵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體育與健康課的學習。
4.結論
4.1該綜合評價體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提高運動參與領域、心理健康領域及社會適應領域的學習目標。
4.2該綜合評價體系可以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和運動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實現健康領域、技能領域的學習目標。
4.3該綜合評價體系有利于促進學生體育課成績和體質健康測試水平的提高。
4.4該綜合評價體系中建立成長記錄袋、特長展示加分、調整各項分值等措施是切實可行的。
4.5該綜合評價體系重視學生的過程性評價.有利于發揮課堂評價的反饋功能,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論文關鍵詞]品德教育 能力培養 強化素養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素質教育已顯得越來越重要,我們必須將素質教育融入課程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作為基礎課程,更需將一個靈魂、兩個重點、三個掌握及四種能力融入其中。
要實施素質教育,首先得明確職業素質教育的目標。職業學校的素質教育目標可概括為:一個靈魂、兩個重點、三個掌握、四種能力和一個健康。一個靈魂是指政治思想素質,兩個重點是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三個掌握是指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礎知識、掌握專業知識、掌握比較熟練的職業技能,四種能力是指繼續學習的能力、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立業創業的能力、基本的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一個健康是指健康的身體和心理。
《體育與健康》作為基礎課,國民必修課,在素質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在體育教育的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貫徹素質教育思想?,F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談談素質教育實施的點滴體會及思考。
一、貫徹素質教育就必須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近幾年隨著高校的擴招, 大批較優秀的初中畢業生選擇讀高中考大學的路徑, 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已經沒有分數的“門檻”, 進來的學生生源素質逐年下降。據調查,中等職業學校85%以上的學生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成績總在班中墊底,他們是義務教育中的“失敗者”。
由于初中乃至小學都飽受“白眼”,因此大部分學生缺乏自信,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除了學習成績不理想之外,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較差,各方面的能力欠缺,如:缺乏勞動意識,缺乏與人交往溝通能力,缺乏對師長的尊重理解、缺乏團隊合作意識等。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1.挖拙教材內涵,強化思想教育
目前使用的體育教材是有我校一位老師參編的教材,其間有“行為、生活方式與健康”的章節,故而在教學中我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內容,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行為與健康”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教學之中,使學生不僅得到了體育鍛煉,而且得到了“做、立、行、走”等肢體語言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2.采用多種形式,增強學生自信
課堂上要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樹立自信心,從而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
在開學第一次課堂上,便告知學生,現在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大家應該重拾信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隨后以誠信到操場上課為要求宣布了上課的注意點,宣布一學期沒有無故曠課現象,平時分為100分。讓學生從不逃課做起,這樣有助于讓學生樹立一定的自信。
此外,我還注重課堂提問藝術和考核方式,多表揚,多肯定。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胺答仭笔墙虒W過程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通過反饋在教學中適時給學生的能力掌握情況作出評價,隨時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結果。而每個學生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并能將這一措施體現在教學反饋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一定的成功,發展學生學習中獲取知識而帶來的直接興趣,也產生了由即時獎勵而帶來的間接興趣,從而培養和鞏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貫徹素質教育就必須培養學生的能力
如何更好地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點,體育作為一門交際語言,在我國的開國之初就發揮過重大作用(乒乓外交),其應用則顯得更加的重要。
1.在體育教學中特別注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F在的社會是一個講究合作的社會,單槍匹馬的方式已經不再為人們所崇尚。尤其到了工作單位之后,沒有很好的合作能力,就缺乏必要的生存技能。而我們的學生以90后為主,家庭條件的優越,家長的偏愛,使得他們形成了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對同學的困難視而不見,喜歡獨來獨往。
針對這一點,在體育教學中,我特意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就是按照學生的性別、愛好、鍛煉經歷、技能狀況、家庭背景及對學生的總體評價,分三個層次鍛煉(水平比較好的一組,水平一般的一組,剛學的一組)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與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是學習者的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積極的相互依賴關系,即只有小組所有成員都完成各自的目標,自己才能獲得成功,這是一種“榮辱與共”的交互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為每個學生創設了表現自我的寬松氛圍,使學生的思維顯現出積極的狀態,能較大程度地發揮集體互助力量。它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據統計資料表明: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使工作成功率與個人幸福達成率達85%以上;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因素中,85%決定于人際關系,而現在的中職學生,作為90后,又是家中的獨苗,缺少與人交往的能力,同學之間經常發生口角,多數是因為語言不好聽,表達方式不適宜等情況。
看到這一點,在進行鍛煉的時候、分組對抗的時候,引導學生討論、溝通自己所需要的隊友應該具有什么優點,你是怎樣發現他人這些優點的,從而使學生得出人際關系的決竅在于自己能真正的去發現和尊重他人。
3.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現代職教理念提出了終身學習的理念。為了讓學生日后能夠進行自主鍛煉的目的,能夠跟上時代節拍,我們就必須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及創新的思想。培養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創新能力及立業創業能力。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轉變觀念,改革教法,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從‘獨奏者“的角色逐步過渡到”指揮者“的角色,從教師的”啟發式“發展到”參與式“,從’封閉式”發展到“開放式?!眲又郧?、導之以趣、授之以法,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對學生灌輸終生鍛煉的作用。
三、貫徹素質教育就必須關注職業素養培養
1.用自己的教學熱情來感染學生,從而激勵學生的學習情趣。職校學生學習基礎差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學生上課調皮、曠課、做小動作己是見怪不怪。但如果教師走進課堂時精神飽滿、笑容滿面、聲音響亮、語言生動、富有感染力,就能吸引學生自覺認真地聽課,積極鍛煉,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渲染學生。通過多媒體的事例展示、實物動作的運用、實際操作的演示讓學生感受到掌握技能的樂趣。同時通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承擔不同程度的角色,如: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讓學生們找到自己的位置,體會參與的過程。
3.夠用的教學觀點和實用的內容。若所學非所用或不能預見其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學生對相應內容的學習興趣就會淡化。適時地把學習內容與身邊生產生活實際相聯系加以說明,學生對學習該內容就會感興趣。如乒乓球扣球時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動作體會不同的方式,或要求學生用用不同的力量、不同角度體會乒乓球扣球的動作。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在愉快中成長。
總之,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只有樂于學習時,思維才會處于激活狀態,學習效果才會最明顯。體育作為一種語言交際工具,需要教師使用各種方法和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形成積極參與終生鍛練的能力,同時培養判斷能力、運用能力、思維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論文關鍵詞:普通高中 體育與健康 選項教學 意義
論文摘要:選項教學是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結合筆者的體育選項教學實踐,論述了實施選項教學的意義。包括選項教學能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和有效促進教師素養的提高兩個方面。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促進和增強學生的身體健康,提高學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實施選項教學是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身體素質水平以及社會、個人發展的需要,從學校為其提供的若干運動項目中選擇1~2項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項目,以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掌握科學合理的鍛煉身體的方法與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主動參與鍛煉的意識。也為教師專業特長的發揮開拓了用武之地。
一、選項教學能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1.實施選項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的教材、教學手段是學習的外因,學生學習的興趣、愿望、知識基礎、發展水平是學習的內因。學生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憑借教師的主觀愿望,注入、灌輸,甚至強迫、命令是達不到教育目的的。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思維能力和創造精神的提高,才能使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合作,從而主動建構知識,增長技能,實現終身發展。
實施選項教學,能使絕大多數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因此,學生內心蘊藏著渴望學習和參與體育活動的極其濃厚的興趣,并表現出極高的學習熱情,有了這份熱情,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變教師要我學為我要學,積極參與學與練,大膽嘗試和探索,敢于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實施選項教學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
運動心理學指出:“一個人有了認識某種事物的需要,這種占優勢的傾向性就會引起一個人與滿足該需要有關的意志活動,并使人處于一定的情緒狀態之中,也使智力積極活躍起來。”高中生經過了義務教育學段九年的《體育與健康》的學習,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身心的發展,學生“項項都要學,項項學基礎”的傳統教學已不能滿足學生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高中階段的學生萌發和追求的是身心的滿足和獲取成功的體驗。選項教學正是基于學生的這種需求,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萌生出來的一種新型的教學組織形式。它為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空間。在選項教學活動中,學生激發出一種強烈的求知欲,然后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憑借這種積極高漲的學習情緒和敏銳的智力活動,就能更快地掌握知識和提高能力。
3.實施選項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與技能水平。
通過實施選項教學,可使學生獲得某一運動項目比較完整的知識、技術、技能,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如籃球、足球、排球等一些集體性的項目。通過較長時間的系統學習與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競爭意識與自我控制的能力等;田徑項目則有助于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頑強意志、自我超越的意識等。實施選項教學,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例如,在籃球選項課教學中,首先對學生進行一些基本功練習,如身體素質、基本技術、簡單的裁判規則訓練等,然后依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競技水平進行分組比賽,并依次循環。每一輪循環下來,教師針對問題進行講解指導。這種教學方式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技能水平,往往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教學效果。
4.實施選項教學為學生的人際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選項教學使學生的專項技術水平進步很快,涌現出了一批體育骨干,這些體育骨干在課余自發組織了各種比賽,例如,年級籃球聯賽、年級足球杯賽等等,同時還組織同學進行專項技術訓練,不僅使學生的專項技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還提高了同學們自身的組織管理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5.實施選項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通過選項教學,提高了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發展了學生的體育特長,提高了他們的體育興趣和參與意識。實踐證明,在足球選項教學中,長時間足球練習和比賽磨合,培養了學生對足球運動更加濃厚的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這一點可從學生自覺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人數不斷增多上來證實。由于學生自覺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因而各種形式的體育比賽活動應運而生。不僅豐富了校園體育文化,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這些活動,提高了運動技術水平和自主學習、自主練習能力,并使體育運動成為學生課余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是學校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終身體育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激發學生好勝的天性,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終身體育的觀念,通過選項學習使學生在高中學習期間能掌握1~2種鍛煉身體的方法。
二、選項教學能有效促進教師素養的提高
1.選項教學有利于教師專業特長的發揮。
在過去的學校體育教學中,不管體育教師是什么專業出身,有什么專業特長,籃球、足球、田徑、體操等,項項都得教,可教學效果卻是吃力不討好,嚴重地挫傷教師教學的積極性。體育教師都很清楚,并不是任何教師對所有的運動項目都很“內行”,也有“弱勢”項目存在。開展選項教學后,學校能根據每位教師的專業特長去安排課務。這既能煥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又能充分展現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能力,熟練地把自己的特長發揮出來,使教師更好地把握教材結構和特點,開拓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嫻熟地傳授知識、技術和技能,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選項教學有利于教師專業素質和能力的拓展。
隨著選項教學的不斷開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專項運動技能會逐步提高,不少同學對一些運動項目知識的了解和技能的掌握都非常的不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甚至不亞于我們教師,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這就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有壓力就會有動力,這將能激發教師的教學欲望。面對這樣的壓力,教師如果不能很好地認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會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如果教師敢于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并在與學生互動中實現教學相長的目標,自覺地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吸收新鮮信息,不斷加強自己的業務學習,并在自己的領域內不斷改革,積極進取。師生互動還有利于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得課堂氣氛變得輕松、和諧和愉快。
3.選項教學有利于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創新。
選項教學,可以使教師專心致志地研究某一個單項,練好扎實的基本功,發揮自己的專項特長,對本專業的各項內容達到精通的程度。做到既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又能根據學生的實際,做出相應的策略調整,合理安排教材,設計出切合學情的教法,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提高和教育教學的深入開展。
體育教師應時刻注意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牢固樹立素質教育質量觀,緊跟形勢發展,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思路,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學習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形成新技能。
三、選項教學有利于業余運動隊員的選拔和體育特長生的專項選擇
高中學生的比賽往往是一些單項的比賽,如田徑、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過去的教學方式造成了教師對同一項目的各個年級之間的學生了解不夠,認識不足,因此在參加各種比賽時教師挑選隊員往往比較困難,不能及時從各個年級中選拔出優秀的隊員參加比賽。而在選項教學中,教師熟悉自己所教學生的情況,很容易從不同年級的同一項目中挑選出優秀的隊員,為各種比賽做好了前期的準備。
另外,普通高中還有向高等院校輸送體育后備人才的任務和職責,而現在體育高考都需要考生有自己的特長,選項教學以后,學生能夠通過三年的課堂學習和訓練,把自己體育課上所選的項目作為自己體育高考的專項來報名,從而爭取專項考試的優異成績。
四、選項教學有利于場地器材的安排與使用
普通高中各學校往往是班級多、人數多而場地器材缺乏。過去的體育授課方式是每一個年級的體育教師根據自己年級的情況去安排教學計劃與布置場地器材,這樣就會出現不同年級之間因同時上同一類項目的內容而出現場地器材不足或沖突的情況,而有時又都不上某一項目,造成器材的閑置。實行選項教學后,則可以避免上述現象的發生,充分提高學校場地器材的利用率,彌補了場地器材的不足。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論文關鍵詞:高校體育 認識體質 身體健康 德育 心理健康
論文摘要: 高校體育教學是培養健康的大學生的一門重要學科。高校體育教育應該以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正確認識,增進學生的身體健康以及培育學生德育,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為目的,為祖國培養“四有”人才。
體育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原始人類在為生存而同自然界進行斗爭中,發展了走、跑、跳、投擲、游泳以及其他各種技能。這些原始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技能與現代人的體育活動都是身體的活動,其區別在于前者主要用于謀生,后者主要用以鍛煉身體。體育作為一個專門的科學領域,是人類社會長期實踐中,隨著社會生活和生產的不斷發展而逐漸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它受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的影響與制約,也為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服務。高校培養的目標,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四有”人才。高校體育通過教學以及一些訓練和競賽環節,教育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能及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以不斷增強體質,確保大學生身體和心理的健康。
一、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正確認識
要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在掌握一定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能和科學鍛煉身體的前提下,關鍵在于啟發學生堅持經常鍛煉的自覺性,除一定程度上來自其本身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外,提高學生對高校體育的目的性的認識,解決好為什么鍛煉?為誰鍛煉?是至關重要的。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就是我們自覺進行身體鍛煉的目的。如果我們對鍛煉的目的,有正確的認識,對體育的某一項或幾項有較濃厚的興趣和愛好,且在校期間通過日常堅持鍛煉養成了鍛煉習慣,則這種鍛煉自覺性的內在驅動力將是持久的和無窮盡的。
二、科學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增進學生的身體健康
科學有效的鍛煉就是根據人體發展的規律,遵循科學鍛煉的原則,運用體育的內容,采取適合發展身體的不同形式和方法,有針對性的鍛煉身體,以促進人體的發育,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提高有機體的生命力,達到延年益壽的功效??茖W的體育鍛煉能夠改善人體神經系統的功能,增進大腦的營養供應,提高大腦的記憶力。除了對神經系統的作用,還可以增進對運動系統的技能。同時運動還能增進呼吸系統的功能??茖W的鍛煉要遵循全面發展的原則,也就是指體育鍛煉參加者身體的各個部位,各器官系統的技能以及各種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都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另外科學鍛煉要遵循經常性原則。體育老師出了帶領學生上體育課外還應該引導學生經常進行鍛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由于身體對運動鍛煉和效果有“不進則退”的規律,所以,只進行幾次或只是短期進行鍛煉不會取得效果的。高校一般一周只給學生安排一次體育課,這樣的鍛煉是不能增進學生的體質的。高校的體育教師除了積極參加體育教學外,還應該每周為學生安排一種趣味活動或者是一種類型的體育活動,組織學生參加進行鍛煉。只有這樣堅持鍛煉才能夠真正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三、增強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體育教學乍一看與德育好像沒有什么重大的關系,其實體育教育所涵蓋的德育教養的內容時多層次、多方位的??茖W的體育教育能塑造文明健康的民族形象,體育教育是挖掘人生命潛能的最后鍛煉手段。體育鍛煉中的體育競賽項目能夠培養學生勇往直前、不畏強手、勇于拼搏的精神。另外體育競賽是培養學生愛國熱情和愛校熱情的有效手段。體育競賽具有鮮明的集體觀念,這是從未代表任何集體進行比賽的人很難得到的直接、生動、感性的集體意識。在熱烈緊張的競賽場內外,集體與個人、代表者與被代表者融為一體,在學生心靈中鮮明的印下集體的觀念。高校體育教學是一個很好的培養學生集體意識的場合。與中學相比,高校人才更加豐富,并且學生都來自各個地方,這更能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多民族大家庭的集體氣氛。高校體育教師可以經常組織各種大型的競賽活動,讓學生都參與到其中來,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另外體育活動也是一個有組織性的活動,通過參加各種體育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組織性和組織能力。學生在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要通過團結協作才能夠達到目標。譬如籃球比賽,籃球比賽除了運動員要擁有一定的技能外,相互之間的合作十分重要。只有隊員默契合作,團結一致才能夠將比賽打好。參加這樣的活動能夠讓大學生體會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想。通過相互協作的體育鍛煉培養學生的德育,讓學生擁有社會美德,心理更加健康。
四、總結
高校體育不僅僅是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一個平臺,也是培養學生社會美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一個平臺。高校體育教師應該明確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通過科學的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為國家培養“四有”人才。
論文摘要:通過文獻資料、社會調查和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對江蘇省10所高校1500名大學生體育鍛煉方式與體質健康的相關性進行研究。結果為:大學生體育鍛煉方式與體質健康有顯著的相關性,經常鍛煉的大學生組體質健康優秀和良好率高于偶爾鍛煉的大學生組。建議對大學生的體育鍛煉實施有效的干預。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體育鍛煉方式;體質健康
1前言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目前對人們健康的威脅,15%——20%來自遺傳因素,20%一25%來自環境因素,50%——55%來自個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0%——15%來自衛生和醫療保健條件。可見生活方式對人類的健康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召開了“健康促進與身體運動(HealthPromotionAndPhysicalActivity)”為主題的會議,大會敦促各國政府把推動大眾體育的發展作為公共健康與社會政策的組成部分。并明確提出了“使體力活動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石?!蹦敲醇缲撝腥A民族偉大復興使命,處于18—23年齡段的大學生體育鍛煉狀況如何,與體質健康究竟呈現一種什么樣的關系,本文將進行深入的研究。
2調查對象和研究方法
2.1調查對象
本研究以江蘇省高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為樣本具有代表性,根據截至2004年江蘇省高等院校結構比例,首先分層抽取10所高校,然后在每所院校抽取150名全日制大學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通過網絡、期刊、雜志、報紙等途徑查閱有關生活方式研究、體質健康研究、行為理論和動機理論等相關文獻資料100余篇(本),確定研究空間以免重復,尋找本研究的理論支持和可借鑒的研究方法。
2.2.2社會調查法
2.2.2.1問卷調查法
參考Prentice,W.E.于1990建立的生活方式自評量表(來自FitnessandWellnesforLife)J,在11位專家的指導下,制定出我國大學生生活方式自評量表。包含:飲食方式,睡眠方式,體育鍛煉方式,嗜好方式,就醫方式和應激方式等6個一級指標和28個二級指標,所有的二級指標有“從未”、“有時”、“堅持”三個選項,分別以3、2、1或1、2、3記分,得分高者生活方式相對健康,反之其某些生活方式要素有待改進。本文選取其中的體育鍛煉方式指標進行研究。2005年10月下旬,采用研究者現場發問卷,學生獨立填寫,當場收回的方法,向10所調查院校共發放問卷1500份,回收1499份,回收率為99.9%,有效問卷1432份,有效率為95.5%。
2.2.2.2體質健康調查法
向各院校索取對應調查范圍的學生體質健康數據(教育部規定《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登記卡需歸檔保存)。
2.2.3數理統計法
首先對調查的數據進行整理、篩選和錄入,然后運用$PSS12.0作數據整理與統計。
根據量表中鍛煉方式的3個二級指標的得分總和對樣本進行分組,高于或等于7分者歸為經常鍛煉組,低于7分而大于4分者歸為有時鍛煉組,小于或等于4分者歸為偶爾鍛煉組。運用卡方檢驗,比較這三個群體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有無顯著性差異。
3大學生體育鍛煉方式調查結果與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有19.3%的大學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59.0%的大學生有時參加體育鍛煉,有21.7%的大學生偶爾參加體育鍛煉。相似的研究成果有:天津7所高校12.3%的大學生堅持體育鍛煉,65.9%的大學生有時參加體育鍛煉,而21.8%的大學生從未參加體育鍛煉;長春市大學生經常鍛煉的占22.2%,有時鍛煉的占60.0%,幾乎不鍛煉的占17.8%。影響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有學校體育教育、體育氛圍和政策法規的實施等:首先,目前學校體育的“應試教育”現象十分突出,教學圍繞考試圈,為了考試而教學。體育鍛煉追求的只是眼前利益和近期效益,體育考試及格、體育達標、中考體育加分等,而諸如體育素養,體育意識、興趣、習慣和技能這些能使學生受益的體育素質被忽略。其次,周圍人參與體育活動的氣氛和情調作為一個外界刺激因素,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行為產生著重要影響。對大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有較大影響的是學?!绑w育群體”,筆者通過對大學生課余體育現狀調查發現,大學生的課余體育活動主要依靠大學生自發組織。這種活動方式和組織形式不利于學校資源的利用,也不利于高校體育的科學指導和發展。因此我們要想提高大學生的體育鍛煉參與率和質量,必須促進高?!绑w育社團”的發展,為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鍛煉環境。最后,雖然教育行政部門歷來高度重視學校體育,曾多次以不同法定形式對學生的體育活動進行規定。1990年國務院批準頒布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明確指出:“要確保學生每天有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包括體育課)。國家體委于1995年6月23日了《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強調學校做到保證學生每天要有一小時體育活動,每年組織學生開展二次遠足、野營活動,每年對學生進行一次身體檢查。1995年頒布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也明確規定學校應當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開展課余訓練和競賽。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但是,目前我國學校體育領域中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因此,我們要想把體育政策法規落到實處,而不僅僅留于形式或行政口號,要依賴于法律監督、學校領導教師的重視以及有效的輿論宣傳和導向。
4大學生體質健康等級調查結果與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被調查的大學生總的體質健康不及格率為1%,及格率為31%,良好率為51%,優秀率為17%。合格率達到了教育部預計值(98%),其中及格率超出教育部預計值(23%)8個百分點,良好率超出教育部預計值(50%)1個百分點,優秀率低于教育部預計值(25%)8個百分點,可見,大學生體質健康不容樂觀。相似的研究成果有:“湖北省大學學生體質健康不及格率為2.17%,及格率為37.21%,良好率為47.29%,優秀率為13.27%”(吳建喜,陳偉,曾吉等);“遼寧省大學學生體質健康不及格率為10.25%,及格率為58.68%,良好率為21.13%,優秀率為9.94%”(劉賀,孫德瑞,高亭昕等);“復旦大學和北京大學學生體質健康不及格率為1.45%和0.2%,及格率為2O.57%和28.7%,良好率為51.95%和5O.5%,優秀率為26.02%和20.6%”(胡湖,顏飛衛)。影響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運動不足是目前學術界公認的最主要因素;其次,飲食不合理,部分大學生熱量、脂肪攝人過多,有些大學生為減肥營養攝入不足;再次,不吃早餐、過度上網和吸煙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因素的影響。
5大學生體育鍛煉方式與體質健康的相關性研究結果與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大學生體育鍛煉方式與體質健康有非常顯著的相關性,經常參加鍛煉的大學生組體質健康優秀和良好率高于偶爾鍛煉的大學生逐漸趨于平和,運動效果顯著。”“健身鍛煉每星期至少3次,如每周少于3次,效果就不顯著。而全身持久性鍛煉(耐力鍛煉)的效果與頻度有關,頻度越多,收獲越大?!?
為什么經常參加鍛煉的大學生組體質健康優秀率和良好率高于偶爾參加鍛煉的大學生組呢?由于體育鍛煉能對大學生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產生全面的效應。首先,體育鍛煉能改善大學生的生理功能:體育鍛煉能改善人體神經系統的功能,包括改善神經過程的均衡和靈活性,使人體能夠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對內臟器官的調節能力,增強人的體質和健康水平;體育鍛煉能提高人體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包括改善體內物質代謝過程,減少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保持和增強血管壁的彈性;體育鍛煉能增強人體呼吸系統的功能,使呼吸次數增加,呼吸加深,使肺通氣量大大增加;體育鍛煉能增強人體運動系統的功能,包括使骨密質增多,骨壁增厚,骨松質排列有序,并能延長骨化時間,從而增強骨的抗壓和抗扭曲性能,能使肌肉力量增強,并能使關節變得靈活堅固,使人體健壯健美;體育鍛煉能促進消化吸收增強,使營養物質的吸收更徹底,代謝排除得更干凈;體育鍛煉能使內分泌活動更加旺盛等。
其次,Taylor(1985)對體育鍛煉的心理效應研究發現:體育鍛煉可增加或提高學業成績、自信心、情緒穩定性、獨立性、心理控制源內控傾向、良好心境、知覺能力、身體意象和身體能力感;Berber(1993研究報道,有規律地從事中等強度(HRn~ax的6O%一75%)活動的鍛煉者每次活動20—60min,有助于情緒改善;McDonald&Hodgdon(1991)對有氧健身鍛煉與特質人格關系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有氧健身運動在人格與評價上有積極型效果。最后鍛煉還能改善大學生的精神面貌。有利于大學生形成一種長期、系統、不懈追求的價值觀,有利于大學生建立起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
6結論與建議
1)大學生體育鍛煉方式與體質健康有非常顯著的相關性,經常鍛煉的大學生組體質健康優秀和良好率高于偶爾鍛煉的大學生組。
2)建議對學生體育鍛煉實施干預策略。嚴格執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制定更為嚴格的實施細則,明確校長為學生體質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對校長實施“以運動鍛煉為核心的健康管理模式”的輪訓,考核校長的健康管理績效。
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督促學校樹立“培養:生體育鍛煉習慣優先”的教育思想,對學校體育工作實施“運動鍛煉參與率”、“運動習慣鞏固率”和“體質健康指標改善率”的三項考核。
論文關鍵詞:中職學生 健康教育 體育與健康
論文摘要:體育與健康課程是職業教育的基礎課程。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的好壞直接影響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健康狀況和勞動者的素質,從而影響著人才質量、經濟效益和經濟發展速度。但長期以來中職學校體育教學還是存在著嚴重的低效率問題。本人結合中職教育實際情況,初步探討怎樣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體育與健康教育為培養專業型、技術型人才提供身體素質的保障。
新理念中等職業學校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黨的教育方針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中等職業學校培養人才的要求,確定中等職業學校體育的總目標為: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進行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質的教育,促使其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人才。要使現代青少年的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保持完善的健康狀態,就必須認真地開發學校體育規劃與科學布局以及體育課程資源利用。
一、職業學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觀念和指導思想的落后
其一,現在大部分中職學校實行開放招生,招收的學生大多來自不同地區。許多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時期接受的健康教育與目前所接受的健康教育存在根本上的理念差距。部分學生連完整的體育課都沒有上過,技能的差異導致學生間接受能力的差異。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必然容易對所學事物失去興趣。其二,大部分中職學校對健康教育的弊端在于對“健康”概念認識模式的模糊不清,這對體育課程的內容設置是十分不利的。
2.課程內容的陳舊與教授方法的落后
教育部在修訂后的《綱要》中明確規定:“在中職二年級實行拓展模塊(學生自主選項教學),讓學生選擇自身喜歡的課程?!蹦壳埃捎诖蟛糠种新殞W校領導對培養社會緊缺的應用性人才的專業教學方式更加重視,把更多經費投人到校專業課設置與配備上,而體育與健康教學的相關功能卻無法全部一步到位,導致健康教育只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并沒有將健康教育和體育教育合理化地結合。校方的思想怠慢使多數教師喪失了教學積極性。有的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往往忽略實踐教育,重視理論的教學,沒有很好做到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3.教學評價方式和標準的不靈活
多數教師在評價學生的成績時主要采用定量評價,而很少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考核標準過于單一。多數教師已經習慣了傳統的考核標準,而對新的考核制度不很適應而難以接受,還有一部分教師認為新的評價體系過于復雜而退求其次。
二、相關建議及對策
1.改善中職學校的教學方法
課程教學方法發展趨勢應以以下教學方法為主流:啟發式教學法、研究式教學法、合作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就是在體育教學中,在教師的指導啟示下,先讓學生自己積極思考,然后教師總結明確結論。研究式教學法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先思考、研究、探索、討論,教師后講解、歸納總結的教學方法。合作式教學方法是一種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共同完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合作式教學方法能夠提高職校生的團結合作能力,達到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教學目標。
2.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中等職業學校要改變以往評價單一化的做法。要求全面、綜合地評價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們不要怕麻煩,盡量做到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課內評價與課外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考試與測驗相結合。努力做到評價方式多元化。
3.結合各校特點,開展陽光體育
長期系統的健身鍛煉有利于骨骼的生長發育,提高骨量,預防骨質疏松,從而使骨變得強壯、牢固;身體活動使得關節更加靈活、穩固;經常參加身體鍛煉,可使肌肉產生良好的適應性變化,表現為肌肉的健壯、有力。
4.轉變教師觀念.加強師資培訓
教師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轉變教師觀念十分重要。新體育課程要求體育教師要成為學生發展的引導者、促進者,學習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教學的研究者和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因此,教師的責任任重道遠。職業學校體育教師的師資培訓工作相對比較薄弱,教師要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培訓。
總之中職體育校本教材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專業特征進行編寫,與時俱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中職特征、學校特征、專業特征,為學生的專業技能添彩,讓學生健康地成長、學校共同進步、社會繁榮發展。
【論文關鍵詞】體育與健康 新課程 對比
【論文摘要】本人主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對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的總目標、基本理念進行簡要的闡述,再對新老課程諸多因素進行對比,以期為體育教師提供理論參考。
一、前言
教育部于 2003 年 4 月重新制訂和頒發了《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體育新課標),這場改革也被稱為多年來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體育課程改革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無論是從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功能,還是從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到課程管理、課程資源以及教材建設,全面進行改革。
在新頒布的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體育課程的總目標表述為: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提高體能和運動技能水平,加深對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學會體育學習及評價,增強體育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形成運動愛好和專長,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發展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人際交往技能和團隊意識;具有健康素養,塑造健康體魄,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充滿活力的人生態度。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二、課改前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對比
1.指導思想不同
體育新課標強調體育與健康課程應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整體健康為課程目標。而過去的體育課程由于受歷史的局限,沒有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主要是以“增強學生體質”為指導思想,在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這兩個方面不夠重視。現行的體育新課程標準與過去的體育課程相比,強調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再者是以前的體育課程更多的是考慮教師如何教教材,而不是有創造性的開發教材,深化教學內容不夠。體育新課標強調以學生為本,課程教學要從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創造性學習這方面作為基點,其表述更多的是從學生方面考慮,從而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了可能。
2.目標體系不同
體育新課標目標包括具有遞進關系的層次目標,主要是根據課程目標劃分領域目標,根據領域目標劃分水平目標,從而形成了課程目標領域目標水平目標三個遞進的目標體系。從三個目標的關系看,體育新課標目標統領著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它制約著其它層次的目標。領域目標則制約著水平目標,是屬于“中級目標”,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既受控于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同時又控制和指導水平目標,水平目標是屬“下級目標”。這使得課程目標更加具體化、更具操作性。以往的體育課程只提出了“一個教學目的和三項教學的基本任務”,即“以增進學生健康, 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耙匀驽憻拰W生身體,促進身心和諧發展;初步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方法;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睘槿蠼虒W任務,其教學的目的與任務混淆不清、相互重疊,使得總體的課程目標比較籠統、操作性不強。
3.學習領域不同
體育新課標包括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學習領域,五個學習領域實際上有兩條主線組成,一條是身體運動主線,另一條是健康主線。雖然課程標準將不同性質的學習內容劃分成五個學習領域,但五個學習領域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每個領域都不能脫離其他領域獨立實現課程目標;以往的體育課程則是根據運動項目劃分學習領域,倡導的是一種競技運動的教學體系,每個領域可以脫離其他領域而獨立存在。并且,老體育課程將一個年級劃分為一個學段,年級和學段之間的教學內容缺乏連續性,不能進行有機的銜接。
4.內容標準不同
體育新課標主要是構建本門課程學習的目標體系和評價原則,對完成課程目標所必需的內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個大體范圍,各地區、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有相當大的選擇余地。此外,新課程標準對學生情感、意志和健康方面的要求具體化;老體育課程則主要規定了各個具體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但對學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質等制作了總的原則規定,教師的工作只能是根據教學大綱教學生掌握規定的知識、技能與技術,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余地和發展空間十分有限。
5.評價方法不同
體育新課標強調建立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方式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在評價方式上,既注重終結性評價,也注重過程性評價;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學生自評和互評。在評價的內容上,既包括對學生體能和技能的評價,更注重對學生的態度、心理和行為的評價,努力使評價內容與課程目標相一致。老體育課程主要重視對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程度及體能狀況進行評價,是評價內容與課程目標脫節,并最終導致教學實踐與教學目標的背離。
三、結束語
總之,現行的高中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無論在指導思想、理念、內容、實施標準,還是在評價標準等方面,都與以往的“體育教學大綱”都有諸多的不同和突破。只有對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基本內涵進行深刻的理解,才能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切實貫徹新課改的理念。
論文關鍵詞:學校體育 健康教育 關系
論文摘要:體育與健康相結合是順應世界教育改革的趨勢,也是貫徹和落實國務院提出的學校體育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學校體育教育視為學校健康教育范圍,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力求通過體育與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1.前 言
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頒布后,教育部根據《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和《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指導綱要》,決定在全國學校推行體育與健康教育課,“健康第一”作為中國學校體育的指導思想被統一了起來。這引起學校體育界和社會上極大的關注和熱烈的討論。學校開設健康教育學課,不僅有助于我國健康教育事業的發展,而且對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特別是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道德水平,將起到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與體育教育兩者之間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究竟如何,需要我們對它作一個詳細的了解。
2.健康教育和體育教育的含義
現代社會,健康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早期,人們對健康的認識更多偏重于軀體方面。例如《辭?!穼】档慕忉屖?“人體各器官系統發育良好,功能正常,體質強壯,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勞動效能的狀態”。這種健康觀是以生物學觀點來看待健康問題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由于現代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對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人們對健康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人們在關心自己軀體健康的同時,逐漸認識到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和周圍的生存環境存在著必然的聯系,認識到人的心理和社會因素既是構成健康的關鍵因素,又對軀體健康存著直接的影響,于是,人們的健康概念開始趨向完善。20世紀30年代,美國健康教育家鮑爾提出:“健康就是人們身體、心情和精神方面都有自覺良好、活力充沛的一種狀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提出了一個明確而全面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而且是在身體、心理和社會各方面都保持完善的狀態?!奔唇】凳侨S的,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
健康教育是以傳授健康知識,建立衛生行為,改善環境為核心內容的教育。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鼓勵人們采用符合健康要求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改善、達到、維持和促進個體及社會的健康狀況。健康教育的實質是一種教育促進和干預活動,通過有目的的干預過程,使人們能保持有利健康的行為,從而預防疾病,增進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學校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是體育事業的基礎,學校體育使青少年身體完美、身心健康發展,學習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和知識,養成一生對體育鍛煉的習慣。學校體育的目的是:指導學生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使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養成經常鍛煉身體的習慣,逐步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向學生進行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教育,樹立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
3.學校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的關系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學習的基本權利,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教育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得到發展”。當今提倡的素質教育理念,其中最有積極意義、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著眼于以學生發展為本。體育教育促進的學生發展,是一種整合的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僅僅是技能技術的片面發展,所以不能僅憑借學生的運動成績來判定體育的優劣。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發展,應是學生具有自身個性特征的發展,“因人施教”、“率性而教”,而不僅僅是統一模式、統一標準的體育發展。教育是形成未來的一個主要因素,教育必須培養人去適應變化。學生的體育發展應在其原有的基礎上可持續發展,其體質、健康會逐漸體現在他們今后很長的工作、生活過程中,而不僅僅以學校課堂中技能技術和成績的獲得為終點。因此體育教育不僅要立足學生現在,還必須面向學生未來。
體育與健康相結合是順應世界教育改革的趨勢,也是貫徹和落實國務院提出的學校體育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學校體育教育視為學校健康教育范圍,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力求通過體育與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學校健康教育和學校體育對實施全民健身起著重要的作用,那么學校健康教育,應該在體育教育原有的學科體系中融入現代健康教育的內涵,以人的健康的整體發展為特征,使體格和人格相統一,促進人的身體、精神、情感、智力充分和諧發展。
4.結 語
健康教育不僅能健體還能育人,它為德育智育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健康教育在當今的學校體育教育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可以說,健康教育是學校體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又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起著特殊的作用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