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1 04:33:34
序論:在您撰寫幼兒音樂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1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幼兒音樂教育現狀概述
當前國內外關于幼兒教育的研究都比較多,且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較顯著。幼兒教育也形成一門獨立學科,在理論和實際運用方面都得到相當大的發展。我國隨著教育業的不斷發展,尤其在素質教育方面的發展,幼兒音樂教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進。各類教育機構都紛紛開展幼兒音樂教育課,并推進音樂教育的發展。一些出版社也出版了很多關于不同年齡段音樂教育的圖書,很多幼兒園教育也吸收和采用了不少國外現有的音樂教育思想和方法,如奧爾夫的思想。雖然現在很多幼兒園都開始涉及音樂教育,但大多數是膚淺的,缺乏深入研究的。另外,現在大部分幼兒園開設的音樂教育課也都是帶有商業性質的,為了盈利而設立。因此,這類非專業性的音樂教育不僅無法很好地教育孩子,還很有可能讓孩子在音樂學習路上走彎路??v觀現在國內幼兒教育行業,我們可以對其不足總結如下:1、缺少素質教育模式,不會因材施教,而是集體上課,統一教授,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育。2、一些幼兒園教學死板,過于教材化,按照大綱進行教學,不考慮幼兒的接受能力和情緒狀態。3、容易忽視幼兒音樂教育的內在價值,例如音樂對孩子學習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健全心智等方面發展的作用,而過度強調音樂教學。目前我國提出的關于幼兒教育觀點,即要注重孩子在學習音樂時的樂趣,讓他們歡快學習,而不是痛苦地被教育,要讓孩子在音樂中釋放自己,通過孩子自己的感知力和創造力,去理解和表達音樂,讓幼兒音樂教學中的學和樂相輔相成。
二、幼兒音樂教育對其能力發展的作用
1、有利于促進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
音樂活動可以很好地鍛煉孩子的想象力,另外想象力的具備也是兒童音樂學習中不可缺少的。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的重要性與知識同等重要,想象力是知識進化的基礎。因此,在音樂教學上,可以讓兒童展開無限的想象,讓他們將音樂與畫、與實物相聯系,鍛煉兒童的思維,為他們以后知識的學習做好基礎鋪墊。
2、有利于促進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
音樂教學主要是靠學習者的視覺、聽覺,而視覺、聽覺是我們人類進行對外感知不可少的重要感知能力。因此幼兒音樂教學,對兒童感知力培養有重要作用,即可以說是認知能力的培養。幼兒在學習音樂時,教學者應該有意識地進行外在干預和引導,不能盲目地放縱孩子毫無目的的觀察和傾聽,要保證孩子能對音樂進行正確認知,促進他們在這方面的發展。
3、有利于促進兒童記憶能力的發展
任何知識的教學都是需要用大腦進行辨識和記憶的,幼兒音樂教學當然不例外。因此,在培養孩子進行音樂學習時,要注意引導孩子進行有效記憶,可以引入一些現成記憶方式,培養他們的記憶能力。
4、有利于促進兒童創造力的發展
創造力是我們國家在各方面都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對我們個人來說創造力最好的培養時期便是兒童時期,因此我們要特別關注兒童時期創造力的培養。而幼兒音樂教育也恰好是促進兒童創造力發展的途徑之一,音樂活動可以讓孩子盡情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感,能夠激發孩子對音樂的思索和研究,在輕松快樂的學習狀態下孩子的創造力會得到循序漸進的提升。當然孩子創造力的培養不是讓孩子自己自由發揮,也是需要教學者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讓孩子的聰明才智通過正確的途徑展現在正確的地方。
三、如何使幼兒更好地學習音樂
1、培養幼兒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需要有老師引導入門,幼兒音樂教學同樣需要老師們的循循善誘。老師們要通過一些基本的音樂知識點,如音樂不同的音色、各類現實生活中聲音的音樂模仿等,來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讓他們能夠原因學習,并積極去學好。另外隨著孩子們學習興趣的加深,開始對孩子進行初級音樂教學,再然后進行專業化訓練,做到能由淺入深,遞進式教學,這樣有利于孩子的接受,使教學效果更好。
2、讓幼兒的音樂學習融入生活中
藝術源自于生活,因此很多美妙的藝術都可以在生活中很好地體現,關于幼兒音樂教學更是可以融入生活的樂趣。例如可以讓孩子們接觸大自然,讓他們感知大自然的聲音,通過這類感知加上音樂的魅力,可以讓孩子們更深的體會音樂與生活的美好關系。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各自的獨特可以讓他們在接觸同一音樂教學時,各自有不同的生活感悟,從而對他們身心發展有不同的促進,所以音樂教學中要學會將音樂與生活相融合。
3、要開發幼兒時期的音樂學習潛力
音樂教學不僅僅是讓兒童能對其有興趣,能體會生活美,更是要開發他們的音樂學習潛力。在教學中要注意鼓勵兒童積極思考,多參加交互活動,要在教學者引導下創造性的學習,使他們能正確理解教學者所傳授的知識,同時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因此,幼兒音樂教學不像傳統教學一樣,它要更注重孩子的反饋,從而不斷調整相應教學方法。
總之,幼兒音樂教育能夠促進幼兒各項能力發展。但是,我國幼兒音樂教育并不樂觀,很多家長希望幼兒走向音樂專業化的道路,實際上幼兒音樂教育在于進行啟蒙教育,即適當刺激他們對音樂的敏感性,以及讓他們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促進他們各項能力的發展。另外,通過音樂的學習可以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還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促進幼兒的心智健全發展。
作者:劉明輝 單位:滁州城市職業學院
一、幼兒園音樂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音樂硬件設施不完善
對于幼兒音樂教育來說,健全的幼兒音樂教育基礎設施,是達到教學目標的關鍵基礎,如果這方面存在欠缺,將會導致幼兒音樂教育工作寸步難行,只有從基礎著手,不斷進行幼兒音樂教育條件的完善,才能保證幼兒音樂教育事業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國內仍然有很多幼兒教育機構,特別是一些偏遠鄉村地區的幼兒園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相關管理者對音樂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度不足,甚至與連最基本的鋼琴或電子琴都沒有,更不用說一些多媒體音樂教學設備。
(二)專業的師資隊伍能力普及程度不高
不少幼兒教學機構聘用的師資隊伍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問題,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教學思維模式僵化,缺少創意。例如在教孩子們唱兒歌的時候,引導孩子們用動作表現出“花”,雙手托著下巴,歪著頭,彎著身子,嘴角揚已經成為了所有老師的通用模式,影響孩子創造力的開發。也有些教育機構為了讓幼兒能夠喜歡上教學內容,采取自主編寫教學大綱的手段,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根本不注意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很多學校的音樂教學工作是由并不懂得任何音樂知識的老師來擔任,造成音樂教學活動成為了單純的學唱歌課程。
(三)重視技能而忽視節奏的感知與表達
現階段,很多幼兒教學機構誤把對孩子們某方面能力的培養當作對孩子們的相應能力的訓練,這種問題比較嚴重,不但不符合《綱要》提出的幼兒教育要將重點放在幼兒積極性學習體驗方面,而且更應該尊重幼兒習得性規律。很多幼兒教育機構在音樂教學中,太過重視對孩子們進行的音樂技能技巧的培訓與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不利于孩子們音樂素養的培養與形成。
(四)教育活動形式的單一性
不同地方的幼兒園在音樂課上都以唱歌和舞蹈為主要教學形式。存在教學模式過于固定化,過于呆板的問題,課堂上缺少多樣化的音樂欣賞活動和音樂游戲活動,所以最終的教學效果也不是多么的理想。問題是很多老師對于這一顯現缺乏進行改變創新的意識。
二、幼兒音樂教育問題解決對策
(一)學校應盡量創設良好的幼兒音樂教育教學設施
健全的音樂教學基礎設備可以使得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更加有趣,例如在學習《動物狂歡節》時,如果有很多種不同的樂器,就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不同的樂器模仿不同的動物聲音,培養孩子們對不同樂器的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作品思想,讓他們獲得不同體驗,真正從學習過程中享受到音樂的樂趣。
(二)滲透于一日生活中
不管是對音樂的敏感性以及在音樂方面的創造力是需要時間才能形成的。所以,幼兒階段的音樂教學活動不能僅僅局限與課堂之上,還應深入到他們在幼兒園的每一個生活細節中?,F階段,有不少幼兒教育機構已開始推行幼兒一日生活音樂化工程,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發展需求,選擇一些經典童謠、名曲,在一些合適的時間內播放,讓幼兒能夠沉浸在音樂的海洋里,營造出一種歡快、愉悅的園內生活,培養他們形成明朗的性格。
(三)師資隊伍要加強
做好對新教師的再教育工作,要給這些教師一個不斷適應調節,不斷與學生一起成長的機會,在這一過程中老員工應該發揮團結精神,給予年輕的教師指導與建議,同時幼兒園也要多開展一些教學交流活動,在教職工中間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年輕的教師應該端正學習態度,進行正確的自我定位,接受老一輩的批評教育,不斷提高自己的幼兒教育能力。教師專業化的師資能力要得到普及,需要每一個教師認識到不斷學習,提高自我的重要性。
(四)教法趣味化
小孩子最大的心理特點就是“好奇”,而且他們的思維模式導致他們想到的東西往往都有很強的具體性。越是新鮮的事物越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力,能夠引起他們好奇的事物,在他們那里通常也具有很強的形象性。所以,在對他們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選擇教材方面,必須要重視“形象性”與“趣味性”。比方說,在帶領幼兒們做“湯姆和杰瑞”的音樂游戲時,老師可以以一些音樂設備作為背景,然后制作出湯姆和杰瑞的道具,根據《湯姆和杰瑞》里的動畫內容,創造出一種現實情境來,讓幼兒們慢慢了解為什么小老鼠總是能把湯姆貓弄得暈頭掉向?然后讓孩子們去模仿最簡單的動畫場景,讓自己融入到這個音樂活動中,通過這個音樂活動,讓他們真正看懂這個動畫片,并從中體會到音樂的效果。這樣,通過對幼兒特殊年齡段心理需求與特點的掌握,才能更好地將各種方法應用到音樂教學中,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努力改進在幼兒音樂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系列不足之處,大膽地進行探究與創新,進一步挖掘幼兒音樂教育的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不斷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幫助他們形成一個良好的性格。
作者:張艷 單位: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一)在音樂教學中注意與實際相結合
幼兒對音樂的感知來源于生活,脫離生活的教學無異于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音樂教師要推進當前音樂教育的改革,就要做到在實踐中準確定位自己的角色,打破音樂教育只在室內進行的傳統,將幼兒引入到一定的生活情境中進行教學。比如,教授《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時,教師就需要將幼兒帶到室外,使其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中,聽著明快的音樂,感受歌詞所描寫的景象。這樣才能使幼兒更好地融入音樂中,感受到音樂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它可以用來表達人們的情感。教師要根據歌曲描述的不同場景和表達的不同情感,選擇科學的方法,讓幼兒對歌曲意義有切身的體會和理解。③
(二)在音樂教育中,鼓勵幼兒自我感情的表達
音樂也是可以學以致用的,它是人們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比如,《找朋友》這首歌,它體現出幼兒尋找玩伴的心理,幼兒在唱歌的同時能夠學習與人接觸時的禮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將幼兒帶到操場上學習《找朋友》這首歌,讓他們兩個人一組對唱和舞蹈,相信一堂課下來,他們真的會找到自己的朋友。
(三)因材施教,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
一般來說,相同年齡的幼兒接受事物的能力相差不大,但也不排除個別幼兒出現學習吃力,跟不上整體進度的情況。對于幼兒,教師應當循循誘導,不能動輒批評,對于基礎或接受能力差的幼兒,要重點輔導,或者教一些其他簡單的音樂,避免幼兒因為自己一時學不會產生自卑心理。例如教授《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歌曲時,教師就要針對不同水平的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刻意要求所有幼兒必須在同一時間內完成所有歌曲和舞蹈的學習④?,F階段,因為采取大班教學的模式,音樂教師往往統一開展音樂教學,制定了相同的教學目標,為了教學目的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選擇的歌曲沒有考慮幼兒的長期發展需求。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從幼兒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想他們之所想,從而有針對性地根據他們各自的興趣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
(四)緊跟時代步伐,更新授課理念
科技的發展為音樂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當前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普及,為幼兒音樂教育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多媒體教學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絢麗的色彩、美妙的音樂、生動的動畫等,無一不強烈吸引著幼兒。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這種特點去進行音樂教學。例如,在教授《數鴨子》這首歌時,教師可以事先制作卡通視頻,讓幼兒真切感受到花白胡子的老爺爺、美麗的大橋以及大橋下戲水的小鴨子。通過生動的動畫展示,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然后順理成章地引入歌曲,這樣就讓幼兒在玩樂中學到了歌曲。
(五)引入教師競爭機制,鞭策教師教學創新
教師行業的穩定也使教師危機意識不夠,缺乏創新動力。所以,恰當地引入競爭機制,可以使教師教學更具有動力。當今社會的競爭十分激烈,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創新是一個國家興亡發達的根本動力。對于一個學科來說也是如此,打造特色學科的關鍵是創新。引進教師人才和先進管理理念,可以使本學校在迅猛發展中達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學科優勢。具體來說,依靠專業的名師團隊,憑借著他們敏銳的洞察力及時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引進到本學科建設中來,加強創新,只有創新,本學科方可以得到有效建設和發展。另外,先進的音樂設備是教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高水平學科建設的必要保證。要充分運用較為先進的音樂設備,如,電腦、一體機、投影儀鋼琴和音響等。先進的設備能使音樂教師在教學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留住和吸引優秀人才,從而保證幼兒音樂教育創新的源泉。
(六)結語
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探討了幾點關于幼兒音樂教學的方法,并結合實例進行了講解和分析。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只有結合幼兒的個性特點,不斷地去改進和完善教學手法,提升教學質量,才能跟得上時展的步伐。
作者:黃秀琴 單位:甘肅省山丹縣幼兒園
一、音樂對幼兒教育的意義
音樂是人們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人們通過音符的高低、拍子強弱、節奏的快慢等來表達喜怒哀樂,它不但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而且能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還能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審美情感。因此,音樂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從小對幼兒進行良好的音樂教育,讓幼兒在美好的音樂的陪伴下健康成長,這對我們的教育工作有著深遠的意義。
二、幼兒音樂教育的特點
環境對兒童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們應該結合幼兒園和小學集體教學活動的環境來進行音樂教育,有意識的通過環境影響促進兒童音樂特點的形成。
根據幼兒的特點,幼兒的音樂教育也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游戲性
6歲以前的幼兒不能清晰地意識到自己行動的目的和意義,也不能很好地主動設計、支配和調整自己的行動。游戲與學習和工作的最主要區別是,游戲直接從活動過程中獲得快樂。所以,具有游戲性質的音樂活動能夠更好地吸引幼兒自覺自愿、快樂而不知疲倦地投身于其中。目前,在幼兒園的音樂教育實踐中,不僅強調必須選用一定比例的音樂游戲作為教材,而且更加強調所有音樂教學活動都應具有一定的游戲性。
2.綜合性
幼兒音樂教育理論認為:綜合性的音樂教育活動,是幫助幼兒自由進入音樂天地的另一個重要條件。幼兒活動教育的綜合性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形式上的綜合性,即唱歌、跳舞、奏樂、演戲、玩耍綜合一體;過程上的綜合性,即創作、表演、欣賞綜合一體;目的上的綜合性,即娛樂、學習、工作綜合一體。
3.整體性
現代幼兒審美心理的研究發現,人類審美活動與人類科學活動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審美活動主要是情感地、形象地、整體地把握對象。幼兒更多地是使用情感的、形象的、整體的方法認識和體驗自身世界與外部世界。理智的、抽象的、分析的思維和體驗方式,在學前晚期才逐步開始發展起來。因此,教師更應該根據幼兒教育的特點,設計教學方案并有效的實施。
三、幼兒音樂教育的方法
(一)以幼兒對新生事物具有“趣味性”的特點,采取“以趣引趣”的教育方法
興趣是幼兒產生學習動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幼兒從事活動的內在力量。因此,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使音樂活動充滿情趣,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激情及動力。
主要在體現于教材趣味化﹑設計趣味化﹑教法趣味化三個方面:
1.教材趣味化
在選擇教材時,總是盡量選擇從歌詞到旋律,從體裁到形式,從結構到風格,都能貼近幼兒生活的教材,體現兒童情趣的教材,同時根據相關的題材加以改編,體現生動、活潑、趣味性。如歌曲《走路》,小兔走路蹦蹦跳跳,“蹦蹦跳跳”的旋律平行,節奏短促跳躍,表現小白兔跳的生活特點;小花貓走路靜悄悄,“靜悄悄”旋律下行,漸漸減弱,表現小花貓的生活習性。這樣就形象生動地描繪了這些動物的動作特征,適合幼兒的興趣愛好。
2.設計趣味化
音樂教育活動設計的好壞,決定了音樂教育的成敗。因此我對每一個音樂教育活動都要根據教材對結構內容進行精心設計。使之情節化、承上啟下、自然過渡。
3.教法趣味化
好奇是幼兒的心里特征,形象是幼兒的思維方式。幼兒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的心理,與此同時他們也善于用形象的思維去對好奇的事物加以思考、想像、揣摩。利用這兩個特征抓住幼兒的心理把音樂題材的內容變得“好奇和形象”,充滿藝術色彩。
(二)以幼兒情感化為特點,采取“以情動情”的教育方法
音樂教育的重點應該著眼于引導幼兒對音樂情感因素的體驗。那么,怎么利用音樂感受達到情感交流,讓幼兒輕松愉快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去呢?我得出的經驗是由“情”轉變成“愛”。只有用“情”去打動孩子,以“愛”去溫暖孩子,用強大的感染力去體貼他們,用微笑去撫慰他們,他們才會在“愛”的情感氛圍下茁壯成長。另外教師對音樂也要有敏感性,具有善于發現、捕捉、審美的能力,加強與幼兒心與心的溝通與交流。采用以“情”動“情”的教育方法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在語言、體會、表現都恰到好處時結合題材,把情感融入到每一個細節的音樂活動中去,讓幼兒在情感的底蘊中去領會每個動作的情感內涵。
(三)針對幼兒的個性和優勢采取“因人施教”和“靈活運用”的方法
每個幼兒會因成長的環境差異而產生不同的個性,不同個性的幼兒對音樂的領會和敏感程度是有差別的。因此,針對個性不同的幼兒采取“因人施教”和“靈活運用”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在教學中發揮幼兒的積極主動性,使幼兒成為真正的主人。
2.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對有藝術天賦的幼兒要注意發展它們的藝術潛能。
3.積極發揮教師的的指導作用,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
4.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
21 世紀需要具備綜合素質的多樣化人才.對于幼兒的音樂教育,我們從培養幼兒的興趣開始,引導兒童從接觸、喜愛、欣賞到感知,從而對音樂藝術有一個完整的了解. 反觀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對幼兒的音樂教育,大多放在對其技能的培養上.就算孩子因此有了一技之長,也不能對音樂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完全背離了素質教育的本質.本文結合作者自身工作經驗,談一下對于幼兒音樂教育問題的見解.
1 音樂教育在幼兒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音樂是人類情感表達與情感交流的方式之一,也是陶冶情操的重要方法.作為一種交互性藝術形式,音樂的存在點亮了人類的生活.如果說一幅好的畫作能讓人的內心細細的品味,那么一首好的音樂作品就能夠讓人的心靈緩緩的振蕩.幼兒是一個人一生大腦發育的最高峰期,在這一時段,幼兒有著強烈的認知欲望與模仿能力.我們要用音樂這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來幫助孩子在情感、心理、智力上更好的發展.
1.1 音樂教育促進幼兒的智商、情商更好的發展
智力能力與大腦的發育程度緊密聯系.籠統地說,大腦的神經系統越發達,人的智商就越高.音樂作為一種規律振動的聲波,被人的“生物節奏”所喜愛,在音樂的刺激下,大腦的神經系統的軸突、樹突更多,神經元之間的聯系程度更緊密.由此看來,音樂對于促進大腦發育有重要作用.情商影響人的性格.一個人內向還是外向,有沒有毅力、意志力、有沒有自信心等,都是情商中的重要因素.音樂作為一種文化因素,已經不僅僅是人類娛樂的工具,也是心靈療傷的一劑良方.在音樂的熏陶下,幼兒的品質養成,情感豐富程度,審美能力都有了提高.實驗表明,學習音樂的孩子,普遍較為活潑開朗,也能很快的去接受新事物.
1.2音樂教育促進幼兒各方面綜合發展
音樂教育只是一種促進幼兒發展的手段,而不是僅僅為了讓孩子掌握一種樂器而已.通過音樂教育,給予幼兒一個身心同步發展的機會.通過唱歌內容、音樂游戲、音樂欣賞等教學方法,給幼兒創造一個奇妙的藝術世界.在興趣引導的作用下,促使孩子樂在其中并廣泛地聯想與思考,在實踐中獲得認識與心理的完善.可以說,音樂教育給幼兒帶來的益處是多方面的.既有想象和創造能力的提高,又有語言能力、聽力、表現力的鍛煉,還有有助于幼兒身體的發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說,如果幼兒對音樂產生興趣,再進行文化性、常識性教育就容易得多.
2 幼兒音樂教育的特點
幼兒音樂教育不同于常識性和文學性的知識講授.這是由音樂的獨特性和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所共同決定的.在幼兒音樂教育的方法上,不能僅僅注重對孩子樂器演奏能力和聲音表現能力的培養,實際上這種態度反而是舍本逐末.應該放在對孩子感知能力,欣賞能力和藝術素養的熏陶上.這樣,才能發揮音樂教育的作用.總體來說,幼兒的音樂教育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幼兒的音樂教育必須與幼兒的身心發展程度相符合.在具體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時刻考慮到幼兒的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不能采取晦澀難懂的教學形式.抓住孩子的喜好,采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音樂教育的知識性、欣賞性、品德性要有機結合.我們在欣賞一首樂曲的同時,可以達到減輕生活壓力,舒緩身心的目的.我們也可以從歌曲的得到激勵和勇氣.幼兒的音樂教育,在滿足以上兩個方面的同時,還要有知識性.即:我們在幼兒的音樂教育中,既要給孩子美的欣賞,陶冶孩子的情操,塑造孩子的人格,又要給孩子傳授一定的樂器、樂理知識,還要通過歌詞內容、游戲活動等方式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以一首老歌《一分錢》為例,孩子在學會這首歌的時候,也明白了拾金不昧的道理.孩子學會《小人書》,也就懂得了自己的課本被劃破,弄臟后,“小人書”是會哭的,也就會養成了愛護課本的習慣.
三、幼兒的音樂教育寓教于樂.音樂對孩子的吸引力是天生的,學與玩相結合,也只有在音樂教育中能做到了.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把音樂當成一種負擔,反而會很享受這種過程.這種玩與學相結合的方式,更容易使孩子接受知識.教師應該利用音樂教育這種特點,把課堂搞活,把孩子的性質帶動起來.如果僅僅是樂理的講授或者一首歌反復的練唱,即便本來很輕松的內容也變得枯燥.
四、音樂教育的影響是隱性的.音樂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不像直白的知識那樣直觀,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可能在一段時間看不出效果,實際上,高雅藝術性素養已經扎根孩子的心底.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孩子對這個世界的重要的感知.也許,某一些文化知識可能忘記,但是自身形成的感知,卻不可能消失.我們在進行音樂教育的時候,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態,不能只注重看得見的東西而忽視了對孩子心靈的感染.
3 學校、家庭、社會在幼兒音樂教育中起的作用
幼兒的音樂教育不僅僅是學校老師的事,而是整個社會的任務.一個孩子的成長,要受到老師的教育,家庭的熏陶,社會氛圍的感染.因此我們要建立起學?!彝ァ鐣Y合的教育體系.
3.1 學校教育
首先,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方式,把技能教學為主轉變為素質培養為主.不一定要用統一的集體授課方式,還可以采用靈活的小組授課,互助學習.根據每一個兒童不同的性格特點和對知識的領悟能力采取針對性教學.教師應該細致的觀察每個孩子對于音樂內容的感知與理解能力,隨時的調整授課方式,切實的促進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原來的水平上有所提高.采用適當的激勵機制,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習落后的孩子,不要輕易的批評而是加以鼓勵和引導,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鼓勵孩子適當的表現自己,通過對音樂的演唱,樂器的演奏展現自己的魅力,同時提升自身對于音樂的自信心. 只有是每個孩子都保持對音樂的興趣,這樣的教學才算成功.
3.2家庭教育
家長首先要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端正態度,把功利教育變為審美教育.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家長讓孩子學音樂的目的只是為了孩子成為特長生.而這一類的一技之長,不是為了提升自身的素養,而是為了在中考、高考中加分.也就是說,音樂的學習只不過是應試教育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罷了.為了孩子素質的真正提高,家長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尊重孩子的自然選擇,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想法.畢竟有音樂天賦的孩子是少數,不可能每一個孩子都成為藝術家. 做父母的應該順其自然,不要給孩子定下硬性的過高的目標,這樣反而會事與愿違.其次,要選擇合理的家庭音樂.創造良好的音樂氛圍.大人聽的孩子不一定喜歡,而且,對于音樂教育來說,必須有針對性,那些流行歌器.搖滾歌曲等,是沒有教育意義的.音樂的選擇,應該考慮到孩子的天性,有游戲性和趣味性,簡單易懂又不失高雅,積極向上給孩子良好的引導.父母也要加深自己的音樂修養.了解兒童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必要的時候給予孩子一定的指導.在輕松愉悅的家庭氛圍中,孩子的天賦一定能夠全方位的拓展.
3.3社會教育
首先,社會要為孩子創造學習的素材.不斷豐富和提升教育教學手段.音樂創作者要創造出符合時代要求、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作品.說實話我們現在對于此方面的工作還有欠缺,幼兒專屬的歌曲數量太少而且太老.孩子們哼唱著不符合自己身份的曲調,不能不說是這個社會的無奈.創作幼兒歌曲,經濟利益不明顯,所以也沒有人愿意參與這項行業.這就需要發揮社會的力量,調動社會資源,使得幼兒詞曲創作得到更多的支持.其次,媒體要樹立良好的楷模.兒童是模仿能力最強而判斷能力最差的時期.電視等媒體播出什么,孩子就學什么.我們雖然有專屬的兒童頻道,但是適合播放的資源并不多,而且播放內容向著娛樂化、商業化發展,本來很好的兒童節目弄得不倫不類.孩子看不懂,大人不喜歡.媒體必須履行起社會輿論導向的作用,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成長的氛圍.
4 如何組織幼兒的音樂教育
4.1集體性教學與單獨性輔導
總的來說,對于幼兒的音樂教學實在幼兒園完成的. 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大多是集體性活動,由教師組織,全班學生參與.只有在集體活動中,孩子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也會得到別人的幫助.在集體教學的基礎上,教師對有天賦的、進度落后的孩子針對性輔導.隨時跟家長溝通,鼓勵有條件的家庭對有天賦的孩子進行專業性輔導.
4.2采取多樣性的教學方法
幼兒音樂教學的內容比較綜合,類似于人類早期的音樂活動,唱歌、跳舞、聲樂、游戲是結合在一起的.在實施音樂教案編排上,要注意這些內容,使得各種元素有機結合,豐富課堂內容,使孩子不知不覺中投入進去.還要采用多樣化的手段,大量運用多媒體、道具、樂器參與教學,給予孩子全面的感知.通過音樂劇,舞蹈,歌詠演唱等活動形式,牢牢抓住孩子的關注度,保證孩子的參與度.這樣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才能發揮音樂的引導功能,才能促使孩子綜合素質的提高.
4.3注意教學的層次性
幼兒的音樂教育要按步展開,先易后難,層層進行.注意教學各個環節的連接.教師根據幼兒所處的年齡段,采用若干獨立的教材,安排好學習強度和難易程度,將不同的教學活動統籌管理好.采用預知學習方法指導音樂教學活動.教師隨時轉變自身的角色,多啟發,多提問,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在練習歌唱時,教師不僅要教會孩子唱,還要讓孩子學會欣賞,從而能夠大概的體味歌曲的含義,為孩子的藝術鑒賞能力打下基礎.
4.4音樂教學與其他教學相結合
可以采取圖譜教學法,幫助孩子更形象更具體的理解歌詞內容.例如,在學習某一段歌詞后,教師可以讓孩子把里面描繪的內容畫出來,鼓勵孩子大膽的加入自己的想象.還可以自主的幫孩子改編歌詞,甚至讓孩子自己改編歌詞.每一首歌,都可以發展成一幅畫的背景故事,都可以發展成一出舞臺劇,或者一個新的,好玩的游戲.我們再教孩子《兔子和狼》時,讓孩子深入角色,表演不同的動物,通過一唱一答相互交流,孩子樂在其中,學在其中.
5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音樂教師
幼兒的音樂教育都是由幼師教授的.沒有專門的幼兒音樂教師.但是幼師上崗,必須要有系統的音樂培訓,首先自己要有一定的音樂素養才能談教育.一名合格的幼兒音樂教師要具備以下能力:
首先,要愛崗敬業,有執著的事業心.只有對自己的工作崗位發自內心的熱愛和尊重才能最大的發揮自己的能力. 幼師崗位的工作內容較為繁雜,要處理方方面面的事,還要應對孩子的情緒問題.如果不能夠堅持正確的觀念,迅速的調整自己的情緒,那么一定孩子、家長留下不好的印象,也就失去了孩子的信任,更談不上教學工作的開展.在教學中,對于學的快的孩子要表揚,學的慢的孩子要鼓勵和引導,而不能辱罵諷刺.唱歌好的孩子要給與其表現的機會,但是不能忽視別的孩子的感受,讓別人產生“老師偏向某某某”的想法.
其次,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要了解兒童心理學知識、音樂學知識、教育學知識、又要有一定的生活護理能力.也就是說,既要成為一名好老師,也要當一位好媽媽.幼兒音樂教師所必需的專業音樂技能有:歌唱技能、鋼琴彈奏技能、合唱指揮技能.還要有基本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史知識.在教學中應該保持良好的樂感、恰當的情感表達方式和科學的歌唱方法. 始終保持自己才是教學的主體,而不是把錄音機當成“老師”自己無所事事.隨時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彌補孩子認識上、學習上的不足.
最后,要具備科學的教育觀念.幼兒音樂教師首先要明白自己不是專業的聲樂、器樂培訓人員.要明白自己的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教給孩子專業的演奏技能,而是給孩子美的欣賞,美的認識.拋棄那些功利性、技巧性的東西,踏踏實實的為孩子創造一個真正的音樂感知氛圍,讓孩子在愉悅中體驗美,感知美,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自己的人格.
6 總結
本文介紹了幼兒音樂教育的相關知識. 指出:音樂對于孩子早期身心發育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們要重視幼兒音樂教育的作用,結合孩子身心特點,積極地編排好教案,組織最符合孩子胃口的教學內容.同時文中建議,我們要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一體的幼兒教學體系,讓孩子在所處的每一個地方都能感到音樂藝術的感染,整合社會力量,為孩子多多的創作優秀的教學資源.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拋棄那學功利性,表面性的東西,真正的從提升孩子的綜合素養入手來完善我們的工作.最后,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夠享受科學完善的音樂教學資源.
在學前教育階段,我們可以通過音樂教育發掘幼兒的潛能,塑造幼兒健康活潑的個性,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
1.幼兒音樂教育的特點
1.1幼兒音樂教育必須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科學規律
幼兒音樂教育必須以幼兒發展的生理、心理特點,幼兒教育的原則、方法等基本理論為指導進行教育工作,違反這些帶有規律性的問題,教育工作或事倍功半,或收效甚微,甚至給幼兒帶來心理、生理上的損傷。譬如:同樣一首歌曲,一位音樂技能技巧純熟,熟悉幼兒年齡特點,按照正確的教育原則、方法對幼兒實施教育的老師,會教得又快又好;反之一位不具備上述條件的老師,就教不到點子上,自己干著急,幼兒學不會。
1.2通過對音樂藝術的情感體驗和審美感
受向幼兒進行教育是音樂教育的主要特點音樂教育的主要特點是通過音樂作品給人以情感體驗和審美感受這樣一條音樂藝術途徑,來完成它的教育。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包括旋律美、節奏美、和聲美和演唱演奏中的音色美。兒童音樂作品以反映兒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積極向上的、健康活潑的思想情緒為主,同時表現出這些思想情緒背后所隱藏的稱頌、贊揚、關心、同情、鼓舞、幫助等鮮明的態度。音樂藝術不是靠直接的說理,而是以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激勵人的感情,給人以啟示,發揮其感染教育作用,使人領悟其教育內涵。譬如:教兒童學唱《一分錢》,歌曲的教育意義是進行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是歌曲中沒有直接說出拾金不昧的詞句,而是以富有天真純樸的兒童語氣、音調的旋律、愉快的情緒,唱出了小朋友把拾到的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拿著錢對他點頭贊揚的具體情節,塑造了這樣一個生動感人的節術形象,給兒童以啟示,使他們領悟到不是自己的東西就不能要,把拾到的東西,即使是最少的錢--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是對的,是一件令人愉快的好事。這樣的激勵情感的教育作用,往往比直接說教更能深入人心。在音樂教育中,無論是進行思想意識、情緒體驗、品德行為等方面的教育,還是進行知識技能、認識理解方面的教育,都需要通過審美感受的途徑來進行。
1.3寓教于樂是幼兒音樂藝術教育的又一特點
音樂藝術有娛樂性特點,這是吸引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重要特點之一。利用音樂的娛樂性特點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在樂中學,把音樂教育寓于愉快的音樂感受和音樂表現之中,學得愉快,學有所得。引導幼兒在愉快活潑的、富有藝術特點的教育活動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歡樂的音樂活動之中,以“樂”作為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進幼兒性格活潑開朗,身心健康,精神滿足,德、智、體、美等方面同時受到教育。
1.4音樂教育的影響產生于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中
音樂教育是在兒童愉快的音樂活動中進行的,它的教育影響往往不像語言說教表述得那樣直截了當,而是像春雨點點滴滴滲透到兒童的內心情感、心靈深處,起著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因此,音樂教育中無論是能力培養、思想認識提高,還是心靈陶冶都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不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而音樂藝術教育作用于人的內心情感心靈深處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比說教更有說服力,更深刻,更持久。
2.搞好幼兒音樂教育的措施分析
2.1激勵幼兒主動、自信地參與活動
在以往的音樂活動中,總有一部分幼兒老當演員,一部分幼兒老當觀眾。那些天賦好的幼兒經常有機會表現,而那些條件較差的幼兒卻因自卑而不敢表現。如果我們任其自然,這部分幼兒不僅失卻了學習音樂知識技能的機會,還可能導致一定的心理缺損。我們應將音樂活動作為手段,讓每個幼兒都能積極、主動、自信地參與到活動之中,滿足幼兒自我表現的需要?;谶@一思考,我設計了小步遞進的“階梯”,提出合適的要求,盡可能使教育個別化,使每個幼兒都能按各自的步調發展。如我設計了起步較低、由易到難的系列節奏游戲:聽著小鈴和拍拍手(即模仿小鈴節奏拍手)。大鼓和小鈴(即以跺腳方式模仿大鼓節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鈴節奏)。機器人(即聽辨鋼琴的低音區和高音區,并分別用跺腳和拍手表示)。小手小腳(即根據圖譜上的小手、小腳標志,隨音樂用小手、小腳表現相應的節奏)。這組游戲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讓幼兒輕松自然地走進音樂活動,在難度不高的藝術表現中體驗成功。另外,在音樂活動中,我盡可能給每個幼兒當領頭人的機會,如讓幼兒擔任指揮、領唱、領奏等,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滿足自我表現的需要,樹立自信心。
2.2注重幼兒的探索發展
布魯納認為發現法能激發智慧潛力,培養內在動機,有利于學會發現的技巧以及記憶的保持。由于幼兒年齡小,堅持性與忍耐性較差,不能長時間在看不到進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我們應有目的創設環境,以激發其探究內驅力。如在幼兒認識切分節奏(|XXX|XXX|)的過程中,我引導幼兒按以下步驟積極探索:組織幼兒做“拉繩”及“劃龍船”游戲,尋找|XXX|的感覺,表現“加油呀”處的語言節奏。引導幼兒尋找周圍是否有這樣的節奏。如媽媽牙疼時邊捂著臉,邊說“|喔唷哇|喔唷哇|”老爺爺拔蘿卜時“|哎唷嗬|哎唷嗬|”地用力等。此外,我還讓幼兒敲擊裝有不同水量瓶子、碗或盒,使其感受到聲音是有高低區別的;讓幼兒在“小動物找家”游戲中聽辨MI、SOL、LA的音高,獲得良好的音準感。
2.3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
在音樂活動中,不能只強調技能技巧的訓練,還應引導幼兒去表現美、創造美。如用作畫形式表示MI、SOL、LA的音高時,有的幼兒畫了一臺電視機,其中天線是LA,開關是SOL,機腳是MI;有的幼兒畫了一條吐泡泡的小金魚,小泡泡是MI,中泡泡是SOL,大泡泡是LA,它們唱著356356|356356|的歌……面對這些稚拙的創造,我都予以肯定、鼓勵,并引導他們當眾表現。在此基礎上,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的環境,由淺入深地引導創造,展示自己的才能。從改編歌詞、敲奏簡單樂句開始,發展到為圖片故事配音樂、創作樂曲、編動作等,激勵幼兒從自身實際出發,通過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創造力??傊?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我們要多動腦,多探究。爭取給幼兒的人生最初階段以最好的音樂啟蒙教育。
摘要:
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門類。幼兒音樂教育對于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和諧發展有著積極作用。搞好幼兒音樂教育,對于培養幼兒審美情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幼兒未來表現美、創造美離不開音樂的熏陶。我和我的同事們通過組織孩子開展音樂活動,獲得的實踐與思考:讓孩子學會傾聽音樂,讓孩子學會表現音樂,將音樂活動與晨操相結合,將音樂與繪畫相結合。組織孩子開展音樂活動要尊重孩子,讓孩子參與環境的創設。
關鍵詞:
幼兒;音樂教育;實踐與思考
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門類。幼兒音樂教育對于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和諧發展有著積極作用。搞好幼兒音樂教育,對于培養幼兒審美情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幼兒未來表現美、創造美離不開音樂的熏陶。這里略述我和我的同事們的音樂教育活動,以期對幼兒音樂教育同仁有所裨益,并期專家指教。
1讓孩子學會傾聽音樂
處于幼兒期的孩子,接觸音樂作品的數量、類別和欣賞音樂的時間都很有限。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情感的藝術,要讓孩子們充分感受音樂的美,并引起相關的情感體驗,唯有創造機會讓幼兒充分接觸音樂。在欣賞活動中,我們先讓幼兒全身放松,閉目靜心去聽,并做聯想和想象。然后,組織相應的討論,讓幼兒交流各自對音樂的理解。在交流中,我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對音樂的感受力超乎想象的強:他們能感受到節奏的舒緩與緊張、情感的快樂與憂傷,有的甚至還說好像在經歷一個故事……當然,還有一些孩子只能憑直覺說很好聽。在此基礎上,鼓勵幼兒通過身體運動方式對顯著的音樂特征或發展變化做出反應,表達自己的理解和體驗。剛開始有的幼兒只是隨著音樂搖擺,但慢慢地,隨著音樂體驗的豐富,他們會用肢體表現音樂的節奏,通過面部表情的變化表達內心的感受。在幼兒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適時地給與指導,如指導他們區別器樂曲、聲樂曲、兒童歌曲、打擊樂曲等。為了培養和提高孩子對音樂的敏感性和領悟力,讓他們真正走進音樂世界,使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更加深入,我們除了在音樂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給孩子提供欣賞的機會外,還要充分挖掘身邊資源,盡可能擴大孩子欣賞的范圍和內容,如引導孩子們注意傾聽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響;校園廣播每天在孩子入園放園時間,都播放20分鐘左右幼兒歌曲,使孩子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高高興興來園,快快樂樂回家。
2讓孩子學會表現音樂
幼兒的音樂表現力主要指對音樂情境的再現,這是最基本的審美能力。表現力建立于傾聽、感知、理解的基礎上。以大班音樂欣賞《喜洋洋》為例,這是一首三段體(ABA)結構的樂曲,教師先播放一、二遍樂曲錄音,讓幼兒完整地感知樂曲的旋律,然后分段欣賞、討論。在幼兒自由發表見解后,老師做提示性總結:A段音樂小朋友聽了感覺歡快,B段音樂聽起來優美、抒情。而后再次聽樂曲,要求孩子們嘗試用不同的形式為樂曲伴奏:用肢體動作表現節奏;用鈴鼓、碰鈴、響板、大鼓、鑼等樂器擊打節奏。再讓幼兒互換樂器打節奏,要表現出強弱、快慢的結構變化。在音樂表現活動中,教師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3將音樂活動與晨操相結合
將經典誦讀內容、歌曲、音樂融進晨操,邊唱邊舞、邊誦邊操。每月更換一次韻律曲目。只注重幼兒積極的參與,不在乎幼兒跳得好不好和跳得跟老師一樣不一樣,只要孩子們跟著音樂的節奏舞動就行。每天早晨“快樂15分鐘”晨操鍛煉時間,由老師在前面示范,幼兒在后面模仿。在短短15分鐘里,幼兒跟著老師歡快的舞動、歌唱。在一個月的周期里,孩子們每天重復同樣的內容,慢慢地便熟而生巧,一個月下來,大多數孩子都能熟練地表演了?,F在我們大班的孩子竟能跟著音樂、誦讀著《春曉》、《憫農》、《三字經》、《唐詩新唱》等經典,熟練地表演《小懶貓》、《小螃蟹》、《蟲兒飛》、《浪漫櫻花》、《世界真美好》以及“禮儀操”、“小動物模仿操”、“QQ成長操”等十幾個體操、歌舞了!
4將音樂與繪畫相結合
康定斯基曾說“繪畫是一種視覺的音樂”,從大師的話里不難看出音樂與繪畫的密切關系?;谶@種認識,我們在音樂教育活動中將音樂與繪畫和視頻畫面相結合。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唱唱畫畫,即一邊唱一邊畫。如音樂活動“畫小雞”就是把音樂和簡筆畫結合起來,幼兒一邊唱“畫小雞”,一邊畫小雞的不同部位,唱一句畫一筆。這首歌的歌詞是這樣的:一大一小兩個圓,眼睛小來嘴巴尖,翅膀彎彎尾巴短,腿兒細細分兩邊。孩子們邊唱邊畫,歌曲唱完了,一只活靈活現的小雞也躍然紙上了。另一種是借助多媒體課件,讓孩子們一邊觀看視頻,一邊唱歌進行音樂活動。比如中班音樂活動“在農場里”,孩子們隨著老師播放的課件,一邊欣賞音樂,感受節奏,了解歌曲的內容,一邊觀察農場里豬、牛、鴨子等動物的動作,一邊有節奏地隨著音樂做律動,一邊哼唱歌詞,很快就能隨著農場里豬兒、牛兒、鴨子的叫聲有感情地表演了。組織幼兒音樂活動,必須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尊重幼兒年齡特點,建立平等的師幼關系,給幼兒提供寬松自由的空間,凡事不可以成人標準要求。尤其老師要和幼兒融為一體,在集體活動中,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在自由活動中,教師是支持者、引導者,是幼兒的伙伴。給嬌弱的孩子以擁抱和親吻,給活潑開朗的孩子以鼓勵與幫助,在膽小局促的孩子面前則裝作不注意,給他留下無拘無束的時間和空間,讓他感到快樂自由,如此,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第二,讓孩子參與到活動環境的創設中來。在每次活動的環境創設中,教師要讓幼兒參與,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環境創設的主人,人人出謀劃策,人人都來承擔自己的一份責任。
作者:郭銀萍 單位:甘肅省正寧縣城幼兒園
摘要:
音樂是一種藝術形象,通過音樂活動,可以增強幼兒的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提高幼兒的聽覺辨別能力和敏感性。我們在孩子幼兒時期,給他們的成長、學習和生活中融入一定的音樂教育,對穩定
幼兒情緒,開發幼兒智力,使其健康和諧地成長意義重大。
關鍵詞:
幼兒;音樂;興趣
如何掌握幼兒音樂的特點,采取正確的方法,有效的開展音樂教育,是擺在幼兒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幼兒音樂教育實踐中,我深深感到發揮音樂教育特點,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是幼兒音樂教育成敗與否的關鍵問題。
一、幼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1.1 音樂教育有利于挖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音樂是通過聲音來表達感情的一門藝術,在表現人的感情變化、心理活動、思維走向等方面有著很好的效果。讓幼兒欣賞音樂、演唱歌曲、參加音
樂活動等,對幼兒的心理可以產生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刺激,使得幼兒的情感激發表現得更為直接和強烈。而這種情感的沖動,正是對幼兒智力的啟迪和促進,能夠激發出他們巨大的創新
思維潛能。
1.2 音樂教育有利于幼兒聽力和記憶力的發展: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在幼兒欣賞音樂時,會對節奏、音高、力度、音色等方面有一定的辨別能力,這就使幼兒在聽覺方面有很好的提高和加強。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不單單是要靠聽,幼兒在學習歌曲和律動練習時必須在記住歌詞和動作的前提下才能夠進行,這又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記憶力的發展。
1.3 音樂教育有利于陶冶幼兒的情操:幼兒通過感知,將自己所聽到的音樂傳入大腦,會產生一種特殊的不同凡響的情感體驗,增添幼兒的興奮情緒和積極動力。幼兒經常接觸音樂,受到音樂的熏陶,可以使幼兒心情愉悅,內心平靜。音樂對于幼兒情感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調節作用,使他們對事物美的認識更進一層
1.4 音樂教育有利于幼兒德育的發展:任何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沒有情感的基礎,都只能成為空談。而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教育正可以為他們培養良好的情感基礎。音樂在實現思想教育作用的時候,并不是靠強制的方式,而是以鮮明生動的音樂本身,潛移默化地產生作用。
二、如何開展幼兒音樂教育
2.1 轉變舊的音樂教育觀念:要轉變陳腐、呆板的音樂教育方式和觀念,努力實現生活音樂化、教學游戲化,領域綜合化。首先,從內容上,兒歌的題材、題材要新穎豐富,兒歌內容貼近兒童熟悉的自然與日常生活,比如:小動物、小植物、交通工具、玩具等幼兒喜愛的事物,挑選兒歌時要注意韻律整齊、容易傳唱、藝術性強、生動形象;其次,從形式上,既可以小組教學也可以個別輔導。小組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多聲部輪唱或簡單合唱,提高整首歌曲的層次性和兒童之間的配合能力;個別輔導時,要因材施教,針對兒童的現有水平和喜好進行指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具必不可少,環境資源尤為重要,沒有玩教具的活動就像沒有農具的農民一樣,教師有義務為兒童提供豐富多樣的材料。因此,在方法上,幼師可以借用鈴鼓、沙球棒等打擊樂器協助幼兒更好地完成音樂教學,幼兒可以通過拍擊、搖晃樂器實現在歌唱中對節奏的把握;當然,也要鼓勵幼兒在音樂教學中身體的韻律,機體內的每個細胞在音樂的影響下會變得活躍,就引導大腦指揮身體的活動,兒童會在慢慢的練就中逐漸協調各肢體的靈活配合。
2.2 做好音樂教學選材工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首歌曲是否適合幼兒,我認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在我們的教材上,有許多好歌,但并不一定適合幼兒認知,因為有些歌詞太陳舊復雜,幼兒不易于理解;有的歌曲內容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偏離了,所以歌曲的選擇影響著幼兒學習的質量。那么怎樣的歌曲適合幼兒呢?我認為只要幼兒感興趣的、健康的、能給幼兒帶來愉快情緒的歌曲就適合幼兒。除了一些經典的兒童歌曲,一些與當時國內外重大活動相關的流行歌曲,甚至有些電視劇里的插曲,有時代性,也適合幼兒歌唱。孩子們對于新事物比成人來得更加敏感,更易于接受。我們在教學中對歌詞或一些旋律進行適當的改編,將音樂與美術整合,可以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自然啟動美好情境,提高審美情趣。幼兒在學的過程就會學得更加快樂。在實踐過程中,我發現幼兒比較難掌握的問題,如:符點音、頓音、音的跨度以及唱歌時的感情,在此時便迎刃而解了。所以我們老師應有的放矢地為孩子們選擇歌曲,因為孩子們是社會的人,也是“與時俱進”的人。
2.3 引導幼兒創造性地唱歌,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有位教育學家曾說過:“學會創造是培養現代人才的重要內容,教育有著開發創造精神和窒息創造精神的雙重力量?!痹谖覀兂璧慕虒W活動中,不光強調唱歌技能、技巧方面的訓練,還應引導幼兒表現美、創造美。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孩子大膽的創新,獨立的思考。培養創造能力并不是要摒棄模仿,因為模仿是最初的學習方法?,F在提供給孩子學習的歌曲一般都是開創性的,都留有給孩子探索船邊的余地。例如,創編歌詞,在學唱活動中根據歌曲創編相應的歌詞,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孩子創造性地發展。根據歌詞創編動作,也是對孩子創造性的很好的培養。對于孩子的創造行為,我們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在孩子已有的創造經驗的基礎上,我們應給予幼兒自主的創造和表現的機會,由淺入深的引導幼兒向更深層次發展,激勵幼兒從自身的感受、體驗出發,通過努力展示孩子的創造力。
2.4 進行節奏訓練,培養音樂情趣:幼兒藝術感知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長期的,是在充滿藝術氛圍的環境中參加無數次的藝術活動中得到發展的。節奏性活動是幼兒喜歡的活動。針對這一特點,一方面通過拍手、拍腿、踏腳的動作來進行節奏訓練,另一方面是為幼兒提供一些打擊樂器,引導他們在有節奏的身體動作和運用樂器演奏活動中感受節奏性活動的興趣和美感,同時在活動室內,布置音樂角,引導幼兒自己擺弄節奏樂器,熟悉節奏樂器的音質、音色,幫助幼兒自己從敲打節奏樂器的活動中辨別各種樂器聲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導幼兒自己去探索,敲打節奏。教師要注意觀察了解他們喜歡什么樂器,喜歡什么樣的節奏和聲音,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使用各種節奏樂器,鼓勵他們多聽、多練、多感受。通過有節奏的訓練,聯系樂器的特點,培養他們對音樂節奏活動的感受力、表現力和興趣愛好。
總之,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不應局限于音樂課中,應滲透于日常生活中。教師應當為幼兒創造多樣化的環境,使幼兒的生活、游戲、勞動都有優美的音樂伴隨,美化幼兒的生活,美化幼兒的心
靈。
作者:石美榮 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兩山鄉兩山完全小學
摘要:
鈴木教學法在許多國家都得到廣泛推廣及運用,對鈴木教育法進行相關論述,通過對鈴木教育法的深入探討,引發了對幼兒音樂教育的啟示,為幼兒音樂教育方面提供借鑒。
關鍵詞:
鈴木教育法;幼兒音樂教育;啟示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注重于用音樂來開發兒童的智力,音樂教育不僅能從音樂素養上給予幼兒所需的藝術才能,還能使幼兒開發大腦,促進智力發展。所以許多家長大力投資于幼兒的音樂教育事業,買音樂器材、請音樂教師、尋求短時有效地音樂教育方法。20世紀日本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創辦的“鈴木教育法”,針對幼兒的音樂教育特別是小提琴教育法,“莫扎特教育風暴”等曾經風靡全世界,其教育思想對當今的幼兒音樂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啟示意義。
一、鈴木音樂教育法
鈴木音樂教育法發明者鈴木鎮一是日本著名小提琴家、音樂教育家。他出身于日本音樂世家,17歲鈴木鎮一開始學習小提琴,上世紀20年代初,留學德國,跟隨克林葛學習小提琴。后回到日本與兄弟組弦樂四重奏到處演奏,并且從事小提琴教學,創辦了音樂學院,集中致力于對少年兒童音樂教育的探索和鉆研。經過近10年的研究和實踐,他總結出一套培養少年兒童樂器演奏才能的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被稱作“鈴木音樂才能教學法”,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推廣,并掀起了廣泛的影響。
1.錦繡人生,靠才能——才能的培養?!懊總€孩子都具有將所謂的口頭語言學得流利而漂亮的才能。”鈴木鎮一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證明了兒童是有望能夠發展出那種在語言中體現出的超乎尋常的才能的。教育者通過對幼兒的教育,使其才能都可以達到語言發展這一水準,那么也就可以為以后的人生創建良好的基礎。而音樂也是展現人才能的一個方面。如果幼兒可以將語言學的那么好,那么只要將這種方法運用在各個方面,兒童就能很好的發展其才能,從而成功。鈴木將這一想法運用在音樂教學上,特別是小提琴的授課中,從兒童對語言的掌握,到小提琴的技能的掌握,其道理都是相同的,這也是鈴木才能教育的主要思想。
2.教育從現在開始。鈴木主張兒童的教育越早開始越好。童年過多的智力發展并不會造成身體上的虛弱或影響大腦的發展。有些人的觀點認為,過早的進行教育會有礙于大腦的發展,但通過鈴木在教育實踐中的觀察發現,生活在同一環境下的兩兄弟,一個從小就不斷地思考問題,而另一個則沉溺于關愛之中,無心關注和思考周圍的世界。從小不斷關注問題、思考問題的孩子大腦盡早的得到了訓練,而另一個則未受到訓練。由此也可得出一個結論,即使是同一父母所養的同胞兄弟,如果他們的大腦在早期教育中接受了不同的訓練程度,那么他們今后的人生也會截然不同,所以,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早開始訓練孩子的大腦。
3.母語式的教學。鈴木認為,語言學習是一般認知的反映,可以用于解釋其他領域認知掌握的原則,即語言發展和認知發展是緊密聯系的。因為語言學習體現了學習行為的一般特征。最終,鈴木將語言學習的一般規律遷移到學習音樂上來。對于學習母語來說,孩子的一般經驗是由“聽”到“說”,再到“讀寫”?;谶@一規律,鈴木也將學習音樂的過程按照“聽-說-讀寫”的順序進行。因為音樂學習是一種聲波傳遞,所以在學習中,要首先對音樂進行感知,通過反復的聆聽之后才能進入演奏階段。
二、鈴木音樂教育法對幼兒音樂教育活動的啟示
鈴木音樂教育法在總結了大量的音樂教育實踐,為許多的家庭及教育者提供了大量符合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可操作性極強的家庭教育方法,對幼兒音樂教育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1.注重幼兒早期發展,抓住教育的關鍵期。一個人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就會成長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只要教育方法得當,任何一個人都能具備卓越的才能。因此,在鈴木鎮一的教育理念中,把早期教育放在了舉足輕重的位置。從現代社會來看,隨著家長對教育問題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家長也越發的體會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因為在幼兒期的教育過程中,幼兒形成一定的性格、才能之后,對未來進入學校及潛能、智力的發展都有較大的差異。對于早期教育來說,教育者及家長也要做到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的深刻了解,不能采用違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2.利用各種手段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音樂技能的學習與不斷重復的練習,會使幼兒覺得音樂的學習比較枯燥乏味,從而產生厭倦之情。所以如何能夠使幼兒產生對音樂的興趣就尤為重要。在音樂教育中,無論是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方法還是學習氛圍,都應該盡量做到趣味化。家長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與幼兒進行音樂游戲的互動,不但能夠拉近親子間的關系,還能充分加入到幼兒的教育當中。家長還可以創造機會,多帶幼兒參加音樂會等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欣賞音樂的能力。
3.營造良好的音樂環境。鈴木認為,三四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學習器樂。正如在父母及家庭的語言環境下呀呀學語一樣,要想讓兒童更好更快地學好音樂,就要為他們創造學習音樂的環境,以培養孩子對音樂和樂器的興趣。父母和家庭環境對兒童學習音樂具有很大的作用。家長可以給幼兒提供一個充滿音樂的環境,讓幼兒從基礎開始培養對音樂的感知,而最基礎的感知就是“聽”。家長可以多給幼兒放各種類型的音樂,從聽開始,只有聽得順了具有一定的欣賞能力,對音樂有一定的感知后才能夠唱得出來、彈得出來甚至最后創作出音樂來。鈴木教育法不僅為培養孩子能力提供了方法,還為許多家長在家庭生活中的教育提供了行動指導。對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培養音樂才能、深挖其潛能,都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筆者認為,應通過開放性的音樂課程來實現。開放性的音樂課程指音樂教育不是一個完全可以預設與控制的過程,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個不斷生成的過程,整個過程將隨著教師、幼兒參與教育活動的程度與具體情況而展開。因此,音樂教育從目標、內容、過程到評價都應該是開放的。筆者認為除了解決理論認識問題外,還需要解決實際操作問題。廣大幼兒教師缺乏音樂教學中實施《綱要》精神的具體策略。為此,筆者著重圍繞這一問題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學習與實踐。下面就是根據自己學習《綱要》精神及對“音樂教育的新思考與實踐策略———開放性的幼兒音樂教育”的具體認識和做法:
1開放的教育目標,讓每位孩子體驗成功,享受成功
目標開放性表現在目標定位淺,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強調幼兒的感受和興趣的培養,淡化技能技巧的要求,降低了幼兒學習的緊張度和壓力感,有效減輕幼兒學習的心理負擔。強調幼兒享受音樂,重視幼兒自己的感知體驗;強調幼兒用自己的聲音、動作、選用樂器或物品的演奏來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重創造性表現。突出了幼兒個性化的發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如:大班的新授歌曲《閃電打雷》按照《綱要》的精神,我制定了這樣三條教學目標:①通過動作、聲音模仿能自己發現重音“咔”出現的規律;②在扮演“雷”和“閃電”的角色以及通過動作、聲音模仿的過程中體驗“閃電打雷”的情趣;③能在討論中自己發現規律、創造出記憶控制第三句“咔”的輔助方法。這樣的目標改變了以往過分強調學習休止和重音等技能要求,利于各個幼兒根據自己的特長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如節奏感好的幼兒可根據節奏的變化來判斷“咔”出現的規律;語言發展好的幼兒就根據重音“咔”在歌詞中位置即出現在某詞的前和后來判斷記憶;數學好的幼兒則通過數數,數一共有幾個“咔”,而重音“咔”又是在第幾次出現時即可。這樣就保證了全體幼兒積極地、自信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自主地學習歌曲,在學習歌曲過程中使其能充分感受到歌曲中重音及休止帶來的樂趣,同時幼兒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地掌握了重音和休止的演唱技能。
2開放的教育內容,滿足每位幼兒對不同音樂喜好的需要
內容開放性表現在內容選擇視野大,具有豐富性。要從幼兒終身教育的視野、要從整個世界音樂寶庫中選取教材,使幼兒從小就能接觸到世界各類優秀音樂。如我園大班幼兒在欣賞過豫劇《花木蘭》中《誰說女子不如男》,并學唱過具有豫劇風格和特點的兒童歌曲《小小男子漢》后,他們不僅在日常生活中哼唱此歌并喜歡聽看豫劇,而且能聽辨出。當教師給幼兒欣賞歌曲《小青蛙捉迷藏》時,幼兒立即告訴教師,“這是一首豫劇歌”,說明幼兒已感受到豫劇的風格。而我們老師在選擇此歌時并沒有感受到它的這種風格。這說明幼兒從小就能領悟到各類音樂的典型元素及風格,領略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喜愛它并為長大后發展、創新它打下了基礎。由于音樂教學內容具有豐富性和可選擇性,使幼兒根據個體的發展水平和愛好,通過對內容的選擇、占有,獲得潛能的充分的發展。
3開放的活動過程,使每位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者
在活動中幼兒會提出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也會出現許多難以預料的情況,需要教師能夠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實際發生的事件,即時生成有效的策略,推進活動,創造性地駕馭課堂。如在學習歌曲《閃電打雷》時,教師改變以往按照預設學習歌曲的方法及直接告訴幼兒解決難點的策略,而是針對幼兒活動過程中的反應,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能積極吸納幼兒的想法,及時生成新的教育內容和采取促進發展的支持策略。通過問題引導,讓幼兒自己找出學習的方法和解決難點的策略。此歌學習的難點是“閃電”處的掌握。教師不是直接告訴幼兒,有幾處閃電,而是請幼兒傾聽歌曲自己做出判斷,并大膽用語言告訴大家:你用什么方法聽出的?用什么方法記住有幾個“咔”(閃電)的?幼兒想出:用手數、用心默默地記、看教師動作的次數、記住在歌詞“雷”的后面等多種方法。當問到:你用什么方法使自己在“閃電劃破天空”前不唱“咔”的呢?幼兒想出,先記住用手或用嘴、用腳蹬地兩下后就不唱了。因為此句是在第二下后,只要數到兩下就行了。有的幼兒說,數到兩下后就用手指捂著嘴或閉緊嘴巴。還有幼兒說,通過看教師的表情、體態、動作的暗示。也有幼兒說是看別人捂著嘴,用手指做“噓”的手勢。教師通過問題引導,情境的創設,使幼兒主動地解決學習難點,從而主動獲得了許多解決自控的方法和策略。教師則通過與幼兒的交往,了解了幼兒自我控制的能力及自我反省的能力及記憶特點,獲得了再組織類似活動的經驗,提高自己思維記憶的能力。
4開放的教學評價,讓每位幼兒看到自己進步和發展
《綱要》在“藝術”的“內容與要求”中提出“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它要求評價做到:教師要充分發揚民主,展開討論,多給幼兒以講話的機會,不搞“一言堂”。允許各抒己見、質疑問難;要進行賞識評價,充分地了解幼兒,關注每個幼兒在已有發展水平上的發展,關注幼兒發展中的個體差異,及時準確地肯定和鼓勵幼兒的進步,客觀地反映和鑒別幼兒在學習和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幫助幼兒改進,獲得進一步發展。因此,評價必須具有開放性。
評價開放性表現在評價標準的非統一性,具有激勵性。在評價中要“承認和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避免用劃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在幼兒面前慎用橫向的比較”。教師要啟發幼兒創造性地進行藝術的感受、體驗和表現,教師的評價目標是多層次、多角度的,不能用“標準答案”來束縛幼兒。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種感受理解、多種處理方法、多種表現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應根據幼兒各人的實際水平和特長進行個體化的縱向比較評價。
作者:周曉梅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高新區城北幼兒園
一、新時期幼兒音樂教育的創新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依據幼兒的發展需求,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審美能力。
(一)在音樂教學中注意與實際相結合幼兒對音樂的感知來源于生活,脫離生活的教學無異于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音樂教師要推進當前音樂教育的改革,就要做到在實踐中準確定位自己的角色,打破音樂教育只在室內進行的傳統,將幼兒引入到一定的生活情境中進行教學。比如,教授《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時,教師就需要將幼兒帶到室外,使其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中,聽著明快的音樂,感受歌詞所描寫的景象。這樣才能使幼兒更好地融入音樂中,感受到音樂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它可以用來表達人們的情感。教師要根據歌曲描述的不同場景和表達的不同情感,選擇科學的方法,讓幼兒對歌曲意義有切身的體會和理解。③
(二)在音樂教育中,鼓勵幼兒自我感情的表達音樂也是可以學以致用的,它是人們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比如,《找朋友》這首歌,它體現出幼兒尋找玩伴的心理,幼兒在唱歌的同時能夠學習與人接觸時的禮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將幼兒帶到操場上學習《找朋友》這首歌,讓他們兩個人一組對唱和舞蹈,相信一堂課下來,他們真的會找到自己的朋友。
(三)因材施教,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一般來說,相同年齡的幼兒接受事物的能力相差不大,但也不排除個別幼兒出現學習吃力,跟不上整體進度的情況。對于幼兒,教師應當循循誘導,不能動輒批評,對于基礎或接受能力差的幼兒,要重點輔導,或者教一些其他簡單的音樂,避免幼兒因為自己一時學不會產生自卑心理。例如教授《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歌曲時,教師就要針對不同水平的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刻意要求所有幼兒必須在同一時間內完成所有歌曲和舞蹈的學習④?,F階段,因為采取大班教學的模式,音樂教師往往統一開展音樂教學,制定了相同的教學目標,為了教學目的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選擇的歌曲沒有考慮幼兒的長期發展需求。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從幼兒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想他們之所想,從而有針對性地根據他們各自的興趣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
(四)緊跟時代步伐,更新授課理念科技的發展為音樂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當前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普及,為幼兒音樂教育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多媒體教學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絢麗的色彩、美妙的音樂、生動的動畫等,無一不強烈吸引著幼兒。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這種特點去進行音樂教學。例如,在教授《數鴨子》這首歌時,教師可以事先制作卡通視頻,讓幼兒真切感受到花白胡子的老爺爺、美麗的大橋以及大橋下戲水的小鴨子。通過生動的動畫展示,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然后順理成章地引入歌曲,這樣就讓幼兒在玩樂中學到了歌曲。
(五)引入教師競爭機制,鞭策教師教學創新教師行業的穩定也使教師危機意識不夠,缺乏創新動力。所以,恰當地引入競爭機制,可以使教師教學更具有動力。當今社會的競爭十分激烈,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創新是一個國家興亡發達的根本動力。對于一個學科來說也是如此,打造特色學科的關鍵是創新。引進教師人才和先進管理理念,可以使本學校在迅猛發展中達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學科優勢。具體來說,依靠專業的名師團隊,憑借著他們敏銳的洞察力及時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引進到本學科建設中來,加強創新,只有創新,本學科方可以得到有效建設和發展。另外,先進的音樂設備是教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高水平學科建設的必要保證。要充分運用較為先進的音樂設備,如,電腦、一體機、投影儀鋼琴和音響等。先進的設備能使音樂教師在教學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留住和吸引優秀人才,從而保證幼兒音樂教育創新的源泉。
二、結語
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探討了幾點關于幼兒音樂教學的方法,并結合實例進行了講解和分析。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只有結合幼兒的個性特點,不斷地去改進和完善教學手法,提升教學質量,才能跟得上時展的步伐。
作者:黃秀琴 單位:甘肅省山丹縣幼兒園
一、即興參與原則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最具靈魂、最為核心的原則就是即興參與原則。奧爾夫曾指出:“從音樂教學范疇來講,教學應當以即興參與為基礎,并以應用節奏形式為支柱,而后才能進行記譜和音準的教授?!薄耙匀藶楸臼茄葑嘁魳返某霭l點,而人對音樂最本初的表達方式就是即興參與演奏及演唱?!薄皬募磁d參與出發,開放、自由的音樂教學模式永遠是音樂教育領域優秀的范本?!被趭W爾夫的這一思想,課堂中的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將肢體和思維跟隨音樂運轉起來,并根據自身的理解用各種簡單樂器或嗓音表達情感和思維,達到了能動的即興參與和創造目的,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表現音樂、表達自己。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奧爾夫教學法的即興參與原則有別于以往任何一種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可以徹底投入地說、唱、演、奏,進而最大限度的發揮自身的能動性和創造思維。
二、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對幼兒音樂教育的啟示
(一)基于奧爾夫教學法有機綜合原則的啟示第一,順應課程綜合化發展的時代潮流,加強學科間的交流,突出音樂教學活動的綜合性。奧爾夫教學法強調學科間的有機綜合性,致力于讓處于個體身心發展初期的兒童獲得綜合、全面的藝術審美體驗。從各類藝術形式的本源上看,音樂與語言、舞蹈、戲劇本來就存在著不可分割的有機聯系。
奧爾夫體系的有機綜合性原則啟示我們,兒童音樂教學應當將欣賞、表演、誦讀、歌唱、舞蹈、演奏等多種藝術表達方式綜合到一起,讓兒童在音樂綜合教學模式中調動多方位思維,全面發展他們的身心。奧爾夫這種將音樂知識同動作、語言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加深兒童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體驗,增進其對音樂的情感,達到“將音樂移植到軀體中”的素質教學目的。這種藝術學科間的有機綜合、情感與知識間的體驗整合給單調、枯燥的中國學前兒童音樂教學提供了實踐和理論的參考和借鑒。音樂與舞蹈、文學、美術存在著許多共通的審美要素,音樂教師需要將這四種形式通過情感、直覺、通感等方法進行滲透、遷移,實現學科門類間的綜合。從完善兒童人格的高度出發,在音樂教學活動中融入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使兒童在音樂中獲得更加廣泛的文藝熏陶,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的審美素質,最終構建起健全的審美心理。第二,從兒童特質出發,選擇最符合其天性的民歌、童謠、諺語等多元化教學素材。
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針對的是全部兒童,而不是特定的、有音樂天分的兒童。因而,在教材的選擇上要盡量多元化,這既是奧爾夫教學法有機綜合原則的具體要求,也是兒童天性與特點的需要。具體來講,在教學材料和課堂內容的選擇上,盡量以生活與自然中常聽到的聲源為切入點。例如,選擇杜鵑叫聲下行三度作為旋律與音準學習的起點,以兒童熟悉的童謠、兒歌、地名或者花草樹木的名字作為歌詞學習的起點,這樣兒童就能根據自己常見的事物進行音樂模仿,不但能使學生快速掌握音樂知識,更能實現多學科的綜合學習。以奧爾夫本人撰寫的《兒童音樂教材》為例,這本教材融合了民歌、諺語、兒童游戲、戲劇等多種形式,自然而富有綜合性。
總之,將學前兒童音樂課程的教材進行綜合性編排能夠更多地培養兒童的綜合素質,有利于兒童綜合審美意識的提高。但在進行綜合性音樂教材編排時,教學工作者還要注意兒童的適應性等問題,在保證符合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水平,貼近兒童生活的基礎上編制多藝術、多學科的綜合音樂教材,努力融入社會生活、藝術和科技發展等富有時代氣息的內容。
(二)基于奧爾夫教學法即興參與原則的啟示第一,以練習實踐為主線,注重培養兒童的自主意識和創造力。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以學生為主導,強調學生主動親身參與到音樂活動中。這種課堂模式將課堂時間留給學生,教師只充當引導者,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誘發其創造興趣,最終提高他們的自主參與意識和音樂創造能力。音樂是一門強調實踐的藝術,在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體系逐漸替代以樂理知識為本位的傳統教學觀念的今天,音樂教學的實踐性越發重要。奧爾夫用他的實踐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嘗試和參與是一切音樂靈感的源泉,人的切身體會是理解音樂的關鍵。當前,我國的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尚處于轉型時期,音樂教育工作者要以奧爾夫教學法的即興參與原則為指導,加強教學實踐性,鼓勵學生用朗誦實踐、動作實踐、演奏實踐、演唱實踐等方式參與音樂活動。例如,在唱、奏實踐中,學生可以通過親身的視聽體驗感受聲音和樂譜的魅力,由淺入深、由粗及細、由表及里地獲取音樂知識。這種以實踐為主線,培養兒童自主意識與創造力的音樂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音樂強大的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進而產生探究音樂的學習欲望,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具有深遠的意義。
第二,以即興創編為手段,注重培養兒童的創新能力。在我國的傳統音樂教育體系中,教師一直是教學活動的中心,知識是課堂內容的重點,這種強調傳授知識的功能雖然在過去的音樂教學發展中產生過巨大的作用,但已不適合現今的創新型社會需求。奧爾夫教學法推崇即興創編,注重對兒童音樂創新能力的培養。奧爾夫認為,包括音樂在內的一切藝術形式都帶有以人為本的自發性和創造性。他提倡音樂教育要以人為本,為個體提供音樂創作空間。在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下,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以合奏者或合唱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奧爾夫這種“讓孩子主動去尋找音樂,主動去創造音樂”的教學模式對于當代我國兒童音樂教育十分具有借鑒意義。這里所講的“創造”即為“即興創編”,教師要努力提供條件,提高“即興”在音樂教學中的比例。例如,向兒童提供一些鐵塊、玻璃球等常見的原始性材料,讓兒童自由發揮這些材料的音色,并按照自身感覺掌控節奏;或是彈奏一段簡單的鋼琴曲,讓兒童即興創編歌詞;又或是讓學生用肢體動作、符號語言、圖形圖畫等多種藝術形式來表現所創編的樂句等。通過這種綜合性的創造過程輔助即興創編,能夠最大限度地培養兒童的音樂感知能力和創新能力。
作者:韋斌單位:廣西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音樂系講師
在現階段的幼兒教育當中,游戲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游戲本身輕松、愉快、參與性強等強大優勢使其被廣泛運用在各類學科幼兒教育中。在幼兒音樂教育當中也不例外,通過將音樂與游戲進行有機融合能夠有效幫助教師完成激發幼兒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使其在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當中順利完成音樂學習,進而實現全面發展?;诖耍疚膶⑨槍τ變阂魳方逃幸魳放c游戲交互作用的重要意義進行相關闡述。
一、幼兒音樂教育中音樂與游戲交互作用的意義
(一)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由于年齡比較小,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加之其心智、思想等尚未發育成熟,在理解事物的過程當中習慣使用形象化的思維,而音樂知識本身具有一定抽象性。為此,通過將游戲與音樂進行交互融合,能夠有效引起幼兒的注意力,在通過充分調動其好奇心之下,激發出幼兒學習和探索音樂知識的興趣。另外,活潑有趣的游戲也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同時以一種較為具象的方式展示出原本抽象、復雜的音樂知識。在通過帶領幼兒參與音樂游戲活動下,為其創設出輕松、自由的音樂學習環境,使得幼兒能夠對音樂學習更感興趣,進而為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與成年人相比,在心理特征與行為方式方面幼兒表現出對周邊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旺盛的求知欲,活潑好動且比較貪玩,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因此在實際的幼兒音樂教育當中,教師常常發現幼兒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不斷等各種問題。而通過在幼兒音樂教育中將音樂與游戲相互融合的方式,使得音樂教育的趣味性得以大大加強,幼兒能夠通過參加游戲活動的方式積極主動參與到音樂教育當中,進而有效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其學習主動性。不僅如此,在音樂與游戲的交互作用下,幼兒擁有更加廣闊的想象與創造空間,這對于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加深節奏韻律感受
將音樂與游戲進行有效交互,尤其是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游戲活動的過程當中,幼兒能夠有意識地學習和感受音樂中的節奏、韻律等,使得音樂學習的有效性得以大大加強,幼兒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直接、直觀地感受到音樂的節奏與韻律,進而幫助其加深對音樂的整體認知。而教師在音樂游戲活動中也能夠增加同幼兒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更好地了解幼兒的思想情感,并對之后的音樂教育進行相應的調整與改善。
(四)提升音樂教育質量
無論是音樂還是游戲均屬于娛樂型元素,而該類元素一旦出現便能夠為人類留下深刻而持久的音響,教師通過在幼兒音樂教育中將音樂與游戲進行交互,其產生的交互作用能夠有效提升音樂教育的效率與質量。在將音樂教育目標融入在游戲當中,并以活動有趣、生動立體的游戲方式展示出平面、抽象的音樂知識,大大降低了幼兒學習音樂的難度。而在游戲活動過程中,通過不斷滲入音樂,也能夠在潛移默化當中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音樂素養,實現身心全面發展。
二、幼兒音樂教育中音樂與游戲的交互策略分析
(一)創設相應交互情境
在將音樂與游戲進行交互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并借助多媒體以及其他各種教具為幼兒創設出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進而有效激發其學習音樂的興趣并幫助幼兒其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比如,在進行《猴子爬樹》的教育當中,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向幼兒播放了一段西游記插曲《白龍馬》的音樂,此時教師可以向幼兒提問“在西游記中,你覺得師徒四人中誰最厲害?”基本上幼兒都會回答孫悟空,此時教師可以由孫悟空引出小猴子,并一邊播放《猴子爬樹》的音樂,一邊引導幼兒根據音樂做出幾個小猴子的動作,如爬樹、摘桃子等,從而調動全體幼兒的積極性使其能夠參與到《猴子爬樹》的教育當中。
(二)精心設計音樂游戲
結合具體的音樂教育內容,教師需要精心設計音樂游戲活動,使得音樂與游戲的交互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出來。仍然以《猴子爬樹》的教學為例,該音樂教學的難點就是要求幼兒能夠準確聽辨出旋律的上行、中段和下行,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分別準備了做出爬樹、摘桃子、吃桃子等若干動作的猴子紙偶,當播放出《猴子爬樹》的音樂之后,在音樂的上行段,教師使用爬樹的猴子紙偶,幫助幼兒明確此段旋律為猴子爬樹,而在轉換至中段時教師則通過“猴子要摘桃子啦”等語言提示幼兒旋律的變換,此時教師手中的紙偶也換成了摘桃子的猴子;之后,教師通過“聽,猴子吃桃子了”的教學語言并將手中紙偶換成吃桃子的猴子,使得幼兒能夠加深對該音樂中段內容的理解與認知。當音樂進入到下行階段后,教師又將之后換成下滑的小猴子紙偶并做出滑下樹的動作,使得幼兒能夠明確音樂后段中猴子應當從樹上滑落。而最后,教師通過再次播放《猴子爬樹》的音樂,要求幼兒扮演猴寶寶,并根據音樂的上行、中段、下行適時做出爬樹、摘桃、吃桃等動作,使其能夠在活潑的游戲活動當中準確聽辨出旋律的上下行。
(三)注重師幼的高效互動
為了能夠將幼兒音樂教育中充分發揮出音樂與游戲的交互作用,教師需要注重于幼兒進行高效的交流和互動,在維護好音樂游戲活動規則與秩序的基礎之上,多多使用引導性和鼓勵性的教學語言,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游戲活動,并且能夠在活動當中有意識地完成音樂學習。比如,在《小貓敲門》的音樂游戲活動當中,教師可以通過扮演“黑貓警長”,讓幼兒扮演小老鼠的方式配合完成游戲,要求幼兒做出能夠表現老鼠形象特征的動作并認真觀察教師做出的貓的動作;而在此之后,教師可以與幼兒相互交換身份再次進行音樂游戲活動,此時教師需要引導幼兒還原之前其對于貓的演繹,并積極鼓勵幼兒做出其他表現貓形象特征的動作,使得幼兒能夠根據《小貓敲門》的旋律與歌詞內容,學會表現其中相關角色的音樂形象,而在與幼兒的交流互動過程當中,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得以充分發揮,不僅能夠有效幫助幼兒加深對該首樂曲的學習,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發展了幼兒的想象與創造能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我們可以得知在幼兒音樂教育中,教師通過將音樂與游戲進行交互,此舉能夠產生有效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并進一步加深其對于音樂中節奏、韻律等感受,從而實現全面提升音樂教育質量的重要交互作用。因此在日后的幼兒音樂教育當中,廣大教師需要結合具體的音樂教學內容,進行設計靈活多樣的音樂游戲活動,并注重于幼兒的高效互動,從而力求能夠將音樂與游戲的交互作用發揮至最大。
作者:杜晨 單位:山東省濟寧市青少年宮
摘要:社會性發展是當前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理念,同時也逐步成為當前幼兒教育的一個新課題。音樂教育作為幼兒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社會性發展需求的實現有著良好的推進作用。本文就對于幼兒音樂教育中的社會性發展教育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幼兒音樂教育;社會性發展;培養
1概述
社會性發展已經成為廣受關注的一個幼兒教育的問題,在當前學前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當前社會環境不斷變化的形勢下,學前教育界已經對社會性發展的需求進行了不斷地研究和強調。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更多的是體現在幼兒自身和社會之間聯系的方面,包括了生活適應、社會交往、自我發展以及社會行為等多方面的內容。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對于社會性發展的需求進行充分的考慮,同時引入更加科學的教育理念,從社會化發展這個角度來側重教育。下文就對于幼兒音樂教育中的社會性發展教育的思路進行了探析。
2幼兒音樂教育中的社會性發展教育的思路
2.1韻律活動
對于音樂教育來說,其教育活動的起點應該從人的體態活動進行出發。在對幼兒社會性發展進行體現中,韻律活動的應用可以讓幼兒自身身心協調發展效果得到保證,提升幼兒的自控力。在韻律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其包括表演形式和基本形式。表演形式包括了各類舞蹈,例如單人舞、雙人舞、集體舞等?;拘问絼t包括了基礎的動作和一些模仿動物、植物以及生活中物品的體態。在音樂教學活動中,韻律的訓練具有很大的效用。韻律訓練中,不同的動作都會存在較強的律動效果,這樣可以通過采取這種訓練方式,讓學生對音樂技能與知識進行更好地掌握。教師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也避免了教學活動過程過于枯燥,突破了以往機械化的教學限制。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具體情況,對節奏、律動進行合理應用,可以適當地在聽、唱、動等過程中,對于音樂技能知識進行融入。對于幼兒來說,他們不具備較強的音樂經驗,自身又活潑好動,通過合理的應用可以讓幼兒自身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得到更好地激發,同時提升幼兒自身協調能力。
2.2歌唱練習
作為音樂的基本表現形式,歌唱出自于人體的本能,同時也是當前音樂活動的重要領域,是對于自身的情感進行表達與交流的主要方式。幼兒本身進入音樂領域,感受音樂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唱歌,很多幼兒都具有唱歌的愛好和意愿。在唱歌練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幼兒自身的社會情感得到更好地培養。在唱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歌曲的內容和情感進行一定的講解,讓幼兒自身情感上產生和歌曲的共鳴,這樣也可以更好地沉浸在歌曲的情境當中,理解歌曲。例如,對于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的主題曲來說,很多幼兒都看過且對這一首主題曲都十分了解,同時也都喜歡唱這首歌曲。《喜洋洋與灰太狼》中,喜洋洋的是正面的角色,他機智、勇敢、樂于助人,關鍵時刻可以幫助伙伴。在歌曲中對這些形象進行了解的同時,也可以讓幼兒對自身的情感進行表達,配合音樂,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在歌唱聯系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幼兒對自身情感表達的需求進行認識,同時認識到幫助他人的樂趣,在練習中形成積極、正面的情感。
2.3音樂游戲
對于幼兒來說,游戲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活動認同,同時也是讓幼兒獲得樂趣的一個重要的方式。音樂游戲作為對音樂教育和游戲進行融合的一種形式,其可以更好地對幼兒自身的音樂學習興趣進行調動。音樂游戲在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可以給學生一個輕松、愉悅的音樂知識學習氛圍,讓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得到創造力、表現力、音樂感受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音樂游戲的形式很多,在教學中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幼兒的特點進行選擇應用。例如,在韻律活動和歌唱活動中,就可以應用歌舞游戲,通過設置簡單的角色情節來進行應用。表演游戲則可以結合音樂的情況來推動游戲的情節發展。聽辨反應游戲則側重對聲音或音樂的聽辨結果進行快速的反應。音樂游戲活動應用的過程中,對于不同的情節進行了針對性設置和調整,同時依據音樂的特點和內容,設置不同的動作和節奏,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一些以往學習中很難體驗的社會性規則,同時對于社會性規則進行理解。合理地對音樂游戲活動進行應用,也可以讓幼兒更好地對自我進行認知。
2.4打擊樂器
活潑好動是幼兒的天性,一些不太復雜的打擊樂器,其往往也會引發學生的使用興趣,同時也便于幼兒進行學習理解。通過對打擊樂器進行演奏和應用,可以讓幼兒產生良好的演奏興趣,同時在集體活動的過程中,幼兒也可以學會如何與其他人進行配合和協調。在演奏中,幼兒也可以提升逆神的創造能力和探索能力。一般來說大鼓、串鈴、三角鐵、木魚、雙響筒、沙球等都是較為常見的打擊樂器,在學前階段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些樂器具有簡單的操作要求,同時也可以和自然中的聲音進行模仿,對于幼兒來說這種聲音既不陌生,同時也富有樂趣?,F階段,在進行打擊樂器應用的過程中,也可以安排演奏與歌舞、游戲等活動進行融合的方式。這種復合活動的組織和設計,可以讓幼兒的演奏更加有趣,同時也可以更加多變和隨意地進行調整,幼兒之間的互助能力、合作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和發展。結束語總而言之,對于幼兒階段的教育活動來說,幼兒的社會性發展保障是非常必要的,其也具備重要的操作意義和實踐價值。在當前學前幼兒教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對于音樂教育活動進行重視,同時更好地引入社會性發展的理念。只有充分地進行探索和研究,提出具備更加可行的實踐思路,社會性發展需求才能得到更好地實現,同時讓當前學前教育的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作者:鄭燕 單位:黑龍江省大慶市薩爾圖區幼教中心十一園
摘要:音樂是幼兒園實施美育教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它能有效豐富幼兒的精神生活,促進幼兒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健康成長,潛移默化地陶冶幼兒的道德情操。隨著社會的發展,幼兒認識和接觸音樂的途徑越來越多,但音樂教學活動卻沒有生氣,在如今音樂教學不再是簡單機械被認為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創設一種快樂、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幼兒主動參與到音樂學習當中,成為學習的真正的主人,是每個幼兒園教師都應該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幼兒;音樂;教學活動;快樂
1概述
音樂是一門藝術,音樂與幼兒幾乎是同步的詞匯,喜歡音樂是孩子們的天性,音樂能直接影響兒童的感情,能幫助孩子認識周圍世界有著特殊的作用。通過各種音樂活動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使他們掌握簡單的音樂技巧,并能發展他們的音樂創造能力。幼兒只有學會認識音樂,體驗音樂、追尋音樂,才能進入音樂的天地。我們應該讓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充滿快樂與活力,幫助所有的孩子,積極地參與音樂活動,使他們能夠成為有一定水平的音樂欣賞者,能夠從音樂中享受到樂趣。
2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存在的問題
2.1教師提問有暗示性與盲目性
在孩子眼中,音樂老師是孩子們的天使,教師要散發無窮的魅力。因為教師的語言在教學中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在教學活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語言經常會出現看起來熱鬧,卻帶有明顯的暗示性,問題過于簡單。教師一連串問題的最終目的就是想引起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但這種盲目的引導下學習,真的會有興趣嗎?
2.2思維被教師束縛
在教學活動中,要確保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幼兒是活動的主角而不是聽眾,教師是策劃人和欣賞者而不是裁判員。通常在歌曲教授或欣賞前,教師對設置的一些問題會有一些標準答案,這樣一來,課堂上幼兒只會呆板的被教師牽著走,扼殺了他們感受音樂,創造音樂的機會,整個課堂也就失去了生機與活力。
3快樂音樂教學活動的主要表現
3.1教師快樂的教
教師要保持一個快樂、健康、微笑的教態,要使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呈現一種快樂活潑的氣氛,關鍵在于教師的教。怎樣去教,這是每位幼兒園教師都應該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快樂的教學對幼兒求知、個性發展、性格培養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要用心去體會、享受教學,把享受教學的過程當作是一種生活的樂趣,在幼兒取得進步的時候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幼兒體會一種學習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積極引導幼兒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3.2幼兒快樂的學
興趣是幼兒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幼兒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的前提。要想給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注入新的活力,充分提高幼兒學習的愉悅性,從興趣入手是最好的辦法。教師要了解幼兒的心理特征、各種興趣愛好,以及幼兒對音樂知識的不同需求,適時靈活的改進教學方法,上課生動形象、風趣幽默,潛移默化的向教學主題延伸,把幼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得教學效果突出。
4實施快樂音樂教學的對策
4.1和諧的師生情感氛圍
和諧的師生情感氛圍強調的是師生聯袂演出,師生面臨的是共同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只有雙方攜起手來,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雙方的積極性才能充分的調動起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使幼兒思維活躍,敢想、敢說、敢問、敢于發表意見,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有了感情傾向,幼兒就會自愿的去學習,并樂于請教,快樂的音樂教學活動才能順利進行。
4.2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
(1)故事導入,快樂聯想音樂導語,俗稱“開場白”,它是引入新課的第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一段好的導語會像磁鐵一樣吸引住幼兒,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并產生直接的學習動力,使幼兒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律動表演,快樂體驗音樂活潑好動,注意力不穩定是幼兒的特點之一。律動可以刺激和激發幼兒感受音樂的情緒,對音樂產生興趣。因此,每學一首歌曲,都可以根據歌詞內容啟發他們進行律動表演,這樣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氣氛、形象易懂、更能啟發幼兒不由自主的投入到表演活動中去尋找快樂,并在快樂中掌握知識。(3)趣味游戲,快樂感受音樂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一個段落的的學習結束后,讓幼兒們放松一下,做一些富有情趣的小游戲,不僅感染力強,而且能成為提高幼兒課堂注意力的有效途徑。因為游戲是孩子們生活中最喜歡玩的活動,加上一些游戲比賽的形式,更能滿足幼兒強烈的參與意識和競爭心理。用游戲的方式請幼兒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來,幼兒們不僅熱情高漲,而且在快樂的學習中解決了教學的難點,可謂一舉兩得。
5結論
音樂讓每個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展開想象,表達音樂的情感,作為音樂教師應該給予熱情的鼓勵和贊揚,幼兒就會不斷地感悟和探索。幼兒在各種活動中激發學習的快樂情緒,當他們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了問題,就會由衷地產生成功感樹立起自信心,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在與別人的合作學習中分享的快樂,在感悟學習中去追求快樂。因此,我們要讓幼兒更多體驗學習的樂趣,體驗在學習實踐中摸索探究的快樂,從而受到鼓舞激勵,達到感悟學習、自主學習、自主追求快樂的目標。
作者:陳彤彤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
摘 要: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美的教育。我們作為音樂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途徑,使之產生情感共鳴,受到美的熏陶,從而調動其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然而音樂與其他學科的聯系非常密切,有機滲透,我們要充分挖掘,潛移默化地運用于教學中,促進兒童德,智、美、勞等方面的教育,獲得身心全面地發展。
關鍵詞:音樂活動 幼兒 滲透
法國大文豪雨果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樂。音樂不但能益智,而且能以美輔德。它將各學科的內容有機的聯系,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兒童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我們在進行音樂活動中,應充分挖掘音樂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有機互滲,以便能更好地開拓兒童的文化眼界和審美心胸,使兒童能夠比較積極地應對現今更為開放的文化環境。
1 音樂欣賞活動中的貫通
音樂欣賞是通過聽來感受所要欣賞的樂曲的旋律,以及樂曲對人們所引起的情感體驗。在兒童進行音樂欣賞教學中,由于兒童理解水平和欣賞能力較低,僅靠音樂本身的感染力,還不能使兒童完全主動地理解作品,于是我們可以發掘欣賞活動和其他學科間的貫通性,讓兒童達到理想的欣賞教學目標。
(1)思想品德的陶冶
音樂通過有組織的聲音來表達人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動地反映社會生活,從中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音樂活動《讓座》,是首以小朋友為主人公的敘事歌曲,選擇的環境是生活中常見的“乘客實在多”的公共汽車上。兒童欣賞到這首歌曲,體會到小朋友和老婆婆互相關心、互相體貼的共同心聲,兒童在音樂活動中親身體驗,激勵了兒童的情感,收到了以情育人的藝術效果。
(2)色彩畫面的表現
音樂、美術同是藝術,是實施美育的兩個主要途徑。在音樂教學中發揮美術的作用,對實施美育有很大的幫助。有些東西用文字難以表達清楚,但絢麗的色彩、繽紛的畫面卻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平時教學中,一方面結合書中的插圖幫助教學,另一方面不斷滲透顏色在音樂中的作用,如以紅色為代表的顏色表示熱烈、歡快,以藍色為代表的顏色表示抒情、優美等。那在欣賞樂曲時,我則會讓兒童根據自己對旋律的理解,用五彩繽紛的畫面表現出來。畫面各異,創造了美的境界,又鍛煉了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
2 歌唱活動中的結合
教師在組織進行歌唱活動時,常常也滲透了其他學科,尤其是語言活動。因為理解把握好一首歌曲的感情,是唱好一首歌的關鍵。因此與其他學科結合,能讓幼兒對歌曲的理解、掌握上有促進、催進的作用。
(1)感情遷移
有些歌曲的感情兒童不能很快地領悟,這時,我們可以將詩歌進行感情遷移,幫助掌握。如在教學歌曲《我的媽媽是中國》時,讓幼兒回憶原先學過的詩歌《我最愛祖國》、《我們的祖國真大》等等,之后,我及時讓他們感情遷移,朗誦《我的媽媽是中國》,最后進行演唱,一氣呵成,自然流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既有感情地演唱了歌曲,又復習了詩歌。
(2)文字內容遷移
除了運用感情遷移,還能讓幼兒進行文字內容的遷移。《小熊請客》這首歌有三段歌詞,第一段是“喵喵喵,真呀真快樂,今天過節小熊請客。我們到它家里去,又吃又玩又唱歌。喵喵喵,喵喵喵,真呀真快樂。”另兩段歌詞除了動物及其叫聲變換外,其余部分均不變。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完這首歌之后,我讓幼兒自己創編幾段歌詞,唱出其他小動物的快樂心情。這種遷移,加深了幼兒對動物擬聲詞的熟悉程度,又增強了幼兒對歌曲的熟悉程度,培養了幼兒創造思維的多向性。
3 韻律活動中的綜合
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動”是他們最樂意最有趣的事。如果音樂課上不僅僅有聲音的流動而無身姿的配合那是不夠的,也是兒童不希望的。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地讓兒童“動”起來。所以韻律活動在音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兒童聽到優美的旋律,就會隨音樂做簡單的舞蹈動作,來表達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和喜歡。
兒童熟悉了樂曲的內容,嘗試角色扮演或創編動作。兒童常常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創編出令人想不到的動作,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促進了兒童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音樂活動與其他學科有機地結合、滲透,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整體功能,使兒童在趣、能、德、情上得到了無限地發展。同時在其他學科自身的教學中也滲透了音樂活動,常常運用音樂作為輔助的教學手段。
(1)英語教學中也很大程度運用歌曲來教學,提高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
唱歌是兒童最喜歡并且易于接受的活動之一。英文歌曲所具有的異域特色則更能激發兒童的好奇心,為激發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起到了較好的鋪墊作用。除了通過教兒童一些現成的英文歌曲來幫助豐富他們的詞匯量外,還可反過來將各類短語及單詞編成朗朗上口的歌曲,利用優美的旋律幫助兒童更好的記憶。兒童通過這些美妙的音符完成了各種英語教學任務??梢娫谟⒄Z教學中合理利用音樂所發揮的作用,能更好的促進兒童的英語學習。
(2)美術與音樂本身就有相通點,同為藝術一門。
因此在美術課堂上常借助音樂中的音像資料來教學。如欣賞戲劇臉譜,播放幾段京劇中典型的選段〈包公〉〈關羽〉〈曹操〉等,更直觀形象地使幼兒理解不同臉譜的特點和含義,也進而增加了有關戲劇的知識。
(3)課件的制作中不乏有音樂的加入,更形象化,更豐富化,更多元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電教手段顯示了它的無窮魅力和強大的生命力,它具有形象性、生動性、新穎性和趣味性的特點,加入音樂的元素能更加優化教學,更能激發兒童學習的興趣。
音樂教育是教育科學中的一個分支,是以音樂藝術為基礎,同時又兼跨音樂美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科學等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具有藝術的、教育的、科學的價值。音樂教育對于開發幼兒智力,發展想象力、記憶力,活躍思維以及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音樂教育中滲透、整合、貫通其他學科來教育兒童,能陶冶性格、凈化心靈、升華情感、啟迪智慧,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摘 要: 唱歌,需要幼兒用自己的嗓音唱,用自己的歌聲把歌曲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在這一過程中,涉及許多有關歌唱藝術特點和幼兒生理、心理特點的問題,需要從理論和實踐上加以探討。
關鍵詞: 幼兒音樂教育 兒童歌曲 演唱方法
人的歌唱發聲器官分四個部分:呼吸器官、振動器官、共鳴器官和吐字器官。呼吸器官是歌唱發聲的動力,呼吸器官呼出的空氣沖擊振動聲帶而發聲。呼吸器官包括肺、氣管、胸廓、橫膈等,振動器官包括喉部、聲帶。聲帶受到呼出空氣的振動而發出聲音,這聲音經過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共鳴器官,由共鳴器官把聲音加以擴大和美化,同時,歌聲經過吐字器官唇、舌、齒、喉的加工,才能形成帶有語言的音樂――唱歌。人的發聲生理的全過程受大腦中樞神經系統控制,歌聲的產生是各個器官聯合協調運動的結果。
在幼兒園唱歌活動中,需要教給幼兒必要的唱歌技能技巧,使他們有能力用歌聲表達思想感情,但是在技能技巧的訓練和要求上,既要符合唱歌發聲訓練的一般原理,又要結合幼兒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防止機械、枯燥的訓練。
一、培養唱歌的音準
音準是唱歌的基本要求,是必須具備的條件。歌曲的旋律是由具有一定音高的樂音構成的,音不準,唱出的歌曲就會面目全非。音準是幼童比較難掌握的一種唱歌技能,它與幼兒的聽覺感受性和發聲器官的協調能力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老師的正確培養下,幼兒的聽覺感受能力逐漸增強,發聲器官逐漸地協調起來,唱歌音不準的情況逐漸減少。
在唱歌教學中,老師的演唱和琴聲是幼兒獲得聽覺印象的來源,是幼兒學唱歌的依據。要培養幼兒唱歌的音準,首先要讓他們獲得音調準確的音樂印象,同時還要發展幼兒發聲器官的協調能力,從聽和唱兩方面互相配合以培養幼兒唱歌的音準。幼兒不僅要會傾聽老師的歌聲和琴聲,還要學會在集體唱歌中邊唱邊傾聽周圍小朋友的歌聲。這樣無論對培養幼兒個人的音準,還是對培養集體唱歌聲音的諧調、融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培養唱歌的呼吸技能
呼吸是唱歌的首要動力,是重要的唱歌技能技巧。日常呼吸是一種反射活動,無論睡著醒著的正常人都在自然地呼吸,無論工作多忙,沒有人忘記呼吸。而在唱歌時,呼吸則是一種技巧性活動,歌聲的強弱、快慢、高低,聲音的連貫、跳動等變化都要靠呼吸調節、支持、推動發聲器官發聲。
對幼兒歌唱的呼吸技能大致有以下要求:
1.按歌曲的句逗換氣
學習自覺地按歌曲的句逗換氣,不因換氣而切斷了詞意。幼兒一般不懂得應當在哪里換氣,對此老師可以利用分句教唱時的分句換氣,帶動及提示兒童學習按句逗換氣。
2.歌唱的吸氣
歌唱的吸氣要隨歌曲速度而選擇吸氣的快慢。中速、慢速的歌曲要吸氣平穩而深入,快速的歌曲則要吸氣快而多,吸氣時不要聳肩,吸氣時口、鼻同時進氣。
3.歌唱的呼氣
歌唱的呼氣在呼吸技能中最重要的作用是培養幼兒控制氣息、節約呼氣,隨著表達歌曲不同情緒的需要而調節、支持、控制呼氣,做到按句逗換氣。由于幼兒的肺活量小,呼吸短淺,控制氣息的能力較差,因此在唱較長音時,特別是唱那些上行的較長較高音時,往往因控制氣息的能力差,不會用氣息支持聲音而走調,或把較長的音符唱不夠拍。
三、培養唱歌的發聲方法
幼兒先學說話后學唱歌,說話的發聲是唱歌發聲的基礎,唱歌發聲是說話發聲的升華。幼兒開始學唱歌基本上是用說話的發聲方法學唱。3歲兒童開始學唱歌時,常常是有唱有說,唱中帶說。唱歌發聲是以延長語音中的韻母為基礎,唱好韻母,對唱好歌曲有重要的作用。教幼兒唱歌的發聲有個基本要求,就是培養幼兒喉部放松自然地發聲,防止喉部緊張用力地大聲喊唱。根據幼兒的音域,他們的唱歌發聲分為低、中、高三個音區,中音區的發聲接近說話的發聲,是最容易發聲的部分。幼兒的胸部不發達,唱低音時不會用胸腔共鳴,幼兒的音域窄,低音與中音的差別不大,發聲方法基本相同,中音是唱歌發聲練習的基礎,應當從練習中音部分開始練習喉部放松的發聲方法,產生口、咽腔共鳴,使聲音圓潤明亮。在練好中音的基礎上逐漸向高音推進,練習頭腔共鳴把高音唱得清脆明亮。
教幼兒唱歌發聲,不能給他們講唱歌發聲共鳴的部位,只能選擇那些能夠獲得口腔、咽腔、頭腔共鳴的發聲練習曲或歌曲,借助唱歌吐字的口型變化,以及幼兒對歌詞內容的情緒體驗,在老師的示范帶動下進行練習。
四、培養歌唱吐字清楚
唱歌和說話一樣,都需要吐字清楚,這樣才能表達演唱者的內心情感。但是,唱歌的吐字清楚比說話要困難一些,因為唱歌的吐字受到歌曲旋律音高、節奏的制約,唱出的字音有一定的高低長短。歌唱吐字清楚與否,不僅關系到歌唱的表情達意,還與歌唱聲音的質量有密切關系。唱歌的口型隨咬字吐詞的需要變換姿勢、動作,口型牽動著口腔、咽腔等可以變共鳴腔,直接影響歌唱聲音的質量。譬如口、咽腔體積擴大,聲音就變得寬廣洪亮,體積縮小會使聲音變弱。口型運用得恰當,或者起到擴大音量美化音色的作用,或者使聲音變得弱而輕柔。嬰幼兒學唱歌練習吐字、發音,常采用聽老師的范唱,看老師的口型這樣一種聽和看相結合的方法。
歌唱的吐字與旋律是同時發聲的,呼吸是發聲的動力,吐字與呼吸是緊密相連的。譬如在唱節奏鮮明雄壯有力地進行曲風格的歌曲時,要用硬沖擊的呼氣沖擊緊閉著的聲帶,采用硬吐音的吐字方法獲得節奏性強的堅定有力的歌聲。在唱輕柔優美的搖籃曲時,要用軟沖擊的呼氣沖擊閉合得不太緊的聲帶,用軟吐音的吐字方法獲得柔和而親切的歌聲。歌唱的藝術表現力是由呼吸、振動、共鳴、吐字等發聲器官互相配合協同動作表現的。
五、了解幼兒唱歌的音域
音域,是指一個人唱歌時所能發出的最低音到最高音的一個范圍。兒童的音域比成年人的音域窄,同齡兒童也有不同的差異。幼兒集體唱歌時,一般按照多數人的音域選歌、定調。
老師可以在音樂課上有計劃地根據班上多數人能達到的音域移調進行歌唱發聲練習,主要培養幼兒歌唱時喉部自然、放松,高音不喊,練習唱連音、斷音及聲音的強弱、快慢變化等有表情唱歌的基本技能。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老師的正確培養下,兒童的音域會有不同程度的擴展,且擴展的方向不同,有的向高音方向擴展,有的向低音方向擴展,還有不少是向高低兩方面擴展。
在幼兒園唱歌教學中,集體唱歌時一般是按照大多數兒童的音域來確定教材的音域和定調。在個別兒童唱歌時,最好是按照歌唱者的音域和聲音定調,使幼兒在個別演唱時音域、定調適當,能夠自然舒暢地表達感情。唱歌時音域、定調不適當,不僅有損于歌唱的藝術表現力,還容易使幼兒唱不準調,甚至使嗓音因受壓抑或緊張疲勞而受損傷。
六、注意幼兒唱歌的音色,保護幼兒的嗓音
一個人的歌聲動聽不動聽,歌唱的音色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形成音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與發聲器官的生理條件和發聲方法有關。幼兒唱歌雖然都是童聲,但音色有差異,有的清脆明亮,有的輕細柔和,有的聲音尖窄,有的發出氣聲,有的聲音沙啞。在幼兒園唱歌教學中,培養幼兒的歌唱優美動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保護幼兒的嗓音,使之健康地發育成長。
嗓音沙啞是發聲器官受到損傷的一種表現,它不僅給幼兒唱歌、說話帶來困難,對身心的健康、發展也有不良影響,在幼兒時期應當把保護嗓音作為幼兒保健的一項內容重視。
總的來說,在幼兒園唱歌教學中要做到“培養幼兒有表情地唱歌”,一般說來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培養幼兒對歌曲的內容情感有發自內心的情緒體驗和感受;二是培養幼兒有用以表達內心感受的唱歌技能技巧。兩者在實現唱歌教學目的的任務中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共同做到用歌聲表達內心情感,使歌唱“聲情并茂”。
唱歌藝術使用的“樂器”是嗓音,在保護幼兒嗓音健康的基礎上培養唱歌的技能技巧,是完成幼兒園唱歌教學任務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七、結語
音樂使孩子快樂,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同時也能發展孩子的智力,增長孩子的知識。孩子在學習唱歌、聽音樂和在音樂的伴隨下做動作的時候,需要全神貫注地聆聽音樂,努力記住音樂的曲調,頭腦由此產生相應的聯想和想象。在這一系列的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想象力和音樂記憶力,發展孩子的思維能力,增強孩子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幼兒音樂作品中有豐富的內容,如有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有介紹自然常識和社會常識的等。這些內容通過音樂藝術形式表現出來,既能夠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又能夠發展他們的智力才能,這就是音樂教育的獨特功能。本文從多個方面重點分析幼兒音樂教育中兒童歌曲的演唱方法,旨在讓幼兒音樂教師更重視幼兒的音樂教育。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幼兒音樂教育中音樂與游戲結合的必要性和音樂與游戲結合的策略,以及幼兒音樂教育寓教于游戲,培養幼兒的音樂細胞,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 音樂教育 音樂 游戲 結合
信息和網絡社會,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孩子幼兒時期的教育成長。正確實施美育,對促進孩子個性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游戲與音樂活動的結合是提高幼兒音樂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徑。
一、幼兒音樂教育中音樂與游戲結合的必要性
幼兒階段是人生奠基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玩樂是幼兒的天性,游戲是幼兒進行學習認知、探索世界的方式,將音樂學習與幼兒的游戲活動融為一體,能使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激發學習音樂的興趣,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高了審美意識與能力。幼兒音樂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具有針對性的幼兒音樂教育方式,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
幼兒年齡小,有意控制力差,音樂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適合的手段誘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凡是幼兒感興趣的東西,他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注意力就會集中,出現探索嘗試的欲望。這就要求在幼兒音樂教育中避免長時間讓幼兒學習過于單一或較為抽象的音樂知識。幼兒學生可塑性很強,教師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幼兒學習興趣或需求的轉移,幼兒會逐漸失去對音樂活動的期盼,還會限制幼兒學生的思維發展。因此,對于3-6歲間的幼兒音樂教學中,要緊抓幼兒學生的愛玩的天性,以幼兒的需要為基礎,以“新”“奇”“異”來誘發幼兒對音樂游戲活動的喜愛,實現游戲與音樂教學的結合。為孩子營造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使幼兒在音樂游戲中學習到具體的、可理解的內容,從而培養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并學習到音樂知識,對提高幼兒音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二)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幼兒的心理特征和行為方式與成年人具有很大不同,他們自制力弱、好奇又好動,而且天生貪玩。意大利教育學家蒙特利梭說過幼兒的心智是“有吸收性的心智”,“兒童有一顆能夠吸收知識的心靈?!庇捎谟螒蚓哂袠O強的趣味性,在幼兒音樂教育中實現音樂與游戲的結合,可以吸引幼兒自覺參與到音樂游戲之中。此外,幼兒期階段是人萌發創造力的關鍵時期,吸引幼兒的主動參與可以為他們拓展一個巨大的想象和創造空間,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同時可依靠游戲的趣味性來增強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因此,音樂與游戲的結合可以在幼兒音樂教育中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有利于端正幼兒的學習態度
對于剛剛具有一定思想意識的幼兒來說,面對五彩繽紛的世界,他們對任何未知的事物都表現出了強烈的好奇心。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幼兒對身邊的事情總是充滿著疑問,這正是他們追求知識的重要表現。在幼兒音樂教育中,教師要抓住幼兒學生的這一特點,通過具有趣味性的游戲來激發幼兒學生對音樂知識學習的熱情,使幼兒能夠在音樂游戲中最大限度的展現自己。因此,在幼兒音樂教育中實現寓教于游戲的教學方式不但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還能端正幼兒的學習態度,使其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幼兒音樂教育中音樂與游戲結合的策略
音樂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它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音樂細胞和感官發育,而且還有利于幼兒個性品質的形成。因此,幼兒音樂教育中要抓住幼兒的心理行為特點,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來提高幼兒音樂教育效果,而游戲與音樂的結合則是一條重要途徑。具體來說,實現游戲與音樂的結合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音樂游戲中的音樂旋律要易于記憶
音樂游戲需要在特定的音樂伴奏下進行,但由于幼兒缺乏較強的音樂理解能力,在音樂游戲進行過程中,幼兒往往只對游戲產生興趣,忽視了音樂部分。音樂游戲完成之后,幼兒難以掌握應學的音樂知識。因此,為了有效完成音樂游戲,要選擇那些易于幼兒記憶的歌謠,例如音樂手指游戲《手指變變變》,歌詞中寫到“一根手指頭呀,一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呀,兩根手指頭呀,兩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白兔呀……”歌詞重復易記,具有明確的指令性語言,幼兒可以在音樂伴奏下根據歌詞來做動作,從而輕松愉快的進行游戲,并掌握了音樂歌詞和動作要領,有利于教師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幼兒音樂教育中音樂與游戲結合首先要做好音樂的選擇,確保音樂旋律優美,歌詞簡單,這樣幼兒學生讀起來才回更加順口,便于幼兒記憶,教師只需稍微引導,音樂游戲便可順利完成。
(二)精心設計游戲形式
幼兒對任何事物都有著濃烈的好奇心,但是幼兒的注意力也很容易被轉移,游戲是吸引幼兒學習的重要教學方式,只有不斷增強游戲的新穎度和趣味性,才能實現對幼兒學習積極性的持續激發。因此,音樂教師要緊抓幼兒的心理行為特點,同時結合各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游戲活動形式和內容,確保音樂游戲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娛樂性,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如:幼兒園中班歌唱游戲活動《風》,用用力吹風的方式使PPT中的蘋果由青變紅,使孩子們興趣度極大的提升。此外,音樂游戲的設計要以幼兒音樂教育的教學目標為依據,游戲要能夠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表現力、音樂基本技能等,最大限度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三)促進音樂故事情景化
由于幼兒年齡尚小,他們難以準確理解音樂游戲中所蘊含的藝術性與趣味性,為切實提高幼兒音樂教育效果,強化幼兒與音樂的溝通,將音樂游戲進行故事情景化設計是一個有效舉措。教師可以以音樂內容為依據,設計出一個具有故事性的角色扮演游戲,為幼兒營造一個愉快輕松的氛圍,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角色去表演,充分彰顯出音樂游戲的趣味性,同時幼兒在故事情節中也深刻學習到了音樂的知識。比如在進行《搖啊搖》音樂教學中,故事可設計為媽媽和娃娃兩個角色,在音樂伴奏下,由一個幼兒戴著頭巾扮演“媽媽”,另一個幼兒吃著奶瓶扮演“娃娃”,模擬媽媽抱娃娃的情景。在音樂游戲進行中,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帶有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充分體現出媽媽對娃娃的愛。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實時的點撥,及時的向幼兒講解音樂知識點,使幼兒在音樂游戲中既能體會到游戲的樂趣,也能學習到自身能力范圍內的音樂知識,最終提高幼兒音樂教育的教學效果。
(四)延伸音樂節奏性
音樂游戲只是幼兒音樂教育的一種方式,它可以形象生動的培養起幼兒與音樂之間的聯系,但是無法真正實現幼兒對音樂旋律、節奏的掌握。因此,幼兒音樂教育需要在音樂游戲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通過表演、模仿、樂器打擊等游戲來增強幼兒的音樂感知和節奏性,以此提高幼兒音樂教育效果。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幼兒易于理解的圖案來創設音樂區域圖譜,使幼兒能夠更好的理解音樂知識;其次,充分發揮出音樂玩具的作用,練習幼兒對聲音的辨別能力,通過鈴鼓、三角鐵、鈸、雙響筒、圓弧響板、蛙鳴筒、沙球、卡祖笛等發聲器材發出聲音引導幼兒選擇正確的音樂器材;最后,在音樂旋律下讓幼兒自主選打擊樂器進行有節奏的擊打,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最終實現音樂游戲的根本目的。
綜上所述,音樂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夠培養幼兒的音樂細胞和感官發育,還有利于幼兒個性品質的形成。為提高幼兒音樂教育效果,必須加強音樂與游戲的結合,寓教于游戲之中,從而培養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
[摘要]:鈴木教學法在許多國家都得到廣泛推廣及運用,對鈴木教育法進行相關論述,通過對鈴木教育法的深入探討,引發了對幼兒音樂教育的啟示,為幼兒音樂教育方面提供借鑒。
[關鍵詞]:鈴木教育法 幼兒音樂教育 啟示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注重于用音樂來開發兒童的智力,音樂教育不僅能從音樂素養上給予幼兒所需的藝術才能,還能使幼兒開發大腦,促進智力發展。所以許多家長大力投資于幼兒的音樂教育事業,買音樂器材、請音樂教師、尋求短時有效地音樂教育方法。20世紀日本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創辦的“鈴木教育法”,針對幼兒的音樂教育特別是小提琴教育法,“莫扎特教育風暴”等曾經風靡全世界,其教育思想對當今的幼兒音樂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啟示意義。
一、鈴木音樂教育法
鈴木音樂教育法發明者鈴木鎮一是日本著名小提琴家、音樂教育家。他出身于日本音樂世家,17歲鈴木鎮一開始學習小提琴,上世紀20年代初,留學德國,跟隨克林葛學習小提琴。后回到日本與兄弟組弦樂四重奏到處演奏,并且從事小提琴教學,創辦了音樂學院,集中致力于對少年兒童音樂教育的探索和鉆研。經過近10年的研究和實踐,他總結出一套培養少年兒童樂器演奏才能的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被稱作“鈴木音樂才能教學法”,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推廣,并掀起了廣泛的影響。
1.錦繡人生,靠才能――才能的培養?!懊總€孩子都具有將所謂的口頭語言學得流利而漂亮的才能?!扁從炬傄煌ㄟ^自己的教學實踐,證明了兒童是有望能夠發展出那種在語言中體現出的超乎尋常的才能的。教育者通過對幼兒的教育,使其才能都可以達到語言發展這一水準,那么也就可以為以后的人生創建良好的基礎。而音樂也是展現人才能的一個方面。
如果幼兒可以將語言學的那么好,那么只要將這種方法運用在各個方面,兒童就能很好的發展其才能,從而成功。鈴木將這一想法運用在音樂教學上,特別是小提琴的授課中,從兒童對語言的掌握,到小提琴的技能的掌握,其道理都是相同的,這也是鈴木才能教育的主要思想。
2.教育從現在開始。鈴木主張兒童的教育越早開始越好。童年過多的智力發展并不會造成身體上的虛弱或影響大腦的發展。有些人的觀點認為,過早的進行教育會有礙于大腦的發展,但通過鈴木在教育實踐中的觀察發現,生活在同一環境下的兩兄弟,一個從小就不斷地思考問題,而另一個則沉溺于關愛之中,無心關注和思考周圍的世界。從小不斷關注問題、思考問題的孩子大腦盡早的得到了訓練,而另一個則未受到訓練。由此也可得出一個結論,即使是同一父母所養的同胞兄弟,如果他們的大腦在早期教育中接受了不同的訓練程度,那么他們今后的人生也會截然不同,所以,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早開始訓練孩子的大腦。
3.母語式的教學。鈴木認為,語言學習是一般認知的反映,可以用于解釋其他領域認知掌握的原則,即語言發展和認知發展是緊密聯系的。因為語言學習體現了學習行為的一般特征。最終,鈴木將語言學習的一般規律遷移到學習音樂上來。對于學習母語來說,孩子的一般經驗是由“聽”到“說”,再到“讀寫”?;谶@一規律,鈴木也將學習音樂的過程按照“聽-說-讀寫”的順序進行。因為音樂學習是一種聲波傳遞,所以在學習中,要首先對音樂進行感知,通過反復的聆聽之后才能進入演奏階段。
二、鈴木音樂教育法對幼兒音樂教育活動的啟示
鈴木音樂教育法在總結了大量的音樂教育實踐,為許多的家庭及教育者提供了大量符合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可操作性極強的家庭教育方法,對幼兒音樂教育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1.注重幼兒早期發展,抓住教育的關鍵期。一個人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就會成長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只要教育方法得當,任何一個人都能具備卓越的才能。因此,在鈴木鎮一的教育理念中,把早期教育放在了舉足輕重的位置。從現代社會來看,隨著家長對教育問題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家長也越發的體會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因為在幼兒期的教育過程中,幼兒形成一定的性格、才能之后,對未來進入學校及潛能、智力的發展都有較大的差異。對于早期教育來說,教育者及家長也要做到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的深刻了解,不能采用違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2.利用各種手段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音樂技能的學習與不斷重復的練習,會使幼兒覺得音樂的學習比較枯燥乏味,從而產生厭倦之情。所以如何能夠使幼兒產生對音樂的興趣就尤為重要。在音樂教育中,無論是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方法還是學習氛圍,都應該盡量做到趣味化。家長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與幼兒進行音樂游戲的互動,不但能夠拉近親子間的關系,還能充分加入到幼兒的教育當中。家長還可以創造機會,多帶幼兒參加音樂會等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欣賞音樂的能力。
3.營造良好的音樂環境。鈴木認為,三四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學習器樂。正如在父母及家庭的語言環境下呀呀學語一樣,要想讓兒童更好更快地學好音樂,就要為他們創造學習音樂的環境,以培養孩子對音樂和樂器的興趣。父母和家庭環境對兒童學習音樂具有很大的作用。家長可以給幼兒提供一個充滿音樂的環境,讓幼兒從基礎開始培養對音樂的感知,而最基礎的感知就是“聽”。家長可以多給幼兒放各種類型的音樂,從聽開始,只有聽得順了具有一定的欣賞能力,對音樂有一定的感知后才能夠唱得出來、彈得出來甚至最后創作出音樂來。
鈴木教育法不僅為培養孩子能力提供了方法,還為許多家長在家庭生活中的教育提供了行動指導。對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培養音樂才能、深挖其潛能,都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摘要:幼兒音樂教育模式涉及如何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音樂藝術的學習規律,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如何使當代教育觀念融入音樂教育實踐等方面的問題。下面通過我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幼兒音樂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幼兒對音樂的聽、想、拍、唱、這四個方面的領會和掌握。
關鍵詞:幼兒教育;音樂教育;教學模式
1.如何教孩子學會"聽"
音樂欣賞教學,是幼兒園音樂教育中比較困難的研究課題。 我們知道,一些成人已經有了較多的唱歌、跳舞或奏樂的經驗,在上述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感知、欣賞音樂的能力,因此有可能進行僅僅只有聽覺參與的音樂欣賞活動。而幼兒只能更多地依靠外部可見的音樂操作活動來感知、欣賞音樂,特別是跟隨音樂做動作的方式,更是幼兒感知、理解音樂的最自然、最重要的方式。
另外,教師也不能只把教學當作一項任務來完成:同時應把它當作一件樂事來細細品味、享受。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投入真情實感。也只有真情實感的付出,才可能得到真情實感的回報。 在音樂欣賞課上,許多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由于害怕"鎮"不住幼兒,總是擺出一副嚴肅的或平淡冷靜的表情。也有一些教師,希望在教學中更顯魅力,可慣于像演員那樣拿腔拿調地講解和示范。這些過"冷"或過"熱"的做法,都不利于創設真正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
2.如何教孩子學會"想"
孩子最喜歡幻想,因為他們的生活本身就充滿幻想。魯迅先生在《看圖識字》一文中就曾熱情地贊美兒童的幻想。他說:"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可見,幻想是孩子們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是他們純真心靈的一種大膽的無拘無束的表露,也是一種智慧聰穎的反映。因此音樂教師要用動人的音樂藝術形象去陶冶孩子們的心靈,去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去啟迪他們美好的思想,還要為孩子們架起幻想的天梯。
首先要精心選取能夠引起兒童幻想的音樂教材,把它合理地組織在一起,然后對學生進行由淺入深的系統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務必抓住作品的構思,反復地思考和體味,并努力用兒童的眼光看世界,因為生活里本來是一般現象,只有透過童心的折光,才能發現美麗的幻想世界――童心中的"海市蜃樓"。這樣,我們就可以用最巧妙、最有趣味,最能夸張典型事物的話語,把孩子帶入童話般夢幻天地。當孩子進入幻想中,就會提出一連串的"為什么?"我們千萬不要指責這是"想入非非",更不要厭煩訓斥,而要因勢利導幫他們把幻想之火,熾熱的燃燒起來。只要我們對孩子特有的好奇心倍加愛護,就能培養孩子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幻想能力。
3.如何教孩子學會"拍"
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就是讓幼兒用耳朵去聽、去感知。幼兒生活在聲音的世界中,節奏無處不有,讓幼兒通過聽音樂親自去感受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節奏 ,如鐘表:嘀噠嘀噠;上樓時:嗵嗵嗵嗵;下樓時:踏踏踏踏。以及小朋友、老人、中青年人各種走路不同的節奏。
我讓幼兒用身體的各個部位來表現感知節奏,如拍手,跺腳,身體晃動等,并隨之教給幼兒認識二 拍子,四拍子,三拍子,在聽音樂中告訴幼兒這是幾拍的,讓幼兒一邊拍手一邊聽或者一邊拍手一邊唱,這些都是幼兒在有音樂伴奏或無音樂伴奏的情況下,把自己對節奏的感受和理解用優美的動作表現出來,這種表現 自如、靈活、不用老師教,老師只不過加以引導。小馬跑、烏龜爬、刮風、下雨、開火車、飛機飛、騎自行車、劃船等都讓幼兒用手拍,用腳跺,用身體表現。讓幼兒認識二拍子時,可以讓他聽《進行曲》,威武雄壯, 整齊有力;認知四拍子時,就讓他們聽一些較舒緩的曲子,如《雪花飄》、《小燕子》等,認知三拍子時,就放一些圓舞曲讓幼兒來表現。
以上這些內容孩子們都熟練到一定程度后,我又讓幼兒自己在試著創編節奏。除了這些教育培養外,我還把對幼兒的音樂素質練習穿插在一日生活中,如早上體檢時欣賞優美的樂曲,不僅陶冶了情操,還使幼兒盡快醒來,有一個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到來。早上喝完水和課間休息時,放一段輕松活潑的童謠,讓幼兒隨之做優美的律動,增強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發展了動作。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們無論是在對音樂的喜愛上,對 音樂的感受力上,還是在音樂節奏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這些都是孩子們用耳朵來聽的音樂,用身體來表現的音樂。
4.如何教孩子學會"唱"
在唱歌方面以五聲音調歌曲為培養幼兒準確歌唱的起點。這一方面是因為幼兒聲帶發育尚未完善,不容易唱準半音,只有穩定、準確地掌握了五聲音調,才能更好地發展準確歌唱七聲音調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因為五聲音階音樂 是我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特征,幼兒熟悉、積累自己的音樂母語,對學習繼承民族音樂傳統、發展民族音樂思維 都具有深遠意義。當然,在律動、音樂欣賞中也應廣泛接觸其他國家、民族的優秀兒童音樂作品,以開闊藝術視野。 語言、歌謠在培養音樂能力方面和兒童歌曲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幼兒歌唱有一定局限性,而朗讀則可以 在難度、長度上超出歌唱的局限,可以在節奏感、多聲部配合、音樂要素、結構的理解等方面促進音樂能力的 發展。多聲部的音樂能力也是我們教學中應重視和開發的領域??梢酝ㄟ^律動、聲勢等多聲部的節奏活動,卡農(輪唱)形式的多聲部朗讀,配合固定節奏型的歌唱、卡農形式的二聲部歌唱、打擊樂器的合奏表演等,發展幼兒的多聲部能力。
通過教學研究,新的教學模式在我所任的大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唱歌方面能聽辨出五聲音階和七聲音階的的曲調,唱準半音和和聲,自編兒歌并譜曲。節奏方面能打出四分、八分、十六分、切分音符的不同組合。能用圖畫、表演等形式表示一段體、二段體、三段體的曲式結構。能自編故事,根據故事內容,選用不同音色的打擊樂器邊敘邊即興演奏。順有活動后,幼兒們選用大鼓的"咚咚咚咚"聲表現旅游車,用鋼片琴慢慢地刮奏表現蕭何流水,用水叫子表現小鳥,用鈴鼓的顫動聲表現和暖的春風吹拂著柳枝,在本班小指揮的即興指揮下,將春游活動用打擊樂器和歌聲再現出來。
總之,加強對音樂教育的研究,構建有特色的音樂教育模式,優化教師的教學行為,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和諧發展,對深化幼兒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啟蒙教育,都起了十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