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鄂爾多斯盆地大牛地氣田馬五段低孔低滲巖溶白云巖儲層發育特征,展開對致密巖溶白云巖儲層孔隙成因進行研究。通過巖心、薄片觀察,結合掃描電鏡、CT掃描分析,明確了白云巖儲層巖石學類型、孔隙類型及成因。結合測井及地球化學分析,認為表生期孔隙主要為膏溶孔、溶孔及地開石晶間孔隙;白云石含量及結構控制了白云巖晶間孔隙;殘留有機質保護了藻云巖殘余晶間孔隙。通過巖溶白云巖孔隙成因分析,最后認為:(1)白云石化作用及成因模式是造成巖溶白云巖儲層低孔低滲的主要原因,準同生期-淺埋藏期形成的白云石晶粒普遍較為細小,晶粒結構以半自形-它形為主,晶間孔隙為微孔,造成孔隙喉道較窄;泥微晶白云巖與粉-細晶白云巖(儲集巖)分布在縱向上具有不均勻性,造成白云巖整體上孔滲較低;(2)巖溶作用增加了白云巖儲層的非均質性,裂縫、溶洞及較大擴溶孔被泥質、方解石充填,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巖溶白云巖儲層的孔滲性能,正因為膏質泥微晶白云巖和粉-細晶白云巖為低孔低滲特征,使得地表水攜帶的泥質不易充填孔隙。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