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庸章句》共引注9家24處,含漢魏古注和宋儒之注。朱熹秉持公正的經學觀、正視漢魏經學功績并予以合理評述;其善集注家之長,引鄭玄、王肅注多聚焦章句訓詁和簡明解語。引程子注最多,但未標明是程顥或程頤,有和會二程之意注經的做法;引注多出自《程氏遺書》《程氏外書》,《二程集·中庸解》撰者實為呂大臨,朱引程子注不出于此。朱熹對楊時、游酢、侯仲良學養多有嘉許,但因他們解《中庸》雜糅佛老思想、偏離圣人學說,故引注數量偏少。朱熹熟識張載作品且在心理上欽慕其學說、又高度評價呂大臨所解《中庸》,故關學代表引注比例較大,彰顯其超越學派之分、褒貶有別的治學精神。朱熹釋經理學色彩較濃,但未囿于當時義理解經思潮,呈兼顧文本之義、作者原意和讀者所悟之意的多維詮釋視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